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河南省中考满分作文及点评-中考作文.doc
2011河南中考语文
![2011河南中考语文](https://img.taocdn.com/s3/m/4d377c45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fd95a59.png)
2011河南中考语文
2011年河南中考语文试题回顾
2011年河南省中考语文试题以考察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阅读理解和写作等能力为主要目标,试题难度适中,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下面将从各类题型出发,对2011年河南中考语文试题进行回顾。
一、短文填空
这部分试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词语、短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试题通过给出句子的上下文,要求学生从给出的选项中选择恰当的词语或短语来填空,使整个句子逻辑完整、通顺。
二、阅读理解
阅读理解部分共有两篇短文,分别是记叙文和说明文。
试题要求学生根据所给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或完成相关任务。
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归纳和运用能力。
记叙文部分主要考查学生对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的理解。
试题涉及的题型包括选择题、判断题和简答题,难度适中。
说明文部分主要考查学生对说明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试题以图表和图文并茂的方式给出相关信息,要求学生根据图表和文字提示回答问题或完成相关任务。
三、书面表达
书面表达部分要求学生根据所给的题目或图画,完成一篇不少于80词的短文。
试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题目涉及的内容多样,既有生活常识,也有学习经验,考查的是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和思维能
力。
总体而言,2011年河南中考语文试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语言文字运用和阅读理解能力,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
希望广大考生能够通过对这些试题的回顾和总结,加深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理解和应用,更好地备战中考。
2011年河南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1年河南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69379c06edb6f1afe001f76.png)
2011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试卷语文一、积累与运用(共27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A.湖泊./淡泊.角.逐/角.色浑身解.数/解.甲归田B.缜.密/慎.重机械./训诫.叱咤.风云/姹.紫嫣红C.滑稽./畸.形辍.学/点缀.猝.不及防/鞠躬尽瘁.D.陨.落/吮.吸分歧./祈.祷言简意赅./骇.人听闻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端详亲和力两全其美一如既往B.捍卫必需品入不敷出不屑置辩C.松弛名信片直截了当变本加利D.抱负入场券不胫而走各行其是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不仅为青年学子成长提供了价值准绳,也为高校教书育人提供了工作方法。
百年清华并参与了中国高等教育探索发展的历史,这里蓬勃昂扬的青春理想、严谨勤奋的治学氛围,了许许多多全面发展、个性鲜明的栋梁之才。
高等教育始终让青年学子全面发展并保持个性,我国的人才培养水平一定会大幅度提高。
A.见证铸就只有才B.印证造就只要就C.印证铸就只有才D.见证造就只要就4.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A.《西游记》中,唐僧先后在五行山收了孙悟空,鹰愁涧收了白龙马,高老庄收了猪八戒,流沙河收了沙和尚。
师徒历尽磨难,取得真经。
B.衍太太是一个善良、朴实、疼爱孩子、精通礼节的人,鲁迅在《父亲的病》《琐记》《狗·猫·鼠》中表达了对她的怀念之情。
C.《鲁滨逊漂流记》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讲述了鲁滨逊流落荒岛的生活经历,语言浅显,叙事详尽,让读者感到真实可信。
D.《格林童话》反映了正义与邪恶、善良与凶残、智慧与愚昧、勤劳与懒惰等带有普遍意义的人生主题,表达了作者鲜明的爱憎和美好的愿望。
5.古诗文默写。
