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五年普法教育成果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中国人民银行法制宣传教育第五个五年计划》的通知-银发[2006]256号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中国人民银行法制宣传教育第五个五年计划》的通知正文:----------------------------------------------------------------------------------------------------------------------------------------------------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中国人民银行法制宣传教育第五个五年计划》的通知(2006年7月19日银发[2006]256号)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各分行、营业管理部,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副省级城市中心支行: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五个五年规划>的通知》(中发[2006]7号)精神,总行制定了《中国人民银行法制宣传教育第五个五年规划》,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情况,认真组织实施。
附件:中国人民银行法制宣传教育第五个五年规划附件中国人民银行法制宣传教育第五个五年规划为深化人民银行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提高人民银行干部职工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推进依法治行,全面提高中央银行管理水平,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五个五年规划>的通知》(中发[2006]7号)精神,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人民银行中心工作,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大力推进以依法行政和依法治行为主要内容的“法治央行”建设,坚持法制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坚持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为正确履行中央银行职责,推动金融改革发展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主要目标、任务和工作原则第五个五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主要目标是:围绕人民银行中心工作,适应干部职工对法律知识的现实需求,紧密结合金融法制建设新进展、新成果,通过深入扎实的法制宣传教育和法治实践,进一步提高人民银行全体干部职工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形成崇尚法律、遵守法律、自觉维护法律权威的法治氛围;进一步提高各级领导干部依法治行、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促进领导方式、管理方式的转变;进一步增强各级行依法行政和依法治行的自觉性,提高依法管理和服务社会的水平;推动全社会金融法治意识的提高,促进社会各界形成遵守金融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行为习惯,营造安全有序、和谐稳定的金融法治环境。
普法工作总结
普法工作总结本文是关于普法工作总结,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20XX年是“五五”普法规划全面实施的起始之年,也是进一步增强员工法制观念和法制意识的重要一年。
一年来,我们按照总公司《关于在系统内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五个五年规划》的具体要求和部署,坚持法制教育与法制实践相结合,坚持依法治企和以德治企相结合,深入推进公司依法治理工作,使广大干部和职工的法制意识和法制观念进一步增强,法律素质有了较大提高,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有力地促进了公司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为维护公司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一年来的主要工作总结如下:一、全面发动,为“五五”法制宣传教育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
开展普法教育活动,归根结底是通过法制宣传教育,达到领导班子及成员依法行政,员工法律素质提高,从而推动公司经营、改革和发展的目的。
为了实现由提高全民法律意识向提高全民法律素质的转变,实现由注重依靠行政手段管理向注重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的转变,党委按照总公司“五五”普法规划的要求,结合实际制定了具体的措施,为普法工作取得成效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是抓好宣传发动。
我公司在普法教育工作上有着较好的基础,从“一五”到“五五”普法,公司党委始终把普法工作作为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坚持常抓不懈。
“五五”普法工作开始之初,公司党委就把“五五”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放在了“以法制宣传教育为基础,以提高员工法律素质、依法治理为重点,进一步加大公司依法治理力度”这样一个较高的起点上。
把启动“五五”普法教育和开展依法治理工作作为大事来抓,积极营造“五五”普法工作的氛围。
