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改变生活教学设计修订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创新改变生活》教学设计2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创新改变生活》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创新改变生活》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讲述了创新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创新的重要性,认识到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从而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思考能力,他们对于创新这个概念并不陌生。
但是,他们可能对于创新的具体内容和创新对社会的影响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具体的生活实例中感受创新的存在,理解创新的价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创新的概念,了解创新对生活的影响,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生活实例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使他们在生活中能够积极面对挑战,勇于创新。
四. 教学重难点重点:创新的概念和作用。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生活实例中感受创新,理解创新的价值。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生活实例的分析,引导学生理解创新的概念和作用。
2.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创新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3.情境模拟法:设置情境,让学生在模拟中体验创新的过程,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材料,用于分析和讨论。
2.准备教学课件,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创新产品,如智能手机、共享单车等,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创新?创新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2.呈现(10分钟)呈现相关的案例材料,如淘宝、微信等,让学生分析这些创新产品的作用和影响。
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讨论创新的重要性,并选出代表进行分享。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他们对创新的理解,巩固所学内容。
5.拓展(10分钟)设置情境,让学生在模拟中体验创新的过程,如设计一款新的学习软件,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2.1《创新改变生活》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2.1《创新改变生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2.1《创新改变生活》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创新的重要性,以及创新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引导学生认识到创新不仅仅局限于科技领域,还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教材内容丰富,案例贴近生活,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对于生活中的创新现象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创新的内涵和作用理解不深,需要通过实例进行引导。
此外,学生对于创新的认识大多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入的探讨和思考。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创新的含义,认识到创新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3.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创新现象,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创新的作用。
四. 教学重难点1.创新的概念和内涵。
2.创新对生活的影响和作用。
3.如何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创新的现象和作用。
2.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资料,以便进行分析讲解。
2.设计好讨论题目,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讨。
3.准备PPT,以便进行课件展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创新现象,如智能手机、网上购物等,引导学生关注创新,激发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教材中的案例,如高铁、支付宝等,让学生了解创新的具体表现。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创新对生活的影响。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教材中的案例,从不同角度阐述创新的作用。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回顾教材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创新改变生活教案及反思
一、教案名称:创新改变生活教案二、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三、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创新对生活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精神。
3. 引导学生学会从生活中发现创新点,提高生活质量。
四、教学内容:1. 创新与生活的关系2. 生活实例分析3. 创新方法与技巧4. 实践演练5. 总结与反思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0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创新产品,引发学生对创新的好奇心。
2. 提问:“你们认为创新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
二、创新与生活的关系(15分钟)1. 教师讲解创新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引导学生认识到创新对生活的重要性。
2.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生活中实例,体会创新改变生活的魅力。
三、生活实例分析(20分钟)1. 教师展示一些生活实例,如智能手机、共享单车等,引导学生分析这些创新产品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实例中的创新点,并分享自己的看法。
四、创新方法与技巧(15分钟)1. 教师介绍一些创新方法与技巧,如思维导图、头脑风暴等。
2. 学生分组练习,运用所学方法与技巧,讨论并提出一些创新点子。
第二课时:一、实践演练(20分钟)1. 教师提出一个与生活相关的问题,要求学生分组讨论,提出创新解决方案。
2. 学生动手实践,尝试将自己的创新方案付诸实践。
