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大斑病的发生特点和综合防治技术
探析玉米大斑病发生特点与综合防治技术
探析玉米大斑病发生特点与综合防治技术发布时间:2021-09-06T11:45:36.950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12期作者:加库普江艾布西[导读] 玉米大斑病是玉米种植中非常常见的一种病害类型,部分地区又将其称为煤纹病、叶斑病加库普江·艾布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坎乡农技站 835313摘要:玉米大斑病是玉米种植中非常常见的一种病害类型,部分地区又将其称为煤纹病、叶斑病、条斑病或者枯叶病,玉米大斑病对于玉米植株产生的危害主要集中在叶片部位,发展严重会导致叶鞘以及苞叶受害,病原菌以及菌丝或者分生孢子会在病变植株或者土壤内越冬,在次年环境许可下再次发病,危害下一季玉米植株。
除此之外,玉米种子也存在病菌携带情况,会在田间侵入到玉米植株内部潜伏10-14天左右,便可产生新的分生孢子,在气流传播以及农事活动情况下可能会出现再次侵染的情况。
玉米大斑病的发生以及传播发展不仅与玉米自身的品种有关,与当地的气候环境也有非常密切的联系。
关键词:玉米;大斑病;发生特点;防治随着玉米种植面积的不断增加,玉米种植人员对于其种植品质的关注度也在不断提升,明确了解玉米种植中各类病虫害的发生特点以及防治措施对于玉米的高效种植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大斑病是玉米种植中非常常见的一种,本文主要对其发病症状、病原规律、发生特点、流行特性以及防治措施等进行了简要介绍,以期能够为玉米种植产业的发展提供部分参考。
1大斑病1.1症状玉米大斑病患病之后病菌主要侵染玉米的叶片、叶鞘以及苞叶部位,其中受害最严重的为叶片部位,一般会从叶片的下部开始逐渐向上部病变蔓延,仅有少部分会从叶片中部开始发病,患病之后叶片上首先会出现水渍状的青色或者灰色斑点。
随着病变的不断加重病斑面积会不断扩大,会沿着叶脉的走向向叶片两端扩展,其中央为黄褐色,边缘为深褐色,形状主要为梭形,长度能够达到13-19厘米左右,而宽度能够达到1.2-3.1厘米左右。
玉米大斑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技术
玉米大斑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技术玉米大斑病是一种常见的玉米病害,由真菌产生,主要寄生于玉米叶片、茎和穗部,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本文将介绍玉米大斑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技术。
发病原因:1. 气候因素:高温潮湿的天气会促进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从而导致玉米大斑病的发生。
2. 病原菌:玉米大斑病的病原菌主要是褐斑病菌。
其孢子可以在土壤和残体中长期存活,一旦条件适宜,孢子就会发芽并侵染玉米植株,造成病害。
3. 生理因素:玉米植株的生理状态和抗病能力也会影响病害的发生。
如果玉米植株生长缓慢、缺乏养分或受到其他病害的攻击,就容易受到大斑病的侵染。
防治技术:1. 种植抗病品种:目前已经研发出多种抗大斑病的玉米品种,种植这些品种可以有效地降低病害的发生。
此外,还可以采用遗传工程手段,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将抗病基因导入玉米中,提高其抗病能力。
2. 精准施肥:给玉米适量施肥可以促进其生长发育,提高其抵御病害的能力。
但是,过量的施肥会增加土壤中病原微生物的数量,从而加重病害的发生。
因此,要做好精准施肥,保证玉米植株的养分供应与土壤质量之间的平衡。
3. 清除病残体:在收获后,要彻底清除田间残留的病残体,避免病原菌在残体中藏匿,污染土壤,导致病害的再次发生。
4. 使用化学防治措施:在病害发生的初期,可以使用化学防治措施来控制病害。
常见的药物有氧酸菌素、环菌酯等,但是要注意药物的使用量和频率,避免污染土壤和环境。
5. 合理田间管理:在日常田间管理中,要注意加强玉米的灌溉、通风和除草等工作,防止病原菌在植株中侵染生长的机会,从而减轻病害的发生。
总之,只有全面采用综合治理的方法,才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玉米大斑病的发生,保持玉米的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
玉米大斑病咋防治
通过综合防治措施,该农户的玉米产量和品质得到了显著提升。
某地区玉米大斑病的综合防治措施效果分析
症状识别
防治措施
防治效果
在发病初期,玉米叶片上出现水渍状 病斑,随着病情发展,病斑逐渐沿叶 脉方向扩展,最终形成大斑。当湿度 较大时,病斑上会产生灰黑色的霉层 。
该地区采用了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 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综合防治 。农业防治方面,选用抗病品种、轮 作、增施有机肥等措施;生物防治方 面,使用生物农药进行喷雾防治;化 学防治方面,使用丙环唑、嘧菌酯等 杀菌剂进行喷雾防治。
选用对大斑病有防治效果的生物农药,如井冈霉素、春雷霉素等。
