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专题6《岩石与矿物》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第 四单元 课题:《岩石和矿物》
•经历对矿物进行光泽的观察和描述的过程;
•经历对铜、铁、铝及矿物进行硬度比较的描述的过程;
•经历对矿物条痕的观察和描述的过程。
3、在学习过程中获取一些矿物光泽、硬度、条痕等方面的基本科学知识,综合所学方法与知识开展应用性观察研究,在认知水平、技能水平和情感水平等方面都有充分的发展。
教学准备:花岗岩、云母、长石、石英、小刀、放大镜、阅读资料。
教学过程:
阶段内容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后反思
一、谈话引入
师:上节课,我们知道了花岗岩是由几种不同颜色的颗粒组成的,那么这几种颗粒是什么样的?它们又是什么呢?今天这节课来研究岩石的组成。
期望学生们能够进入岩石的世界,充满兴趣地探究岩石的组成。
二、探究过程
②讨论:当沙粒被风刮起而撞上岩石时,会发生什么情况呢?经过长时间的作用,岩石会发生改变吗?
(在这一环节中,可以利用这一观察实验活动推理风沙对岩石的侵蚀作用。当然,也可以用教材中的观察实验活动)
⑶植物根的作用。
出示图片(岩石中长有植物),说说植物对岩石的作用。
三、总结
问:大自然中,改变岩石模样的力量有哪些?
(在这一环节中,通过观察“用手电筒照射玻璃”发生的现象,让学生了解物体透光与反光的现象,并能够准确地描述出来。)
⑵观察矿物的透光与反光状况
述:请你仔细观察石英、长石和云母的透光与反光状况,并准确描述。
⑶出示煤炭,说说它有什么光泽?
⒉观察矿物的软硬
⑴比较铜片、铁片和铝片的软硬。
活动:用铜片和铁片相互刻划,发现现象;然后用铜片、铁片和铝片三种物体相互刻划,观察现象,并尝试解释。
教学准备:在课前布置学生以个人或小组为形式,收集各种各样的岩石。教师也应该准备大量的常见的一些岩石,同时还可以准备一些本地区常见的岩石。
岩石与矿物教案
岩石与矿物教案教案标题:岩石与矿物教学目标:1. 了解岩石和矿物的定义及其在地球科学中的重要性。
2. 能够识别常见的岩石和矿物,并理解它们的形成过程和特征。
3. 掌握使用适当的工具和技术进行岩石和矿物的观察和分类。
4. 培养学生对地球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他们的观察和推理能力。
教学内容:1. 岩石的定义和分类:a. 了解岩石的定义,包括岩石是由矿物颗粒或矿物质胶结而成的固体物质。
b. 介绍岩石的三大分类: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并讨论它们的形成过程和特征。
c. 通过实例和图片展示不同类型的岩石,并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分类。
2. 矿物的定义和特征:a. 解释矿物的定义,即具有特定化学组成和晶体结构的天然物质。
b. 引导学生了解矿物的物理性质,如颜色、硬度、光泽等,并通过实验和观察来观察和测量这些特征。
c. 展示一些常见的矿物样本,并讨论它们的特征和用途。
3. 观察和分类技巧:a. 介绍使用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岩石和矿物的方法和技巧。
b. 引导学生学习如何使用硬度试验、酸碱试验和磁性测试等方法来帮助识别和分类岩石和矿物。
c. 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让他们亲自观察、测试和分类不同的岩石和矿物样本。
教学活动:1. 观察和分类岩石:a. 学生小组观察和描述不同类型的岩石样本,记录它们的颜色、质地、形状等特征。
b. 学生根据岩石的形成过程和特征,将它们分类为火成岩、沉积岩或变质岩。
2. 观察和测试矿物:a. 学生使用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矿物样本,并记录它们的颜色、光泽、硬度等特征。
b. 学生使用硬度试验、酸碱试验和磁性测试等方法,帮助识别和分类矿物。
3. 制作岩石和矿物展板:a. 学生小组根据自己观察和分类的结果,制作岩石和矿物的展板。
b. 学生展示他们的展板,并向其他同学介绍他们观察和分类的过程。
评估方法:1. 学生观察和描述岩石和矿物的能力。
2. 学生正确识别和分类岩石和矿物的能力。
3. 学生参与小组活动和展示的表现。
1.3《岩石与矿物》教案
-板书设计:用图示或模型展示矿物的晶体结构,并用表格形式列出不同矿物的特征和识别方法。
④地质作用与岩石矿物的形成:
-重点知识点:岩浆作用、沉积作用、变质作用是岩石矿物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它们各自对岩石矿物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岩浆作用、沉积作用、变质作用、岩石矿物、形成。
(3)地质作用与岩石矿物的形成:岩浆作用、沉积作用、变质作用。
举例:火山喷发过程中岩浆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河流沉积作用形成沉积岩;地壳运动导致岩石高温高压变质形成变质岩等。
2.教学难点:
(1)矿物的微观结构与晶体形态:矿物晶体结构的复杂性,晶体生长过程中的外部环境因素。
举例:矿物晶体结构的层状排列、链状排列等;晶体生长过程中受到温度、压力等外部环境的影响。
