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中国“家谱文化热”初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代中国“家谱文化热”初探

作者简介:杨载田,男,湖南益阳人,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人文经济地理。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间掀起一股修续家谱的热潮,出现了族族都修谱,人人都入谱的盛况。它既反映了国家政策的宽松,海外炎黄子孙寻根谒祖的需要,更为重要的是因为家谱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特有的价值和功能,值得深入研究和积极引导。

关键词:当代中国;家谱;家谱文化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国各地群众自发修续家谱的活动勃然兴起,且有长盛不衰之势。对这种现象已有不少学者进行探讨,其中有反对之声,更多的是抱支持但必须改革创新的态度。本文在学习研究前人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初步探析。

一、中国家谱及其家谱文化的基本理论

(一)家谱及家谱文化的一般概念

家谱,又称宗谱、族谱,房谱、世谱、支谱、谱系、谱传、渊源、统谱、通谱、谱牒、玉牒、家乘、会谱、合谱、主谱、坟谱、祠谱、联宗谱、世系图、族系、世家、世谱、世纪、世系录、世家谱、族谱、家世渊源录等几十种名称,但家谱是其中使用得最多和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所谓家谱,就是一种以谱表形式记载一个以同宗共祖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及其主要人物事迹等方面的历史图籍。是中国所特有的文化遗产,它与正史、方志构成了中华民族历史大厦的“三大支柱”,而且有学者认为它与方志是中

国史学领域“有尚待开发的两个大金矿”。家谱除具有“列昭穆,别长幼”的特殊功能外,它还具有反映人口繁衍、家族迁移、姓氏源流、家庭伦理、家族制度、道德教化、风俗人情等极为丰富的文化内容和多种功能,乃至成为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出现了具有广泛群众社会基础和独特历史文化价值的家谱文化,而且历经数千年而长盛不衰。

(二)家谱的一般体例和主要内容

中国家谱发展到明清民国时代,已很成熟、完善。尽管收载内容多寡不一,编纂的形式各不相同,但一部完整的家谱都遵循着一定的体例和范式:⑴谱名,即家谱的名称。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谱籍和姓氏,如《萧山史村曹氏宗谱》。中国家谱有续修的传统,因此一般在谱名上标出修谱的次数,如《宁乡道林蒋氏五修族谱》。⑵祖先像赞,即刊载于家谱前面位置家族列祖列宗的遗像。家谱中的祖先图像,少则几副,多可达数十幅。图像旁一般都有数十字赞语,对图像主人的相貌、业绩、功德等进行简要赞扬。⑶目录,是提纲擎领揭示其家谱的主要内容与次序排列,一般有新旧谱目、凡例、姓源、世家、墓园、诰封、诗文、像赞、家训、领谱字号等内容。

⑷谱序,主要是介绍家族世系渊源、传承关系,修谱缘由和经过,以及任事人员等,是熟悉研究一部家谱最直接切入点,不可或缺,是家谱中最本质、最重要的内容,所占编幅极大。⑸谱论,即论述家谱意义,用以昭示后人注重家谱文化。⑹谱例,即编写家谱的体例说明,介绍编写规则及方法。⑺字辈,即代表家族发展世代顺序

的名称的排行用语,包括排行、行第。⑻祖训,其内容涵盖族规、族约、词规、祠约、家规等是各族自己制定的约束,是教化家族人员的宗族法规、内容具体。⑼典制,即记录家族重要仪式礼仪,如祭祀、嫁娶等仪礼的规矩,程序等。⑽世系,包括世系图和介绍家族历史人物简历的文字,要详写清楚每个人的名字、号、生卒时间、居住地点、婚嫡子女情况。在以上所有内容中,世系为家谱的核心,跨越空间大,所占编幅弘大;祖训与名贤录是家谱文化的精华,必须重点发掘。现代家谱应与时俱进,继承与创新相结合。