释放天敌
利用病原菌的天敌,如赤眼蜂等,控制病原菌的繁殖和传播。
化学防治
发病初期用药
在病害初期使用化学药剂 进行防治,如苯醚甲环唑 、丙环唑等。
合理施药
按照药剂说明书合理配置 药液,注意喷洒均匀,避 免漏喷和重复喷洒。
轮换用药
避免长期使用同一种药剂 ,应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 制的药剂,以延缓病原菌 产生抗药性。
轻病害发生。
科学施肥
合理施用化肥,增施有机肥, 保持土壤肥力平衡,促进玉米 生长健壮,提高抗病能力。
加强田间管理
及时中耕除草、排水、降低田 间湿度,以利于玉米生长和增
强抗病力。
04
玉米大斑病防治案例分析
某地区玉米大斑病的成功防治案例
01
症状识别
在发病初期,玉米叶片上出现水渍状病斑,随着病情发展,病斑逐渐
加强田间检疫
对新引进的玉米种子进行严格 的检疫,防止带有病原菌的种
子进入种植区。
定期监测
对种植区进行定期监测,特别是 在大斑病易发季节,要密切关注 病情发展,及时采取措施。
玉米大斑病形成的条件与防治措施
玉米大斑病形成的条件与防治措施一、玉米大斑病的病因及发病条件玉米大斑病是由真菌 Physoderma maydis (J. Schrot.) J. Schrot. 所引起的一种病害,是玉米生长过程中常见的病害之一。
它常常发生在湿度高、温度适宜的环境中。
受到这种病害的玉米植株会在幼叶上形成大大小小、不规则形状的黄褐色、水性液泡状斑点,对玉米生长发育造成很大的威胁,严重时甚至造成完全凋萎。
玉米大斑病的形成与以下因素有关:1. 湿度玉米大斑病菌的孢子在高湿度环境下容易生长繁殖,因此高湿度是病害发生的先决条件。
病菌在高湿度的环境中可以长出长长的菌丝,从而对宿主叶片形成侵染,危害玉米幼苗的生长。
2. 温度在适宜的温度下,玉米大斑病菌的发病率较高,这是因为病菌在适宜的温度下会迅速繁殖。
病菌在高温环境下的繁殖速度较快,使病害发生的速度也相应提高,因此需要适当控制温度,预防该病发生。
3. 土壤管理适宜的土壤管理可以控制玉米大斑病的发生。
玉米大斑病菌在土壤中会存活一定时间,因此需要采取适当的土壤管理措施,如合理施肥、翻耕换土等,减少病菌在土壤中的数量。
4. 病原菌的传播途径病害传播途径是玉米大斑病的重要成因之一。
病原菌通过种子、空气等途径进行传播,需要防范这些途径的传播可能对玉米植株的成长造成不良影响。
在育苗期间,需特别加强对玉米种子的消毒处理,防止病原菌通过种子传播。
5. 遗传因素玉米本身的遗传特性也是玉米大斑病的形成因素之一,一些品种的抗病能力比较强,而另一些品种则十分容易感染。
因此,研究繁育高抗品种是预防玉米大斑病的关键。
二、玉米大斑病的防治措施1. 主动消灭病原菌通过一些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病原菌的数量,从而达到防治的目的。
例如,及时摘除受病害影响的玉米叶片、秸秆等受病害影响的植物部位,以减少病原菌的繁殖。
2. 突出土壤管理土壤管理是预防该病害的关键。
应注意避免长时间的水浸、缺氧状况,使土壤保持适度的通气和排水,促进玉米植株的健康生长,减少病害的发生。
浅谈玉米大斑病及玉米螟虫的发生与防治措施
玉米大小斑病综合防治技术
玉米大小斑病综合防治技术玉米大小斑病是引起玉米减产的重要病害之一,常发生在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
其主要症状是叶片、叶鞘、秆等处出现大小不一的灰黑色斑点,严重时斑点融合,导致叶片枯死,影响玉米的生长发育与产量。
针对此病害的危害,开展合理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显得非常必要。
本文介绍玉米大小斑病的综合防治技术。
玉米大小斑病的危害与发病机理玉米大小斑病是由褐色尺蠖菌(Cercospora zeae-maydis Tehon et Daniels)引起的真菌病害。
该病害可以在不同的玉米生长期发生,且一般在拔节期至膨果期易发,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发病严重度更高。
病害初期,表现为叶片上产生椭圆形的灰白色小斑点,随着病害发展,逐渐扩大变为圆形或椭圆形,呈现出为灰黑色,边缘清晰,质地粗糙的斑点,上面有许多黑色微粒。
当病害发展到严重程度时,斑点可融合成大片,那么玉米植株的叶片就会逐渐失去绿色,变得和华丽秀美的17 直播一样,导致植株死亡、花粉无法萌发、颖花受精不完全,从而影响了玉米的产量与品质。
玉米大小斑病的综合防治技术为了达到最佳的防治效果,针对玉米大小斑病,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病害的综合防治:1. 病害源控制从控制病害的源头入手,是预防病害的重要措施之一。
首先要选用耐病品种,避免选择病原优良的品种栽种。
其次,及时消灭农田内的病害源,包括清理玉米田间的落叶、秸秆、残株及残茬等,减少菌株的存活和繁殖。
翻耕深翻土壤、整地松土,使土壤松散,空气流通也对病害的防治效果有一定的促进。
2. 管理栽培在栽培过程中,还需要做好管理工作,比如可以适量加施磷肥、钾肥、有机肥等,以增加玉米植株的养分,有利于提高植株的免疫力,降低病害的感染率。
同时还要注意两次投药之间的间隔期,以防止细菌的抗性产生,控制病害的发生;定备科学的灌水策略,避免过多或过少的浇水,保持土壤湿度合适,提高玉米的生长质量。
3. 化学防治化学防治一般作为综合防治的辅助手段,选择合适的药剂和使用方法,则是非常必须的。
玉米大斑病的发生与防治
玉米大斑病的发生与防治摘要:玉米大斑病又叫煤纹病,是玉米的重要病害之一,广泛分布于世界主要玉米栽培区。
