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大斑病

合集下载

防治玉米大斑病方案

防治玉米大斑病方案

防治玉米大斑病方案
玉米大斑病是由玉米大斑病菌引起的一种玉米病害。

为了防治玉米大斑病,可以采取以下方案:
1. 种植抗病性强的品种:选择具有良好抗病性的玉米品种,例如抗玉米大斑病品种。

2. 轮作休闲期:避免连作,种植玉米前应将前一季度的病残体和病菌进行清除。

3. 病害管理:采取病害管理措施,包括病害监测、早期发现和发病情况的记录、病害预测等。

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4. 田间管理:定期清除病害发病的叶片并注意保持田间的良好通风和日照条件。

5. 化学防治:在病害初期可以使用有效的杀菌剂进行喷雾,如苯唑醇、三唑酮等。

6. 生物防治:利用具有拮抗作用的生物控制剂进行处理,例如利用镰刀菌、枯草芽孢杆菌等。

7. 肥料管理:合理施肥,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提高植株的免疫力。

8.水分管理:合理灌溉,避免草地有厚重的水汽,降低发病率。

9. 种植密度控制:合理密植,避免过密导致通风不良。

10. 病残体处理:及时清除病害部分,避免病菌在病残体上越冬。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方案仅供参考,具体防治措施应根据当地的病情和环境条件进行调整和选择。

在进行防治时,还应遵循农业生产规范和安全操作规程。

玉米大斑病症状表现 玉米大斑病防治方法有哪些

玉米大斑病症状表现 玉米大斑病防治方法有哪些

玉米大斑病症状表现玉米大斑病防治方法有哪些玉米大斑病主要危害玉米的叶片、叶鞘、苞叶、籽粒,是以叶部产生大型病斑症状为主的玉米病害,下面我们了解一下玉米大斑病症状表现是什么,以及玉米大斑病防治方法有哪些。

一、玉米大斑病的症状特征玉米大斑病的典型证状是由小的病斑迅速扩展成为长棱形大斑,严重的长达10-30公分以上,有时几个病斑连在一起,形成不规则形大斑。

病斑最初水浸状,很快变为青杰色,最后变为黑色霉状物,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

二、玉米大斑病的防治方法病害的流行是由三个因素决定的:第一,大面积种植感病品种。

第二,存在大量病菌。

第三,具有适宜发病的环境条件。

因此,病害的防治应从这三方面着手。

1、选用抗病品种这是防治大斑病的根本途径。

不同的品种对病害的抗性具有明显的差异,目前生产上常用的抗病品种有保玉七号、屯玉7号、云瑞7号、海禾14号、晴三、会单四号、兴黄单892、登海3号、滇丰4号、云瑞l号、云瑞2号、云瑞8号、路单l0号、曲辰三号、海禾2号等。

2、抓好田间管理轮作倒茬深翻可减少菌量,玉米收获后彻底清除田间病残体,减少初侵染源。

发病初期,底部4个叶发病以前打掉下部病叶,可减轻发病程度。

适期早播,有避病作用。

加强肥水管理,可提高抗病力。

植株生育不良易受侵染,即使抗性品种在缺水时也不能表现出其抗病潜力。

3、药剂防治可用40%克瘟散乳剂500-1000倍液、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稻瘟净l0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500-800倍液。

必要时隔7天左右再次喷药防治。

三、玉米大斑病的发病因素病菌孢子的萌发、侵入及孢子的形成和传播,都需要一定的气候条件其中温湿度的主要的。

大斑病病菌孢子的形成、萌发和侵入的适温是20-25摄氏度,小斑病菌稍高于大斑,适温是20-32摄氏度。

因此小斑病在夏玉米种植区较严重,而大斑病则在春玉米区较严重。

降雨量大、湿度高,易造成病害的的流行。

玉米大斑病防治与治疗

玉米大斑病防治与治疗

玉米大斑病的防治方法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 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的阐述您的观点。
#2023
农业防治
适时灌溉,保持土壤 湿润,促进作物生长
6
合理施肥,提高作物 营养水平
5
及时清除病残体,减 少病原菌数量
4
1 选用抗病品种
2 合理轮作
3
加强田间管理,提高作 物抗病能力
化学防治
01
降低产量:玉米大斑病会导致玉
米减产,影响农民收入
02
品质下降:患病玉米品质下降,
影响食用口感和营养价值
03
影响生长周期:玉米大斑病会延
长玉米生长周期,增加种植成本
04
影响玉米植株:患病玉米植株生
长不良,影响整体生长状况
降低产量
玉米大斑病会导 致玉米籽粒不饱 满,降低产量
玉米大斑病会导 致玉米叶片枯死, 影响光合作用
及时清理田间杂草, 减少病害传播途径
加强田间管理,提 高玉米抗病能力
合理使用农药
选用高效低毒农药 A
适时喷药,避免高温、 高湿环境
C
遵守农药使用合理配比农药浓度
D
交替使用不同种类的 农药,防止抗药性
加强田间管理
合理密植:保持 适当的种植密度, 避免过密或过疏
科学施肥:根据 玉米生长需求, 合理施用氮、磷、 钾等肥料
农药选择: 选择高效、 低毒、低残
留的农药
施药时间: 在病害发 生初期进 行施药
施药方法: 采用喷雾法, 均匀喷洒在 玉米植株上
施药频率: 根据病害发 生情况,每 隔7-10天
施药一次
安全间隔期: 施药后,需 等待一定时 间才能收获

玉米大斑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技术

玉米大斑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技术

玉米大斑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技术玉米大斑病是一种常见的玉米病害,由真菌产生,主要寄生于玉米叶片、茎和穗部,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本文将介绍玉米大斑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技术。

发病原因:1. 气候因素:高温潮湿的天气会促进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从而导致玉米大斑病的发生。

