急诊科科室质量控制记录本(2015)
急诊科科室质量控制记录本
![急诊科科室质量控制记录本](https://img.taocdn.com/s3/m/1f0aa1f9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f1.png)
急诊科科室质量控制记录本急诊科科室质量控制记录本⒈质量控制目的本记录本旨在记录急诊科科室的质量控制活动,以确保提供高质量的急诊医疗服务,保障患者安全和满意度。
⒉管理体系⑴质量目标急诊科科室的质量目标是提供高质量、安全、及时的急诊医疗服务,提高患者满意度及医疗质量指标。
⑵质量方针急诊科科室的质量方针是以患者为中心,严格遵守医疗伦理规范,精细化管理,持续改进,确保医疗安全,提升医疗质量。
⑶质量考核指标急诊科科室质量考核指标包括但不限于: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入院后静脉药物溶栓时间、急诊科医生工作满意度调查、急诊病人等待时间、急诊病人转科率等。
⒊质控过程⑴制定质控计划急诊科科室每季度制定质控计划,明确质控目标、质控措施和时间节点。
⑵数据收集与分析急诊科科室收集并分析与质控目标相关的数据,包括患者基本信息、急诊医疗过程记录、医疗质量指标等。
⑶问题识别与整改根据数据分析结果,急诊科科室识别出存在的问题,并制定整改措施。
问题整改后需进行复核,确保问题得到解决和改进。
⑷经验总结与分享急诊科科室定期举行经验交流会议,就质控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不足进行总结和分享,推动持续改进。
⒋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但不限于:质控计划、质量考核指标清单、数据收集表格、问题整改记录表等。
⒌法律名词及注释⑴医疗伦理规范:医务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应遵守的医德、医务行为规范,包括尊重患者的自主决策权、保护患者隐私等。
⑵急性心肌梗死:一种急性冠状动脉血流急剧中断导致心肌缺血坏死的疾病。
⑶静脉药物溶栓:通过静脉注射药物溶解血栓,恢复冠状动脉的血流,减轻或消除心肌缺血,减少心肌梗死范围。
急诊科科室质量控制记录本
![急诊科科室质量控制记录本](https://img.taocdn.com/s3/m/eca13b62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ec.png)
急诊科科室质量控制记录本急诊科科室质量控制记录本1. 引言急诊科是医院内负责处理急救和紧急情况的科室。
由于患者的病情复杂多变,急诊科的工作环境非常紧张忙碌。
为了保证急诊科的工作质量和患者安全,需要进行科室质量控制。
本文档描述了急诊科科室质量控制记录本的使用方法和记录内容。
2. 背景急诊科是医院内的重要科室,承担着处理急危重症患者、急诊手术以及其他紧急情况的任务。
为了保证科室工作的规范性和高效性,急诊科需要进行质量控制。
通过记录和分析急诊科的工作情况,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提高工作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3. 急诊科科室质量控制记录本的使用方法急诊科科室质量控制记录本是用于记录和追踪科室工作情况的重要工具。
以下是使用该记录本的步骤:3.1 记录本的准备1. 准备一本专门用于急诊科科室质量控制的记录本,包括日期、时间、事件、记录人等基本信息的记录表格。
2. 使用Markdown文本格式创建记录表格,并保存为纯文本文件。
3.2 记录工作情况1. 每天上班前,科室质量控制负责人将记录本放置在科室明显位置,并提醒科室工作人员使用。
2. 科室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如遇重要事件或关键环节,需及时记录在记录本中。
3. 记录时应明确记录时间、事件的发生和处理情况,并尽量客观地描述事实。
3.3 汇总和分析工作情况1. 适时汇总记录本中的数据,进行定期分析和。
2. 分析工作情况时,可以根据记录的事件进行分类,病例处理、医疗操作、危急值处理等。
3. 根据分析结果,发现科室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并制定改进措施。
4. 记录内容示例急诊科科室质量控制记录本的记录内容应包括以下几方面:1. 病例处理记录,包括患者姓名、年龄、主诉、体征、诊断、处理措施等。
2. 医疗操作记录,包括手术操作、药物使用、输液等。
3. 危急值处理记录,包括危急值接收、通知、处理等情况。
4. 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包括患者对急诊科工作满意度的评价和意见。
急诊科科室质量控制记录本
![急诊科科室质量控制记录本](https://img.taocdn.com/s3/m/715f67ca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a5.png)
急诊科科室质量控制记录本急诊科科室质量控制记录本1.质量控制目标1.1 确保急诊科科室的医疗质量得到有效控制和提升。
1.2 提供规范的急诊科医疗服务,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满意度。
1.3 持续改进急诊科医疗流程和工作效率。
2.质量控制组织与职责分工2.1 质量控制委员会2.1.1 负责制定和执行急诊科的质量控制计划。
2.1.2 定期组织质量控制相关培训和会议。
2.1.3 监测急诊科医疗操作的合规性和安全性。
2.1.4 分析和评估医疗事故和不良事件,制定改进措施。
2.2 急诊科医生2.2.1 严格遵守急诊科医疗操作规程和相关政策法规。
2.2.2 参与急诊科医疗质量控制活动,提供相关数据和信息。
2.2.3 及时反馈和报告医疗事故和不良事件。
2.3 护理人员2.3.1 协助医生完成急诊科医疗操作。
2.3.2 按照医疗护理规范进行护理操作。
2.3.3 参与急诊科医疗质量控制活动,提供数据和信息。
3.质量控制内容3.1 医疗操作规程管理3.1.1 制定和完善急诊科医疗操作规程。
3.1.2 监测和评估医疗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
3.1.3 及时修订和更新医疗操作规程。
3.2 医疗设备管理3.2.1 建立医疗设备清单,并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
3.2.2 严格执行医疗设备操作规程。
3.2.3 及时处理和报告医疗设备故障。
3.3 医疗质量评估3.3.1 定期进行医疗质量评估和绩效评价。
3.3.2 分析和评估医疗事故和不良事件的原因。
3.3.3 采取措施改善医疗质量和工作效率。
3.4 医疗安全管理3.4.1 制定急诊科医疗安全管理制度和流程。
3.4.2 定期开展医疗安全教育和培训。
3.4.3 监测和评估医疗安全风险,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
4.附件本文档附带以下附件:4.1 急诊科医疗操作规程4.2 医疗设备清单4.3 医疗质量评估报告4.4 医疗安全管理制度和流程5.法律名词及注释5.1 医疗操作规程:根据国家和地方相关法规制定的医疗操作规范和标准。
急诊科科室质量控制记录本
![急诊科科室质量控制记录本](https://img.taocdn.com/s3/m/778ee742192e45361166f50f.png)