(共8分)(1),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2)安得广厦千万间,!(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3)白居易《观刈麦》中与“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一样,写出了农民劳作艰辛的诗句是“ ,”。
2011年河南中考试题-语文(有答案和评分标准)
![2011年河南中考试题-语文(有答案和评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c53c27ea26925c52cc5bfea.png)
10 分钟把你的思想集中在这项愿望上,以决定应该如何进
f~ 能向一个目标集中注意力,成功的机会
o
将大大增加。全心专注在你所期望的一件事上,必如所期
祝你进步! 深爱你的父亲 (作者:弗罗姆。有删改)
13.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 分)
14. 请给第③段再写一个事实论据。
(3 分)
,.,
15. 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第③-⑥段的论证思路。
诗句是"
8 分)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xu 麦》中与"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一样,写出了农民劳作艰辛的
(4) 为国效力是大漠边关永恒的歌。李贺《雁门太守行》中的"
"借"燕昭王筑台"的典故把这首歌唱得慷慨激昂;范仲淹 《渔家傲秋思》中的" 刻画守边将士的矛盾心理把这首歌唱得苍凉悲壮。 , "通过
O
他告诉我,他先天残疾,一出生就被父母抛在江边,是一对在江上摆船的夫妇把他 养大成人的。待收养他的两个老人走后,他不甘心靠吃"社会低保"打发日子,便开始了 摇船生涯。有一天,他,到鸟市去买鱼鹰,看见这只仅有一条腿的鹦鸪,便把它买了下来。 从此,这只鸟儿与他朝夕相伴。 "那韩愈赞美漓江的诗,是你教它的 "那么请客人登船的两句话呢
o
专心就是把意识集中在这个目标上的行为,
C
并要一直集中到找出实现这个目标的方法,而且将之付诸实际行动 成他们专心行为的主要因素。
自信心和欲望是构
c
没有这些因素,专心致志的神奇力量将无从谈起
为什么
只有极少数的人能够拥有这种神奇的力量,其主要原因是大多数人缺乏自信心,而且没 有什么强烈的欲望
2011河南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1河南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ff75dd1ce2f0066f53322fb.png)
2011年河南省初中学业水平暨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试卷语文一、积累与运用((共2727分分)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A.湖泊./淡泊.角.逐/角.色浑身解.数/解.甲归田B.缜.密/慎.重机械./训诫.叱咤.风云/姹.紫嫣红C.滑稽./畸.形辍.学/点缀.猝.不及防/鞠躬尽瘁.D.陨.落/吮.吸分歧./祈.祷言简意赅./骇.人听闻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端详亲和力两全其美一如既往B.捍卫必需品入不敷出不屑置辩C.松弛名信片直截了当变本加利D.抱负入场券不胫而走各行其是3.依次填人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不仅为青年学子成长提供了价值准绳,也为高校教书育人提供了工作方法。
百年清华__________并参与了中国高等教育探索发展的历史,这里蓬勃昂扬的青春理想、严谨勤奋的治学氛围,__________了许许多多全面发展、个性鲜明的栋梁之才。
__________高等教育始终让青年学子全面发展并保持个性,我国的人才培养水平__________一定会大幅度提高。
A.见证铸就只有才B.印证造就只要就C.印证铸就只有才D.见证造就只要就4.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A.《西游记》中,唐僧先后在五行山收了孙悟空,鹰愁涧收了白龙马,高老庄收了猪八戒,流沙河收了沙和尚。
师徒历尽磨难,取得真经。
B.衍太太是一个善良、朴实、疼爱孩子、精通礼节的人,鲁迅在《父亲的病》《琐记》《狗·猫·鼠》中表达了对她的怀念之情。
C.《鲁滨逊漂流记》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讲述了鲁滨逊流落荒岛的生活经历,语言浅显,叙事详尽,让读者感到真实可信。
D.《格林童话》反映了正义与邪恶、善良与凶残、智慧与愚昧、勤劳与懒惰等带有普遍意义的人生主题,表达了作者鲜明的爱憎和美好的愿望。
5.古诗文默写。
2011中考满分作文(各地)
![2011中考满分作文(各地)](https://img.taocdn.com/s3/m/288afdea0975f46527d3e123.png)
叛逆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懂得了许多,有人说:年龄相差三岁就会有代沟,我想也是这样的。
