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心理学(已整理)教学文案
幼儿心理学优秀教案
幼儿心理学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心理学教材第三章《幼儿的认知发展》第三节《幼儿的感知与注意》,详细内容主要包括幼儿的感知发展、注意力的培养及感知与注意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幼儿感知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2. 使学生掌握培养幼儿注意力的方法和策略。
3. 培养学生关注幼儿心理发展,提高学生的教育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幼儿感知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注意力的培养。
教学重点:幼儿感知与注意在心理发展中的重要性、培养幼儿注意力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实物展示、图片、视频等。
2. 学具:笔记本、教材、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幼儿感知与注意发展的视频,引发学生思考。
2. 新课导入:(1)讲解幼儿感知发展的特点,让学生了解感知发展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重要性。
(2)分析幼儿注意力的培养方法,结合实例讲解。
3. 例题讲解:(1)以图片为例,让学生判断幼儿的感知发展水平。
(2)讨论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培养幼儿的注意力。
4. 随堂练习:(1)让学生设计一个针对幼儿感知发展的实践活动。
(2)让学生列举至少三种培养幼儿注意力的方法。
六、板书设计1. 幼儿感知发展的特点2. 幼儿注意力的培养方法3. 感知与注意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重要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幼儿感知发展的特点。
(2)列举并解释三种培养幼儿注意力的方法。
2. 答案:(1)幼儿感知发展的特点: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具体到抽象。
(2)培养幼儿注意力的方法:提供丰富的感知材料、创设有趣的学习情境、引导幼儿参与实践活动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心理发展,注重感知与注意力的培养,提高教育实践能力。
2. 拓展延伸:(1)阅读相关幼儿心理学资料,了解更多关于幼儿心理发展的内容。
(2)观察身边的幼儿,分析其感知与注意力的发展情况,提出针对性的教育建议。
《幼儿心理学》教案完整版
《幼儿心理学》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心理学》教材第四章“幼儿认知发展”部分,具体内容包括:幼儿认知发展的基本理论,幼儿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的特点及培养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幼儿认知发展的基本理论,理解幼儿在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方面的特点。
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幼儿心理发展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认识到幼儿认知发展的重要性,激发他们对幼儿教育事业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幼儿认知发展理论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重点:幼儿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的特点及其培养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实物模型、图片等。
2. 学具:笔记本、教材、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幼儿在不同年龄段认知发展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幼儿认知发展的兴趣,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理论讲解:(1)介绍幼儿认知发展的基本理论,如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等。
(2)分析幼儿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的特点。
3. 实践情景引入:(1)出示一个幼儿在认知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进行分析。
(2)分组讨论,每组派代表分享分析结果。
4. 例题讲解:(1)讲解一道关于幼儿感知发展的例题,引导学生理解感知发展对幼儿认知的重要性。
(2)讲解一道关于幼儿记忆发展的例题,让学生了解记忆发展的规律。
5. 随堂练习:(1)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个针对幼儿感知发展的游戏。
(2)让学生针对幼儿记忆发展,提出一个家庭作业建议。
六、板书设计1. 幼儿认知发展的基本理论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维果茨基社会文化理论2. 幼儿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的特点3. 感知发展对幼儿认知的重要性例题讲解4. 记忆发展规律例题讲解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个幼儿在认知发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2)针对幼儿记忆发展,设计一个家庭作业。
2. 答案:(1)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案:根据幼儿认知发展理论,分析幼儿在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幼儿心理学》教案完整版
幼儿意志品质的形成受遗传、环境和教育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教育起着主导作用。
意志品质的锻炼方法
设定明确的目标,激发幼儿的内在动机;提供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培养幼儿的抗挫能力; 鼓励幼儿参加团队活动,提高其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引导幼儿学会自我激励和自我约束 。
个性倾向性特点及引导策略
个性倾向性的定义
道德观念形成及行为规范训练
道德观念启蒙
通过故事、游戏等形式,向幼儿 传递基本的道德观念,如诚实、
善良、尊重等。
行为规范训练
制定明确的行为规范,并通过示 范、讲解、练习等方式,帮助幼
儿理解和遵守这些规范。
自我评价能力培养
引导幼儿学会自我评价,认识自 己的优点和不足,形成初步的自
律意识。
合作精神培养及团队意识强化
促进幼儿认知发展策略
创设丰富多样的环境
鼓励幼儿主动探索
提供多种感官刺激和认知挑战,如多样化 的玩具、图书和活动等,以激发幼儿的好 奇心和探索欲望。
引导幼儿通过亲身实践、尝试错误和解决 问题等方式主动获取知识,培养其自主学 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加强师幼互动
家园合作共育
建立积极的师幼关系,鼓励教师与幼儿进 行频繁、深入的互动和交流,以促进幼儿 认知和情感的发展。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共同为幼儿营 造良好的认知发展环境,实现家园共育的 目标。
04 情感、意志和个 性发展
情感表达与培养途径
01
情感表达的重要性
幼儿期是情感发展的关键时期,良好的情感表达有助于建立健康的人际
关系,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02
情感表达的方式
幼儿通过面部表情、肢体语言、声音语调等方式表达情感,教师应关注
完整版幼儿心理学教案
完整版幼儿心理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心理学教材第四章《幼儿的情感与意志》第三节《幼儿的情感发展》。
