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修辞手法知识点与练习
小学语文修辞手法教案及练习
小学语文修辞手法教案及练习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常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对偶等。
2. 培养学生运用修辞手法进行写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主动参与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比喻: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
2. 拟人:把事物人格化,赋予它们人的属性。
5. 设问:自问自答或只问不答的修辞方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掌握比喻、拟人、排比、对偶、设问等修辞手法的概念和用法。
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际写作中灵活运用这些修辞手法。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修辞手法的概念和用法。
2. 示例法:通过典型例句展示修辞手法的实际运用。
3. 练习法:让学生通过练习来巩固所学的修辞手法。
4. 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和经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生活中的比喻和拟人现象,引发学生对修辞手法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比喻、拟人、排比、对偶、设问等修辞手法的概念和用法,举例说明。
3. 示例:展示典型例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各种修辞手法的效果。
4. 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进行写作。
5. 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心得和经验,互相学习和借鉴。
6.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的修辞手法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7. 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的修辞手法。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讲解、练习和讨论,评价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收集学生的写作作品,评价他们运用修辞手法的准确性和创造性。
3. 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提高他们的自我认知和表达能力。
七、教学反馈:1. 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有明显提高。
2. 学生能够在写作中灵活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提高写作的表达效果。
3. 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更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练习。
八、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修辞手法,如夸张、反问、借代等。
小升初语文修辞手法专项练习附答案
语文修辞手法专项练习附答案一、修辞手法解释1.拟人:借助想象力,把事物当作人来写。
即赋予它们人的言行、思想、感情等。
2.比喻:打比方,是用具体的、浅显的、熟悉的、形象鲜明的事物去说明或描写抽象的、深奥的事物。
这样可以把事物的形象描写得更生动、具体。
打比方的双方要有共同特征。
3.排比:运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句子或词组,排成一串。
这样的句子可以加强语言的气势,表达强烈的感情,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4.夸张:对描写的事物有意识地加以夸大或缩小,以突出事物的特征,表达作者的感情,引起读者的联想,加深印象。
5.设问: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或思考,先自行提出问题,再自己进行回答。
即自问自答。
6.反问:将明确的意思用问句的形式表达出来,即只问不答,问中有答。
7.对偶: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词性相同或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应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手法。
二、修辞专项练习及答案(一)判断下列句子中分别使用什么修辞手法,填在括号内。
1.豆大点的人也想造反。
()2.春天,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3.学习如钻探石油,钻得愈深,愈能找到知识的精髓。
()4.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5.这件事怎么不是你的错呢?()6.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7.花儿在欢笑,鸟儿在歌唱,小草在翩翩起舞。
()8.老师是园丁,我们是花朵。
()9.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二)说说下面句子使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在括号里写出一到两种。
1.一串串宝石般的水珠飞腾着,飞腾着,落进深潭。
()2.听了这感人的故事后,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3.别看小草的身躯是那样的柔弱,却有着惊人的生命力。
狂风暴雨休想催垮它;洪水干旱不能灭绝它;即使是车轮将它碾得粉身碎骨,不用多久,它又会从地下挺直身躯,开始新的生活。
()4.蒲公英妈妈为孩子们准备了降落伞,把自己的娃娃送到四面八方。
小学语文常用修辞手法详解+例句!(内附阅读理解训练题)
小学语文常用修辞手法详解+例句!(内附阅读理解训练题)小学语文中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和反问等。
在小学语文学习与考试中,会经常出现一些使用修辞手法的句子,然后让孩子说说这些修辞在句中的作用,对这类题目,很多孩子都感到难以应对。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常见修辞手法的特点及其在句子表达中的作用。
什么是修辞手法?修辞手法,就是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的方式或方法,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
▣语文中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借代、反问、设问、对比、反复、双关、引用、反语、联想、通感、顶真、互文、回环、移情、象征、寄寓等。
▣常用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借代、反问、设问。
比喻▣什么是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即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某些相似之处,用一个事物来比方另一个事物。
多用一些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
▣比喻的三要素(1)本体:即被比方的事物。
(2)喻体:即用来作比方的事物。
(3)比喻词:用来表示比喻关系的词。
常见的比喻词主要有:像、好像、若、似乎、似的、好似、如、犹如、仿佛、好比、一样、成了、变成、是……如何判断一个句子是否是比喻句?虽然有些句子含有上述比喻句,但未必就是比喻句。
判断一个句子是否为比喻句,除判断句子是否有三个要素以外,还要重点注意: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
▣典型例句(1)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