急诊科科室质量控制记录本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 GEIHUA8Q8-张家港市中医医院急诊科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记录表科室:急诊科年度:2015年度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填写要求1、科室成立以科主任为组长的医疗质量管理小组,并设有质控员。
2、本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由科主任负责,质控员负责填写。
3、每年度科室要制订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计划及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4、科室根据医院的医疗质量控制重点内容制订每月医疗质量控制重点内容。
5、日常科室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要求每月至少检查一次,并做好记录,根据存在问题制订整改措施,并对整改措施进行效果评价,由科主任审阅后签字负责。
6、每月底对科室质量控制情况进行认真总结,填写每月医疗质量控制总结,科主任签字后交医务科审查。
7、每年底对本年度科室医疗质量控制情况进行总结。
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成员及职责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成员:组长:龚正华成员:朱建新,顾海萍,顾颖军质控员:顾颖军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职责: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负责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制定科室医疗质量管理措施和考核办法,督促医务人员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诊疗规范,对科室的医疗质量进行检查和考核。
科室主任是科室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2015年度急诊科室质量控制计划一、需要改进的内容(一)医疗制度、医疗技术?1、重点抓好各项医疗核心制度的落实和急诊诊治规范和流程的学习:主要包括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交接班制度、病历书写规范、查对制度、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知情同意谈话制度等。
2、加强医疗质量关键环节的管理,落实患者安全目标。
3、加强全员质量和安全教育,牢固树立质量和安全意识,提高全员质量管理与改进的意识和参与能力,严格执行医疗技术操作规范和常规。
4、加强全员培训,医务人员“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必须人人达标。
急诊科科室质量控制记录本
![急诊科科室质量控制记录本](https://img.taocdn.com/s3/m/0f13d3d5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26.png)
急诊科科室质量控制记录本急诊科作为医院中至关重要的部门,承担着紧急救治患者、挽救生命的重任。
为了确保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科室建立了质量控制记录本,对各项工作进行详细的记录、分析和改进。
一、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在急诊科,每一分钟都可能关乎患者的生死存亡。
因此,保证医疗服务的高质量和高效率是我们的首要任务。
质量控制不仅能够帮助我们发现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还能够为持续改进提供依据,从而不断提升科室的整体医疗水平。
二、质量控制记录本的结构和内容1、患者基本信息包括患者姓名、年龄、性别、就诊时间、联系方式等。
这些信息有助于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跟踪和分析。
2、病情描述详细记录患者的症状、体征、初步诊断以及病情的紧急程度。
这对于评估医疗处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至关重要。
3、医疗处置过程记录医护人员采取的治疗措施、用药情况、检查项目等。
同时,还包括各种操作的时间节点和执行者。
4、转归情况记录患者经过治疗后的病情变化,如好转、稳定、恶化或死亡。
对于出院患者,要记录出院时的情况和医嘱。
5、质量评估指标设立一系列质量评估指标,如患者等待时间、诊断准确率、治疗有效率、医疗差错发生率等,并在记录本中进行相应的数据统计。
6、问题与改进措施针对发现的问题,如医疗流程不畅、沟通不到位、设备故障等,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和责任人,并记录整改的过程和效果。
三、质量控制的具体实施1、日常记录医护人员在每次诊疗结束后,及时、准确地将相关信息记录在质量控制记录本上。
2、定期检查科室负责人每周对记录本进行检查,确保记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同时,对本周的质量控制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
3、月度讨论每月召开质量控制会议,全体医护人员共同参与。
会上对本月的质量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找出存在的共性问题和突出问题,共同商讨解决方案。
4、持续改进根据讨论结果,制定并实施改进措施,并在后续的工作中持续跟踪和评估改进效果。
四、质量控制的案例分析例如,在某一段时间内,质量控制记录本显示患者的平均等待时间较长。
急诊科科室质量控制记录本
![急诊科科室质量控制记录本](https://img.taocdn.com/s3/m/a562f827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6c.png)
急诊科科室质量控制记录本急诊科科室质量控制记录本1、引言本文档旨在记录急诊科科室的质量控制工作,以确保医疗服务的质量提升和患者安全。
质量控制是医疗机构提供高质量、安全和有效医疗服务的重要环节,对于急诊科而言尤为重要,因为急诊科承担着对急诊病人进行快速诊断和治疗的重任。
本记录本将详细介绍质量控制的各个方面。
2、质量控制目标2.1 提供高质量的急诊医疗服务2.2 提高医疗过程的安全性2.3 降低医疗事故和不良事件的发生率3、质量控制指标3.1 急诊科患者满意度调查3.2 急诊科医疗错误报告和分析3.3 急诊科医疗事故和不良事件报告和分析3.4 急诊科医疗质量评估指标4、质量控制措施4.1 急诊科人员培训和继续教育计划4.2 急诊科工作流程优化与标准化4.3 急诊科医疗设备维护与管理4.4 急诊科医疗纪录文书质量核查4.5 急诊科医疗操作规程和工作岗位说明书的制定和修订4.6 急诊科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建设5、质量控制记录表5.1 急诊科患者满意度调查表5.2 急诊科医疗错误报告表5.3 急诊科医疗事故和不良事件报告表5.4 急诊科医疗质量评估指标记录表6、质量控制统计与分析6.1 急诊科患者满意度统计分析6.2 急诊科医疗错误统计分析6.3 急诊科医疗事故和不良事件统计分析6.4 急诊科医疗质量评估指标统计分析7、质量控制改进措施7.1 急诊科医疗错误和事故的改进措施7.2 急诊科患者满意度低和不良事件的改进措施7.3 急诊科医疗质量评估指标低的改进措施8、附件附:法律名词及注释:1、患者满意度调查:衡量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程度的调查。
