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玻纤增强PP纤维取向

合集下载

怎样改性玻纤增强PP材料

怎样改性玻纤增强PP材料

汽车水室材料早期采用玻纤增强PA66方案。

有关不同材料(PA66/聚邻苯二甲酰胺/聚苯醚等)影响耐冷却液后力学性能和尺寸的研究较多,对玻纤增强聚丙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材料的常规力学和结晶行为。

玻纤增强聚丙烯材料具有质轻、低碳环保的优势,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虽然玻纤增强聚丙烯材料在常温下具有较好耐冷却液性能,但是对耐高温冷却液性能的影响研究较少。

本文主要研究玻纤增强聚丙烯材料耐高温冷却液后拉伸强度保持率的影响因素,初步考察了不同组分对玻纤增强聚丙烯材料耐高温冷却液老化性能的影响。

聚丙烯基体树脂对耐冷却液性能的影响冷却液由水、防冻剂和各种添加剂组成。

水的比热容较大并且热传导系数高,被水吸收的热量容易散发,因此水作为冷却液使用具有很多优点。

实验中使用日产专用冷却液LLC,冰点温度为-35℃。

玻纤增强聚丙烯材料的主要成分为聚丙烯树脂和短切玻纤。

其中基体树脂的性能是玻纤增强聚丙烯材料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所以实验中选择不同流动速率和结晶度的聚丙烯树脂。

由表2可以看出:虽然配方1#和配方2#的聚丙烯树脂MFR 相同,但是由于基体树脂聚丙烯2是高结晶聚丙烯,所以配方2#的常温拉伸强度由104MPa 提高至114MPa ,弯曲强度和模量由147MPa 和6450MPa 提升到157MPa 和7060MPa 。

在材料耐冷却液性能保持率方面,树脂流动性对耐冷却液老化性能的影响不明显。

由图1可以看出:高结晶树脂(配方2#)的耐冷却液老化后性能保持率较高,保持率为84%。

配方3#相比于配方1#的老化后性能保持率较高。

不同接枝物含量对耐冷却液性能的影响玻纤增强聚丙烯材料中主要成分为聚丙烯树脂和短切玻纤,但玻纤和聚丙烯树脂间之间的界面必须使用马来酸酐接枝物作为相容剂提升材料的力学性能,所以接枝物也是性能影响的主要因素之一。

开展了不同接枝物含量对材料初始力学性能和冷却液老化后性能保持率实验,具体实验配方见表3。

表4是不同含量接枝聚丙烯下材料的力学性能的测试数据,图2是不同接枝物含量下材料的老化性能保持率。

高材1班 张健 玻纤增强PP螺杆元件组合方法

高材1班 张健 玻纤增强PP螺杆元件组合方法

玻纤增强PP螺杆元件组合方式班级:高材0911姓名:张健学号: 2009119136前言:在聚合物材料加工中,有一种重要的混炼设备,那就是挤出机,挤出机的发展,大大提高了聚合物材料的加工水平和应用范围。

它分为单螺杆、双螺杆、多螺杆,但实际应用中,还是双螺杆应用最为广泛。

由于双螺杆挤出机要完成许多混合任务,因此目前关于双螺杆挤出机的混合机理研究也比较多。

将双螺杆挤出机用作连续混炼机时,可以对聚合物进行共混改性、填充改性和增强改性;另外,双螺杆挤出机还可以用来进行反应挤出。

双螺杆挤出机的种类很多,根据两根螺杆的位置,可以分为啮合型和非啮合型;根据螺杆旋转的方向不同,又可以分为同向旋转型和异向旋转型。

由此,我们将常见的双螺杆挤出机分为非啮合异向旋转的双螺杆挤出机、啮合同向双螺杆挤出机和啮合异向双螺杆挤出机啮合同向双螺杆挤出机简介啮合同向双螺杆挤出机真正应用于聚合物加工是在20世纪30年代,由意大利LMP公司Roberto Colombo研制出来。

自从其诞生后,经过半个多世纪的不断改进和完善,它便以其积木式结构带来的多变性和适应性以及优异的混合性能,在成型、共混、改性、反应挤出等聚合物加工过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一、双螺杆挤出机组合的一般原则为:(1) 正确分析所要混合物料的形态、性能与配比;(2) 必须了解螺杆元件及螺杆各区功能,工作原理及螺杆构型;(3) 确定加料方式与位置;(4) 选择适当几何参数的螺纹,捏合元件;(5) 根据共混体系混合程度要求选择螺杆组合。

