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高八斗成语故事
才高八斗的成语故事典故_字词解析_造句
![才高八斗的成语故事典故_字词解析_造句](https://img.taocdn.com/s3/m/c8daff18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13.png)
才高八斗的典故:南朝宋国有谢灵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山水诗作家。
他的诗,大都描写会稽、永嘉、庐山等地的山水名胜,善于刻划自然景物,开创了文学史上的山水诗一派。
他写的诗艺术性很强,尤其注意形式美,很受文人雅士的喜爱。
他的诗篇一传出来,人们就竞相抄录,流传很广。
宋文帝很赏识他的文学才能,特地将他召回京都任职,并把他的诗作和书法称为“二宝”,常常要他边侍宴,边写诗作文。
一直自命不凡的谢灵运受到这种礼遇后,更加狂妄自大。
有一次,他一边喝酒一边自夸道:“魏晋以来,天下的文学之才共有一石(一种容量单位,一石等于十斗),其中曹子建(即曹植)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其他的人共分一斗。
”人们用“才高八斗”来比喻极有才华。
才高八斗的汉语词典解释:比喻人极有才华。
●宋无名氏《释常谈·八斗之才》:「文章多谓之八斗之才,谢灵运尝曰:‘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明陈汝元《金莲记·偕计》:「不佞姓苏,名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也。
学富五车,才高八斗。
」●《再生缘》卷一:「学富五车真不假,才高八斗果非轻。
」●陈国凯《代价》:「可是对那些和他一样,对美术一窍不通的客人,他则大谈古往今来的诗画名幅了,往往使人肃然起敬,觉得丘建中确实是才高八斗,学富五车。
」才高八斗的近义词/反义词如下:近义词:学富五车、如椽大笔、满腹经纶、八斗之才、才识过人、才占八斗、博览群书、才华横溢反义词:才疏志浅、才疏学浅、胸无点墨用才高八斗造句:1、燕燕才高八斗,什么问题都难不住她。
2、曹先生才高八斗定可谈空说有。
3、一个人要是时运不济,纵然才高八斗,也难有成就。
4、他才高八斗,龙驭宾天,非同小可。
5、听君一席话,始知才高八斗语非假。
6、他演讲时,博徵古今,真是才高八斗。
7、如今科技这么发达,谁敢像谢灵运那样自称才高八斗。
8、他虽自诩才高八斗,但我读他的着作并无此感觉。
9、不被自己弄晕,胜过才高八斗。
10、他的妻子不仅长得花容月貌,而且才高八斗。
才高八斗的儿童成语故事
![才高八斗的儿童成语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5969b920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5a1b163.png)
才高八斗的儿童成语故事
在古代,有一个名叫曹植的诗人,他被称为“才高八斗”。
这个成语就是来源于他的故事。
曹植是曹操的儿子,也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
他的诗歌深受人们喜爱,人们都称他为“才子”。
曹植从小就聪明过人,学识渊博,特别是对于文学和诗词有着独特的见解。
有一天,曹操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宴会,邀请了许多文人墨客前来参加。
在宴会上,曹操兴致勃勃地向大家展示了他新写的一首诗。
大家都纷纷称赞曹操的诗写得好,但是年幼的曹植却觉得父亲的诗写得并不完美。
曹植自信地说:“父亲,我觉得您的诗还有改进的空间。
”曹操听了有些惊讶,问曹植:“那你觉得应该怎么改呢?”曹植毫不畏惧地说:“我觉得您的诗缺乏情感和生命力,缺乏对生活的真实感受。
”
曹操听后非常高兴,他说:“那你能给我写一首更好的诗吗?”曹植点点头,于是他开始构思,很快就写出了著名的《洛神赋》。
这首诗描绘了美丽的洛神和人间爱情故事,诗中充满了情感和生命力,人们都被深深地打动了。
曹操对曹植大加赞赏,说:“我儿子真是才高八斗啊!他的诗写得比我还好。
”从此以后,“才高八斗”这个成语就流传了下来,用来形容才情极高的人。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了解到“才高八斗”这个成语的来源和含
义。
这个成语告诉我们,只有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才能成为真正有才华的人。
同时,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勇气和自信是非常重要的品质。
曹植年幼时就敢于向父亲提出建议,这种勇气和自信值得我们学习。
成语故事 :《才高八斗》
![成语故事 :《才高八斗》](https://img.taocdn.com/s3/m/d0bde365c5da50e2534d7f62.png)
【释义】:才:才华。
比喻人极有才华。
【造句】:他的诗文既好,又能写得一手好字,真是才高八斗,令人钦佩!
成语故事
南朝有位诗人谢灵运,这位大诗人说起来可一点都不简单。
他从小就很得自己的祖父谢玄喜爱,谢玄可是东晋名将,谢家也是名门望族。
所以谢灵运在祖父的熏陶下饱读诗书,还继承了康乐公爵位,所以别人也叫他“谢康乐”。
虽然他有公侯的爵位,但是他并没有实权,被派到离京城很远的永嘉去做太守。
谢灵运感觉自己怀才不遇,也不愿意办公做事,经常到处游山玩水,吟诗作乐。
后来干脆辞了官搬到会稽,和朋友沉迷诗酒,醉生梦死。
有趣的是谢灵运那时写了大量的诗作,那些诗深受人们喜爱,往往才出的新诗就立刻被人抄录了去,加以收藏。
流传速度之迅猛,以至于宋文帝登位之后还听说有这么一位妙人在,赶紧把他召回京城封了官,还把他写的诗和书法赞为“二宝”。
向来自命不凡的谢灵运受到这样的礼遇,愈发的自傲起来。
有一次他喝醉了,在酒席上说:“魏晋以来,出了不少文人雅士。
但若论才学,这天下的才学若是共有一石,那曹植占了八斗,而我占了一斗,其余的人便只能分那剩下的一斗。
”
这便是“才高八斗”这个成语的由来,被用来形容一些有极高学识的人。
才高八斗成语故事
![才高八斗成语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8a410ccd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b4.png)
才高八斗成语故事引言成语是汉语中的瑰宝,它们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古代,才高八斗是一个用来形容人才超群的成语,意味着一个人的才华非常出众。
本文将以这个成语为主题,讲述几个与之相关的故事。
故事一:杜甫和王之涣杜甫和王之涣是唐朝时期著名的两位诗人。
他们都被誉为“才高八斗”,因为他们在诗歌创作方面有着非凡的天赋和造诣。
杜甫擅长写作抒情诗,他的作品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和人民苦难的关怀。