《桂林山水》(2)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美丽的小兴安岭》拟人▣什么是拟人?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思想、语言、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判断要点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拟人的作用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将事物赋予生命,生动形象地写出某事物某特征,表达作者某情感。
高考语文 修辞手法练习(答案版)
修辞手法修辞的概念:从理论上讲,修辞就是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的技巧。
广义地说,它是指对文章的用词、造句,以至谋篇布局的斟酌和推敲;狭义地说,它是使语言形象生动的一些具体方法,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修辞方式(也叫修辞格)。
修辞的整体作用:①有助于提高说话水平和写作能力、阅读和欣赏能力。
②有助于提高语言修养和语言美的水平。
③有助于社会信息更准确通常地表达。
一、修辞的种类常见的修辞手法,很多很多。
你知道哪些?高考常考:二、课标版考纲要求掌握的九种修辞手法(一)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质的食物,彼此有相似点,便用一食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格。
一般由三部分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表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组成。
构成比喻的条件:①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
②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宛如、像……一样”等联接。
常见形式是:甲是乙。
例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造句:(2)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的比喻词中“是、成了、变成”等联接。
典型形式是:甲成了乙。
例如:更多的时候,乌云四合,层峦叠嶂成了水墨山水。
造句:(3)借喻不出现本体和喻词,直接叙述喻体。
典型形式是:甲代乙。
例如:最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
造句:(4)博喻:连用几个喻体共同说明一个本体。
例如:这种下笔以前的修改是最要紧不过的了,正如盖房子首先要打好图样,作战首先要订好计划一样。
造句:3、比喻的作用: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二)比拟比拟是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方式。
包括把物当作人来写(拟人)、把人当做物来写(拟物)和把此物当做彼物来写(拟物)几种形式。
事实上,前一种形式是把事物“人化”,后两种形式则是把人“物化”或“把甲物乙物化”。
1、分类(1)拟人:把事物当作人,写出和人一样的感情和动作。
例如:花喜鹊格格地笑起来。
高一语文每日一练-修辞手法的辨析及意义
修辞手法的辨析及意义知识点讲解:几种容易混淆修辞格的辨析1.借喻与借代借喻与借代的相同点:都是本体不出现,用喻体(或者代体)代替本体的修辞手法,所以从形式上是完全一样的。
借喻与借代的区别在于:(1)借喻与借代的构成基础不同。
借喻的本体和喻体之间构成基础是相似的,它是喻的一种;而借代是借用和这个人或事物有密切关系的东西来代替,本体与被借事物之间构成基础是相关性。
例如:①我们去找那个歪嘴巴算账。
(借代)②我们去找那个寄生虫算账。
(借喻)例①中的歪嘴巴就是以人物的外形特征代人物,本句是借代。
但是例②中的“寄生虫”与那个人之间在不劳而获这点上具有相似性,本句就属于借喻。
(2)借喻可以改成明喻“甲像乙”的形式,而借代则不能。
第①句不能改成“我们去找那个像歪嘴巴一样的人”。
但是第②句则可以改成“我们去找那个像寄生虫一样的人算账”。
借代的借体和本体之间的关系比较固定,如“红领中”只代少先队员;而借喻的喻体之间的关系是灵活的,如“太阳”可比喻共产党、新中国、青年等。
【巩固练习一】试指出下列句子中运用的修辞方法。
1、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推翻了三座大山的统治。
()2、红领巾在车站宣传卫生。
()3、讨厌的“尖鼻子”,“豆芽菜”恨恨地想,他干什么盯着人不放。
()4、孤帆一片日边来。
()5、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6、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7、花白胡子恍然大悟似地说……()8、“看我们不揍你一顿,你这个传播伤害病的虱子!”()9、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10、旌旗十万斩阎罗。
()答案:1借喻2借代3借代4借代5借喻6 借代7借代8借喻9借代10“旌旗”借代,“阎罗”借喻2.比拟与比喻比喻重在‘喻’,即以甲事物喻乙事物,甲乙两物有主有从;比拟重在"拟",即将甲事物当作乙事物,甲乙两事物彼此相融,浑然一体。
具体区别是:(1)比喻与比拟的性质不同、作用不同。
比喻是用与本体事物有相似点的另一事物作比,也就是打比方;一定得有相似点,通过相似点使本体同喻体联系起来,唤起人们的联想,使人更具体地感知事物。
2024年语文修辞手法知识点基础练习题六年级上册(含答案)
2024年语文修辞手法知识点基础练习题六年级上册(含答案)试题部分一、选择题:10道1. 下列修辞手法中,表示用具体的事物来代替抽象的事物的是()A. 比喻B. 拟人C. 借代D. 夸张2.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A. 太阳像个大火球B. 风儿轻轻地吹过C. 小草向我点头D. 月亮弯弯像小船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是()A. 春天来了,花儿开了,鸟儿叫了B. 春天来了,花儿开了C. 春天来了,鸟儿叫了D. 花儿开了,鸟儿叫了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修辞手法的是()A. 这是什么地方?B. 这地方真美啊!C. 这地方真美,不是吗?D. 这地方美得像画一样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修辞手法的是()A. 你是不是喜欢吃糖?B. 你怎么不喜欢吃糖呢?C. 你喜欢吃糖吗?D. 你不喜欢吃糖吧?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是()A. 这座山很高B. 这座山高得插入云霄C. 这座山比那座山高D. 这座山真高啊!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对比修辞手法的是()A. 这个苹果很红,那个苹果很绿B. 这个苹果很红C. 那个苹果很绿D. 这个苹果和那个苹果都很红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对偶修辞手法的是()A. 春天花开,秋天叶落B. 春天花儿开,秋天树叶落C. 春天花开满地,秋天树叶飘落D. 春天花开得很美,秋天树叶落得很多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引用修辞手法的是()A. “一年之计在于春”,我们要珍惜时光B. 一年之计在于春,我们要珍惜时光C. 春天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D. 春天到了,我们要努力学习10.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顶针修辞手法的是()A. 山水相连,水天一色B. 山水相依,水天相接C. 山水交融,水天相映D. 山水环绕,水天相望二、判断题:5道1. 比喻句中,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不同类的事物。
()2. 拟人修辞手法就是给非人类的事物赋予人的情感。
()3. 对偶修辞手法要求句子结构完全相同。
2024年高考语文备考:修辞手法知识点(附习题+解析)
一、常见的9种修辞手法1.比喻(1)比喻的特点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抓住两个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甲事物喻乙事物。
比喻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
构成比喻的关键: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2)比喻的种类①明喻。
典型形式:甲像乙。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联结。
如:收获的庄稼堆成垛,像稳稳矗立的小山。
②暗喻。
典型形式:甲是乙。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没有比喻词,常用“是”“成了”“变成”等词联结。
