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高中生物2019新人教版必修二第五第六章旁栏问题及课后练习答案
⾼中⽣物2019新⼈教版必修⼆第五第六章旁栏问题及课后练习答案⾼中⽣物2019新⼈教版必修⼆第五章第1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问题探讨我国早在1987年就利⽤返回式卫星进⾏航天育种研究:将作物种⼦带⼊太空,利⽤太空中的特殊环境诱导基因发⽣突变,然后在地⾯选择优良的品种进⾏培育。
通过航天育种,我国已在⽔稻、⼩麦、棉花、番茄、南⽠和青椒等作物上培育出⼀系列优质品种,取得了极⼤的经济效益。
讨论1. 航天育种的⽣物学原理是什么?【提⽰】通过太空⾼辐射、微重⼒(或⽆重⼒)的特殊环境提⾼作物基因突变的频率,从⽽筛选出⼈们需要的品种。
具体⽽⾔,在太空的特殊环境中,细胞分裂进⾏DNA复制时,由于受到⾼辐射或微重⼒(或⽆重⼒)的影响,配对的碱基容易出现差错⽽发⽣基因突变。
2. 如何看待基因突变所造成的结果?【提⽰】基因突变的本质是基因的碱基序列发⽣改变,这种改变可以直接表现在性状上,改变的性状对⽣物的⽣存可能有害,可能有利,也可能既⽆害也⽆益。
思考与讨论11. 图5-2中氨基酸发⽣了什么变化?【答案】图中⾕氨酸发⽣了改变,变成了缬氨酸。
2. 研究发现,这个氨基酸的变化是编码⾎红蛋⽩的基因的碱基序列发⽣改变所引起的。
右图是镰状细胞贫⾎病因的图解,请你完成图解。
想⼀想这种疾病能否遗传?怎样遗传?【提⽰】可查看教材“表4-121种氨基酸的密码⼦表”,如下页图所⽰。
这种疾病能够遗传,是亲代通过⽣殖过程把基因传给⼦代的。
3. 如果这个基因发⽣碱基的增添或缺失,氨基酸序列是否也会改变?所对应的性状呢?答案】如果这个基因发⽣碱基的增添或缺失,氨基酸序列也会发⽣改变,所对应的性状肯定会改变。
思考与讨论2结肠癌是⼀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
右图是解释结肠癌发⽣的简化模型,请观察并回答问题。
讨论1.从基因⾓度看,结肠癌发⽣的原因是什么?【答案】从基因⾓度分析,结肠癌发⽣的原因是相关基因(包括抑癌基因I、原癌基因、抑癌基因Ⅱ、抑癌基因Ⅲ)发⽣了突变。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第1章种群及其动态 课后练习题及章末检测含答案解析
第1章种群及其动态第1节种群的数量特征 (1)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 (7)第3节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14)第1章种群及其动态检测卷 (21)第1节种群的数量特征题组一种群密度及其调查方法1.某同学拟调查一个面积为100 hm2的草地上某种双子叶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设计了四个调查方案,其中最可行的是()A.计数该草地上该种植物的全部个体数目B.设置1个1 m2样方,计数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目C.随机设置1 m2样方若干,计数每个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目D.在该种植物密集处设置1 m2样方若干,计数每个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答案】C 【解析】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样方一般以1 m2的正方形为宜。
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
2.为估算一包黄豆的数量,将这包黄豆和50粒绿豆混装在大广口瓶中,从瓶中随机取出一勺豆子,统计发现其总数为n,其中绿豆的数量为m。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上述实验模拟了标记重捕法,其中绿豆代表标记后的动物B.将黄豆和绿豆装入瓶中后,应将其摇匀C.可重复取豆求平均值,降低实验误差D.黄豆总数约为50 m/n【答案】D 【解析】上述实验模拟了标记重捕法,其中绿豆代表标记后的动物,A正确。
将黄豆和绿豆装入瓶中后,应将其摇匀,代表被标记动物与未标记动物的均匀混合,B正确。
可重复取豆求平均值,能够降低偶然性造成的实验误差,C正确。
假设黄豆总数为A,则有(A +50)∶50=n∶m,解得A=50(n-m)/m,D错误。
3.植物种群密度的调查常用样方法,图示中黑点表示统计的个体。
下列各图中有关取样的方法的数量统计错误的是()A B C D【答案】D 【解析】在统计样方中个体数时,对于样方内的个体全部计数在内,而对于位于样方边界的个体,遵循只计一半的原则,而选项D将所有位于边界的个体都计算在内,所以D项统计有误。
高中生物必修2习题及参考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2习题及参考答案必修二1、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_相对_性状。
2、杂种后代中同时发生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做__性状拆分_。
3、f1(卤合子)与_隐性纯合子__展开的杂交,叫测交。
4、在_一_对_同源_染色体的_同一_位置上的,控制_相对_性状的基因,叫等位基因。
一对等位基因通常用同一字母的大小写表示,如d与__d__可看作一对等位基因。
5、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_基因分离_定律;两对或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__自由组合_定律。
6、生物的表现型是_基因型_和__环境_共同作用的结果。
7、有丝分裂展开_有性_生殖的生物,在产生_有性生殖细胞_时展开的染色体数目_增加一倍_的细胞分裂。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_一_次,而细胞分裂_两_次。
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_一半_。
8、一个精原细胞经过有丝分裂构成__四_个精子,而一个卵原细胞经过有丝分裂只产生__一_个卵细胞。
9、一对同源染色体的_形状_和_大小__通常都相同,一条源自_父__方,一条源自__母__方。
10、11、一个四分体包含__一__对同源染色体,__四__条染色单体,__四___个dna分子。
_减数_分裂中,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做__联会__。
12、就展开有性生殖的生物来说,_有丝分裂__和_受精卵促进作用_对于保持每种生物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