而王之涣则擅长写作豪放诗,他的作品充满了壮丽和豪情。
两位诗人经常互相交流切磋,在创作上相互启发。
他们互相欣赏对方的才华,并且通过彼此的交流提升自己。
正是因为他们相互促进,才使得他们都能够在文学界取得卓越成就。
故事二:孔子和颜回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教育家之一,他被誉为“圣人”。
而颜回则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之一,他也被称为“才高八斗”。
颜回年轻时就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和智慧。
他对于孔子的教诲非常虚心,并且能够很好地理解并应用孔子的思想。
因此,颜回成为了孔子最得意的学生之一。
在与孔子的交流中,颜回不仅仅是一个听话的学生,他也能够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并且与孔子进行深入的讨论。
这种相互促进和切磋使得颜回成为了一个才华横溢、卓越出众的人物。
故事三:欧阳修和苏轼欧阳修和苏轼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
他们都以其卓越的才华而闻名于世,并且被誉为“才高八斗”。
欧阳修擅长写作散文和骈文,他以其清新自然、富有感染力的文笔而闻名。
苏轼则擅长写作诗歌和散文,他的作品充满了豪放和奔放的情感。
两位文学家都对彼此的才华十分欣赏,并且通过交流和切磋互相提升。
他们一起参与了很多文学活动,并且在文化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结语以上是关于“才高八斗”成语故事的介绍。
这些故事展示了不同领域中才华横溢的人们如何相互促进、切磋并取得卓越成就。
希望这些故事能够启发我们,让我们珍惜自己的才华,并且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切磋不断提升自己。
最重要的是,我们应该欣赏他人的才华,共同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
才高八斗有什么成语故事
![才高八斗有什么成语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8b7dcd81aa00b52acfc7cafc.png)
12) 知识是改变命运的化妆品,掌握它就画出幸福的眉眼;教育是通向财富的标杆,沿着它就寻到富裕的终点。.扫盲日,愿大家努力学习知识武装自己,美好明天。祝你才高八斗,财富开源。
21) 你浅见盖九州,歪才高八斗,好闲又游手,事业占上游,包里无钱币,支票成捆搂,身体不锻炼,一脚踢死牛,幸福不太长,只是到永久。祝处暑快乐!
22) 祝福事业:四平八稳,稳中求胜,升官发财,才高八斗,抖擞精神,神通广大,大显身手,首当其冲,冲锋陷阵,震天动地,地利人和!
23) 你为未来对象设下许多标准,但最后与你牵手的往往是标准之外的那个。遇见他时,那些长相体重有没有身骑白马是不是才高八斗都不重要了。因为,他不是你喜欢的那种人,却是你喜欢的那个人。张皓宸
8) 敝人深知布什总统身边有着众多才高八斗的演讲辞写作高手,但不才依然斗胆自荐为总统先生撰文。
9) 才高八斗,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曹植)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谢灵运
10) 谁说好女不如男,高校女生不简单。才高八斗美姿颜,学富五车永争先。不畏困难与艰险,执着进取登高山。花中女王是牡丹,美丽女生赛牡丹。女生节到了,愿女生们快乐岁岁年年。
13) 财神日迎财神,文财神祝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武财神祝你身体健康壮如牛,义财神祝你朋友遍及五湖四海路好走,富财神送你聚宝盆祝你金银装满库,偏财神祝你事业依正道满天下!
14) 元宵节,大红灯笼高高挂,送你八盏吉祥灯。平步青云一步“灯”天,青春不老粉墨“灯”场,才高八斗“灯”峰造极,事业攀升步步“灯”高,衣食无忧五谷丰“灯”,吉祥幸福“灯”堂入室,前程美好“灯”高望远,财源滚滚满满“灯”“灯”。元宵节快乐!
才高八斗的解释及成语故事
![才高八斗的解释及成语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fd26d3d8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b9.png)
才高八斗的解释及成语故事才高八斗的解释及成语故事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用过成语吧,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都有哪些经典的成语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才高八斗的解释及成语故事,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成语】:才高八斗【拼音】:cái gāo bā dǒu【解释】:才:才华。
比喻人极有才华。
【成语故事】:南朝宋国有谢灵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山水诗作家。
他的诗,大都描写会稽、永嘉、庐山等地的山水名胜,善于刻划自然景物,开创了文学史上的`山水诗一派。
他写的诗艺术性很强,尤其注意形式美,很受文人雅士的喜爱。
他的诗篇一传出来,人们就竞相抄录,流传很广。
宋文帝很赏识他的文学才能,特地将他召回京都任职,并把他的诗作和书法称为“二宝”,常常要他边侍宴,边写诗作文。
一直自命不凡的谢灵运受到这种礼遇后,更加狂妄自大。
有一次,他一边喝酒一边自夸道:“魏晋以来,天下的文学之才共有一石(一种容量单位,一石等于十斗),其中曹子建(即曹植)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其他的人共分一斗。
”成语出处文章多,谓之八斗之才。
谢灵运尝曰:“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
”(南朝·宋·无名氏《释常谈·斗之才》)后人据此概括出成语“才高八斗”。
成语寓意“才高八斗”是南朝诗人谢灵运对三国时期诗人曹植的评价。
曹植是魏武帝曹操的儿子,也是他的儿子里最具才华的。
谢灵运虽然有些狂妄,但他的才华也是有目共睹的,并非浪得虚名。
平时人们一定要勤奋学习,等到也拥有过人的才华时,也一样会受到别人的肯定和赞赏。
成语运用成文用法“才高八斗”在句子中可充当作谓语、定语、宾语;形容人的文才高,知识丰富。
运用示例宋·张景《飞丸记·第二二出》:“我味此词,描情写意,宛然在目,不让长门洛神。
闻得前日易生,他才高八斗,想必是他。
”现代作家陈国凯《代价》:“可是对那些和他一样,对美术一窍不通的客人,他则大谈古往今来的诗画名幅了,往往使人肃然起敬,觉得丘建中确实是才高八斗,学富五车。
才高八斗成语典故故事
