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子源
中子源及中子成像等相关技术的介绍
中子源及中子成像等相关技术的介绍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中子源及中子成像技术是一种用于研究材料结构和性质的重要技术手段。
散列中子源
散列中子源
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项目,落户于松山湖科技园区,是建在中国的第一座基于加速器加速高能质子轰击金属靶而产生大量散射中子的中子源。
在这个装置中,高能量的质子轰击金属靶,引起金属原子的散裂反应。
顾名思义,散裂,一分为多,金属靶在这个反应中会释放出大量的中子,这些中子被安全地引出到实验测量装置上,供科学和工业研究用。
2018年3月中国散裂中子源项目通过了中国科学院组织的工艺鉴定和验收。
中国散裂中子源(ChineseSpallationNeutronSource,简称CSNS)是我国“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的大科学装置,已列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
经国务院批准,将建造一个质子束功率达100kW、有效脉冲中子通量居世界前列的散裂中子源装置。
国家支持建设经费约12亿元,建设期为7年。
装置建设包括一台强流质子直线加速器、一台快循环同步加速器、一个靶站、5台中子谱仪等设施和科学实验测试系统,与这些主要装置配套,还需建设装置建筑物、供水电、空调、安全防护设施等。
中子和人们熟知的X射线一样,都是人类探索物质微观结构的有力手段,产生中子束的散裂中子源与产生X射线束的同步辐射光源是目前研究物质结构的最重要的装置,两者相辅相成可为增强国家科技综合实力做出重要贡献。
中国散裂中子源
中国散裂中子源于2011年10月20日举行奠基仪式;于2018年8月23日源通过验收工作 完成首轮开放运行任务。
;于2019年2月2日
中国散裂中子源填补了国内脉冲中子源及应用领域的空白,为中国物质科学、生命科学、资源环境、新能源 等方面的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发提供了强有力的研究平台,对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解决前沿科学问题、解 决瓶颈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2010年4月1日,中国散裂中子源完成土方平整方案专家评审工作 ;4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批复《中国散裂中子源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5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批复《关于中国散裂 中子源项目用地预审的请示》。
建设台址
中国散裂中子源位于中国广东省东莞市大朗镇,距正东方向水流石水库约1千米,距西北方向罗田水库1.8千 米,距西北方向的松木山水库约2.5千米,途经该科技基础设施的线路东莞—佛山高速公路(国家高速G9411) 。 中国散裂中子源图目标原理 Nhomakorabea 建设目标
工作原理
科学目标
中国散裂中子源的主要工作原理通过离子源产生负氢离子,利用一系列直线加速器将负氢离子加速到80兆电 子伏,之后将负氢离子经剥离作用变成质子后注入到一台快循环同步加速器中,将质子束流加速到1.6吉电子伏 的能量,引出后经束流传输线打向钨靶,在靶上发生散裂反应产生中子,通过慢化器、中子导管等引向中子谱仪, 供用户开展实验研究 。
文化特色
2020年5月20日,中国散裂中子源举办了以“微观之眼,助力湾区”为主题的线上公众科学日活动;本次活 动以直播的形式带领公众“云游”中国散裂中子源 。
2021年5月22日至23日,中国散裂中子源举办了以主题为“百年复兴路科学正当时,小粒子到大宇宙,探索 无止境”的第四次公众科学日活动,面向公众开放科研设施,组织多名专家举办科普讲座,引导公众走进科学、 体验科学 。
散裂中子源
历史沿革1932年查德威克(James Chadwick,1891-1974)(左图)发现中子。
他精心设计实验,用α粒子轰击铍,再用铍产生的射线轰击氢、氮,结果打出了氢核和氮核。
由于γ射线不具备将从原子中打出质子所需要的动量,他断定这种射线不可能是γ射线。
他用仪器测量了被打出的氢核和氮核的速度,并由此推算出了这种新粒子的质量。
他认为,只有假定从铍中放出的射线是一种质量跟质子差不多的中性粒子,才能解释。
因这种粒子不带电,所以称为中子。
查德威克因此获得193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在中子未被发现以前,人们对于原子核的内部结构不完全清楚,发现中子之后,人们才知道原子核是由中子与质子组成的。