二、总结与反思(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回顾自己的创新过程。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与感悟,反思创新对生活的影响。
三、作业布置(5分钟)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2. 学生小组讨论与合作能力3. 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4. 学生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六、教案名称:创新改变生活教案七、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八、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创新对生活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精神。
3. 引导学生学会从生活中发现创新点,提高生活质量。
2.1创新改变生活教案-2023-2024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2.1创新改变生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知道创新对个人、社会发展及国家的意义。
2.理解创新改变我们的生活,创新让生活更美好。
培养创新习惯,提高创新能力。
3.感受创新带来的变化,逐步树立创新意识,增强创新观念,培养创新精神,立志做创新型人才。
教学重点:创新对个人及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创新发展对于我国发展的重要性。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注重科技发展。
教学难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注重科技发展。
弘扬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教学方法:采用“学、探、测”模式教学;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讲解法;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多媒体显示:中国的“新四大发明”——高铁、网购、支付宝、共享单车图片,表明创新让生活更美好,引入课题创新改变生活。
一、感受创新多媒体显示:各种小创意小发明图片,请学生们欣赏。
将废旧物品重新利用,不仅有助于环保,而且充满创新乐趣。
利用废旧轮胎养花、旧饮料瓶改造成墙壁装饰品。
这些创新来源于哪里呢!来源于生活。
说一说:在生活中,你有过哪些利用废旧物品的创意?用旧衣物制作成抱枕、储物袋、购物袋等;用茶叶盒作笔筒;用旧塑料改造成花瓶、花盆;将吃海鲜剩下的贝壳加工成工艺品等。
说明生活处处有创新。
归纳生活处处有创新的表现及影响。
由鲁班发明锯的故事,说明从无到有的创造发明是创新。
由一滴智慧成富豪的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的故事,说明对已有成果的改进和完善也是创新。
多媒体显示图片:用废旧的花生壳,瓜子壳做成装饰画,用塑料瓶做成花瓶养花养草,用废旧光盘做成墙上的装饰品,用废旧书和报纸做成笔筒,卫生纸筒用作集线器等.说明创新不局限于科技领域,还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由司马光砸缸,屠呦呦发现青蒿素并获诺贝尔奖感言。
说明创新不只是灵光乍现的顿悟,更需要年复一年的积累。
它是个人的创意行为,也是团队、集体的创造活动。
归纳2.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
探究与分享一:情境一:我能用新方法解这道数学题;情境二:我和同学走进社区,通过“微心愿墙”帮助居民实现小愿望;情境三:我给家人做了一道新菜,他们可开心啦!情境四:跟乐队的伙伴儿一起给老歌配新曲,挑战真大呀!请与同学分享你的创新故事。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创新改变生活》教学设计1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创新改变生活》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创新改变生活》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了解创新的重要性,以及创新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让学生感受到创新的力量,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对于生活中的创新现象有所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创新的内涵和作用认识不够深入,需要通过课堂引导和讨论来进一步拓展思维。
此外,学生对于案例分析的能力有待提高,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创新的概念和重要性;2.培养学生敢于创新、勇于实践的精神;3.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引导学生认识到创新对生活的改变和影响。
四. 教学重难点1.创新的概念和作用;2.创新如何改变生活;3.学生如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生动的案例,让学生感受创新的力量;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尝试创新实践,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创新案例,制作PPT;2.准备讨论话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3.准备创新实践任务,让学生动手操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创新案例,如手机支付、共享经济等,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创新?创新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这些案例是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的?创新是如何产生的?学生通过讨论,总结出创新的概念和作用。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一个创新实践任务,如设计一款实用的学习工具。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创新点,并动手制作。
教师在过程中给予指导和鼓励。
4.巩固(5分钟)教师学生展示自己的创新成果,让大家互相评价、学习。
创新改变生活教案及反思
一、《创新改变生活》二、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三、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创新的含义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改变生活的意识。
3. 引导学生从身边的事物中发现创新,理解创新对生活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创新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生活中的创新案例。
3.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创新的理解。
五、教学内容:第一课时:1. 导入:介绍创新的概念(5分钟)2. 创新的重要性(10分钟)3. 生活中的创新案例分析(15分钟)4. 小组讨论:让学生从生活中找到一个创新案例,进行分析讨论(20分钟)第二课时:1. 回顾上一课的内容,总结创新的意义(10分钟)2. 创新的方法和技巧(15分钟)3. 学生展示:让学生展示自己生活中的创新案例,分享创新的过程和感受(20分钟)4.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谈谈对创新的认识,以及如何将创新应用于生活中(15分钟)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创新的概念和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创新对生活的影响。
