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交通事故分析和预防措施
海上交通事故分析和预防措施
![海上交通事故分析和预防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9f9f21f0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d1cef7a.png)
海上交通事故分析和预防措施第一篇:海上交通事故分析和预防措施海上交通事故分析和预防措施【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海洋航运事业在我国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为我国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但是近年来随着我国航运行业的迅速发展,海上交通事故所造成的生命、财产的损失也越来越严重,尤其是重大海上交通事故对全社会所产生的负面引起了人们广泛的重视。
【关键词】:海上交通;碰撞;事故;分析;措施1引言随着我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海上运输迎来了巨大的需求市场,导致投资经营者的数量急剧增加,运输实体由过去单一国有企业向国有、集体、个体多元化方向转变,水路运输业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
与此同时,水上交通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也十分巨大。
以2009年为例,中国因运输船舶交通事故死亡336人,直接经济损失近3.5亿元人民币,虽然比2008年同比分别下降了4.3%和33.1%,但是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依然十分巨大。
2海上交通事故的概念海上交通事故是指船舶在水上因过错或意外造成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或环境损害的事件[1]。
我国交通部将海上交通事故划分为碰撞、搁浅、触確、火灾或爆炸、浪损、触损、风灾、自沉及其他引发人员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水上交通事故。
海上交通运输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人机系统,海上交通事故是由于人、机、环境、管理这些因素相互不协调产生的,事故的发生往往不可预测,但是对以往的海事调查报告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得到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从事故类型来看,以碰撞、搁浅为主,从涉事船舶来看,以渔船居多。
文献[2]对某海域海上交通事故进行统计发现,碰撞、搁浅事故占到事故总数的,事故中涉及的船舶,渔船占到了。
具有明显的区域性。
事故易发区域包括港口航道内、交通流密集的交叉点、通航分道的出入口,这些区域往往由于交通量大,交叉会遇频繁,导致船舶操纵困难,容易发生事故。
具有显著的时间性。
夜晚尤其是二副、大副值班时段,由于生物节律,值班人员极易疲劳、困乏,导致航行事故;对于我国大部分沿海来说,月份至次年月份受季风、寒潮等影响,风大浪高,海上交通事故数量明显增多。
船舶水上交通事故现场处置方案范文
![船舶水上交通事故现场处置方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5738d105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ee.png)
船舶水上交通事故现场处置方案范文1.事故危险性分析1.1水上交通事故是指碰撞、搁浅、触礁、触损、浪损、火灾/爆炸、风灾、自沉、其他引起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的水上交通事故。
1.2交通事故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2.应急组织机构职责2.1项目经理部船舶水上交通事故现场处置领导小组。
总指挥(总经理或项目经理)职责:总指挥负责组织指挥水上交通事故事故的应急抢险工作。
副总指挥(副经理或总工程师)职责:副总指挥协助总指挥负责应急抢险的具体指挥工作。
小组成员:项目各部门负责人、事故船舶船长、轮机长职责:作为现场组织机构,服从现场指挥,协调联络,根据上级的要求和现场情况,为船舶提供一切岸基支持。
项目各部门负责人,服从现场指挥调动。
2.2项目安全部门:负责向总指挥、副总指挥报告事故情况,协助做好事故报警,情况通报及事故处置和调查处理工作;2.2.1项目调度部门:负责与事故船舶的通讯联络,及时将信息通报给上级应急专业小组,联络有关第三方协助抢险。
并加强持久性紧急情况汇报和调度值班。
做好抢险和应急车辆、船舶等的调动工作,保证应急使用;2.2.2项目其他部门:负责应急抢险的后勤保障工作。
组织人员配合事故船舶进行应急抢险工作。
2.2.3船舶职责:船长负责组织指挥事故的应急抢险工作。
负责向事发的海事部门、项目经理部、船舶所属公司、公司总部等上级主管部门报警工作。
3. 应急处置措施3.1项目经理部调度室接到船舶紧急情况报告后,立即向项目经理部船舶水上交通事故现场处置领导小组总指挥报告,同时与船舶和各级调度部门保持24小时可联系状态,并做好记录。
3.2项目经理部船舶水上交通事故现场处置领导小组总指挥接到紧急情况报告后,立即通知应急成员迅速赶到项目经理部调度室。
3.3总指挥按《岸基地应急反应记录表》(附表)了解紧急情况和船长布置的反应行动,并指定专人按《岸基地应急反应记录表》做好记录。
3.4总指挥可按以下内容为船舶提供指导、供船长参考:3.5提出抢险的项目和抢险的措施;3.6根据船长的要求进行援助;3.7确定协助单位,联系港口当局或第三方进行支援,布置协作任务;3.8研究决定是否可派员到现场处理;3.9有可能成为大或重大事故、船员生命垂危以及难以有效控制的紧急情况,总指挥要立即报告公司应急领导小组总指挥或副总指挥。
船舶航行安全与事故预防
![船舶航行安全与事故预防](https://img.taocdn.com/s3/m/324ac25f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51.png)
船舶航行安全与事故预防船舶航行安全是海上交通运输中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
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能够减少船舶事故的发生,保障乘客和货物的安全,维护海洋环境的健康。
本文将探讨船舶航行安全的重要性以及一些常见的事故预防措施。
一、航行安全的重要性航行安全对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至关重要。
船舶事故可能导致人员伤亡、货物损失,甚至引发海洋环境的破坏。
为了减少事故的发生,船舶行业应本着“安全第一”的原则,加强船舶维护和管理,提高船员的技能水平。
二、事故预防措施1. 严格遵守航行规则船舶在航行过程中需要遵守一系列的航行规则,如国际海上规则、领航员规则等。
船长和船员应牢记这些规则,并且在航行时严格遵守,确保船只按照规定的航道行驶,避免与其他船只相撞。
2. 船舶检修与维护定期对船舶进行检修和维护是预防事故的重要环节。
船舶驱动系统、导航设备、电气系统等必须处于良好运行状态,以确保船舶安全地行驶。
3. 船员培训与演练船员是航行安全的关键因素之一。
船公司应确保船员具备合适的技能和知识,能够有效应对突发情况。
定期组织船舶演练,提高船员应急反应的能力。
4. 高科技设备的运用随着科技的发展,许多高科技设备被应用于船舶行业。
自动驾驶系统、雷达监控系统等能够帮助船舶避免障碍物并保持安全距离。
这些设备的运用可以提高船舶航行的安全性。
5. 密切关注气象和海洋条件天气和海洋条件对航行安全有着重要影响。
船舶在航行前应密切监测天气预报和海洋状态,避免在恶劣环境下进行航行。
三、航行事故案例分析1. 相撞事故船舶相撞事故是造成重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中一种常见的原因是驾驶员的疏忽大意或错误判断。
为了预防这类事故,船公司应加强航行规则的教育和培训,并确保船员能够正确判断局势。
2. 着火事故船舶着火事故往往造成严重的后果,很多时候是由于电气设备故障或疏忽引起的。
船公司应定期检查电气系统,并要求船员遵守操作规程,避免火灾的发生。
3. 漏油事故漏油是对海洋环境造成的一种污染,对生态系统产生重大危害。