详细内容包括:幼儿情感发展的特点、幼儿情感发展的阶段、幼儿情感教育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幼儿情感发展的特点及阶段。
2. 掌握幼儿情感教育的方法,并能在实际教学中运用。
3. 培养学生的同理心,提高对幼儿情感的敏感度和理解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幼儿情感发展阶段的划分和特点。
重点:幼儿情感教育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教学视频、情感卡片。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实践情景引入:播放一段幼儿在幼儿园的情感交流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幼儿的情感表达。
2. 理论讲解(10分钟)讲解幼儿情感发展的特点、阶段。
分析情感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10分钟)分组讨论:每组发放一组情感卡片,让学生根据卡片内容分析幼儿情感发展阶段。
各组汇报:分享分析结果,讨论幼儿情感教育方法。
4.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例题:给出一个幼儿情感教育案例,让学生判断教育方法是否得当。
讲解答案:分析正确答案,解释原因。
5. 随堂练习(10分钟)发放练习题: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练习题中幼儿的情感发展阶段和特点。
答疑解惑:针对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六、板书设计1. 幼儿情感发展的特点2. 幼儿情感发展的阶段3. 幼儿情感教育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一位幼儿在幼儿园的情感发展情况,并提出相应的教育方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相关书籍,深入了解幼儿心理发展。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
2. 教学目标的明确性。
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
4. 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实施。
5. 作业设计的实践性与指导性。
一、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教学内容的选择应紧密围绕幼儿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结合幼儿实际情感发展阶段,确保教学内容对学生的专业成长和实际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幼儿心理学》教案完整版
《幼儿心理学》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心理学》教材第三章“幼儿的认知发展”,详细内容涉及幼儿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认知能力的发展特点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幼儿认知发展的基本特点及其对教育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分析幼儿心理发展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在实际工作中运用心理学知识解决幼儿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幼儿心理健康,培养他们关爱幼儿、尊重幼儿发展的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幼儿认知发展各个阶段的特点及其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幼儿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认知能力的发展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挂图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组幼儿在不同认知任务中的表现图片,引发学生对幼儿认知发展差异的关注,进而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2. 理论讲解(10分钟)结合教材,详细讲解幼儿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认知能力的发展特点,强调各个阶段的特点及其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3. 实践情景引入(10分钟)分组讨论:请学生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分享遇到的幼儿认知发展问题,讨论解决方法。
4. 例题讲解(10分钟)分析一道关于幼儿记忆发展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5分钟)设计一道关于幼儿想象发展的练习题,让学生现场作答,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幼儿认知发展特点感知记忆想象思维2. 教育实践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个幼儿在认知发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2. 答案:(示例)问题:幼儿在记忆汉字时,容易出现忘记字形的情况。
解决措施:1)采用形象化的教学手段,如字卡、图片等,帮助幼儿建立汉字与事物的联系。
2)教授记忆技巧,如联想、编故事等,提高幼儿的记忆效果。
3)合理安排复习时间,加强幼儿对汉字的记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学生是否掌握了幼儿认知发展的基本特点?在实践情景引入和随堂练习环节,学生的表现如何?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阅读相关论文和案例,提高对幼儿心理发展问题的认识,为今后的教育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幼儿教育心理学(全套教案)教学教材
心理防御机制
弗洛伊德认为,当人的本我欲望受到 压抑时,会采取一些心理防御机制来 保护自我,如否认、投射、升华等。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
人格发展阶段论
埃里克森将人格发展分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发展任 务和危机,成功解决危机可以促进人格的健康发展。
自我同一性
埃里克森认为,自我同一性是人格发展的核心任务之一,它涉及到 个体对自己的认识、评价和整合。
教育活动的组织
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应该以游戏为基本形式,注重活动的趣味性、互动性和启发性。同时,还 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合理安排活动内容和难度,以促进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 上的发展。
05
幼儿常见心理问题及干预措施
Chapter
攻击性行为问题及干预措施
攻击性行为的定义和表现:包括身体 攻击、言语攻击和关系攻击等。
游戏过程中的交流、协商和解决问题,有助于幼儿语言和思维能 力的发展。
激发情感和创造力
游戏能够激发幼儿积极的情感和创造力,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快 乐、满足和成就感。
家庭环境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
01
家庭氛围的影响
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有助于幼儿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而紧张、
冷漠的家庭氛围则可能导致幼儿心理问题。
02 03
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
父母的教养方式直接影响幼儿的心理发展。民主、平等的教养方式有助 于培养幼儿独立、自信的品质,而专制、溺爱的教养方式则可能导致幼 儿依赖、自卑等问题。
家庭经济条件的影响
家庭经济条件的好坏对幼儿心理发展也有一定影响。优越的经济条件可 以为幼儿提供更好的教育和生活条件,有助于促进幼儿心理发展。
