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药理学之总论

合集下载

兽医药理学知识总结

兽医药理学知识总结

第一章总论一、药物的基本作用药物作用( drug action )是指药物分子与机体细胞大分子之间的初始反应。

药理效应( pharmacological effect )是药物作用的结果,表现为机体生理生化功能的改变。

(一)药物作用的基本表现:兴奋(stimulation)与抑制(depression):机体在药物的作用下,使机体器官、组织的生理生化功能增强称为兴奋,反之为抑制。

兴奋药与抑制药:有的药物对不同器官的作用可能引起性质相反的效应,药物就是通过其兴奋或抑制作用调节和恢复机体被病理因素破坏的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二)药物作用的方式:a.局部作用(local action):药物吸收进入血液之前在用药局部产生的作用。

如局麻药的作用。

b.全身作用(general action)或吸收作用(absorptive action):药物经吸收进入全身循环后分布到作用部位产生的作用。

如吸入麻醉药的作用。

1.直接作用/原发作用primary action:药物直接作用于靶位,如洋地黄直接作用于心肌细胞。

2.间接作用/继发作用secondary action:由直接作用所引起其它器官的效应,如洋地黄引起的利尿作用。

(三)药物作用的选择性(selectivity):机体不同组织器官对药物的敏感性不同造成了药物的选择性.原因如下:药物对不同组织的亲和力不同药物在不同组织的代谢率不同受体在不同组织的分布不均一#原生质毒(general protoplasmic poison):选择性低的药物对各种组织细胞都有类似作用,能沉淀原生质或影响任何原生质中最基本的生化过程,称为药物的原生质毒。

(四)药物的治疗作用与不良反应:1.治疗作用(能对防治疾病产生的有利作用称为治疗作用。

)(1)对因治疗(etiological treatment):消除疾病的原发致病因子(2)对症治疗(symptomatic treatment):药物的作用在于改善疾病症状2.不良反应:(1)副作用(side effect)在常用治疗剂量时产生的与治疗无关的作用或危害不大的不良反应。

兽医药理学

兽医药理学

兽医药理学第一章总论▪掌握内容一、药动学二、药效学三、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四、合理用药一、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内容:药物的跨膜转运药物体内过程:机体对药物的处置(disposition)吸收(absorption)分布(distribution)代谢(metabolism)排泄(excretion)简称ADME体内药物浓度(血药浓度)动力学规律1.简单扩散大部分药物均通过这种方式转运。

药物的解离度与体液的pH对扩散产生明显的影响。

酸性药物(如乙酰水杨酸、青霉素、磺胺等)在碱性较高的体液中有较高浓度,碱性药物(如利血平、红霉素、土霉素等)则在酸性体液中浓度较高。

2.主动转运3.易化扩散4.胞吞和胞饮5.离子对转运一、药物的吸收(absorption)概念是指药物从用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除静脉注射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外,其它给药方法均有吸收过程。

影响因素:给药途径剂型药物的理化性质动物的种属给药途径:内服、注射、呼吸道、皮肤影响胃肠道吸收的因素:1)药物剂型:药物制剂的释放速率和胃肠中的溶解速率影响药物吸收速率和程度。

溶解的药物和液体剂型较易吸收。

2)胃肠排空作用:排空速率会影响药物进入小肠的速率。

适当的肠蠕动可促进固体药物制剂的崩解和溶解有利于药物的吸收。

3)pH值:胃肠液的pH能明显影响药物的解离度,酸性药物在胃中易吸收,碱性药物在小肠中吸收。

4)药物的相互作用5)首过效应:首过消除或第一关卡效应,指内服药物从胃肠道吸收经门静脉系统进入肝脏,在肝药酶和胃肠道上皮酶的联合作用下进行首次代谢,使进入全身循环的药量减少的现象分布是指药物从全身循环转运到各器官、组织的过程。

总体分布不均匀,但血液中分布均匀。

影响分布的四个因素:药物的理化性质:脂溶性高,非解离型、小分子物质分布广。

血浆蛋白结合率组织的血流量药物对组织的亲和力体液pH和药物的解离度体内屏障三、药物的排泄药物或其代谢物从体内通过排泄排出体外,主要排泄途径为肾脏排泄和胆汁排泄,其它组织器官也参与某写物质的排泄。