2、医疗错误:在医疗过程中因医务人员的失误或不当行为导致的医疗行为不符合规范或导致不良后果。
3、医疗事故:在医疗过程中对患者身体健康造成严重损害或死亡的事件。
4、不良事件:在医疗过程中可能对患者身体健康造成损害的事件。
5、医疗质量评估指标:评估医疗过程和医疗结果的相关指标,如手术合并症率、院内感染率等。
急诊科科室质量控制记录本
![急诊科科室质量控制记录本](https://img.taocdn.com/s3/m/ab1dc439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d858954.png)
急诊科科室质量控制记录本急诊科是医院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科室,主要负责接收和处理急诊病人。
由于急诊病人的状态千变万化,科室的质量控制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确保急诊科的正常运转和提高病人的满意度,必须对急诊科的各项工作进行监管和记录。
下面是急诊科科室质量控制记录本的一些内容。
1、病人信息记录:急诊科的工作重点是及时准确地接受病人,并迅速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病人信息记录是质量控制的基础,包括病人的个人信息、主诉、病情评估和处理措施等。
科室质量控制人员应按照规定的模板进行记录,以确保信息的完整和准确。
2、处理流程记录:急诊科的工作流程非常繁琐,包括病人的检查和检验、治疗方案的制定和执行、用药和护理等。
科室质量控制人员应随时监控和记录科室的处理流程,确保所有步骤的顺利进行,并记录下相关的时间、人员和细节。
3、医疗设备使用记录:急诊科使用的医疗设备非常多样,如心电监护仪、呼吸机、急救箱等。
这些设备的正常使用对病人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科室质量控制人员应记录设备的日常检查和维护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设备故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4、医疗事故记录:在急诊科工作中,难免会发生一些医疗事故,如病人的误诊、过敏反应等。
科室质量控制人员应及时记录这些医疗事故的发生原因、过程和结果,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避免同类事故再次发生。
5、病人满意度调查:急诊科是病人和家属最直接接触的科室之一,病人的满意度对急诊科的服务质量评价非常重要。
科室质量控制人员应定期进行病人满意度的调查,通过问卷调查或面对面交流的方式了解病人对科室服务的评价,并根据反馈意见进行改进。
急诊科是医院中繁忙和高风险的科室之一,科室质量控制记录本的建立和使用对于确保科室的正常运转和提高病人的满意度至关重要。
科室质量控制人员应严格按照记录本的要求进行记录和监管,并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确保科室工作的质量和安全。
通过持续改进和优化,急诊科的服务质量将不断提高,更好地满足病人的需求,提高医院的整体水平。
急诊科科室质量控制记录本[1]本月修正2023
![急诊科科室质量控制记录本[1]本月修正2023](https://img.taocdn.com/s3/m/37f07a75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8e.png)
急诊科科室质量控制记录本急诊科科室质量控制记录本一、引言急诊科作为医院中最重要的科室之一,承担了医院急救和急性疾病处理的任务。
为了确保急诊科的高效运转和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科室需要进行质量控制来监测和改进工作流程,提高患者满意度和医疗质量。
本文档旨在为急诊科的质量控制记录本提供一个范例,以帮助科室建立完善的质控体系。
二、质量控制指标在急诊科质量控制记录本中,可以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指标:1. 患者就诊等待时间急诊科的核心任务是迅速确诊和治疗患者,因此就诊等待时间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记录患者到达急诊科的时间,并和医生接诊的时间进行比对,以评估就诊等待时间是否在合理的范围内。
2. 患者满意度调查通过定期进行患者满意度调查,收集患者对急诊科医疗服务的评价和意见。
可以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评估患者对就诊过程、医护人员的态度和沟通、诊断和治疗结果等方面的满意度。
3. 急诊科医疗错误事件率急诊科作为一个高风险的部门,医疗错误事件的发生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通过记录医疗错误事件的发生次数和类型,分析错误原因,制定改进措施,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4. 急诊科医疗操作规范遵守率制定并记录急诊科的医疗操作规范,并评估医务人员对规范的遵守情况。
可以通过抽样检查和随机观察等方法,评估医务人员在紧急情况下遵循操作规范的能力。
三、质量控制记录本范例- 日期 - 患者就诊等待时间(分钟) - 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 - 医疗错误事件数 - 医疗错误事件类型 - 医疗操作规范遵守率 -- - - - - -- - - - -- 2021-01-01 - 20 - 9.2 - 1 - 用药错误 - 95% -- 2021-01-02 - 25 - 8.5 - 0 - 无 - 98% -- 2021-01-03 - 30 - 9.0 - 2 - 诊断错误 - 90% -- 2021-01-04 - 15 - 9.5 - 0 - 无 - 99% -- 2021-01-05 - 18 - 8.8 - 0 - 无 - 97% -四、质控改进措施根据上述质量控制记录,当发现质量指标存在问题时,急诊科应采取适当的改进措施来提高质量。
急诊科科室质量控制记录本
![急诊科科室质量控制记录本](https://img.taocdn.com/s3/m/c310f6ac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73.png)
急诊科科室质量控制记录本急诊科科室质量控制记录本1. 引言急诊科是医院中最繁忙的科室之一,为了保证急诊医疗质量和安全性,科室需要进行科学的质量控制。
本文档记录了急诊科科室的质量控制记录,以便于科室的管理和评估。
2. 质量控制目标急诊科的质量控制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减少患者等待时间- 提高急救抢救能力和成功率- 降低医疗风险和错误率- 加强医疗团队的沟通和协作3. 质量控制内容急诊科质量控制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医疗流程- 患者接诊:建立快速接诊制度,合理安排医生坐诊时间,避免患者长时间等待。
- 诊疗流程:制定明确的急诊病人流程,包括挂号、初步诊断、辅助检查、治疗和随访。
