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陕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几个深层次问题
在陕西调研报告
在陕西调研报告
《陕西调研报告》
近期,我们对陕西进行了一次全面调研,旨在了解当地的经济发展情况、社会状况以及人民生活水平。
在陕西的调研过程中,我们深入到城市和农村,与当地政府官员、企业家、农民以及普通市民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调查,以获取真实的信息和数据。
首先,我们对陕西的经济发展进行了调研。
陕西作为西部地区的重要省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悠久的历史文化。
我们发现,陕西的经济结构正在逐渐向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转型,但传统产业仍然占据着重要地位。
特别是在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上,陕西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其次,我们对陕西的社会状况进行了调研。
我们发现,陕西的城乡发展差距依然存在,尤其是在基础设施建设、教育资源和医疗卫生领域。
农村地区的贫困问题依然比较严重,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帮助。
最后,我们对陕西人民的生活水平进行了调研。
我们发现,虽然陕西的经济发展还存在一些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但大部分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尤其是城市居民,他们的收入水平、文化生活和生态环境都有了很大的改善。
综上所述,陕西在经济发展、社会状况和人民生活水平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和困难。
我们建议政
府和各界人士继续加大对陕西的关注和支持,共同推动陕西的经济社会发展。
浅谈社会发展的评价尺度
的问题 ; 社会发展理论与建立社会保障机制等具体问题。 如何确立
社 会 发展 的评 价尺 度 , 些学 者认 为 , 当社会 发 展评 价尺 度 的东 一 充 西必 须是 内在 的 . 是存在 于 社会 有机 体及 其 运行 发 展之 中 ; 即 必须 是客 观存 在 的“ 尺 ”必须 具备 真理 评判 和 价值 评判 的双 重功 能 , 标 ,
文 化 万 象
浅谈社会发展 的评价尺度
蔡 婷
( 师范 大学 , 西安 7 06 ) 陕西 陕西 0 2 1
摘要 :通过 对社 会发 展 的评 价 尺度 的研 究现 状 、 在我 国的发 展、 和未 来 的发展 趋 势 的 阐释 。 了解 以人 的全 面发展 为社会 发展 的
呢? 笔者 认 为我们 应从 我 国 的国情和 实 际发 展状 况出发 。 以我们 已
文章 编号 :6 3 2 (O 1- 2 9 0 17 - 1 2 l )0 0 0- 2 1 1 1
长, 就可以认为该社会是不断发展的: 经济水平是衡量社会发展与 社会发展是指包含经济、 政治、 思想文化等一系列的社会存在
的总 体发 展 。但 是 社会 的发 展是 否满足 人 类 自身的 需要 。 符合 是否 历史 前 进 的方 向, 观 上存 在 一个 评价 尺 度 , 有有 这 个评 价 的尺 客 只 度人 类 才能 一步 步 的向 我们 所追 求 的终极 标 迈进 .这 个 终极 目标 是我 们经 常说 的 幸福 , 以 什么 为社会 发展 的评 价尺 度 才合适 呢 ? 那
中 图分类 号 : C1 文献 标识码 : A
2社会发展评价尺度 的分类 .
2 . 1以经济 发展 为评 价尺 度
以 经济 增长 与 否作 为社 会 发展 的评 价 尺度 , 种观 点认 为 , 这 科 技 发 展和 工 业进 步 是社会 发 展 的重 要标 志 ,社 会 的经济 是 逐渐 增
机遇、挑战和问题
利 益 诉 求 日益 多样
社会利益关 系日 益复杂 , 群众诉求更加多样 化.腐败现 象不同程 度存在 , 统筹 兼顾各方、 满足群众新期盼新要 求的难度加大, 防范各类 突发事件的压力增 大, 化解各种风险、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任务艰 巨
◎ 河 南 群 众 物质 文 化 需 求更 加 多元 , 社 会公 平 正义 日益 关切 对
等化 , 对缩小 收入分配差距 、 加快实现 共同富裕 , 对满足精
在高位 求进 、 不进 则退 的基调 下 , 将积极 迎接快 速发展 带 来的挑 战。 另外 , 革 目前 已成 为共识 , 然社会 主义市 场经 济 改 虽 体制不 断完 善 ,但影 响发 展的体制机制 障碍依然存在 , 改 革攻坚面临深层 次矛 盾和问题 。
童亘± 间题
人 口老 龄 化 加 剧
◎上 海
常住人 口总量快速增长 , 口老龄化程度加剧 , 人 基
本 公 共服 务 和社 会 保 障 压 力加 大 ◎河 南
作 为一 个发展 中的人 口大省 ,加强社会 建设 和管 理、 促进和谐稳定任务更为繁重 .
