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专业知识一第一章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第1讲
学习⽬标 学习⽅法 中药学部分主要包括中药基本理论和常⽤中药的性能、功效、主治病证及其他应⽤知识和技能等,是执业药师必备的中药专业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药为数众多,内容复杂,涉及⾯⼴。
不容易抓住重点,普遍反映是:药味众多,容易混淆,不易记住。
如何学习《中药学》谈⼏点看法: ⼀、抓住重点,掌握功效 中药的基本理论和具体药物的功效、应⽤是本学科的重点,掌握功效⼜是学好中药学的关键。
功效与药性主治证是密切相关的,学习时⼀⽅⾯要运⽤性味归经等药性理论分析功效,理解其含义,同时要以功效联系主治证,使功效落到实处。
例:黄连泻⽕功效与苦寒性味密切相关,苦泄降,寒清热,能清泄⽕邪,由于它归⼼经、胃经、肝经故以清⼼⽕、胃⽕,肝⽕见长,适⽤于⼼⽕亢盛的热病神昏,⼼烦失眠,⼝⾆⽣疮,胃⽕所致的脘痞呕吐及肝⽕⽬⾚等。
这样以泻⽕功效为中⼼将性味,归经和主治证联系起来,既加深了对黄连泻⽕功效的理解,⼜突出了重点。
学习到后期可将前后章节相关的功效进⾏联系⽐较,可加深功效概念及相互关系的理解如⾏⽓与补⽓,化湿与利湿,祛风与息风等等。
以⾏⽓与补⽓治脾胃病为例,⾏⽓药⼤多⾟温,能通畅⽓机。
脾胃⽓滞证为适宜;补⽓药⼤多⽢温,善补脾胃之⽓;脾胃⽓虚者为宜。
此外,亦可将相对的功效进⾏⽐较。
如升阳与潜阳,泻⽕与补⽕,宣肺与敛肺等等。
⼆、把握共性,注重特性 中药学是按药物的功⽤分类的,同⼀章节的药物既具有共同的功效主治范围,⼜分别具有各⾃的特点。
学习时只要掌握本章节总的功能、主治则本章节所含药物的主要功效主治证就把握住了,然后再分别记忆每味药各⾃所具有的其他⽅⾯的作⽤。
这样既容易记忆,⼜不易混淆。
对性味归经、⽤量⽤法、配伍等内容也同样要区别对待。
如理⽓药⼤多⾟温芳⾹,这是普遍性,⽽苦楝⼦却苦寒,属特殊性要特别注意。
再如矿物药由于质地重,⼀般可⽤30克左右,⽽朱砂虽是矿物药,但是毒只可⽤o.3-1.5克。
槟榔的⼀般⽤量在5-10克左右,但治绦⾍病需⽤量60-90克,量⼩难以取效,再以⽤法为例,⼤多数药物可以⼊煎剂,但逐⽔药⽢遂有效成份不溶于⽔,驱⾍药雷丸受热后有效成份破坏,均不宜⼊汤剂。
执业中药师中药专业知识(一)
1创古本草增收新药数目之冠《本草纲目拾遗》新增的药品的种数是:716种
2开创图文对照法编写本草著作先例的是:《新修本草》。
3古代载药最多的本草著作是:《本草纲目》。
4首创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本草著作《本草经集注》。
5收载药物最多的本草著作是《中华本草》。
6苦味所示的作用是:坚阴、通泄。
7天南星配生姜属:相畏。
8四大藏药:冬虫夏草、雪莲花、炉贝母、藏红花
9浙八味:浙贝母、白术、延胡索、山茱萸、玄参、杭白菊、杭菊花、杭麦冬。
27生物碱
自己穿马裤千里延天津到黄山,累麻了脚
自己(防己)穿(川乌)马(马钱子)裤(苦参)千里(千里光)延(延胡索)天津(天仙子、洋金花)到黄山(黄连、山豆根),累(雷公藤)麻(麻黄)了脚
46糖的分类
含-COOH >含两个以上β-OH >含一个β-OH >含两个以上α-OH>含一个α-OH。
执业中药师《一》复习资料—打印版
第一章中药与方剂第一节历代本草代表作简介《本草经集注》陶弘景著,南北朝,载药730种在《本经》基础上,补充了大量药物采收、制剂、“诸病通用药”、“服药食忌”等首创药物自然属性分类法—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等系统、全面地整理补充了《本经》内容,反映了魏晋南北朝的主要药学成就,初步确立了综合性本草著作的编写模式。
《新修本草》又称《唐本草》,为隋唐时期唐代的本草代表作。
书成于公元659年,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药典性本草,并被誉为世界上第一部药典,比欧洲纽伦堡药典《科德药方书》早887年。
以《本草经集注》为祖本,新增药物120种,共850种;开创了图文对照法编撰药学专著的先例。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为宋金元时期宋代的本草代表作。