因此,中子的发现对认识原子核内部结构是一个转折点,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也为原子能的利用开辟了道路,可以说中子敲开了人类进入原子能时代的大门。
费米(Enrico Fermi,1901-1954)(右图)因发现用中子产生新的放射性元素和开展慢中子核反应的研究工作,获得了1938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费米用中子轰击了周期表中的所有元素,并辩认了因此而产生的具有放射性的元素。
费米和他的同事观察到:把中子源和被轰击的物体放在大量石蜡中,放射性会增加很多倍。
水也会产生类似的效应。
费米用“慢中子”解释这一现象。
他认为,由于质子和中子的质量相等,所以当快中子与静止的质子发生碰撞时,快中子损失能量变为“慢中子”,慢中子与重原子核的反应截面比快中子大得多。
慢中子的发现为后来研究重核裂变的链式反应和原子核反应堆的理论设计奠定了基础。
哈恩(Otto Hahn,1879-1968)(左一)和斯特拉斯曼(Fritz Strassmann,1902-l980)(左二)1938年进行了中子撞击铀的实验,发现了中子诱发铀裂变。
奥地利女物理学家梅特纳(Lise Meitner,1878-1968)(右一)和她的侄子弗瑞士(Otto Robert Frisch,1904-1979)(右二)认为:玻尔(Niels Henrik David Bohr 1885-1962)提出的原子核的液滴模型,很好地解释了重核的裂变。
中国散裂中子源
中国散裂中子源散裂中子源是体现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经济水平和工业水平等综合实力的大型科学研究装置,是开展多学科交叉前沿研究及高新技术研发的先进大型实验平台,能够为我国的多学科创新在国际前沿领域占据一席之地提供良好的机遇。
中子散射广泛应用于物理、化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技术、资源环境、纳米等学科领域,并有望在如量子调控、蛋白质、高温超导等重要前沿研究方向实现突破。
强流质子加速器相关技术的发展也将为一些重要的应用,如质子治癌、加速器驱动的次临界洁净核能源系统(ADS)等,打下坚实的基础,储备丰富的工程建设和运行经验。
散裂中子源的建设不仅会对我国工业技术、国防技术的发展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也会带动和提升众多相关产业的技术进步,产生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是国家“十二五”重点建设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国际前沿的高科技、多学科应用的大型研究平台。
2018年8月23日,CSNS作为我国首台散裂中子源、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按指标、按工期、高质量地完成了工程建设任务,综合性能进入国际同类装置先进行列,正式对国内外各领域的用户开放,并很快有相关高水平用户实验成果文章发表。
CSNS填补了国内脉冲中子源及应用领域的空白,为我国物质科学、生命科学、资源环境、新能源等方面的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发提供强有力的研究平台,将对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供重要科技支撑,对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解决前沿科学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散裂中子源的建设,显著提升了我国在磁铁、电源、探测器及电子学等领域的相关产业技术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使我国在强流质子加速器和中子散射领域实现了重大跨越。
研究进展与成果我国首台散裂中子源顺利通过国家验收CSNS是国家“十一五”立项、“十二五”重点建设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高科技多学科应用研究平台。
CSNS于2011年9月动工,2018年3月全面竣工、8月正式通过国家验收,按期高质量地完成了国内首台散裂中子源的建设任务。
关于中子及中子源的书籍
关于中子及中子源的书籍中子是构成原子核的基本粒子之一,它是一种中性粒子,质量接近于质子,但没有电荷。
