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代主义文学的形成和基本特征
现代主义文学
现代主义文学英国著名文艺理论家詹·麦克法兰与麦·布鲁特勃莱曾在他们合著的《现代主义》一书中用“文化地震学”来记录文艺史和思想史的变化与更替,他们将其分为三大级度。
第一级有效的计量为10年。
而那些形成了风格和感性的持续期变化的为第二级,费时100年。
那些压倒一切的位移,那些文化的灾变,那些人类创造的根本性的骚动——推倒了人们的信仰和观念中最稳固和最坚实的东西,把属于过去的广大地域夷为平地,它怀疑整个文明或文化,并疯狂地另起炉灶,这就是第三级的地震。
显然,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属于这一范畴。
现代主义文学一般是指产生于19C后半期至20C中叶的西方文学思潮或流派,它包括诸如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未来主义、意识流小说,以及存在主义文学等流派。
现代主义文学是西方社会金融垄断资本主义和现代工业社会时期的产物。
现代这个关键概念,作为特殊的规则和实现特殊的状态,见诸尼采的著作。
我们很难确定现代主义文学产生的日期和确切点,因为在其形成波澜之势前便已经隐约存在于文学发展过程中。
当然有三位作家通常被认为是现代主义文学鼻祖。
[美]爱伦·坡,[法]波德莱尔(散文集《巴黎的忧郁》,《人造天堂》,文学和美术评论集《美术管窥》)和[俄]陀斯妥耶夫斯基。
爱伦·坡倡导的使灵魂升华的美,反自然,反说教主张,对形式美和暗示性、音乐性的强调,开创了后来象征主义诗歌的先河。
波德莱尔《恶之花》的发表是象征主义文学在欧洲确立地位的标志。
诗人对“恶”的讴歌使古典美学发生倾斜和位移,从而使文学进入现代主义时代,其提出的“应和说”理论成为象征主义诗歌的理论纲领。
陀斯妥耶夫斯基对人类灵魂的拷问,对人类变态心理的分析和描绘使其作品具现代意义。
除此19C法国诗坛被誉为“三剑客”的魏尔仑、兰波、马拉美是早期象征主义的重要作家。
象征主义19C末20C初越出法国,在欧美乃至世界的流行形成了更具影响的后期象征主义。
它坚持认为最高的真实是心灵的真实,只能通过象征暗示实现。
一、现代主义文学的形成和基本特征
一、现代主义文学的形成和基本特征现代主义文学是西方现代工业社会的产物,是动荡不安的20世纪欧美社会之时代精神的艺术表述。
1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初,欧美的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刷新了西方文明的面貌,改变了人们对宇宙、世界和人的看法。
此时,科学对人的影响,比历史上任何时代都大得多,它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文化价值观念。
尤其是,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它的迅猛发展,大大地推动了西方现代经济的发展,现代科学与现代经济相结合后,形成了强大的经济联合体。
在新的经济结构体中,人的自由度反而降低,异化程度则加深,西方人在精神上的惶恐不安加剧。
经济的发展使欧洲战乱不断,而且逐步升级,终于在20世纪初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
战争不仅破坏了人们生存的稳定感,也动摇了西方传统理性主义的文化大厦。
俄国的十月革命既给被压迫的劳动者带来希望,也给西方世界带来危机感。
总之,欧美社会的现实矛盾使现代西方人动摇了传统的真、善、美的观念,动摇了宗教信仰,对人类的本性产生了怀疑,对未来的命运与前途深感悲观与焦虑。
在这种社会背景下,西方非理性主义的文化思潮一时间在社会中普遍流行。
从文化思想的角度看,现代主义文学正是西方现代非理性哲学和现代心理学结合后的产物。
叔本华的唯意志论、尼采的权力意志论、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说等理论和学说,使现代主义文学染上了非理性主义和悲观主义色彩。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1788—1860)的唯意志哲学认为,世界的本质是非理性的意志,世界由盲目的意志统治着,人生永远受意志的驱使,追逐无法满足的欲望,因而人生注定充满了痛苦与挣扎,人生是无意义的,人类历史也是人与人之间一场无止境的互相残杀。
叔本华生前默默无闻,而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特定的社会气候下,他的理论不胫而走。
德国哲学家尼采(1844—1900)在19世纪末提出“上帝死了”、“一切价值重估”的口号,为现代主义文学怀疑一切和反传统这一总的创作倾向提供了理论依据。
第九章二十世纪西方文学
第九章二十世纪文学第一节概述一、历史文化背景二、20世纪西方文学发展概况20世纪的西方文学就纵的走向看可以大体分为两条线,一条是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的西方文学,另一条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现实主义文学。
这两条线大致平行,但有时交叉。
不断发展变化的现实主义文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对20世纪世界文学具有广泛的影响,但比较而言,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学对于20世纪世界文学的影响显然更大,而且更深刻。
(一)、现代主义文学的由来和实质一般来说,现代主义是指迄今为止的所有现代主义文学艺术思潮流派。
20世纪以来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为规范的现代主义,也被称作正宗的现代主义,主要流派有表现主义、未来主义、后期象征主义、超现实主义、意象派、意识流小说等。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为后现代主义文学,主要的文学流派有存在主义、垮掉的一代、荒诞派戏剧、黑色幽默、新小说派、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等。
两者在哲学、审美观念和表现技巧方面有明显的分歧。
(二)、现代主义文学产生的根源及其基本特征两次世界大战给整个世界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促使人类不能不从新的角度来思考自己的命运。
人与人之间的对立、冷酷关系,也给西方世界带来了深重的危机感。
与此同时,科学技术的一日千里的迅猛发展使人们对已经熟悉了的世界变得愈来愈陌生,它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文化价值观念。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了非理性主义思潮。
