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植物引种与驯化

合集下载

植物引种驯化

植物引种驯化

(三)引种驯化的意义
1. 栽培植物起源与演化的基础; 2. 快速丰富本地植物材料的方法; 3. 解决生产者、消费者对品种需求最为经 济的手段; 4. 保护濒危植物的有效措施; 5. 为进一步育种工作提供材料;
6. 扩大栽培区域,建立稳定的生产基地。
二、引种的理论与规律
(一)、引种的理论依据
1、引种的遗传学原理 表现型(phenotype)是基因型(genotype)与环境(environment)相互作用的结果。 即P = G + E 假如把E作为定数,那么G就成为决定引种效果P的关键因素。引种驯化的遗传学原 理就在于园艺植物对环境条件的适应性的大小及其遗传。 (1)基因型反应规范: 一种基因型在各种环境条件下所显示的所有表现型,称为这种基因型的反应规范。
(2)光照阶段 指园艺植物对日照长短的反应
根据园艺植物对日照长短要求的不同,可将园艺植物 分为长日照园艺植物、短日照园艺植物和中性园艺植 物。 同一园艺植物的不同品种类型对光照的反应也不相同。 中性园艺植物的适应区域较长日照园艺植物和短日照 园艺植物都广,对引种有利。
6、其他
(1)水(或湿度) 根据园艺植物对水的适应能力和适应 方式分为旱生(如芦荟)、湿生(如蕨菜)、中生、水生 园艺植物(如莲、茭白)。
三、引种的程序
引种工作除根据上述原理作为指导外,为保证引种效果、减免浪费和损失以及所 带来的副作用,引种工作必须按照一定的步骤,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技术进行。 (一)、可行性分析 1、植物的生活型; 2、植物的分布区; 3、气候相似性; 4、主导生态因子; 5、引种地栽培技术条件。
(二)引种材料的收集和编号登记
4、纬度、海拔与引种的关系
(1)纬度相近的东西地区间引种比径度相近而纬度不同的南北地区之间引种具有较大 成功的可能性。 这因为同纬度地区气候相似,接受太阳辐射能量与日照长度、温度、雨量是相似的。 一般而言: 在高纬度(北方),冬季气温低,夏季日照长,气温年较差大。 在低纬度(南方),冬季气温高,夏季日照短,气温年较差小 。 经验表明:引种以果实、种子或花用的植物,横跨纬度要小,否则低产或失败;对引 种不以种子为主要收获目的的植物,长日照植物北种南移或短日照植物南种北移即易 于成功,往往可以高产。

第4章 引种与驯化

第4章 引种与驯化

6. 作好选择工作
引种实践-水稻引种
由南向北引种时,选择早稻早熟品种、中熟品 种 或对短日照品种反应迟钝的品种比较容易成 功。 北方水稻引至南方时,因遇高温和短日照,使
发育加快,抽穗期提早,生育期缩短,导致减
产。宜引晚熟品种,但一般不能进行引种生产。
引种实践-小麦引种

将北方的冬小麦引至南方,由于气温偏高日照变 短,往往不能顺利完成感温阶段,导致成熟期延 长,甚至不能抽穗结实。
三. 纬度、海拔、作物发育特性 与引种的关系
4、纬度、海拔: 低纬度:高温、短日照 高纬度:低温、长日照 海拔增加100m,相当于纬度增加1度。
第三节 引种的一般规律及方法
一 . 引种的一般规律
考虑作物的发育特性
注意作物对环境反应的敏感性
(一)低温长日性作物的引种规律
“春化”是主要因素 (1)原产高纬度地区的品种:向南引种,不能满 足春花的低温要求,迟熟或不抽穗 (2)原产低纬度地区的品种:向北引种,生育期 缩短,早熟,但易冻害 (3)冬播区春性品种:向春播区引种,适应,甚 至好于原产地,表现早熟、高产。因日照变长, 变强。但抗病性是一个推广的影响因素。
一. 作物的生态环境与生态类型 二. 气候相似性原理 三. 生态环境和生态型相似性原理 四. 纬度、海拔及作物发育特性 与引种的关系
一、作物的生态环境与生态类型
(1)生态因素:对作物的生长发育有明 显的影响和直接作为作物所同化的因 素称之为生态因素。土、肥、水、温
(2)生态环境:综合起作用的一些生态 因素的复合体称之为生态环境
(一)低温长日性作物的引种规律
(4)春播区的春性品种:向冬播区引种,大多为 不适应。表现迟熟和结实不良,易受冻害。春 季光照不充足。 (5)高海拔地区的冬作作物品种:偏冬性,引种 到平原大多不适,反之有引种成功的可能性。

