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春源:苏州六十年来吴文化研究的成就——以古吴国为例
吴文化调研报告
吴文化调研报告吴文化是指中国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以及苏州市周边地区的文化。
吴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底蕴。
吴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吴国统治了今天的江苏省以及周边地区。
吴文化在这个时期达到了较高的发展水平,对整个中国文化产生了很大影响。
在吴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苏州园林和吴剧。
苏州园林以其精美的布局、独特的设计和精湛的艺术手法而闻名于世。
苏州园林是中国传统园林的代表之一,被誉为“江南园林之冠”。
这些园林以其精美的建筑、流畅的水景和独特的园林布局,展示了吴文化的独特魅力。
吴剧是吴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之一。
吴剧以其独特的旋律、婉约的唱腔和多姿多彩的表演而闻名于世。
吴剧以其细腻的表达和精彩的表演,展现了吴文化的独特魅力。
除了苏州园林和吴剧,吴文化还包括了许多其他方面,如吴绣、吴语等。
吴绣是中国传统的刺绣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
吴语是江苏地区的一种方言,被认为是中国方言中的精品之一,具有独特的音韵和语调。
吴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意味着非常重视清澈的思考和内心的平静。
吴文化追求和谐、包容和宽容的价值观,崇尚自然和平静的生活方式。
吴文化对中国的发展和文化交流产生了重要影响。
它不仅在文化艺术领域有独特的表现,而且在经济、科技和政治等方面也有重要的贡献。
吴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塑造中国的民族精神和民族特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和全球化的影响,吴文化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一方面,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工作压力使人们很难有时间和精力去欣赏吴文化的精髓。
另一方面,全球化的影响使得当代文化注重西方文化的传播,吴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冲击。
为了保护和传承吴文化,需要加强宣传和教育工作,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吴文化的魅力。
同时,还需要加强吴文化产业的发展,推动吴文化与现代社会相结合,使吴文化在当代社会中焕发新的活力。
苏州吴文化内容
苏州吴文化1. 引言苏州是中国江苏省的一座历史文化名城,素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誉。
作为中国四大古典园林之一的苏州园林以及独特的吴文化,成为了苏州的标志性特征。
本文将详细介绍苏州吴文化的起源、发展以及其对苏州城市建设和人民生活的影响。
2. 吴文化的起源吴文化是指江南地区(包括现今的江苏、浙江等地)在古代吴国时期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一种独特的文化。
吴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强大国家,其政治、经济和文化在当时都非常繁荣。
2.1 吴国与孙武吴国最早出现在《尚书·虞书》中,传说中它是太康之子伯夷所建立。
但真正使得吴国崛起并成为一个强大国家的是孙武。
孙武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他撰写了《孙子兵法》,被誉为兵学的奠基人。
孙武曾在吴国任职,并为吴王夫差提供了许多军事策略,使得吴国在战争中屡获胜利。
2.2 吴文化的特点吴文化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历史积淀形成。
江南地区水网密布,土地肥沃,气候湿润,适宜农业和渔业发展。
这种自然环境孕育了独特的饮食文化、园林艺术以及丝绸、绣花等手工艺品的发展。
3. 吴文化对苏州城市建设的影响苏州作为吴文化的重要代表城市之一,其城市建设受到了吴文化的深远影响。
以下是几个方面的具体表现:3.1 园林艺术苏州园林是中国传统园林艺术中最具代表性和最具影响力的一类。
它们以精巧、灵动、雅致而著称,被誉为“人间天堂”。
这些园林建筑巧妙地利用了水、石、植物等自然元素,创造出独特的景观效果。
苏州园林的设计理念和技巧源于吴文化对自然环境的独特感受和理解。
3.2 建筑风格苏州的建筑风格也深受吴文化影响。
传统的苏州建筑充分利用了地形、水系以及当地材料的特点,追求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建筑采用了独特的屋顶造型、精致的木雕和砖雕等装饰,展现出浓厚的吴文化氛围。
3.3 文化传承吴文化对于苏州人民来说不仅仅是一种历史遗产,更是一种精神财富。
苏州人民通过节日庆祝、传统手工艺品制作、音乐舞蹈等方式将吴文化代代相传,使得这种独特文化得以保持并发扬光大。
吴文化姑苏情-作文
吴文化,姑苏情