主流文化建 设滞后
◎广 东 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人 民精神文化需求 日 旺盛 , 趋 社
尤其是新一代 异地务工人员融 人城市的诉求更加强 烈 , 社 会治理模式 亟待创新 。 城市人 口的快速膨胀也成 为一个 不可忽视 的问题 , 上
■
海提 出 , 常住人 口总量 快速增长 , 口老龄化程度加 剧 , 人 基 ( 总第3 2 ) 3 期 ■潮 21 02年 第 7期
lljUN YU J DANG DAI
的 不 稳 定性 不 确 定 性 上 升
◎上 海
浅谈陕西如何打造国家西北地区物流枢纽
作者简介:冯辉(1999— ),男,汉族,陕西西安人。
主要研究方向:物流管理。
一、大西北的龙头我国的西北五省,即陕西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海省、甘肃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
在西北地区中,西安经济、科研等综合实力比较突出,起到了地区龙头作用。
西北五省部分数据行政区\事项面积/万平方千米人口/万GDP(2019年)/亿陕西省213835.4425793.17新疆维自治区166.492444.6713597.11青海省72598.382965.95甘肃省45.372625.718718.3宁夏自治区6.64681.793748.48根据上述的表格,我们可以得知:陕西省在大西北地区人口比例占比37.65%,经济总量占比到达到了47.04%,接近地区总量的一半的。
在软实力方面,我们就拿教育来说,在西北地区大学排名前十中,陕西q地区的高校就占到了7所我们以上拿陕西的硬性实力的经济总量和软实力的教育方面来进行了简要的阐述,足以体现陕西在西北五省中的实力的强劲,所以它也就是大西北地区的龙头。
二、新一线之秀而近些年来,西安作为西北地区唯一进入选的新一线城市,并且多年进入这个榜单,这是对西安乃至陕西在西北地区龙头地位的肯定。
2018年1月,西安成为国家中心城市。
2020年4月,西安跻身于超大城市行列。
以上只是西安这些年部分成就。
他们足以体现西安在现代化,乃至在本地区的重要性与辐射带动作用,这无疑是对西安乃至陕西在本地区的地位的肯定。
三、陆港——西部雄心西安陆港成立于2008年。
这在我国陆港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这是西部地区走出去的重要一步;20110年,西安保税港物流中心通过验收;2013年开通长安号中欧班列;2014年获得自己专属代码(CNXAG);2018年延安陆港设立……这些对于陕西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徐德洪教授说过,在新常态下,重心向西-一带一路-中西崛起。
这些都是一连串的反应。
对于深处西北的地区,陆港将赋予它新的机遇与优势。
推进陕西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思考
收入的差距 E益拉大 , t 已带来许多社会问题。特别是 由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 , 民就业不 农 充分 , 部分失地农民因不满情绪导致上访 , 带来了社会不稳定 的隐患。 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 , 就是 要协调推进工业化 、 城镇化和农 业现代化 , 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 、 生产要素在城乡
二元结构突出、 城市化滞后 、 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缺乏内在的有机联系。这种城乡分割的体制性障 碍 和发展失衡状态 , 造成 了“ 三农” 问题的现实困难 , 农村小康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大难 点。 因此 ,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 阶段 , 必须突破就“ 三农 ” 三农 ” 论“ 的思想束缚 , 打破城乡分割 的传统体制 , 推进以城带乡 、 以工促农 , 以工业化和城市化带动农业农村现代化 , 形成城 乡互补共
化、 城镇化 、 现代化加快推进 ,00 2 1年已迈入万亿元大省行列。但由于历史条件的制约 , 特别是长 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没有根本消除,工农关系不协调 、城 乡关系失衡的局面 尚未从根本上改 变, 制约科学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 , 经济总量依然偏小 、 居民收入水平较低 、 城镇化和外向 转型发展 、 和谐发展 、 协调发展 、 发展 ” 创新 和建设 西部强省这一 目标 , 就要坚持科学发展 , 更加注 重 以人为本 , 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 更加注重统筹兼顾 , 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 民生 , 促进
点, 新农 村经济管理制度, 创 加快形成具有 陕西特色 的城 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 关键词 : 陕西; 乡一体化 ; 城 西部 强省: 学发展观 科 中图分类号 : 1 74 F 2 .1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 编号 :0 2 7 0 ( 0 1 1 — 0 1 0 1 0 — 4 8 2 1 )0 0 8 - 3
浅谈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笔者就 当前的农村 工作实际 , 对农村经 济发展 中存在的 问题 、
解决措施浅谈一下个人粗浅的见解。
一
农村经济运行中存在 的主要矛盾和 问题
经营企 业实行产供销一体化服务 , 将化肥营销网络延伸到 乡村 ,
直 接让 农 民 受益 。 二 是 加 强 农资 市 场 管 理 , 农村和 农业结构矛盾依 然突出 ,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 。表 降 低农 资 流 通 成 本 ,
1 . 发展现代化农业 , 千方百计提高农业经 济收入 。加快农 群 体 集 中 ,实现 农业 产 业 化 和 规 模 化 。 6 . 积 极 推 进 农 业 产 业 信 息 化 建 设 。 优 化 资 源 的 配 置 ,提 高
构 , 粮 食生产要 以增收为 目的 , 要以生产质量高 、增加 值多的 资源配置 的效率 ,实现资源高效 配置。结合农村实 际,在有条 农产 品为主 , 要 积极发展粮 食产品的深加工 , 把粗 放生产经营 件 的地方 ,逐 步建立农村计算机 网络。通过计算机 网络 把农业 模式转变 为集约生产 经营模式 , 提高粮食 生产的综合效益 。优 科 研 成 果 、 农 业 生 产 技 术 、 农 产 品 供 求 信 息 、农 业 和 农 村 经 济 化 农业产 业结构 , 大力发 展特色农业 、畜牧 业、林 果业 、水产 发 展 政 策 传 递 给 农 业 生 产 者 、经 营 者 和 消 费 者 , 以指 导 农 业 生 业和蔬菜 业等 , 优化农产 品品质结构 , 提高农 产品质量安全水 产 经 营 、 农 产 品 流 通 和 消费 。要 充 分 重 视 农 村 的基 础 教 育 和 农 平和市场竞 争力。优化农 业区域布局 , 为 了避 免地 区之 间产业 民的技术培训 , 从 文化程度 和经营技能上切实提高农民的素质 , 过度雷同 , 实现规模 经营 , 形成区域整体优势。
浅谈陕西省地方金融机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合作金融机构有大约 2万家法人 机构 ,资产 了华弘证券 ,西部证券 正积极争取上 市 ,但 速发展 , 控制和激活本地金 融资源而设立的。
总额为 4 . 4万亿元 , 农村 信用社结束连续 l 都尚未发展成 为在全 国有影 响的大 型券商 。 0 年亏损的局 面,经营效益 明显好转 。 目前 ,地方金 融机构积极 探索和实践联 3 省 内保 险公 司发展 中存在 的问题 . 通过 十几年发展 ,不仅 为地方经济 的稳定和 发展作 出了积极贡献 ,而且成为全 国性 的金
实现国内 A 股上市 。农村信用社深化改革试 理滞后等问题 。
发展地 方金融机构 ,既要结合我 省经济
和金 融发展特点 ,突 出重点 ,解决急需解 决
点取得重要 进展 ,风险责 任和管理职责顺 利
移交省级政 府 ,历史包袱得 到初步化解 的问题 .