2007年我13岁。
青春期的逆反心理在我的身上得到很好的体现,我才会在一天仅因为不想洗碗而与你大吵一架,摔门而去。
与朋友疯玩到夜里12点才回家,却发现你还坐在沙发上,你疲乏地睡着了,茶几上放着一张纸条:“乖乖,厨房里有你爱吃的东西,吃后早点睡觉!”
书——有你,我的年华不寂寞。
书,你启发我知道了“如果蜡烛害怕熄灭,那么它永远不能发光”;你启发我知道了“如果花朵害怕凋零,那么它永远不能开放”;你启发我知道了“如果人害怕困难,那么他就永远不能成长”。
书——有你,我的年华不寂寞。
书,你使我明白了生活就像一首动听的歌,痛苦是不能缺少的低沉的音符;我明白了生活就像一片汪洋大海,没有风浪就没有波峰浪谷;我明白了生活就像长途跋涉的路,有平地就有坡。
——题记
诞生
1994年12月7日,凌晨5点。
一声清脆的啼哭,打破了夜的宁静,医院的产房里所有人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了,一个幼小的女婴哇哇大哭,仿佛向世界宣告着她的到来,产房里连空气也浸透着浓浓的爱意,那是小小的我,并不知我的出现会带来些什么,但我感觉得到,我并不寂寞。因为我身边有一个很爱我的人。
我一下子,才体会到你一直在等我的苦心,有多少次你将写好的纸条放在茶几上,想去睡,却又多少次不放心地起来等候。
懂得
2010年我16岁。
一天夜晚,我上晚自习到回家里,你说:“乖乖,快去吃夜餐,厨房里我已准备好牛奶与面包。”见你的头发上有了几丝白发,一下子,我就想到没几年你就老了许多,眼眶里突然湿润……
当你把新织的毛衣替我穿上时,好似温暖的阳光照亮我的全身,我轻轻地亲吻你的脸颊,你笑了,像花儿一样,那么美,那么甜,但你的眼角同时闪动着晶莹的泪花,那泪水一定是甜的,因为是幸福的味道。
2011河南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1河南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0e3bcab284ac850ad02422b.png)
2011年河南省初中学业水平暨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试卷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l0页,四个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l20分钟。
请用蓝、黑色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一、积累与运用(共27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A.湖泊./淡泊.角.逐/角.色浑身解.数/解.甲归田B.缜.密/慎.重机械./训诫.叱咤.风云/姹.紫嫣红C.滑稽./畸.形辍.学/点缀.猝.不及防/鞠躬尽瘁.D.陨.落/吮.吸分歧./祈.祷言简意赅./骇.人听闻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端详亲和力两全其美一如既往B.捍卫必需品入不敷出不屑置辩C.松弛名信片直截了当变本加利D.抱负入场券不胫而走各行其是3.依次填人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不仅为青年学子成长提供了价值准绳,也为高校教书育人提供了工作方法。
百年清华__________并参与了中国高等教育探索发展的历史,这里蓬勃昂扬的青春理想、严谨勤奋的治学氛围,__________了许许多多全面发展、个性鲜明的栋梁之才。
__________高等教育始终让青年学子全面发展并保持个性,我国的人才培养水平__________一定会大幅度提高。
A.见证铸就只有才B.印证造就只要就C.印证铸就只有才D.见证造就只要就4.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A.《西游记》中,唐僧先后在五行山收了孙悟空,鹰愁涧收了白龙马,高老庄收了猪八戒,流沙河收了沙和尚。
师徒历尽磨难,取得真经。
B.衍太太是一个善良、朴实、疼爱孩子、精通礼节的人,鲁迅在《父亲的病》《琐记》《狗·猫·鼠》中表达了对她的怀念之情。
C.《鲁滨逊漂流记》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讲述了鲁滨逊流落荒岛的生活经历,语言浅显,叙事详尽,让读者感到真实可信。
D.《格林童话》反映了正义与邪恶、善良与凶残、智慧与愚昧、勤劳与懒惰等带有普遍意义的人生主题,表达了作者鲜明的爱憎和美好的愿望。
100篇2011年中考满分作文带点评非常好
![100篇2011年中考满分作文带点评非常好](https://img.taocdn.com/s3/m/f5acbb87e87101f69f31956c.png)
1、那令我感动目光阳光掠过时间的长河,在记忆的贝壳上刻下道道印痕;波浪翻滚冲刷,真金慢慢沉下,阳光在长河里最终映照出一道道令人感动的目光。
专注的目光“刘翔……刘翔……”赛场上的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站在起跑线上的刘翔似乎并没有听到,他边凝神边做着准备工作。
一位政府要员走上前去,拍拍他的肩膀说了些什么,刘翔竟毫无反应,更没有抬头看别人一眼。
见此,电视机前的我不禁为他捏了一把汗:“难道刘翔今天的状态不好?”发令枪响了,刘翔似离弦的箭一般冲出去,奋力跨越一道道栏杆,眼神似鹰一般专注。
