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第一轮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5.doc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考点训练(文言实词)
文言实词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故不错意..也。
(《唐雎不辱使命》)错意:在意。
错,同“措”。
B.伏尸二人,天下缟素..。
(《唐雎不辱使命》)缟素:白色丧服,名词。
C.媵人持汤..沃灌。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持汤:拿了热水。
D.与之论辨..。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论辨:议论辩驳。
辨,同“辩”。
2.下列句子中划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一箪食,一豆羹(豆类作物)请广于君(增广、扩充)B.休祲降于天(吉祥)徒以有先生也(只,仅仅)C.不敢稍逾约(稍微,稍许)流辈称其贤(同辈)D.左牵黄(黄犬)八百里分麾下炙(烤肉)3.请从以下四个加点词语中选出不是表示降职贬官的词语()(填序号)。
A.滕子京谪.守巴陵郡B.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C.迁.客骚人,多会于此D.陟.罚臧否,不宜异同4.阅读文段,完成题目。
绍兴历史悠久,积diàn①深厚。
据古代典jí②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古代越民族以绍兴为中心建立越国,故称越、大越;秦至南北朝称会jī③,隋唐北宋称越州。
公元1131年,南宋高宗取“绍奕世之宏休,兴.百年之丕绪”之意,改元绍兴,升越州为绍兴府,绍兴之名由此而来,历经近九百年风云变huàn④,沿用至今。
请选出下列句子所含“兴”与片段画线句的“兴”意义相同的一项()A.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李清照《如梦令》)B.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魏学洢《核舟记》C.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大道之行也》)D.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诸葛亮《出师表》)5.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直挂云帆济.沧海济:渡B.玉盘珍羞直.万钱直:同“值”,价值C.暂凭杯酒长.精神长:增长,振作D.何事..长向别时圆何事:什么事情6.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政通人和./春和.景明B.北通.巫峡/指通.豫南C.浊浪排空./长烟一空.D.南极.潇湘/此乐何极.7.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扶苏以数.谏故项燕为楚将,数.有功B.吴广以为然.然.足下卜之鬼乎C.为.坛而盟士卒多为.用者D.辍耕之.垄上二世杀之.8.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将军身被坚执锐B.固以怪之矣C.为天下唱D.辍耕之垄上9.下列句中加点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A.为坛.而盟,祭以尉首B.大楚兴,陈胜王.C.置人所罾.鱼腹中D.天下苦.秦久矣10.下列句中加点的文言虚词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之:侍卫之.臣不懈于内(的)欲报之.于陛下也(代指特殊的礼遇)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去,往)B.以: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因为)以.塞忠谏之路也(从而)以.光先帝遗德(来)C.所以:此先汉所以..兴隆也(这里表示原因)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用来)D.于:躬耕于.南阳(在)不求闻达于诸侯(比)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对)1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叹息痛恨..(痛心、遗憾)性行淑.均(善)陟罚臧否..(赞扬和批评)B.斟酌..损益(考虑可否)悉以咨.之(询问)裨补阙.漏(缺失)C.平明之理.(治理)后值倾覆..(覆灭,颠覆。
课外文言文(知识难点梳理)20篇 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总复习重难点全攻略(全国通用)(原卷版)
进阶练07 课外文言文(知识难点梳理)20篇一、课外阅读师经,战国时期魏文侯的乐师。
①无见违:没有人违抗我。
①中旒(liú):击中了冠冕上的玉串。
①溃之:把玉串撞散了。
