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和林格尔县土城子遗址战国时期人骨研究(顾玉才著)思维导图

合集下载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知识体系结构图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知识体系结构图

距今时间:约1.8万年 发现地点: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洞穴里 生产和生活:已经懂得钻孔技术和人工取火,会制造骨针,过群居生活。
中 华
半坡聚落 黄河流域 的代表
发现地点:陕西西安半坡村 距今时间:约6000多年 生产和生活:会建半地穴式房屋,种植粟等农作物、饲养家畜,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烧制彩陶。
文 明 的
发现地点:云南元谋县,是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 元谋人 距今时间:约170万年
发现地点: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岩洞里
距今时间:约70万年北京人 体质特征:保留着猿的一些特征,但已能直立行走,四肢分化。 生产和生活:会制造和使用石制工具,已经会使用天然火,过群居生活。
一 单 元
山顶 洞人
氏族聚 落时代
河姆渡 聚落长 江流域 的代表
发现地点:浙江余姚河姆渡村 距今时间:约7000年
生产和生活:会建干栏式房屋,种植水稻饲养家畜,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烧制黑陶, 会挖掘、使用水井

发现地点:山东大汶口一带 大汶口原 距今时间:约四五千年

始居民 生产和生活:以农耕为主要的生产事业,出现私有财产,产生了贫富分化。
传说 时代
炎黄 炎黄二帝的功绩 二帝 炎黄二帝的战与和、华夏族的形成
尧舜禹 尧舜“禅让”:了解什么是禅让制 时代 大禹治水: 了解大禹治水的方法及其在治水中所体现出来的精神

2017年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结构图 思维导图

2017年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结构图 思维导图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一、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1、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

例如:云南、北京、重庆……2、元谋人生活年代:距今170万年发现地点:云南省元谋县生活生产:能够制作工具,知道使用火。

地位: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二、北京人的发现生活年代: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发现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发现过程:1921—1929---此后发现化石意义:为复原特征和生活状况提供重要证据。

三、北京人的特征体质特征: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直立行走。

生活特征:工具、组织、用火1、能够制造和使用打制石器。

2、北京人过群居生活。

3、使用天然火,能保存火种。

★(怎样得到火?获得用途?火的意义?)地位及意义:P5四、山顶洞人生活年代:距今约三万年发现地点: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体质特征:具有现代人类的特征生产生活:已掌握钻孔和磨制技术;具有审美观念•三二二二一:三个远古人类、两个地点、两个大河流域、两个社会阶段—群居和氏族、一个时期第2 课原始的农耕生活一、半坡居民的生活1、生活年代:距今约六千年2、地点:黄河流域的陕西西安东部半坡村一带3、生产生活:•房屋:半地穴式圆形房屋•生产工具:磨制石器、骨器、角器等•种植农作物:粟•畜牧业:猪、狗等•手工业:彩陶和装饰品、乐器陶埙、纺织、制衣(生活物资来源:打猎、采集、种植、渔业、畜牧等)二、河姆渡人的生活1、生活年代:距今约七千年2、地点:长江流域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3、生产生活情况:•建筑:A 干栏式房屋、 B 木构水井•主要农作物:水稻•农业工具:骨耜•畜牧业:猪、狗、水牛等•手工业:陶器、玉器、乐器;雕刻技术;天然漆三、原始农业的发展1、兴起过程:•时间:稻距今约10000年、粟距今约9000~7000•地区:黄河、长江、淮河等流域。

•发展变化:刀耕火种到耒耜等翻土工具耕种。

2、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3、兴起和发展的意义第3课远古的传说一、炎帝联盟•时间:四五千年前,中国进入部落联盟时期•地点:黄河流域•背景:部落间攻伐---合并---联盟(首领)•经过:阪泉之战、涿鹿之战(双方、过程、结果)•影响:炎黄部落以后逐渐形成为华夏族,因此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海内外的华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

内蒙古和林格尔县大堡山墓地人骨研究

内蒙古和林格尔县大堡山墓地人骨研究

内蒙古和林格尔县大堡山墓地人骨研究近年来,随着国内外考古学、体质人类学、古病理学、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蓬勃发展,以及生物考古学理论的提出与完善,针对考古发掘出土的古代人骨标本所选用的研究方法与手段正日益更新,在这样的学术背景下,本文将针对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大堡山墓地2011年发掘出土的人类骨骼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与分析,试图深入完成对该墓地古代人骨标本所蕴含的人类学信息的提炼与认识。