从文化的角度看,现代主义文学正是西方现代非理想哲学和现代心理学相结合的产物。
叔本华的唯意志哲学、尼采的权力意志哲学、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以及萨特的存在哲学,使现代主义文学染上了非理性和悲观主义色彩。
西方文学史来看,现代主义文学也是西方文学自身发展演变的结果。
现代主义作家反其道而行之,他们抛弃了传统文学对客观真实性的刻意追求,转而重视对主观内心世界的挖掘和分析,从而形成了整个文学“向内转”的趋势。
现代派文学的整体特征:1、由于危机感、幻灭感导致悲观厌世情调;2、由于人的异化而导致文学形式的荒诞与变形;3、由于个体的发展、自我意识的增强而使文学重于创造、工于形式;4、由于心理意识的加强使整个文学向内转,重主观,形成意识流般的特点。
现代主义概述
马赛尔· 普鲁斯特(1871-1922), 法国著名作家
《追忆逝水年华》全书计300万字,共 七部 小说的主题可以概括为“时间”和“回 忆”。
爱尔兰作家詹姆斯· 乔伊斯(1882 -1941)
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1914) :名篇 《死者》 《青年艺术家的肖像》(1916) 《尤利西斯》共十八章,可分为三个部分, 写了三个人在都柏林的一天(1904年6月16日) 的生活。它套用了荷马史诗《奥德修记》的 框架 。 布鲁姆的庸人主义、斯蒂芬的虚无主义和莫 莉的肉欲主义
前后期象征主义的不同点:
1,前期象征主义象征内涵意义单一、单义、简单, 暗示和对应的关系相对明晰,而后期象征主义则表现 出多重、多义、复杂的特征,其内涵意义更具暗示性、 联想性、含蓄性,象征意象交错重叠,复杂难辩。 2, 前期象征主义注重感情象征,通过对应和暗示, 可以窥见作者丰富的情感世界,而后期象征主义更在 于表现理智,表达抽象的思想观念,着眼于对艺术、 生活和人生哲理的理性探索。 3, 前期象征主义追求迷离蒙胧的、梦幻般的诗歌 意境,把直觉幻觉、暗示象征、音乐梦幻等冶为一炉, 而后期象征主义则把诗歌引人到宗教神秘之中,建立 起象征主义的神话体系,将玄学、典故、宗教神话与 象征意象结为一体,表现出空灵虚无的特征。
代表作家作品
[法]保尔· 瓦雷里
〈海滨墓园〉
《海滨墓园》 诗作共24节,1 44行
多好的酬劳啊,经过了一 番深思, 终得以放眼远眺神明的宁 静!
瓦雷里手迹
[奥地利] 里尔克 《杜伊诺哀歌》
严重的时刻
《秋日》(1902) 主啊!是时候了。夏日曾经很盛大。 把你的阴影落在日规上, 让秋风刮过田野。 让最后的果实长得丰满, 再给它们两天南方的气候, 迫使它们成熟, 把最后的甘甜酿入浓酒。
现代主义文学和后现代主义文学特征的综述
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概述第一节、现代主义文学一、现代主义文学的起源和特征现代主义文艺又称先锋派文艺,是当代西方最为重要的文艺思潮。
现代主义不是一个单一的流派,而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叶欧美诸多具有反传统特征的文学思潮或流派的总称,它们包括后期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意识流小说等文学流派。
这些打着“先锋”旗号的文学流派,在否定传统的文学价值观念与经验的基础上,对文学的表现内容与形式都做了大胆的革新,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文学的面貌与格局。
而现代主义文学的产生和发展是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
其中,20世纪西方社会变动的加剧,是现代主义文学大发展的社会动因。
现实社会的不稳定,战争的威胁和极大破坏,给西方世界带来了危机感,动摇了人们的价值观念,改变了人们的传统意识。
这是现代主义文学产生的温床。
在这种情况下,非理性主义文化思潮获得了地盘。
从文化思想的角度看,现代主义文学正是西方非理性哲学和现代心理学综合影响的产物。
叔本华的唯意志论、尼采的权力意志论、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则是现代主义的理论武器。
虽然现代主义文学流派众多,每个流派都有自己独特的思想倾向和艺术追求,但作为极富于创新求变和反传统精神的现代文学思潮,在总体上又有基本一致的特征。
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思想特征上1.具有强烈的文化批判倾向。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的混乱、战争的恐慌、社会道德的衰落,使人们深感失望与不安,西方传统的文化价值观念开始动摇以致崩溃,具有现代主义意识的作家转而接受非理性主义思潮,站在生命本体论的立场上对人类文明进行反思,认为以往的文化传统都有悖于人的生命欲求,有悖于人的价值实现,应予摈弃。
现代主义作家在“一切价值重估”中批判了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及传统观念文化。
但是,他们对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批判也有走极端的现象,表现出了虚无主义的倾向。
2.突出表现异化主题。
在现代主义文学中,整个物质世界都被看成是人的异己力量,在人类自己创造的这个物质世界里,人变成了物的奴仆,完全被物支配。
一、 现代主义文学的形成和基本特征
一、现代主义文学的形成和基本特征现代主义文学是西方现代工业社会的产物,是动荡不安的20世纪欧美社会之时代精神的艺术表述。
1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初,欧美的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刷新了西方文明的面貌,改变了人们对宇宙、世界和人的看法。
此时,科学对人的影响,比历史上任何时代都大得多,它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文化价值观念。
尤其是,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它的迅猛发展,大大地推动了西方现代经济的发展,现代科学与现代经济相结合后,形成了强大的经济联合体。
在新的经济结构体中,人的自由度反而降低,异化程度则加深,西方人在精神上的惶恐不安加剧。
经济的发展使欧洲战乱不断,而且逐步升级,终于在20世纪初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
战争不仅破坏了人们生存的稳定感,也动摇了西方传统理性主义的文化大厦。
俄国的十月革命既给被压迫的劳动者带来希望,也给西方世界带来危机感。
总之,欧美社会的现实矛盾使现代西方人动摇了传统的真、善、美的观念,动摇了宗教信仰,对人类的本性产生了怀疑,对未来的命运与前途深感悲观与焦虑。
在这种社会背景下,西方非理性主义的文化思潮一时间在社会中普遍流行。
从文化思想的角度看,现代主义文学正是西方现代非理性哲学和现代心理学结合后的产物。
