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每年发生工伤事故和经济损失情况

合集下载

年度工伤事故总结分析(3篇)

年度工伤事故总结分析(3篇)

第1篇一、前言近年来,我国工伤事故发生率逐年上升,给企业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不良影响。

为了提高安全生产水平,降低工伤事故发生率,现将本年度工伤事故进行总结分析,以期为今后的安全生产工作提供参考。

二、工伤事故基本情况本年度,我单位共发生工伤事故XX起,造成XX人受伤,其中重伤XX人,轻伤XX 人。

事故发生主要集中在以下领域:1. 机械伤害:XX起,占事故总数的XX%;2. 高处坠落:XX起,占事故总数的XX%;3. 触电:XX起,占事故总数的XX%;4. 火灾:XX起,占事故总数的XX%;5. 其他:XX起,占事故总数的XX%。

三、工伤事故原因分析1. 安全意识淡薄:部分员工对安全生产的认识不足,缺乏安全意识,违章操作、冒险蛮干现象时有发生。

2. 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部分员工未接受系统的安全教育培训,对安全生产知识掌握不足,无法正确应对突发情况。

3. 安全设施不完善:部分生产设备、设施存在安全隐患,如防护装置缺失、警示标志不明显等。

4. 管理制度不健全:部分单位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不完善,责任不明确,导致事故发生时难以追究责任。

5. 监管力度不足:部分单位对安全生产监管力度不够,对违章行为查处不力,导致事故频发。

四、工伤事故防范措施1. 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普及安全生产知识,增强员工自我保护能力。

2. 完善安全设施:对生产设备、设施进行定期检查、维护,确保其安全可靠运行。

3. 健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生产责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4. 强化监管力度:加大对违章行为的查处力度,对事故责任进行严肃追究。

5. 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

五、结论本年度工伤事故的发生,给企业和社会带来了严重损失。

为降低工伤事故发生率,我们必须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工作。

通过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完善安全设施、健全管理制度、强化监管力度等措施,努力实现安全生产目标,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安全环境。

美国工伤事故与我国航企工伤事故的统计比较

美国工伤事故与我国航企工伤事故的统计比较

文章编号:1671—7996[2010)02-0053一04美国工伤事故与我国航企工伤事故的统计比较张迸1张晓2(1.中远集团安监部,北京100031;2.青岛远洋船员学院,山东青岛266071)提要:本文介绍了美国工伤事故统计数据,并将该数据与我国某大型航企的工伤事故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

.关键词:航运企业工伤事故工伤事故统计中图分类号:D922文献标识码:Al引言工伤也称职业伤害,是指企业职工在生产岗位上,从事与生产劳动有关的工作中,发生的人身伤害事故、急性中毒事故等。

国际劳工组织121号公约——《工伤事故津贴公约》规定,从业人员,不管什么原因,凡在工作时间内,在工作地点或其附近,或在因工作需要而去的其他任何地方发生的人身伤害事故,应计人工伤事故。

目前世界各国大多对工伤事故进行统计,特别是工业发达国家。

工伤事故的统计意义在于,通过对工伤事故统计数据的分析,评价国家总体以及某企业或企业内部的某部门的工伤事故发生情况,找出带有规律性的工伤事故发生原因,制定相应的工伤事故防范措施,避免类似的工伤事故再次发生。

2工伤事故统计标准2.1世界各国常用的工伤事故统计标准…目前,世界各国采用的工伤事故统计标准并不统一,最常用的统计标准包括:事故伤亡人数的绝对数,单位:人;l O万人死亡(重伤)率,单位:人/l O万人;千人死亡(重伤)率,单位::,,/l O O O人;百万工时伤亡率,单位:Ⅳ100万工时;20万工时伤亡率,单位:人/20万工时;伤亡率百分比,单位:%。

2.2美国采用的工伤事故统计标准¨1美国采用的工伤事故的主要统计标准有:千人死亡(重伤)率,单位:Ⅳ1000人;20万工时伤亡率,单位:人/20万工时。

2.3我国工伤事故统计标准我国目前采用的工伤事故的主要统计标准有:千人死亡(重伤)率,单位:Ⅳ1000人;百万工时伤害率,单位:人/100万工时;伤害严重率,单位:损失工作H/每百万工时;直接经济损失,单位:元;间接经济损失,单位:元。

2023年度工伤事故统计表

2023年度工伤事故统计表

2023年度工伤事故统计表引言工伤事故是指在劳动过程中,因劳动者受到意外伤害或者患病,导致身体受到损伤的一种事件。

工伤事故给工人们带来巨大的身体和精神上的痛苦,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工作生产和生活水平。

为了全面了解和掌握工伤事故的发生情况,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提高职工群众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我们对2023年度全国工伤事故发生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