(6) 加工工艺、设备各部分参数二、啮合同向双螺杆挤出机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制备工艺流程玻璃纤维增强作用的好坏,与它在聚合物混合料或制品中的长度、分散状态或分布均匀性、取向以及被聚合物润湿性有关。

玻纤在制品或混合料中长度太短,只起填料作用,不起增强作用;太长,会影响玻纤在混合料或制品中的分散性、成型性能和制品的使用性能。

一般认为,增强热塑性塑料中玻纤的理想长度应为其临界长度的5倍。

玻纤增强PP

玻纤增强PP

PP填充改性,在PP中加入一定量的无机矿物,如滑石粉、碳酸钙、二氧化钛、云母等,可提高刚性,改善耐热性与光泽性;填加碳纤维、硼纤维、玻璃纤维等可提高抗张强度;填加阻燃剂可提高阻燃性能;填加抗静电剂、着色剂、分散剂等可分别提高抗静电性、着色性及流动性等;填加成核剂,可加快结晶速度,提高结晶温度,形成更多更小的球晶体,从而提高透明性和冲击强度。

因此,填充剂对提高塑料制品的性能、改善塑料的成型加工性、降低成本有显著的效果。

玻纤增强改性PP,通常,PP材料的拉伸强度在20M~30MPa之间,弯曲强度在25M~50MPa之间,弯曲模量在800M~1500MPa玻纤增强PP的特性PP加玻纤,通常,PP材料的拉伸强度在20M~30MPa之间,弯曲强度在25M~50MPa之间,弯曲模量在800M~1500MPa之间。

如果要想把PP用在工程结构件上,就必须使用玻璃纤维进行增强。

PP加玻纤,通过玻璃纤维增强的PP产品的机械性能能够得到成倍甚至数倍的提高。

具体来说,拉伸强度达到了65MPa~90MPa,弯曲强度达到了70MPa~120MPa,弯曲模量达到了3000MPa~4500MPa,这样的机械强度完全可以与ABS及增强ABS产品相媲美,并且更耐热。

PP加玻纤,一般ABS和增强ABS的耐热温度在80℃~98℃之间,而玻璃纤维增强的PP材料的耐热温度可以达到135℃~145℃。

增强改性PP所用的玻璃纤维,要求长度为0.4~0.6ram,若长度小于0.04mm,玻璃纤维只起填充作用而无增强效果,发达国家都在开发长丝增强注射材料。

玻璃纤维含量在40%(质量分数)含量内,玻璃纤维含量越高,PPR弹性模量、抗张、抗弯强度也越高。

但一般不能超过40%,否则流动量下降,失去补强作用,一般在10%~30%。

PP填充改性,在PP中加入一定量的无机矿物,如滑石粉、碳酸钙、二氧化钛、云母等,可提高刚性,改善耐热性与光泽性;填加碳纤维、硼纤维、玻璃纤维等可提高抗张强度;填加阻燃剂可提高阻燃性能;填加抗静电剂、着色剂、分散剂等可分别提高抗静电性、着色性及流动性等;填加成核剂,可加快结晶速度,提高结晶温度,形成更多更小的球晶体,从而提高透明性和冲击强度。

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

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

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一.原材料1.聚丙烯(polypropylene简称PP)PP是一种热塑性树脂基体,为白色蜡状材料。

聚丙烯的生产均采用齐格勒—纳塔催化剂,以Al(C2H5)3+TiCl4体系在烷烃(汽油)中的浆状液为催化剂,在压力为1.3MPa,温度为100℃的条件下按离子聚合机理反应制得。

聚丙烯的结晶度为70%以上,密度为0.98,透明度大,软化点在165℃左右,脆点—10~20℃,具有优异的介电性能。

热变形温度超过100℃,其强度及刚度均优于聚乙烯,具有突出的耐弯曲疲劳性能、耐化学药品性和力学性能都比较好,吸水率也很低。

因此应用十分广泛,主要用于制造薄膜,电绝缘体,容器等,还可用作机械零件如法兰,接头,汽车零部件等。

2.玻璃纤维(glass fiber简称GF)GF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无机非金属材料。

成分为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钙、氧化硼、氧化镁、氧化钠等。

它是以玻璃球或废旧玻璃为原料经高温熔制、拉丝、络纱、织布等工艺,最后形成各类产品。

玻璃纤维单丝的直径从几个微米到十几米个微米,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的1/20—1/5,每束纤维原丝都有数百根甚至上千根单丝组成,通常作为复材料中的增强材料,电绝缘材料和绝热保温材料,电路基板等,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各个领域。