永安保险作 为西部地 区为数不多 的保险 融机构 。与中部和发达 地区相 比,我 省经 济 公司之 一,基础条件较好 ,在全 国 2 多个省 发展 的总 量较小 ,优势 产业 和产业集群还 相 O 家大型金融 机构金融 资源的分配 中不具有 优
合重组 、 区域经营的模式并取得重大突破 。 跨
金 研究 融
砷 不牟 终 所寺 苍 }
忑
Fb a 20 em o 9
浅谈陕西省地方金融机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张 丽 娜
( 西安 国际信托有限公 司,陕西西安 7 00 ) lo 1
【 中图分类号18 27 【 F 3 . 文献标 识码 1 【 A 文章编号lo 99 4 (0 90.0 4O lo —6 62 0 )20 O I2
务地方 ,与地方经 济的持续 发展休戚与共 。
白永秀教授简介
白永秀教授简介白永秀教授简介白永秀,男,1955年3月生,陕西清涧人,汉族,中共党员。
现任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西北大学MBA中心主任、西北大学现代企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主要兼职:陕西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咨询委员、省有突出贡献专家、“省三五人才”;是中共中央党校国情国策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宁夏大学等多所高校的客座教授;是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工业经济研究与开发促进会常务理事、陕西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副会长、陕西省宏观经济研究会副会长;是银河自动化等多家公司的独立董事和高级顾问,是西安市、铜川市、榆林市等多家地方政府的经济顾问。
主要简历:1974年1月——1977年12月在陕西清涧县工作,先后任后坪小学校长、高杰村公社团委书记;1978年1月——1982年1月在陕西师范大学政教系上学,获学士学位;1982年2月——1986年8月在汉中师范学院政法系任教,任系主任助理;1986年9月——1989年7月在陕西师范大学上经济专业研究生,任研究生会主席,获硕士学位;1989年8月——1993年11月在陕西师大政教系任教,任政教系副主任,期间于1991年被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93年——1997年在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任教,任副院长兼西北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期间于1995年被破格晋升为教授;1997年11月调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任教授、博士生导师,1999年起任西北大学工会副主席、西北大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院院长;2000年10月起任经济管理学院院长。
其中2000年5月——9月被借调到国务院体改办,起草《西部大开发中的体制创新及政策建议》的报告。
主要研究成果:主要从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现代公司制度研究,1984年以来先后在《中国软科学》、《经济管理》、《经济学家》、《求是·内部文稿》、《人民日报》等报刊杂志发表学术论文480多篇,其中被《人民日报》、《新华文摘》、《经济学文摘》、《高校文科学报文摘》等转载、转摘120余篇(次),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复印41篇。
浅谈陕西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浅谈陕西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摘要: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持续深入,带动了农村地区的快速发展,农业经济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农村产业结构也趋于多元化,城乡发展差异逐步缩小。
在乡村振兴视域下推进生态农业经济发展,有助于优化乡村环境,促进乡村振兴,提升资源利用率,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为了确保农业发展达到提质增效的目的,应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引入绿色生态农业模式,延伸农业产业价值链,通过科技的引领作用,加快现代农业的发展步伐。
本文分析了影响陕西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并结合农业发展需求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陕西;农业经济;发展引言农业经济不仅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要素,而且和国家经济发展息息相关。
近年来,我国不断提高对农业发展的扶持力度,在农业经济方面取得一系列骄人成果。
通过研究和调查相关资料,探究对陕西农业经济发展造成影响的相关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的发展对策,对于稳定陕西农业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陕西农业发展的特点1.1 水资源特点陕西省地处西北黄土高原中部,是以旱作物农业为主的省份,旱地面积有3600 万亩,占全省耕地面积的 67%,其中,渭北旱塬面积 1560万亩。
陕西水资源十分贫乏,人均和亩均水资源拥有量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天然降水又不充足,年降水只有 400~600 毫米,降水主要集中在 7、8、9 三个月,占年降水量的 50~60%,主要粮食作物生长期内降雨很少,远远不能满足农作物生长需要。
受水资源的制约,旱区耕地的农业生产水平普遍低而不稳,往往是旱区减产,全省减产,旱区增产,全省丰收。
1.2 果业特点陕西省水果产业在全国乃至全世界果业产业格局中举足轻重。
特别是苹果产业,陕西省作为全国唯一符合苹果生产七项生态指标的最佳适宜区,以苹果为主的果业是改革开放以来陕西农村经济发展最快、效益最好的产业之一。
2020 年建成连片苹果面积 460.5 万亩,占全省苹果总面积的 82%,产量 300.8 万吨,占全省苹果总产量的 76.8%,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连片苹果面积最大的生产基地。
从基层工作者的角度浅谈“三农”问题
盾 ,问题的根源不在农村,而在于宏观的经济和国家政策的取
向,解决农村的发展 、农业的增效 、农 民的增收 问题 ,既是在 “ 三农”之外 ,又要在 “ 三农”之内,既要在近期又要在长期 。
1 “ 农 ” 问 题 的 症 结 三
当前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中出现一系列需要解决的问题 : 例如 , 民收入问题 ,负担 问题 , 农 劳动力转移问题等 , 这些问 题 ,早在 2 世纪 8 年代就 已出现 ,只是那时问题还没有累积 0 0 到现在这种程度 。 另外 , 在农业 、 农村和农 民中的诸多问题并 不是并列关系 , 也不是在同一时期发生的 , 其中诸多问题是相 互联系的 。因此 ,在解 决 “ 三农 ”问题时 ,不能简单地罗列问 题 ,应该找 出事关农业 、农村经济社 会发展的核心和关键所 在 ,并分析其原 因 。 目前的 “ 三农 ”问题和过去 的 “ 三农 ”问题发生 了本质的 变化 。 去我们讲的 “ 过 三农 ”问题仅仅表现在宏观层面上的一 个产量 问题 ,或者说是 食品卫 生问题 ,现在的 “ 三农 ”问题 已 经 从食品卫生演变成一 个以收入 、消费和就业 为中心 的经济 和 社会 问题 , 问题 的核心是农 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 , 以及与城