引种驯化的原则和方法

引种驯化的原则和方法

引种驯化的原则和方法说实话引种驯化这事,我一开始也是瞎摸索。

我就想把外地的一些植物引到我们这儿来种,觉得这样说不定能种出啥稀罕玩意呢。

我试过的第一个原则就是必须得考虑引种地和原产地的气候相似性。

比如说,我之前想把热带的一种花引种到我们温带地区。

我当时也没多想,就直接弄了些种子种下去了。

那结果可惨了,就跟把热带鱼直接扔到冷水里一样,根本没法长。

所以气候相似很重要,像温度、湿度、光照这些,那得有一定的相近度才行。

我还发现,土壤也很关键。

我有次引种一种灌木,原产地的土壤是比较疏松、酸碱度偏酸的。

我把它种到我们这儿比较黏重、偏碱的土壤里,这植物就萎靡不振的。

这就好像你让一个习惯吃米饭的人突然天天吃面,肯定不习惯。

对于引种驯化的方法呢,我试过逐步引种的办法。

就像驯化小动物一样,得慢慢来。

先把植物放到跟原产地有点相似的环境里过渡一下。

比如说,我引种的一种植物,先放在温室里,调节温室里的温度、湿度等条件,一点点朝着我所在地区的正常环境去调整。

这个过程可不能着急,我一开始就是太心急了,看到植物有点活的迹象就直接挪到外面正常环境,结果很多都没熬过去。

还有呢,关于植物的繁殖材料选择。

有一次我在引种一种植物的时候就纠结是用种子还是苗木好呢。

种子相对便宜而且数量多,可有些植物种子不容易保存和发芽。

苗木呢,引种成本高,但是能够很快知道长得好不好。

这时候我就更不确定了,后来我就两种都试了试。

我才发现对于那种对环境适应能力稍微强一点的植物,种子好像也能行,但是那些比较娇贵的,还是苗木比较靠谱。

另外,我觉得在引种之前要做好充分的调查研究工作。

不能光看那个植物漂亮或者有用就引种。

比如说我之前就没做好调查,引进了一种植物,结果发现它可能对本地的生态有潜在危害,把它引进来可能会像侵略者一样,侵占本地植物的生存空间。

还好发现得早,终止了引种计划。

总之呢,引种驯化真的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每一步都得小心谨慎。

这也是我摸索这么久总结出来的一些门道了。

园林植物引种驯化

园林植物引种驯化

第23页, 共37页。
选择引入材料
1. 本地没有的新材料; 2. 与引入地植物有系统发育关系; 3. 以往有相关引种的技术记载; 4. 对改良本地植物提供新的基因资源。
第24页, 共37页。
引种材料的收集和编号登记
收集途径: 交换,购买、赠送、考察收集 登记: 材料名称 编号 来源地 引种时间 引种人 材料状况
第8页, 共37页。
2.潜在基因 生物体的基因只有在适宜的环境 条件下才能得以表达。植物的易 地栽培是在植物具有潜在的适应 基因的条件下获得成功的。
第9页, 共37页。
3.植物的发育调控
适宜的环境条件可以激活一些基 因表达, 因此原产地没有表达出来的性 状有可能在异地条件下表达出来。
关于遗传的可塑性,生理上的可 协调性和发育的阶段性.
3. 植物材料的利用目的;
4. 引种结合育种的工作程度。
第36页, 共37页。
六、引种中应注意的问题
1. 坚持“既积极又慎重”的原则; 2. 注意植物习性类型的特点; 3. 注意农业技术在引种中的作用; 4. 注意保护当地的生态平衡.
第37页, 共37页。
第4页, 共37页。
3. 归化 ( Localization ) 4. 将引种到某地成活率高的物种 划
归到相同区系从而便于引种工作, 这项工作称为归化。 5. 自然条件相似; 6. 植物自身适应性范引种驯化的意义
1. 栽培植物起源与演化的基础;
2. 快速丰富本地植物材料的方法; 3. 最为经济的手段; 4. 保护濒危植物的有效措施;
第章园林植物引种驯化
第1页,共37页。
■ 植物引种是人类为了满足自己的需 要, 把外地植物的种类品种引入到新的地 区, 扩大其分布范围的实践活动。它不仅 是古老农业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而且 对农业生产的发展和栽培植物的进化都起 到了重大作用。在发展现代化农业中引种 ■ 仍然是潜力很大的领域。

园林植物的引种与驯化

园林植物的引种与驯化

园林植物的引种与驯化作者:巴奎来源:《现代园艺·下半月园林版》 2016年第12期植物引种与驯化可以扩大植物的栽培范围和引种资源,同时,改善当地植物品种,最终达到提高当地生物多样性和改良植物特性的作用。

当前我国园林行业发展迅速,对于园林植物的多样化要求越来越高。

在这种局势下,研究园林植物的引种与驯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植物引种与驯化的概念关于植物引种与驯化的概念,学术界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定义,然而大多数学者都基本认同植物引种与驯化是通过人工干预,使野生植物发展为栽培植物,将其引入到新的环境下生产繁殖。

基于此,有学者提出,植物引种与驯化的定义应是为了满足当地人们所需,将外地优良植物品种引入本地,从而达到扩大植物品种种植范围的目的。

对于园林植物引种与驯化来说,就是将外地的优良园林植物品种引入本地,从而增加本地优良园林植物品种数量[1]。

2 园林植物引种与驯化方法在进行园林植物引种与驯化时,要根据城市绿化发展的要求,同时,结合气候相似性理论来进行。

尽量引入相似气候带或气候条件地区的园林植物,引种方法主要包括:近缘引种、种子引种、分不同年龄阶段引种、“南树分阶段北引逐步过渡”等。

驯化的方法主要有:直接引入种子进行栽培驯化法、嫁接法、逐步锻炼法、延长在圃培育年限以及采用引入地已引种过渡的植株做母株繁育新株体等[2]。

3 园林植物引种与驯化建议3.1 重点引入乡土园林植物乡土园林植物是植物适应环境的典范,不但可以显著体现出地方特色,植物的适应性和成活率也远远高于其它植物,且管理成本也相对较低。

在推广乡土园林植物时,要重点做好如下几点工作:做好工程设计工作,提升乡土园林植物的利用率;进一步提高科研力度,提升对乡土园林植物的认知;制定推广乡土园林植物的政策;提升苗木的级别和质量,提高乡土园林植物的推广效果;结合进行引种驯化和乡土园林植物推广工作。