渔船与商船碰撞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渔船与商船碰撞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6926342f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f6.png)
渔船与商船碰撞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渔船与商船碰撞是海上交通事故中常见的一种,这种事故往往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渔船与商船碰撞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航行规则不符、能见度差、船舶设备故障等,为了预防这种事故的发生,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
渔船与商船碰撞的原因分析:1. 航行规则不符:渔船与商船碰撞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双方未能遵循相应的航行规则。
渔船可能会在禁止船只驶过的区域进行捕捞,或者在不适宜的时间进行捕捞,而商船则可能会未能避让渔船,导致碰撞事故的发生。
2. 能见度差:在能见度差的情况下,船舶的航行安全性会大大降低,很容易发生碰撞事故。
特别是在大雾天气或夜间航行时,渔船与商船的能见度有限,船舶之间的距离和位置难以准确把握,容易发生相互撞击。
3. 船舶设备故障:船舶设备故障是导致船舶碰撞事故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无论是渔船还是商船,如果其导航设备或通讯设备发生故障,就会影响船舶的航行安全,增加了碰撞事故的发生概率。
预防措施:1. 严格遵守航行规则:渔船与商船在航行过程中都要严格遵守相关的航行规则,包括避让规则、限速规定等。
双方应该做好沟通协调,确保各自航行的安全。
2. 加强航行安全教育:对渔船和商船的船员进行航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航行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减少碰撞事故的发生。
3. 提高航行能见度:在能见度不佳的情况下,渔船与商船可以通过设置防撞设备、灯光信号等方式增加能见度,减少发生碰撞事故的可能性。
4. 定期检查船舶设备:渔船与商船的所有船舶设备都应该定期进行检查维护,确保设备完好,以避免由于船舶设备故障导致的碰撞事故。
5. 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相关部门应该加强海上交通的监管和执法力度,对违反航行规则的船舶进行惩罚,以有效预防渔船与商船碰撞事故的发生。
渔船与商船碰撞是一种极具危险性的海上交通事故,其原因复杂多样,预防措施也需要多方面合力。
通过加强船员教育培训、提高航行能见度、定期检查船舶设备、加强监管和执法等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渔船与商船碰撞事故的发生,确保海上航行的安全。
水上运输事故的防范与应急处理
![水上运输事故的防范与应急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e6b35aa8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e4.png)
水上运输事故的防范与应急处理水上运输作为一种重要的物流方式,在现代社会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然而,与此同时,水上运输也存在着诸多风险和隐患,一旦发生事故,不仅会对当事人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还可能引发环境污染,影响社会稳定。
因此,加强水上运输事故的防范和应急处理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水上运输事故的类型及成因1. 船舶事故船舶事故是水上运输事故的主要类型,包括碰撞、搁浅、火灾、爆炸等。
船舶事故的成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人为因素:如驾驶员操作失误、酒后驾驶、疲劳驾驶等;•技术因素:如船舶设备故障、船舶设计不合理等;•环境因素:如恶劣天气、复杂航道等;•管理因素:如安全管理不到位、应急预案不健全等。
2. 港口事故港口事故主要包括货物滑落、堆放不当、火灾等。
港口事故的成因主要包括:•人为因素:如操作不当、违章作业等;•设备因素:如设备老化、维护不及时等;•环境因素:如风力较大、雨雪天气等。
3. 航道事故航道事故主要包括船舶误入禁航区、航道淤积等。
航道事故的成因主要包括:•管理因素:如航道管理不善、航道维护不及时等;•自然因素:如水流速度、水位变化等;•人为因素:如非法捕捞、非法施工等。
二、水上运输事故的防范措施1. 完善法规制度加强水上运输安全管理,需要完善相关法规制度,明确各方责任,加强对水上运输企业的监管。
2. 强化安全意识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是防范水上运输事故的关键。
要加强安全培训,使从业人员充分了解事故的危害,掌握安全操作规程。
3. 加强设备维护定期对船舶及港口设备进行维护和检查,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对老旧设备要及时更新改造,提高设备性能。
4. 优化航道管理加强航道管理,定期对航道进行疏浚,保证航道畅通。
加强对禁航区的管理,防止船舶误入。
5. 制定应急预案建立健全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确保从业人员熟悉应急程序和操作。
三、水上运输事故的应急处理1. 事故现场处置事故发生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进行现场救援。
海上交通事故处置方案
![海上交通事故处置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a553a0c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0c70876.png)
海上交通事故处置方案简介海上交通事故是指发生在海上的船舶、海洋工程设施、海洋保障设施等与航行、作业、停泊、设施建设等活动有关的事故。
海上交通事故的发生原因复杂,涉及多个方面。
发生海上交通事故不仅会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还可能污染海洋环境。
因此,制定有效的海上交通事故处置方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安全预防在海上交通事故处置方案制定之前,需要进行安全预防工作。
安全预防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监控通过使用卫星远程监控和海上电子监视系统,对船舶、海洋工程设施和海洋保障设施进行实时监控,保证海上安全。
预测利用海上气象、海洋潮汐等技术手段对海上情况进行预测,防范可能发生的海上交通事故。
教育对从事海上交通工作的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海上交通事故处置流程一旦发生海上交通事故,需要制定有效的处置流程。
处置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发现事故发现海上交通事故后,应立即触发应急预案。
在触发应急预案的同时,要确定事故的性质和严重程度,及时报告有关部门。
应急处置在应急处置阶段,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确定事故区域范围并进行警戒;2.迅速进行救援和营救,抢救伤员等;3.遏制和清除污染物;4.与有关方面保持联系,及时报告事故处理进展情况。
追责问责在事故得到有效控制后,需要进行追责问责。
具体措施包括:1.对造成事故的责任人进行追责;2.对相关单位和人员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作为各方面工作的参考标准;3.将事故发生的原因开展调查研究,对此类事故进行分析,形成经验教训并向社会公布。
结束语海上交通事故是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和海洋环境带来严重危害的。
因此,制定科学有效的海上交通事故处置方案对于维护海上安全、减少海上交通事故的发生至关重要。
水域交通事故救援
![水域交通事故救援](https://img.taocdn.com/s3/m/4abc079c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88.png)
特种救援装备
配备适用于水域环境的特种救援装 备,如潜水设备、水上无人机等。