玻璃一般人的观念为质硬易碎物体,并不适于作为结构用材,但如其抽成丝后,则其强度大为增加且具有柔软性,故配合树脂赋予形状以后终于可以成为优良的结构用材。

玻璃纤维随其直径变小其强度高。

作为增强材料的玻璃纤维具有以下的特点,这些特点使玻璃纤维的使用远较其他种类纤维来得广泛,发展速度亦遥遥领先,其特性列举如下:1)拉伸强度高,伸长小(茎3%)。

2)弹性系数高,刚性佳。

3)弹性限度内伸长量大且拉伸强度高,故吸收冲击能量大。

4)为无机纤维,具不燃性,耐化学性佳。

5)吸水性小。

6)尺度安定性,耐热性均佳。

7)透明可透过光线。

8)与树脂接着性良好之表面处理剂之开发完成。

长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力学性能

长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力学性能

工 程 塑 料 应 用ENGINEERING PLASTICS APPLICATION第49卷,第3期2021年3月V ol.49,No.3Mar. 202142doi:10.3969/j.issn.1001-3539.2021.03.008长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力学性能刘琳,黄诚珑(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 200092)摘要:使用熔融浸渍法制备了长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LFTPP–G),研究了不同纤维含量、不同牵引速度及不同相容剂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PP-g-MAH)添加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玻璃纤维在复合材料体系中起增强增韧作用,复合材料力学性能随纤维含量增加而升高;提高牵引速度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及纤维分散性能随之降低;相容剂PP-g-MAH 的加入改善了玻璃纤维与树脂的界面结合。

当使用自制的浸渍装置且玻璃纤维质量分数为50%、牵引速度为30 m /min 、相容剂PP-g-MAH 质量分数2%时,制得LFTPP–G 具有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其缺口冲击强度相较于纯聚丙烯树脂提高了1 323%。

关键词:长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纤维分散;界面结合中图分类号:TQ3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3539(2021)03-0042-05Preparation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Long Glass Fiber Reinforced Polypropylene CompositeLiu Lin , Huang Chenglong(School of Materi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 Tongji University , Shanghai 200092, China)Abstract :By using melt impregnation method ,long glass fiber reinforced polypropylene composite (LFTPP–G) was prepared. The effects of glass fiber content ,pulling speed and compatibilizer PP-g-MAH content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glass fiber reinforces and toughens the composite and improves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LFTPP–G when fiber content increases. Increasing pulling speed can improve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but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fiber dispersion drop along with the speed increases. PP-g-MAH improves the interfacial bonding between the resin martix and glass fiber. When the self-developed impregnation die is used ,the glass fiber content is 50wt%,the pulling speed is 30 m /min ,the PP-g-MAH content is 2wt%,the comprehensiv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LFTPP–G show the best ,comparing with neat polypropylene resin ,its notched impact strength is improved by 1 323%.Keywords :long glass fiber reinforced polypropylene composite ;mechanical property ;fiber dispersion ;interfacial bonding长玻璃纤维(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LFTPP–G)[1]熔融浸渍工艺是一种将长玻纤经由特制的树脂浸渍装置充分展开,并与熔融聚丙烯充分浸渍,最后经水槽冷却、牵引、切粒的聚烯烃类热塑性复合材料生产工艺[2]。

长玻纤增强聚丙烯

长玻纤增强聚丙烯

一、长玻纤增强聚丙烯(LFT-PP)及LFT塑料托盘长玻纤增强聚丙烯(LFT-PP)复合材料1.项目简介传统玻纤增强聚丙烯因其成本低廉和优异的机械性能,在材料领域得到大量的应用。

长玻纤增强聚丙烯(LFT-PP)复合材料与传统的短纤增强聚丙烯材料相比,由于生产工艺的改变,玻纤在粒子中的长度增加,即玻纤保持与粒子同样的长度,即使注塑成型后,纤维的最终长度也比短纤的高很多,在制品中的平均长度可达2毫米左右。

相对于传统的短玻纤增强热塑性塑料(这种粒子在制品中的纤维长度在200μ左右),LFT-PP材料在制品中保留了极长的玻纤长度,因此赋予了材料更好的力学性能与热学性能,同时LFT-PP还具有比短纤增强PP更好的高温抗蠕变性能,这些优势使得LFT-PP的性能能够达到或接近增强工程塑料如PA或PPO的性能。