3.2 大力推广园林植物优选及无性繁殖方式所谓园林植物优选指的是从同一种园林植物中选取表现优秀的植株,继而利用该植株进行繁殖和育苗,最终将该植株的优势基因传递下去,培育出更好的品种。

植物引种驯化

植物引种驯化

1植物引种驯化的概念植物的引种是指人类把植物转移到自然分布或当前范围以外的地方进行栽培;驯化是人们利用植物的变异性和适应性,通过选择是植物适应新的环境改变对生存环境的要求,并且能够以原有的繁殖进行正常繁殖的过程。

陈俊愉:植物的引种驯化或称为风土驯化,就是通过人类的培育,使野生的植物成为栽培的植物,使外地的植物变为本地的植物的措施和过程。

细分起来,引种时变野生为家生,使外地栽培成为本地栽培的手段;驯化则是指其整个过程而言。

驯化成功,笼统的说就是引种植物在新的植物区能完成由种子(播种)到种子(开花结果)的生理过程。

如果未能达到开花、结果阶段,就只能叫做“引种栽培”而不能叫做“引种成功”。

2植物引种驯化的意义1)增加了新的资源种类。

某些植物在当地没有分布但是十分重要,而且有可能驯化成功,如果成功地展开驯化工作,就可以增加该地的资源种类。

2)以良种替代劣种。

某些植物生长缓慢,有效成分低,或因病虫害危害严重及其他缺点,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差,通过引进优良种类即可克服上述不利因素。

3)扩大栽培范围,发展商品生产及保护珍稀濒危植物。

某些本来就有某种植物,但分布或栽培范围小,数量少,产量不多,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或者该植物属保护对象,因此,在其自然分布或栽培范围内,过大种植面积,实行集约化生产或推广种植。

这一范畴的引种工作包括A野生植物的引种驯化;B 孑遗植物和其他濒危植物的引种。

4)丰富园林植物种类。

引种驯化师迅速而有效地丰富城市园林绿化植物种类的一种有效方法,与创造新品种比起来,它所需时间短,见效快,节省人力物力。

5)发挥了植物的优良特性。

通过引种可以使某些种或品种在心的区域得到比原产地更好的发展,表现更为突出。

3西方从我国的引种1)花卉植物有月季、杜鹃2)美化绿化有珙桐(行道树)、榆树、豆梨、苏铁、银杏、白皮松、各种竹子3)果树有柑橘类、李子、猕猴桃4)其他经济作物有茶叶、大豆(美国是大豆的最大产区)4植物区系某一地区生长的所有植物的总称或某一时期地球上所有植物的总称。

园艺植物育种学(4.8)--引种驯化

园艺植物育种学(4.8)--引种驯化

第四章 引种驯化一、名词解释1.引种驯化:指将一种植物从现有的分布区域或栽培区域人为地迁移到其他地区种植的过程;也就是从外地引进本地尚未栽培的新的植物种类、类型和品种。

2.简单引种:是指由于植物本身的适应性广,以致不改变遗传性也能适应新的环境条件,或者是原分布区与与引入地的自然条件差异较小,或引入地的生态条件更适合植物的生长,植物生长正常甚至更好。

3.驯化引种:是指植物本身的适应性很窄,或引入地的生态条件与原产地的差异太大,植物生长不正常直至死亡,但是,经过精细的栽培管理,或结合杂交、诱变、选择等改良植物的措施,逐步改变遗传性以适应新环境,使引进的植物正常生长。

二、问答题1.简单引种与驯化引种的区别与联系?相同点:都是引种,即将一种植物从现有的分布区域或栽培区域人为地迁移到其他地区种植的过程,也就是从外地引进本地尚未栽培的新的植物种类、类型和品种。

不同点:(1)简单引种是由于植物本身的适应性广,以致不改变遗传性也能适应新的环境条件,或者是原分布区与引入地的自然条件差异较小,或引入地的生态条件更适合植物的生长,植物生长正常甚至更好;驯化引种是植物本身的适应性很窄,或引入地的生态条件与原产地的差异太大,植物生长不正常直至死亡,或结合杂交、诱变、选择等改良植物的措施,逐步改变遗传性以适应新环境,使引进的植物正常生长。

(2)引种驯化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使引入植物对引入地由不是适应到适应的一个过程,在时间上比简单引种要长些。

(3)简单引种一般引入接穗或其他无性繁殖材料,而驯化引种必须采用种子(或实生苗)。

2.引种驯化对我国的园艺生产产生了哪些影响?(1)丰富并改变了品种结构(2)为各种育种途径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种质资源3.如何进行引种驯化的试验研究,怎样才算引种成功?(1)引种材料的品种试验(2)生物学特性与生态习性的观测(3)适生优良品种的选择(4)配套栽培技术的试验与总结(5)引进材料的繁殖试验等成功标准:不加保护或稍加保护能正常生长,通行的繁殖方法能正常繁殖,产品质量或经济价值没有降低。