![才高八斗成语典故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4b1b2bb1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65.png)
才高八斗成语典故故事1. 才高八斗的由来“才高八斗”是一个形容一个人非常有才华、学识渊博的成语。
它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故事。
相传,在古代,有一位很有才华的书生叫李华。
他聪明机敏,才智过人,而且非常勤奋好学。
每天早晨,李华都会起得很早,读书、写字、背诵经典,一直到天亮。
就这样,他用了非常长的时间来积累知识,而且一直没有放松过自己。
有一天,李华听说城里来了一位盖世无敌的才子。
这个才子名叫张明,他被人们誉为“才高八斗”。
李华非常好奇,想亲眼见识一下这位才子的才华。
于是,李华怀着期待和敬佩的心情来到了张明硖石坪,只见人山人海,人们都来品味这位才子的卓越才华。
李华很幸运地站在了离张明最近的地方,这样他就可以更加清楚地观察到张明的一举一动。
张明以他的无与伦比的才智和知识震惊了在场的每个人。
他能答出所有人提出的问题,用他犀利的思维解释问题的本质,并用丰富的知识背景为问题提供了令人难以置信的解答。
与此同时,张明的回答也给人们带来了很多新的思考和启发。
看到张明才华出众的一面,李华感到非常惭愧。
他深深地意识到自己与张明相比,实在是差得太远了。
他决定要加倍努力,多读书、多思考,争取有一天也能成为像张明一样的才子。
2. 才高八斗的内涵“才高八斗”一词中的“斗”原指量器,用于衡量重量。
在这个成语中,八斗表示超出常人九倍之多,用来形容一个人的才华非常非凡。
这个成语蕴含了一个人才智过人、知识渊博的含义。
正因为才高八斗的内涵如此丰富和寓意深远,所以它经常被用来赞美一个人的卓越才华。
当我们夸赞一个人有才华的时候,可以用这句成语来形容。
3. 才高八斗的用法“才高八斗”是一个很常用的成语,经常出现在口语和书面语中。
它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某个领域非常有才华和造诣。
例如,我们可以用这个成语来表达对某位学者的赞美:“王教授的知识水平真是才高八斗啊!” 这句话中的“才高八斗”用来形容王教授的学识渊博,说明他在某个领域有很深的造诣。
另外,我们还可以用这个成语来形容某个领域的作品或成就非常出色。
才高八斗的成语故事
![才高八斗的成语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d5c2c0c9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81.png)
才高八斗的成语故事才高八斗的意思是形容人文才很高,你们知道才高八斗这个成语有什么故事吗?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了才高八斗成语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才高八斗的成语故事南朝谢灵运,是一位写了大量山水诗的文学家。
他聪明好学,读过许多书,从小受到祖父谢玄的厚爱。
他出身于东晋大士族,因他袭封康乐公的爵位,世人称他谢康乐。
他身为公侯,却并无实权,被派往永嘉任太守。
谢灵运自叹怀才不遇,常常丢下公务不管,却去游山玩水。
后来,他辞官移居会稽,常常与友人酗酒作乐。
当地太守派人劝他节制一些,却被他怒斥了一顿。
可是,谢灵运写的山水诗,却深受人们的喜爱。
他每写出一首新诗,立刻就会被人争相抄录,很快流传开去。
宋文帝接位后,将他召回京城做官,把他的诗作和书法赞为两宝。
谢灵运更加骄傲了,他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成语才高八斗由此而来,形容人的文才极高。
才高八斗的成语解释才高八斗cái gāo bādǒu[释义] 才:文才。
形容人文才很高。
[语出] 宋·佚名《释常谈·八斗之才》:“文章多;谓之‘八斗之才’。
谢灵运尝曰:‘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正音] 斗;不能读作“dòu”。
[辨形] 才;不能写作“材”。
[近义] 八斗之才才识过人才华横溢[反义] 才疏学浅才疏智浅[用法] 形容人的文才高;知识丰富。
一般作谓语、定语、宾语。
[结构] 主谓式。
用才高八斗造句1) 他演讲时,博徵古今,真是才高八斗。
2) 一言一行尽显你才高八斗,一张一弛方显你八面玲珑,一心一意祝愿你八面来财,一生一世愿和你八拜之交。
朋友,八一到了,祝你永远开心快乐!3) 他虽自诩才高八斗,但我读他的着作并无此感觉。
4) 不被自己弄晕,胜过才高八斗。
5) 我看他空有才高八斗的学问,一到紧要关头却总是连话都说不出来。
6) 论起音乐,他可谓才高八斗,但其他学问就难登大雅之堂了。
才高八斗成语的故事有哪些
![才高八斗成语的故事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5b280ac3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72.png)
才高八斗成语的故事有哪些才高八斗比喻人极有才华。
知道才高八斗故事吗?如何使用才高八斗成语造句呢?小编给大家收集了关于表达表示才高八斗成语造句,希望能帮助大家,欢迎大家学习参考!才高八斗成语[成语拼音] cái gāo bā dǒu[成语解释] 才:才华。
比喻人极有才华。
[典故出处] 《南史·谢灵运传》:“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
”才高八斗成语故事南朝谢灵运,是一位写了大量山水诗的文学家。
他聪明好学,读过许多书,从小受到祖父谢玄的厚爱。
他出身于东晋大士族,因他袭封康乐公的爵位,世人称他谢康乐。
他身为公侯,却并无实权,被派往永嘉任太守。
谢灵运自叹怀才不遇,常常丢下公务不管,却去游山玩水。
后来,他辞官移居会稽,常常与友人酗酒作乐。
当地太守派人劝他节制一些,却被他怒斥了一顿。
可是,谢灵运写的山水诗,却深受人们的喜爱。
他每写出一首新诗,立刻就会被人争相抄录,很快流传开去。
【二】历史上醇香悠远的曹植七步成诗的故事。
曹植在文学上的成就极高,他的的确确配得上谢灵运"才高八斗"的`评价,他青年时期的诗,多以宴饮游乐为主要内容,后来创作的诗文则以抒忧发愤为主,最著名的有《洛神赋》、《赠白马王彪》、《求自实表》等。
曹植,字子建。
他的诗"骨气奇高,词采华茂"。
他把五言体诗歌推到了一个新的艺术高峰。
著名诗人谢灵运曾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今天下共分一斗"。
如此也可看出他的才华。
曹植是曹操的第三子,小时侯随军奔波,直到13岁才在邺城安定下来。
此后他与当时著名文学家王粲、徐擀,沉琳、刘桢等人写诗作赋,名声很快就传播开了。
在曹操的几个儿子中,曹植是最有才华的,曹操也因此想"废长立幼",立曹植为太子。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曹植常常因好酒、任性而误事,出了不少差错。
使得曹操无法接受,对曹植很是失望。