如:广场上是雪白的花圈的海洋,纪念碑已被堆成雪白的山冈。
③借喻。
典型形式:甲代乙。
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
但它不同于借代,借代取两事物的相关点,借喻取两事物的相似点。
如:“闭着眼睛捉麻雀”“瞎子摸鱼”,粗枝大叶,夸夸其谈,满足于一知半解……这种极坏的作风还在我们党内许多同志中继续存在着。
④博喻。
连用几个喻体从不同角度反复设喻去说明同一个本体。
如:瞧,那骑着自行车翩翩而来的一群身着风衣的少女,是红蝴蝶,是绿鹦鹉,还是蓝孔雀?(3)比喻的作用或化平淡为生动,或化深奥为浅显,或化抽象为具体,或化冗长为简洁。
2.比拟(1)比拟的特点根据想象把物当作人,或者把人当作物,或者把甲物当作乙物来描写。
其形式是:事物“人化”,或人“物化”,或甲物“乙物化”。
(2)比拟的种类①拟人(把物当人来写)。
如: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②拟物(把人当物或把甲物当乙物写)。
如: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
(3)比拟的作用正确运用比拟,可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使读者不仅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而且可感受到作者对该事物的强烈的感情,从而引起共鸣。
(4)使用时注意事项①感情必须符合所描写的环境气氛。
如:秋雨跳着欢乐的舞,一下就是几天,真闷死人。
(秋雨连绵,使人烦闷,这里却给秋雨以欢快的动作和感情,与人物的感情相悖)②本体与拟体应有相似点或相近点。
小学二年级语文 课内修辞手法全解+相应专项练习
小学二年级语文课内修辞手法全解+相应专项练习比喻(一)什么是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即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某些相似之处,用一个事物来比方另一个事物。
多用一些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
(二)比喻必须具备的三个要素(1)本体:即被比方的事物;(2)喻体:即用来作比方的事物;(3)比喻词:用来表示比喻关系的词。
常见的比喻词主要有“像、似、仿佛、犹如、是、成了、变成”等。
(三)如何判断一个句子是否是比喻句。
虽然有些句子含有上述比喻词,但未必就是比喻句。
判断一个句子是否是比喻句,除判断句子是否有三个要素以外,还要重点注意:(1)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
(2)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四)典型例句(1)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
《(桂林山水)》(2)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美丽的小兴安岭》排比(一)什么是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意义相近、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构成。
(二)判断要点排比的特点明显,句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的短语或句子。
(三)排比的作用增强语气,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有力地说明道理。
(四)例句(1)晏子回答说:“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街上的人肩膀檫着肩膀,脚尖碰着脚尖。
大王怎么说没人呢?”(2)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
夸张(一)什么是夸张夸张是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合情合理地夸大或缩小。
(二)夸张的种类(1)扩大夸张对事物形状、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
如: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
(2)缩小夸张对事物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缩小。
如:只能看到巴拿大的一块天地(3)超前夸张把后出现的说成先出现,把先出现的说成后出现。
初中语文修辞手法练习及表现手法辨析
--表示想象的
2、拟人:
意义: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 描写物。
作用: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 种类:
• <1>拟人:把事物当作人,写出和人一样的感情和动作。
•
1、天上的星星快活地眨着眼睛。
• 2 小鸟愉快地歌唱
• <2>拟物:把人当作物来写,使人具有物的动作或情态。
•
2、他赶忙竖起耳朵听讲。
•
3、他骄傲自满,尾巴都翘上天了。
运用原则
比拟的表达
判断下列比拟是否恰当
我的母亲早已迎出来了,
效果主要是赋予 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子 感情,因此使用时 宏儿。
要注意感情真切自 禾苗见了它让路,花
然,用语和谐,既 儿见了它点头,云儿见
敌人把你的城镇变成了废墟,你没有哭; 敌人把你的国家烧成了灰,你没有哭;敌 人杀死了你的亲人,你没有哭;敌人把你 绑在树上, 烧你,烤你,你没有哭;你 真是一把拉不断的硬弓,一座烧不毁的金刚!
修辞欣赏 中考链接
技能巩固
中考演练
修辞运用
课后训练
7、设问
在并无疑问 的地方,故意提出 问题,然后自己回 答,以引起读者的 注意和思考。
初中语文修辞手法练习及表现手 法辨析
1、比喻
• 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熟知 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 即打比方。
• 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 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用浅显常见的事物 对深奥生疏事物解说、帮助人深入理解。
• 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
() 5、梧桐树的枝丫像鹿角一般向外伸展着。 ( ) 6、真有个三长两短,我怎么向党汇报呢 ( ) 7、高粱涨红了脸,稻子笑弯了腰。 ( ) 8、小草悄悄地伴随着春天的脚步来到人间。 ( ) 9、那是一双很大的拖鞋;简直可以拿来做小孩的摇篮。 ( ) 10、董存瑞像钢铁巨人一般挺立着。 ( )
比喻拟人排比夸张设问反问对偶语文修辞手法练习题含答案及语文学习方法
语文修辞手法练习题含答案及语文学习方法修辞手法解释1. 比喻:打比方,是用具体的、浅显的、熟悉的、形象鲜明的事物去说明或描写抽象的、深奥的事物。
这样可以把事物的形象描写得更生动、具体。
打比方的双方要有共同特征。
2. 拟人:借助想象力,把事物当作人来写。
即赋予它们人的言行、思想、感情等。
3. 排比:运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句子或词组,排成一串。
这样的句子可以加强语言的气势,表达强烈的感情,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4. 夸张:对描写的事物有意识地加以夸大或缩小,以突出事物的特征,表达作者的感情,引起读者的联想,加深印象。
5. 设问: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或思考,先自行提出问题,再自己进行回答。
即自问自答。
6. 反问:将明确的意思用问句的形式表达出来,即只问不答,问中有答。
7. 对偶: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词性相同或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应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手法。
修辞专项练习及答案一、判断下列句子中分别使用什么修辞手法,填在括号内。
1. 豆大点的人也想造反。
()2. 春天,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3. 学习如钻探石油,钻得愈深,愈能找到知识的精髓。
()4.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5. 这件事怎么不是你的错呢?()6.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7. 花儿在欢笑,鸟儿在歌唱,小草在翩翩起舞。
()8. 老师是园丁,我们是花朵。
