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相互作用解读
新步步高高考物理(全国用)大一轮复习讲义课件:第二章 相互作用 专题强化二
4
盘查拓展点
生活中平衡问题的实例分析 力的平衡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实例,解答的关键是要建立正确的物 理模型,选择合适的的解题方法,一般按以下步骤进行:
【典例】 一般教室门上都安装一种暗锁,这种暗锁由外壳A、骨架B、弹 簧C(劲度系数为k)、锁舌D(倾角θ=45°)、锁槽E以及连杆、锁头等部件 组成,如图甲所示.设锁舌D的侧面与外壳A和锁槽E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μ,最大静摩擦力Ffm由Ffm=μFN(FN为正压力)求得.有一次放学后,当某同 学准备关门时,无论用多大的力, 也不能将门关上(这种现 象称为自锁),此刻暗锁 所处的状态的俯视图如 图乙所示,P为锁舌D与 锁槽E之间的接触点,弹 簧由于被压缩而缩短了x.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多选)如图所示,粗糙水平面上有一长木板,一个人站在木板上用力F 向右推箱子,木板、人、箱子均处于静止状态.三者的质量均为m,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答案 A.箱子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右
√B.人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右 √C.箱子对木板的摩擦力方向向右
D.若水平面光滑,人用同样大小的力F推箱子,能使长木板在水平面上 滑动
√A.B对A的摩擦力大小为Ff,方向向左
B.A和B保持静止,C匀速运动
√C.A保持静止,B和C一起匀速运动 √D.C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F-Ff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D.支持力小于(M+m)g
Ff
mg
2
命题点二
动态平衡问题
1.共点力的平衡 (1)平衡状态:物体处于 静止 或 匀速直线运动 状态,称为平衡状态. (2)平衡条件:物体所受合力 为零 ,即 F合=0 .若采用正交分解法求平 衡问题,则平衡条件是 Fx合=0,Fy合=0 . (3)常用推论: ①二力平衡:二力等大反向. ②三力平衡: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等大反向. ③多力平衡:其中任意一个力与其余几个力的合力等大反向.
相互作用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摩擦力 受力分析
第二课时:摩擦力 受力分析知识要点梳理 (1)、摩擦力 1.产生条件:(1)两物体接触面 ;②两物体间存在 ; (2)接触物体间有相对运动( 摩擦力)或相对运动趋势( 摩擦力)。
2.方向:(1)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沿接触面和 相反,与物体运动方向 相同。
(2 3.大小:(1)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是指 ,不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式中的μ被称为动摩擦因数,它的数值由 决定。
(2)静摩擦力的大小除最大静摩擦力以外的静摩擦力大小与正压力 关,最大静摩擦力近似等于滑动摩擦力,与正压力成 比;静摩擦力的大小应根据平衡条件或牛顿运动定律来进行计算 要点精析1.摩擦力方向和大小的计算【例1】(2002·江苏)如图所示,物体叠放在水平桌面上,水平力为F b =5N 、F c =10N ,分别作用于物体B 、C 上,A 、B 和C 仍保持静止。
以f 1、f 2、f 3分别表示A 与B 、B 与C 、C 与桌面间的静摩擦力的大小,则( )A .f 1=5N ,f 2=0,f 3=5NB .f 1=5N ,f 2=5N ,f 3=0C .f 1=0,f 2=5N ,f 3=5ND .f 1=0,f 2=10N ,f 3=5N【例2】(2005·天津理综)如图所示,表面粗糙的固定斜面顶端安有滑轮,两物块P 、Q 用轻绳连接并跨过滑轮(不计滑轮的质量和摩擦),P 悬于空中,Q 放在斜面上,均处于静止状态。
当用水平向左的恒力推Q 时,P 、Q 仍静止不动,则( )A .Q 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变小B .Q 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变大C .轻绳上拉力一定变小D .轻绳上拉力一定不变例3.如图所示,质量为m ,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物块ABC ,∠ABC =α,AB 边靠在竖直墙面上,物块与墙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F 是垂直于斜面BC 的推力,物块沿墙面匀速下滑,则摩擦力的大小为 ( )A .αsin F mg +B .αsin F mg -C .mg μD .cos F (2)物体的受力分析例4.如图所示,物体A 靠在竖直墙面上,在力F 作用下,A 、B 保持静止。
【名师讲解】高三物理一轮复习:二 相互作用(62张PPT)
第二节 一、知识要点
力的合成与分解
1、合力与分力:一个力如果它产生的效果跟几 个力共同作用所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 那几个力的合力,那几个力叫做这个力的分力。 2、力的合成与分解:求几个力的合力叫做力的 合成;求一个力的分力叫做力的分解。 3、共点力:物体同时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 这几个力都作用于物体的同一点或者它们的作用 线交于同一点,这几个力叫做共点力。
Ⅰ Ⅰ Ⅰ Ⅱ Ⅱ
三、考纲解读: 本部分内容在高考中分值占10%左右,高考命 题的热点集中在共点力的平衡问题及摩擦力问题, 常以生活实际及科普知识为背景,结合牛顿运动定 律、功能关系及电磁学相关知识考查。
四、高考命题趋向
力学是物理学的基础,是高考必考内容。弹力、 摩擦力是高考的热点,其中弹力大小和方向的判断,
(1) f=0 (3) f= mg (4) f= mg (2) f=ma
B
B
A
F
A
【练习6】 :如图所示,两木块的质量分别为m1和 m2,两轻质弹簧的劲度系数分别为k1和 k2上面木块 压在上面的弹簧上(但不拴接),整个系统处于平 衡状态,现缓慢向上提上面的木块,直到它刚离开 上面弹簧,在这过程中下面木块移动的距离为( C ) m2 g m1 g A、 B、 k1 k1
30N
【练习10】(资料第23页例题3)
D
第三节
一、知识要点
受力分析
பைடு நூலகம்
要根据力的概念,从物体所处的环境(与多少个物 体接触)和运动状态着手,其步骤如下: 1.确定研究对象.以整体为研究对象或从整体中 隔离出某一物体为研究对象. 2.按“性质力”的顺序分析,即按一重、二弹、 三摩擦、四其他的顺序进行分析,并同时画出受力 示意图. 说明:(1)分析研究对象受到的力,不要分析 研究对象对周围物体的力;
2016年高三一轮复习《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课件
答案
[0,2]
基础诊断
考点突破
课堂总结
[思想方法]
1.写出一个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及逆否命题的关键是分清原
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然后按定义来写;在判断原命题及其逆 命题、否命题以及逆否命题的真假时,要借助原命题与其逆 否命题同真或同假,逆命题与否命题同真或同假来判定. 2.命题的充要关系的判断方法
(1)定义法:直接判断若p则q、若q则p的真假.
答案
a=3时,A={1,3},显然A⊆B.
A
但A⊆B时,a=2或3.所以A正确.