针对采集自大堡山墓地的人骨标本进行体质人类学研究不仅能够弥补长久以来和林格尔地区人骨研究的不足,更能够“托骨见人”,科学的发掘大堡山墓地所蕴含的人类学信息,并为探寻该区域内人群迁徙与民族交融等问题提供科学的依据,肩负着不可小觑的学术价值。

因此,本文将试图从以下两个方面对大堡山墓地古代居民的人骨标本进行研究与分析:第一,通过古人口学、古病理学、体质人类学等多种学科方法与手段对大堡山墓地人骨标本进行系统研究,全面提取该墓地古代居民的人口结构、骨骼形态特征、骨骼发育程度和健康状况等方面的信息。

第二,以大堡山墓地为中心,与邻近地区相关的人骨材料进行比较与分析,将与大堡山墓地古代居民的颅面形态特征相仿的古代人群在时空框架中进行系统梳理,并结合史料,还原大堡山墓地古代居民与邻近地区人群间的迁徙、交流、融合情况,以及同所持生业模式、考古学文化之间的内在关系。

基于以上研究目的,本文的主体结构将由以下部分组成:首先,在第2章中对大堡山墓地古代居民的性别构成、年龄结构、平均死亡年龄、平均预期寿命等信息进行提取,采集自大堡山墓地的44例古代人骨标本,平均预期寿命为34.29岁,其中女性居民的平均预期寿命35岁,男性居民平均预期寿命35.33岁;该墓地古代居民平均死亡年龄为33.37岁,死亡年龄主要集中在青年期、壮年期和中年期,并以中年期为盛,不见老年期个体。

其次,本文对大堡山墓地古代居民的体质人类学研究主要分为非测量性状观察与测量性状统计两部分:其中,非测量性状研究主要集中在牙齿和颅骨方面,分别于第3章和第4章进行观察讨论。

人教版七年级下历史思维导图

人教版七年级下历史思维导图

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第18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制的强化
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人教版七年级下历史思维导图(1--21课)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第3课 盛唐气象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第10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和林格尔东汉壁画墓庄园图解析

和林格尔东汉壁画墓庄园图解析

和林格尔东汉壁画墓庄园图解析地主庄园是中国封建土地占有方式和封建生产经营方式以及封建地主生活方式相结合的一种独特形态。

它是中国封建土地私有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东汉以前有关地主庄园的记载很少,东汉以后有关地主庄园的记载就多起来。

东汉是地主庄园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时期。

1971年秋,考古工作者在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县发掘的一座东汉壁画墓,出土了一幅地主庄园图。

这是迄今为止已发现的最完整的东汉地主庄园图画资料。

它真实地再现了东汉地主阶级庄园生活的情景,对我们了解东汉地主庄园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和林格尔东汉壁画墓的主人是东汉王朝中央政府派遣到北方民族杂居地区的重要官员。

