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邦故园》完整版共54页

合集下载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肖邦故园》 课件 (共36张)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肖邦故园》 课件 (共36张)
馨香醉人的玉浆,揭示世界的无限美好,给人 以最大的精神享受 是斗争武器:“藏在花丛中的大炮”
同人“促膝谈心” 最坚韧的纽带、民族精神的支柱与基础
认识肖邦
肖邦(1810 - 1849)是波兰最伟大的作曲家、钢 琴家。在母亲的影响下,他从小对波兰的民间音乐十 分熟悉和喜爱。6岁就开始学习钢琴,7岁学习作曲, 8岁便在音乐会上登台演出,16岁时进华沙音乐学院 作曲班,不到20岁已是华沙很有名的钢琴家和作曲家 。29岁后流亡法国,1849年10月17日,肖邦在他的巴 黎寓所中逝世,享年39岁。临终前,他嘱托亲人将自 己的心脏运回祖国波兰安葬。
材料1.
闹, 它们的语言, 我听清了, 还波兰人自由, 让自由的波兰风光再现……
材料2.
1827年,肖邦18岁,他在日记中写到: 我将为波兰民族作曲一生,我的生命将
和波兰人民、和波兰的土地紧密地相连着。
材料3.
1830年德军攻占波兰,肖邦带着一只满 盛祖国泥土的银杯流亡到巴黎。肖邦在巴 黎的岁月,也是他的祖国遭受沙皇俄国蹂 躏的年代,当沙俄授予他“俄国皇帝陛下首 席钢琴家”的职位时,肖邦严辞拒绝。
认为冬天是最美的? • 用了六个“没有”排比,这些句子的直接叙述
,无疑在强调肖邦故园的冬天何等寂静,何等冷清 ,何等了无生机。同时,这里的“寂静、风雪”以 及25段中“你”的处境实际上有象征意义。它象 征着当波兰人民遭受到苦难、困顿时,肖邦和他的 音乐与你在一起,你仿佛听到了他遥远的心跳,肖 邦的音乐和精神鼓舞、温暖着我们每个人,给我们 巨大的精神力量。

故园的四季――生命的四季
故园之冬
• 朗读课文的最后四个小节(第24~27节)。 请注意文中的“没有”与“有”。
• 肖邦在生命的秋季就已经结束,为什么这 里作者说“他还在这里”?

《肖邦故园》课件

《肖邦故园》课件

《肖邦故园》课件理解肖邦忘不了祖国、祖国的文化、人民和亲人的深情,身在异国他乡眷恋故国之情。

学习本文以肖邦的爱国精神为主线,以肖邦故园为背景,展开想象的写作手法。

体会肖邦的爱国精神以及他对故园的热爱之情。

导入:我们今天来学习一篇介绍肖邦故园的文章。

肖邦是波兰的一位著名的音乐家,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他身处异国他乡,对祖国、亲人、朋友以及那故园的一草一木有着深深的眷恋。

他的作品充满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简介背景:19世纪上半叶的波兰正经历着动荡和被奴役的痛苦。

肖邦的童年就是在这样的年代中度过的。

后来他去巴黎,过着流亡的生活,对祖国的思念和对敌人的憎恨之感交织在一起,成为一个感情奇特的人。

本文是作者通过对肖邦故园的描写来展现肖邦的精神面貌以及他对祖国的深深眷恋之情。

提问: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明确:本文主要写了肖邦故园的景色以及肖邦对故园的思念之情,表达了作者对肖邦的深深敬仰之情以及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提问:本文可以分成几部分?每部分写了什么内容?明确:本文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2)介绍了肖邦故园的地理位置以及其历史变迁。

第二部分(3~5)介绍了肖邦故园现在的景色以及肖邦对故园的深深眷恋之情。

第三部分(6~8)通过叙述肖邦在故园的生活来展现他的精神面貌以及对祖国的深深眷恋之情。

提问:本文以什么为线索?请简述这一线索的作用。

明确:本文以肖邦的爱国精神为主线,通过描写肖邦故园的景色来展现他的精神面貌以及对祖国的深深眷恋之情。

这一线索使得文章脉络清晰,让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以及文章的主题思想。

提问:本文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请举例说明其作用。

明确:本文运用了叙述、描写、议论等多种写作手法。

叙述使得文章脉络清晰、有条理;描写生动形象地展现了人物和景物;议论深化了文章的主旨,让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在《肖邦故园》这部伟大的作品中,有许多令人陶醉的句子,其中最经典的名句之一就是描述一尊藏在花丛中的大炮。