相传距今约年前,从黄河流域而来的泰伯,在长江流域建立了一个小国——勾吴国。
如今漫步在江南的千年古镇中,凝视着细水潺潺流动,倾听着摆渡人唱起歌谣,嗅着茶馆里沁人心脾的茶香,这种境界与感受,实在是无法用言语描述。
时代在变化,人也随之变化,但唯一不变的就是当地文化,老祖宗流传下来的文化。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吴文化已经深深地刻在了我们的心中,也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
我为我是吴文化的传承人而感到自豪!长江流域的生产力远远不及黄河流域,因此,江南土着文化更被中原人鄙视为蛮夷文化。
泰伯在这里建国后,把黄河流域先进的耕田犁地、饲养牲畜的技术,传授给当地居民。
江南土着文化与中原文化进行了交融,形成了早期的勾吴文化,吴文化就此诞生。
如果要用一种事物来展现吴地特色,我想那莫过于昆曲了。
我是一名昆山人,自然没少听过昆曲。
昆曲源于昆山腔,它的唱腔优美,婉转而清丽,节奏抑扬顿挫,表演完余音绕梁,让听者如痴如醉。
据说,昆曲还深刻影响了中国的许多剧种,它们大多数都采纳了
昆曲的腔调、脸谱、服装等素材,是我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还被成为百戏之祖呢。
六年级:汪梦婷。
戈春源 洪沉:从伍子胥到屈原看节日文化传承
戈春源洪沉:从伍子胥到屈原看节日文化传承端午节所纪念的人物与今形成的各种习俗,有一个积聚、充实、交替的过程。
在端午人物的谱系中,呈动态的流传。
最早是伍子胥,但后来,除了苏州之外,逐步被屈原所代替。
今就古代文献中,端午人物的演变与世俗的嬗递,谈谈节日文化的传承问题。
一、伍子胥被神化与节日定型众所周知,伍子胥因强谏被谗杀后,装入皮袋,弃尸胥江。
此事发生在夫差十二年(前484年),早于屈原自沉湘江汨罗二百零六年。
因此,伍子胥的被神化,早于屈原,自在情理之中。
春秋末至战国时所作《左传》、《国语》、《国策》,多存伍子胥史迹,但几乎都是直书其事。
只是《国语》对伍子胥之死略带修饰,写伍子胥极谏,阻吴伐齐,因吴王疑忌而自杀,“将死,曰:‘以悬吾目于东门,以见越之入、吴国之亡也。
’”王愠曰:“孤不使大夫得有所见也,乃使取申胥(即伍子胥——作者)之尸,盛鸱鴺而投之江。
”(《国语》卷19)已含一定的情节性。
与此同时,《庄子》、《荀子》等亦有关于伍子胥的一些零星记载。
至战国之末,吕不韦作《吕氏春秋》,写到伍子胥求其奔吴时在江上救助的渔父而不得的情景,渔父成了“名不可得而闻,身不可得见”的隐性人物,已涂上一定的神秘色彩。
两汉时,伍子胥被进一步神化。
《史记》、《说苑》均载伍在自杀前要求“悬目于东门”,而吴王闻之大怒,“乃取子胥尸,盛以鸱夷革,浮之江中。
吴人怜之,为立祠江上”(见《史记·伍子胥列传》、《说苑·正谏》。
)可见在春秋末当地人早已把伍作为神来崇拜,而为汉时人所记录。
以后,伍子胥的经历,亦有被神化之处。
《吴越春秋》所记伍子胥投吴途中,充满曲折艰险。
伍至溧阳濑水,饥饿无力,迄食于一个三十岁不嫁的女子。
女子给食后投金水而死,为之殉情。
当伍子胥伏剑自刎,仍激发出巨大的力量。
传说吴王把伍子胥尸投入江中后“言曰:‘胥,汝一死之后仍能有知?’即断其头,置高楼上,谓之曰:‘日月炙汝肉,飘风飘汝眼,炎光烧汝骨,鱼鳖食汝肉,汝骨变形灰,有何所见?’乃弃其躯,投之江中。
浅谈吴文化的源流及其影响
( 江苏省 常州技师学院 , 江苏 常州 2 3 1 ) 106
摘要 : 吴文化起 源于春秋时期吴国, 既有地域特点, 又受中原文化影响, 形成了 自己的特 色。但 在六朝以前 , 中国文化史上尚未形成一种真正具有核心价值理念 , 在 具有鲜明的统一性和 系统性的 文化 形 态。相 比 中原地 区 , 吴文化 的 落后 是 明显 的。永 嘉 南渡 是一 个转折 的关键 , 随着代表 正统 的 政权 南迁, 政治、 文化 中心转移到了南方 , 吴地文化实现转型。具体表现为形成今天的吴语语 系; 由 尚武变为崇文; 当地 隐逸文化与主流文化互相渗透。唐宋以降, 吴地名人辈 出, 成为文化发达地 区。 南宋 时中 国的政 治、 济、 经 文化 中心 移到 了江南 。 当早 期 资本 主 义 萌 芽 时, 南一 带是 市 民思 想传 江
荆楚 文化 带到 吴 国 , 吴 国迅 速 崛 起 , 盛 一 时 。 使 强
现在 , 江苏人 口密度已达每平方公里 7 0 0 人以上, 人杰 地灵 。吴 地 自泰伯 奔 吴 、 札 开 埠 延 陵 以 来 季
收 稿 日期 :0 20 -7 2 1—7 2
作者简介 : 耿健钢( 92 16一
关键词: 吴文化 ; 地域 ; 源流 ; 型 ; 转 崇文 ; 实 务
中图分类 号 i 2 G1 7 文献标 志 码 : A 文 章编 号 :6 3— 8 7 2 1 )4— 0 1 0 1 7 0 8 (0 2 0 0 0 — 5
一
、
吴地 的历 史 衍 变
即人才 辈 出 , 引人 注 目。
), , 男 江苏省常州技师学院教师 , 常州市地方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
2
常' 学 院学报 ( 科版 ) Nq - 社
苏州吴文化,魅力无穷尽作文700字全面版
吴文化源头辨析
注释: ①任伟: 《西周封国考疑》, 社 会 科 学 文 献 出 版 社 , 2004 年 版, 356 页。 ②李伯谦: 《吴文化及其渊源》, 《考古与文物》, 1982 年第 3 期。 ③李学勤: 《吴国地区的尊、卣及其他》, 《吴文化研究论文 集》, 中山大学出版社, 1988 年版; 朱凤瀚: 《古 代 中 国 青 铜 器 》, 南开大学出版社, 1995 年版。
中有记载: “吴太伯、太伯弟仲雍, 皆周太王之子, 而王 言, 而东汉以后的文献记载多认为在今苏南苏州、无