近几年来玉米大斑病在吉林省有加重趋势,为害严重,在大发生年份,一般减产15%~20%,严重可减产50%以上。
关键词:玉米大斑病;症状;病原;发生条件;防治中图分类号:s435.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10-0068-11 玉米大斑病的发病症状玉米大斑病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也为害叶鞘和苞叶。
一般是先从底部叶片开始发生,逐步向上扩展,但也常有从中、上部叶片开始发病的情况。
起初在叶片上产生小椭圆形,黄色或青灰色水浸状斑点。
小病斑逐渐沿叶脉扩大,形成长梭形病斑,病斑一般长5~10厘米,宽1厘米左右,有的可长达15~20厘米,宽2~3厘米,后期变为青褐色或黄褐色。
2 玉米大斑病的发生特点田间地表和玉米秸垛内残留的病叶组织中的菌丝体及附着的分生孢子均可越冬,成为第二年发的初侵染来源,而埋在地下10厘米深的病叶上菌丝体越冬后全部死亡。
玉米生长季节,越冬菌源产生孢子,随雨水或气流传播到玉米叶片上,适宜温、湿病条件下萌发入侵。
感病品种上,病菌侵入后迅速扩展,约经14天左右,即可引起局部萎蔫,组织坏死,进而形成枯死病斑,潮湿的气候条件下,病斑上可产生大量分生孢子,随气流传播,进行多次再侵染,造成病害流行,田间始见病斑时间:在东北地区,春玉米6月上旬,夏玉米7月中旬。
由于气候条件与玉米感病阶段吐丝灌浆期相吻合,夏玉米病情发展快,受害重。
3 玉米大斑病的病原病原菌为大斑病长蠕孢菌,属半知菌亚门。
分生孢子梗多由病斑上的气孔抽出,单生或2~6枝束生,不分枝,榄褐色;分生孢子着生在分生孢子梗顶端,一或几个,淡榄褐色,梭形、长梭形,多数正直,少数有向一边微弯的,中部最宽,向两端渐细,顶细胞钝圆形,长圆形,基细胞尖锥形,有2~9个分隔,脐点明显凸出于基细胞之外,分生孢子在越冬期间能形成厚壁孢子。
玉米常见病害的综合防治技术要点
B i n g h a i f a n g z h i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农业种植水平也随之提高。
玉米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病害的防治有利于提升玉米的质量与产量。
为了有效防治玉米的病害,有必要了解玉米的常见病害,并提出针对性的防治要点,为我国玉米连年增产奠定基础。
一、玉米的常见病害1、大斑病玉米大斑病是玉米的主要病害之一,广泛分布在不同地区的玉米种植中。
当大斑病发生时,会导致玉米减产15%-20%,严重时将减产50%。
大斑病是玉米生长过程中常见的一种病害,会对玉米的叶子造成侵蚀,然后逐渐侵蚀玉米的包叶,在玉米的叶子上形成形状各异的斑点,造成玉米叶子的萎缩,严重时还会导致玉米的大面积死亡。
大斑病发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受到天气的影响,当空气过于湿润时,便会引起大斑病。
大斑病存活的温度主要是15-30℃,主要发病集中在20℃左右。
2、矮花叶病玉米的矮花叶病又称为条纹病,会严重危害玉米的生长。
在玉米生长的每个时期都有可能染上矮花叶病,尤其从出苗到7叶期是最容易患病的时期。
染病后,玉米的叶心会出现椭圆形的斑点,逐渐蔓延到整个玉米的叶片上,形成花叶状。
早期感染将使玉米的生长发育周期推迟14天甚至更久,染病的玉米高度将会减少23%,严重的情况下,患病玉米的高度通常是健康玉米的25%-50%。
此外,受矮花叶病的影响,普通玉米单株将会减产42%,晚播的玉米产量将下降75%。
3、纹枯病纹枯病又称烂脚瘟,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玉米的纹枯细菌浸染而起。
纹枯病一般会对玉米的叶片进行侵害,当叶鞘部分遭受到侵害时,茎部会出现形状各异的绿色小斑点。
玉米的纹枯病最早出现是在吉林省的一篇报道中,随着玉米种植面积的扩大,该病害也在全国范围内蔓延开来。
一般纹枯病的发病率在70% -100%,造成的减产损失在10%,严重的高达35%。
由于纹枯病能够直接影响到玉米的叶片和叶鞘,会造成玉米的茎部腐败,影响水分和营养物质的吸收,因此当纹枯病发病时,会造成大面积的种植损失。
玉米大斑病发生与防治
Industrial research产业研究90《农机市场》 2024年第4期1. 病原特征1.1 病原学大斑病凸脐蠕孢属于半知菌亚门、拟盘孢属。
其分生孢子梗单生或簇生,呈暗褐色,有隔膜,分生孢子梗顶端着生分生孢子。
分生孢子单胞,无色或淡黄色,椭圆形或圆柱形,具有1—2个隔膜。
在玉米叶片上形成的病斑呈圆形或近圆形,暗褐色,边缘明显。
大斑病凸脐蠕孢是自然界中一种广泛分布的真菌,适应能力强。
它可以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生长繁殖,对土壤、肥料等环境条件要求不严。
在我国,大斑病凸脐蠕孢主要侵害玉米,尤其在玉米生长季节的高温多雨地区容易发生。
病原对温度的适应范围较广,一般在15~30℃之间都能生长。
在PDA(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上,菌落呈暗褐色,边缘不整齐,质地绒毛状。
在Czapek培养基上,菌落呈蓝绿色,边缘不整齐,质地绒毛状。
大斑病玉米大斑病发生与防治王金苹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陈户镇人民政府,山东 滨州 256505作者简介:王金苹(1978—)女,汉族,本科,中级职称。
