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锦瑟》教学设计
《锦瑟》教案(通用14篇)
《锦瑟》教案(通用14篇)《锦瑟》教案篇1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中国古代诗歌浩如烟海,其中的名诗佳句多如繁星。
人们或许并不知道它们出自何人之手,却能将其熟记于心,并千古传诵。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完成下面的诗句对接。
1.资料链接1——名诗对接。
①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②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③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④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你能说出这些诗句的是谁吗?(李商隐)今日我们来共同学习李商隐的代表作《锦瑟》。
二、了解同学就自己搜集的关于李商隐的资料进行沟通。
老师对同学沟通结果予以梳理,指导同学学会搜集信息、筛选信息、整理信息。
李商隐,晚唐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县人)。
他年轻时受牛党令狐楚赏识而中进士,后来又被李党王茂元招为女婿,因此牛党认为他背恩负德。
牛党掌权后,他始终在政治上受到压抑,郁郁不得志,成了牛、李党争的牺牲品。
46岁时死在荥阳。
李商隐的诗歌,有的抒发自己政治失意的苦痛心情,有的反映晚唐的政治生活,有的是托古讽今的咏史之作,还有一类描写爱情生活的无题诗,最为后代读者所宠爱。
他的诗有独特的艺术成就,构思新巧,词藻华美,想象丰富,风格动听缠绵。
但有的作品伤感情调比较浓重,用典过多,隐晦难解。
有《李义山诗集》。
三、赏析《锦瑟》(一)教你方法:学诗三步走读:倾情诵读,整体感知。
悟:感受形象,体会意境。
品:咀嚼涵泳,品尝语言。
(二)诵读诗歌,初步感知。
1.请两名同学诵读诗歌,老师及其他同学指出其诵读的不足或错误。
听朗读录音。
2.同学听读,在听读中把握诵读节奏,感受诗的韵律,体会诗的意境。
3.同学结合解释译读诗歌,了解诗歌内容,理解诗歌主旨。
(三)感悟诗意,理解主旨。
引导:我想大家在读的过程中肯定有所感悟,现在就请同学们来谈谈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你从诗中捕获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可就全诗内容谈,也可就其中一字一句给你的感受来谈。
《锦瑟》课文教案
《锦瑟》课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锦瑟》。
(2)理解《锦瑟》的诗意、诗境和艺术特色。
(3)分析李商隐的生平背景及其对诗歌创作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锦瑟》。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古代诗歌的魅力,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2)培养学生热爱文学、崇尚美的情怀。
(3)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人生观。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锦瑟》的诗意、诗境和艺术特色。
(2)李商隐的生平背景及其对诗歌创作的影响。
2. 教学难点:(1)《锦瑟》中的一些生僻词语和典故的理解。
(2)如何把握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李商隐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锦瑟》的,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锦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意境。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锦瑟》中的意象、情感和艺术特色。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诗歌解析:(1)解析《锦瑟》中的关键词语、典故和意象。
(2)分析李商隐的诗歌创作风格及其独特之处。
5. 情感体验:(1)让学生发挥想象,体验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2)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锦瑟》的诗意、诗境和艺术特色。
四、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锦瑟》。
2. 结合课内所学,分析李商隐的其他诗歌作品。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思维发展,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水平。
六、教学策略1. 利用多媒体手段:在课堂上可以运用多媒体展示《锦瑟》的朗诵视频、古琴曲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锦瑟》教案3篇
Only your smile can make you find light in the endless darkness.同学互助一起进步(页眉可删)《锦瑟》教案3篇《锦瑟》教案篇1(一)知识目标:了解李商隐及其诗歌。