2. 病原菌:玉米大斑病的病原菌主要是褐斑病菌。

其孢子可以在土壤和残体中长期存活,一旦条件适宜,孢子就会发芽并侵染玉米植株,造成病害。

3. 生理因素:玉米植株的生理状态和抗病能力也会影响病害的发生。

如果玉米植株生长缓慢、缺乏养分或受到其他病害的攻击,就容易受到大斑病的侵染。

防治技术:1. 种植抗病品种:目前已经研发出多种抗大斑病的玉米品种,种植这些品种可以有效地降低病害的发生。

此外,还可以采用遗传工程手段,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将抗病基因导入玉米中,提高其抗病能力。

2. 精准施肥:给玉米适量施肥可以促进其生长发育,提高其抵御病害的能力。

但是,过量的施肥会增加土壤中病原微生物的数量,从而加重病害的发生。

因此,要做好精准施肥,保证玉米植株的养分供应与土壤质量之间的平衡。

3. 清除病残体:在收获后,要彻底清除田间残留的病残体,避免病原菌在残体中藏匿,污染土壤,导致病害的再次发生。

4. 使用化学防治措施:在病害发生的初期,可以使用化学防治措施来控制病害。

常见的药物有氧酸菌素、环菌酯等,但是要注意药物的使用量和频率,避免污染土壤和环境。

5. 合理田间管理:在日常田间管理中,要注意加强玉米的灌溉、通风和除草等工作,防止病原菌在植株中侵染生长的机会,从而减轻病害的发生。

总之,只有全面采用综合治理的方法,才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玉米大斑病的发生,保持玉米的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

玉米大斑病咋防治

玉米大斑病咋防治
防治效果
通过综合防治措施,该农户的玉米产量和品质得到了显著提升。
某地区玉米大斑病的综合防治措施效果分析
症状识别
防治措施
防治效果
在发病初期,玉米叶片上出现水渍状 病斑,随着病情发展,病斑逐渐沿叶 脉方向扩展,最终形成大斑。当湿度 较大时,病斑上会产生灰黑色的霉层 。
该地区采用了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 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综合防治 。农业防治方面,选用抗病品种、轮 作、增施有机肥等措施;生物防治方 面,使用生物农药进行喷雾防治;化 学防治方面,使用丙环唑、嘧菌酯等 杀菌剂进行喷雾防治。
选用对大斑病有防治效果的生物农药,如井冈霉素、春雷霉素等。
释放天敌
利用病原菌的天敌,如赤眼蜂等,控制病原菌的繁殖和传播。
化学防治
发病初期用药
在病害初期使用化学药剂 进行防治,如苯醚甲环唑 、丙环唑等。
合理施药
按照药剂说明书合理配置 药液,注意喷洒均匀,避 免漏喷和重复喷洒。
轮换用药
避免长期使用同一种药剂 ,应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 制的药剂,以延缓病原菌 产生抗药性。
轻病害发生。
科学施肥
合理施用化肥,增施有机肥, 保持土壤肥力平衡,促进玉米 生长健壮,提高抗病能力。
加强田间管理
及时中耕除草、排水、降低田 间湿度,以利于玉米生长和增
强抗病力。
04
玉米大斑病防治案例分析
某地区玉米大斑病的成功防治案例
01
症状识别
在发病初期,玉米叶片上出现水渍状病斑,随着病情发展,病斑逐渐
加强田间检疫
对新引进的玉米种子进行严格 的检疫,防止带有病原菌的种
子进入种植区。
定期监测
对种植区进行定期监测,特别是 在大斑病易发季节,要密切关注 病情发展,及时采取措施。

玉米大斑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技术

玉米大斑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技术

玉米大斑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技术玉米大斑病是由大斑菌(Setosphaeria turcica)引起的一种重要的病害,主要危害玉米的叶片,并导致玉米产量降低。

下面将从发病原因和防治技术两方面进行介绍。

一、发病原因:1. 大斑菌的侵染:大斑菌为一种真菌,主要以孢子通过风雨等途径侵入玉米叶片内部,然后在叶片上形成潜伏期。

气温在20℃~25℃、湿度在75%以上的条件下,大斑病发病率最高。

2. 玉米的易感性:玉米的品种对于大斑病的抵抗力各不相同,一些品种容易感染大斑病,而一些品种则具有较强的抗病能力。

二、防治技术:1. 选用抗病品种:通过选育或选用抗大斑病的玉米品种,是最有效的防治方法之一。

抗病品种能够降低病害的发生率和病害导致的损失。

2. 轮作休闲:玉米大斑病是一种土传病害,长期连作和连作玉米会增加病害的发生概率。

采用轮作休闲的方式,将玉米和其他作物进行轮换种植,可有效减少病害的发生。

3. 清除病株和杂草:及时清除那些已经感染大斑病的玉米病株,同时清除田间的杂草,可以减少病害的传播和扩散。

4. 适量施肥和灌溉:玉米适度施肥,生长茁壮,能增强其抗病能力。

适量的灌溉可以保持土壤湿度,减少病害在潜伏期滋生的机会。

5. 喷洒药剂:在大斑病发病高峰期(气温20℃~25℃,湿度高)进行喷洒药剂,可有效控制大斑病的发生。

常用的治疗药剂有三亚胺、三唑酮等。

6. 合理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玉米田间的落叶和残根,做好病害的来源控制。

定期松土,保持通风,减少病害的滋生。

玉米大斑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采取合理的防治措施,可以减少病害的发生,达到降低病害风险、提高玉米产量的目的。

玉米大斑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技术

玉米大斑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技术

玉米大斑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技术【摘要】玉米大斑病是一种常见的玉米病害,其危害性不容忽视。

为了有效防治该病害,本文旨在探讨玉米大斑病的病原、发病原因以及防治技术。

病原主要为玉米大斑病菌,发病原因包括气候、土壤、玉米品种等因素。

化学防治方法包括使用杀菌剂,生物防治方法则是利用生物制剂对病害进行防治。

结论部分提出加强玉米大斑病的监测与管理的重要性,同时指出未来研究方向应着重于开发更有效的防治技术和病害抗性品种,以减少病害对玉米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为玉米大斑病的防治提供参考和启示。