唐慎微,在《嘉祐本草》、《图经本草》的基础上,广泛采集医家常用和民间习用的验方单方,又从经史百家文献中整理出大量有关医药学资料编写此书。
书稿初成于公元1082年,定稿于公元1108年以前。
全书共30卷,载药1746种,附方3000余首。
《本草纲目拾遗》简称《纲目拾遗》,为清代本草代表作。
作者:赵学敏补遗、正误《本草纲目》,载药921种,其中《本草纲目》未收载的716种;总结了16~18世纪本草学发展的新成就,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文献价值。
第二节中药的性能又称药性,即对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与特征的高度概括。
药性理论即有关药性的理论,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毒无毒等。
四气四气的所示效用1.寒凉药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作用;2.温热药具有温里散寒、补火助阳、温经通络、回阳救逆等作用。
3.寒凉性有伤阳助寒之弊,而温热性则有伤阴助火之害。
五味(重点)一、五味的含义五味,即指药物因功效不同而具有辛、甘、酸、苦、咸等味。
其既是药物作用规律的高度概括,又是部分药物真实滋味的具体表示。
此外还有淡味、涩味。
由于长期以来将涩附于酸,淡附于甘以合五行配属关系,故习称五味。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第一章解表药第一节辛温解表药NO. 品名功效1 麻黄发汗,平喘,利水。
2 桂枝助阳解表,温通经脉,通阳利水,温通胸阳,温中散寒。
3 紫苏发表散寒,行气宽中,安胎,解鱼蟹毒。
4 生姜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5 荆芥祛风解表,透疹止痒,止血。
6 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
7 羌活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8 藁本发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9 细辛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
10 白芷散风解表,通窍止痛,燥湿止带,消肿排脓,止痒。
11 香薷发汗解表,和中化湿,利水消肿。
12 苍耳子散风寒,通鼻窍,除湿止痛,止痒。
13 辛夷散风寒,通鼻窍。
14 西河柳发表透疹,祛风除湿。
第二节辛凉解表药1 薄荷宣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
2 牛蒡子疏散风热,宣肺利咽,解毒透疹,消肿疗疮。
3 蝉蜕疏散风热,透疹止痒,明目退翳,息风止痉。
4 桑叶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肝明目,凉血止血。
5 菊花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
6 葛根解肌退热,生津,透疹,升阳止泻7 柴胡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8 升麻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阳举陷。
9 蔓荆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祛风止痛。
10 淡豆豉解表,除烦。
11 浮萍发汗解表,透疹止痒,利水消肿。
12 木贼疏散风热,明目退翳,止血。
小结:1.解表药中有疏肝作用的:薄荷、柴胡。
第二章清热药第一节清热泻火药1 石膏生用:清热泻火,除烦止渴。
煅用:收湿,敛疮,生肌止血。
2 知母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3 天花粉清热生津,清肺润燥,消肿排脓。
4 栀子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消肿排脓。
5 夏枯草清肝火,散郁结,降血压。
6 芦根清热生津,除烦,止呕,排脓,利尿。
7 竹叶清热除烦,生津止渴,利尿通淋。
8 淡竹叶清热除烦,利尿。