统计数据1. 工伤事故的基本情况在2023年度,全国共计发生工伤事故1543起,其中重大事故为11起。

与上一年度相比,发生工伤事故和重大事故的数量均有所减少,下降了3.1%和35.3%。

2. 工伤事故的行业分布全年发生工伤事故的行业共计20个,其中建筑业发生事故最多,占比为25.5%,其次为机械制造业、物流运输业、农业和林业等。

发生重大工伤事故的行业主要为建筑业和煤炭采掘业。

工伤事故主要发生在下列作业:1.高处作业(37.8%);2.机械车间(23.4%);3.工程建设(17.6%);4.焊接切割(10.2%);5.化工生产(5.8%);3. 工伤事故的人员伤亡情况在2023年度发生的1543起工伤事故中,共造成1781人受伤,其中轻伤1468人,重伤257人,死亡56人。

与上一年度相比,轻伤和重伤人数均有所下降,但死亡人数略有上升,上升了1.8%。

4. 工伤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2023年度发生的1543起工伤事故计算的直接经济损失为3119万元,平均每起工伤事故的经济损失为2019.8万元,较上一年度略有下降。

分析与思考通过对2023年度全国工伤事故的统计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虽然发生工伤事故的数量有所下降,但死亡人数却有所上升,这说明职工安全保障工作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采取更为有效的预防措施。

此外,建筑业是发生工伤事故最多的行业,高处作业也是事故发生最多的作业之一,因此在安全管理方面应更为重视这些领域,加强对职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职工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矿山安全生产管理

矿山安全生产管理

第三节、影响我国安全工作形势的因素
一、社会舆论:新闻、企业、网络传媒 二、人的价值:以人为本的理念 三、人员素质:人员素质的提升 四、法律的完善:执行力度 五、总体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第四节、安全生产的权利和义务
一、企业负责人的责任 1、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所需资金的投入 2、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3、组织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4、督促检查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5、组织制定并实施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6、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2)事故的特点
(1)事故是一种发生在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中 的特殊事件,人类的任何生产、生活活动过程 中都可能发生事故。
(2)事故是一种突然发生的、出乎人们意料的 意外事件。
(3)事故是一种迫使进行着的生产、生活 活动时或永久停止的事件。
(4)事故这种意外事件除了影响人们的生 产、生活活动顺利进行之外,往往可能造 成人员伤害、财物损失或环境污染等其他 形式的后果。
2.失控
(1)故障(包括生产、控制、安全装 置和辅助设施等故障)
(2)人员失误 (3)管理缺陷 (4)环境因素
3、事故
1)事故的定义 (1) 事故是可能涉及伤害的、非预谋性的事件。 (2)事故是违背人的意志而发生的 意外事件。 (3)事故是造成伤亡、职业病、设备或财产的损
坏或损失或环境危害的一个或一系列事件。
二、职业安全卫生、安全生产与劳 动保护
1、职业安全卫生:
指影响作业场所内员工、临时工、外来人 员和其他人员安全与健康的条件和因素。
2、安全生产:
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消除或控制危险及 有害因素,保障人身安全健康、设备完好 无损及生产顺利进行。
3、劳动保护:
为了保护劳动者在劳动、生产过程中的安 全、健康,在改善劳动条件、预防工伤事 故及职业病等方面所采取的各种组织措施 和技术措施的总称。

职业安全与健康

职业安全与健康

浅谈职业安全与健康随着经济全球化,工作场所安全与健康危险问题越来越突出。

全球贸易化和自由化以及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产生了许多新型劳动和工作机构,同时也暴露出新的职业工伤与疾病危险。

许多处于全球化经济中的发展中国家,正经历因快速工业化而产生职业工伤和职业疾病加剧的问题。

国际劳工组织预计每年全世界约有200万人死于工伤和职业病。

在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工伤和职业病的年死亡率在缓慢下降,但在发展中国家.该死亡率在上升。

每年全球约有27亿个伤亡和非伤亡职业事故,约有16亿工人遭受职业病痛苦。

职业安全和健康问题已成为各国专家、官员关注的热点,国都有令人无法接受的与工作有关的意外死亡、工伤和职业病。

安全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需要之一。

职工健康、安全生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反映和基础性保障。

伴随着当今经济的不断发展,事故也不断的频繁发生,安全的重要性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每个人所从事的职业也都存在着安全隐患,只是有的隐患存在,但不被人所发现,所以了解职业安全与健康的有关知识对我们所从事的职业是相当重要的。

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许多事故,如可能发生机械伤害、锅炉和受压容器的爆炸、电击电伤、起重运输设备和机动车辆的伤害等事故;铸造砂轮、电瓷,采矿生产中的粉尘可使人得矽肺病,蓄电池生产过程中的铅尘铅烟会导致铅中毒;生产设备中的噪声、振动等也会危害人体健康,还有汽车运输导致交通时故的出现等等。