最终,“12秒88”,刘翔打破了世界纪录!赛后,记者采访了刘翔:“你跨栏时知不知道有人就快要赶超上你了?”刘翔微笑:“比赛时,我只看到终点。
”锁定目标,专注于此,只有全神贯注,才能击败敌人。
飞人刘翔的精神令我钦佩,他专注的眼神更令我感动。
坚定的目光“背着妹妹上学”的洪战辉是个相貌普通、衣着平凡的青年。
在他还是一个满脸稚气的孩子的时候,命运就让他失去温暖的家庭,一个稚气的孩子竟要承担起整个家庭的生活重担,可他没有泄气,咬紧牙关,微笑面对,他用稚嫩的双手撑起支离破碎的家庭,用坚定的目光告诉世人,好日子就在前头。
当同龄人还在父母怀中嬉笑时,男子汉的气节已在他心间发芽。
类似的故事也许还有很多,或许更加令人感动,可是,洪战辉的眼神告诉所有的人,再苦再难我也会坚持的。
这样执著的信念,如此坚定的目光,感到了中国所有的人。
避让的目光萨科齐先生选法国总统后,曾来中国纺问,并来到中国最高学府清华大学与那里的学子亲切交谈。
会上,萨科齐温文尔雅的气质与谦逊的态度让人难忘,尤其是他的睿智更让我想起了他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他那睿智的避让。
竞选法国总统时,萨科齐面临的关键环节就是与另一位候选人罗琳女士进行电视辩论,这将最终决定两人的胜负。
开始时,萨科齐一改咄咄逼人的态度,而是一味避让,让罗琳的高雅形象尽失,于是,他获得了更多的选票。
可以说,是他那睿智的避让,使其成功。
2011中考优秀满分作文
![2011中考优秀满分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334688a59e3143323968938e.png)
宽容,是一种美德;宽容,是一种境界;宽容,使彼此的两颗心靠得更近;宽容,使地球的两极融合在一起。
宽容,像是一朵盛开的花,芬芳了整个春天;宽容,像是一棵茂密的树,冰凉了整个夏日;宽容,像是一片火红的枫,点燃了整个秋季;宽容,像是一场震撼的雪,寂静了整个冬日。
拥有宽容的人,像是拥有了一片海,包容了无数河川;拥有宽容的人,像是拥有了一片天,容纳了无数的鸟儿;拥有宽容的人,像是拥有了一片大漠,簇拥了无数沙砾。
宽容,是每个人都需要具备的,宽容,是一种君子的气量,是一种君子般的大度。
三国时,诸葛亮与周瑜上演了“三气”的故事。
他们约定谁先攻下南郡,南郡就归谁,结果诸葛亮趁周瑜在费尽心思思考怎样攻城时,就趁其不备攻下了南郡,这是第一气。
第二气就是着名的: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
他本想用美人计留下刘备,可被诸葛亮发觉了,用计策将刘备夫妇接了回来,又在船头大声地讽刺周郎。
第三气是因为周郎运用“借途灭虢”,他想取荆州,但却假说先取汉中,想趁机擒住刘备,但最后还是被诸葛亮发现了。
最后,因为计谋屡次被诸葛亮识破,大病一场,不久便去世了,死前仰天长啸:“既生瑜,何生亮”周瑜最后是被气死的,他从小文武双全,就是缺少一种胸襟,一种气量。
在这个世界上,既然找不到两片相同的树叶,那就更没有两个相同的人,每个人都有着他们各自的性格、追求、习惯、特长,每个人都有他们自己的生活方式、处事方法、思维习惯。
所以,在人与人之间产生一些分歧是正常的,只要我们有一颗宽容的心,体谅、尊重、理解他人,就可以获得一种快乐,一种享受,一种惬意。
宽容是高山,能容下鲜花,也能容下荆棘;能容下参天大树,也能容下一棵纤细的小草;宽容是丝丝春雨,能融化坚固的冰层,敲醒沉睡的爱心;宽容是萧萧秋风,能吹散自卑的阴云,唤回迷失的良知。
宽容是涵养,是理解,是关怀体贴,宽容是给予,是奉献,是新月一弯,是彩霞一片。
2011中考优秀作文::那片天寒假快结束的那些天,在一个不冷的早上去老山林场玩,一进大门,就见高山耸立,古木参天,郁郁葱葱。
2011年中考满分作文
![2011年中考满分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843896d433d4b14e852468b3.png)
2011年中考满分作文:智慧学习曾几何时,我们渴望辉煌与成功,富于憧憬与幻想;曾几何时,在众说纷纭中彷徨,缺一双飞离困惑的翅膀。
别灰心,别气馁,智慧地去学习,破解人生的难题,如一道月光穿破迷惘,陪你到天亮。
学习本应不是墨守陈规,而是去不断思考与领悟,闪耀人性地光辉,彰显人生大智慧。
一条幽径,一株古藤,为学之路上季羡林老先生能以一颗智慧的心去观察注意到一个弱小的生命并为之思考人生,反思自己,化为自己一份无法释怀的过错,这也恰恰体现出季老人格、品性境界之高尚。
学习从来就不是刻舟求剑、一成不变的,学习是一种智慧,真正懂得学习的人能将有限的生命拉长、拓宽、积厚,甚至一种超越时空的姿态永存于历史。
学习有境界之高低,学习之大境界是智慧的,能自由撷取生命中的丰美而不为其所累。
在学习之路上懵懵懂懂寻不到正确的方向时,不妨问一问自己,我智慧地学习了吗?学习的征途上,细心观察,敢于质疑,勇敢实践,不断地去升华人生成就。
钱伟长,一颗赤子之心,毅然回国,在从事物理学的研究中从不马虎,细心观察每个公式,智慧学习,书写共和国科技事业光辉篇章;巴金,被誉为“中国良心”的他,在写作生涯不断质疑,并亲身去实践,于《随想录》一书中反思自己,社会与国家,人生得以升华……古今能成大事者,往往能在各种各样的学习方式中、丰富多彩的学习内容中,以智慧的眼光去选择。
凡是智慧学习的人往往能以自己的思维、独特的见解去理解知识、消化知识,而不是一味地囫囵吞枣、死搬硬套,因而学习能事半功倍。
同样,智慧学习的人,其思想高度不再是以自己为中心,而加于整个社会、国家,乃至世界。
于学习中,品尝人间百态,并反思自己的言行,悲天悯人,由此,人性得以升华。