9 决明子清肝明目,润肠通便。
10 谷精草明目退翳,疏散风热11 青葙子明目退翳,除虚热12 密蒙花明目退翳,平肝阳第二节清热燥湿药1 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第一章)
第一章中药与方剂第一节历代本草代表作简介(一)《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为汉代本草代表作。
该书虽假托传说中的神农而作。
其序例部分简要地总结了药物的四气五味、有毒无毒、配伍法度、服药方法、剂型选择等基本原则,初步奠定了中药学的理论基础。
各论载药365种,以上、中、下三品分类,所记功用大多朴实有验。
该书系统总结了汉代以前我国药学发展的成就,是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为本草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本草经集注》为魏晋南北朝本草代表作。
作者为陶弘景,书成于公元500年左右(南北朝梁代)。
在序例部分除对《本经》条文逐一注释、发挥外,又补充了大量采收、鉴别、炮制、制剂、合药取量、诸病通用药及服药食忌等内容,大大丰富了药学理论。
在各论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法,将所载730种药物分为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及有名未用7类。
该书第一次全面系统地整理、补充了《本经》,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本草学成就,初步确立了综合性本草著作的编写模式。
(三)《新修本草》又称《唐本草》,为隋唐时期唐代的本草代表作。
该书是在普查全国药材基础上,由长孙无忌、李勋、苏敬等21人共同编撰而成。
书成于公元659年(唐显庆四年),共54卷,载药850种。
书中除本草正文外,还增加了药物图谱,并附以文字说明,开创了图文对照法编撰药学专著的先例。
本书的完成依靠了国家的行政力量和充足的人力物力,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药典性本草,并被今人誉为世界上第一部药典。
(四)《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为宋金元时期宋代的本草代表作。
作者唐慎微。
书稿初成于公元1082年(宋元丰五年),定稿于公元1108年(宋大观二年)以前。
全书共30卷,载药1746种,附方3000余首。
该书图文对照,方药并收,医药结合,资料翔实,集宋以前本草之大成,使大量古代文献得以保存,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文献价值。
(五)《本草纲目》简称《纲目》,为明代本草代表作。
该书的作者为伟大医药学家李时珍。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
7 8 9
柴胡 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升麻 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阳举陷。 蔓荆子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祛风止痛。
少阳病寒热往来。半表半里之热皆可清退。 柴胡配黄芩:清解半表半里之邪热效强,治少阳寒热往来效著 。 善治阳明头痛(同白芷)。 治头面部诸痛。治偏正头痛要药。 / 发汗力强,体虚多汗慎服
3
黄柏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虚热。
黄柏配苍术:既清热又燥湿,且走下焦,治湿热诸证,特别是 下焦湿热证有效。(二妙丸) 清热燥湿解毒宜生用,清相火退虚热宜盐水炒用,止血宜炒碳 。 既善清下焦湿热,又善泻肝胆实火,为治肝经湿热、实火之要 药。 /
4 5
龙胆草 清热燥湿,泻肝火。 苦参 清热燥湿,杀虫止痒,利尿。
1
青蒿 退虚热,凉血,解暑,截疟。
2
地骨皮 退虚热,凉血止血,清肺火,生津。
3
白薇 退虚热,凉血清热,利尿通淋,解毒疗疮。
1