设备维护与保养
建立设备维护和保养制度,确保设 备始终处于良好状态。
提升救援技术水平
研发新技术
鼓励研发适用于水域交通事故救援的新技术,提高救援成功率。
数据分析与经验总结
对救援案例进行数据分析,总结经验教训,优化救援方案。
05
水域交通事故救援 案例分析
案例一:长江某段船舶碰撞事故救援
总结词
紧急响应、多方协作、成功营救
VS
详细描述
2019年6月,长江某段发生一起船舶碰撞 事故,两艘货船在雾中相撞,导致船体严 重受损,船上12名船员落水。当地海事 部门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协调救援力量赶 赴现场,组织专业人员实施救援。经过紧 张有序的搜救,12名落水船员全部被成 功营救。
特点
水域交通事故具有突发性和不可 预测性,受水流、风向、潮汐等 自然因素的影响较大,救援难度 较高。
事故原因分析
01
02
03
自然因素
恶劣天气、洪水、潮汐等 自然因素可能导致船只失 控、翻沉等事故。
人为因素
驾驶员或乘客违规操作、 超速、酒后驾驶等人为因 素也是导致水域交通事故 的主要原因。
船舶机械故障
。
定期对驾驶员进行水上交通安全 培训和演练,提高驾驶员应对突
发情况的能力。
鼓励驾驶员参加专业培训和认证 ,提升技能水平。
完善交通设施建设
建设和完善水域交通 基础设施,提高水域 交通的通行能力和安 全性。
优化水域交通信号灯 、警示标志等设置, 提高交通指挥和警示 效果。
加强对航道、码头等 设施的维护和管理, 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转 。
渔船与商船碰撞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渔船与商船碰撞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1cb7d025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66.png)
渔船与商船碰撞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渔船与商船碰撞是海上交通事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类型。
其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方面:1. 航海规则不合规:渔船与商船碰撞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航海规则不合规。
渔船在航行过程中没有按照规定维持正常的航向和航速,或者没有遵守分道规则等。
2. 航道交通管理不当:渔船与商船碰撞的另一个原因是航道交通管理不当。
有时候,渔船的航行路线与商船的航行路线交叉或接近,如果没有得到良好的航道交通管理,就会增加碰撞的风险。
3. 盲点盲区存在:渔船与商船碰撞的第三个原因是盲点盲区存在。
由于渔船的大小较小,一些商船可能在航行过程中无法及时发现渔船的存在,从而增加了碰撞的风险。
为了预防渔船与商船碰撞事故的发生,可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 加强航海安全教育:针对渔船船员和商船船员,加强航海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和遵守规则的能力,使其能够正确使用航海设备和遵守航行规则。
2. 完善航道交通管理体系:建立健全的航道交通管理体系,包括合理规划航道、制定交通管理规则、加强交通监控等,确保渔船和商船的航行安全。
3. 提高渔船的可见性:提高渔船的可见性,例如安装雷达、喇叭等设备,增加渔船的信号灯数量和亮度,使其能够在航行中更容易被商船发现。
4. 设立安全距离:在商船和渔船的航行规则中,明确规定双方之间的安全距离,以降低碰撞的发生概率。
5. 建立渔船通报机制:建立渔船通报机制,渔船在航行前向当地渔政部门或渔船通报中心通报航行计划和位置等信息,以便其他船只能提前了解和避让。
预防渔船与商船碰撞事故需要从多个方面着手,如加强航海安全教育、完善航道交通管理体系、提高渔船的可见性等,以确保海上航行安全。
海上交通事故应急预案
![海上交通事故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66dbba71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ae.png)
一、目的和依据1. 目的:为保障海上交通安全,提高海上交通事故应急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预案。
2.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管辖海域内发生的各类海上交通事故,包括船舶碰撞、搁浅、火灾、爆炸、溢油等。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海上交通事故应急指挥部(以下简称“指挥部”):负责统一领导和指挥海上交通事故应急处置工作。
2. 指挥部下设以下工作组:(1)现场指挥组:负责现场应急处置工作的指挥、协调和监督。
(2)救援协调组:负责组织救援力量,协调救援行动。
(3)医疗救护组:负责伤员的救治和转运。
(4)环境监测与处置组:负责海上污染物的监测、评估和处置。
(5)信息发布与新闻宣传组:负责事故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发布,以及新闻宣传工作。
(6)后勤保障组:负责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的物资、装备、车辆等后勤保障。
四、应急处置程序1. 报告与响应(1)发现海上交通事故后,事故船舶应当立即采取一切可能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并立即向就近的海上交通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2)接到报告后,海上交通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向指挥部报告。
2. 现场指挥(1)现场指挥组负责组织救援力量,协调救援行动,确保事故现场的安全。
(2)救援协调组负责组织救援力量,协调救援行动,确保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3. 救援行动(1)医疗救护组负责伤员的救治和转运,确保伤员得到及时救治。
(2)环境监测与处置组负责海上污染物的监测、评估和处置,防止事故对海洋环境造成污染。
4. 信息发布与新闻宣传(1)信息发布与新闻宣传组负责事故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发布,以及新闻宣传工作。
(2)及时向公众发布事故信息,提高公众对事故的知晓度。
5. 后勤保障(1)后勤保障组负责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的物资、装备、车辆等后勤保障。
水上交通应急处置措施方案
![水上交通应急处置措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e7e694f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d85894f.png)
水上交通应急处置措施方案前言水上交通运输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公共交通方式,但是在水上运输中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
因此,应急处置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针对水上交通运输中可能遇到的紧急情况,提供一些应急处置措施方案,希望能够对相关人员提供帮助。
水上交通运输紧急情况及应急措施水上交通事故水上交通事故属于比较严重的事件,可能涉及到人员伤亡、船只沉没等问题。
因此,及时采取正确的应急措施才能有效地消除危害。
•人员伤亡如果发生人员伤亡,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及时报警。
同时,尽可能迅速地拨打120急救电话,紧急治疗伤员,并对已经休克的人员采取急救方法。
其次,如果事故发生在水中,急救人员需要及时将伤员转移到安全的地方,一定要注意护理伤员,防止二次伤害。
•船只沉没船只沉没也是一种严重的事故,因为沉没可能会导致人员被困、淹死等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所有的人员都需要尽快脱离船只并到达安全的地方,同时需要确保在水中的人员能够及时获得救援。