学习的过程中,注重反思,总结教训和经验,勇往直前,领悟一种人生真谛。
“学而不思则王,思而不学则殆”,孔老夫子一言道出学习之真谛。
学与思往往是一起的。
当然智慧的学习方式很多,智慧学习,能从学中收获快乐与幸福,领悟一种人生。
2011河南中招满分作文及例文评析.doc
![2011河南中招满分作文及例文评析.doc](https://img.taocdn.com/s3/m/921b1edf50e2524de5187e0e.png)
3、其实要想得高分,选择第二个题目:给材料 其实要想得高分,选择第二个题目: 作文。也是个明智的选择。 作文。也是个明智的选择。一般初中生重视记叙文写 轻视或忽视给材料作文训练或议论文。 作,轻视或忽视给材料作文训练或议论文。其实新课 程标准要求初中生会写“简单的议论文”,不过这个 程标准要求初中生会写“简单的议论文” 要求被不少老师有意无意地忽略了。 要求被不少老师有意无意地忽略了。 毫无疑问,今年的作文阅读材料, 毫无疑问,今年的作文阅读材料,能抓住学生的 眼球,光姚明二字就能让学生为之眼前一亮。 眼球,光姚明二字就能让学生为之眼前一亮。要知道 姚明在中学生中有好多粉丝,特别是爱好打球的男生。 姚明在中学生中有好多粉丝,特别是爱好打球的男生。 但是这个短短的材料,里面的一些术语,也让一些同 但是这个短短的材料,里面的一些术语, 学望而生畏, 后卫” 不熟悉篮球运动的同学, 学望而生畏,如“后卫”。不熟悉篮球运动的同学, 也许不知道后卫是干什么的。 也许不知道后卫是干什么的。
1、2011年河南省中考作文仍然沿用了去年的 2011年河南省中考作文仍然沿用了去年的 形式,两题任选一题, 形式,两题任选一题,都是半命题作的 稳定性。 稳定性。 今年的命题作文:《怀念_________的日子》 :《怀念_________的日子 今年的命题作文:《怀念_________的日子》 是一个典型的记叙文题目, 是一个典型的记叙文题目,它可以让学生人人下 笔有话可说。横线上可以填: 笔有话可说。横线上可以填: 表示时间的词语,如过去、初中、 (1)表示时间的词语,如过去、初中、小学等 也可以填表示心情的词语:甜蜜、无忧无虑、 (2)也可以填表示心情的词语:甜蜜、无忧无虑、 激动人心、兴奋、收获等。 激动人心、兴奋、收获等。 还可以填一件事:与朋友在一起、去旅游等。 (3)还可以填一件事:与朋友在一起、去旅游等。 因此这个题目贴近社会,贴近学生生活。 因此这个题目贴近社会,贴近学生生活。
2011年河南中考语文分析2
![2011年河南中考语文分析2](https://img.taocdn.com/s3/m/b6150126bcd126fff7050b9b.png)
2011年河南中考语文试卷分析材料二现代文阅读试卷分析郾城实验中学为了更好地促进我们对语文教学过程的反思,尽快找到下一步教学的方向和改进措施,我们对2011年语文试卷891份进行了抽样分析,现汇报如下:我们分析的是现代文阅读板块,有两篇文章,9个小题,共28分。
第一篇是从维熙先生的散文《漓江情韵》,有5个小题共16分。
第8小题3分,考查整体感知和语言概括能力,得分率66.4%,此题只要叙述清楚,点明人物,说清情节,不难得满分。
失分的主要原因是情节概括不完整,如:本文叙述了我在江边碰到一只会说话的鹦鹉并被其吸引,于是认识了鹦鹉的主人并与他攀谈的故事。
这样的表述没有说出事件的结果,“我被他身残志坚、自食其力的故事所感动”。
这样当然会失分的,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教给学生概括事件的一般要素:人物+事件+结果,叮嘱学生表述完整并注意表述简洁明了。
第9小题分值2分,考查首段在文中的作用,得分率43.3%,失分率56.7%,失分较严重。
主要原因是答题不完整,不能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作答,还有的考生根本没有联系下文内容。
例如:有考生答“吸引读者”,有考生答“点明中心”这些都不得分。
因为本文的首段是环境描写,环境描写在开头的作用一般是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引起下文,渲染某种气氛或营造某种氛围,这就提示我们,在平常的教学中,不同文体首段的作用要区别开来,总结方法,指导到位。
第10小题,两问4分,得分率52.6%。
失分率47.4%,学生得2分的居多,失分多在第2问。
第一问回答“我”见到摇船人“兴致顿时跌落下来”的原因,这个从文中能比较容易找到答案,第二问是“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要从写法上作答,属于拔高型试题,程度差的学生无从下手,程度好的学生难以答全。
在平常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文本,引导学生掌握记叙文的一些表现手法。
如:对比,衬托,欲扬先抑,托物言志,渲染烘托等。
并对主要的几种写法进行充分训练。
第11小题3分,考查修辞的表达效果,得分率35.9%,失分率64.1%,失分很严重,主要原因如下:一,没有认真审题,答不对题。
2011年河南中考作文(范文)
![2011年河南中考作文(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de491a5d58f5f61fb636663b.png)
