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后现代主义文学的概念和性质
研究生文学研究后现代主义文学的批评与解析
研究生文学研究后现代主义文学的批评与解析后现代主义文学是20世纪下半叶以来兴起的一种文学流派,它在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领域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研究生文学专业的学生,需要对后现代主义文学进行深入的批评与解析,以加深对该流派的理解和认识。
本文将通过对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定义、重要特点以及批评和解析方法的介绍,帮助研究生文学学者更好地研究后现代主义文学。
一、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定义后现代主义文学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它是对现代主义文学的一种回应与延续。
后现代主义文学与传统现实主义文学相比,更加强调文学形式的多样性、文字游戏的性质以及对固有概念和真理的怀疑。
后现代主义文学常常运用种种手法打破传统叙事结构,例如非线性叙事、碎片化的叙事、拼贴与混合媒体等。
同时,后现代主义作品对语言的运用也非常独特,包括重复、模糊化、语义错位和自我意识的运用。
二、后现代主义文学的重要特点1. 反叙事与碎片化:后现代主义文学反对传统线性叙事方式,倾向于拆解和碎片化叙事结构。
这种叙事方式可以体现作品的多样性和非传统性。
2. 自我意识与元化:后现代主义作品常常具有自我意识和元化的特点,表现出对文字、语言和写作过程的思考和反思。
3. 反传统与重建:后现代主义文学通常试图挑战传统文学的规范和权威,摒弃一成不变的观念和思维方式,提倡个体化、多样性和独创性。
4. 反性别与种族偏见:后现代主义文学关注社会问题,并试图批判和消解性别、种族、阶级的分化和偏见。
5. 幽默与嘲讽:后现代主义文学常常以幽默和嘲讽的方式揭示现实,并通过对现实的颠覆和讽刺来表达作者的态度和观点。
三、后现代主义文学的批评方法1. 文学语境分析法:通过分析后现代主义作品所处的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揭示作品的内涵和特点。
例如,萨特的《诱拐》通过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反思,表达了对战争和人性的思考。
2. 文学形式分析法:重点关注后现代主义作品的叙事方式、语言运用和结构特点,分析其与传统文学之间的异同,以及对读者的影响。
后现代主义简介
后现代主义文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後西方社会中出现的范围广泛的文学思潮,于20世纪70-80年代达到高潮。
无论在文艺思想还是在创作技巧上,後现代主义文学都是现代主义文学的延续和发展。
主流学术界曾经不区分“现代”和“後现代”两个概念,但由于二战之後文学发展的特征已经远远超过了传统的“现代主义”所能涵盖的范围,因此将後现代主义文学看作一个独立的文学思潮,和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以及现代主义并举。
和通常意义上的思潮、流派不同,后现代主义文学既不是指称一个具体的作家或批评家的群体,也不存在被广泛认同的纲领和宣言。
不仅如此,后现代文化是一种没有中心的多元文化,宽容各种不同的标准,主张“持续开发各种差异并为维护差异性的声誉而努力”。
正是出于这个原因,后现代主义文学内部分支流派众多,各种思潮杂芜,很多后现代作家和批评家的自我理论体系本身就存在矛盾之处。
尽管如此,对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主要特征还是可以做出一些概括:(1)彻底的反传统。
后现代主义文学不仅仅反“旧的”传统,对于现代主义文学试图建立的“新的”传统也彻底否定。
在后现代主义者眼中,文学和艺术应该是建立在对现有秩序的解构基础之上的。
后现代文学不依托任何死去的或活着的理论。
在体裁上,对传统的小说、诗歌和戏剧等形式乃至“叙述”本身进行解构。
因此,后现代主义文学是一种“破坏性”的文学,即某种意义上的“反文学”。
(2)摈弃所谓的“终极价值”。
后现代主义者认为一切传统意义上的崇高的事物和信念都是从话语中派生出来的短暂的产物,不值得“真诚”、“严肃”的对待。
客观世界和人自身都被异化了,历史失去了方向和意义,社会体系不可改变。
后现代主义作家不愿意对重大的社会、政治、道德、美学等问题进行严肃认真的思考,他们不仅无视对这些问题的关切,甚至无视这些问题本身。
他们不再试图给世界以意义。
(3)后现代主义文学崇尚所谓“零度写作”,反对现代主义关于深度的“神话”,拒斥孤独感、焦灼感之类的深沉意识,将其平面化。
后现代主义文学
后现代主义文学后现代主义文学是20世纪后半叶以来兴起的一种文学流派,其特点是对传统文学规范和结构进行颠覆和重构,强调个体感知和多样性。
本文将从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定义、主要特征以及对当代文学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定义后现代主义文学是一种主张紧扣现实、反映不确定性和混乱的文学形式。
它对传统文学规范进行挑战,拒绝线性故事叙述,而是采用碎片化、拼贴化的手法,破坏了时间、空间和人物关系的连续性。
二、主要特征1. 语言实验:后现代主义文学打破传统语言的约束,采用流畅的句子、独特的修辞手法和创新的语言形式,旨在通过语言呈现复杂的现代社会和人类经验。
2. 反叙事性:后现代主义文学拒绝传统线性故事叙述,倾向于以非线性、循环、多线索的方式组织故事,使读者对时间、空间和情节的认知产生迷惑和混乱。
3. 混沌和矛盾:后现代主义文学展现了现代社会的混乱和矛盾。
它以多元的视角和观点揭示个人和社会之间的矛盾,探讨现代性与传统、理性与非理性之间的关系。
4. 元现实主义:后现代主义文学将幻觉、梦境和现实融为一体,使人们面对现实世界的模糊性和无常性,进而质问现实和真实的界限。