成都公司党政通过召开各级领导干部会、党员大会、职工代表大会等各种会议,将“五五”普法教育工作的目标、任务、步骤及要求贯彻到所属各单位。
通过张贴各种宣传标语、悬挂宣传横幅等有效形式的宣传发动,大造“五五”普法声势,让员工入耳入脑,在理念上接触、认识、理解“五五”普法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的重要性及必要性,从而对“五五”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有一个总体、概括的了解和认识,做到人人知道,个个明白。
2024年普法宣传教育工作总结
2024年普法宣传教育工作总结2024年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一年,也是普法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节点。
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各级党委、政府和普法部门紧密配合,全面推进普法宣传教育工作,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
一、宣传理念创新,普法理念深入人心2024年,我们在普法宣传教育中坚持创新理念,以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法治中国建设理念为指导,着力培养全民法治意识,推动全社会尊法守法、依法办事。
我们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普法宣传活动,如法律讲座、普法宣传周、法治教育月等,向广大群众传达正确的法治理念,积极倡导公平正义、诚实守信、文明守法等美德,提高全民法治素质。
二、宣传平台拓展,普法渠道日益畅通2024年,我们注重拓展宣传渠道,加大对新媒体的普法宣传力度。
我们建立了普法宣传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不断推出法治宣传视频、法律知识普及文章等内容,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法治宣传服务。
同时,我们还积极开展线下活动,如法治宣传车巡回活动、法律咨询站设立等,为人民群众提供便捷的法律咨询和服务。
三、宣传方式创新,普法效果显著提升2024年,我们深入探索宣传方式的创新,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普法宣传效果。
我们积极推进普法宣传教育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深度融合,开展智慧普法宣传活动。
通过智能APP、在线课堂等方式,将普法教育送到人民群众身边,使法律知识更加易于获取和学习,进一步提高了普法宣传的针对性和吸引力。
四、宣传策划精心,普法形象得到提升2024年,我们注重宣传策划的精心制定,加大对普法宣传的宣传力度。
我们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活动,如法治公益广告、普法演讲比赛、法治文艺演出等,进一步激发了人民群众对法治的热爱和认同。
同时,我们还加强了普法宣传素材的创作和发布,制作了大量普法宣传海报、宣传册等宣传物料,使普法宣传形象得到进一步提升。
五、宣传成效显著,普法意识深入人心2024年,我们的普法宣传教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向全体公民基本普及法律常识的五年规划的通知
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向全体公民基本普及法律常识的五年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国务院•【公布日期】1985.11.05•【文号】•【施行日期】1985.11.05•【效力等级】党内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法制工作正文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向全体公民基本普及法律常识的五年规划的通知(一九八五年十一月五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同意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向全体公民基本普及法律常识的五年规划》,现转发给你们,望结合实际,具体安排,认真组织实施。
全民普及法律常识是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做好这项工作,对于进一步发杨社会主义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推进社会主义两个文明的建设,实现党在新时期总的奋斗目标和总任务,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要把这项工作,同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以及其他各项思想政治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一代新人打好坚实的基础。
要引导人们不仅学法、知法,更要自觉守法、用法,勇于同各种违法乱纪的行为作斗争,为实现社会风气、社会秩序、社会治安的根本好转而努力。
各级党委、政府和各单位领导,要结合普及法律常识这项工作,认真检查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遵纪守法的情况,总结经验教训,订出改进措施,切实增强领导干部和广大工作人员的法制观念,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对违法乱纪、触犯刑律的人,特别是违法的"执法者",必须严肃依法追究,尽速查处,做到件件有着落。
政法部门和一切执法工作人员更要带头学好法律,以法律为准绳,规范自己的言行,坚持光明正大、公道正派的原则,发杨廉洁奉公、见义勇为的优良作风,为维护法律的尊严,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作出新的贡献。