①符:凭证。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孙叔敖为.楚令尹为:担任B.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患:担心C.师经鼓.琴鼓:弹奏D.是.寡人之过也是:这5.下列各项中,划线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6.下列各项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文侯怒而谓/左右曰为人臣而撞其君/其罪如何B.文侯怒而谓/左右曰为人臣而撞/其君其罪如何C.文侯怒而谓左右曰/为人臣而撞/其君其罪如何D.文侯怒而谓左右曰/为人臣而撞其君/其罪如何7.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文中众人向孙叔敖祝贺,一位老人对此极为不满,穿粗布衣服来吊唁斥责。
B.从甲文中孙叔敖的表现,可以看出他是一位虚怀若谷、为民着想的官员。
C.乙文中师经用琴撞了魏文侯后,努力劝谏魏文侯要做尧舜那样的明君。
D.乙文中魏文侯勇于改过,可以看出他包容的胸怀和从谏如流的品质。
【注】①勒兵:操练士兵。
①末:解决问题的下策。
①夫椒:地名。
①保栖:退守。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在文中的意思。
(1)越欲先吴未发往伐.之(2)遂.兴师10.对文中画曲线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阴谋逆/德好用/凶器试身于所末/上天禁之。
B.阴谋逆德/好用凶器试身/于所末上/天禁之。
C.阴谋逆德/好用凶器/试身于所末/上天禁之。
D.阴谋逆/德好用凶器/试身于所末上/天禁之。
A.“官治以法”的“以”字可联系成语来理解,与“绳之以法”的“以”意思相同。
B.词典解释“尤”主要有四个意思:①突出的;①更加,尤其;①过失;①怨恨,责怪。
“捕其尤者四人”的“尤”字根据上下文语境,应为解释①的意思。
C.“檄诸绅投谒”的“谒”字可联系课内所学来理解,与《送东阳马生序》中“生以乡人子谒余”的“谒”意思相同,都是“拜见”之意。
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 专项练习题精选汇编(部编版,含答案)
【解析】本题考查对重点句子的理解。可以认为是彭天锡请人教他唱戏,花尽家财。根据第一段中的“然出出皆有传头,未尝一字杜撰”“到余家串戏五六十场,而穷其技不尽”可知他表演技艺多端,惟妙惟肖,形神兼具。由此可推知他必定是请了很多人教他唱戏,才有了如此水平。也可以认为是别人请彭天锡唱戏,花尽家财。根据第二段中的“天锡多扮丑净,千古之奸雄佞幸,经天锡之心肝而愈狠,借天锡之面目而愈刁,出天锡之口角而愈险。设身处地,恐纣之恶不如是之甚也。皱眉视眼,实实腹中有剑,笑里有刀,鬼气杀机,阴森可畏”可知其唱戏妙天下,多扮演丑净,角色扮演惟妙惟肖,让人如临其境。人们欣赏他的技艺,于是就会多次请他来唱戏,花尽了家财。言之有理即可。
范式进入官场当了郡功曹。后来元伯生了重病,元伯快死时,叹气道:“真遗憾,没看见我的生死至交!”不久元伯就死了。范式忽然梦中遇见元伯向他喊道:“巨卿,我在某天已经死了,要在某个时候下葬,永远回到地下了。你没有忘记我,但我们地下人间,大概(我们)再也不能相见了!”范式恍然之间醒了,又悲又叹,眼泪都流下来了,就把情况全部告诉了太守,请求去奔丧。太守虽然心里不相信,但是不愿意违背他对友情的感情,答应了范式的请求。范式穿上会见朋友才穿的衣服,在元伯下葬那天,骑马飞奔赶去送葬。还没等他赶到,下葬的队伍就已经出发了,棺材抬到墓穴旁边后,将要安放到墓穴里,可灵柩却无论如何也放不下去。元伯的母亲抚着棺木说:“元伯,你难道还在盼望什么吗?”于是放下灵柩,不多会儿,果然看见有人驾着素车、骑着白马哭号着赶来。元伯的母亲望着说:“这一定是范巨卿。”范巨卿到了之后,轻敲着棺木说:“你去吧,元伯!死和生是不同的道路,从此永别了。”参加下葬仪式的有一千多人,全都为此流下眼泪。范式趁势牵着绳子在前拉着,灵柩在这时才能向前。范式最后留下来住宿在坟墓旁边,在坟旁栽下树木,之后才离开。
2023届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
2023届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2023中考语文一轮复习阅读训练: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绩,字无功,绛州龙门人……贞观初,以疾罢归。
河渚①间有仲长子光②者,亦隐士也,无妻子。
绩爱其真遂相近结庐日与对酌。
君有奴婢数人,多种黍,春秋酿酒,养凫③雁、莳④药草自供。
以《周易》、《庄》、《老》置床头,无他用心也。
自号“东皋⑤子”。
虽刺史谒见,皆不答。
终于家。
性简傲,好饮酒,能尽五斗,自著《五斗先生传》。
弹琴、为诗、著文,高情胜气,独步当时。
(节选自《唐才子传全译.王绩》)(二)山夜调琴[唐]王绩促轸⑥乘明月,抽弦对白云。
从来山水韵⑦,不使俗人闻。
(注)①渚:水中间的小块陆地。
②仲长子光:字不耀,洛阳人。
③凫:野鸭。
④莳:移植。
⑤东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诗有“登东皋以舒嘨”句,东皋由此而来。
⑥轸,用轴转动弦线。
促轸,拧紧弦线,使调门更高些。
这里即指弹奏。
⑦山水韵,抒写山水之乐的曲调。
唐吕才《东皋子集序》载王绩“雅善鼓琴,加减旧弄,作《山水操》,为知音者所赏”。
1.根据古汉语词典提供的部分义项,为下面加点的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①以疾罢归(_____)A.完了B.撤销C.免去②终于家(_____)A.指人死B.最后C.终归,到底2.选出下面句子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A.①以《周易》、《庄》、《老》置床头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B.①河渚间有仲长子光者②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C.①好鸟相鸣,嘤嘤成韵②好饮酒D.①自著《五斗先生传》②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3.为文中划线句断句,限断两处。