(二)能力目标:鉴赏这首诗,品味诗歌意境,从而领会诗歌美质。
(三)情感目标与价值观目标:学习各诗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了解诗人的不同艺术风格。
(四)重点:鉴赏本诗哀怨的基调、迷离的意境、清丽的语言。
(五)难点:本诗的旨意。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中国文学史上,唐代的诗歌浩如烟海,唐朝的诗人灿若繁星。
但其中有一个诗人,他一不小心陷入了朋党之争,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这个诗人就是李商隐;他的一首《锦瑟》诗,让无数人煞费心思,绞尽脑汁,希望能从这首诗中更多地发现诗人,更深地理解旨意,于是,这首《锦瑟》便成为中国诗歌史上“斯芬克思之谜”。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探讨这一首诗。
二、对于李商隐,我们并不陌生,因为他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千古名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乐游园》);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无题二首(其一)》);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矩成灰泪始干(《无题》)。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晚晴》);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嫦娥》);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贾生》)。
三、作者简介:李商隐(812~858),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诗人,与杜牧齐名,称“小李杜”。
他十六岁受东都(洛阳)留守令狐楚赏识,二十五岁时,李商隐得令狐父子之援而中进士,可就在这时,令狐楚染病去世。
没了生活依靠的李商隐,一时茫然不知所措,恰也是这个时候,属于李党的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因爱慕其才,聘请他去府中掌书记,并且还把女儿嫁给了他。
原先李商隐出自令狐楚门下,自然被归入了牛党的阵容;现在李商隐又成了李党的东床快婿。
“忠臣不事二主”,而李商隐却如此轻易地“改弦更张”,是可忍,孰不可忍?于是,他的一生便始终伴随着牛党人的咒骂、诋毁、中伤,最终他也就成了那政治旋涡中的溺水者。
《锦瑟》教案教学设计(通用11篇)
《锦瑟》教案教学设计《锦瑟》教案教学设计(通用11篇)中国古代诗歌浩如烟海,其中的名诗佳句多如繁星。
下面来欣赏唐朝诗人李商隐《锦瑟》教案教学设计!《锦瑟》教案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了解李商隐的有关生平和创作特色;2.领会这首诗的意境、情感、主旨和艺木技巧。
重点难点:诗的意境、情感、主旨和艺木技巧。
学习方法:诵读,理解,思考,讨论。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与内容:一、导入与作者简介。
(一)导入新课中国古代描写音乐的著名诗文:1.白居易的《琵琶行》2.李贺的《李凭箜篌引》3.苏轼《赤壁赋》4.刘鹗《明湖居听书》5.韩愈《听颖师弹琴》6.郎士元《听邻家吹笙》7.李白《听蜀僧濬弹琴》8.李商隐《锦瑟》(认为是咏瑟之作)(二)作者简介李商隐(约812年或813年—约858年),汉族,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
他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市),生于河南荥阳(今郑州荥阳)。
诗作文学价值很高,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都在家族里排行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
在《唐诗三百首》中,李商隐的诗作有22首被收录,位列第4。
其诗构思新奇,风格浓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
但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都爱西昆好,只恨无人作郑笺”之诮。
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
死后葬于家乡荥阳。
他一生大约创作了六百多首诗,有《李义山诗集》。
诗歌创作中,则写出了大量抒情感怀类的诗篇,尤以晚年的无题诗和咏史诗成就最大,本课选读的两首诗,就是其代表作。
3.关于《锦瑟》《锦瑟》一诗,堪称李商隐诗集中的压卷之作。
然而,对于这首诗的旨意,千百年来聚讼纷纭,莫衷一是。
这首诗,如果从具有高超的艺术成就和具有丰富的多解性两方面看,可以说古代诗歌无一能比。
元代的元好问就曾发出这样的感叹:“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华年。
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
《锦瑟》教案
《锦瑟》教案《锦瑟》教案《锦瑟》教案篇1教学目的要求:1、知识目标:了解这两首诗歌的内容,这里包括所描绘的景(意象)等。
2、能力目标:掌握诗歌表达的主要表现手法等,学会鉴赏诗歌中的名句等,背诵这两首诗歌。
3、思想感情和价值观目标:体会这两首诗歌作者各自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掌握诗歌表达的主要表现手法等,学会鉴赏诗歌中的名句等,背诵这两首诗歌。
