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与阳光私募基金经理激励模型分析

合集下载

私募业绩两重天——阳光私募生存法则揭秘

私募业绩两重天——阳光私募生存法则揭秘
75 % o然 当一部分阳光私募沿袭去年的 “ 熊市”思维 ,保持着 得了正值 ,收益率最小的是银河收益 ( .8 ) 非常谨慎的态度 ,他们认为,国内宏观经济正在面临 而 ,阳光私募 内部 的半年业绩差距 非常大,甚 至还

场前所 未有 的挑 战,市场 目前 的反弹只是短暂的, 存在 5只收益率 为负值 的基金 ,分别是晓 牛新动 力
差 i ; l 耋 ;
的 50 0 0多点跌至 10 6 0多点 ,跌幅超过 6 %,大部 产品越来越集中于业绩优 秀的基金经理手中。统计 已 0 分公募股票型基金均因有最低仓位限制 ,虽及时看空 经成立满 3个月的阳光私募可见 ,管理产品最多的前 行情 ,却受累于必须保持一定 的股票仓位 ,而阳光私 1 0家阳光私募公司 。掌控着整个阳光私募市场大约 募如行情看空则可以完全将股票清空。 近一年业 绩 中,阳光私募 的算术平 均收益率 为
近 半 年 业 绩 不 如 公 募
均业 绩 不 如公 募 基金 ,但 近 一 年 的业 绩 ,阳 光私 募 还
在近 3个月二者的管理业绩 比较中,公募基金与
从 业 绩 排名 处 在 前列 的 单 只基 金相 比情 况看 ,阳
与公 募 基金 相 比 ,整体 看 阳光私 募 的近 6个 月 平 阳光 私 募差 距非 常 小 。
1 4% 。 2
6只 ,超过 10 0 %的有两只,它们分别是新价值 场将会 出现结构性的投资机会 ,而且 ,公募基金对市 有 2
场 的 方 向判 断 比较一 致 。
而阳光私募今年以来 ,对市场的判断观点并不太
统一 。
在 近 6个月的收益 率 比较 中,公募基 金业绩分
2 除了部分 阳光私募与公募基金的判断一致外 ,相 化较小 ,列入统计 的 3 4只可比偏股型基金全部取

公募基金与私募基金的区别

公募基金与私募基金的区别
➢ 基金业的高速发展及政策面的放宽鼓励了各公募基金 公司竞相推出新产品以吸引投资者注意。如结构化基 金和量化基金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参与到“一对多”。
Company Logo
公募基金的发展
themegallery
❖基金前景广阔
➢ 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及中国资本市场发展还处于初级 阶段,预示着中国公募基金业的巨大发展空间。
证券投资类信托产品发行规模(亿元) 占集合资金信托产品比重
集合资金信托产品发行规模(亿元)
Company Logo
下跌市跑赢大盘,上升市跑输大盘,震荡市获得绝对收益
❖1. 商业银行将成为私募基金发行的主要渠道。 ❖2. 创新型阳光私募产品将成为市场新宠。 ❖ 3. 信托中的信托( TOT ) 的发行方式将得到市场
认可。 ❖4. 专业的私募基金销售和研究将日益受到重视。
Company Logo
私募发行规模
themegallery
10 年全年我国阳光私募产品共发行511.62 亿元,相比 09 年增长66.6%。03-10 年七年我国阳光私募发行规 模年复合增长率为49%。
❖ 职业声誉和优效排名(隐形激励)。包括明星经理入选, 升职加薪、以及对证券会基金监管部门对全国所有基金进 行业绩的排序,并对不同成长效果赋予不同的等级等
❖ 持基激励机制(创新)。基金公司给予基金经理本旗下基 金的一部分份额代替管理费的提成作为嘉奖,并且这部分 基金要求在一定的时间内(比如3年或5年)是不能进行申 购或赎回。(华宝兴业07年首推)
➢ 自律监管形式化。 ➢ 政府监管执法能力有待加强:1.对监管者的监管力度薄弱;2.监管权力相
对分散;3.证监会法律地位不高。 ➢ 基金持有人权利救济机制的欠缺。
❖ 阳光私幕

浅析我国阳光私募基金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浅析我国阳光私募基金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三 我 国 阳光 私募 基 金发 展 趋 势分