研究方向:农业技术。
凸脐蠕孢的生活史主要包括以下阶段:分生孢子、侵染、菌丝生长和繁殖。
分生孢子是病菌的主要传播和侵染阶段,通过气孔、伤口等途径侵入玉米叶片。
在叶片内部,病菌形成菌丝,进行繁殖。
随着菌丝的生长,病斑不断扩大,导致叶片枯死。
在适宜的条件下,病菌可进行多次侵染,使病害不断加重。
1.2 生理分化现象大斑病凸脐蠕孢的生理分化现象是指病原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表现出不同形态和生理特征的现象。
大斑病凸脐蠕孢在玉米叶片上的病斑形态多样,从小斑点到大型病斑,不同形态的病斑可能源于病原菌的不同生长阶段。
在PDA培养基上,大斑病凸脐蠕孢的分生孢子梗单生或簇生,呈暗褐色,有隔膜。
分生孢子梗顶端着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单胞,无色或淡黄色,椭圆形或圆柱形,具有1—2个隔膜。
病91《农机市场》 2024年第4期原在不同的培养基上表现出不同的生理特征。
玉米大斑病的发生与防治技术
米植株底 部 5 — 6片 叶 已 经 枯
三 是 菌 源 充 足 由 于 多 年 连 续 种 植 同 一 系 列
3 5感 大 斑 死 为 保 障 粮 食 生 产 安 全 . 品 种 . 品 种 的抗 病 性 减 弱 .如 先 玉 3 我 们 采 取 积 极 有 效 措 施 做 好 病 .感 病 品 种 的 病 残 体 未 及 时 清 除 掉 。菌 源 多 , 玉 米 大 斑 病 防 控 工 作 .进 一 第 二 年 发病 率 就 高 步 控 制 了 大 斑 病 的 蔓 延 发
垦
一
嗵 围 鳍 目 翰 馥
、
发 生 情 况
一
是 品 种 的 抗 病 性 减 弱 由 于 我 县 大 面 积
1 . 发 生 情 况
种 植 先 玉 系 列 品 种 .先 玉 3 3 5系 列 品 种 不 抗 大
柳 河县 2 0 1 2年一 2 0 1 3年 斑 病 . 易 感 大 斑 病 连 续 多 年 种 植 同 一 系 列 品 玉米 大 斑 病 发 生 的 比较 早 . 种 .品 种 的 抗 性 下 降 .易感 大 斑 病 。 6、7月 份 开 始 发 生 ,较 常 年 二 是 低 洼 地 、种 植 密 度 过 大 、连 作 地 易 发 早 一 个 多 月 . 多 数 地 块 发 生 病 。种 植 密 度 大 , 田 间 通 风 透 光 不 好 ,加 上 低
’
- . . . - l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
玉米大斑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技术
玉米大斑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技术
玉米大斑病是指玉米叶片上出现大小不一的黄褐色斑点,常伴有暗褐色线条和菌丝状物,严重时整个叶片枯死干燥。
这种病害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对玉米产量造成严重影响。
那么,玉米大斑病的发病原因是什么?如何进行有效的防治技术呢?
发病原因
1.气候因素:温度、湿度等气候因素对玉米大斑病的发生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在
高温高湿的环境下病情更为严重。
2.土壤因素:土壤湿度过高和酸性土壤都是玉米大斑病的好发条件,因此改善土壤
条件尤为重要。
3.玉米品种:不同品种的玉米耐病性不同,一些品种对大斑病的抵抗能力较强,有
些品种则较为容易感染。
4.病菌因素:玉米大斑病是由多种真菌引起的。
在我国主要是秆腔菌、米尺菌和全
蚀菌。
防治技术
1.合理使用化学药剂:具有杀菌效果的药剂可以对玉米大斑病进行有效控制。
但是
在使用前一定要了解药剂的种类、使用方法以及安全保护,以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2.加强栽培管理:加强玉米的肥水管理,保证玉米健康生长;定期清除田间积水,
减少湿度;及时清理田间秸秆,减少病菌滋生。
3.选择抗病品种:合理选择抗性强的玉米品种,不仅可以降低病害的发生率,而且
也可以提高产量。
4.生物防治:利用一些生物防治剂,例如枯草芽孢杆菌、木霉等可有效防治大斑
病。
总之,要想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玉米大斑病的发生,必须找准病因,综合使用多种预防
措施,做到防治相结合,才能达到尽可能减少病害发生,保证玉米产量的目的。
玉米大小斑病防治和治疗技术
汇报人: 2024-0玉米大小斑病的防治技术 • 玉米大小斑病的治疗技术 • 玉米大小斑病的预防与控制策
略
01
玉米大小斑病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玉米大小斑病是由半知菌亚门玉 蜀黍尾孢和高粱尾孢引起的一种 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玉米叶片 ,也危害叶鞘和苞叶。
选择对大小斑病具有较强抗性的 玉米品种,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 。
合理施肥、浇水、除草等,保持 田间卫生,增强玉米植株的抗逆 性。
化学治疗
药剂选择
根据病害发生情况选择合适的杀菌剂,如苯醚 甲环唑、嘧菌酯等。
防治时机
在病害发生初期及时用药,控制病原菌的繁殖 和扩展。
施药方法
按照药剂说明进行配制和喷施,注意药剂的均匀喷洒和安全使用。