5. 反正统:后现代主义文学以一种反叛的姿态,对权威和传统进行关切和反思,重新建构文学的制度与规范。
三、对当代文学的影响后现代主义文学对当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打破了传统文学的束缚,使作家们更加自由地表达个体的情感和思想,促进了文学的多元化和多样性。
同时,后现代主义文学也让读者对文学的理解和解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由于后现代主义文学的语言和结构复杂性,读者需要更多的思考和解码才能理解作品的内涵。
此外,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兴起也催生了一批批具有创造力和独特性的作家。
他们通过自己的文字突破传统文学的边界,为文学界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总结:后现代主义文学以其独特的语言实验、反叙事性、混沌和矛盾、元现实主义以及对正统的反叛,成为20世纪后半叶以来文学领域的重要流派。
它对当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文学更加多样化和丰富化。
中国后现代主义文学
中国后现代主义文学
中国后现代主义文学是指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出现的一种文学风格,该风格主张摆脱现代主义和现实主义的束缚,尝试在文学中探索新的创作手法和主题。
这种文学风格的代表作品包括韩少功的《黄金时代》、余华的《活着》和王小波的《黄金时代》等。
后现代主义文学的特点是多元化和超越性。
在这种文学中,传统的线性叙事形式被颠覆,时间、空间和身份等概念被打破和重新定义,同时,文学作品的意义也变得更加模糊和多义。
这些特点使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作品具有更大的开放性和多样性,读者可以在其中发现更多的可能性和意义。
后现代主义文学还表达了作家对现代性的不满和反叛,对现代化进程中带来的文化碎片化、价值观混乱和人性扭曲等问题提出了新的思考和探索。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后现代主义文学也间接地成为了对现代化进程的一种批判和反思。
尽管后现代主义文学受到了一些批评和争议,但是它依然为中国文学界带来了一股新的热潮,也为中国文学的发展开辟了新的方向。
后现代主义概述
后现代主义文学概述一、后现代主义文学的概念关于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划分有争议,以前常常不分,“后什么现代还主义”。
区别特征和实质都不同,但是现在逐渐认可。
王岳川、张颐武都已“后”学闻名。
后现代主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欧美社会兴起的一种文艺思潮,是20世纪上半期现代主义的继续和延伸。
后现代主义继承和发展了现代主义的反传统、反理性精神,并把它推向极端,体现了超越现代主义的一系列企图。
后现代主义不仅反对19世纪以前的传统,而且反对现代主义的传统,这种情况实质是当代西方社会危机、精神危机的形象反映,同时也体现了西方文学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求生存、求发展的艰难历程。
两者的关系。
一种认为后现代主义是现代主义的发展和延伸,继续反传统。
另一种认为,是决裂和反叛,表现了后现代作家抛弃了现代主义文学的内容和企图,因为在他们看来,不仅现代主义以前的文学传统不合时宜,连现代主义也变得日益陈旧。
现在普遍认为,有密切的联系,但是又判然有别,表现出新的文化倾向和文学思潮,无中心,平面化,零散化。
二、词源学解说(曾15)后现代(postmodern)一词首先出现在1870年,由美国画家查普曼提出。
后现代主义的提出如下:⏹1934年,奥尼斯《西班牙与西班牙语美洲诗选》首次使用Postmodernism一词。
⏹1957年,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用于《历史研究》⏹50年代,美国黑山诗派理论家奥尔森经常运用。
⏹之后逐渐被广泛运用于哲学、文化、文学、文论等。
⏹(曾16)后现代主义的时间范围多有争论,通常认为它是西方社会进入后工业化时代的产物,正式出现是二战后50年代末,鼎盛时期是70-80年代,90年代声势大减,余波到20世纪末。
却在中国并存。
三、后现代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二战及战后的社会环境;科技与信息的迅速发展;当代哲学和心理学;表征危机的再认识1、二战及二战后劫后余生的社会环境后现代主义文学的直接诱导因素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战后动荡不安的社会生活。
外国文学史12二十世纪后现代主义文学
凯鲁亚克
尤内斯库
荒诞派戏剧
荒诞派戏剧是20世纪50─60年代在法 国兴起和形成,而后流行于西方戏剧舞台 的一种文艺思潮流派。
法国的欧仁·尤内斯库(1912─ )是 荒诞派戏剧的开创者与主将。代表作《秃 头歌女》 是典型的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现 代主义文学(1950)。
塞缪尔·贝克特(1906─ )代表作 《等待戈多》(1952)
稀奇古怪的意象牵扯在一 起,从而在语言的层面创造怪异而 迷幻的感觉。 5. 3. 小说规模恢宏、体例庞杂,具有片断化、散文化的文体以 及隐喻性特征
海勒
约瑟夫·海勒(1923一2019 ),美国当代著名 作家。他既是“黑色幽默”的代表作家, 又是这一文学流派的始作俑者,对西方现 代派文学的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
主要作品
《出了毛病》 《像高尔德一样好》 《第二十二条军规》
《出了毛病》
《出了毛病》中主人是一家大公司的职 员,他总感到什么地方“出了毛病”, 因此整天忧心忡忡,害怕他人,同时也 觉得别人害怕他。
《出了毛病》书影
《像高尔德一样好》