因此凡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活动时间与空间领域普遍都存在着安全问题,它与人类利益联系极为密切。

与经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伤亡事故和职业病相当严重。

中国每年因安全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初步测算在1000亿元以上,加上间接损失,达2000多亿元,约占GDP的2.5%;全国平均每天有380多人丧生于各类事故,事故大省的死亡人数增幅超过了经济增幅;特大事故仍不能有效控制,一次死亡30人以上的特别重大事故平均每年发生15起,主要集中在煤矿和道路交通;职业危害相当突出,每年新发生尘肺病患者大约1万例以上,每年因此死亡5000人左右。

世界主要国家职业安全事故统计指标与安全状况比较

世界主要国家职业安全事故统计指标与安全状况比较

世界主要国家职业安全事故统计指标与安全状况比较彭成(安全生产法律研究所,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35号,100029)摘要介绍了世界各国常用的几种安全事故统计指标,分析比较了部分国家和地区安全生产状况。

关键词职业安全安全状况统计指标1 安全事故统计指标1.1 职业伤害定义职业伤害指经雇主或授权人安排在工作场所作业的职员,在作业期间因受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导致的突然爆发(爆炸)意外能量(热能、电能、动能)产生的冲击、碰撞、挤压、切割、中毒等作用,导致对身体的伤害。

由这种事故造成人身伤害或死亡称为职业性伤亡事故。

1.2 世界常用工伤、伤亡事故统计指标目前,世界各国采用的职业伤亡事故指标不统一,不同的国家采用不同的统计指标来考评事故伤害程度的严重性。

最常用的几种统计指标是:(1)事故伤亡人数的绝对数,单位:人;(2)10万人伤亡率,单位:人/10万人;(3)100万工时伤亡率,单位:人/100万工时;(4)20万工时伤亡率,单位:人/20万工时;(5)千人伤亡率,单位:人/1000人;(6)伤亡率百分比,单位:%。

1.3 几种常用工伤、伤亡事故统计指标的优点(1)伤亡人数绝对指标。

目前,这个指标在世界上使用比较广泛,其优点是统计、计算简单、直观。

缺点是不同规模、不同行业间的企业间因工伤事故造成的伤亡严重程度对比困难。

(2)10万人伤亡率指标。

工伤事故人数与从业人员人数的比值。

这种工伤指标,统计、计算简便,具有较好的对比性。

国际劳工组织为达到对不同国家或地区间,对工伤事故造成的伤亡严重程度进行直观比较,且易于操作,推荐使用10万人伤亡率指标。

但是这个指标,只简单考虑从业人数的误差,而未全面考虑工作量、工作时间多少的影响,如某个人,一年只工作了一天,也被列入计算之列,可见准确度存在一定的影响。

因此,不适宜用于企业、行业间要求进行精确比较的场合。

与之对应的指标还有:千人伤亡率和100 人伤亡率指标,均存在同样问题。

职业伤害保险

职业伤害保险


(1)《工伤保险条例》2011年7月1日实施 (2)《社会保险法》 (3)《工伤认定办法》 (4)《因工死亡职工供养亲属范围规定》 (5)《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一次性赔偿办法》 (6)《北京市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


《社会保险法》第33条规定:“职工应当参加工伤保 险,由用人单位缴纳工伤保险费,职工不缴纳工伤保险 费。” 《社会保险法》第35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本单 位职工工资总额,根据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确定的费率缴 纳工伤保险费。 因此,用人单位应当作为一个整体以职工工资总额为基 数为本单位的所有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


国家根据以支定收、收支平衡的原则,以不同行业 的工伤风险程度确定行业的差别费率,并根据工伤 保险费使用、工伤发生率等情况在每个行业内确定 费率档次。 一、行业划分。根据不同行业的工伤风险程度,将 行业划分为三个类别: (1)风险较小行业 (2)中等风险行业 (3)风险较大行业 统筹地区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根据用人单位的工商 登记情况,确定各用人单位的行业风险类别。


2004年5月28日,陈某向当地劳动局递交《伤亡 事故报告书》,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后者认定陈某 的事故属于工伤。 该不锈钢公司不服工伤认定,以该劳动局为被告, 陈某为第三人向该区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请求判令 撤销劳动局的工伤认定。原告认为:陈某系机后操 作工,到机前操作违反操作规程,并且擅自开机, 系蓄意违章行为,陈某受伤是由于其严重违反工作 操作规程所致,应由其本人承担所有责任。