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02
主要研究3-6岁幼儿在教育过程中的心理发展、学习特点和教育
幼儿心理学完整学习教案
幼儿心理学完整学习教案教案名称:幼儿心理学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心理学》教材第四章“幼儿的情绪与情感”,主要内容有: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幼儿的情绪调节以及情绪对幼儿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特点,认识到情绪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理解幼儿、关爱幼儿的情感,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简单的情绪调节方法,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特点及其调节方法。
重点:情绪对幼儿的影响以及如何理解幼儿的情绪表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教学视频、卡通图片等。
学具:笔记本、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一个幼儿情绪失控的视频,引发学生对幼儿情绪问题的关注。
2. 知识讲解:讲解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特点,情绪调节的方法以及情绪对幼儿的影响。
3. 例题讲解:分析几个典型的幼儿情绪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幼儿情绪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更好地理解和关爱幼儿,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六、板书设计: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特点1. 幼儿情绪的多样性和不稳定2. 幼儿情绪的外露性和易受感染3. 幼儿情绪的逐渐分化和发展情绪调节方法1. 认知调节法2. 情绪表达与沟通3. 情绪释放与调节情绪对幼儿的影响1. 情绪对幼儿身心发展的作用2. 情绪与幼儿的行为表现3. 情绪与幼儿的社交能力七、作业设计:1. 请结合所学内容,分析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幼儿情绪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
答案:1. 在日常生活中,我遇到的幼儿情绪问题有:孩子因为得不到想要的玩具而哭泣、孩子因为被同学欺负而生气等。
解决方法:对于孩子因为得不到想要的玩具而哭泣的情况,我可以尝试引导孩子用转移注意力、讲道理等方式来调节情绪;对于孩子因为被同学欺负而生气的情况,我可以教会孩子用合适的情绪表达方式来沟通,比如告诉老师或者和家长反映情况。
幼儿教育心理学(全套教案)教学教材
幼儿教育心理学(全套教案)教学教材幼儿教育心理学(全套教案)教学教材第一章:幼儿心理发展概述一、引言幼儿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及其应用于教育实践的学科,对于幼儿教育工作者来说,了解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和变化规律,对于教学教研和儿童成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幼儿期心理发展特点幼儿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其心理特点有:感知能力的逐渐成熟、观念由具象向抽象转变、社会性意识开始形成、情绪由简单向复杂发展、主动行为增加等。
三、幼儿期心理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幼儿期心理发展主要经历了感知期、动作期和符号期,每个发展阶段都有其独特的心理特征。
四、幼儿游戏与心理发展幼儿游戏是幼儿心理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游戏,幼儿能够培养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促进认知和社交能力的提高。
第二章:幼儿认知发展与教育一、认知发展理论1.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2. 维果茨基认知发展理论3. 布鲁纳认知发展理论二、幼儿认知发展的特点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呈现出个体差异和阶段性的特点,其中包括感知、思维、记忆、注意力等方面。
三、幼儿认知发展与教育实践幼儿认知发展的特点对于幼儿教育实践提供了一定的指导意义,幼儿教育工作者可以根据孩子的认知水平和特点,提供相应的教学活动和教育环境。
第三章:幼儿的社会性认知与教育一、社会性认知的发展幼儿社会性认知的发展主要包括:自我意识的形成、同伴关系的建立、性别角色认知的发展等。
二、幼儿社会性认知与教育实践幼儿社会性认知的发展对于教育实践的影响较大,幼儿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创设适应幼儿社会性认知发展的教学环境、开展社会性活动等方式,促进幼儿的社会性认知发展。
第四章:幼儿情感发展与教育一、幼儿情感发展的特点幼儿情感发展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情感经历的多样性、情感经验的转变、情感表达的多样性等。
二、幼儿情感发展与教育实践幼儿情感发展对于教育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幼儿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情感教育活动,帮助幼儿调节情绪,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
学前教育幼儿心理学教案(精选
学前教育幼儿心理学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心理学》教材第四章第三节,详细内容为“幼儿情感发展的特点与培养”。
主要包括幼儿情感发展的阶段特征、影响幼儿情感发展的因素以及如何在教育实践中促进幼儿情感的健康发展。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幼儿情感发展的阶段特征及其重要性。
2. 掌握影响幼儿情感发展的主要因素,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促进幼儿情感教育的实践操作。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幼儿情感发展的阶段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2. 教学重点:如何在教育实践中促进幼儿情感的健康发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视频、图片等。
2. 学具:笔记本、教材、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幼儿情感发展的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主题。
2. 理论讲解:a. 讲解幼儿情感发展的阶段特征。
b. 分析影响幼儿情感发展的因素。
c. 介绍幼儿情感培养的方法。
3. 实践案例分析:a. 案例展示:呈现一个幼儿情感发展的实际案例。
b.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幼儿情感发展的特点及教育方法。
4. 随堂练习:a. 设计一道关于幼儿情感发展阶段特征的题目,学生当堂作答。
b. 学生相互评价,教师点评。
六、板书设计1. 幼儿情感发展的特点与培养2. 主要内容:a. 幼儿情感发展的阶段特征b. 影响幼儿情感发展的因素c. 幼儿情感培养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请简述幼儿情感发展的三个阶段特征。
b. 结合实际,谈谈如何促进幼儿情感的健康发展。
2. 答案:a. 幼儿情感发展的三个阶段特征:情绪表现阶段、情绪认知阶段、情感调节阶段。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学生是否掌握了幼儿情感发展的特点和培养方法。
2. 拓展延伸:a. 建议学生阅读相关书籍,深入了解幼儿情感发展的理论。
b. 鼓励学生参加幼儿园实践活动,观察幼儿情感发展,提高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教材章节和内容的精准选择。