在 “ 三农 ”之外 ,我们改革 的 目标是要实行城乡一体 化, 因此 , 解决 “ 三农 ”问题要把农村的文化和经济 发展纳入一体 化进程 。 了实现这个 目标 , 为 无论是长期还是近期 , 关键是要 解决农村劳动力转 移问题 , 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 问题 , 围绕这 些问题需进行人 口政 策 、 教育管理 、 就业政 策 、 会保 障机制 社 和财税政 策的改革 。 城 市的公共财政体制应 为农村剩 余劳动力的转移创造条 件, 只要有稳定 的就业机会和固定工作 的农 民工 , 在社 会福利 和公共服务上都享有与当地城市人一样的待遇 , 只有这样 , 农 民工及其家属才有在城市定居的可能 , 加速城市 化进程 , 促进 农村 劳动力的转移 。进城务 工的农 民已经成为产业工人 的重 要组成部分 ,为城市创造 了大量财富 , 提供了税收 , 城市的基 层政府应切实把进城农 民工的职业培训 、 子女教育 、 劳动保障 极其他服务和管理 , 纳入正常预算 。 对公共服务 的需要也将 由
陕西省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村乡科技XIANGCUN KEJI34XIANGCUN KEJI 2021年3月(上)陕西省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段兆瑞江凤香(西安培华学院,陕西西安710125)[摘要]农业产业集群是发展县域经济、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组织基础,但陕西省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进一步促进陕西省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策略,为推进陕西省农业经济发展献计献策。
[关键词]特色农业;农业产业集群;乡村振兴;陕西省[中图分类号]F323.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909(2021)07-34-2庞程等指出,为加强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需要提升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创新能力,推动智慧农业发展,提升现代农业的科技含量,建设现代农业的经营体系,构建现代农业创新发展机制[1]。
卓武扬等指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升级农业产业集群,需要加强政策引导,促进与高校的合作,加强涉农企业自主创新;不断调整和优化农业集群的内部组织结构,提高各类主体参与农业产业集群的积极性;重视农业产业链延伸,注重特色农业品牌策划,不断拓展销售渠道,促进特色农业和其他产业融合[2]。
唐燕指出,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形成的影响因素包括自然资源、基础设施、科技进步、市场推动以及政府、农户和加工企业等,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各地乡村充分挖掘自然资源禀赋,大力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注重专业化生产、品牌化和规模化经营等,全面促进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发展[3]。
已有的文献论述了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影响因素等,对于本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农业产业集群的含义及特征从古至今,农业都是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的基础。
经济市场环境的改变对农业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农业产业集群应运而生。
农业产业集群的出现满足了经济发展需求。
农业产业集群,指在某一特定领域中大量联系密切的生产者、企业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是能提高农业生产力和增强农业产品竞争力的新型产业组织形式[4]。
浅谈陕西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几个问题
2 生态环境建设 的对 策 、 ①植树种草 , 营造区域 良好环境。水资源严重 短缺 , 追根溯源 就在
于植被遭到严重破环。解决这一问题 , 必须标本 兼治 , 讲求 实效 。在空
间布局上 , 应坚持。 北草南林 的原 则。陕北地 区土地广 袤、 土层深 厚 , 种草投资少 , 期短 , 周 覆盖广 , 效 快, 见 可为 畜牧业 发展创 造 ①森林资源分布不均 , 森林覆盖率低。省内森林 主要分布在 秦岭、 降雨量少 , 陕南地区光照充足 , 雨量充沛 , 山多地少 , 且 有利 于优势产业 巴山、 关山、 黄龙山和乔 山 5 个林区。五个林 区土地面积 占全省总面积 良好 条件 ; 的4%, 4 而森林 面积 占全省森林面积的 7 % , 8 森林覆盖率达到 5 % ; l 其 开发 , 突出发 展经 济林木 , 退耕还林 、 应 走 封山 育林、 植树 造林 、 科技兴 关中平原 区应结 合农业综合开发 , 培育 田间林网 , 大揭 “ 四 余地区的土地面积占全省 的 5 % , 6 森林 面积 只占全省 的 2% , 2 平均森 林 的新路 子 ; 旁 植树 , 高森林 覆盖率 。 提 林覆盖率只有 1 .% 。最突 出的表现在陕北黄土高原区。 3 1 ②水土流失仍然严重 。目前 , 全省 1 . 5万 k 土流 失面积 在 07 m 水 ②调 整结构 , 固退耕还林还 草成果 。实施水土保持 生态建设 , 巩 要 中, 中强度以上水土流失 面积 4 2 k . 万 m 。从区域分布看 , 陕北、 渭北水 适应 新阶段农业 生产结 构调整 的形势 , 由以粮为 主的 自给 自足 型农业 以发展 特色 农业 、 效益 农业为调整 土流失最为严重。全省年输入 黄河 、 长江 的泥 沙量达 9 2 吨 , .亿 占全 国 向以林牧业 为主的生态 型农业转变 , 江河输沙总量的 15 其中入黄河泥 沙 8 吨, /, 亿 占三 门峡以上地 区输沙 的重点 。陕南要 充分利 用丰富的生物资源 , 进一步开发名 优稀特产品 , 优化水稻 品种 , 扩大油 料作物 ; 陕北要发挥 区位 优势 , 发展 林果业、 饲草 量的 5 %。 0 畜牧业 , 果树 品种 , 优化 建设 生态农业 ; 关中要 以粮 果菜牧 为重点 , ③土地沙漠化问题十分突 出。陕西是我 国北方沙漠化 分布较广的 业 、 改善品质 , 逐步向多种经营 、 质专业品种 转变 , 优 建 省区之~ , 风沙区年输 沙模 数为 50—50 t m a 局 部地 区高 达 1 开发后续优质品种 , 0 0 0 k ・ , / 万 tk ・ 。沙地绝大部分分 布在陕北长 城沿线 风沙地带 , /i a n 属毛 乌素 成绿色食品基地 。 沙漠的南缘 。现有沙漠化土地 3 . 6 3万 h 其 中中强度 以上沙漠 化土 m,
浅谈农村经济发展战略中的几个问题
经 济 观 察
理: 作。延安市20 0 4年调查评估 时饮 水不安全人 口 7 . 42 8
万 人 ,120 F 0 5年 饮 水 安 全 工 程启 动 实 施 以来 , 市 已解 决 全 了4. 2 2万农 村 人 疆的饮 水 安 全 问题 。20 8 0 8年 , 村 饮 水安 农
一
、
农 业生 产 经 营小 规 模 与 大市 场 的 问题
家庭 联 产 承 包 责 任 制 这 种 “ 小 型 ” 济 保 持 了农 民生 超 经