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教师渗透一定的诗歌鉴赏的方法,让学生自己从方法中提升能力培养。
教学过程:一、《登高》(一)、题解杜甫诗以律诗见长,《登高》便成了杜甫的一首最有名的七言律诗。
此诗是作者在代宗大历二年(767)九月重阳节登高时所作。
当时杜甫身居夔州,已经五十六岁,长期颠沛流离的生活,加之心情抑郁忧愤,致使诗人身患重病。
重阳登高无心游赏,触景伤怀,抒发了自己的内心的感慨。
(二)、学生自读感悟1、自读全诗2、根据注脚,解读诗歌的内容与结构前四句写登高见闻,重在写景,以天、风、沙、渚、猿啸、鸟飞、落木、江水构图;后四句依景抒情,写诗人长年飘泊、老病孤愁、忧国伤时的感情。
3、思考情景间的联系,感悟沉郁顿挫的美学风格。
(1)、前四句所绘的秋景图是一幅什么样的图画,溶铸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明确:是一幅凄凉的秋景图。
诗人登上高处,峡中不断传来“高猿长啸”之声,使人顿生悲情;接着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一种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自然而生,尤其是“无边、不尽”,透出其沉郁悲凉,不仅写出了空间的广漠,更强调无处不含悲秋之气。
(2)、后四句的所思所感,是如何内化为整个民族的苦难与艰辛的?明确:第三联从时空着笔。
由异乡飘泊到生病残生,“万里、百年”呼应上联的“无边、不尽”,使悲秋具体而沉痛。
第四联从白发日多写到护病断饮,使人联想到潦倒不堪的根源是时世的艰难。
这样,诗人忧国伤时的情操,便跃然纸上。
4、鉴赏对仗工整的形式美。
(1)、请同学以诗中的某一联为例,研讨对仗工整的形式美。
锦瑟-人教版必修3语文教案
锦瑟-人教版必修3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锦瑟》一文,使学生了解陶渊明的生平及其不同寻常的文学成就;2.理解《锦瑟》的语言特点和艺术风格,整体把握其意境和思想内涵;3.通过分析《锦瑟》的文学结构、语言表达技巧,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和批评水平;4.激发学生的文化兴趣和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锦瑟》的语言特点和艺术风格;2.完整地掌握《锦瑟》的文学结构和意境;3.通过分析《锦瑟》的语言表达技巧,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和批评水平。
教学难点1.理解《锦瑟》的深层意义和象征意义;2.分析《锦瑟》的篇章结构和语言表达技巧。
三、教学方法1.阅读方法:通过师生交流讨论,发现文章创作手法,掌握作者呈现意境的方式。
2.听写方法:通过听写锦瑟部分文字,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语言感知能力。
3.朗读方法:通过朗读,体验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节奏,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感受能力。
4.探究方法:通过分析《锦瑟》的篇章结构和语言表达技巧,提高学生的批评和审美能力。
1. 导入(10分钟)1.播放陶渊明简介的视频,并通过教师讲解,介绍陶渊明作为一个文学巨匠的背景,引导学生对文学家及其作品有一个初步认识。
2.通过提问和介绍,分析《锦瑟》的故事背景,相应的文学背景,以及是否有其他作品中涉及到了类似主题等。
2. 理解(25分钟)1.朗读《锦瑟》全文。
2.阅读讨论,通过师生互动,理解和诠释文本涉及到的一些文化、思想、历史等。
如“况复”、“乐”等含义,以及作者的文化背景和思想基础。
3.探索课文的表达技巧,如比喻、对仗、排比等,分析这些技巧如何加强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3. 分析(25分钟)1.分析《锦瑟》的文学结构,如总开头、中心、末尾,以及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和作用。
2.对文章的语言表达进行细致分析,包括文章中的形象、意境、情感等,并挖掘这些表达技巧和意象在烘托思想内涵方面的作用。
《锦瑟》教案6篇锦瑟教案教学过程
《锦瑟》教案6篇锦瑟教案教学过程下面是我分享的《锦瑟》教案6篇锦瑟教案教学过程,供大家赏析。
《锦瑟》教案1◆自读导言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品味诗歌意境,从而领会诗歌美质。
3、学习各诗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了解诗人的不同艺术风格。
◆自读程序1、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
2、理解内容,赏析意境。
诗词之美多美在意境的塑造。
所以诗词赏析重在其意境的塑造。
自读时在初步了解诗文内容的基础上去品味意境。
3、背诵。
◆自读点拨1、背景说明2、总体内容把握《锦瑟》——锦瑟本来就有那么多弦,这并无“不是”或“过错”,诗人却开始硬来埋怨它:锦瑟呀,你干什么要有这么多弦?聆锦瑟之繁弦,思年华之往事;音繁而绪乱,怅惘以难言。
佳人锦瑟,一工繁弦,惊醒了诗人的梦境,不复成寐,无限悲感,难言冤愤,如闻杜鹃之凄音,送春归去。
此时,皎月落于沧海之间,明珠浴于泪波之界。
月、珠、泪在诗人笔下,已然形成一个难以分辨的妙境。
蓝田山日光煦照,山中玉气冉冉升腾(古人认为事物都有一种一般目力所不能见的光气)。
如此情怀,岂待今朝回忆始感无穷怅恨,即在当时早已是令人不胜惘然了。
3、重、难点分析《锦瑟》是李商隐的代表作之一,它以首句前二字为题,看似咏物,实乃一篇借锦瑟以隐题的咏怀之作。