通过案例分析法和小组讨论法,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创新,理解创新的过程和感受。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鼓励他们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教学效果。
六、《创新改变生活》七、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八、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创新的含义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改变生活的意识。
3. 引导学生从身边的事物中发现创新,理解创新对生活的影响。
九、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创新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生活中的创新案例。
3.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创新的理解。
十、教学内容:第六课时:1. 导入:介绍创新的概念(5分钟)2. 创新的重要性(10分钟)3. 生活中的创新案例分析(15分钟)4. 小组讨论:让学生从生活中找到一个创新案例,进行分析讨论(20分钟)第七课时:1. 回顾上一课的内容,总结创新的意义(10分钟)2. 创新的方法和技巧(15分钟)3. 学生展示:让学生展示自己生活中的创新案例,分享创新的过程和感受(20分钟)4.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谈谈对创新的认识,以及如何将创新应用于生活中(15分钟)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创新的概念和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创新对生活的影响。
2.1 创新改变生活 教案-2023-2024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一框《创新改变生活》教学设计到有的创造发明,还可以是对已有成果的改进和完善;它不局限于科技领域,还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不只是灵光乍现的顿悟,更需要年复一年的积累;它是个人的创意行为,也是团队、集体的创造活动。
师生互动合作探究2. 创新对生活的意义探究活动 2:问题探究多媒体呈现:变废为宝我有招每个家庭中都有一些使用之后的废旧物品,比如旧衣服、家用旧油壶、淘米洗菜的废水、洗衣服的废水等,我们可以将它们变废为宝,进行二次利用。
教师总结:生活处处有创新。
我们要有创新意识,敢于创新,善于创新,这样我们就能在创新中激发潜能、超越自我,让生命充满活力。
多媒体总结:创新对生活的意义(1)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得成就感。
创新点燃激情,让我们思考问题:(1)对于家中的旧衣服、旧油壶等,你将如何进行二次利用?(2)你认为还有哪些生活废旧物品可以进行二次利用?(3)通过变废为宝活动,你有哪些收获?请与大家分享。
要求:认真观察图片并思考,小组内互相交流并讨论探究。
通过活动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理解创新对生活的积极影响。
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
④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
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更加呼唤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改革在不断创新中提升发展品质,创新通过改革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
⑤国家用改革之手激活创新引擎,释放更多创新活力,让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创新更好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五、延伸拓展,生活链接探究活动7:小小辩论会多媒体呈现:“人工智能”一词最初是在1956年 Dartmouth 学会上提出的。
从那以后,研究者们发展了众多理论和原理,人工智能的概念也随之扩展。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 AI。
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
九年级上册创新改变生活教案
九年级上册创新改变生活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 理解创新的含义。
- 了解创新与生活的关系,认识创新对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2. 能力目标。
- 通过分析创新案例,提高学生观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 培养学生运用创新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感受创新带来的美好生活,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 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敢于冒险的精神,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 创新的重要性。
- 创新对个人、社会和国家发展的意义。
2. 教学难点。
- 理解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创新思维。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情境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1. 展示一些科技创新产品的图片,如智能手机、无人机、智能家居设备等,提问学生:这些产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2. 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创新改变生活。
(二)讲授新课(30分钟)1. 创新的含义(5分钟)讲解创新的概念: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它不只是从无到有的创造发明,还可以是对已有成果的改进和完善;它不局限于科技领域,还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举例说明:- 技术创新:如电灯的发明,从最初的白炽灯到现在的LED灯,不断地进行技术改进,提高照明效率,降低能耗。
- 文化创新:传统京剧与现代音乐元素相结合,创造出具有现代感的京剧作品,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京剧文化。
2. 创新与生活的关系(10分钟)小组讨论。
-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4 - 6人。
- 给出一些话题,如“日常生活中的创新体验”“创新对消费方式的影响”等,让小组进行讨论。
- 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进行发言,分享小组讨论成果。
教师总结。
- 创新让生活更便捷:例如移动支付的出现,使人们出门无需携带大量现金和银行卡,只需一部手机就能完成购物、缴费等各种支付行为。
- 创新让生活更美好:智能家居系统可以根据人们的生活习惯自动调节室内温度、灯光等,提高生活的舒适度。
2.1创新改变生活教案
2.1创新改变生活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学生能够了解创新的概念和重要性,能够举例说明创新如何改变生活。