21 , 0 0年 阳光 私 募 基 金 已迈 人 了 _ 『亿 时 代 , 且 随 着市 场 的 发 展 , 资 融 券 以及 并 融 股指期货等衍生 金融产品的陆续推 出 , 私 募 基 金要 面 临竞 争 更 加 激 烈 的环 境 。随 着 国 内投 资者 投 资 理 财理 念 的 成 熟 和市 场金 融 产 品 的创 新 发 , 光 私 募 金 也 存 及 阳 时 调整 战术 战略 , 断 丰 富 完 善产 品链 , 小 H 前 它 的 发 展 呈 现 出 以 下趋 势 : 1 与第 三 方 理 财 平 台合 作 。私 募 基 金 . 在 过 去 几 年 的 发展 时 间 l , 金 发行 数量 里 基 迅 速增 加 , 规模 迅 猛 扩 展 , 它 快 速 生 长 的 在 同时 , 也伴生 出现了业绩分化差异大 和投 资收益增长持续性 缺乏的问题 , 目也愈 并 . 演愈烈 。根据市 场需要 , 个能够保 持巾 立 , 有 客观 立 场 的 第 三 方 财 服 务 机 构 拥 应运而生 , 和私募基金合作发展 , 满足投资 者的需求。第三方理 财服 务机构通过和阳 光私募基金 合作, 在帮助高净值 用户 辨别 产 品优 劣 , 选择 优 秀产 晶 的 方 面 发挥 作 用 。
公 刮作为证券管理 人的运作模式适应 了政 策 和 市 场 的 需 要 , 私 募 基 金 公 司 以投 资 使 顾 问 的 身 份 开 始 正 式从 事 基 金 管 理 领 域 。 但是业 内普遍把20 年 当作我国阳光私募 08 基 金的 “ 元年” 这不 仅因为在 2 0 , 0 8年之 前, 阳光私募基金数量不多 , 更是冈为0年 8 开 始 , 国公募基 金经理陆续投 身于 私募 我 基 金发展 , 私募 基金的壮大奠定 j人l 为 , 才

公募基金与阳光私募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实证分析

公募基金与阳光私募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实证分析
表 1 各 年 份 的 信 托 型 私 募 基金 数 量 变 动 表
开发 行 募集 的基 金 ( 简称 公 募基 金 ) 主 逐 渐 认 识 到 这 种 模 式 的优 越 性 .私 募 型 金类 型不 同 .根 据管 理 的资 产净 值 . 按
照不高于 3 %不 低 于 05 . %的额 度 . 日 按 提 取按 月 结算 管 理 费用 . 作为 基 金公 司 运 作管 理基 金 的收入来 源 面 对 特 定 对 象 非公 开 募 集 的 私 募 型基金 ( 募基金 ) 私 依然 保 持着 旺 盛 的 生命力 2 0 0 2年 被 称为 中国“ 阳光 私募
关 键词 : 募基 金 ; 公 阳光私 募 ; 金 经理 ; 资能 力 基 投
中 图 分 类 号 :8 05 F 3 .9 文献 标识 码 : A1 我 国 公来自募 基 金 与 阳 光 私 募
基 金 的 发 展 概 况
我 国 公 募 基 金 行 业 的发 展 经 历 了 三 个 历 史 阶 段 :上 世 纪 8 0年 代 末 到 19 9 7年末 《 券投 资基 金 管 理 暂 行 办 证 投 资基 金管 理暂 行办 法 》 布后 到 2 0 颁 01 年 封 闭式 基金 发 展 时期 是第 二 个 阶段 : 第 三 个 阶段 是 自 2 0 0 1年开 放 式 基 金蓬
公募基金与阳光私募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实证分析
赵 骄 1 闰光 华 2
594 ) 10 1 ( 1吉林 大学商 学院 吉林 吉林 10 1 2吉林 大学珠 海学 院 广 东 珠 海 30 2
摘 要 : 国公 募基 金 与 阳光私 募基 金 的发展 从 2 我 0世 纪 8 0年代 末 至今 得到 了长足 的发 展 。主要 采 用T M模 型 和 HM模 型 对基金 经理 的选 股 能力和择 时能 力进 行 了对 比分析 . 总体 来看 . 募基 金 经理 的投 私 资能力优 于公 募基 金 经理 当用成 功概 率 法进 行辅 助性 验证 的 时候 , 现 两种 激励 模 式下 基金 经理 对 市 发 场 方 向的预 测和判 断基 本相 当 . 募基金 经理 还略 胜 一筹 。分 析 结果 , 国基金 行业 基金 经理 的投 资能 力 公 我 不具备 显 著的 差异 。 资业绩 的 差异 关键 在 于对 仓位 的控 制 以及 策略 的 灵活性 。 投