1979年,海勒写出了一部描写美国官方内 幕的政治小说《像高尔德一样好》,这是 继《第二十二条军规》后又一部有重要价 值的杰作。小说以犹裔教授高尔德为主人 公,他嘴上谈什么“原则、事业、方式、 理想”,心里的却是“商品、金钱与名 誉”。他曾打算抛弃妻子和孩子,曾与外 交官的独生女私通,曾同时和两个女人胡 搞,过着荒唐的生活。在受尽奚落和侮辱 后,决心脱离白宫官场生活。小说中出现 过艾森豪威尔、约翰逊等政要的名字,但 人物和情节是虚构的。小说通过高尔德的 社交、生活、工作等方面的描写,涉及到 主人公以及周围人堕落的私生活和空虚的 精神世界,是上层社会的绝妙写照。
后现代主义文学
后现代主义文学后现代主义文学是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的一种文学流派,它涉及了对现实、时间和叙述的重新思考,打破了传统文学的约束,以新颖的手法和形式表达了对当代社会、人类经验和存在的认知。
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典型特征包括碎片化的叙事结构、文本内部的自指性和异质性、跳跃式的时间序列和多重视角的叙事手法等。
核心特征碎片化的叙事结构后现代主义文学常常采用碎片化的叙事结构,将故事线索不按照传统的时间线性发展,而是以跳跃式的方式呈现。
这种叙事手法能够在读者中引起思考和想象,打破了传统文学的叙事规范,使得文本更加丰富和复杂。
自指性和异质性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通常具有自指性和异质性的特点。
自指性是指文本中包含对其自身的讨论和评论,使读者对文本的真实性和意义产生怀疑;而异质性则意味着文本中包含多种不同风格和元素,使得文本充满了矛盾和多样性。
时间序列的跳跃和多重视角后现代主义文学往往通过跳跃式的时间序列和多重视角的叙事手法来呈现故事。
这种手法不仅使得故事更具有深度和层次,同时也激发了读者对多样性和复杂性的思考,使得文本更富有挑战性和启发性。
典型代表作品《百年孤独》《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代表作品,被认为是后现代主义文学的经典之作。
该小说以魔幻现实主义的叙事风格,讲述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传奇故事,在时间、空间和现实之间穿插交织,展现了拉丁美洲的独特文化和历史。
《苏菲的世界》《苏菲的世界》是挪威作家乔斯坦·贾德的代表作品,讲述了一个少女苏菲在接受一系列神秘信件和课程的启发下,逐渐理解了哲学、文学和艺术等知识领域的精神内涵和意义。
该小说通过碎片化的叙事结构和自指性的叙述方式,探讨了人类对世界和自身的认知和探索。
总结后现代主义文学以其独特的叙事手法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开辟了当代文学的新天地。
通过碎片化的叙事结构、自指性和异质性、时间序列的跳跃和多重视角等特点,后现代主义文学挑战了传统文学的规范和通俗化,使得文学更加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
后现代主义
解读后现代主义文学在今天上课之前,想必大家可能还不知道什么是后现代主义文学,后现代主义文学可以划分为几个流派,写作的特点是什么,其主要代表作品是什么?今天由我带领大家学习一下后现代主义学:首先,大家也看到PPT上的目录了。
那么我们就先从第一个问题开始:什么是后现代主义文学?后现代文学是指吸纳了西方现代主义(包括后现代主义)的观念和技巧,通过新的价值取向与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发生决裂,反映现代生活中的情感享受、物质追求和底层人们生活的合理性,先锋小说更趋向于人本主义的描写,追求人格平等。
和通常意义上的思潮、流派不同,后现代主义文学既不是指称一个具体的作家或批评家的群体,也不存在被广泛认同的纲领和宣言。
不仅如此,后现代文化是一种没有中心的多元文化,宽容各种不同的标准,主张“持续开发各种差异并为维护差异性的声誉而努力”。
我们再来看看后现代主义文学是怎样产生的,其产生的背景是什么呢?“后现代主义”一词最早见于弗?奥尼斯1934年编纂的《西班牙及西属亚美利加诗选》一书。
50年代美国“黑山诗派”的主要理论家查尔斯?奥尔生经常使用“后现代主义”一词,使之影响日广。
此时的后现代主义概念,仅仅表现为文学中隐含的对现代主义文艺思潮的一种反拔,没有明确的内涵界定。
60年代,美国批评界对后现代主义进行了一场影响深广的大讨论。
70—80年代利奥塔德与哈贝马斯之争,把这场源于北美批评界的讨论争鸣,提高到哲学、美学和文化批评高度,哈桑极力对后现代主义内涵本质及外延特征等进行“概括性”阐述。
80年代中期国际比较文学学会先后筹办三次国际研讨会,正式将其作为一个前沿理论课题研究,使关于后现代主义的争鸣达到高潮。
从此,后现代主义成为西方家喻户晓、广为运用的一个文化术语,在哲学、美学和文学艺术领域被广泛使用。
一方面它包含对现代主义的继续、发展,并走向极端倾向,具有荒诞、垮掉、彻底颓废之意;另一方面又表现出了“先锋的”、“最新的”和现代化含义,成为后现代社会的一种普遍的人文语境和文化倾向。
后现代主义文学
后现代主义文学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末的一个文学流派,它在文学领域展现了一种非常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后现代主义文学强调对传统文学规范和结构的颠覆和颇有,通过采用多样的叙述手法和混合多种文体来展现对现实的重新解释和对故事的复杂性探索。
在后现代主义文学中,读者被引导进入一个充满模糊、复杂和多义的文学世界,挑战其对线性故事叙述和固有规则的认知。
后现代主义文学的特点1. 破碎性叙事后现代主义文学常常采用破碎性的叙事结构,打破传统的线性叙事模式,通过碎片化的故事片段和不连贯的结构展现散乱的叙事。
这种叙事手法使作品充满错综复杂的情节和事件,需要读者自行拼凑、解码,参与更为积极的阅读体验。
2. 元小说后现代主义文学中常常出现元小说(metafiction),指小说自觉地揭示自己的虚构性质,引导读者对小说的构成、叙事方式及虚构性进行反思。
这种自我意识的叙事手法让读者置身于一个充满意识形态挑战和自我解构的世界中。