《锦瑟》李商隐一、导入。
由《无题》“青鸟殷勤为探看”引出作者。
二、解题1、字义山,号玉溪生,河南沁阳人。
2、(注释1)主题:悼亡之作。
3、特色:典故雅致精工;基调哀怨悲愁;意境迷离凄婉;语言清丽隽永。
三、教师范读四、学生结合注释自由颂读五、思考:1、“五十弦”的锦瑟会联想到什么?用了什么手法?明确:自己年近半百。
传统的比兴手法。
2、典故分析:庄周梦蝶——美好扑朔迷离望帝化鹃——相思南海蛟人——破灭蓝山暖玉——迷惘六、主旨归纳:请同学据自己的感受自由谈,可发挥想象和联想。
执著一念的美好情感的破灭;才情不为人知的悲哀;悼亡之作……七、背诵八、作业: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省沁阳县)人,晚唐诗人,与杜牧齐名。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 第二单元 7李商隐诗两首《锦瑟》教案
《锦瑟》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知人论世了解李商隐的生平,探究其名字含义,解读《锦瑟》。
2.理解作者在诗歌中表现的思想感情。
3.赏析理解李商隐诗歌的多种解法,体会诗中各典故的运用。
【重点难点】培养学生多种角度鉴赏诗歌的能力,提高学生阅读古典诗歌的兴趣。
【设计思路】1《锦瑟》是千古诗谜,采用诵读、赏析等多种形式鉴赏2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培养学生探究精神。
【教学过程】一《诗经》诵读1《诗经·郑风·女曰鸡鸣》女曰鸡鸣,士曰昧旦。
子兴视夜,明星有烂。
将翱将翔,弋凫与雁。
弋言加之,与子宜之。
宜言饮酒,与子偕老。
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
知子之顺之,杂佩以问之。
知子之好之,杂佩以报之。
2《诗经·小雅·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吹笙鼓簧,承筐是将。
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我有嘉宾,德音孔昭。
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
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
呦呦鹿鸣,食野之芩。
我有嘉宾,鼓瑟鼓琴。
鼓瑟鼓琴,和乐且湛。
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
二导入:《诗经》中常常琴瑟并举,“琴瑟在御,莫不静好”“我有嘉宾,鼓瑟鼓琴”,琴瑟和鸣,音韵和谐,寓示着夫妻恩爱,宾主融洽。
如果琴瑟分离,没有琴的合奏,只用瑟会弹奏出什么样的音乐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李商隐的《锦瑟》。
三作者简介1李商隐(约813—约858)晚唐诗人。
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
曾三次应进士考试人。
至开成二年(837年),由于令狐绹的推荐,得中进士。
曾任县尉、秘书郎和川东节度使判官等职。
因受牛(僧儒)李(德裕)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
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
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深婉绵密、典丽精工,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
2探究李商隐名字含义《礼》:子生三月,父亲名之,既冠而字之。
诗词《锦瑟》教学设计(精选7篇)
诗词《锦瑟》教学设计(精选7篇)诗词《锦瑟》教学设计(精选7篇)在中国文学史上,唐代的诗歌浩如烟海,唐朝的诗人灿若繁星。
下面给大家分享了《锦瑟》的教学设计,一起来看看吧!诗词《锦瑟》教学设计篇1[教学步骤]一、导入快速入题1. 板书课题。
2. 播放瑟乐《淡月映鱼》。
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乐器弹奏的音乐?这是瑟所弹奏的《淡月映鱼》。
瑟音清幽哀怨,适合弹奏悲怨的曲调。
有人曾经这样来描述瑟乐,他说:如果说筝是青年的爽朗,琴是老者的沧桑,那么瑟便是中年的深沉。
3. 人到中年,在饱尝了人间冷暖,历经人生百态,阅尽沧海桑田之后,李商隐在《锦瑟》中会给我们带来怎样深沉的内心体验呢?让我们走进《锦瑟》。
二、初读感受诗美1. 播放《锦瑟》的朗读音频。
师:你能说出本诗的情感基调吗?(哀婉伤感。
)师:感情基调:哀婉伤感(情感要到位)语速:宜慢音调:低沉节奏:顿挫2. 同学们依据朗读提示和视频范读,自由读诗。
3. 点学生读。
师适当点评。
4. 学生齐读。
三、品读走入诗境1.你能找到诗中直接表达作者情感的词语吗?大声告诉我。
明确:惘然。
师:惘然,迷糊不清貌。
2. 诗作中作者是如何传达伤感而又迷惘的情感的?你能选择其中一联,帮助我们解读吗。
首联: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聆锦瑟之繁弦,思华年之往事;音繁而绪乱,怅惘怨恨以难言。
“锦瑟”,其形美丽精致;其声清幽哀怨,常与忆念、离别等悲怨情绪相联结。
如元代元好问有云:佳人锦瑟怨年华。
宋代贺铸:锦瑟年华谁与度。
“无端五十弦”,犹言没来由地,平白无故地,此时人痴语。
锦瑟到底有多少弦,并不是锦瑟的过错,可是诗人却硬来埋怨它:锦瑟阿,你干嘛要有那么多弦? “一弦一柱”,犹言一音一节,拨动一根琴弦。
瑟具五十弦,拨动瑟弦,繁音促节,令听者顿生烦乱思绪,所谓音繁而绪乱,怅惘以难言。
故一音一节皆引思绪,聆锦瑟之繁弦,思华年之往事。
由此也可见,往事之千重,情肠之九曲。
“思华年”,直言本作是追思之作。