绩爱其真遂相近结庐日与对酌4.联系《野望》,选出对“不使俗人闻”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不让刺史等官僚听到,因为他们根本听不懂这些音乐。
B.不让那些“驱犊返”的“牧人”听到,因为他们俗务繁忙,没有时间来听雅乐。
C.作者向往隐居生活,《山水操》这样的乐曲只弹给知音欣赏。
2023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课内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
2023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课内文言文阅读训练一、阅读文言文《出师表》完成下面小题。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1.下面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夙夜忧叹(早晚)B.深入不毛(不长草的地方)C.当奖率三军(军队的统称)D.至于斟酌损益(革除)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
②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3.“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大事”在文中指____________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选段中最能体现“老臣心”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二、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完成下面小题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4.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作:(2)发:5.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2)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6.阅读语段,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问题。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的前提是:____________ ;目的是:____________ 。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3部分古代诗文阅读复习任务群5文言文阅读练案51文意概括简答题
5.诏书评价萧承之为“忠果”,请结合第三段内容说说如此评价的理由。 (3分) 参考答案①奉命前进,冒险深入,抵抗时日长,艰苦战斗。②面对敌情,果断 采取应对措施。
一二
6.萧承之作为战将,军功显著。文中是通过哪些事表现出来的?请简要说明。 (3分) 参考答案①元嘉七年,率数百人击退胡人进攻,保全了济南城。②在梁州刺 史弃城逃走的情况下,萧承之率军多次战胜氐族军队,平定了梁州。
故诸葛亮理蜀十年不赦,而蜀大化。梁武帝每年数赦,卒至倾败。夫谋小仁者大
仁之贼故我有天下已来绝不放赦。今四海安宁,礼义兴行,非常之恩,弥不可数。
将恐愚人常冀侥幸,惟欲犯法,不能改过。”
长孙皇后遇疾,渐危· 笃·。皇太子启后曰:“医药备尽,今尊体不瘳,请奏赦囚徒 并度人入· 道·,冀蒙福祐。”后曰:“死生有命,非人力所加。若修福可延,吾素非为恶
一二
8.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B )(3分) A.耻,指感到耻辱,“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中的“异”指感到诧异,两者 用法相同。 B.发,指打开,与《促织》“窥父不在,窃发盆”中的“发”意思不相同。 C.危笃,指非常危险,多就疾病而言,与现代汉语中的“病危”意思相同。 D.入道,指皈依宗教,出家为僧尼或道士。古人认为度人入道会有福报。 解析 B项,错误。都是“打开”的意思。
者;若行善无效,何福可求?赦者,国之大事,佛道者,上每示存异方之教耳。常恐为
理体之弊。岂以吾一妇人而乱天下法?不能依汝言。”
一二
(节选自《贞观政要·赦令》)
7.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选出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 ) (3分) 夫谋小仁者 A 大仁 B 之贼 C 故 D 我有天下 E 已来 F 绝不 G 放 H 赦 答案 ACF 解析 “夫谋小仁者大仁之贼”是判断句,在“者”和“贼”后断开,即A、C两处 断开;“已来”是状语,在“已来”后断开,即F处断开。
文言文阅读——2023届中考语文一轮复习重难点专项训练(含解析)
(6)文言文阅读——2023届中考语文一轮复习重难点专项训练一、古文阅读。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乙】堂谿公谓昭侯曰:“今有千金之玉卮①,通而无当②,可以盛水乎?”昭侯曰:“不可。
”“有瓦器而不漏,可以盛酒乎?”昭侯曰:“可。
”对曰:“夫瓦器,至贱也,不漏,可以盛酒。
虽有乎千金之玉卮,至贵而无当,漏,不可盛水,则人孰注浆哉?今为人之主而漏其群臣之语,是犹无当之玉卮也。