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合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激发其对创新改变生活的热情和信心。
二、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教学内容:创新的概念、创新的重要性、创新如何改变生活。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创新的概念和重要性,能够举例说明创新如何改变生活;难点是在理解创新的基础上,能够深入探讨创新对生活的深刻影响。
三、教学方法及教具: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授课,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促进学生的思考和实践。
教具:多媒体课件、案例分析材料等。
四、教学步骤: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创新的例子,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主题。
新课学习:a. 讲解创新的概念和重要性:教师讲解创新的概念和重要性,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b. 分析案例:教师提供案例分析材料,学生分组讨论,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创新如何改变生活。
c. 学生举例:学生举例说明创新如何改变生活,可以是科技、文化、经济等各个领域。
课堂互动:教师提出问题或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学生思考并回答,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难点。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或实践任务,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
五、教学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反思,检查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同时也要反思自身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是否得当,是否需要改进和完善。
《2.1创新改变生活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
《2.1创新改变生活》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一. 教材分析《2.1创新改变生活》是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的一节课,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创新的重要性,以及创新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创新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道德与法治基础知识,对创新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创新的内涵和作用理解不深,需要通过案例分析和生活体验来加深理解。
此外,学生普遍存在一定程度的依赖心理,缺乏自主探究和主动创新的意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创新的概念、类型和作用,认识创新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学生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创新的概念和类型。
2.创新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3.如何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生动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创新的作用和意义。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
3.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4.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学PPT和相关案例资料。
2.教学视频或音频素材。
3.课堂活动道具和用品。
4.学生分组讨论的安排。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趣味性的视频或故事,引出创新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如:播放一段关于我国科技创新成果的视频,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创新的作用和意义。
2.1 创新改变生活(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同步精品课堂(部编版)
随着时代的发展,创新对社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九年级的学生热衷于对新技术的学习和探索,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及动手能力,这为学习本课提供了较有利的条件。但由于他们社会经验比较缺乏,对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识不足,很难把创新与责任及国家发展相联系,学习目标不明确,培养创新精神动力不足;对于新兴事物还需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导向。因此,迫切需要他们加强自身修养,增强创新意识,提升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创新与生活的关系,创新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要性
教学过程——主要思路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在第1课中,详细讲解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相关内容,知道了要想国家富强繁荣,就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那要想驱动国家不断向前发展,还需要依靠:“创新”
解读引言部分
通过前后知识关联,做好新旧知识链接
得出结论: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二)展示古代四大发明,并让学生举例古代和现代国家重大创新成果
得出结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
(三)展现世界主要国家的创新战略
得出结论:时代发展呼唤创新。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对应举措。
知识归纳总结4:改革与创新的关系?P18-19AB
通过创新活力视频,让学生感受创新的重要性,明白创新需要青年的大力支持创造。
通过进一步解读创新的重要性,深化学生对国家实施创新发展的必要性,增强创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板书设计
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四)展现视频中习近平的话语
创新改变生活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22
讲授之前,先让学生谈谈对创新的理解,再适当引导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多个不同活动,结合日常生活实际,让学生主动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提高;最后得出创新的含义
环节二:创新有什么价值
活动1:时会产生哪些影响?