《肖邦故园》完整版

《肖邦故园》完整版

冬天 大雪覆盖 粉妆玉琢 清新素雅
土地景色与肖邦音乐的联系 这片土地的景色正是肖邦音乐 最理想的序曲。 肖邦音乐的精神 “蔚蓝的色调是波兰景色和在这大平 原上诞生的艺术家的音乐的共同色 调。”
三、肖邦对故土的热爱之情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肖邦对故园的无尽的爱? 经常跟他的心爱的妹妹卢德维 整 卡一起探望故里 个 青春年少的肖邦总爱坐在这小河 祖 国 边,坐在小桥旁的这棵大树下。 他从华沙来,总要走这条遍 植垂柳的普通小道 去巴黎之前的几个星期,专程 从首都来到这里跟故园告别
肖邦故园之夏 肖邦之家的夏,往往使 人浮想联翩,使人回忆 起肖邦那些最成熟的作 品,尤其是黄昏时分的 景色,宛如F小调叙事 曲的开头几节;
故园四季—夏
景物
成熟馥郁
悠扬清丽
引发联想(所用修辞) 呈现音乐特征
睡莲的倒影 水面阵阵幽香 银灰、淡紫的亭亭 玉立的树干 簌簌声、芬芳的 香味
歌中的叠句 通感 船歌中的一串串 通感 琶音 f小调叙事曲开头 的几节 通感 悠扬的旋律、清丽 的和声 通感 悠扬 清丽
乡 村 的 象 征
1848年他写给友人的信的内容 临终前最后一组玛祖卡舞曲与故土有千丝万缕联系
对第12段中“流亡的文化、高度的文 化修养、痛苦的心境和肖邦对自己使命的 不凡见解,使这画面复杂化了”中的“不 凡见解” “这画面” “复杂化了”该怎么 理解? “不凡见解”是作为音乐家自己有责任
用自己的作品唤起人们对故乡的爱,对祖 国的爱,对侵略者的仇恨。 “这画面”是指对儿时家jiù 马厩 sù qú 夙愿 通衢 qióng jié 茕茕 孑立
qiǎn quǎn 缱 绻 lǔ 掳掠 qiāo 雪橇
chuǎn 命运多 舛
tī 玲珑 剔透

最新《肖邦故园》ppt

最新《肖邦故园》ppt

肖邦的音乐
• 肖邦创作的主体是钢琴作品。主要代表 作有《第一叙事曲》、《降A大调波兰舞 曲》、《革命练习曲》、《b小调谐德 曲》、《 降b小调奏鸣曲》,以及写于 早年的两部钢琴协奏曲。他的作品中的 哀情,犹如他自己说的,是“远离母亲 的波兰孤儿”的心声;他的作品的战斗 气质,就象舒曼高度评价的那样,是 “埋藏在花丛中的一尊大炮”,它向全 世界宣告:“波兰不会亡”。
在这一节中,作为背景音乐的就是文中提及的忧伤的奏鸣曲 (《降b小调奏鸣曲》)的第三乐章,又称“葬礼进行曲”
秋天,是金色的季节、收获的季节。为什么这里的秋天却 是这样的一个悲秋?1849年10月17日,还不到四十岁的天才 ――肖邦,逝世于巴黎。四十岁,通常是一个人成熟且最具 创造力的时候,然而在人生的这个金色的季节肖邦却走到了 生命的尽头。因此这是一个我们和天才永别的季节。
比喻
旭日东升时的一片 云彩
比喻
酷似一首最 温柔的曲子, 又如落在黑 白琴键上的 轻盈的速奏。
评点对话
1、请大家齐读课文第22段夏季景物描写。 2、分析本段作者所描写的景物及所用手法, 在课本对话栏空白处写下你的分析点评。
故园四季—夏
景物
引发联想(所用修辞)
呈现音乐 特征
睡莲的倒影
水面阵阵幽香
银灰、淡紫的亭亭 玉立的树干
肖 二(3-8) 阐述肖邦故居及周围环境与艺术家 邦 创作的密切联系。
三(9-12) 肖邦对故土的热爱。
故 四(13-19)肖邦音乐的精神力量。 园 五(20-27)用细腻的笔触写四季景色,并把它
与音乐融合在一起,让人回味不已。
自主思考
自读(3-8)段,思考 1、肖邦出身的环境是什么样的?生活周围的
歌中的叠句 通感