调动 了广大农 民的生产 积极性 , 使农业 农业灌溉提供水源保障 ; 饮水 工程 位于延川县境 内 . 黄河 分 产经营的主体地位 , 但随着社会主义法制 的建立和 两 期 实 施 ,I 概 算 投 资 l. 一程 : 02 6亿 元 . 划 日词 水 5万 m , 和农村经济得到 了快速发展 。 计 其 在某种程度上已成 为发展 市场 1程建成后将解决延川县城 、 永坪石化 业 区 、 姚店工业新 逐步完善 , 弊端 日益显现 , 一是与市场农业对资源配置合理性 的要求相矛 区 技延 安 市 的生 产 生 活用 水 问 题 。1 程 已经 正式 立 项 ,0 8 农业 的制约。 - 2 0 从 家用机械 、 技术和资金等生产要素的 年1 2门 1 7口举 行 。开 T 典 礼 。这些 工 程 由 于投 资 多 、 模 盾。 目前农村劳动力 、 r 规 小 机 大, 前期 丁 作 难 度 都 比较 : 但 延 安 市多 年 锲 而 不 舍 、 终 配 置看 , 规模 生 产存 在 着 劳 动 力过 多 浪 费 , 械 化 程 度 低 、 赶, 始 增加 了农 产品生产 盘 一 , 终 促 成 了项 目立 项 上 马 , 大 项 目解 决 了水 资 源 开 技 术水平不高和投入单薄等不合理状况 , } 最 】 用 成本, 降低 了市场竞争力 。二是与市场农业对经营方式 规模 发利 l 方 面 的大 难题 } } j 使得分敞经营 的产 品即使与市场 对路 , 也会 ( )t 一 S 方位着力 延安市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上不搞“ 单 的要求 相矛盾 , j是与市场农业开放 打 一” 头疼医 , r 和“ ・ 脚疼医脚” 而是着 眼于长远 发展 , , 兴建 因缺乏规模而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 三 性、 灵敏性 的要求相矛盾 。由于思想观念 问题和市场的不确 水 资源 塌蓄利州 程 , 推行节 水型社会 建设 , 防止治理水污 农民对市场变化反应迟钝 , 灵敏度不高。 染, 解决人畜饮水 难 , 防治水土流失 , 实施生态修 复各项 定性 , 笔者认为 , 实现 小规模生产与大 市场的顺 利对接 , 就是 措 施 综 合运 用 . 但 为水 利 发 展 营 造 了 难 得 的 机 遇 , 且 推 不 而
浅谈延安市经济结构与发展的优劣势
为主, 第一产业增 加值 占到全市 经济总量 究延安市经济发展的优势 主要体现在 以下
的 5 %以上 。改革 开放后的 2 0 0多年延安 几 个 方 面 :
市从本地实际 出发 , 坚持 ” 依托资源 , 面向
活力。
二、经 济发展中的劣势和存在的主
要 问题
一
25倍 ,原 油 加 工 量 7 66万 吨 , 比 . 7. 20 0 0年增长 25 ,其增幅 比固定资产 .倍
4 个地 区经济 发展 既有它 的优势 , 净额低 9 %。处 于工业行业第 二位的煤
4 独特 的产业 优势 。 、 延安 的经济 产 必然有它的劣势和问题 ,作 为研究一个 炭 工 业 固 定资 产 净 额 l.l亿 元 , 比 5 9 业结构 比较独特 ,但 为延安的城市 建设 地 区的经济发展状况 ,更重要 的是要 密 2 0 增长 86 0 0年 . 4倍 ,生 产原煤 7 48 3. 9
1 、经济发展 的基 础优势 。 十 五 ” ” 时
市场 , 择优发展 , 重点突破 ” 的经济发展战 期是延安市历史上经济发展较快 、 较好 , 运 是城市建设最快 、 略 ,在 农村 积极推 行联 产 土地 承包 责任 行质量较高 的一个时期 , 制, 在城 市不 断深化 企业 内部改 革 , 积极 人民得到实惠最多 的一个时期 ,加之国家 推行企业改 制 , 全市经 济结构发 生了明显 宏观调控 的政策极为有利于延安市发展经 变化 , 第二产业特别 是工业在全 市经济总 济 ,为全市实现 ” 十一五 ” 规划和建设 西
本店资源来源于互联网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请下载试用者二十四小时后删除试用后请购买正版的资源
以陕西为例浅谈构建文化强省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一
方 面由于大家对文化产业认识不足 , 文化产 品的市 场化程度
和文化人 才建设工程 。这是陕西省站在新 的历史起 点上 , 权衡 低, 使大量的文化资源 闲置, 加之文化产业结构不够合理 , 对市 时势而做 出的重大文化战略部署 , 真正为文化强省确立 了坚 强 场 分 析 不 够 充 分 , 以满 足 市 场 需 求 , 重 的 制 约 了 陕西 文 化 难 严
二、 陕西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 足
() 1落后的观念严重影 响着发展文势
() 1 文化 产业蓝图绘制宏伟。为了促进 陕西文 化产业 的大 文化 管理体制机制不够灵活 , 改革观念滞后 。许 多文化产业还 发展、 大繁荣 , 陕西省委提 出了“ 八大工程 ”即核心价值引领工 存在各 自为政的局面 , , 加之政 府管的太多 、 太死 , 条块 分割 、 部 程, 宣传舆 论导 向工程 , 化精 品繁荣 工程 , 文 文化 遗产 传承工 门分割的本位 思想严重 ,没有形成文化产业发展有利条件 ; 另
分利用文化 资源 , 推动文化产业 的发展 , 高经济发展水平 , 提 提 支持 鼓励 民营文化企 业的发展 , 广开投融 资渠道 , 加快促进 民
升综合竞 争力 。陕西作 为文化 资源大省 , 在西部大开发的大好 营文化企业 的孵化成长 , 基本形成 了音像演艺、 影视 制作、 文化 形势下, 何乘着文 化大发展 大繁 荣的强劲 东风, 如 推动 陕西文 娱乐 、 文化旅游 、 艺术品展销、 对外文化交流等诸 多文化产业领
目前全省文化产业机构和个体经营户 已发展到 8 7 0个 , 75 从业 化市场 。陕西许多地 方虽然形成 了 自己的文化发展特色 , 但是 人 员达 到 3 . 8 1万 人 。2 1 0 0年 ,全 省文 化 产业 实 现 增 加 值 没有形成文化 产业 发展 的精 品,难 以带动全行业 的快速发展 , 25 9 8 . 6亿元 , 同比增长 2 . %, 5 5 发展态势 良好 。() 3 文化产业发 在市场上很难发挥引领文化市场的主导作用 。 这就需要政府部 展市场前景广阔。 由于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文化需求, 满足精 门制定一些优 惠政策 , 科学谋划 , 大力发 展有 良好基础和 市场 神文化的需要 。一方面 陕西先后将博物馆、 纪念馆、 图书馆 、 文 潜力 的文化产业 , 形成特色 , 培育精 品 , 带动 同行 业 的快 速发 化馆、 乡镇文化 站全部面 向社会免费开放 , 满足 不同层次人 员 展 , 而带动整个 区域 经济发展 , 从 使其进 一步成为地方经 济发 的文化 需求: 另一方 面, 各地政府抓住历史机遇 , 大力发展 地域 展的支柱产业 。() 4 文化产业发展不平衡 。由于 陕西省受历史、 文化产业 , 促进文 化市场繁荣 。() 4 文化产业 出现特色化 民营化 自然等方面条件 的影 响, 区域文化 产业发展差异 较大。关 中地
【调研报告】浅谈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调研报告】浅谈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一、引言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不仅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发展成就,也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
其中,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不可忽视。
近年来,这些问题在各个领域和层面都得到了广泛关注,而且威胁到了社会的安定与和谐。
因此,本次调研将围绕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展开,并对其原因和解决途径进行分析。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多种方法,包括文献资料收集、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
通过这些方法,我们对不同领域和层面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了解,并将其汇总于此。
三、不正之风问题调研结果不正之风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涉及到政府、企事业单位以及个人。
根据调研结果,不正之风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政府部门不规范行为:包括行政执法不公、权力寻租、权力滥用等方面。
这些问题导致了司法不公、权益受损等现象。
2.企事业单位违法违规行为:其中包括贪污、受贿、滥用职权等问题。
这不仅损害了企事业单位的形象,也导致了资源浪费和公共利益的受损。
3.社会个体不道德行为:百姓之间的不正之风也是一个重要问题。
例如,行贿、偷税漏税、损害消费者权益等行为,对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造成了严重威胁。
四、腐败问题调研结果与不正之风问题相比,腐败问题更为严重,更具破坏性。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腐败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贪污受贿问题:这是最为典型的腐败问题,涉及到政府官员、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等。