他生前担任的最高官职是护乌桓校尉。

这是一个拥有赤节,佩带银印,秩比二千石的高级地方官。

庄园图是他晚年生活的真实写照。

从图上看,墓主的这座庄园,山环水绕,规模非常大。

这说明他占有大量的土地,是典型的大官僚、大地主。

农业生产是地主庄园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

画面右上角是广阔的田野。

田野里有几个农夫正鞭牛犁地。

这表示庄园主人“膏田满野”的情景。

画面的左上角是一片桑树林,桑树林里半藏半露的高堂瓦舍。

这正是古籍中记载的“环庐种桑”的风俗。

在郁郁葱葱的桑林中,有四个妇女正在采桑。

他们手里拿绳索、钩、桑网等工具,旁边还放着蚕架、蚕簇之类的器具。

桑林下面,画了三个错列的方形大沤麻池。

池边有割下来的两堆青麻,两侧各立一人,手里拿着苧麻刀似的工具在渍麻。

画面的中部偏下,有马厩和牛羊圈。

圈与圈之间有墙相隔,分别饲养很多大、小牲畜。

在空旷的地方,有野放的鸡群和猪群。

在这座墓葬的其它墓室里,还有牧羊圈和捕鱼图。

牧羊图上有四个羊倌,赶着很多羊,羊群旁边一只凶猛的黑犬奔驰着,护卫着羊群,免遭恶狼袭击。

捕鱼图上有两个渔夫正全神贯注地张网,清澈的水面荡起涟漪,网已布入水际,只待鱼儿上来。

在水畔一座五脊顶的水阁里,有三个人凭栏观赏游鱼,他们是庄园的主人。

阁下右边台阶上有一个仆人侍立。

内蒙古和林格尔土城子考古发现研究综述

内蒙古和林格尔土城子考古发现研究综述

和林格尔土城子遗址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上土城村北,古城面积约4平方公里。

对于遗迹的性质,同治十年(1871)成书的《和林格尔厅志略》说:“上土城在厅北十八里,基址尚存,周围约二十里许,相传元顺帝后俺答汗所居。

”1〇据胡钟达、薄音湖等学者研究,2〇俺答汗修建的归化城在今天呼和浩特市区一带,和林格尔土城子古城并非俺答汗居住地。

1934年和林格尔县人刘汉鼎编纂的《和林格尔县志草》载:成乐县城,秦置在今县北土城子。

定襄郡城,在县北二十里土城子,城周十六里,其门四,内城二百五十步见方,东南隅有营垒遗迹,即成乐城也。

3〇1937年成书的《绥远通志稿》载:案上土城所在地,以水道方望及其建筑之宏阔暨遗迹残毁最甚各点推之,颇似汉定襄郡所治之成乐城,亦即后汉北魏所谓盛乐,而拓跋氏踵事增筑以为北都者也。

4〇《绥远通志稿》认为上土城村古城为汉代定襄郡郡治成乐县,北魏早期都城盛乐,其主要依据的是《水经注》的记载:白渠水西北,迳成乐城北。

《郡国志》曰:成乐故属定襄也。

《魏土地记》曰:云中城东八十里有成乐城,今云中郡治,一名石卢城也。

5〇云中城是今托克托县古城村古城,城东80里的成乐城即今土城子古城,《绥远通志稿》的观点后来被驹井和爱接受,6〇1961年李逸友《和林格尔土城子古墓发掘简介》、7〇1964年陈国灿《大黑河诸水沿革考辨》8〇都沿用了这种观点。

现代考古学意义上的和林格尔土城子遗址考古发现与研究是从1943年开始的,从时间跨度来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第一阶段(1949年以前)1943年在伪“蒙古联合自治政府”协助下,东亚考古学会委派驹井和爱等人对和林格尔土城子遗址进行考古调查,并进行了试掘,发掘时间是1943年10月22—31日。

驹井和爱采用了探沟发掘法,在古城内打了12个探沟,每个探沟宽2米,长30米,每日用工50人。

驹井和爱在古城中南部表土下数寸发现了宋代瓦当和瓷器残片,在古城东南部距离地表两三尺的地方发现有汉代砖瓦、铜镞、铜钱等,铜钱包括五铢、半两、大泉五十等。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全册思维导图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全册思维导图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全册思维导图》第1课中国最早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
第3课远古人类
第4课早起国家的产生和发展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
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
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第8课百家争鸣第9课秦统一中国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
第11课西汉的建立和“文景之治”
第12课汉武帝巩固统大一统王朝第13课东汉的兴亡
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第16课三国鼎立
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民族的内迁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第19课北魏统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第19课北魏统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之思维导图与必背知识点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之思维导图与必背知识点
七上历史
思维导图及必背知识点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空白演示
在此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1、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经确认的最早的古 人类。 2、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3、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万-20万年,使用打制石器。 4、北京人使用火的主要用途:用火烧烤食物、防寒、照明、驱兽。 5、学会用火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 6、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实际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 立人遗址。
空白演示
在此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1、在原始社会末期,我国出现了铜器,如:距今4000多年的 甘肃齐家文化遗址出土铜镜。 2、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重的青铜器。 3、甲骨文是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 字。 4、1899年王懿荣首先发现甲骨文。 5、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 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6、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7、甲骨文使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多种造字方法,约 40%都是象形字。 8、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很多字体至今仍在使 用,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
空白演示
在此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1、我国古代流传着有关人类起源的神话与传说,其中最为著名的传说人 物是炎帝和黄帝。。 2、炎黄部落联盟逐渐形成为华夏族。 3、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海内外的华人也以“炎黄 子孙”自称。 4、炎帝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 传说炎帝还制作乐器琴瑟,并具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知识。 5、黄帝已能建造宫实以避寒暑,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会炼铜。 发明弓箭和指南车。。 6、相传黄帝时期,仓颉创造了文字,伶伦制作音律,隶首发明算盘。黄 帝的妻子嫘祖擅长纺织,并会缫丝。 7、相传黄帝之后,黄河流域主要有陶唐氏、有虞氏、夏后氏等部落。 8、禅让制是将部落首领位子传给贤德之人。 9、禹总结父亲鲧治水的教训,采用疏导的方法治水。

