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镜成像实验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面镜成像
1.(5分)某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一块
玻璃板竖直架在一直尺的上面,在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和B,
一前一后,竖放在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用眼睛进行
观察,如右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关系;
(2)用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关系;
(3)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A所成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像。
(4)采用了替代的方法,用替代点燃的蜡烛的像。实验时观察到两者能完全重合,此现象表明。
(大小、不能、虚像、另一支相同的蜡烛、像与物大小)
2.(5分)在做“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的实验时。
(1)李明在玻璃板的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还要在玻璃板的后面放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B,对蜡烛A和B的要求是,这是为了。
(2)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A(填“A”或“B”)这一侧观察。小明无论怎样调节后面的蜡烛,都不能与蜡烛的像重合,请你推测可能的原因是
。
(3)张红用跳棋代替点燃的蜡烛进行实验,但看不清跳棋的像。请你帮她想个办法看清跳棋的像:
。
(1)二者等大、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2)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或蜡烛与桌面不垂直);
(3)用手电筒照亮跳棋。
3.(5分)如下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
便于;
(2)如果有3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mm
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3)如果玻璃板没有放正,将对实验产生什么影响?
答:。
(4)使点燃的蜡烛在两个不同的位置,分别测出物距和像距相等的两组数据,得出实验结论之一:“像距与物距相等”。你认为这种方法是否合理?答:。理由是:
。
(4)不合理、实验次数太少。
4.(5分)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
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
燃玻璃板前面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右图所示,在实验中:
(1)小红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目的是
。
(2)所用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 的关系。
(3)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关系;
(4)移去后面的蜡烛B ,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 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 (选填“能”或“不能”)。
(5)小红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的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4分)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中:
(1)在玻璃板前面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再拿一支没有点燃的相同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 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 ,若用光屏替换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观察光屏, 观察玻璃板前点燃蜡烛的像(选填“能”、“不能”)。
(2)记录了如下实验数据。
像与物体的大小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 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6.(9分)如右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
玻璃板下方 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 、
B 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 蜡烛为成像体。
(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 环境中进行
(选填“较暗”或“较明”);
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
但却能在观察到A 蜡烛的同时,也能观察到 ,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 小的问题。
(2)点燃A 蜡烛,小心地移动动B 蜡烛,直到与A 蜡烛的像 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 大小 ;进一步观察A 、B 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 板 , 像和物到玻璃的距离 。
(3)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 )
A .保持A 、
B 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 .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 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
7.(4分)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常用一块块玻璃板代替
平面镜,如图 所示,将一支点燃的蜡烛A 放在
玻璃板前,另选一支完全相同未点燃的蜡烛B 放
在玻璃板后观察。在此探究活动中:
(1)选择A 、B 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
大小关系。
(2)移去下班板后面的蜡烛B ,并在基位置上放一光屏,
则光屏上将 (选填“有”或“没有”)蜡烛的像。
(3)将蜡烛A 逐渐远离离板,它的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如果点燃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的蜡烛A ,在玻璃板后面的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蜡烛
B ,都无法与蜡烛A 的像完全重合,其原因是 。
8.(5
在水平桌面上,把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然后将与A等大的
蜡烛B放在像的位置,如图所示,在此试验中。
(1)他还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是:,选用此
测量工具是为了。
(2)选用两支等大的蜡烛是为了
(3)若移去蜡烛B,在像的位置放一光屏,光屏上(选填“能”或“不能”)
接收到蜡烛A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像。
9.(5分)石林中学的张江同学自备器材,主动探究“平面镜
成像的规律”,其情形如图所示,他先把一块平板玻璃垂直立
在水平桌面上,再准备A、B两支大小、外形完全一样的蜡烛,
然后把点燃的蜡烛A立在玻璃板前,又把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面,
并移动蜡烛B的位置,使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1)张江同学在做探究实验时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
(2)他选择的蜡烛B与蜡烛A的大小、外形完全一样是为了。
(3)如果把蜡烛A向镜面移动一段距离,又移动蜡烛B去与蜡烛A的像比较,会发现蜡烛A像的大小(选项“变大”、“变小”或“不变”)。
(4)如果在蜡烛A像的位置放一个光屏,光屏上承接到像(选项“会”或“不会”),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像(选填“虚”或“实”)。
10.(6分)如右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
玻璃板下方放一把刻度尺,刻度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
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刻度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
(1)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环境中进行(选填
“较明亮”或“较黑暗”);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
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
观察到,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2)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为止,这时发现像与
物的大小;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刻度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
玻璃板,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
(3)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
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
11.(5
立一块玻璃板,孙悦同学选用玻璃板而不选用平面镜的目的是为了
能看到玻璃板后面的,从而比较的大
小关系;孙悦同学把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面,可以看到
玻璃板成像的特点,关键的问题是设法确定像的位置。实验时具
体的做法是拿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跟。我们这样确定像的位置,凭借的是视觉效果的相同,因而可以说是采用了的科学方法。
物体;物与像;另一只相同的蜡烛;像完全重合;等效替代(或等量替换)
12.(5分)如图甲所示,是小明在水平桌面上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的实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