《兽医药理学》第1章 总论

《兽医药理学》第1章  总论

特殊转运
细胞膜通过主动变形将某些大分子物质 摄入 细胞内或从细胞内释放到细胞外的转 运方式。
7.安全范围:最小有效量和最小中毒量之间的范 围。
8.半数致死量(LD50):引起半数动物死亡的剂量。
9.半数有效量(ED50):对一群个体中50%的个体有 效的剂量称为半数有效量,用ED50表示 。 10.治疗指数:LD50与ED50的比值(LD50/ED50),比 值越大安全性越大,反之越小。
治疗指数
药理上常用半数有效量和
半数致死量来衡量药物的效 价和毒性。
量效关系
2.最小有效量(阈剂量): 刚引起药理效应的剂量.(ED) 3.极量: 引起最大效应而不发生中毒的剂量。 4.常用量: 比阈剂量大,比极量小的剂量。
5.最小中毒量:
刚引起轻度中毒的量.(TD)
6.致死量:引起死亡的剂量。
量效关系
不良反应: 对机体不利、不 符用药目的。
1、治疗作用:
(1) 对因治疗:药物作用的目的在于消除疾病 发生的原因,又称为治本。如用洋地黄治疗慢性
充血性心力衰竭引起的水肿。
(2) 对症治疗:药物作用的目的在于改善疾病 症状,又称为治标。如解热镇痛药能使动物发热
体温降至正常,但如果发热病因不除,药物作用消失 后体温又会上升。
利多卡因——表面麻醉作用。
8
(四)吸收作用
药物被吸收后,进入血液循环而发挥的作用。
吸收作用一般也指药物被转运到全身各组织 器官后发生的作用,故有时也称全身作用。
如抗生素被吸收后,分布到全身而发挥的抗
感染作用。
9
二、药物作用的基本规律
(一)药物作用的选择性:
多数药物在使用适当剂量时,只对某些器官 组织产生比较明显的作用,而对其它器官组织作 用较小或不产生作用。

兽医药理学各论部分

兽医药理学各论部分

01
04
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
注意事项
02
05
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相互作用;
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
03
06
长期使用某些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可能导致 依赖性和耐药性,需密切监测。
06 心血管系统药理概论
心血管系统药理概述
心血管系统药理是研究心血管系统药物对心脏、血管及血液等生理功能的 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的科学。
学习兽医药理学各论的意义和方法
意义
学习兽医药理学各论有助于掌握各类药 物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等 知识,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指导,同时 也有助于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
VS
方法
学习兽医药理学各论应采用理论与实践相 结合的方法,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实践 技能的培养。具体包括认真听讲、积极参 与课堂讨论、多做练习题、阅读相关文献 、参加实验和实习等。
深入探讨镇咳药在感冒、支气 管炎等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并 分析其使用注意事项和不良反 应的应对措施。
祛痰药的临床应用及注意 事项
系统介绍祛痰药在支气管炎、 肺炎等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并 分析其使用注意事项和不良反 应的预防措施。
抗感染药的临床应用及注 意事项
全面概述抗感染药在呼吸道感 染、肺部感染等疾病治疗中的 应用,并分析其使用注意事项 和耐药性的预防措施。
传出神经系统药物的分类及作用机制
胆碱能药物
这类药物主要通过激活胆碱能受体而产生药理作用。它们可以促进乙酰胆碱的释放,增强胆碱能神经的传递 功能,从而产生一系列的药理效应,如兴奋平滑肌、抑制腺体分泌等。
肾上腺素能药物
这类药物主要通过激活肾上腺素能受体而产生药理作用。它们可以促进去甲肾上腺素或肾上腺素的释放,增 强肾上腺素能神经的传递功能,从而产生一系列的药理效应,如兴奋心脏、升高血压等。

兽医药理学(全套课件341P)