13、人的性别决定方式是_xy型__。
正常色觉男性的基因型写作:__xby__,红绿色盲男性的基因型写作:__xby__;正常色觉女性的基因型写作:__xbxb或xbxb_____;红绿色盲女性的基因型写作:__xbxb___。
14、红绿色盲的遗传特点:患者中__男__性多于__女___性;多存有__交叉遗传__现象。
女性若患病,其__父亲__、__儿子__必患病。
15、dna分子的空间结构呈__规则的双螺旋___。
高中生物(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课后习题:第2章测评(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2章测评(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图为某生物细胞,A和a、b和b、D和d表示染色体上的基因,下列不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的叙述是()A.A和a就是孟德尔所说的一对遗传因子B.A(a)和D(d)就是孟德尔所说的不同对的遗传因子C.A和a、D和d随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减数分裂Ⅰ时期D.A和a、b和b在减数分裂Ⅰ时自由组合和a是一对等位基因,就是孟德尔所说的一对遗传因子,A项正确;A(a)和D(d)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也就是孟德尔所说的不同对的遗传因子,B项正确;A和a、D和d随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减数分裂Ⅰ后期,C项正确;A和a、b和b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所以在减数分裂Ⅰ时不能自由组合,D项错误。
2.果蝇的红眼与白眼是一对相对性状,且红眼对白眼为显性,相关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下列关于果蝇的叙述,正确的是()A.红眼雌果蝇体细胞一定含有两个红眼基因B.红眼雄果蝇产生的精子中一定含有红眼基因C.白眼雌果蝇产生的卵细胞中一定含有一个白眼基因D.白眼雄果蝇细胞中一定只含有一个白眼基因,其体细胞中可能只含有一个红眼基因,A项错误;红眼雄果蝇产生的精子中不一定含有X染色体,即不一定含有红眼基因,B项错误;白眼雌果蝇产生的卵细胞中一定含有一个白眼基因,C项正确;白眼雄果蝇细胞若经过染色体复制,可能含有两个白眼基因,D项错误。
3.下列有关性染色体及伴性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A.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Y染色体都比X染色体短小B.一般情况下,双亲表现正常,不可能生出患红绿色盲的女儿C.含X染色体的配子是雌配子,含Y染色体的配子是雄配子D.各种生物细胞中的染色体都可分为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Y染色体比X染色体短小,而果蝇细胞内的X染色体比Y染色体短小,A项错误;一般情况下,双亲表现正常,不可能生出患红绿色盲的女儿,但是有可能生出患红绿色盲的儿子,B项正确;在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中,雌配子只含X染色体,雄配子含X染色体或Y染色体,C项错误;无性别之分的生物没有性染色体,如大部分植物是没有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之分的,D项错误。
高中生物(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课后习题: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6章生物的进化第1节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合格考达标练1.达尔文进化论主要由两大学说组成,即()①共同由来学说②用进废退学说③自然选择学说④中性进化学说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答案B2.据媒体报道,考古学家在辽宁省发现一对古生物过渡类型化石,经过研究发现竟然是一对雌雄孔子鸟化石,两只鸟深情对望,姿态优美动人,堪称一亿多年前的“爱情鸟”。
下列关于化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孔子鸟化石等过渡类型的化石,揭示了不同生物之间的进化关系B.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C.在地质年代较晚近的地层中没有低等生物的化石D.地层地质年代越晚近出现的生物越高等答案C解析孔子鸟化石等过渡类型的化石,揭示了不同生物之间的进化关系,A项正确;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B项正确;不同生物化石的出现和地层的形成有着平行的关系,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挖掘出的生物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等,水生生物的种类也越多;在越晚形成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分类地位越高等,陆生生物的种类也越多。
有些低等生物至今依然存在,因此在地质年代较晚近的地层中也可能找到低等生物的化石,C项错误,D 项正确。
3.下列关于基因序列比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基因序列指的是基因中的碱基序列B.通过比较不同生物的同一类基因中的碱基序列可以得知它们亲缘关系的远近C.比较猪的胰岛素基因和人的胰高血糖素基因序列也可以了解人与猪亲缘关系的远近D.必须先将不同生物的基因序列进行测序,才能将基因中的遗传信息进行比较答案C解析基因序列指的是基因中的碱基排列顺序,A项正确;只有比较同一类基因才可以了解不同生物亲缘关系的远近,B项正确,C项错误;比较基因中的遗传信息,必须先将不同生物的基因序列进行测序,D 项正确。
4.地球上现存生物具有共同的祖先,下列有关分子生物学证据的说法错误的是()A.大多数现存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B.亲缘关系越近的生物,其DNA序列相似性越高C.人类与猩猩、恒河猴以及兔的血红蛋白基因中的碱基序列有一定的相似性D.不同生物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序列存在较大差异性答案D5.下图为鸟类和爬行动物早期胚胎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结构具有很大相似性,这证明了两者()A.生殖方式相同B.生活环境相似C.可能来自共同的祖先D.食物来源相似答案C解析爬行类与鸟类之间差异十分显著,但是它们的胚胎在发育初期都很相似,即都有鳃裂、前肢芽和尾,只是到了发育晚期,其鳃裂都消失了,这种现象说明高等脊椎动物是从某些古代的低等脊椎动物进化而来的,即它们来自共同的祖先,C项正确。