中共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向全体公民基本普及法律常识的五年规划一、普及法律常识的对象、内容和要求普及法律常识的对象是工人、农(牧、渔)民、知识分子、干部、学生、军人、其他劳动者和城镇居民中一切有接受教育能力的公民。
普法宣传取得的成效
普法宣传取得的成效中国共产党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就把法治建设贯穿其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的实施,因此,弘扬法治思想、发扬优良传统和社会公德,在当今中国社会,具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为了落实社会主义法治的战略,政府开展了大量的法治宣传教育,其中最深入和最广泛的就是“普法宣传”。
普法宣传有多种形式,有很多组织、部门和个人都积极参与其中,比如:政府部门通过宣传电视、报纸、杂志等媒体,正确弘扬法治思想;司法机关通过设立普法教育基地,定期开展法治宣传活动,力求让民众都能接受有效的普法宣传教育;社会团体积极动员公民参与普法宣传活动,使更多的社会成员掌握法律知识;媒体机构大力报道反映普法宣传教育的各类成果,及时向社会传播正确的法治理念。
普法宣传以及因此取得的成效,是全面依法治国推进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过去的数年中,我国实施普法宣传,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首先,普法宣传提高了群众的法律意识。
随着普法宣传的深入,社会对法律的理解和认识有了质的提升,群众法律意识也得到了提高,意识到有自己的权利需要保护,更多的群众在涉及到法律问题时也能积极主动的发挥其在法治建设中的作用和责任。
此外,普法宣传还促进了社会秩序的稳定和发展。
由于普法宣传促进了社会人民对社会公德观念的深化,大大改善了社会秩序,使不法行为犯罪者受到了更大的道德和制裁压力,社会秩序更加有序稳定,进一步推动全面依法治国的进程。
最后,普法宣传还有助于提升政府的执法能力。
随着对普法宣传的深入,普法的思想也深入了政府的部门,使各级政府机关受到了更多的法治约束,更加坚持执法公正,政府的执法能力也获得了很大的提升。
以上,就是普法宣传取得的成效。
特别强调,普法宣传应当持续延续,充分发挥其作用,落实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汇聚全民族共同的法治精神,为我国的法治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再立新功。
“五五”普法工作总结7篇
“五五”普法工作总结7篇篇1普法工作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普及法律知识、提高全民法律意识为宗旨的一项重要工作。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的普法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本文将对我市“五五”普法工作进行全面的总结,以期为未来的普法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一、工作背景与目标“五五”普法工作是在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不断深入推进的背景下展开的。
我市作为法治建设的重要阵地,始终坚持“法治为先、德育为本”的理念,致力于提高全民的法律素质和法治观念。
此次普法工作的目标是普及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增强法治观念、提高法律意识,为我市的法治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主要做法与措施1. 制定科学的普法计划:根据我市的实际情况和全民的法律需求,我们制定了详细的普法计划,明确了普法的目标、任务、措施和时间节点。
同时,我们还根据实际情况对计划进行了不断的调整和完善,以确保其科学性和实用性。
2. 加强普法宣传教育:我们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如举办法律知识讲座、开展法律咨询活动、制作和播放法律宣传片等。
这些宣传教育活动不仅普及了法律知识,还提高了全民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3. 深化法律服务工作:我们积极推进法律服务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企业,为全民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法律服务。
通过法律服务工作,我们不仅解决了许多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法律问题,还增强了群众的法律信任感和法治满意度。
4. 强化普法组织领导:我们始终坚持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开展普法工作,同时建立健全了普法工作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明确了各级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和任务分工。
此外,我们还加强了与相关部门的协调沟通,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三、主要成效与收获1. 全民法律意识显著提高:通过“五五”普法工作的开展,我市居民的法律意识有了明显的提高。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法律、学习法律、运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 法治观念深入人心:普法工作不仅普及了法律知识,更重要的是弘扬了法治精神、增强了法治观念。
五五普法内容是什么
五五普法内容是什么