()9.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二、说说下面句子使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在括号里写出一到两种。
1. 一串串宝石般的水珠飞腾着,飞腾着,落进深潭。
()2. 听了这感人的故事后,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3. 别看小草的身躯是那样的柔弱,却有着惊人的生命力。
狂风暴雨休想催垮它;洪水干旱不能灭绝它;即使是车轮将它碾得粉身碎骨,不用多久,它又会从地下挺直身躯,开始新的生活。
()4. 蒲公英妈妈为孩子们准备了降落伞,把自己的娃娃送到四面八方。
小学语文修辞手法专项练习及答案
小学语文修辞手法专项练习及答案小学语文修辞手法专项练习及答案 1. 比喻:打比方,是用详细的、粗浅的、熟悉的、形象鲜明的事物去说明或描写抽象的、深奥的事物。
这样可以把事物的形象描写得更生动、详细。
打比方的双方要有共同特征。
2. 拟人:借助想象力,把事物当作人来写。
即赋予它们人的言行、思想、感情等。
3. 排比:运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构造一样或相似,意思亲密相关,语气一致的句子或词组,排成一串。
这样的句子可以加强语言的气势,表达强烈的感情,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4. 夸大:对描写的事物有意识地加以夸大或缩小,以突出事物的特征,表达作者的感情,引起读者的联想,加深印象。
5. 设问: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或考虑,先自行提出问题,再自己进展答复。
即自问自答。
6. 反问:将明确的意思用问句的形式表达出来,即只问不答,问中有答。
7. 对偶:用字数相等、构造一样、词性一样或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应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手法。
《修辞专项练习及答案》一、判断以下句子中的修辞手法。
1. 豆大点的人也想造反。
〔〕2. 春天,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3. 学习如钻探石油,钻得愈深,愈能找到知识的精华。
〔〕4.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 5. 这件事怎么不是你的错呢?〔〕 6.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 7. 花儿在欢笑,鸟儿在歌唱,小草在翩翩起舞。
〔〕 8. 教师是园丁,我们是花朵。
〔〕 9.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那么退。
〔〕二、写出下面句子的修辞手法〔一到两种〕。
1. 一串串宝石般的水珠飞腾着,飞腾着,落进深潭。
〔〕2. 听了这感人的故事后,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得意的吗?〔〕3. 别看小草的身躯是那样的柔弱,却有着惊人的生命力。
狂风暴雨休想催垮它;洪水干旱不能灭绝它;即使是车轮将它碾得粉身碎骨,不用多久,它又会从地下挺直身躯,开场新的生活。
〔〕 4. 蒲公英妈妈为孩子们准备了降落伞,把自己的娃娃送到四面八方。
小学四年级语文常见修辞手法附练习有答案
四年级语文常见修辞手法及其作用一、比喻比喻就是用具体的、浅显的、熟悉的、形象鲜明的事物去说明或描写抽象的、深奥的事物。
把甲比作乙,构成比喻的关键: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否则比喻不能成立。
①被比喻的事物(称为“本体”);②用来作比喻的事物(称为“喻体”);③“比喻词”(像、好像、仿佛等)。
2、比喻的种类①明喻。
典型形式是:甲像乙。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相联结。
例如:收获的庄稼堆成垛,像稳稳矗立的小山。
”②暗喻。
典型形式是:甲是乙。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没有比喻词,常用“是”、“成了”、“变成”等联结。
例如: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关系,就是箭和靶的关系。
③借喻。
典型形式是:甲代乙。
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
但它不同于借代。
借代取两事物相关点,借喻取两事物的相似点。
例如:放下包袱,开动机器。
二、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或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
2、比拟的种类①拟人。
例如: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②拟物。
例如:咱们老实,才有恶霸,咱们敢动刀,恶霸就得夹着尾巴跑。
三、夸张夸张指为追求某种表达效果,对原有事物进行合乎情理的着意扩大或缩小。
要求使用时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根据,不能浮夸。
2、夸张的几种形式a、扩大夸张。
例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b、缩小夸张。
例如: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c、超前夸张。
例如: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馍馍的香味来了。
四、排比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组合而成。
常用强调的同一词语重复出现在各个短语或句子的同一位置上。
2、排比的几种形式a、成分排比。
例如:好像失了东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只有几个学生上几篇“呈文”,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可以博得“友邦人士”的夸奖,永远“国”下去一样。
b、句子排比。
例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小学语文修辞手法讲解及试题练习
小学语文修辞手法大全及试题练习1.比喻:比喻由三部分构成:1、本体2、喻体3、比喻词(比喻和拟人最大的不同在于比喻含有喻体,拟人没有。
)作用: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的事物解说,即打比方,帮助人深入理解。
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类别|特点|本体|比喻词|喻体|例句明喻|甲像乙|出现|像、似的、好像、如、宛如、好比、犹如|出现|那小姑娘好像一朵花一样。
暗喻|甲是乙|出现|是、成为|出现|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就是一幅青山绿水画。
借喻|甲代乙|不出现|无|出现|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顶上落下万千条瀑布。
例句:像一块空灵的蓝水晶。
朱自清《春》2.比拟:借助丰富的想像,把物当成人来写,或把人当成物来写,或把甲物当成乙物来写。
作用:能启发读者想像,令文章更生动。
比拟分为拟人和拟物(1)拟人: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思想、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例句:1.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春望》杜甫3.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春》朱自清(2)拟物:①把人比作物,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例句: 1.人群不顾一切,涌了上来。
2.在群众的呼喝声中,那个恶霸夹着尾巴逃跑了。
②把甲事物当成乙事物来写。
例句: 1.火山发出一声咆哮。
2.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荷塘月色》朱自清)3.夸张: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
作用: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类别特点例句扩大夸张对事物形状、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缩小夸张对事物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缩小只能看到巴掌大的一块天地超前夸张把后出现的说成先出现,把先出现的说成后出现她还没有端酒怀,就醉了。
二年级语文:拟人、比喻修辞手法解析(附练习)