水上交通设备故障水上交通设备故障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情况,但是它可能会导致船只瘫痪,航行受阻等问题,因此需要及时解决。
•发动机故障如果发生发动机故障,船只可能无法继续前行,甚至出现向旁边偏航的情况。
此时船长应该及时通过无线电请求救援,并对船只进行必要的修理并继续前行。
如无法修复,在保证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应及时安排人员转移,并将船只拖回港口等待维修。
•航行受阻如果遇到海流异常、气象恶劣等情况导致船只运行困难,可以考虑靠近岸边、加大油门等方法解决问题。
如果无法解决,则需要及时采取措施,例如通过求救通信、启动搜救等方式,寻求救援。
燃料泄漏燃料泄漏是一种不可避免的情况,但它可能会对环境造成危害,因此应该采取必要措施进行处置。
•限制燃料泄露当发现燃料泄漏时,需要及时限制泄漏,并清理已泄漏的燃料。
在进行清理时,一定要注意安全,避免火灾等事故的发生。
•通知相关部门在采取限制泄漏措施的同时,应该向相关部门进行通告,及时安排应急处置工作。
船舶航行中的海上碰撞事故预防
![船舶航行中的海上碰撞事故预防](https://img.taocdn.com/s3/m/ac0471c3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18.png)
船舶航行中的海上碰撞事故预防船舶在海上的航行中,碰撞事故是一种常见但又极其危险的情况。
海上碰撞事故不仅会造成船只的损失,更可能导致人员伤亡和环境污染等严重后果。
因此,预防海上碰撞事故成为至关重要的任务。
本文将就如何预防船舶航行中的海上碰撞事故从多个角度进行探讨。
一、航行计划与导航管理在预防海上碰撞事故中,良好的航行计划和有效的导航管理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首先,船舶航行前应制定详细的航行计划,包括航线选择、避碰区域等要素。
船舶应根据所处海域的特点,如水深、潮汐、天气等,选择适当的航线,避开浅滩和其他潜在危险区域。
其次,船舶应及时更新和纠正海图、海标等相关导航资料,确保导航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同时,船舶应利用现代导航设备,如雷达、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等,进行实时监测和定位,及时调整航向和速度,避免与其他船只发生碰撞。
二、船舶通信与信号有效的船舶通信和信号系统对于预防海上碰撞事故至关重要。
船舶应随时保持与其他船舶、海上交通管理机构的通信联系。
船舶在进行航行的同时,应根据国际海上通信规范,使用标准化的语言和信号进行通信,以确保信息的准确传递。
此外,船舶应及时回应其他船只发出的避碰信号,并采取适当的行动避免碰撞。
在紧急情况下,船舶应利用应急通信设备向相应的救援机构发送求救信号,以便及时得到援助。
三、船舶操纵与人员培训良好的船舶操纵和熟练的船员是预防海上碰撞事故的关键。
首先,船舶应具备良好的操纵性能和敏捷性,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采取避碰动作。
船舶的操纵系统应保持正常运行,各种操纵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以确保操纵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其次,船员应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航行规则和操作程序。
船员应接受系统的培训和考核,并参加模拟训练,以增强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此外,船员应保持良好的职业操守,严格遵守航行纪律和安全规定,不得酒驾、疏忽职守等。
四、国际合作与法律法规预防海上碰撞事故需要国际合作和法律法规的支持。
水上运输的船舶航行安全与事故分析
![水上运输的船舶航行安全与事故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e156e7a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3d.png)
水上运输的船舶航行安全与事故分析近年来,水上运输成为各国交通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船舶航行安全问题备受关注,事故频频发生。
因此,了解船舶航行安全措施以及事故原因分析成为至关重要的课题。
本文将对水上运输的船舶航行安全进行探讨,并对一些常见的船舶事故进行分析。
一、船舶航行安全措施1. 航行规则与标志水上运输船舶航行时需要遵守一系列航行规则与标志。
其中,国际海上避碰规则(COLREGs)是国际上通用的航行规则,旨在确保船舶之间的安全距离和航向的正确交叉。
此外,各国还制定了相应的本地水域航行规则和标志,船舶在航行时需密切关注并遵守。
2. 船舶设备与装备船舶的设备与装备是确保航行安全的关键。
首先,船舶必须配备有效的导航设备,如雷达、GPS和电子海图等,以便在航行中及时获取位置和海况信息。
其次,船舶还需要具备合格的通信设备,如无线电台和卫星通信系统,以保持与地面指挥中心和其他船舶的联系。
此外,救生设备、消防装备和船体结构等也不可忽视。
3. 航行员素质与技能船舶航行员的素质与技能对航行安全至关重要。
船舶航行员应具备足够的航海知识、丰富的航行经验和敏锐的观察力。
他们需要了解航行规则与标志,掌握有效的紧急事件处理技能,并通过持续的培训和考核不断提升自身素质。
二、船舶事故分析1. 碰撞事故碰撞是水上运输中常见的事故类型之一。
碰撞事故可能发生在船舶之间、船舶与固定设施之间,或船舶与航道上的障碍物之间。
碰撞事故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导航错误、雷达故障、通信失灵等。
此外,恶劣的天气条件、能见度不佳以及人为疏忽等也可能导致碰撞事故的发生。
2. 火灾事故火灾是船舶事故中最严重的一种情况。
船舶上的火灾可能由电气设备故障、短路、燃料泄漏或人为疏忽引起。
一旦发生火灾,由于船舶的封闭性和复杂的环境,火势往往迅速蔓延,并造成船舶毁损和人员伤亡。
因此,船舶必须配备消防系统和设备,并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以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概率。
3. 搁浅事故搁浅是指船舶在航行过程中因为各种原因而触碰到海底或陆地。
渔船与商船碰撞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渔船与商船碰撞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b41e8785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418d04a.png)
渔船与商船碰撞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渔船与商船碰撞事故往往是由于多种因素综合作用造成的。
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人为原因:1. 缺乏航行规则和安全操作意识:有些渔民对于航行规则了解不足,或是忽视了安全操作,导致不懂得避让对方船只,从而引发碰撞事故。
2. 对雷达设备使用不当:有些渔船船员可能对于雷达设备使用不熟悉,无法准确判断船只的距离和方向,导致发生碰撞。
3. 海上作业隐患:一些渔船在进行作业时可能因为不注意周围船只的存在,或是被作业设备所干扰,导致未及时做出避让动作。
二、装备原因:1. 船只不适应海况:渔船在恶劣海况下可能失去控制,而商船在此时遇到渔船则会很难避免发生碰撞事故。
2. 通讯设施不完善:有些渔船船上的通讯设备并不完善,无法及时与其他船只进行通讯,从而导致碰撞事故。
三、环境原因:1. 天气状况恶劣:恶劣的海上天气状况会影响船只的行驶和视线,从而增加碰撞的风险。
2. 航线错乱和导航系统故障:航线移动、导航设备故障等都会导致船只行驶过程中出现偏航,增加与其他船只相撞的可能性。
一、加强航行安全教育:1. 提高渔民的航行安全意识,普及航行规则和安全操作的知识。
2. 定期组织航行安全教育培训,增加渔民的航行安全技能。
二、改善通讯设施:1. 对渔船进行通讯设施升级,确保与其他船只进行正常的通讯。
2. 提供通讯设备的培训,使渔民能够熟练掌握设备的使用方法。
三、加强装备安全性:1. 提高渔船的稳定性和适应恶劣海况的能力。
2. 定期检查船只的装备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四、加强海上监控与预警:1. 安装雷达设备,提高船只的监测能力。
2. 建立海上监控系统,及时发现和预警潜在的碰撞危险。
五、加强航行管理:1. 加强对渔船的航行管理,规范其航行路线和作业区域,减少与商船碰撞的概率。
2. 加强对商船的监管,确保其根据航行规则进行航行,避免与渔船碰撞。