素有“将军”之称 泻下攻积,清热泻火,解毒止血,活血祛瘀,利湿 大黄 大黄配芒硝:治实热积滞、大便燥结、坚硬难下效佳。 退黄。 大黄配巴豆、干姜:善治寒积便秘。 芒硝 泻下,软坚,清热,回乳(外用)。 芦荟 泻下,清肝,杀虫。 番泻叶 泻热通便,消食健胃。 润下药 为治肠燥便秘之要药。 主治病症:老人、产妇及体虚之津枯肠燥便秘。 治肠燥便秘,兼气滞者尤佳;治水肿胀满及脚气浮肿,兼二便 不利者最宜。 乳痈 / 水肿胀满,缓下1.5-3g,攻下5-10g,开水泡。
功效
配伍及其它 菊花配枸杞子:补肝肾明目力强,肝肾亏虚之视物昏花用之效 佳。 疏散风热多用黄菊花,平肝明目多用白菊花。 生葛根配黄芩、黄连:清热燥湿解毒,又透热升阳止泻,主治 湿热泻痢初起。 治项背强痛之要药。缓解颈部肌肉紧张。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中药学归纳电子版本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中药学归纳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1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3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4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5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6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7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8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考点归纳中药学专业知识一
第一章中药与方剂2017年分值:5分左右1.四气2017年预测:必考,四气+五味的综合运用,1分2.五味2017年预测:必考,五味的简单理解,具体考法同2016年真题,3分3.“七情”2017年预测:必考,七情的综合理解,具体考法参考2014年真题,配伍题4.君臣佐使2017年预测:考试频率约在50%5.升浮沉降2017年预测:考试频率50%6.功效分类题2017年预测:考试频率50%,考法见2014年真题7.历代本草题2017年预测:考试频率<20%,考法在本草名称和特点第二章中药材生产与品质分值:5分左右重点:1.采收原则2.药材加工方法,其中“发汗”必考,单选/多选3.“道地药材”产地,必考,配伍题1.“道地药材”产地题2017年预测:必考4分,80%考试考点见下表2.加工方法2017年预测:“发汗”的5个药材,必考3.采收原则题2017年预测:花蕾入药,必考,单选题1分第三章中药化学分值:25分左右一、总论考点一:提取方法题2017年必考1分考点二:分离方法题2017年50%,1分考点三:结构鉴定题50%, 1分考点四:分子极性大小题2017年考试频率80%极性小石油醚<乙醇<甲醇<水极性大最喜欢考乙醇和水的极性最大考点补充:物质纯度判断方法:熔点、熔距+TLC波层色谱二、生物碱中药化学重点,历年考分在5-7分考点五:生物碱分类题必考,配伍题2分考点六:生物碱性质1.碱性强弱2017年考试频率80%碱性用pKa表示,pKa越大,碱性越强碱性强弱:季铵碱>脂肪胺>酰胺2.小檗碱、蛇根碱呈黄色,小檗碱碱性最强,利血平在紫外光下显荧光,咖啡因等个别生物碱具有升华性.3.生物碱主要在双子叶植物中,苦味,多为无色或白色结晶,多呈左旋光性.考点七:生物碱鉴别反应题2017年考试频率40%考点八:生物碱代表药材题每年必考,配伍3分左右三:糖和苷2017年分值:1-2分考点九:糖的分类题2017年考试频率60%考点十:苷的分类题2017年考试频率40%,1-2分苷:又称配糖体,是糖与非糖的结合体考点十:苷的水解题2017年考试频率50%水解易难程度:N>O>S>C酶水解: -葡萄糖苷水解酶:麦芽糖酶-葡萄糖苷水解酶:杏仁苷酶考点十一:糖的鉴别题2017年考试频率>50%糖的鉴别:molish反应四:醌类2017年分值:3-4分考点十二:醌的分类题必考,2分,配伍题考点十三:醌的酸性题2017年考试频率50%1.醌类酸性强弱比较含-COOH>2个以上β-OH > 1个β-OH > 2个α-OH > 1个α-OH5%NaHCO3 5%Na2CO3 1%NaOH 5%NaOH 2.