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学习题汇总

合集下载

学校体育学考试题

学校体育学考试题

学校体育学考试题一、选择题1. 体育学的定义是:A. 研究体育现象和规律的学科B. 进行体育锻炼和竞技的运动项目C. 进行体育教学和指导的专业D. 进行体育赛事组织和管理的机构2. 以下哪一项属于体育学的内容之一?A. 物理基础知识和运动技能B. 大众健身和社区体育C. 运动训练与生理调节D. 体育伦理与职业道德3. 以下哪个学科与体育学关联最密切?A. 生物学B. 心理学C. 历史学D. 地理学4. 体育教学的基本任务是:A. 提高学生的体能水平B. 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C. 发展学生的体育潜力D. 培养学生的体育技能5. 体育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是:A. 统一评价标准B. 等级评价制度C. 多元化评价方式D. 成绩与名次取舍二、简答题1. 请简述体育学的研究内容和目标。

2. 体育与教育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3. 体育教学中如何合理进行评价与考核?4. 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能面临的问题有哪些?如何应对?5. 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途径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三、论述题体育学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无论是身体健康还是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体育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就体育学的发展与应用进行论述,以下是一些观点供参考:1. 体育学的发展体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其发展与时代和社会的变革紧密相关。

随着现代化的进程,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健康意识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也催促了体育学的发展。

体育学通过研究运动的规律、训练方法和保健知识,为人们提供了科学的健身指导。

2. 体育学的应用体育学的应用广泛存在于教育、训练、竞技和健康管理等领域。

在教育方面,体育学帮助学生提高身体素质,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在训练和竞技方面,体育学通过研究运动技能和战术策略,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

在健康管理方面,体育学为人们提供身体锻炼的建议和方法,帮助人们保持健康。

3. 体育学的挑战与机遇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体育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学校体育学试题库

学校体育学试题库

《学校体育学》试题库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6分)1.终身体育(2/29) 2。

健康(2/31) 3。

学校体育目标(2/31) 4。

体育教学目标(3/45) 5。

体育教学过程(3/50) 6。

体育教学大纲(4/56) 7.教材纲要体系(4/61) 8。

体能(5/73) 9。

口令(6/94)10.动作示范(6/95) 11。

个性(7/112) 12。

体育实践课的结构(8/119) 13.体育课的组织(8/125) 14。

体育课堂常规(8/128) 15。

分组轮换(8/130)16.分组不轮换(8/130) 17。

体育课密度(8/133) 18。

体育课的生理负荷(8/138) 19.全年体育教学工作计划(9/152) 20。

学期体育教学工作计划(9/154) 21.课时计划(9/156) 22。

竞技状态(11/201) 23。

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11/205) 24.战术(11/208) 25。

战术意识(11/208) 26。

重复训练法(11/211) 27.变换训练法(11/211) 28。

持续训练法(11/212) 29。

循环训练法(11/213) 30.训练水平(11/220) 31。

淘汰法(12/229) 32。

循环法(12/230)二、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0/2)学校体育学的研究对象是(③)①体育教学现象及规律②体育现象及规律③学校体育现象及规律④体育课现象及规律2.(0/2)学校体育学的学科性质是(②)①教育学科②综合性学科③社会学科④自然学科3.(1/13)我国学校体育工作开始真正进入法制化轨道的标志是1990年3月颁布的(④)①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②国家体育锻炼标准③大中小学生体育合格标准④学校体育工作条例4.(2/21)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是(①)①健身功能②教育功能③教养功能④促进个体社会化5.(2/36)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①)①体育课②早操,课间操③课外运动训练④体育竞赛6.(3/50)体育教学过程的根本要素是(②)①教师②学生③教材内容④传播媒介7.(5/73)学校体育区别于其他教育活动的显著标志是(③)①掌握体育知识技能②发展学生的个性③发展学生的体能④培养良好品质8.(6/96)动作比较简单,学生可直接模仿的动作多用(③)①正面示范②侧面示范③镜面示范④背面示范9.(8/132)在班人数少,场地器材充足时应多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为(①)①分组不轮换②两组一次轮换③三组两次轮换④先合组,后分组10.(8/133)体育课中学生练习合理运用的时间与上课总时间的比例称为(④)①体育课密度②体育课综合密度③体育课一般密度④体育课学生练习密度11.(9/156)写好体育课教案的首要问题是(①)①确定课时教学目标②钻研教法③安排课的内容④合理安排各部分时间12.(9/156)安排课的内容,组织教法与学练法时,一般先构思(③)①开始部分②准备部分③基本部分④结束部分13.(10/175)学校体育工作的核心是(①)①体育教学②课外体育锻炼③课外运动训练④课外运动竞赛14.(10/185)下列未列入课表,成为学校作息制度一部分的锻炼形式为(④)①早操②课间操③班级体育锻炼④体育节15.(11/193)下列属于课外运动训练与一般运动训练之共同点的是(①)①训练成绩的表现性②训练对象的广泛性③训练内容的基础性④训练时间的课余性16.(11/193)战术训练的中心环节是(②)①掌握战术知识②培养战术意识③培养战术能力④实践战术行动17.(11/193)下列哪一种训练方法应严格控制间歇时间(②)①持续训练法②间歇训练法③重复训练法④变换训练法18.(14/264)《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自何时起施行(③)①1995年9月10日②1996年9月10日③1995年10月1日④1996年10月1日19.(14/267)全民健身计划的重点实施对象是(④)①全国人民②中老年人③残疾人④青少年儿童20.(14/00)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指导思想是(②)①增强学生体质②健康第一③提高运动技术水平④发展学生个性21.(14/00)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所设置的七个系列中必修内容为(③)①球类运动和健康教育专题②体操运动和健康教育专题③田径运动和健康教育专题④武术运动和健康教育专题22.(15/279)体育教师进修的主要途径是(①)①自学②短期培训③参加学术会议④函授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0/2)学校体育学是研究与揭示(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规律),阐明(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的一门学科。

学校体育学练习题

学校体育学练习题

学校体育学练习题一、选择题1. 下列哪项不属于学校体育的目标?A. 增强学生体质B. 培养学生运动兴趣C. 提高学生文化课成绩2.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基本理念是?A. 全面发展、注重实践、培养兴趣B. 以人为本、注重基础、关注差异C. 知识传授、技能培养、竞技比赛D. 强身健体、休闲娱乐、竞技比赛3. 下列哪个不是体育教学的基本方法?A. 讲解法B. 示范法C. 练习法D. 观察法二、填空题1. 学校体育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全面发展。