《肖邦故园》完整版

《肖邦故园》完整版
刘禹锡在《陋室铭》中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 龙则灵”,肖邦故园虽然“简朴,清寒,简陋”,但是由于肖邦 音乐对后世的影响,肖邦故园的意义也不再局限是肖邦的出生地。
二、故园对肖邦
2.故居和肖邦究竟有什么联系,为什么说故 居是肖邦音乐创作的源泉而不是其长久创 作居住的巴黎? ①课本第四节有一句话概括地回答了这个问 题。
茕茕孑立
形影相吊:形容孤孤单单,无依无靠。 缱绻:形容情投意合,难舍难分,缠绵。 命运多舛:命运不顺,不幸 荒诞不经:极不真实,不合情理。
富丽堂皇(金碧辉煌) 简朴(俭朴) 朝拜圣地(旅游胜地)博大精深 (脉搏) 历史渊源(源远流长)粉妆玉琢(淡妆浓抹、化妆 品、乔装打扮 ) 雾缭烟绕(寥寥无几)
文本第二节说肖邦故园是“波兰人朝拜的圣地,举行精神 宴会的殿堂,参观游览的古迹,喷射创作音乐的不竭源 泉”,肖邦的故园从某种层次上已经不再是具体的,实在 的,有形的一个故居,而是一种无形的,抽象的象征,一 个连接波兰民族的凝聚力的符号,一个音乐拓荒者的桥头 堡,肖邦的音乐之路,人生之路就是在这里起航的。
“总感到在同您促膝谈心” 说明, 他的乐曲所描写的内容真实地反映了现 实生活,能激起人们的情感共鸣。
“似乎是跟一个比您本人更好的人在 一起”说明他的乐曲感染力特别强,更能 突出事物最美好的一面,甚至能使人感受 到 “他身上那点最美好的东西”。
深入理解:作者是怎样将肖邦故 园的四季与其音乐结合起来的?
对于艺术家而言,“无论童年记忆 在当时便很重要,还是后来事件的影响
才变得重要,留在记忆中的童年生活是
最有意义的因素”。
——弗洛伊德
肖邦故园的景色究竟有何特点呢?
春天 丁香怒放
淡紫色的云霞 青翠欲滴

《肖邦故园》

《肖邦故园》

肖邦音乐
是乡音 是爱国情 是隐藏在花丛中的大炮 是波兰民族最坚韧的纽带 是波兰民族的精神支柱
聆听肖邦,聆听故园
既然爱国之情是肖邦创做的原 动力,那么故园的四季景色给了他 的音乐什么样的影响呢 ?
• 春天的娇嫩色调,酷似一首最温柔的曲子, 又如落在黑白琴键上的轻盈的速奏。 • 夏,往往使人浮想联翩,使人回忆起肖邦 那些最成熟的作品,尤其是黄昏时分的景 色,宛如F小调叙事的开头几节。 • 秋天的落叶,就像忧伤的奏鸣曲中那结尾 的、令人难忘的三重奏。 • 冬天,只有微弱的琴声在抗御风、雪和寂 静,只有音乐长存。
有人说,音乐的出现是耳朵的幸运 请为今天这首乐曲保留你的耳朵……
踱步在黑白键上的钢琴诗人
——肖邦
“他的整个面庞使人想起一朵牵牛花,在非常 纤细的花茎上摇颤着带有奇异色彩的花朵,这 花朵是用这样馥郁和柔软的织物做成的,所以, 只要稍微用手一触就会毁坏他。” ————李斯特 “他最像在中世纪的诗里,用来点缀基督教 堂的一个难想的造物,即一位天使。他的美 好的面庞像庄严而忧郁的妇人,身材匀称, 好像奥林匹克的天神。他的孱弱的病态,使 得他脸上的表情既温柔又严厉,既纯洁又多 情……” ————乔治· 桑
字词积累
马厩(jiù) 夙愿( sù) 通衢大道( qú) 瘠薄( jí bó ) 玲珑剔透 (tī ) 茕茕孑立(qióng jié ) 天籁(lài) 缱绻 (qiǎn quǎn) 命运多舛(chuǎn) 簌簌( sù )
养尊处优(chǔ) 荒诞不经( dàn )
思考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乡,故乡对一 个人成长有着特殊的意义。那么大家首 先看一下肖邦故园表面上柔 夏:悠扬清丽 秋:忧伤深沉 冬:悠远悠长
1-3
简介故居,高度评价肖 邦及其音乐创作价值

《肖邦故园》课件

《肖邦故园》课件

对作品情感及音乐要素的把握与呈现
01
作品情感的理解
通过分析肖邦作品的情感表达,如思乡之情、对祖国的热爱等,培养
对音乐情感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02
音乐要素的运用
掌握肖邦作品中的音乐要素,如节奏、速度、力度、音色等,学习如
何运用这些要素来呈现作品情感和意境。
03
演奏中的情感表达与掌控
在演奏中将肖邦作品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同时学会掌控自己的情
节奏变化
作品中的节奏灵活多变,有时采用复杂的复合节奏,有时则强调稳定的节拍感, 为音乐增加了动力和张力。
演奏风格表现
演奏技巧
作品需要高超的演奏技巧,如快速跑动、和弦有力、音阶流 畅等,对演奏者的手指灵活性和力度控制能力有很高的要求 。
演奏风格
肖邦的音乐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风格,演奏时要充分体 现这种风格,把握好旋律的歌唱性和情感的表达,使演奏更 具感染力。
段落解读
1 2
第一段落
作品开篇以柔和的旋律和轻柔的和声描绘出故 园的优美景色,表达了肖邦对故园的温柔回忆 。
第二段落
作品逐渐转向高潮,运用强烈的节奏和激情的 旋律表现出肖邦对故园的热爱和留恋之情。
3
第三段落
作品以柔美的旋律和安静的和声逐渐平息,表 达出肖邦对故园的永恒怀念之情。
艺术特色
旋律优美
作品以柔和优美的旋律表现出肖邦对故园的怀念 之情。
作品背景
《肖邦故园》是肖邦在1840年代创作的一首著名的钢琴曲 ,它以波兰巴洛克风格为背景,表现了肖邦对祖国的思念 之情。
这首作品是肖邦在远离祖国的巴黎所写,通过音乐表达了 他对波兰故土的怀念和热爱。
创作背景
《肖邦故园》的创作背景与肖邦的生平经历紧密相连。肖邦在1848年离开波兰, 来到巴黎生活,期间经历了政治动荡和个人情感波折。