邀请学生分享本节课的收获,得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国家命运所系。
帮助学生梳理今天所学知识,巩固并构建知识体系。情感升华,让学生更加关心国家发展,为建设祖国贡献力量。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四人为一个小组,每个小组上交一个日常创新的成果。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是围绕创新展开,感受创新的含义,重点是创新的重要意义。对创新的感受结合学生身边的实际容易理解;学习创新的重要性,最好选择学生比较熟悉的典型例子,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圳的巨大变化,也要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来学习。课堂中的节奏把握需要注意,随时要把学生的思维拉回课堂。
教学重点
创新的价值(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
教学难点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原因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创新是什么
活动1:思考问题。结合日常生活实际,你觉得创新是什么样的?
活动2:播放视频。视频内容展示给我们创新是什么样的?
活动3:观察图片。观察生活中“变废为宝”的创意,让学生分享有没有类似的经历。
环节三:
为什么要坚持创新
观察图片。设置中国古代科技发明、每一次工业革命的创新、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等不同类型图片,引导学生从这些图片中得出一些结论。
围绕图片内容,展开探究,回答问题。
通过播放大量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国家为什么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知道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2.1《创新改变生活》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2.1《创新改变生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2.1《创新改变生活》一课,主要让学生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了解创新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让学生感受到创新的魅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对周围的事物有较强的好奇心。
但部分学生对创新的理解较片面,认为创新遥不可及,自身缺乏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从生活中的点滴变化中感受到创新的力量。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创新的概念,认识到创新对生活的影响,学会从生活中的变化中发现创新。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了解创新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2.难点: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生动的案例,让学生感受到创新的魅力。
2.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变化中发现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教学过程中的分析。
2.准备小组讨论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3.制作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创新的科技成果,如高铁、智能手机等,让学生感受到创新的魅力。
提问:这些创新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引出本课主题《创新改变生活》。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创新的过程和成果。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创新点,并思考创新是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创新改变生活教案及反思
创新改变生活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创新的含义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精神。
3. 引导学生认识到创新对生活的影响和改变。
二、教学内容:1. 创新的定义与类型2. 创新的重要性3. 创新与生活的关系4. 创新的途径与方法5. 创新案例分析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创新案例,引发学生对创新的兴趣和思考。
2. 讲解:讲解创新的定义、类型和重要性。
3. 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创新与生活的关系,分享各自的看法和经验。
4. 实践:引导学生思考和提出自己生活中的创新点子,并进行简要的规划和实施。
5. 总结: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强调创新的意义和下一步的行动计划。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创新的理解和认识程度。
2. 学生参与讨论和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学生提出的创新点子和实施计划的可行性和创新性。
五、教学反思:1. 是否有效地引导学生理解创新的含义和重要性。
2. 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积极性。
3. 是否给出了清晰的创新途径和方法,并指导学生进行了实践。
4. 是否对学生的创新点子和实施计划进行了充分的肯定和鼓励。
六、教学资源:1. 创新案例资料库2. 创新方法指导书籍3. 创新思维训练工具4. 生活相关领域知识资料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创新概念、类型和重要性。
2. 讨论法:分组讨论创新与生活的关系。
3. 实践法:引导学生提出创新点子并进行实施。
4. 案例分析法:分析生活案例,引导学生认识创新。