六、加强天气预报和导航管理:1. 加强对天气状况的预报和监测,提前预警海上恶劣天气,减少碰撞事故的可能性。
水上交通事故调查与水域安全管理
![水上交通事故调查与水域安全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d8a9ad84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e7.png)
水上交通事故调查与水域安全管理水上交通事故是指在水域中发生的各种类型的交通事故,包括船只碰撞、漏油事件和人员伤亡等。
水域安全管理则是指对水上交通事故进行预防和调查的管理体系。
本文将深入探讨水上交通事故的调查方法以及水域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一、水上交通事故调查1. 调查目的水上交通事故调查的目的是确定事故发生原因、采取适当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并为相关部门提供处理意见和建议。
2. 调查方法水上交通事故调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事故现场勘察:调查人员首先到达现场,对事故发生地点进行勘察,包括拍照、测量和标记等。
(2) 证据收集:调查人员收集相关的证据,包括船只登记、航行记录、通信记录和目击证人证言等。
(3) 事故重现:通过模拟实验和计算验证等方法,尽可能地还原事故发生的过程,以确定事故原因。
(4) 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证据和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找出可能的事故原因,并提供具体建议。
(5) 编写调查报告:根据调查结果,编写详细的调查报告,包括事故经过、事故原因和预防措施等内容。
二、水域安全管理1. 安全法律法规针对水上交通事故的发生,各国都颁布了相应的安全法律法规。
这些法律法规主要包括水域交通管理条例、船舶安全管理条例和船舶驾驶员资格认证等,以确保水域交通的安全。
2. 安全培训和教育为了提高水上交通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各国要求相关人员参加安全培训和教育。
这些培训和教育主要包括水域交通规则、应急处理和救援技巧等内容。
3. 安全监管和执法水域安全管理部门对水上交通进行监管和执法。
他们定期检查船只的安全设备和通信设备,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罚,并提供安全建议和指导。
4. 信息共享和合作各国水域安全管理部门之间进行信息共享和合作,以便及时掌握水域交通的动态和安全情况,共同应对安全挑战。
结论水上交通事故调查与水域安全管理是确保水域交通安全的关键环节。
通过准确调查事故原因,制定并落实相应的预防措施,可以降低水上交通事故的发生率。
渔船与商船碰撞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渔船与商船碰撞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969a26bb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90.png)
渔船与商船碰撞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摘要】渔船与商船碰撞是一种严重的海上交通事故,可能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本文在引言部分介绍了这一问题的背景。
在正文部分中,分析了渔船与商船碰撞的原因,如能见度不佳、船只维护不当等因素。
同时提出了预防措施,包括加强航道规划、提高船舶通信设备等。
结论部分强调了渔船与商船碰撞问题的重要性,呼吁相关部门加强监管和教育,共同保障海上交通安全。
通过本文的分析和提出的建议,可以有效避免渔船与商船碰撞事件的发生,维护海上交通秩序和安全。
【关键词】渔船、商船、碰撞、原因分析、预防措施、重要性1. 引言1.1 背景介绍渔船与商船碰撞是一种常见的海事事故,经常会导致财产损失、人员伤亡以及海洋环境污染。
这种类型的碰撞往往发生在海上交通密集的区域,如港口附近、航道交汇处或渔船集中的海域。
碰撞可能是由于船只驾驶员的疏忽、航海规则的不遵守、通信方式不畅等原因造成的。
渔船与商船碰撞问题的日益严重性引起了航海界的广泛关注,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和船舶管理机构纷纷制定了相应的监管政策和规章,以降低发生碰撞事故的可能性。
渔船与商船碰撞仍然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因为海上交通的复杂性和不可控性使得避免碰撞事故成为一项挑战。
本文将从碰撞原因分析和预防措施方面探讨渔船与商船碰撞的问题,以期为相关海事管理者和船舶驾驶员提供参考和建议。
2. 正文2.1 渔船与商船碰撞原因分析渔船与商船碰撞的原因分析可以从多个方面来进行探讨。
船舶在海上航行时可能会由于天气变化、海况不稳定等自然因素造成视线模糊,导致无法准确判断对方船只的位置和行驶方向,从而增加了碰撞的风险。
船舶航行过程中可能存在通讯不畅、船员疲劳、设备故障等人为因素,使得对方船只无法及时躲避或做出正确的行动,也会导致碰撞事件发生。
渔船和商船在海上航行时有着不同的速度、航线和航行规则,渔船通常以捕捞为主,航行速度相对较慢,而商船则以货物运输为主,航行速度较快。
如果两者在海上相遇时没有及时做出避让动作或未能正确判断对方船只的行驶方向和速度,就容易发生碰撞事故。
水上交通事故处置预案总结
![水上交通事故处置预案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c49b32a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fb.png)
一、预案背景水上交通事故是指在航行、停泊、作业过程中,因人为、自然或设备原因导致船舶损坏、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事故。
为了提高水上交通事故应急处置能力,确保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序、高效地开展救援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我们制定了水上交通事故处置预案。
二、预案目的1. 建立健全水上交通事故应急处置机制,提高事故应对能力。
2. 保障水上交通事故现场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减少事故损失。
3. 提高水上交通参与者的安全意识,预防事故发生。
三、预案原则1. 生命至上,确保人员安全。
2. 快速响应,迅速启动应急预案。
3. 协同配合,各部门共同参与救援。
4. 科学处置,确保救援工作有序进行。
四、预案内容1. 组织机构成立水上交通事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事故的统一指挥和协调。
下设现场救援组、医疗救护组、物资保障组、通讯保障组、善后处理组等。
2. 应急响应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各小组迅速到位,开展救援工作。
3. 现场救援现场救援组负责现场勘查、警戒、人员搜救、伤员救治等工作。
医疗救护组负责伤员救治、转院等工作。
物资保障组负责救援物资的调配和供应。
通讯保障组负责现场通讯保障。
善后处理组负责事故调查、损失评估、善后处理等工作。
4. 事故调查事故发生后,立即启动事故调查程序,查明事故原因,追究相关责任。
5. 预防措施加强对水上交通安全的宣传教育,提高船员、乘客的安全意识。
完善水上交通设施,提高船舶安全性能。
加强水上交通执法,严厉打击违法行为。
五、预案实施与总结1. 实施预案时,各部门要密切配合,确保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2. 事故处置结束后,对预案实施情况进行总结,查找不足,完善预案。
3. 定期开展水上交通事故应急演练,提高救援队伍的实战能力。
总之,水上交通事故处置预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提高水上交通事故应急处置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预案要求,切实提高水上交通安全管理水平,为构建平安水上交通环境贡献力量。
水上交通肇事逃逸情况分析及对策
![水上交通肇事逃逸情况分析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2f34e41e55270722192ef73e.png)
3 对于事故发生后肇事逃逸的船舶 ,无相应的刑 .