虽有圣智莫尽其术为其漏也。
”昭侯曰:“然。
”昭侯闻堂谿公之言,自此之后,欲发天下之大事,未尝不独(节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右上》)[注]①卮:酒杯。
②当(dàng):底。
1.解释下列加粗词在文中的意思。
(1)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诚:________(2)则人孰注浆哉孰:________2.翻译下列句子。
(1)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2)恐梦言而使人知其谋也。
3.甲文齐王因何曰“善”,乙文昭侯因何曰“然”?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
【甲】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乙】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注】之食。
初三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5篇
初三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5篇初三期末专题训练:课外文言文阅读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共5篇,再附送5篇)一、商於子家贫商於子①家贫,无犊以耕,乃牵一大豕②驾之而东。
大豕不肯就轭③,既就复解,终日不能破一畦。
宁毋④先生过而尤⑤之曰:“子过矣!耕当以牛,以其力之巨能起块也,蹄之坚能陷淖也。
豕纵大,安能耕耶?”商於子怒而弗应。
宁毋先生曰:“子以之代耕,不几颠之倒之乎?吾悯而诏子,子乃反怒而弗答,何也?”商於子曰:“诗不云乎:乃造⑥其曹⑦,执豕于牢⑧。
言将以为殽⑨。
今子以予颠之倒之,予亦以子倒之颠之。
吾岂不知服田⑩必以牛,亦犹牧吾民者必以贤。
不以牛,虽不得田,其害小;不以贤则天下受祸,其害大。
子何不以尤我者尤牧民者耶!”宁毋先生顾谓弟子曰:“是盖有激⑪者也。
”(选自明•宋濂《文宪集》,有删改)【注】①商於子:作者虚构的人物。
②豕(shǐ):猪。
③轭(e):车辕前端驾在牛马颈上的曲木。
④宁毋:作者虚构的人物。
⑤尤:抱怨,指责。
⑥造:到。
⑦曹:群,这里指猪群。
⑧牢:关养牲畜的圈。
⑨殽(yáo):通“肴”,鱼、肉一类的荤菜。
⑩服田:用牛、马驾车耕田。
⑪激:情绪激烈、偏激。
1.解释词语。
(4分)①宁毋先生过而尤之过:②子乃反怒而弗答弗:③终日不能破一畦终日:④宁毋先生顾谓弟子曰顾: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子。
(2分)今子以予颠之倒之,予亦以子倒之颠之。
3.君主若想实现国家大治,从文中可获得哪些治国方法?(3分)答案:(1)①使……听到;②间或,偶然;③经过;④竟然,却。
(2)您认为我颠倒是非,我还认为您颠倒是非呢。
(3)选贤举能,任用贤良。
文段借古喻今,把朝廷任用无德无才的用人充当地方官吏比作是驾驭猪耕田,形象生动地抨击了统治者不用贤人这一社会问题。
参考译文:商于子家很贫穷,又没有牛耕田,他就牵一头大猪自西向东耕田。
大猪不肯被套上轭,一套上又被挣脱,一天也不能耕一小块田。
宁毋先生经过时责备他说:“你错啦!耕地应当用牛,凭借牛巨大的力气能够使土块耕起,凭借牛坚硬有力的蹄子可以站立于泥淖之中。
人教版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五)
人教版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五)一、文言文阅读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出入之迂也②甚矣,汝之不惠③虽我之死,有子存焉(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②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3)选出对文章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愚公之妻“献疑”,智叟“笑而止之”,这可看出两人都坚决反对愚公移山。
B.“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既表明愚公的事业受到众人的拥护,也是为了和下文的智叟形成强烈的对比,加强了讽刺的艺术效果。
C.文章运用了对比和衬托的写作手法来突出人物形象。
D.文章通过愚公移山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乙)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对曰:“解狐可。
”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耶?”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
”平公曰:“善。
”遂用之,国人称善焉。
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对曰:“午可。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况①守时,府治②被火焚,文卷悉烬,遗火③者,一吏也。
火熄,况守出坐砾④场上,呼吏痛杖一百,喝使归舍,亟自草奏,一力归罪己躬,更不以累吏也。
初吏自知当死,况守叹曰:“此固太守事也,小吏何足当哉!”奏上,罪止罚俸。
公之周旋⑤小吏如此,所以威行而无怨。
使以今人处此,即自己之罪尚欲推之下人,况肯代人受过乎?公之品,于是不可及矣!(注)①况:况钟,字伯律,时任苏州太守,明朝著名廉官。