季历之兄也。季历贤, 而有圣子昌, 太王欲立季历以及 锡一带。如唐张守节《史记正义》注“吴太伯”云: “吴,
昌。于是太伯、仲雍二人乃奔荆蛮, 文身断发, 示不可 国号也。太伯居梅里, 在常州无锡县东南六十里。”《括
题之一。本文认为“太伯奔吴”最先是到宁镇地区, 具 法全面了解吴国来龙去脉的。也正因此, 有关“太伯奔
体而言就是现在的南京市江宁区横山一带, 因此吴文 吴”与吴文化起源的课题便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焦点之
化的起源地应为江宁横山。
一。
关于吴国的起源, 司马迁在《史记·吴太伯世家》
太伯所建吴国究竟位于何处, 《史记》中并没有明
渡、滁河渡、铜陵渡一带, 镇江丹徒至大港的长江沿岸 身, 为夷狄之服, 示不可用”。王充《论衡·谴告篇》曰:
是大型土墩墓的密集分布区(如丹 徒 烟 墩 山 墓 、丹 徒 “太伯觉悟, 之吴、越采药, 以避王季。”郑玄注《论语·
史
实
大港母子墩墓等)。通过对这些大型土墩墓中随葬的 泰伯篇》亦云: “泰伯因适吴、越采药。”太伯、仲雍曾托
要来源于良渚文化, 与中原地区的商文化基本上没有 而与此同时, 有些铜器则
直接的关系。西周时期, 太湖地区分布的青铜文化主 仍带有一定的地方性特
《苏州城墙》研讨会漫谈
《苏州城墙》研讨会漫谈许立莺【摘要】After two years hard work, The City Walls of Suzhou is ofifcially published in December, 2012 by Gu Wu Xuan Press,which was co-compiled by Wu Culture Research Institute, Suzhou Archives, Suzhou Landscape Design Institute. What kind of value and signiifcance does this book has, which is known as the ifrst panoramic book of Suzhou ancient walls? For this purpose, Wu Culture Research Institute held a seminar, where experts f rom Suzhou University, Suzho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uzhou Library launched a discussion, and proposed a lot of constructive perspectives. In this article, main points of scholars will be excerpted, and published.%历经两年的打磨,由苏州市职业大学吴文化研究院牵头主持,联合苏州市档案馆、苏州市园林设计院共同编著的《苏州城墙》于2012年12月由古吴轩出版社正式出版。
被誉为苏州市古城墙首部全景书的《苏州城墙》有着怎样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为此,吴文化研究院举办“《苏州城墙》研讨会”,来自苏州大学、苏州科技学院、苏州图书馆的专家展开了讨论,提出了很多有建设性的见解和观点。
吴文化——精选推荐
吴⽂化吴⽂化泛称吴地⽂化、江南⽂化、吴越⽂化、苏州⽂化等。
吴⽂化是吴地区域⽂化的简称,它泛指吴地从古⾄今所创造的物质⽂明和精神⽂明的所有成果。
吴⽂化以先吴和吴国⽂化为基础,经过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的⽣长发育,⾄隋、唐、宋、元及明形成⾼峰。
清代及近代,随着中国封建社会的衰落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吴⽂化开始从传统⽂化定式向现代⽂化⽅向转型。
吴⽂化由3800多年前商末西周部落周太王的两个⼉⼦、周⽂王⼤伯⽗和⼆伯⽗——泰伯和仲雍从中原(陕西岐⼭⼀带)携带来的中原⽂明与长江下游太湖流域的本⼟⽂化融合⽽成。
先后经历了吴越时期、吴楚时期,创造了独特的江南、东南⽂化。
该地区语⾔相近,俗称“吴语区”。
最早的都城建在梅⾥(在今苏州境内,⼀说在⽆锡境内),号“句吴国”,后迁都姑苏(今苏州市)。
苏州和⽆锡梅村被视为吴⽂化发源地,⽽以苏州为吴⽂化最重要的代表城市。
吴国的建⽴促成吴⽂化的形成据史书记载,黄帝本从少典姓公孙。
他的⽒族长期居住在姬⽔流域(约在今陕西北部)。
⽒族强⼤独⽴后改以姬为姓。
黄帝是历史上第⼀个姓姬的⼈,因⽽成为后世姬姓和所有从姬姓分衍出的姓⽒如吴⽒等的最原始、最根本的祖先。
黄帝娶了四位贤淑的妻⼦,即西陵⽒的累祖、⽅雷⽒的⼥节、彤鱼⼥之⼥以及嫫母。
传说嫫母是世界上外貌最丑陋的姑娘,但却⽣了⼀颗⾮常仁爱、善良的⼼。
黄帝与四妃⽣了⼆⼗五个⼉⼦,他们⼤都⼜独⽴成新的⽒族⾸领。
在野蛮时代末期开始,那些刚独⽴出来的⽒族的姓⽒由部落联盟集团的⾸领封赐。
传说,黄帝吹律定姓,《国语·晋语》这样记载:“凡黄帝之⼦⼆⼗五宗,其得姓者⼗四⼈,为⼗⼆姓:姬、⾣、祁、⼰、滕、箴、任、苟、僖、姑、儇、依是也。
”其中,只有黄帝与正妃累祖所⽣的两个⼉⼦⽞嚣和昌意继承了黄帝本姓姬,吴姓即从⽞嚣这⼀⽀发派递传⽽来,《丹阳吴⽒族谱》正是以少吴(即⽞嚣)为第⼆世远祖。
巨⼈⾜印:⼀个动⼈的故事黄帝的第五代孙是赫赫有名的上古五帝之⼀⾼⾟⽒帝喾。
吴文化的影响与传承
吴文化的影响与传承江苏吴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特色,使吴文化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