(二)推崇宗法明礼,规范家族道德,维护社会稳定

中共中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爱国守法,明理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实为对中国传统家谱中家传家教内容的总结和提炼后的升华。家谱中一般都有“修谱例则”、“族规”、“家法”、“恩荣录”、“艺文”等项目。其中就有相当篇幅的家训家范,如要求族人遵守。如衡阳《州上刘氏四修家谱》家规中就有孝弟宜敦、九族宜睦、名分宜正、坟茔宜培、家法宜严、闺门宜肃、耕读宜勤、勤俭宜崇、嫖赌宜戒、盗窃宜戒、强暴宜禁、谱牒宜重、左通宜绝等内容。又如宋代诗人杨万里,自撰家训写道:“……片瓦条楥,皆非容易;寸田尺地,毋使抛荒。懒惰乃败家之源,勤劳是立身之本。大富由命,小富由勤。男子以血汗为营,女子以灯花为运。夜坐三更一点,尚不思眠;枕听晓鸡一声;全家早起”。这种家训家范的形成往往历经了长期的社会积淀,必然融入其时大量的国家政策法规和乡规民约,这既是家谱

文化本身需要与政权统治与社会稳定客观需要相一致,才能赢得家族的生存与发展。同时,家谱的整理编撰的组织者一般都是家族精英,而且往往与地方官府,国家机构有着一定联系。在这些族权人物的主持下,便会自觉不自觉地将国家政权意识和地方维安思想引入家谱之中规范族人。因此,中国历朝历代统治者都能充分认识到家族在维持地方地方政权方面的特殊作用,并依托家谱文化与政治意识形态的实质性互动,以维护其政权巩固和社会稳定。

三、现代家谱及其修续家谱活动的特点

(一)政治环境静宽松,人民群众修续家谱热情高涨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伟大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说:“族谱记载中华民族由宗族团结扩充到国家民族的大团结,这是中国人才有的良好观念,应妥加应用”(摘自(韶山毛主席陈列馆))、无产阶级革命领袖、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毛泽东同志也说“探索家谱、族谱加以研究可以知道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也可以为人文地理、聚居地理提供宝贵资料”(摘自(韶山毛主席陈列馆))。家谱中的家训,在教化族人孝敬、和睦、亲情、乡情等方面,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思想障碍扫除后的直接效果,就是使祖国大陆出现了由南向北、从东向西重修家谱蔚然成风。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三十年来,纂修家谱数量之大、涉及范围之广、参与人口之多,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6]。

(二)具有很强的时代面向性和创新性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新修的家谱与以前的传统家谱相比,一般都能

折射出新时代、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新手段、新范式,内容丰富新颖而思想性强,印刷装帧精美,具有很强时代面向性和创新性的特点。特别是当代人出于实用主义观念的现实需要和现实诉求,家谱在主题内容、目的功能等方面进行了很大的改进和修正,新家谱中特别强调保存具有传统文化品位的政治格言、家训家规等,突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高度的社会使命感,将“强宗固族”升华为“民族富强”、“寻根谒祖”发展为“祖国统一与爱好和平”,家国同构的华人思想、民族精神得以发扬光大。运用新的观点、思想和方法对传统家谱进行改造、变革和升华,把家谱研究与解决现实问题紧密结合起来,积极借鉴传统家谱中的一些优秀规范、思想,并加以丰富。有的家谱还明确规定不得与现行国家行政法规相抵触,要服从地方党和政府的领导,一切都要有利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不得搞宗族派性,要平等友善对待混居的外族;倡导男女同时入谱,独生女可作为世系传人,养子、入赘也能入谱,甚至出嫁女儿及其丈夫、子女同样可以入谱,一切都显示出新时代、新思想、新境界、新气象,令人耳目一新。

参考文献:

[1] 王锦贵.家谱资源的发展与利用研究[j].山东图书馆学

刊.2001(2):1-4

[2] 王鹤鸣.从家谱看炎黄子孙的寻根情[j].图书馆杂志.2007(2):85-88

[3] 尚海滨,江华.现代视域下的家谱价值审视[j].图书情报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