他们利用职权、权力地位获取不正当的私利,导致公共资源的流失和不公平现象的出现。
2.脱离群众、超标收费问题:这类问题主要集中在基层政府和一些公共服务行业,如医疗、教育等。
一些工作人员或机构超过政策规定的标准向民众收费,影响到群众的利益。
3.权力寻租问题:权力寻租是指政府和企事业单位为谋取私利而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条件,损害了社会公平和经济竞争秩序。
这类问题在土地征收、招投标等过程中尤为突出。
五、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原因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产生有多种原因,包括制度问题、文化问题、监管问题等。
行政管理专业论文范文分享 浅谈Z市生态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Z市生态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人们开始审视旧的城市发展模式,探索新的理想模式,建设低碳生态城市被提上日程。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已有200多个地级以上城市提出建设低碳城市。
“低碳生态”正在成为我国城市发展的新方向,引领着国内城市建设的潮流。
我国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制约了我国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的发展。
如何解决问题,消除障碍,促进生态城市建设,已成为当前国家、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首要任务。
文章分析了生态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以供参考。
关键词:生态城市建设;生态化;问题;对策目录绪论 (3)一、生态城市的建设 (3)二、Z市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的问题 (4)(一)经济与生态发展不协调 (4)(二)城市生态资源较差 (4)(三)居民生态保护意识薄弱 (4)三、Z市建设生态城市的问题对策 (5)(一)完善生态城市发展的有效机制 (5)(二)健全生态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5)(三)强化居民的生态保护意识 (6)四、结论 (6)参考文献 (7)绪论生态城市的发展目标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包括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自然系统的和谐。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在探索生态环境建设。
1984年,第一届全国城市生态科学研讨会在上海举行,重点讨论了城市生态学的研究对象、目的、任务和方法。
1999年,中国生态学会在珠海和澳门举办了生态城市研讨会。
2002年,国际生态城市大会在Z市召开,讨论并通过了关于生态城市建设的《Z市宣言》。
1999年,海南省率先被国家批准建设生态省。
2001年,吉林和黑龙江被批准建设生态省。
陕西、福建、山东和四川也提出建设生态省。
2003年5月,国家环保总局颁布了《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试行)》标准,标志着我国生态城市规划进入全面发展和逐步推进阶段[1]。
最近,国家把海南、吉林、黑龙江、福建等省作为生态省建设试点。
多年来,国家通过建设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生态园林城市和各类生态示范区,促进了我国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改变了过去[2]。
浅谈陕西体育旅游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
浅谈陕西体育旅游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一、存在问题1. 开发不足陕西地处中国西北腹地,自然景观得天独厚,有着秦岭、黄土高原、渭河等丰富的地质资源,适宜进行登山、摄影、徒步等体育活动。
目前很多景区虽有了旅游开发,但体育旅游项目开发不够,游客缺乏多种多样的体育旅游选择,旅游体验单一,难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2. 基础设施不完善体育旅游活动依赖于丰富的基础设施支持,包括运动场馆、休闲娱乐场所、住宿设施等。
目前陕西省体育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如缺乏专业的体育场馆、休闲度假村、健身中心等,旅游者的体验受到了影响。
3. 服务水平有待提高体育旅游活动需要提供专业且周到的服务,而部分旅游从业人员对体育旅游的专业水平和服务意识有待提高,如缺乏专业的导游、教练和安全保障人员,旅游服务的品质和水平亟待提升。
二、优化措施1. 多元化体育旅游项目开发为了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应该在陕西省加大体育旅游项目的开发力度,引入更多的体育活动,如登山、越野跑、自行车骑行、溯溪探险等,丰富游客的旅游体验。
可以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开发体验式旅游项目,如露营、射箭、攀岩等,拓展体育旅游的多元化发展空间。
2. 健全体育旅游基础设施加大对体育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建设更多的体育场馆、休闲度假村、健身中心等,提高基础设施的配套水平,为体育旅游活动提供更好的条件。
可以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
4. 完善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持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持体系,明确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向和政策倾斜,为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可以出台相关奖励政策,鼓励企业和个人参与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的蓬勃发展。
结语陕西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应积极应对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优化措施,提高体育旅游项目的多元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服务水平和完善政策支持,以推动体育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
希望通过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陕西体育旅游产业能够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浅谈陕西地区土地资源利用及开发的相关问题
浅谈陕西地区土地资源利用及开发的相关问题陕西省地处东经105°29′~111°15′和北纬31°42′~39°35′之间,很大部分市及县城处于黄土高原区域,所以土地资源类型多样化,具备良好的农业生产的可能。
陕西省是我国农业发展起步很早的省份之一,不过土地的人均占有量很小,多年来由于未能科学合理的进行土地开发,导致省内的土地资源遭受了很大的破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该省主要农产品在产量以及可以创造的经济收益方面的提升。
标签:陕西;土地资源;利用;开发引言对于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来说,土地资源绝对是不可或缺的生存以及发展支持元素,也是保证中国可以顺利实现小康生活水平的前提条件。