二年级语文:拟人、比喻修辞手法解析比喻: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某些相似的地方,借一种事物来说明另一种事物的方法。
作用:使语言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组成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
(如:黄河是中国的“摇篮”)喻体,作比喻的事物。
喻词,练习本体和喻体的词语。
注意:1、本体、喻体、比喻词不一定在所有的比喻句中都同时出现。
2、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不同类的事物,而且两者之间要有相同点。
3、作喻体的事物要具体,为人所知。
类别格式本体(甲)比喻词喻体(乙)例句明喻甲像乙出现像、好像、如、仿佛、好似、似、似出现(1)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2)香港就像一颗明珠镶嵌在世界里。
注意:带“像”字的句子不一定都是比喻句。
(1)作比较。
如,他长得像他爸爸。
(2)表猜测。
如,这天阴沉沉的,想要下雨了。
(3)表想象。
如,登上城楼,我心里非常激动,好像一下子成了一名威武的戍边战士。
(4)表举例。
如,北京有许多特产,像木耳、猴头·······(5)表说明。
如,猎人微笑着说:“在大森林里,你不能像个客人,得像个主人。
”运用比喻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感情要鲜明。
同样的一个本体,比作同样的的喻体,但是因为引发的结果不同,所以导致句子出现了一褒义一贬义两种不同的感情色彩。
如:下课了,小明像只小猴子似的在班中活蹦乱跳,把大家逗乐了。
(褒义)把比作。
下课了,小明像只猴子似的在班中活蹦乱跳,把班里搞得乌烟瘴气。
(贬义)2、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不同类的事物,而且两者之间必须要有相似点。
如:妹妹快活得像一直林中的小鸟。
把比作。
3、作喻体的事物要具体,为人所知,运用比喻时要力求在构思上创新。
如: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把比作。
(“瞌睡人的眼”是大家熟知的,用来形容昏暗、微弱的灯光,十分巧妙。
)练习:判断下列句子是不是比喻句,是比喻句的句子在括号里√。
1、大家都说我和弟弟长得很像。
小学四年级语文修辞方法讲解及练习
小学四年级语文修辞方法讲解及练习一、比喻(一)什么是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即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某些相似之处,用一个事物来比方另一个事物.多用一些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二)比喻必须具备的三个要素(1)本体:即被比方的事物;(2)喻体:即用来作比方的事物;(3)比喻词:用来表示比喻关系的词.常见的比喻词主要有“像、似、仿佛、犹如、是、成了、变成”等.(三)如何判断一个句子是否是比喻句.虽然有些句子含有上述比喻词,但未必就是比喻句.判断一个句子是否是比喻句,除判断句子是否有三个要素以外,还要重点注意:(1)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2)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四)典型例句(1)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山水)》(2)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美丽的小兴安岭》二、拟人说到拟人,应先了解一下比拟,比拟就是根据想象把物当作人来写,或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甲物当乙物来写.前者叫做拟人,后两者叫做拟物.小学阶段主要掌握拟人的修辞方法.(一)什么是拟人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情感、意志或动作.(二)判断要点: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三)拟人的作用把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事物色彩鲜明,描写生动,蕴含丰富.(四)典型例句(1)风儿轻轻地唱着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2)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的舞蹈.三、排比(一)什么是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意义相近、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构成.(二)判断要点排比的特点明显,句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的短语或句子.(三)排比的作用增强语气,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有力地说明道理.(四)例句(1)晏子回答说:“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街上的人肩膀檫着肩膀,脚尖碰着脚尖.大王怎么说没人呢?”(2)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四、夸张(一)什么是夸张夸张是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合情合理地夸大或缩小.(二)夸张的种类(1)扩大夸张对事物形状、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如: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2)缩小夸张对事物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缩小.如:只能看到巴拿大的一块天地(3)超前夸张把后出现的说成先出现,把先出现的说成后出现.如:她还没有端酒怀,就醉了.(三)夸张的作用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给人启示,加强渲染力,引发联想.(四)例句(1)这巴掌大的地方,怎么能踢球呢?(2)十几天的时间一眨眼就过去了五、设问(一)什么是设问说话、写文章时,为了强调自己的看法或结论,有时先提一个问题,以引起大家的注意和思考,然后由自己来回答所提出的问题.(二)判断要点明知故问,自问自答.(三)设问的作用提醒人们思考,有的为了突出某些内容.(四)例句1、她敢从成把的火柴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六、反问(一)什么是反问反问就是无疑而问,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答案就在问句中.疑问句是四种语句中的一种(其他三种是陈述句、感叹句、祈使句)(二)反问的作用反问表达的意思更坚定,使读者确信无疑,毫无辩驳、怀疑的余地,进而达到强化语气、强化情感的作用.(三)例句(1)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2)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七、对偶(一)什么是对偶对偶又叫对仗,是一种结构相同、字数相等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相近或相反的意思.(二)判断要点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思相同或相反(三)对偶的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表意凝练,易于记忆.(四)例句(1)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2)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八、借代(一)什么是借代借代是不直接说出本体事物的名称,而借用与本体事物相联系的其他事物来代替本体.(二)判断要点用相关的事物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它强调两事物间的相关点.(三)典型句子(1)一群泪痕满面的红领巾,相互扶着肩,踮着脚望着,望着.(2)几十把雪亮的刺刀闯进来.小学四年级语文第五讲常见修辞手法基本训练一、教你学方法:1、拟人:就是把人以外的事物当作人来写,使它像人一样会说话、有感情、做人的动作.例:淘气的小闹钟每天准时把我叫醒.下面的句子是拟人句吗?