3. 各种文体的融合后现代主义文学更倾向于将不同的文体、语言和体裁进行混合,并在作品中展现出多元的文化元素和风格,扭曲传统文学的分类和归属。
这种混合与融合不仅表现出作品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也呼应了当代多元文化和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学探索。
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影响后现代主义文学为当代文学带来了新的可能性和挑战,拓展了文学创作的空间和想象力。
它打破传统的文学规范和结构,让人们重新审视故事叙述的可能性和观念固化的限制,激发了对文学语言、形式和意义的思考和实验。
结语后现代主义文学是一个多样化和引人深思的文学流派,它对传统文学的挑战和创新为文学发展带来了新的视野和前景。
通过破碎性叙事、元小说和文体融合等手法,后现代主义文学揭示了故事背后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为读者和作家提供了更为开放和富有挑战的文学空间。
以上是关于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一些思考和观点,希望能够带给读者新的启发和思考。
对后现代主义文学的认识
对后现代主义文学的认识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后现代主义文学逐渐崭露头角,成为文学界的新宠。
后现代主义文学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内容吸引了众多读者和研究者的关注。
那么,什么是后现代主义文学?以及后现代主义文学有什么特点和意义呢?后现代主义文学是一种对现代主义文学的批判和超越。
它突破了传统文学的界限,摒弃了线性叙事和逻辑结构,追求非线性、多元和混杂的叙述方式。
后现代主义文学强调对语言和符号的重构,以及对权力、真理和历史的怀疑。
在后现代主义文学中,常常出现虚构的故事和人物,以及模糊的边界和混乱的时间线。
这些特点使得后现代主义文学具有强烈的实验性和反传统性。
后现代主义文学的特点之一是对现实的解构和重构。
后现代主义文学试图描绘一个复杂、多元和混乱的现实世界,通过叙述的碎片化和错综复杂的结构来展现现实的多样性。
后现代主义文学常常使用非线性的叙事方式,将时间和空间进行错位和交叉,以此来突显现实的多维和多面性。
除了对现实的解构和重构,后现代主义文学还强调对语言和符号的重构。
后现代主义作家通过对语言的玩弄和符号的重新组合,试图打破传统的符号系统和语义结构,以此来反映现实的复杂性和多义性。
后现代主义文学中常常出现语言游戏、谐音和隐喻等修辞手法,以及符号的滥用和滑稽的象征。
后现代主义文学还对权力、真理和历史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批判。
后现代主义文学认为权力是构建现实的关键要素,而权力的运作常常伴随着压迫和剥削。
后现代主义文学通过对权力关系和权力机构的揭示,试图唤醒人们对权力的警觉和批判。
真理是另一个后现代主义文学关注的焦点。
后现代主义文学认为真理是相对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真理。
后现代主义文学试图打破传统的真理观念,追求个体的真理和多元的真理。
历史是后现代主义文学关注的另一个话题。
后现代主义文学认为历史是主观和不完全的,不同的历史叙述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
后现代主义文学试图打破传统的历史观念,追求多元的历史和历史的重构。
后现代主义文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于后现代主义文学的概念和性质
关于后现代主义文学的概念和性质《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专题》第七章"后现代主义写作"中,后现代主义的概念和性质是一个难点。
后现代主义是一个含义相当广泛而又模糊的概念,欧美各国和我国学者都对这个问题有过激烈的争论。
为了更好地理解后现代主义的概念,把握其精神特质,我们有必要了解学术界关于后现代主义的主要研究成果。
一、什么是"后现代主义"教材第124页提到:"理论界一般认为'后现代主义'是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文化思潮,在哲学、宗教、建筑、文学、艺术中均有充分的反应。
"美国著名文学评论家伊哈布?哈桑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对西方文化中的后现代主义问题进行了逐步深入的专题研究。
在《后现代主义概念初探》一文中,哈桑认为,后现代主义一直是一个众说纷纭、难以界定的概念。
它之所以难以界定,主要原因在于这一概念不是按照传统的历史分期法而产生的一个外延比较确定的历史的概念,而是基于对现代社会变幻不定的本质的把握而提出的、本身包含着矛盾和冲突的概念。
哈桑指出:"后现代主义能扩展成为一个更大的问题:它只是一种艺术倾向,还是一种社会现象;甚或一种西方人文主义的变体?""简言之,我们能不能只理解文学上的后现代主义,而不去考虑一个后现代社会……"(转引自《后现代主义》第164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出版,下同)我国学者王宁在其论文《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的主潮》中指出:"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出现标志着当今西方文学的一个多元价值取向,它本身是一个远比现代主义文学更为复杂的混合体,它作为战后一场波及整个欧美的文艺思潮,其主要成就主要体现于文学和建筑这两个艺术门类中,其中建筑中的后现代主义已经得到公认,而文学中的后现代主义则精芜并存。
当今仍活跃在文坛的思潮流派有美国的黑色幽默、女奴主义文学、法国的新小说派、荒诞派戏剧,拉丁美洲的魔幻现实主义等。
后现代主义文学
萨特的《恶心》和加缪 的《局外人》(1942年) 是存在主义最经典的两 部小说,它们描绘了一 个令人厌恶的荒诞的世 界,生活在其中的都是 些忧虑的、彷徨无主的 “多余人物”。