04
玉米大小斑病的预防与控制策 略
预防策略
种植抗病品种
选择对大小斑病有较强抗性的玉米品种进行种植 ,是预防大小斑病发生的有效措施。
科学施肥
合理施肥,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提高玉米的抗 病能力。
ABCD
合理轮作
避免连续种植玉米,采取与其他作物轮作的方式 ,降低土壤中病原菌的积累。
清洁田园
在玉米收获后,及时清理田园,将病残体集中烧 毁或深埋,减少病原菌的传播。
控制策略
药剂防治
在发病初期,及时喷洒杀菌剂,如苯 醚甲环唑、烯唑醇等,控制病原菌的 扩散和蔓延。
生物防治
利用有益微生物,如枯草芽孢杆菌等 ,对病原菌进行拮抗作用,降低病害 发生程度。
农业防治
加强田间管理,合理密植,保持田间 通风透光,降低田间湿度,有利于减 轻大小斑病的发生。
物理防治
利用紫外线灯等物理方法诱杀害虫, 减少害虫传播病害的风险。
山西省玉米大斑病的发生特点和综合防治技术
I n rMo g laA c l rlS in eAn e h oo y n e n oi ut a ce c d T c n lg u
山西省玉米大斑病的发生特 点和综合 防治技 术
左 建 英 . 李 育 才
( 山西 省 农 业 科 学 院 高寒 区 作物 研 究 所 , 山西 大 同 070 ) 3 0 8
重 复侵 染 . 蔓延 扩 大 。
4 发 生 因 素
20 0 2年 以 来 . 米 大 斑 病 呈 现 明显 加 重 趋 势 . 别 是 在 东 北 春 玉 特 玉 米 区 和 西南 春 玉 米 区 的局 部 地 区 已 经 成灾 .部 分 品种 发病 严 重. 近几 年 我 省 北 中 部 也 相 当 严重 。
42 . 气候
病 原 菌 为 大 斑 凸 脐 蠕 『 x eo i m uc u P s . I o ad E s rhl tri m( as ) n r u c  ̄
e S gs 属 半 知 菌 亚 门 。 性 态 为 玉 米 毛 球 腔 菌【 e shei t u g】, 有 Stpor o a
1 危害 症 状
玉 米 大 斑 病 属 流 行 性 病 害 其 流 行 程 度 除 与 玉 米 品 种感 病 程 度有 关 外 , 要决 定 于 当时 的环 境 条 件 。在 环 境 因素 中 , 温 主 以 度 和湿 度 最 为 重 要
4 1 茵 源 .
玉 米 大 斑病 主要 危 害 叶 片 . 重 时 也 危 害 叶鞘 和苞 叶 。 一 严 般 先 从 底 部 叶 片 开始 发 生 . 步 向上 扩 展 , 重 时 能 遍 及 全 株 , ¥ 3¥ 3 .3 5
玉米大小斑病防治和治疗技术
病原菌为玉蜀黍尾孢和高粱尾孢 ,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残体 上越冬,成为下年的初次侵染来 源。
玉米大小斑病的分类
玉米大斑病
叶片上病斑长梭形,灰褐色或黄 褐色,长5~10厘米,宽1厘米左 右,有的病斑更大,后期病斑常 纵裂。
玉米小斑病
叶片上病斑椭圆形,黄褐色或灰 褐色,长1~2厘米,宽5~10毫 米,有时病斑周围具黄晕。
诊断工具
使用显微镜等诊断工具, 观察病原菌的形态和结构 ,以及病原菌在玉米组织 中的分布情况。
早期检测
采用血清学检测、PCR等 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病原 菌进行早期检测,及时发 现病情。
及时治疗
农业防治
采取合理的农业措施,如轮作、 深耕、加强肥水管理等,提高玉
米的抗病能力。
化学治疗
使用杀菌剂等化学药物,对玉米大 小斑病进行防治和治疗。根据病情 选择合适的药剂和施用方法,注意 安全使用。
动态调整
根据病情的发展和变化,动态调 整防治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
效果。
05 玉米大小斑病的 预防和控制策略
预防策略
种植抗病品种
选择具有抗大小斑病特性的玉 米品种,这是最经济、最有效
的预防措施。
轮作制度
实施合理的轮作制度,避免连 作,可以降低土壤中病原菌的 数量,减少病害的发生。
种子处理
播种前,使用杀菌剂对玉米种 子进行包衣或拌种处理,以减 少种子携带的病原菌。
农业防治措施包括合理密植、轮作、加强田间管理等,可以有效地 减少病原菌的数量,降低病害发生的风险。
研究展望
分子生物学研究
进一步研究玉米大小斑病的发病机制、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和抗病机制,为抗病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支持。
生物防治
玉米大小斑病的发生与防治方法
玉米大小斑病的发生与防治方法玉米大、小斑病是我县玉米主要病害,在玉米整个生育期都可发生,中后期发生严重,主要危害玉米叶片,也可危害叶鞘、苞叶等,在大发生年份,感病品种平均减产30%左右,严重地块减产可达50%以上。
一、症状:玉米大斑病由植株下部叶片先开始发病,向上扩展。
病斑长梭形,灰褐色或黄褐色,长5~10厘米,宽1厘米左右,有的病斑更大,或几个病斑连接成大型不规则形枯斑,严重时叶片枯焦。
多雨潮湿天气,病斑上可密生灰黑色霉层。
玉米小斑病因品种不同有3种病斑:(1)病斑受叶脉限制,椭圆形或近长方形,黄褐色,边缘深褐色,10-15mm×3-4mm,此为病害典型病斑;(2)病斑不受叶脉限制,多为椭圆形,灰褐色;(3)病斑为小点状坏死斑,黄褐色,周围有褪绿晕圈,属抗病类型病斑。
二、发病规律:生长季节,越冬菌源产生孢子,随雨水飞溅或气流传播到玉米叶片上,适宜温、湿度条件下萌发入侵。