成语故事才高八斗
![成语故事才高八斗](https://img.taocdn.com/s3/m/a8dff513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e9.png)
成语故事才高八斗【最新版3篇】目录(篇1)I.引子II.故事情节III.故事寓意IV.结尾正文(篇1)I.引子II.故事情节相传,古时候有个人名叫曹植,他是曹操的儿子,才华横溢,尤其擅长写诗文。
有一次,曹操想任命曹植为丞相,但考虑到曹植喜欢饮酒,怕他喝醉后误事,于是征求朝中大臣的意见。
正当曹操犹豫不决时,大将军曹洪站出来表示反对。
他说:“曹植虽然才华出众,但酒色过度,已患上严重的疾病。
这样的人怎么能担当重任呢?”曹操觉得曹洪说得有道理,于是决定不任命曹植为丞相。
然而,曹植的好友阮籍却站出来为曹植辩护:“曹植的才华无人能及,他的才情堪比八斗之才。
”阮籍的这句话引起了曹操的好奇心,他问:“什么是八斗之才?”阮籍解释道:“李白、杜甫等古代文人的才华,都可以用八斗来形容。
”曹操听了很受启发,认为如果曹植能够将酒色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那么他的才华足以胜任丞相一职。
于是,他决定任命曹植为丞相。
III.故事寓意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的才华是需要不断修炼和提升的。
即使有天赋,如果不用心去学习和提升自己,最终也无法成为真正有才华的人。
相反,即使没有天赋,只要肯努力,也能取得一定的成就。
IV.结尾这个故事也可以引申出对人生的思考:我们应该珍惜自己的天赋和才能,不断地学习和提升自己,让自己成为更加出色的人。
目录(篇2)I.引子II.故事背景III.故事情节IV.故事寓意V.结论正文(篇2)I.引子```才高八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成语,用来形容某人的才华非常高超。
```II.故事背景```才高八斗的故事源于南朝时期,当时有一个人名叫谢灵运,他非常有才华,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歌。
```III.故事情节```谢灵运非常自豪自己的才华,他认为只有自己的才能可以与天上的北斗星相媲美。
有一次,他与一位名叫曹植的文学家进行了一场比赛,要求他们各自写一篇文章来展示自己的才华。
谢灵运很快就完成了文章,而曹植则花费了更多的时间。
但是,当曹植完成文章后,人们发现他的文章比谢灵运的文章更加优美。
才高八斗成语故事(通用5篇)
![才高八斗成语故事(通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a9d9c3e8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9d.png)
才高八斗成语故事才高八斗成语故事(通用5篇)才高八斗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cái gāo bā dǒu,意思是形容人文才高超。
下面是小编带来的才高八斗成语故事(通用5篇),希望对你有帮助。
南朝谢灵运,是一位写了大量山水诗的文学家。
他聪明好学,读过许多书,从小受到祖父谢玄的厚爱。
他出身于东晋大士族,因他袭封康乐公的爵位,世人称他谢康乐。
他身为公侯,却并无实权,被派往永嘉任太守。
谢灵运自叹怀才不遇,常常丢下公务不管,却去游山玩水。
后来,他辞官移居会稽,常常与友人酗酒作乐。
当地太守派人劝他节制一些,却被他怒斥了一顿。
可是,谢灵运写的山水诗,却深受人们的喜爱。
他每写出一首新诗,立刻就会被人争相抄录,很快流传开去。
宋文帝接位后,将他召回京城做官,把他的诗作和书法赞为两宝。
谢灵运更加骄傲了,他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南朝宋国有谢灵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山水诗作家。
他的诗,大都描写会稽、永嘉、庐山等地的山水名胜,善于刻划自然景物,开创了文学史上的山水诗一派。
他写的诗艺术性很强,尤其注意形式美,很受文人雅士的喜爱。
他的诗篇一传出来,人们就竞相抄录,流传很广。
宋文帝很赏识他的文学才能,特地将他召回京都任职,并把他的诗作和书法称为“二宝”,常常要他边侍宴,边写诗作文。
一直自命不凡的谢灵运受到这种礼遇后,更加狂妄自大。
有一次,他一边喝酒一边自夸道:“魏晋以来,天下的文学之才共有一石(一种容量单位,一石等于十斗),其中曹子建(即曹植)独占八斗,我的'一斗,天下其他的人共分一斗。
”南朝宋国有谢灵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山水诗作家。
他的诗,大都描写会(kuài)稽、永嘉、庐山等地的山水名胜,善于刻画自然景物,开创了文学史上的山水诗一派。
他写的诗艺术性很强,尤其注意形式美,很受文人雅士的喜爱。
诗篇一传出来,人们就竞相抄录,流传很广。
宋文帝很赏识他的文学才能,特地将他召回京都任职,并把他的诗作和书法称为“二宝”,常常要他边侍宴,边写诗作文。
成语故事才高八斗
![成语故事才高八斗](https://img.taocdn.com/s3/m/30bbd47f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8640f54.png)
成语故事才高八斗成语故事才高八斗写出相关参考内容“才高八斗”是一个形容人才出众的成语,意思是一个人的才能非常出众,远超过其他人。
这个成语出自《史记·留侯列传》,讲述了战国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张仪的故事。
张仪是秦国的人才,苏秦、张仪并称“苏张”,被誉为战国时期的双子星。
苏秦智勇双全,擅长外交,而张仪则擅长兵法,善于指挥军队。
当时,秦国正与其他六国频繁交战,形势严峻。
秦国国君秦孝公非常重视苏秦和张仪这两位杰出的人才,希望能够利用他们的才能来增强秦国的实力。
在秦孝公的帮助下,张仪先后被派往魏国、楚国和燕国等国家进行外交斡旋。
张仪虽然才高八斗,但在这些国家的使节和官员面前,他都能谦虚谨慎,不张扬自己的才能,而是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与各国的官员进行交流,了解各国的情况和立场。
在与魏国的外交斡旋中,张仪发现了楚国和魏国之间的矛盾和矛盾,他提出了一个联盟的建议,即秦、魏、楚三国联手对抗其他国家。
这个建议得到了秦孝公的支持,最终形成了三国联盟。
在与楚国的外交斡旋中,张仪耐心地与楚王求见,并用大量的兵法知识和外交技巧来说服他。
最终,张仪成功地说服楚王,达成了秦楚之间的和平协议,避免了丧失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在与燕国的外交斡旋中,张仪发现燕国内部分裂,内外交困。
他成功地说服了燕王,建立了燕国和秦国的联盟关系,增强了秦国的势力。