《锦瑟》教案七篇
《锦瑟》教案《锦瑟》教案七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锦瑟》教案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锦瑟》教案篇1【学习目标】1.了解李商隐的生平及其创作情况。
2.理解诗中运用的典故及其寓意。
3.掌握“用典”这一表现方法。
【学习方法】1、因声求气,以声传情;2、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一、知人论世1、李商隐(约813—约858),字,号,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祖辈迁荥阳(今河南郑州荥阳市),是(朝代)最出色的诗人之一。
他擅长诗歌写作,和杜牧合称“”,与温庭筠合称为“”。
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尤善七律创作,人称“”。
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故有“”之称。
2、背景:李商隐从小颖悟,十六岁即以《才论》、《圣论》两篇古文“出诸公间”,并受东都留守令狐楚赏识,令狐楚是当时骈文高手,李商隐得他悉心指点,很快青出于蓝。
二十六岁时,李商隐得令狐父子之援而中进士,次年入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府,后娶其女为妻,琴瑟和谐。
但当时的牛(僧孺)李(德裕)党争激烈,令狐楚属牛党,王茂元则属李党。
李商隐此举被视为投靠王茂元,因此被令狐楚之子令狐绹指责为“放利偷合”,此后一生在牛、李两党的倾轧中度过,困顿凄凉,辜负了“欲回天地入扁舟”(《安定城楼》)的壮志和才华,终年四十六岁。
《锦瑟》作于诗人晚年,因主题难解,被戏称为诗界“”。
他一生大约创作了六百多首诗,作品集有《》。
3、诗歌名句:(1)天意怜幽草。
(《晚晴》)(2)夕阳无限好。
(《登乐游原》)(3)东风无力百花残。
(《无题》)(4)蜡炬成灰泪始干。
(《无题》)(5)何当共剪西窗烛。
(《夜雨寄北》)(6)身无彩凤双飞翼。
(《无题》)二、文本探究:1、颔联和颈联用到了哪些典故?2、怎样理解《锦瑟》一诗的主旨和情感?近人梁启超曾说:“义山的《锦瑟》《碧城》《圣女词》等诗,讲的什么事,我理会不着。
锦瑟教案五篇
锦瑟教案五篇锦瑟教案篇1教学目标1、通过《锦瑟》一诗体味李商隐诗歌的艺术特色;2、多角度理解李商隐《锦瑟》主题思想;2、学习《马嵬》中所运用的对比反衬的讽刺手法。
教学过程今天我们学习李商隐的两首诗歌。
一、作者简介李商隐(约813—约858),晚唐诗人。
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出身小官僚家庭。
曾三次应进士考试,至开成二年(837年),由于令狐绚的推荐,得中进士。
曾任县尉、秘书郎和川东节度使判官等职。
因受牛(僧儒)李(德裕)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
他的诗作,也有揭露现实黑暗的,但为数不多;他的主要成就在诗歌的艺术上,特别是他的近体律绝,其中的优秀篇章都具有深婉绵密、典丽精工的艺术特色。
他一生大约创作了六百多首诗,有《李义山诗集》。
李商隐同其他的诗人一样少负才名,他是开成三年的进士。
他的才华受到当时一位叫令狐楚的高官的赏识,令狐楚亲自传授他骈文的写作方法并推荐他做官,是他的授业恩师。
这时李商隐是很有名气的。
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李商隐的才华吸引了很多达官显贵,有一位叫王茂元的高官也很赏识李商隐,他不仅赏识李商隐,还将自己的女儿王氏嫁给了他。
有的同学就想了,大登科后小登科,这是人生一大美事啊,怎么能说人怕出名猪怕壮呢?我们不要忘记,李商隐生活的时代是晚唐,晚唐时期的党争是特别严重的,令狐楚他是牛党的要员,而王茂元是属于李党的。
虽然这时令狐楚已经死了,但是牛党的人仍然认为李商隐背叛了令狐楚和牛党,而曾经和牛党有牵连的李商隐也不被李党接受。
李商隐就一直在这两党的夹缝中生存,辗转于官场,终不得志,最后郁郁而终。
1、字音锦瑟()弦()柱惘()然马嵬()未卜()宵柝()晓筹()驻()马2、词义春心:伤春之心,比喻对失去了的美好事物的怀念。
可:难道,哪能。
惘然;迷惘,茫然。
宵柝:夜间巡逻时用的梆子。
虎旅:指跟随唐玄宗赴蜀的禁卫军。
六军:周制,天子有六军,12500人为一军。
后泛指军队。
《锦瑟》优质教案设计(通用6篇)
《锦瑟》优质教案设计(通用6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锦瑟》优质教案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锦瑟》优质教案设计篇1《锦瑟》是晚唐诗人李商隐的代表作,它同时可能也是中国最早和最著名的朦胧诗。
今天,我们就一起进入《锦瑟》的世界,来获取属于我们自己的感悟。
(播放课文朗读录音)。
听完刚才的朗读,可以明显感到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深沉婉转而又略带忧伤的。
这忧伤既来自于全诗的主旨内涵,同时也与诗人创作时的生命状态有关:李商隐就是在写作本诗的这一年去世的。
下面,我们将从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依次展开对本诗的探讨。
首联: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1.哪一个词透露出诗人写作时的生命状态?(思华年)-------人生中最美好的时期都已逝去,此时的诗人正处在衰老和对往事的怀想之中。
2.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这幅图景:一位清瘦的老者倚窗而坐,看着靠在墙角的一张装饰华丽的瑟-锦瑟(瑟,是一种音色与古筝相类似的乐器,声音悠长而沉郁),陷入了对往事的沉思。