幼儿心理学教案推荐8篇
幼儿心理学教案(推荐8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心理学教材第四章《幼儿的情感与意志》第一节《幼儿情感的发展》。
详细内容包括幼儿情感发展的特点、影响因素、情感教育的意义及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幼儿情感发展的特点及其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关注幼儿情感需求,提高学生情感教育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幼儿情感发展的影响因素及情感教育的方法。
教学重点:幼儿情感发展的特点及其在心理发展中的重要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视频、图片等。
2. 学具:笔记本、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幼儿在不同情境下的情感表现图片,引发学生对幼儿情感发展的关注。
2. 理论讲解:1) 讲解幼儿情感发展的特点,如情感表达的直接性、情感体验的浅显性等。
2) 分析幼儿情感发展的影响因素,如家庭环境、教育方式等。
3. 实践情景引入:播放一段幼儿在园所内的情感教育视频,让学生观察并思考情感教育的方法。
4. 例题讲解:讲解情感教育方法在实际情境中的应用。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设计一个针对幼儿情感发展的教育活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教材内容,分析一个幼儿情感发展案例,并提出相应的教育建议。
2. 答案要求:1) 对案例中幼儿情感发展特点进行描述。
2) 分析影响该幼儿情感发展的因素。
3) 提出针对性的教育建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 推荐学生阅读相关幼儿心理学书籍,深入了解幼儿情感发展。
2) 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关注幼儿情感需求,提高情感教育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2. 教学目标的制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与例题讲解5. 作业设计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教学内容应紧密结合幼儿心理学的核心知识,本节课选取了幼儿情感发展与意志这一重要主题。
在安排上,不仅要涵盖幼儿情感发展的特点、影响因素,还需涉及情感教育的意义及方法。
幼儿教育心理学(全套教案
幼儿教育心理学(全套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深入探讨幼儿教育心理学第三章节的内容,重点讨论幼儿情感发展、自我认知以及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
详细内容包括:幼儿情感发展的阶段与特点;幼儿自我认知的形成与发展;幼儿在社会交往中的行为表现及其心理动因。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幼儿情感发展的阶段与特点,掌握情感教育的方法与策略。
2. 了解幼儿自我认知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提高教师引导幼儿建立积极自我认知的能力。
3. 分析幼儿在社会交往中的行为表现,培养教师有效指导幼儿社会交往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如何在实际教育过程中,针对不同幼儿的情感发展、自我认知和社会交往能力进行因材施教。
重点:幼儿情感发展、自我认知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方法与策略。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教学视频、卡片、挂图等。
2. 学具:画笔、画纸、贴纸、手工材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幼儿在园所日常生活中的视频,让学员观察并思考幼儿在情感、自我认知和社会交往方面的表现。
2. 理论讲解:讲解幼儿情感发展的阶段与特点,自我认知的形成与发展,以及社会交往能力的重要性。
3. 实例分析:分析视频中幼儿的行为表现,结合理论知识进行解读。
4. 互动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在实际教育过程中,针对不同幼儿的特点进行教育。
5. 案例分享:分享优秀幼儿教师的教育案例,让学员从中学习经验。
6.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习题,让学员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幼儿教育心理学——情感、自我认知与社会交往2. 内容:(1)幼儿情感发展(2)幼儿自我认知(3)幼儿社会交往能力3. 板书结构:采用总分结构,先总述,再分述各部分内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简述幼儿情感发展的阶段与特点。
(2)如何引导幼儿建立积极的自我认知?(3)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如何提高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学员是否掌握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是否得当。
幼儿心理学教案(推荐8篇
幼儿心理学教案(推荐8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心理学教材第四章《幼儿的认知发展》第三节《幼儿的感知与注意》,详细内容主要包括幼儿的感知发展、注意力的特点及培养方法。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幼儿感知发展的特点,理解感知与注意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重要性。
2. 掌握幼儿注意力的培养方法,能够运用到实际教育工作中。
3. 提高观察和分析幼儿行为的能力,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教育环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幼儿感知发展的特点,注意力的培养方法。
难点:如何在实际教育工作中运用感知发展与注意力培养方法,提高幼儿的教育质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实物模型、图片等。
学具:画纸、画笔、拼图、积木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幼儿活动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感知与注意表现。
2. 理论讲解:(1)介绍幼儿感知发展的特点。
(2)讲解注意力的定义、类型及幼儿注意力的特点。
(3)分析感知与注意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3. 实践情景引入:(1)举例说明如何在实际教育工作中培养幼儿的注意力。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在教育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4. 例题讲解:(1)分析一道关于幼儿感知发展的例题,讲解解题思路。
(2)分析一道关于幼儿注意力培养的例题,讲解解题思路。
5. 随堂练习:(1)让学生针对幼儿感知发展的特点,设计一个教育活动。
(2)让学生针对幼儿注意力培养,设计一个教育游戏。
(2)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思维。
六、板书设计1. 幼儿心理学教案2. 主要内容:(1)幼儿感知发展特点(2)幼儿注意力的培养(3)感知与注意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幼儿感知发展的特点及其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2)设计一个培养幼儿注意力的教育活动。
2. 答案:(1)幼儿感知发展的特点:具体、直观、动作性、情绪性。
在教育实践中,可以通过实物展示、游戏活动等方式,帮助幼儿提高感知能力。
(2)培养幼儿注意力的教育活动设计:如“找不同”游戏、注意力训练课程等。
幼儿心理学教案(推荐8篇