基础诊断
考点突破
课堂总结
4.(2014· 浙江卷)设四边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为AC,BD,则“ 四边形ABCD为菱形”是“AC⊥BD”的 (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解析 因为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所以“四边形ABCD为 菱形”⇒“AC⊥BD”,所以“四边形ABCD为菱形”是 “AC⊥BD”的充分条件;又因为对角线垂直的四边形不一定 是菱形,所以“AC⊥BD” “四边形ABCD为菱形”, 所以“四边形ABCD为菱形”不是“AC⊥BD”的必要条件. 综上,“四边形ABCD为菱形”是“AC⊥BD”的充分不必要 条件. 答案 A
题“若m>1,则函数f(x)=ex-mx在(0,+∞)上不是增函
数”是真命题. 答案 D
基础诊断
考点突破
课堂总结
考点二
充分、必要条件的判定与探求
)
【例2 】 (1)(2014· 新课标全国Ⅱ卷)函数f(x)在x=x0处导数存 在.若p:f′(x0)=0;q:x=x0是f(x)的极值点,则(
A.p是q的充分必要条件
上是增函数”,是假命题 C.逆否命题是“若m>1,则函数f(x)=ex-mx在(0,+∞) 上是减函数”,是真命题 D.逆否命题是“若m>1,则函数f(x)=ex-mx在(0,+∞)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知识点梳理
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资料(知识点梳理)力的种类: 说明:凡矢量式中用“+”号都为合成符号“受力分析的基础”重力:G = mg 弹力:F= Kx 滑动摩擦力:F滑= μN静摩擦力:O≤ f静≤ f m 浮力:F浮= ρgV排压力: F= PS = ρghs万有引力:F引=G m mr122电场力:F电=q E =q库仑力:F=Kq qr122(真空中、点电荷)磁场力:(1)、安培力: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
公式:F= BIL (B⊥I)方向:左手定则(2)、洛仑兹力: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
公式:f=BqV (B⊥V) 方向:左手定则分子力: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都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随距离的减小而增大,但斥力变化得快。
运动分类:(各种运动产生的力学和运动学条件、及运动规律)重点难点高考中常出现多种运动形式的组合匀速直线运动F合=0 V0≠0 静止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为零,初速不为零,匀变速直曲线运动(决于F合与V0的方向关系) 但F合= 恒力只受重力作用下的几种运动:自由落体,竖直下抛,竖直上抛,平抛,斜抛等圆周运动: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最低点和最高点);匀速圆周运动(是什么力提供作向心力)简谐运动;单摆运动;波动及共振;分子热运动;类平抛运动;带电粒子在f洛作用下的匀速圆周运动物理解题的依据:力的公式各物理量的定义各种运动规律的公式物理中的定理定律及数学几何关系多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其中任意几个力的合力与剩余几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规律:V t = V0 + a t S = v o t +12a t2几个重要推论:(1) 推论:V t2 -V02 = 2as(2) A B段中间时刻的即时速度: (3) AB段位移中点的即时速度:V t/ 2 ==V Vt2+=st== VN ≤V s/2 =v vo t222+(4) 匀减速直线运动至停可等效认为反方向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无论是否为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连续相邻的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为一常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中时刻的即时速度等于这段的平均速度⑴是判断物体是否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方法。
2016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第18页,共42页。
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
【互动探究】 1.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表达式有哪几种?常在什么情况下应用? 2.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基本思路和步骤是什么? 【核心突破】 1.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表达式比较
第19页,共42页。
第20页,共42页。
2.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题的一般步骤
(1)选取研究对象单多个个物物体体组成的系统 系统内有弹簧
第8页,共42页。
3.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物体,它的左端连接着一轻 弹簧,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墙上,在力F作用下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当撤去力F后,物体将向右运动,在物体向右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
A.弹簧的弹性势能逐渐减少 B.物体的机械能不变 C.弹簧的弹性势能先增加后减少 D.弹簧的弹性势能先减少后增加 解析:开始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撤去力F后,物体先向右加速 运动后向右减速运动,所以物体的机械能先增大后减小,所以B 错.弹簧先恢复原长后又逐渐伸长,所以弹簧的弹性势能先减少后增 加,D对,A、C错. 答案:D
第3单元 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基础探究 重力势能与弹性势能
【想一想】 如图所示,小球质量为m,从A点由静止下落,到达C点的速度为 零.请思考以下问题:
第1页,共42页。
(1)此过程中小球重力做的功是多少?小球重力势能如何变化? 变化量为多大?
(2)弹簧对小球做正功还是负功?弹簧的弹性势能是增大了还是 减小了?
提示:(1)重力做功为mg(h+x),小球重力势能减小了mg(h+x). (2)弹簧对小球做负功,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大了. 【填一填】 1.重力势能 (1)定义:物体的重力势能等于它所受重力与所处高度的乘积. (2)表达式:Ep= mgh . (3)矢标性:重力势能是标量,但有正负,其意义表示物体的重 力势能比它在参考平面大还是小.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 第二章 力的合成与分解
2. 合力的大小范围 (1)两个共点力的合成
|F1-F2|≤F合≤F1+F2
即两个力大小不变时,其合力随夹角的增大而减小,当两 力反向时,合力最小,为|F1-F2|,当两力同向时,合力最大, 为F1+F2.
第二章 相互作用
第26页
触面的分力G1和G2,故C项图画得不正确.D项中物体的重力分
解为水平向左压紧墙的分力 G1 和沿绳向下使绳张紧的分力 G2 , 故D项图画得正确. 答案:C
第二章 相互作用
第16页
金版教程 · 高三一轮总复习 · 新课标 · 物理
主干回顾固基础 典例突破知规律 特色培优增素养 高考模拟提能训 限时规范特训
确.
答案:C
第二章 相互作用
第21页
金版教程 · 高三一轮总复习 · 新课标 · 物理
主干回顾固基础 典例突破知规律 特色培优增素养 高考模拟提能训 限时规范特训
1. 力的三角形法则:
(1)如三个力首尾相连组成一个闭合的三角形,则三个力的 合力为零. (2)两个力首尾相接作为三角形的两个边,则第三边就是二 力的合力.