- 病人转运:加强与其他科室的合作和沟通,确保病人转运的及时性和安全性。
3.2 人员培训与技能- 紧急医疗技能培训:定期组织医务人员参加紧急医疗技能培训,提高急救抢救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
- 安全操作培训: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安全操作培训,减少医疗风险和错误的发生。
- 团队沟通培训:组织团队沟通培训,加强医务人员之间的沟通和协作能力。
3.3 设备管理- 设备维护:定期维护急救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工作。
- 设备检测:定期进行急救设备的功能检测,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设备更新:根据需要更新和升级急救设备,提高救治效果和安全性。
4. 质量控制记录4.1 医疗流程记录日期:[日期]记录人:[记录人]- 患者接诊情况:[描述患者接诊的情况,包括等待时间、接诊方式等]- 诊疗流程情况:[描述患者的诊疗流程,包括挂号、初步诊断、辅助检查、治疗和随访等]- 病人转运情况:[描述病人转运的情况,包括转运科室、时间和方式等]4.2 人员培训与技能记录日期:[日期]记录人:[记录人]- 紧急医疗技能培训情况:[描述紧急医疗技能培训的内容和参与人员等]- 安全操作培训情况:[描述安全操作培训的内容和参与人员等] - 团队沟通培训情况:[描述团队沟通培训的内容和参与人员等]4.3 设备管理记录日期:[日期]记录人:[记录人]- 设备维护情况:[描述设备维护的具体内容和时间等]- 设备检测情况:[描述设备检测的具体项目和结果等]- 设备更新情况:[描述设备更新的具体内容和时间等]5. 结论急诊科科室质量控制记录本是对科室质量控制的重要工具,通过记录和评估各项质量控制指标,可以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进行改进和提升。
急诊科科室质量控制记录本
![急诊科科室质量控制记录本](https://img.taocdn.com/s3/m/c4adbaab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7d.png)
急诊科科室质量控制记录本急诊科是医院的前沿阵地,承担着抢救生命的重要责任。
保证急诊科科室的医疗质量与安全,对医院整体水平的提升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本文以"急诊科科室质量控制记录本"为主题,旨在详细介绍我院急诊科在质量控制方面的主要实践和成果。
急诊科科室质量控制记录本是我院为确保急诊科医疗质量和安全而建立的一种重要工具。
该记录本涵盖了从患者接待、诊断、治疗到离院的整个过程,对我院急诊科的工作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和监督。
患者接待:患者到达急诊科的方式、到达时间和病情严重程度,评估患者是否得到及时、准确的接待。
诊断过程:详细记录患者的诊断方法、诊断结果和诊断时间,确保诊断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治疗过程:记录患者的治疗方案、治疗实施情况、治疗效果及可能出现的问题,以便对治疗过程进行全面跟踪和评估。
患者离院:患者离院时的状况、离院方式和离院时间,评估患者的离院流程是否合理、安全。
急诊科科室质量控制记录本不仅有助于提高医疗质量,还可以为医疗纠纷提供有力证据。
通过定期对急诊科科室的质量控制进行评估和总结,我们可以及时发现问题、改进工作,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在我院,急诊科科室质量控制记录本已经成为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的重要工具。
通过不断优化和改进,我们将继续提高急诊科的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我们也期待在全院的共同努力下,实现医院整体水平的持续提升。
科室POCT(床旁检测)质量控制记录本是我们对科室POCT设备进行全面管理的重要工具。
通过对这些设备的日常使用和维护进行详细记录,我们可以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为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支持。
本文将介绍科室POCT质量控制记录本的重要性、内容、使用方法以及相意事项。
确保设备准确性:通过定期对科室POCT设备进行质量检测和控制,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从而确保设备检测的准确性。
保障患者安全:POCT设备广泛应用于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因此其质量控制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安全。
急诊科科室质量控制记录本
![急诊科科室质量控制记录本](https://img.taocdn.com/s3/m/ce4f759a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d171f40.png)
急诊科科室质量控制记录本日期: [日期]摘要本文档记录了急诊科科室的质量控制情况,包括质量评估、质量改进和质量保障等方面。
通过对急诊科科室的质量控制,我们旨在提高服务质量、加强医疗安全和持续改进工作。
1. 质量评估1.1 人员培训与教育[将这里替换为具体内容,如培训人员、培训内容和参与人数]1.2 设备维护与检修[将这里替换为具体内容,如设备维护计划、维护时间和维护人员]1.3 医疗文书书写规范[将这里替换为具体内容,如医疗文书书写标准和规范要求]1.4 检查与治疗流程[将这里替换为具体内容,如检查与治疗流程的规范要求和改进计划]2. 质量改进2.1 疑难病例讨论[将这里替换为具体内容,如疑难病例讨论的情况和改进建议] 2.2 不良事件分析[将这里替换为具体内容,如不良事件的分析结果和改进计划] 2.3 患者满意度调查[将这里替换为具体内容,如患者满意度调查的结果和改进措施] 2.4 危急值管理[将这里替换为具体内容,如危急值管理的情况和改进计划]3. 质量保障3.1 医疗风险管理[将这里替换为具体内容,如医疗风险管理的措施和效果评估] 3.2 预防医疗差错[将这里替换为具体内容,如预防医疗差错的策略和宣教活动] 3.3 医疗事件报告[将这里替换为具体内容,如医疗事件报告的情况和处理方法] 3.4 医疗质量指标监测[将这里替换为具体内容,如医疗质量指标的监测结果和改进计划]通过对急诊科科室的质量控制工作,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并制定了相应的改进计划。
我们将持续关注和监测这些问题,并采取适当措施改善服务质量和提高医疗安全。
附注:本文档仅为本科室内部使用,请妥善保管。
临床科务会及质量控制讨论会记录模板
![临床科务会及质量控制讨论会记录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fe1af41b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a8.png)
全科医学部科务会及质量控制讨论会记录单时间:20XX年2月2日 19:00-21:00地点:急诊科教研室主持人:X参加人员:X会议内容:X:2015年的第一个月过去了,也是我接手管理的第一个月,在过去的这个月天气寒冷,内科危重病人很多,抢救病人很多,大家确实辛苦了。