②府治:府街。
③遗火:因失职造成灾。
④砾:小石,碎石。
⑤周旋:这里是对待的意思。
1.解释文中加点字的含义。
(1)悉:(2)舍:(3)过:2.把文中划线句子翻译城现代汉语。
(1)此固太守事也,小吏何足当哉!(2)公之品,于是不可及矣!3.选文结尾评论说“公之品,于是不可及矣”,况钟的“不可及”之“品”体现在哪里?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辛毗引裾①帝②欲徙冀州士卒家十万户实河南。
时天旱蝗,民饥,群司以为不可,而帝意甚盛。
侍中辛毗与朝臣俱求见,帝知其欲谏,作色以待之,皆莫敢言。
毗曰:“陛下欲徙士卒家,其计安出?”帝曰:“卿谓我徙之非邪?”毗曰:“诚以为非也。
”帝曰:“吾不与卿议也。
”毗曰:“陛下不以臣不肖,置之左右,厕③之谋议之官,安能不与臣议邪!臣所言非私也,乃社稷之虑也,安得怒臣!”帝不答,起入内;毗随而引其裾,帝遂奋衣不还,良久乃出,曰:“佐治,卿持我何太急邪!”毗曰:“今徙,既失民心,又无以食也,故臣不敢不力争。
”帝乃徙其半。
(注)①辛毗:字佐治。
裾:衣服的前后襟。
②帝:魏文帝曹丕。
③厕:安置。
4.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1)实(_____)(2)俱(_____)(3)诚(_____)5.将中文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帝知其欲谏,作色以待之,皆莫敢言。
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河北通用):文言文阅读
5 文言文阅读说明:共八大题,32小题,满分100分,作答时间90分钟。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13分)[甲]谚曰:“积财千万,不如薄伎①在身。
”伎之易习而可贵者,无过读书也。
世人不问愚智,皆欲识人之多,见事之广,而不肯读书,是犹求饱而懒营②馔③,欲暖而惰裁衣也。
(选自颜之推《颜氏家训》) [乙]“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然玉之为物,有不变之常德,虽不琢以为器,而犹不害为玉也;人之性,因物则迁,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可不念哉!(选自欧阳修《诲学说》,有删改) [丙]顷来闻汝与诸友讲肄④书传,滋滋昼夜,衎衎⑤不怠,善矣!人之进道,惟问其志,取必以渐,勤则得多。
山霤⑥至柔,石为之穿;蝎虫至弱,木为之弊。
夫霤非石之凿,蝎非木之钻,然而能以微脆之形,陷坚刚之体,岂非积渐之致乎?训曰:“徒学知之未可多,履⑦而行之乃足佳。
”(孔臧《与子琳书》)①薄伎:小技能。
薄,这里指小。
伎,同“技”,指技能。
②营:谋求,谋取。
③馔:食物。
④讲肄:讲论学习。
⑤衎衎(kàn):执着而乐意的样子。
这里指坚毅努力的样子。
⑥山霤(liù):山间向下倾注的细小水流。
⑦履:实行。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每小题1分,共4分)(1)是犹.求饱而懒营馔犹:(2)则舍.君子而为小人舍:(3)顷来闻.汝与诸友讲肄书传闻:(4)衎衎不怠.怠:2.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每小题2分,共4分)(1)伎之易习而可贵者,无过读书也。
(2)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3.[丙]文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2分)4.三则短文在阐明学习重要性方面运用的手法有什么不同之处?(3分)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13分)[甲]郭代公①年十六,入太学,与薛稷、赵彦昭为友。
时有家信至,寄钱四十万以为学粮②。
忽有一衰服③者叩门云:“五代未葬④,各在一方,今欲同时举大事,乏于资财。
闻公家信至,颇能相济否?”公即命以车,一时载去,略无留者,亦不问姓氏。
中考语文专题19课外文言文阅读(解析版)
课外文言文阅读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一、(2022江苏镇江中考)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①节度使王忠嗣,少以勇敢自负,及守一方,专以持重①中安边为务,常曰:“太平之将,但当抚循②训练士卒而已,不可疲中国之力以邀功名。
"军中日夜思战,忠嗣多遣谍人何其间隙,见可胜,然后兴师,故出必有功。
每互市,高估马价,诸胡争卖马于唐,皆买之。
由是胡马少,唐兵益壮。
与吐蕃战,皆大捷。
以部将哥舒翰为副使,李光弼为兵马使。
②上③欲攻吐蕃石堡城,忠嗣上言:“石堡险固,非杀数万人不能克,所得不如所亡。
不如俟其有衅④,然后取之。
”上意不快。
将军董延光自请将兵取石堡域,上命忠嗣助之。
不得已奉诏,而不尽副⑤延光所欲,延光怨之。
李光弼曰:“大夫⑥虽迫于制⑦书,实夺其谋也。
然此天子意也,彼无功,必归罪于大夫。
”忠嗣曰:“忠嗣岂以数万人之命易一官乎!吾志决矣,子勿复言。
”光弼曰:“向者恐为大夫之累,故不敢不言。
今大夫能行古人之事,非光弼所及也。
”遂趋出。
延光过期不克,言忠嗣沮⑧挠军计。
上怒,贬忠嗣汉阳太守。
③上以哥舒翰帅兵,攻石堡域,获吐蕃四百人,唐士卒死者数万,果如王忠嗣之言。
(选自《资治通鉴·唐纪》,有改动)【注释】①持重;谨慎,稳重,②抚循;安托慰问,③上;指唐玄宗。
④衅:缝隙,间隙,破绽。
⑤副;相称,符合。
⑥大夫:中唐以前,称将帅为大夫。
