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大斑病的发生特点和综合防治技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玉米大斑病的发生特点和综合防治技术

摘要介绍了玉米大斑病的发病症状、病原特点、侵染循环、发生因素,以及综合防治的方法。

关键词玉米;玉米大斑病;玉米条斑病;玉米煤纹病;玉米枯叶病;玉米叶斑病;防治

文献标识码 B

玉米大斑病又称条斑病、煤纹病、枯叶病、叶斑病等。是由大斑刚毛球腔菌引起的以叶部产生大型病斑症状为主的玉米病害,其分布较广,危害较重,是世界性的病害。20世纪70年代后,玉米大斑病在我国东北、华北北部和南方冷凉山区曾几度流行,一般年份减产20%左右,严重流行年份减产可达50%以上。2002年以来,玉米大斑病呈现明显加重趋势,特别是在东北春玉米区和西南春玉米区的局部地区已经成灾,部分品种发病严重。

1 危害症状

玉米大斑病主要危害叶片(图1),严重时也危害叶鞘和苞叶。一般先从底部叶片开始发生,逐步向上扩展,严重时能遍及全株(图2),但也有从中、上部叶片发病的情况。病斑长梭形,灰褐或黄褐色,长5~10 cm,宽1 cm左右,有的病斑更大,严重时叶片枯焦。多雨潮湿天气,病斑上可密生灰黑色霉层(图3)。此外,还有一种发生在抗病品种上的病斑,沿叶脉扩展,表现为褐色坏死条纹,周围有黄色或淡褐色褪绿圈,不产生或极少产生孢子。

2 病原

病原菌为大斑凸脐蠕孢[Exserohilum turcicum (Pass.)Leonard et Suggs],

属半知菌亚门。有性态为玉米毛球腔菌[Setosphaeria turcica (Luttr.)Leonard & Suggs],在自然条件下一般不产生有性态。病斑上的灰黑色霉层即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如病斑上霉层不明显,可采用保湿法促其产孢。方法是以湿润的滤纸铺于玻璃培养皿内,剪取有新鲜病斑的叶片段平放在滤纸上,再以培养皿盖严1~2 d后即可看到病斑上有霉层产生。

2.1 形态特征

2.1.1 分生孢子梗。褐色,顶端色淡,不分枝,直或膝曲,基细胞较大,具2~8个隔膜,大小(35~160)μm×(6~11)μm。分生孢子梗自气孔伸出,单生或2~3根束生。

2.1.2 分生孢子。榄褐色,梭形或长梭形,顶细胞钝圆或长椭圆形,基细胞尖锥形,具2~7个隔膜,大小(45~126)μm×(15~24)μm,脐点明显,突出于基细胞外部。

2.1.3 子囊壳。黑色,椭圆形至球形,大小(359~721)μm×(345~497)μm,外层由黑褐色拟薄壁组织组成。内层膜由较小透明细胞组成。子囊壳孔口表皮细胞产生较多短而刚直、褐色的毛状物。

2.1.4 子囊。呈圆柱形或棍棒形,大小为(176~249)μm×(24~31)μm,具短柄。子囊从子囊腔基部长出,夹在拟侧丝中间。

图1 玉米大斑病(叶片症状)图2 玉米大斑病(发病植株)图3 玉米大斑病(发病后期产生霉层)2.1.5 子囊孢子。无色透明,老熟呈褐色,纺锤形,多为3个隔膜,隔膜处缢缩,大小(42~78)μm×(13~17)μm。

2.2 生物学特性该病原菌与高粱大斑病病原菌为同一种两个不同的生理专化型。高粱专化型不侵染玉米,但玉米专化型能侵染高粱。

3 侵染循环

病原菌以休眠菌丝体在病株残体内越冬,成为翌年的主要初侵染来源。其分生孢子还可在病株残体上越冬,种子也能带少量病原菌,这也是侵染来源之一。田间侵入玉米植株,经10~14 d在病斑上产生新的分生孢子。以后分生孢子随气流传播,进行重复侵染,蔓延扩大。