党中央、国务院转发《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五个五年规划》(简称“五五”普法规划),每一个五年普法规划的实施都对干部、群众的法制观念、法律素质和法治意识的提高而产生鲜明的推进作用。
“四五”普法经过各级的努力,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半年后,将进入新一轮五年普法规划——“五五”普法规划的实施活动。
“五五”是在“四五”普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它必然是对“四五”普法的传承和延伸。
“五五”普法目标的确立要与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相一致,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法治江苏、法治政府的目标相衔接。
因此,“五五”普法的目标的确立,既要实事求是,又要向新的层次攀升,体现新的高度的要求。
“五五”普法要有新的目标,但新的目标不能定的过高。
根据我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我们认为“五五”普法目标应该确立这样一个目标:即在公民学法、用法、提高法律素质的基础上,着力培养法治观念和法治自觉性,在全社会形成崇尚法治的价值观和良好法治社会氛围,不断提高各级政府乃至全社会的法治化管理水平,推进依法治国进程。
“五五”普法目标的确定应当区分不同层次,对不同层次的人员提出不同的要求,在总目标的前提下具有一定的层次性。
如对领导干部与对一般干部群众的要求要有所不同,城市与农村的要求应当有所不同,经济社会发展较发达地区与相对落后地区的要求应有所不同。
我们要在提高全民崇尚法治意识这一总体目标的指引下,对领导干部、城镇居民、农民群众、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学校青少年以及外来流动人口分别提出具体的普法目标任务。
中共中央 国务院转发《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五个五年规划》的通知
各 项 事业 的法 治 化 管 理 水 平 逐 步 提 高 ,法 制 宣 传 教 育 在 实 施 依 法 治 国基 本 方 略 、构 建 社 会 主 义 和 谐 社 会 中发 挥 了重 要 作 用 。党 的 十 六 大 和 十 六 届 五 中全 会 对 做 好 法 制 宣 传 教 育 工 作 进 一 步 提 出 明 确 要 求 。大 力 开 展 法 制 宣 传 教 育 ,对 于保 障 “ 一 五 ” 规 划 的 顺 利 实 施 十 和 全 面 建 设 小 康 社 会 宏 伟 目标 的 实 现 ,具 有 十 分 重 要 的意 义 。为 适 应 新 形 势 新 任 务 对 法 制 宣 传 教 育 工 作 提 出 的 新 要 求 , 特 制 定 本
维普资讯
中共中央
国 务 院
转 发 《 央 宣 传 部 、 法 部 关 于 中 司 在公 民中开 展法制宣传教 育的
第 五个 五年规划 》的通知
各 省 、 自治 区 、直 辖 市 党 委 和 人 民 政 府 , 中 央 和 国家 机 关 各 部 委 , 解 放 军 各 总 部 、各 大 单 位 ,各 人 民团 体 :
施 、建 设 社 会 主义 法 治 国家 的 一 项 基 础 性 工 作 。继 续 深 入 开 展 法 制
宣传教育 ,是贯彻落 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 五 中全会 精神 的一项重 要任务 ,是实施 “ 十一五”规划 、构建社会 主义 和谐 社会 和全 面建
设 小 康 社 会 的 重要 保 障 。各 级 党 委 、人 大 和 政 府 要 高 度 重视 法 制 宣
际 ,大 力 开 展 法 制 宣 传 教 育 工 作 ,坚 持 学 用 结 合 ,深 入 推 进 依 法 治 理 ,全 面 提 高 全 社 会 法 治 化 管理 水 平 ,为 构 建 社 会 主 义 和 谐 社 会 和
第五个五年普法计划高校教育计划.doc
第五个五年普法计划高校教育计划为实施《___省教育系统法制宣传教育第五个五年规划》,全面推进依法治教和依法治校进程,促进我院各项事业健康、协调、快速发展,确保培养目标的实现,特制定第五个五年计划。
一、指导思想我院法制宣传教育第五个五年规划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构建和谐校园,实现我院培养目标,在我院全体师生中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大力推进依法治校。
坚持德育与法制教育并重的原则,把法制教育与法制实践相结合,提高师生的法律素养,促进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为构建和谐校园和“创建一流名校,造就新人”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二.工作目标我院第五个五年法制宣传教育计划的主要目标是:根据我国宪法原则和新时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发展进程,按照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深入开展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依法治校水平,进一步提高教职工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法律素质,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法律观念,满足全社会提高公民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的迫切需要。
三.工作原则我院法制宣传教育第五个五年规划的工作原则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紧密围绕学院中心,从教师、学生和职工的实际需要出发,根据不同对象确定不同的重点,采取不同的方法,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
法制宣传教育的内容应当与教师、学生和工作人员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紧密结合。
法律宣传教育的形式应该受到教师、学生和工作人员的欢迎。