《中国考古探秘纪实丛书 全11册 》读书笔记思维导图PPT模板下载

《中国考古探秘纪实丛书 全11册 》读书笔记思维导图PPT模板下载
将军俑头不翼而 飞
为破案悬赏150万 神秘人物
王更地雪夜盗俑 头
双方争抢将军俑 头
他的人头落了地
刘占成说:我有 功
王学理说:我无 罪
屈鸿钧说:我委 屈
蚂蚁的故事
秦俑坑的再度发 掘
秦俑彩绘的成功 保护
铠甲坑的惊世发 现
神秘的石质铠甲
秦陵惊现文官俑
百戏俑的发现
仙鹤、凫雁颇思 量
史籍觅踪
陵墓地宫的真实 推断
风雪定陵:明定陵地下玄宫洞 开记
01
风雪定陵
02
往事如烟 (代跋)
03
序言
04
第一章 周恩来的 抉择
06
第三章 少年天子
05
第二章 穿过历史 的迷雾
01
第四章 追踪玄宫 隧道
02
第五章 大厦崩溃
03
第六章 皇陵中的 爱情
04
第七章 定陵地宫 的主人
06
第九章 风流皇帝 苦命妃
05
第八章 金刚墙谜 洞
06
第一章 穿越世纪 的曙光
05
序章 活 的梦想
01
第二章 横空出世
02
第三章 三军仪仗 动地来
03
第四章 人类星光 闪耀时
04
第五章 世界第八 奇迹
06
第七章 跨过岁月 的长河
05
第六章 陵园探宝
01
第八章 将军俑头 被盗案
02
第九章 时代的悲 伤
03
第十章 再惊世界 殊
04
第十一章 秦陵地宫 之谜
05
附录二 本书部分 人名译名 对照
06
后记
北京街头的奇遇
踏入中国大门的 瑞典人

初中历史思维导图:元朝民族关系发展

初中历史思维导图:元朝民族关系发展

初中历史思维导图:元朝民族关系发展
初中学习大参考
编辑点评:元朝民族关系发展思维导图主要讲述蒙古族的兴起及其所建立的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贡献,及涉及元朝的政治和经济史内容,希望对大家学习初中历史有所帮助。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建立蒙古政权;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1279年,元朝统一全国,行省制度、宣政院和澎湖巡检司;元世祖重视农业,黄道婆对棉纺织业的贡献巨大,元朝民族关系发展。

元的统一,结束了长期以来的分割局面,国内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进一步加强,各族人民长期杂居、互通婚姻、民族差异逐渐
缩小,在元朝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七上历史第二单元课时知识框架图2

七上历史第二单元课时知识框架图2

七年级上册历史课时核心知识框架图 第4课 第5课出现:原始社会末期发展:夏朝繁荣:商朝商朝最具代表性的两件青铜器:司母戊鼎、四羊方尊 与商周同期,成都平原上盛行的独特青铜文化——“三星堆”文化。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 农业:五谷——商周时期已齐备 知道选种、施肥和治虫害。

使用青铜农具 畜牧业:商朝时已有现在的家禽主要品种 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形成夏、商、西周灿烂的青铜文化。

夏、商、西周的兴亡夏朝的兴衰 地位: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国家机器的实质:奴隶主阶级压迫平民和奴隶的工具 最后一个国王:桀,历史上有名的暴君 商汤灭夏,建立商朝 盘庚迁都 商朝最后一个国王:纣,暴君,酷刑“炮烙“ 西周的强大 武王伐纣,牧野之战 周朝建立 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 西周的分封制 目的:巩固统治 分封制内容 作用: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春秋战国的纷争东周:分为春秋战国两个时期春秋争霸战国七雄时代特点:春秋时期,王室衰微,诸侯争霸著名霸主: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齐桓公成为霸主的主客观原因诸侯国的变化:三国分晋和田氏代齐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三次主要战役: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第7课第9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科技成就 文学艺术 甲骨文: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 金文: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 书写工具的变化,字体也发生了变化 文字:日食、月食的记载 历法:“夏历”,商朝的历法,战国的二十四节气 医学:名医扁鹊望、闻、问、切四诊法 屈原:代表作及地位 音乐:编钟孔 子 老 子 百家争鸣 时期:春秋晚期 著作:《春秋》 主要思想:提出“仁”,主张“因材施教”、“温故知新”、谦虚好学 时期:春秋晚期 著作:《道德经》 主要思想:认为事物有对立面,可互相转化;主张以柔克刚 墨子:“兼爱”、“非攻” 韩非:改革,法治,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孙武:“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四面围合 中国建筑 院落》读书笔记思维导图PPT模板下载