你从哪里可以看出1、风儿清唱著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2、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的跳舞.3、船头飞溅起的浪花,吟唱著欢乐的歌儿.4、秋天到了,树上金红的果子露出了笑脸,她在向着我们点头微笑.5、海棠果摇动着它那圆圆的小脸,冲着你点头微笑.6、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7、一个个红石榴就像一个个小姑娘可爱的笑脸,躲在树枝间.8、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2、比喻:就是打比方,指用具体的、浅显的、人们比较熟悉的事物去表现抽象的、难懂的、人们少见的事物的一种修辞方法.比喻由本体、比喻词、喻体三部分构成.本体和喻体两种事物之间必须在某一方面有相似之处但又不同类,比喻词常用的有“好像、像……一样(似的)、仿佛、是、成了”等.比喻分为3种:①明喻,如:弯弯的月儿像小船.②暗喻:如:人民教师是辛勤的园丁.③借喻:如:一群红领巾在大街上宣传交通安全常识.判断比喻句时,有的同学只要见句子里有“像”、“好像”,就马上认为这是比喻句,结果往往搞错.例:在阳光的照耀下,漫山的山茶花仿佛千万颗红星在闪闪发光.①我奋力向峰顶爬去,一会儿攀着铁链,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像小猴子一样…②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③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④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⑥海底的岩石上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⑧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重点分析:“像”字句不一定都是比喻句.作比较:他长得像他爸爸.这句中的“像”表示同类事物,相比较的关系.表猜测:这几天阴沉沉的,像要下雨了.句中的“像”表示一种揣度的语气,相当于“似乎”表想象:登上城楼,我心里非常激动,好像一下子成了一名威武的戍关战士.表举例:“像王小花这样热心的人,在我们班还真不少.”句中的“像”表示举例,相当于“比如”“例如”题型; 下面句子中不是比喻句的是()A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是幅青山绿水画.B 往事历历在目,仿佛就发生在昨天.C地中海被称为“西方文明的摇篮”.D小兴安岭真是一座天然的宝库.按要求填空(1)“一个个小山似的浪头不断地向他扑来”这句话把()比作(),把()比喻().3、排比:就是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似、相同或意思相关,字数大致相等,语气一致的句子排列在一起的.(一般有相同的字眼为标志.)例:学好了语文,我们才会读书看报,才会写信写日记,才会写作文.4、反问: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肯定的意思的一种修辞方法.无疑而问,不需回答.多用“难道、怎能、怎么”等词作反问词. 例:(1)作为一个小学生,怎能不努力学习呢?5、夸张:就是为了突出某一事物,有意把事物的形态、特征、作用进行扩大或缩小来描述. 例:在巴掌大的监狱里,同志们照常锻炼身体.6、对偶:指用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思相关或相反的两组句子组成对句的一种修辞方法.(对联一般采用对偶的写法,还有一些古诗句也运用了对偶的写法.)例1: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例2: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7、设问:就是有针对性提出一个问题,然后把自己的看法谈出来.实际上就是自问自答.例:我能被中条山的风吓倒吗?不能,绝对不能.导读修辞手法是小学语文的一大必考知识点,修辞手法的正确运用,还可为孩子的作文写作增色不少.为此,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小学语文常考的几大修辞,并附上各自的万能答题公式,赶紧学起来!一、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事物A(本体)和事物B(喻体)为本质不同的事物,它们之间有相似之处,这时可以用一个事物来比方另一个事物.常见的比喻词:像、好像、似、似的、是、成了、变成、仿佛……例: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万能答题公式】这里运用了……的修辞手法,用(事物)比喻(事物),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事物)……的特点(情态),表达了(人物)……的情感.二、拟人:拟人就是把无生命的物赋予人的情感、意志、动作等,当做人来写.例: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的舞蹈.【万能答题公式】这里运用了……的修辞手法,把……赋予……了人的……(动作/神态/思想等),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的情状(描绘出一幅……的画面),写出了事物……的特点,表达了(人物).....的思想感情.三、排比:排比是把至少三个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意义相近、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起来.例: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万能答题公式】这里运用了……的修辞手法,使句式更整齐,气势更强烈,强调了(事物)的……,突出了(人物)……感情.四、夸张:夸张是对事物的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合情合理地夸大或缩小.例:1、扩大夸张: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2、缩小夸张:只能看到巴掌大的一块天地.3、超前夸张:她还没有端酒杯,就醉了.【万能答题公式】这里运用了……的修辞手法,夸大/缩小了(事物)的大小/长度/速度/性能等,强调/突出了(事物)的……特点,表达了(人物)……的情感.五、反问:反问就是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答案就在问句中.例:听了这感人的故事后,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万能答题公式】这个反问句的意思是……,以强烈的语气表达了(人物)……的态度/观点/情感.。
【小升初语文讲义】第3讲:句子之修辞手法与句子排序(部编版,含例题)
小升初句子之修辞手法与句子排序(基础版)知识点一:修辞手法的认识要掌握几种修辞手法的特点:1、比喻是用具体、浅显的,人们容易理解的事物去给抽象的、深奥的、人们生疏的事物打比方。
一个比喻句中有本体和喻体以及比喻词。
2、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写,赋予它们人的思想感情,和人一样会说话、有感情。
3、夸张是把要描写的事物有意地夸大或缩小,使其更鲜明,更突出。
4、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表达比肯定更强烈的情感。
5、设问也就是明知故问、自问自答。
6、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义密切相关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句子排列起来,就是排比。
在学过的课文中,我们要着重掌握以下几种修饰句子的方法:(1)比喻。
俗话叫打比方。
一种是明显地打比方。
常用的比喻词有:象、好像、似、好似、若、如、如同等。
例如,太阳象个红球,慢慢地升起来。
另一种是暗暗地打比方,常用的比喻词有:是、成为、变为等。
例如:老师是辛勤的园丁。
(2)夸张。
运用丰富的想象,把所要描写的事物故意夸大或缩小的写法叫夸张。
如:大虫怒吼一声,就象晴天里起了个霹雳,震得山冈也动了。
(3)拟人。
借助丰富的想象,把物当作人来写的方法。
运用拟人的方法可以使人觉得生动、形象、亲切。
如:田野里,小虫为他演奏。
(4)排比。
用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一些句子或词组排列起来,表达意义密切相关的内容,借以增强语气。
如: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
(5)对偶。
对偶句结构整齐匀称,读起来琅琅上口。
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课堂练习】一、将句子补充完整。
1、春雨像()一样细。
(比喻句)2、月亮()躲进云朵里。
(拟人)3、蓝天、白云构成()(比喻句)4、高梁()脸、稻子()腰。
(拟人句)二、判断,是夸张句的在括号里划“√”,不是的在括号里划“×”。
1、桂了花开,十里飘香。
()2、春雨贵如油。
()3、公共汽车里挤得连根针也插不下。
()4、田野里,小虫为他演奏。
语文常见的8大修辞手法+练习
语文八种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设问、反问、对偶、借代。