具体优势为:(1)刚度与质量比高,变形小,这特别有利于LFT在汽车中的应用;(2)韧性高;(3)抗蠕变性能好,尺寸稳定;(4)耐疲劳性能优良;(5)设计自由度比GMT更高,因为LFT可用于注塑和其他成型方法,而GMT只能压塑;(6)模塑成型性能比SFT更好,纤维以更长的形态在成型物件中移动,纤维损伤少。

由于LFT材料类似于增强工程塑料的卓越性能以及PP基材相对于工程塑料基材极其低廉的价格成本,因此赋予了该材料极佳的性价比:相对于短纤增强PA材料而言,使用LFT-PP 可在材料成本上节约40-50%左右;相对于短纤增强PPO材料而言,使用LFT-PP可在材料成本上节约100%以上。

2.长玻纤增强PP市场应用及容量2.1汽车工业:保险杠骨架、座椅骨架、发动机罩壳、车身门板模块、仪表盘骨架、脚踏板、挡泥板、备用轮胎架、冷却风扇及框架、蓄电池托架等,用于替代增强尼龙(PA)或金属材料。

2.2通讯电子电器行业:通讯、电子行业高精度接插件/点火器零组件、继电器基座/微波炉变压器线圈架、框架/电气联结器、继电器、电磁阀封装件/扫描仪组件等,洗衣机滚筒、洗衣机三角支架、空调风扇等,用于替代短纤增强PA、ABS材料或金属材料。

长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

长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

长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摘要:采用自行研制的熔体浸渍包覆长玻璃纤维装置,制备了长玻纤增强聚丙烯(LFT-PP)复合材料。

研究了玻纤含量、预浸料粒料长度及相容剂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PP-g-MAH)含量对长玻纤增强聚丙烯(LFT-PP)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长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LFT-PP)的力学性能明显优于短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当玻纤含量在30%时,拉伸强度达到50 MP左右,冲击强度达到6kJ/m2左右,相容剂PP-g-MAH的加入增强了界面粘接强度,大幅度地提高了长玻纤增强聚丙烯(LFT-PP)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当相容剂PP-g-MAH含量达到3%左右,其综合力学性能达到最佳值,拉伸强度达到100 MP左右,冲击强度达到10 kJ/m2左右。

关键词:熔体浸渍长玻璃纤维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通过自制的熔体浸渍包覆装置,制备了长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LFT-PP)复合材料,系统地研究了玻纤含量和长度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了相容剂PP-G-MAH对PP/GF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断面形貌的影响。

熔体浸渍装置主要包括浸渍槽、分丝棍、牵引装置和切粒装置。

一、实验部分1.实验材料聚丙烯;玻璃纤维;PP-G-MAH。

2.实验工艺采用熔体浸渍包覆工艺制备3mm和18mm的LFT-PP粒料,挤出加工温度为150℃~225℃。

注塑压力:40Mpa~50Mpa;注射速度:40r/min;背压:3Mpa;冷却时间:40s。

二、结果与讨论1.成型过程中玻璃纤维长度及其分布数均长度(ln)和重均长度(lw)分别按照公式(1),(2)进行计算。

ln=∑nili/∑li(1)lw=∑nili2/∑nili(2)式中:li——样品中第i根纤维的长度;ni——长度在li与l +1之间的样品出现的频率。

玻纤在加工过程中因为断裂而影响其长度,纤维的断裂是由以下三方面的相互作用造成的:纤维/纤维、纤维/机械、纤维/聚合物。

玻纤增强PP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玻纤增强PP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Ab t a t T e ga s f e e no c d p lp o y e e c mp s e e e p e a e y t e s r w e t d n sr c : h ls b r r i fr e o y r p ln o o i s w r r p r d b h c e x r i g i t u meh d T erme h n c lp o e t sw r a u e n h x e i n e ut r n lz d b l cr n c U t o . h i c a ia r p r e e e me s r d a d t e e p rme t s l we e a ay e y ee to i - i r s
c mp sts i c e s d w t e GF c n e to e c mp sts i c e sn , e e h e s e s e gh a d i a t o o i r a e i t o t n ft o o i n r a i g e n h h h e v n t e tn i t n t n mp c l r s e gh o e 1 t n t f h 2 mm R P c mp s e a ih rta o eo e6 mm RP o o i s T e b e k n r t GF P o o i sw sh g e n t s f h t h h t GF P c mp st . h ra i g e
eo g t n o e G R P c mp stsf s rs n e elwi n raig ga sf e o tn , teb e kn ln ai f h F P o o i rt oea d t n fl t ice sn ls b r c ne t h ra ig o t e i h h i s