要着力解决教师、学生和职工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切实提高法制宣传教育的实效性。
四.主要任务我院“五五”法制宣传教育的总体任务是:认真落实《___省教育系统法制宣传教育第五个五年规划》,建立健全各项法制宣传教育规章制度,加强教职工和学生的法制宣传教育,加强法制宣传阵地、网络和队伍建设,大力推进学校法制建设,建立健全法制宣传教育保障机制,切实提高法制宣传教育的实效性。
(一)按照国家和省法制宣传教育的要求,以学习宪法为核心,以学习和宣传国家基本法律制度为重点,以“学习法律、权利、义务、责任”为主要内容,开展深入的法制宣传教育。
最新-卫生系统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五个五年规划 精品
卫生系统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五个五年规划为切实保障十一五规划的顺利实施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在巩固四五普法工作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法制宣传教育在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作用,全面提高卫生系统法治化管理水平和全体人员的法律素质,为卫生改革与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根据《中国共产党中央、国务院转发〈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五个五年规划〉的通知》中发〔2019〕7号精神和要求,结合卫生系统工作实际,特制定《卫生系统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五个五年规划》。
一、指导思想卫生系统法制宣传教育第五个五年规划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立足于十一五规划确定的总体目标,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卫生工作重点,按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要求,继续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大力推进依法治理,坚持法制教育与法制实践相结合,坚持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推动卫生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卫生改革与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目标和任务一目标。
适应卫生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对法律知识的现实需求,紧密结合卫生工作实际,通过深入扎实的法制宣传教育和法治实践,进一步提高卫生系统全体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增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增强卫生系统依法治理的自觉性,提高依法管理和服务社会的水平。
二任务。
1、继续深入学习宣传宪法和国家基本法律制度,学习宣传党和国家关于民主法制建设的理论、方针和政策,努力提高卫生系统各级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宪法、法律意识,培养民主法制观念、爱国意识和国家安全统一意识,提高卫生系统广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法制理论水平,提高依法决策、依法行政和依法管理的水平和能力。
2、围绕卫生工作重点,积极开展卫生法制宣传教育。
深入学习和宣传与卫生事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卫生法律法规,组织学习宣传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别是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相关的法律法规,围绕解决。
镇党委五五普法期间工作情况自查报告
镇党委五五普法期间工作情况自查报告从“五五”普法诞生起,镇党委、政府全面推行依法行政,(中国 )切实加强法制建设,认真开展“五五”普法活动,按照《镇第五个五年普法工作规划》以及《大兴镇十*五期间依法治理工作规划》的总体部署,积极组织全镇干部群众进行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切实加大普法、学法、用法力度,(工作汇报)特别是把各项工作与普法结合起来,取得了显著成绩。
自查情况汇报如下:一、基本情况(一)领导重视,机构健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是党和政府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的基本方针。
为巩固“四五”普法成果,切实做好“五五”期间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进一步推进依法行政和依法治理工作,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认真规划全面部署“五五”普法工作。
在6月就成立了法制宣传教育第五个五年普法工作领导小组,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
研究制定了《大兴镇第五个五年普法工作规划》和《大兴镇十*五期间依法治理工作规划》,对“五五”普法工作进行了统一安排部署,形成了普法工作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同时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列入了重要工作议事日程,做到了“三个纳入”:即纳入了—20__年各年度工作计划;纳入了党委、政府以及其它相关部门政治学习计划;纳入了年度综治工作目标考核。