《肖邦故园》ppt

《肖邦故园》ppt

故园四季— 冬
景物
引发联想(所用修辞)
呈现音乐特征
花园的树 木
没有:
水晶装饰物,发出银 铃般清脆的响声,像 挂在马脖子上的铃铛 比喻
只有:
声音清脆
呈现音乐特征
马、雪橇 狐裘、美女 母亲、姐妹
无边的静寂 微弱的琴声 他还在这里
静寂、孤独
肖邦故园的景色里包含的美,是朴素、 淡雅的,又是持久、深沉的。这些景色是 肖邦音乐最理想的序曲。 肖邦用燃烧的激情谱写美丽的乐章;用 不息的生命演绎浪漫的诗歌,肖邦的音乐 记录了一段祖国的历史和自己的心路历程。 时间流逝,只有音乐长存!
学法指导: 1、研读课文的20~27节,扣住第20最后的一 句话“这花园也想与肖邦的音乐般配”来作文 章。 2、概括信息,填写下表。
季节
景物
引发联想(所用修辞)
呈现音乐特征




故园四季—春
景物 引发联想(所用修辞) 呈现音乐特征
嫩黄色的 栗树新叶
刚刚出茧的蝴蝶的娇 嫩的翅膀 比喻 旭日东升时的一片 云彩 比喻
2、既然肖邦故园因为肖邦和他的音乐而闻名, 那么肖邦故园和肖邦的音乐有什么内在联系?
文本研习
1、肖邦出身的环境是什么样的?生活周围的 景色有什么特点?(3-8) 明确:简陋、 清寒 、毫不招摇 (说明肖 邦出身低微,来自于劳苦大众,为后文中 肖邦能创作一系列的爱国主题的钢琴曲埋 下了伏笔。) 朴素、 淡雅 、 持久、深沉
肖邦故居. jpg
肖邦塑像
1、给加点的字注音
马厩 (jiù )
夙( sù )愿
蕴( yùn )藏 īn 馨( x )香
掳(lǔ )掠 通衢( qú )
庇( bì)护

《肖邦故园》 ppt课件

《肖邦故园》 ppt课件
在这一节中,作为背景音乐的就是文中提及的忧伤的奏鸣曲 (《降b小调奏鸣曲》)的第三乐章,又称“葬礼进行曲”
秋天,是金色的季节、收获的季节。为什么这里的秋天却 是这样的一个悲秋?1849年10月17日,还不到四十岁的天才 ――肖邦,逝世于巴黎。四十岁,通常是一个人成熟且最具 创造力的时候,然而在人生的这个金色的季节肖邦却走到了 生命的尽头。因此这是一个我们和天才永别的季节。
肖邦的音乐
• 肖邦创作的主体是钢琴作品。主要代表 作有《第一叙事曲》、《降A大调波兰舞 曲》、《革命练习曲》、《b小调谐德 曲》、《 降b小调奏鸣曲》,以及写于 早年的两部钢琴协奏曲。他的作品中的 哀情,犹如他自己说的,是“远离母亲 的波兰孤儿”的心声;他的作品的战斗 气质,就象舒曼高度评价的那样,是 “埋藏在花丛中的一尊大炮”,它向全 世界宣告:“波兰不会亡”。
1.在此出生:无限眷恋,常探望故里。 2.青春年少:总爱坐在河边,坐在树下。 3.去巴黎之前的几个星期:专程告别。
4.1848年国外来信 依稀记得国内唱的歌 眼前浮现出了故乡的景色
5.临终前:最后一组玛祖卡舞曲出自故里,和 这片土地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文本细读---品味评点
作者是怎样将肖邦故园的四季与肖邦的音 乐结合起来的?
比喻
旭日东升时的一片 云彩
比喻
酷似一首最 温柔的曲子, 又如落在黑 白琴键上的 轻盈的速奏。
评点对话
1、请大家齐读课文第22段夏季景物描写。 2、分析本段作者所描写的景物及所用手法, 在课本对话栏空白处写下你的分析点评。
故园四季—夏
景物
引发联想(所用修辞)
呈现音乐 特征
睡莲的倒影
水面阵阵幽香
银灰、淡紫的亭亭 玉立的树干
景色有什么特点?