事、行政处罚 ,追究责任 困难 统计发现 ,7 起肇事逃逸案件中,仅有1 O 起拟移 送公安部门 ( 目 但 前因移送部门存在争议 ,移送工作 对发生事故的责任进行了处 罚 )。导致未能进行行 政 、刑事处罚的原因很多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因素 :
限划分 。
置 ,这样不仅可以缩短同船舶失去联系的时间间隔 ,
以及迅速确定可提供援助船舶的信息 ,还可以将其广
泛 运用 于海上安 全监 管 中。根据澳 大利亚澳 洲安 全运
( 3)对 领海 以外 的事故 ,特 别 是涉 及外 轮 的事
故 ,我国主管机关是否有行政处罚权存在争议。 无法司法移送案件的原因之一。大部分查实的船舶只 是根据A S I等间接证据最后赔偿 了事 ,难以作为行政
4 推 动船位 报告 制度 建设 .
肇事逃逸而进行行政或者刑事上的处罚 ,造成海事调
查 处理 的被 动 。
根据 《 99 17年国际海上救助公约》的规定 ,鼓励
所 有船舶 在船位 报告 系统覆 盖的 区域 航行 时报告其 位
( 2)无 明确 的法 律 法规 规定 的海上 司法 管辖 权
1 完善法律 法规工作 .
持 ,充分利用现有条件 ,寻求权威的法律法规支持和 决岸基A S I站台覆盖不足的问题 ,提高船舶 的搜救效 解释,明确水上交通肇事逃逸的责任 ,提高肇事逃逸 率 ,还可以为中国沿海海上交通实现全天候监管提供 违法犯罪成本 ,震慑肇事逃逸行为,为肇事逃逸追查
工作寻求法律支撑。海上交通安全的母法—— 《 中华 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 》已经实施将近3年 了, 0 很多条款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 ,不能体现对法规 前瞻f的要求 ,因此必须在法律层面上明确船舶肇事 生 逃逸的责任,梳理相关条款 ,为依法行政提供法律支
渔船与商船碰撞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渔船与商船碰撞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f285215a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65.png)
渔船与商船碰撞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渔船与商船碰撞是一种常见的海上事故,往往会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造成渔船与商船碰撞的原因有很多,例如通航规则的不合理、船员操作失误、天气影响等等。
为了有效地预防这种事故的发生,必须对碰撞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找出根本原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一、碰撞原因分析1.通航规则的不合理在海上航行时,渔船和商船都需要遵守一定的通航规则,以保证船舶间的安全通行。
有时这些规则可能不够合理,或者在实际操作中并不能完全适用。
在一些繁忙的航道上,通航规则可能无法满足船舶的实际需求,导致渔船与商船在狭窄的海域中相遇,增加了碰撞的可能性。
2.船员操作失误船员在海上操纵船只时,需要高度的警惕和细心,任何一点疏忽都可能导致意外的发生。
船员操作失误往往是造成渔船与商船碰撞的重要原因之一。
渔船在夜间可能没有适当的航行灯光,商船的船员可能没有及时发现渔船的存在,或者在避让时出现失误,都可能导致碰撞的发生。
3.天气影响恶劣的天气条件也是造成渔船与商船碰撞的一个重要原因。
强风大浪会对船只的操纵产生影响,降低航行的安全性。
在这种情况下,船员需要特别小心,及时调整航向和速度,以避免与其他船只相撞。
二、预防措施1.完善通航规则针对通航规则不合理造成的碰撞问题,需要进行规则的修订和调整。
特别是在繁忙航道和渔业密集区域,需要制定更加严格和合理的通航规则,以保证不同类型船舶的安全通行。
要加强对船舶的管控,严格执行通航规则,防止违规行为的发生。
2.加强船员培训船员是船舶安全操作的关键,需要加强对船员的培训和考核。
特别是针对遇险时的应急处理和船舶操纵技能,要进行系统的培训和实际操作演练。
只有经过严格的培训,船员才能够在海上应对各种突发情况,保证船舶的安全。
3.提高船舶设备和技术水平船舶的设备和技术水平直接影响到船舶的安全性。
船舶应当配备先进的导航设备和通讯设备,保证船舶在海上能够准确地定位和通讯。
船舶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也需要不断提高,以减少船员操作失误的可能性。
渔船与商船碰撞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渔船与商船碰撞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b4568d29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10.png)
渔船与商船碰撞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渔船与商船发生碰撞事故是海上交通事故中常见的一种类型,其原因多种多样,如缺乏规范的航行管理、行驶路线的交叉、通航区域环境恶劣等。
下面就针对渔船与商船碰撞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以期减少类似事故的发生。
1、船只安装不规范。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新型货船往往拥有先进的导航设备和自动化航行管理系统。
而相比之下,许多渔船则使用老旧的设备。
这些老旧设备的使用可能会导致船只航行路径不规,则容易发生碰撞事故。
2、海上交通道路过于繁忙。
港口、航道、独木舟和渔船等在海上的货物、运输载体数量日益增加,使得海上交通变得非常拥挤。
这增加了船只在海上航行时的困难程度。
当船只在海上航行时,经常需要处理起伏不定的海浪、强风等环境因素,而当大量船只同时在相对狭窄的海域航行时,情况变得更加复杂。
在这种情况下,渔船与商船之间的通讯可能会出现失误,从而导致不安全的情况的发生。
3、交通规则及认知问题。
尽管存在大量的交通规则、海上航行管理制度和行规,但并不是所有船员都能熟练掌握和遵守。
部分船员甚至可能不知道或者忽视了某些规则。
例如,在一些渔船上,船员可能因太忙而不遵守航道规则,从而使自己处于机会危机中。
与此相应的是当商船遇到这类船只时,需要分类区别对待,及时暗示、规避、避让等。
1、颁布合理的航行规则统一加强管理。
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加强对国内海上航行的规范管理,并加强对海上航行人员的培训。
规定完善适当的规章制度,细化明确船只在不同环境下需要做出的反应和措施。
2、改进渔船设备。
政府和有关机构应加强对渔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改善渔船技术设备,使其具备更优异的性能。
这可以包括在船只上安装更先进的导航仪器、自动化控制装置等。
经过这样的升级,船只的航行安全最大化。
3、增强船只安全意识。
渔船与商船之间的通讯应该由两个船只协同处理。