很显然,眼前这张瑟的某个特性使他产生了联想:从瑟的身上他似乎发现了人生的某种特性,答案在首句的某个词。
(无端)3.“无端”解释?(无缘无故,没来由地)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无端”发生的事情,你们喜欢这样的事情吗?对于李商隐而言,“无端”可能就是他人生的一种苦难:青年时期莫名奇妙地陷入牛、李党争,使自己终身仕途受挫;恩爱的妻子也在中年突然离世-------正是这些不可预测的因素使李商隐失去了很多珍贵的东西。
他将这种种的“失去”化作了首联中浓郁的怀旧与感伤的色调,并以之串联起接下去的颔联、颈联和尾联。
颔联: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1.从这一联开始到下一联四句,作者运用了中国古典诗文创作中一种独特、也很常见的手法?(用典)。
2.庄周句:“庄周梦蝶”是李商隐在他的人生追忆中呈现出的第一个片段,这个典故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庄子有一天晚上做梦,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
《李商隐诗两首》之《锦瑟》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三)共3篇
《李商隐诗两首》之《锦瑟》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三)共3篇《李商隐诗两首》之《锦瑟》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三)1《李商隐诗两首》之《锦瑟》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三)一、学情分析本章旨在探究中国古典文学的艺术魅力,学生要求熟读经典诗文,并能够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及思想境界。
而“锦瑟”这首诗通篇描写了丰富的情感,具有深刻的人生哲理,对于高一学生来说,是一篇既简洁又意味深长的诗歌名篇,有着相当高的阅读难度,需要学生用心琢磨才能领悟其中的深意。
因此,在教学设计中,要扎实基础,注重引导,让学生真正领略到文学艺术之美、道德修养之深、人生哲理之玄。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李商隐及其代表作;有效提取句子,深入探究诗歌中的文化内涵。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总结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吟诵、朗诵、演讲能力。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在欣赏文学作品的过程中,积累对国学文化的珍视、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对社会乐观的态度。
三、教学重点1、能够准确分析诗歌表述的意思和语言表现形式,并掌握古文语言特点;2、理解诗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表达,掌握其思想精神中蕴含的历史和文学价值;3、丰富情感体验,表达个人感受,形成对文学艺术的鉴赏能力。
四、教学方法1、教师生动讲解2、学生阅读李商隐自传、相关批注、历史文献3、学生自主探究,结合图表或现实生活案例对诗歌内涵的理解4、学生展示朗诵、讲解及口头表达能力的能力五、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本章开始前,老师可以先出一幅锦瑟的图片,让同学们发挥自己的想象,猜测一下“锦瑟”可能隐含的意义,借此为后面的学习铺垫。
2、课文朗读和理解同学们根据教材,课前预习本节内容,进行独立朗读,然后老师带领全班读诗并注重解释一些字词的含义以及字句结构的特点;再阅读三遍,分析所读的内容,并带领同学们理解诗歌重点。
在诗歌理解阶段,老师可以启发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总结诗歌的大意,其中涉及到句子成分的整理和意义,让学生深入理解到李商隐对于一元双仄的诗歌押韵及其写作特点。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锦瑟》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锦瑟》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锦瑟》教学设计》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教学目标】1.品读诗歌,感受诗歌缠绵悱恻、怅惘迷离的独特韵味。
2.鉴赏诗歌,理解诗中典故的含义及其高超的表现手法。
3.拓展迁移,理解诗人秾丽精致,追求词美、音美、情美的诗歌风格。
4.感受形象,领悟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学习写作手法。
【教学重点】1.品读诗歌,感受诗歌缠绵悱恻、怅惘迷离的独特韵味。
2.鉴赏诗歌,理解诗中典故的含义及其高超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3.拓展迁移,理解诗人秾丽精致,追求词美、音美、情美的诗歌风格。
4.感受形象,领悟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学习写作手法。
【教学方法】自主预习法、诵读品味法、讨论交流法、质疑探究法、拓展延伸法【教学辅助】微视频、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勾连旧知创设诗境。