中子的发现对于人类对原子核结构的理解和核能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中子源则是用于产生中子的装置或方法,它们在核物理、材料科学、医学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于中子及中子源的研究和应用,有许多有关的书籍可以作为参考。
以下将介绍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书籍,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中子及中子源的相关知识。
1.《中子原理及应用》这本书详细介绍了中子的物理性质、相互作用及其在材料科学、生命科学、医学等领域的应用。
书中包含丰富的实例和应用案例,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中子的特性和中子源的工作原理。
2.《中子散射与中子源技术》本书系统介绍了中子散射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以及中子源的各种类型和产生方法。
通过对中子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研究,读者可以了解中子在材料中的传播规律,以及通过中子源技术获取的相关信息。
3.《中子与核反应》这本书主要介绍了中子与原子核的相互作用以及核反应的基本过程。
通过对中子源和核反应的研究,可以探索核能的产生和利用,以及核材料的性质和应用。
4.《中子源技术及应用》该书详细介绍了中子源的各种类型、工作原理和应用领域。
其中包括中子反应堆、中子散射装置、中子束流装置等。
通过对中子源技术的了解,读者可以了解中子的产生和利用方式,以及实验室和工业中的中子应用。
5.《中子源与中子应用》这本书详细介绍了中子源的不同类型和特点,以及中子在材料科学、原子核物理、生命科学等领域的应用。
通过对中子源和中子应用的研究,读者可以了解中子在不同领域中的作用和应用前景。
通过阅读以上书籍,读者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中子及中子源的相关知识。
无论是对于核物理学、材料科学还是医学等领域的从业人员,或是对中子感兴趣的科普读者,这些书籍都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和实例,帮助读者深入了解中子及中子源的原理、应用和前沿研究。
通过学习中子及中子源的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重要的粒子和技术。
第四章核测井-中子测井1
2.斯伦贝谢公司(GST)
输出的各种比值曲线及其意义
比值
测量性质
参数名称
符号 其它意义
C/O
非弹性射散射
指示油气
COR Φ ,岩性
Cl/H
俘获
指示含盐量比值 SIR Φ、Sw Vsh
H/(Si+Ca) 俘获
指示孔隙度比值 PIR 岩性, Φ
Fe/(Si+Ca) Si/ (Si+Ca)
俘获
指示铁含量比值 IIR
俘获及非弹性射散 指示岩性的比值 LIR 射
Vsh、获及非弹性射散 指示硬石膏含量 AIR
射
的比值
岩性
元素俘获ECS测井简介
(ECS:Elemental Capture Spectroscopy )
1.仪器结构和测量原理:
AmBe中子源,发射5Mev的中子
锗酸铋 BGO闪烁晶体探测器(对高能的伽马 光子探测效率高),记录非弹性散射伽马和俘获 伽马能谱 解非弹性散射伽马(占15%)谱,得到 C,O,Si,Ca,Fe等元素的含量 解俘获伽马(占85%)谱,得到 H,Cl,Si,Ca,S,Fe,Ti,Gd,K等元素的含量
H K Na x
M
1 cm3物质中的氢原子核数
H K Na x
M
式中: x ——每个分子中的氢原子数 K ——待定系数
淡水:H=1,x=2,=1,M=18, 代入得:H=kNa2/18=1,kNa=9
H 9x
M
3.油气的含氢指数
油气的分子式为:CHx 分子量为:12+x 密度为:h
中子寿命测井:发射快中子,测量俘获伽马 计数率
三、中子的探测
5 B10 0 n1 3 Li7 α 2.792MeV 3 Li6 0 n1 1 H3 α 4.780MeV
第九章中子测井详解
产生的几率与中子能量有关,中子能量越 高,产生的几率越大。 结果:1)、快中子能量降低; 2)、产生非弹性散射伽马射线; 3 )、快中子与不同靶核产生的非弹性
散射伽马射线的能量不同
2、快中子对原子核的活化 快中子与稳定的原子核作用会发生(n, α)、(n,p)核反应。生成新的放射性核 素。此作用为活化核反应。 特点:活化形成的新核素,油一定的半衰期, 其衰变产生的伽马射线为活化伽马射线。
Rt ,则扩散长度定义为:
Rt 6
2
Ld
表9-2 几种核素的微观俘获截面 核素 钙 氯 硅 氧 碳 氢 硼
759
镉
3500
Σ(b) 0.42 32 0.16 0.0016 0.0045 0.329