【关键词】关键词:玉米大斑病、发病原因、防治技术、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监测、管理、未来研究。

1. 引言1.1 玉米大斑病的危害性玉米大斑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病害,对玉米生长发育造成了严重威胁。

病菌主要侵染玉米叶片并产生大面积黑褐色斑点,严重影响光合作用,降低叶绿素含量,导致植株生长迟缓,甚至死亡。

玉米大斑病还会引起玉米籽粒的质量下降和产量减少,给农民造成经济损失。

由于病害传播速度较快,一旦发生便会在田间迅速扩散,严重影响玉米的生长发育,为玉米生产带来巨大危害。

研究表明,玉米大斑病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产量损失、质量下降以及经济损失等方面。

及早了解和认识玉米大斑病的危害性,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对于保护玉米作物、提高产量至关重要。

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我们将深入探讨玉米大斑病的发病原因、防治技术以及相关的化学和生物防治方法,以期为农民提供更好的防控策略,有效减轻玉米大斑病带来的危害。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旨在深入探究玉米大斑病的发病机制和防治技术,为有效防控玉米大斑病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对玉米大斑病的病原、发病原因及防治技术进行系统研究,探讨化学防治方法和生物防治方法的可行性和效果,提出有效的防治策略和措施。

通过加强玉米大斑病的监测和管理,提高对玉米大斑病的识别和预测能力,降低病害对玉米生产的影响,保障玉米生产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玉米大斑病形成的条件与防治措施

玉米大斑病形成的条件与防治措施

玉米大斑病形成的条件与防治措施一、玉米大斑病的病因及发病条件玉米大斑病是由真菌 Physoderma maydis (J. Schrot.) J. Schrot. 所引起的一种病害,是玉米生长过程中常见的病害之一。

它常常发生在湿度高、温度适宜的环境中。

受到这种病害的玉米植株会在幼叶上形成大大小小、不规则形状的黄褐色、水性液泡状斑点,对玉米生长发育造成很大的威胁,严重时甚至造成完全凋萎。

玉米大斑病的形成与以下因素有关:1. 湿度玉米大斑病菌的孢子在高湿度环境下容易生长繁殖,因此高湿度是病害发生的先决条件。

病菌在高湿度的环境中可以长出长长的菌丝,从而对宿主叶片形成侵染,危害玉米幼苗的生长。

2. 温度在适宜的温度下,玉米大斑病菌的发病率较高,这是因为病菌在适宜的温度下会迅速繁殖。

病菌在高温环境下的繁殖速度较快,使病害发生的速度也相应提高,因此需要适当控制温度,预防该病发生。

3. 土壤管理适宜的土壤管理可以控制玉米大斑病的发生。

玉米大斑病菌在土壤中会存活一定时间,因此需要采取适当的土壤管理措施,如合理施肥、翻耕换土等,减少病菌在土壤中的数量。

4. 病原菌的传播途径病害传播途径是玉米大斑病的重要成因之一。

病原菌通过种子、空气等途径进行传播,需要防范这些途径的传播可能对玉米植株的成长造成不良影响。

在育苗期间,需特别加强对玉米种子的消毒处理,防止病原菌通过种子传播。

5. 遗传因素玉米本身的遗传特性也是玉米大斑病的形成因素之一,一些品种的抗病能力比较强,而另一些品种则十分容易感染。

因此,研究繁育高抗品种是预防玉米大斑病的关键。

二、玉米大斑病的防治措施1. 主动消灭病原菌通过一些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病原菌的数量,从而达到防治的目的。

例如,及时摘除受病害影响的玉米叶片、秸秆等受病害影响的植物部位,以减少病原菌的繁殖。

2. 突出土壤管理土壤管理是预防该病害的关键。

应注意避免长时间的水浸、缺氧状况,使土壤保持适度的通气和排水,促进玉米植株的健康生长,减少病害的发生。

玉米大小斑病发病条件与防治方法

玉米大小斑病发病条件与防治方法

玉米大小斑病发病条件与防治方法玉米常见的病害有黑粉病、干腐病、纹枯病和病毒病等.但发生最普遍的是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

这两种玉米病害在全国产区均有分布,随着品种的频繁更换,在某些地区有加
重的趋势。

一、玉米大小斑病发病症状
玉米大斑病又称“煤纹病”、“青枯病”、“条斑病”。

小斑病又称“斑点病”。

前期症状有时易混淆。

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主要为害叶片,还会危害叶鞘、苞叶、果穗和籽粒等部位,大斑病一般为纺锤形的病斑,小斑病一般为椭圆型小班。

玉米大斑病病原有性态为子囊菌门毛球腔菌属,无性态为无性菌类突脐蠕孢属;小斑病病原有性态为子囊菌门旋孢
腔菌属,无性态为无性菌类双极蠕孢属。

二、玉米大小斑病发病条件
高温、高湿以及时晴时雨天气是大小斑病最适合的发病条件,旱地玉米连作时发病重,品种单一化发病重,抽穗前后最易感病,夏玉米田发病重且秋玉米种植距离较近也易感病;植株生长健壮且叶色深不易感病。