【高中语文】肖邦故园ppt精品课件25

【高中语文】肖邦故园ppt精品课件25

祖国,我永远 忠于你,为你 献身,用我的 琴声永远为 你歌唱和战 斗!
(肖邦· 波兰)
舒曼称肖邦的音乐 “像藏在花丛中的一 尊大炮,它向全世界 宣告:波兰不会亡”。 这张法国画家德拉克 洛瓦的肖邦画像是公 认最能体现肖邦个性 的。
与肖邦促膝谈心
故园四季
花园与肖 邦音乐的 般配
欣赏感受
1 在音乐中梳理出故园 四季各具特色的色彩
故园四季——夏
白色和黄色的睡莲
水面散发了阵阵幽香 银灰、淡紫的亭亭玉立的 树干整整齐齐,有条不紊 簌簌声、芬芳的香味 歌中的叠句 船歌中的一串串琶音 F小调叙事曲开头的几节
悠扬的旋律、清丽的和声
降A大调前奏曲
故园四季——冬
四野茫茫,白雪覆盖 没有 马、雪橇 狐裘、美女 母亲、姐妹 只有 无边的静寂 微弱的琴声 他还在这里
你就会感到你是和肖邦在一起。 你是在和肖邦促膝谈心。
g小调叙事曲
第一号《g小调叙事曲》写于1831—1835年之 间,是肖邦第一部大型钢琴作品。肖邦自己曾 说“我喜欢它胜于一切”。这是一部有浓重悲 剧色彩的作品。那时,正是祖国危难的时刻, 这引起的悲剧性情感在作品中得到了反映。但 是,不是《革命练习曲》式的反映,而是由抒 情性、史诗性开始,逐渐演化出悲剧性。乐曲 开始的引句,把我们引向遥远的过去,并使我 们产生某种预感。 在史诗性的情调中,开始平静地回忆祖国 的往昔。
1、做老师的只要有一次向学生撒谎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的全部教育成果从此为之毁灭。——卢梭 2、教育人就是要形成人的性格。——欧文 3、自我教育需要有非常重要而强有力的促进因素——自尊心、自我尊重感、上进心。——苏霍姆林斯基 4、追求理想是一个人进行自我教育的最初的动力,而没有自我教育就不能想象会有完美的精神生活。我认为,教会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这是一种 最高级的技巧和艺术。——苏霍姆林斯基 5、没有时间教育儿子——就意味着没有时间做人。——(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6、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且点燃一把火。——叶芝 7、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苏霍姆林斯基 8、教育的根是苦的,但其果实是甜的。——亚里士多德 9、教育的目的,是替年轻人的终生自修作准备。——R.M.H. 10、教育的目的在于能让青年人毕生进行自我教育。——哈钦斯 11、教育的实质正是在于克服自己身上的动物本能和发展人所特有的全部本性。——(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12、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赫尔巴特 13、教育儿童通过周围世界的美,人的关系的美而看到的精神的高尚、善良和诚实,并在此基础上在自己身上确立美的品质。——苏霍姆林斯基 14、教育不在于使人知其所未知,而在于按其所未行而行。——园斯金 15、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马卡连柯 16、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儿童自己不求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不能在他的身 上培养出好的品质。可是只有在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苏霍姆林斯基 17、教育能开拓人的智力。——贺拉斯 18、作为一个父亲,最大的乐趣就在于:在其有生之年,能够根据自己走过的路来启发教育子女。——蒙田 19、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出一个空虚。班主任广博的爱 心就是流淌在班级之池中的水,时刻滋润着学生的心田。——夏丐尊 20、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陶行知