社会保险法37条规定,职工因下列情形之一导致本 人在工作中伤亡的,不认定为工伤: (1)故意犯罪; (2)醉酒或者吸毒; (3)自残或者自杀;

工伤事故调研报告

工伤事故调研报告

工伤事故调研报告工伤事故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近年来,工伤事故发生率逐渐增加,给社会和企业带来了严重的人身伤害和经济损失。

为了深入了解工伤事故的原因和特点,我们开展了此次工伤事故调研。

二、调研目的1.掌握工伤事故的发生数量和趋势,分析工伤事故的高发领域;2.了解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其影响因素;3.提出预防和处理工伤事故的建议,以降低事故发生率。

三、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现场观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我们对多家企业进行了访谈,询问了工伤事故发生率的情况,调查了事故发生的原因和处理情况。

四、调研结果1.工伤事故数量和趋势:根据调研数据显示,工伤事故数量逐年增加。

其中,建筑行业和制造业是工伤事故的高发领域,占据了事故总数的大部分。

2.事故发生的原因:调研显示,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是管理不善和操作不当。

一些企业对安全措施的重视不够,员工的安全意识较为薄弱,操作过程中存在违规行为和疏忽大意的情况。

3.影响因素分析:调研还发现,工伤事故发生率与企业规模和员工培训存在一定的关联。

一些小型企业由于资源有限,未能及时投入到安全设施和培训上,导致事故发生率较高。

四、调研建议1.加强管理:企业应加强对安全管理的重视,设立专门的安全管理部门,建立和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2.提高设备安全性:购买符合安全要求的设备和机器,并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查。

同时,对于老化和不符合要求的设备要及时进行更换和修理。

3.合理规划工作流程:企业应根据工作流程和特点合理配置人员,避免过度劳累和疲劳驾驶等情况发生。

为员工提供充足的休息时间和必要的心理辅助。

4.提供个人防护用品:为员工提供符合安全要求的个人防护用品,确保员工在工作过程中的安全。

5.加强行业监管: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建筑行业和制造业等高风险工种的监管,加强安全检查和考核制度,促使企业重视工伤事故的预防和处理。

五、结论本次工伤事故调研揭示了工伤事故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方案]全世界每年发生工伤死亡人数为110万人

[方案]全世界每年发生工伤死亡人数为110万人

0000全世界每年发生工伤死亡人数为110万人,超过道路年平均死亡人数(99.9万)、由于战争造成的死亡人数(50.2万)、暴力死亡人数(56.3万)和爱滋病死亡人数(31.2万)。

在110万工伤死亡人数中,有接近1/4的人是由于工作在暴露危险物质的工作场所引发的使人丧失劳动能力的职业病而死亡,诸如癌症、心血管病、呼吸疾病和神经系统紊乱等。

他警告说,到2020年,预计与工作有关的患职业疾病的人数将增加1倍。

0000中国全年意外死亡的人数是多少00000000中国是个人口大国,中国人在世界人口中的比例差不多是五比一,也就是说,在地球上有五个人,其中就有一个是中国人。

如果要翻开人类的发展历史,差不多这一比例一直存在。

由于中国有13亿人,所以全年因意外死亡的人数也是相当可观的。

0000那么中国人全年意外死亡的人数到底是多少呢?其实以我个人的能力是很难完成好这一命题地回答的。

但我只是想抛砖引玉,提出这一命题后以求得广大网友们的关注,从而在广大网友的共同参与下完成好这一命题的回答。

0000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首先想到的是在网上搜索,可是在网上根本没有官方的统计结果。