每逢临近年末就是我们科室最忙的时候,整个节假日在积极救治的同时也保证了科室医疗护理安全,今天我们开会主要是对这个月的工作进行一个总结,在平时的工作中还有有值得我们大家注意的,以便于我们不断提高医疗、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
新的一年开个好头,新的一年有新的工作计划,新年将会有新气象,相信我们科室在每一位同志的努力之下会越来越好!下面请各位质管员对过去一个月需要注意的地方进行讲评。
XX(责任主治):对2015年1月份的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院科两级反馈进行总结。
包括急诊分诊、绿色通道的管理、感控质量、核心制度的落实情况、合理用药、危急值的管理以及病历质量等方面进行分析。
1)急诊分诊流于形式,分诊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特别是在病人较多时,急诊分诊人员去送检或到病房,因此分诊人员空缺,导致大量病人堆积。
2)绿色通道是急诊工作的重点,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发现,绿色通道人员缴费、送检、化验结果回报仍存在需要等待很长的时间,不利于绿色通道的推行。
3)感控制度:医务人员自身没有很好的无菌观念,不注意习惯性洗手,特殊病人没有很好的做好防护措施,没有注意交叉感染的问题。
4)在急诊有个别医务人员没有严格落实首诊负责制,存在部分推诿病人的情况,特别是晚上工作忙的时候,态度比较生硬,因此,还有1个患者在我院门诊办进行投诉。
5)在急诊抗生素的使用以及麻醉药物的使用管理严格,希望大家要注意,上个月我科的抗生素使用率符合医院规定,继续保持。
6)急诊存在一定数量的危急值未及时发现以及化验室未在规定的时间内回报结果的情况,特别是晚班和夜班,心梗的病人血清肌钙蛋白要4-5个小时才出来结果,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诊疗,延误了病情。
急诊科科室质量控制记录本
![急诊科科室质量控制记录本](https://img.taocdn.com/s3/m/0bd4c8b4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28.png)
急诊科科室质量控制记录本急诊科科室质量控制记录本说明:本文档为急诊科科室质量控制记录本的模板范本,用于记录和管理急诊科科室的质量控制相关工作。
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调整和补充。
一、引言本章主要介绍急诊科科室质量控制记录本的目的和范围,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依据和引用。
1.1 目的急诊科科室质量控制记录本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急诊科科室的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持,改进医疗服务和管理水平。
1.2 范围本文档适用于急诊科科室全体医务人员,包括医生、护士、技术人员等。
1.3 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在急诊科科室质量控制工作中,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2) 《医学伦理学导则》3) 《医疗事故处理办法》4) 《医疗事故报告和处理条例》二、质量控制管理2.1 质量目标设定本章主要介绍急诊科科室的质量目标设定和达成情况的记录。
2.1.1 质量目标制定急诊科科室应根据科室实际情况和需求,制定符合科室特点和定位的质量目标,并明确指标和达成要求。
2.1.2 质量目标达成情况记录急诊科科室应按照既定质量目标设定的指标和要求,记录和统计具体的达成情况,并进行分析和评估。
2.2 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与完善本章主要介绍急诊科科室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完善的情况记录。
2.2.1 质量管理体系建立急诊科科室应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质量管理体系,并明确职责和流程。
2.2.2 质量管理体系完善急诊科科室应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提高管理水平和质量控制效果。
2.3 质量评估及持续改进本章主要介绍急诊科科室的质量评估情况记录和持续改进措施。
2.3.1 质量评估方法和指标急诊科科室应制定科学合理的质量评估方法和指标体系,对科室的服务质量进行定期评估和监控。
2.3.2 持续改进措施急诊科科室应根据质量评估结果,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并进行跟踪和评估,确保改进效果的达成。
急诊科科室质量控制记录本
![急诊科科室质量控制记录本](https://img.taocdn.com/s3/m/3370ef13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0a.png)
急诊科科室质量控制记录本介绍急诊科是医院的重要科室之一,负责接收和处理各类急诊患者。
为了保证急诊科的工作质量和患者的安全性,科室需要建立科学有效的质量控制记录本。
该记录本用于记录和追踪科室内各项质量指标的执行情况,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改进。
目的本质量控制记录本的目的是:提高急诊科的工作质量和效率;确保患者在急诊科得到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质量控制内容本记录本包含以下内容:医疗设备维护与检修每月对急诊科使用的医疗设备进行维护与检修;维护与检修记录包括设备名称、维护与检修时间、维护与检修内容等。
医疗操作规范对科室内的医疗操作规范进行定期的审查和更新;更新后的规范需及时通知科室内所有医务人员,并进行培训;审查和培训记录需在记录本内进行保存。
医疗事故报告与分析科室内发生的医疗事故需进行报告和分析;医疗事故报告包括患者姓名、病历号、事故发生时间、事故经过等信息;分析报告需对事故原因进行细致的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
医疗记录审核定期对患者的就诊记录进行审核;审核内容包括病历的完整性、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等;审核记录需包括审核人员的姓名、时间和审核结果。
医疗质量评估对急诊科的医疗质量进行定期的评估;评估内容包括患者满意度调查、医疗过程指标等;评估结果需进行统计和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
急诊科科室质量控制记录本是管理科室工作质量的重要工具。
通过记录和追踪各项质量指标的执行情况,科室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改进,提高工作质量和医疗安全。
科室内的医务人员应定期使用该记录本,记录和反馈工作情况,确保质量控制工作的顺利实施。
急诊科科室质量控制记录本
![急诊科科室质量控制记录本](https://img.taocdn.com/s3/m/8fad0a44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a3.png)