《四面围合 中国建筑 院落》读书笔记思维导图PPT模板下载

06
第6章 同类异构的庭 院类型
目录
07 第7章 和而不同的庭 院类型
09 第9章 参考文献
08 第8章 后记
世界各民族都有按照自己的文化观建造的庭院样式,从庭院建筑的风格上,可分为四大流派:亚洲的中国式、 日本式,欧洲的法国式和英国式。其中,中国庭院建筑集科学性、创造性、艺术性于一体,蕴含着中华民族崇尚 自然的人文观念与美学理想,是由房屋、山水、花木等造园因素,通过艺术组合而成的建筑综合体,既具有独特 的风格,又具有特殊的功能。中国古代先哲提出的“天人合一”思想,在庭院建筑中体现为建筑与自然的相近、 相亲、相融,人们在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过程中,享受着“明月时至清风来,形无所牵,止无所泥”的生活乐趣。
第1章 前言
第2章 向心而筑
第3章 庭院深几许
第4章 讲究意境的庭院
第5章 内向温情的庭院
第6章 同类异构的庭院类型
第7章 和而不同的庭院类型
第8章 后记
第9章 参考文献
读书笔记
谢谢观看
最新版读书笔记,下载可以直接修改
《四面围合 中国建 筑 院落》
思维导图PPT模板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艺术
房屋
中国
风格
观念
乐趣
美学
庭院
自然
第章 泥
人文
建筑
生活
理想
清风
山水
明月
中华民族
01 第1章 前言
目录
02 第2章 向心而筑来自03 第3章 庭院深几许
05
第5章 内向温情的庭 院
04
第4章 讲究意境的庭 院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10课-知识结构思维导图-(11张PPT)可修改全文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10课-知识结构思维导图-(11张PPT)可修改全文
部编七年级历史下册1---10课 知识结构思维导图 (11张PPT)
建立与 统一
建立:581年 杨坚 长 安 统一全国:589年 灭 陈
隋隋
朝 的
文 帝
繁荣 强盛

措施: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币制,度 量衡;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作用:经济恢复发展,国力强盛

注重学识考试选才

灭 亡
隋 炀
元朝统一全国 1279年
扭转尚武轻文风气,杜绝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 利于政权稳固和社会安定
金 与
女真族 崛起
1115年 阿骨打 建立金
金灭辽 1125年
金灭北宋 1127年



1127年 赵构建立南宋 定都 临安
对 峙
南宋的 偏安
岳飞抗金 郾城大捷 宋高宗秦桧 杀害岳飞
宋金和议 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1)传入占城稻
(2)水稻产量居粮食作物首位
农业的 (3)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成为粮仓
宋 发展
(4)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 (5)南宋后期棉花种植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带

(1)北宋丝织业南方胜过北方。棉纺织业在南宋后期兴起,
经 济
手工业 的兴盛
海南岛棉纺织工具先进。 (2)定窑、汝窑瓷器别致;景德镇兴起于北宋,后来成为瓷都;
南宋时,江南地区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
多彩的文学艺术 三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
书法家:颜真卿、欧阳询 画家:阎立本、吴道子
玄奘西
游天竺
西
《大唐
西域记》
唐朝对 外友好 往来