升华性:所以大黄、何首乌等可以微量升华鉴别考点十四:醌的鉴别题2017年考试频率50%,1分五、香豆素+木质素 2017年分值:1分考点十五:性质2017年考试频率10%考点十六:香豆素+木质素代表药材题2017年必考,1-2分六、黄酮2017年分值:2-4分考点十七:黄酮性质题2017年考试频率20%,1分 酸性大小:7,4′-二OH >7-或4′-OH >一般酚羟基>5-OH考点十八:鉴别反应题2017年考试频率60%,1分考点十九:黄芩变绿题每年必考,1分考点二十:黄酮代表药材题2017年必考,2-3分七、萜类和挥发油 2017年分值:1分 考点二十一: 1.萜的分类题2.挥发油组成挥发油=单萜+倍半萜+芳香族化合物+脂肪族化合物2.药材变黑题环烯醚萜苷易被水解,容易进一步聚合,颜色变深.地黄及玄参等中药在炮制及放置过程中变成黑色的原因.与皮肤接触,也能使皮肤染成蓝色. 考点二十二:萜类+挥发油代表药材题八、皂苷生物碱+皂苷是中药化学的重点,能占到考分的50%2017年分值:2-5分补充考点:皂苷性状皂苷多辛辣,对人体黏膜强烈刺激,吸湿性,溶解于水、热甲醇,发泡性产生泡沫,溶血性.考点二十三:人参皂苷题2017年考试频率20%九、强心苷2017年分值:1分考点二十四:1.强心苷结构题2017年考试频率80%2.强心苷中普遍具有α-去氧糖,能够发生温和酸水解.3.含强心苷的药材:香加皮、罗布麻叶、蟾酥、十、动物药2017年分值1分考点二十五:代表药材题必考,1-2分十一、其他2017年分值<1分考点二十六:绿原酸题2017年考试频率50%绿原酸=一分子咖啡酰+一分子奎宁酸考点二十七:含马兜铃酸药材题必考,1分含马兜铃酸药材:关木通、广防己、青木香、马兜铃、细辛考点二十八:去除鞣质方法题2017年考试频率50%除鞣质方法:1.冷热处理法2.石灰法.3.铅盐法4.明胶法5.聚酰胺吸附法第四章:中药炮制与饮片质量分值:10分左右重点:1.炮制辅料作用2.每种炮制方法的药材,其中重点是炒法、炙法考点一:辅料作用题每年必考考点二:炒法题每年必考,1-2分考点三:炙法题每年必考,2-3分考点四:酒炙题每年必考,分值1-3分考点五:煅法题2017年考试频率70%考点六:蒸煮法考点七:其他每年必考1分第五章:药材质量标准与鉴定2017年分值:2-3分重点:1.可以微量升华、色度、重金属检查的药材2.有害物质检查方法3.水分测定方法考点一:纯度检查,2017年考试频率>40%纯度检查包括:杂质、水分、灰分、色度、酸败度色度检查:白术水分测定:甲苯法挥发油药材,肉桂,气相色谱法辛夷酸败度测定:含脂肪油的种子类药材考点二:有害物质检查,2017年考试频率50%考点三:数字题1.“精密称定”:准确至所取重量的千分之一“称定”:准确至所取重量的百分之一2.“恒重”:重量差异在以下“约”是差异在±10%3.矿物磨片厚度:4.蜂蜜相对密度以上,冰片熔点205-210℃5. 葶苈子膨胀度南3北12.6.总灰分测定温度500~600℃第六章:中药药剂2017年分值:29分考点一:影响制剂稳定性因素2017年考试频率<10%考点二:散剂2017年必考,1分1.散剂特点吸湿、易氧化、刺激性大、含挥发油且剂量大的不宜做成散剂2.散剂粒度内服散剂:细粉儿科+外局部散剂:最细粉3.散剂含水量不得超过%,含毒内服散剂单剂量包装.考点三:浸出制剂2017年必考,1分考点四:液体制剂2017年必考,1分1.表面活性剂考点五:注射剂重点,2017年必考,分值3-5分历年必考考点:注射用水 1分,注射剂附加剂2-3分,高频考点:热源1.注射用水2.附加剂3.热源考点六:眼用制剂历年必考1分考试重点:附加剂,质量要求、药物吸收途径 1.附加剂2.质量要求:滴眼剂装量不超过10ml,洗眼剂装量不超过200ml,眼用半固体制剂装量不超过5g,混悬型滴眼剂沉降物不应结块.3.吸收途径考点七:外用膏剂2017年必考,1分 重点:膏药 1分,基质1分, 知识点1:膏药知识点2:基质考点八:栓剂2017年必考,1分 重点:基质1分,吸收1分 知识点1:基质知识点2.栓剂吸收 直肠上静脉吸收-经过肝脏直肠下静脉吸收-绕过肝脏首过作用重点:囊材2分,特点1分,质量要求1分知识点1:囊材知识点2:特点掩盖药物不良气味,减小刺激,溶出快,吸收好,药物填充于胶囊中提高药物稳定性,制成缓释控释胶囊.考点十:丸剂历年必考,2017年3分左右重点:各丸剂特点 2分,含水量 1分,蜂蜜炼制 1分考点十一:颗粒剂2017年考试频率>70%,分值1分重点:质量要求水分:含水量不得超过%粒度:不能通过1号筛和能通过5号筛总量不得超过15%溶化性:10g加20倍水,5分钟全部溶化可缓释控制考点十二:片剂2017年必考,分值2-3分重点:辅料2分, 质量要求1分知识点1:辅料考点十三:气雾剂+传统剂型考试十四:给药新途径历年必考,2017年分值1分1.