7.请回答以下问题:岩石是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的自然物体,它们具有特定的结构和成分。矿物是地球内部或地表岩石中形成的具有特定化学成分和晶体结构的天然物质。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是岩石的三大类,每类岩石具有不同的特征。矿物的识别需要观察其晶体形态、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晶体结构是矿物的重要特征之一。岩浆作用、沉积作用、变质作用是岩石矿物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它们各自对岩石矿物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岩石矿物在工业、建筑、能源等领域的应用广泛,同时矿产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也是一个重要议题。
课后作业
1.请描述三种不同类型的岩石,并说明它们的形成过程。
答案:岩浆岩是由岩浆在地壳内部或地表冷却、结晶而成的岩石,如花岗岩、玄武岩;沉积岩是由河流、湖泊、海洋中沉积物堆积、压缩、胶结而成的岩石,如砂岩、页岩;变质岩是由原有岩石在地下深处受到高温高压作用发生变质而成的岩石,如片麻岩、大理石。
《岩石、矿物和我们》教案
《岩石、矿物和我们》教案一、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1、能通过调查、查阅资料等形式了解岩石和矿物的用途。
、能通过调查、查阅资料等形式了解岩石和矿物的用途。
2、能通过查阅资料等形式了解人类在开发、能通过查阅资料等形式了解人类在开发、利用,利用,保护岩石和矿物等方面和种种行为。
种种行为。
3、能创造性地提出一些保护、利用岩石和矿物的方法,珍惜矿产资源。
、能创造性地提出一些保护、利用岩石和矿物的方法,珍惜矿产资源。
二、二、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1、交流岩石和矿物的用途。
交流岩石和矿物的用途。
2、保护我们的岩石与矿物。
保护我们的岩石与矿物。
三.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课前开展有关岩石、矿物在生活中广泛应用的调查研究活动,教师收集用岩石与矿物制成的物品以及采矿图片。
石与矿物制成的物品以及采矿图片。
四、教学过程:四、教学过程:(一)导入(一)导入岩石和矿物是组成地球的物质,也是能被我们利用的重要资源,它被广泛应用于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中,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岩石、矿物和我们的密切关系。
系。
(二)交流展示岩石和矿物的用途(二)交流展示岩石和矿物的用途师:上个星期老师布置了一个作业,现在,各小组组内交流,整理出一份统计表。
计表。
1、学生交流(整理出一份组内的统计表)、学生交流(整理出一份组内的统计表)2、小组汇报、小组汇报3、根据用途、成因分类归总、根据用途、成因分类归总师:同学们说了很多岩石和矿物的用途,现在我们想给他们分一下类,你觉得怎么分好?得怎么分好?师:请同学们先跟据岩石和矿物的不同用途给他们分类。
(出示PPT 表格,以及实例)师:地质学家根据岩石的成因分,把岩石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类。
那你们知道什么是岩浆岩吗?师:岩浆岩呀是指由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岩石。
那你们知道我们生活中哪些岩石属于岩浆岩呢?(玄武岩、浮石、绳状岩、流纹岩、气泡岩、以及花岗岩都是岩浆岩。
)是岩浆岩。
)师:什么是沉积岩?沉积岩是在水中形成的,一些碎石、泥沙、动植物遗体在水中慢慢的沉积,在水中慢慢的沉积,越堆越厚,越堆越厚,越堆越厚,经过压力等外界的作用下形成的。
岩石与矿物教案设计
2
活動流程收集石頭的習慣嗎? (5 能引發多 分鐘) 數學生參 1.教師事先收集一些石頭,於課堂中引 與課堂的 發學生的注意,利用投影片 2 的播放, 興趣 並詢問學生問題: a.你們有收集過石頭的經驗嗎? b.有沒有曾經被某一塊石塊吸引過呢? 2.教師分享自己的經驗,並總結以簡單 的引語導引學生進入本單元。 <配合之能力指標> <活動一>岩石-小小發現家(15 分鐘) 1-3-4-1 能由一些不同來源的 所 有 學 生 (一)課前準備 資料,整理出一個整體性的看 能 完 成 學 1.請學生課前先完成學習單中,去發現 法 習單 生活周遭哪些地方有岩石,並記錄上 1-3-5-4 願 意 和 同 儕 互 相 溝 去,於課堂中討論。 通,共享活動的樂趣 多數學生 (二)觀察與發表 1-3-5-5 傾聽別人的報告,並 樂 於 與 他 1.利用教學投影片 3 的播放進行上課 作適當的回應 人分享自 (1)配合學生的學習單記錄,教師提問, 教 師 需 引 導 學 生 敏 銳 觀 己的發現 並請學生回答: 察,並提出自己的看法。 a.岩石在哪裡?(其他人覺得呢?) 教師提問過程中,需給予學生 b.生活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岩石? 等待其回答的時間,接收學生 c.你能分辨出哪些是岩石嗎? 答案後也不立即給回饋,可以 (2)教師歸納學生的回答 反問其他學學生的意見,再進 原來岩石可以在生活中到處看得 行整合討論。 到,例如:大理石地板、石牆、石雕等 等地方。