公募基金与阳光私募基金总体业绩评价

公募基金与阳光私募基金总体业绩评价
是截止到 21 0 0年 6月 份 为 止 . 成 立 半
标 差D、 准 s / (R ;2. =— R ) 3 l —
R= + R a1 3 其 中. 表示基 金的期 间收益率 , R
R 表 示 市 场 基 准 收 益 率 , B表 示 基 金 与
年 以上 f 在 2 0 即 0 9年 1 2月 份 之 前 成 立) 的开放 式混 合 型基金 。 ( ) 募 型 基 金 的 样 本 . 选 样 本 2私 备 是截止到 21 0 0年 6月 份 为止 .成 立 半
及 最 新 进 展
资产 与组 合 连 线 的斜 率作 为 组 合 业 绩 衡 量 的一个 指 标 :
.,
立) 的有完整数据的信托型私募基金。
() 3 主体 样本选 择 了 2 0 0 7年 9月 3 0
A M模 型和证 券 市场线 的基 础上 提 出 其 中 . 为基金 在 t 的收益 率 。 C P R 月 N V为第 t A . 月末 的基金 净 资产 , D 为基
月 + ( R ) BR一 n 优越 性 . 私募 型 基 金 的业 绩 表现 是 投 资 金 在 t 的 现 金 分 红 。 R 表 示基 金 的月 度收 益 , R 表示 无 ( ) 险衡 量 。采 用 基 金 月 度 累计 2风 者信 赖 的源泉 R 收益 率 的标 准 差 以及 基 金 的 B值 作 为 风 险 收 益 率 , 表 示 市 场 基 准 的 收 益
年 以上 f 在 20 即 0 9年 1 2月 份 之 前 成
市场 的相 关 系 数 . 表 示 基 金 的风 险 水
平。
() 3 特雷 诺指 数 。Ten r 无风 险 ry o 将
2 两 种 不 同 的 激 励 模 式 下 的 业 绩 比较

阳光私募基金

阳光私募基金

阳光私募基金阳光私募基金,是指非公开募集、专业投资者定向募集的基金。

阳光私募基金在国内金融市场的发展已经相对成熟,为投资者提供了一种多元化、灵活性强的投资机会。

本文将从阳光私募基金的定义、特点和风险管理等方面进行探讨。

阳光私募基金是相对于公募基金而言的,其非公开募集的特点使其能够更加专注于符合投资者的需求。

相对于公募基金,阳光私募基金的投资门槛较高,主要面向有一定财务实力和投资经验的高净值个人和机构投资者。

这也使得阳光私募基金投资者相对较少,但却能够享受到更专业、个性化的投资服务。

阳光私募基金的投资领域包括股票、债券、期货、基金、房地产等多个领域。

相对于公募基金,阳光私募基金具有更大的投资灵活性和策略多样性,可以根据市场情况灵活调整投资组合,以实现投资者的利益最大化。

此外,阳光私募基金的投资周期比公募基金相对较长,一般为1年以上,也有部分基金的投资周期可达数年。

对于阳光私募基金的投资者来说,他们通常有较长的投资经验和较强的风险承受能力。

相比较公募基金,阳光私募基金的风险较大,因为其投资范围广泛,并且基金经理有更大的自主权。

因此,阳光私募基金投资者需要具备较强的风险识别和判断能力,以及良好的风险管理意识。

为了更好地管理风险,阳光私募基金通常会设立一系列的风控措施来确保投资者的利益。

这些措施包括建立健全的投资决策制度、制定有效的风险控制策略、建立风险监控机制等。

通过这些措施,阳光私募基金可以更好地把握市场风险,降低投资风险。

总之,阳光私募基金是一种特殊的投资工具,相较于公募基金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风险性。

对于投资者来说,选择合适的阳光私募基金需要考虑自身的投资经验和风险承受能力。

同时,阳光私募基金管理人也需要加强风险管理,以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公募基金与阳光私募基金经理的管理业绩持续性实证分析

公募基金与阳光私募基金经理的管理业绩持续性实证分析
月份 为止 , 立半年 以上 ( 成 即在 20 0 9年 1 2月份之前成 立的 ) 的
I总体上来看 , 募型基金收益 的连续性高 于信 托型私募 ) 公
基金 。我们的短期持续性研究 时段按照月度划分 , 共有 3 2个时
开放式混合型基金 。 中剔 除货 币型基金 、 其 债券型基金和被动管
CR P:
: 丝