自古以来,吴文化就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独特的艺术形式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当今社会的各行各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江苏是吴文化的核心区域,包括苏州、南京、无锡、常州、镇江、宜兴等地。
吴文化以其独特的地域特色和文化习惯,形成了显著的文化风格,使人们对吴文化的感知和理解愈发深刻。
吴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可以概述为“以文化为引领,以人为本,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文化的传承和价值的增值。
”吴文化的影响力非常深远,从战国时期吴国开始,吴文化就具有了浓郁的地方特色。
而在晋朝南渡以后,南方的社会、文化和艺术风格发生了非常深刻的变化,吴文化也经历了一个较为特殊的时期。
这段历史也为吴文化注入了更为丰富多彩的时代精神。
在文化的传承方面,吴文化是非常重要的。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改善,人们对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越来越注重,而吴文化这一独特的文化遗产也经过了几千年的积淀,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和文化遗物。
从陶器、青瓷、瓷器,到丝绸、织物、刺绣,再到诗歌、音乐、画作等等,吴文化都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极大地拓展了人们的文化视野。
吴文化的艺术特色也非常独特,从建筑、绘画、雕塑、剪纸等各个方面,吴文化都留下了许多独特的艺术魅力。
其中,吴绣是十分著名的,它以其多样化的题材、生动的形象和精妙的技术一直受到藏家和艺术爱好者的追捧。
此外,江南园林也是吴文化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其具有园林美、水景美、建筑美、文化美等多种美的特点,成为了中国传统园林文化中的珍品。
重要的是,吴文化也为当代社会的许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例如,吴文化中一些重要的创新成果,如铁锅、扇子和武术等,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总之,吴文化的影响和传承对融合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而对于中国社会的各个领域,它的传统文化、精神和价值体系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引领作用。
苏州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城市开发
苏州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城市开发始建于2500 多年前的苏州古城,至今仍然呈现出粉墙黛瓦,小桥流水,前街后河,棋盘格局的古风古韵,让世人感受到了另一种生活情趣,它不仅征服了国人,也征服了世界。
苏州城市开发所取得的成绩,众多开发商是功不可没的。
经过几轮发展,苏州的地产开发已经从“为民造房”的阶段,跃升到“营造文化”这个层面。
只有与当地的经济社会相适应,与当地的环境相协调,与当地的文化相融合,才能生根,才能成为经典,才能使传统文化在城市开发中得到传承。
1. 吴文化具有鲜明的水乡文化色彩苏州是吴文化的发源地,有着几千年的历史积淀,可喜的是一批来自境内外的知名品牌开发商与苏州本地开发商,在为苏州塑造新的建筑产品的时候,仔细地分析了吴文化的每一个细节,取得了让世人刮目的业绩。
苏州因水而美,因水而秀,因水而灵,因水而富。
以小桥流水为主的水文化是苏州文化的重要特征。
因此,可以说,苏州的水文化是历史的底蕴,有其特殊的意义。
近十年来,一批品牌开发商纷纷瞄准苏州的湖畔板块太湖、金鸡湖、青剑湖、独墅湖、阳澄湖、石湖板块等,一路攻城略池,抢占最佳优势。
他们深谙苏州的美学情趣,将流水诗意,引入别墅生活、小区生活。
独创的活水导入体系,层层环绕,使苏州人心中向往的小桥流水意境,再次在湖畔板块上大量呈现。
随着苏州市城市开发步伐的不断加快,截止2010 年底,苏州建成区面积已由原先14.2 平方公里的古城拓展到228 平方公里。
苏州水乡的桥梁建设也随之开始了新的大手笔。
最早是在苏州太湖水域上建起了全长4308 米、181孔的国内内湖第一长桥,宛如长虹卧波把她与苏州国家旅游度假区连在了一起,又如一条飞舞的银练飘落在太湖群岛之间,景色蔚为壮观。
继而在苏州古运河上架起了雄伟壮观的狮山大桥、何山大桥、竹园大桥;如今在园区、新区、吴中区、相城区的湖面、河道上架起的一座座风姿绰约、造型多变的桥梁,一次次刷新了苏州古代水乡建桥史的记录。
2003 年起,苏州市委、市政府为了缓解苏州古城的交通压力,建造了总长25.7 公里的环城立交桥。
吴文化与苏州历史文化名人剖析
吴文化与苏州历史文化名人一、吴文化的概念:“吴”,即吴地;“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给它下一个严格和精确的定义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自20世纪初以来,不少哲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一直努力,试图从各自学科的角度来界定文化的概念。