<教學分析> 學生的先備知識: 對於岩石和礦物,學生之前並未於 課本中學習過,但因與生活環境結合, 所以學生對此並不陌生。 學生的生活經驗: 日常生活中常見到岩石,是大自然
中的一重要現象,所以學生對岩石的熟 4. 增進規劃、組織和實踐的知能。 悉感還算高的。然而礦物部分,雖然學 5. 培養運用科技的與資訊的能力。 生生活中偶爾會接觸到,但學生未必能 6. 從實驗操作中,激發學生主動探究和 覺察到,同時「礦物」這名詞對學生來說 可能是陌生了點。 研究的精神,並能依據實驗觀察作推 論。 7. 培養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高中地理 专题6《岩石与矿物》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上海市上海理工大学附属中学高中地理专题6《岩石与矿物》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学习水平要求】:识记:1、掌握岩石按成因分类及各类岩石的特点;2、花岗岩、玄武岩、石灰岩、大理岩所属的岩石类型;3、地壳中含量前三位的化学元素。
理解:1、三大类岩石成因及其主要特征;2、侵入岩与喷出岩的不同特点。
简单应用:根据三大类岩石相互转化示意图分析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
【教学重点】:岩石按成因分类及各类岩石特点;主要的造岩矿物石英、云母等。
【教学难点】:根据三大类岩石相互转化示意图分析地壳物质是如何循环的。
课时:2课时【知识梳理】学习指引1、联系化学学科的知识学习化学元素——矿物——岩石之间的关系,运用图示的形式总结概括知识结构。
2、采集并观察岩石或矿物标本,了解部分矿物、岩石的特征及其用途。
如家里装修房子用的石料、建筑工地、工厂用的石料、矿物等。
3、列表比较岩石的种类及其成因岩石按成因可以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第一课时岩石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我们在野外会看到各种各样的岩石,比如去黄山、泰山等,你们知道它们是哪种岩石构成的吗?岩石又是由什么构成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专题6岩石与矿物。
一、岩石按成因分类: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1、岩浆岩(又分侵入岩、喷出岩)2、沉积岩教师可以提问:你知道地质工作者为什么对化石感兴趣吗?请同学们注意:化石可以是动植物尸体,也可以是它们的遗迹。
3、变质岩分小组讨论总结三种岩石的特点,并完成下列表格:二、不同的岩石对我们的影响三、岩石之间相互转化:复习巩固:观察岩石标本,辨别各种岩石的区别。
讲解上节课的作业。
第二课时矿物课前检测(默写)1、三大类岩石的名称、主要特征。
2、三大岩石相互转换示意图,能够用文字描述转换过程。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我们看到妈妈戴的手饰,有宝石,钻石等,但大家把它们与我们学习过的岩石联系过吗?学习了今天的内容,你们对这些宝贝会有新的认识。
四、矿物1、矿物识别方法识别矿物主要是从矿物的形状、条痕、硬度、解理等方面加以判断形状:晶体结构的矿物往往具有一定几何形态,不是晶体结构的矿物常呈微粒集合体状。
高中地理《岩石与矿物》教案、教学设计
4.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岩石与矿物的形成、分布规律及其与地质作用的关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5.案例分析:分析我国矿产资源的分布、开发利用情况,引导学生关注国家资源状况。
6.总结反思:对本章节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巩固所学内容。
作业评价:
1.评价标准:知识掌握程度、分析问题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合作精神等。
2.评价方式:教师评价、同学互评、自我评价相结合。
3.优秀作业将进行展示,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实地考察、实验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岩石与矿物的相关知识。
2.通过观察、描述、比较、分析等途径,培养学生对岩石与矿物的观察力和判断力。
3.利用图表、模型、实物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形成直观的认识,提高学习效果。
4.结合生活实际,设计相关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中地理《岩石与矿物》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岩石与矿物的定义、分类及特征,掌握各类岩石与矿物的识别方法。
2.学习岩石与矿物的形成、分布规律及其与地质作用的关系。
3.掌握矿产资源的基本概念,了解我国矿产资源的特点、分布及开发利用情况。
4.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矿产资源调查、环境保护等。
在此基础上,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以下几点:
1.激发学生兴趣:通过生动有趣的实例、实物展示等方式,激发学生对岩石与矿物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注重知识整合:引导学生将已学的地理知识与新学的岩石与矿物知识相结合,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岩石、矿物和我们》教案1
教具
学具
说明与提醒
美工刀、胡萝卜、岩石片。
每组准备。
有锋利面或教师提前打磨ຫໍສະໝຸດ 利。教学流程游戏:切胡萝卜描述保护
小结
引出课题岩石、矿物用途岩石、矿物资源
活动过程
基础设计
个性设计
一、激趣引入
1.分别出示岩石片、美工刀和胡萝卜,由两名学生来分别用美工刀和岩石片切胡萝卜丁,然后将两份切好的胡萝卜丁展示给学生看。(可以用实物投影)
3.既然岩石、矿物资源这么重要,那么我们国家又有哪些岩石、矿物资源呢?(ppt我国主要岩石、矿物资源分布图及岩石、矿物资源保护法)
四、课后任务
课后调查宁波或北仑的岩石、矿物资源及利用等资料。
板书
设计
岩石、矿物和我们
岩石、矿物的名称用途特性
课外
活动
调查宁波或北仑的岩石、矿物资源及利用等资料。
生成
预见
课堂
通过交流讨论和分类,比较全面地认识岩石和矿物对人类的意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岩石和矿物是宝贵的资源,要很好地保护和利用。
通过交流、合作、查阅等方式拓宽学习的途径,喜欢和同学交流合作,增加对岩石、矿物的认识。
教学
重难
点
重点:岩石、矿物的特性决定了它们的用途,对我们人类来说有很重要的意义。
难点:认识岩石、矿物在生茶和生活中的广泛用途,懂得保护和合理利用岩石、矿物资源。
4.教师小结。(可以结合PPT来补充说明)
5.关于岩石、矿物的用途方面,你还有什么想知道的呢?(学生提问,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尽量让学生来解答学生的问题)
6.资料整理。(利用板书及书本资料库中的岩石、矿物资料卡让学生整理目前为止岩石、矿物的用途的相关资料,借鉴书本中的表格)(可以视具体情况让学生自行设计整理表格)
《岩石与矿物作业设计方案》
《岩石与矿物》作业设计方案一、课程背景《岩石与矿物》是地质学的基础课程之一,主要介绍地球上的岩石和矿物的形成、分类、特征以及在地质学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进修本课程,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地球内部的构造和演化过程,培养对地球科学的兴趣和认识。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岩石和矿物的基本观点和分类;2. 掌握岩石和矿物的形成过程和特征;3. 能够运用地质学知识诠释地球表面的地貌和构造特征;4.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提高地质学实践技能。
三、教学内容1. 岩石的分类和特征;2. 岩石的形成过程和地质作用;3. 矿物的分类和性质;4. 矿物的成因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教室讲授、教材阅读等方式,传授岩石与矿物的基本知识;2. 实验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岩石和矿物的观察、实验,加深对地质学知识的理解;3. 课外拓展:组织学生参观地质博物馆、实地考察等活动,拓展学生的地质学视野。
五、作业设计1. 个人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个岩石或矿物,撰写一份1000字的钻研报告,包括该岩石或矿物的成因、特征、应用等内容;2. 小组作业:要求学生组成小组,选择一个地质现象或地质事件,进行调研和报告,展示对地质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3.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进行岩石和矿物的实验,撰写实验报告,总结实验过程和结果,提出改进建议;4.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撰写考察报告,分析地质现象和地质构造特征。
六、评判方式1. 个人作业占总成绩的30%,评分标准包括钻研深度、逻辑性和表达能力;2. 小组作业占总成绩的30%,评分标准包括团队合作能力、调研深度和报告质量;3. 实验报告占总成绩的20%,评分标准包括实验设计、数据分析和结论推理;4. 实地考察占总成绩的20%,评分标准包括考察深度、报告内容和结论分析。
七、教学资源1. 《岩石与矿物》教材;2. 地质博物馆和实验室设备;3. 地质学专家和教师指导。
八、总结通过《岩石与矿物》的进修和作业设计,可以全面提高学生对地质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地质学兴趣和实践技能,为未来的地质学钻研和应用奠定基础。
岩石与矿物(教案)
3、印度发现古冰川的痕迹,说明印度以前也不在低纬度地区,而是在高纬度地区。
4、我国北方多煤南方多磷是因为北方在地质史上有成煤的地质环境,而南方成磷的地质环境北方没有。
承上启下
Flash动画进行演示
各类岩石的特征,成
因展示
答案:ppt将会展示表格正确内容
高一上册专题6:岩石与矿物详细教案
这里你写的还是停留在知识方面,这里的过程与方法是你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学到了什么方法