有对企业利润的剩余索取权。 个别基金经理无出资 , 薪酬按照管
理基金的收益计算 , 基本 与投资业绩挂钩 。 正如我们之前代理成
若基金业绩不具有 持续 性 , C R趋 近于 1若基金业绩 的 则 P ;
持续性越弱 ,P C R越趋近 于 0 表 明基 金具 有反 转性 ;P , C R越 大 , 表 明基金业绩 的持续性越强。 C R的 自然对数 的标准差可以近似估 计 , P 表达式为 :
转 。由于表示持续成为赢家( 或输家 ) 基金个数 的随机变量 N的
2 基 金经 理 业绩持 续 性分 析
2 1 基 金 经 理 业 绩 持 续 性 的 指标 .
二项分 布为 bn )因此可 以构 建一个二项检验 , 以考察 持续 (, , p 用 成为赢家( 或输家 )9 0概率 P是否大于 1 。当 n足够大( >2 ) , 2 I 0
表 1各年份 的信托 型私募基金数量 变动表
时 阃 23 o  ̄ 2 4 o 0 年 0 2 5 2 ̄ 年 2 1 0 年 o of o 年 i o 2岫 年 20 年 0 0 9 21年 9 o0 月
为赢家( 家 ) 金的概率 , 输 基 并且假定基金横截 面收益是不相关
Bo n G ez a n 19 rw 和 ot n 于 9 5年提出的,它计算了样本基金在连 m

公募基金与阳光私募基金经理激励模型分析

公募基金与阳光私募基金经理激励模型分析

> 0
委托 私募投 资 团队进行 管理运作 私募 投 资团 队一 般 以“ 资公 司” “ 资咨 询 投 、投
公 司” 等有 限责任公 司 的形 式 出现 . 有 也
由于 b为稳 定 的投 资 能 力 . 因此 基 金收益 与 b为一 次线性 关 系 . : 即
= 0
少部 分采用 合伙 制度 . 人员 由 5 3 组 ~ 0人 成. 是信 托资产 投资 的实 际决策人
有 效 性 的怀 疑
收 入与 基 金经 理 的总 体投 资 能力 有关 .
1=K l a 2 + T 1 +K b M n
业绩 收 入 与管 理 的基 金业 绩 有关 . 别 差
在 于这 两部 分 占薪 酬 总数 的 比例
其 中 ,l0 K> K> .20
21 .2 基 金 经 理 收 入 函 数 .
而 民 间 的 私 募 型 基 金 对 基 金 管 理
者 的激 励多 采 用业 绩提 成 激励 方 式 . 即 21 基 金激 励模 型建 立和指 标分 析 . 基 金 管 理 者 的 收入 来 源 于所 管 理 资 产 紧 密结 合在 一 起 . 种激 励 方式 的强 度 这
明显大 于 固定管理 费模 式 。 0 2年被 称 20
给基 金 经理 管理 . 为使 基 金 经理 的 行 为 , 如努 力程度 、 险选 择等 符 合委 托人 的利 益 , 风 基金 经理 应得 到 有
效 的 激 励 建 立 了基 金 经 理 激 励 模 型 和 指 标 , 从 基 金 经 理 最优 努 力 程 度 和 最 大 期 望 效 用 、 金 经 理 的 风 并 基 险 选 择 两 方 面 对 基 金 经 理 激 励 模 型 进 行 重 点 分 析 关 键 词 : 募 基 金 : 金 经 理 : 励 模 型 公 基 激 中 图 分 类 号 :8 24 F 3 .8 文 献 标 识 码 : A

如何激励私募基金经理

如何激励私募基金经理

如何激励私募基金经理——绩效分成兑现机制初探一、概述绩效分成(carriedinterest)指基金管理人从基金获得的、以基金净收益为计算基数、基于其对基金的贡献而非其对基金的出资而取得的收益。

业界通常绩效分成的比例为基金管理人所管理之基金投资净收益的20%。

基金管理人从基金获取绩效分成的相关制度为基金层面绩效分成分配机制,基金管理人的职业投资经理(包括资深管理团队成员,下称"职业投资经理")从基金管理人分享绩效分成的相关制度则为绩效分成分期兑现机制。

一个有效的基金层面绩效分成分配机制可使基金管理人与基金的投资者利益保持一致,而一个有效的绩效分成分期兑现机制则可使职业投资经理与基金管理人的利益保持一致,因为绩效分成的合理分期兑现可以确保职业投资经理在基金的整个存续期内均保持积极性。