滑块所受的摩擦力等大反向,因此,滑块所受的拉力与摩擦力
的合力的大小为 Fsinθ ,方向竖直向上, A 、 C 正确, B 、 D 错 误. 答案:AC
第二章 相互作用
第14页
金版教程 · 高三一轮总复习 · 新课标 · 物理
主干回顾固基础 典例突破知规律 特色培优增素养 高考模拟提能训 限时规范特训
方向成30°角且绷紧,小球A处于静止,对小球施加的最小的力
是( )
第二章 相互作用
第19页
金版教程 · 高三一轮总复习 · 新课标 · 物理
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计划2016
2016届高三物理复习计划孝昌一中高三物理组一、复习目标、宗旨通过物理总复习,梳理知识,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掌握物理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熟练掌握物理规律、公式及应用,渗透解题方法与技巧,从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物理组目标:从年级全局来看,要让物理这一科在入围人数上要明显优于其他学科。
1、通过复习帮助学生建立并完善高中物理学科知识体系,构建系统知识网络;2、深化概念、原理、定理定律的认识、理解和应用,促成学科科学思维,培养物理学科科学方法。
3、结合各知识点复习,加强习题训练,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训练解题规范和答题速度;4、提高学科内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与技巧,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处理现实问题。
二、复习具体时间安排1、2015年5月至2016年1月底(至春节):第一轮复习,以章、节为单元进行单元复习训练,主要针对各单元知识点及相关知识点进行分析、归纳,复习的重点在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基本规律及其应用。
2、2016年2月中旬至4月中旬:第二轮专题复习,按知识块(力学、电磁学、原子物理、物理实验)进行小综合复习训练,主要针对物理学中的几个分支(力学、电磁学、原子物理)进行小综合复习,复习的重点是在本知识块内进行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分析与理解,基本规律在小综合内的运用(包括物理实验拔高)。
3、2016年4月中旬至5月底:模拟考试。
进行学科内大综合复习训练、模拟测试,主要针对物理学科各个知识点间进行大组合复习训练,复习的重点是进行重要概念及相互关系的辨析、重要规律的应用。
4、2016年5月底至6月初,学生回归课本,查缺补漏。
三、第一轮复习分层次、循序渐进训练,落实好复习的各个环节每周7节物理课加三节自习课,周六自习和周日的物理课作机动处理(理综选择题训练的讲解或8+4滚动训练)。
复习时间每周有6节物理课加两节自习,每节课或自习老师要布置具体任务并作具体要求。
复习过程中每一讲,按以下步骤进行:1、回归课本,夯实基础:引导学生在课前或利用晚自习复习课本和笔记,做好课本上的习题,翻看以前的练习。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 相互作用 第1讲 重力 弹力 摩擦力
第二章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第1讲重力弹力摩擦力【教学目标】1、理解力的物质性、相互性及矢量性,知道力的作用效果及三要素2、知道重力是物体在地球表面附近所受到的地球对它的引力及重心的概念。
3、理解弹力的产生条件和方向的判断,及弹簧的弹力的大小计算。
4、理解摩擦力的产生条件和方向的判断,及摩擦的大小计算。
【重、难点】1、弹力有无的判断;2、摩擦力的大小计算和方向判断【知识梳理】一、弹力1.概念: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
2.产生条件:(1);(2)。
3.胡克定律:F = kx ,式中的k被称为,它的单位是,它由决定;式中的x是弹簧的。
二、摩擦力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摩擦力一定与接触面上的压力成正比.( )(2)运动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不一定等于μF N.( )(3)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正压力的方向垂直.( )(4)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在一条线上.( )(5)静止的物体不可能受滑动摩擦力,运动的物体不可能受静摩擦力.( )(6)滑动摩擦力一定是阻力,静摩擦力可以是动力,比如放在倾斜传送带上与传送带相对静止向上运动的物体.( )典例精析考点一弹力的有无及方向判断1.弹力有无判断的“三法”(1)条件法:根据物体是否直接接触并发生弹性形变来判断是否存在弹力.此方法多用来判断形变较明显的情况.(2)假设法:对形变不明显的情况,可假设两个物体间弹力不存在,看物体能否保持原有的状态,若运动状态不变,则此处不存在弹力,若运动状态改变,则此处一定有弹力.(3)状态法: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或共点力平衡条件判断弹力是否存在.2.方向:(1)根据物体所受弹力方向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判断.(2)根据共点力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确定弹力的方向.例1、如图所示,小车内一根轻质弹簧沿竖直方向和一条与竖直方向成α角的细绳拴接一小球。
当小车和小球相对静止,一起在水平面上运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细绳一定对小球有拉力的作用B.轻弹簧一定对小球有弹力的作用C.细绳不一定对小球有拉力的作用,但是轻弹簧对小球一定有弹力D.细绳不一定对小球有拉力的作用,轻弹簧对小球也不一定有弹力例2、如图所示,小车上固定一根弹性直杆A,杆顶固定一个小球B,现让小车从光滑斜面上自由下滑,在下列图所示的情况中杆发生了不同的形变,其中正确的是()弹力方向的判定技巧和易错提醒1.技巧点拨轻绳和有固定转轴轻杆的相同点是弹力的方向是沿绳和沿杆的,但轻绳只能提供拉力,轻杆既可以提供拉力也可以提供支持力.2.易错提醒(1)易错误地将跨过光滑滑轮、杆、挂钩的同一段绳当两段绳处理,认为张力不同;(2)易错误地认为任何情况下杆的弹力一定沿杆.考点二弹力的分析与计算计算弹力的四种方法:(1)根据胡克定律计算;(2)根据力的平衡条件计算;(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计算;(4)根据动能定理计算。
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第二章相互作用基础课1重力弹力课件高三全册物理课件
2021/12/13
第九页,共四十页。
判一判|——易混易错 (1)自由下落的物体所受重力为零.( × ) (2)重力的方向不一定指向地心.( √ ) (3)弹力一定产生在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 √ ) (4)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一定有弹力.( × ) (5)F=kx 中“x”表示弹簧形变后的长度.( ×) (6)弹簧的形变量越大,劲度系数越大.( × ) (7)弹簧的劲度系数由弹簧自身性质决定.( √ ) (8)胡克定律是英国科学家胡克发现的.( √ )
3.方向:总是 ___竖_直__向__下____的.
4.重心:其位置与物体的 ____质__量______分布和 _____形_状_____有关.
2021/12/13
第六页,共四十页。
二、形变、弹性、胡克定律 1.形变 物体在力的作用下 ____形__状_(_x_ín_g_z_hu或àn) _____体__积__(t_ǐj_ī)_的变化叫形变.
2021/12/13
第十一页,共四十页。
板块 考点突破 二
记要点、练高分、考点通 关
2021/12/13
第十二页,共四十页。
考点一 弹力的有无及方向判断——自主练透
|记要点|
1.弹力有无的判断“三法”
(1)条件法:根据物体是否直接接触并发生弹性形变来判断是否存在弹力.多用来
判断形变较明显的情况.
第二十三页,共四十页。
|反 思 总 结 |
杆弹力的“按需提供”
杆的弹力方向不一定沿杆的方向,其大小和方向的判断要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
来确定,即为了维持物体的状态,由受力平衡或牛顿运动定律求解得到所需弹力的
大小和方向,杆就会根据需要提供相应大小和方向的弹力.
2021/12/13
关于人教版高三物理教案相互作用5篇
关于人教版高三物理教案相互作用5篇关于人教版高三物理教案相互作用5篇物理学的理论和实验揭示了自然界的奥秘,反映出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
课件与课程内容有着直接联系。
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模板,供大家参考借鉴。
人教版高三物理教案相互作用(篇1)一、设计实验让学生阐述自己进行实验的初步构想。
①器材。
②电路。
③操作。
对学生的实验方法提出异议,促使学生思索实验的改进。
锁定实验方案,板书合理的器材选择、电路图、数据记录方法、操作过程。
学生按照学案的过程,补充实验器材,画电路图,并且简单陈述自己的实验操作过程。
学生根据老师提出的异议,讨论实验的改进方案,并修正器材、电路图、操作方法。
设计实验部分是一个难点,教师要进行引导,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想法,在设计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自我发现问题。
二、进行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困难学生。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
实验数据之间的关系非常明显,要让学生从分析数据的过程中感受欧姆定律发现的逻辑过程,传授学生控制变量法。
三、分析论证传授学生观察数据的方法,投影问题,让学生通过观察数据找到问题的答案,最终得到结论。
学生根据教师投影出的问题观察数据,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发现规律。
四、评估交流让学生讨论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和解决办法,教师引领回答几个大家普遍遇到的问题。
学生小组内讨论。
使学生意识到共同讨论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借鉴别人的经验。
反思总结、当堂检测扩展记录表格,让学生补充。
投影一道与生活有关的题目。
学生补充表格。
学生在作业本上完成。
这个练习很简单,但能使学生沿着前面的思维惯性走下去,强化学生对欧姆定律的认识。
这一道练习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欧姆定律在生活中的应用。
课堂小结让学生归纳这节课学到的知识,回顾实验的设计和操作过程,既强化了知识又锻炼了学生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
学生归纳。
让学生意识到课堂回顾的重要性,并培养学生归纳整理的能力,对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有重要的作用。
新步步高高考物理(全国用)大一轮复习讲义课件:第二章 相互作用 第1讲
2.在图中,a、b(a、b均处于静止状态)间一定有弹力的是 答案
√
3.(粤教版必修1P74第9题改编)(多选)关于摩擦力,有人总结了四条“不
一定”,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答案
√A.摩擦力的方向不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 √B.静摩擦力的方向不一定与运动方向共线 √C.受静摩擦力或滑动摩擦力的物体不一定静止或运动
4.重心:物体的每一部分都受重力作用,可认为重力集中作用于一点即 物体的重心. (1)影响重心位置的因素:物体的几何形状;物体的 质量 分布. (2)不规则薄板形物体重心的确定方法: 悬挂 法.注意:重心的位置不一 定在物体上.