所幸的事有一个网友在去年就提出过类似的问题,而他得到的最佳答案是这样的。

内容如下:0000中国每年非正常死亡人数超过320万:0000单项统计:00001. 每年因自杀死亡者高达28.7万。

00002. 中国每年约有二十万人死于药物不良反应。

00003. 每年医疗事故死亡20万人(估算)。

00004. 中国每年死于尘肺病约5000人(估算)。

00005. 每年约有13万人死于结核病。

00006. 2005年全国共报告甲、乙类传染病3508114例,死亡13185人。

00007. 中国每年道路交通事故死亡约10万。

00008. 全国每年因装修污染引起的死亡人数已达11.1万人。

00009. 中国目前每年工伤事故死亡约13万多人。

000010. 每年触电死亡约8000人。

《安全系统工程概论》PPT课件

《安全系统工程概论》PPT课件

---专项安全评价
• 专项安全评价是针对某一项活动或场所,以及一个特定 的行业、产品、生产方式、生产工艺或生产装置等存 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的安全评价,查找其存在的危 险、有害因素,确定其程度并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 措施及建议.目前,我国政府已要求危险化学品单位、矿 山企业开展专项安全评价工作.
• 对于不同的生产过程、不同类型的事故,上 述比例关系不一定完全相同,但这个统计规律说 明了在进行同一项活动中,无数次意外事件必然
导致重大伤亡事故的发生.
〔2〕事故的因果连锁
• ----遗传及社会环境造成人性格缺点; • ----人的性格缺点以及缺乏安全知识等先天或后
天因素是产生不安全行为或造成物的不安全状 态的直接原因; • ----不安全行为或其造成物的不安全状态是引发 事故的直接原因; • ----由于不安全行为或不安全状态引起失去控制 的事件; • ----伤害事故造成人员伤害.
味着每天发生68、5万起,每小时发生2、8万起; • ----全世界每年死于工伤事故和职业危害的人数约为
110万; • ----伤亡事故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损失约占各国国
民经济总产值的4%.
1.2 我国的安全生产现状不容乐 观
• ----重特大恶性工伤事故频频发生; • ----职业病人数居高不下; • ----中、小企业技术落后、作业环境差; • ----我国安全生产状况引起国际社会关注.
---安全验收评价和安全现状综
合评价
• 安全验收评价是在建设项目竣工、试运行正常 后,通过对建设项目的设施、设备、装置实际运 行状况及管理状况的安全评价,查找该建设项目 投产后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其程度并提 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 安全现状综合评价是针对某一个生产经营单位 总体或局部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安全现状进行安 全评价,查找其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并确定其 危险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GBT28000标准介绍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GBT28000标准介绍
因此,目前职业健康安全没有国际标准,各组织 可选择相应标准进行贯标和通过认证。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我国的态度:不赞成制定国际的统一标 准,但在国内大力推行适合我国国情的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改善状况保护 安全。
国外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状况
1996年 英国颁布了BS8800《职业健康安全 管理体系指南》
识别危险源: ● 界定范围主要是厂址、厂区平面布局、建筑物、生 产工艺过程、生产设备、有害作业和管理设施,事故 应急抢救设施及辅助生产生活卫生设施(硬件)规章 (软件)等。 ● 确定其性质,如桌子(拌倒人或火灾)确定是火灾 还是拌倒人 如评价加油站的风险大不大,要评价它的规模、硬件、 软件。不能凭主观印象。评估结论不一定一样。关键 是识别后的控制
吸),累积死亡127147人
● 接触职业危害人数 职业病患者累积数量 死亡数量 新发现病人数量
居世界首位
三、经济元。
四、世界影响
1)国际劳工组织大会上常有批评 2)工伤事故与职业病也是世界人权大会和其他 一些国际组织攻击中国“忽视人权”的借口之一
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我国有50万厂矿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危害, 实际接触职业危害的职工超过2500万人, 从职业病累计数量、死亡数量和新病人数 量,我国都居世界首位。
每年因工伤事故直接损失数十亿元,职业 病的损失近百亿,每年因此造成的经济损 失800亿元。 成千上万的家庭因此受到毁灭性的灾难和 无法治愈的创伤
每年国际劳工大会都批评中国职业健康安 全问题
前提
失控
失控或失效
(误动作、失控、 泄漏、故障
从本质上讲就是能量、有害物质而导致的意外释放或有害 物质的泄露,散发毒素,
如液化器,氧气瓶
泄漏

职业安全

职业安全

二、职业伤害的行业分布
2006年统计
除民航飞行事故起数、其他事故起数
和死亡人数同比有所上升,其他行业和领
域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均下降。
火灾
35.5%
水上交通 0.1%
道路交通 60.4%
工矿商贸 1.9%
农业机械 1.1% 铁路交通 1.5% 渔业船舶 0.1%
道路交通 渔业船舶 铁路交通 农业机械 工矿商贸 火灾 水上交通
长时间加班,多数工人每天工作12小时,
造成1个月内发生10起断指事故。
煤矿职业伤害发生部位分析
40.00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00 上肢 下肢 腰背 头部 胸腹 多部位 井采矿 露天矿
露天矿、井采矿外伤性质构成(%)
矿别 井采矿 露天矿 挫伤 57.1 9.5 扭伤 17.5 35.7 开放伤 10.0 24.4 骨折 8.6 10.7 挤压伤 6.8 20.2
二、职业伤害发生的危险因素
3、环境因素
物理环境:厂房大小 地面状况 采光、气温、通风、噪声 社会环境:上下级关系
同事关系
社会关系 家庭关系 社会对其职业的认可
二、职业伤害发生的危险因素
4 劳动组织不合理与生产管理不善
工作负荷大、时间紧、轮班、作息时间,调 换工种等。 领导对安全工作不重视,对工人技术指导及 安全操作教育、培训不够。 生产设备及安全防护装臵无专人管理和维修 制度。 操作规程和制度不健全。 个人防护用品缺乏或不适用。
年份(年) 2005
2006
事故(起) 717938
627229
死亡(人) 127093
112879
近年全国煤矿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 大事故

