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学复习重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用建筑——概论篇(第1篇概论)
一、建筑设计的内容:对建筑空间的研究以及对构成建筑空间的建筑物实体的研究。
二、建筑分类
(一)建筑分类
生产性建筑 工业建筑(生产厂房、动力建筑、储藏建筑)
建筑 农业建筑(温室、粮仓、水产品养殖场)
非生产性建筑 民用建筑
(二)民用建筑的分类
1、按使用功能分
1)居住建筑
2)公共建筑
2、按层数分
1)低层(1-3层)
2)多层(4-6层)
3)中高层(7-9层)
4)高层(10-30层或总高在24米以上的公共建筑,但不包括高度超过24的单层主体建筑。)
5)超高层(高度大于100米。)
3、按主要承重结构材料分
1)砖木结构
2)砖混结构
3)钢筋混凝土结构
4)钢结构
5)其他结构
三、建筑物的主要组成部分
基础、楼地层、墙或柱、楼电梯、屋盖、门窗。
四、建筑物的构成系统分析
包括三个系统,即结构支承系统,围护分隔系统,设备系统 。
五、建筑设计的程序
a) 方案阶段
b) 初步设计阶段
c) 技术设计阶段
d) 施工设计阶段
六、建筑设计的要求
1、满足建筑功能要求
2、采用合理的技术措施
3、具有良好的经济效果
4、考虑建筑美观要求
5、符合总体规划要求
民用建筑——设计原理篇(第2篇 建筑空间构成及组合)
第1章 建筑平面的功能分析和平面组合设计
建筑平面面积组成
建筑面积=结构面积+有效面积)
有效平面=使用面积+交通面积
平面利用系数K=使用面积/建筑面积
一、使用房间的平面设计
1、建筑模数的四个要素:大小、形状、尺寸、门窗
2、房间的形状
房间形状的确定受多种因素的制约:
(1)室内使用性质要求和活动特点。
(2)家具设备类型及布置方式。
(3)采光、通风、视线、音响的要求。
(4)结构、构造、施工等技术经济合理性。
(5)空间观感。
(6)建筑物周围环境和基地大小。
3、门的设计
(1)采光
(2)通行
(3)通风
4、窗的设计
(1)采光:强度、均匀度、避免眩光
采光面积比即窗的净面积和地面净面积的比值。
(2)通风:热压、风压
三、交通联系的平面设计
(一)分类
交通联系部分包括水平交通空间,垂直交通空间,交通枢纽空间等。
(二)设计要求
1. 满足使用高峰时段人流、货流通过所需占用的安全尺度;
2. 符合紧急情况下规范所规定的疏散要求;
3. 方便各使用空间之间的联系,交通路线简捷明确;
4. 满足采光、通风等方面的需要。
5. 力求节省交通面积。
6. 考虑空间处理等造型问题。
(三)设计程序
1.结合平面布局考虑交通联系部分在建筑平面中的

位置
2.确定走廊、楼梯等通行疏散要求的宽度
3.确定门厅、过厅等人们停留和通行必需的面积
4.综合协调考虑空间组合情况
(四)各种交通联系部分的平面设计
1、走道
(1)分类
(2)宽度
走道的宽度主要根据A人流和家具通行、B安全疏散、防火规范、C走道性质、D空间感受来综合考虑。
(3)长度
走道的长度应根据建筑性质即组合需要、采光、耐火等级及防火规范来确定。
(4)走道的采光和通风
走道的采光和通风主要依靠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
四、建筑平面的组合设计
(一)建筑平面的组合要求
(3)功能分区方法(空间关系)
A主次关系
B内外关系
C联系与分隔:声音、卫生、管理
D流线组织明确
2、结构类型
(1)混合结构
(2)框架结构
(3)剪力墙结构
(4)框剪结构
(5)空间结构
(三)平面组合形式
1、走道式组合
2、套间式组合
3、大厅式组合
4、单元式组合
5. 混合式组合