二、弹力 1.弹性形变:撤去外力作用后能够 恢复原状 的形变. 2.弹力: (1)定义:发生 形变 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而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 作用力. (2)产生条件: ①物体间直接接触; ②接触处发生 形变 . (3)方向:总是与施力物体形变的方向 相反 .
答案 瓶子受到与纸条运动方向一致的滑动摩擦力
2
命题点一
重力、弹力的分析与计算
1.弹力有无的判断“三法” 假设将与研究对象接触的物体解除接触,判断研究对象的运
思 动状态是否发生改变.若运动状态不变,则此处不存在弹力;
假路 若运动状态改变,则此处一定存在弹力
设 图中细线竖直、斜面光滑,因去掉斜面体,小球
与竖直方向成α角的细绳拴接一小球.当小车和小球相
对静止,一起在水平面上运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细绳一定对小球有拉力的作用 Nhomakorabea答案
B.轻弹簧一定对小球有弹力的作用
C.细绳不一定对小球有拉力的作用,但是轻弹簧对小球一定有弹力
√D.细绳不一定对小球有拉力的作用,轻弹簧对小球也不一定有弹力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教案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教案【篇一:高三物理一轮复习—相互作用教案1】高三物理一轮复习—相互作用教案1一.物体受力分析物体受力分析是解决物理问题的基础。
物体受力分析步骤 1.2.将研究对象从周围物体中隔离出来,只分析研究对象受到的作用力,不考虑研究对象对别的物体的作用力;只分析外力,不分析内力。
3.按顺序分析物体受力重力、电磁力、弹力、摩擦力(先场力,后接触力,再摩擦力) 弹力和摩擦力属 4.防止添力和漏力按正确的顺序分析是防止漏力的有效措施防止添力的方法是看能否找到施力物体。
【典型例题】例1、如图,a和b在水平力f作用下,在水平面上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
分析a、b物体所受的力,并指出b所受的每一力的反作用力。
练习:1、如图所示,光滑斜面上有两个叠放的物体a和b。
a跟光滑竖直墙壁接触,两物体均保持静止。
分析a的受力情况。
abc的摩擦力f应为:()a例3.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在置于水平桌面上的木板上滑行,木板静止,它的质c.有f存在,方向不能确定; d.以上结论均不对。
例4.画出图中各静止物体a 所受到的弹力,各接触面均光滑。
aa.有f存在,方向向左;b.有f存在,方向向右;力,它们的大小和方向与物体的情况及情况有关。
凡有接触的地方都要考虑是否有弹力,凡有弹力的地方都要考虑是否有摩擦力。
1例5.已知a、b两个弹簧秤均重2n,在图1―2所示的四种情况下,两弹簧秤的示数各是多少?在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考虑了合力就不考虑分力,考虑了分力就不考虑合力,因为它们是等效替代关系。
2.方法:平行四边形法则、解三角形(主要是直角三角形)、公式法、正交分解法 3、力的合成⑴.同一直线上两力的合成先规定正方向,转化为代数运算。
同向两力的合成:相加。
(合力最大)2abb正交分解法求合力,在解决多个力的合成时,有明显的优点。
在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时常常用到。
建立直角坐标系,将力向两个坐标轴分解,转化为同一直线上的力的合成。
5.合力和分力的关系①.合力与分力是从力对同一物体产生的作用效果相同来定义的,因此,作用在不同物体上的力,不能合成,因为它们的作用效果不会相同。
2016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力的专题+相互作用+动态平衡+++学案
2016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二章相互作用动态平衡学案内容:高三复习动态平衡课时:1课时主编:增城一中高三备课组审稿点评:邓治国学习目标:1.能识别动态平衡与平衡状态2.通过计算、画图进一步掌握平衡状态时的受力,会用平行四边形法则完成受力分析3. 能判断角度变化带来三角函数的变化趋势,画图中能根绝“不变”确定“变化”趋势。
说明:学习目标的确定,让学生可以通过它,一方面是让学生在整节课中有个学习的方向与思路,另一方面是课后评价自己这节课的要求是否达到。
一、知识回顾1、平衡状态:物体处于或状态,即a=0.2、动态平衡:物体在缓慢运动时所处的一种近似平衡状态。
3、共点力的平衡条件:或F x=0、F y=04、平衡条件的推论点评:这个知识与回顾,一方面区分开了平衡状态与动态平衡状态,动态平衡即为平衡的“积累”,另一方面是两种情况其实都是一种解决方法,合力为〇。
建议将4这个回顾点放在后面适当的位置,起到归纳、固化的作用。
二、探究互动甲乙(1)如图甲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在三根细绳的悬吊下处于静止状态,求细绳OA、OB受到的拉力。
点评:从听课情况来看,这种情况的受力情况的计算学生会。
如何更会?建议将学生画的图呈现在投影仪下,我们会发现,结果虽然一样,但是得出的过程并不一样,有的是用合成,有的用分解,合成与分解的可能性很多。
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热身”,看到这么多方法学生会兴奋,也会问为什么?答案简单:都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
授之以渔。
(2)如图甲所示,现用手持OA绳的A端,使A缓慢向左移动,且始终保持结点O的位置不动,分析OA、OB两绳拉力如何变化。
点评:因为有上一题的计算结果,学生很容易就得出变化的趋势,这就是所谓解析法。
但我们老师应该提醒学生,上面公式的应用条件是什么?这是一,另一方面在这里我们看到两位老师处理的不同之处,李老师直接过渡到第三题,这种过度是自然的,仅用一句话就度过了:用解题法做第三题。
这样处理,学生会面临困难,直角没有了哦,怎么办?这个时候我们再来分析,什么没有变?平行四边形怎样了呢?力又怎样了呢?引导的过程就是画图的逻辑顺序,或者说是解题方法。
一轮复习:动量守恒定律
v
3.(2014·北京高考)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 下端与水平桌面相切,小滑块A和B分别静止在圆弧轨道的最高点 和最低点。现将A无初速释放,A与B碰撞后结合为一个整体,并 沿桌面滑动。已知圆弧轨道光滑,半径R=0.2 m;A和B的质量 相等;A和B整体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取重力加速度 g=10 m/s2。求: (1)碰撞前瞬间A的速率v; (2)碰撞后瞬间A和B整体的速率v′; (3)A和B整体在桌面上滑动的距离l。
1.(多选)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两小车中间夹一压缩了的轻 弹簧,两手分别按住小车,使它们静止,对两车及弹簧组成的系 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CD ) A.两手同时放开后,系统总动量始终为零 B.先放开左手,后放开右手,此后动量不守恒 C.先放开左手,后放开右手,总动量向左 D.无论是否同时放手,只要两手都放开后,在弹簧恢复原长的 过程中,系统总动量都保持不变,但系统的总动量不一定为零
(3)确定系统动量变化情况,进而判断系统的动量是否守恒。
5.对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1)动量守恒定律是说系统内部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只能改变 每个物体的动量,而不能改变系统的总动量。 (2)应用此定律时我们应该选择地面或相对地面静止或匀速 直线运动的物体做参照物。 (3)动量是矢量,系统的总动量不变是说系统内各个物体的 动量的矢量和不变。等号的含义是说等号的两边不但大小 相等,而且方向相同。
C.若A、B所受的摩擦力大小相等,A、B组成的系统的动量守恒 D.若A、B所受的摩擦力大小相等,A、B、C组成的系统的动量 守恒