张仪的才能使他在外交斡旋中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他谦虚有礼、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严谨谨慎、机智聪明、熟练运用兵法和外交技巧,这些都是他才高八斗的体现。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得出几个有关“才高八斗”的启示和教训。
首先,才能是重要的,但谦虚和倾听他人的意见同样重要。
一个人即使才高八斗,如果不懂得虚心请教,不善于聆听他人的意见,很容易陷入骄傲自满的状态,无法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才能。
其次,才高八斗的人要懂得灵活运用自己的才能,不仅要知道如何运用兵法和外交技巧,还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应对。
成语故事才高八斗
![成语故事才高八斗](https://img.taocdn.com/s3/m/12f431e3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e1.png)
成语故事才高八斗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成语“才高八斗”的来源和含义
2.成语中的历史人物及其故事
3.成语在现代的应用和启示
正文
【成语故事】才高八斗
“才高八斗”这个成语出自南朝宋国文人谢灵运称赞三国魏国文人曹植的话。
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的才情非常高超,一般用来形容文学艺术方面的杰出人才。
曹植是曹操的庶长子,自幼聪慧过人,才情出众,深得曹操的宠爱。
当时,曹操和袁绍争雄,曹操让曹植写出一篇讨伐袁绍的文章,曹植当即写出了千古流传的《白马篇》。
曹操看后大为赞赏,称赞曹植的才华高过自己八斗,因此有了“才高八斗”的成语。
【历史人物】
曹植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被誉为“八俊之一”。
他的文学才华十分出众,作品有《白马篇》、《七步诗》等。
曹植不仅在文学上有卓越成就,在政治上也有一定的建树,曾被封为陈王。
谢灵运是南朝宋国文人,是中国山水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作以清新自然、含蓄婉约著称。
他之所以称赞曹植“才高八斗”,是因为他十分钦佩曹植的文学才华。
【现代应用】
在现代社会,“才高八斗”这个成语被广泛运用来形容文学艺术方面的杰出人才。
比如,我们可以说某位作家、诗人、画家等才情出众,才华
高过八斗。
这个成语也可以用来自谦或者夸赞他人,表达对别人才华的认可和敬佩。
【启示】
成语“才高八斗”不仅仅是对文学艺术人才的赞美,更是对人们追求卓越、不断进取的精神鼓励。
我们应该向曹植等杰出人才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学艺术素养,追求卓越,为社会作出贡献。
成语才高八斗的典故
![成语才高八斗的典故](https://img.taocdn.com/s3/m/872f099a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02be844.png)
成语才高八斗的典故一个人如果非常有才华,那么可以用才高八斗这个成语来形容它。
对于才高八斗这个成语,你知道有哪些典故吗?下面店铺为大家整理了成语才高八斗的典故_才高八斗的历史典故,欢迎阅读。
才高八斗的典故南朝宋国有谢灵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山水诗作家。
他的诗,大都描写会稽、永嘉、庐山等地的山水名胜,善于刻划自然景物,开创了文学史上的山水诗一派。
他写的诗艺术性很强,尤其注意形式美,很受文人雅士的喜爱。
他的诗篇一传出来,人们就竞相抄录,流传很广。
宋文帝很赏识他的文学才能,特地将他召回京都任职,并把他的诗作和书法称为“二宝”,常常要他边侍宴,边写诗作文。
一直自命不凡的谢灵运受到这种礼遇后,更加狂妄自大。
有一次,他一边喝酒一边自夸道:“魏晋以来,天下的文学之才共有一石(一种容量单位,一石等于十斗),其中曹子建(即曹植)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其他的人共分一斗。
”才高八斗的意思【拼音】cái gāo bā dǒu【释义】形容人的文才高。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宾语。
【近义词】八斗之才、才识过人、才华横溢、学富五车、满腹经纶、博览群书、见多识广等【反义词】才疏学浅、才疏志浅、才疏智浅、不学无术、耳食之学、目不识丁等才高八斗造句1. 曹先生才高八斗定可谈空说有。
2. 他才高八斗,龙驭宾天,非同小可。
3. 他的妻子不仅长得花容月貌,而且才高八斗。
4. 反而公务员却没有同等的宪法授权,就算是才高八斗,仍是直接或间接受聘于政府,制度上应安于本份,对特首可提供意见,但政策一有决定,便得唯命是从,谨守政治中介的角色,义无反顾地全力执行。
5. 一个人要是时运不济,纵然才高八斗,也难有成就。
6. 机智问答时,只见他对所有问题都能应答如流,真是才高八斗!7. 听君一席话,始知才高八斗语非假。
8. 他演讲时,博徵古今,真是才高八斗。
9. 一言一行尽显你才高八斗,一张一弛方显你八面玲珑,一心一意祝愿你八面来财,一生一世愿和你八拜之交。
才高八斗历史典故
![才高八斗历史典故](https://img.taocdn.com/s3/m/8225f331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74.png)
才高八斗历史典故1. 起源才高八斗,又称才高八斗抬杠,是一个形容人才出众、学识渊博的成语。
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一个历史故事,讲述了两位才华横溢的学者在辩论时争相抬杠的情景。
2. 故事情节故事发生在北周时期的中国,当时北周的国子监中聚集了许多才华出众的学者。
其中有两位学者李敏和王智,他们都才高八斗,翰林才子,深得皇帝赏识。
一天,皇帝召见了李敏和王智,希望他们辩论一下,以展示他们的学识和智慧。
他们被赐了题目:“天地本原与道德修身之间的关系”。
两位学者接受了挑战,准备在皇帝面前一决高低。
他们开始了长时间的辩论,从神话传说到哲学思辨,从历史记载到社会现象,他们引经据典,互相驳斥。
这场辩论很快吸引了众人的围观,连宫廷内外的文人墨客也都前来观看。
辩论一直持续到天黑,两位学者依然不肯罢休。
他们不停地抬杠,不断地对对方进行反驳。
他们的辩论水平越来越高,越来越深入,触及了许多复杂而深奥的问题。
3. 辩论结果和意义皇帝和众人惊叹不已,对两位学者的才华深感钦佩。
他们在辩论中展示了卓越的学识和智慧,以及敏锐的思维能力和辩论技巧。
最终,辩论没有分出胜负,两位学者同为才高八斗。
皇帝对他们赞叹不已,并慷慨降谕,任命李敏为左拾遗,王智为右拾遗,共同负责国家文教事务。
这个故事不仅仅是为了表扬李敏和王智的才华横溢,更重要的是展示了古代中国崇尚学问和才华的风气。
才高八斗的历史典故流传至今,被人们广泛引用,用来形容才华出众的人。