感病品种上,病菌侵入后迅速扩展,约经14天左右,即可引起局部萎蔫,组织坏死,进而形成枯死病斑。
潮湿的气候条件下,病斑上可产生大量分生孢子,随气流传播,进行多次再侵染,造成病害流行。
三、防治方法1、选用抗耐病品种。
2、改善栽培技术,增强玉米抗病性:均衡施肥,增施磷、钾肥和微肥,以提高植株的抗病力;低洼地注意田间排水。
3、秋收后及时清理田园,减少田间病株,发病初期,打掉植株底部病叶,减少继续侵染。
4、药剂防治:由于玉米植株高、密植等客观条件限制,可重点对制种田、间作田和高产试验田等进行药剂防治。
于病情扩展前防治,即可在玉米抽雄前后,当田间病株率达70%以上、病叶率20%左右时,开始喷药。
功效较好的药剂种类有: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敌菌灵可湿性粉剂或90%代森锰锌,均加水500倍。
每亩用药液50公斤~75公斤,隔7天~10天喷药1次,防治2~3次。
玉米大斑病的发生与防治技术
玉米大斑病的发生与防治技术
何 兰 红
( 龙 江 省 Z 城 市 团结 乡农 业 技 术 推 广 中 心 黑 , L
1 症状 特点
玉米 大斑 病 由植株 下部 叶片先 开始发 病 , 向上 扩 展, 主要为害 叶片 , 严重 时也为害 叶鞘和苞叶 。由植 株 下 部叶片先开 始发病 , 向上扩展 。病斑长梭形 , 灰褐 色 或 黄褐色 , ~1 厘米 , 1 长5 0 宽 厘米左右 , 有的病斑 更大 , 或 几个病 斑连 接成 大型不 规则 形枯斑 , 重时 叶片枯 严 焦 。多雨潮湿天 气 , 病斑上可密 生灰黑色霉层 。此外 , 还 有 一 种 发 生 在 抗 病 品 种 上 的 病 斑 , 叶 脉 扩 展 , 现 沿 表 为 褐 色 坏 死 条 纹 , 围 有 黄 色 或 淡 褐 色 褪 绿 圈 , 产 生 周 不 孢 子 或 极少 产 生孢 子 。 2 病原菌形态特征 病 斑 上 产 生 的 灰 黑 色 霉 层 即 为 病 原 菌 的分 生 孢 子 梗及分生孢子 。如果病斑上霉层不明显 , 可采用保湿法 促其产孢 。方法是 : 以湿润 的滤纸铺于玻璃 培养皿 内, 剪取有新鲜 病斑 的叶片段平放在滤纸上 , 再以培养皿盖 严 ,~2 后 即 可 看 到 病 斑 上 有 霉 层 产 生 。分 生 孢 子 梗 l 天 单 生或 数个 成束 , 不分枝 , 青褐 色 , 分生孢子着生于孢子 梗 顶 端 , 青 褐 色 , 形 或 长 梭 形 , 立 或 向 一边 稍 弯 , 淡 梭 直 有 多个分隔 , 点明显 突出于基细胞 以外 。 脐 3 发病 因素 玉 米 大 斑 病 在 全 国 玉 米 产 区均 有 发 生 。 田 间地 表 和 玉米 秸垛 内残 留的病 叶组 织中的菌丝体 及附着的分 生 孢 子 均 可 越 冬 , 为 第 二 年 发病 的 初侵 染 来 源 。而 埋 成 在 地 下 1厘 米 深 的病 叶 上 的 菌丝 体 越 冬 后 全 部 死 亡 。 0 玉米生长季 节, 越冬菌源产生孢子 , 随雨水飞溅或气流
玉米大斑病症状特征及防治方法
玉米大斑病症状特征及防治方法
玉米大斑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病害,主要症状包括:
1. 叶片上出现大型的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的褐色或黑色病斑,病斑边缘明显,中间部分较为浅绿色或灰白色,有些病斑会逐渐扩大,导致叶片干枯死亡。
2. 玉米穗上的花丝和颖片上也会出现类似于叶片的病斑,严重时会导致穗部变形或弯曲,影响玉米产量和品质。
3. 在潮湿环境下,病斑表面会出现黑色的霉层,这是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防治方法:
1. 种植抗病品种:选用抗病性强的玉米品种,如抗病性强的杂交种、育种材料等。
2. 加强田间管理:保持田间通风、透光,避免玉米生长在潮湿的环境中,及时清除病残体,减少病菌滋生的场所。
3. 使用生物农药:如枯草芽孢杆菌、拮抗菌等,可以有效地控制玉米大斑病的发生。
4. 化学防治:可选用合适的杀菌剂进行喷洒,如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
但是,化学防治应谨慎使用,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对于玉米大斑病的防治,应采取综合措施,加强田间管理,合理使用生物农药和化学防治,以达到预防和控制病害
的目的。
玉米常见病虫害及防治
十、玉米干腐病
1、症状:玉米生长期均可被害,以生长后期被害 较重。为害茎秆和果穗。茎秆基部和果穗处的茎秆 生褐色、黑褐色、紫红色大病斑,严重时茎秆从病 部折断。病果穗穗轴变松,易折断,病穗下部子粒 变褐色无光泽,粒间常有白色菌丝体,病穗与苞叶 粘连,不易剥开。
2、发病规律: 玉米干腐病以 菌丝及分生抱子器在病株残体 和种子上越冬,玉米生长季节 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高 温多雨有利于病原菌的浸染和 发病。种子带菌是远距离传播 的主要途径。播种后降水多、 土壤湿度大,温度低,幼苗长 势弱,容易发病。
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 抗病杂交品种有郑单 2号、商单 4号、丹玉 6号等;自交系有吉 63、辽 1311、自330等。2.实行轮作倒茬制度避免玉米连 作,秋后深耕土壤,深埋病残体,消灭菌源。在玉 米播种前及早处理完秸秆。3.加强栽培管理 早播 早管,增施有机肥,穗期追施氮肥,加强中耕、排 水等田间管理,以增强植株抗病力。4.药剂防治 用50%多菌灵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 液,或90%代森锰锌800倍液,每亩用 50-75千克, 隔 7-10天喷1次,共防2-3次。