当前我国存在着土地资源可利用面积越来越小,人口数量过于庞大,土地在供应方面十分吃紧的现象,进而造成了土地的价格一路飙升,针对土地进行的规划也未做到科学高效,实际的土地利用比例低。
由此,我们应该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长远的整体规划,从而提高现有的可用土地面积,进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当前的人口与土地之间供求不平衡的矛盾。
1 土地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水土流失是造成陕西地区土壤肥力巨大损失的关键原因,该省境内的107个县(区)里面,具有比较严重水土流失现象的县数量为48个;根据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报道全国646个县城严重水土流失,其中长江流域265个、黄河流域225个、松辽河流域44个、海河流域71个、淮河流域24个、珠江流域17个,分别占41.0%、34.9%、6.8%、11.0%、3.7%和2.6%。
从省级行政区看,陕西、山西、甘肃、内蒙古、四川5省区,占到全国总数的50%以上。
所以应该加大对土地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在进行工作中,也出现一些问题,大致如下:1.1 在我们进行对土地的利用以及开发的时候,因为没能深刻全面的认识总体规划的重要性,造成了规划的详实性不足,科学性不足,提出的规划方案并不科学合理的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陕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几个深层次问题作者:杨勇先来源:《新西部》2017年第12期陕西经济和社会发展在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的同时,还存在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非常低、能源利用效率比较低、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严重滞后于生产总值等问题。
提高经济管理水平,大力节能降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努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是解决这些深层次问题的有效途径。
近年来,陕西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历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来陕视察重要讲话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紧扣追赶超越定位和“五个扎实”要求,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
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落实“三项机制”为保障,深入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和创新驱动战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按照系统化思维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加快建设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全省经济发展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陕西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
比如:经济稳增长压力依然较大,转型升级、培育发展新动能的步伐还不够快,投资活力不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有待提升,产能过剩和需求结构升级矛盾突出等等。
下面,我主要谈几个深层次问题。
陕西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一)陕西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非常低2016年,陕西省生产总值达到19165亿元,比2015年的18172亿元增加993亿元;但当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20825亿元,平均每1元固定资产投资新增生产总值只有0.0477元。
2016年,全国生产总值达到744127亿元,比2015年的676708亿元增加67419亿元;当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为606466亿元,平均每1元固定资产投资新增生产总值0.111元。
陕西还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
2016年,江苏省生产总值达到76086亿元,比2015年的70116亿元增加5970亿元;当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为49371亿元,平均每1元固定资产投资新增生产总值0.121元。
陕西只相当江苏省的三分之一多。
2016年,广东省生产总值达到79512亿元,比2015年的72813亿元增加6669亿元;当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为33009亿元,平均每1元固定资产投资新增生产总值0.203元。
陕西还不到广东省的四分之一。
2016年,上海市生产总值达到27466亿元,比2015年的24965亿元增加2501亿元;当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为6756亿元,平均每1元固定资产投资新增生产总值0.37元。
陕西只相当上海市的八分之一。
以上数据充分说明,陕西的投资效益非常低下,反映了陕西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很低,经济管理水平非常低下。
(二)陕西的能源利用效率比较低2014年,陕西省生产总值17699亿元,能源消耗总量为11222万吨标准煤,平均每1吨标准煤可实现生产总值1.58万元(由于数据不齐,故采用2014年数据)。
2014年,上海市生产总值23561亿元,能源消耗总量为11085万吨标准煤,平均每1吨标准煤可实现生产总值2.13万元。
上海比陕西高34.8%。
2014年,江苏省生产总值65088亿元,能源消耗总量为29863万吨标准煤,平均每1吨标准煤可实现生产总值2.18万元。
江苏比陕西高38%。
2014年,广东省生产总值67792亿元,能源消耗总量为29593万吨标准煤,平均每1吨标准煤可实现生产总值2.29万元。
广东比陕西高44.9%。
以上数据说明,陕西能源利用效率较低,反映了陕西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低,经济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较低。
(三)陕西省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严重滞后于生产总值据最近各省市区发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资料,2016年陕西省人均GDP达到50395元,居全国各省市区第13位,处于第二方阵前列,可喜可贺。
但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为18874元,居全国各省市区第21位,处于第三方阵。
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严重滞后于人均GDP。
从全国各省市区人均GDP位次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位次的特点来看,可分为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有11个省市区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的位次超前于人均GDP的位次。