三、玉米大小斑病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选用适合当地种种植的丰产抗病品种。

(2)消灭菌源:清除病残体减少初侵染源。

(3)加强栽培管理:合理施肥增强植株抗性。

(4)及时摘除病叶:摘除病叶,减少再侵染源。

(5)药剂防治:根据病情“挑治”和“普治”相结合。

玉米大斑病发生与防治

玉米大斑病发生与防治

Industrial research产业研究90《农机市场》 2024年第4期1. 病原特征1.1 病原学大斑病凸脐蠕孢属于半知菌亚门、拟盘孢属。

其分生孢子梗单生或簇生,呈暗褐色,有隔膜,分生孢子梗顶端着生分生孢子。

分生孢子单胞,无色或淡黄色,椭圆形或圆柱形,具有1—2个隔膜。

在玉米叶片上形成的病斑呈圆形或近圆形,暗褐色,边缘明显。

大斑病凸脐蠕孢是自然界中一种广泛分布的真菌,适应能力强。

它可以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生长繁殖,对土壤、肥料等环境条件要求不严。

在我国,大斑病凸脐蠕孢主要侵害玉米,尤其在玉米生长季节的高温多雨地区容易发生。

病原对温度的适应范围较广,一般在15~30℃之间都能生长。

在PDA(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上,菌落呈暗褐色,边缘不整齐,质地绒毛状。

在Czapek培养基上,菌落呈蓝绿色,边缘不整齐,质地绒毛状。

大斑病玉米大斑病发生与防治王金苹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陈户镇人民政府,山东 滨州 256505作者简介:王金苹(1978—)女,汉族,本科,中级职称。

研究方向:农业技术。

凸脐蠕孢的生活史主要包括以下阶段:分生孢子、侵染、菌丝生长和繁殖。

分生孢子是病菌的主要传播和侵染阶段,通过气孔、伤口等途径侵入玉米叶片。

在叶片内部,病菌形成菌丝,进行繁殖。

随着菌丝的生长,病斑不断扩大,导致叶片枯死。

在适宜的条件下,病菌可进行多次侵染,使病害不断加重。

1.2 生理分化现象大斑病凸脐蠕孢的生理分化现象是指病原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表现出不同形态和生理特征的现象。

大斑病凸脐蠕孢在玉米叶片上的病斑形态多样,从小斑点到大型病斑,不同形态的病斑可能源于病原菌的不同生长阶段。

在PDA培养基上,大斑病凸脐蠕孢的分生孢子梗单生或簇生,呈暗褐色,有隔膜。

分生孢子梗顶端着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单胞,无色或淡黄色,椭圆形或圆柱形,具有1—2个隔膜。

病91《农机市场》 2024年第4期原在不同的培养基上表现出不同的生理特征。

玉米大斑病菌落特征

玉米大斑病菌落特征

《玉米大斑病菌落特征探究》引言:玉米作为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和质量对于全球粮食安全至关重要。

然而,玉米在生长过程中常常受到各种病害的威胁,其中玉米大斑病是一种严重的病害,给玉米生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了解玉米大斑病菌落特征,对于准确诊断病害、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深入探讨玉米大斑病菌落的特征,为玉米病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一、玉米大斑病的概述玉米大斑病又称条斑病、煤纹病、枯叶病等,主要危害玉米的叶片。

病原菌为大斑凸脐蠕孢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玉米大斑病在世界各玉米产区均有发生,我国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及西南等地区。

该病害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可迅速传播蔓延,导致玉米叶片大面积枯死,严重影响玉米的光合作用和产量。

二、玉米大斑病菌落的形态特征1. 菌落颜色玉米大斑病菌落初期为灰白色,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逐渐变为灰黑色或黑色。

菌落颜色的变化与病原菌的生长发育阶段有关。

在菌落生长初期,病原菌的菌丝体较为稀疏,颜色较浅;随着菌丝体的不断生长和繁殖,菌落颜色逐渐加深。

2. 菌落形状玉米大斑病菌落呈圆形或不规则形状。

在培养皿中,菌落边缘整齐或不整齐,有时会出现波浪状或锯齿状边缘。

菌落的形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培养基的成分、培养条件等。

3. 菌落大小玉米大斑病菌落的大小因培养条件和培养时间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菌落生长迅速,直径可达数厘米。

一般来说,菌落的大小与病原菌的生长速度和繁殖能力有关。

4. 菌落表面特征玉米大斑病菌落表面通常较为光滑,但有时也会出现褶皱或颗粒状结构。

菌落表面的特征与病原菌的生长状态和代谢产物的积累有关。

在菌落生长后期,病原菌会产生大量的孢子,使菌落表面呈现出粉状或颗粒状。

三、玉米大斑病菌落的生长特征1. 生长速度玉米大斑病菌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生长迅速。

一般来说,在25℃左右的温度下,菌落每天的生长速度可达数毫米。

病原菌的生长速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培养基的成分、温度、湿度、光照等。

玉米大斑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技术

玉米大斑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技术

玉米大斑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技术
玉米大斑病是指玉米叶片上出现大小不一的黄褐色斑点,常伴有暗褐色线条和菌丝状物,严重时整个叶片枯死干燥。

这种病害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对玉米产量造成严重影响。

那么,玉米大斑病的发病原因是什么?如何进行有效的防治技术呢?
发病原因
1.气候因素:温度、湿度等气候因素对玉米大斑病的发生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在
高温高湿的环境下病情更为严重。

2.土壤因素:土壤湿度过高和酸性土壤都是玉米大斑病的好发条件,因此改善土壤
条件尤为重要。

3.玉米品种:不同品种的玉米耐病性不同,一些品种对大斑病的抵抗能力较强,有
些品种则较为容易感染。

4.病菌因素:玉米大斑病是由多种真菌引起的。

在我国主要是秆腔菌、米尺菌和全
蚀菌。

防治技术
1.合理使用化学药剂:具有杀菌效果的药剂可以对玉米大斑病进行有效控制。

但是
在使用前一定要了解药剂的种类、使用方法以及安全保护,以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2.加强栽培管理:加强玉米的肥水管理,保证玉米健康生长;定期清除田间积水,
减少湿度;及时清理田间秸秆,减少病菌滋生。

3.选择抗病品种:合理选择抗性强的玉米品种,不仅可以降低病害的发生率,而且
也可以提高产量。

4.生物防治:利用一些生物防治剂,例如枯草芽孢杆菌、木霉等可有效防治大斑
病。

总之,要想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玉米大斑病的发生,必须找准病因,综合使用多种预防
措施,做到防治相结合,才能达到尽可能减少病害发生,保证玉米产量的目的。