发病规律: 病原菌在田间残留病株上越冬(可以菌丝 体和分生孢子两种形态),为第二年发病 的初侵染源。发病适温20-28℃。条件适 宜时,病菌繁殖迅速,产生大量分生孢子, 借风力传播。此病流行程度除与玉米品种 感病有关外,主要由环境条件(雨水、湿 度)决定。
防治措施 1 选用抗病良种; 2 合理密植,增施有机肥 和磷、钾肥;3 发病初期用50%可湿性多菌 灵500倍或用50%退菌特800—1000倍,或用 8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每亩用药 液50~75公斤,隔7~10天喷药一次,共防 治2~3次。
玉米大斑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技术
玉米大斑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技术玉米大斑病是玉米上一种重要的土传病害,可以导致玉米产量大幅度降低。
其主要症状为在叶片上出现大的菌斑,斑点颜色为灰白色或黄褐色,周围呈水泡状或边缘稍稍隆起,病斑有时也会出现红褐色或黄绿色。
玉米大斑病的病原是一种真菌,名为泛菌属菌。
该病害特别喜欢在潮湿或多雨的环境中生长和繁殖,通常在玉米的生长季节后期出现。
玉米大斑病的主要发病因素包括病原菌、玉米品种、土壤性质和季节条件。
其中,病原菌是玉米大斑病的最主要原因,一般来说,泛菌属菌可以在玉米的残余部分、叶片和根部中繁殖和生存。
在土壤湿度充足,温度适宜的环境下,泛菌属菌会迅速生长。
同时,也有些玉米品种对该病害更加敏感,这些品种的叶片纹路较深,表皮较弱,因此更容易受到病害的侵袭。
预防玉米大斑病,主要是通过选取耐病品种、发动土壤生态系统和采用化学控制等措施。
首先,选取耐病品种是防控玉米大斑病的基本措施。
这些品种的叶片比较厚实,抗性更强,不容易受到病害的侵袭。
其次,发动土壤生态系统可以帮助抑制泛菌属菌的繁殖,从而预防病害的发生。
如通过优化土壤质量,增加有助于玉米生长的微生物数量,提高土壤通透性,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可以缓解玉米大斑病的发生。
最后,采用化学控制可以帮助防治玉米大斑病。
在玉米生长期间,可以用氧氟沙星和苯醚甲环唑等化学农药进行预防和治疗。
同时,还需要注意使用合理剂量,避免过量使用,以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总结起来,预防和防治玉米大斑病需要采取多种措施,从防病品种的选取、优化土壤生态系统到化学控制等方面均需注意。
在实际的生产中,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季节条件,制定适合的防治措施,以确保玉米生长的健康和稳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玉米大斑病的发生特点和综合防治技术
摘要介绍了玉米大斑病的发病症状、病原特点、侵染循环、发生因素,以及综合防治的方法。
关键词玉米;玉米大斑病;玉米条斑病;玉米煤纹病;玉米枯叶病;玉米叶斑病;防治
文献标识码 B
玉米大斑病又称条斑病、煤纹病、枯叶病、叶斑病等。
是由大斑刚毛球腔菌引起的以叶部产生大型病斑症状为主的玉米病害,其分布较广,危害较重,是世界性的病害。
20世纪70年代后,玉米大斑病在我国东北、华北北部和南方冷凉山区曾几度流行,一般年份减产20%左右,严重流行年份减产可达50%以上。
2002年以来,玉米大斑病呈现明显加重趋势,特别是在东北春玉米区和西南春玉米区的局部地区已经成灾,部分品种发病严重。
1 危害症状
玉米大斑病主要危害叶片(图1),严重时也危害叶鞘和苞叶。
一般先从底部叶片开始发生,逐步向上扩展,严重时能遍及全株(图2),但也有从中、上部叶片发病的情况。
病斑长梭形,灰褐或黄褐色,长5~10 cm,宽1 cm左右,有的病斑更大,严重时叶片枯焦。
多雨潮湿天气,病斑上可密生灰黑色霉层(图3)。
此外,还有一种发生在抗病品种上的病斑,沿叶脉扩展,表现为褐色坏死条纹,周围有黄色或淡褐色褪绿圈,不产生或极少产生孢子。
2 病原
病原菌为大斑凸脐蠕孢[Exserohilum turcicum (Pass.)Leonard et Suggs],
属半知菌亚门。
有性态为玉米毛球腔菌[Setosphaeria turcica (Luttr.)Leonard & Suggs],在自然条件下一般不产生有性态。
病斑上的灰黑色霉层即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
如病斑上霉层不明显,可采用保湿法促其产孢。
方法是以湿润的滤纸铺于玻璃培养皿内,剪取有新鲜病斑的叶片段平放在滤纸上,再以培养皿盖严1~2 d后即可看到病斑上有霉层产生。
2.1 形态特征
2.1.1 分生孢子梗。
褐色,顶端色淡,不分枝,直或膝曲,基细胞较大,具2~8个隔膜,大小(35~160)μm×(6~11)μm。
分生孢子梗自气孔伸出,单生或2~3根束生。
2.1.2 分生孢子。
榄褐色,梭形或长梭形,顶细胞钝圆或长椭圆形,基细胞尖锥形,具2~7个隔膜,大小(45~126)μm×(15~24)μm,脐点明显,突出于基细胞外部。
2.1.3 子囊壳。
黑色,椭圆形至球形,大小(359~721)μm×(345~497)μm,外层由黑褐色拟薄壁组织组成。