学校
班级
教师
董雨晴
授课时间
40分钟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学生能通过flash演示和讲解能够了解地壳物质组成,矿物与岩石的关系
行为动词错误
2、 学生能够通过图片学会常见矿物和岩石的分辨
3、学生能够掌握三大类岩石的特征及其成因
教师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运用
第一部分:新课导入---设置问题情境,提出问题,引出本章内容
提问:“同学们大家有没有想过我们现在的衣食住行哪些东西是矿物和岩石提供的?或许大家一定觉得很困惑,但相信在这节课之后谜题将会全部解开。那接下来我们就开始今天的新课:岩石与矿物。”
播放PPT
思考
通过生动图片来回答问题
而这些矿物是地壳中包含着化学元素的一种或多种。在地壳中我们也已发现了90多种化学元素,前8位元素--氧,硅,铝,铁,钙,钠,钾,镁共占97.13%,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3、通过图片讲解:矿物在地球上分布十分广泛,到处可以看见,他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将20余种常见矿物称为造岩矿物。主要的造岩矿物有石英、云母、长石等。当大量可利用矿物富集在一起时,就形成有开采价值的矿物
高一地理教案:《岩石》
高一地理教案:《岩石》成功的路径不止一条,不要循规蹈矩,更不要冥顽不化,此路不通,不妨换条路试一试。
下面是本文库为您推荐高一地理教案:《岩石》。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岩石的组成、三大类岩石及其简单成因,并通过了解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从而明确地壳物质循环关系。
通过学习岩石、矿物和矿产等概念,使学生了解岩石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通过阅读地层和化石等资料,使学生认识岩石在科学研究上的意义,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和科学观念教育。
教材分析本节教材是整个单元的知识基础,关于这一点教材在引言部分叙述的较清楚,引言部分说明岩石是地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陆地环境和整个地理环境重要的组成要素,是陆地上生命及人类生存的基地。
岩石是构成地貌的物质基础,这在第二节教材中可以看到二者的密切关系,岩石是土壤的发育及其物质组成的基础,这可从第四节教材中得知,另外引言中特别提到岩石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对人类也最为重要的是它可以提供各种矿产资源。
引言部分叙述较为概括、简练,并且与后面章节的联系较为紧密,也为后面章节的学习进行了较好的铺垫。
除引言外,本节教材还包括三部分内容:岩石的组成、三大类岩石及其简单的成因、三大类岩石的相互关系及地壳物质循环。
这三部分知识环环相扣,由地壳中的化学元素在地质作用过程中形成矿物→矿物组成岩石→三大类岩石及其简单成因→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换关系→地壳物质循环,教材以递进的方式呈现,利于学生的学习。
在"组成岩石的矿物"这部分内容中,教材首先介绍地壳中主要化学元素的含量,并以圆内扇形百分比图的形式呈现,使学生能够一目了然;了解了地壳中化学元素的组成,教材进而说明矿物和矿产的概念,这部分内容突出的特点是与人类生产和生活联系密切,特别是所举实例都是与学生生活联系最密切的,学生最为熟悉的,拉近了课堂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距离,同时所列举的矿物实例又兼顾了学生对于岩石概念的理解,并突出了矿物与岩石的关系,而且配以图片增强对矿物的感性认识。
《岩石和矿物》的课程教学设计
《岩石和矿物》的课程教学设计《岩石和矿物》的课程教学设计1、各种各样的岩石3、岩石的组成4、观察、描述矿物(一)5、观察、描述矿物(二)指导孩子在学习过程中获取一些矿物透明度和光泽、矿物晶体方面的根本科学知识,鼓励孩子综合所学方法与知识开展应用性观察研究。
组织和指导孩子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历一些根本的观察研究活动过程:经历对矿物进行透明度和光泽的观察和描述的过程。
能描述有着特殊规那么的矿物几何形状。
引导和推动孩子开展观察、描述矿物的活动,积极鼓励孩子在课外或校外继续开展一些研究矿物的活动。
让孩子在认知水平、技能水平和情感水平等方面都有充分的开展。
老师给每一小组提供一份材料,包括:金属、玻璃、泥土、蜡烛、丝绸、手电筒。
1、上节课我们从哪些方面去观察矿物呢?(生:矿物颜色和条痕、硬度)师:上节课我们经历对矿物颜色和条痕的观察和描述以及矿物互相刻划及用指甲、铜钥匙、小刀对矿物刻划进行硬度比拟的描述的过程,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观察和描述矿物的方法。
2、明确目标:这节课我来研究矿物透明度和光泽及描述特殊规那么的矿物几何形状。
1、观察矿物透明度和光泽(1)观察、描述纸的透明度A、出示(三种纸):透明纸、半透明纸、不透明纸思考:这几种纸的透光情况一样吗?你可用什么方法来验证?又如何来描述这些纸的透明情况?B、学生交流反应:隔着这三种纸,观察纸下面的字;手电筒照射;对着阳光等。