玻纤增强PP注塑工艺研究

玻纤增强PP注塑工艺研究

玻纤增强PP注塑工艺研究(转载)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因其组成材料的种类、数量、纤维方向以及其他参数可以自由选择,因而重量轻,强度和刚度更高,且其性能优异且大范围可调,最近几十年来一直是科学研究和产业推广的重点课题。

作为其中的重要一种,玻璃纤维/热固性树脂复合材料已经以玻璃钢的身份在汽车、船舶、建材等领域取得了广泛的应用。

但玻璃纤维/热塑性树脂复合材料的研究和应用还不是很普遍。

这里以热塑性树脂聚丙烯为基体,制备玻璃纤维/聚丙烯复合材料,通过控制复合材料中玻璃纤维的含量、长度、偶联剂类型与用量等因素,结合注塑次数等注塑工艺的调整,研究了上述材料对短玻璃纤维/聚丙烯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制备了拉伸模量为1.75GPa,拉伸强度为31.99MPa的短玻璃纤维/聚丙烯复合材料。

这一材料有望成为汽车、船舶、航空航天等工业领域广泛应用的新材料。

1 实验部分1.1 原料聚丙烯(PP)H-T-022,兰州石化公司;玻璃纤维CFN24,上海中实玻璃纤维有限公司。

1.2 主要仪器及设备流变仪:XLY-Ⅱ型,吉林大学科教仪器厂;拉伸机:上海华龙测试仪器有限公司;熔体流动速率仪:XNR-400Z型,长春市长城实验机厂;塑料注射成型机:HY-350-F1,宁波海鹰塑料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1.3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的制备1.3.1 玻璃纤维的制备将玻璃纤维布用剪刀剪成线状纤维,用硝酸浸泡并真空干燥后剪成5~7毫米的短纤维。

1.3.2 基体的制备选择PP为基体,用1、2、3次成型分别获得试样,然后再进行对比实验,选择最佳成型次数。

1.3.3 复合材料注塑成型1.3.4 性能测试方法①拉伸试验:对弯曲试样进行三点弯曲试验,使用电子万能试验机,按照国家标准GB1040-92执行,加载速度为20mm/mi n±10%;②冲击试验:对拉伸试样进行冲击试验,使用材料冲击能量试验机,按照国家标准GB/T3808-1995执行;③熔融指数的测定:热塑性塑料的熔体流动速率是热塑性塑料在一定温度和负荷下,熔体每10min通过标准口模的质量。

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的性能研究

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的性能研究

0 前言长纤维增强热塑性塑料(long fiber reinforced thermoplastic,LFRT)是近年来高速发展的一类复合材料,主要由玻璃纤维、碳纤维、有机纤维等与不同的热塑性塑料基体及各种助剂经特殊的设备和投稿日期:2010-10-21修回日期:2010-11-02作者简介:崔峰波,男,1973年生,巨石集团有限公司、巨石玻璃纤维研究院产品研发中心副主任,工程师。

工艺进行复合而制得[1]。

由于LFRT制得的制品中纤维的损伤、剪碎情况被大幅度减轻,从而使纤维保留了相当的长度而使制品的性能大幅度的提高,具有高强度、刚性好、使用寿命长、耐腐蚀性好、尺寸稳定性好、精度高、耐蠕变性能好、低翘曲、耐疲劳性能优良、设计自由度高及优异的成型加工性能、重量轻、可回收重复使用等优点[2],LFRT成为了近年来取得突破性进展的高性能新材料,已经成为热塑性塑料市场增长最快的品种。

目前国外公司工业化生产出长纤维增强粒料采用的树脂基体有PP、崔峰波,曹国荣(巨石集团有限公司,巨石集团玻璃纤维研究院,浙江省玻璃纤维研究重点实验室,桐乡 314500)摘 要:通过制备长玻璃纤维与短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对比研究了在一定温度下的不同复合材料的弯曲性能与热性能。

结果表明,在相同玻璃纤维含量下,长玻璃纤维增强PP的弯曲性能与热变形温度均高于短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