2011年河南中考作文题目任选一题作文:(1)题目:怀念________的日子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阅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记者问姚明:你最希望和哪个后卫合作?姚明:这个名单很长很长,有时候你不能挑你希望的东西,你得去适应你自己可以拥有的东西。
要求:①自选角度作文,题目自拟。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怀念初三的日子习惯了早上六点起床,洗脸刷牙时带着惺松的睡眼;习惯了七点上学,边走着边计算距离周末的时间;习惯了在老师点名后匆匆忙忙地去趟厕所,回来再趴在桌上小睡片刻;习惯了把课桌上的书堆得很高,只为营造一个私人空间;习惯了自习课上干点儿与学习无关的事,还得时刻警惕窗外班主任的突然出现……这一年,我们初三。
喜欢在桌上写满自己的青春誓言;喜欢在日记里写下自己的不满和暗恋;喜欢午睡时塞上耳机听几首杰克逊的歌;喜欢熄灯前拿出许久未动的杂志翻看;喜欢在课间一群人海阔天空地神侃;喜欢放学后去操场投两把篮球出一身臭汗;喜欢几个朋友一起起哄,然后迎着别人狐疑的目光哈哈大笑;喜欢在走廊上望着楼下的男生女生,并大肆的点评一番;喜欢在楼道里制造一个与心中的“她”的“不期而遇”,而后头也不回地走远……这一年,我们初三。
害怕着每一次考试,却又期待着每一次考试,害怕知道每一次考试的成绩,却又期待着每一次考试的成绩;假装不关心自己的成绩,却在没人的时候把墙上的成绩排名看了一遍又一遍;为了研究一道数学题可以忘记放学的铃声,为了请教一道物理题可以错过吃饭的时间;为了一场盼望已久NBA比赛,和几个哥们儿酝酿了好几天,但球赛的时候,还是一边咒骂着可恶的教育制度,一边拿出了书包里的模拟试卷;考试前心里总想着,如果下次考试如果再不进步,我就不再努力了,可考试后,不管进步退步,依然是挥汗如雨、快马加鞭……这一年,我们初三。
现在,我们毕业了,我们终于告别了可恶的初三,但是一切却变得那么不习惯。
2011年河南省高考优秀作文及评析1
![2011年河南省高考优秀作文及评析1](https://img.taocdn.com/s3/m/bf161116a216147917112829.png)
2011年河南省高考优秀作文及评析1写作(60分)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美国全球语言研究所最近公布了21世纪全球十大新闻,中国作为经济和政治大国的崛起排在第一位,是新世纪的最大新闻。
该所跟踪全球75万家主要纸媒体、电子媒体和互联网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有关中国崛起的新闻已经播发了3亿次。
对于中国的巨大变化,其中最值得展示的突出变化又是什么呢?据《中国青年报》和新浪网对中国公众的调查,得票率依次是“经济成就”、“国际影响”、“民生改善”、“科技水平”、“城市化进程”、“开放程度”。
对于中国的这些变化,你有什么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考点解说]2011年全国课标卷的作文命题沿用了新课标卷一直以来的新材料作文形式,给材料而不给话题,让考生在材料范围内自主确定角度、立意、文体、标题;内容承袭关注社会生活的思路,但不再暗合热点,而是如2008年全国Ⅰ卷“汶川地震”一样,直指时代热点“中国崛起”,体现出紧贴时代脉搏的命题特点。
两段文字,第一段陈述材料、陈述事实:中国崛起受到世界高度关注。
第二段提出问题,回答问题:概述中国巨大变化、突出变化中中国公众感受最深的6个方面——经济成就、国际影响、民生改善、科技水平、城市化进程、开放程度,命题人要求考生写出对变化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命题意图十分明确,审题难度明显降低。
但此题入手容易,要想有深度、有亮色却不容易。
基础好的考生可以大题化小,一点切入,通过身边事物的变迁、某些领域的变化,以小见大地反映整个社会的巨大发展;善于思考的考生还可以辩证分析,挖掘原因,反思不足,倡言建议,展示自己的思维深度或广度。
考生可以大唱赞歌,写中国崛起的事实、现象、原因、影响等等;考生也可辨证思考,理性思考中国崛起的原因(忧患意识),在正面肯定崛起的同时,指出问题,理性地、一分为二地看待中国崛起。
100篇2011年中考满分作文带点评非常好
![100篇2011年中考满分作文带点评非常好](https://img.taocdn.com/s3/m/14ddb50b5901020207409c4d.png)
5
臣民,同时也将一切的罪过推向了他爱的人。沧桑的历史中,妲己——红颜祸 水成了不可分割的两个词。虿盆里,是怨灵们的哭诉;炮烙柱下,是厉鬼们的 怒号。泱泱大商,被这个曾经的天人,拖到了历史的底层。
历史的清音,氤氲着血与泪的见证。 跨越千年的长河,这清音,传递到了另一个悲剧中。
无奈,沦为傀儡的命运 幽幽汉宫中,清风吹不散束缚于身的枷锁。 西汉初年,一个群雄割据的年代。自汉高祖刘邦逝世,大汉政权被太后吕 雉收人囊中,各分封国接连反抗。在吕雉的脚下,却还有一个被禁锢的帝王。 汉惠帝刘盈,一个生错了年代的仁君,只有任凭母后在身上缠绕一根又一根的 丝线。他的心中,只有一个愿望,那就是做一个平凡人,他不愿再看到自己的 生母一次又一次的造孽。从小,他亲眼看见反抗者被制成人彘的惨剧,成人后, 还要被迫迎娶自己的亲外甥女。他憎恨命运,憎恨母亲的残暴,却无法为身边 的人做任何事,也许他最恨的是自己的优柔寡断。或许是上天的垂怜,使他及 早地离开了这纷纷扰扰的红尘,永远闭上了只能见证悲剧的双眼。 历史的清音,散发着生与死的呼唤。 又是一个千年,这清音,缓缓飘人了华美的囚牢中。