2. 体育教学原则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 新课程改革下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水平。

三、简答题1. 简述学校体育的功能。

2. 请列举三种常用的体育教学方法。

3. 简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评价内容。

四、案例分析题1. 某中学体育课上,教师组织了一场篮球比赛。

在比赛过程中,学生小明因争抢篮板球不慎摔倒,导致手腕骨折。

请分析可能导致这一事故的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

2. 请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在体育教学中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五、设计题1. 请为一所小学六年级设计一份以“发展学生速度素质”为主题的体育教学计划。

2. 请为一所初中一年级设计一份以“提高学生耐力素质”为主题的课外体育活动方案。

六、判断题1. 学校体育活动可以完全取代学生的家庭体育活动。

()2. 体育教师在上岗前必须具备相应的教师资格证和体育专业背景。

()3. 体育课的课堂常规包括集合整队、点名报数、热身活动、教学内容、整理活动五个部分。

()4. 任何体育项目都可以在没有任何准备活动的情况下直接进行。

()七、名词解释1. 体育素养2. 体育课程标准3. 体育与健康4. 体育教学模式八、论述题1. 论述学校体育在学生个性发展中的作用。

2. 试述如何在新课程背景下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学校体育学试题集(相当全)

学校体育学试题集(相当全)

第一章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概况试题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1.体育 2.大众体育3.竞技体育4."六艺"(西周)5."六经"二填空:(每空0.5)1."体育"一词最早产生于()年2.汉语中出现"体育"一词.至今不足()年3.现代体育是由()()()所构成4.全面发展的教育离不开()5.()和()是体育的本己目标6.学校体育是()的重要组成部分7.以健身.娱乐等为主要目标的体育被称为()8.在中国.学校体育最早出现于()9.我国西周时期有了以()()()()()()为主体的学校教育内容10."六艺"中的()和()可以被看成是我国学校体育的萌芽11.汉代董仲舒用以取代"六艺"的"六经"包括()()()()()()12.()年公布的<新学制课程纲要草案>把"体操科"改为()13.<体育之研究>的作者是()14.新中国实施全国统一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的最早年份是()15.新中国成立至今.共进行了()次"千名优秀体育教师"的评选活动和()次大规模的学生体质与健康的调查研究16.邓小平所提出的教育的三个面向是()()()17.体育教学中的"三基"是指()()()三.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1."体育"一词最早产生于()A:17世纪B:18世纪C:19世纪D:20世纪2.汉语中出现“体育”一词的历史不足()A:50年 B:100年 C:150年 D:200年3.以“三基”为基本内容的体育被称为()A:大众体育 B:竞技体育 C:学校体育 D:终生体育4.国民体育的基础是()A:大众体育 B:竞技体育 C:学校体育 D:终生体育5.西周“六艺”中与体育有关的内容是()A:礼乐 B书数 C:诗易 D:射御6.“武举制”最草产生于中国的()A:秦 B:汉 C:唐 D:宋7.学校体育最早出现于()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8.“武学”最早出现于中国的()A:唐 B;宋 C:元 D:明9.中国清朝可被称为“体育家”的是()A:乾隆 B:康有为 C:梁启超 D:颜元10.“体育科”最早出现于()A:1903 B:1913 C:1923 D:193311.《体育之研究》一文的作者是()A:周恩来 B;毛泽东 C:恽代英 D:颜元12.中央(北京)体育大学成立于()A:1950 B:1956 C:1957 D:195813.新中国统一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颁发于()A:1955 B:1956 C:1957 D:195814.《学校体育工作暂行规定》的颁布年份是()A:1977 B:1978 C:1979 D:198015.《学校体育工作条例》颁发于()A:1990 B:1991 C:1992 D:199516.学校体育的主要特点之一是()A:场外性 B:竞技性 C:技术性 D:基础性四.双项选择(每小题1分.答错扣0。

学校体育学习题

学校体育学习题

学校体育学习题集答案绪论1、学校体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2、《学校体育学》有何意义?你打算怎样学习?3、《学校体育学》教材包含的基本内容应该有哪些?第一章学校体育的产生与发展一、填空题:1、在我国学校中最初出现体育课程和体育活动,是从开始的。

2、自然主义学校体育思想的特征:、、。

3、军国民学校体育思想的特征:、、依附教育思想而存在,没有自己独立的理论体系。

4、前苏联社会主义学校体育思想的特征:、、、。

5、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的未来发展趋势表现在:。

二、选择题()1、西方的近代体育运动,也是作为之一,在洋务学堂中进行学习。

A、西文B、西艺C、西学 D西技( ) 2、西周“六艺”中与体育有关的内容是 .A、礼、乐B、书、数C、射、御D、礼、射()3、_____世纪末______世纪初,美德英法等国颁布关于学校体育的法案,标志着学校体育制度的确立。

A、15,16B、16,17C、18,19D、19,20()4、______年中国创办了第一所体育学院——_________________。

A、1952,上海体育学院B、1952,华东体育学院C、1956,北京体育学院D、1956,北京体育大学()5、_____世纪末______世纪初,美德英法等国颁布关于学校体育的法案,标志着学校体育制度的确立。

A、15,16B、16,17C、18,19D、19,20()6、创造著名的“德绍五项”的博爱教育家是______。

A、巴泽多B、卢梭C、洛克D、斯宾塞三、名词解释:1、终身体育:2、军国民主义体育思想:3、国粹主义体育思想:四、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1、()与学科中心论相对应的学校教育提倡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

2、()西周的学校以“六艺”为教学内容,其中射、御、乐中含有体育的因素。

3、()学校中最初出现体育课程和课外体育活动是从教会学校开始的。

4、()夸美纽斯被誉为“学校体育之父”5、()把体操视为“披上快乐外衣的劳动”的教育家是古茨穆斯6、()诞生于美国的“新体育”学说也被称之为自然体育学说。

学校体育学学习题库

学校体育学学习题库

《学校体育学》习题一、名词解释1、奏定学堂章程:也称《癸卯学制》。

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由政府公布并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的第一个新教育学制,1903年由张之洞、张百熙、荣庆等重新拟定并奏请清廷颁布的。