关键词:长玻璃纤维;短玻璃纤维;聚丙烯;弯曲强度;热变形温度CUI Fengbo ,CAO Guorong(Jushi Group Co.,Ltd ,Jushi Fiberglass Research Institute ,Key Laboratory for Fiberglass Research of Zhejiang Province ,Tongxiang 314500)Research on Properties of Glass Fiber Reinforced PolypropyleneAbstract :Long glass fiber and short glass fiber reinforced PP composites were prepared. Their flexural strength at certain temperature and thermal properties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with the same glass fiber content ,the long glass fiber reinforced PP exhibits higher flexural strength and heat deflection temperature than short fiber reinforced PP.Key words :long glass fiber ;short glass fiber ;polypropylene ;flexural strength ;heat deflection temperature技术开发崔峰波,等: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的性能研究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的性能研究《玻璃纤维》2011年 第1期 9中图分类号:TQ171.77+7.7 文献标识码:APBT、PET、ABS、POM、PPS、PEEK、PC、热塑性聚氨酯等,其中被广泛应用的主要是长纤维增强PP。

玻纤增强PP性能参数

玻纤增强PP性能参数
D256
3.2mm,23℃
J/m
100
热性能
热变形温度
D468
0.45MPa,6.4mm

156
1.80MPa,6.4mm

148
其他
比重
D792
23℃gBiblioteka cm³1.12玻纤含量
/
/
%
30
熔体流动速率
D1238
230℃,2.16KG
g/10min
2~6
收缩率
D955
23℃
%
0.3/0.9
阻燃性
UL94
1.5mm
Class
HB
优良的力学性能
汽车零部件
优良的耐热老化性能
扇叶
符合GM标准GMP.PP.017
结构支架
性能
测试标准
测试条件
国际单位
典型值
机械性能
拉伸强度
D638
10mm/min
Mpa
78
伸长率
D638
10mm/min
%
3
弯曲强度
D790
2mm/min
MPa
106
弯曲模量
D790
2mm/min
MPa
5000
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
玻纤增强pp性能参数表玻纤增强pp主要特征主要应用通用性注塑成型优良的力学性能汽车零部件优良的耐热老化性能扇叶符合gm标准gmp
通过综合比较,我们发现在PP中加入30%的玻璃纤维后,产品的质量可以达到最好。下表即为玻纤增强PP后的性能参数:
玻纤增强PP性能参数表
玻纤增强PP
主要特征
主要应用
通用性
注塑成型

汽车新材料:长玻纤增强PP(LFT-PP)

汽车新材料:长玻纤增强PP(LFT-PP)

汽车新材料:长玻纤增强PP(LFT-PP)由于金属不适合成型复杂的形状,限制了它在很多零件中的应用,这也阻碍了成本的下降。

与此相反,采用长玻纤增强塑料注射成型则可以克服上述诸多弊病。

因此掀起了“以塑代钢”的潮流:LFT-PP替代金属成为汽车新材料。

LFT-PP是长纤维增强聚丙烯材料,聚赛龙LFT-PP塑料是长玻璃纤维经过专门设计的模具浸润PP基体树脂,得到被树脂充分浸润的料条后切成一定长度的粒子。

LFT-PP,也就是长玻纤增强聚丙烯(Long Glass Fiber Reinforced Polypropylene.简称LGFPP),作为汽车模块载体材料,该材料不仅能有效地提高制品的刚性、抗冲击强度、抗蠕变性能和尺寸稳定性,而且可以做出复杂的汽车模块制品。

长玻纤生产工艺长玻纤增强复合塑料和短纤维增强复合塑料比较2、高耐热LFT-PP材料在120℃时的高温疲劳强度是普通玻纤增强PP的2倍,甚至比以耐热性著称的玻纤增强尼龙高10%,因而这种材料具有作为结构件所需的耐久性和可靠性。

3、更好的抗翘曲性LFT-PP材料的优势特点1、良好的尺寸稳定性2、优异的耐疲劳性3、较小的蠕变性能4、各向异性小、低翘曲变形5、优异的力学性能,特别是耐冲击特性6、良好流动性、适应薄壁产品加工LFT-PP材料的材料性能1、优异的物理力学性能2、优异的热氧老化性能3、优异的耐低温性4、良好的分散性和外观效果5、良好的耐候性LFT热塑性复合材料的加工成型长纤维增强PP可用一般的射出成型机成型没有问题,但是若采用混炼度高的螺杆和射嘴会导致玻纤容易断裂,造成无法充分发挥长纤维原有的性能。

因此推荐使用注塑机的选择如下:螺杆长径比为16:1-22:1压缩比为2:1-2.5:1在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选择直径较大的螺杆采用深螺槽、低压缩比螺杆采用开放式大直径射嘴LFT-PP在汽车领域中的典型应用。