无论是通过电台、相互观察、鸣哨还是霓虹灯等方式,都应该鼓励这种跨船之间的交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上交通事故分析和预防措施【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海洋航运事业在我国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为我国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但是近年来随着我国航运行业的迅速发展,海上交通事故所造成的生命、财产的损失也越来越严重,尤其是重大海上交通事故对全社会所产生的负面引起了人们广泛的重视。
【关键词】:海上交通;碰撞;事故;分析;措施1引言随着我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海上运输迎来了巨大的需求市场,导致投资经营者的数量急剧增加,运输实体由过去单一国有企业向国有、集体、个体多元化方向转变,水路运输业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
与此同时,水上交通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也十分巨大。
以2009年为例,中国因运输船舶交通事故死亡336人,直接经济损失近3.5亿元人民币,虽然比2008年同比分别下降了4.3%和33.1%,但是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依然十分巨大。
2海上交通事故的概念海上交通事故是指船舶在水上因过错或意外造成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或环境损害的事件[1]。
我国交通部将海上交通事故划分为碰撞、搁浅、触確、火灾或爆炸、浪损、触损、风灾、自沉及其他引发人员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水上交通事故。
海上交通运输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人机系统,海上交通事故是由于人、机、环境、管理这些因素相互不协调产生的,事故的发生往往不可预测,但是对以往的海事调查报告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得到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从事故类型来看,以碰撞、搁浅为主,从涉事船舶来看,以渔船居多。
文献[2]对某海域海上交通事故进行统计发现,碰撞、搁浅事故占到事故总数的,事故中涉及的船舶,渔船占到了。
具有明显的区域性。
事故易发区域包括港口航道内、交通流密集的交叉点、通航分道的出入口,这些区域往往由于交通量大,交叉会遇频繁,导致船舶操纵困难,容易发生事故。
具有显著的时间性。
夜晚尤其是二副、大副值班时段,由于生物节律,值班人员极易疲劳、困乏,导致航行事故;对于我国大部分沿海来说,月份至次年月份受季风、寒潮等影响,风大浪高,海上交通事故数量明显增多。
具有随机性、小概率性和灾难性。
海上交通事故是由于系统内相关因素的相互作用产生的,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和随机性;同时,伴随着航行环境的改善、助航设施的完善以及先进仪器设备的引入,事故的发生概率逐步降低;最后,海上交通事故的结果往往是致命的,不仅造成巨大的人员财产损失,而且会给生态环境带来不可逆的破坏。
3海上交通事故原因分析日本海难审判厅对年间的起海难事故进行统计分析,在事故原因方面,图所列举的项海难事故原因,在4800起海难事故中出现9472次。
出现次数较多的事故原因有:瞭望不当、未遵守规则、打瞌睡、监督指挥不当、未正确鸣放声响信号、对主机的使用维护不当、未检查船位、船舶操纵不当等。
从这些事故原因可以看出,绝大多数的海上交通事故是由于人为失误引起的,如图1所示。
图1海滩事故中不同事故原因出现的次数分布3.1人的因素据统计,绝大多数水上交通事故是由于人为因素所造成的。
人作为一切活动的主体,在各种水上交通活动中担任船舶的驾驶操纵以及船舶维护,是引发水上交通事故的主要因素。
人为因素[3][4][5]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船员不合格,即船员在技术上不合格,不熟悉船舶的性能,或者不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及国际公约,导致错误操船等,致使发生水上交通事故另一类是船员工作疏忽或不负责任,如不按规定瞭望,或不按规定操作船等,致使发生水上交通事故。
船员有自己的视觉特性、反应特性和生理周期,并易受周围环境影响,而疲劳或兴奋等,影响船员的工作状态,从而诱发交通事故。
此外,从心理学角度考虑,驾驶员的观察、注意和注意力、情绪和情感、意志和气质以及种种心理活动都与交通安全有程度不同的关系。
总之,船员对于水上交通事故的影响[6],在于船员的职业素质和行为,职业素质包括道德、身心、技术、能力小`语言表达等方面,有良好的素质才`能有良好的行为。
优秀的船员有利于避免人为因素引起的水上交通事故。
3.2船舶因素3.2.1建造质量缺陷追求经济利益,安全设备投入甚少,或购置旧设备旧钢板,或安装非船用设备使用。
有些船舶即使发现船上存在事故安全隐患,但忙于生产,已存挠幸,无暇顾及修理,带“病”航行。
根据浙江辖区加2009年水上交通事故年报统计[7],全年船舶自沉23艘次,占事故总数的28.6%。
部分新建的沿海小型船舶无设计图纸,或设计图不送船检部门审批;或擅自更改已审批的肉合本结构,不严格按照图纸进行建造;或未到认可等级的船厂建造。
申请检验时,就随便挂个有证船厂的照牌,或干脆不申请检验,无证营运。
3.2.2技术状况差主要集中在沿海200总吨以下的小型均助白中间。
有的购入时就资料不齐,特别是影响适航性能的船舶设备,如主机、推进器及舵机等。
有的贪图价格便宜,购置滩涂造船企业产品;有的船稍微座浅装卸就变形;有的船靠泊时倒车来不了,舵机不灵;有的船舶为过船检关,配设备摆形式。
据浙江辖区2011年水上交通事故年报统计[8],全年200总吨以下的小型船舶事故52起,占事故总数的57.1%;死亡43人,占事故总数的62.3%;沉船38艘,占事故总数的64.4%。
3.3环境因素环境因素]9[,是指船舶运动所处的条件,亦称海上交通安全环境,包括航行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两个方面的因素。
自然条件因素是指船舶航行水域的航道条件、水文条件和气象条件等因素[。
航道条件是指涉及船舶航行和操纵的空间范围是否受到限制以及受到限制10]的程度,一般包括水域宽度、水底平坦度和低质、水道弯曲度、浅滩礁石和其他障碍物的存在情况等;水文条件是指水深、水流、潮汐、波浪、冰冻等对船舶交通有影响的各种因素气象条件是指能见度、风、气温等对船舶交通安全有影响的因素。
社会条件因素是指船舶、浮动设施在航行、停泊和作业时所依赖的各种人工条件和社会关系,主要包括影响船舶安全的各种人工设施、通航秩序和交通管理[。
人工设施条件按其功能不同,分为交通保障设施和影响设施,交通保障设施包]11括港口和航道设施,如码头、泊位夏船、锚地、航标和安全标志、通信等设施影响设施主要包括通航水域内的闸坝、桥梁、架空电线、海底电缆、水下管道等建筑物。
·通航秩序是指船舶、浮动设施在通航水域内航行、停泊和作业所形成的交通状态,包括船舶密度及其分布、船舶航迹分布、交通流方向、速度等。
船舶交通管理是指对船舶运动组合和船舶行为的总体控制,包括船舶进出港管理、船舶航行和避碰规则、船舶定线、船舶交通服务等]12[。
3.4管理因素3.4.1委托性经营企业(挂靠公司)管理脱节委托性经营企业(挂靠公司)“代而不管”。
1998年以后,为了有效纳轨个体经营船舶,减少事故发生,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和航运管理机构采取纳人公司化管理等做法,由此产生了一批船舶挂靠公司]13[。