清末民初新教育制度,主要以此为据。

它对后来的学校教育影响很大,并一直施行至1911年清政府灭亡。

《奏定学堂章程》在学校体育方面作了一些具体规定,例如把“体操课”列为各级各类学校的必修课,并在‘‘体操课”的宗旨及内容上作了原则规定。

2.壬戌学制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欧美的教育思想(特别是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开始传播,其结果是在教育上造成了一次重大改革。

1922年北洋军阀政府的教育部门召集了一次“学制会议”,并于同年11月1日正式公布了《学校系统改革令》,由于时年是壬戌年,所以教育史上称为“壬戌学制”。

“壬戌学制”主要是模仿美国的学制,小学和中学的修业年限由过去的“七四制”改为“六三三制”,这一学制一直施行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在学校体育方面,《壬戌学制》和次年公布的《新学制课程标准》正式把学校“体操科”改名为‘‘体育科”,剔除了中小学的兵操,使我国学校体育发生了重大变革,从而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3、学校体育体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

在我国,是根据国家制定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以适当的身体练习和健康知识为手段,通过体育课、课外体育锻炼、体育训练、体育竞赛等多种组织形式,以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为目标而进行的一种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4、自然主义体育一种体育学派。

其主要观点:强调体育应以生物学和教育学原则为指导,以人对运动的需求为基础,建立“合自然性”的促进人体发育成长的身体锻炼体系。

主张把身体锻炼的概念扩展到日常的运动和劳动。

强调体育教学要适应儿童的智力和身体发育实际。

19世纪末流行于奥地利。

学校体育学练习题

学校体育学练习题

学校体育学练习题一、选择题1. 学校体育的主要任务是什么?A. 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B. 增强学生的体质C. 传授体育技能D. 所有选项2. 学校体育教学中,下列哪项不是体育教学的基本环节?A. 准备部分B. 基本部分C. 放松部分D. 考试部分3. 学校体育教学中,下列哪项属于体育教学方法?A. 讲解法B. 演示法C. 竞赛法D. 所有选项4. 学校体育教学中,下列哪项是对学生进行体育评价的主要方式?A. 过程评价B. 结果评价C. 综合评价D. 单一评价5. 学校体育教学中,下列哪项是体育教学的基本原则?A. 循序渐进原则B. 因材施教原则C. 健康第一原则D. 所有选项二、填空题6. 学校体育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7. 学校体育教学内容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8. 学校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________和________,合理选择教学方法。

9. 学校体育教学评价应注重学生的________和________,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0. 学校体育教学中,应遵循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原则,提高教学效果。

三、简答题11. 简述学校体育教学中教师角色的重要性。

12. 简述学校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

13. 简述学校体育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的体育教学评价。

四、论述题14. 论述学校体育教学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中的作用。

15. 论述学校体育教学中如何实现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

五、案例分析题16. 某学校体育课上,教师发现部分学生对篮球运动不感兴趣,如何通过教学策略调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六、教学设计题17. 设计一节以“增强学生体质”为目标的体育课教学计划,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

七、实践操作题18. 请根据学校体育教学要求,设计一份针对中学生的体育活动方案,包括活动名称、活动目的、活动内容、活动组织和活动评价。

学校体育学习题

学校体育学习题

《学校体育学》习题1、简析古代斯巴达与雅典学校体育之间的异同。

2、试析“新体育”学说产生的背景及其历史意义。

3、简述我国近代学校体育的发展过程及其特点。

4、试析自然主义体育思想与苏联社会主义体育思想之间的异同及其对我国学校体育的不同影响。

5、试分析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的未来发展趋势。

第二章现代社会与学校体育1、试比较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异同。

2、结核你的体育教学实践,谈谈对“竞技运动教材化”的看法。

3、素质教育有什么特征?你认为在体育教学中应如何贯彻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4、终身教育思想给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带来了哪些深刻影响?5、在学校体育中开展媒介教育有哪些要求?第三章学校体育的结构、功能和目标1、学前阶段体育、初等教育阶段体育、中等教育阶段体育和高等教育阶段体育的重点分别是什么?2、现代社会学校体育主要有哪些功能?3、确定我国学校体育目标需要考虑哪些因素?4、现阶段我国学校体育的总目标和效果目标是什么?5、试述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组织形式。

第四章体育课程1、如何理解体育课程的概念?2、如何让选择和组织体育课程内容?3、影响体育课程实施的因素有哪些?4、采访一所正在进行体育课程改革的学校,简要归纳该校体育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方面的改革情况。

5、什么是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体育课程资源的意义是什么?6、举例说明如何进行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和条件资源的开发。

第五章体育教学目标、要求与原则1、我国体育教学目标的改革出现在哪些新趋势,对体育教学实践产生哪些影响?2、国内外有哪几种较为典型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你认为哪一种更合理,为什么?3、选择你所熟悉的体育教学内容,拟一份可是教学目标。

4、如何理解体育教学过程的内涵与特点?5、体育教学过程分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什么?6、如何理解体育教学中的师生互动?7、构建体育教学原则体系的依据及标准是什么?8、体育教学过程应遵循的原则有哪些?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如何贯彻这些原则?第六章体育教学方法1、如何正确理解体育教学方法的概念?2、应该怎样进行体育教学方法的分类?3、谈谈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以及这类方法的基本要求。

2023年体育教师考试《学校体育学》考试题含答案

2023年体育教师考试《学校体育学》考试题含答案

2023年体育教师考试《学校体育学》考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主要内容是()A、身体练习B、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C、增进学生健康D、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正确答案:B2.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方法多样,根据评价时间为可分为()A、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B、定性评价、定量评价C、绝对评价、相对评价D、自我评价、外部评价正确答案:A3.任何动作都可以分为4个主要元素:身体意识、空间意识、效果、关系。

其中,效果是指:()A、身体哪个部位移动B、身体往何处移动C、有什么关系存在D、身体怎样移动正确答案:D4.()是指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以及相关机构和社会体育组织制定并在学校实施的较固定的各种制度和办法的总称。

A、学校体育制度B、学校体育目标C、学校体育方法D、学校体育评价正确答案:A5.基础教育()是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与颁发的对学生在体育与健康素养方面所应达到水平的基本文件,体现了国家对不同学段学生在体育与健康知识、身体健康、运动技能、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基本要求A、《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B、《学生体质健康检测评价办法》C、《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D、《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正确答案:C6.()是反应体育教师教学的最直接指标之一,在体育教师教学评价中处于核心地位。