-01-比喻(一)什么是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即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某些相似之处,用一个事物来比方另一个事物。
多用一些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
(二)比喻必须具备的三个要素(1)本体:即被比方的事物;(2)喻体:即用来作比方的事物;(3)比喻词:用来表示比喻关系的词。
常见的比喻词主要有:“像、似、仿佛、犹如、是、成了、变成”等。
(三)如何判断一个句子是否是比喻句。
虽然有些句子含有上述比喻词,但未必就是比喻句。
判断一个句子是否是比喻句,除判断句子是否有三个要素以外,还要重点注意:(1)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
(2)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四)典型例句(1)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
《(桂林山水)》(2)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美丽的小兴安岭》-02-拟人说到拟人,应先了解一下比拟,比拟就是根据想象把物当作人来写,或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甲物当乙物来写。
前者叫做拟人,后两者叫做拟物。
(一)什么是拟人?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情感、意志或动作。
(二)判断要点: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三)拟人的作用把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事物色彩鲜明,描写生动,蕴含丰富。
(四)典型例句(1)风儿轻轻地唱着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2)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的舞蹈。
-03-排比(一)什么是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意义相近、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构成。
(二)判断要点排比的特点明显,句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的短语或句子。
(三)排比的作用增强语气,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有力地说明道理。
(四)例句(1)晏子回答说:“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街上的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尖。
2021年中考语文基础知识点专题讲练修辞(含解析)
修辞知识精讲一、要点梳理初中常考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对偶、排比、反问、设问、对比、反复、借代。
除此之外,语文知识中的修辞手法还有:引用、反语、白描、顶真(又名联珠)、互文、回环、双关、用典、引用、谐音、歇后、通感(又名移觉、移就)等六十三大类,七十八小类。
(一)比喻含义:比喻就是用比喻法描写事物,可使事物形象鲜明生动,加深读者的印象;用来说明道理,能使道理通俗易懂,使人易于理解。
作用:使语言生动形象、使深刻的、抽象的道理浅显、具体地表达出来。
比喻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打比方的事物)。
分类:比喻一般分为明喻、暗喻及借喻三类。
1.明喻:本体、喻词和喻体同时出现。
常用的喻词有:像、好像、好似、如、有如、如同、彷佛等。
例子:月光如流水一般……2.暗喻:本体、喻体同时出现,但用「是」、「成」、「成为」、「变为」等系词代替「像」一类的喻词。
例子: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
3.借喻: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直接用喻体代替本体。
例子: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雪比喻浪花)【注意】不要把有“像”、“好像”的句子都看成比喻句。
多数情况下,“像”、“好象”、“仿佛”表示比喻,但是要注意以下几种情况不是比喻:(1)表示比较的。
如:他长得很像他哥哥。
(2)表示推测、揣度的。
如:他刚才好像出去了。
(3)表示例举。
如:本次考试很多同学的进步很大,像张昊、李疏桐等等。
(4)表示想象。
如: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二)比拟含义:根据想象把事物当作人来写,赋予事物以人一样的思想和行为的一种修辞方法。
拟人成功与否,就看所创作的句子是否把物当人来写,看有没有人一样思想、行为,有没有人的喜怒哀乐?作用:作者用第二人称的修辞手法,使对象人格化,赋予它人的行为、思想、情感等,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对象特点。
分类:比拟人分为拟人和拟物两种1.拟人——赋予物以人的感情、动作、状态和语言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哀,以哀景写乐”的诗歌美学境界。
3
(1)拟人。拟 (1)拟人
把物当作人 人就是把物当做 【例】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来描写叫拟 人来写,赋予物 (宋祁《玉楼春》)
人,或把人 以人的动作行为 提示:“斜阳”本是没有生命的东西,但人却
当作物来描 或思想感情。 直接同它们进行对话,这就赋予它们以生
意义所在, 这种手法叫
双关。可分 为:谐音双
关和语义双 关。
顶真(顶 连珠法
连珠法
针),亦称 连珠法的顶真是 【例】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
联珠、蝉 句与句之间的顶 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琵琶一
联,是指上 真。
曲肠堪断,风萧萧兮夜漫漫。(岑参《凉州馆
句的结尾与
中与诸判官夜集》)
顶真 下句的开头
提示:顶真修辞方法,使各层之间的衔接,
使用相同的 字或词,用
如溪水九曲,流动而又宛转,既显示出民歌 风格,又把诗的内容传达得委曲尽情。
以修饰两句 子的声韵的
方法。
7
叠字是指同 叠字,即“迭 一个字的重 字”。 叠使用。叠 字形象生 叠字 动,很适于 摹声、状 貌、写物、 抒情。 对比是把两 (1)反面对比 个相反、相 (2)反物对比 对的事物或 同一事物相 对比 反、相对的 两个方面放 在一起,这 种写作手法 叫对比。
可分为明 乙”(即本体像喻 【例】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孔雀东
比喻 喻、暗喻、 体)的意思。
南飞》)
借喻。有突 (2)暗喻,将 提示:刘兰芝把焦仲卿和自己分别比做厚重
出事物特 本体直接说成是 不易转移的磐石和坚韧的蒲苇,表示了对爱
征、把抽象 喻体,语气更肯 情的忠贞不渝。
的事物形象 定,感情更强 (2)借喻
排比 似、语气一 致的几个句
慨激昂,刚劲有方。 (2)排比单句排比
子或短语接
①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
连说出来。
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
莲叶北。(《汉乐府•江南》)
提示:最后四句以排比的句式,铺排渲染,
描绘出鱼儿们倏忽往来、活泼嬉戏的动态,
衬托出采莲少女的活泼可爱及愉快心情。
8
通感是一种 将人的听觉、视 【例】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李白《秋 运用具体生 觉、嗅觉、味 登宣城谢朓北楼》)
动的语言, 觉、触觉等不同 提示:这两句运用通感的修辞方
通感
通过更换感 感觉互相沟通、 法,“寒”“老”二字,把炊烟袅袅、梧桐萎黄
受角度来描 交错。
叶落的视觉形象向使人感到寒凉凄清、衰老
4
先提出问 题,接着自
(1)自问自答 (2)问而不答
己把看法说
出。问题引
入,带动全
设问 篇,中间设
问,承上启
下,结尾设
问,深化主
题,令人回
味。
(1)自问自答 【例】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观书有感》) 提示: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呢?是 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 活水。 (2)问而不答 【例】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瓜洲》) 提示:温柔的春风又吹绿了大江南岸,可 是,天上的明月呀,你什么时候才能够照着 我回家呢?