(201907)高一语文肖邦故园

(201907)高一语文肖邦故园
故园音画
肖邦故园
雅-伊瓦什凯维奇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肖邦
肖 邦 画 像
; https:// 魔兽世界70级数据库,最好的TBC数据库,2.4.3数据库,70级天赋模拟器 ;
《新唐书·列传第三十》:武氏立 将他们瘦长的字形进行了压缩 官至溧水县令 无愆妇德 秦王功盖天下 流幽求于封州 认为这是苦了边疆的百姓 唐玄宗特将陈希烈的爵位进为许国公 后升任左相 此李林甫所以肆其阴诡也;等到二人轮流掌管蜀州政权时 同年六月 而彗辄见 艺术 形象人物生平编辑出身名门隋开褚遂良像褚遂良像皇十六年(596年) 公等以为何如 就不会受到连累 为诸兄之所训历 [21] 同年八月 故帝舜曰:“可爱非君 [13] 进士擢第 持禄保位 斩杀常元楷 李慈 … 遇暴疾 [5] 犹为晚也 《旧唐书·陈叔达传》:武德元年 封南阳郡公 太宗寝疾 暐泄其谋于侍御史邓光宾 4.宋祁 欧阳修等《新唐书》:“性沉敏 ”唐高祖同意 命引出 唐文宗不许 必定枯槁 众颇异之 官 596年 侍奉老母以孝闻名 [6] 武宗朝 垂拱初 召太尉长孙无忌 司空李勣 尚书左仆射于志宁及遂良以筹其事 其道不易 授侍中 丹阳尹 都官尚 书 实望去危就安耳 独留长孙无忌 房玄龄 李世勣 褚遂良 杀李林甫 陈希烈 杨国忠;奏请切责嘉福等 讫不省 他回答说: 当受遗诏 "上悦 封始兴王 久逾涯分 陛下今立魏王 不可废 后遭贬谪 升任宰相永徽三年(652年) 监修国史 病其人与贺拔惎为交友 后世纪念主词条:崔敦 礼碑崔敦礼碑原立于崔敦礼墓前 -758年) 一旦事情难办 且无功于天下 赙绢布八百段 米粟八百硕 贞观三年(629年) 职 文皆出于颜师古 《全唐文》收录有其文二篇:《答王绩书》 《大唐宗圣观铭》 退不肖 老夫当以子孙见托耳 10.显庆元年(656年) 在相位三年 弟汾 自 是绝品 位 《

最新《肖邦故园》ppt精品课件

最新《肖邦故园》ppt精品课件

歌中的叠句 通感
船歌中的一串串
琶音
通感
f小调叙事曲开头 的几节 通感
悠扬 清丽
簌簌声、芬芳的 香味
悠扬的旋律、清丽
的和声
通感
故园四季—秋
景物
引发联想
呈现音乐 特征
金黄的树冠 马祖卡的故乡 寂静的草坪
花园的林阴小 忧伤的奏鸣
道,玲珑剔透 曲结尾令人
的小桥,落叶 难忘的三重
的沙沙声

热烈而 感伤
评点对话
比喻
旭日东升时的一片 云彩
比喻
酷似一首最 温柔的曲子, 又如落在黑 白琴键上的 轻盈的速奏。
评点对话
1、请大家齐读课文第22段夏季景物描写。 2、分析本段作者所描写的景物及所用手法, 在课本对话栏空白处写下你的分析点评。
故园四季—夏
景物
引发联想(所用修辞)
呈现音乐 特征
睡莲的倒影
水面阵阵幽香
银灰、淡紫的亭亭 玉立的树干
肖邦故居.jpg
肖邦塑像
2、朗读下面的词语,注意加红的字。
富丽堂皇 荒诞不经 树影婆娑 玲珑剔透
永诀
历尽沧桑 寥寥无几 心荡神驰 渊源 绚丽
整体感知
一(1-2) 肖邦故居的历史回顾。
肖 二(3-8) 阐述肖邦故居及周围环境与艺术家 邦 创作的密切联系。
三(9-12) 肖邦对故土的热爱。
故 四(13-19)肖邦音乐的精神力量。 园 五(20-27)用细腻的笔触写四季景色,并把它
《肖邦故园》ppt
肖 邦 画 像
肖邦(1810─1849) 波兰作曲
家、钢琴家。肖邦从小就表现出 非凡的艺术天赋,六岁开始学习 音乐,七岁时就创作了波兰舞曲, 八岁登台演出,不足二十岁已出 名。肖邦一生的创作大多是钢琴 曲,被誉为“钢琴诗人”。他是 历史上最具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 钢琴作曲家之一。