缓释控释2.靶向制剂才具有靶向作用,其他剂型都没有3.环糊精包合技术,微型包囊技术4.给药途径吸收速度:静脉>吸入>肌内>皮下>舌下、直肠>口服>皮肤第七章:中药药理与毒理分值5分左右重点:各类中药的主要药理作用2-3分,不良反应1分,毒理1分知识点1:四气的药理作用寒凉药呈抑制作用:金银花、板蓝根、钩藤、羚羊角、黄芩温热药呈兴奋作用:麻黄、麝香知识点2:五味的药理作用知识点3:各类中药主要药理作用知识点4:不良反应服副毒后药变质1.副作用,治疗剂量下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危害不大,自行恢复2.毒性反应,大剂量或长时间用药对机体损害性反应3.变态反应,最常见是过敏反应,如虎杖引起猩红热4.后遗效应,又称后作用,停药后血药浓度至最低是残存的药物效应5.特异质反应,少数人用药后产生与常人不同的损害性反应6.依赖性,停药反应知识点5:毒理第八章:常见药材鉴别分值:35分考点一:术语题每年必考,2-3分“菊花心”:甘草、黄芪、防风蚯蚓头“星点”:大黄“云锦花纹”:何首乌“朱砂点”、“起霜”:苍术茅苍术“罗盘纹”:商陆“车轮纹、猪大肠”:防己“砂眼、珍珠盘”:银柴胡“金包头”:知母“乌金衣、挂甲”:牛黄“翘鼻头、佛指甲、方胜纹、连珠斑”:蕲蛇“剑脊”:乌梢蛇“合把”、“血丝”、“通天眼”:羚羊角2015年真题97-98A.全蝎B.牛黄C.蟾酥D.羚羊角E.海螵蛸97.具有“乌金衣”的是98.具有“通天眼”的是答案B D考点二、气味题1.穿心莲、黄连、山豆根、胡黄连、苦参:味极苦2.细辛:气辛香,味辛辣麻舌3.肉桂:气香浓烈,味甜、辣.4.远志:嚼之微有刺喉感5.川芎:有特异浓郁香气,味苦、辛,稍有麻舌感,味回甜.6.辛夷:味辛凉7.豆蔻:有樟脑味8.薄荷:特殊清凉香气9.丁香:香气浓郁,味辣麻舌考点三、药用部位题带叶茎枝:槲寄生、桑寄生茎髓:通草花蕾入药:辛夷、丁香、金银花、槐米、款冬菌核入药:茯苓、猪苓子座入药:冬虫夏草地衣体入药:松萝2014年真题47-48A.花蕾B.花粉粒C.柱头D.雄蕊E.花柱47.莲须的药用部位48.丁香的药用部位答案D A2014年真题59-60A.冬虫夏草B.茯苓C.海藻D.灵芝E.松萝59.药用部位为干燥菌核的药材是60.药用部位为干燥地衣体的药材是答案B EA类药材超高频,试卷中必然出现,作为答案的频率>30%,看图识药数量:分值:20分一、狗脊考点:药材表面金黄色绒毛,饮片横切面近外皮处有一条明显突起的棕黄色木质部环纹2014年真题28.呈不规则长条形,切面近边缘有1条棕黄色隆起的木质环纹答案D二.大黄考点1:加工题:忌用铁器考点2:术语题:髓部具有“星点”考点3:气味题:气清香,嚼之黏牙,沙粒感,唾液染成黄色.三.何首乌考点:术语题:皮部具有“云锦花纹”四.牛膝+川牛膝考点:牛膝产地河南,牛膝横切面2-4轮同心环,川牛膝4-11轮同心环.五.商陆考点:术语题:木部突起,形成多个凸起的同心环轮,习称“罗盘纹”,气微,久嚼麻舌. 六.太子参考点:图片七.白芍+赤芍考点:1.白芍,角质样,断面类白色或微红色,木部有放射状纹理2.两者图片区分八.黄连考点:商品题味连:“鸡爪连”形似鸡爪雅连:“过桥”最长云连:弯曲呈钩状,细小九.升麻考点:图片十.防己考点:术语题药材形似“猪大肠”,断面有放射状纹理“车轮纹”十一.延胡索考点1:药用部位题:块茎块茎入药的药材:“两天三泻胡半白”天麻、天南星、三棱、泽泻、延胡索、半夏、白芨考点2:沸水煮至无白心后晒干十二.地榆考点:表面有白色棉絮状绒毛,称“绵地榆”.十三.苦参考点:外皮薄,多破裂反卷,味极苦.十四. 葛根考点:纤维性强十五.甘草考点:“菊花心”,味甜而特殊.十六.黄芪考点:“菊花心”,老根中心呈枯朽状,嚼之微有豆腥味.十七.远志考点:气微,味苦,嚼之有刺喉感.十八.三七考点:顶端茎痕呈瘤状突起,体重,质坚实.加工反复搓揉.十九.白芷考点:图片二十.当归考点1:加工方法:烟火慢慢熏干二十一.川芎考点1:药材呈不规则结节状拳形团块,饮片边缘波状环纹:考点2:有特异浓郁香气,味苦、辛,稍有麻舌感,味回甜.二十二.防风考点:术语“蚯蚓头”、“菊花心”.二十三.柴胡考点:图片二十四.丹参考点:图片二十五.黄芩考点:看图识药,“杀酶保苷”防止变绿二十六.地黄考点:看图识药,产地加工方法:“烘”二十七.