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学调研到教学视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教学调研到教学视导
一、教学视导实践行动的背景
要了解一项改革的意义,首先要了解这项改革的背景。新的发展阶段、新的历史使命,使得把发展教育的理念加快转移到科学和谐上来、把治教办学的重心加快转移到内涵建设上来、把教书育人的模式加快转移到全面素养上来,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这体现在校本教研上,就是深入学习实践《浙江省义务教育教学管理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使校本教研工作从重组织活动、关注狭隘经验,发展为重捕捉智慧、培育研究状态;从长远意义上提高教师素养的“锦上添花工程”,发展为有效促进学校教学质量提高的“雪中送炭工程”;从“比武、夺牌、创优”的课堂战术,发展为“反思、互助、引领”的文化战略。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开展了“基于《指南》的教学视导实践行动”。
二、当前教学视导中存在的问题
教学视导是伴随着《指南》的颁发应运而生的,通俗地讲,就是原来的教学调研。但如果从教学视导的要求去审视教学调研,就会发现教学调研中的一些问题。
(一)认识上模糊
教学调研是教研室的一项常规性工作,正因为它平常,往
往变成教研室领导带队下的公事例行活动,往往凭过去有限
的经验,始终以邮递员(转发上级文件)、裁判员(担任活动评委)、巡视员(跟随行政检查)的角色参与其中,普遍存在着“重听轻看、重讲轻写、重评轻研”的现象,教研工作重心不能有效下移。
(二)方式上单一
教学调研需要听课、评课活动,但这并不是唯一的活动。而有些教研员把它等同于教研员个人的应约听课评课活动,
一直把“学科”看成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壁垒,认为只要把本学科的所有任课教师的课都听全了,就能把握这个学校的教学
全貌。积攒的听课笔记虽然有一大摞,但从专业的目光去审视教学管理全过程的则寥寥无几。
(三)情绪上对立
一些学校、教师谈“研”色变,认为教学调研就是教育行政部门的“监督、检查、评定”。校长唯恐学校在调研时出点什么差错,如果出现了不好的课,教师更是惶惶不可终日。由于校长、教师对“督、查、评”有一定的抵触情绪,教学调研中就会出现自卫、护短、迎合、应付等多种复杂的心理现象。这样,教研员有了思想顾虑,在评课时多少会有些“保留”,最终不能实事求是地反映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状况。
三、教学视导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如果说教育督导是教育行政部门政府权力意志的体现,
那么,教学视导就是教学业务部门专业精神的展示。教学视导必须建立和完善体现专业价值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一)科学制定视导方案
教学视导是学校发展进行“体检(诊断)”的重要举措,视导方案必须要做到“三性”:一是计划性,要有3年左右的中期规划,要有一个学期的主题目标,要确立每月视导的次数、时间、内容、要求等,不能随心所欲;二是针对性,要善于根据课程改革的进程和本地区的教学现状确定视导的目标、重点和对象,做到有的放矢;三是科学性,要精心设计视导方案,把教研员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其中,有条件的时候要真诚邀请教育科、督导室、教科所、电教馆、招生办等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及相关教育专家对方案进行审阅,倾听他们对教学视导方案的意见和建议,论证通过后再付诸实施。
(二)全面统一视导认识
教学视导是教研室的公共事务,在把“学科”看成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壁垒的教研室,统一认识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因此,在开展实践行动之前,必须做好三项工作:一是召开视前会议,解读视导方案,了解目的意义,分配工作任务,宣布日程安排,指定交通工具等;二是精选视导人员,教研员当然是视导人员的主体,但为了显示其工作的重要性和专业性,可以实行教研员差额参与,也可吸纳一些工作责任心强、专业水平高、管理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参加,体现一定的竞争性;三是研制视
导工具,视导组要根据视导内容研制调查问卷、访谈提纲、检测试题,视导人员要根据学科特点准备专题研究的辅助材料,带着问题去视导。
(三)正确把握视导要素
教学视导内涵多元,途径多样,方法多种,但无论何种类型,“看”“听”“查”“测”“思”“写”“讲”“评”是教学视导的基本要素。“看”和“听”展现的主要是观察能力和鉴赏能力,能以教研员的职业敏感捕捉教学实践的智慧;“查”和“测”展现的主要是研究设计能力和发现问题能力,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就是这个道理;“思”和“写”展现的主要是思辨能力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思考有深度,写出来的东西才有力度,对教学的指导才有效度;“讲”和“评”展现的则是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评价能力,能力底蕴厚实的教研员,讲起来头头是道,评起来有理有据,令师生信服,给人以启迪和引领。
(四)不断优化视导方法
不同的理念有不同的视导方法,不同阶段的视导有不同的关注主题。教学视导本身就是一项研究性工作,必须在摸索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完善。
1. 重视调研型视导
调研型视导以调查、了解、研究、指导为主要目的,一般在不熟悉其教学情况或较长时间没有视导的学校进行,目的
是发现问题。它的侧重点在“视”,即通过视导人员听“推门课”、查“日课表”、看“五常规”等方法,找出教学工作的薄弱环节,帮助学校改进教学管理。
针对《指南》第3条“开齐、开足、开好规定的课程”的执行情况,我们开展了以“突破学科、定班听课”为策略的教学视导活动,即每个教研员在视导时,选择好一个班,从上午第一节至下午第二节每节课都听,上什么课就听什么课,评课时不是把重点放在这一节课教了哪些知识点、知识传授是否正确,而是重点分析下列问题:你是怎样教的?学生是怎样学的?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怎么样?各种教学手段、教学媒体的运用是否符合现代教育理念?课程的开设和课时的安排是否符合规定?实践证明,这一策略不仅使视导人员跳出了学科的局限,把注意力较多地放在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学方法等中观要素的评价上,而且还有效促进了视导员学习不同学科教育理论的积极性。与以往的听课不同,
由于坐在同一个班听课,有时还会碰到“换课不换人”的现象。其实,不仅仅是农村学校,城区学校也同样存在着这个问题,规模较小的学校更加突出。
2. 突出主题型视导
每学期确立一个视导主题,其作用是在一定时间内将教
学研究的注意力集中在某一事件的探索上,致力于问题的解决。它的侧重点在“导”,通过视导人员的对比、实证、讲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