急诊科科室质量控制记录本急诊科科室质量控制记录本⒈质量控制目标⑴急诊科科室质量控制的目标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确保病患接受到及时、准确、安全的治疗。
⑵通过记录和分析各项指标,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以持续改进科室的工作效率和效果。
⒉质量评估指标⑴就诊时间:记录每位病患从病情发生到开始接受治疗的时间,以评估科室的接诊效率。
⑵诊疗准确性:记录每位病患的诊断结果与实际病情是否一致,以评估科室的诊断准确性。
⑶医疗安全:记录每位病患在就诊过程中是否发生医疗意外或不良事件,以评估科室的医疗安全水平。
⒊数据收集与分析⑴数据收集:每位就诊病患都必须填写相关的就诊表格,包括患者基本信息、病情描述、就诊时间等。
同时,医务人员也需记录相关的治疗过程和结果。
⑵数据分析:定期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评估指标的达标情况,并找出问题所在。
对常见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解决方案和改进措施。
⒋质量改进措施⑴培训和教育:定期组织科室内部培训和教育活动,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
⑵流程优化:通过优化就诊流程,减少等待时间,提高接诊效率。
⑶信息系统建设:科室应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包括电子病历系统、医疗质量管理系统等,以提高数据的质量和精确性。
⑷质量意识培养:加强医务人员的质量意识,提升他们对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视程度。
⒌法律名词及注释⑴医疗纠纷:指由医疗行为引发的争议或纠纷,可能涉及医疗错误、医疗事故、医疗合同纠纷等。
⑵医疗事件报告:指医疗机构内部对发生的不良事件进行记录和报告的制度。
⑶患者知情同意:指在进行医疗行为前,医务人员应向患者充分告知相关的医疗信息,并取得患者的同意。
附件:⒈就诊表格样本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⒈医疗事故:指在医疗过程中由于医务人员的错误行为或技术失误导致患者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的情况。
⒉医疗合同纠纷:指医疗行为中涉及的患者与医务人员或医疗机构之间因合同履行不当引发的纠纷。
⒊诊断准确性:指医务人员对患者病情的判断与实际病情是否一致的程度。
2021年急诊科科室质量控制记录本
![2021年急诊科科室质量控制记录本](https://img.taocdn.com/s3/m/de18274a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49.png)
2021年急诊科科室质量控制记录本摘要:1.急诊科简介2.急诊科医疗质量控制方案3.加强急诊医疗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的方法4.急诊医疗质量控制验收情况正文:一、急诊科简介2021 年门急诊科科室拥有一支专业的医疗团队和先进的医疗设备,其中包括三台救护车,其中一台为负压救护车。
急诊科致力于提供及时、高效、优质的医疗服务,以满足广大患者的需求。
二、急诊科医疗质量控制方案为了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提高急诊医疗服务质量,急诊科制定了医疗质量控制方案。
方案旨在促进急诊科工作上等级、创特色,强化急诊工作的质量意识和服务意识。
具体措施包括:1.完善医疗质量管理标准化体系,使之成为医疗质量科学化管理的基础,并确保各级医护人员严格遵守规范和达到指标。
2.更新管理观念,采用前瞻控制、过程控制和终末控制等方法,实现从被动管理向主动管理的转变。
三、加强急诊医疗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的方法为了提高急诊医疗质量,急诊科采取了以下方法:1.建立全面质量管理制度,让每个医务人员都参与质量管理,明确每个医务人员在质量管理过程中的角色和职责。
2.建立科室日常监测指标,每月对这些指标进行监测,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3.开展持续质量改进项目(CQI 项目),运用科学的方法(如PDCA 循环、品管圈)分析评价监测的指标和项目,从而实现质量的持续改进。
四、急诊医疗质量控制验收情况急诊科定期接受医疗质量控制验收,以便及时发现和改进问题。
2023 年4 月11 日,北京市急诊质控改进中心委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急诊科李晓晶老师来我院检查急诊科医疗质量控制工作。
经过详细查验,专家对我院急诊科医疗质控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综上所述,急诊科在医疗质量控制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患者提供了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急诊科科室质量控制记录本
![急诊科科室质量控制记录本](https://img.taocdn.com/s3/m/f667698481c758f5f71f6725.png)
张家港市中医医院急诊科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记录表科室:急诊科年度:2015年度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填写要求1、科室成立以科主任为组长的医疗质量管理小组,并设有质控员。
2、本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由科主任负责,质控员负责填写。
3、每年度科室要制订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计划及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4、科室根据医院的医疗质量控制重点内容制订每月医疗质量控制重点内容。
5、日常科室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要求每月至少检查一次,并做好记录,根据存在问题制订整改措施,并对整改措施进行效果评价,由科主任审阅后签字负责。
6、每月底对科室质量控制情况进行认真总结,填写每月医疗质量控制总结,科主任签字后交医务科审查。
7、每年底对本年度科室医疗质量控制情况进行总结。
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成员及职责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成员:组长:龚正华成员:朱建新,顾海萍,顾颖军质控员:顾颖军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职责: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负责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制定科室医疗质量管理措施和考核办法,督促医务人员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诊疗规范,对科室的医疗质量进行检查和考核。