萨特
1964年作品《苍蝇》 获诺贝尔文学奖 。 获奖理由:“因为他 那思想丰富、充满自 由气息和探求真理精 神的作品对我们时代 发生了深远影响”
人们放弃了偏执的信仰和绝对的社会目标, 不愿再承担政治家、哲学家的重任。西方 社会形成了多元的生活准则,价值的变异, 自由的变态,各种解放运动的风行,全球 范围的分裂和派系倾轧,恐怖主义肆意嚣 张,虚无主义、无政府主义盛行,构成了 一幅没有权威,丧失中心,处于分解状态 的世界图景。社会心理的随意性和多样性, 成为了后现代主义社会的主要特征。
他人就是地狱
地狱里没有刑具、烈火,唯一折磨 和约束他们的便是他们互相的关系。
加尔散力图要证明自己不是懦夫,他想通过他人的目光 来使自己得到解脱。在艾丝黛尔那里,他得不到真心诚 意的回答,因此他试图通过说服伊内丝来完成自己的解 放。艾丝黛尔在没有镜子的情况下惶惑不安,“怀疑自 己是否真的还存在。”作为色情狂的她,只能从男人那 里证明自己的魅力和存在。因此,唯一的男士加尔散就 成了她的救命稻草。而伊内丝则与这两人有所不同。如 果说这两人是心甘情愿受别人目光的支配,那么伊内丝 则是热衷于以自己的目光来支配别人。她一方面把艾丝 黛尔视为猎物,要求后者把她当成镜子,当成自我评判 的标准;一方面又冷酷地揭示加尔散的懦夫面目,不让 他获得安宁,进而也要挟他不让艾丝黛尔获得安宁。
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 在欧美各国出现的各种文化潮流的总 称。后现代主义文学主要是指第二次 世界大战以来,对现代主义文学继承 发展,同时又悖离和超越的文学现象。 它在70─80年代达到高潮。后现代 主义文学的主要流派有:存在主义文 学、荒诞派戏剧、新小说派、垮掉的 一代、黑色幽默、魔幻现实主义等。
后现代主义文学
后现代主义文学 主要内容
•吸纳了西方现代主义 •反映现代生活 •趋向于人本主义的描写,追求人格平等 •是一种没有中心的多元文化
主要特征
• 彻底的反传统
反文学、反艺术、反文化
•摈弃所谓的“终极价值”
不再试图给世界以意义
•提倡零度写作
写作消失了内容, 转向“写作”自身
•打破精英文学与大众文学 的界限
代表作家作品
•约瑟夫•海勒
•托马斯•品钦
《第二十二条军规》 《万有引力之虹》 《V 》
垮掉的一代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美国出现的 第一个文学流派。由一群不满社 会现实的年青知识分子组成,其 成员主要是大学生,他们有强烈 的反叛情绪,不再承担社会精英 分子的重任,对社会未来悲观失 望。
代表作家作品
代表作家作 品
•尤奈斯库(1912-1994) 《秃头歌女》、《椅子》
•贝克特(1906-1989)
《等待戈多》
新小说派
•50年代形成于法国,60年代在法国文坛上风 行一时。 •扬言要结束巴尔扎克所代表的小说传统,激 烈反对传统小说模式和小说技巧,彻底打破 传统小说模式,全面革新小说艺术。 •不塑造人物和构思情节,只注重对物的客观 描绘,瓦解传统的叙事模式。
代表作家作 品 1922•阿兰·罗伯-格里耶(
2008)
《橡皮》、《窥视者》、 《在迷宫里》
•娜塔丽·萨洛特(21999)
《向性》、《无名氏肖像》、 《行星仪》、《金果》
黑色幽默
•黑色幽默是六七十年代流行于美国的文学 流 派。又被称为阴郁的幽默、绞刑架下的幽 默、 大难临头时的幽默、绝望的喜剧等。它以 表 面轻松调侃、玩世不恭,实则无可奈何的 语 调叙述沉郁而可怖的故事,从而产生荒诞 不 经、滑稽可笑的喜剧效果。
文学理论中的后现代主义研究
文学理论中的后现代主义研究一、引言后现代主义是二十世纪后半叶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化现象和思维方式。
在文学领域,后现代主义对于文学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文学理论中的后现代主义研究进行探讨,分析其特点、产生背景以及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二、后现代主义的定义与特点后现代主义是一种文化、哲学和艺术的思潮,对于定义后现代主义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然而,从文学角度出发,后现代主义可以被看作是一种对现代主义的回应和批判。
后现代主义关注多元性、不确定性和相对性,拒绝统一性和确定性的权威性观念。
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常常以碎片化、非线性和混合多种文学风格的形式表达。
后现代主义的特点还包括追求游戏性、反传统和反理性。
后现代主义文学呈现出一种不断流动的、变幻莫测的特质,突显了人类存在的不确定性和相对性。
三、后现代主义研究的历史背景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是后现代主义研究的高峰期。
当时,社会变革和意识形态的颠覆改变了人们的观念和价值体系。
这些变革使得后现代主义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在文学领域,后现代主义出现了一批重要的作家和作品,如托马斯·品钦的《受批评谱系》,以及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等。
四、后现代主义对文学创作的影响后现代主义对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后现代主义拓展了文学的表达方式。
传统的线性叙事被打破,碎片化的结构和多元的叙事方式成为了主流。
其次,后现代主义关注主观性和个体经验的表达,突出个体和现实的碰撞。
再次,后现代主义强调文学作品的游戏性和阅读的主体性,引导读者参与到文学创作中。
五、后现代主义在文学理论中的重要代表人物在后现代主义研究中,出现了一些重要的理论家和文学评论家,他们对于后现代主义的研究和思考具有重要意义。
其中,让-弗朗索瓦·利奥塔、罗兰·巴特、吉尔伯特·达林和朱迪斯·巴特勒等人的贡献被广泛认可。
六、后现代主义研究的争议与批评虽然后现代主义研究在学术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力,但也面临着一些批评和争议。