其中:镉、硼核对热中子的俘获截面最大,氯核 对热中子的俘获截面也比较大。
的微观俘获截面49000 。
热中子寿命:从热中子生成到它被俘获吸收为止所 经过的平均时间。它与宏观俘获截面
为:
a 的速度,常温下, v=0.22cm/μs 。
注:1、地层对快中子的弹性散射截面越大,则对
快中子的减速能力越强,快中子的减速距离越短。
氢核素的减速能力强。 地层中的氢:1、地层水(孔隙,泥质) 2、石油及天然气。 2、地层对热中子的俘获截面越大,则对热中子的俘 获能力越强,热中子扩散距离及寿命越短。氯核素的 俘获能力强。 地层中的氯:地层水(地层水矿化度)
最后变为超热中子和热中子。
快中子与不同靶核发生弹性散射时,快中子
变为超热中子或热中子所需时间不同。
2) 描述此过程的参数: 微观弹性散射截面
s :一个快中子和一个原
子核发生弹性散射的几率,单位为巴. 宏观弹性散射截面 s :1立方厘米物质原子
中国散裂中子源介绍
中国散裂中子源介绍
中国散裂中子源是我国自主设计、建造和运行的大科学装置之一,是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承担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
该装置主要用于中子散裂实验和中子晶体学研究,在材料科学、物理学、化学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中国散裂中子源由两个主要部分组成,即加速器和散裂装置。
加速器负责将质子加速到高能状态,然后撞击靶材产生中子。
散裂装置则用于将中子散射到待测样品上,然后通过检测散射中的信息来研究样品的结构和性质。
中国散裂中子源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如超导加速器、高速旋转的散裂样品、高精度的探测器等。
这些技术和设备保证了中子源的高能量、高流强和高稳定性,从而能够取得高质量的中子散裂实验数据。
中国散裂中子源的建设和运行已经取得了重要的科学成果和应用成果。
它在材料科学、物理学、化学等领域的应用已经开始取得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随着中
国散裂中子源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它将为我国的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子产业发展趋势
中子产业发展趋势中子产业是指利用中子在科学研究、能源生产、医学、农业等领域的应用开发所形成的产业。
中子是一种电中性的粒子,具有良好的穿透性、强大的材料分析能力和辐照效应,可用于实现非常丰富的应用,这些应用在很多领域都有广泛的需求。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新材料的不断涌现,中子产业正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中子产业的一些发展趋势,包括中子源的升级,中子辐照技术的创新应用以及中子医学的发展前景。
一、中子源的升级中子源是中子产业的核心设施,它是产生和加速中子的设备。
目前,世界上主要的中子源有研究用中子源和工程用中子源两类。
研究用中子源主要用于科学研究,其特点是中子流强度大,波长范围广,可以提供高质量的中子束,满足多样化的实验需求。
工程用中子源主要用于非破坏性检测、材料辐照等工程应用,其特点是中子流强度较小,但更加稳定和可靠。
中子源的升级是中子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
目前,一些国家已经开始对现有的中子源进行升级,增加其中子流强度和稳定性。
例如,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对其研究用中子源进行升级,以提高其中子流强度和研究能力。
此外,一些国家也开始建设新型的高亮度中子源,以满足更高的科研需求。
例如,中国正在计划建设一座高亮度中子源,该中子源将拥有更高的中子流强度和更广泛的波长范围,以满足多样化的科研实验需求。
二、中子辐照技术的创新应用中子辐照技术是中子产业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可以用来改变材料的物理、化学、电学和力学特性。
目前,中子辐照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新能源、环境保护等领域。
随着新材料的不断涌现和应用需求的不断增加,中子辐照技术正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首先,中子辐照技术在新材料研究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新材料具有很多优良的性能,但其使用和应用往往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其中包括材料的合成、表征和性能测试等。