内层膜由较小透明细胞组成。
子囊壳孔口表皮细胞产生较多短而刚直、褐色的毛状物。
2.1.4 子囊。
呈圆柱形或棍棒形,大小为(176~249)μm×(24~31)μm,具短柄。
子囊从子囊腔基部长出,夹在拟侧丝中间。
图1 玉米大斑病(叶片症状)图2 玉米大斑病(发病植株)图3 玉米大斑病(发病后期产生霉层)2.1.5 子囊孢子。
无色透明,老熟呈褐色,纺锤形,多为3个隔膜,隔膜处缢缩,大小(42~78)μm×(13~17)μm。
2.2 生物学特性该病原菌与高粱大斑病病原菌为同一种两个不同的生理专化型。
高粱专化型不侵染玉米,但玉米专化型能侵染高粱。
3 侵染循环
病原菌以休眠菌丝体在病株残体内越冬,成为翌年的主要初侵染来源。
其分生孢子还可在病株残体上越冬,种子也能带少量病原菌,这也是侵染来源之一。
田间侵入玉米植株,经10~14 d在病斑上产生新的分生孢子。
以后分生孢子随气流传播,进行重复侵染,蔓延扩大。
4 发生因素
玉米大斑病属流行性病害。
其流行程度除与玉米品种感病程度有关外,主要决定于当时的环境条件。
在环境因素中,以温度和湿度最为重要。
4.1 菌源大量的病残株遗留田间是导致玉米大斑病严重发生的根本原因。
玉米大斑病病菌以分生孢子附着在病残株上或以菌丝潜伏在病残株组织内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来源。
近年来许多农户收获玉米后,将秸秆弃于田中,或收去秸秆,将秸桩和病叶留于田中,致使大量的病残株遗留田中,为病害的大发生提供了基础条件。
4.2 气候温度20~25℃、相对湿度90%以上有利于病害发展。
拔节到出穗期间,若降雨集中,田间湿度大,再加上气温适宜,可造成病害流行。
4.3 品种品种抗病性降低是导致病害发生流行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田间病菌大量积累的情况下,如果种植抗病品种,病害一般不易大发生。
4.4 栽培种植密度过大,造成田间植株相互荫蔽,通风透光不良,湿度增大,发病较重。
在施肥上,偏施氮肥现象严重。
由于条件限制,多数田块有机肥施用量不足,仅以磷肥、尿素作为基肥施入,追肥仅施用尿素,导致土壤肥力下降,植株长势差。
玉米孕穗、出穗期间氮肥不足发病较重。
连作地、排水不良的低洼地以及田间密度高、郁闭、通风不良的田块发病重。
5 防治方法
5.1 搭配种植抗病品种,合理布局在大、小斑病和丝黑穗病混合发生区,应选用能兼抗几种病害的多抗性品种。
如中单2、丹玉13、丹玉14、丹玉6、吉单101、吉单131、四单8、群壮101、郑单2号、承单4号、京黄105、京黄113、恩单2号、新单1号、鲁单15号、鲁单19号、冀单2号、沈单5号、沈单7号、锦单6号、本玉9号、陕玉9号和掖单12号等杂交种。
5.2 减少菌源玉米秸秆不要堆放田头,提倡高温堆肥,并进行深翻冬灌,减少初侵染源。
轮作倒茬,避免重茬,减少病菌在田间积累。
玉米收获以后,彻底清除田内外病残组织,消灭侵染来源。
5.3 栽培措施适当早播,培育壮苗,注意肥水管理,氮磷搭配使用,增强植株抗病能力。
早期摘除下部病叶,也可减轻发病。
5.4 药剂防治在心叶末期到抽雄期或发病初期喷药防治。
每隔10 d防1次,连续防治2~3次。
药剂选用50%好速净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80%速克净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300倍液,或25%苯菌灵乳油800倍液,或40%克瘟散乳油800~1 000倍液,或施特灵水剂2 500倍液喷雾。
也可以用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 g/hm2,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5 kg/hm2,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 kg/hm2,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5 kg/hm2,或施特灵水剂2 500倍液。
参考文献
[1]金成仙,巩存来,白桂俊. 玉米大斑病的防治[J].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07(11):31.
[2]王勇,张文革,何璐,等.生物农药草酸青霉水剂对玉米小斑病的防治效果[J].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7):1965-1966.
[3]王晓梅,刘国宁,田宇光,等.长春地区玉米大斑病流行指数增长期的病情增长研究[J]. 玉米科学,2007,15(5):133-135.
[4]李金堂,傅俊范,李海春,等.玉米弯孢菌叶斑病药剂防治持效期的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3):3112.
[5]郭厚文. 玉米大斑病发病规律及防治技术[J]. 河北农业科学,2007,11(4):62.
[6]薛玉梅. 玉米主要病害的鉴别[J].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0):2127.
[7]孙学梅. 玉米大斑病的防治[J]. 河北农业科技,2007(8):27. 农技服务,2008,25(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