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的异同点

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的异同点

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的异同点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都是玉米生长过程中出现的疾病,但是它们在疾病特征、病因、危害和预防等方面有很大的不同。

以下将分别从四个方面来介绍它们的异同。

一、疾病特征1.玉米大斑病玉米大斑病是由玉米大斑病菌引起的一种病害。

初期病斑为灰白色且呈圆形,随着病程的发展,病斑会逐渐扩大,周围呈现出淡黄色轮廓。

病斑表面会形成许多黑色小点,这些小点是大斑病菌的孢子,很容易感染其他玉米植株。

长期发展会导致玉米的叶片发生枯死和萎蔫,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2.玉米小斑病玉米小斑病是由玉米小斑病菌引起的一种病害。

初期病斑为圆形或不规则形,为黄褐色或淡黄色,病斑表面不会形成黑色小点。

病斑随着病程的发展会变得越来越大,叶片上的病斑也会联成一片。

玉米小斑病对玉米的危害相对较小,主要表现为影响叶片生长和减少光合作用。

二、病因1.玉米大斑病玉米大斑病的病原体是一种真菌,它通常是通过种植感染的种子和叶面来传播。

在潮湿和温暖的气候条件下,大斑病菌会大量繁殖并快速传播到其他玉米植株上。

2.玉米小斑病玉米小斑病的病原体也是一种真菌,传播方式与大斑病类似。

同样需要潮湿和温暖的气候条件,才有利于小斑病菌的繁殖和传播。

三、危害1.玉米大斑病玉米大斑病对玉米的危害相对较高,因为它会影响玉米叶片的光合作用和生长,导致玉米产量下降。

在严重的情况下,玉米叶片可能会枯死,以至于完全不再生长。

2.玉米小斑病玉米小斑病对玉米的危害相对较轻,但如果病害比较严重,也能够降低玉米的产量。

因为病斑的存在会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导致玉米无法充分利用阳光进行光合作用,从而导致产量下降。

四、预防1.玉米大斑病预防玉米大斑病的方法有:选用未感染玉米大斑病的种子;及时消毒种子;在种植玉米前要进行土地消毒;在玉米生长过程中,可采用轮作或间作的方式缓解土壤病原菌的压力;及时采取化学和生物防治措施。

2.玉米小斑病预防玉米小斑病的方法有:加强田间管理,保证玉米叶片的通风和采光;在发现玉米小斑病病斑时及时割除病部,防止病害扩散;及时喷洒药剂防治病害。

玉米病虫害(很全哦)

玉米病虫害(很全哦)

玉米病虫害一、玉米病害一、玉米大斑病玉米大斑病又称玉米煤纹病、玉米条纹斑病、玉米叶枯病等,是玉米的重要病害之一,在我国各玉米产区均有发生。

一样造成玉米减产15~20%,发生严峻的年份,感病品种减产达50%以上。

病症要紧为害叶片、叶鞘和苞叶,以叶片受害最重。

一样先从植株下部叶片开始发病,慢慢向上扩展。

发病初期,叶片上显现水渍状青灰色斑点,然后沿叶脉慢慢向两头扩展,形成纺锤形或梭形大斑,病斑中央黄褐色或青灰色,边缘暗褐色。

在感病品种上病斑一样长5~10cm,宽1cm,严峻的长可达15~20cm,宽2m左右。

发病后期,多个病斑连接成片,叶片变黄枯死。

潮湿时,病斑上产生大量黑色霉层,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在抗病品种上病斑小,表现为褐色坏死条纹,周围有褪绿晕圈,病部不产生或极少产生黑色霉层。

发生特点玉米大斑病的病原为真菌Exserohilum turcicum (Pass .) Leonard et Suggs ,属半知菌亚门。

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病株残体内越冬,成为翌年发病的初侵染源。

在玉米生长季节,病残体中的菌丝体萌生产生的分生孢子和越冬的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到玉米叶片上,在温、湿度适宜的条件下,萌生侵入,经10~14天在病斑上产生分生孢子,随雨水飞溅或气流传播,引发再侵染。

玉米大斑病的发生程度,除与玉米品种的抗性有关外,还与那时的环境条件有紧密关系。

玉米品种不同,抗病性有明显不同,若是大面积种植感病品种,往往致使大斑病的流行。

一样温度在20~25℃,相对湿度在90%以上时,有利于病害的发生蔓延,若是旬平均气温低于15℃,相对湿度小于60%,持续7天以上,无益于病菌的生长发育,病害的发生就受到抑制,危害转轻。

另外,在玉米抽穗以后,若是氮肥不足,密度过大,排水不良,发病较重。

春玉米播种过晚及连作地块病害往往严峻,轮作地病轻。

防治方式防治该玉米大斑病应以选用抗病品种为主,增强栽培治理,辅以必要的药剂防治。

玉米大斑病症状特征及防治方法

玉米大斑病症状特征及防治方法

玉米大斑病症状特征及防治方法
玉米大斑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病害,主要症状包括:
1. 叶片上出现大型的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的褐色或黑色病斑,病斑边缘明显,中间部分较为浅绿色或灰白色,有些病斑会逐渐扩大,导致叶片干枯死亡。

2. 玉米穗上的花丝和颖片上也会出现类似于叶片的病斑,严重时会导致穗部变形或弯曲,影响玉米产量和品质。

3. 在潮湿环境下,病斑表面会出现黑色的霉层,这是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防治方法:
1. 种植抗病品种:选用抗病性强的玉米品种,如抗病性强的杂交种、育种材料等。