民用建筑——设计原理篇(第2篇 建筑空间构成及组合)
第2章 建筑物各部分高度的确定和剖面设计
基本概念

建筑物的标高系统——将建筑物底层室内某指定地面的高度定为±0.00,单位是米(m)。高于这个标高的为正标高,反之则为负标高。

层高:该层的地坪或楼板面到上层楼板面的距离。层高=净高+构造高度
净高:层高减楼板结构层的厚度。
一、决定建筑物某部分净高的因素
1) 家具、设备的安置和使用高度
2) 人活动所需要的使用高度
3) 满足生理、心理要求的其他标准
4) 节能要求
二 房屋的层数和总高度的确定
(一)层数、高度和等级划分:3层以下为底层、4-6层为多层、7-9层为中高层、10-30为高层、高度在100米以上为超高层
民用建筑——设计原理篇(第2篇 建筑空间构成及组合)
第3章 建筑物体型组合和立面设计
一、建筑体形及立面设计的要求
(一)反映建筑使用功能要求和特征
(二)结合材料性能、结构构造和施工技术的特点
(三)适应社会经济条件
(四)符合城市规划及基地环境的要求
(五)符合建筑造型和立面构图的一些规律
二、五个美学构图法则:
1、统一与变化
2、均衡与稳定
3、韵律
4、对比(质感、色彩、虚实)
5、比例、尺度
民用建筑——设计原理篇(第2篇 建筑空间构成及组合)
第4章 建筑在总平面中的布置
一、基地红线—工程项目立项时,规划部门在下发的基地蓝图上所圈定的建筑用地范围
二、建筑物的日照间距计算公式为:L=H × ctgα× cosβ

民用建筑——设计原理篇(第3篇 常用结构体系所适用的建筑类型)
一、墙承重结构
1、砌体墙承重:
2、钢筋

混凝土墙承重系统

民用建筑——构造原理篇(第4篇 建筑构造)
第1章 建筑构造综述

一.建筑物的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作用
一幢建筑,一般是由基础、墙或柱、楼地层、楼梯、屋顶和门窗等六大部分所组成。
二、建筑构造设计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满足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及变化的要求
(二)充分发挥所用材料的各种性能
(三)注意施工的可能性和现实性
(四)注意感官效果及对建筑空间构成的影响
(五)讲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六)符合相关各项建筑法规和规范的要求

第2章 阳台和雨篷
一、阳台和雨篷的结构形式:一类是悬挑的、一类是悬挂的
第3章墙体的基本构造
一、墙体的类型
(一)按墙体所在位置分类
按墙体在平面上所处位置不同,可分为外墙和内墙。
(二)按墙体受力状况分类
在混合结构建筑中,按墙体受力方式分为两种:承重墙和非承重墙。
非承重墙又可分为:1、自承重墙;2、隔墙;3、填充墙;4、幕墙。
(三)按材料
砖墙/石墙/土墙/混凝土墙/钢筋混凝土墙。
(四)按施工方式分类
按施工方法墙体可以分为块材墙、板筑墙及板材墙三种。
(五)按墙体构造方式分类
按构造方式墙体可以分为实体墙、空体墙和组合墙三种
二、构造柱的构造位置:
1. 建筑物的四角(外墙转角)
2. 内外墙交接处
3. 楼梯间的四角
4. 较长墙体
三、洞口上方梁的构造方式
砖拱(平拱、弧拱和半圆拱)、钢筋砖过梁和钢筋混凝土过梁
四、轻质内隔墙、隔断的类别
立筋类隔墙、条板类隔墙和活动隔墙
第4章 墙及楼地面面层
一、 基本构造层:a基层(承载找平)b结合层(连接找平)c面层(对建筑物和构件保护起到美观作用)
二、 建筑物墙及楼地面面层的构造做法:
按施工工艺分为粉刷类、粘贴类、钉挂类和裱糊类
第5章 基础
一、 基础的概念:建筑物与土壤直接接触的部分
二、 地基:支承建筑物重量的土层;地基可分为: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
三、 基础的预埋深度:从室外设计地面至基础底面的垂直距离称为基础的预埋深度
四、 基础的类型:按基础所采用材料和受力特点分为刚性基础和非刚性基础;以结构形式分为条形基础、筏形基础、桩基础、箱型基础
民用建筑——构造原理篇(第4篇 建筑构造)—— 楼梯
第6章 楼梯及其他垂直交通设施
一、楼梯的组成
(一)楼梯段
(二)楼梯平台
(三)扶手栏杆
二、楼梯的组成形式表现为阶段之间的组合和转折关系
三.楼梯的施工工艺主要分为现浇和预制装配两种
四、楼梯的面层处理:踏面材料必须防滑,而且在平台和踏步的前缘要安装防滑条