(幻灯1)1.诗意导入,进入新课。
师:盛唐飘逸洒脱的李白已经驾鹤西去,忧国忧民的杜甫也在孤船上结束了凄凉的一生;中唐的白居易随着“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长恨歌中长眠了,而风雨飘摇的晚唐,依然出现了一位风格清奇的诗人,他旖旎的情思和朦胧的诗意,让多少人如含香饮雪,唇齿留香。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李商隐,去品读他那首绝世吟唱《锦瑟》吧。
(板书课题)。
二、因声求气,吟咏诗韵。
师:现在先请同学们一起听一听古人的吟诵《锦瑟》(幻灯5)。
1.初识诗文,吟咏诵读。
(第一遍吟诵)《锦瑟》李商隐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师:在这优美的吟诵中,我们仿佛进入了焚香抚琴、诗书吟唱的雅境。
吟诵是我们中国古人读诗的方法,借助旋律使情感深植于心,体现了中国文人温柔敦厚的美育思想。
接下来我们采用现代的朗诵方法来读这首诗歌,注重声调的高低、快慢、轻重、缓急来表情达意。
锦瑟说课教案稿3篇
《锦瑟》优秀授课稿3 篇一、说教材《锦瑟》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中的一首诗。
这个单元是学习唐代诗歌。
学习这一单元的要求是,在理解诗意、掌握境地的基础上,感觉古代社会生活与祖先的感情世界,领悟祖先独到的审美情味。
鉴赏时,要学会知人论世,同时注意在朗诵中提升对诗歌思想内容和艺术旨趣的感悟能力。
《锦瑟》是古典诗歌里的优选,想象丰富,意象精良,境地深邃,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对此诗的理解有助于我们从深层理解古典诗词的境地美。
二、说教法依照单元要求,我把这一课的授课重点放在对诗句的鉴赏和朗诵感知上,感悟古典诗歌的境地美。
我在课堂上采用朗诵指导法、诗句解析法、情况再现法等多种学习方法。
经过对诗句的解析和形象再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三、说学法高一学生,刚进入高中,自学习惯不是太好,自学能力不是太强。
我要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能依照课文说明及其他资料鉴赏诗词的能力,激励学生采用自主、合作、研究的学习方法。
四、说授课目的依照《锦瑟》诗的地位作用及学生的特色,还有古诗词授课方面的要求,确定以下“三维授课目的”:(一)知识与技术目标:认识作者及写作背景,弄懂诗歌的内涵,感悟该诗的境地美,提升鉴赏能力和审美情操。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从教师的引导开始,以学生的商议交流再加上教师的总结结束。
(三)感神态度价值观目标:让学生认识古典诗词的美,在感悟中陶冶情操,明心启智。
五、说授课重难点《锦瑟》因其美学色彩的不好掌握而闻名,但它同时又是一首充满魅力的古典诗歌,所以对它的讲解重点放在恰到好处的品味诗歌的境地。
在此重点基础上,难点显然就是“结合详尽意象,理解诗歌的多义性。
”六、说授课过程(一)导语设计中国古代诗歌浩如烟海,其中的名诗佳句多如繁星。
人们也许其实不知道它们出自何人之手,却能将其熟记于心,并千古传诵。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完成下面的诗句对接。
★名诗对接:(教师和学生一起完成)①夕阳无量好――(可是近夜晚)②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③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④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大家能说出这些诗句的作者是谁吗?(李商隐)今天我们一起揭开《锦瑟》奇特的面纱。
锦瑟教案 锦瑟教案优秀9篇
锦瑟教案锦瑟教案优秀9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锦瑟教案 1[教学目标]1、理解诗歌写意的几种常用方法;2、理解内部结构;3、理解李商隐诗歌的多种解法。
[教学重点]掌握诗歌的基本的鉴赏方法:品味诗歌的形象。
[教学难点]对本诗内部结构和思路的理解。
[教学方法]译写法,点读法。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近人梁启超读李商隐,值得我等深刻体会。
他说:“义山的《锦瑟》、《碧城》、《圣女祠》等诗,讲的什么事,我理会不着。
拆开来一句一句叫我解释,我连文义也解不出来。
但我觉得它美,读起来令我精神上得一种新鲜的愉快。
须知美是多方面的,美是含有神秘性的。
”(《饮冰室文集·中国韵文内所表现的情感》)解说:凡读过此诗,并稍稍了解李商隐生平者,无一不在煞费心思,绞尽脑汁,希望能从这首诗中更多地发现诗人,更深地理解诗人。
于是,这首《锦瑟》便成为中国诗歌史上“斯芬克思之谜”。
二、作者简介李商隐(约813—约858)晚唐诗人。
字义山,号玉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出身小官僚家庭。
曾三次应进士考试,至开成二年(837年),由于令狐的推荐,得中进士。
曾任县尉、秘书郎和川东节度使判官等职。
因受牛(僧儒)李(德裕)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
他的诗作,也有揭露现实黑暗的,但为数不多;他的主要成就在诗歌的艺术上,特别是他的近体律绝,其中的优秀篇章都具有深婉绵密、典丽精工的艺术特色。
他一生大约创作了六百多首诗,有《李义山诗集》。
三、对这首诗的多种理解:这首诗大约作于唐宣宗大中十二年(858年),这年诗人46岁,罢盐铁推官后,回郑州闲居,不久病故。
李商隐的诗风跟白居易截然相反,白居易的诗妇孺皆懂,而李商隐的诗虽好学深思之人读来也很费力,特别是他的无题诗,大多有一种朦胧的境界,不易得到确切的解释。