兽医药理学(全套课件341P)
➢药理学它不同于主要研究药物本身的药学科学,如生药学、 药物化学、药剂学、制药学等学科有明显区别,而药理学 是以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等为基础,为指导临床各 科合理用药提供理论基础的桥梁学科。也可为研究、开发 新兽药提供线索。
3
第一节 总论
➢药物是指用来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物质。药物在畜牧 业上的应用就称兽药。旧的兽药含义是指用于预防、诊断、 治疗畜禽疾病的药物,现代兽药的含义无论从用药的对象, 还是用药的目的上均已超过这一范畴。
88
第一节 总论
2、内容: 主要包括药物的作用和作用机理,药物的体内过程,
药物的主要适应症、制剂、用法、用量、不良反应及禁 忌症等,此外还有药物的来源、性状、化学结构等内容。
9
第一节 总论
3、目的: 经过兽医药理学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药物防治
畜禽等动物疾病的基本规律,在未来兽医实践中能够 准确选药,合理用药,充分发挥药的性能和作用,为 新兽药、新剂型的研究与开发,为促进保障社会畜牧业 的发展服务。
➢ 1987年5 月21日 , 国务院 发 布的 《 兽 药管理 条 例 》 第48 条规定,兽药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畜禽等动物疾病, 有目的的调节生理机能而规定作用、用途、用法、用量的 物质(含饲料药物添加剂)。
44
Hale Waihona Puke 第一节 总论从兽药的定义可以看出,一种物质是不是兽药应 从以下三方面来衡量判断。 ➢1、具有一定的药效(即具有一定的功能)。一种物质 具有某种药效是划入兽药的基础,如预防疾病的功能, 治疗疾病的功能,诊断疾病的功能或者有目的的调节生 理机能的功能。只要具有上述的一种或多种功能的物质 才能划入兽药范围,否则就不叫兽药。
13
第一节 绪论

兽医药理学课件:兽医药理学之绪论

兽医药理学课件:兽医药理学之绪论
是研究药物、病原体和动物机体之间相互 作用的一门学科。
药物效应动力学 药物代谢动力学
绪言
四、药理学发展简史
药物发展史
药物的历史可追溯到五、六千年以前,药物的发现是从尝试 各种食物时遇到毒性反应后寻找解毒物开始的。例如:饮酒止痛、 大黄导泻、柳皮退热等。 上古时代(前16世纪),在我国有“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 毒”的记载。 汉代(公元二世纪)的《神农本草经》:我国最早的一部本草书, 收载365种药物。 唐代(公元659)的《新修本草》:我国第一部政府颁发的药典, 收载药物844种。西方最早的药典是意大利“弗罗伦斯药典”, 1494年出版。 明代(1578)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是世界闻名的药物学著作, 收载药物1892种,药方11000余条,译为7种文字,流传世界。
兽医药理学
Veterinary pharmacology
主要内容
总论:药效学、药动学、影响药物作用 的因素及兽药管理
各论:神经系统药理、内脏系统药理、 抗菌药物、消毒防腐药、抗寄生虫药、 自体活性药物与解热镇痛抗炎药、特效 解毒药
一、药物
绪言
药物(drug)是指用于治疗、预防或 诊断疾病的物质。兽药还包括能促进动 物生长繁殖和提高生产性能的物质。
❖ 建国后,医药事业获得空前发展。例如提高了抗血吸虫药酒石酸 锑钾疗效,研制了呋喃丙胺;阐明了吗啡镇痛部位是在第三脑室 周围和导水管周围灰质,对镇痛药作用机理的研究有重要作用; 对中草药如强心甙、肌松药、镇痛药、抗胆碱药、抗肿瘤药及抗 疟药等进行了大量工作,阐明了作用机理,推动了中西医药的结 合。
❖ 兽医药理学方面,如对磺胺与抗生素在动物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进 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创制了海南霉素;合成了兽用保定药二甲 苯胺噻唑;兽用抗寄生虫药及新制剂不断面世。1965年与1978年 出版了《兽药规范》,1987年国务院颁发了《兽药管理条例》, 1991年出版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