坚定的目光 “背着妹妹上学”的洪战辉是个相貌普通、衣着平凡的青年。在他还是一 个满脸稚气的孩子的时候,命运就让他失去温暖的家庭,一个稚气的孩子竟要 承担起整个家庭的生活重担,可他没有泄气,咬紧牙关,微笑面对,他用稚嫩 的双手撑起支离破碎的家庭,用坚定的目光告诉世人,好日子就在前头。当同 龄人还在父母怀中嬉笑时,男子汉的气节已在他心间发芽。 类似的故事也许还有很多,或许更加令人感动,可是,洪战辉的眼神告诉 所有的人,再苦再难我也会坚持的。这样执著的信念,如此坚定的目光,感到 了中国所有的人。
我踏上台阶的一刻,听到“啪”的一声,是那只去追寻自由的氢气球被树 枝刮住,破裂时所发出的声音,一声“啪”破裂了它的自由与追逐。我回过头, 按响了门铃,想到那即将袭来的温暖,我幸福地微笑起来。
2011年全国中考作文题及满分作文
![2011年全国中考作文题及满分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e2731ed649649b6648d747f9.png)
2011年全国中考作文题及满分作文1、(北京市·2011)六、作文(50分)23.知识的丰富,认识的提高,情感的加深,习惯的养成……都需要天长日久地坚持,一点一滴地积累。
请以“日积月累”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2)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3)字数在600~1000之间。
(4)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2011年北京市中考满分作文示例:1、日积月累一滴水固然渺小,但千万滴乃至十亿滴凝聚成的力量却是我们不可小视的。
石“穿”对人类来说,办到它是轻而易举的,可是又有谁愿化作那一滴水的力量去成就这一现象呢?这便告诉我们要学会积累,积累着看似渺小的的力量,日后将会化作巨大的能量。
积累并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它就像细密的针线活,要一针一针地慢慢缝好。
有些同学可能会厌恶考试,在考前只能拼命复习,但你们要知道,考试就是对平时所积累的知识的测验,如果没有长时间的积累,光是“临时抱佛脚”,是根本解决不了的问题的,即便是成功,那也是暂时的幸运。
这就足以证明积累的重要性。
积累可以将生活经验加以总结、升华成更高的领悟,从而帮助更顺利地学习生活。
那么,如何积累呢?首先,我们自身不能小觑渺小的力量。
当年秦始皇没有意识到两个农民领导的起义可以推翻自己的霸权;而现在的蝼蚁筑穴甚至可溃一条江堤。
渺小的力量凝聚起来是强大的,可怕的。
我们只有正视这些看似渺小的事物,才懂得在生活中积累不显而易见却正确重要的经验,积少成多,足以水滴石穿。
其次,我们要有一颗恒心。
没有毅力的人是无法做成这一艰巨的任务。
愚公之所以能搬动大山,离不开他那坚定不移的信念和坚持不懈的决心。
只有那一颗充满毅力的恒心,才能日夜把那小小的水滴砸向石头,若是某一滴水半途而废,则无法成就“石穿”。
这便可见得恒心的重要性。
但是,只要不小觑渺小的力量和有一颗恒心我们就能积累力量吗?我们还需要懂得积累适合自己的、正确的经验。
若是不在意把错误的经验渐渐积累,那将演变成难以变更的坏习惯,危害自己的生活。
查看:2011年河南省中考语文试卷分析新烟中学doc
![查看:2011年河南省中考语文试卷分析新烟中学doc](https://img.taocdn.com/s3/m/aaa74760011ca300a6c3909b.png)
2011年河南省中考语文试卷分析新烟中学2011年河南省中考语文试卷共四大题23小题,满分120分。
整份试卷考试内容分四大版块,即积累与运用、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和作文。
试题以《语文课文课程标准》为依据,题量适中,题型内容覆盖面广,注重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注重语言文字的实际运用能力的考核,无偏题、怪题,整份试卷简约、清晰、合理、各部分比例适当。
第一个版块是积累与运用,7个小题共27分。
第1小题选择题考查字音,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考查的是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难度增加了。
第2小题辨析字形,此题难度不太大,主要是考查学生对C项里“名信片”的“名”(明)及“变本加厉”的“利”(厉)的辨析。
只有学生弄清楚词语的意思,就不难辨出错误。
第3小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这里面既有对近义实词的考查,同时也有对关联词语的考查,这是近几年没有考过的。
第4小题是名著阅读考查题,去年是要求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按情节的先后顺序填写。
因此小题对初中生来说,难度系数颇大,一是由于应试教育课业负担重,名著阅读并没有实质性的开展,其二是考题限制太严,要按照情节的先后顺序填写,学生即使看了《水浒》电视剧一些片断,但不是很系统完整的,能认定是其中一人的故事并记清情节的先后也很不易。
今年的名著阅读题改为了选择的形式,看似比去年容易了,因为比较好判断的三项都是正确的,而不正确的B项中的“衍太太”是学生不太了解的,她在《父亲的病》中出场。