4. 才高八斗的应用才高八斗这个成语在现代汉语中被广泛使用。
它形象地描绘了一个人的才华出众和学识渊博的境地。
无论是在文学作品还是日常口语中,都可以使用这个成语来表达对某个人才能的高度赞扬。
例如,在颁发奖项时,可以用才高八斗来形容获奖者:“这位获奖者才高八斗,功绩卓越,深受大家的敬佩。
”同样,在评价一位学者的时候,也可以使用才高八斗来赞美他的学识:“他是一位学风严谨、才高八斗的学者,深受学界的推崇。
才高八斗的典故
![才高八斗的典故](https://img.taocdn.com/s3/m/ed96431f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20.png)
才高八斗的典故
才高八斗的典故
才高八斗,形容人的文才高,知识丰富。
出自《蒙求》:天下才共有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
【典故】
“八斗”是南朝诗人谢灵运称颂三国魏诗人曹植时用的比喻。
他说:“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曹植)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后来人们便把“才高八斗”这个成语比喻文才高超的人。
南朝宋国有谢灵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山水诗作家。
他的诗,大都描写会(kuài)稽、永嘉、庐山等地的山水名胜,善于刻画自然景物,开创了文学史上的山水诗一派。
他写的诗艺术性很强,尤其注意形式美,很受文人雅士的喜爱。
诗篇一传出来,人们就竞相抄录,流传很广。
宋文帝很赏识他的文学才能,特地将他召回京都任职,并把他的诗作和书法称为“二宝”,常常要他边侍宴,边写诗。
一直自命不凡的谢灵运受到这种礼遇后,更加狂妄自大。
有一次,他一边喝酒一边自夸道:“魏晋以来,天下的'文学之才共有一石(一种容量单位,一石等于十斗),其中曹子建(即曹植)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其他的人共分一斗。
”从他的话中可以看出,他除了佩服曹植以外,其他人的才华都不在他眼里,自我评价非常高。
南北朝时最著名的大诗人谢灵运曾言:“天下才共一石(为我国古代容量单位,一石等于十斗),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
”由此,后世便称才学出众者为“才高八斗”或“八斗之才”。
如唐李商隐的《可叹》中有:“宓妃愁坐芝田馆,用尽陈王八斗才。
”唐徐的《献内翰杨侍郎》中有:“欲言温暑三口,闲赋宫词八斗才” 等等。
才高八斗成语典故
![才高八斗成语典故](https://img.taocdn.com/s3/m/d1a09ae44693daef5ef73d24.png)
成语典故《南史·谢灵运传》:“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
”南朝宋国有谢灵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山水诗作家。
他的诗,大都描写会(kuài)稽、永嘉、庐山等地的山水名胜,善于刻画自然景物,开创了文学史上的山水诗一派。
他写的诗艺术性很强,尤其注意形式美,很受文人雅士的喜爱。
诗篇一传出来,人们就竞相抄录,流传很广。
宋文帝很赏识他的文学才能,特地将他召回京都任职,并把他的诗作和书法称为“二宝”,常常要他边侍宴,边写诗作文。
一直自命不凡的谢灵运受到这种礼遇后,更加狂妄自大。
有一次,他一边喝酒一边自夸道:“魏晋以来,天下的文学之才共有一石(一种容量单位,一石等于十斗),其中曹子建(即曹植)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其他的人共分一斗。
”从他的话中可以看出,他除了佩服曹植以外,其他人的才华都不在他眼里,自我评价非常高。
南北朝时最著名的大诗人谢灵运曾言:“天下才共一石(为我国古代容量单位,一石等于十斗),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
”由此,后世便称才学出众者为“才高八斗”或“八斗之才”。
如唐李商隐的《可叹》中有:“宠妃愁坐芝田馆,用尽陈王八斗才。
”唐徐夤的《献内翰杨侍郎》中有:“欲言温暑三缄口,闲赋宫词八斗才” 等等。
成语故事南朝谢灵运,是一位写了大量山水诗的文学家。
他聪明好学,读过许多书,从小受到祖父谢玄的厚爱。
他出身于东晋大士族,因他袭封康乐公的爵位,世人称他谢康乐。
他身为公侯,却并无实权,被派往永嘉任太守。
谢灵运自叹怀才不遇,常常丢下公务不管,却去游山玩水。
后来,他辞官移居会稽,常常与友人酗酒作乐。
当地太守派人劝他节制一些,却被他怒斥了一顿。
可是,谢灵运写的山水诗,却深受人们的喜爱。
他每写出一首新诗,立刻就会被人争相抄录,很快流传开去。
宋文帝接位后,将他召回京城做官,把他的诗作和书法赞为两宝。
谢灵运更加骄傲了,他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才高八斗是什么故事
![才高八斗是什么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b5e5e8eb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e8.png)
才高八斗是什么故事才高八斗说的是南朝宋国的山水作家谢灵运。
意思是形容人的文才高超、才华出众。
出自南朝·宋·无名氏《释常谈·斗之才》。
才高八斗南朝宋国谢灵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山水诗作家。
他政治上的失意,从而寄情于山水,写有大量山水诗,与文章冠绝当时的另一个文人颜延之齐名,并称为“江东第一”。
他的诗,大都描写会稽、永嘉、庐山等地的山水名胜,善于刻画自然景物,开创了文学史上的山水诗一派。
他写的诗艺术性很强,尤其注意形式美,很受文人雅士的喜爱。
诗篇一传出来,人们就竞相抄录,流传很广。
宋文帝很赏识他的文学才能,特地将他召回京都任职,并把他的诗作和书法称为“二宝”,常常要他边侍宴,边写诗作文。
谢灵运为人清狂,恃才傲物,曾于饮酒时自叹道:“天下才共一石(一种容量单位,一石等于十斗),曹子建(即曹植)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分一斗。
”意味天下人的才华都不在他眼里,只有曹植文才卓越,可使他由衷折服。
由此,后世便称才学出众者为“才高八斗”或“八斗之才”。
如唐李商隐的《可叹》中有:“宓妃愁坐芝田馆,用尽陈王八斗才。
”唐徐夤的《献内翰杨侍郎》中有:“欲言温暑三缄口,闲赋宫词八斗才” 等等。
出处宋·佚名《释常谈·八斗之才》:“文章多;谓之‘八斗之才’。
谢灵运尝曰:‘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谢灵运谢灵运(385年-433年),原名公义,字灵运,以字行于世,小名客儿,世称谢客,陈郡阳夏县(今河南太康)人,生于会稽郡始宁县(今浙江上虞),出身陈郡谢氏。
南北朝时期诗人、佛学家、旅行家。