兽医药理与毒理学总论

兽医药理与毒理学总论

血压、体温等。
v
在一定的药物浓度或剂量作用下,使单个患畜产生特殊的效应,以
有或无、阳性或阴性表示,称为质反应,也称全或无反应。例如死亡、
睡眠等。
三、药物作用机制
v (一)非特异性药物作用机制:
v
与药物的理化性质有关。
v 1、渗透压作用:如甘露醇的脱水作用。 v 2、脂溶作用:如全身麻醉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作用。 v 3、影响PH:如抗酸药中和胃酸。 v 4、络合作用:如二巯基丙醇络合汞,砷等重金属离子解毒。
1、副反应(side reaction)
药物在治疗剂量时出现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
2、毒性反应(toxic reaction, toxicity)指由于药物剂量过大,用药时间过长或机 体敏感性过高,使机体产生病理反应或有害反应。
v 急性毒性(acute toxicity),LD50
v
立即发生,主要表现为心血管、呼吸功能衰竭。
v 慢性毒性(chronic toxicity)
v
长期蓄积,多表现在肝、肾、骨髓等器官的损害。
v 特殊毒性(Special toxicity):“三致”作用
v 致畸、 致癌、 致突变
v 3、变态反应(allergy)
v
又称过敏反应,药物为外来异物,作为半抗原与机体血浆蛋白或组
织蛋白结合形成完全抗原,引起机体体液性或细胞性免疫反应。如抗生 素、磺胺等
v 1、G蛋白偶联受体 单一肽链,与G蛋白偶联,如神经递质受体、自体活 性物质受体、趋化因子受体等。
v
v 2、离子通道受体 配体门控离子通道,如氯离子通道受体
v 3、激酶受体 由单一肽链组成,配体结合受体启动细胞内级联蛋白 磷酸化反应,调节细胞内的信号转导。如胰岛素受体、细胞因子受体等

《兽医药理学》课程笔记

《兽医药理学》课程笔记

《兽医药理学》课程笔记第一章:总论一、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药效动力学1. 药效动力学的定义: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和作用机制,以及药物与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2. 药物作用类型:- 间接作用:药物通过影响机体的生理、生化过程产生作用。

- 直接作用:药物直接作用于受体或酶等分子,产生作用。

3. 药物作用机制:- 激动剂:药物与受体结合后,产生与生理激动剂相似的作用。

- 拮抗剂:药物与受体结合后,阻断生理激动剂的作用。

- 部分激动剂:药物与受体结合后,产生较弱的激动作用。

- 非竞争性拮抗剂:药物与受体结合后,使受体构象改变,阻断生理激动剂的作用。

4. 药物剂量与效应关系:- 阈剂量:药物产生作用的最低剂量。

- 治疗剂量:药物产生治疗效果的剂量范围。

- 毒剂量:药物产生毒性作用的剂量。

二、机体对药物的作用——药物动力学1. 药物动力学的定义:研究药物在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以及药物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2. 药物吸收:- 口服吸收:药物通过胃肠道吸收进入血液循环。

- 注射吸收:药物通过注射部位吸收进入血液循环。

- 吸入吸收:药物通过呼吸道吸收进入血液循环。

3. 药物分布:- 药物在体内的分布受多种因素影响,如药物的水溶性、脂溶性、与血浆蛋白的结合能力等。

4. 药物代谢:- 药物在体内经过代谢,转化为水溶性较大的代谢物,有利于排泄。

- 药物代谢主要发生在肝脏,代谢酶有氧化酶、还原酶、水解酶等。

5. 药物排泄:- 药物及其代谢物通过尿液、粪便、呼吸、汗液等途径排出体外。

三、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及合理用药1.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机体因素:年龄、性别、遗传、生理状态、病理状态等。