出于上述考量,尽管绩效分成分期兑现时间表是基金管理人高度机密的内部安排,但某些基金会应有限合伙人的要求向其作一定程度的披露。

目前,市场上并没有关于绩效分成如何进行分期兑现的统一做法,各个基金管理人都可能根据自身不同的需求和考量来设计不同的激励机制。

我们建议基金管人在制定绩效分成分期兑现机制时关注并考量相关细节,以确保绩效分成分期兑现机制适应基金的类型、能实现基金预期目标、能为基金各方理解并接受,并能得到有效执行。

二、绩效分成分期兑现时间表不同的基金管理人对绩效分成的分期兑现时点、节奏等事宜的存在不同需求。

多数情况下,绩效分成的分期兑现时点与相关基金的投资期相联。

需特别注意的是,来自于各个不同基金的绩效分成应独立地就相关基金进行分期兑现。

最简单的绩效分成分期兑现时间表将与投资期相匹配,在投资期内每月或每年分期兑现等额的绩效分成。

绩效分成分期兑现的其他方式则包括:(1)在基金交割时便立即兑现一定比例,作为对在基金募集过程作出过较大贡献的职业投资经理的奖励;(2)绩效分成保留10%-20%,到基金解散时方进行分期兑现,以吸引职业投资经理在整个基金存续期内均持续为基金服务;(3)采用简单直线法分期兑现(straight-linevesting),在基金存续期中的每月或每年分期兑现等额的绩效分成;(4)在分期兑现期的前期每期将较少份额分期兑现,在后期每期将较大份额分期兑现(cliffvesting)。

私募与公募基金的区别(完整版)

私募与公募基金的区别(完整版)

私募与公募基金的区别(完整版)私募与公募基金的区别私募基金和公募基金是两种不同的基金类型,它们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1.基金的规模:私募基金的规模相对较小,一般在1亿元以下,而公募基金的规模相对较大,一般在5亿元以上。

2.投资策略:私募基金通常采用主动管理方式,投资策略相对灵活,而公募基金采用被动管理方式,通常使用指数基金等策略。

3.投资限制:私募基金的投资范围相对较广,包括股票、债券、期货等多种投资方式,而公募基金的投资范围相对较窄,通常包括股票、债券等。

4.费用:私募基金通常收取较高的管理费,而公募基金收取的管理费相对较低。

5.监管:私募基金的监管相对宽松,而公募基金的监管相对严格。

需要注意的是,私募基金和公募基金在投资风险和收益上也有所不同,私募基金的风险和收益相对较高,而公募基金的风险和收益相对较低。

私募与公募基金的区别包括哪些私募基金和公募基金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基金,它们之间的区别主要包括投资对象、投资方法、投资收益和费用等方面。

首先,私募基金和公募基金的投资对象不同。

私募基金通常面向少数特定的投资者,一般不对外公开,其投资对象一般是高净值个人或机构投资者。

而公募基金则面向大众,通过公开发行,其投资对象是广大投资者。

其次,私募基金和公募基金的投资方法不同。

私募基金通常采用更为激进的投资策略,如高风险投资、杠杆投资等,以追求更高的投资收益。

而公募基金则通常采用更为稳健的投资策略,以符合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

第三,私募基金和公募基金的投资收益不同。

私募基金通常会获得更高的投资收益,但同时也需要承担更高的投资风险。

而公募基金则通常会获得更为稳定的投资收益。

最后,私募基金和公募基金的费用也不同。

私募基金通常会收取更高的管理费用,因为其通常采用更为激进的投资策略,需要更高的管理成本。

而公募基金则通常会收取较低的管理费用,因为其通常采用更为稳健的投资策略,需要较低的管理成本。

总之,私募基金和公募基金在投资对象、投资方法、投资收益和费用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区别。

阳光私募基金与公募基金的比较

阳光私募基金与公募基金的比较

阳光私募基金与公募基金的比较
姜玲
【期刊名称】《经济视野》
【年(卷),期】2014(000)007
【摘要】阳光私募基金与公募基金是相对应的两种类型,公募基金经历十多年的发展已达到较大规模,而阳光私募基金作为新生力量也越来越受到投资者的青睐。

本文在介绍公募基金与阳光私募基金目前发展情况的基础之上,又通过二者的不同特点以及通过实际数据对二者近年的运营情况和规模进行对比。

由于这两种基金的不同之处,在不同的行情中也必然有不同的表现,投资者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选择。