八、教学环境:1. 教室环境:宽敞、明亮,有利于学生思考和讨论。
2. 网络环境:便于查找和分享创新案例及资料。
3. 创新实验室:提供一定的创新实践设备和材料。
九、教学策略:1.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创新。
2. 同伴互助:鼓励学生互相借鉴、合作创新。
3. 个性化教学: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引导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创新。
4. 反馈与激励:对学生的创新成果给予及时的反馈和鼓励。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创新改变生活》教案、教学设计
2.创新思维和方法有待培养,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3.部分学生对团队合作意识较弱,需要引导他们学会在创新过程中与他人合作与分享。
4.面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学生可能缺乏主动思考和创新解决的勇气,需要鼓励和指导。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创新的意义,掌握创新的方法,学会运用创新思维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难点: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其认识到创新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从实际案例中提炼创新的方法和策略,提高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学会在创新过程中与他人合作与分享。
3.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创新是什么?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体现?请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
(二)讲授新知,500字
1.教师简要介绍创新的概念、类别和特点,引导学生了解创新是一个涉及多个领域的综合过程。
2.结合课本内容,讲解我国近年来在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等方面的主要成果,如高铁、移动支付等,让学生认识到创新对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性。
3.小组合作,选择一个创新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其成功的关键因素。要求:案例要真实可信,分析要深入,总结要精炼。
4.拓展阅读:请阅读一本与创新相关的书籍或文章,如《创新者的窘境》、《从0到1》等,了解创新领域的最新动态和理论。撰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读后感,分享你的阅读心得。
5.观看一部与创新主题相关的纪录片或电影,如《硅谷传奇》、《创新之路》等。从故事中汲取创新灵感,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创新的认识和感悟。
道德与法治《创新改变生活》教学设计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九年级
课题
创新改变生活
1.教学内容分析
《创新改变生活》下设两目,分别是第一目“感受创新”、第二目“创新引擎”。本框主要论述“如何理解创新”和“为什么要重视创新”的问题,引导学生从感知创新到理解创新,把握创新的内涵,理解创新的引擎作用。第一目侧重对创新的感性认识,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创新处处皆在,理解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指明创新可以让生活更美好。第二目侧重对创新的理性分析,阐述创新对人类的发展、民族复兴、社会进步、改革发展的重要意义。
2.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和我国基本国情的了解还不全面;学生关心民生问题,特别是住房、医疗、教育等问题,但是在改革开放和共同富裕之间还不能清晰地建立联系,还不能用辨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去思考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囿于对创新的浅层次理解,青少年学生往往局限于从科技发明的角度理解创新,而较少从文化、制度等角度理解创新,可能会认为创新只是个体的行为,而没有认识到创新对于人类进步、社会发展的深远意义。
学法: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法等
5.教学环节:
导入新课
【导入】中国高铁创新之路二、进入新课议学环节一 :感受创新——创新故事讲解员师:组织学生观看课件展示议学探究:结合议学情境,小组合作,请你谈谈中国的高从一开始不被其他国家认可到领跑世界得益于什么?生:以小组为单位形成本组想法进行展示。(找至少两名学生回答,答案预设:创新使我们的中国高铁从无到有,让世界所赞叹。(设计意图:通过视频观看,让学生对创新形成初步感知,同时也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议学活动:感受创新(11分钟)师:结合图片,谈一谈你有没有进行过创新小制作并分享你的创新小故事。以及这些创新制作来源于什么地方?生:小组合作整理知识点。答案预设:1)生活中处处有创新;2)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3)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得成就感。4)生活的各个领域都需要创新;5)创新让生活更加美好。(设计意图:将教材第一个问题的知识点化整为零,通过组内合作进行内部理解消化,感悟创新离我们很近。)【议学情境】高铁总设计师梁建英议学探究:结合议学情境,小组合作,请你谈谈中国高铁总设计师梁建英在研究高铁的过程中生活上有哪些变化?梁建英生活的变化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中国青年科技奖、铁道科技特等奖、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等。(国家的肯定)助力中国高铁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精彩蝶变,成为一张亮丽的“国家名片”。(自我的实现)小结:创新能够给我们带来成功的喜悦,让我们感觉到生活的美好,也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有利于更好的实现自身的价值。