幼儿心理学教案(推荐8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心理学教材第三章“幼儿的认知发展”第二节“幼儿的感知和知觉”,详细内容主要包括幼儿的感知发展、知觉发展以及感知和知觉在幼儿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幼儿的感知和知觉发展的基本特点;2. 培养学生分析幼儿在感知和知觉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策略的能力;3. 增强学生对幼儿心理学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幼儿的感知和知觉发展的基本特点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难点:分析幼儿在感知和知觉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策略。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实物展示(图片、玩具等);2. 学具:笔记本、教材、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幼儿在不同年龄阶段的感知和知觉发展的图片,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理论讲解:(1)幼儿的感知发展特点;(2)幼儿的知觉发展特点;(3)感知和知觉在幼儿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 实践情景引入:分析幼儿在感知和知觉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如视错觉、听错觉等,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4. 例题讲解:以具体实例讲解幼儿在感知和知觉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幼儿在感知和知觉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策略。
六、板书设计1. 幼儿感知发展特点:(1)视觉:从模糊到清晰,从简单到复杂;(2)听觉:从单一声音到复杂声音;(3)触觉:从局部到整体。
2. 幼儿知觉发展特点:(1)空间知觉:从无意识到有意识;(2)时间知觉:从短暂到长久;(3)物体知觉:从整体到部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幼儿感知和知觉发展的基本特点;(2)举例说明幼儿在感知和知觉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策略。
2. 答案:(1)幼儿感知和知觉发展的基本特点:视觉、听觉、触觉等感知能力从简单到复杂,从无意识到有意识,从整体到部分;(2)举例:幼儿可能出现视错觉,如将圆形误认为方形;解决策略:通过提供丰富的视觉刺激,引导幼儿正确识别形状。
完整版幼儿心理学教案
完整版幼儿心理学教案教案名称:大班幼儿心理学会一、教学内容:《幼儿心理学》第五章:情绪与情感内容:本章主要讲述幼儿的情绪与情感的发展,包括情绪与情感的定义、分类、表现以及影响因素等方面。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情绪与情感的定义和分类。
2. 让学生掌握幼儿情绪与情感的表现及影响因素。
3. 培养学生关注幼儿情感发展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情绪与情感的分类及表现。
重点:影响幼儿情绪与情感发展的因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图片、视频等。
2. 学具:笔记本、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幼儿情绪表现的实例,引发学生对幼儿心理学的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情绪与情感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情绪与情感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重要性。
3. 情绪与情感的分类:讲解喜悦、愤怒、悲伤、恐惧等基本情绪,并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
4. 幼儿情绪与情感的表现:分析幼儿在不同情境下的情绪表现,如快乐、愤怒、恐惧等。
5. 影响幼儿情绪与情感发展的因素:讲解家庭、幼儿园、同伴关系等因素对幼儿情绪与情感的影响。
6. 实践环节:让学生观察身边的幼儿,分析他们的情绪表现及影响因素。
六、板书设计:情绪与情感定义分类:喜悦、愤怒、悲伤、恐惧幼儿情绪表现:快乐、愤怒、恐惧等影响因素:家庭、幼儿园、同伴关系等七、作业设计:1. 请结合所学内容,分析一个幼儿在不同情境下的情绪表现,并说明其影响因素。
答案:幼儿在家庭环境中,当父母给予关爱和支持时,表现出快乐和安全感;在幼儿园中,当与同伴发生冲突时,可能表现出愤怒和恐惧。
影响因素包括家庭关系、幼儿园环境、同伴关系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例导入、理论讲解、实践环节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情绪与情感的定义、分类及影响因素。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关注幼儿情绪与情感的表现,提高学生关注幼儿心理发展的意识。
但在实践中,发现部分学生对幼儿情绪与情感的表现及影响因素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讲解。
幼儿心理学完整版教案
幼儿心理学完整版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幼儿心理学的发展历程,掌握幼儿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内容;2.掌握幼儿行为与认知发展的规律,了解幼儿情感发展的特点;3.能够分析幼儿心理问题的成因,掌握解决幼儿心理问题的方法和技巧;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指导幼儿的教育和活动,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教学内容第一章幼儿心理学概述1.1 幼儿心理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1.幼儿心理学的定义2.幼儿心理学的发展历程1.2 幼儿心理学的研究对象1.幼儿心理学的研究对象2.幼儿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3 幼儿心理学的表现形式1.幼儿心理表现的形式2.幼儿心理表现的特点第二章幼儿行为与认知发展2.1 幼儿的自我意识1.幼儿的自我概念2.幼儿的自我意识发展2.2 幼儿认知发展1.幼儿认知的一般规律2.幼儿认知发展的主要阶段2.3 幼儿性格发展1.幼儿性格的形成要素2.幼儿性格的主要类型第三章幼儿情感发展3.1 幼儿情感发展1.幼儿情感的表现形式2.幼儿情感的发展规律3.2 幼儿社会情感发展1.幼儿社会情感的特点2.幼儿社会情感的发展过程3.3 幼儿心理问题的成因和解决方法1.幼儿心理问题的成因2.解决幼儿心理问题的方法和技巧第四章幼儿心理问题的防治4.1 幼儿心理问题的防范1.幼儿心理问题的防范工作2.幼儿心理健康促进活动4.2 幼儿心理问题的识别和指导1.幼儿心理问题的识别方法2.如何指导幼儿解决心理问题教学方法1.讲授法2.案例分析法3.互动讨论式教学4.实践操作评价方式1.闭卷考试2.作业评分3.实践操作评分教学资源本教学具体内容可以参考教材《幼儿心理学》。
教学后记本课程主要介绍了幼儿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幼儿行为与认知发展规律、情感发展、幼儿心理问题的成因和防治措施等方面的内容,通过讲解理论知识和案例分析等掌握了幼儿心理学的相关知识。
同时,通过互动讨论和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了解决幼儿心理问题的方法和技巧,提高了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水平和工作能力,实现了教学目标。
幼儿心理学教案(推荐8篇)
幼儿心理学教案(推荐8篇)幼儿心理学教案第1篇心理学;认识发展与教育,情感意志发展与教育,个性发展与教育,学习心理与教育,学生心理健康与教育,教师心理。
认识发展与教育:感知觉、记忆、想象、思维、问题解决、注意。
1、感觉的定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2、知觉的定义知觉是人脑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的反映。