A、教育科研能力B、教学实践能力C、职业道德D、课堂教学效果正确答案:D7.任何动作都可以分为4个主要元素:身体意识、空间意识、效果、关系。

其中,身体意识是指:()A、身体哪个部位移动B、身体往何处移动C、有什么关系存在D、身体怎样移动正确答案:A8.()是指学生学习活动预期应达到的标准和在体育教学的实际情景中产生的结果。

A、体育教学目标B、体育教学方法C、体育教学过程D、体育教学评价正确答案:A9.()的目的是使学生形成对新动作的练习方法、技战术等的正确概念与表象,并初步掌握。

A、新授课B、复习课C、考核课D、综合课正确答案:A10.()是保证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体育训练正常进行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

学校体育学(试题总结)

学校体育学(试题总结)

是指在以学校教育为主的环境中,运用身体运动、卫生保健等手段,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是表示学校体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个“人”应具有什么样的基本素质和能力,是学校体育的最后应达到的结果。

指在一定活动空间和时期范围内学校体育实践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是学校体育目的的具体化,表示学校体育应培养什么样的“人材”。

是指利用课余时间,对部份在体育方面有一定天赋或者有某项运动特长的学生,以运动队、代表队、俱乐部等形式对他们进行系统的训练,旨在提高某项运动技术水平,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材。

是指在课余时间里运用各种运动动作并结合自然力和卫生措施,采用多种锻炼方式,以达到增强体质,丰富文化生活为目的的一种有组织有计划的体育活动指传授和掌握健身知识、技能,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体育意识和体育能力的教、学、练相统一的过程,最终达到增进学生身心健康的目的。

是一种以合目的性的身体活动为媒介,以发展身体和增强体质为本己目标,并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终极目的的一种特定的教育活动。

是指在学校指导下,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具有教育性的活动和经验。

这种相互适应的结构化的教育活动的方案及其实施过程。

是指影响与制约体育课程目标、内容、实施、评价的基本领域。

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基础技能、发展能力、增强体质,并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的教育过程。

是预期的学生学习结果或者学习活动预期应达到的标准和在体育教学的实际情景中产生的结果。

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化,是指导体育教学活动设计、实施和评价的基本依据。

是根据国家颁布的教学计划中有关课程设置的规定与要求而制定的体育教学指导性文件,它以纲要的形式规定教学内容的方向、目标、教材范围、教材体系安排、教材比重以及教学要求和考核标准等。

是指为实现体育教学目标,而选用的体育卫生保健基本知识和各种体育动作。

学生等教学组成要素相互作用而展开的教学活动的行程。

学校体育学考试题

学校体育学考试题

学校体育学考试题一、选择题1. 体育是指()。

A. 跑步B. 游泳C. 打篮球D. 以上都是2. 体育锻炼有助于()。

A. 提高免疫力B. 塑造健康体魄C. 改善睡眠质量D. 所有选项3. 下列哪项不是体育锻炼的好处?A. 增强心肺功能B. 减轻肥胖C. 提高学习成绩D. 改善心情4. 体育锻炼的最佳时间是在()。

A. 早上B. 中午C. 下午D. 晚上5. 以下哪个动作属于基本的有氧运动?A. 仰卧起坐B. 俯卧撑C. 快走D. 举重二、简答题1. 体育锻炼对青少年的身体和心理发展有哪些好处?2. 你认为体育运动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应该起到什么作用?为什么?3. 请列举几种你喜欢的体育运动,并简要介绍一下每种运动的特点。

4. 体育锻炼对于保持健康有多重要?你平时有哪些体育锻炼的习惯?5. 你觉得学校应该如何促进学生进行体育运动?三、计算题1. 如果小明每天早晨跑步30分钟,中午打乒乓球1小时,晚上游泳45分钟,一周总共锻炼了多长时间?2. 体育课上,学校每个班级都要选出田径运动代表队参加校际比赛,如果一个班级有30名学生,每个代表队有选手5名,那么一个班级最多能有几支代表队参加比赛?3. 请计算一下:如果每次跑步后小红的心跳数降低了20%,那么在跑步前的心跳数是100次/分钟,跑步后小红的心跳数是多少次/分钟?四、综合题假设你是学校的体育委员,校长要求你组织一个体育运动周活动。

请你谈谈你会如何安排这个活动,包括活动的目的、内容、形式等方面。

以上就是学校体育学考试题的全部内容,希望同学们能认真思考,严格按要求回答问题。

祝大家考试顺利!。

《学校体育学》题集

《学校体育学》题集

《学校体育学》题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学校体育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A. 学校体育教学B. 学校体育管理C. 学校体育活动D. 所有与学校相关的体育活动2.下列哪项不属于学校体育的基本功能?A. 教育功能B. 健身功能C. 娱乐功能D. 政治功能3.“终身体育”理念的核心是:A. 学生在学校期间的体育活动B. 学生毕业后的体育活动C. 贯穿一生的体育活动D. 青少年时期的体育活动4.下列哪项是学校体育教学的基本原则?A. 科学性原则B. 趣味性原则C. 全面性原则D. 所有选项都是5.学校体育课程目标设置的主要依据是:A. 学生的兴趣爱好B. 学校的教学资源C. 国家的教育方针和学校的实际情况D. 社会的发展需求6.下列哪项不是学校体育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A. 科学性原则B. 实用性原则C. 趣味性原则D. 政治性原则7.学校体育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A. 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B. 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C. 改进体育教学,提高教学质量D. 所有选项都是8.下列哪项不是学校体育管理的主要内容?A. 体育教学管理B. 体育设施管理C. 体育经费管理D. 体育赛事管理9.学校体育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主要作用是:A. 提高智力水平B. 培养意志品质C. 增强社交能力D. 所有选项都是10.下列哪项不是学校体育发展的趋势?A. 多元化B. 科学化C. 娱乐化D. 政治化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学校体育学是研究_________和_________的一门学科。