比如,安徽省超前9位(人均GDP居第25位,但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居第16位)、江西省(超前8位)、山西省(超前8位)、辽宁省(超前6位)、黑龙江省(超前4位)、海南省(超前3位)等。
第二种情况是,有11个省市区人均GDP位次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位次完全同步(位次相同)或基本同步(上下只相差1位)。
其中,北京(人均GDP位次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位次都是第2位)、山东(都是第9位)、河北(都是第19位)、广西(都是第26位)完全同步,江苏、福建、湖北、重庆、贵州、甘肃基本同步。
第三种情况是,有9个省市区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的位次滞后于人均GDP的位次。
比如,青海滞后9位(人均GDP居第18位,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居第27位)、陕西滞后8位(人均GDP居第13位,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居第21位)、宁夏滞后7位、吉林滞后5位、河南、新疆、西藏滞后4位。
可以看出,陕西省在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的位次滞后于人均GDP位次的省市区中高居第2位,属于严重滞后的省,应引起高度重视。
解决陕西经济和社会发展深层次问题的对策建议(一)提高经济管理水平要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引导资金更多投向补短板、调结构、促创新、惠民生的领域。
要以创新引领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实体经济从来都是我国发展的根基,当务之急是加快转型升级,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实体经济优化结构,不断提高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要深入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加强政府对投资的规划和监管,用好国家支持西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政策,保持基础设施投资强度,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推动项目落地加快发展新经济,实现从要素驱动、投资规模驱动发展为主向创新驱动发展为主转变。
要进一步加强管理,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缩短建设周期,提高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从而提高投资的效益和效率。
如果陕西省能将每1元固定资产投资新增生产总值从0.0477元提高到0.10元(还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则每年就可以在现在基础上新增加生产总值1000多亿元。
(二)大力节能降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要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加快技术进步为根本,强化全社会的节能意识,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实行有效的激励政策,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调动市场主体节能的自觉性,加快构建节约型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以能源的高效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要坚持节能与发展相互促进,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节能优先,效率为本;坚持把节能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主攻方向,从根本上改变高耗能、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坚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与实施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努力营造有利于节能的体制环境、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坚持源头控制与存量挖潜、依法管理与政策激励、突出重点与全面推进相结合。
积极调整工业结构。
严格控制新开工高耗能项目,把能耗标准作为项目核准和备案的强制性门槛,遏制高耗能行业过快增长。
对企业搬迁改造严格能耗准入管理。
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技术和设备,不按期淘汰的企业,要依法责令其停产或予以关闭,积极推进企业联合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规模效益。
要优化用能结构。
大力发展高效清洁能源。
逐步减少原煤直接使用,提高煤炭用于发电的比重,发展煤炭气化和液化,提高转换效率。
引导企业和居民合理用电。
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和替代能源,发展绿色经济。
(三)努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
2013年1月28日,时任陕西省省长娄勤俭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和城乡居民收入实现‘三个翻一番’”。
为此,特建议:1、提高行政和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职工的收入。
陕西公务员的收入处于全国中下水平,应采取得力措施解决这个问题。
一是解决西安的“同城待遇”问题。
长期以来,西安市公务员比同级别的省级单位公务员月收入高很多。
习近平总书记任浙江省委书记时就下决心解决了杭州的“同城待遇”问题,陕西也应该解决。
二是当前陕西行政和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退休职工生活补贴只相当于在职人员的70%,而榆林和安康已经提高到80%。
建议全省统一执行80%。
2、采取有力措施增加农村居民收入。
近几年,陕西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一直在全国第26到27位徘徊,城乡居民收入之比为3.06∶1,而全国为2.45∶1。
因此,提高陕西省居民人均收入的重点是增加农村居民收入。
一是要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二是坚持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积极扩大农民工的就业渠道。
三是积极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
四是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提高农民的财产性收入。
五是以现代农业为核心加快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开拓农民增收新途径。
六是注重农民的教育和培训,加强农村技术人才队伍的建设。
七是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确保2020年前全省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和贫困县全部摘帽。
3、提高企业职工的收入水平。
各类企业要依靠科技创新和加强科学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产品的质量,降低消耗,从而扩大市场份额,提高经济效益,合理提高职工收入。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