叔本华的唯意志论、尼采的权力意志论、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说等理论和学说,使现代主义文学染上了非理性主义和悲观主义色彩。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1788—1860)的唯意志哲学认为,世界的本质是非理性的意志,世界由盲目的意志统治着,人生永远受意志的驱使,追逐无法满足的欲望,因而人生注定充满了痛苦与挣扎,人生是无意义的,人类历史也是人与人之间一场无止境的互相残杀。
叔本华生前默默无闻,而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特定的社会气候下,他的理论不胫而走。
德国哲学家尼采(1844—1900)在19世纪末提出“上帝死了”、“一切价值重估”的口号,为现代主义文学怀疑一切和反传统这一总的创作倾向提供了理论依据。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综述
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综述现代主义文学艺术产生的背景和它的基本特征:现代主义文学产生和发展的社会条件,是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空前浩劫及由此产生的知识分子严重的信仰危机,其理论基础,则是这时期广泛流行的种种唯心主义哲学。
战争的种种灾难,使作家们原有的理性、正义、博爱、信赖等价值观念全部倒塌。
---------于是非理性、反传统、重表现、重自我、重形式成为其基本特点。
现代派在思想内容方面的典型特征:特征是在四种基本关系上表现出来的全面的扭曲和严重的异化:在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自我四种关系上的尖锐矛盾和畸形脱节,以及由之产生的精神创伤和变态心理,悲观绝望的情绪和虚无主义思想。
这四种关系的全面异化是由现代资本主义关系的腐蚀作用所造成的,它们是在巨大压力下被扭曲的。
现代派文学的社会意义和认识价值也正在此。
异化:物对人的统治,死的劳动对活的劳动的统治,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
《资本论》前象征主义唯美主义印象主义后象征主义意识流小说未来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达达主义存在主义黑色幽默垮掉的一代荒诞派戏剧新小说魔幻现实主义现代主义文学主要标志:反传统非理性现代主义文学亦称为现代派文学,是20世纪初以来西方各种反传统文学流派的总称。
现代主义文学兴起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在20年代出现第一个高潮;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又出现了一些新的流派,形成第二个高潮;50、60年代以来,现代主义在理论和创作都又较大的发展,被称为后期现代主义文学。
现代主义概述:现代主义是19世纪末诞生并流行于20世纪的许多文学流派的总称。
社会因素: 20世纪混乱的社会现实(人欲横流,道德沦丧)思想基础: 非理性主义哲学 (法国诗人韩波认为波德莱尔和美国作家爱伦▪坡开辟了“现代主义”,并由此开始对理性精神的讨伐。
)现代主义分:前(期)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前(期)现代主义重要流派: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意识流小说象征主义:象征主义是19世70年代产生于法国、后流行欧美的一种现代主义文学流派。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复习笔记课后习题详解及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欧美文学下编 第(3-4)章【圣才出
第3章现代主义文学3.1复习笔记一、概述(一)现代主义文学的形成和基本特征1.产生背景(1)外在因素①科技因素欧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刷新了西方文明的面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文化价值观念。
②文化因素西方现代非理性哲学和现代心理学的发展促使现代主义文学产生。
叔本华的唯意志论、尼采的权力意志论、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说等理论和学说使现代主义文学具有非理性主义和悲观主义特征。
(2)内在动因①19世纪后期一些作家开始抛弃传统文学对客观外在真实的刻意追求,转而重视对主观内心世界的真实展示。
②随着文学观念的变化,现代主义文学具有明显的反传统特征。
这种“反传统”显示了对传统文学的超越,但这种超越本身也是传统文学演变的结果。
2.基本特征(1)思想特征①具有强烈的文化批判倾向20世纪现代主义作家不再坚守传统的理性原则,而是站在生命本体论的立场,思考世界与人类的前途,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进行深刻的反思。
②突出表现异化主题现代主义文学对文化与文明的批判基于西方人试图摆脱异化走向自然的愿望,因此,异化成了现代主义文学的重要主题。
这种异化主题,主要从自然与个人、社会与个人、个人与个人、个人与自我这四方面表现出来。
a.自然与人的关系的异化主要指物质世界对人的异化,表现了物质与精神的对立。
b.社会与人的关系的异化主要指社会对个体的人的异化,表现了整体的人与个体的人的对立。
c.人与人的关系的异化主要指他人对个人的异化,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对立关系。
d.人与自我的关系的异化主要指人的个性的异化、自我的消失,表现出现代主义作家对自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的怀疑。
(2)艺术特征①强调表现内心生活和心理真实,具有主观性和内倾性特征现代主义作家认为客观实体是非真实的,心灵世界才是唯一真实的世界。
文学创作应表现内心世界的真,应追求超现实的、抽象的、形而上的真。
这种看法拓展了文学表现的领域,改变了传统的艺术思维模式。
②普遍运用象征隐喻的神话模式,追求艺术的深度模式为了实现对内在真实的表现,现代主义文学常常运用象征与隐喻,创造性地借用西方神话传说,实现对西方文化的反思,象征性地表现隐藏在表象后面更为本真的真实。
现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