C、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来验证D、交流汇报(2)学习迁移,观察几种矿物的透明度,并记录表中。
提示:用矿物碎片的边缘观察其他物体。
A、交流反应B、师小结(3)观察矿物的光泽师:光泽是指什么?(生:反光能力)师:你见过哪些物体有光泽?(生:教室窗户上的玻璃;玻璃边框有光泽;墙上那个科学家的那个画框有光泽)现在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些东西:金属、玻璃、泥土、蜡烛、丝绸。
请你观察它们的反光情况,并按反光强弱排列。
A、学生动手排列B、交流反应C、观察云母、石英的光泽,看看云母的光泽跟桌上什么光泽比拟接近,石英的光泽跟哪个物体的光泽相似?D、描述云母、石英的光泽(生:云母的光泽最像玻璃的光泽;石英的光泽有点像蜡烛;石英的光泽也有点像玻璃瓶的光泽;云母也有点像金属的光泽)小结:我们说了这么多像这个,像那个,其实这就是描述矿物光泽的一种方法,是什么方法?(生:用比照的方法描述)对了,当我们无法用很准确的语言描述时,可以找一个与它接近的东西作为参考。
《岩石与矿物》作业设计方案
《岩石与矿物》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了解岩石和矿物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掌握岩石和矿物在地质学中的重要性和作用;3. 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来识别不同的岩石和矿物;4. 培养学生对地质学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内容:1. 岩石的定义、组成和分类;2. 矿物的定义、性质和分类;3. 岩石和矿物在地质学中的应用;4. 实验和观察方法识别岩石和矿物。
三、教学方法:1. 理论教学结合实验,让学生通过实践来理解和掌握知识;2. 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技术手段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3. 利用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四、教学过程:1. 第一堂课:介绍岩石和矿物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2. 第二堂课:通过实验和观察,学生亲自动手识别不同的岩石和矿物;3. 第三堂课:讨论岩石和矿物在地质学中的应用和重要性;4. 第四堂课:总结和复习,进行小测验,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作业设计:1. 小组研究报告:让学生分组进行研究,选择一个特定的岩石或矿物,撰写一份研究报告,包括其形成过程、特点和应用领域等;2.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选择一个岩石或矿物,通过实验和观察来识别和描述其特点;3. 地质考察:安排一次校外地质考察活动,让学生实地观察和收集不同的岩石和矿物样本,撰写地质考察报告;4. 模拟分享会:学生分角色扮演地质学家、矿工等,进行模拟分享会,展示各自对岩石和矿物的认识和见解。
六、评价方式:1. 参与度评价:包括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和实验观察等活动的表现;2. 作业评价:包括小组研究报告、实验报告、地质考察报告和模拟分享会的评分;3. 考试评价:进行一次笔试,考察学生对岩石和矿物知识的掌握情况。
七、延伸活动:1. 探讨地球内部构造和地壳演化;2. 独立研究:让学生选择一个感兴趣的岩石或矿物进行独立研究,并进行展示。
通过以上设计,希望能够引导学生在探索岩石与矿物的奥秘中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培养他们对地质学的兴趣和热爱,为未来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岩石矿物和我们教案
岩石矿物和我们教案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岩石、矿物和我们》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通过调查、查阅资料等形式了解岩石和矿物的用途。
2、能通过查阅资料等形式了解人类在开发、利用,保护岩石和矿物等方面和种种行为。
3、能创造性地提出一些保护、利用岩石和矿物的方法,珍惜矿产资源。
二、教学重、难点:1、交流岩石和矿物的用途。
2、保护我们的岩石与矿物。
三.教学准备:课前开展有关岩石、矿物在生活中广泛应用的调查研究活动,教师收集用岩石与矿物制成的物品以及采矿图片。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岩石和矿物是组成地球的物质,也是能被我们利用的重要资源,它被广泛应用于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中,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岩石、矿物和我们的密切关系。
(二)交流展示岩石和矿物的用途师:上个星期老师布置了一个作业,现在,各小组组内交流,整理出一份统计表。