作物育种学 第四章 引种与驯化

作物育种学 第四章 引种与驯化

(2)短日照植物:在日照长的时期进行 营养生长,到日照短的时期进行花芽 分化并开花结实。如水稻、玉米、谷 子、高粱、甘薯、棉花、大豆、花生、 烟草等。 (3)中间性植物:对光照长短反应不敏 感,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都能开花。 如番茄、黄瓜、四季豆、苹果、桃等。
光照的长度因纬度和季节而变化: 北半球:夏至(6/21)光照最长,冬至(12/22)最短。 从春分到秋分(夏天), 高纬度的北方日照时数 >低纬度的南方;从秋分到春分(冬天), 高纬 度的北方日照时数<低纬度地区。
(1)高温型作物:晚春播(4/10后)、夏播作物。 高温是植物南引的关键因子。 (2)低温型作物:早春播或秋播作物。冬季绝 对低温是南种北引的关键因子。 一般说来:温度升高能促进生长发育,提 早成熟(积温够了即可);温度降低,会延长生 育期。 温度一般在北半球,高纬度地区温度低于 低纬度地区;高海拔地区温度低于平原地区。
(2)南种北引: 原产低纬度地区的高温短日
作物,有春播、夏播之分(如水稻有早稻、
晚稻)。春播品种, 感温性较强而感光性较弱
(长日照环境);夏秋播品种, 感温性弱而感光
性强。引种到北方: 不能满足对温度和短日
照要求:往往会延长生育期, 延迟成熟, 营养 器官增大;存在能否安全成熟的问题。 注意:①引早熟种;②引早稻作中稻或晚稻; ③晚稻引种距离不宜太大,引早熟种。
2、光照
光照对植物的影响主要是昼夜交替的光周 期、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一般而言,光照 充足,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但在发育上:有的对光照长短和强弱反应 比较敏感,如大豆。有的比较迟钝,如花生。 根据植物对光周期的不同反应,可将植物分为: (1)长日照植物:在日照短的时期进行营养生 长,到日照长的时期开花结实。如小麦、大 麦、黑麦、豌豆、洋葱、甜菜、胡萝卜、莴 苣、苜蓿等。

【精品】植物引种与驯化

【精品】植物引种与驯化

植物引种与驯化原理与研究进展摘要:植物引种是人类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把外地植物的种类品种引入到新的地区,扩大其分布范围的实践活动。

引种驯化的原理有两方面,遗传学原理和生态学原理。

未来植物引种与驯化的发展主要是植物园的发展。

关键词:植物引种与驯化遗传学原理生态学原理生态因子植物园发展植物引种驯化是人类社会的一项技术经济活动,其历史已超过万年,引种驯化理论的研究大约始于2500年前,可分为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时期,我国是最早开展这项工作的国家之一,近代的引种驯化理论研究则台于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说,研究中心在欧洲,在20世纪开始,现代引种驯化理论的研究进入了一个空前活跃的阶段,前苏联和我国是这一时期的重要代表.在学术文献中的解释引种驯化是指野生的和外来的草种在新的生境条件下利用其变异性通过人为作用的影响进行选择和定向培育达到变野生为栽培种的目的植物引种是人类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把外地植物的种类品种引入到新的地区,扩大其分布范围的实践活动.它不仅是古老农业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而且对农业生产的发展和栽培植物的进化都起到了重大作用。

在发展现代化农业中引种仍然是潜力很大的领域。

凡是从外地或外国引进栽培植物或由本地、外地或外国引入野生植物,使它们在本地栽培,这项工作就叫引种。

引进来的种或品种,有的表现很好,可以直接利用,有的表现不好,常常有不服水土的现象,需要采用一些技术措施,使其改变遗传性,慢慢适应新环境的过程,这就叫做驯化.引种与驯化不可分割,前者是跨越地理空间的变化,后者是穿越时间的长期过程.引种驯化的原理主要有两方面原理:遗传学原理和生态学原理。

在自然界中,每种植物均分布在一定地理区域以以一定的生境中,并在其生态环境中繁衍后代维持至今。

一、引种的遗传学原理:变异与适应是植物引种于驯化的重要基础生物体的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

引种是植物在其基因型适应范围内迁移.这种适应范围受到基因型的严格制约。

第四章 引种与驯化PPT课件

第四章 引种与驯化PPT课件
不同植物种类,其适应范围相差很大,同一植物 种类的不同品种间在适应性上也存在差异.
品种自体调节能力与品种基因型的杂合性程度有 关.
09.11.2020
引种的生态学原理:
生态型(ecotype)是对一定生态环境具有相应的遗
传适应性的品种类群。同一生态型的品种在生育期、
抗逆性和适应性方面常具有较多相似的特点
不同纬度地区的温度有明显的差异。南北间引 种时,必须了解品种对低温的要求,北方的品 种引种到南方,可能因当地温度较高而不能满 足它对低温春化的要求,致使植物只进行营养 生长而不开花结实,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09.11.2020
2、光照
光照对引种的影响主要包括:昼夜交替的光周期、 光照时间及光照强度。
引种的意义:
(最简单、最经济、最有效的育种方法)
引种所需时间短,见效快,节省人力物力,是一种最经 济的丰富本地植物种类的育种方法。
解决生产者、消费者对品种需求最为经济的手段; 引种可为各种育种途径提供丰富的种质资源。 保护濒危植物的有效措施 部分材料从原产地引种后,表现有可能超过原产地。
其中纬度的影响最大
纬度相近的地区引种容易获得成功
日照 温度 雨量等
09.11.2020
09.11.2020
主导生态因子:就是植物生长的限制因子
1、温度 温度常常是影响引种成败的具有主导作用
的限制性因素之一。 温度不适对引种植物的不良影响表现为:
①不符合生长发育的基本条件,往往造成致命伤 害,或不能生存。 ②虽能生存,但影响产量、品质,失去生产价值。
(如新西兰的猕猴桃、广西的金花茶、意大利杨树)
09.11.2020
World China的引种
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引入:核桃 石榴 蚕豆 黄瓜 油橄榄 葡萄 后来引进诸多的园林树种 ▪来自日本有:龙柏 黑松 赤松 日本冷杉 日本五针松 日本晚樱 鸡瓜槭等 ▪来自北美的有:铅笔柏 池杉 湿地松 火炬松 香柏 广玉兰 北 美鹅掌揪 刺槐等 ▪来自地中海地区的月桂 ▪来自印度的雪松 (南京市树) 最近引进则以品种为主。