高中生物(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课后习题: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5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第1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合格考达标练1.关于等位基因B和b发生突变的叙述,错误的是()A.等位基因B和b都可以突变成为不同的等位基因B.X射线的照射不会影响基因B和基因b的突变率C.基因B中的碱基对G—C被碱基对A—T替换可导致基因突变D.在基因b的ATGCC序列中插入碱基C可导致基因b的突变答案B解析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A项正确;物理因素如X射线的照射等可提高基因突变率,B项错误;基因中碱基的替换、增添或缺失均可引起基因突变,C、D两项正确。
2.辐射对人体危害很大,可能导致基因突变。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碱基的替换、增添和缺失都是由辐射引起的B.环境所引发的变异可能为可遗传变异C.辐射能导致人体遗传物质发生定向改变D.基因突变会造成某个基因的缺失答案B解析导致基因突变的因素有很多,如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等,不一定都是由辐射引起的,A项错误;环境所引发的变异,若导致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则为可遗传变异,B项正确;辐射导致的人体遗传物质发生的改变是不定向的,C项错误;基因突变是碱基的增添、缺失或替换,不会导致某个基因的缺失,D项错误。
3.人镰状细胞贫血是由基因突变造成的,血红蛋白β链第6个氨基酸的密码子由GAG变为GUG,导致编码的谷氨酸被置换为缬氨酸。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突变改变了DNA碱基对内的氢键数B.该突变引起了血红蛋白β链结构的改变C.在缺氧情况下患者的红细胞易破裂D.该病不属于染色体异常遗传病答案A解析镰状细胞贫血是由血红蛋白基因中A—T碱基对被替换成T—A碱基对造成的,突变前后该基因中A—T碱基对和C—G碱基对的数目均不变,故氢键数目不变,A项错误;血红蛋白基因中碱基对的替换造成基因结构改变,进而导致血红蛋白结构异常,B项正确;患者的红细胞呈镰刀状,容易破裂,使人患溶血性贫血,C项正确;镰状细胞贫血只是发生了基因突变,不属于染色体异常遗传病,D项正确。
高中生物必修二人教版课后习题:第2章测评 Word版含答案
第2章测评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下列关于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在次级卵母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②着丝点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一分为二③减数分裂的结果,染色体数减半,DNA分子数不变④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⑤联会后染色体复制,形成四分体⑥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结束时A.①②③B.④⑤⑥C.④D.②⑥解析次级卵母细胞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因为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同源染色体分开;着丝点是在减,不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减数分裂过程中,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都减少了一半;染色体的复制是在联会之前完成的;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减数④是正确的,其余叙述都是错误的。
答案C()(1)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①②③(2)动物睾丸中可能同时出现以上细胞(3)③所示的细胞中有2个四分体(4)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为①和③(5)④中发生了等位基因的分离A.(1)(2)(5)B.(2)(4)(5)C.(1)(3)(4)D.(1)(2)(4)解析图中各细胞:①为有丝分裂后期,有8条染色体,8个DNA分子,4对同源染色体;②为减数第一次,有2个四分体;③为有丝分裂中期;④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③进行有丝分裂,无四分体,答案D,正确的是()A.男性的性染色体可能来自其祖母和外祖父B.性染色体上基因都与性别有关C.在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X、Y染色体会发生联会行为D.人体的次级卵母细胞中只含一条X染色体解析男性的性染色体为X、Y,其中Y染色体不可能来自其祖母;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并非都与性别有Y染色体是同源染色体,也能发生联会行为;次级卵母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含两条X染答案C,却生了一个患白化病的孩子,在丈夫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中,白化病基因数目和分布情况最可能的是()A.1个,位于一条染色单体中B.4个,位于四分体的每条染色单体中C.2个,分别位于姐妹染色单体中,分别位于同一个DNA分子的两条链中解析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设相关基因为A、a。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3章第3节 DNA的复制习题含答案部分解析
第3节DNA的复制一、填空题1.在 DNA 合成中负责复制和修复的酶是2.染色体中参与复制的活性区呈 Y 开结构,称为。
3.在 DNA 复制和修复过程中,修补 DNA 螺旋上缺口的酶称为。