现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现代文学是指自19世纪末至今的文学发展阶段,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内容丰富多样,体裁繁多,反映了社会的变革和人们的思想情感。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探讨现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
一、发展历程1. 新思潮的兴起: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一系列思想启蒙运动在全球范围内兴起。
这些思潮对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动了现代文学的发展。
例如,法国象征主义文学以及英国文艺复兴运动为现代主义文学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同时,俄国的启蒙派作家们也在文学上表达了对沙皇体制的不满与反抗。
2. 现实主义文学的崛起:20世纪初期,现实主义文学成为主导,强调真实的描写,关注社会现实和人类命运。
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罪与罚》、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作品《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等都是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
现实主义文学的出现体现了对社会问题的深入思考。
3. 现代主义文学的兴起:20世纪初到中期,现代主义文学在欧洲和美国迅速发展。
现代主义作家试图破除传统文学的束缚,探索新的艺术形式。
例如,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的作品《尤利西斯》以自由的流水账形式呈现,极大地突破了传统小说的写作方式。
4. 各国文学的多样性:20世纪中后期,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各国文学开始相互借鉴与影响,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日本后现代文学等各具特色的文学流派迅速崛起,一时间成为文学的风潮。
二、特点1. 主题广泛:现代文学作品关注社会问题、人性思考以及人类命运等多种主题。
传统文学一般注重英雄人物,而现代文学更加追求人类存在的价值和目的。
2. 技巧多样:现代文学作家独辟蹊径,运用各种技巧打破传统的叙事结构,探索新的表现方式。
例如,流派文学中的意识流、内心独白等手法为作品增添了更多的表现力。
3. 反映社会变迁:现代文学作品常常反映社会的变化与冲突。
无论是战争、革命还是社会运动,这些事件都成为现代文学作品的重要素材。
第十二讲 表现主义与象征主义
第十二讲表现主义与象征主义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文化艺术学院潘纯琳目录现代主义概述第一节象征主义第二节表现主义现代主义概述•现代主义是20世纪上半期欧美诸多具有反传统特征的文学流派的总称,它同时也涉及绘画、音乐、戏剧、电影等艺术领域,是20世纪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文艺思潮。
•现代主义文学的主要流派是:后期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和意识流小说等。
•(一)现代主义文学的形成和基本特征•现代主义文学是西方现代工业社会的产物,是动荡不安的20世纪欧美社会之时代精神的艺术表述。
•(一)现代主义文学的形成和基本特征•从文化思想的角度看,现代主义文学正是西方现代非理性哲学和现代心理学结合后的产物。
•(一)现代主义文学的形成和基本特征•现代主义文学也是西方文学自身发展演变的结果。
•19世纪以前的欧洲文学受亚里斯多德的“摹仿说”影响较大,尤其是19世纪中期的现实主义文学,强调真实再现客观世界,认为艺术不仅可以摹仿自然,而且所摹仿的现实本身是真实的,把文学对现实世界描写之真实性的追求,强调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一)现代主义文学的形成和基本特征•19世纪后期一些作家开始感觉到,以往的文学,尤其是现实主义文学,在摹仿自然理论的指导下过于强调再现外部客观世界,使得文学自身应有的表现功能相对萎缩,艺术形象中的客观外部因素过于突出,而主观内在因素一定程度上遭排挤了。
于是,他们开始反其道而行之,抛弃传统文学对客观外在真实的刻意追求,转而重视对主观内心世界的真实展示。
•(一)现代主义文学的形成和基本特征•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则基本上倾向于表现一种超现实的真实。
随着作家的文学观念的变化,现代主义文学在内容、形式和审美功能上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具有明显的反传统特征。
•(一)现代主义文学的形成和基本特征•现代主义的“反传统”显示了对传统文学的超越,但这种超越本身又是传统文学演变的结果。
一些浪漫主义作家以后转向了象征主义,如波德莱尔、马拉美等。
现代主义文学概论
现代主义文学概论20世纪的西方文学从纵的走向看可以大体分为两条线索:一条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现实主义文学,另一条是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文学。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即人们通常所说的现代派文学,是20世纪各种以反传统文学为共同特点的文学流派的总称。
现代主义文学概念⏹现代主义文学可以分为广义的和狭义的概念。
⏹广义的现代主义是迄今为止的所有反传统的文艺思潮流派。
现代主义的源头可追溯到1857年波德莱尔发表的《恶之花》,至19世纪90年代以魏尔伦、兰波和马拉美为代表的前期象征主义高潮的出现,为现代主义文学的形成期,迎来西方现代主义的第一次高潮。
20世纪以来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为规范的现代主义,也被称为正宗的现代主义,主要文学流派有表现主义、未来主义、后期象征主义、超现实主义、意象派、意识流小说等。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为后现代主义文学,主要的文学流派有存在主义、跨掉的一代、荒诞派戏剧、黑色幽默、新小说派、魔幻现实主义等。
后现代主义既是现代主义的延伸和发展,又是对现代主义的超越和反抗,两者在哲学、审美观念和表现技巧方面有明显的分歧。
⏹狭义的现代主义文学概念就是指20世纪50年代之前的现代主义文学,主要包括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后期象征主义、表现主义和意识流小说等文学流派。