- 药物因素:剂量、剂型、给药途径、药物相互作用等。

2. 合理用药原则:- 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

- 遵循医嘱,按时按量服药。

- 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相互作用。

- 避免滥用药物,防止药物依赖和抗药性。

四、兽药管理1. 兽药的定义:用于预防、治疗、诊断动物疾病的药物。

兽医药理学

兽医药理学

四、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本类共同特征: 1、均为有机碱,能与酸形成盐。常用制剂为硫酸 盐,易容于水,性质稳定。在碱性环境中抗菌作用 增强。 2、内服吸收很少,几乎全部从粪便中排出,可作 为肠道感染用药。注射给药后吸收迅速,大部分以 原形从尿中排出,适用于泌尿道感染。 3、抗菌谱广,对需氧革兰氏阴性杆菌的作用强, 对厌氧菌无效; 4、不良反应是损害第八对脑神经、肾脏毒性及对 神经肌肉的阻断作用。
四、药物的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
1、治疗作用:临床使用药物防治疾病时可能产生多种 药理效应,有的能对防治疾病产生有利的作用,称 治疗作用;其他与用药目的无关或对动物产生损害 的作用,称不良反应。 A、对因治疗:药物的作用在于消除疾病的原发致病 因子,称为对因治疗,中医称治本。 B、对症治疗:药物的作用在于改善疾病症状,称为 对症治疗,亦称治标,如解镇痛药。
五、药物在体内的过程
B注射给药:静脉注射(立即产生效应)、 腹腔注射、肌肉注射(30min内达峰值)、 皮下注射、关节内等; C呼吸道给药:气体或挥发性液体麻醉药 D皮肤给药:
五、药物在体内的过程
组织屏障:是指由毛细血管壁与神经胶质细胞形成 的血浆与脑细胞之间的屏障和由脉络丛形成的血浆 与脑脊液之间的屏障。这些膜的细胞间连结比较紧 密,并比一般的毛细血管多一层神经胶质细胞,因 此,通透性差,多许大分子不能穿过脑膜。可选用 磺胺类、头孢类。 胎盘屏障:是指胎盘绒毛血液与子宫血窦间的屏障, 其通透性与一般毛细血管没有什么差别,一般的药 物都能穿过该屏障。
6、不良反应和防治措施
急性中毒:静脉注射时速度过快或剂量过大 慢性中毒:大剂量连续用药一周以上;表现 出结晶尿、血尿和蛋白尿等。 防止措施:(1)充分饮水,增加尿量、促 进排出;(2)选用疗效高、作用强、溶解 度大、乙酰化率低的磺胺药;(3)使用时 和碳酸氢纳同服,以碱化尿液,促进排出; (4)蛋鸡产蛋期禁用。

兽医药理学重点

兽医药理学重点

a. 协同作用 A+B > A , B 青+ 链(青破坏细胞壁,主 G + ,链抑制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主
G - ,扩大抗菌谱)
磺胺 +TMP (磺胺药的化学结构与 PABA 类似,能与 PABA 竞争二氢叶酸合成酶,影响了二氢叶酸的合成,而 甲氧苄胺嘧啶( TMP )可以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的作用,与磺胺药合用,可使细菌的叶酸代谢受到双重阻断, 因而抗菌作用大幅度提高因而使细菌生长和繁殖受到抑制)
肾小球滤过:血浆中游离药物及代谢产物,可从肾小球基底膜滤过,滤过的药物量取决于血浆中的药物浓度及 肾小球的率过滤。
肾小管主动分泌:有些药物或代谢物可在近曲小管主动分泌,该过程需能量和非特异性载体,分为主动分泌酸 类和碱类的载体,存在竞争抑制现象,即亲和力较高的药物会抑制另一药物的排泄。
ex. 青霉素 G 与丙磺舒合用时,丙磺舒可抑制青霉素
c. 乳腺排泄:被动扩散方式。由于乳汁的 酸性药物(青霉素,磺胺类药)则相反。
PH 较血浆低,故碱性药物(红霉素, 离子陷阱
TMP )在乳汁中的浓度高于血浆,
d. 其他:汗腺,呼吸,唾液,泪水
20. 血药浓度:一般指血浆中的药物浓度。只有磺胺类才指全血中的药物浓度,因为磺胺药要分别到红细胞里面。
21. 半衰期:体内药物浓度或药量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
2. 葡萄糖
a. 供给能量: 10 % G 静注,用于重病、久病、体质虚弱的家畜以及仔猪低血糖症。
b. 增强肝脏解毒能量: 25 % G 静注, G 增强肝功及转化成葡萄糖醛酸和乙酰基等可解毒。
c. 强心利尿: 10 %G ,改善心肌营养,供能,促心脏收缩, CO 增加,肾血流量增加,尿量增加。
d. 扩充血容量: 5 % G 静注,用于高渗性脱水,大量失血等(一般同时补氯化钠);

兽医药理学课件(绪言)

兽医药理学课件(绪言)

新修本草
公元659年,唐政府命大臣修订
药物增至844种 由国家颁布的第一部药典,世界第一部
元亨疗马集
公元1608,明代喻本元、喻本亨
把兽用本草单独列出,最早的兽医著作 载药400பைடு நூலகம்种,方400余条
药物学阶段
16-18世纪,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生产力发展,自然 科学发展
兽医药理学 Veterinary Pharmacology
安岳职教中心
侯冰
ayhoubing@
第一部分 兽医药理学总论
第一章 绪论 一、基本概念 药物(Drug) :用于治疗、预防或诊断畜禽疾病的物质。凡是通过 化学反应影响生命活动过程(器官功能或细胞代谢)的化学物质都 属于药物范畴。兽药还包括促进动物生长繁殖和提高生产性能的物 质 天然药物:植物、动物、矿物或微生物发酵的抗生 素 药物分类 合成药或半合成药: 人工合成的化学药
正确选药、合理用药、提高药效、减少 不良反应,进行临床前药理试验研究、 开发新药及新制剂。
药理学的性质
药理学运用生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和免疫学 等基础理论和只是,阐明药物的作用原理、主要适 应症和禁忌症,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基础。
桥梁学科:药学与医学,基础医学与临床医