引种和驯化的名词解释

引种和驯化的名词解释

引种和驯化的名词解释驯化与引种:探索物种关系的驱动力引言: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生命的宝库,其中的奇特和独特之处使得人们对其有着浓厚的兴趣。

引种和驯化作为人类与自然互动的一个方面,被视为改变物种分布和特征的原因之一。

本文将探讨引种和驯化这两个名词的解释,以及它们在生物学中的角色。

一、引种的概念引种,即将一种物种从其原生地引入到其他地理范围内,以促进该物种的生存和繁殖。

引种的目的可以主要分为经济、生态和文化三个方面。

1. 经济目的引种常常是为了获得经济利益而进行的。

许多有经济价值的植物和动物物种(如谷物、水果、家禽和家畜)被引种到其他地区以满足人类的食物需求和农业生产的需要。

此外,某些植物物种也因具备药用价值而被引种到其他地方。

2. 生态目的引种有时也用于改善生态系统。

例如,引入自然界中不存在的植物物种来控制入侵物种的扩散,以保护当地生物多样性的平衡。

此外,一些引种行为还旨在增加植物物种的多样性,以提供更丰富的生态服务。

3. 文化目的引种物种有时也是出于文化因素的考虑。

它们可能是人们追求文化多样性、观赏价值或传统习俗的一部分。

例如,将某种特殊植物引种到花园中,以美化环境或营造浪漫的氛围。

二、驯化的概念驯化是指通过基因选择和人工干预,改变野生物种的基因组和行为,使之适应人类的需求。

驯化常常与家养化和人工选择同时进行。

1. 家养化家养化是指人类将野生物种(如狼、野牛、野猪等)驯化为家畜或宠物。

驯化后的家畜往往具有更温顺、逆境耐受力更强以及更符合人类需求的特性。

2. 人工选择人工选择是指人类通过有计划地繁殖选择某一特定性状的个体,以增加或减少该性状在群体中的频率。

通过连续的繁殖和选择,人工选择能够使野生物种逐渐改变其形态特征和行为,逐步适应人类需求。

三、驯化与引种的关系引种和驯化虽然在概念上有所区别,但在实践中两者往往伴随并互相影响。

引种的过程中通常涉及对引进物种的人工选择,以使其更适应新环境。

此外,在驯化过程中,物种的引种也可能是必要的,以增加野生物种的遗传多样性。

8第八章 引种驯化

8第八章  引种驯化
•引种地与原产地各自的生态条件 •植物自身生长发育的限制因子
1.温度
温度因子最显著的作用是支配植物的生长 发育,限制着植物的分布。其中主要是年平
均温度、最高最低温度、季节交替特点等等。
2.降水和湿度 水分是植物生存的必要条件。 中国国土水分分布状况
3.光照
光照对引种的影响大致包括昼夜 交替的光周期、日照强度和时间。
植被型
地貌 特征
地带性 大气环 主要气 土类 流系统 候指标
季节 特征
吴征镒,1980《中国植被》
观赏植物生态分类
1. 地中海气候型 2. 大陆东岸气候型 · 冬暖亚型 · 冬凉亚型 3.大陆西岸气候型 3.热带高原气候型 3.热带气候型 3.沙漠气候型 3.寒带气候型
(四)园林植物生态型研究与引种的关系
六、引种中应注意的问题
1. 坚持“既积极又慎重”的原则; 2. 注意植物习性类型的特点; 3. 注意农业技术在引种中的作用; 4. 注意保护当地的生态平衡.
七、各类观赏植物引种特点
1. 一、二年生草本植物; 2. 多年生宿根草本; 3. 多年生木本植物; 4. 设施栽培类植物。
凡是从外地或外国引进栽培植 物或由本地、外地或外国引入野生 植物,使他们在本地栽培,这项工 作就叫引种。
2. 驯化 ( Domestication ) 引进来的种或品种,有的表现很好,可以直
接利用,有的表现不好,常常有不服水土的现 象,需要采用一些技术措施,使其改变遗传性, 慢慢适应新环境的过程,这就叫做驯化。
二、引种驯化的原理
(一)引种的遗传学基础 1.反应规范
生物体的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条 件相互作用的结果。引种是植物在其基因 型适应范围内迁移。这种适应范围受到基 因型的严格制约。所谓品种的适应范围, 就是这个品种基因型在地区适应性反应的 反应规范。

植物引种驯化

植物引种驯化

1植物引种驯化的概念植物的引种是指人类把植物转移到自然分布或当前范围以外的地方进行栽培;驯化是人们利用植物的变异性和适应性,通过选择是植物适应新的环境改变对生存环境的要求,并且能够以原有的繁殖进行正常繁殖的过程。

陈俊愉:植物的引种驯化或称为风土驯化,就是通过人类的培育,使野生的植物成为栽培的植物,使外地的植物变为本地的植物的措施和过程。

细分起来,引种时变野生为家生,使外地栽培成为本地栽培的手段;驯化则是指其整个过程而言。

驯化成功,笼统的说就是引种植物在新的植物区能完成由种子(播种)到种子(开花结果)的生理过程。

如果未能达到开花、结果阶段,就只能叫做“引种栽培”而不能叫做“引种成功”。

2植物引种驯化的意义1)增加了新的资源种类。

某些植物在当地没有分布但是十分重要,而且有可能驯化成功,如果成功地展开驯化工作,就可以增加该地的资源种类。

2)以良种替代劣种。

某些植物生长缓慢,有效成分低,或因病虫害危害严重及其他缺点,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差,通过引进优良种类即可克服上述不利因素。