⑦制:十王的命令,⑧沮:阻止。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唐兵益.壮( ) ②不如俟.其有衅( )③实夺.其谋也( ) ④向.者恐为大夫之累(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
①诸胡争卖马于唐,皆买之。
②忠嗣岂以数万人之命易一官乎!3.哪些事情表现了王忠嗣以“持重安边”为首要任务?请简要概括。
4.本文多处使用对比或衬托的写法来突出人物形象。
请举一例并加以说明。
二、(2022四川内江中考)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刘羽冲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自谓可将十万。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课外文言文【课件讲练】
考点聚焦整合
五、内容理解与概括
方法指导: 形式:第一,从原文摘取信息点;第二,用自己的话回答对个别语句的理解。
内容:第一,概括选文内容;第二,对文中人物形象的理解;第三,结合选文,借助文中的语句或 词语提出问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 解题方法:
首先,读懂全文,弄清文章的意思;其次,理解文旨;最后,尽量从原文中寻找答案,可以直 接摘抄原句,或找到相关的句子再进行翻译。
见,而人亦无以亲炙其光⑫。呜呼!此岂一人之不幸也哉! [注]①三游洞:山洞名。②夷陵州治:夷陵州的
治所所在地。下牢:关名,陵郡治所在地。③舆:指车,有时也指轿。④汤(shāng):形容急流发出的声音。
⑤(zhuì):意思是用绳子拴住人或物从上往下送。⑥伛俯径石腹以出:弯腰低头从大石下边走出。伛,弯腰。
考点聚焦整合
四、文言句子翻译
1.文言文翻译的两个原则: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2.文言句子六字翻译法:对、换、留、删、补、调。 (1)对,就是对译,逐字逐句落实。 (2)换,就是用现代词语替换古代词语。 (3)留,就是保留文言文中的一些基本词汇和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国名、朝代名、官职名、年 号、政区名、典章制度及度量衡名称以及古今意义不变的词语等。
真题讲解
【答案】 1.更加 等候,等待 改变 从前,往昔(意思对即可)2.①各地(或“许多”)胡 人都争着把马卖给唐军(或“唐朝”“唐人”),唐军(或“唐朝”“唐人”)把马全都买下。 (意思对即可)②我怎么能够用几万人的生命来换取我一个人的官位呢!3.(1)伺机兴师,出 必有功;(2)高价买马,唐兵益壮;(3)反对攻打吐蕃,认为得不偿失。(意思对即可)4.不 设统一答案。示例一:军中士卒为了功名,求战心切与王忠嗣派人反复侦察、见机出兵形成对比, 突出王忠嗣的谨慎稳重。示例二:王忠嗣反对攻打石堡城与董延光主动请求率兵攻打形成对比, 体现出王忠嗣对士兵生命的关爱。示例三:哥舒翰率兵攻打的结果,衬托王忠嗣预估攻打石堡城 会损失巨大、得不偿失的正确,突出王忠嗣高瞻远瞩,料敌如神。示例四:李光强对王忠嗣态度 的转变,侧面衬托王忠嗣始终不愿用数万人的生命来保全官职,突出王忠嗣的正直善良。
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九年级上册课标文言文复习》训练
第05讲九上课标文言文复习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
[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乙]登南昌滕王阁,赣大水西来注北,阁与水称,杰①然大观。
然不若武昌黄鹤楼。
虽水与滕王来去不殊②,而楼制工巧奇丽,立黄鹄矶上,且三面临水,又西对晴川楼、汉阳城为佳。
总之有不如岳州岳阳楼。
君山一发,洞庭万顷,水天一色,杳无际涯,非若滕王、黄鹤眼界③可指,故其胜为最,三楼皆西向,岳阳更雄。
(选自王士性《广游志》)[注释]①杰:高大。
②殊:差别。
③眼界:视力所能看到的范围。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岳阳楼之大观.也()(2)至若春和景.明()(3)阁与水称.()(4)且三面临.水()(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 2)三楼皆西向,岳阳更雄。
(3) [甲]文中迁客骚人的“悲”从何而来?请简要分析。
(4) [乙]文是怎样写岳阳楼的?它写岳阳楼的目的与[甲]文有什么不同?2.阅读《岳阳楼记》的节选文字,回答下列各题。
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名师整理)最新语文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含答案解析)
课外文言文阅读一、课外文言文阅读。
(9分)陈陶传陶,字嵩伯,鄱阳剑浦人。
尝举进士辄下,颇负壮怀。
志远心旷,遂高居不求进达,恣游名山,自称“三教布衣①”。
大中中,避乱入洪州西山学神仙,咽气②有得,出入无间。
时严尚书宇③牧豫章,慕其清操尝备斋供俯就山中谈终日。
而欲试之,遣小妓莲花往侍,陶笑不答。
陶赋诗赠之云:“近来诗思清于水,老去风情薄似云。
已向升天得门户,锦衾深愧卓文君。
”宇见诗益嘉贞节。
【注释】①三教布衣:意为三教都未入门。
三教,指儒、道、佛三教。
③咽气:道家吐故纳新的呼吸方法。
③严尚书宇:指严宇,官名是尚书。
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A. 颇负.壮怀/负.箧曳屣B. 出入无间./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C. 遣.小妓莲花往侍/太守即遣.人随其往D. 宇见诗益嘉.贞节/虽有嘉.肴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