文学理论中的后现代主义文学研究
文学理论中的后现代主义文学研究一、引言在文学理论的发展过程中,后现代主义文学研究一直占据重要的地位。
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出现,不仅使文学由传统的写实取向转向了更为多元和自由的创作方式,而且对文学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篇文章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后现代主义文学研究在文学理论中的地位和意义。
二、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定义后现代主义文学,亦称后现代主义小说,是指在20世纪60年代之后出现的一种文学流派。
相较于传统的现代主义文学,后现代主义文学更加注重叙事的多元性、碎片化的叙事结构和对现实问题的多维度的探索。
后现代主义文学追求突破传统的文学形式,试图通过破坏和重组语言和叙事结构来表达更为复杂和多样化的思想内容。
三、后现代主义文学在文学理论中的地位1. 对传统文学理论的挑战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出现对传统的文学理论提出了一系列的挑战。
传统的文学理论强调写实主义、线性叙事和主题的连贯性等要素,而后现代主义文学却打破了这些传统的观念。
后现代主义文学带来了对文学形式的新探索,使得传统的文学理论在面对后现代主义文学时无法完全适用。
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出现,迫使文学理论反思自身,重新审视文学的定义和本质。
2. 对叙事结构的重构后现代主义文学以其碎片化的叙事结构而闻名。
后现代主义文学将线性叙事打破,采用了非线性、重叠、碎片化的叙事方式。
这种叙事方式使得读者无法通过传统的线性结构进行故事的理解和解读,而需要更多的主动参与和思考。
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叙事结构的重构,使得文学理论需要重新审视叙事的本质和功能。
3. 对真实性的质疑后现代主义文学对真实性的质疑是其重要特征之一。
后现代主义文学认为现实并非一个确定的概念,而是由个体的主观构建和社会的权力关系所决定。
后现代主义文学通过对真实性的质疑,使得文学理论需要重新审视真实与虚构、事实与想象之间的关系。
后现代主义文学研究的兴起,使得文学理论也开始思考文学作品背后的真实性和意义。
四、后现代主义文学研究的方法和意义1. 解构主义的影响解构主义对后现代主义文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现当代文学史名词解释
现当代文学史名词解释现当代文学史是研究20世纪以来的文学发展和变革的学科。
以下是对现当代文学史中一些重要名词的解释:1. 现代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是20世纪初期兴起的一种文学运动,强调个体的主观意识和对传统形式的反叛。
它注重意象的激发和表达,使用非线性叙事和流派混合的写作技巧,以及对语言和形式的实验。
2. 后现代主义文学:后现代主义文学是现代主义文学的延续和发展,强调多元性、混杂性和相对主义的观点。
后现代主义文学拒绝统一的真理主张,而是强调个体和语言的多样性、不确定性和流动性。
3. 先锋派文学:先锋派文学是20世纪初期一种以创新和实验为特点的文学运动,通过与艺术、社会和政治传统的冲突来推动文学形式的变化。
先锋派文学注重揭示现实中的断裂和失衡,并通过突破传统的形式和结构来表达。
4. 社会现实主义文学:社会现实主义文学是20世纪中期兴起的一种文学流派,它以呈现社会现实和对社会问题的关切为特点。
社会现实主义文学通常强调社会不平等、阶级斗争和人民生活的困境,试图通过文学来唤起社会意识和改变社会。
5. 新叙事派:新叙事派是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兴起的一种文学运动,强调叙事的再创造和表达方式的多样性。
新叙事派试图突破传统的叙事约束,以非线性叙事、多重声音和碎片化的结构来呈现复杂的现实。
6. 拟真主义:拟真主义是20世纪末兴起的一种文学流派,试图以高度写实的方式来表达和呈现真实世界的细微和瞬间的变化。
拟真主义文学通常注重细节的描写、人物行为的真实性和语言的精确性。
7. 后殖民文学:后殖民文学是由在殖民地历史和文化背景下生活的作家创作的文学作品。
后殖民文学通常关注殖民主义带来的文化认同和身份的问题,探讨被殖民地经历的后果和反抗。
8. 边缘文学:边缘文学指的是在主流文学之外的一种较小众的文学流派。
边缘文学通常关注社会边缘人群和边缘文化的经历和生活,试图通过文学来展现被边缘化的群体的生存状态和抗争。
9. 后现代女性主义文学:后现代女性主义文学是在后现代主义文学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女性主义文学流派,它探索了女性身份和经验的多样性和相对性。
20世纪后现代主义文学概述9页
20世纪后现代主义文学概述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西方社会出现的各种文化潮流的总称,涉及文学、建筑、美术、音乐、哲学、社会学、政治、历史等诸多领域。
后现代主义文学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各种继承现代主义文学、同时又发展、背离了现代主义文学的文学现象。
一、后现代主义文学形成的背景(一)社会历史背景(二)哲学思潮背景二、后现代主义文学的特征1、不再追求文学帮助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终极价值;2、不再认同人的主体性;3、作品情节内容具有荒诞性;4、追求没有规范、自由随意的艺术形式、技巧的创新;5、打破精英文学与大众文学界限,出现明显的亚文学倾向。
三、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主要流派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主要流派包括“荒诞派戏剧”、“新小说派”、“垮掉的一代”、“黑色幽默”、“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等等。