它们大都反对传统文化以社会整体压制个人,以物质现实压制心灵,以理性教条压制感性的弊端,在艺术上突出非理性个体心灵的地位,把文学看作人的语言化生存方式,并由此出发探索新的描写对象和表现方法,努力在与传统文学的区别中发展和壮大自己,为西方文学打开了新的局面。
P369 ⏹现代主义文学产生的根源⏹现代主义文学的产生是20世纪初西方遭遇重重危机的结果。
⏹科技创新和生产力飞跃构成了现代主义文学发展的物质基础。
⏹战争与革命构成了现代主义文学发展的历史前提。
⏹反传统思潮为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思想资源。
现代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现代主义文学几十年的发展,形成了以反传统为号召,以非理性为追求,以个体心灵活动为中心的基本特征。
现代主义文学和后现代主义文学特征的综述
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概述第一节、现代主义文学一、现代主义文学的起源和特征现代主义文艺又称先锋派文艺,是当代西方最为重要的文艺思潮。
现代主义不是一个单一的流派,而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叶欧美诸多具有反传统特征的文学思潮或流派的总称,它们包括后期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意识流小说等文学流派。
这些打着“先锋”旗号的文学流派,在否定传统的文学价值观念与经验的基础上,对文学的表现内容与形式都做了大胆的革新,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文学的面貌与格局。
而现代主义文学的产生和发展是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
其中,20世纪西方社会变动的加剧,是现代主义文学大发展的社会动因。
现实社会的不稳定,战争的威胁和极大破坏,给西方世界带来了危机感,动摇了人们的价值观念,改变了人们的传统意识。
这是现代主义文学产生的温床。
在这种情况下,非理性主义文化思潮获得了地盘。
从文化思想的角度看,现代主义文学正是西方非理性哲学和现代心理学综合影响的产物。
叔本华的唯意志论、尼采的权力意志论、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则是现代主义的理论武器。
虽然现代主义文学流派众多,每个流派都有自己独特的思想倾向和艺术追求,但作为极富于创新求变和反传统精神的现代文学思潮,在总体上又有基本一致的特征。
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思想特征上1.具有强烈的文化批判倾向。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的混乱、战争的恐慌、社会道德的衰落,使人们深感失望与不安,西方传统的文化价值观念开始动摇以致崩溃,具有现代主义意识的作家转而接受非理性主义思潮,站在生命本体论的立场上对人类文明进行反思,认为以往的文化传统都有悖于人的生命欲求,有悖于人的价值实现,应予摈弃。
现代主义作家在“一切价值重估”中批判了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及传统观念文化。
但是,他们对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批判也有走极端的现象,表现出了虚无主义的倾向。
2.突出表现异化主题。
在现代主义文学中,整个物质世界都被看成是人的异己力量,在人类自己创造的这个物质世界里,人变成了物的奴仆,完全被物支配。
3.1 现代主义文学概述
3.1 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概述一、概念、分期与特点1、定义:欧美现代主义文学(又译现代派)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在欧美出现的诸多文学流派的总称。
现代主义具有强烈的反传统倾向,它大胆探索,锐意求新,表现了强烈的挑战意识和先锋精神。
2、分期:现代主义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线,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期。
前期的主要流派有: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后期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意识流小说等。
后期的主义流派有:存在主义文学、荒诞派戏剧、新小说、黑色幽默、魔幻现实主义等,有人将后期的文学称为“后现代主义”。
3、现代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与条件:(1)、两次世界大战,加深了西方人的危机意识,苏联革命与建设中的失误与曲折,使西方知识分子陷入了更深刻的困惑。
(2)、科学技术的进步,加速了人的异化。
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进一步趋向对立。
(3)、严酷的社会现实,助长了非理性主义思潮传播《叔本华的“唯意与论”;尼采的“自我扩张”的超人;柏格森略带神秘意味的生命哲学;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学。
法国萨特的存在主义等都对现代主义文学的产生与发展有影响。
(4)、现代主义文学也是西方文学自身发展演变的结果。
19世纪以前的欧洲文学受亚里斯多德的“摹仿说”影响较大,尤其是19世纪中期的现实主义文学,强调真实再现客观世界,认为艺术不仅可以摹仿自然,而且所摹仿的现实本身是真实的,把文学对现实世界描写之真实性的追求,强调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但是19世纪后期一些作家开始感觉到,以往的文学,尤其是现实主义文学,在摹仿自然理论的指导下过于强调再现外部客观世界,使得文学自身应有的表现功能相对萎缩,艺术形象中的客观外部因素过于突出,而主观内在因素一定程度上遭排挤了。
于是,他们开始反其道而行之,抛弃传统文学对客观外在真实的刻意追求,转而重视对主观内心世界的真实展示。
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则基本上倾向于表现一种超现实的真实。
随着作家的文学观念的变化,现代主义文学在内容、形式和审美功能上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具有明显的反传统特征。
现代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及主要流派
现代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及主要流派现代主义文学流派纷纭,作家的思想观点、艺术观点各方面也很不一致,但在某些方面也有共同点,现代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第一,强调表现“现代意识”,中心是危机感和荒诞感。