4.在 DNA 复制过程中,连续合成的子链称为,另一条非连续合成的子链称为。
6.DNA 后随链合成的起始要一段短的,它是以核糖核苷酸为底物合成的。
7.复制叉上 DNA 双螺旋的解旋作用由在DNA 链单向移动。
8、DNA损伤修复的方式主要有- 、切除修复、。
9、在DNA复制中,可防止单链模板重新缔合和核酸酶的攻击。
10、原核生物DNA合成时,先由引物酶合成,再由在其3’端合成DNA链,然后由_DNA聚合酶Ⅰ切除引物并填补空隙,最后由_DNA连接酶连接成完整的链。
二、选择题1.DNA 的复制()。
A.包括一个双螺旋中两条子链的合成B.遵循新的子链与其亲本链相配对的原则C.依赖于物种特异的遗传密码D.是碱基错配最主要的来源E.是一个描述基因表达的过程2.下列关于 DNA 复制的说法正确的有()。
A.按全保留机制进行B.按 3′---5′方向进行C.需要 4 种 dNMP 的参与D.需要 RNA 引物的形成3.使 DNA 超螺旋结构松驰的酶是()。
A.引发酶B.解旋酶C.拓扑异构酶D.端粒酶E.连接酶4、DNA复制时,5’—TAGA-3’序列产生的互补结构是下列哪一种:()A、5’—TCTA-3’B、5’—ATCT-3’C、5’—UCUA-3’D、5’—GCGA-3’5、下列关于原核细胞转录终止的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是随机进行的B、需要全酶的ρ亚基参加C、如果基因的末端含有回文结构则不需要ρ亚基参加D、如果基因的末端含A-T丰富的片段则对转录终止最为有效6、DNA按半保留方式复制。
如果一个完全放射标记的双链DNA分子,放在不含有放射标记物的溶液中,进行两轮复制,所产生的四个DNA分子的放射活性将会怎样:()A、半数分子没有放射性B、所有分子均有放射性C、半数分子的两条链均有放射性D、一个分子的两条链均有放射性三、判断题1.所谓半保留复制就是以 DNA 亲本链作为合成新子链 DNA 的模板,这样产生的新的双链 DNA 分子由一条旧链和一条新链组成。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课后习题详细参考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 2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2页
(2)配子染色体是由体细胞每对同源染色体中分别取出一条组成的。
(二)旁栏思考题 1.减数分裂的染色体复制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减数第二次分裂的间期不复制。
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非同源染色体成单排列在细胞赤道板位置,移向细胞两极的染色体不含染色单体。
2.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中期,两条同源染色体分别排列在细胞赤道板的两侧,末期在细胞两极的染色体由该细胞一整套非同源 染色体组成,其数目是体细胞染色体数的一半,每条染色体均由两条染色单体构成。
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的赤道板的位置。末期细体,非同源染色体之间是自由组合的。
3.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出现了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形成,非姐妹染色单体间交叉互换,同源染色体分离,使得细胞两极 各有一整套非同源染色体,从而使形成的次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少为初级精母细胞的一半等行为。
上述过程可使配子中染色体数目减半。这样再通过以后发生的两性配子结合成合子的受精作用,就能维持生物前后代体细胞
(三)想像空间
不一样。受精过程中,仅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而精子的头部除了细胞核外,只含极少量的细胞质。而细胞质中线粒体含 少量 DNA(植物细胞质中的叶绿体也含少量 DNA),对生物的遗传也有影响。
(四)实验
1.减数第一次分裂会出现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形成、同源染色体在赤道板位置成对排列、同源染色体分离、移向细胞两 极的染色体分别由两条染色单体组成等现象。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 2《遗传与进化》课本练习答案与提示 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 1 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一)问题探讨 1.粉色。因为按照融合遗传的观点,双亲遗传物质在子代体内混合,子代呈现双亲的中介性状,即红色和白色的混合色── 粉色。 2.提示:此问题是开放性问题,目的是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身边的生物遗传现象,学生通过对遗传实例的分析,辨析融合遗 传观点是否正确。有些学生可能举出的实例是多个遗传因子控制生物性状的现象(如人体的高度等),从而产生诸多疑惑, 教师对此可以不做过多的解释。只要引导学生能认真思索,积极探讨,投入学习状态即可。 (二)实验 1.与每个小组的实验结果相比,全班实验的总结果更接近预期的结果,即彩球组合类型数量比 DD∶Dd∶dd=1∶2∶1,彩球 代表的显性与隐性类型的数值比为 3∶1。因为实验个体数量越大,越接近统计规律。 如果孟德尔当时只统计 10 株豌豆杂交的结果,则很难正确地解释性状分离现象,因为实验统计的样本数目足够多,是孟德 尔能够正确分析实验结果的前提条件之一。当对 10 株豌豆的个体做统计时,会出现较大的误差。 2.模拟实验的结果与孟德尔的假说是相吻合的。因为甲、乙小桶内的彩球代表孟德尔实验中的雌、雄配子,从两个桶内分别 随机抓取一个彩球进行组合,实际上模拟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统计的数量也足够大,出现了 3∶1 的结果。但证明某一 假说还需实验验证。 (三)技能训练 提示:将获得的紫色花连续几代自交,即将每次自交后代的紫色花选育再进行自交,直至自交后代不再出现白色花为止。 (四)旁栏思考题 不会。因为满足孟德尔实验条件之一是雌、雄配子结合机会相等,即任何一个雄配子(或雌配子)与任何一个雌配子(或雄 配子)的结合机会相等,这样才能出现 3∶1 的性状分离比。 (五)练习 基础题 1.B。 2.B。 3.(1)在 F1 水稻细胞中含有一个控制合成支链淀粉的遗传因子和一个控制合成直链淀粉的遗传因子。在 F1 形成配子时, 两个遗传因子分离,分别进入不同配子中,含支链淀粉遗传因子的配子合成支链淀粉,遇碘变橙红色;含直链淀粉遗传因子 的配子合成直链淀粉,遇碘变蓝黑色,其比例为 1∶1。 (2)孟德尔的分离定律。