玻纤增强PP

玻纤增强PP

郑州大学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玻纤增强聚丙烯成型工艺的研究The Research of molding process of Glass MatReinforced Polypropylene指导教师:陈金周职称:教授牛明军职称:高级工程师学生姓名:曹黎明学号:20072630101专业:包装工程院(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完成时间:2011年6月1日2011年6 月1 日摘要玻璃纤维毡增强聚丙烯复合纤维材料剪裁性好,可用低压力模塑迅速成型为均质的结构,热塑性纤维分布紧密且均匀,玻璃纤维能得到非常迅速的浸渍和浸透,用它制作的产品的玻纤含量可达20%-45%(质量分数)之间,可采用各种成型工艺,例如模压、拉挤、真空模压等。

本文采用模压成型工艺,主要是探索玻纤毡和聚丙烯片材的成型工艺。

将聚丙烯片材和玻璃纤维毡交替叠合在一起,然后在一适当的压力下将其成型为玻纤毡增强聚丙烯复合板材,这种板材具有韧性高、使用温度高、可回收利用、质轻、力学性能优异等特点,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最后制得的板材其玻纤含量大约为30%左右,其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冲击强度相对聚丙烯均有一定程度的增强。

关键词:玻璃纤维毡;聚丙烯;复合材料;增强材料;模压成型IAbstractThe cut of glass mat reinforced polypropylene composite fiber is good and can be quickly formed into a homogeneous structure by molding at a low-pressure. The glass fiber can be impregnated and saturated very quickly,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thermoplastic fiber is compact and uniform. The glass fiber content of the products can be up to 20%~45%. The products can be made by a variety of molding processes, such as molding, pultrusion, vacuum molding and so on.We used compression molding in this paper, and mainly explore the glass fiber mat and polypropylene sheets molding process. The polypropylene sheets and glass mat were laminated alternately, and then compress them into a board at a suitable pressure. The boards have high toughness, can be used at high temperature, recyclable, light weight, excellent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other characteristics. So the boards have better social and economic benefits. In this paper, the glass fiber content of the board is about 30%, and it show more excellent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other characterstics.Key words: Glass mat; Polypropylene; Composite materials; Reinforcements; Molding;II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1.前言 (1)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2 GMT材料的性能特点 (3)1.2.1 比强度高 (3)1.2.2 可回收利用 (3)1.2.3 成型加工简单,生产效率高 (3)1.2.4 成本低 (3)1.2.5 抗冲击性能好 (4)1.2.6 贮存周期长 (4)1.3 GMT材料的市场需求及应用 (4)1.3.1 GMT材料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 (4)1.3.2 GMT材料在其包装上的应用 (5)1.3.3 GMT材料在其他工业的应用 (6)1.4 GMT材料的发展趋势 (6)2.实验过程 (7)2.1 实验原料和设备 (7)2.2 实验步骤 (7)2.2.1 聚丙烯片材的制备 (7)2.2.2 玻纤增强聚丙烯板材的制备 (8)2.2.3 片材的预热 (8)2.2.4 模具温度控制系统 (8)2.2.5 保压时间 (9)2.2.6 合模压力 (9)2.3 性能测试 (9)3.实验结果与讨论 (10)3.1 制备复合板材的一些方法探索和讨论 (10)3.1.1从市场上购买的聚丙烯片材和玻纤毡的复合 (10)3.1.2自制聚丙烯片材和玻纤毡的复合 (10)3.1.3利用钢板来压制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板材 (10)3.1.4利用热炼机来制备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板材 (11)3.2 结果与讨论 (11)4.实验结论 (13)III参考文献 (14)附件1:.......................................................................................................错误!未定义书签。

长玻纤增强PP的实验计划

长玻纤增强PP的实验计划

长玻纤增加 PP 的原料、成型及分析测试方案1试验测试表征1.1纤维长度及纤维分布测定将复合材料样本置于微波辐射炉中或马福炉中高温裂解,550℃下进展裂解,在裂解物中将玻璃纤维剥离出来,然后将其分散于水中,然后用光学纤维镜进展观看和测定,可以得到纤维长度和也可以通过软件进展半自动地纤维分布的计算。