实验性学科,以试验为基础
变质的
被污染的
所标明的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规定范围
5 劣兽药
成分含量不符合兽药国家标准或者不标明有效成
分的。
不标明或者更改有效期或者超过有效期的 不标明或者更改产品批号的。 其他不符合兽药国家标准,但不属于假兽药的。
4.了解药物的历史、来源和理化性质 5. 掌握药物的临床应用:适应症 6. 避免药物的不良反应:禁忌症

兽医药理学2

兽医药理学2

能力并可选择性与之结合的生物大分子。
配体(ligand):对受体具有选择性结合能力的生物 活性物质。包括内源性活性物质何外源性活性物质。
内源性活性物质:激素、神经递质、活性肽、抗原、抗体等 外源性活性物质:药物及毒物
(一)药物作用的受体机制(二)
受体的特性:饱和性、特异性、可逆性 受体的本质 :蛋白质 受体的类型(根据受体蛋白的结构、位置、信息传 导方式、效应性质):
速率学说(rate theory) Paton(1964年)认为药物的生物效应决定于药物与受体的 结合速率和解离速率。 二态模型(two-state model) Monod认为同一受体有两种状态,即静息态和激活态。
激动剂、部分激动剂、拮抗剂的概念
激动剂:
与受体结合既有亲和力又有内在活性的配体。
二、药物的体内过程
药物的体内过程包括吸收、分布、生物转化和排泄
(一)吸收(absorption):吸收是指药 物从用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内服给药 主要吸收部位——小肠(弱酸、弱碱) 次要吸收部位——胃(酸性药物) 影响内服吸收的影响
剂型 排空率 PH 胃内容物的温度 药物的相互作用 首过效应
生物转化催化酶类
专一性酶:
乙酰胆碱酯酶(AchE) 单胺氧化酶 分别催化乙酰胆碱及单胺类药物
非专一性酶:
肝微粒体药物代谢酶系(药酶),其中最重要 的是细胞色素P-450混合功能氧化酶系,又 称单加氧酶。
生物转化的主要反应--氧化反应
微粒体酶氧化
羟化
生物转化的主要反应--氧化反应
微粒体酶氧化
S或N氧化
生物转化的主要反应--氧化反应
微粒体酶氧化

兽医药理学

兽医药理学

绪论1药物:用于疾病治疗,预防或诊断的化学物质2毒物:对机体能够产生损害作用的物质。

(药物使用不当或剂量太大时都会变成毒物)3兽医药理学研究的内容:1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药物的体内过程2药物效应动力学: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机制第一章总论1药物作用的类型:a直接作用:药物吸收后直接到达某一器官发生作用b间接作用:直接作用之后,药物通过神经和体液的联系继发远隔器官或机体变化c吸收作用:药物吸收进入全身循环后分布到作用部位产生的作用。

2药物作用的选择性:指药物在适当的剂量时对某一组织或器官,发生主要或最明显的作用,而对其他的组织或器官很少或几乎不发生作用。

(选择性越低,副作用越多!)3不良反应:a副作用:药物在常用剂量时产生的与治疗无关的或危害不大的作用b毒性作用:用药剂量过大所引起或长时间用药引起的c停药反应:机体突然停药后,原有疾病加重,d后遗效应: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阈值以下后残留的药理效应e变态反应:过敏反应,免疫系统识别发生作用f继发性反应:药物治疗作用引起的不良后果,又称二重感染4药物的体内过程:a吸收:给药从给药部位禁图血液循环的过程@!@ 首过消除:口服药物在胃肠道吸收经门静脉进入肝脏,在肠胃酶、肝药酶和微生物的联合作用下进行首次代谢,是进入全身训话药量减少的现象!b分布。

C生物转化。

D排泄5半衰期:a制定给药间隔时间的重要依据(间隔时间为一个半衰期)B是预测连续多次给药以后达到稳态浓度所需的时间(五个半衰期)C也可与促药物从体内消除的时间(五个半衰期)D休药期=十个半衰期6生物利用度:给咬后,药物进入大循环的吸收利用度7联合用药:在临床上同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治疗疾病。