然而,迄今为止仍没有获得一个公认的、令人满意的定义。
据统计,有关“文化”的各种不同的定义至少有二百多种。
一般而言,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凡涉及精神创造领域的文化现象,均属狭义文化。
我们这里所讲的指的是广义的文化。
那么什么是吴文化呢?吴文化即吴地、吴人的传承文化。
是指吴地自有人类开始,直至现今的各种物质的、精神的文化创造。
正如著名先秦史学专家李学勤先生所述:“吴文化泛指吴地的文化,把吴国文化前后的源流,以至后世吴地的文化的蓬勃发展都概括在内。
”由此看来,吴文化是一种地域文化。
吴文化的地域,一般说来即是以太湖流域为核心(即苏州),包含西至南京,北至扬州、淮阴一线以南地区,东合上海,南括浙西地区。
可见,吴文化的地域是非常广泛的。
如盛唐前期诗坛上活跃着四位“文词俊秀,名扬于上京”的诗人,他们就是被称为“吴中四士”的贺知章、张旭、包融和张若虚。
其实他们当中只有张旭一人是吴郡人(今江苏苏州)人,其他三人中,贺知章是越州水兴(今浙江萧山)人。
包融是润州延陵(今江苏丹阳)人,张若虚是扬州(今江苏扬州)人。
二、吴文化的起源:吴文化历史悠久,约五千多年以前,吴地这一带由于和中原地区缺少往来,曾被中原人看作是“断发纹身”的“蛮夷之地”。
商朝末年,周部落在今陕西凤翔岐山一带诞生,部落领袖古公亶父(后来周武王伐纣而有天下,追尊古公为太王)有三个儿子,长子泰伯,次子仲雍,少子季历。
长子泰伯婚后无子女,三弟有子昌,聪明伶俐即周文王。
按照祖制,泰伯是法定的君位继承人,但古公认为季历的儿子昌,有圣人的瑞相,预料他将能兴周,有意传位给季历,以便再传给昌,但未明显表示。
研究和普及吴文化的有益读本——推荐《古吴源流胜迹》
研究和普及吴文化的有益读本——推荐《古吴源流胜迹》赵龙
【期刊名称】《江南论坛》
【年(卷),期】2002(000)010
【摘要】千百年来,太伯奔吴的事迹一直在江南民间流传,代代不绝。
而太伯奔吴的基本事实,则由太史公非常确凿地记述在《史记》文献中:太伯作为长子,三让王位于其弟季历,偕二弟带族人远走高飞,长途跋涉数千里,直奔当时蛮荒之地的太湖之滨,最后定居梅里,也就是今天我们无锡地界,并入乡随俗,“断发纹身”,以中原先进的文化和生产技术开化了土著居民,受到土著族人的拥戴,建立了句吴国,从而也开创了吴国的历史和古吴文化。
【总页数】1页(P46)
【作者】赵龙
【作者单位】江苏省人民政府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5
【相关文献】
1.勾吴渊流——古吴文化新议 [J], 刘侬
2.两河文明交融和冲突的交岔点与吴文化研究的新视角--吴恩培<勾吴文化的现代阐释>的学术特色浅析 [J], 刘丹;徐静
3.吴姓姓氏源流与陈留吴氏 [J], 吴江
4.闽南文化普及的有益尝试——张山梁的《王阳明读本——“三字经”解读本》
[J], 陈支平;
5.吴文化研究:“吴文化研究”栏目发展研讨会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戈春源:弘扬吴地“德泽于民”的优秀传统
戈春源:弘扬吴地“德泽于民”的优秀传统“德泽于人民”是吴地政治家、思想家与士绅的优秀传统。
他们把它作为追求的目标与生活的理念,孜孜以求,给后代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一、德泽于民的肇始“德泽于民”,指执政者具有个人优秀的道德修养,立政清明,施惠于民众。
这一理念在吴地肇始于初祖太伯。
商末太伯放弃政位,南奔吴中,实行周道,“治以周礼”(《潜夫论·志氏始》),教吴冠带,被吴人拥立为主。
他修筑城郭以加强防御,开凿河川以备旱涝,修治“伯渎”等水利工程,发展民生,在数年之间,“人民殷富,教化大治,东南礼乐,实始基焉。
”(汉糜豹《太伯墓碑记》)太伯后裔,多以谦让为德,恩泽百姓。
吴王寿梦即位,学习中原礼乐,咏歌三代之风,形成和谐气氛。
寿梦幼子季札,为不违背“立嫡以长”的旧制,遵循先王之礼,三次辞让兄长给予的王位,称“后三让”。
他诚心待人,出使晋国时,心许徐君以随身所带的宝剑,但有上国之使而未献。
在回吴路上,徐君已死,季札竟将宝剑挂墓树而去。
他主张“好善而择人”,“慎之以礼”,其“廉让之行,终始若一”,(汉王充《论衡·书虚篇》),深得民心。
后阖闾除僚自立,季札以为只要百姓不废其君,符合民意,阖闾自可当王。
于是,季札退避封地,直接经营农耕生产,发展经济。
寿梦三子夷末,有德行而合乎法度;有道德,就不会失去民众;合乎法度,就不会办错事情。
由于道德光耀,使百姓亲附、遵守法制,国家走向强盛。
阖闾,号称春秋五霸之一,他具有高尚的道德,勤俭治国,厚爱其民。
有次,他与孙武讨论,晋国六家贵族,谁将最后获得晋国政权的问题。
孙武说,赵氏对待人民宽厚宏量,田税用小斗收粮,计算土地面积却用大幅丈量,减轻人民的负担。
因而赵氏将获政权。
阖闾听了连连称善。
阖闾“亲其民,视民如子,辛苦同之,”(《左传·昭公三十年》)“天有灾疠,亲巡孤寡而共其困乏”,“勤恤其民,而与之劳逸,是以民不罢劳,死不知旷。
”由于阖闾能关护民众,与他们同甘共苦,因此百姓不知疲劳,懂得死的价值。
运河始段在今苏州考
运河始段在今苏州考
戈春源
【期刊名称】《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0(027)004
【摘要】隋唐大运河是在自然湖泊河流、原人工河渠的基础上,经改造修建,加上新挖河道,串通连接而成.关于运河上第一段人工河道,一般都认为是周敬王三十四年(吴王夫差十年,公元前486年)所建的邗沟(也称邗江).但根据<史记>、<吴越春秋>、<越绝书>等记载,可以得出结论:苏州护城河应是运河的首段,吴古通江水道亦早于邗江的开凿,所以运河的第一段应在今苏州.