五、楼梯的设计概要(有关楼梯设计的一般规定)P217
(一)楼梯平面表示
(二)楼梯的尺寸
1.开间=半墙厚+楼梯宽度+梯井宽度+梯段宽度+半墙厚
2.进深=半墙厚+楼层平台宽度+梯段长度+中间平台宽度+半墙厚
3.剖面
为保证在这些部位通行或搬运物件时不受影响,其净高在平台处应大于2m;在梯段处应大于2. 2m。
4.楼梯栏杆扶手的高度
六、楼梯设计的一般步骤:
1、决定层间梯段段数及其平面转折关系
2、按照规范要求通过试商决定层间的楼梯踏步数
3、决定整个楼梯间的平面尺寸
4、用剖面来检验楼梯的平面设计
七、 电梯
(一)电梯的参数:
1、荷载(能够承受的最大重量)
2、提升速度
3、提升高度
(二)电梯的组成
1、电梯井道
2、电梯机房
3、井道地坑
4、组成电梯的有关部件:轿厢、井壁导轨和导轨支架、牵引轮及其钢支架、钢丝绳、平衡锤、轿厢开关门、检修起重吊钩等、有关电器部件。
(三)电梯井道构造
1、电梯井道的设计应满足如下要求:
(1)井道的防火
(2)井道的隔振与隔声
(3)井道的通风
(4)井道的检修

民用建筑——构造原理篇(第4篇 建筑构造)——屋顶
第8章 8.2建筑防水构造P257
建筑防水构造综述
建筑防水构造做法按照的基本原则:
(一) 有效控制建筑物的变形,如热胀冷缩、不均匀沉降等等
(二) 对有可能积水的部位采取疏导的措施使水能够及时排走不至于积水而造成渗漏
(三) 对防水的关键部位,采取构造措施,将水堵在外部,不使入侵
(四) 民用建筑——构造原理篇(第4篇 建筑构造)——变形缝
第9章建筑保温、隔热构造P286


第10章 建筑变形缝构造
1.为什么设置变形缝?
在建筑物因昼夜温差、不均匀沉降以及地震而可能引起结构破坏的变形的敏感部位或其它必要的部位,预先设缝将整个建筑物沿全高断开,令断开后建筑物的各部分成为独立的单元,或者是划分为简单、规则、均一的段,并令各段之间的缝达到一定的宽度,以能够适应变形的需要
2.变形缝的种类?
a) 伸缩缝(温度缝)—对应昼夜温差引起的变形;
b) 沉降缝—对应不均匀沉降引起的变形;
c) 防震缝—对应地震可能引起的变形
3.变形缝的设计要求?
a) 伸缩缝—根据建筑物的长度、结构类型和屋盖刚度以及屋面有否设保温或隔热层来考虑
基础不必断开
b) 沉降缝—针对有可能造成建筑不均匀沉降的因素,例如地基土质不均匀、建筑物本身相邻部分高差悬殊或荷载悬殊、建筑物结构形式变化大、新老建筑相邻(或扩建项目)等
基础必须断开
c) 防震缝—针对地震时容易产生应力集中而引起建筑物结构断裂