1.2形貌分析用 SEM 观看断口形貌及 GF 在基体 PP 中的分布及断面形貌1.3力学分析主要承受万能材料试验机测试拉伸强度,断裂伸长、弯曲性能〔强度、模量等〕等承受冲击试验机测定材料缺口悬臂梁冲击强度1.4热分析1.4.1承受 DMA 动态力学进展分析得到 Tg 和 tgδ1.4.2承受 DSC 争论 GF/PP 复合材料的结晶动力学1.5广角 X 射线衍射扫描分析用WAXD 争论GF/PP 的结晶度。

2成型及试验方案2.1主要成型加工条件多复合材料基体中纤维长度及纤维均匀性〔分布〕及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2.1.1成型加工温度(喂料螺杆各区温度,主要是其次组螺杆)●加料段180℃~190℃●压缩段、计量段渐次上升温度可在210℃~240℃之间进展调解●机头口模温度略低于计量段温度。

2.1.2两组螺杆转速调整,主要是其次组双螺杆的转速调整2.1.3浸渍与否、浓度、时间2.1.3 其次组双螺杆不同组合元件的搭配,考虑增加或削减混合原件〔更换螺杆元件较繁琐,可最终考虑〕2.2不同填加组份及纤维量等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热性能、断面形貌、结晶性等的影响2.2.1偶联剂的参与否,参与种类〔KH-550、A-151,A-172,A-174〕对纤维在PP 基体中分散性的影响2.2.2纤维的参与量〔10%~40%〕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热性能、结晶度的影响2.2.3纤维的长度〔一样纤维参与量,不同剪切状况下〕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热性能、结晶度的影响2.2.4不同填加组份〔填充体系、润滑体系等〕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热性能、形貌的影响2.3GF/PP 复合材料结晶动力学争论〔等温、非等温〕2.4GF/PP 复合材料中纤维长度、分布、纤维取向等数学计算模型的建立及争论2.5GF/PP 复合材料的应用争论3原料3.1PP选用PP原料主要依据两条原则,一是依据增加和改性PP产品性能对PP的要求,从而确定选用的是均聚PP、共聚PP还是化学处理PP。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题目:长玻璃纤维/聚丙烯复合材料中纤维长度、分布及取向等数学计算模型的建立及研究
学生姓名:学号: 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
任务起至日期:2011年12月日至2012年6月日共16周
一、课题的目的与要求:
设计实验方案,根据熔融指数及平均分子量等选择PP,根据性能指标等要求选择长玻纤
参考文献数目在10篇以上,其中英文文献2篇以上。主要参考文献:
[1]Chin W-K. Liu H-T. Lee Y-D.Effects of fiber length and orientation distribution on the elastic modulus of short fiber reinforced thermoplastics.Polymer Composites, 1988,9:27-35
[5]Shang-lin Gao, Edith Mader. Characterisation of interphase nanoscale property variations in glass fibre reinforced polypropylene and epoxy resin composites. Composites Part A, 2002, 33:559-576
工艺参数的调整及优化;
对不同工艺条件下的玻纤取向、长度、分布等进行表征和研究;
建立数学模型。
三、毕业设计(论文)应完成的具体工作:
文献查阅,撰写开题报告,外文文献翻译,复合材料的制备,样品结构表征
,样品物理性能测试,整理分析实验数据建立模型,撰写毕业论文,论文答辩。
四、查阅文献要求及主要的参考文献:
及其它适宜的填加剂;
设计不同比例的原料配比确定工艺条件;
对不同工艺条件下的复合材料中纤维的分布、取向等进行研究;
对纤维取向及分布建立较适的数学模型。
二、设计的技术要求与参数(或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本实验采用较先进的两组双螺杆挤出成型的加工方式制备长玻纤增加PP复合材料,具体的研究内容包括:
选择加工成型的原料;
2012.5.1~2012.5.29样品表征及数学模型的建立
2012.6.2~2012.6.12分析整理数据、撰写毕业论文
2012.6.15~2012.6.19论文答辩
指导教师年月日教研室主任(审核)年月日
[2]杨卫疆,戴干策.玻璃纤维和聚丙烯单丝样条界面断口形态的分析.纤维复合材料.1998.015(001).-2-4
[3]戚贵军.长玻纤增强PP和PA6.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1
[4]庄辉,刘学习,程勇锋,戴干策.长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韧性.合成树脂及塑料.2006.23(6):53-55

五、进度安排:(设计或论文各阶段的要求,时间安排):
2011.12.2~2012.1.13文献查阅
2012.1.15~2012.2.13撰写开题报告
2012.2.15~2012.2.29外文翻译
2012.3.1~2012.3.30熟悉加工过程
2012.4.1~2012.4.30研究不同加工参数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