【总页数】4页(P85-88)
【作者】戈春源
【作者单位】苏州科技学院,人文学院,江苏,苏州,21500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901.9=42
【相关文献】
1.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苏州模式"探析r——京杭大运河苏州段和古城申遗成功后的再思索 [J], 陶莉
2.千年运河重焕青春——苏南运河苏州段整治工程简介 [J], 张云;钱泉芳
3.江南运河苏州段改道工程对苏州水网水量水质特性的影响 [J], 陈绍良
4.大运河遗产廊道的保护传承与活态利用——以苏州段运河为例 [J], 杨昀
5.后申遗时代大运河苏州段滨水景观地域文化特色体现——以苏州运河公园景观改造为例 [J], 陈颖;马建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长江流域(五)|独领风骚“吴文化”
长江流域(五)|独领风骚“吴文化”随着大运河的开通和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隋唐时期吴越文化的地位日显重要。
史学大家钱穆先生曾说:“唐中叶以前,中国经济文化之支撑点偏倚在北方(黄河流域);唐中叶以后,中国经济文化支撑点偏倚在南方(长江流域)。
此大转变,以安史之乱为关捩。
”吴越文化由“吴文化”和“越文化”组成,两者有共同点也有相异处,为了更好地帮助果粉儿们了解两大文化,小红果今天先来介绍其一——在各个领域都独领风骚的“吴文化”。
江苏——吴文化吴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泛指吴地古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所有成果。
吴地文化的区域包括苏南的太湖流域以及无锡、苏州等江南地区,其中苏州、无锡、常州一带是吴文化的发源地与核心区域。
吴文化以先吴和吴国文化为基础,经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的生长,及隋、唐、宋、元历代发育,至明代形成高峰。
清代以来,随着中国封建社会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萌芽,吴文化开始从传统文化定式向现代文化方向转型。
“吴文化”的成果苏州地处长江三角洲,是历史形成的吴文化中心,在这块得天独厚的土地上,先辈以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为世人所景仰和瞩目的文化成果。
从物质层面看:有被法国启蒙主义大师孟德斯鸠称为“鬼斧神工”的苏州古城及在其基础上形成的水巷风貌;有令著名爱国诗人屈原叹服的“吴戈”;有巧夺天工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古典园林;有美轮美奂的丝绸;有名列全国四大名绣之一的“苏绣”;有古朴凝重的“香山帮”建筑;有精细雅致的吴中工艺等。
从文化层面看:有“百戏之祖”的昆曲;有被称为中国最美的声音的苏州评弹;有名家辈出的吴门画派;有历史上被称为“南桃北杨”的桃花坞木刻年画等。
桃花坞木刻年画等这些光彩夺目的文化成果,既是苏州对吴文化的发展作出的历史性、代表性贡献,也是苏州对中华文化作出的独特而卓越的贡献。
吴门画派“吴文化”的特征吴文化是一种具有鱼米之乡特色的“才智艺术型”地方文化,“秀慧、细腻、柔和、智巧、素雅”是其文化特征。
简论淮安在古吴国北部的重要地位
简论淮安在古吴国北部的重要地位
戈春源
【期刊名称】《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6(028)001
【摘要】一些权威的史书与舆地著作,几乎一致肯定淮安在春秋时属于吴.从时间推测,早在西周后期,淮安已并入吴国.淮安地区在春秋时期是吴国北方的军事要地.淮安地区应划归古吴文化的区域之内.
【总页数】2页(P131-132)
【作者】戈春源
【作者单位】苏州科技学院,历史系,江苏,苏州,21500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25
【相关文献】
1.千古金台安在哉 [J], 李文辉
2.春秋后期吴国盛衰简论 [J], 张诚
3.“古淮”牌老淮猪肉生产技术要点 [J], 季香
4.公安在职培训简论 [J], 曾芯;姚力
5.集安在高句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及其遗产表现 [J], 魏存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戈春源:苏州六十年来吴文化研究的成就——以古吴国为例建国六十年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中,苏州的吴文化研究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事实。
重视地方历史及其文献的研究,应该说是吴地的优良传统。
早在东汉,已出现反映吴越历史风物的《吴越春秋》、《越绝书》两书,被称作中国地方史志的滥觞。
今存明清以前的方志有《吴地记》、《吴郡图经续记》、《吴郡志》、《玉峰志》等。
《吴郡志》是现存十几种宋代方志之一,它引证浩博,内容丰富,是研究宋代苏州的重要史料。
明清之后更掀起了编志的热潮,不仅连续不断地纂修各种府、县、乡志,而且山有山志,水有水志。