从而导致经营与管理相脱节,所有权与管理权相分离的情况。
信息渠道不畅。
船舶在海上航行通过通讯联系从船公司获取安全信息是保障安全航行均重要渠道之一,也是公司对船舶管理的重要手段。
现在的情况是,船舶远距离无线重讯设备基本达到要求,而有的船公司主要是挂靠公司反而没有设备,或不会使用,或使用不正常,没有及时向船舶告知有关航海安全信息。
管理人员不懂管理]14[。
管理人员平均文化程度初中以下,基本不懂航海知识和企业管理知识,有的企业为了应付交通部门、航管机构对企业资质检查需要,表面上聘请几名退休船长、轮机长作为公司技术管理人员撑门面,出现“公司有名无人”的管理脱节现象。
3.4.2船东对船舶管理的盲目性船东对船舶管理最大的问题是无视安全,片面追求效益。
不按规定配员,不按时维修保养,带病航行。
许多船东在人员拼凑不齐的情况下,临时到劳动市场招聘外来民工充当船员,未经上岗培训,语言不通,冒险航行。
3.4.3船长对船舶管理的缺位船东在聘请船员时,无暇顾及船员责任心、心理个性、组织能力或不良航海记录,只要有证书就行,甚至人不来也行。
船东为了自身经济利益,派不懂航海的亲属充当船代表,瞎指挥,乱指派,剥夺了船长法定指挥权,损害了船舶安全航行的合作氛围和船员安全效率投入的积极性。
4防范措施4.1提高准入门槛按照《国内均船舶运输经营资质管理规定》]15[,对不具备NSM认证要求的航运企业进行整顿对在规定的时间内达不到整顿要求的企业,依法撤并。
通或优胜劣汰,培育有规模、有实力、制度健全、责任落实的航运企业,促使委托性经营企业(挂靠公司)向规范化方向发展。
4.2弘扬安全文化企业应教育和督促全体员工,不折不扣地,扎扎实实地落实各级主管部门,执法监督部门的各项要求,严格执行各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严格执行劳动纪律,杜绝“三违”现象]16[,消除事故隐患,强化应变能力,克服安全生产中的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
全社会要大力普及群众安全知识,广泛开展安全教育和宣传活动,增强广大群众的社会责任感,努力营造人人关心安全,人人重视安全的氛围。
4.3发展职业教育整合船员教育资源,加大设备投人,开设航海、轮机职业大专班。
加强船员培训发证管理,对于文化程度、海上资历、身体健康达不到要求的人员要严格控制。
培训考试过程中要尽可能加实操演练内容。
企业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积极引进交通院校航海类毕业生,充实各船员队伍,优化和改善船员结构,提高船员队伍的整体素质]17[。
4.4规范造船行业依靠科技进步,改善造船工艺,规范造船企业,加强造船企业资质管理。
规范船检行为,坚持“谁检验,谁负责”的原则,实行验船质量责任追究制。
坚决杜绝日钢板、旧设备造船。
海事部门要利用安检、登记和事故调处等手段,监督造船和检验质量]18[,对于明显违反规定的,一经查实,予以曝光,并给予一定的行政处理。
4.5整治通航环境结合辖区实际,制定通航水域水产养殖、捕捞,施工作业安全管理规定,依法管理。
加强宣传,尤其要加强对渔民的法制宣传教育,不断提高渔民的法制观念和大局意识。
对不听劝阻,擅自在航道、锚地及禁捕区设置的网具依法拆除;对严重违反由航规定造成海损事故的,依法处理。
通航秩序的维护,仅靠交通、海事部门的力量难以奏效,必须联合相关部门的力量,综合治理。
参考文献[1]吴兆麟,朱军.海上交通工程[M].大连: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04.[2]陈贵学,王超,侯松虎等.青岛港海上交通事故分析及对策(J).中国水运.2011. 12.[3]张青山,张海漾.人对人一机一环境系统效能的影响及其差错防范[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2002 ,24(1):70-84.[4]丁家凤,李沁生,黄云头.基于多层模糊模型的船舶机损事故人为因素评估方法[[J].中国2009 50(1):58-62.[5]刘正江,吴兆麟.基于船舶碰撞事故调查报告的人的因素数据挖掘[J].中国航海,2004(2):1-6.[6]徐伯民,秦臻.海上船舶碰撞事故原因探讨—疲劳的剖析[[J],中国航海,2009 32 ( 4 ):115-119.[7]Kawaguchi. M. Inaishi} H. Kondo and M. Kondo. Towards thenavigation support systems for group shipping and global marineTransport Systems, 2009, 3(3): 257 -267development of intelligent traffic control[J].[8J黄立文,邓健.自然环境对水上交通安全环境的影响及对策研究[C].中国航海学会2003年度学术交流会,2003:75-78.[9] C. Hsu. W. A. Wallace. An industrial network flow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model for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and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J]. Enterprise lnfonnation Systems, 2007, 1(3): 327-351.[10]唐国榜,张少凯.事故致因理论与水上交通事故[[J].中国水运(理论版),2006, 4(1): 196-197.[11] Tsz Leung Yip. Port traffic risks一A study of accidents in Hong Kong waters[J].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E, 2008: 921-931.[12]吴兆麟,朱军.海上交通工程.大连:人连海事大学出版社,(第二版),2004.[13]郭君.长江水上交通安全预警管理机制建设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8.[14]付玉慧.海事事故中人为失误的作用机理[J]1.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4 ,30 ( 3 ):106-108.[15] H. M. Abbas, A. Walla, P. Brooksa and J. Wang.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 (AIS): Data Reliability and Human Error Implications[J]. The Journal of Navigation ,2007:373-389.[16]蔡存强,蔡法.造成搁浅海事的原因剖析[[J].上海海运学院学报,1995 ,16 (4):55-61.[17]Z. L. Ma, C. F. Shao and S. R. Zhang. Characteristics of traffic accidents in Chinese freeway tunnels[J]. Tunne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 ,2009,24(3):350-355.[18]郝勇.事故致因理论及其在水上交通安全管理中的应用[D].武汉:武汉理土大学,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