2. 加强田间管理:保持田间通风、透光,避免玉米生长在潮湿的环境中,及时清除病残体,减少病菌滋生的场所。

3. 使用生物农药:如枯草芽孢杆菌、拮抗菌等,可以有效地控制玉米大斑病的发生。

4. 化学防治:可选用合适的杀菌剂进行喷洒,如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

但是,化学防治应谨慎使用,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对于玉米大斑病的防治,应采取综合措施,加强田间管理,合理使用生物农药和化学防治,以达到预防和控制病害
的目的。

玉米大斑病

玉米大斑病

中文名称:玉米大斑病英文名称:Corn northern leaf blight中文别名:拉丁学名:Helminthosporium turcicum Pass.为害作物:玉米为害症状:玉米大斑病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也为害叶鞘和苞叶。

由植株下部叶片先开始发病,向上扩展。

病斑长梭形,灰褐色或黄褐色,长5~10厘米,宽1厘米左右,有的病斑更大,或几个病斑连接成大型不规则形枯斑,严重时叶片枯焦。

多雨潮湿天气,病斑上可密生灰黑色霉层。

此外,还有一种发生在抗病品种上的病斑,沿叶脉扩展,表现为褐色坏死条纹,周围有黄色或淡褐色褪绿圈,不产生孢子或极少产生孢子。

病原菌形态特征:病斑上产生的灰黑色霉层即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

如果病斑上霉层不明显,可采用保湿法促其产孢。

方法是:以湿润的滤纸铺于玻璃培养皿内,剪取有新鲜病斑的叶片段平放在滤纸上,再以培养皿盖严,l一2天后即可看到病斑上有霉层产生。

分生孢子梗单生或数个成束,不分枝,青褐色,分生孢子着生于孢子梗顶端,淡青褐色,梭形或长梭形,直立或向一边稍弯,有多个分隔,脐点明显突出于基细胞以外分类属性:分布区域:全国玉米产区发病特点:田间地表和玉米秸垛内残留的病叶组织中的菌丝体及附着的分生孢子均可越冬,成为第二年发病的初侵染来源。

而埋在地下10厘米深的病叶上的菌丝体越冬后全部死亡。

玉米生长季节,越冬菌源产生孢子,随雨水飞溅或气流传播到玉米叶片上,适宜温、湿度条件下萌发入侵。

感病品种上,病菌侵入后迅速扩展,约经14天左右,即可引起局部萎蔫,组织坏死,进而形成枯死病斑。

潮湿的气候条件下,病斑上可产生大量分生孢子,随气流传播,进行多次再侵染,造成病害流行。

田间始见病斑时间:在华北地区,春玉米6月上旬,夏玉米7月中旬。

由于气候条件与玉米感病阶段吐丝灌浆期相吻合,夏玉米病情发展快,受害重。

发病条件(1)品种抗病性是影响大斑病流行的重要因素,70年代由于感病玉米杂交种大面积种植,在一些地区造成大斑病流行,损失严重。

玉米大斑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技术

玉米大斑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技术

玉米大斑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技术玉米大斑病是玉米上一种重要的土传病害,可以导致玉米产量大幅度降低。

其主要症状为在叶片上出现大的菌斑,斑点颜色为灰白色或黄褐色,周围呈水泡状或边缘稍稍隆起,病斑有时也会出现红褐色或黄绿色。

玉米大斑病的病原是一种真菌,名为泛菌属菌。

该病害特别喜欢在潮湿或多雨的环境中生长和繁殖,通常在玉米的生长季节后期出现。

玉米大斑病的主要发病因素包括病原菌、玉米品种、土壤性质和季节条件。

其中,病原菌是玉米大斑病的最主要原因,一般来说,泛菌属菌可以在玉米的残余部分、叶片和根部中繁殖和生存。

在土壤湿度充足,温度适宜的环境下,泛菌属菌会迅速生长。

同时,也有些玉米品种对该病害更加敏感,这些品种的叶片纹路较深,表皮较弱,因此更容易受到病害的侵袭。

预防玉米大斑病,主要是通过选取耐病品种、发动土壤生态系统和采用化学控制等措施。

首先,选取耐病品种是防控玉米大斑病的基本措施。

这些品种的叶片比较厚实,抗性更强,不容易受到病害的侵袭。

其次,发动土壤生态系统可以帮助抑制泛菌属菌的繁殖,从而预防病害的发生。

如通过优化土壤质量,增加有助于玉米生长的微生物数量,提高土壤通透性,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可以缓解玉米大斑病的发生。

最后,采用化学控制可以帮助防治玉米大斑病。

在玉米生长期间,可以用氧氟沙星和苯醚甲环唑等化学农药进行预防和治疗。

同时,还需要注意使用合理剂量,避免过量使用,以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总结起来,预防和防治玉米大斑病需要采取多种措施,从防病品种的选取、优化土壤生态系统到化学控制等方面均需注意。

在实际的生产中,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季节条件,制定适合的防治措施,以确保玉米生长的健康和稳定。

玉米大斑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技术

玉米大斑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技术

玉米大斑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技术玉米大斑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常见于玉米茎、叶片和穗中。

其病原菌是玉米大斑病菌(Giberella zeae或Giberella moniliformis)。

玉米大斑病主要通过病原菌入侵玉米组织引起。

玉米大斑病的发病原因一般有以下几点:1. 病原菌侵入:玉米大斑病的病原菌可以通过气候条件较为湿润和潮湿的环境中侵入玉米植株组织,如受到雨水的淋湿、露水的滞留等。

2. 伤口感染:玉米植株受到机械损伤或昆虫等害虫的侵害后,容易受到病原菌的侵染,并引发大斑病。

3. 郁闷环境:玉米种植环境过于密集、通风不良、光照不足等,使得玉米植株处于潮湿、通风不良的环境中,容易导致玉米大斑病的发生。

玉米大斑病的防治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点:1. 选用抗病品种:在种植玉米时,可选择抗病品种,如具有玉米大斑病抗性的玉米品种,从而减少病害的发生。