但是,方志地经,仅是资料的一种罗列,还缺乏现代意义上的文化研究。
1936年8月,“吴越史地研究会”的成立,标志着现代吴文化研究的起步。
该研究会成员根据考古发掘,在吴地陆续发现了众多新石器时代遗址,揭示了东南与中原文化之间的密切联系,充分肯定了江南地区有中国古代文明建设中的巨大作用。
一些吴越史料在这时被发掘整理出来。
但他们的研究编重了考古与书面文献的整理,还缺乏综合性、多学科的审视。
同时,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吴文化研究归于沉寂。
真正的吴文化研究,应该是从新中国成立以后开始。
一、吴文化研究的进程建国以来苏州的吴文化研究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从解放至“文革”是第一阶段。
这一时期吴地考古成就引人注目,对越城遗址的认定,为吴越战争提供了一个实例。
江苏师院历史系对玄妙观机房殿中清雍正《永禁机匠叫歇碑》的发现与阐释,证实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存在,反映了吴文化的先进性。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镇江烟墩山出土西周康王时代青铜器宜侯矢簋,其120字铭文,再现了西周初年吴地的社会关系与阶级状况,引起了广泛关注。
一些著名学者根据铭文探讨了吴国的社会制度与历史进程,并引发了吴国中心是否在宁镇地区的争议。
同一时期,另一个考古的重大成就就是湖熟文化的发现,它是深受中原周文化影响的分布于江淮地区的特殊青铜文化。
南京博物院根据湖熟文化特点,认为吴国是太伯、仲雍南奔后与宁镇地区荆蛮族相结合的产物,吴国文化与太湖流域越族良渚文化有显著区别。
这篇论文加重了“吴国起源于宁镇说”的分量。
苏州学者积极参预了上述两个考古成果的讨论,大部分学者仍坚持吴国与吴文化起源于太湖流域的观点。
十年动乱,除了南京博物院与苏州博物馆考古组在草鞋山等地作了些考古发掘之外,谈不上任何文化研究。
改革开放的春风使苏州吴文化研究走上第二个阶段。
这一阶段以多视角、全方位研究为其特色。
1980年9月以江苏省考古工作者为主,倡议成立省级吴文化研究会。
1983年,经考古工作者与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江苏省吴文化研究会成立。
以后,吴文化研究会的队伍逐步扩大,从历史学、社会学、民俗学等不同角度探讨吴文化的特征与作用。
苏州学者积极参加省级学会的活动,并相应成立了吴文化研究机构,苏州大学吴文化研究室、苏州职业大学吴文化研究所相继成立。
一些专门性学术研究组织,如儒学、园林、昆曲、评弹、中医、古都科技史等研究会纷纷组成。
苏州大学、苏州铁道师院、苏州师专的学报、《传统文化研究》都辟有吴文化或吴越文化研究的专栏。
苏大出版了《吴文化资料选辑》、《吴文化研究论文资料目录索引》。
苏州市文化局主持编写、出版了苏州丛书计有《苏州史记》等16种,对2500年来苏州历史风貌与传统特色文化作了概括的疏理与论述。
苏州学者还积极参加了无锡吴文化公园主持编写的《吴文化知识丛书》,计有十几种。
这一时期出版的综合性论文集与专著有石琪主编的《吴文化与苏州》,叙述了苏州悠久的历史与城市的发展,探讨了经济文化发展的轨迹及其特点。
潘力行、邹志一主编的《吴地文化一万年》,重点在珩原吴县地区的考古发扬研究,兼及吴地文艺、园林、绘画、经学、科技、农商文化的探析,从不同角度,尤其从考古角度反映了历史面貌。
戈春源、叶文宪《吴国史》是第一部关于古吴国的专著,它在吴的来历、吴的兴灭原因等,都有自己的见解。
管正《孙子兵法与行政管理》一书,从孙子军事哲学的视角对现代行政管理作了审视。
新世纪以来,苏州市的吴文化研究进入第三阶段。
2002年,以苏州市政协老委员为主体,吸收苏州高校与其他文教单位的专家学者参加,成立了苏州市吴文化研究会这一民间性的吴文化研究团体。
下设办公室、学术委员会、古城古镇古村专业委员会及各研究活动小组,开展研究活动。
研究会还出版内刊《吴文化研究》,已发行29期,设有“学术论坛”、“调查报告”、“历史长河”、“文化遗产”、“民俗风情”、“工艺制作”、“艺坛人物”等专栏,全面反映了当前吴文化研究的成果,成为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也是宣传吴文化的重要窗口。
研究会的专业委员会和专题调研组对苏州急需解决的一些文化热点,作了细致的调查。
关于桃花坞地区文化资源、古城古镇古村保护、城区及乡村旅游等调查报告,反映了现实状况,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对苏州市文化建设起了促进作用。
吴文化研究会成立不久,积极支持苏州市文化局“吴文化与现代化论坛”的召开。
会后出版了论文集。
这次论坛探讨了吴文化的特征、苏州古城保护、吴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及今后吴文化的开发利用。
既是一次吴文化研究成果的展示,也是一次吴文化研究队伍的检阅。
这一时期涌现了大量的研究成果。
如吴恩培的《勾吴文化的现代阐释》联系社会文明发展动态,提示太伯奔吴至夫差兵败自杀的过程,显示了吴国文化概貌与变化特点。
许树东主编《古都苏州新天堂》,收集众多苏州古城的历史与典型文化特征的文章。
戈春源等作《吴文化简史》扼要地介绍了吴地物质与精神文化演变的脉络。
王卫平《吴文化江南社会研究》,总结了吴国崛起与盛衰经验,阐述吴文化的流变与特征。