生产安全事故的统计内容

生产安全事故的统计内容

生产安全事故的统计内容
《生产安全事故统计分析》
根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生产安全事故在全球范围内仍然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据统计,每年全球范围内有数百万起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给企业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人力损失。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过去几年中,由于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已经超过了数十亿美元。

与此同时,每年都有数千名工人因生产安全事故而受伤或死亡。

这些事故不仅给企业带来了经济损失,还给受害者的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在各行各业中,建筑业、化工业、矿业和制造业是生产安全事故频发的行业。

其中,建筑业和矿业是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率最高的行业。

它们的工作环境复杂,工作任务繁重,工人受到的安全风险也相对较高。

根据统计数据还显示,生产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是人为因素和技术原因。

人为因素包括违规操作、疏忽大意和缺乏安全培训等。

而技术原因则包括设备故障、安全设施不完善等。

在一些较为发达的国家,因技术原因造成的事故占比较大,而在一些发展中国家,人为因素造成的事故更为突出。

针对上述统计数据,各国政府和企业已经开始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加强生产安全管理。

这些措施包括加强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安全设备的使用率、加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等。

希望通
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工作环境的安全性,保护工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HSE2001ILO概况介绍

HSE2001ILO概况介绍

国际劳工组织与职业安全卫生序职业安全和卫生工作为全世界所关注。

讲到全球的工伤事故和职业病问题,国际劳工组织估算的数字异常严峻:全世界每年因职业事故和与工作相关的疾病而死亡的人数约有200万人。

此外,每年还有2亿7千万起职业事故,并有1亿6千万例非致命的与工作相关的疾病。

虽然人类所遭受的痛苦和生命损失无法以金钱或经济上的损失来衡量,但据国际劳工组织估计,由此而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当于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4%。

国际劳工组织的宗旨是为全人类寻求体面的劳动。

体面的劳动是指人们在工作中的原则和权利得到尊重,享有较充分的就业并在有保护的环境中工作、自由表达个人的愿望。

体面劳动的理念是对社会公正的贡献,正如国际劳工组织85年以前所指出的,如果没有社会公正,就不可能有持久的和平。

体面的劳动就是安全的劳动,安全的劳动对于生产力的提高和经济增长来说也是一种积极的因素。

自1919年国际劳工组织成立以来,职业安全卫生工作就一直是它的重要工作之一。

国际劳工组织始终致力于制订公约和建议书,即国际劳工标准,从而为各成员国提供有关国家和企业的职业安全卫生指导方针和实施准则。

国际劳工组织第155号《职业安全和卫生公约》及第161号《职业卫生设施公约》就是两个基本的重要公约,它们包括制定国家职业安全卫生政策并在国家和企业付诸实施的条款。

在此需要强调的是,在企业一级,保护工人的职业安全与卫生,使他们免受职业伤害是雇主的首要职责。

为了在全世界范围内解决安全和卫生问题,国际劳工组织于1999年建立了职业安全和卫生重点工作计划(SafeWork),旨在制订预防性政策和计划,从而保护工人的安全和健康,特别是在采矿、化学品的使用、建筑和农业等危险职业和部门。

今天,科技进步以及激烈的竞争压力给工作条件、工作程序和组织带来了迅速的变化。

立法就其本身来说虽然是非常重要的,但却不足以应对这些变化或应对新的职业危害和风险。

因此,企业必须具备不断适应职业安全和卫生方面的挑战的能力,并在其动态管理战略中建立有效的反应机制。

全世界每年发生工伤死亡人数为110万人

全世界每年发生工伤死亡人数为110万人

全世界每年‎发生工伤死‎亡人数为1‎10万人,超过道路年‎平均死亡人‎数(99.9万)、由于战争造‎成的死亡人‎数(50.2万)、暴力死亡人‎数(56.3万)和爱滋病死‎亡人数(31.2万)。

在110万‎工伤死亡人‎数中,有接近1/4的人是由‎于工作在暴‎露危险物质‎的工作场所‎引发的使人‎丧失劳动能‎力的职业病‎而死亡,诸如癌症、心血管病、呼吸疾病和‎神经系统紊‎乱等。