尽管如此,如果单从艺术鉴赏的角度来读,它又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
《锦瑟》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必修三)共3篇
《锦瑟》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必修三)共3篇《锦瑟》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必修三)1《锦瑟》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必修三)一、教学目标1. 了解《锦瑟》的背景和诗人李商隐的生平;2. 掌握《锦瑟》的意境、语言和艺术特色;3. 培养学生欣赏和表达诗歌的能力,提高学生审美素养和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分析《锦瑟》是唐代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诗中以一颗七弦琴锦瑟为主线,以琴与人的关系为核心,表达了作者深沉的思念之情和对生命的悲凉感慨。
作品语言简洁而深沉,音律转化巧妙,诗句极具表现力,是中国古诗名篇之一。
三、教学步骤1.导入:请学生听一段庄严而悠扬的古琴演奏,然后请其感受琴音所展示的美好情感,带入课堂主题《锦瑟》。
2.讲解李商隐的生平和作品背景。
3.读诗:请学生仔细品读并反复体味《锦瑟》的语言和意境,教师需让学生懂得如何通过阅读体验场景、人物和情感。
4.分析诗歌的语言、意境,让学生进一步明确诗歌的思想、艺术特色和文化价值。
5.分组探讨:把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让他们就“琴在人在”的命题展开讨论,阐述对作者对命运的反思,表现对生命的悲凉的思考,深入探讨作者借琴抒写的思想意境和对人生的感悟,进一步激发学生对《锦瑟》的文学兴趣和领悟。
6.合班交流:请学生在组间进行汇报和互评交流,让学生了解其他组的思考方式和观点。
7.引导学生表达:根据课前准备演讲或实践操作等多种形式,鼓励学生发挥个人才能和想像力进行创新并分享。
四、教学方法1.引入法:通过古琴音乐,引入学生课程主题。
2.阅读法:把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对诗歌进行反复阅读,并归纳出相似点与不同点进行比较。
3.探究法:组间交流和讨论,让学生成为交流和协作的主体,推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性思维。
4.教师解说法:对于难懂的句子、词语,掌握重点和难点,教师及时进行解说和讲解。
五、教学评估1.笔记评分:学生在课上做好笔记,记录思路,便于思考,老师要及时查阅并给予相关的评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锦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写作背景。
2.学习使用典故和象征的艺术手法,发挥想象,把握诗的高远意境。
3.感悟诗中哀婉凄美的真挚感情,获得精神成长。
〖教学重点〗
感悟诗中的真挚感情。
〖教学难点〗
对诗中所用典故和象征手法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放《无题》的音乐,由此引出李商隐并简单介绍李商隐。
二、出示学习目标
1、诵读诗歌,在诵读中感受华美清丽、清细朦胧的语言;
2、品读典故,理解诗人借典故和象征手法所表达的情感。
三、初读有感
1、齐读全诗。
要求:读准字音,读清节奏
2、两人合作互读,读清节奏。
3、指名学生读,学生点评。
4、读完之后,能否谈一下你们的初读感受?
(字音、节奏读得可以,感情投入不够,引出诗的情感分析)
四、把握情感
1、读诗,首先读题目
锦瑟,美丽的瑟,乐器。
形美而音悲。
Ppt展示资料。
这为我们读诗指明了一个方向。
2、老师总结
这首诗是一个垂暮老人回首锦瑟年华所唱出的一首哀婉凄
美的歌,本词就是写愁绪的,他的情感基调是哀婉,感伤,惆怅,无可奈何的。
所以我们朗诵时要把这种哀婉,感伤,惆怅,无可奈何的愁绪读出来。
(由此引出下一个环节)
五、再次诵读(读出情感)
1、老师示范朗诵
2、学生朗诵,学生点评
3、老师总结:比上次读得好很多,相信随着对文本的进一步赏析,大家会读得更动情。
六、深入赏读
1、试着压缩诗歌,把这首七律诗压成七绝、五绝、三言?(1)“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2)五绝:“锦瑟五十弦,弦柱思华年。
此情成追忆,当时已惘然”—→
(3)三言:“五十弦,思华年。
成追忆,已惘然”
2、合作探讨、品读典故、感悟情感
1.探究诗的多义性和神秘性。
2.诗人是如何借典故来抒怀的?
谈一下自己的理解。
3、要求学生从中挑选最喜欢的一句赏析,领会其艺
术效果
(学生赏析,老师点评并作补充,在赏析的过程中指导诵读,引出诗歌的感情基调,体味李商隐缠绵婉丽、意味深长的诗风。
4、明确尾联直接抒情,让学生领会诗句中蕴含的情感。
5、让学生把对这句诗的理解和感悟用朗诵的方式表达出来。
七、第三次诵读(入情入境)
齐读全词,要求:放慢语速,想象着诗人孤独一人回首往事惆怅无奈的情境,把作者哀婉、感伤、凄凉、无限怅惘的愁绪读出来。
读到这里,情已经入我心了。
咱们能否把它唱出来?
八、课堂小结
哀怨的基调
凄迷的意境
华美的语言
情传千载
九布置作业
作业:探究李商隐的“隐伤”
作者此情缘何而生?请查找作者生平经历等资料,寻找属于你的理解。
参考搜索资料:
1、李商隐生平事迹(豆瓣)
2、叶嘉莹:说锦瑟讲座(或讲稿)
3、武汉大学《李商隐无题诗的奥秘》
因时间有限,作业留在课下完成。
〖板书设计〗
锦瑟
思华年已惘然
梦蝶迷
春心托
海月落泪
暖玉成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