一枚火箭搭载着卫星以速率v0进入太空预定位置,由控制系 统使箭体与卫星分离。已知前部分的卫星质量为m1,后部分 的箭体质量为m2,分离后箭体以速率v2沿火箭原方向飞行, 若忽略空气阻力及分离前后系统质量的变化,则分离后卫星 的速率v1为( D)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二章相互作用第2讲力的合成与分解教案
第2讲力的合成与分解知识点一力的合成与分解1.合力与分力(1)定义:如果一个力跟几个共点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一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原来那几个力叫做.(2)关系:合力和分力是的关系.2.共点力作用在物体的,或作用线的交于一点的力.3.力的合成(1)定义:求几个力的的过程.(2)运算法则①平行四边形定则:求两个互成角度的的合力,可以用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就表示合力的和.如图甲所示.②三角形定则:把两个矢量,从而求出合矢量的方法.如图乙所示.4.力的分解(1)定义:求一个已知力的的过程.(2)遵循原则:定则或定则.(3)分解方法:①按力产生的分解;②正交分解.答案:1.(1)产生的效果合力分力(2)等效替代 2.同一点延长线 3.(1)合力(2)①共点力大小方向②首尾相接4.(1)分力(2)平行四边形三角形(3)效果知识点二矢量和标量1.矢量:既有大小又有的量,相加时遵从.2.标量:只有大小,方向的量,求和时按相加.答案:1.方向平行四边形定则 2.没有代数法则(1)合力及其分力均为作用于同一物体上的力.( )(2)合力及其分力可以同时作用在物体上.( )(3)几个力的共同作用效果可以用一个力来代替.( )(4)在进行力的合成与分解时,都要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 )(5)两个力的合力一定比其分力大.( )(6)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力与分力间一定构成封闭的三角形.( )答案:(1)√(2)×(3)√(4)√(5)×(6)√考点共点力的合成1.合成方法(1)作图法.(2)计算法: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示意图,然后利用解三角形的方法求出合力,是解题的常用方法.2.运算法则(1)平行四边形定则.(2)三角形定则.3.重要结论(1)两个分力一定时,夹角θ越大,合力越小.(2)合力一定,两等大分力的夹角越大,两分力越大.(3)合力可以大于分力,等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4.几种特殊情况的共点力的合成考向1 作图法的应用[典例1] 一物体受到三个共面共点力F 1、F 2、F 3的作用,三力的矢量关系如图所示(小方格边长相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三力的合力有最大值F 1+F 2+F 3,方向不确定B.三力的合力有唯一值3F 3,方向与F 3同向C.三力的合力有唯一值2F 3,方向与F 3同向D.由题给条件无法求合力大小[解析] 先以力F 1和F 2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其合力与F 3共线,大小F 12=2F 3,如图所示,合力F 12再与第三个力F 3合成求合力F 合.可见F 合=3F 3.[答案] B考向2 计算法的应用[典例2] (2017·河北石家庄模拟)如图所示,一个“Y”形弹弓顶部跨度为L ,两根相同的橡皮条自由长度均为L ,在两橡皮条的末端用一块软羊皮(长度不计)做成裹片.若橡皮条的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满足胡克定律,且劲度系数为k ,发射弹丸时每根橡皮条的最大长度为2L (弹性限度内),则发射过程中裹片对弹丸的最大作用力为( )A.kLB.2kLC.32kL D.152kL [解析] 发射弹丸瞬间两橡皮条间的夹角为2θ,则sin θ=L22L =14,cos θ=1-sin 2θ=154.发射过程中裹片对弹丸的最大作用力为F 合=2F cos θ.F =kx =kL ,故F 合=2kL ·154=152kL ,D 正确.[答案] D考向3 合力范围的确定[典例3] (多选)一物体静止于水平桌面上,两者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5 N,现将水平面内的三个力同时作用于物体的同一点,三个力的大小分别为2 N、2 N、3 N.下列关于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A.物体所受静摩擦力可能为2 NB.物体所受静摩擦力可能为4 NC.物体可能仍保持静止D.物体一定被拉动[解析] 两个2 N的力的合力范围为0~4 N,然后与 3 N 的力合成,则三力的合力范围为0~7 N,由于最大静摩擦力为5 N,因此可判定A、B、C正确,D错误.[答案] ABC[变式1] (多选)已知两个共点力的合力为F,现保持两力之间的夹角θ不变,使其中一个力增大,则( )A.合力F一定增大B.合力F的大小可能不变C.合力F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D.当0°<θ<90°时,合力F一定减小答案:BC 解析:设有两个共点力F1、F2,分两种情况讨论.(1)当0°<θ≤90°时,合力随着其中一个力的增大而增大,如图甲所示,选项D错误.(2)当θ>90°时,若F2增大,其合力先变小,后又逐渐增大,如图乙所示.所以选项A 错误,选项B、C正确.1.力的大小和方向一定时,其合力也一定.2.作图法求合力,需严格用同一标度作出力的图示,作出规范的平行四边形.3.计算法求合力,只需作出力的示意图,对平行四边形的作图要求也不太严格,重点是利用数学方法求解.考点力的分解1.按力的效果分解(1)根据力的实际作用效果确定两个分力的方向;(2)再根据两个分力方向画出平行四边形;(3)最后由平行四边形和数学知识(如正弦定理、余弦定理、三角形相似等)求出两分力的大小.2.力的分解的唯一性与多解性两个力的合力唯一确定,但一个力的两个分力不一定唯一确定,即已知一条确定的对角线,可以作出无数个平行四边形,如果没有条件限制,一个已知力可以有无数对分力,若要得到确定的解,则必须给出一些附加条件:(1)已知合力和两个不平行分力的方向,可以唯一地作出力的平行四边形,对力F进行分解,其解是唯一的.(2)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力的分解也是唯一的.(3)已知一个分力F1的方向和另一个分力F2的大小,对力F进行分解,如图所示,有三种可能:(F1与F的夹角为θ)①F2<F sin θ时无解;②F2=F sin θ或F2≥F时有一组解;③F sin θ<F2<F时有两组解.考向1 按力的效果分解[典例4] 某压榨机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B为固定铰链,若在A铰链处作用一垂直于墙壁的力F,则由于力F的作用,使滑块C压紧物体D,设C与D光滑接触,杆的重力及滑块C的重力不计,图中a=0.5 m,b=0.05 m,则物体D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力F的比值为( )A.4B.5C.10D.1[解析] 按力F的作用效果沿AC、AB杆方向分解为图甲所示的F1、F2,则F1=F2=F2cos θ,由几何知识得tan θ=ab=10,再按F 1的作用效果将F 1沿水平向左和竖直向下分解为图乙所示的F 3、F 4,则F 4=F 1sin θ,联立得F 4=5F ,即物体D 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力F 的比值为5,B 正确.[答案] B[变式2] 如图所示,光滑斜面的倾角为θ,有两个相同的小球,分别用光滑挡板A 、B 挡住,挡板A 沿竖直方向,挡板B 垂直于斜面,则两挡板受到小球压力的大小之比为 ,斜面受到两小球压力的大小之比为 .答案:1cos θ 1cos 2θ解析:根据两球所处的状态,正确地进行力的作用效果分析,作力的平行四边形,力的计算可转化为直角三角形的边角计算,从而求出压力之比.球1所受的重力有两个作用效果:第一,使物体欲沿水平方向推开挡板;第二,使物体压紧斜面.因此,力的分解如图甲所示,由此得两个分力,大小分别为F 1 =G tan θ,F 2=Gcos θ.