1、学生交流(整理出一份组内的统计表)2、小组汇报3、根据用途、成因分类归总师:同学们说了很多岩石和矿物的用途,现在我们想给他们分一下类,你觉得怎么分好?师:请同学们先跟据岩石和矿物的不同用途给他们分类。
(出示PPT表格,以及实例)师:地质学家根据岩石的成因分,把岩石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类。
那你们知道什么是岩浆岩吗师:岩浆岩呀是指由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岩石。
那你们知道我们生活中哪些岩石属于岩浆岩呢(玄武岩、浮石、绳状岩、流纹岩、气泡岩、以及花岗岩都是岩浆岩。
)师:什么是沉积岩?沉积岩是在水中形成的,一些碎石、泥沙、动植物遗体在水中慢慢的沉积,越堆越厚,经过压力等外界的作用下形成的。
所以化石一般存在与沉积岩里。
砂岩、砾岩、石灰岩都属于沉积岩。
师:那变质岩呢,是什么(岩石受到一定的压力和高温而发生变化,矿物会重新排列,性质也会发生变化,这样形成的岩石叫变质岩。
)师:那什么岩石是变质岩(大理岩、板岩是变质岩。
《岩石与矿物作业设计方案》
《岩石与矿物》作业设计方案一、课程背景《岩石与矿物》是地质学的重要基础课程,通过进修本课程,可以使学生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和构造,认识地球上的各类岩石和矿物,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实验能力,为将来深入进修地质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岩石和矿物的基本观点、分类和特征,了解它们在地质学中的重要性。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矿物和岩石的能力,学会应用地质工具进行实验和分析。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地质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三、教学内容1. 岩石的分类和特征: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的形成过程和特征。
2. 矿物的分类和特征:金属矿物、非金属矿物的种类和用途。
3. 地球的内部结构和构造:地壳、地幔、地核的特点及其互相作用。
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解:通过教室教学,向学生介绍岩石和矿物的基本观点和特征。
2. 实验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岩石和矿物的实验观察,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3. 课外实践:组织学生进行野外考察和实地考察,加深他们对地质学知识的理解。
五、作业设计1. 教室作业:要求学生阅读相关教材,完成岩石和矿物的分类表,并解答相关问题。
2.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撰写岩石和矿物的特征和分类报告。
3. 课外实践:要求学生在野外考察中,收集不同地质样品,并进行分析和总结。
六、评判方式1. 教室表现:包括教室积极性、发言表现等。
2. 作业质量:包括教室作业、实验报告等。
3. 实践能力:包括课外实践活动的表现和总结。
七、教学资源1. 教材:《岩石与矿物学》2. 实验器械:显微镜、矿物标本、岩石标本等。
3. 野外考察地点:地质博物馆、山区、矿山等。
八、教学安排本课程为一学期课程,每周安排3节课,其中1节理论课、1节实验课、1节实地考察。
通过以上的《岩石与矿物》作业设计方案,希望能够引导学生在进修过程中深入了解地质学知识,培养他们的观察、分析和实践能力,为将来的进修和科研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中地理岩石说课稿设计
高中地理岩石说课稿设计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高中地理岩石说课稿设计岩石一、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本课教学主导思想是尽量让学生在地理课堂上主动参与教学,把“自主学习”作为课堂教学目标设定的基本出发点,学习“有用的地理”,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地理事物出发,观察、发现、了解和研究生活中的地理,努力设计一堂学生乐于学习、便于学习的地理课。
让学生通在体验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地理思维得到训练,地理能力得到提高,同时树立正确的自然观。
岩石这一内容,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先学知识点,然后再鉴定石头,从理论到实践;本课主要关注学生在地理课堂上的自主研究性学习,由猜测继而探究以证实猜测的过程。
整个学习过程着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让学生利用手边能够参考的资料,主动学习地理知识,提高地理的观察、分析、判断和探究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内容是高中地理上册第二篇“岩石与地貌”中专题六“岩石与矿物”的教学内容之一,教材主要介绍了自然界中按成因分为三大类岩石的特征和形成原因,所以本课就以此作为学习重点,通过初步的岩石鉴定区分三大类岩石,并把岩石的用途穿插其中,最后思考如何和谐人地关系。