中子辐照技术可以提供对材料内部结构和性能的非破坏性评估,帮助科研人员更好地理解材料的本质和性能。
散裂中子源
1、什么是散裂中子源 2、中子源特性 3、散裂中子源与现有中子源相比有哪些优势 4、散裂中子源的未来应用前景
什么是散裂中子源?
1、什么是散裂? 2、什么是中子源?
散裂反应:
中子源:
能够产生中子的装置 , 进行中子核反应、中子衍射等中子物理实验 的必要设备。
散裂中子源:
图为高能质子轰击重金属原子散裂出 中子的原理示意图
利用中子散射 确定主分酶的
结构有助于开 发更有效的治
疗药物
中子散射将帮助科 学家们确定最佳的 聚合物混合以便生 产出优质的塑料产
品
大型波音757飞机是 由轻质量的塑料制造 的。中子研究有助于 制造出更安全、更快、 更节能的飞机
散裂中子源研究的国际前沿
世界上正在运行的三大散裂中子源包括英 国卢瑟福实验室散裂中子源、美国橡树岭 国家实验室散裂中子源和日本原子能研究 机构散裂中子源。
中子源分类
①同位素中子源 ②加速器中子源 ③反应堆中资源 ④散裂中子源
同位素中子源
产生机理 在测井中常用的两种同位素中子源 同位素中子源的特点
加速器中子源
产生机理 中子发生器的三部分 加速器中子源的特点
反应堆中子源
产生机理 反应堆中子源特点
散裂中子源
产生机理 散裂中子源特点
中国迄今最大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20日在广东省东 莞市奠基,其建成后,将成为发展中国家 的第一台散裂中子源,并与正在运行的美 国、日本、英国散裂中子源一起,构成世 界四大脉冲式散裂中子源。
未来的超导磁铁悬 浮列车
会比法国的TGV 更 快
பைடு நூலகம்
利用散裂中子源 研究薄膜的特性 将有助于延长笔 记本电脑电池的 寿命
722-加速器中子源及其应用-姚泽恩
1、同位素中子源
例三:252Cf 中子源——自发裂变
◆ 产额高; ◆ ϒ本底高; ◆ 半寿命短。
2、反应堆中子源
1)原理——受控链式反应
优点:中子通量高
可引出不同能量的 中子束 ◆ 冷中子束 ( 10-4eV~10-3eV) ◆ 热中子束(10-2~100eV) ◆ 超热中子束(100~102eV)
能量较高P束下的典型能谱
1)D-D/D-T反应加速器中子源; 2)D-Be反应加速器中子源; 3)D-Li反应加速器中子源;
7Li(p,n)7Be反应 加速器中子源
1、特性
1)反应道 与截面
Eth 1.886 MeV
Eth 2.378 MeV
7Li(p,n)7Be反应加速器中子源
2)产额
7Li(p,n)7Be反应 加速器中子源
1)D-D/D-T反应加速器中子源; 2)D-Be反应加速器中子源; 3)D-Li反应加速器中子源;
三、加速器白光中子源及应用 四、散 裂中子 源及应用
一、中子 源 类型简介
★ 中子源
——借助核反应产生中子并提供应用的装置。
★ 中子源的主要指标
◆中子的能谱; ◆中子源的产额——强度(或通量); ◆中子源的角分布; ◆中子源的伴生γ射线及其他粒子;
用热中子(En<1eV)或超热中子束(1eV~10keV)照射 肿瘤部位,中子与癌细胞中吸收的硼-10发生核反应, 产生离子和Li反冲核,这些粒子会沉积几乎全部能量 在癌细胞中,从而杀死癌细胞。
◆优点:剂量分布好。
10B n7Li 2.79MeV 10B n7Li 2.31MeV
◆ 应用前景
★ 低能小型 p-Li 直线加速器中子源有望发展为医院专用 BNCT治疗机;
中国散裂中子源简介
中国散裂中子源简介韦 杰一、中子散射1932年,查德威克发现了中子,人们认识到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
中子的发现及应用是20世纪最重要的科技成就之一。
当一束中子入射到所研究的对象上时,与研究材料中的原子核或磁矩发生相互作用,被散射出来,通过测量散射出来的中子能量和动量的变化,可以研究在原子、分子尺度上各种物质的微观结构和运动规律,告诉人们原子、分子在哪里,原子、分子在做什么,这种研究手段就叫中子散射技术。
用于中子散射的中子,波长从几埃到几十埃、能量在毫电子伏特到电子伏特之间,分别与物质中原子分子之间的距离和相互作用能量相当。
图1 中子不带电、具有磁矩、穿透性强,能分辨轻元素、同位素和近邻元素以及具有非破坏性,使中子散射成为研究物质结构和动力学性质的理想探针之一,是多学科研究中探测物质微观结构和原子运动的强有力手段。
自1936年成功进行首次中子衍射实验以来,中子散射已广泛用于物理、化学、材料、生物、地质、能源、医疗卫生和环境保护等众多研究领域。
同步辐射产生的高亮度X 射线,主要与原子外围的电子云发生相互作用,从而探知物质的微观信息;而中子是电中性的,它与电子云基本不发生相互作用,而主要与物质中的原子核相互作用。
因此,作为探测微观结构的两种主要探针,同步辐射和中子散射看到的正好是物质的两个不同方面。