球2所受重力G 有两个作用效果:第一,使物体垂直挤压挡板;第二,使物体压紧斜面.因此力的分解如图乙所示,由此可得两个分力的大小分别为F 3=G sin θ,F 4=G cos θ.所以挡板A 、B 所受压力之比为F 1F 3=1cos θ,斜面所受两个小球的压力之比为F 2F 4=1cos 2 θ.考向2 力的分解的唯一性和多解性[典例5] (多选)已知力F ,且它的一个分力F 1跟F 成30°角,大小未知,另一个分力F 2的大小为33F ,方向未知,则F 1的大小可能是( ) A.3F 3 B.3F 2C.23F3D.3F[解析] 根据题意作出矢量三角形如图所示,因为33F >F2,从图上可以看出,F 1有两个解,由直角三角形OAD 可知:F OA =F 2-⎝ ⎛⎭⎪⎫F 22=32F .由直角三角形ABD 得:F AB =F 22-⎝ ⎛⎭⎪⎫F 22=36F .由图的对称性可知:F AC =F AB =36F ,则分力F 1=32F -36F =33F ;F ′1=32F +36F =233F . [答案] AC[变式3] (2017·河北唐山模拟)如图所示,用一根长为l 的细绳一端固定在O 点,另一端悬挂质量为m 的小球A .为使细绳与竖直方向成30°角且绷紧,小球A 处于静止,对小球施加的最小的力是( )A.3mgB.32mgC.12mg D.33mg 答案:C 解析:将小球的重力分解如图所示,其中一个分力等于施加的力的大小.当施加的力与OA 垂直时最小,F min =mg sin 30°=12mg ,C 正确.(1)力的分解问题选取原则①选用哪一种方法进行力的分解要视情况而定,一般来说,当物体受到三个或三个以下的力时,常利用三角形法或按实际效果进行分解,若这三个力中,有两个力互相垂直,可选用正交分解法.②当物体受到三个以上的力时,常用正交分解法.(2)按实际效果分解力的一般思路考点正交分解法1.定义:将已知力按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进行分解的方法.2.正交分解法的基本步骤(1)建立平面坐标系:正交的两个方向可以任意选取,不会影响研究的结果,但如果选择合理,则解题较为方便.选取正交方向的一般原则:①使尽量多的矢量落在坐标轴上;②平行和垂直于接触面;③平行和垂直于运动方向.(2)分别将各力沿正交的两个方向(x轴和y轴)分解,如图所示.(3)求各力在x轴和y轴上的分力的合力F x和F y,则有F x=F1x+F2x+F3x+…,F y=F1y+F2y +F3y+….3.结论(1)如果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则F x=0,F y=0.(2)如果物体在x轴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到F x=ma,F y=0;如果物体在y轴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F x=0,F y=ma.[典例6] (2016·新课标全国卷Ⅰ)(多选)如图所示,一光滑的轻滑轮用细绳OO′悬挂于O点;另一细绳跨过滑轮,其一端悬挂物块a,另一端系一位于水平粗糙桌面上的物块b.外力F向右上方拉b,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若F方向不变,大小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物块b 仍始终保持静止,则( )A.绳OO ′的张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B.物块b 所受到的支持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C.连接a 和b 的绳的张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D.物块b 与桌面间的摩擦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解题指导] 以O ′点为研究对象,由三力平衡分析绳OO ′的张力变化情况;以物块b 为研究对象,用正交分解法列方程分析物块b 所受支持力及与桌面间摩擦力的变化情况.[解析] 系统处于静止状态,连接a 和b 的绳的张力大小T 1等于物块a 的重力G a ,C 项错误;以O ′点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甲所示,T 1恒定,夹角θ不变,由平衡条件知,绳OO ′的张力T 2恒定不变,A 项错误;以b 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乙所示,则F N +T 1cos θ+F sin α-G b =0 f +T 1sin θ-F cos α=0F N 、f 均随F 的变化而变化,故B 、D 项正确.[答案] BD[变式4] (2017·河北衡水调研)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物体置于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上,物体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先用平行于斜面的推力F 1作用于物体上使其能沿斜面匀速上滑,若改用水平推力F 2作用于物体上,也能使物体沿斜面匀速上滑,则两次的推力之比F 1F 2为( )A.cos θ+μsin θB.cos θ-μsin θC.1+μtan θD.1-μtan θ答案:B 解析:第一次推力F 1=mg sin θ+μmg cos θ,由F 2cos θ=mg sin θ+μ(mg cosθ+F2sin θ),解得第二次推力F2=mg sin θ+μmg cos θcos θ-μsin θ,两次的推力之比F1F2=cos θ-μsin θ,选项B正确.正交分解法的适用原则正交分解法是分析力或其他矢量问题的常用方法,往往适用于下列情况:(1)物体受到三个以上的力的情况.(2)物体受到三个力的作用,其中有两个力互相垂直的情况.(3)只分析物体某一方向的运动情况时,需要把不沿该方向的力正交分解,然后分析该方向上的受力情况.1.[合力与分力的关系]两个大小不变的共点力的合力与这两个力间的夹角的关系是( )A.合力的大小随这两个共点力的夹角θ(0°≤θ≤180°)的增大而增大B.合力的大小随这两个共点力的夹角θ(0°≤θ≤180°)的增大而减小C.合力的大小与两个力的夹角无关D.当两个力的夹角为90°时合力最大答案:B 解析:当两分力大小一定时,两分力夹角θ越大,合力就越小.2.[力的合成]如图所示,由F1、F2、F3为边长组成四个三角形,且F1<F2<F3.根据力的合成,下列四个图中三个力F1、F2、F3的合力最大的是( )答案:A 解析:由三角形定则,A中F1、F2的合力大小为F3,方向与F3相同,再与F3合成合力为2F3;B中合力为0;C中F3、F2的合力为F1,三个力的合力为2F1;D中的合力为2F2;其中最大的合力为2F3,故A正确.3.[合力与分力的关系]如图所示,某同学通过滑轮组将一重物吊起,该同学对绳的竖直拉力为F1,对地面的压力为F2,不计滑轮与绳的重力及摩擦,则在重物缓慢上升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 1逐渐变小B.F 1逐渐变大C.F 2先变小后变大D.F 2先变大后变小答案:B 解析:由题图可知,滑轮两边绳的拉力均为F 1,设动滑轮两边绳的夹角为θ,对动滑轮有2F 1cos θ2=mg ,当重物上升时,θ2变大,cos θ2变小,F 1变大;对该同学,有F ′2+F 1=Mg ,而F 1变大,Mg 不变,则F ′2变小,即对地面的压力F 2变小.综上可知,B 正确.4.[力的分解的唯一性与多解性]已知两个共点力的合力为50 N ,分力F 1的方向与合力F 的方向成30°角,分力F 2的大小为30 N ,则( )A.F 1的大小是唯一的B.F 2的方向是唯一的C.F 2有两个可能的方向D.F 2可取任意方向答案:C 解析:如图所示,由F 1、F 2和F 的矢量三角形并结合几何关系可以看出:当F 2=F 20=25 N 时,F 1的大小是唯一的,F 2的方向也是唯一的.因F 2=30 N>F 20=25 N ,所以F 1的大小有两个,即F ′1和F ″1,F 2的方向也有两个,即F ′2的方向和F ″2的方向,故C 正确.5.[正交分解法的应用](多选)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木块在推力F 作用下,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运动.已知木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那么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 )A.μmgB.μ(mg +F sin θ)C.μ(mg -F sin θ)D.F cos θ答案:BD 解析:木块匀速运动时受到四个力的作用:重力mg 、推力F 、支持力F N 、摩擦力F f .沿水平方向建立x 轴,将F 进行正交分解如图所示(这样建立坐标系只需分解F ),由于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在x 轴上,向左的力等于向右的力(水平方向二力平衡);在y 轴上向上的力等于向下的力,即F cos θ=F f ,F N =mg +F sin θ,又由于F f =μF N ,所以F f =μ(mg +F sin θ).故B 、D 是正确的.。