2.学校体育的基本功能包括教育功能、_________和娱乐功能。

3.“终身体育”理念强调体育活动的_________性和_________性。

4.学校体育教学目标的设置应遵循_________原则、_________原则和可测性原则。

5.学校体育课程内容的选择应遵循科学性原则、_________原则和_________原则。

学校体育学试题

学校体育学试题

《学校体育学》期末考试第四套试题(ABC卷)《学校体育学》期末考试一试题( A 卷)(适合于体育系本科生)客观题部分(一、二大题为客观题,共30 分,时间为40 分钟,将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一、单项选择(每题 1 分,共 20 分)1、我国古代学校体育开始出现于()社会A、奴隶 B 、封建 C 、社会主义D、资本主义2、公民体育的基础是()A、大众体育 B 、平生体育 C 、学校体育 D 、竞技体育3、西周“六艺”中与体育有关的内容是()A、礼、乐B、书、数 C 、诗、书 D 、射、御4、毛泽东同志发出的三好号召是()年A、1950 年 B 、1953 年 C 、1954 年D、1955年5、新中国一致的中小学体育授课大纲颁发于()A、1950 年B、1956年 C 、1957 年 D 、1958 年6、学校体育的主要特点之一是(A、场外性 B 、竞技性C)、基础性 D 、技术性7、文艺中兴今后,第一个提议“三育”学说的教育家是()A、洛克 B 、卢梭 C 、夸美纽斯 D 、斯宾赛8、体育教师的特别性语言是()A、专业术语 B 、口令 C 、方言 D 、艺术语言9、体育授课的组织形式较其他学科()A、单一 B 、多样 C 、没有差异 D 、有差异,但不大10、体育授课目的在授课的不同样阶段、不同样时期,应()全面贯彻A、必定B、不用然 C 、必然不能够 D 、有所重视地11、体育授课中负荷量和负荷强度的关系是()A、反比关系 B 、正比关系 C 、抛物线关系 D 、不存在12、任何动作的完成都要有相应的力量,而起决定作用的是(A、人体的内力 B 、人体外力 C 、支撑反作用D)、摩擦力13、体育授课中,为突出授课的要点和难点,纠正错误动作时可采用(A、分解法 B 、快速示范 C 、常速示范 D 、正误比较示范14、体育课的综合密度应是()A、越大越好 B 、越小越好 C 、适中为好 D 、练习强度大时小些好)15、在授课班级学生人数多,器械较少,新授教材比较简单,复习教材比较简单的情况下,宜采用()A、两组一次等时轮换B、三组两次等时轮换C、先合后分D、先分后后16、部署场所器械时,可搬动器械与固定器械之间应尽可能()A、分开 B 、相对靠拢 C 、保持距离 D 、保持较远17、在哪一种情况下采用分组不轮换的授课形式()A、人数不多场所器械设备条件充足 B 、人数多场所器械不足C、人数多D、人数少18、不论技术环节有多少个,其中必然有一个环节对动作的质量和收效起决定性的作用,这一环节即为()A、技术基础 B 、技术环节 C 、技术要点 D 、技术细节19、一节课中各项活动合理运用的时间与上课总时间的比率,即为体育课的()A、综合密度 B 、专项密度 C 、练习密度 D 、一般密度20、课时计划也称()A、年度计划 B 、授课进度 C 、单项计划 D 、授课设计二、判断题:(判断以下各题的正误,用“ A”和“ B”表示。

学校体育学第一至第十三章习题-(按题型分类)

学校体育学第一至第十三章习题-(按题型分类)

学校体育学第一至第十三章习题-(按题型分类)《学校体育学》作业习题一、判断题5、马丁.路德认为:“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身体”。

()6、卢梭主张在非自然中效仿自然的法则、采用自然的方法对儿童进行包括体育在内的全面教育。

()8、学校体育科学最明显的标志,是专门培养体育师资的体育师范学校的出现()9、1965年,法国教育家保尔.郎格朗提出了“终身体育”的思想。

()1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自然体育思想成为了世界各国体育的主流。

()3、根据学生身体形态发育的特点,要注意培养中小学生坐、立、行的身体姿势,可通过体操、球类等练习,培养学生正确和健美的身体姿态。

()4、根据中小学生呼吸系统的发育特点,在组织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时,应多选择耐力跑、憋气等练习,以锻炼肺功能。

()4、学校体育目标是学校体育目的在学校体育中的具体化。

()6、行为目标是对学生通过学校体育学习以后将能做到什么的一种明确的具体的表述。

()1、课程不仅仅是各种科目静态的集合,还应该包括动态的学习过程。

()2、体育课程是增强学生的体能,传授体育的知识、技能,为学生终身体育奠定基础的课程。

()3、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变化规律是根据生理学新陈代谢规律提出的。

()4、在运动过程中,大多数人的机能活动能力可立即进入工作状态。

()5、体育课程对现代社会的发展几乎起不了什么作用。

()6、体育与德育、智育紧密结合,肩负着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历史使命。

()7、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规定了体育课程的目标和教学内容。

()8、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就是强调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从“引导”“激发”转变到“控制”“指挥”方面来。

()9、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爱好和专长,是体育课程和教学中最重要的事()1、相互适应取向强调体育课程方案的使用者与学校情境之间相互适应()2、忠实取向是今后体育课程实施的唯一趋势。

()3、成功的体育课程实施来自于切实可行的体育课程计划。

《学校体育学》试题

《学校体育学》试题

《学校体育学》试题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1923年颁布的新学制课程标准正式将“体操”改为体育。

2.速度质量包括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和动作速度。

3.体育锻炼包括一般体育锻炼和特殊体育锻炼。

4.按竞赛进行的空间范围,学校运动竞赛可分为校内竞赛、校外竞赛。

5.从运动技术要求的角度来看,选拔运动员通常有两种方法。

一是经验选择和科学预测选择。

6.体育评价有两种方法: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

7.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可把体育课分为普通体育课、专项提高课、保健体育课三种类型。

8.体育教材的分类应以体育教学目标、任务为依据。

9.我国的体育教学内容集中地体现在体育教学大纲、教材上。

二、判断问题:(用“判断下列问题的正确性”√“和”√“×”表示,每个子问题得1分(共10分)1.编写体育教材以及教师进行体育教学的依据是《学校体育工作条例》。

()2.为了显示动作的左右距离,可采用正面示范。

()3.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环节。

()4.运动负荷的表面数据是指运动量和强度。

(5)在中学体育教材中,跑、跳、掷教材一般采用螺旋排列的方式。

(6)连续法主要用于非周期项目的培训。

()7.通常在发展学生体能的前提下,才选用比赛法训练。

()8.体育课的结束部分通常采用全班集体的组织形式进行。

()9.定期考核的时间一般是学期未。

()10.《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实施办法》于1979年颁布实施。

(三)简短回答问题:(每个小问题5分,共30分)。

《学校体育学》习题

《学校体育学》习题

《学校体育学》习题一、是非题:1、1979年召开的扬州会议是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学校体育卫生工作会议。