协同作用:1+1>2 相加作用:1+1=2 拮抗作用:1+1<28配伍禁忌: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混合使用后,可能发生体外的相互作用,出现中和,水解,破坏失效等理化反应。

9影响药物作用的动物方面的因素:A种族差异 b生理因素 c病理因素 d个体差异10合理用药的原则:a正确的诊断B用药要有明确的指症C熟悉药物在靶动物的药动学D制定周密的用药计划E合理的联合用药F正确处理对因治疗和对症治疗的关系G避免动物性产品中的兽药残留第二章外周神经系统药理1肾上腺素不能口服应用:急救心脏骤停2麻黄碱治疗平喘,外周作用弱而持久3新斯的明对骨骼肌的兴奋作用强,可以直接兴奋骨骼肌运动中板上的N2受体应用:重症肌无力4阿托品药理作用:a松弛内脏平滑肌:缓解平滑肌痉挛。

兽医药理学讲义

兽医药理学讲义

兽医药理学讲义目录第一章总论··································································- 2 -§1-1概述··································································- 2 -§1-2药效学·······························································- 2 -§1-3药动学·······························································- 5 -§1-4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7 -§1-5兽药的分类、制剂及处方·······································- 7 -第二章抗微生物药························································- 10 -(一)基本概念························································- 10 -(二)人工合成的抗菌药物·········································- 11 -1. 磺胺类药物:(第一个百浪多息) ·························- 11 -2. 喹诺酮类药物···················································- 12 -(三)抗生素···························································- 13 -1. 主抗G+菌的抗生素············································- 14 -2. 主抗G-菌的抗生素 ············································- 14 -3. 广谱抗生素······················································- 14 -(四)消毒防腐药·····················································- 15 -(五)特效解毒药·····················································- 16 -第一章总论§1-1概述兽药: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畜禽等动物疾病,有目的地调节生理机能,而规定作用、用途、用法、用量的物质。