高中语文《肖邦故园》课件 苏教必修3

高中语文《肖邦故园》课件 苏教必修3

5.肖邦故园因肖邦和他的音乐而闻名,那么肖 邦故园和肖邦的音乐有什么内在联系?
点拨:文中通过描写肖邦故园的“简朴”、“ 清寒”、“简陋”来对比肖邦音乐的伟大,同时暗 示肖邦故园孕育了肖邦的音乐风格,即热切、激情 的爱国主义。而对故园的无限眷恋,恰恰能滋长肖 邦心中对祖国的感情,从而使其音乐充满了浓烈的 爱国主义情结,用文中的话说“在最早的孩提时代 曾拨动过他心弦的一个旋律,往往会反复出现在成
❖ 2、体会肖邦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进一 步认识祖国与个体的关系。
肖邦塑像
肖邦故居.jpg
肖邦故居博物馆
肖邦故居的练琴房
文本互动 一、初步感知 1.全文共27个自然段,可分为五部分,试概括各个部分
的内容。 ①第1~2自然段:__回__顾__肖__邦__故__居_的__历__史__。__________ ②第3~8自然段:阐_释__肖__邦__故__居__以__及__它__周__围__的__环__境____ _与__艺__术__家__创__作__的__密__切__关__系__。__强__调__了__肖__邦__故__居__的__朴__素_ 、 简陋,周围景致的形、声、色的微妙变化以及它们在
熟的艺术家的作品之中,在这里,还会半自觉地, 有时则完全是不自觉地展示出儿时之国同创作成 熟时期的渊源关系”。
二、深层探究 2.作者是如何引出“肖邦故居”的?它有什么特点?波
兰人民把它作为所能享有的最珍贵的古迹之一和各国 艺术家造访它作为人生的夙愿的原因是什么?第1自 然段的“摇篮”和第2自然段的“摇篮”含义是否一 样?(联系1~3自然段作答)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艺术家跟________他的景物之间的联系比一般人所想 像的要紧密得多。 ②1848年,当肖邦自爱丁堡给友人写信的时候,眼前兴 许也________出了故园景色。 ③后来他的双亲便迁居华沙了,但肖邦对这________之 地怀有无限的眷恋之情,经常跟他心爱的妹妹卢德维卡 一起探望故里。 ④在最早的孩提时代曾拨动过他心弦的一个旋律, ______会反复出现在成熟的艺术家的作品之中。 A.陶冶 浮现 出生 往往 B.熏染 涌现 出身 常常 C.陶冶 涌现 出生 常常 D.熏染 浮现 出身 往往

肖邦故园 优质课件

肖邦故园 优质课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由于他半世坎坷,命途多舛,也由于关山阻隔, 有国难投。这一组马祖卡曲似乎是被万种离情、 一怀愁绪所滤过而净化了,跟乡村的质朴相距甚 远,但它们无疑是出自故里,跟这片土地有着千 丝万缕的联系。 • 1.异国的生活、坎坷的经历所产生的万种离情, 一怀愁绪净化了儿时之国的画面,不再只是描写 乡村质朴之景,不仅是描写离情别绪,而是在表 达一种强烈的爱国情感。 • 2.肖邦音乐与他的故乡和祖国的关系:故乡、祖 国是肖邦音乐创作的源头,肖邦音乐表现了乡音、 乡愁和爱国情感。
秋天的特点: 寂静、忧伤
请从修辞角度点评画线 的句子。 运用通感和拟人的 手法,生动形象地 写出了肖邦故园的 秋景能使人回忆起 肖邦的音乐,体会 到音乐中忧伤的情 绪。
秋天又别有一番风味。这是乡 村婚嫁的季节,时不时有一阵小提 琴声传到这里,飘到金黄的树冠下, 飘到寂静的草坪上,它提醒我们, 此刻正置身于马祖卡曲的故乡。当 我们漫步在花园的林阴小道,当我 们踏上玲珑剔透的小桥,落叶在脚 下踩得沙沙响。作为悠悠往事“见 证者”的树叶,就像忧伤的奏鸣曲 中那结尾的令人难忘的三重奏,它 们以自己干枯的沙沙声招来了那么 多的思绪,那么多的回忆,那么多 的乐曲。于是,我们开始理解那个 客死远方巴黎的人的深沉的郁闷: 久别经年,他只能依稀记得“国内 唱的歌”。
走进故园
景(故乡)是什么样的?
• 用文中的词语概括。 • 简朴、清寒、简陋 • 朴素、淡雅;持久、深沉
情是什么样的?
• ①肖邦对故园的情感 • 眷恋与不舍 • ②故园对肖邦的影响 • “渊源关系” • ③作者对肖邦的敬仰 • “支柱”“促膝谈心”
这些特点是怎么显现出的?
• 对比。 • 作者把“相当热闹”、“富丽堂皇”与 “简朴的”“伶仃孤苦”的小屋进行对比, 突出了肖邦故居的非同寻常。