(√)2、竞技体育是不能够进入学校的。

(╳)3、实施素质教育后,体育教学应取消体育测试。

(╳)4、所谓快乐体育就是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玩得快乐。

(╳)5、竞技体育进入学校是学校体育的进步。

(√)6、竞技体育进入学校体育教学时必须经过教材化处理。

(√)7、运动参与是指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与行为表现。

(√)8、体育教学设计是系统研究体育教学系统、教学过程和制定教学计划的过程及其方法。

(√)9、个体评价也称进步幅度评价。

(√)10、体育课程设计是制定体育课程计划的过程。

(√)11、体育教学环境是指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所需要的所有条件的总和。

(√)12、绝对评价是把测试的原始成绩与客观的应有标准进行比较,评价个体或群体是否达到这一标准。

(√)13、诊断性评价是在教师进行教学和训练之前,了解学生身体、技术和运动能力的现状和初始水平。

(√)14、体育课程教学气氛是指班集体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情绪、情感状态。

(√)15、体育课的心理负荷是指学生神经系统承受一定强度的刺激,使之引起紧张和兴奋。

(╳)16、体育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是指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主要是指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

(╳)17、循环练习法是一种练习方法,不是体育教学的组织形式。

(╳)18、在体育教学评价中,根据评价的作用不同,可以分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

(╳)19、在体育教学评价中,根据评价所运用的标准和方法不同,可以分为诊断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综合评价。

(╳)20、在体育教学评价中,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和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应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21、体育教学物质环境主要由体育活动的场所、体育运动的设备和体育时空要素等要素构成。

(√)22、体育教学社会心理环境的构成要素主要有体育教学传统与风气、体育课堂教学气氛、体育教学中的人际关系、教师人格与教学行为、领导方式。

学校体育学习题

学校体育学习题

《学校体育学》习题第一篇学校体育总论第一章学校体育的产生与发展一、名词解释1.学校体育2.学校体育思想二、填空题1. 自然主义学校体育思想的特征有、、。

2. 1923年,北洋政府颁布了,正式将学校“”改为“体育课”。

3.“新体育”学说是在教育学说和教育思想的基础上,由国学者托马斯·伍德和赫塞林顿提出的体育理论,它也被称之为自然体育学说。

4. 年,清政府颁布了,它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来学校教育中基本没有体育的历史。

5.在西周作为奴隶主贵族子弟学校教育内容的“六艺”,其中具有体育性质的有、和。

6.1917年在《新青年》上发表的一文,对体育的意义、功能和锻炼的原则等诸多问题进行了精辟的论述。

7.1922年,《壬戍学制》的出台标志着在我国的没落。

8.1952年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计划》中正式规定,从到均开设课,每周学时。

三、判断改错题1.我国西周时期,奴隶主贵族子弟学校教育内容是:礼、乐、射、御、书、数,称为“六艺”。

“六艺”中只有射和御具有体育的性质。

()2.1903年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在学校体育方面作了一些具体规定,它把“体育课”列为各级各类学校的必修课。

()3.我国的《体育锻炼标准制度》和《劳卫制》,是为改善我国学生健康严重不良状况,在锻炼身体、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热潮推动下,借鉴日本《准备劳动与卫国体育制度》的经验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四、简答题1.简述军国民体育思想的特征及其在我国学校体育发展中的历史意义。

2.自然主义体育思想与前苏联社会主义体育思想之间的异同?五、论述题1.试分析我国体育思想的的未来发展趋势。

第二章现代社会与学校体育一、名词解释1.社会体育2.社区体育3.竞技体育4.竞技运动教材化5.终身体育6.大众传播媒介7.大众传播二、填空题1. 竞技运动教材化的改造工作可以概括为———。

2.竞技运动教材化要遵循的原则有、、和。

3.终身教育思想是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教育局局长在中提出的。

14学校体育学题库

14学校体育学题库

第一章学校体育的历史沿革与思想演变一.填空题1.1953年,毛泽东发出了身体好,工作好,学习好的三好号召。

2.1979年教育部在扬州召开了学校体育学工作会议,开启了学校体育思想多元化发展的新局面。

3.英国教育家洛克认为,“健康的精神寓于健全的身体”,学校应做到“三育并举”。

4.1917年,毛泽东以“二十八画生”的笔名发表了《体育之研究》一文,提出体育的目的不仅在于“养生”,而且在于“卫国”。

5.我国的古代学校体育,是从奴隶社会开始出现的。

6.严复在1895年发表的《原强》一文中,首倡体、智、德三育,称力、智、德三育为国家民族富强之基础。

7.主智主义主张将一堂体育课分为准备、基本、结束三部分。

8.1990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颁布了《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从而使我国学校体育工作开始真正进入法制化轨道。

9.杜威认为“任何时代任何人,对于儿童的教育,尤其是对于”年幼儿童的教育,无不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游戏和娱乐。

”10.1895年康有为在“公车上书”中已经提出“寓兵于民”的主张,但首先使用“军国民主义”一词的是蔡锷。

二.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1.学校体育学是体育科学与教育科学的交叉学科。

( Y )2.德绍五项是指跑步、跳高、攀登、平衡和负重。

( Y )3.中国的学校体育是从18世纪后期开始从西方一些国家传入的。

( N )4.国家体委于1954年制定并公布了《劳卫制》。

( Y )5.自然主义体育理论是在苏联凯洛夫教育理论影响下形成的一种体育学说。

( N )6.最早把体育引进学校教育的教育家是德国的巴泽多。

( Y )7.1923年公布《新学制课程标准》,正式把“体操科”改为“体育科”。

( Y )8.学校体育是随着社会的政治、经济以及教育和体育的发展而发展,并逐步形成体系。

( Y )9.军国民体育理论认为:体育是通过身体进行的一种教育活动。

( N )10.法国教育家卢梭主张教育应回归自然,顺应儿童的本性,按儿童的兴趣、爱好组织活动,使儿童的身心都得到自由的发展。

学校体育学题库

学校体育学题库

《学校体育学》资料一、填空题1 、_____年清政府颁布并实施的_______,规定各级学堂均开设“体操科”,这标志着中国现代教育和体育制度的正式确立。

2、《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将学习内容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个领域。