即在 F1 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3)2。 4.(1)白色;黑色。 (2)性状分离;白毛羊为杂合子,杂合子在自交时会产生性状分离现象。 拓展题 1.(1)将被鉴定的栗色公马与多匹白色母马配种,这样可在一个季节里产生多匹杂交后代。 (2)杂交后代可能有两种结果:一是杂交后代全部为栗色马,此结果说明被鉴定的栗色公马很可能是纯合子;二是杂交后 代中既有白色马,又有栗色马,此结果说明被鉴定的栗色公马为杂合子。 2.提示:选择适宜的实验材料是确保实验成功的条件之一。孟德尔在遗传杂交实验中,曾使用多种植物如豌豆、玉米、山柳 菊做杂交实验,其中豌豆的杂交实验最为成功,因此发现了遗传的基本规律。这是因为豌豆具有适于研究杂交实验的特点, 例如,豌豆严格自花受粉,在自然状态下是纯种,这样确保了通过杂交实验可以获得真正的杂种;豌豆花大,易于做人工杂 交实验;豌豆具有稳定的可以区分的性状,易于区分、统计实验结果。 3.提示:凯库勒提出苯分子的环状结构、原子核中含有中子和质子的发现过程等,都是通过假说—演绎法得出结论的。19 世纪以前科学家对遗传学的研究,多采用从实验结果出发提出某种理论或学说。而假说—演绎法,是从客观现象或实验结果 出发,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然后设计实验验证假说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的运用促进了生物科学的研究,使遗传学由描述 性研究进入理性推导和实验验证的研究阶段。
高中生物人教版新教材选择性必修2课本答案
第三章 第 3 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第三章 第 4 节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第三章 第 5 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第三章 复习与提高
第四章 第 1 节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第四章 第 2 节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第四章 第 3 节 生态工程
第四章 复习与提高
第一章 第 1 节 种群的数量特征
第一章 第 2 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
第一章 第 3第 1 节 群落的结构
第二章 第 2 节 群落的主要类型
第二章 第 3 节 群落的演替
第二章 复习与提高
第三章 第 1 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
第三章 第 2 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课后习题参考答案.pptx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课后习题:第4章测评含答案
第4章测评(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下列关于密码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能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为64个B.一种氨基酸可对应多种密码子C.同一种密码子在人和猴子细胞中决定同一种氨基酸D. CTA肯定不是密码子解析密码子具有简并性,但是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只有61种,3种终止密码子不编码氨基酸。
答案A2.如果来自同种生物的细胞甲比细胞乙RNA的含量多,可能的原因是( )A.甲合成的蛋白质比乙多B.乙合成的蛋白质比甲多C.甲含的染色体比乙多D.甲含的DNA比乙多解析同种生物的不同细胞含有的染色体和DNA的数量是相同的;蛋白质合成越旺盛,RNA的量越多。
答案A3.在下图所示四种化合物的化学组成中,“○”中所对应的含义最接近的是( )A.①和②B.②和③C.③和④D.①和④解析①中代表一磷酸腺苷,其中的五碳糖为核糖,按核酸命名原则可称之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②中代表腺嘌呤,③中代表腺嘌呤脱氧核苷酸,④中代表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所以①和④所对应含义最相近。
答案D4.下图是真核生物mRNA的合成过程图,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染色质高度螺旋化时不能发生此过程B.图中②是以4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合成的C.RNA聚合酶遇到起始密码子才能开始转录D.图中②合成后,通过胞吐进入细胞质中,在核糖体上合成蛋白质解析染色质高度螺旋化时,以染色体形式存在,此时DNA不能解旋,也就不能转录;②需要以4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RNA聚合酶与DNA上相应的位点结合,催化遗传信息的转录,起始密码子是翻译开始的位点;②为mRNA,在细胞核内合成后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与核糖体结合后合成蛋白质。
答案A5.一条多肽链中有氨基酸1 000个,则作为合成该多肽链模板的mRNA分子和用来转录mRNA的DNA分子分别至少要有碱基( )A.3 000个和3 000个B.1 000个和2 000个C.2 000个和4 000个D.3 000个和6 000个解析DNA通过转录将遗传信息传给mRNA,这一过程中DNA仅有一条链被转录。
高中生物(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课后习题:受精作用(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受精作用合格考达标练1.卵原细胞内含有Aa、Bb两对同源染色体,已知此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为Ab(不考虑交叉互换),则其产生的3个极体的染色体组成分别为()A.AB、Ab、AbB.Aa、Bb、ABC.Ab、aB、abD.Ab、aB、aBAb,推知次级卵母细胞形成的极体的染色体组成为Ab;第一极体形成的两个极体的染色体组成均为aB,D项正确。
2.下列材料中,最适合观察细胞减数分裂的是()A.蚕豆的花药B.成熟花粉粒C.蚕豆的根尖D.马蛔虫的受精卵,成熟花粉粒已经完成了减数分裂过程,不能作为观察减数分裂的材料。