3、感觉与知觉的区别与联系感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通过感觉可获得对事物个别属性的知识,而知觉则是对事物的整体的反应,这种反应不在是孤立的属性或部分,而是事物的整体。
感觉是知觉的成分,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在感觉到基础之上产生的,感觉到的事物的个别属性越丰富,对该事物的知觉也就越充实越完整。
知觉是感觉的深入,是比感觉较复杂的认识过程。
4、感知觉规律感受性及其变化(1)感觉适应同一感受器在同一刺激的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人芝兰入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嗅觉的适应从明亮的地方走入暗室,最初什么也看不到,相反则会被外面的阳光刺激的睁不开眼----视觉的适应(2)感觉对比由于同时产生或前一刻产生的同类感觉的影响而引起的感受性的变化。
感觉对比分为:同时对比、继时对比。
同时对比:几个刺激物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产生的感受性的变化。
继时对比:不同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产生的感受性的变化。
(3)感觉的相互作用在一定条件下,几种不同的感觉发生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4)联觉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色觉引起温度觉(5)感觉的相互补充由于某种感觉机能系统受损或丧失,其他感受能力得到提高。
盲人(6)敏感化专门从事某种特殊职业者由于长时间使用某种感觉器官,使相应的感觉能力得到提高。
音乐家、画家5、感觉种类①根据刺激的来源不同,感觉可以分为:内部感觉和外部感觉②外部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嗅觉与味觉,皮肤感觉。
③内部感觉包括:动觉,平衡觉,机体觉。
2024版幼儿心理学教案(共6)
03
幼儿情感与社会性发展
情绪理解与表达
情绪识别
通过故事、图片等多媒体手段, 引导幼儿识别基本情绪,如快乐、
悲伤、愤怒等。
情绪表达
鼓励幼儿用语言、表情、动作等 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培养情绪
表达能力。
情绪调节
教授幼儿简单的情绪调节方法, 如深呼吸、数数等,帮助他们平
复情绪。
亲子关系与同伴关系
亲子依恋
注意是记忆的前提,幼儿 只有将注意力集中在某一 事物上,才能更好地记住 它。
思维与想象发展
思维的发展
幼儿开始具备初步的逻辑思维能 力,能够理解简单的因果关系和
时间顺序。
想象的发展
幼儿的想象力逐渐丰富,能够创造 出自己的想象世界,并通过想象来 理解和解决问题。
思维与想象的关系
思维和想象相互促进,幼儿在想象 的过程中锻炼思维能力,同时思维 能力也影响着想象的内容和质量。
尊重幼儿的话语权,鼓励他们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培养他 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阅读理解能力提升
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
根据幼儿的年龄和兴趣,选择适合他们的阅读材料,如绘本、故 事书等。
教授阅读技巧
引导幼儿学会观察图画、理解故事情节和角色关系,培养他们的阅 读理解能力。
鼓励幼儿自主阅读
为幼儿提供充足的阅读时间和空间,鼓励他们自主阅读,培养他们 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想象力在幼儿成长中的作用
想象力有助于幼儿理解抽象概念、发展语言和社交技能,同时 也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应对挫折和压力。
创造力与想象力培养方法
提供丰富多样的刺激
鼓励自由探索和尝试
为幼儿提供多种感官体验,如阅读图书、听 音乐、观看戏剧等,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 想象力。
幼儿心理学完整学习教案
幼儿心理学完整学习教案教案主题:幼儿心理学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幼儿心理学第四章“幼儿的情绪和情感”。
本章主要介绍了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发展,包括幼儿情绪和情感的种类、表现、影响因素以及如何引导和调节幼儿的情绪和情感。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幼儿情绪和情感的种类和表现。
2. 让学生了解影响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因素。
3. 让学生学会如何引导和调节幼儿的情绪和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幼儿情绪和情感的种类和表现。
重点:影响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因素以及如何引导和调节幼儿的情绪和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教学卡片、黑板学具:笔记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幼儿情绪激动的视频,引发学生对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兴趣。
2. 讲解:通过PPT和教学卡片,详细讲解幼儿情绪和情感的种类和表现。
3. 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影响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因素,并分享讨论结果。
4. 实践: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模拟如何引导和调节幼儿的情绪和情感。
六、板书设计:幼儿情绪和情感的种类和表现七、作业设计:1. 请列举三种幼儿情绪和情感的例子,并描述其表现。
答案:高兴、伤心、愤怒。
高兴的表现:笑、跳跃、说话声音高昂;伤心的表现:哭泣、低头、表情沮丧;愤怒的表现:尖叫、踢打、拒绝合作。
2. 请列举三个影响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因素,并简要说明其影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幼儿情绪和情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识别和描述幼儿的各种情绪和情感。
同时,学生也掌握了如何引导和调节幼儿的情绪和情感的方法。
在课后,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和分析实际案例,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对幼儿情绪和情感的理解和应对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幼儿情绪和情感的种类和表现:在幼儿心理学中,情绪和情感的种类和表现是一个重点和难点。
幼儿的情绪和情感发展是他们心理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幼儿的情绪和情感种类包括高兴、伤心、愤怒等。
这些情绪和情感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例如,高兴时幼儿可能会笑、跳跃、说话声音高昂;伤心时幼儿可能会哭泣、低头、表情沮丧;愤怒时幼儿可能会尖叫、踢打、拒绝合作。
完整版幼儿心理学教案
完整版幼儿心理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心理学教材第四章“幼儿的情感发展”第二节“情感的种类与表现”,详细内容涉及幼儿在成长过程中常见的情感种类,如快乐、愤怒、恐惧、厌恶等,并探讨这些情感在幼儿行为和表情上的具体表现。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幼儿常见的情感种类及其表现;2. 培养学生关注和理解幼儿情感需求的能力;3. 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幼儿情感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情感种类及其在幼儿行为和表情上的具体表现。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关注和理解幼儿情感需求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视频、图片、卡片等;2. 学具:笔记本、笔、情感卡片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幼儿在不同情境下的情感表现,引导学生关注幼儿情感。