科室主任是科室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2015年度急诊科室质量控制计划一、需要改进的内容(一)医疗制度、医疗技术?1、重点抓好各项医疗核心制度的落实和急诊诊治规范和流程的学习:主要包括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交接班制度、病历书写规范、查对制度、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知情同意谈话制度等。
2、加强医疗质量关键环节的管理,落实患者安全目标。
3、加强全员质量和安全教育,牢固树立质量和安全意识,提高全员质量管理与改进的意识和参与能力,严格执行医疗技术操作规范和常规。
4、加强全员培训,医务人员“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必须人人达标。
(二)病历书写1、《门诊病历书写规范》的学习领会,《住院病历质量检查评分表》讲解和学习;2、门诊病历书写中的规范,字迹的清楚性;3、全面准确完成体格检查;4、上级医生查房的及时性和记录内容的规范性;5、日常病程记录的及时性和完整性(包括上级医生的医疗指示,疑难危重病人的讨论记录,危重抢救病人的抢救记录,重要化验、特殊检查和病理结果的记录和分析,会诊记录、死亡记录和死亡讨论记录等);6、治疗知情同意记录的规范性(包括急诊危重患者病情知情同意谈话记录,特殊检查、治疗(包括输血治疗)的知情同意谈话记录,医保患者自费<特殊>药品和器械知情同意谈话记录等);7、各种治疗的合理性(特别是抗生素的选用和药物的不良反应有无报告和记录,处方〈包括精神、麻醉处方〉的合格率等);(三)、其他重要环节管理、科室管理。
急诊科质量控制标准
![急诊科质量控制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36c8a836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12ddc78.png)
急诊科质量控制标准急诊科是医院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因为它直接面对着病情最为紧急、需要快速诊断和治疗的病人。
因此,急诊科的质量控制标准尤为重要,它不仅关乎患者的生命健康,也反映了医院的整体水平。
本文将探讨急诊科质量控制标准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达到和维持这些标准。
一、确定急诊科质量控制标准的重要性急诊科质量控制标准的设定和执行,对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这些标准不仅可以确保医生在面对紧急情况时能够迅速、准确地做出诊断和治疗,还可以提高医生对常见急症的处理能力,降低医疗错误的发生率。
二、急诊科质量控制标准的设定1、明确医疗流程:急诊科应当制定明确的医疗流程,包括接诊、诊断、治疗、转运等各个环节。
确保每一位病人都能得到及时、准确的治疗。
2、建立评估系统:急诊科应建立完善的病人评估系统,对病人的病情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估,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制定紧急情况处理流程:针对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急诊科应制定相应的处理流程,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准确地做出反应。
4、注重病人安全:急诊科应严格遵守医疗安全制度,防止医疗事故的发生,确保病人安全。
三、如何达到和维持急诊科质量控制标准1、培训和教育:定期对医生和护士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服务质量。
2、定期评估和反馈:定期对急诊科的质量控制标准进行评估和反馈,以便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
3、建立奖惩机制:对于那些遵守质量控制标准的医生和护士进行奖励,对于那些违反标准的进行惩罚,以此激励大家积极遵守规定。
4、持续改进:急诊科应持续医疗质量的改进,通过收集病人反馈、分析医疗数据等方法,不断优化诊疗流程和服务质量。
5、强化医患沟通:良好的医患沟通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关键。
急诊科应注重与患者的沟通,以增强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和理解。
6、引入先进技术:积极引进先进的医疗技术和设备,以提高诊疗的准确性和效率。
7、建立多学科协作机制:急诊科应与其它科室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以便在遇到复杂病例时能够及时寻求多学科的协助。
医疗质量控制记录本
![医疗质量控制记录本](https://img.taocdn.com/s3/m/514f0e39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fb.png)
医疗质量控制记录本一、引言医疗质量控制记录本是用于记录医疗机构进行质量控制活动的重要工具。
通过详细记录和分析医疗过程中的各项指标和数据,可以评估医疗质量的水平,并及时采取措施改进医疗服务的质量。
本文将详细介绍医疗质量控制记录本的标准格式和内容要求。
二、标准格式医疗质量控制记录本的标准格式包括以下几个部份:1. 页眉页眉包括医疗机构的名称、记录本的名称和页码。
医疗机构的名称应准确无误地列出,记录本的名称应简明扼要地描述其用途,页码应连续编号。
2. 日期和时间每条记录应包括日期和时间,以便追踪和比较不同时间段的数据。
3. 项目名称和指标记录本中的每一个项目应有明确的名称,以便准确描述所记录的内容。
指标应具体明确,可以是数量、比率、百分比等形式,以便进行数据分析和比较。
4. 数据记录每一个项目下应有相应的数据记录区域,以便记录相关的数据。
数据应准确、完整地填写,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可比性。
5. 数据分析和评估在记录本的最后,应有数据分析和评估的部份。
可以根据不同的指标和时间段,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评估医疗质量的水平,并提出改进措施。
三、内容要求医疗质量控制记录本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临床指标记录记录医疗过程中的各项临床指标,如手术成功率、感染率、并发症发生率等。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效果,有助于评估医疗质量的水平。
2. 患者满意度调查记录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调查结果,包括问卷调查和口头反馈。
这些数据可以反映患者对医疗机构的整体评价和对医疗服务的满意程度。
3. 医疗设备维护记录记录医疗设备的维护情况,包括定期检修、维修和更换等。
这些数据可以反映医疗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有助于保障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
4. 医疗人员培训记录记录医疗人员的培训情况,包括参加的培训项目、培训内容和培训成绩等。