3、体育课程评价对象包括_______、______和_______等方面。

4 、“五四”时期,毛泽东在《新青年》上发表了________,促进我国学校体育改革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5 、体育教学方法都有其结构,结构有_______、媒介、_______ 、工具等。

6、竞技运动教材化的改造工作可以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课余体育主要包括、________、班级体育活动、、课余竞赛以及校外体育、家庭体育等多种组织形式和内容。

8 、体育教学中的动作示范法,由于运动动作的多样性,因此动作示范更要注意“示范面”的问题。

示范面是指学生观察示范的______,也包括______和______等要素。

示范面分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9、苏联在1923 年规定各中学开设体育必修课,并颁布了________ 。

1927 年又制定了第一个统一的体育教学大纲。

10 、_____年清政府颁布并实施的________,规定各级学堂均开设“体操科”,这标志着中国现代教育和体育制度的正式确立。

11、军国民教育思想正式提出于_____年。

12、_____年5 月,在_____召开了“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经验交流会”,标志着我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开始进入科学管理阶段。

13、解放后,全国最早开始实行体育教学大纲和教材的时间是_____ ;《九年义务体育教学大纲》颁布的时间是_____。

14、素质教育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特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体育学习题汇总一、选择题1.我国第一部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颁布于:A 1953年B 1954年C 1955年D 1956年2.体育教学系统的基本构成要素是:A体育教师、学生、体育教学方法B体育教师、学生、体育教材C体育教师、学生、体育教学内容D体育教师、学生、体育教学手段3.体育教学工作计划有全年教学工作计划、学期教学工作计划、课时计划和:A 教学进度B 多年教学工作计划C 单元教学工作计划D 教案4.下列各项中式我国中小学最普遍、最有保障的一种课余体育活动形式,也是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最重要措施是:A课间操B早操C大课间体育活动D体育锻炼课5.体育教师的业务工作能力主要包括教学能力、运动能力、课外体育活动组织指导能力、科研能力和A思维能力B预测能力C教育能力D修养能力6.西周的“国学”和“乡学”的教学内容为:A宗教和军事B习射及传习多种武艺C礼乐射御书数D五项技能7.体育课程的基本目标是:A培养学生兴趣和爱好B提高对个人健康和集体健康的责任感,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C增强体能D提高社会适应能力8.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是:A体育课B教学项目C教学单元D教学技术动作9.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特点有竞争性、集体性与教育性、多层次与群众性以及:A知识性和协作性B生理性与心理性C趣味性与娱乐性D公正性与表现性10学校体育管理的主要法规包括法规管理法、行政管理法、目标管理法和:A经济法B检查法C评估与奖惩法D预测法11规定各级各类学校都必须要开始“体操课”的《奏定学堂章程》颁布于:A1902年B1903年C1904年D1905年12下列属于探究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是:A视听引导法B领会教学法C发现法D情境教学法13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评价内容不包括:A体能的评价B知识与技能的评价C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的评价D心理素质与社会适应能力的评价14实现学校体育目的的任务的组织形式有课外体育活动和:A课余引导心理B体育课C学校引导竞赛D校外体育活动15《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是国家教委和国家体委联合发布实施的一项当前我国学校体育管理的重要法规,它发布于:A1956年3月12日B1990年3月12日C1979年3月12日D1995年3月12日16体育课程目标是由教育行政部门依据什么要求,确定各级、各类、各地区学校进行体育课程编制的准则:A教育目标B教学任务C学校体育总目标D教学内容17最能概括体育教学本质的教学目标是:A超学段体育教学目标B学段体育教学目标C学年体育教学目标D学期体育教学目标18下列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与体育课共同构成了学校体育的整体的是:A社区体育B课余体育C大众体育D余暇体育19课余体育锻炼的原则有自觉性原则、经常性原则和:A个体性原则B差异性原则C主动性原则D生活性原则A岗前培训B教师教育机构集中培训C教师自学D校本培训21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A运动训练B课外体育C运动竞赛D体育课程22确定学校体育目标的依据为:A学校体育内部固有的特性B社会发展需要C学校体育的基本条件D国民体育发展的基础23学校体育是我国体育的基础,因此:A体育的发展就要遵循学校体育的发展规律B体育教师必须承担教练员的责任C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D学校体育就要以增强人民体质为主24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评价内容不包括:A体能的评定B知识与技能的评定C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的评定D心理素质与社会适应能力的评定25体育课程目标是由教育行政部门依据什么的总要求,确定的指导各级、给类、各地区学校进行体育课程编制的准侧:A教学目标B教学内容C学校体育基本目标D教学任务26体育课程的基本目标是A培养运动兴趣和爱好B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C增强体能D提高社会适应能力27心肺耐力、柔韧性、肌肉力量、肌肉耐力、身体成分是指:A与健康有关的体能B与运动有关的体能C体质D运动能力28以学生的体育兴趣、需要和能力为编制课程的出发点,以学生主体性活动的经验为中心组织的体育课程是:A学生课程B活动课程C综合课程D分科课程29体育课程综合密度是一节课中实际上课的总时间与:A准备活动时间的比例B课中各项活动合理运用时间之和的比例C课中讲解和练习时间的比例D课中练习和组织的比例30体育系统的基本构成要素是:A体育教师、学生、体育教学方法B体育教师、学生、体育教材C体育教师、学生、体育教学内容D体育教师、学生、体育教学手段31最能概括体育教学本质教学目标的是:A超学段体育教学目标B学段体育教学目标C学年体育教学目标D学期体育教学目标32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是:A体育课B教学项目C教学单元D教学技术动作33下列属于探究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是:A视听引导法B领会教学法C发现法D情境教学法34超学段(12-16年)体育教学过程的特点不包括:A多模式性B全体性C国家规定性D非全体性35体育教学工作计划有全年教学工作计划、学期教学工作计划、课时计划和:A教学进度B多年教学工作计划C单元教学工作计划D教案36下列是学校体育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与体育课共同构成了学校体育的整体是:A社区体育B课余体育C大众体育D余暇体育37课外运动竞赛的主要特点有竞争性、集体性与教育性、多层次性与群众性以及:A知识性与协作性B生理性与心理性C趣味性与娱乐性D公正性与表现性38与一般运动训练相比,课外运动训练的主要不同在于A训练内容具有专门性B负荷安排具有科学性C训练具有基础性D训练具有个别针对性39实现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组织形式有课外体育活动和:A课余运动训练B体育课C学校运动竞赛D校外体育活动40下列各项中是我国中小学最普遍、最有保障的一种课余体育活动形式,也是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最重要措施的是:A课间操B早操C大课间体育活动D体育锻炼课41课余体育锻炼的原则主要有自觉性原则、经常性原则和:A个体性原则B差异性原则C主动性原则D生活性原则42学校体育管理的主要法规包括管理法、行政管理法、目标管理法和:A经济法B检查法C评估与奖惩法D预测法43《学校与工作条例》是国家教委和国家体委联合发布实施的一项当前我国学校体育管理的重要法规,它发布于:A1956年3月12日B1990年3月12日C1979年3月12日D1995年3月2日44实施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队伍和具体成员是:A体育教师B体育指导员C体育主管领导D班主任45下列不属于我国体育教师培训模式的是:A岗前培训B教师教育机构集中培训C教师自学D校本培训46体育教师的业务工作能力主要包括教学能力、运动能力、课外体育活动组织指导能力、科研能力和:A思维能力B预测能力C教育能力D修养能力47学前教育阶段体育的重点是:A促进学生动作技能的发展B巩固简单动作技能的基础上,开始发展有目的、有计划地学习一些较为复杂的动作技能和一些生活技能。