(一)荒诞派戏剧荒诞派戏剧是20世纪50年代诞生于法国、而后流行于西方、60年代末走向衰落的一个后现代主义戏剧流派,它以存在主义为哲学基础。
荒诞派戏剧的特征:以表现人生的荒诞——生存环境的荒诞与生存方式的荒诞——为基本主题;以表现形式的荒诞——情节结构、舞台形象、台词的荒诞化与悲喜剧因素的荒诞化融合——为基本艺术特色。
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家作品尤奈斯库(1912-1994)是荒诞派戏剧的奠基者和主将之一;名作有《秃头歌女》、《椅子》、《犀牛》等:《秃头歌女》,是第一部荒诞派戏剧作品、荒诞派戏剧的经典之作;是彻底的“反戏剧”,通过史密斯夫妇与马丁夫妇空虚荒唐的语言、行动和胡乱敲响的挂钟、忽明忽暗的灯等喻示人生的空虚荒诞,通过博比一家同名、马丁夫妇互不相识、两对夫妇互换位置等喻示自我的丧失、人际的隔膜,通过循环结构喻示荒诞生活的延续不绝。
《椅子》是荒诞派戏剧的经典之作;使用“反戏剧”手法,通过发生在一对生活在荒岛上的老夫妇身上的荒诞故事直喻物对人的压迫、人生的孤独凄凉、空虚、没有价值。
《犀牛》通过人变犀牛的荒诞故事直喻人异化的悲剧。
后现代主义文学
“存在先于本质”首见于萨特所著的《存在与虚无》。 这里所谓人的本质,泛指人的各种有质的规定性的特征(包 括人的才能、专长、职业、地位等)。人不外是由自己造成 的东西,这就是存在主义的第一原理。
三、创作情况:
(1)文论:文学介入生活 萨特的文学观具有强烈的倾
向性。诸如反对不义战争,反法 西斯,反种族歧视,反伪善道德 等。 (2)小说:《墙》、《恶心》、 《自由之路》
(3)戏剧:
《苍蝇》、《间隔》(最初 《他人》)
《死无葬身之地》、《毕恭 毕敬的妓女》。
四、小说《墙》
小说集《墙》包括5个短篇:
第三,哲理的深刻性。
第四,象征、隐喻手法的运用。《禁闭》通过
象征手段,表达作者对荒诞人生的思考,呼吁善的 选择。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链接 境遇剧:
萨特为宣扬自己的存在主义思想特设的一种 戏剧类型。强调对情境的刻画,把人物逼入一种 或几种特定的艰难情境甚至是绝境中,让他们通 过自由选择来决定自己的本质,决定自己的命运。 这种戏剧极为有效地表现了当代人普遍的忧患意 识和两难选择状态。
“新小说”,是指二战后开始出现于法国,盛行 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对英、美、等西方国家产 生较大影响的小说流派。新小说家贬低文学的思 想性和倾向性,对文学的社会意义和道德功能没 有兴趣,他们关切的是技巧和表现手法。
❖ 1、叙述视角的转换 ❖ 2、消解深度的描写 ❖ 3、蒙太奇和拼贴 ❖ 4、戏仿与元虚构
第四章 后现代主义文学
第一节 概述
第十二章:后现代主义文学 课件.ppt
• 魔幻现实主义酝酿于20年代,发端于30 年代,形成于40、50年代,鲁尔福的《 佩德罗·帕拉莫》一下使地方性的拉美文 学成为世界文坛的壮举,震惊了世界, 被称为“爆炸文学”。 60、70年代进入 高潮。
ko
基本特征
• 现实与幻象结合。 • 结构上的革新,常见的结构形式是:
套匣式,跳跃式,平行蒙太奇式; • 运用象征、寓意、荒诞和意识流等西
ko
• 1950年5月11日巴黎梦游人剧场上演了尤 奈斯库的独幕剧《秃头歌女》
• 1952年《椅子》上演 • 1953年,贝克特的《等待戈多》在巴黎
演出成功 • 1961年,英国戏剧理论家马丁·埃斯林出
版研究荒诞派戏剧的经典性理论著作《 荒诞派戏剧》
ko
• “荒诞派戏剧力图使人正视人所面临 的现实,荒诞派戏剧才是我们这个时 代的现实主义戏剧。”
义和为这种中心意义服务的结构 ,蓄意让作品中 各种成分互相分解、颠覆,让作品无终极意义可 以寻求。 • 后现代主义文学则要打破精英文学和大众文学的 界线,出现了明显的向大众文学和亚文学靠拢的 倾向 。
ko
二、 后期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 1.存在主义文学
ko
哲学渊源
存在主义是一个从揭示人的本真 存在的意义出发来揭示存在的意义和 方式,进而揭示个人与他人及世界的关 系的哲学流派。 • 创始人:克尔凯戈尔
ko
代表作家
• (一)萨特 • 哲学家 • 文学家 • 政治家
ko
• 萨特之墓
ko
萨特存在主义哲学三原则
• “存在先于本质” • 存在即自由,人就
是自由。 “自由选 择” • “世界是荒谬的, 人生是痛苦的”
ko
• 文论:文学介入生 活
20C后现代主义概述
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后现代主义文学通常是指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在西方的一种主要的文学流派、文艺思潮和文学现象。
它是西方社会进入后工业化时代的产物。
它的正式出现是在本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期,其鼎盛时期是70年代和80年代,到了90年代其声势大减,并渐渐分化、沉寂。
后现代主义至今仍然是一个开放的、未完成的文学流派和思潮,仍有不少后现代主义作家在继续进行创作。
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主要哲学和心理学基础,除叔本华、尼采、柏格森和弗洛伊德影响外,主要是海德格尔、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弗罗姆、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
另外,诸如现象学、阐释学、分析哲学、后结构主义(解构主义)、法兰克福学派等,都不同程度上对后现代主义文学流派作家,产生过一定影响。
其主要影响的是: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1905─1980)提出了存在主义的三大哲学命题:“存在先于本质”、“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人的自由选择”。