(3分)慕其清操尝备斋供俯就山中谈终日3. 从陈陶不慕名利且有自己坚守的事迹中我们能获得哪些启示?(3分)1二、课外文言文阅读。
(9分)戴良字叔鸾,汝南慎阳①人也。
良少诞节②母憙③驴鸣良常学之以娱乐焉。
及母卒,兄伯鸾居庐啜粥,非礼不行,良独食肉饮酒,哀至乃哭,而二人俱有毁容。
或问良曰:“子之居丧,礼乎?”良曰:“然。
礼所以制情佚④也。
情苟不佚,何礼之论!夫食旨不甘,故致毁容之实。
若味不存口,食之可也。
”论者不能夺之。
【注释】①汝南慎阳:今河南正阳。
②诞节:放纵不拘。
③憙(xǐ):喜欢。
后作“喜”。
④佚(yì):放纵。
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A.良常.学之/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B.兄伯鸾居.庐啜粥/不可久居.C.哀.至乃哭/哀.转久绝D.情苟.不佚/苟.全性命于乱世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
(3分)良少诞节母憙驴鸣良常学之以娱乐焉3.你认为戴良是个怎样的人?(3分)2三、课外文言文阅读。
(9分)归钺①,早丧母,父娶后妻,生子,由是失爱。
2021年中考语文一轮法复习《文言文阅读》基础练习(含答案)
中考语文基础运用《文言文阅读》基础练习1.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列各小题:咸通中,京兆左军有张季弘,勇而多力。
尝经胜业坊,遇泥泞深溢,有村人驱驴负薪而至,适当其道。
季弘怒之,因提驴四足,掷过水渠数步,观者无不惊骇。
后供奉襄州,暮泊商山逆旅。
逆旅有媪①,谓其子曰:“恶人归矣,速令备办茶馔,勿令喧噪。
”既而愁愤呼叹,咸有所惧。
季弘问媪,媪曰:“有新妇悖逆,制之不可。
”季弘曰:“见母忧恐,谓有何事,若是新妇,岂不能其语耶?”媪曰:“客未知,新妇壮勇无敌,人皆畏惧,遂至於此。
”弘笑曰:“其他即非某所知,若言壮勇,当为主人除之。
”母与子遽叩头曰:“若此,母子无患矣,虽穷困,当力为酬赠。
”顷之,邻伍乡社悉来观视。
曰暮,妇人荷束薪而归,状貌亦无他异。
逆旅后园有磐石,季弘坐其上,置鞭于侧,召而谓曰:“汝是主人新妇,我在长安即闻汝倚有气力,不伏事阿家②,岂敢如此?”新妇谓季弘曰:“乞押衙不草草,新妇分雪③,新妇不敢不承事阿家,自是大人憎嫌新妇。
”其媪曰:“汝勿向客前妄有词理。
”新妇因而言曰:“只如某月曰,如某事,岂是新妇不是,”每言一事,引手于季弘石上,以中指画之,随手作痕,深可数寸。
季弘流汗神骇,但言道理不错,阖扉假寐,伺④晨而发。
(选自宋·调露子《角力记》,有删改)【注释】①媪:对老年妇女的敬称。
②阿家:丈夫的母亲。
③分雪:辩白。
④伺:等待。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既而愁愤呼叹()②咸有所惧()③母与子遽叩头()④荷束薪而归()(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
①有村人驱驴负薪而至,适当其道。
②季弘流汗神骇,但言道理不错,阖扉假寐,伺晨而发。
(3)请用自己的语言说说,你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新妇壮勇无敌”。
(4)结合选文简要概括,张季弘除了“勇而多力”外,还有哪些特点?2.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贞观十七年,太宗谓侍臣曰:“自古草创之主,至于子孙多乱,何也?”司空①房玄龄曰:“此为幼主生长深宫,少居富贵,未尝识人间情伪,治国安危,所以为政多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语文第一轮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
5 -
中考语文第一轮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5
食凫雁以秕
邹穆公有令:食凫雁①必以秕,无得以粟②。
于是仓无秕③而求易于民,二石粟而得一石秕。
吏以为费,请以粟食之。
穆公曰:“去,非汝④所知也!夫百姓饱牛而耕,暴⑤背而耘,勤而不惰者岂为鸟兽哉?粟米,人之上食,奈何其以养鸟?且尔知小计,不知大会⑥。
周谚曰:‘囊漏贮中。
’而独不闻欤?夫君者,民之父母。
取仓粟移之于民,此非吾之粟乎?鸟苟⑦食邹之秕,不害邹之粟也。
粟之在仓与在民于我何择⑧?”邹民闻之,皆知其私积之与公家为一体也。
节选自贾谊《书》
注释:①凫雁:指鸭鹅。
②粟:旧时泛称谷米。
③秕:没有成熟的谷子。
④汝:你。
⑤暴:日晒。
⑥大会:长远计划。
⑦苟:假如。
⑧择:两样。
译文:邹穆公有命令:“喂鸭喂鹅一定要用秕子,不能用谷米!”因此,国家粮仓里如果没有秕子时,就用谷子去和老百姓相交换,用两石谷子才换得一石秕子。
官员认为这是浪费,请求用谷子喂养。
穆公答道:“去吧,这不是你能了解的道理!那些百姓赶着喂饱的牛下地耕作顶着烈日蒸烤除草施肥,勤劳而不躲懒,这样辛苦,难道是为鸟兽吗?谷米是人上等的粮食,为什么拿来养鸟呢?而且你只知眼前的小利益,不知长远打算。
周人的谚语说:‘粮
仓里装粮食的口袋漏了,粮食还是贮藏在粮仓里。
’这你难道没有听说过吗?人君是老百姓的父母,把国家粮仓中的粮食转存到老百姓那里,这还不是我的粮食吗?鸟如果吃了邹国的秕子,就不损害邹国的粮食呀。
粮食藏在公仓里和藏在民间,对于我有什么两样的呢?”邹国的老百姓听到邹穆公这段话,都知道私藏跟公积是一个整体了。
阅读训练:
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
①无得以粟( )②暴背而耘( )
③勤而不惰者( ) ④岂为鸟兽哉( )
⑤且尔知小计,不知大会( ) ⑥而独不闻欤( )
2.翻译下面句子。
①夫百姓饱牛而耕。
②囊漏贮中。
3. 邹穆公对“粟”是怎样的观点呀?