专门召开了普法工作领导小组会议2次,研究普法治理工作,并在年初制定了普法工作计划。
由于领导高度重视,大兴镇“五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做到了机构人员、工作和经费三落实。
(二)坚持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1、领导带头学法,党委、政府中心学习小组坚持把学习法律知识作为一个重要内容,全年集体学法在两次以上,学法有记录、有笔记、有体会。
结合工作实际,镇领导带头查找在学习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整改措施,积极改进。
牢固树立了依法行政、依法治统的观念。
2、认真组织全镇居民、青少年学法为了搞好普法教育,在经费相当紧张的情况下,购买“五五”普法有关的《普法读本》、《物权法》、《干部法律知识读本》、《公民法律知识读本》等法律、廉政学习资料,不断增加“五五”普法所学的法律、法规内容,方便广大干部群众开展自学。
“五五”普法五年工作总结
宾阳县妇幼保健院“五五”普法五年工作情况汇报2006年至2010年是全国第五个法制宣传教育五年规划实施时段。
“五五”普法工作是继“四五”普法工作后继续贯彻实施依法治国战略,继续提高公民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一项重要举措,它标志着我国法制建设事业又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自“五五”普法工作启动实施以来,我院积极围绕各项奋斗目标,以大力推进医院三个文明建设为落脚点,认真广泛地开展“五五”普法教育,在增强领导干部依法行政、依法管理能力和提高医院职工法制观念上下功夫,有力的推动医院管理工作向法制化轨道上迈进,促进了医院改革的健康发展。
现就我院近年来的普法工作汇报如下:一、加强领导,总体规划在“四五”普法工作任务完成后,我们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部署,于2006年成立了由院党总支书记挂帅,支委、副院长、院办主任、政工科科长、医务科科长、保健部主任、护理部主任、宣教科科长、保卫科科长组成的“五五”普法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院“五五”普法工作的实施。
领导小组成员分工明确,各负其责,由一名院党总支副书记负责抓“五五”普法工作的具体落实,制定五年普法规范,每年有计划、有总结,保卫科做好医院的安全防范工作。
在院普法领导小组的正确领导下,本院“五五”普法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
二、加强法律学习和宣传工作,增强职工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意识1、征订教材合理安排强化学习在加强“五五”普法工作的领导和整体规划的基础上,为了满足职工的法律学习需求,本院先后购买了《“五五”普法读本①、②、③、④、⑤、⑥》、《廉政教材》、《南宁市“以案严纪,廉政勤政促发展”主题警示教育学习读本》、《卫生法律法规知识读本》等材料,方便了职工的法律学习,充实了法律知识的宣传内容。
医院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法律学习,学习中特别突出了法制理论和专业法规的学习。
一方面利用职工大会、每周一的例会、党总支会和科室会议,集中选学一些相关的法律知识,另一方面鼓励职工以自学为主,做好法律学习笔记,院部定期检查、考核,将考核结果纳入医德考核、评优、晋级之中,促进了每位职工学法的自觉性,提高了依法执业的意识,杜绝黄、赌、毒在我院滋生。
六五普法五年工作总结5篇
六五普法五年工作总结5篇篇1一、引言过去五年,是我国实施“六五普法”规划的重要时期。
作为贯彻落实法治建设要求的关键阶段,我们深入开展了普法教育活动,普及了法律知识,增强了全民法治观念。
本报告旨在全面回顾和总结这一阶段的普法工作,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
二、工作内容概述1. 制定并实施普法规划根据国家和地方的法治建设要求,我们结合实际制定了“六五普法”规划,明确了普法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
2. 开展主题普法活动围绕宪法宣传、民法典普及等主题,组织开展了系列普法宣传活动,包括法律咨询、法治讲座、法治文艺演出等。
3. 加强普法宣传教育阵地建设依托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等场所,建立了多个普法宣传教育阵地,通过宣传栏、电子显示屏等形式普及法律知识。
4. 深化法治文化建设结合地方特色,创作了一批法治文化作品,通过文艺演出、展览等形式,普及法治文化,增强群众法治意识。
5. 加强普法队伍建设培训了一批普法讲师和志愿者,建立了专业的普法队伍,提高了普法工作的专业化水平。
三、重点成果1. 普及法律知识效果显著通过五年的努力,全民法治观念明显增强,广大群众的法律知识水平显著提高。
2. 法治实践活动丰富多样普法活动的形式和内容不断创新,吸引了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
3. 法治文化建设成果显著创作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法治文化作品,普及了法治文化,营造了尊法学法守法的社会氛围。
4. 普法队伍日益壮大普法队伍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为普法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四、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1. 问题:普法工作的不平衡不充分解决方案:加强普法工作的统筹协调,加大资源投入,推动普法工作向基层延伸。
2. 问题:群众参与度不高解决方案:创新普法活动形式和内容,提高活动的吸引力和参与度。
3. 问题:普法队伍建设滞后解决方案:加强普法队伍培训,提高专业化水平,壮大普法志愿者队伍。