现代主义的共同主题就是表现现代人的困惑与绝望。
第二,深刻反映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四种关系的尖锐对立,表现了人的异化这一重要主题。
第三,现代主义文学是西方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精神危机的自我表现。
它深受非理性主义思潮的影响,具有虚无主义、神秘主义和悲观主义、个人主义的色彩。
第四,他们广泛应用象征性、荒诞性、意识流等艺术形式和手法,将抽象的思维外在形象化,力求发掘人物心理的复杂性,扩大了心理描写的范围。
现代主义的主要流派大致有:1、未来主义:20世纪出现最早、反叛精神最强烈的一个文学流派。
以“否定一切”为基本特征,否定国家机器、传统文化,主张彻底抛弃艺术遗产和传统文化,歌颂机械和都市混乱,赞颂“速度美”和“力量”,主张打破理性的形式规范,用自由不羁的语句进行艺术创造。
2、象征主义:它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中出现最早、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文学流派,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流行于法国,以诗歌和戏剧为主。
象征主义的特征是:反对肤浅的抒情和直露的说教,主张情与理的统一,主张通过象征暗示、意象隐喻、自由联想、和语言的音乐性,去创造病态的“美”,表现内心的“最高真实”,表现理念世界的美和无限想像。
3、表现主义:是一战前后流行于欧美文学的一个重要的现代主义流派,它起源于德国,先从绘画开始,后波及文学。
尼采“重估一切”的极端主张,强调要突破事物的外在表象,表现内在世界,用“表现”取代“再现”。
4、意识流:是西方现代文学艺术中,特别是小说和电影中广为应用的写作技巧,是现代派小说的一个重要类型。
5、超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者认为,文学不是再现现实,而是要表现“超现实”,即由“梦幻与现实转化成的绝对现实”,是现实与非现实两种要素的统一物。
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
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是20世纪上半期欧美诸多具有反传统特征的文艺思潮、流派的总称,涉及文学、绘画、音乐、戏剧、电影等领域。
第一节概述一、现代主义文学形成的背景(一)社会历史背景(二)科学文化背景(三)文学思潮背景十九世纪的文学——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自然主义、唯美主义、象征主义文学已孕育了现代主义的文学基因;进入二十世纪,文学观念的更新催生了现代主义文学。
二、现代主义文学的特征(一)思想特征1、表现人的异化、社会的危机——人与社会关系的扭曲、颠倒;人与自然关系的扭曲、颠倒;人与人关系的扭曲、颠倒;人与自我关系的扭曲、颠倒。
2、有强烈的文化批判倾向。
(二)艺术特征1、重视表现主观世界——表现以本能为主导的复杂多变的内心;表现主观感受中丑恶、荒诞的世界。
2、重视艺术表现——使用象征、荒诞、意识流手法。
3、重视艺术形式的创新。
三、现代主义文学的主要流派与作家作品现代主义文学的主要流派有后期象征主义文学、未来主义文学、表现主义文学、超现实主义文学、意识流文学、存在主义文学。
(一)后期象征主义文学? 象征主义是现代主义文学中形成最早、存在时间最长和影响最大的文学流派;? 象征主义19世纪末20世纪初越出法国,在欧美广泛流行,至20世纪20—40年代形成了具有国际性影响的后期象征主义流派。
后期象征主义文学的特征:用象征暗示、意象比喻、自由联想、通感等手法表现人复杂微妙的内心体验、主观感受;涉及重大的题材,富于思辨性、哲理性、宗教神秘性与现代意识。
后期象征主义文学的主要成就在诗歌领域:§艾略特是后期象征主义文学最杰出的代表作家(见第二节)§叶芝(1865-1939)是爱尔兰后期象征主义的代表作家;早期创作受唯美主义、浪漫主义影响,诗作富于幻想,有朦胧美丽的意象,代表作有《茵纳斯弗利岛》等;后期创作转向象征主义,推动后期象征主义贴近现实生活;名作有《在学童们中间》、《驶向拜占庭》等。
简述中国现代文学的基本特征
简述中国现代文学的基本特征
中国现代文学是在中国社会内部发生历史性变化的条件下,广泛接受外国文学影响而形成的新的文学。
它不仅用现代语言表现现代科学民主思想,而且在艺术形式与表现手法上都对传统文学进行了革新,建立了一套现代文学体裁、形式,与世界文学潮流相一致,成为真正现代意义上的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 启蒙性与救亡性的统一:中国现代文学是启蒙与救亡的文学,它始终直面中国的现实,与时代的发展同步。
2. 文学与民众的结合:中国现代文学始终与广大人民群众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不仅反映了人民的生活和疾苦,也表达了人民的愿望和诉求。
3. 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结合:中国现代文学在艺术表现上既有现实主义的传统,又有浪漫主义的风格,形成了独特的文学风貌。
4. 现代性与传统性的结合:中国现代文学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都具有现代性,但同时也继承和发扬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传统。
中国现代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阶段,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文化内涵,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现代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现代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曹品薇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中文系贵州都匀558000【内容摘要】:现代主义文学是西方现代工业社会的产物,是动荡不安的欧美社会之时代精神的艺术表述。
现实主义文学,重视对于主观内心世界的真实展示;非理性主义文化思潮的普遍流行。
具有反传统特征的文化和文学流派的总称,涉及文学、绘画、音乐、戏剧、电影等领域。
是具有代表性的文艺思潮。
现代主义文学本身包括多个文学流派:后期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未来主义、意识流小说、超现实主义等。