3)扩大栽培范围,发展商品生产及保护珍稀濒危植物。

某些本来就有某种植物,但分布或栽培范围小,数量少,产量不多,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或者该植物属保护对象,因此,在其自然分布或栽培范围内,过大种植面积,实行集约化生产或推广种植。

这一范畴的引种工作包括A野生植物的引种驯化;B 孑遗植物和其他濒危植物的引种。

4)丰富园林植物种类。

引种驯化师迅速而有效地丰富城市园林绿化植物种类的一种有效方法,与创造新品种比起来,它所需时间短,见效快,节省人力物力。

5)发挥了植物的优良特性。

通过引种可以使某些种或品种在心的区域得到比原产地更好的发展,表现更为突出。

3西方从我国的引种1)花卉植物有月季、杜鹃2)美化绿化有珙桐(行道树)、榆树、豆梨、苏铁、银杏、白皮松、各种竹子3)果树有柑橘类、李子、猕猴桃4)其他经济作物有茶叶、大豆(美国是大豆的最大产区)4植物区系某一地区生长的所有植物的总称或某一时期地球上所有植物的总称。

【学习】第四章-野生植物的引种驯化

【学习】第四章-野生植物的引种驯化
整理课件
栽培的人参
野山参
整理课件
整理课件
二、引种类型
➢ 简单引种:原分布区与引入地区的自然条件差异较小或由 于引入植物适应范围较广,植物不需要改变其遗传性就能 适应新的环境条件,正常生长发育和开花结实的类型。
➢ 驯化引种:原分布区和引种地区的自然条件差异较大或由 于引种植物的适应范围较窄,植物不能正常生长,但经过 精细的栽培管理或结合杂交、诱变、选择等改良措施,逐 步改变其遗传性以适应新的环境条件的引种类型,又简称 驯化。
1)重要乡土植物的引种驯化
水杉、泡桐等的大面积推广。海南成功引种了大叶团花、
尖果苏木、八宝树、红花天料木等,西双版纳发掘利用了
望天树等。
防风固沙树种的引种驯化:呼伦贝尔草原的樟子松,成为
三北防护林的主要树种之一,另外还有梭梭、花棒、沙拐
枣、柽柳等。
整理课件
四、中国植物引种驯化的历史
➢ 4.计划引种时期:
整理课件
三、引种的意义
1.增加新的资源种类
砂仁、金鸡纳、毛地黄等植物的引种驯化成功已能满足国 内市场的需要,改变了过去这些药材依赖进口的局面。
整理课件
三、引种的意义
2.以良种代替劣种
我国的马尾松因遭受松毛虫危害严重,生长缓慢,不能达 到速生、产脂等栽培目标。近五六十年来,引进抗松毛虫 能力强、生产快、产脂量高的湿地松和火炬松,在我国亚 热带低山丘陵地区推广种植,生长良好。
温度 水分 光照 土壤 生物因素
整理课件
温度
温度因子最显著的作用是支配植物的生长发育,限制着 植物的分布。其中主要是年平均温度、最高最低温度、季节 交替特点等等。
整理课件
Example:高纬度地区的植物引种到中纬

植物引种驯化

植物引种驯化

摘要:植物引种驯化(introduction and taming of plant)是指通过人工栽培,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使野生植物、外来(外地或外国)的植物能适应本地的自然环境和栽种条件,成为生产或观赏需要的本地植物。

引种驯化的原理有两方面,遗传学原理和生态学原理。

未来植物引种与驯化的发展主要是观赏植物和经济作物的发展。

关键词:植物引种驯化原理生态因子现状意义发展方向植物引种驯化是人类社会的一项技术经济活动,其历史已超过万年,引种驯化理论的研究大约始于2500年前,可分为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时期,我国是最早开展这项工作的国家之一。

引种与驯化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是一个过程的不同阶段。

将野生植物移入人工栽培条件下种植或将一种植物从一个地区移种到另一个地区叫引种。

引种是将植物向新的生长环境定向移迁。

引进来的种或品种,有的表现很好,可以直接利用,有的表现不好,常常有不服水土的现象,需要采用一些技术措施,使其改变遗传性,慢慢适应新环境的过程,这就叫做驯化。

在学术文献中的解释引种驯化是指野生的和外来的草种在新的生境条件下利用其变异性通过人为作用的影响进行选择和定向培育达到变野生为栽培种的目的植物引种是人类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把外地植物的种类品种引入到新的地区,扩大其分布范围的实践活动。

它不仅是古老农业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而且对农业生产的发展和栽培植物的进化都起到了重大作用。

在发展现代化农业中引种仍然是潜力很大的领域。

一.植物引种驯化原理引种驯化的原理主要有两方面原理:遗传学原理和生态学原理。

(一)、引种的遗传学原理变异与适应是植物引种与驯化的重要基础1、反应规范生物体的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

引种是植物在其基因型适应范围内迁移。

这种适应范围受到基因型的严格制约。

所谓品种的适应范围,就是这个品种基因型在地区适应性反应的反应规范。

2、潜在基因生物体的基因只有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才能得以表达。

植物的异地栽培是在植物具有潜在的适应基因的条件下获得成功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引种与驯化原理与研究进展摘要:植物引种是人类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把外地植物的种类品种引入到新的地区,扩大其分布范围的实践活动。