2. 知识讲解(15分钟)介绍情感的种类及其在幼儿行为和表情上的具体表现,结合视频和图片进行讲解。
3. 例题讲解(10分钟)分析一个具体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给定情境下幼儿的情感需求,并提出解决方案。
5. 情感卡片游戏(5分钟)学生通过抽卡片的形式,模拟幼儿情感表达,增进对幼儿情感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1. 情感种类:快乐、愤怒、恐惧、厌恶等;2. 情感表现:行为、表情、语言等;3. 案例分析:具体情境及解决方案。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一个幼儿情感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答案:见附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关注幼儿情感发展相关研究,了解更多情感问题及解决方法。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2. 教学目标的设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4. 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实施;5. 作业设计与课后反思。
一、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教学内容应紧扣幼儿心理学的核心知识点,以教材为蓝本,结合幼儿实际情感发展需求进行选取和组织。
本教案选取了幼儿情感发展的常见种类和表现,通过PPT、视频、图片等多种形式展示,以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和理解。
学前教育幼儿心理学教案(精选
学前教育幼儿心理学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心理学》教材第四章第三节,详细内容主要围绕幼儿情绪与情感发展展开,包括幼儿情绪的种类、特点以及影响幼儿情绪发展的因素。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幼儿情绪与情感发展的基本概念、种类及特点。
2. 培养学生分析影响幼儿情绪发展的因素,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对幼儿情绪与情感发展的关注,提高学生的同理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幼儿情绪的种类、特点及其影响。
教学重点:幼儿情绪发展的基本概念、影响幼儿情绪发展的因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挂图。
2. 学具:笔记本、教材、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幼儿在不同情绪状态下的图片,引发学生思考,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2. 理论讲解:(1)讲解幼儿情绪与情感发展的基本概念。
(2)介绍幼儿情绪的种类及特点。
(3)分析影响幼儿情绪发展的因素。
3. 例题讲解:(1)展示一道关于幼儿情绪的案例分析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2)讲解解题思路,给出答案。
4. 随堂练习:(1)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对学生的答案进行点评,指出错误和不足,给予指导。
5. 小组讨论:(1)分组讨论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关注和引导幼儿情绪发展。
(2)每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分享。
六、板书设计1. 幼儿情绪与情感发展2. 内容:(1)幼儿情绪基本概念(2)幼儿情绪种类及特点(3)影响幼儿情绪发展的因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幼儿情绪的种类及特点。
(2)分析影响幼儿情绪发展的因素,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说明。
2. 答案:(1)幼儿情绪分为基本情绪和复杂情绪,基本情绪包括喜、怒、哀、惧,复杂情绪包括羞愧、自豪等。
(2)影响幼儿情绪发展的因素包括遗传、家庭、学校、社会等。
例如,家庭成员对幼儿的关注程度、教育方式等都会影响幼儿情绪发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心理学(已整理)幼儿心理学1、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学前期(0-6、7岁)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的科学。
P1(定义)2、一般认为,在幼儿主题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社会和学校教育向幼儿提出的要求所引起的新的需要和幼儿原有的心理水平之间的矛盾,是其心理发展的动力。
游戏活动就是其心理发展的最重要基础。
P4(填空)3、在教育过程中,过高或过低的要求都不利于幼儿心理的发展,只有那些高于幼儿原有水平,经过教师指导和幼儿主观努力后可以达到的要求,才是最适合的要求,才能有效促进幼儿心理的发展。
P5(辨析)4、简答:遗传、环境和教育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条件是什么?)1.遗传是幼儿心理发展的必要物质前提。
P5-102.环境在一定条件下对幼儿心理发展起决定作用。
环境决定了儿童心理发展的内容、方向和水平。
3.教育是幼儿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对幼儿心理发展起主导作用。
5、简答:教育为什么对幼儿心理发展起主导作用?P10第一,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对幼儿施加影响的过程。
第二,教育可以根据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因此更能充分发挥遗传和环境中的有利因素,克服其不利因素,促使幼儿心理更好地发展。
第三,幼儿进入幼儿园后,大部分时间在集体中接受教育。
6、儿童心理年龄特征是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在儿童发展的各个不同年龄阶段中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
各个阶段间既是互相连续的,又是有区别的。
P12(填空)7、简答:为什么儿童的心理年龄特征是稳定性与可变性的统一?P13一般说来,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1.儿童发展阶段的顺序,每一阶段的变化过程和速度,大体上都是稳定的、共同的。
2.由于社会和教育条件在每个儿童身上起作用的程度不尽相同,因此儿童心理发展过程和速度,彼此之间可能会有一定的差距,这就是所谓的可变性。
8、儿童心理发展的最佳年龄期(关键期或敏感期)是指某一特定的年龄时期,儿童对某种知识或行为十分敏感,学习起来非常容易。
错过了这个时期,学习起来就会发生困难,甚至影响终身。
9、简答: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基本原则中,客观性原则包括哪两方面的含义:P16第一,必须考虑到幼儿生活的客观条件。
第二,任何结论都要以充分的事实材料为依据。
10、纵向研究是在比较长的时间内,对一个或几个幼儿的心理发展进行有系统的定期的研究,也叫做追踪研究。
横向研究是在同一时间内,对某一个或几个年龄阶段的幼儿的心理发展进行测查并加以比较。
P17(定义)11、观察法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幼儿的言语和行为,从而了解其心理活动的研究方法。
P18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12、幼儿期语言发展的特点主要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口语表达能力及语用技能的发展。
13、3-4岁为语音发展的飞跃期,4岁以上幼儿一般能够掌握本民族语言的全部语音。
P74掌握词的类型不断扩大,由少至多,体现了一定的顺序,一般先掌握实词,再次是形容词和其他实词。
14、凡是儿童能够正确理解又能正确使用的词称为积极词汇。
有时幼儿虽然说出一些词,但并不理解,或虽然有些理解却不能正确使用的词称为消极词汇。