在“父亲”临终前,她让鲁迅叫父亲,结果让父亲“已经平静下去的脸,忽然紧张了,将眼微微一睁,仿佛有一些痛苦。
”后来“父亲”死了,这让“我”觉得是“‘我’对于父亲最大的错处”。
衍太太对别的孩子们“很好”:怂恿他们吃冰,给鲁迅看不健康的画,唆使鲁迅偷母亲的首饰变卖。
而衍太太自己的孩子顽皮弄脏了自己的衣服,衍太太却是要打骂的。
鲁迅表面上赞扬她,实际心中却是鄙视衍太太的。
因为这是个自私自利,多嘴多舌,喜欢使坏的妇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河南省中考满分作文及点评-中考作文
【作文试题】
怀念________的日子
要求:1.先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600字左右。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
“怀念”一般是指那些失去的、有意义的、美好的人或者事情,所以只能写过去的人或事,不能写眼前之景;从“日子”两个字来看,应该写一段时间,不能只写一个瞬间、一次场景等。
写作时,采用倒叙方式的记叙文最好。
在写作内容和技法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回忆往事,抒写对朋友、亲人的思念
在我们学过的课文中,有关此类“怀念”的文章很多,比如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鲁迅的《藤野先生》等。
围绕“亲情友情”,我们可以从时间上,怀念童年生活的美好,感受朋友之间真诚的友谊;也可以从空间上,怀念远方的亲人,表达真切的思念之情。
二、关注热点,感受时代气息
抒写个人的情怀没有错,但是,如果能跳出个人的小圈子,从关注社会、关心他人入手,立意上会更胜人一筹。
如“怀念小河清清流
淌的日子”,“怀念蛙声一片的日子”,写出来的是对环境日益被破坏的忧虑;再如“怀念荠菜飘香的日子”是写对今天食品安全问题的不满等。
三、以小见大,借物抒怀
要学会以小见大,可以围绕一件物品,以物为线索,托物抒情,写出对曾经的美好或温馨的回忆。
如“怀念琴声相伴的日子”是围绕学钢琴,写既辛苦又幸福的时光;“怀念白开水的日子”是写妈妈为了“我”的身体健康而每天给“我”烧白开水,受到了“我”的误解却没有一点怨言,“白开水”是叙事线索,对妈妈的感谢和理解是感情线索。
四、逆向思维,写出新意
中考作文要取得高分,立意新颖很重要,很多时候可以运用逆向思维和求异思维取得这一效果。
同样是写亲情友情,可以巧妙地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立意,争取写出点与众不同的鲜味。
如“怀念生病的日子”,其实是写因生了一次小病而得到同学们到病房去看望的机会;“怀念停电的日子”原来是写停电后一家人能在一起说话的温馨生活;“怀念妈妈唠叨的日子”是写妈妈出差后对妈妈的想念等,这些文章视角新、思路新,会以独到的见解取得成功。
另外在角度上也可以创新,以一棵树、一条鱼的口吻去“怀念”,更能表达丰富的寓意。
【满分佳作】
怀念有葱油饼
相伴的日子
◎河南考生
那个老人,那张笑脸,那有着淡淡香味的葱油饼,总会时时闪现在我的眼前,挥之不去,让人无限怀念……
一段日子里,生活匆忙而枯燥,心情烦闷到了极点,连早餐也是随便应付。
那个卖葱油饼的老奶奶周围,总是站满了人,出于好奇,我便加入了这个队伍。
终于排到我了,只见老奶奶在摊前忙活着,我有些惊奇,这么多生意,竟然只有她一个人在忙。
我惊讶于老人有一双灵活的手,那双手在雪白的面团上跳跃着,将一团团洁白的小精灵揉成规矩的球状,轻轻一拍,就成了圆圆的饼子。
老奶奶拿一个小刷子,抹上金灿灿的油花,再放进油锅里,便听到了美妙的嗞嗞声……我看得入了迷,不觉奶奶已经把一个饼递到了我面前,“给你!”听到老奶奶的声音,我的目光才从她的手上滑到了她的脸上。
她布满皱纹的脸上,眼睛如星星般闪烁着快乐的光芒。
我被这突如其来的微笑打动了,心底悄悄流过一股暖流,痒痒的。
我低头咬了一口手中的葱油饼,那里面分明夹着快乐。
我从此记住了那个微笑,记住了她的葱油饼,我成了那里的常客,只要一有空,我就会给自己买一个葱油饼,感受到的,除了葱油饼的香味,还有一份快乐。
随着买葱油饼次数的增加,我对这位老人有了更深的了解:她的儿女远在南方工作,前些年相伴多年的老伴也离开了她,剩下她一个人孤独地生活。
但是她的笑容始终没有消失过,她永远是那么乐观,
永远充满了对生活的感恩,每一个葱油饼都是她的孩子,她将爱心和感恩用灵巧的手揉进葱油饼中,再将它传递给别人。
望着忙碌的老奶奶,我忽然感觉到很羞愧,自己经历的一些小小的挫折算什么呢?生活让她饱经沧桑,却无法磨灭她乐观的精神,她始终带着祥和的笑去对待生活,将快乐传递给身边的人,这不正是对生活的感恩吗?
如今,我已经变得开朗而自信,老奶奶的摊位也不在了,或许是她跟随自己的儿女去了吧。
但我依然怀念老奶奶那飘着香味的葱油饼,怀念那段有葱油饼相伴的日子。
【评点】
一、眼界开阔,关注他人。
二、细节描写细腻传神。
文章老奶奶的形象是通过她自己的一举一动表现出来的,尤其是老奶奶烙饼的一段文字,观察细致,语言生动,“跳跃”“揉”“拍”“拿”“抹”“放”等动词的连续使用,写出了老奶奶的动作娴熟,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三、叙事抒情,相得益彰。
作者总能够在叙事之后,进行恰当的抒情,点明了文章的中心,给人以启迪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