引种驯化的原理有两方面,遗传学原理和生态学原理。

未来植物引种与驯化的发展主要是植物园的发展。

关键词:植物引种与驯化遗传学原理生态学原理生态因子植物园发展植物引种驯化是人类社会的一项技术经济活动,其历史已超过万年,引种驯化理论的研究大约始于2500年前,可分为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时期,我国是最早开展这项工作的国家之一,近代的引种驯化理论研究则台于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说,研究中心在欧洲,在20世纪开始,现代引种驯化理论的研究进入了一个空前活跃的阶段,前苏联和我国是这一时期的重要代表.在学术文献中的解释引种驯化是指野生的和外来的草种在新的生境条件下利用其变异性通过人为作用的影响进行选择和定向培育达到变野生为栽培种的目的植物引种是人类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把外地植物的种类品种引入到新的地区,扩大其分布范围的实践活动.它不仅是古老农业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而且对农业生产的发展和栽培植物的进化都起到了重大作用。

在发展现代化农业中引种仍然是潜力很大的领域。

凡是从外地或外国引进栽培植物或由本地、外地或外国引入野生植物,使它们在本地栽培,这项工作就叫引种。

引进来的种或品种,有的表现很好,可以直接利用,有的表现不好,常常有不服水土的现象,需要采用一些技术措施,使其改变遗传性,慢慢适应新环境的过程,这就叫做驯化.引种与驯化不可分割,前者是跨越地理空间的变化,后者是穿越时间的长期过程.引种驯化的原理主要有两方面原理:遗传学原理和生态学原理。

在自然界中,每种植物均分布在一定地理区域以以一定的生境中,并在其生态环境中繁衍后代维持至今。

一、引种的遗传学原理:变异与适应是植物引种于驯化的重要基础生物体的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

引种是植物在其基因型适应范围内迁移.这种适应范围受到基因型的严格制约。

所谓品种的适应范围,就是这个品种基因型在地区适应性反应的反应规范。

生物体的基因只有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才能得以表达。

植物的异地栽培是在植物具有潜在的适应基因的条件下获得成功的。

适宜的环境条件可以激活一些基因表达,因此原产地没有表达出来的性状有可能在异地条件下表达出来.引种是品种在其遗传性适应范围内的迁移.这种适应范围受到基因型的严格制约;不同植物种类,其适应范围相差很大,同一植物种类的不同品种间在适应性上也存在差异;品种自体调节能力与品种基因型的杂合性程度有关;P=G+E(P:引种效果;G:植物适应性的反应规范;E:原产地与引种地生态环境的差异)引种驯化的遗传学原理就在于植物对环境条件的适应性的大小及其遗传。

如果引种植物的适应性较宽,环境条件的变化在植物适应性反应规范之内,就是“简单引种”.反之,就是“驯化引种”。

二、引种驯化的生态学原理:原产地与引种地之间,影响作物生产的主要因素应尽可能相似,以保证作物品种互相引用成功的可能性.首先要尽量保证气候相似,要强调气候中温度条件,忽略光、湿、气、土忽略作物对环境适应。

20世纪初期德国慕尼黑大学迈依尔所提出的“气候相似论”可作为参考,他认为“木本植物引种成功的最大可能性是在于树种原产地和新栽培区气候条件有相似性的地方”。

气候条件是指光温、水湿,这就是植物个体生态的适应要求了。

这也就是后来所发展的“气候相似法”、“自然分布区气候因素确定法”和“植物类型相似确定”等(谢孝福,1994年)。

其实,能反映气候相似还有很多方法。

用美国生态学家克里门茨(F.E。

Clements)制订的“平行指示植物法”去指导植物的引种就是建立在植物个体生态研究的基础上,原苏联尼基塔植物提出的“区系发生法”也是与植物的个体生态有关,只是以区系成分及其形成历史和自然生态的形成去表述(谢孝福,1994年)。

就是我国古代对于植物引种驯化实践所总结的“相其阴阳,观其源泉,度其隰原”的“土宜论”(《诗经·大雅》)和“顺天时、量地利"的“风土论”(《齐民要术》)等均以植物个体生态为基础(许再富,1979年)。

其次考虑的是生态相似性。

作物品种形成和生长发育所处的环境即生态环境要尽量相似。

当物种移栽在另一环境中时,同一物种的变种范围内,在生物学和形态学等方面形成了与当地主要生态条件相适应的遗传类型即产生作物生态型;在温度、光照、湿度等气候条件影响下形成气候生态型;在土壤的理化特性、含水量、pH、含盐量等因素影响下形成土壤生态型;在植物与其它生物(病、虫等)间不同的共栖关系影响下形成共栖生态型。

生态环境中的主要因子有三种。

气候生态因子:温度、日照、雨量、湿度;土壤生态因子:土质、水分、pH、盐份、其他离子;生物生态因子:病虫及其它们的小种和生物型、杂草。

生态因子有主导因子,有害因子,限制因子等植物生长发育的某阶段或全过程,一个或几个因子成为主导因子.主导因子的改变常会引起其他生态因子发生明显变化或使生物的生长发育发生明显变化,如光周期现象中的日照时间和植物春化阶段的低温因子就是主导因子。

引种时除对植物原产地生态环境进行综合分析外,还应对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主导因子进行分析\确定。

植物生长发育有阶段性,这种阶段性形成是由于生态因子规律变化的结果,如季节性物候,昼夜温差等生态因子的规律性变化,导致了植物生长发育的阶段性。

每一个生态因子对植物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作用是不同的,如低温对冬小麦的春化阶段非常重要,但在光周期阶段却成为有害因子.在众多环境因子中,那些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繁殖、数量和分布起限制作用的关键性因子叫限制因子。