晋安帝元兴二年(403年),谢灵运继承了祖父的爵位,被封为康乐公。
义熙元年(405年),出任大司马司马德文的行参军。
此后任抚军将军记室参军、太尉参军等职。
刘宋代晋后,降封康乐侯,历任永嘉太守、秘书监、临川内史,元嘉十年(433年),被宋文帝刘义隆以“叛逆”罪名杀害,年仅四十九岁。
才高八斗的典故
![才高八斗的典故](https://img.taocdn.com/s3/m/aa092405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275c750.png)
才高八斗的典故才高八斗的典故“八斗”是南朝诗人谢灵运称颂三国魏诗人曹植时用的比喻。
你知道是怎么比喻的吗?以下是cnfla小编为你整理的才高八斗的典故,希望对你有帮助,欢迎阅读。
【历史典故】南朝宋国有谢灵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山水诗作家。
他政治上的失意,从而寄情于山水,写有大量山水诗,与文章冠绝当时的另一个文人颜延之齐名,并称为"江东第一"。
他的诗,大都描写会(kuài)稽、永嘉、庐山等地的山水名胜,善于刻画自然景物,开创了文学史上的山水诗一派。
他写的诗艺术性很强,尤其注意形式美,很受文人雅士的.喜爱。
诗篇一传出来,人们就竞相抄录,流传很广。
宋文帝很赏识他的文学才能,特地将他召回京都任职,并把他的诗作和书法称为“二宝”,常常要他边侍宴,边写诗作文。
谢灵运为人清狂,恃才傲物,曾于饮酒时自叹道:“天下才共一石(一种容量单位,一石等于十斗),曹子建(即曹植)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分一斗。
”意味天下人的才华都不在他眼里,只有曹植文才卓越,可使他由衷折服。
由此,后世便称才学出众者为“才高八斗”或“八斗之才”。
如唐李商隐的《可叹》中有:“宓妃愁坐芝田馆,用尽陈王八斗才。
”唐徐夤的《献内翰杨侍郎》中有:“欲言温暑三缄口,闲赋宫词八斗才” 等等。
【拓展延伸】曹植是三国人,天资聪颖,10岁就可以写一手好文章。
有一次,他的父亲曹操看了他的文章后,非常惊讶地问:“这是你写的吗?”曹植忙跪下说:“我下笔就可以成章。
如果父亲不相信,我愿意接受测试。
”这时正好铜雀台落成了,于是曹操命自己的几个儿子各写一篇记文。
曹植提笔便写下了名篇《铜雀台赋》,曹操这才相信曹植的文采的确高人一筹。
后来曹植的哥哥曹丕作了皇帝。
曹丕心眼小,容不下这个弟弟,找了个罪名要处死他,说:“如果你能在七步之内做成一首诗,我就饶了你。
如果做不成,可不要怪我了!”曹植请他出个题目。
曹丕说∶“就以兄弟为题目,但不许出现兄弟二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才高八斗成语故事导读:才高八斗成语故事才高八斗成语故事1南朝谢灵运,是一位写了大量山水诗的文学家。
他聪明好学,读过许多书,从小受到祖父谢玄的厚爱。
他出身于东晋大士族,因他袭封康乐公的爵位,世人称他谢康乐。
他身为公侯,却并无实权,被派往永嘉任太守。
谢灵运自叹怀才不遇,常常丢下公务不管,却去游山玩水。
后来,他辞官移居会稽,常常与友人酗酒作乐。
当地太守派人劝他节制一些,却被他怒斥了一顿。
可是,谢灵运写的山水诗,却深受人们的喜爱。
他每写出一首新诗,立刻就会被人争相抄录,很快流传开去。
宋文帝接位后,将他召回京城做官,把他的诗作和书法赞为两宝。
谢灵运更加骄傲了,他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才高八斗成语故事2Highly TalentedTsau Pi and Tsau Jr were sons of Tsau Tsau. Both were very gifted writers, and Tsau Jr was especially quick-witted.After Tsau Tsau's death, Tsau Pi took over the throne of the kingdom of wei. Jealous of Tsau Jr's literary ability, and afraid that he might cause problems, Tsau Pi was always lookingfor a way to kill his brother.One day, Tsau Pi called Tsau Jr into see him.He ordered his brother to make up a poem within the time it took to walk seven steps, adding that if he could not, his life would be in danger.Greatly saddened, Tsau Jr began to walk and to think. Before he had taken the seven steps, he had already finished his poem, the meaning of which was: "Brothers are of the same family, so why should the oppress each other?"Tsau Jr was very intelligent and loved to study. He wrote many outstanding articles which showed his artistic talent and earned him the admiration of many people. One scholar said of him: "Heaven gave the world ten decalitres of talent, and Tsau Jr alone has eight of them."Today, to say that a person "has eight decalitres of talent" is to say that he has a great aptitude for writing.才高八斗曹丕与曹植都是曹操的儿子,二者均有才华,特别是曹植更具文采。
在曹操,死后,曹丕继任大统,但他嫉妒曹植的才华,同时也惧怕曹植回谋反,所以一直在伺机杀害曹植。
有一天,曹丕要求接见曹植,他要求曹植在他七步之内作诗一首,如果做不到,就会有生命危险。
悲愤之下,曹植急中生智,作出七步诗,是的意思就是“本来就是亲兄弟,为什么要这样步步紧逼,伤及感情?”曹植文采俱佳,热爱学习,他曾做过不少才华横溢的文赋,均令世人感叹不已。
曾有一位学者说道:“如若天下文采共有十斗,曹植一人独占八斗。
”今天,如果我们说一个人“才高八斗”,就是指他“才华横溢,很有文采”。
才高八斗成语故事3解释:比喻极有才华。
出处:南朝·宋·无名氏《释常谈·斗之才》文章多,谓之八斗之才。
谢灵运尝曰:“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斗,我的一斗,天下兵分一斗。
”释义:比喻极有才华。
故事:南朝宋国有谢灵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山水诗作家。