本文在比较的同时将重点讨论阳光私募基金。

【总页数】1页(P320-320)
【作者】姜玲
【作者单位】大红鹰学院浙江宁波 3151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公募基金与阳光私募基金经理的管理业绩持续性实证分析 [J], 赵骄;闫光华
2.公募基金、私募基金、基金中基金三者的特征比较——基于筹资者与投资者两个不同的视角 [J], 彭伟
3.公募基金与阳光私募基金总体业绩评价 [J], 赵骄;闫光华
4.公募基金与阳光私募基金经理激励模型分析 [J], 闫光华;赵骄
5.公募基金与阳光私募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实证分析 [J], 赵骄;闫光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私募PK公募

私募PK公募

注 定 了 。一 个 波 澜 壮 阔的 资 本 战 场 上 。 肯定 。很 多基金 出现 了很火 爆的销售 爱 又恨 的 存 在 。 有 时她 向投 资 者 展 露
公募和私募 对阵虎视 , 驰骋激 荡 , 归根 情 况 。 好 买 基 金 报 告 , 据 目前市 场 上 共 出天使般 的迷人 笑容 ,有时她又让你
定投 资策略 , 究部 门提 出备 选方案 , 研
而 投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资团队 则确定 买入 品种 和时 点。 公 募 基 金 吸 收 公 众 存 款 ,把 风 险 控 制
收益超过 1 0 0 %
2 2只( 占总比例 1 % ) 3
1 8只( 占总比例 82 数 %)
收 益在8% o ——10 之间 1 只( 总比例8 %) 4 只( 总比 1 3 箍 o% 4 占 3 0 占 例 8 %)
。如此火 爆场景已是数年未 曾遇到 金 经理 来源广 泛 , 以前 的私 募经 理大 是 投 资 者 的 支 持 ,0 9年 公 募 和 私 募 物 ” 20 过 了 , 实让 人 激 动 了一 回。公 募 基 金 部 分 由 民 间 的理财 高手 或 券 商操 盘 着 的发行数量均创下历史新高。 发展 了多年 ,为资本市场 的健 康 良性 手 转 化 而 来 ,个 人 英 雄 主 义 浓 厚 , 随
21 0 0年 乃 至 以 后 更 加 长 久 的 时
阳光 私 募 中永 远 不 乏 实 力 雄 厚 的
20 0 8年 成 立 9 2只 。2 0 0 9年 更是 达 到 产 品 :新价 值 2的 罗伟 广 以 1 07 % 8 -1
了惊 人 的 1 1 ,只 此 一 年 所 发 行 的 的收 益 率 , 越 了指 数 涨 幅 1 多 , 2 只 超 倍 也 大 幅 跑 赢 王 亚 伟 ( 夏 大盘 ) 1 %。 华 的 1 5 阳光 私 募 也 时 常有 排 名 榜 头 三 名

中国阳光私募基金发展问题浅析

中国阳光私募基金发展问题浅析


2 、 国 内 阳光 私 募 基 金 的 特 征
( 1 )募集方式 私募基金规模较小 ,针对高端投资者 ,投资门槛较 高 ,一般认购金 额起点在 1 0 0万元 以上。通 过非公 开发 售 的方式募 集 ,不允 许公 开销 售 ,这是私募基金与公募基金基金最主要的区别 。阳光 私募基金 的封 闭 期一般 为 6个月到 1 2个 月 ,比公募基金 的封 闭期要长 。 ( 2 )投 资范围 在我国 ,阳光私募基金主要投资于具有 良好 流动性 的金融 工具 , 包 括国内依法 发售上市 的股票 、债券 、开放式基金 、封闭式基金 、金融 衍 生品 、短期融资券 、央行 票据及允许 基金投 资的其它金 融工具 。其 中 , 阳光私募基金的投 资主要集 中在股票二级市场。 ( 3 )运作灵活 目前我国阳光私募基金运作灵活 ,在投资品种 、投资 比例 以及 投资 组合等方面没有限制 ,可以有针对性 、灵活的制定符合投资者需求 的产 品,同时灵活的对募集资金进行管理运作 。 ( 4 ) 收益 为 正 公募基金的收入主要来 自 管理资金规模的管理费,注重的是相对收益。 因为阳光私募基金的 收入主要依靠超额业绩 , 追求正的绝对收益 ,固定管理 费用较少,同时私募基金监管人在阳光私募基金盈利时可提取 2 o %的超额业 绩费,所以阳光私募监管人的 利益与投资者的利益相是同向的。 二、我 国阳光私募基金的发展现状 1 、 纳入 监 管 2 0 1 3年 6月 1日新基金法施行 ,首次将私募基金纳入监管 ,填补 了 监管法律空 白。1 1月 1 8日,证监会 基金监管部 相关负责人 透露 ,证 监 会研 究起草统一 的私募证 券基金 管理法规 已经形成草 案 ,正在 向 1 3个 部委征求意见,改善 了国内私募基金 不受法 律承认 的尴 尬境地 。现 在 , 私募基金纳入监管体 系,未来可 以自行发行产品 ,甚至可 以设立发行 公 募基金 ,一些规模 较大的私募机构对发行公募基金的筹备工作 已经积极