巴戟天考点:看图识药,加工方法:轻轻捶扁二十八.天花粉考点:图片,药用部位为葫芦科的干燥根.二十九.桔梗考点:看图识药三十.南沙参考点:质地“松泡”.三十一.木香考点:图片三十二.白术+苍术考点:白术:苍术:不规则连珠状或结节状圆柱形,暴露稍久析出白色针状结晶,习称“起霜”.饮片切面散有多数橙黄色或棕红色油室,习称“朱砂点”. 三十三.泽泻考点:图片,产地福建三十四.半夏考点:图片三十五.石菖蒲考点:叶痕三角形三十六.川贝母+浙贝母考点:商品的不同1.川贝母:松贝外层鳞叶2瓣,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习称“怀中抱月”.青贝外层鳞叶2瓣,大小相近,相对抱合,炉贝表面类白色或浅棕黄色,有的具棕色斑点虎皮斑2.浙贝母:考点,图片三十七.麦冬考点:看图识药三十八.知母考点:图片三十九.山药考点:看图识药四十.莪术考点:姜科四十一.郁金考点:商品题温郁金---温郁金广西莪术---桂郁金蓬莪术---绿丝郁金四十二.天麻考点1:看图识药考点2:加工题:蒸透心,敞开,低温60℃干燥四十三.大血藤考点:看图识药.皮部红棕色,有数处向内凹陷嵌入木部,木部黄白色,红棕色射线呈放射状排列.四十四.鸡血藤考点:看图识药韧皮部有树脂状分泌物呈红棕色,与木质部相间排列呈3-8个偏心圆.四十五.钩藤考点:看图识药四十六.桑白皮考点:易纵向撕裂四十七.牡丹皮考点:看图识药常见发亮结晶,断面平坦,粉性.气芬香.四十八.肉桂考点:中间有一条黄棕色线纹四十九.杜仲考点:“胶丝相连”五十.地骨皮考点:看图识药五十一.侧柏叶考点:药用部位为小枝和叶五十二..大青叶考点1:看图识药考点2:基部狭窄至叶柄成翼状五十三.番泻叶考点1:看图识药五十四.辛夷考点1:看图识药考点2:似毛笔头,气芳香,味辛凉而稍苦.五十五.丁香考点1:看图识药考点2:呈研棒状.气芳香浓烈,味辛辣,麻舌.五十六.金银花考点1:看图识药考点2:花蕾呈棒状五十七.款冬考点1:看图识药考点2:圆棒状,常2-3个花序连在一起,习称“连三朵”,苞片外表面紫红色或淡红色,内表面有白色絮状茸毛五十八.菊花考点:图片五十九.红花西红花考点1:看图识药考点2:两药区别红花:采收时间:花冠由黄变红时 .药材性状:为不带子房的管状花西红花:鸢尾科番红花干燥柱头考点:产地东北辽宁六十一.木瓜考点1:看图识药考点2:产地安徽宣城六十二.山楂考点:图片六十三.苦杏仁+桃仁考点:苦杏仁呈偏心形,桃仁呈扁长卵形.2010年真题7-9A.杏仁B.桃仁C.酸枣仁D.砂仁E.薏苡仁7.种子呈偏心脏形,边缘肥厚,基部左右不对称的药材是8.种子呈扁长卵形,表面密布颗粒状突起,边缘薄,基部钝圆而偏斜的药材9.种子呈扁圆形,表面平滑,有光泽,一面较平坦,中央有一条隆起线纹,另一面稍突起的药材是答案A B C六十四.金樱子考点:图片六十五.补骨脂考点:图片六十六.枳壳考点:看图识药六十七.吴茱萸考点:图片六十八.酸枣仁考点:图片六十九.小茴香考点:图片七十.山茱萸考点:看图识药七十一.连翘考点:木犀科、图片七十二.栀子考点:看图识药.具有6条翅状纵棱.七十三.槟榔考点:看图识药.大理石花纹.七十四.砂仁考点:图片七十五.豆蔻考点:图片,具有樟脑味.七十六.麻黄考点:图片七十七.肉苁蓉考点:图片,药用部位肉质茎.七十八.穿心莲考点:味极苦七十九.冬虫夏草考点:图片八十.茯苓考点:“发汗”.图片八十一.猪苓八十二.乳香+没药考点:看图识药.两药水试区别.乳香与水共研乳黄色液体,没药与水共研黄棕色液体.八十三.血竭考点:图片八十四.五倍子考点:图片八十五.全蝎考点:图片八十六.土鳖虫考点:图片八十七.斑蝥考点:看图识药八十八.蛤蚧考点:图片,头三角形,背部彩色斑点.八十九.蕲蛇考点:图片.“翘鼻头、方胜纹、佛指甲”九十.鹿茸考点:图片九十一.朱砂考点:看图识药九十二.自然铜考点:看图识药,条痕墨绿色九十三.赭石考点:看图识药,表面有乳头状突起,习称“钉头”.B类药材高频药材,图谱不看.2017年考试频率>30%一.细辛考点:1.药用部位题:根和根茎入药2.气味题:气辛香、味辛辣、麻舌.二.银柴胡考点:“砂眼”、“珍珠盘”三.紫草考点:看图识药,“软紫草”产地新疆.四.玄参考点:看图识药考点:断面略平坦,黑色,微有光泽,气特异似焦糖,味甘.五.党参考点1:加工方法:反复搓揉考点2:术语“狮子盘头”,支根断落处有黑褐色胶状物.六.降香考点:表面紫红色,切面有致密纹理,质硬,有油性.入水下沉.七.沉香考点:可见黑褐色树脂与黄白色木部相间的斑纹,表面多呈枯木状.入水下沉.八.通草考点:药用部位茎髓九.铁皮石斛考点:边炒边扭成螺旋形或弹簧状,烘干,习称“铁皮枫斗”十.