他警告说,到2020‎年,预计与工作‎有关的患职‎业疾病的人‎数将增加1‎倍。

中国全年意‎外死亡的人‎数是多少中国是个人‎口大国,中国人在世‎界人口中的‎比例差不多‎是五比一,也就是说,在地球上有‎五个人,其中就有一‎个是中国人‎。

如果要翻开‎人类的发展‎历史,差不多这一‎比例一直存‎在。

由于中国有‎13亿人,所以全年因‎意外死亡的‎人数也是相‎当可观的。

那么中国人‎全年意外死‎亡的人数到‎底是多少呢‎?其实以我个‎人的能力是‎很难完成好‎这一命题地‎回答的。

但我只是想‎抛砖引玉,提出这一命‎题后以求得‎广大网友们‎的关注,从而在广大‎网友的共同‎参与下完成‎好这一命题‎的回答。

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首先想到‎的是在网上‎搜索,可是在网上‎根本没有官‎方的统计结‎果。

所幸的事有‎一个网友在‎去年就提出‎过类似的问‎题,而他得到的‎最佳答案是‎这样的。

内容如下:中国每年非‎正常死亡人‎数超过32‎0万:单项统计:1. 每年因自杀‎死亡者高达‎28.7万。

2. 中国每年约‎有二十万人‎死于药物不‎良反应。

3. 每年医疗事‎故死亡20‎万人(估算)。

4. 中国每年死‎于尘肺病约‎5000人‎(估算)。

5. 每年约有1‎3万人死于‎结核病。

6. 2005年‎全国共报告‎甲、乙类传染病‎35081‎14例,死亡131‎85人。

7. 中国每年道‎路交通事故‎死亡约10‎万。

8. 全国每年因‎装修污染引‎起的死亡人‎数已达11‎.1万人。

9. 中国目前每‎年工伤事故‎死亡约13‎万多人。

中国一年工伤死亡人数

中国一年工伤死亡人数

中国一年工伤死亡人数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工业化进程快速发展,工业生产和建设项目日益增多,而工伤事故也时有发生。

据统计,中国每年因工伤死亡的人数令人震惊,这不仅是对人们生命安全的威胁,也给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共发生工伤事故24.2万起,其中死亡事故1.9万起,死亡人数2.8万人。

这些数字背后,是无数家庭的破碎和生命的消逝,给整个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造成工伤死亡人数居高不下的原因有很多,首先是部分企业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忽视了安全生产,对员工的安全保护措施不力,导致了工伤事故频发。

其次是一些从业人员对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忽视了安全操作规程,以及对危险因素的忽视和低估,这些都是导致工伤事故的重要原因。

再者,一些地方政府对安全生产监管不力,监管措施落实不到位,也是导致工伤死亡人数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降低工伤死亡人数。

首先,企业必须增强安全生产意识,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危险因素的排查和治理,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

其次,从业人员要提高安全防范意识,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加强对危险因素的认识和防范,自觉维护自己的生命安全。

最后,地方政府要加大对安全生产的监管力度,完善监管措施,加大对违法违规企业的处罚力度,确保安全生产的落实。

通过以上措施的有效实施,相信中国一年工伤死亡人数将会得到有效的控制,为建设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提供有力保障。

希望全社会各方共同努力,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让每一个劳动者都能够健康、安全地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世界每年发生工伤事故和经济损失情况
国际劳工组织(ILO)第十五届世界职业安全健康大会公布:根据国际劳工组织估算,全世界每年发生在生产岗位的死亡人数超过100万人,并且在世界范围内有成百上千万的工人在
有事故隐患和暴露在有职业危害物质的工作场所中工作。

一、工伤事故情况
国际劳工组织(ILO)职业安全卫生计划处负责人Jukka Takala博土指出,全世界每年发生工伤死亡人数为110万人,超过道路年平均死亡人数(99. 9万)、由于战争造成的死亡人数(50. 2万)、暴力死亡人数(56. 3万)和爱滋病死亡人数(31. 2万)。

在110万工伤死亡人数中,有接近1/4的人是由于工作在暴露危险物质的工作场所引发的使人丧失劳动能力的职业病而死亡,诸如癌症、心血管病、呼吸疾病和神经系统紊乱等。

他警告说,到2020年,预计与工作有关的患职业疾病的人数将增加1倍。

国际劳工组织保守地估算,全世界每年有接近2.5亿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受到伤害,有1.6 亿工人患职业病。

而死亡和患职业病的人数发生最严重的当数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大量的工人被集聚在初级产品生产加工活动中,例如农业、林业、渔业和采矿业,它们是世界上最危险的行业。

另外,根据国际劳工组织(ILO)统计,如果有可能实施正确的安全培训和提供适应的信息,
每年可挽救60万人的性命。

国际劳工组织指出,全世界每年有12万名童工在生产过程中受到职业伤害,估计有1. 2 万名童工丧生;
全世界每天有3000名工人在生产过程中丧生,每分钟死亡2人;
仅仅受石棉危害,全世界每年将有超过10万名的工人丧生。