这种优势互补已被许多学科用来准确研究物质中原子的位置、排列、运动和相互作用等,图1是利用中子散射观察到的含水溶解酵素蛋白和肌红蛋白的结构。
中子散射的作用既与同步辐射互补,又具有独特和不可替代性。
其先进性与优越性表现在:①具有宽泛的波长范围:从零点几埃到亚微米范围内连续可调。
是度量原子、分子和原子分子团簇间距离从埃到纳米范围内的凝聚态物质微观结构最适合的标尺;②有合适的能量覆盖:热中子的能量从微电子伏特到电子伏特,与凝聚态物质中的大部分动态过程的能量相当,适合研究物质中各种不同的相互作用和动态过程;③能精确确定轻原子的位置;④能区分同位素:原子核内中子数的变化可以极大地影响其对中子的散射。
锎–252中子源反应式
锎–252中子源反应式
锎–252中子源反应式为核反应式中的出色之作,其使用日渐普及,因而值得
引起许多人的注意和关注。
锎–252中子源反应式是一种以锎系列原子核为源的中
子反应,是具有选择性和特异性的电离中子反应,是实现原子核研究的一种基础性反应。
锎–252中子源反应式是以锎–252原子核为源,它由费米子反应而来,利用电
离中子反应可以将锎-252转化为锎-251,经alpha辐射而生成氚-247。
添加不同的
核反应载体,可以形成各种生产元素成分的中子源反应。
由于锎–252中子源反应
式的半衰期较短,约为2.64小时,辐射能量也较低,因此可用来生产精细化学分子。
由于锎–252中子源反应式具备一定的选择性和特异性,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工具,它可用于原子核研究和精细化学的生产,如核反应/电离数据的截留,原子核
的重整结构,生物物理学的核反应代谢和放射性药物研究等。
总而言之,锎–252中子源反应式已经成为核反应的重要工具,它的兴起为研
究原子核和精细化学的生产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机遇,并可有效扩大应用范围。
此外,它还为核反应研究提供了一种精准、有效、安全的方法,从而为世界核科技和研究添加新色彩。
715-中子源介绍-钱达志
中子结合能最低的两个核素,分别为1.666MeV和2.23MeV。
二 放射性核素中子源
2、(γ ,n)中子源
➢ γ发射体则应是那些能够发出高于这两个能量γ射线的放射 性核素。天然核素有226Ra(镭)等,人工的有24Na,124Sb (锑)等。后者可将23Na,123Sb在反应堆内辐照,经(n , γ) 反应生成,可反复照射,反复使用。
加速器中子源 ➢ 散裂中子源 ➢ 中子发生器 ➢ 回旋加速器中子源
放射性核素中子源
➢ 自发裂变中子源
➢ (α,n)中子源
高通量中子源:研究堆、散裂源
➢ (γ,n)中子源
二 放射性核素中子源
• 放射性核素中子源有两类:
➢ 一类是利用某些放射性核素发射的α粒子或γ射线去轰击靶物质来产生 中子;
➢ 另一类是利用一些元素的自发裂变产生的裂变中子。
Ernest Rutherford 1930年,W.Bothe和H.Becker发现α粒子轰击Be等轻 元素时会发射一种穿透性很强的中性辐
射, 9Be ?,曾认为是γ辐射,但与多个实验不
符(如在铅中的吸收系数)
WalterBothe 1932年,居里夫人和F. Joliot通过电离室实验发现上 述辐射可以从石蜡中打出质子,从而否定了γ辐射说 (能量不足)
Irene Curie
一 概述-中子的发现
1932年,J. Chadwick采用备置线性放大器和示波器 的脉冲电离室,发现α粒子轰击铍或硼后,在放出辐射 的同时产生碳或氮反冲核,即辐射粒子为与质子质量 基本相同的中性粒子---中子。
9Be 12C n
中子源的概念
中子源的概念中子源是指能够产生和释放大量中子的装置或物质。
中子是构成原子核的一种粒子,它们既不带电又具有较大质量,具有强穿透力和较长寿命。
中子在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包括核能产业、核医学、材料科学等。
因此,中子源的概念和研究对于促进科技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子源可以分为两类:自然中子源和人工中子源。
自然中子源是指在地球或太阳系中存在的自然放射性物质,如铀、钍等。
这些放射性物质会经过衰变产生中子,并释放到周围环境中。
自然中子源主要应用于地质勘探、核反应堆辐射防护等领域。
人工中子源是通过人工手段产生和释放的大量中子的装置。
目前人工中子源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通过核裂变反应产生中子的裂变堆;二是通过核聚变反应产生中子的聚变堆。
裂变堆是将重核(如铀、钚等)引起裂变,产生大量的中子。
聚变堆则是将轻核(如氚、氘等)引起聚变,同样可以产生大量的中子。
这两类人工中子源在能够产生大量中子的同时,还能够释放大量的能量,用于发电或其他应用。
在核能产业中,中子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裂变堆被广泛应用于核反应堆中,通过控制和利用链式裂变反应产生大量中子。