让我们自觉培养创新的意识,把握每一个思想的火花,我们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还要有一双勤劳的双手敢于动手实践,相信我们一定会有不俗的表现(设计意图:进一步了解创新无处不在,创新会让我们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给我们带来惊喜,我们要激发自己的创新意识,创新无处不在。)议学环节二:创新引擎——创新时事评论员【议学情境】雅万高铁议学探究:结合议学情境,小组合作,请你谈谈为什么我国可以建成雅万高铁?学生讨论:(答案预设: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创新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是改革开放的生命,我们必须抓住时机,努力提高我国的科技发展水平,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居于主动地位。作为青少年,我们要牢记落后就要挨打,从现在起有所作为,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素养,将来为国家的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设计意图:感受创新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意义,创新是推进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我们国家要想快速发展,必须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才能跟上时代的脚步。)小结:创新会带来社会的进步,各国都在努力占领科技创新的前沿,近些年来,我们与美国发生的贸易战,美国为首的西方在科技领域对中国进行制裁,制裁的内容涉及很多高新技术,对我们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而我们制裁种类中多数为农业产品,这次贸易战也给我了很多的警示,只有自己变得强大了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议学环节三:创新有我——创新小小演说家议学延伸:习近平总书记说过:青年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明天。”当代青年要实现希望创造美好就必须勇于创新。所谓“勇于创新”便是打破常规,不畏失败,大胆探索,不断追求。只有勇于创新,才是新时代青年应有之姿。现请你以“勇于创新”为主题写一篇演讲稿。
2.1《创新改变生活》教学设计
问题
创新的重要性。
教学
方法
议题式教学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主导
学生主体
设计意图
时政评说
学生说评时政
培养核心素养
自主学习
构建2.1思维导图
启思
合作学习
引生活观察:
教师提出问题:你喜欢喝奶茶吗?
观看视频:《“中药奶茶火了”,年轻人养生有新招》
学生相互交流,分享。
启智
导入新课。
议题一:感受创新之美——何为创新
2.1《创新改变生活》教学设计
课题
2.1创新改变生活
课型
新授课
教具
多媒体、课件
主备人
素养
目标
1.通过中药奶茶爆火的故事,让学生正确认识创新,了解创新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创新的意识。
2.通过嫦娥六号实现世界首次月球背面成功采样的故事,让学生理解创新对国家的重要性,进而了解改革与创新的关系。(政治认同、健全人格、责任意识)
4.由党的十八大到二十大报告及二十届三中全会,呈现改革与创新的关系。
小组合作探究
通过呈现航天领域的科技成就,让学生感悟我国科技创新对于国家发展的意义。
课后作业
观看纪录片《创新中国》,了解我国科技创新的最新成就。
互动学习
议题二:探究创新之力——为何创新?
1.观看视频:《嫦娥六号任务实现三大技术突破和一项世界第一》
提问:看到我国嫦娥六号实现多项技术突破,你有何感受?
2.文字素材:月球背面月壤样本的分配供18国参与,美国除外。
3.观看视频《欧阳自远:月球是当代战争的最高制高点》
提问:我国大力开展探月工程等航天探索有何意义?
1.老师提供“中药奶茶”的文字素材及图片,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15并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呼唤创新
1、阅读教材第17页“探究与分享”。
2、思考:你如何理解“创新作为中华文明深厚的内蕴……将成为推动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句话?
3、教师讲解:
(1)回顾人类文明史,创新始终贯穿其间。蒸汽机的改良、电力的应用和计算机的出现,推动时代的车轮从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信息文明。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三)互联网改变世界
1、阅读教材第16页“探究与分享”,结合自身经历,谈谈互联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变化。
2、教师总结:互联网改变世界,世界因互联网而精彩,生活因互联网而更美好。
3、辩论赛:分成小组围绕“创新只是满足个人兴趣,与大众的幸福生活有无关系”进行辩论。
4、教师归纳:创新让生活更美好。随着时代快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我们的生活将因创新变得更加便捷、舒适和丰富多彩。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是围绕创新展开,感受创新和创新引擎,重点是创新的重要意义。对创新的感受容易接受,结合学生身边的实际容易理解,学习创新的重要性,最好要选择学生比较熟悉的典型例子,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圳的巨大变化,同时也要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来学习。本节课有两个辩论,要注意有所区别,不要用一样的方式进行。
知识目标:
全面认识创新的重要性;理解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
创新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全面认识创新。
教学方法
讲授法、列举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法等。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回家后热水就已经烧好,回家前空调或暖气已经打开,饭已经自动煮好,可以随时了解冰箱里面有什么菜,下雨也会自动关窗户,还能随时监控家里的情况,读取家里数据中心的各种数据。可以说,“智慧家庭”正替我们实现着这些愿望。
2、想一想:这些创新项目来源于哪里?