,发生破坏的部位

5.变形缝的防火设置?
6、三大缝的位置和宽度?
7、伸缩逢的结构处理?
双墙或者双柱/悬挑方案/简支水平构件过渡
8、伸缩缝节点构造?
9、沉降缝的构造?
10、防震缝构造要点?
11、变形缝的设置原则?
变形缝
建筑物在外界因素作用下常会产生变形,导致开裂甚至破坏。由于温度变化,地基不均匀趁降和地震因素的影响,易使建筑发生变形或破坏,故在设计时应事先将房屋划分成若干个独立部分,使各部分能自由独立的变化。这种将建筑物垂直分开的预留缝称为变形缝。包括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
(一)伸缩缝:建筑构件因温度和湿度等因素的变化会产生胀缩变形。为此,通常在建筑物适当的部位设置竖缝,自基础以上将房屋的墙体、楼板层、 屋顶等构件断开,将建筑物分离成几个独立的部分。伸缩缝间距为60m左右;宽度20mm ~30 mm。基础不要断开。
(二)沉降缝:可能使地基发生不均匀沉降时,需要设缝将结构分为几部分,使其每一部分的沉降比较均匀,避免在结构中产生额外的应力,该缝即称之为“沉降缝”。 沉降缝把建筑物划分成几个段落,自成系统,从基础、墙体、楼板到房顶各不连接。缝宽一般为30~70毫米。通常设置(1)建筑物平面的转折部位 (2)建筑的高度和荷载差异较大处(3)过长建筑物的适当部位(4)地基土的压缩性有着显著差异(5)建筑物基础类型不同以及分期建造房屋的交界处
(三)防震缝:在地震烈度≥8度的地区,为防止建筑物各部分由于地震引起房屋破坏所设置的垂直缝称为防震缝。它的设置目的是将大型建筑物分隔为较小的部分,形成相对独立的防震单元,避免因地震造成建筑物整体震动不协调,而产生破坏。 缝的两侧应有墙,基础可断可不断开。最小缝隙尺寸为50 ~100 mm。设置原则:(1)房屋立面高差在6m以上 (2)房屋有错层,并且楼板高差较大 (3)各组成部分的刚度截然不同 。
有很多建筑物对这三种接缝进行了综合考虑,即所谓的“三缝合一”。在抗震设防区,沉降缝和伸缩缝须满足抗震缝要求。 即应统一按防震缝对待。
(四)不设变形缝的做法
a) 加强基础处理
b) 加强结构易变形处得处理
c) 做后浇板带
(五)变形缝设缝的比较P310表格

民用建筑——构造原理篇(第4篇 建筑构造)——门窗
第7章 门和窗
1、门窗的作用
2、门窗设计应满足什么要求?
3、不同材质的门窗特点?
(1)钢门窗
(2)彩板门窗
(3)铝合金门窗
(4)塑钢门窗
4、门、窗的组成? 门窗的五金有哪些? T
5、指出“贴脸板、筒子板、门蹬、门碰头、背槽、线

脚、铲口或钉口”的位置,并分析其功能。
6、比较夹板门和镶板门?
7、如何选择窗扇玻璃?
8、门的类型(按开启方式分)及构造特点适用范围?
9、窗的类型(按开启方式分)及构造特点和适用范围?
10、木门窗樘安装有哪两种方式?
11、门、窗的尺度要求?
12、门、窗的图面表达?
13、钢门窗框如何固定在墙上?
14、木、钢门窗如何安装玻璃?
15、门窗框与墙间缝如何处理?T
16、外门、窗如何防水?T
17、列举几种遮阳措施?
18、为北方一幼儿园选择门窗。
19、介绍几种特殊门窗(五)变形缝设缝的比较P310表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