五、自我评估/反思过去五年,我们在“六五普法”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摘要 (1)第一章调查的主要说明 (2)1.1 调查项目背景 (2)1.2 调查目的 (2)1.3 调查范围与方法 (3)第二章农民法律意识调查报告 (3)2.1 引言 (3)2.2 农民法律意识现状及分析 (3)2.3 农民法律意识相对滞后的原因及提高对策 (7)2.3.1 农民法律意识相对滞后的原因 (7)2.3.2 对策研究 (9)2.3.3 探讨符合农村和农民特点的普法形式 (9)结论 (10)参考文献 (11)五个五年普法教育成果——农民法律意识调查报告内容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市场调节作用日益彰显。
劳动力市场化调节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速度不断提高。
与此相反,传统管理体制仍未得到根本改革,城乡隔离模式下的许多制度仍阻碍着农村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农民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充分有效地保护。
由于历史及制度形成的城乡差别,农民与城镇居民差距显著。
农民是我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农民只有懂得如何运用法律的武器,才能在现实生活中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农民法律意识的强弱,法律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我国民主法制建设进程,关系到“依法治国”方略的实现,也关系到三个文明建设能否协调稳步发展。
本次调研以问卷方式对南充市各城区的农民做调查,调查农民的法律意识状况,在发出的200份问卷中,回收率是100%,其中男女比例比较平衡,大致平分,家庭背景各有代表。
由此可见,此次的调查对象是比较全面的分配了男女比例和从不同家庭背景出发,调查的结果有代表性和全面性。
关键词:农民·法律意识·调查分析·权益保护第一章调查的主要说明1.1 调查项目背景调查当前中国农民法律意识的一般情况及其特征,提高农民法律意识的必要性及其方法,最后就农民相对落后的法律意识与当前法律的冲突等提出一些建议。
农民法律意识状况任何是衡量农村法制建设的重要标志。
本次调查报告以南充地区农民为调查对象。
通过调查,分析该地区农民法律意识的现状,以利于提出了推进农村法制化进程的思路,为解决“三农”问题构建良好的法律环境。
1.2 调查目的在遇到纠纷或麻烦时,农民们首先想到的解决方式一般不会用法律来解决,法律方式往往是他们迫不得已的最后一招。
他们经常选择的解决方式往往是找家族内或是村内有威望的人调解。
如果纠纷再大一些,就会去找村干部解决。
在遇到纠纷时选择通过民间调解方式和通过行政方式解决的农民远远多于选择通过法律来解决的。
用法律来保护自己,来维护自身的权利不受侵害在农民的意识中仍然是一片陌生的领域。
总之,不到万不得已,农民们一般不会直接选择通过法律方式来解决纠纷。
相较法律而言,它们似乎更相信人的力量,只要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协调可以解决的事情就没有必要去通过法律解决。
而且他们相不相信法律还另当别论。
全社会要树立信仰法律的良好氛围。
按照著名法学家苏力的观点,信仰法律并不是一个只要下决心信仰就能信仰的,而是体现为一个过程,或者说是在一系列社会活动、经验、感受之中而达到的“皈依”。
我们不能仅仅靠论辩、靠灌输“法律必须信仰”,“对法律应多些尊重、多些崇拜”,而使人们信仰法律,而必须以实际的法律运作使他们感受到“还是信仰法律好”,感受到法律值得尊重和崇拜。
具体到农民的法律意识,决不是靠法律的严酷与冷峻,也不是靠外力的强迫、压制与威胁。
它们只能使村民产生敬畏感,关键是我们的农村、农业立法要体现农民的情感,维护农民的利益。
“法律只要不以民情为基础,就总要处于不稳定的状态。
”要使普法下村成为一项制度予以贯彻执行。
目前,农村接受法律知识的渠道还较单一,法律知识面还较窄,主动学习法律知识的人还较少,而其中中年人居多,而年轻人、老年人占较低的比例,农村普法的形式还停留在集市上的宣传单。
上述情况表明,要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必须多管齐下,既要政府主动安排,还要民间的积极组织,既要农民主动去学,还要以案说法,通过多种形式使农民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与自己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用法律知识武装大脑,既要使农民养成维护其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又要使其形成人人遵守法律的公共意识。
因此,我们不仅要大力实施普法下村,还要使其成为一项制度加以落实。
1.3 调查范围与方法(一)抽样范围本次调查针对本区农村各年龄人口,被调查的对象主要为我身边的朋友,家庭,同事,村民等进行调查。
(二)抽样方式农民法律意识问卷调查采取了简单随机抽样方式。
(三)调查方法农民法律意识问卷采取了留置问卷、个别访谈的调查方式。
调查表(见第14页)第二章农民法律意识调查报告2.1 引言农民法律意识是指农民对法律的思想、观点、知识、心理的总称。
农民法律意识的状况体现为农民学习、理解、掌握和遵守的心理状态和行动。
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法制化进程的加强,广大农民对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认识愈来愈明确,整体法律意识普遍提高。
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尽管法制建设在农村中收到许多成效,但这与依法治国和彻底解决“三农”问题的要求还有较大距离,特别是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问题还相当严重。
据媒体先后报道:在南充市某村的村委会换届中,有的村民以10元的单价出卖自己的选票;在白水县有个别果农因讨不回果款而自寻短见;在营山县有两位农村妇女捡到一万二千元现金,因分配不公而跑到乡派出所要求明断的。