物理第一轮复习重难点内容归纳及复习建议
( 1 ) 轻绳 、 轻杆 、 轻弹簧 三种理想模型瞬时加速度问题
( 2) 超重 、 失 重
( 3 ) 两种动力学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质 点 的 直 线 运 动
1 . 基本规 律及 重要 推 论
2 . 匀变 速直 线运 动 的两类 应用 : 刹 车 问题 , 追及 、 相 遇 问题 3 . 匀变 速直 线运 动 的图像 的意义及 应用 4 . 自由落体 运动 , 竖 直上 抛运 动
二、 相 互作 用与 牛 顿运动 规律
重 难点 内容 归纳及 复 习建议
安 工 大 学附 中 方济明
2 0 1 6 届 高三 物理 第 一轮 复 习即将 开 始 。第 一 轮复 习能够 帮助 同学 们建 立 并完 善 高 中物理 学科 知识 体 系 , 构 建 系统 的知识 网络 , 深 化 物理 概 念 、 原理 、 定理、 定 律 的认 识 、 理 解和 应用 。在 第 一轮 复 习中我们 要注 意 以下 的重难 点 内容 。
1 . 摩擦 力 的产 生条件 、 方 向、 大小 , 弹 力 的产生 原 因 、 产 生条件 、 方向, 胡 克定律 2 . 受 力分 析 的步骤 、 方法 3 . 力 的合 成与 分解 的概 念 、 运算 法则 , 合 力 和分力 的关 系 4 . 共 点力作 用 下 的物体 的平 衡条 件及 其 应用 5 . 牛 顿第 一定 律 的 内容 、 意义 , 惯 性 的概 念 6 . 牛 顿第 二定 律 的 内容 、 意 义 7 . 牛 顿第 i定 律 的 内容 , 作 用力 和 反作 用力 的关 系 8 . 牛顿 定律应 用 的几 个重 要 问题分 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堂演练]1.(2012年高考海南卷改编)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①作用在物体上的滑动摩擦力只能使物体减速,不可能使物体加速②作用在物体上的静摩擦力只能使物体加速,不可能使物体减速③作用在物体上的滑动摩擦力既可能使物体减速,也可能使物体加速④作用在物体上的静摩擦力既可能使物体加速,也可能使物体减速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而物体间的相对运动与物体的实际运动无关.当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一致时,摩擦力是动力,方向相反时为阻力,故D项正确.答案:D2.在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AB、BC均为轻质杆,各图中杆的A、C端都通过铰链与墙连接,两杆都在B处由铰链相连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的AB杆可以用与之等长的轻绳代替的有(1)、(2)B.图中的AB杆可以用与之等长的轻绳代替的有(1)、(3)C.图中的BC杆可以用与之等长的轻绳代替的有(2)、(3)D.图中的BC杆可以用与之等长的轻绳代替的有(2)、(4)解析:如果杆端受拉力作用,则可用等长的绳代替,若杆端受到沿杆的压力作用,则杆不可用等长的轻绳代替,如图(1)、(3)、(4)中的AB杆受拉力作用,而(1)、(2)、(4)中的BC 杆均受沿杆的压力作用,故A、C、D均错误,B正确.答案:B3.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在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作用下,沿放在水平地面上的质量为M的倾角为θ的粗糙斜面匀速下滑,此过程中斜面保持静止,则地面对斜面()A. 无摩擦力B.有水平向右的摩擦力C.支持力为(M+m)g D.支持力小于(M+m)g解析:用整体法进行分析,以物体和斜面为研究对象,整体处于平衡状态,共受四个作用力:两物体的总重力、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地面的支持力、地面的静摩擦力,静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因为总重力等于地面的支持力与拉力沿竖直方向的分力的合力,所以支持力小于总重力,D正确.答案:D4.(2014年滁州模拟)如图所示的装置中,小球的质量均相同,弹簧和细线的质量均不计,一切摩擦忽略不计,平衡时各弹簧的弹力分别为F1、F2、F3,其大小关系是()A.F1=F2=F3B.F1=F2<F3C.F1=F3>F2D.F3>F1>F2解析:第一个图中,以弹簧下面的小球为研究对象,第二个图中,以悬挂的小球为研究对象,第三个图中,以任一小球为研究对象.第一个图中,小球受竖直向下的重力mg和弹簧向上的弹力,二力平衡,F1=mg;后面两个图中,小球受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细线的拉力,二力平衡,弹簧的弹力大小均等于细线拉力的大小,则F2=F3=mg,故三图中平衡时弹簧的弹力相等.答案:A[限时检测](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命题报告·教师用书独具]知识点题号力、重力 1弹力的判断2、3胡克定律的应用6、7、8、12静摩擦力的判断和计算4、9滑动摩擦力的分析计算5、10、11一、选择题(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2013年高考上海单科)如右图,质量m A>m B的两物体A、B叠放在一起,靠着竖直墙面.让它们由静止释放,在沿粗糙墙面下落过程中,物体B的受力示意图是下图中的()解析:A、B在竖直下落过程中与墙面没有弹力,所以也没有摩擦力,A、B均做自由落体运动,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均只受重力,故A正确.答案A2.在日常生活及各项体育运动中,有弹力出现的情况比较普遍,如图所示的情况就是一个实例.当运动员踩压跳板使跳板弯曲到最低点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跳板发生形变,运动员的脚没有发生形变B.运动员受到的支持力是运动员的脚发生形变而产生的C.此时跳板对运动员的支持力和运动员的重力等大D.此时跳板对运动员的支持力大于运动员的重力解析:发生相互作用的物体均要发生形变,故A错;发生形变的物体,为了恢复原状,会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弹力的作用,B错误;在最低点,运动员虽然处于瞬间静止状态,但接着运动员要加速上升,故此时跳板对运动员的支持力大于运动员的重力,C错误、D正确.答案:D3.(2014年黄山模拟)如图所示,一倾角为45°的斜面固定于竖直墙上,为使一光滑匀质铁球静止,需加一水平力F,若力F过球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球一定受墙的弹力且水平向左B.球可能受墙的弹力且水平向左C.球可能受斜面的弹力且垂直斜面向上D.球一定同时受到墙的弹力和斜面的弹力解析:因球处于平衡状态,且一定受重力、水平外力作用,所以必受斜面的弹力作用,当F大小等于重力时,球不受墙的弹力,当F大于重力时,受墙的弹力作用,且水平向左,所以B对.答案:B4.如图所示,物体A置于倾斜的传送带上,它能随传送带一起向上或向下做匀速运动,下列关于物体A在上述两种情况下的受力描述,正确的是()A.物体A随传送带一起向上运动时,A所受的摩擦力沿斜面向下B.