公募基金与私募基金相关法律及薪酬制度比较

公募基金与私募基金相关法律及薪酬制度比较
-4-
缴纳所得税
防止非法集资活动
目录
私募基金相关法律解读
公司法(2014) 合伙企业法(2006) 证券投资基金法(2013) 私募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2014)
-5-
证券投资基金法2013
确认了私募证券投资基 金的合法地位 向特定对象宣传 推介 允许非公开募集资金设立证券投资基金,并且收益分配和风险承担由 基金合同约定 要求不得通过报刊、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等公众传播媒体或者讲座 、报告会、分析会等方式向不特定对象宣传推介。 如果能够有效控制宣传推介对象和数量的方式,可以向事先已了解 风险识别能力和承担能力的“特定对象”宣传推介 非公开募集基金募集完毕,基金管理人应当向基金行业协会备案。 专门从事非公开募集基金管理业务的基金管理人,其股东、高级管理 人员、经营期限、管理的基金资产规模等符合规定条件的,经国务院 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核准,可以从事公开募集基金管理业务。(保险、 券商也可进入) 公开募集基金的基金管理人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其他从业 人员,其本人、配偶、利害关系人进行证券投资,应当事先向基金管 理人申报,并不得与基金份额持有人发生利益冲突。 公开或者非公开募集资金,以进行证券投资活动为目的设立的公司或 者合伙企业,资产由基金管理人或者普通合伙人管理的,其证券投资 活动适用本法。但私募股权投资向拟上市的目标公司进行阶段性战略 投资,并在公司上市后转让上市公司股权而获得利润。
-13-
THANKS!
增加有限合伙制度
有限合伙是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普通合伙人与承担有限 责任的有限合伙人共同组成的合伙。
特殊普通合伙又被称为有限责任合伙,是各合伙人在对合伙债务承 担无限责任的基本前提下,对因其他合伙人过错造成的合伙债务不 负无限连带责任。

我国阳光私募基金业绩波动与风险控制探析

我国阳光私募基金业绩波动与风险控制探析
基 金 正 式 登上 我 国证 券投 资领 域 舞 台。2 0 0 7年 后 , 国 阳光 私 募 基金 我
进 入 了快速 发展 道 路 。 本 文通 过研 究我 国阳光 私 募 基金 近 几 年 业 绩状
况, 剖析 其 业 绩 波动 及 其存 在 问题 的缘 由 , 并提 出 了完 善 阳光 私 募 基金 的运 作机 制 与风 险控 制 的几 方 面建 议 。
信托 计划 。这 种全新 的业 务 模式 是让 信 托 公 司充 当私募 基 金 的 发行 方 , 银
行作 为 资金保 管方 ,而 私募基 金 公 司 受聘 于信 托公 司 ,负责 管理募 集 的资
二、 阳光 私募 基金 的界定 及特 征 ( 阳光 私募基 金 的界定 一)
金 。这 种 “ 信托 公 司+ 管银 行 + 募 保 私
哭镊 渊 : 熟 阳光私募基金 业绩波动 风险控制

国证券 市场 的 投资 主体 可 分 为
因 为 在此 之前 阳光 私募 的 数 量 仅 1 1
只 ,主 要 原 因 还 是 在 于 ,0 7年 起 公 20
公 司平 台发 行能 保证 私募认 购者 的资
金 安全 。 阳光私募 基金 主要 投 资于 二 级 证 券市 场 , 私募 股 权 基金 ( E) 而 P 则 重 点投 资于 一级股 权 市场 。

享受 大 部分 的投 资收益 ,私 募基 金公
司 不 承 诺 收 益 。私 募 基 金 管 理 公 司 的
从 在私募基金 经理的来源来 看 , 商系 券
和公募基金 系 占了多数 , 民间 的职业 投
资人 占比在 四分之一左右 。 管理资产 从 规模 来看 , 截至 2 1 0 0年底 , 阳光私募 的