三、学情分析上海市区难以见到高大的山体或大面积出露的岩体,对于城市的孩子来说,好像觉得岩石离他们很遥远,但是在城市建筑、装潢材料、生活用品中却有很多不同种类的岩石。
所以对于他们来说,石材离他们又很近。
让他们亲手触摸岩石并且观察岩石的特征,追问其历史是非常有趣的,学生积极性很高。
同时,作为高中学生,他们已不满足于被动接受知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创设一个学习环境,让他们自己去探究、去感受、去领悟,让每一位同学参与到学习中来。
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说出按成因分类的三大类岩石的名称和特征。
2、了解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的成因。
3、了解岩石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
4、学会鉴别主要岩石过程与方法:1、教学从组织学生观察岩石特征、参阅教材中岩石的成因、尝试判断岩石名称入手,在教师的指导下分析,来论证他们的判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市上海理工大学附属中学高中地理专题6《岩石与矿物》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学习水平要求】:
识记:1、掌握岩石按成因分类及各类岩石的特点;
2、花岗岩、玄武岩、石灰岩、大理岩所属的岩石类型;
3、地壳中含量前三位的化学元素。
理解:1、三大类岩石成因及其主要特征;
2、侵入岩与喷出岩的不同特点。
简单应用:根据三大类岩石相互转化示意图分析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
【教学重点】:岩石按成因分类及各类岩石特点;主要的造岩矿物石英、云母等。
【教学难点】:根据三大类岩石相互转化示意图分析地壳物质是如何循环的。
课时:2课时
【知识梳理】
学习指引
1、联系化学学科的知识学习化学元素——矿物——岩石之间的关系,运用图示的形式总结概括知识结构。
2、采集并观察岩石或矿物标本,了解部分矿物、岩石的特征及其用途。
如家里装修房子用的石料、建筑工地、工厂用的石料、矿物等。
3、列表比较岩石的种类及其成因
岩石按成因可以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第一课时岩石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我们在野外会看到各种各样的岩石,比如去黄山、泰山等,你们知道它们是哪种岩石构成的吗?岩石又是由什么构成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专题6岩石与矿物。
一、岩石按成因分类: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1、岩浆岩(又分侵入岩、喷出岩)
2、沉积岩
教师可以提问:你知道地质工作者为什么对化石感兴趣吗?
请同学们注意:化石可以是动植物尸体,也可以是它们的遗迹。
3、变质岩
分小组讨论总结三种岩石的特点,并完成下列表格:
二、不同的岩石对我们的影响
三、岩石之间相互转化:
复习巩固:观察岩石标本,辨别各种岩石的区别。
讲解上节课的作业。
第二课时矿物
课前检测(默写)1、三大类岩石的名称、主要特征。
2、三大岩石相互转换示意图,能够用文字描述转换过程。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我们看到妈妈戴的手饰,有宝石,钻石等,但大家把它们与我们学习过的岩石联系过吗?学习了今天的内容,你们对这些宝贝会有新的认识。
四、矿物
1、矿物识别方法
识别矿物主要是从矿物的形状、条痕、硬度、解理等方面加以判断
形状:晶体结构的矿物往往具有一定几何形态,不是晶体结构的矿物常呈微粒集合体状。
硬度:将需要鉴别的矿物同摩氏硬度表中的标准硬度矿物相互刻划,以确定矿物的硬度。
解理:晶体受外力后沿结晶方向裂开的平面。
2、地壳中的化学元素:对地壳中的主要化学元素采用谐音记忆法
3、矿物观察岩石表面上的矿物颗粒,学习主要的造岩矿物。
4、主要的造岩矿物
5、宝石介绍
【疑难解析】
【例1】关于大理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因变质作用而形成B.按成因属于岩浆岩
C.因外力作用而形成 D.主要成分是硅酸镁
解析:
根据岩石相互转化关系可知:岩浆岩经过内、外力共同作用形成沉积岩,沉积岩和岩浆岩经过变质作用可以形成变质岩,变质岩重熔再生可以形成新的岩浆,从而完成地壳物质循环过程。
沉积岩(石灰岩)在长期高温高压下可以转变为变质岩(大理岩)。
岩浆岩(花岗岩)在长期高温高压可以转变为变质岩(片麻岩)
岩浆岩(花岗岩)长期高温高压作用变质岩(片麻岩)大理岩是一种常见的变质岩。
答案:A
【例2】把下列地质名称按组成和被组成的关系排列正确的是
①岩石②化学元素③矿物④地壳
A.②③①④B.②③④①C.②④③①D.②④③①
解析:化学元素是有自身物理特性和化学性质的最小单位,也是组成物质的单位。
矿物是在一定地质条件下结合成的单质或者化合物。
岩石是矿物按照一定的规律聚集在一起的。
地壳是由岩石构成的。
答案:B
【达标测试】略
【布置作业】 1、讲解上节课的作业
3、练习卷上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