3、教师总结:这些创新项目来源于生活。生活处处有创新。生活中的点滴创新不仅让我们眼前为之一亮,而且改变着我们对生活的惯常看法。
(二)创新无处不在
1、活动:阅读教材第15页“探究与分享”。
2、思考:在生活中,你是否体验过这样的创新乐趣?请与同学分享你的创新故事。
3、教师讲述:(1)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它是个人的创意行为,也是团队、集体的创造活动。(2)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得成就感。创新点燃激情,让我们的生命充满活力。创新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让我们勇敢面对挑战,激发潜能,超越自我。(3)生活的各个领域都需要创新,也都可以创新。
4、阅读教材第19页“拓展空间”。
5、围绕以下辩题,在班级举行辩论会。
正方辩题:人工智能迅猛发展,总有一天会超越人类智能。
反方辩题:不管人工智能如何发展,都不可能超越人类智能。
提示:反方辩题是正确的。
6、作业布置:了解三次产业革命对人类的贡献。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对创新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创新的重要性有了更多的理解。知道了创新无处不在,人人都可以创新,创新发展和改革创新关系到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复兴。
3、师生共同总结:(1)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更加呼唤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改革在不断创新中提升发展品质,创新通过改革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2)国家用改革之手激活创新引擎,释放更多创新活力,让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创新更好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中国正走在通往强国富民的创新路上。
(2)时代发展呼唤创新。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正孕育兴起。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
(二)创新发展
1、材料呈现:2018年1月9日,全国科技工作会议在京召开。科技部部长万钢强调,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显着提升,主要创新指标进入世界前列。2017年,全社会R&D支出预计达到1.76万亿元,比2012年增长70.9%;全社会R&D支出占GDP比重为2.15%,超过欧盟15国2.1%的平均水平。科技进步贡献率从2012年52.2%升至57.5%,国家创新能力排名从2012年第20位升至第17位。
2、思考:我国为什么要大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3、共同总结:创新发展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国运所系。实施创新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
(三)改革创新
1、阅读教材第18-19页“探究与分享”。
2、思考:深圳是一座因改革而生、因创新而兴的城市。从深圳的发展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想一想:“智慧家庭”的出现说明了什么道理?
教师总结:科技创新改变我们的生活,创新让生活更美好。这节课就让我们来探讨创新这个话题。
学习新课
一、感受创新
(一)创新来源于生活
1、材料呈现:2018年2月7日,湖南省益阳市第39届青少年创新大赛启动仪式在赫山万源学校举行,一个个充满奇思妙想的作品让人眼前一亮。剥莲子的“锤莲籽套环”、多功能家用侍花器、环保扫把、简易乡村山泉来水管疏通器;雨天夜行不方便,在伞上装上LED灯,通过红外感应原理控制灯的照明;人工模拟雌黄脊竹蝗的声音,诱使雄蝗达到指定区域灭杀……让人印象深刻。
创新改变生活教学设计
课题:创新改变生活
学科:道德与法治
执教教师:唐良和
执教班级:901、902、903
课时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创新改变我们的生活;增强对创新的好感,热爱创新,自觉投身到创新实践之中。
能力目标:
通过感受创新,提高对创新的认识,提高创新能力,尽自己的力量推动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