2. 种植间隔合理:种植玉米时,合理控制玉米植株的间距和密度,使得植株之间有足够的通风和光照空间,减少病害的发生。

3. 地面清理:在玉米生长期间,及时清理田间落叶、玉米秸秆等,减少病原菌的存根和侵染源。

4. 合理施肥:在玉米生长期间,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合理施肥,促使玉米植株生长健壮,提高抵抗病害的能力。

5. 农田排水良好:合理进行农田排水,保持田间水分适宜,防止水涝和积水,减少病害的发生。

6. 化学防治:在病害初期,可适量使用合法登记的农药进行化学防治,根据农药的使用方法和使用量进行喷洒。

7. 病株清除:发现受病害感染且无法挽救的病株,及时将其清除,减少病原菌的传播。

8. 种植轮作:通过玉米和其他作物的轮作种植,减少玉米大斑病菌的滋生和传播。

防治玉米大斑病的关键是采取综合措施,包括选择抗病品种、合理种植间隔、农田排水、地面清理、合理施肥、化学防治等措施,从而减少病害的发生和传播。

3.3玉米大斑病

3.3玉米大斑病

玉 米 大 斑 病 病 害 循 环
玉米大斑病--发病条件
❖ 此病的发生流行主要决定于玉米品种的抗病性、气候条件、 栽培条件和耕作制度等。
品种抗病性:玉米品种对大斑病的抗病性分为数量抗病性、褪 绿斑抗病性、褪绿点抗病性和无病斑抗病性等4种类型。
气候条件:在具有足够菌量和一定面积的感病品种时,大斑病的 发病程度主要决定于温度和雨水。
❖ 传播:病菌越冬后产生的分生孢子,主要借风雨和气 流传播, 芽管条件适宜萌发,大多从孢子顶端细胞 中长出, 孢子基部细胞甚至中间细胞也可长出芽管。
❖ 侵入与发病:分生孢子→芽管→附着胞→侵入丝→从 表皮细胞/气孔侵入→泡囊组织→次生菌丝
❖ 再侵染:在潮湿的条件下,分生孢子梗从气孔伸出, 并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又可随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 在玉米整个生长期内可进行多次再侵染。
耕作与栽培措施:合理的间套作和适时轮作,可改变田间小气候, 利于通风透光,减低田间湿度,减少田间菌源,从而减轻病害的 发生和危害。晚播都比早播的病重,栽培过密的玉米地块要 比栽培较稀的地块病重;远离村也或玉米秸秆的玉米地块病 轻,地势低洼的地块病重。
玉米大斑病--病害控制
❖ 防治策略以推广和利用抗病品种为主,加强栽培管理,及时辅 以必要的药剂防治。 1.种植抗病品种 (Exserohilum turcicum)
属半知菌亚门突脐 蠕孢属真菌。
玉 米 大 斑 病 病 叶
玉 米 大 斑 病 病 茎 及 病 穗
玉米大斑病—病害循环
❖ 初侵染:此病的初侵染来源非常广泛,主要以菌丝体 或分生孢子在发病的组织(病残体)中越冬;种子上 和堆肥中尚未腐烂的病菌也能越冬,成为来年的初侵 染来源。越冬期间的分生孢子,往往细胞壁加厚,原 生质浓缩,而成为厚壁孢子。

怎样防治和治疗玉米大斑病

怎样防治和治疗玉米大斑病

2023-11-07•玉米大斑病简介•玉米大斑病的预防•玉米大斑病的治疗目录•玉米大斑病的物理治疗•玉米大斑病的防治策略01玉米大斑病简介叶片出现黄色或青灰色水渍状斑,病斑呈菱形或长条形,后期出现纵裂严重时病斑融合,叶片枯死症状识别病原菌大斑凸脐蠕孢属真菌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成为下年的初次侵染来源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连阴雨、寡日照时易发病低温高湿条件下易流行和蔓延种植感病品种、偏施氮肥、组织成熟期延迟等导致发病严重发生规律02玉米大斑病的预防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抗病性强的玉米品种。

不同的玉米品种对大斑病的抗性有差异,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土壤和市场需求的高抗病性品种可以有效预防玉米大斑病的发生。

注意品种的轮换种植。

长期种植单一品种可能会增加玉米大斑病的发生风险,因此需要合理安排不同品种的轮换种植,减少病原菌的积累和适应。

种植抗病品种合理密植和施肥。

保持适宜的种植密度和合理施肥可以促进玉米的健壮生长,提高抗病能力。

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和玉米的抗病性。

加强田间管理。

及时清除病残叶和加强排水可以减少病原菌的传播和繁殖,减轻玉米大斑病的发生。

在发病初期,可以及时摘除底部老叶、病叶,减少病原菌的侵染和传播。

农业防治•利用生物防治手段,如使用拮抗微生物、菌肥等,可以有效地控制玉米大斑病的发生和传播。

例如,使用枯草芽孢杆菌、木霉菌等微生物菌剂可以减轻玉米大斑病的发生。

生物防治03玉米大斑病的治疗使用杀菌剂如三唑酮、苯醚甲环唑等,在发病初期开始喷洒,每隔10天左右喷洒一次,连续喷洒2-3次,可有效防治玉米大斑病的发生和蔓延。

选用抗病品种选用对大斑病有较好抗性的玉米品种,特别是杂交玉米品种,可显著降低大斑病的发病率。

喷洒农药化学治疗VS生物治疗使用生物农药利用一些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来防治玉米大斑病的发生,如使用木霉菌、芽孢杆菌等生物农药进行防治。