3.某种生物的三对等位基因(A与a、B与b、D与d)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如图表示该生物的精细胞,试根据细胞内染色体组成,判断这些精细胞至少来自几个精原细胞(不考虑互换)()A.2个B.3个C.4个D.5个,根据这一点可以判断①④可来自一个精原细胞,②⑥可来自一个精原细胞,③来自一个精原细胞,⑤来自一个精原细胞,故这些精细胞至少来自4个精原细胞,C项正确。
4.下列能体现受精作用实质的是()A.精子识别卵细胞B.精子进入卵细胞内C.卵细胞会发生一系列反应阻止其他精子进入D.精子细胞核与卵细胞细胞核的融合5.在显微镜下观察动物组织切片,发现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有的是体细胞的一半,有的是体细胞的2倍,该切片取自()A.人的小肠表皮B.家兔胚胎C.绵羊肝脏D.牛精巢,这些组织或器官的细胞所进行的细胞分裂方式都是有丝分裂,不可能出现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的情况,而牛的精巢内,一部分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产生的精细胞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一部分精原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在有丝分裂后期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2倍。
6.下列关于受精作用及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A.精卵相互识别的基础是细胞膜的流动性B.后代从双亲各获得一半的DNAC.使后代产生不同于双亲的变异D.后代继承了双亲的全部遗传性状,相互识别依赖于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A项错误。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全册课时练习 含解析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全册课时练习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1.在豌豆杂交实验中,为防止自花传粉,通常需要进行的操作是( )A.将花粉涂在雌蕊柱头上B.除去母本未成熟花的雄蕊C.采集另一植株的花粉D.除去母本未成熟花的雌蕊【解析】在豌豆杂交实验中,为防止自花传粉,通常需要进行人工去雄处理,即除去母本未成熟花的雄蕊。
【答案】B2.下列有关相对性状的说法,正确的是( )A.桃的厚果皮和有毛果皮是相对性状B.狗的黑色毛、白色毛和黄色毛是相对性状C.苹果的红色果实和番茄的黄色果实是相对性状D.猪的白毛和卷毛是相对性状【解析】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称为相对性状。
桃的果皮的厚度与果皮有毛与否不是同一性状,A错误;狗的黑色毛、白色毛和黄色毛为相对性状,B正确;苹果和番茄不是同一种生物,苹果的红色果实和番茄的黄色果实不是相对性状,C错误;猪的白毛、卷毛不是同一性状,D错误。
【答案】B3.孟德尔采用“假说—演绎法”发现了遗传规律,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孟德尔通过豌豆的杂交和自交实验提出问题B.孟德尔提出的唯一假说是“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C.孟德尔采用测交实验验证他的假说是否正确D.孟德尔探索遗传规律的过程是实验→假设→验证→结论【解析】孟德尔通过豌豆的杂交和自交实验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并且通过测交实验来验证推理,得出结论,A、C项正确;“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是孟德尔提出的假说之一,B 项错误;孟德尔对遗传规律的探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即根据实验结果提出问题→提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D项正确。
【答案】B4.下列有关遗传学概念的叙述,错误的是( )A.性状是指生物的任何可以鉴别的形态或生理的特征B.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的不同性状C.显性性状是指杂合子显现出来的性状D.隐性性状是指在杂合子中未显现出来的性状【解析】相对性状是指一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B错误。
【答案】B5.下列关于性状显隐性或纯合子与杂合子判断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甲×乙→只有甲→甲为显性性状B.甲×甲→甲+乙→乙为隐性性状C.甲×乙→甲∶乙=1∶1→甲为显性性状D.花粉鉴定法:只有一种花粉→纯合子,至少两种花粉→杂合子【解析】甲×乙→只有甲→甲为显性性状,这是显性性状的概念,A正确;甲×甲→甲+乙→乙为隐性性状,用性状分离的概念判断显隐性,B正确;该实验无法判断显隐性关系,C 错误;花粉鉴定法:只有一种花粉→纯合子,至少两种花粉→杂合子,用配子法判断显隐性关系,D正确。
(新教材)部编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生物与环境》课后“练习与应用”汇总(附答案)
(新教材)部编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生物与环境》课后“练习与应用”汇总(附答案)第1章种群及其动态.第1节种群的数量特征练习与应用一、概念辨析1.判断下列表述是否正确。
(1) 一块草地中所有蒲公英的数量就是这个蒲公英种群的种群密度。
(×)(2)调查青蛙等活动范围不大的动物的种群密度可以用样方法。
(√)(3)年龄结构为增长型的种群,种群数量一定会越来越多。
(×)2.下列关于样方法的表述,错误的是( D)A.样方要有代表性B.样方数量不宜过少C.可以任意设置样方D.样方面积大小应适当3.2003年,我国颁布法律,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非医学需要的性别选择性人工流产”,请简要说明这一规定的意义。
答案提示:在自然情况下,新生儿的男女性别比例大致为1 : 1。
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非医学需要的性别选择性人工流产”,有利于维系性别比例均衡,进而有利于维持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拓展应用1.在某池塘中,第一次捕获鲫鱼106条,做上标记后放回,第二次捕获鲫鱼91条,其中有标记的25条。
请估算这个池塘中共有鲫鱼多少条。
答案提示:约386条。
2.假如要调查一块农田中某种鼠和蚯蚓的种群密度,你将分别采用什么方法?说说你的理由。