他的诗,大都描写会稽、永嘉、庐山等地的山水名胜,善于刻划自然景物,开创了文学史上的山水诗一派。
他写的诗艺术性很强,尤其注意形式美,很受文人雅士的喜爱。
他的诗篇一传出来,人们就竞相抄录,流传很广。
宋文帝很赏识他的文学才能,特地将他召回京都任职,并把他的诗作和书法称为“二宝”,常常要他边侍宴,边写诗作文。
一直自命不凡的谢灵运受到这种礼遇后,更加狂妄自大。
有一次,他一边喝酒一边自夸道:“魏晋以来,天下的文学之才共有一石(一种容量单位,一石等于十斗),其中曹子建(即曹植)独占八斗,我的一斗,天下其他的人共分一斗。
”才高八斗成语故事4才高八斗的典故:南朝宋国有谢灵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山水诗作家。
他的诗,大都描写会稽、永嘉、庐山等地的山水名胜,善于刻划自然景物,开创了文学史上的山水诗一派。
他写的诗艺术性很强,尤其注意形式美,很受文人雅士的喜爱。
他的诗篇一传出来,人们就竞相抄录,流传很广。
宋文帝很赏识他的文学才能,特地将他召回京都任职,并把他的诗作和书法称为“二宝”,常常要他边侍宴,边写诗作文。
一直自命不凡的谢灵运受到这种礼遇后,更加狂妄自大。
有一次,他一边喝酒一边自夸道:“魏晋以来,天下的文学之才共有一石(一种容量单位,一石等于十斗),其中曹子建(即曹植)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其他的人共分一斗。
”人们用“才高八斗”来比喻极有才华。
才高八斗的汉语词典解释:比喻人极有才华。
●宋无名氏《释常谈·八斗之才》:「文章多谓之八斗之才,谢灵运尝曰:‘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明陈汝元《金莲记·偕计》:「不佞姓苏,名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也。
学富五车,才高八斗。
」●《再生缘》卷一:「学富五车真不假,才高八斗果非轻。
」●陈国凯《代价》:「可是对那些和他一样,对美术一窍不通的客人,他则大谈古往今来的诗画名幅了,往往使人肃然起敬,觉得丘建中确实是才高八斗,学富五车。
」才高八斗的近义词/反义词如下:近义词:学富五车、如椽大笔、满腹经纶、八斗之才、才识过人、才占八斗、博览群书、才华横溢反义词:才疏志浅、才疏学浅、胸无点墨用才高八斗造句:1、燕燕才高八斗,什么问题都难不住她。
2、曹先生才高八斗定可谈空说有。
3、一个人要是时运不济,纵然才高八斗,也难有成就。
4、他才高八斗,龙驭宾天,非同小可。
5、听君一席话,始知才高八斗语非假。
6、他演讲时,博徵古今,真是才高八斗。
7、如今科技这么发达,谁敢像谢灵运那样自称才高八斗。
8、他虽自诩才高八斗,但我读他的着作并无此感觉。
9、不被自己弄晕,胜过才高八斗。
10、他的妻子不仅长得花容月貌,而且才高八斗。
才高八斗成语故事5“才高八斗”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比喻极有才华。
这个成语来源于南朝.宋.无名字《释常谈.八斗之才》,文章多,谓之八斗之才。
谢灵运尝曰:“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南朝宋国有谢灵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山水诗作家。
他的诗,大都描写会稽、永嘉、庐山等地的山水名胜,善于刻划自然景物,开创了文学史上的山水诗一派。
他写的诗艺术性很强,尤其注意形式美,很受文人雅士的喜爱。
诗篇一传出来,人们就竞相抄录,流传很广。
宋文帝很赏识他的文学才能,特地将他召回京都任职,并把他的诗作和书法称为“二宝”,常常要他边侍宴,边写诗作文。
一直自命不凡的谢灵运受到这种礼遇后,更加狂妄自大。
有一次,他一边喝酒一边自夸道:“魏晋以来,天下的文学之才共有一石(一种容量单位,一石等于十斗),其中曹子建(即曹植)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其他的人共分一斗。
”才高八斗成语故事6【出处】《南史·谢灵运传》。
谢灵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山水诗人。
他出生于南朝时期,从小便好读诗书,聪明过人。
成年后,谢灵运不仅诗文出色,在书法上更是造诣极深。
当朝皇帝对谢灵运十分宠信,常将谢灵运作的诗小心收藏起来,称之为“二宝”,但在一些国家重职上却没有倚重于他。
后来,谢灵运索性辞官回乡,寄情于山水之间,沉醉于自然之中。
方巾布衣,脚着木屐,率性而为,凭兴而作,写下了大量绝妙的好诗。
谢灵运性近自然,诗风清新,每有新诗写出,便被人四处传抄,争相诵读,从乡间直至京城。
有人当面称赞他说:“谢公,您才华盖世,卓然不群,真是让人羡慕啊!”谢灵运哈哈大笑,一挥袍袖说:“哪里,天下的才华如果有一石的话,子建(曹植)就会占得八斗,我自己占一斗,其余的一斗只能由天下所有文人共分了!”释义现用来比喻人才华横溢。
才高八斗成语故事7出处:南朝·宋·无名氏的《释常谈·八斗之才》。
意思:比喻极有才华。
才:文才,才华。
读书笔记“才高八斗”一词,最早出自南北朝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诗人谢灵运之口。
三国时,曹操的二儿子曹植从小就很聪明,才思敏捷,文词富丽。
曹操很喜欢他。
曹操在世的时候,曹植的`生活安定、优越,那时他写的文章和诗歌比较华美。
然而,曹操去世后,特别是他的哥哥曹丕即位后,他就不断受到打击。
到了他侄儿曹睿(魏明帝)即位后,诗句,受到的打击就更加多了。
由于他政治上受迫害,精神上被压抑,生活相当苦闷,因此这一时期他写的诗歌揭露统治阶级内部的黑暗和矛盾,表现他对统治者的愤恨和要求自由的思想,也能由此而产生一定程度的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所以曹植后一时期的创作,从现实意义来说,比早期的要好一些。
谢灵运虽然不太满意曹植前期的作品,说它是“但美遨游,不及世事”,但总体是对曹植还是十分钦佩的。
他给曹植的评语是:“天下文才共一石,而子建独得八斗!”形容曹植的学问高,文才好。
才高八斗成语故事8【注音】cái gāo bā dǒu【典故】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
《南史·谢灵运传》【释义】才:才华。
比喻人极有才华。
【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形容人的文才高【结构】主谓式【近义词】八斗之才、才识过人、才华横溢【相反词】才疏学浅、才疏志浅【押韵词】释车下走、画疆墨守、随风倒柳、打鸡骂狗、方正不苟、投亲靠友、七郄八手、一递一口、强中自有强中手、行同能偶【年代】古代【语文同步】美人都是“柳腰桃面”“王嫱西施”,才子都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谈风景必是“春花秋月”,叙离别不外“柳岸灞桥,做买卖都有“端木遗风”,到现在用铅字排印数籍还是“付梓”“杀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