日本遣唐使来华唐朝
文化传播到日本
鉴真东渡日本
文化 发达 国力 强盛

文物200504-内蒙古和林格尔县新店子墓地古代居民的食谱分析_张全超

文物200504-内蒙古和林格尔县新店子墓地古代居民的食谱分析_张全超
5.骨胶原的制备 选 取股 骨 骨干 中 段 , 锯 取 约 3cm3 作 为 样 品 , 先 用 无 菌刀 片 和 毛 刷去 除 骨 样表 面 的 污 垢 , 清洗骨 样 。将其 在研 钵中 磨碎 , 过 筛 , 收集 介于 0.25 ~ 0.5mm 之间的 粉末骨样 。在 天平上 称取一定 质量的粉末 骨样 , 倒入 事先放有 玻璃 丝的杀青 漏斗中 , 使 骨样较为均 匀地分布 于玻 璃丝 上 。加 入 0.2MHC1 进行 脱钙 , 大约 3 天左 右 , 每隔 一天 换一 次溶 液 , 直到 漏斗中 看不 到 颗 粒 为 止 。换 用 蒸 馏 水 洗 至 中 性 。再 加 入 0.125MNaOH , 室温放置 20 小时 。放置期间加以 搅拌 , 以 除去 骨样 中掺 杂的 腐殖 酸等 。用蒸 馏 水洗 至 中性 后 , 在 0.001MHC1(PH =3)95 ℃浸 泡 10 小时 , 趁热过滤 , 烘至近干后冷冻干燥 , 收 集明胶化的骨胶原 。 6.样品的测试
δ13C =狖[ (13C/12C)sample -(13C/12C)standard] /(13C/12C)standard狚×1000 ‰
δ15N =狖[ (15N/14N)sample -(15N/14N)standard] /(15N/14N)standard狚×1000 ‰
7.数据的统计分析 统计分析采用美国社会统计软件 SPSS11.5 。
早在 20 世纪 80 年 代 , 蔡 莲珍和 仇士 华就
*本文得到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项目(J0030094)和吉林大学“ 985 工程”项目资助 。
·87 ·
·2 00 6年 第 1期
利用 13C 同位素分析法 , 对仰韶 、陶寺 等遗址中 出土的人类 和动物骨 骼进 行 13C 分析 , 得出了 自新 石器时 代以 来 , 中国 北方地区以耕 种小米 为主 、 南方则以稻米为主的精辟论断 [ 1] 。时 隔 20 年 后 , 张 雪 莲在 对 殷 墟商 代 遗址 、 琉璃河 西周 遗址 、 偃师商城 商代遗址出土的人类骨骼进行 13C 分 析的 基 础上 , 又 采 用了 15N 分 析法 , 研究 浙 江余 姚河 姆渡 遗 址 、青海 卡 约文 化 遗址 、新 疆焉 布 拉克 等遗 址 人类 的 食肉 情况 , 进 一 步完 善了 古 人类 食性研 究中 13C 与 15N 结合 分析 的方法 [2] 。齐乌云等人则完成了对山 东沭 河 上游 古代 人群 的 食谱 分析 , 初步建立 了该区域古 代居民的 食谱 数据库 [3] 。

七年级下册明朝思维导图

七年级下册明朝思维导图

《本草纲目》 《天工开物》
科技名著
1368年―1644年 建筑
都城:顺天府(北京) 明太祖(朱元璋)
成就 措施
推翻蒙元统治 建立明朝
强化皇权
监视官民 科举考试
中央
废除宰相,权分六部 取消中书省
地方
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 分封诸子为王
锦衣卫
厂卫之一
必须考"四书''五经",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
必须用八股文答卷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内容空疏,形式呆板
脱离实际,禁锢思想,考生成为皇帝旨意的顺从者
徐光启结合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技术及自己创新 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
《农政全书》
国章回体小说开山之作
罗贯中
《三国演义》
揭示官府丑恶嘴脸
施耐庵
《水浒传》
小说
长篇神话小说
吴承恩
《西游记》
批判吃人的封建礼教
汤显祖
《牡丹亭》
戏剧
董其昌
书法名家
防御北方蒙古贵族南扰,18次修筑:各民族交往的纽带 东起鸭绿江边,西至嘉峪关,总长万余里
宫城,皇城(有社稷坛,太庙)内城(有城隍庙寺)外城 宫城(紫荆城)今称故宫,当时最宏大辉煌的皇家建筑群
明长城 北京城
李时珍实地调查,向人们请教 规模空前的药物学巨著
宋应星闲暇时研究农业和手工业 图文并茂,“中国十七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徐渭
绘画名家
徐霞客
《徐霞客游记》
地理学巨著
科技与文学
明朝
灭亡
中后期 末年
灭亡后
政治日益腐败,明神宗沉迷享乐,大臣结党营私
原因:政治腐败越发严重,朝廷加派赋税,民众不堪重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