答案提示:调查蚯蚓的种群密度,采用样方法。
因为这种小动物的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采用样方法调查正适合。
调查鼠的种群密度采用标记重捕法。
因为这种动物的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不宜用样方法来调查它们的种群密度。
常用的方法之一是标记重捕法。
3.下图A、B分别为两个国家人口的年龄结构图,纵轴示年龄,横轴示各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请根据此图回答,哪一个国家未来的人口增长率高?答案提示:B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练习与应用一、概念辨析1.判断下列表述是否正确。
(1)将一种生物引人一个新环境中,在一定时期内,这个生物种群就会出现“J”形增长。
(×)(2)种群的“s" 形增长只适用于草履虫等单细胞生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课本练习答案与提示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五)练习基础题 1.B 2.B3.(1)在F1水稻细胞中含有一个控制合成支链淀粉的遗传因子和一个控制合成直链淀粉的遗传因子。
在F1形成配子时,两个遗传因子分离,分别进入不同配子中,含支链淀粉遗传因子的配子合成支链淀粉,遇碘变橙红色;含直链淀粉遗传因子的配子合成直链淀粉,遇碘变蓝黑色,其比例为1∶1。
(2)孟德尔的分离定律。
即在F1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3)2。
4.(1)白色;黑色。
(2)性状分离;白毛羊为杂合子,杂合子在自交时会产生性状分离现象。
拓展题1.(1)将被鉴定的栗色公马与多匹白色母马配种,这样可在一个季节里产生多匹杂交后代。
(2)杂交后代可能有两种结果:一是杂交后代全部为栗色马,此结果说明被鉴定的栗色公马很可能是纯合子;二是杂交后代中既有白色马,又有栗色马,此结果说明被鉴定的栗色公马为杂合子。
2.提示:选择适宜的实验材料是确保实验成功的条件之一。
孟德尔在遗传杂交实验中,曾使用多种植物如豌豆、玉米、山柳菊做杂交实验,其中豌豆的杂交实验最为成功,因此发现了遗传的基本规律。
这是因为豌豆具有适于研究杂交实验的特点,例如,豌豆严格自花受粉,在自然状态下是纯种,这样确保了通过杂交实验可以获得真正的杂种;豌豆花大,易于做人工杂交实验;豌豆具有稳定的可以区分的性状,易于区分、统计实验结果。
3.提示:凯库勒提出苯分子的环状结构、原子核中含有中子和质子的发现过程等,都是通过假说—演绎法得出结论的。
19世纪以前科学家对遗传学的研究,多采用从实验结果出发提出某种理论或学说。
而假说—演绎法,是从客观现象或实验结果出发,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然后设计实验验证假说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的运用促进了生物科学的研究,使遗传学由描述性研究进入理性推导和实验验证的研究阶段。
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四)练习基础题 1.(1)×(2)× 2.C拓展题(1)YyRr;yyRr。
(2)黄色皱粒,绿色皱粒;1∶1;1/4。
(3)YyRR或YyRr;4;如果是YyRR与yyrr杂交,比值为黄色圆粒∶绿色圆粒=1∶1;如果是YyRr与yyrr杂交,比值为黄色圆粒∶绿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皱粒=1∶1∶1∶1。
自我检测的答案和提示一、概念检测判断题 1.×2.×3.×选择题 1.D 2.C 3.D 4.B。
二、知识迁移因为控制非甜玉米性状的是显性基因,控制甜玉米性状的是隐性基因。
当甜玉米接受非甜玉米的花粉时,非甜玉米花粉产生的精子中含有显性基因,而甜玉米的胚珠中的极核含有隐性基因,极核受精后发育成胚乳,胚乳细胞中显性基因对隐性基因有显性作用,故在甜玉米植株上结出非甜玉米;当非甜玉米接受甜玉米的花粉时,甜玉米花粉产生的精子中含有隐性基因,而非甜玉米的胚珠中的极核含有显性基因,故在非甜玉米植株上结出的仍是非甜玉米。
三、技能应用由于显性基因对隐性基因有显性作用,所以在生物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如果没有自然选择的作用,一般在一个群体中显性个体数多于隐性个体数。
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可知,蝴蝶的绿眼个体数多,并且绿眼∶白眼接近于3∶1;同样蝴蝶的紫翅个体数多,并且紫翅∶黄翅接近于3∶1,所以判断蝴蝶的绿眼和紫翅是显性性状,白眼和黄翅是隐性性状。
四、思维拓展1.提示:一对皮肤颜色正常的夫妇,生下白化病患儿,说明白化病属于隐性基因控制的疾病。
同时调查统计结果表明,携带白化病致病基因且表现型正常的夫妇,其后代是白化病患者的几率为25%。
以此可以判断,人类正常皮肤与白化皮肤这对相2.孟德尔的自由组合定律具有普遍性,因为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可分解为每一对相对性状遗传结果的乘积,即两对相对性状遗传产生的性状组合类型数为2×2=22,性状比例为(3∶1)2;故n对相对性状遗传产生的性状组合类型有2n,其比例为(3∶1)n。
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七)第一小节练习基础题 1.(1)√(2)×(3)×(4)× 2.B 3.D。
4.(1)①这个细胞正在进行减数分裂。
因为该细胞中出现了四分体。
②该细胞有4条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
③该细胞有2对同源染色体。
其中染色体A与C,A与D,B与C,B与D是非同源染色体。
④细胞中a与a′,b与b′,c与c′,d与d′是姐妹染色单体。
⑤该细胞分裂完成后,子细胞中有2条染色体。
⑥参见教科书图22。
(2)① 4条。
② B,D;B,C。
拓展题提示:不一定。
若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异常情况,比如减数第一次分裂时联会的同源染色体,有一对或几对没有分别移向两极而是集中到一个次级精(卵)母细胞中,再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精子或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就会比正常的多一条或几条染色体。
再如减数分裂过程(无论第一次分裂还是第二次分裂)中,染色体已移向细胞两极,但因某种原因细胞未分裂成两个子细胞,这样就可能出现精子或卵细胞中染色体加倍的现象。
如果上述现象出现,则受精卵中染色体数目就会出现异常,由该受精卵发育成的个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也不正常。