国际劳工组织(ILO)估计,全世界在经济发达的国家每年发生工伤事故的伤亡率几乎只是中东欧、中国和印度的一半;在拉丁美洲、加勒比海地区,伤亡的比率也是较高的。

近年来,在中东和亚洲地区(除中国和印度外)的工业化国家,伤亡事故发生率暴涨了4倍,危险工作的选择使危险从10倍增加到了100倍。

在发展中国家,建筑场所的危险程度要比工业化国家的危险程度危险10倍还多。

工业化国家在工业结构的调整过程中,严重的伤害事故在减少,然而,按照生产发展规
律,也正在产生新的职业危害,其中包括肌肉疲劳酸痛的问题、精神心理压力问题、哮喘病、过敏性反应以及暴露在危险物质场所和致癌物质附加剂问题,例如石棉、放射性和化学物质等等。

二、高昂的经济损失
现今,全世界因职业伤亡事故和职业病造成的经济损失迅速增加。

国际劳工组织的专家说:“人的生命价值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 。

赔偿金额的数据显示,由于工伤致残和患职业病丧失劳动能力造成的经济损失、职业病治疗花费的医药费和丧失劳动能力的抚恤费用的总和,现在已超过了全世界平均国内生产总值(GDP)的4%。

由于职业伤亡事故和职业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已超过了相当于整个非洲国家、阿拉伯国家和南亚国家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总和,同时,也超过了工业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政府援助资金的总和。

另外,发展中国家由于工业化的迅速发展和人口快速向城市移居,发展中国家经常出现一些不正常的险肇事故,由于企业聘用的工人缺乏工业化生产经验,加之没有提供适当的厂房和基础设施,常常影响新的工厂和工业设施的发展。

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就要增加建设项目,而建筑业又是另外一项较危险的职业。

完善的基础设施虽然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效益,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交通运输、噪音、精神压力、新产品制造以及一系列的化学品和人造材料等。

倘若对这些材料进行错误的使用或者不正确的处理都将产生很大的危险。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资金投入的不足,必然要牺牲和漠视安全,以卫生和环境作为代价。

比如,发展中国家在一些工厂发生相似的玩具和纺织物品引发的多起火灾足以说明问题。

在世界不同的地方,与职业安全卫生问题相关的工伤保险也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异,国际劳工组织的官员说:在北欧国家的工人几乎都投保全部的职业伤害保险,而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大约只有10%或更少的工人仅投保少数几种职业保险。

就许多发达国家而言,对工人职业伤害和职业病的投保也仅仅为50%。

三、改善职业安全健康的战略
在对所有的工人职业伤害和职业病进行尽可能大的投保的争议中,国际劳工组织的官员说,要改善职业安全和健康状况,需要依据不同国家的实际状况,制定不同的战略。

作为工业化国家,重点需要放在心理因素的研究和老企业的有关管理体系以及新技术的安全操作上。

其中包括化学品制造安全操作等等。

作为发展中国家,需要优先考虑对原料加工业的实用性上改善安全和健康问题,用以预防职业事故。

比如对农业耕作、渔业、林业、消防和易燃易爆气体泄露等等,预防传统的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其中包括那些非正规的工厂、车间和家庭式作坊以及有粉尘作业的企业。

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生产是极端危险的,每年都要导致大量人员不必要的过早死亡。

安全生产搞得好坏,根本的问题是与国家经济技术发展的水平相联系的。

国际劳工组织
(ILO)职业安全卫生计划负责人Jukka Takala博土说,在许多国家发生的很多伤亡事故都与工人缺乏安全卫生信息知识有关。

Jukka Takala博土列举了发展中国家开展的很多活动,其中有作为在中国乡镇小煤矿使用的化学火药,由中美州国家倡导的农用化学品安全,全非洲开展的职业安全和健康信息技术运动等。

Jukka Takala 博士催促国际劳工组织的委员们尽快制定一些可行的计划,作为实施改善职业安全和健康的战略措施,这些措施中涉及到有关国家的政策和立法,很广泛的职业安全和健康服务,改善基础设施,周全的人力资源登记通知系统,人力资源库等。

Jukka Takala博土强调:“在全社会要改善安全文化的氛围,这是解决目前大多数国家发生职业伤亡和职业病的根本措施。

但是,就以上的这些措施的落实,在目前大多数国家所面临的工作场所存在的安全与健康隐患问题,都需要用完善的信息技术手段、管理手段和较高道德标准来改变。

” 国际劳工组织正在强调制定有关职业安全和健康方面关键性的公约和协定,例如第155 号《职业安全和卫生及工作环境公约》和161 号《职业卫生设施》公约,这些公约将被各国考虑作为执行的最低标准。

另外,国际劳工组织正在制定全球安全生产计划,并且主张开展职业安全健康的服务,把它列为全世界和各国自己的计划议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