【内容关键词】:文学批判异化主观标新立异一、思想特征上1具有强烈的文化批判倾向:通过书籍、报刊、广播电台、电视等公共舆论媒介对某种学说、言论、行为予以公开批评、驳斥的一种舆论方式。
文化批判有政治性批判、学术性批判、道德性批判,以及组织性批判和组织性批判等多种形式。
例如:郭沫若就是一个具有反抗精神的作家《王昭君》、《聂政》、《卓文君》里面叛道的热情就是作者对于社会反抗的翻译2突出的表现异化主题:基于对于人的生存状况、人的本质问题的探索,着重表现人与自然(物质与精神的对立)、人与社会(整体的人与个体的人的对立)、人与人(人与他人之间的疏离和对立)、人与自我(个性的异化、自我的消失)的异化主题。
例如:《变形记》中人忽然变为甲虫,主人公往往是意外地陷入一种令人啼笑皆非的困境。
他越是挣扎,就越是陷得深,甚至最后送命。
卡夫卡常使用象征形象来表达他对社会关系的理解,而他的讽刺主要产生于对现实荒诞性的提示。
《变形记》构思奇特,象征意蕴丰富。
二、艺术特征上1强调表现内心生活和心理真实,具有主观性和内倾性特征。
例如:胡适的《差不多先生》,通篇善作讽谕,且自始至终不跳出来作主观批评,而是透过现象与事件描述,使读者自然从中领悟道理,本文最显著的特点是深入浅出,全篇不仅语言朴实无华,甚至连讲述的几件事也普通之至,例如买糖、念书、记账、搭车、治病之类。
这些事都非常生活化,人人经历,人人都明白。
不肯认真的“差不多”精神,不得不使人猛然警醒,让读者的心灵于朴朴素素的文字中受到强烈的震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现代主义文学的形成和基本特征现代主义文学是西方现代工业社会的产物,是动荡不安的2 0世纪欧美社会之时代精神的艺术表述。
19世纪中后期到2 0世纪初,欧美的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刷新了西方文明的面貌,改变了人们对宇宙、世界和人的看法。
此时,科学对人的影响,比历史上任何时代都大得多,它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文化价值观念。
尤其是,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它的迅猛发展,大大地推动了西方现代经济的发展,现代科学与现代经济相结合后,形成了强大的经济联合体。
在新的经济结构体中,人的自由度反而降低,异化程度则加深,西方人在精神上的惶恐不安加剧。
经济的发展使欧洲战乱不断,而且逐步升级,终于在2 0世纪初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
战争不仅破坏了人们生存的稳定感,也动摇了西方传统理性主义的文化大厦。
俄国的十月革命既给被压迫的劳动者带来希望,也给西方世界带来危机感。
总之,欧美社会的现实矛盾使现代西方人动摇了传统的真、善、美的观念,动摇了宗教信仰,对人类的本性产生了怀疑,对未来的命运与前途深感悲观与焦虑。
在这种社会背景下,西方非理性主义的文化思潮一时间在社会中普遍流行。
从文化思想的角度看,现代主义文学正是西方现代非理性哲学和现代心理学结合后的产物。
叔本华的唯意志论、尼采的权力意志论、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说等理论和学说,使现代主义文学染上了非理性主义和悲观主义色彩。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17 8 8 —I 8 6 0 )的唯意志哲学认为,世界的本质是非理性的意志,世界由盲目的意志统治着,人生永远受意志的驱使,追逐无法满足的欲望,因而人生注定充满了痛苦与挣扎,人生是无意义的,人类历史也是人与人之间一场无止境的互相残杀。
叔本华生前默默无闻,而在19世纪末2 0世纪初特定的社会气候下,他的理论不胫而走。
德国哲学家尼采(1844 — 1 9 0 0)在19世纪末提出上帝死了”、一切价值重估”的口号,为现代主义文学怀疑一切和反传统这一总的创作倾向提供了理论依据。
他的权力意志论”认为,权力是生命意志的集中体现,权力意志是无目的的,超人是权力意志的化身,是世界的主宰。
超人充满着生命活力,能超越自我、超越传统、拯救人类。
尼采认为艺术是权力意志的一种表现形式,真正的艺术必须摒弃理性,艺术世界就是梦与醉”的世界。
法国哲学家柏格森(1 8 5 9 —1 9 4 1 )认为,世界的本体是生命冲动”,或称意识绵延”,它是宇宙的主宰和动力,客观存在的万物是其表象。
人对世界之本体的认识不能凭理性,只能靠直觉;理性分析只能围着对象转圈子,抓不住本质,而直觉却能打破空间设置在创作者和创作对象之间的界限,从而把握住智力所不能提供的东西。
柏格森的直觉主义理论和时空观几乎被所有现代主义作家所接受。
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1 8 5 6 —1 9 3 9 )的精神分析关于潜意识的理论,改变了人是以理性为主的动物”的传统观念。
他认为,潜意识是人的生命力和意识活动的基础,人的行为动机都出自本能冲动;人是充满矛盾冲动的生物,矛盾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的本能欲望受社会习俗、道德法律和良知理性的束缚。
文艺创作就是被压抑的本能欲望的升华,创作活动就是白日梦”弗洛伊德对潜意识、性本能的肯定,对现代主义作家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现代主义文学也是西方文学自身发展演变的结果。
19世纪以前的欧洲文学受亚里斯多德的摹仿说”影响较大,尤其是19 世纪中期的现实主义文学,强调真实再现客观世界,认为艺术不仅可以摹仿自然,而且所摹仿的现实本身是真实的,把文学对现实世界描写之真实性的追求,强调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但是19世纪后期一些作家开始感觉到,以往的文学,尤其是现实主义文学,在摹仿自然理论的指导下过于强调再现外部客观世界,使得文学自身应有的表现功能相对萎缩,艺术形象中的客观外部因素过于突出,而主观内在因素一定程度上遭排挤了。
于是,他们开始反其道而行之,抛弃传统文学对客观外在真实的刻意追求,转而重视对主观内心世界的真实展示。
2 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则基本上倾向于表现一种超现实的真实。
随着作家的文学观念的变化,现代主义文学在内容、形式和审美功能上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具有明显的反传统特征。
现代主义的反传统”显示了对传统文学的超越,但这种超越本身又是传统文学演变的结果。
浪漫主义文学强调表现人的主观精神世界,反抗现代文明和理性主义原则,以及它所具有的那种悲观、神秘的色彩,都已露出了现代主义文学的端倪。
一些浪漫主义作家以后转向了象征主义,如波德莱尔、马拉美等。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中一些作家,像司汤达、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等,已经开始关注人的内宇宙,现代主义作家则大大发展了这种倾向。