由于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生物体的性状又是由遗传物质控制的,那么当该个体的遗传物质出现异常时,该个体的性状也会是异常的。
例如,人类的“21三体综合征”遗传病患者就是由含有24条染色体(其中21号染色体是2条)的精子或卵细胞与正常的卵细胞或精子结合后发育成的。
(八)第二小节练习基础题 1.(1)√(2)√(3)√2.提示:配子形成过程中,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可能互换部分遗传物质;中期时,同源染色体随机排列在细胞赤道板两侧,导致了配子中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因此,配子中染色体组成是多样的。
受精作用又是精子和卵细胞的随机结合,因此,后代的性状表现是多样的。
由于减数分裂是有规律的正常的细胞分裂,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这样每个物种正常的雌、雄配子都含有该物种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一半的染色体,并且都是一整套非同源染色体的组合。
而受精作用时精卵结合使受精卵及其发育成的个体体细胞中又可以恢复该种生物的染色体数目。
性状是由染色体中的遗传物质控制的,生物前后代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保证了前后代遗传性状的相对稳定。
拓展题提示: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中,如果由于某种原因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两条21号染色体没有分离而是进入了同一个次级精(卵)母细胞,再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就会形成含有2条21号染色体的精子或卵细胞;如果减数第一次分裂正常,减数第二次分裂时21号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形成了2条21号染色体,但没有分别移向细胞两极,而是进入了同一个精子或卵细胞。
这样异常的精子或卵细胞就含有24条染色体,其中21号染色体是2条。
当一个正常的精子或卵细胞(含23条非同源染色体,其中只含有1条21号染色体)与上述异常的卵细胞或精子结合成受精卵,则该受精卵含47条染色体,其中21号染色体为3条。
当该受精卵发育成人时,这个人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就是47条,含有3条21号染色体。
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三)练习基础题1.D 2.B拓展题1.这些生物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虽然减少一半,但仍具有一整套非同源染色体。
这一组染色体,携带有控制该种生物体所有2.提示:人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变异,会严重影响生殖、发育等各种生命活动,未发现其他染色体数目变异的婴儿,很可能是发生这类变异的受精卵不能发育,或在胚胎早期就死亡了的缘故。
第3节伴性遗传(三)练习基础题 1.C 2.B 3.C 4.(1)AaXBXb(妇),AaXBY(夫)。
(2)既不患白化病也不患红绿色盲的孩子的基因型:AAXBXB,AAXBXb,AaXBXB,AaXBXb,AaXBY,AAXBY。
拓展题提示:雌果蝇卵原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在2 000~3 000个细胞中,有一次发生了差错,两条X染色体不分离,结果产生的卵细胞中,或者含有两条X染色体,或者不含X染色体。
如果含XwXw卵细胞与含Y的精子受精,产生XwXwY的个体为白眼雌果蝇,如果不含X的卵细胞与含Xw的精子受精,产生OXw的个体为红眼雄果蝇,这样就可以解释上述现象。
可以用显微镜检查细胞中的染色体,如果在上述杂交中的子一代出现的那只白眼雌果蝇中找到Y染色体,在那只红眼雄果蝇中找不到Y染色体,就可以证明解释是正确的。
自我检测的答案和提示一、概念检测判断题 1.×2.√3.×4.√5.×选择题 1.C 2.C 3.B 4.A(该显性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5.C二、知识迁移1.设红绿色盲基因为b,那么(1)XbY;XBXB,XBXb。
(2)1/4。
2.(1)表现型正常的夫妇,后代均正常;夫妇一方是患者,子女有1/2为患者。
(2)选择生男孩。
(3)不携带。
一对等位基因中,只要有一个是显性致病基因,就会表现为患者(真实遗传)。
3.是父方,可能是在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中,复制的Y染色体没有分开,产生了含有YY的精子。
三、技能应用四、思维拓展1.性别和其他性状类似,也是受遗传物质和环境共同影响的,性反转现象可能是某种环境因素,使性腺出现反转现象的缘故。
子代雌雄之比是2∶1。
2.否。
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细胞学基础是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分配规律,该规律只适用于真核生物。
第三章基因的本质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四)练习基础题 1.(1)(×);(2)(×)。
2.C 3.D拓展题1.提示:实验表明,噬菌体在感染大肠杆菌时,进入大肠杆菌内的主要是DNA,而大多数蛋白质却留在大肠杆菌的外面。
因此,大肠杆菌裂解后,释放出的子代噬菌体是利用亲代噬菌体的遗传信息,以大肠杆菌的氨基酸为原料来合成蛋白质外壳的。
自己;能够指导蛋白质合成,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和新陈代谢;具有贮存遗传信息的能力;结构比较稳定等。
第2节 DNA分子的结构(五)练习基础题1. (1)胞嘧啶;(2)腺嘌呤;(3)鸟嘌呤;(4)胸腺嘧啶;(5)脱氧核糖;(6)磷酸;(7)脱氧核苷酸;(8)碱基对;(9)氢键;(10)一条脱氧核苷酸链的片段。
2.C3.B拓展题∵A=TG=C∴A+G=T+C∴A+G/(A+G+T+C)=T+C/(A+G+T+C)=50%也可以写成以下形式:A+G/T+C=(T+G )/(A+C)=(T+C )/(A+G)……=1规律概括为:在DNA双链中,任意两个不互补碱基之和恒等,并为碱基总数的50%。
第3节 DNA的复制(三)练习基础题1.腺嘌呤脱氧核苷酸,鸟嘌呤脱氧核苷酸,胞嘧啶脱氧核苷酸和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