这些数据可以反映医疗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能力提升情况,有助于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
5. 不良事件报告记录医疗过程中发生的不良事件,包括医疗事故、医疗差错和患者投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家港市中医医院
急诊科
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
改进
记录表
科室:急诊科
年度: 年度
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填写要求
、科室成立以科主任为组长的医疗质量管理小组,并设有质控员。
、本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由科主任负责,质控员负责填写。
、每年度科室要制订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计划及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科室根据医院的医疗质量控制重点内容制订每月医疗质量控制重点内容。
、日常科室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要求每月至少检查一次,并做好记录,根据存在问题制订整改措施,并对整改措施进行效果评价,由科主任审阅后签字负责。
、每月底对科室质量控制情况进行认真总结,填写每月医疗质量控制总结,科主任签字后交医务科审查。
、每年底对本年度科室医疗质量控制情况进行总结。
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成员及职责
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成员:
组长:龚正华
成员:朱建新,顾海萍,顾颖军
质控员: 顾颖军
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职责:
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负责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制定科室医疗质量管理措施和考核办法,督促医务人员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诊疗规
范,对科室的医疗质量进行检查和考核。
科室主任是科室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年度急诊科室质量控制计划
一、需要改进的内容
(一)医疗制度、医疗技术∙
、重点抓好各项医疗核心制度的落实和急诊诊治规范和流程的学习:主要包括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交接班制度、病历书写规范、查对制度、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知情同意谈话制度等。
、加强医疗质量关键环节的管理,落实患者安全目标。
、加强全员质量和安全教育,牢固树立质量和安全意识,提高全员质量管理与改进的意识和参与能力,严格执行医疗技术操作规范和常规。
、加强全员培训,医务人员“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必须人人达标。
(二)病历书写
、《门诊病历书写规范》的学习领会,《住院病历质量检查评分表》讲解和学习;
、门诊病历书写中的规范,字迹的清楚性;
、全面准确完成体格检查;
、上级医生查房的及时性和记录内容的规范性;
、日常病程记录的及时性和完整性(包括上级医生的医疗指示,疑难危重病人的讨论记录,危重抢救病人的抢救记录,重要化验、特殊检查和病理结果的记录和分析,会诊记录、死亡记录和死亡讨论记录等);
、治疗知情同意记录的规范性(包括急诊危重患者病情知情同意谈话记录,特殊检查、治疗(包括输血治疗)的知情同意谈话记录,医保患者自费<特殊>药品和器械知情同意谈话记录等);
、各种治疗的合理性(特别是抗生素的选用和药物的不良反应有无报告和记录,处方〈包括精神、麻醉处方〉的合格率等);(三)、其他重要环节管理、科室管理。
二、改进措施
、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诊疗操作规范和常规,加强对科室的质量管理、检查、评价、监督。
、科室实施全程质量管理,重视基础质量,加强环节质量,保证终末质量。
树立全员质量和安全意识,加强医疗质量的关键环节管理和监督。
关键环节包括疑难危重抢救病人的管理,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的管理,病历书写中的及时性和完整性的管理,治疗知情同意记录的规范性的管理,医院感染的管理,治疗的合理性等‘
、认真执行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每月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进行质量检查一次,对科室医疗质量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的分析、评估,总结一次,检查处理情况及时进行通报。
、提高科室业务学习的质量,保证业务学习的数量。
每月进行业务学习一到两次,每月组织进行“三基”培训,按科室培训计划组织技能操作、理论考核。
、加强《病历书写规范》和《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的学习和领会,严格按规定及时、准确、完整书写医疗文书。
科主任为科室医疗质量第一责任人,质控员是科室质量控制的执行人,查出缺陷及时反馈及改正。
、各类医疗文书书写严格按规定完成。
年度科室日常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记录
年度科室日常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记录
年度科室日常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记录
年度科室日常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记录
年度科室日常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记录
年度科室日常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记录
年度科室日常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记录
年度科室日常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记录
年度科室日常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记录
年度科室日常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记录
年度科室日常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记录
年度科室日常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记录
年度科室日常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