叶文宪《吴国历史与吴文化探秘》,是一部探讨吴史源流与吴国古城、墓葬、器物特点的普及性学术著作。
原市经委教育培训处长徐国保《吴文化的根基与文脉》,介绍了古吴国地理概况与吴地农业、手工业及其文化心理特色。
陆咸《吴史杂论》,对苏州的一些历史真相进行了考辨。
张志新作的《吴史漫考》也对吴国与吴地历史作了深入探讨。
汪长根、蒋忠友在《苏州文化与文化苏州》中对苏州文化的历史、精神实质作了探索,为苏州建设文化强市,提出了建议。
现已出版的有苏简亚主编的《苏州文化概论》与王国平主编的《苏州史纲》。
王稼句、陈其弟的《苏州文化丛抄编》、《吴中小志丛刊》、徐刚毅关于苏州旧时图录与照片的汇集。
为吴文化研究提供了翔实的资料。
此外各区也都组织编写了诸如《文化沧浪丛书》、《历史人物与金阊》、《吴县风物》一类的普及型学术著作。
吴文化研究可谓盛况空前,一派繁荣。
二、研究成果的丰富性六十年来苏州吴文化研究成果丰硕。
对于吴文化的性质特点、吴文化的历史及其区域界定、苏州城址所在、城市空间结构变迁、吴地政治军事、经济发展、文化脉络以及各文化门类,几乎都有专门著作与论文问世。
由于篇幅所限,现就古吴国文化研究成果作一概述。
关于古吴文化的特征是什么?有人认为是在平地上推土起封的土墩墓为考古学上吴文化特征;而有人与之不同,主张石室建筑为吴文化的特点所在。
有人从民俗学的角度,认为断发文身是吴文化的特色。
王卫平根据考古成果,认定断发文身这一习俗与图腾崇拜有关。
1984年,考古工作者在镇江断山顶发掘了春秋吴国墓,发现了一件青铜鸠杖与一件悬鼓,上面铸有龙纹和五个断发文身的人像。
一些学者根据这一发现,对断发文身作了解析,认为这表示吴人是龙的子孙,来避免其他水族的侵害。
因此,吴族崇拜的图腾应是蛟龙。
至于是什么龙?苏州学者也能直抒己见,进行深入的探讨,有鳄鱼、葫芦、闪电诸说。
苏州学者积极参与了何处为吴文化中心的讨论。
多数学者认为,吴文化的中心始终在太湖流域。
顾颉刚认为太伯、仲雍建国后沿汉水而行,过了若干年后才迁移苏州地区。
叶文宪也认为吴人先到皖南、宁镇,其后向东迁移扩张,最后才定都于太湖流域苏州一带。
太伯奔吴,是否是“三让”的结果?陆振岳认为奔吴是太伯在兄弟争位中失败的记录,而不是主动的谦逊退让。
殷伟仁认为,吴国建立的本身是一种军事征服,是中原国家模式的移植,而不是“入而从俗,化而长之”。
对吴国后期的都城所在,苏州学者经研究后几乎一致否定了宁镇说与无锡闾江说,肯定在苏州。
廖志豪、钱公麟、张照根、陈兆弘、钱正论述了吴都的基址与变迁,对苏州古城规模、形态作了考析与深入研究。
戈春源肯定吴都在今苏州老城区的基础上,探讨了苏城空间结构的稳定及基址一直未迁的原因。
徐刚毅对苏州古城价值及其保护提出了恳切的意见。
关于古代吴国的疆域变迁,王卫平在《寿梦以前吴国史探讨》中作了深入的探析,并对当时吴国国力作了评估。
戈春源《吴国疆域补考》一文,认为吴国后期疆域南至今嘉湖、广德,西南至皖南、江西,西从六(今六安)至州来(今凤台),北至山东南部,考证较为详密。
王卫平等就春秋吴国人物写出了系列文章,充分肯定了阖闾、夫差在吴国称霸中的作用。
对伍子胥与伯嚭也作了实事求是的评价,并作有《伍子胥》书。
戈春源《端午节起源于伍子胥考》一文,提出“赋予端午节纪念意义的人物首推伍子胥而不是屈原”的论点,成为苏州端午节申请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依据。
吴恩培编成《伍子胥资料》,收集较完整。
孙子及其兵法研究,一直是吴国史与军事科学上的热门话题。
管正《孙子兵法与吴文化研究》及《孙武与吴地》两书,论证了《孙子兵法》受吴国军事思想浸渍并形成于吴地的事实。
沙镇寰与谈世茂作《孙武》介绍了孙子的生平与兵学成就。
陆允昌《孙武研究新探》对孙武出身经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苏州六十年来吴国文化的研究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既有史料的考证,也有理论的阐释,做到提高与普及相结合,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是我市吴国文化研究的重要特点。
三、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建国六十年,特别是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政策得到进一步落实。
在古吴文化的研究中,苏州学者争论最激烈的有下列几个问题:关于吴族的来源。
一些学者倾向于周族与东夷的结合,而周国荣认为太湖地区良渚文化发达,无须外人来开发,从而否定了太伯奔吴说,吴文化是土著居民独立创造的产物。
王卫平认为“勾吴”之“勾”,不是发语词,而是太伯、仲雍征服干国这一段历史的辐射,吴族是周与干族的结合。
殷伟仁从语言文字的角度进行考察,认为“勾”即“勾勒刻画”;吴与“鱼”相通,“勾吴”即“勾勒刻画鱼纹”之族。
吴是周人的一支与夷蛮越族余部同化的新部族。
叶林生根据先民的图腾崇拜、原始宗教意识及葬式,认为吴文化创造者是东夷部落。
关于吴国政治中心的争论。
吴国早期的都城所在地,一些学者仍坚持太湖流域无锡梅里说。
而王卫平、叶文宪等根据考古资料认为是在镇江丹徒地区。
对古吴国后期都城的具体位置争论更加热烈。
苏州博物馆钱公麟在《春秋时代吴大城位置新考》等文中,提出今苏州城建于汉代而吴大城在灵岩山麓的观点。
张照根《吴都西江考》、叶文宪《木渎春秋吴城的发现及其重大意义》等,为古吴都在今苏州西郊灵岩山作了进一步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