增强作物免疫力通过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浇水等措施,增强玉米的免疫力,提高其对大斑病的抗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玉米大斑病 corn leaf southern blight
玉米大斑病,又称条斑病、 煤纹病、枯叶病、叶斑病等,是玉 米的重要病害之一。在冷凉地产区 发病较重,一般减产10%左右,严 重地块达到30%~50%。当玉米植 株70~90厘米高时即可发病。 田间发病始于下部叶片,逐渐 向上发展,也有从中上部叶片开始 的。苗期很少发病,抽雄后发病加 重。
四、传播途径及侵染循环
病原菌以菌丝或分生孢子附着在病残 组织内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种子也能 带少量病菌。田间侵入玉米植株,经10—14 天在病斑上可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进 行再侵染。玉米大斑病的流行除与玉米品种 感病程度有关外,还与当时的环境条件关系 密切。
五、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根据当地优势小种选择抗病 品种,注意防止其它小种的变化和扩散,选用 不同抗性品种及兼抗品种。 2.化学防治。在玉米抽雄前后开始喷药。可选 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5%百菌清可湿性粉 剂、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等500倍液喷雾, 每亩用药液50-75千克。隔7-10天喷药1次,共 防治2-3次。
Exserohilum turcica
无性菌类。
玉米大斑病菌的分生孢子梗自气孔伸出,单生或2~3根 束生,褐色不分枝,正直或膝曲,基细胞较大,顶端色淡, 具2~8个隔膜,大小35~160×6~11(um)。分生孢子梭形 或长梭形,榄褐色,顶细胞钝圆或长椭圆形,基细胞尖锥形, 有2~7个隔膜,大小45~126×15~24(um),脐点明显, 突出于基细胞外部。
玉米大斑病
叶部病害
小组成员: 戚腾骏 陈金龙 2015610500 2015610514
玉米大斑病,诊断要点:叶片上出现梭形大斑,病部有灰黑 色霉状物,发病时期,抽雄前后至成熟期均可发病。大斑病病菌 孢子的形成、萌发和侵入的适温是20—25℃,大斑病则在春玉米 (南方)种植区较严重。 玉米小斑病,又称玉米叶枯病,斑点病,诊断要点:叶片 上有数量较多的黄褐色椭圆形小病斑,病部有灰黑色霉层。苗期 至成熟期均可发生,苗期较轻,抽雄后发病较重。斑病菌稍高于 大斑,适温是20—32℃ ,小斑病在夏玉米(北方)种植区较严 重。
自然条件下一般不产生有性世代。成熟的子囊果黑色,椭圆形 至球形,大小359~721×345~497(um),外层由黑褐色拟薄壁组织 组成。子囊果壳口表皮细胞产生较多短而刚直、褐色的毛状物。内层 膜由较小透明细胞组成。子囊从子囊腔基部长出,夹在拟侧丝中间, 圆柱形或棍棒形,具短柄,大小176~249×24~31(um)。子囊孢子 无色透明,老熟呈褐色,纺缍形,多为3个隔膜,隔膜处缢缩,大小 42~78×13~17(um)。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农业防治
实行轮作,倒茬制度:避免玉米连作,秋季深翻土壤, 深翻病残株,消灭菌源;作燃料用的玉米秸杆,开春后及早 处理完,并可兼治玉米螟;病残体作堆肥要充分腐熟,秸杆 肥不要在玉米地施用。 改善栽培技术,增强玉米抗病性:夏玉米早播可减轻发 病;与小麦、花、生甘薯套种,宽窄行种植;合理灌溉,洼 地注意田间排水。适期早播,避开病害发生高峰。施足基肥, 增施磷钾肥。做好中耕除草培土工作,摘除底部2—3片叶, 降低田间相对湿度,使植株健壮,提高抗病力。玉米收获后, 清洁田园,将秸秆集中处理,经高温发酵用作堆肥。实行轮 作。
防治应以种植抗病品种为主,加强农业 防治,辅以必要的药剂防治,才能达到防治 的效果。
在春玉米区,从拔节到出穗期间,即 6~8月份降雨较多、气温适宜,又遇连续阴 雨天,病害发展迅速,易大流行。而且雨量 和雨日相对集中,为玉米大斑病病菌孢子的 形成、萌发和侵染提供有利条件。因此, 6—8月为玉米大斑病发生、扩展危害季节。 玉米孕穗、出穗期间氮肥不足发病较重。 低洼地、密度过大、连作地易发病。
病斑宽1~3厘米,长3~20厘米。病斑中央常有 纵裂,叶片上病斑多时,常导致整叶枯死。枯死株 根部腐烂,雌穗倒挂,籽粒干瘪。 温度高或湿度大时,病斑愈合成大片,在叶正反 两面生黑灰色霉层(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 子),致病部纵裂或枯黄萎蔫,果穗苞叶染病,病 斑不规则。
三、病原
大斑凸脐蠕孢真菌
二、危害症状
发生部位:主要侵染叶片、也侵染叶鞘和苞叶。 识别要点:长梭形、大小不等的萎蔫斑,发病 初期,叶上出现水浸状青色病斑,以后逐渐沿叶脉 向两端扩展,形成边缘暗褐色、中央淡褐色或青灰 色的梭形或纺锤形的大斑(典型症状)。后期病斑 常纵裂。严重时病斑融合,叶片变黄枯死。潮湿时 病斑上有大量灰黑色霉层。下部叶片先发病。 病斑常相互联合成不规则大斑,引起叶片早枯。
玉米大斑病菌美国报道有4个生理小种。中国已发现1号、2号和3号小种。1号小 种侵害水平抗性的多基因材料,产生萎蔫斑,在Ht1单基因材料上产生褪绿斑; 2号小种在这些材料上都产生萎蔫斑。2号、3号小种虽不是优势小种但呈上升趋 势。
发生规律
玉米大斑病为真菌病害,病菌在病株残体上越冬,田间 传播发病的初侵染菌源主要来自玉米秸秆上越冬病组织重新产 生的分子孢子。温度20~25℃(超过28℃对病害有抑制作用)、 相对湿度90%以上利于孢子萌发、侵染和形成。尤以多雨多雾 或连阴雨天气,日照不足,可引起该病流行。 气温高于25℃或低于15℃,相对湿度小于60%的气候条件 持续7天以上,病害发展将受到抑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