福楼拜小说客观冷峻的叙述方法,也为现代主义小说提供了借鉴。
在文化观念上,许多现实主义作家具有两重性。
他们既无法完全摆脱近代基督教一一人道主义文化价值观念,同时又对它产生了怀疑,他们的创作中已蕴含了2 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中普遍存在的现代文化基因。
如巴尔扎克、福楼拜、哈代、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作家的小说中表现的对人”的问题的焦虑与困惑,对人类前途与命运的悲观情绪等,都具有现代主义倾向。
自然主义小说家左拉对生物的人”的描写,已露出了现代主义文学的非理性、非道德化倾向。
世纪末的象征主义、唯美主义等进一步酝酿并发展了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中的现代文化与美学的基因,并直接向2 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过渡。
现代主义文学的形成与发展并非仅仅受外部因素的作用,同时还受文学自身规律的制约和推动,因而它并非是脱离文学传统突然从一个历史断层中冒出来的,而是传统文学合规律的发展与延续。
现代主义作为一个由多种流派组成的文学思潮,其观念演变和价值取向是多元的和复杂的,不同的流派与团体往往各有各的主张,但它作为2 0世纪一个极富于创新和反传统精神的文学思潮,在总体上又有基本一致的特征。
思想特征上,首先,现代主义具有强烈的文化批判倾向。
19世纪末2 0世纪初,西方社会处在急剧的文化转型时期。
世界的混乱、战争的恐怖、社会道德的衰落,使人们深感失望与不安,作为西方精神支柱的传统文化观念开始崩溃。
尼采提出的上帝死了” 打倒偶像” 一切价值重估”等口号,深深地影响了20世纪现代主义作家。
他们不再坚守传统的理性原则,不相信人道主义的理想,也不寄希望于理性王国”的实现,而是站在生命本体论的立场,思考世界与人类的前途,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进行深刻的反思,认为既有的文化传统乃至整个人类文明,都有悖于人的生命欲求、有悖于人的价值的实现,应予摈弃。
例如,未来主义主张扫除以往的一切艺术遗产和现存文化,他们的创作中表现出一种强烈的破坏欲;表现主义着力探索现代社会中人的苦闷与焦虑,对文明发展的意义采取怀疑与否定态度。
现代主义作家在一切价值重估”中批判了西方资本主义制度,也批判了西方的传统文化观念。
因此,如果说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偏重于社会批判、经济批判的话,那么,现代主义文学则更倾向于文化批判。
但是,现代主义对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批判也有走极端的现象,表现出了虚无主义的倾向。
其次,现代主义文学突出地表现异化主题。
文化是人的外化与象征,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标志。
现代主义文学倾向于文化批判,本质上是基于对人的生存状况、人的本质问题的探索。
人类创造了文明,但文明在本质上与追求人性自由、追求自然的人相对立。
2 0世纪高度发展的西方现代文明使人处于严重的异化之中,现代主义文学对文化与文明的批判,正基于西方人力图摆脱异化走向自然的愿望,因此,异化也就成了现代主义文学的重要主题。
这种异化主题,主要从自然与个人、社会与个人、个人与个人、个人与自我的关系4方面表现出来。
自然与人的关系的异化主要是物质世界对人的异化,表现了物质与精神的对立。
现代主义作家怀疑物质财富的创造对人类所起的进步作用,认为物质文明有抑制人的生命本体、扼杀人性甚至毁灭人类的危险。
在现代主义文学中,物质世界往往成了人类生存危机的制造者,大自然也是丑的与恶的,物质文明造成了人类精神的虚无感、威胁感与恐惧感。
如艾略特的《荒原》就描写了物质世界使人的精神世界毁灭的可怕情景;奥尼尔的《毛猿》表现了物质文明发达的现代社会使人的价值等于甚至低于禽兽。
这些都表明了人与自己的生存环境的对立,说明人被物质世界所制约而走向异化。
社会与人的关系的异化主要是社会对个体的人的异化,表现了整体的人与个体的人的对立。
人结成群体的社会后,给个体的人以安全感,但社会力量又在有形无形中制约着人,尤其是科学化的西方现代社会,人在强大的社会面前显得渺小无力,个性丧失,这是社会对人的异化。
卡夫卡的小说中,社会像一个强大而又无形的魔掌,掌握着个人的命运,个人成了软弱无力、惶惶不可终日的甲虫”现代主义作家对社会的这种批判,具有形而上的特征,写出了人性的变形和个人对社会及意识形态的不信任与反抗。
人与人的关系的异化就是他人对个人的异化,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对立关系。
非理性主义的本体论哲学认为,人是受欲望驱使的,生命的本能是利己的,这就从人性的本质上指出了人与人之间互相残害的丑恶现象。
现代主义作家从这种主观唯心主义观念出发,认识并表现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丧失固有的行为准则后完全根据与他人的利害关系来调整自己行为的现象。
现代主义文学展示的,常常是一幅幅人与人之间充满敌意的可怕图画,如斯特林堡的《鬼魂奏鸣曲》描写了人与人之间的彼此残杀;卡夫卡小说描写了人与人之间的无法沟通。
这类描写在50年代后的现代主义文学中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人与自我的关系的异化主要指人的个性的异化、自我的消失,表现出现代主义作家对自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的怀疑。
现代心理学认为,人的自我的核心是潜意识和本能,它是飘忽不定、变化莫测的。
现代主义作家从这种观念出发,力图在作品中表现受他人与社会压抑下的人的自我和个性。
他们笔下的人物的特点是没有激情、没有自己的思想和表达方式、趋于非个人化或社会化。
如伍尔夫的小说《波浪》中6个人物从不同角度讨论着自我是什么”的问题;美国黑人作家艾里森《隐身人》的主人公因找不到自我而成为他人看不见的隐身人”对自我问题的探讨,表现了现代主义作家对现代社会中人的命运与前途的思考。
在艺术特征上,首先,现代主义文学强调表现内心生活和心理真实,具有主观性和内倾性特征。
19世纪末、20世纪初现代哲学和心理学的发展,打破了传统的思维模式,人们开始把目光从客观物理世界转向主观心理世界。
现代主义作家视客观实体为非真实,认为心灵世界才是唯一真实的世界;认为艺术的使命是非写实的、泛表现的,文学创作应表现内心世界的真,追求超现实的、抽象的、形而上的真。
在一些现代主义作家看来,传统文学那种看似逼真的人物和物象描写,实则是一种假象;现实并不是一个循序渐进、紊而不乱的整体结构,而是片断的、琐屑的、非逻辑的无序结构,因此,必须摒弃对人物性格和一切与之相关的附属品的描绘,使读者进入人物的心理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