物体A随传送带一起向下运动时,A所受的摩擦力沿斜面向下C.物体A随传送带一起向下运动时,A不受摩擦力作用D.无论A随传送带一起向上还是向下运动,传送带对物体A的作用力均相同解析:无论传送带向上还是向下运动,物体A随传送带匀速运动处于平衡状态,在重力作用下有相对于传送带沿斜面向下的运动趋势,传送带对物体有沿斜面向上的静摩擦力,根据平衡条件可得F f=mg sin θ,所以D正确.答案:D5.如图所示,位于水平桌面上的物块P,由跨过定滑轮的轻绳与物体Q相连,从滑轮到P和到Q的两段绳都是水平的.已知Q与P之间以及P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都是μ,两物块的质量都是m,滑轮的质量、滑轮轴上的摩擦都不计,若用一水平向右的力F拉P使它做匀速运动,则F 的大小为( )A .4μmgB .3μmgC .2μmgD .μmg解析:对Q 的受力分析如图甲所示,对P 的受力分析如图乙所示,由平衡条件可得:F T =F f ,F T =F f 地→P +F f Q →P +F T ,且根据F f =μF N 得F =4μmg ,故只有A 正确.答案:A6.如图所示,在水平传送带上有三个质量分别为m 1、m 2、m 3的木块1、2、3,1和2及2和3间分别用原长为L ,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连接起来,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现用水平细绳将木块1固定在左边的墙上,传送带按图示方向匀速运动,当三个木块达到平衡后,1、3两木块之间的距离是( )A. 2L +μ(m 2+m 3)gkB .2L +μ(m 2+2m 3)gkC .2L +μ(m 1+m 2+m 3)gkD .2L +μm 3gk解析:先以2、3为整体分析,设1、2间弹簧的伸长量为x 1,有kx 1=μ(m 2+m 3)g ;再以3为研究对象,设2、3间弹簧伸长量为x 2,有kx 2=μm 3g ,所以1、3两木块之间的距离为2L +x 1+x 2,故选B.答案:B7.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 的木块A 和B ,用一个劲度系数为k 的轻质弹簧连接,最初系统静止,现在用力缓慢拉A 直到B 刚好离开地面,则这一过程A 上升的高度为( )A .mg /kB .2mg /kC .3mg /kD .4mg /k解析:系统最初静止时,以木块A 为研究对象得弹簧的压缩量x 1=mg /k .B 刚好离开地面时,以木块B 为研究对象得弹簧的伸长量x 2=mg /k .A 上升的高度h =x 1+x 2=2mg /k ,故B 正确.答案:B8.(2014年马鞍山模拟)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小球置于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上,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一端系在小球上,另一端固定在P 点.小球静止时,弹簧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则弹簧的伸长量为( )A.mgk B.3mg2k C.3mg3kD.3mgk解析:对小球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由力的合成可知,F N 和F 的合力与重力mg 等大反向,由几何关系可知F =mg 2cos 30°=3mg 3,又由胡克定律得F =kx ,解得x =3mg3k,C 正确.答案:C9.A 、B 、C 三个物体通过细线和光滑的滑轮相连,处于静止状态,如右图所示,C 是一箱沙子,沙子和箱的重力都等于G ,动滑轮的质量不计.现打开箱子下端开口,使沙子均匀流出,经过时间t 0沙子流完,则下图中能表示在此过程中桌面对物体B 的摩擦力F f 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的图象是( )解析:选择A、B整体作为研究对象,由于这个整体开始处于静止状态,因此后来应一直处于静止状态,整体共受到5个力作用,即重力G′=G A+G B、支持力F N、静摩擦力F f、两根绳子的拉力F1和F2.其中F1=F2=G C2.根据力平衡条件得:F f=F1+F2=G C=2G,当沙子均匀流完后F f′=G,B正确.答案:B10.(2014年宣城质检) 如图所示,质量为m B=24 kg的木板B放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 A=22 kg的木箱A放在木板B上.一根轻绳一端拴在木箱上,另一端拴在天花板上,轻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37°.已知木箱A与木板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5.现用水平方向大小为200 N的力F将木板B从木箱A下面匀速抽出(sin 37°≈0.6,cos 37°≈0.8,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则木板B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的大小为()A.0.3 B.0.4C.0.5 D.0.6解析:对A受力分析如图甲所示,由题意得F T cos θ=F f1①F N1+F T sin θ=m A g②F f1=μ1F N1③由①②③得F T=100 N对A、B整体受力分析如图乙所示由题意得F T cos θ+F f2=F④F N2+F T sin θ=(m A+m B)g⑤F f2=μ2F N2⑥由④⑤⑥得:μ2=0.3,故A答案正确.答案:A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共30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注明单位)11.(15分)如图有一半径为r=0.2 m的圆柱体绕竖直轴OO′以ω=9 rad/s的角速度匀速转动.今用力F将质量为1 kg的物体A压在圆柱侧面,使其以v0=2.4 m/s的速度匀速下降.若物体A与圆柱面的动摩擦因数μ=0.25,求力F的大小.(已知物体A在水平方向受光滑挡板的作用,不能随轴一起转动)解析:在水平方向上圆柱体有垂直纸面向里的速度,A相对圆柱体有垂直纸面向外的速度为v′,v′=ωr=1.8 m/s;在竖直方向上有向下的速度v0=2.4 m/s.A相对于圆柱体的合速度为v=v20+v′2=3 m/s合速度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 则cos θ=v 0v =45A 做匀速运动,竖直方向受力平衡,有 F f cos θ=mg , 得F f =mgcos θ=12.5 N , 另F f =μF N ,F N =F ,故F =F fμ=50 N.答案:50 N12.(15分)如图所示,原长分别为L 1和L 2,劲度系数分别为k 1和k 2的轻质弹簧竖直悬挂在天花板上,两弹簧之间有一质量为m 1的物体,最下端挂着质量为m 2的另一物体,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求:(1)这时两弹簧的总长.(2)若用一个质量为M 的平板把下面的物体竖直缓慢地向上托起,直到两弹簧的总长度等于两弹簧的原长之和,求这时平板受到下面物体m 2的压力大小.解析:(1)设上面弹簧受到的弹力为F 1,伸长量为Δx 1,下面弹簧受到的弹力为F 2,伸长量为Δx 2,由物体的平衡及胡克定律有F 1=(m 1+m 2)gΔx 1=(m 1+m 2)g k 1F 2=m 2g ,Δx 2=m 2gk 2所以总长为L =L 1+L 2+Δx 1+Δx 2=L 1+L 2+(m 1+m 2)g k 1+m 2gk 2.(2)要使两个弹簧的总长度等于两弹簧原长之和,必须是上面弹簧伸长Δx ,下面弹簧缩短Δx .对m 2:F N =k 2Δx +m 2g 对m 1:m 1g =k 1Δx +k 2Δx F N =m 2g +k 2k 1+k 2m 1g .由牛顿第三定律,得平板受m 2的压力大小F N ′=F N =m 2g +k 2k 1+k 2m 1g .答案:(1)L 1+L 2+(m 1+m 2)g k 1+m 2gk 2(2)m 2g +k 2k 1+k 2m 1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