C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态度D培养学生的各种体育能力48单元体育教学目标的主要工作是:A教学时空的情景和45分钟的条件B运动项目的特性及其学理C学期所在季节对教学的影响和学期的教学安排D各个学段学生的生长发育特点49贯彻注重体验运动乐趣原则的基本要求,不正确的是:A要正确理解和对待运动中的乐趣,要开发多种有利于学生体验乐趣的教学方法B从注重“从学生的立场去理解教材”,体验乐趣不忘“磨练”、体验成功不忘“失败”C要让每个学生都能不断地获得成功的体验D要处理好个性发展与掌握运动技能的关系50学校体育管理的方法,正确的是:A政策法规管理法,行政管理法B行政目标管理,业务管理C目标管理法,财务管理D人事管理、评估与管理法51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不包括:A以人为本,关注人的生存和发展B对“学”的关注转向对人的关注,把知识引向人生关怀关注人的生活意义C注重人才评价标准的多样性D在追求教育的目的性、计划性与组织性的同时,尽可能地增强教育的灵活性和开放性,以增强现代教育的活力。

52体育教学目标功能,错误的是:A激励功能B定向功能C指导功能D评价功能53促进运动技能不断提高原则的基本要求,错误的是:A要正确认识运动技能不断提高在体育学习中的重要意义B要明确运动技能学习的目的,有层次的掌握运动技能C要钻研“学理”和“教法”,提高教学质量D要提高运动技能学习的兴趣54在体育教学中贯彻注重体验运动乐趣原则的基本要求,错误的说法是:A要正确理解和对待运动中的乐趣B进行适当的挫折教育C要让每个学生都能不断的获得成功的体验D要处理好体验运动乐趣与掌握运动技能的关系53不属于提高运动认知和传承运动文化原则的基本要求是:A要重视体育学习中“认知”因素,要完成“学懂”的目标B要重视培养运动表象和再造表象C要重视“发现式学习”和“问题解决式教学法”D要让学生认识文化内涵54学校体育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培养学生的( )、态度、习惯和能力,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A体育意识B运动技能C体育兴趣D体育方法55体育教学目标体系中,最具灵活性、最活跃的要素是:A领域目标B水平目标C单元教学目标D课时教学目标56动作技能的形成、提高的过程是粗略掌握动作阶段、改进与提高动作阶段及动作的()等三个阶段:A由不巩固到巩固的发展阶段B巩固与运用自如阶段C自动化阶段D熟练化阶段57下列属于探究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的是:A视听引导法B领会教学法C发现法D情景教学法58()不属于课余体育的组织形式:A作息制度中规定的体育活动B全校性课余体育活动C校外体育活动D余暇体育活动59()是在原课间操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课余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A体育节B早操C大课间体育活动D体育锻炼课60无论大中小学,()都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途径:A课余体育B运动训练C体育竞赛D体育教学61单元教学计划的特点是多样性和:A相互的衔接性B计划性C目标性D学理性62制度学校体育目标首先要考虑的因素是:A学校体育的目标是否通过学校体育自身的价值和作用来实现B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与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C学校的场地设施、环境等因素D社会发展的需要63()年我国进行了最有力度的体育课程改革,将体育课更名为体育与健康课A1987 B2000 C2001 D199364《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规定中小学每周应当安排()课外体育活动。

A2~3 B3次以上C5次以上D至少一次65“六艺”中具有体育因素的教学内容是A书、御B礼、乐C射、御D射、礼66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形成运动爱好和专长的首要条件是A体验运动乐趣B拥有成功体验C感受运动文化D接受教师奖励67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倡()的课程评价A科学评价,精确评价B全面发展,重点突出C首尾兼顾,前后照应D立足过程,促进发展68体育教学中的运动认知过程是A体能消耗—技能体验—运动认知B粗略掌握—巩固提高—熟练应用C观察示范—实践体验—练习掌握D感性认识—理性认识—运动情景应用69学校体育在制定目标的时候,应当参照的一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指标是提高公民的()A知识层次、身体素质、民主程度B政治参与、文化参与、经济参与C生活水平、民主意识、道德修养D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70下列哪一个方法不属于以情景和竞赛活动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A运动游戏法B运动竞赛法C情景教学法D互动练习法71下列哪一个方法不属于以身体练习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A分解练习法B完整练习法C循环练习法D个别练习法72贯彻课余锻炼差异性原则,应注意以下几点,请找出错的一方面A因地制宜,合理规划B因人因时,适时调整C统一要求,区别对待D明确目标,全面发展73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文件是在哪一年A2001 B2002 C2003 D200474体育教学组织形式中的分组教学有随机分组、同质分组、异质分组、合作型分组、帮教分组和A性别分组B差异性分组C友伴型分组D协同性分组二、判断题1按时间序列,学校体育系统的结构大致上可以分为初等教育阶段体育、中等教育阶段体育和高等教育阶段体育三个部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