植物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虽然其生态因子不是等价的,即所需要的量不同,但却具有同等重要性。

如果缺少某因子,便会影响其正常生长发育,甚至致病死亡,且任何一种因子都具有不可代替性和同等重要性。

此外,在一定条件下,某一因子在量上的不足可由相近生态因子的增加或加强而得到补偿,且可获得相似生态效应,如增加CO2的浓度,可补偿由于光照减弱所引起的光合强度降低的效应,即生态因子的可调剂性或补偿作用;如降雨量、湿度补偿温度;湿度补偿土壤酸度。

有些生态因子,如光、温、水、土壤养分等,直接影响或参与生物新陈代谢;另一些生态因子,如海拔、坡向、纬度、经度等,通过影响光、温、水、土壤等因子,间接作用于生物。

达尔文的遗传变异学说中提到,植物具有适应风土的能力,新的环境下能产生遗传变异适应新环境。

外界环境的改变、器官运动、有性或无性杂交是植物变异的源泉。

在自然界或人工引种条件下,通过自然选择或人工选择都可以保持、发展植物有利的变异、促进植物驯化。

驯化是植物对新环境的适应,选择是人类驯化植物的基本途径。

同一种植物分别于不同地区的不同个体、会产生多样性的变异或地理小种或类型。

引种时注意植物地理分布与不同分布区种以下的分类单位。

米丘林的风土驯化中提到利用遗传不稳定、易动摇的幼龄植物即实生苗使其在新的环境下,逐渐改变原来本性,适应新的环境条件,达到驯化效果.采用逐步迁移播种的方法,使其逐渐移向与引种地相接近的地方,接近适应预定的栽培条件。

两地差异在植物可忍受范围内,可引种大苗或无性系苗木,加快引种速度。

如果引种植物在引种地与原产地比较,不需要特殊的保护措施,能够安全越冬或越夏,且生长良好。

没有降低原来的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

能够用原来的繁殖方法(有性或无性繁殖方法)进行正常的繁殖。

没有明显或致命的病虫害。

则说明植物引种驯化成功。

植物引种与驯化的研究进展我们今天在园林中看到的姿色各异的桃、李、竹、梅和人工林中种植的松、杉、桑、茶,都是经过人类的世代驯化而变成人工林树种或园艺品种的。

现在栽培的人工林树种在林木树种中所占的比例是很小的,仅在5%左右.大量的林木遗传资源尚未被开发利用,也就是说,大量的野生树种还没有得到驯化。

不仅中国,世界其他国家亦是如此,人类对于自然资源的认识还是十分有限的。

近年来,随着“生态园林城市"概念的提出,国内外地被植物及推广应用的研究发展很快。

对地被植物的研究,如地被植物的种类、生态习性、适应性及推广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已成为现阶段的重要工作。

随着地球这个我们共同的家园越来越一体化,在植物方面,从16世纪开始,逐渐有植物园建立起来。

来为引种驯化,保护植物作出贡献。

从20世纪中期起,世界植物园的发展进入到第三阶段。

这个时期,世界植物园经历了巨大的发展。

发展中国家为了开发、利用和保护自己的植物资源纷纷建立植物园,全世界植物园的数量很快上升;欧、美工业发达国家的植物园的重心,越来越倾向于教育和全球生态问题带来的物种保护与理论研究。

20世纪70年代以后,物种保护成了所有植物园关注的焦点。

进入21世纪,植物园的功能,专业领域和内容的综合性、交叉性和复杂性,以及全世界2000余处植物园的共性与个性的研究,已使植物园形成相对独立的一门学问。

未来植物园的发展应该依然是引种驯化的研究重点。

植物引种、驯化是植物园最重要的任务,虽然农、林、园艺、医药、畜牧等很多部门都在进行植物引种驯化工作,但只有植物园将植物引种驯化作为主要工作,并且大规模地进行。

植物园中种植的植物种类多的已达四五万种(邱园),少的只有一二百种(美国加州森林植物试验站植物园)。

但不管是多是少,这些植物,无一不是引种驯化的结果。

两三百年以来,各国植物园的工作者们,根据引种驯化理论,运用引种驯化方法,使各种植物从野生变为栽培,从国外变为国内,从南方变为北方,从无用变为有用。

其中,各种野生植物的引种驯化工作占有最重要的位置.它们当中,已有大量种类经过植物园引种驯化后,被用于生产实际,并且发挥着巨大作用.植物引种与驯化的研究进展应该是在引种驯化中运用更多先进的生物科学技术,同时利用信息技术,例如;生物引种信息咨询系统进行生态相似性的调查计算等。

使引种驯化更容易成功。

总之,未来将有更多的植物引种驯化到对人类有利的方面,在地球上的植物分布越来越趋于一体化,保护濒危植物,同时保持生物的多样性。

林木引种技术讲座(引种驯化;引种的概念和意义;引种的理论基础;引种驯化的程序和方法)第一节引种的概念和意义一、引种的概念指将野生或栽培植物的种子或营养体从其自然分布区或栽培区引入到新的地区栽培的方法。

广义的引种:是指从外地和外国引进新植物、新品种以及和遗传育种有关理论研究所需的各种遗传资源。

狭义的引种:将园林植物品种从原有分布范围引入新的地区栽种。

简单引种:引种地与原分布区的自然条件差异较小或引种植物本身适应范围较广,只需采用简单的栽培措施就能适应新环境并能正常生长发育.驯化引种:引种地与原分布区的自然条件差异较大或引种植物本身适应范围较窄,只有通过人工措施改变其遗传组成才能适应新环境,或者必须采用相应的农业措施,使其产生新的生理适应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