核反应堆中的中子主要用于控制反应堆的核链式反应过程,以及促进核燃料的转化和生成。
聚变堆则是人们长期以来追求的理想能源装置,能够在轻核聚变的过程中产生大量的中子和能量。
然而,目前聚变技术仍在研究和开发阶段。
除了核能产业,中子源在其他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核医学中,中子源被用于放射治疗和放射诊断。
中子在生物体内的穿透能力较强,能够对肿瘤等组织进行定位治疗。
在材料科学中,中子源则被用于研究材料的结构和性质。
中子不带电,对物质的影响较小,能够提供关于材料内部结构的详细信息。
通过不断研究和发展中子源技术,人们正在进一步扩大中子源的应用领域。
在能源领域,中子源可以帮助研究新型的能源材料和能源转化装置。
在材料科学领域,中子源可以用于研究新型材料的制备和性能优化。
在生命科学领域,中子源可以帮助揭示生物体内各种生理过程的机制。
反应堆中子源
反应堆中子源
反应堆中子源是指产生中子的物质或设备,是核反应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
它提供了核反应所需要的中子,从而维持了核反应的正常进行。
反应堆中子源有多种,常见的包括天然放射性物质、人工放射性同位素、中子发生装置等。
天然放射性物质是指在自然界中存在的具有放射性的元素,如钍、铀、钚等。
这些元素的放射性衰变过程中会释放出中子。
例如,钚的放射性衰变链中会产生中子,这些中子可以促使铀、钍等元素发生裂变反应,从而产生更多的中子。
人工放射性同位素则是指人为制造的放射性同位素,如铀-235、钚-239等。
这些同位素在核反应中会放出中子,并促使其他物质发生核反应,例如核裂变和核聚变。
中子发生装置则是一种能够产生中子的设备,通常包括中子发生器和中子源。
其中,中子发生器利用粒子束与目标物质的碰撞来产生中子,中子源则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放射出的中子来作为反应堆的中子源。
无论是天然放射性物质、人工放射性同位素还是中子发生装置,它们都扮演着关键的角色,为反应堆提供了必要的中子,维持了反应堆的正常运行。
需要注意的是,反应堆中子源的选择和合理利用,对于反应堆的性能和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各种中子源在不同的反应堆中会有不同的应用和性能表现,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调整。
同时,对于放射性同位素的使用,也需要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安全预防措施,以确保反应堆的运行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子源
中子源是能释放出中子的装置。
能够产生中子的装置,进行中子核反应、中子衍射等中子物理实验的必要设备,包括同位素中子源、加速器中子源和反应堆中子源。
放射性测井中用的镅铍中子源是同位素中子源,而井下中子发生器属于加速器中子源。
自由中子是不稳定的,它可以衰变为质子放出电子和反电中微子,平均寿命只有15分钟,无法长期储存,需要由适当的产生方法源源供应。
主要方法有以下3种:
1.同位素中子源:最早的中子源,现在已经很少使用。
在中子强度即注量率方面无法与其它两种中子源相比;
体积小,制备简单,使用方便。
(a,n)中子源利用核反应9Be+a→12C+n+5.701兆电子伏特(MeV)将放射a射线的238Pu、226Ra 或241Am 同金属铍粉末按一定比例均匀混合压制成小圆柱体密封在金属壳中。
(γ,n )中子源利用核反应中发出的γ射线来产生中子,有24Na-Be 源,124Sb-Be源等。
2.反应堆中子源:通常用于提供一个稳定的中子束流;然而,在强度方面反应堆中子源已达到了一定的上限,未来的中子源将依赖于加速器;
利用原子核裂变反应堆产生大量中子。
反应堆是最强的热中子源。
在反应堆的壁上开孔,即可把中子引出。
所得的中子能量是连续分布的。
很接近麦克斯韦分布。
采取一定的措施,可获得各种能量的中子束。
2.加速器中子源:最具前景的能产生高强脉冲中子束流的方法;下一代中子源将是此种类型。
利用加速器加速的带电粒子轰击适当的靶核,通过核反应产生中子,最常用的核反应有(d,n)、(p,n)和(γ,n)等,其中子强度比放射性同位素中子源大得多。
可以在很宽的能区上获得单能中子。
加速器采用脉冲调制后,可成为脉冲中子源。
石油钻井作业中,电测需要常常要用到中子源,中子源是一种放射性物质,进行放射源操作时应充分考虑放射源活度、操作距离、操作时间和防护屏蔽等因素,采取最优化的防护措施,以保证操作人员所受剂量控制在可以合理做到的尽可能低的水平。
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