如何做好基金经理激励在于知道基金靠什么赚钱

如何做好基金经理激励在于知道基金靠什么赚钱

如何做好基金经理激励在于知道基金靠什么赚钱一、先搞清楚基金靠什么赚钱。

很多年前,为了盘活资金,用好资金,Z府曾经鼓励民间借贷。

按道理,良性的借贷可以让资金实现更好的流通。

从而促使经济更好运行。

但很多人从鼓励民间借贷,从当时的铁公基建设中发现了商机。

从而形成了一大批的小贷公司。

他们疯狂的向民间宣传项目建设,锁定效益,鼓励投资,这边收取管理费,那边收取利息,有的还在中间穿取提成。

这本来都是正常的操作。

按道理,没有问题。

但不好的是有人为了利益就忽视了风险。

无论投资者情况,养老的钱也好,借的钱也好,总之聚在手里就成。

只是希望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

所有的一切,都随着社会发展的放缓,而掀开了面纱。

各种项目的利润美好,其实大多数只是梦幻泡影。

最后伤人伤己。

所以很多小贷公司最后都成了非法集资,很多曾经的富豪老板也银铛入狱,但投资人的债权还却在。

因此,有人跳楼,有人抑郁,有人忘却,有人再战。

到处上演悲欢离合。

所谓国之经济一片哀鸿,就连城中的汽车喇叭都没有以前响了(实际是城里管控鸣笛)。

而这样的小贷公司操作模式,其实与基金公司操作模式差不多。

区别在于基金公司更加官方。

其行为没有那么疯狂。

而其收拢资金的方式,其实与股票的性质基本相同。

当然私募基金同样很官方,只是不公开,而对象特定,并严格规定不得向不合适的人或企进行募集资金。

一支基金,其实就如一支股票。

只不过这支基金是基金公司的研究员,基金经理等专业经济金融行业的高才,进行过一定的研究分析。

显得其较为稳定,其风险相对股票更小。

不易让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但基金公司的收益与小贷公司的原理是差不多的。

只是小贷公司融合了公募与私募的模式。

公募的收入都是如申购、赎回等的手续费、服务费等管理费用。

而私募基金则会加上基金投资盈利收入中的分成。

这样的公私区别只是在于公募只投非实体的股票、债券等,而私募因为方向特定可以投向实体。

而这就让我们明白,基金公司其实就是一中介平台而已。

公司选定而公示的基金——基民觉得好,所以,通过公司来投资该基金所所代表的项目股票或者企业——但你来获得赚钱机会我是要收费的,你要退出去,我也是要收费的,而日常基金管理,我可能也是要收服务费的。

阳光私募基金人员组织架构

阳光私募基金人员组织架构

阳光私募基金人员组织架构引言随着私募基金行业的快速发展,阳光私募基金在中国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

而为了更好地管理和运营阳光私募基金,一个合理的人员组织架构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阳光私募基金人员组织架构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建立一个高效的组织架构。

通过分析不同层级、不同职责和不同技能的人员在阳光私募基金中的角色和作用,以期为行业提供一些建议。

1. 阳光私募基金的特点阳光私募基金与传统的公募基金相比,具有一些独特的特点,这也对其人员组织架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1 灵活性和高效性阳光私募基金的投资决策相对更加灵活,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作出决策,因此在人员组织架构中需要有具备相应能力的人员。

1.2 高风险和高收益阳光私募基金的投资项目往往具有较高的风险和收益,需要具备较强的风控能力和风险意识。

1.3 小规模和差异化相对于公募基金,阳光私募基金的规模较小,且更倾向于差异化的投资策略,这也要求人员组织架构更加灵活。

2. 人员组织架构的重要性建立一个合理的人员组织架构对于阳光私募基金的成功至关重要。

下面分析一些重要的因素。

2.1 优化决策效率一个合理的组织架构可以优化决策流程,减少层级,提高决策效率,使投资决策能够迅速落地。

2.2 提高风控能力阳光私募基金需要具备良好的风控能力,一个合理的人员组织架构可以确保风控职责明确,及时预警和应对风险。

2.3 实现团队协作阳光私募基金的投资过程需要不同岗位之间的高效协作,一个合理的人员组织架构可以促进团队协作,提高工作效率。

2.4 人才培养与留存一个合理的组织架构也可以为阳光私募基金提供良好的人才培养和留存环境,使人才得到更好的发展机遇。

3. 人员组织架构的建立原则在建立人员组织架构时,需要遵循一些原则,以确保其合理性和高效性。

3.1 功能分工不同岗位的职责和权力分工要明确,确保每个岗位都能够发挥其专业能力,形成一个高效的运转机制。

3.2 纵向沟通和横向协作不同层级之间需要有有效的沟通机制,确保信息流通顺畅,同时不同岗位之间需要有良好的协作机制,促进团队合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