4 发生因素

玉米大斑病属流行性病害。其流行程度除与玉米品种感病程度有关外,主要决定于当时的环境条件。在环境因素中,以温度和湿度最为重要。

4.1 菌源大量的病残株遗留田间是导致玉米大斑病严重发生的根本原因。玉米大斑病病菌以分生孢子附着在病残株上或以菌丝潜伏在病残株组织内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来源。近年来许多农户收获玉米后,将秸秆弃于田中,或收去秸秆,将秸桩和病叶留于田中,致使大量的病残株遗留田中,为病害的大发生提供了基础条件。

4.2 气候温度20~25℃、相对湿度90%以上有利于病害发展。拔节到出穗期间,若降雨集中,田间湿度大,再加上气温适宜,可造成病害流行。

4.3 品种品种抗病性降低是导致病害发生流行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田间病菌大量积累的情况下,如果种植抗病品种,病害一般不易大发生。

4.4 栽培种植密度过大,造成田间植株相互荫蔽,通风透光不良,湿度增大,发病较重。在施肥上,偏施氮肥现象严重。由于条件限制,多数田块有机肥施用量不足,仅以磷肥、尿素作为基肥施入,追肥仅施用尿素,导致土壤肥力下降,植株长势差。玉米孕穗、出穗期间氮肥不足发病较重。连作地、排水不良的低洼地以及田间密度高、郁闭、通风不良的田块发病重。

5 防治方法

5.1 搭配种植抗病品种,合理布局在大、小斑病和丝黑穗病混合发生区,应选用能兼抗几种病害的多抗性品种。如中单2、丹玉13、丹玉14、丹玉6、吉单101、吉单131、四单8、群壮101、郑单2号、承单4号、京黄105、京黄113、恩单2号、新单1号、鲁单15号、鲁单19号、冀单2号、沈单5号、沈单7号、锦单6号、本玉9号、陕玉9号和掖单12号等杂交种。

5.2 减少菌源玉米秸秆不要堆放田头,提倡高温堆肥,并进行深翻冬灌,减少初侵染源。轮作倒茬,避免重茬,减少病菌在田间积累。玉米收获以后,彻底清除田内外病残组织,消灭侵染来源。

5.3 栽培措施适当早播,培育壮苗,注意肥水管理,氮磷搭配使用,增强植株抗病能力。早期摘除下部病叶,也可减轻发病。

5.4 药剂防治在心叶末期到抽雄期或发病初期喷药防治。每隔10 d防1次,连续防治2~3次。药剂选用50%好速净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80%速克净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300倍液,或25%苯菌灵乳油800倍液,或40%克瘟散乳油800~1 000倍液,或施特灵水剂2 500倍液喷雾。也可以用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 g/hm2,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5 kg/hm2,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 kg/hm2,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5 kg/hm2,或施特灵水剂2 500倍液。

参考文献

[1]金成仙,巩存来,白桂俊. 玉米大斑病的防治[J].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07(11):31.

[2]王勇,张文革,何璐,等.生物农药草酸青霉水剂对玉米小斑病的防治效果[J].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7):1965-1966.

[3]王晓梅,刘国宁,田宇光,等.长春地区玉米大斑病流行指数增长期的病情增长研究[J]. 玉米科学,2007,15(5):133-135.

[4]李金堂,傅俊范,李海春,等.玉米弯孢菌叶斑病药剂防治持效期的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3):3112.

[5]郭厚文. 玉米大斑病发病规律及防治技术[J]. 河北农业科学,2007,11(4):62.

[6]薛玉梅. 玉米主要病害的鉴别[J].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0):2127.

[7]孙学梅. 玉米大斑病的防治[J]. 河北农业科技,2007(8):27. 农技服务,2008,25(1):7-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