德里达(1931-)法国后现代主义哲学家,后结构主义(解构主义)的核心代表人物。
其主要理论主张:解构中心、解构结构、解构文本、.解构阅读。
表现出彻底的怀疑主义和虚无主义特征,被公认为是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核心,至今仍有极大的影响。
后现代主义文学是对现代主义文学的继承、超越和悖离,它们都以非理性主义为基础,表现出激烈的反传统倾向。
相比之下,•现代主义文学在摒弃传统文学以“反映论”为中心的创作原则之后,又试图建立起以“表现论”为中心的新规则和范例。
而后现代主义则把反传统推向极端,不仅反对现实主义旧传统,也反对现代主义新规则。
否定作品的整体性、确定性、规范性和目的性,主张无限制的开放性、多元性和相对性,反对任何规范、模式、中心对文学创作的制约。
甚至试图对小说、诗歌、戏剧等传统形式及至“叙述”本身进行解构。
后现代主义文学不是一个内涵确定、清晰的概念,它还包括许多不同的文学流派,诸如存在主义文学、荒诞派戏剧、新小说,黑色幽默、垮掉的一代、元小说、魔幻现实主义、投射诗、具体诗、语言诗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后现代主义文学的概念和性质
《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专题》第七章"后现代主义写作"中,后现代主义的概念和性质是一个难点。
后现代主义是一个含义相当广泛而又模糊的概念,欧美各国和我国学者都对这个问题有过激烈的争论。
为了更好地理解后现代主义的概念,把握其精神特质,我们有必要了解学术界关于后现代主义的主要研究成果。
一、什么是"后现代主义"
教材第124页提到:"理论界一般认为'后现代主义'是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文化思潮,在哲学、宗教、建筑、文学、艺术中均有充分的反应。
"
美国著名文学评论家伊哈布?哈桑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对西方文化中的后现代主义问题进行了逐步深入的专题研究。
在《后现代主义概念初探》一文中,哈桑认为,后现代主义一直是一个众说纷纭、难以界定的概念。
它之所以难以界定,主要原因在于这一概念不是按照传统的历史分期法而产生的一个外延比较确定的历史的概念,而是基于对现代社会变幻不定的本质的把握而提出的、本身包含着矛盾和冲突的概念。
哈桑指出:"后现代主义能扩展成为一个更大的问题:它只是一种艺术倾向,还是一种社会现象;甚或一种西方人文主义的变体?""简言之,我们能不能只理解文学上的后现代主义,而不去考虑一个后现代社会……"(转引自《后现代主义》第164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出版,下同)
我国学者王宁在其论文《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的主潮》中指出:"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出现标志着当今西方文学的一个多元价值取向,它本身是一个远比现代主义文学更为复杂的混合体,它作为战后一场波及整个欧美的文艺思潮,其主要成就主要体现于文学和建筑这两个艺术门类中,其中建筑中的后现代主义已经得到公认,而文学中的后现代主义则精芜并存。
当今仍活跃在文坛的思潮流派有美国的黑色幽默、女奴主义文学、法国的新小说派、荒诞派戏剧,拉丁美洲的魔幻现实主义等。
"(引自《二十世纪现实主义》第76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综合教材及上述论著,我们在学习中应该将"后现代主义"理解为二十世纪出现的一种文化思潮,而不是一种创作倾向,更不是一个文化运动。
二、"后现代主义"的精神特质
关于"后现代主义"的精神特质,教材第124页做了简要的概述:"理论界同时又认为它与盛行于20世纪的现代主义主潮不同,有人说它是对现代主义的反动,与现代主义有着本质的区别;也有人说它是对现代主义的发展,是进入信息社会、新技术革命时代的资本主义制度各种危机的产物。
"
德国学者沃•威尔什在其论著《我们的后现代的现代》中,深入探讨了"后现代"这一概念的起源和发展,以及"后现代"与"现代"的关系,并分析了"后现代主义"的主要理论及其在建筑、文学、艺术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表现。
他认为,"后现代主义并不像它的名称所暗示的以及流行的看法所误解的那样,是一种'反现代'的思潮。
应当说,它的基本内容在二十世纪上半期作为科学和艺术的主要宗旨便已经存在,只不过当初它们大多停留在一种主张、宣言或构想之上,或仅仅是某一领域的特殊现象,而今天它已经开始全面而深入地成为我们的生活现实。
在这种意义上,后现代思维应当理解为现代主义的继续和发展。
当然,在一些问题上,后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也存在着根本的分歧:它反对任何一体化的梦想,否定普遍适用的、万古不
变的原则、公式和规律,放弃一切统一化的模式。
在这个意义上,后现代思维又是对现代主义的批判和超越。
"(转引自《后现代主义》第97至98页)
在近几十年来关于后现代主义问题的讨论中,批评家和学者大多认为,后现代主义虽然出现于现代主义之后,在受非理性主义哲学影响这一点上二者有着基本的一致性,但二者在哲学基础、美学倾向和表达形式上以及二者所产生的社会土壤和所处的条件上,都是大不相同的。
首先,现代主义的哲学基础主要是叔本华、柏格森、弗洛伊德等人的思想学说,后现代主义则更多地受到海德格尔、克尔凯戈支、萨特等人的思想和学说的影响,并且与后结构主义有着共鸣;其次,现代主义在破坏了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后,试图用一个假想的中心来替换,后现代主义则存心消灭这个中心,破坏现代主义精心建立起来的各种规则;再次,在语言的革命上,现代主义致力于革新,后现代主义则要求更新。
掌握了这些知识,有助于加深我们对作品的理解,从而更好地掌握后现代主义的艺术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