诗歌中 重复某些句 子,以加强 语势,这种 修辞方法叫 反复 做反复。反 复可以强调 某个意思, 突出某种感 情。
(1)词语反复。 ①边草,边草,边草尽来兵老。山南山北雪 晴,千里万里月明。明月,明月,胡笳一声 愁绝。(戴叔伦《转应曲》 提示:“边草”的反复,就造成了一种茫茫无 边的荒凉草原的意境,从而为那老兵提供了 一片迷离的活动背景,以烘托其空虚彷徨的 心理状态。“明月”的反复,既造成一种月光 满地,使戍卒辗转难寐的意境,又形成了一 种回环往复的韵致,强烈地烘托了那老兵的 辗转反侧的思乡情绪。 (2)词组或句子反复。 ②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张养浩《山坡羊•潼 关怀古》) 提示:“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两句间 隔反复,是曲中之眼。作者一语道破,无论 是帝王霸业的成与败,还是万间宫阙的兴和 废,给百姓带来的只能是无穷无尽的痛苦。
2. 下列诗句所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 ) A.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何处不青山。 B.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C.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D.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2
(1)扩大夸张 (1)扩大夸张
(2)缩小夸张 对事物的形 象、特征、 作用、程度 等作扩大或 夸张 缩小的描 述。有更突 出、更鲜明 地表达事物 的作用。
【例】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李白《北风行》) 提示:“燕山雪花大如席”表示夸张。这个句 子承接上句“唯有北风号怒天上来”,借想象 飞腾、超越常情的比喻,渲染了严冬的淫 威。 (2)缩小夸张 【例】谁谓河广,曾不容刀。(《诗经•卫风• 河广》) 提示:这里运用夸张,极言河之小,连刀(小
述事物性状
迟暮的感觉形象转移,带上作者强烈的感情
和情貌的修
色彩,深深地感染了读者。
辞方式。
(1)明典
(1)明典
(2)暗典
【例】横槊题诗,登楼作赋,万事空中雪。
(文天祥《酹江月•和》)
用典, 是指在诗中 援引古语、 用典 古事,借以 表达作者自 己的思想感 情。
提示:“横槊赋诗“”苏轼《前赤壁赋》中说曹 操破荆州、下江陵时,“酾酒临江,横槊赋 诗。” (2)暗典 【例】秋风不用吹华发,沧海横流要此身。 (元好问《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 提示:出自范宁《谷梁传序》:孔子观沧海 之横流,乃喟然而叹曰:“文王即没,文不在
(3)抽象代具 体 (4)具体代抽 象 (5)材料代本 体
(6)专名代泛
称
(7)形象代本
体
(1)部分代整体 【例】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陈陶《陇西行》) 提示:[骨]“骨”是人体的一部分,故以“骨”代 牺牲的将士,这是用部分代整体。 古诗中还以“齿”“手”“足”“又”代人,以“须 眉”(胡须和眉毛)代男子。 (2)特征代本体 【例】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陈陶《陇西行》) 按:[貂锦]汉代的羽林军穿貂裘锦衣,故 以“貂锦”代战士。这是用衣着代人。 (3)抽象代具体 【例】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杜牧《江南春》) 提示:[红]代指“花”。[绿]代“叶”。颜色是事 物的性状之一,古诗中常用颜色代事物。 (4)具体代抽象 【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文天祥《过零丁洋》) 提示:[干戈]“干”,盾牌。“戈”,一种兵 器。“干戈”,泛指兵器。这里代指战争。古 诗中还以“烽火”(古时边境在高台上烧柴以报 警的火)“鼓鼙”(军队中用以激励士气的乐器 ——大鼓、小鼓)“矢石”(箭和垒石)“弓刀”等 代指战争,属具体代抽象。 (5)材料代本体 【例】丝桐感人情,为我发悲音。(王粲《七 哀》) 提示:[丝桐]据说古琴多以梧桐木(木质轻而 韧,可制乐器)为体,以练丝为弦,故这里
动、形象。 物当做乙事物来
写。
(1)成分排比 (1)成分排比
(2)排比单句 【例】时穷节乃见,一垂丹青。在齐太史
排比
简,在晋董狐笔。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
节。(文天祥《正气歌》)
把内容紧密
提示:文天祥用排比句列举了这些在危急关
关联、结构 相同或相
头见节操的著名历史人物,一者颂扬,二者 作为对自己的鼓励。这组句子一气而下,慷
一、【知识点】
修辞 概念
分类
案例例
手手法 说明
(1)明喻,即 (1)明喻
比喻的事物(喻 【例】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体)和被比喻的事 (文天祥《扬子江》)
物(本体)同时出 提示:这两句抒情,以“磁针石”比喻忠于宋
用一种事物 现,两者之间有 朝的一片丹心,表明自己一定要战胜重重困
或情景来比 的有比喻词,有 难,回到南方,再兴义师,重整山河的决 作另一种事 的省略比喻词, 心。 物或情景。 但都表示“甲像 (2)暗喻
兹乎?”作者以文王之任为己任,故言:“秋
风不用吹华发,沧海横流要此身”。暗典之使
用,只师取前人典故之意,而不用其辞。
9
二 、【随堂练习】
1. 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3分)( ) A. 伏击某一运动中之敌,打早了,暴露了自己,也让敌人有了防备;打迟了,敌人已 集中驻止,伏击变为啃硬骨头。 B. 马云说,让阿里巴巴坚持18年的是阿里的理想主义,一个公司如果失去了理想,天 天思考的就是赚钱,那就变成了一部赚钱的机器。 C. 每到寒暑假,学生们都离开校园,这条街上的很多商铺就像冬眠了;等学生返校 时,这条街又渐渐热闹起来。 D. 近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暴涨致使美国基金经理马克·哈特亏损约2.5亿美元,现在 他茶饭不思,健康状况亮起了红灯。
写叫拟物。 (2)拟物。拟 命,把没有生命的东西写活了。 比拟 比拟使读者 物又包括两类: (2)拟物
产生联想, 一是把人当做物 【例】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使描写的 来写,使人具有 (李清照《武陵春·春晚》) 人、物、事 物的动作或情 提示:将愁当做货物,用船来承载。 表现得更生 态;二是把甲事
(1)正衬 (2)反衬 为了突出某 一事物,故 意运用其他 事物来陪 衬托 衬,这 种“烘云托 月”的修辞 手法叫衬 托。
【例】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王维《辋川积雨》) 提示:[漠漠]写出了久雨之后水田的迷茫景 象,可见其广阔。[阴阴]写出绿叶成荫幽暗 的情景。
(1)反面对比 【例】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 提示:将“有缘”和“无缘”进行对比。 (2)反物对比 【例】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高适《燕歌行》) 提示:一边写战士们浴血奋战,一边写将官 们骄奢淫逸。两相对照,异常尖锐地把矛盾 揭示了出来。 (1)正衬 【例】两鬟何窈窕,一世良所无,一鬟五百 万,两鬟千万余。(辛延年《羽林郎》) 提示:“一鬟”句是用夸张的手法写胡姬两鬟 上佩戴的首饰之昂贵,以此来衬托她的美 丽。 (2)反衬 ②风云有鸟路,江汉限无梁。(谢朓《暂使下 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 提示:以天空中小鸟的自由飞翔来反衬自己 现实中的处处受阻:欲渡江汉却无桥梁,旧 地难返,故友难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