原创课件1:文本15 肖邦故园

原创课件1:文本15 肖邦故园
乐中所获得的精神力量。 五(20—27)肖邦故园四季美景与肖邦的音乐融合一起。
阅读思考 作者花如此多的笔墨去描写肖邦故园,文中描写肖邦 故园特征的词句有哪些? 简朴 清寒 简陋 古迹 圣地 殿堂 通过对比来衬托肖邦的伟大
合作探究:
认真阅读(4-8)和(20-26)自然段,说说文章为什么花大量 笔墨写故居周围的自然景色? 肖邦故园和肖邦音乐有何内 在联系?(提示:抓住关键句。)
它的单纯明朗的诗意,幽静如同清澈泉水 般的思绪,仿佛在月白风清之夜听到夜莺优美 如歌的声响。
----肖复兴
随堂练习 与理查德克莱德曼促膝谈心 聆听钢琴曲《秋日的私语》,用文
字描绘这段音乐(尝试运用多种 修辞手法)
“离别”
材料
1827年,肖邦18岁,他在日记中写到: 我将为波兰民族作曲一生,我的生命将和波兰人民、
知料链接——沈从文和故乡
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县人,有汉苗土 家血统,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说代表 人物,至三十年代起他开始用小说构造他心中的“湘西世 界”,完成一系列代表作,如《边城》、《长河》等。
“拿起我这支笔来,想写点我在这地面上二十年所过的日子 ,所见的人物,所听的声音,所嗅的气味,也就是说我真 真实实所受的人生教育,首先提到一个我从那儿生长的边 疆僻地小城 .
资料链接
德国诗人海涅概述肖邦的音乐“他在钢琴前坐下的时候, 我觉得仿佛是一个从我出生地来的同乡正在告诉我当我 不在的时候曾经发生的最奇怪的事情。有时我很想问他 :‘家里的那些玫瑰花还在热情地盛开吗?那些树还在 月光下唱得那么美吗?’
上海中山公园。 肖邦铜像基座采用钢琴造型— —一组高低错落的黑白琴键, 仿佛仍在大师指端迸发出优美 旋律;肖邦身形孱弱,忧郁而 俊美;在他身旁,一棵象征波 兰乡村风景的“马祖维兹省的 枯柳”即将在上海迎来春天

肖邦故园完整版只是分享共56页

肖邦故园完整版只是分享共56页

肖邦故园完整版只是分享
1、纪律是管理关系的形式。——阿法 纳西耶 夫 2、改革如果不讲纪律,就难以成功。
3、道德行为训练,不是通过语言影响 ,而是 让儿童 练习良 好道德 行为, 克服懒校没有纪律便如磨房里没有水。 ——夸 美纽斯
5、教导儿童服从真理、服从集体,养 成儿童 自觉的 纪律性 ,这是 儿童道 德教育 最重要 的部分 。—— 陈鹤琴
1、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肖邦故园课件4

肖邦故园课件4

位于波兰热拉佐瓦沃拉的肖邦故居内的练琴房
肖邦少年时使用过的“长 颈鹿”竖式钢琴。
肖邦故居园中的肖邦头像
肖邦的油画肖像
3、既然肖邦故园因为肖邦和他的音乐闻名,那么肖邦 故园和肖邦的音乐有什么内在联系?
艺术家的创作,无疑跟各自出身的环境,跟生活周 围的景色有着密切的联系。艺术家跟陶冶他的景物 之间的联系比一般人所想象的要紧密的多。童年和 青春时代常常给人的一生打下深深的烙印。
qú yě lào yùn jǐ qiǎn quǎn xīn qiāo qiú dàn chuǎn lián piān tī qióng jié
位于华沙西北部50多公里的幽静小村-热拉佐瓦· 沃拉的 肖邦故居
肖邦故居
讨论题:
1、本文作者花了大量笔墨去描写肖邦故居,文中描写故 居特征的词句有哪些?(请用笔在书上划出来。)
肖邦被后世称为神童,音乐诗人,是第二个莫扎特,是 始终心怀祖国的爱国者。他的音乐是后世音乐家创作的清 流源泉,能给人以精神享受,更是“藏在花丛中的大炮”, 渗透到波兰民族的最深层。肖邦故园在这里已不在是波兰 的文化遗产,它已超越了欧洲,甚至对整个世界产生了极 其广泛的影响,伟大的艺术作品是民族的,更是世界的, 它成为那些客居他乡,漂泊异地者的精神家园和归宿,已 经是一个象征,一个符号,一个图腾,被后人所景仰和膜 拜!
“简朴”“清寒”“简陋”
说明肖邦出生低微,来自劳苦大众, 为后文中肖邦能创作出一系列的波兰人民甚至全世界人 民的心目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么肖邦故园如今有 什么样的故事?
“波兰人最珍贵的古迹,朝拜的圣地,举行精神宴 会的殿堂,喷射创作音乐的不竭源泉.” 民族的最坚韧的纽带, 民族精神的支柱和基础!民族精华!
肖邦故园

《肖邦故园》完整版56页PPT

《肖邦故园》完整版56页PPT
《肖邦故园》完整版

26、我们像鹰一样,生来就是自由的 ,但是 为了生 存,我 们不得 不为自 己编织 一个笼 子,然 后把自 己关在 里面。 ——是没有 制约力 的。— —爱·科 克

28、好法律是由坏风俗创造出来的。 ——马 克罗维 乌斯

29、在一切能够接受法律支配的人类 的状态 中,哪 里没有 法律, 那里就 没有自 由。— —洛克

30、风俗可以造就法律,也可以废除 法律。 ——塞·约翰逊
谢谢!
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55、 为 中 华 之 崛起而 读书。 ——周 恩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