P82 15、内部语言,是指不出声的语言,是语言的一种特殊形式,其特点是出声的自言自语,这是一种介于有声的外部言语和无声的内部言语的过渡形式。
它既有外部言语的特点——说出声,又有内部言语的特点——对自己说。
有两种形式:游戏语言和问题语言。
P92(填空)16、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注意本身并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而是感觉、知觉、思维等心理过程的一种共同语言。
它对心理过程起着积极的维持和组织作用,可使心理过程处于一种积极状态。
)P100(定义)17、无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
P101(定义)(高度发展的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
)18、有意注意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高度发展的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
)P10119、简答:引起无意注意的两个原因:P101一是刺激物本身的特点;二是个体本身的状态。
20、简答:有利于孩子有意注意发展的条件:P1031.建立必要的制度和行为规则,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这是幼儿有意注意不断发展的主要条件。
2.游戏是主要形式,也是发展幼儿有意注意的良好手段。
3.语言,特别是内部语言对幼儿的有意注意发展起重要作用。
21、简答:注意的稳定性不断提高:P105注意的稳定性是指在同一对象或同一活动中注意所能持续的时间。
1.活动的方式适宜,对象新颖生动,幼儿注意保持的时间就能相对长一些。
2.在游戏条件下,幼儿注意稳定的时间可以更长,比一般条件下要长得多。
3.知识经验和性格等都影响幼儿注意的稳定性,如知识充实、性格内向的人,注意容易稳定。
22、注意的分散,即分心。
注意分散主要是无关刺激的干扰,或单调刺激长时间的作用引起的。
23、简答:注意范围与什么有关?P1091.注意目的是否明确单一。
2.知识经验的丰富。
3.刺激物排列是否集中有规律等密切相关。
24、注意范围也叫注意广度,是指在同一时间内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
P109(定义)25、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于不同的对象与活动上。
幼儿的分配能力差,主要是由于知识经验不足,掌握的熟练动作少。
(定义)26、注意转移是根据任务主动、及时地从一个对象或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对象或另一种活动中去。
注意转移的快慢、难易,与原注意的强度、新刺激的性质有关,也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3与人的神经系统的灵活性有关。
注意的转移和注意分散不同,前者是主动的,后者则是被动的。
P110(定义)27、论述题1、论述幼儿注意和幼儿园教育活动P111答题要点:1.有2个以上观点,每个观点下要有2个小点(1.为什么 2.怎么做)答:(观点1)一、利用易于引起幼儿注意的外部因素,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
(为什么)根据幼儿无意注意为主,注意的有意性、稳定性差这一特点,和无意注意的规律,在教育活动中注意利用外部因素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怎么做)1.重视玩教具的制作和使用。
鲜明、生动、具体的形象和新异多变的刺激物,都能引起幼儿的注意。
2.教育、教学内容、方式和方法要新颖、多样、富于变化。
除使用生动有趣的直观教具外,还可把教学内容置于有趣的教学游戏中,效果更佳。
3.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减少无关刺激的干扰。
幼儿注意的稳定性差,易受干扰,因此要尽量避免无关刺激的出现。
(观点2)二、充分运用注意的主观因素,保持幼儿注意的稳定。
(怎么做)1.帮助幼儿明确活动的目的和要求。
2.使幼儿处于积极的活动状态。
3.使幼儿对活动结果发生兴趣。
这有助于幼儿对活动过程保持注意。
(观点3)三、善于引导两种注意的转换。
(怎么做)1.恰当地引导幼儿两种注意的相互转换对维持注意,使幼儿能轻松、愉快地参与活动,顺利完成教育任务是很必要的。
2.不能单纯依赖无意注意的参加,也不能依赖单纯的有意注意。
教师必须善于引导幼儿两种注意的转换。
只有两种注意有节奏地交替进行,才能提高幼儿注意的稳定性,教育也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28、论述题2、幼儿注意的培养 P116答:(为什么)幼儿的注意是在成人的教育影响下逐步发展的。
我们应该通过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针对幼儿注意发展的不同水平给予培养和指导。
(怎么做)1.培养幼儿广泛的兴趣。
在有兴趣的活动中,幼儿注意容易集中,而且维持的时间也长。
2.丰富知识经验,形成熟练动作和技能。
凡是和已有知识经验有联系的新事物,容易引起兴趣。
3.针对个别差异,进行教育。
经常安排有趣的桌上游戏,有利于培养幼儿注意的稳定性,克服兴奋、好动。
4.培养幼儿注意力的游戏。
游戏有利于培养幼儿注意的稳定性。
29、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
P120(定义)30、听觉:纯音听觉、语音听觉。
语言比较复杂,幼儿有时仅仅感知到词的声音,还不一定能辨别语音。
P121(填空)31、整个学前期,幼儿的视觉敏度(视力)不断增长,6岁时达正常成人的视力范围。
P122填空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432、幼儿感知觉能力的发展水平的过程:配对、指认、命名。
4岁时图形知觉的敏感期,因而这个年龄是学习识字的最佳年龄。
P126(填空)33、学前儿童空间定位能力的发展:3岁辨别上下方位、4岁辨别前后、5岁能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方位。
P127(方位知觉的发展趋势)(填空)34、儿童的时间知觉出现时空关系的混淆。
P129(填空)35、论述题3、幼儿感知觉规律与幼儿园教育活动P130(如何根据幼儿感知觉的规律组织幼儿园教育活动)答:幼儿教育活动中常用的感知觉规律有:一、适应分析器在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所产生的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适应。
播放音乐给幼儿听不应过响,以免幼儿的听觉感受性下降,甚至损伤听力。
二、对比同一分析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对比。
感觉对比有两种,一是先后对比,二是同时对比。
三、知觉的选择性从背景中分出知觉对象,要受主客观两方面条件的影响。
1.客观方面:对象与背景的差别、对象的活动性、刺激物本身的结构及组合形式。
2.主观方面:知觉的目的是否明确、态度是否认真、对知觉对象是否有兴趣、知觉者的情绪好坏等都会影响知觉对象和背景的区分。
四、知觉的理解性人总是根据以往的知识、经验来理解当前的知觉对象,这是知觉的理解性。
知觉的理解性有赖于过去的知识经验。
36、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过程,是知觉的高级形态。
(定义)观察受到系统的训练和培养,就逐渐形成稳定的、经常的个性品质——观察力。
(定义)P13637、简答:观察的五个特点:P136幼儿观察的发展,表现在观察的目的性、持续性、组织性、细致性及概括性的不断完善。
1.观察的目的性,从无意性向有意性发展。
2.观察的持续性,持续时间从短向长发展。
3.观察的组织性,从缺乏系统性、顺序性向有顺序的知觉发展。
4.观察的细致性,从笼统模糊的知觉向比较精确的知觉发展。
(幼儿观察事物,最初十分笼统、粗略,通常只看到事物的大概轮廓就提出结论,不再深入观察。
)5.观察的概括性,从知觉事物的表面特征向知觉事物的本质特征发展。
(观察的概括性意味着发现事物的内在联系)38、简答:简述儿童观察力的培养:P1451.保护幼儿的感官;2.培养幼儿观察的兴趣,使其养成爱观察的习惯;3.帮助幼儿确立观察的目的与任务;4.教给幼儿有效的观察方法;5.发挥语言的作用。
39、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再现三个基本环节。
P151(定义)40、简答:幼儿记忆在量方面的发展包括:P152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51.记忆范围2.记忆广度3.记忆保持时间(1.幼儿期健忘:成年人缺乏回忆幼年期事物的能力描述为“幼儿期健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