4.古代把“民”看重的言论很多,试举一、二。
参考答案:
1、①不能。
②背上晒着太阳,或太阳晒在背上。
③辛苦,辛劳。
注意:不能释为“勤快”、“勤劳”。
④鸟兽的总称,这里指鸭鹅。
⑤大方面的计算。
会,读kuài。
⑥难道。
2、①那些百姓赶着喂饱的牛下地耕作。
②袋子漏的,贮存到仓库里。
3.邹穆公认为当选取“粟在民”有益。
4.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出自《孟子》“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荀子.哀公》
《蜀鸡与乌鸦》
【原文】豚泽之人养蜀鸡①,有文而赤翁。
有群雓周围鸣②。
忽晨风过其上③,鸡遽翼诸雓,晨风不得捕,去。
已而有乌来,
与雓同啄。
鸡视之,兄弟也。
与之上下,甚驯。
乌忽衔其雓飞去。
鸡仰视怅然,似悔为其所卖也。
选自宋濂《燕书》
【注释】】⑴豚泽:地名。
⑵雓:读音yú,小鸡。
⑶晨风:鸟名,属鹞类。
【译文】豚泽这个地方有一个人养了一只蜀地的鸡,身上有花纹而且头颈上的羽毛是红的,它鸣叫着,带领看护着一群雏鸟。
忽然上方有一只鹰飞过,大鸡赶快用翅膀护着小鸟,鹰没办法抓到小鸡,就飞走了。
过了一会,一只乌鸦过来,和那些小鸟一起啄食。
小鸡们把它当成了兄弟,和它一起玩闹,它也表现得十分驯服。
一会儿乌鸦衔着小鸟飞走。
蜀鸡望着它十分惆怅,好像在后悔因为太轻信乌鸦,自己觉得像而被它出卖了。
【阅读提示】
祸患往往发生在疏忽之中。
对待问题只要按事物发展的规律去办,不心存侥幸,认真对待就不会像“蜀鸡”一样后悔了。
【阅读训练】
1、试比较下列词语古今词义的异同。
①文古义( ) 今义() ②翁古义( ) 今义()
③去古义( ) 今义() ④翼古义( ) 今义()
2、找出并翻译文中蜀鸡对待“晨风”和“乌鸦”不同态度的句子。
3、读了本则寓言后,你受到什么启发和教育?
参考答案:
1、①文:古义:花纹,文字今义:文化,文科,文章②翁:古义:鸟类头颈上的羽毛今义:老者③去:古义:离开今义:到…去④翼:古义:翅膀,用翼遮护,辅佐今义:翅膀
2、对待晨风:蜀鸡急忙用自己的翅膀把小鸡都遮护起来。
对待乌鸦:蜀鸡把把乌鸦当作兄弟一样对待,同它一起飞上跳下。
3、(此题为开放性试题,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陶侃惜谷
【原文】
陶侃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用此何为?”人云:“行道所见,聊取之耳①。
”侃大怒曰:“汝既不田②,而戏贼人稻③!”执而鞭之。
是以百姓勤于农植,家给人足。
《晋书·陶侃传》
【注释】①聊取之耳:随便取来玩玩罢了。
②汝既不田:你既不努力耕田。
③而戏贼人稻:为了游戏破坏农民的庄稼。
【译文】
陶侃曾经到郊外去游览,看到一个人拿着一把未熟的稻穗,陶侃问:“拿这些东西干什么?”那人说:“走在路上我看见它,随便拔一把罢了。
”陶侃大怒说:“你既然不种田,竟然还糟蹋人家的稻子!”就把那人抓起来,抽了一顿鞭子。
陶侃爱护庄稼而执法严,因此老百姓都勤恳耕种,家家生活宽裕,人人丰衣足食。
【阅读训练】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见人持一把未熟稻②执而鞭之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与“汝既不田”中的“田”用法相同的是( )
A、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B、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C、醉翁之意不在酒
D、去国怀乡
3、翻译:
是以百姓勤于农植。
4、作者对陶侃的态度如何?本文表现了陶侃的什么特点?
参考答案:
1、拿用鞭子打
2、B
3、因此老百姓都勤恳耕种
4、赞扬。
本文表现了陶侃重视农耕、爱护农业生产和农民有较深的感情的特点。
返回查字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