凡此种种事实,都暴露了农民在法律意识上的欠缺,这已成为制约农村法制化建设和经济发展的瓶颈,是影响党和国家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难题之一。
2.2 农民法律意识现状及分析农民的法律意识问题一直是法律界和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的热点之一。
为了切实了解当前农民法律意识的状态,研究农村法制化进程中的难题,我于2011年1月对南充地区进行了农民法律意识专项调查。
调查问卷以法律常识为主,设置了16个基本问题,主要调查农民对法律性质,法律维权的途径,以及对一些基本法律现象的看法。
本次调查有以下特点:1.调查问卷的题目设计简单明了,符合农民的实际。
2.参加调查时走街串巷,深入田间地头,深入农民家中,获得的资料信息可靠,听到了农民朋友真实的诉说和心声。
3.调查走遍了5个县市,深入到50多个村庄,接触了200多位农民,调查的覆盖面较广。
4.调查的策划和安排始终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整个调查过程有始有终,成效显著,调查结论对当前解决“三农”问题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95份。
通过统计分析,我们认为当前农民法律意识的基本现状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广大农民对法律的需要非常强烈,急需学会用法律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每一种社会现象产生都和社会的需要分不开的,法律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也不例外,其产生以后也是为一定社会生活服务的,评价一个法律部门的实际价值关键在于它是否为社会所需要。
调查农民法律意识现状必须了解农民对法律需要的程度,为了此问题的调查,我们设置了两个调查内容:调查内容一:你认为日常生活是否需要法律?统计结果:近60%的人认为很需要,22.5%的人认为需要,还有13%的人认为不需要,约4.5%的人认为无所谓。
调查内容二:你认为农民最需要了解什么法律?统计结果:12%的农民认为需要民法,5%的人认为需要合同法,约6%的人认为需要刑法,约13%的人则选婚姻法,近70%的人认为都需要。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随着市场经济的引入,广大农民在日常生活和经济活动中迫切需要法律知识,大多数农民已认识到法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认识到日常生活与法的关系,他们渴望了解各种法律,渴望用法律解决日常生活的各种纠纷。
出现这一可喜变化的原因有:一是中央和各级政府多年来普及法律、宣传法律的结果,使法律基本深入人心;二是农村改革使农民接触和碰到许多复杂问题,使他们体会到必须有大家共同遵从的“游戏规则”,法律便是最重要的规则之一;三是随着公众媒体的普及,农民朋友的视野也不断开阔,他们也能看到和听到外面的世界,从这中间也感觉到法律在人们生活中的公正和权威。
这种现象表明,我国农民对于法律的不再是一种茫然,不再是认为法律可有可无。
2.现实中农民对法律知之甚少,法律意识现状令人担忧。
从以上的调查中,我们知道法律已经成为农民迫切需要,但现实中农民对法律了解的程度确实不入人意,很难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很难正确地在生产生活中运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以致在实际中陷入认识的误区和行动的困境。
调查内容三:法律的职能是什么?统计结果:53.2%的人认为是打击犯罪;30%的人认为是保护人民;16.8%的人认为是其它。
调查内容四:你认为现实生活中最严重的犯罪是什么?统计结果:62.1%回答杀人, 7.6%的人回答贩毒,27.5%回答是贪污、受贿,2.8%认为是其它。
调查内容五:你认为谁最应该守法?统计结果:33.6%的人回答是干部;27.6%的人选择党员;33.3%的人选择公民,6.4%的人选择大学生、军人。
调查内容六:当你的亲人犯罪后,下面哪个做法是你选择的?统计结果:7.4%回答检举揭发,1.6%回答帮助其赶快离开,73.9%回答劝其自首,7.1%回答任其自然。
调查内容七:你认为男女双方举行结婚仪式之后是否是合法的夫妻?统计结果:43.2%回答是,56.8%回答不是。
从调查结果看,农民对法律的职能认识还不到位,有相当一部分简单认为法律就是打击犯罪,这只看到了法律惩罚性的一面,而对保护人民的本质属性还认识不清。
大多数农民对于守法的主体认识模糊。
在调查中,一些农民朋友讲:“领导干部手中有权有势,应该带头守法,”这话有一定的道理,但并完全正确,因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守法应该平等,不存在谁先谁后的问题。
对于最严重犯罪的回答,虽然有62.1%的人回答的杀人,但是,他们判断的标准只是靠道德和人之常情,而不是现行的法律,他们也没有认识到贩毒,贪污、受贿给社会和人们带来的更大的危害。
至于亲人犯罪该采取什么办法和合法夫妻是否要结婚证的问题,农民存在的糊涂观念和错误做法主要还是受落后愚昧观念的影响。
农民法律意识淡薄有其自身的原因,但也和政府没有深入地宣传、推行法律有很大的关系。
从1986年以来,国家已经开展了5个普法的5年计划,其成果是显著的,但是对于农民来说,只是粗略了解了法律的作用和与切身利益相关的一些法律条款,但对于法律到底是什么,法律的具体内容如何他们并不了解。
在最基本的婚姻问题上,他们知道有婚姻法,但并不知其具体内容,甚至有些连最基本的结婚年龄的规定也不知晓,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只要举行了传统的结婚仪式,就是合法夫妻。
对于法律认识的误差,导致在他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的时候,他们很难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大多数农民对法、权关系认识有所偏差,法制观念淡薄。
中国两千年的封建人治社会,使得“权力至上”的观念在中国农村社会打下了深深的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