兽医药理学之总论共106页PPT

兽医药理学之总论共106页PPT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兽医药理学之总论
1、战鼓一响,法律无声。——英国 2、任何法律的根本;不,不成文法本 身就是 讲道理 ……法 律,也 ----即 明示道 理。— —爱·科 克
3、法律是最保险的头盔。——爱·科 克 4、一个国家如果纲纪不正,其国风一 定颓败 。—— 塞内加 5、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 面前人 人是平 等的。 ——波 洛克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
7、致癌、致畸作用
8、特异质反应:由于生化过程异常所致,及遗传因素有关。 少数特异质体质对某些药物反应特别敏感,反应性质也可能 与一般情况不同,但与药物固有的药理作用基本一致,反应严 重程度与剂量成正比,药理性拮抗药救治可能有效。不是免疫 反应。 如:对骨骼肌松弛药琥珀胆碱发生的特异质反应是由于先天 性血浆胆碱酯酶缺乏所致。
❖ 药理效应( pharmacological effect ) 是药物作用的结果,表现为机体生理生化功能的改变。
二者意义接近,在习惯用法上并不严加区别, 但当二者并用时,应体现先后顺序。
3
例如:肾上腺素使血压上升 肾上腺素 激动血管平滑肌受体(作用)
血管平滑肌收缩 血压上升 (效应)
4
药理效应可使机体器官原有功能水平改变
13
总论
3、变态反应(allergic effect) 又称过敏反应,指机体对药物不正常的免疫反应,出现于过
敏体质者,其反应性质及药物效应、剂量无关,但反应程度相 差大。
原因:有些大分子药物本身为半抗原,可与体内蛋白质结合 形成完全抗原并具有抗原性,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当在次接触 就会引起变态反应。致敏原可以是药物本身,也可是药物的代 谢产物或药物中的杂质。 例如 青霉素引起变态反应,与其水解产生的青霉噻唑酸和青 霉烯酸有关,故临床使用应现用现配。
17
总论 第二节 药物的构效关系和量效关系
18
一、药物的构效关系
总论
药物的化学结构及药理效应或活性有着密切关系,药理 作用的特异性取决于特定adverse reaction) 及用药目的无关或对动物产生损害的作用均为不良反应。
1、副作用(side effect) 在常用治疗剂量时产生的与治疗无关的作用或危害不大的不
良反应。 原因:药物的选择性不高 特点:不可避免,但一般可以预料、可以减轻,能通过调整
剂量或合并用药来缓解、纠正。 例如:阿托品
12
总论
2、毒性反应(toxic effect) 治疗剂量下不出现,仅在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体内药
物蓄积过多时才出现的反应,毒性反应会引起机体机能或组织 结构的改变。
急性毒性 慢性毒性 特点:可以预知的,采用剂量个体化,控制给药时间和间隔, 定期检查相关功能,必要时停药或更换用药,也可避免。 毒性较大的药物如洋地黄类。
尿作用。
8
总论 三、药物作用的选择性和原生质毒
❖ 药物作用的选择性(selectivity) 机体不同组织器官对药物的敏感性不同造成了药物的
选择性。 原因:1、药物对不同组织的亲和力不同; 2、药物在不同组织的代谢速率不同; 3、不同组织受体数量和分布不同。 药物作用的选择性是治疗作用的基础,选择性高,针
15
总论
5、继发性反应(secondary effect) 是药物治疗作用引起的不良后果。 例如二重感染。
6、停药反应(withdrawal effect) 长期服用某些药物突然停药后,原有疾病出现加剧的现象,
又称反跳现象。 例如:长期应用皮质激素类药物突然停药,可发生 急性肾上
腺皮质功能不全综合征。
可分为: 对因治疗(etiological treatment):消除疾病的原发
致病因子,中医称为治本。如化疗药杀死病原微生物控制 感染性疾病。
对症治疗(symptomatic treatment):药物的作用在 于改善疾病症状,中医称为治标。如解热镇痛药的解热作 用。
治疗原则: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
7
按作用发生的顺序可分为: ❖ 直接作用(direct action)或原发作用(primary action)
药物直接作用于靶位,如洋地黄直接作用于心肌细胞。
❖ 间接作用( indirect action )或继发作用(secondary action) 由直接作用所引起其它器官的效应,如洋地黄引起的利
对性强,治疗效果好,很少或没有副作用。
9
❖ 原生质毒(general protoplasmic poison) 选择性低的药物对各种组织细胞都有类似作用,能沉淀
原生质或影响任何原生质中最基本的生化过程,称为药 物的原生质毒。
10
总论
四、药物作用的两重性
❖ 药物的治疗作用(therapeutic action) 能对防治疾病产生的有利作用称为治疗作用。
14
总论
4、后遗效应(residual effect) 指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阈值以下时的残存药理效应。
原因:药物及受体牢固结合,或药物造成不可逆的组织 损害所致。
例如:口服巴比妥类药物,次晨出现的宿醉现象;长期 服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引起的肾上腺皮质萎缩。
有些药物可产生对机体有利的后遗效应,如抗生素后效 应,抗生素后白细胞促进效应。
兽医药理学之总论
第一章 药物效应动力学 第二章 药物代谢动力学 第三章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及合理用药 第四章 兽药管理
1
总论
第一章 药物效应动力学 pharmacodynamics 第一节 药物的基本作用
2
总论
一、药物作用的基本表现
❖ 药物作用( drug action ) 是指药物分子及机体细胞大分子之间的初始反应。
除了功能性药物表现为兴奋和抑制作用外,化疗药物主要是作用 于病原体,使机体的生理生化功能免受损害。
6
总论 二、药物作用的方式
按作用部位可分为: ❖ 局部作用(local action)
药物吸收进入血液之前在用药局部产生的作用。如局麻 药的作用。
❖ 全身作用(general action)或吸收作用 (absorptive action) 药物经吸收进入全身循环后分布到作用部位产生的作 用。如吸入麻醉药的作用。
❖ 凝血药: 加强凝血过程减弱抗凝系统 ❖ 利尿剂: 抑制肾小管H2O、Na+重吸收 ❖ 强心甙:心肌细胞收缩加强
5
总论
❖ 兴奋(stimulation)及抑制(depression) 机体在药物的作用下,使机体器官、组织的生理生化功能增强称 为兴奋,反之为抑制。
❖ 兴奋药与抑制药 有的药物对不同器官的作用可能引起性质相反的效应,药物就是 通过其兴奋或抑制作用调节和恢复机体被病理因素破坏的平衡,从 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