合欢皮考点:外皮棕色或红棕色,常附有地衣斑.十一.白鲜皮考点:有羊膻气十二.枇杷叶考点:下表面密被黄色绒毛十三.罗布麻叶考点:十四.艾叶考点:下表面灰绿色,有密生的灰白色绒毛.质柔软,气清香,味苦. 十五.洋金花考点:喇叭形十六.地肤子考点:扁球状五角星形.对比吴茱萸的五角状扁球形.十七.葶苈子考点:膨胀度:南3北12十八.决明子考点:豆科十九.巴豆考点:大戟科二十.马钱子考点:纽扣状二十一.菟丝子考点:开水浸泡吐丝二十二.牵牛子考点:呈橘瓣状.水浸后种皮龟裂.二十三.牛蒡子考点:紫黑色斑点2009年真题17.果实表面散有不规则紫黑色斑点的药材是A.女贞子B.牛蒡子C.五味子D.决明子E.吴茱萸答案B二十四.薏苡仁考点:药用部位种仁,中间有宽深纵沟.二十五.广金钱草考点:下表面具灰白色紧贴的绒毛.二十六.广藿香+薄荷+穿心莲考点:广藿香药材含叶量不得少于20% .薄荷、穿心莲含叶量不得少于30%.薄荷:具有特殊清凉香气.穿心莲:节稍膨大,味极苦.二十七.茵陈考点:具有2个采收期二十八.青蒿考点:来源为菊科黄花蒿,含青蒿素,抗疟疾.二十九.淡竹叶考点:网格状脉纹三十.海金沙考点:火试:轻微闪电和爆鸣声三十一.青黛考点:深蓝色粉末,体轻,易飞扬.火烧紫红色烟雾.三十二.生理产物和病理产物生理产物:蟾酥蝉蜕麝香病理产物:珍珠牛黄僵蚕三十三.地龙考点:术语“白颈”.三十四.水蛭考点:扁平状,黑褐色三十五.蜂蜜考点:相对密度三十六.蟾酥考点:忌用铁器.味初甜而后有持久的麻辣感,粉末嗅之做嚏.三十七.蕲蛇+乌梢蛇+金钱白花蛇考点:蕲蛇:“翘鼻头”,“方胜纹”,“连珠斑”,“佛指甲”乌梢蛇:“剑脊”三十八.麝香考点:术语“冒槽”三十九.牛黄考点:术语“乌金衣”四十.雄黄考点:AS2S2四十一.石膏考点:四十二.炉甘石考点:ZnCO3,白色蜂窝状,多孔,吸湿.四十三.芒硝考点:C类药材2017年考试频率<20%虎杖:根和根茎,大黄素、大黄酚、芪三酚抗菌,虎杖苷镇咳,簇晶北豆根:防己科,根茎;山豆根:豆科越南槐根和根茎板蓝根:十字花科.根头膨大,密集疣状突起.白蔹:葡萄科块根,周边向内卷曲.人参:五加科根和根茎.皂苷类,人参皂苷尤其是达玛烷系三萜皂苷活性最为显著,评价人参品质.根茎芦头,凹窝状茎痕芦碗,不定根艼,疣点珍珠疙瘩.徐长卿:萝藦科根和根茎.盘头.白前:萝藦科,盘曲成团续断:“发汗”.略扁,弯曲,皮部墨绿色.处有黑褐色胶状物,特殊香气.紫苑:菊科,根和根茎.根多编成辫状.香附:莎草科,根茎.纺锤形,表面有6-10个略隆起的环纹.天南星:半夏:百合科药材:黄精:根茎.玉竹:根茎.具微隆起环节.重楼:根茎.结节状,突起粗环纹.天冬、麦冬:块根,纺锤形.知母:“金包头”,紧密排列环纹,嚼之黏性.木通:木通科,射线放射状排列,中柱鞘部位有连续的浅波浪形环带川木通:毛茛科,切面布满导管,吹气可通透.苏木:豆科,心材.有带亮星的髓部.香加皮:萝藦科根皮.淫羊藿:大青叶:叶柄翼状.廖大青叶托叶鞘.蒲黄:鲜黄色,易附着手指.枳壳:芸香科未成熟果实,横切2半.半球形,凹点状油室.山茱萸:成熟果肉女贞子:木犀科成熟果实.肾形,紫黑色.槲寄生:2-5叉状分支,髓部偏向一方,黏性.金钱草:报春花科,广金钱草:豆科广藿香:唇形科地上部分.夜闷日晒.荆芥:单树脂类:酯树脂血竭油胶树脂类:乳香、没药、阿魏 ,香树脂类:苏合香、安息香海金沙:孢子.棕黄色,体轻,光滑,易手缝滑落,浮于水加热下沉,火试轻微爆鸣及明亮火焰.青黛:深蓝色粉末,体轻,易飞扬,火试紫红色烟雾.冰片:主含右旋龙脑樟提取,左旋龙脑艾纳香提取.火试浓烟,带光火焰.珍珠:来自不同科.天然珍珠显淡蓝色,养殖珍珠显亮黄绿色.蜈蚣: 22个节,自第二节起,每节两侧有步足一对,头、足红褐色,躯干墨绿色.乌梢蛇:剑脊羚羊角:赛加羚羊.血丝、骨塞、通天眼、合把.熊胆:粉末紫外灯下呈黄白色荧光,粉末少许投入水中,即在水面旋转并呈黄色线状下降而不扩散综合豆科药材:甘草、黄芪、葛根、苦参、山豆根、苏木、鸡血藤、合欢皮、番泻叶、广金钱草、沙苑子、补骨脂、决明子唇形科:丹参、黄芩、薄荷、益母草、广藿香、荆芥、紫苏、夏枯草、香薷、连钱草、半枝莲菊科:木香、川木香、白术、苍术、款冬花、菊花、红花、茵陈蒿、青蒿、北鹤虱、蒲公英、牛蒡子、紫菀伞形科:当归、柴胡、小茴香、川芎、白芷、蛇床子、北沙参、防风、前胡、羌活块茎入药:“两天三泻胡半白根及根茎入药:“宛西虎仗黄龙胆,山高草长抢仙丹”.即紫菀、茜草、虎杖、大黄、龙胆草、山豆根、藁本、甘草、徐长卿、羌活、威灵仙、丹参.块根:纺锤形:太子参、天冬、麦冬、香附、地黄、何首乌、白蔹味极苦:胡连穿心黄马苦.胡黄连、穿心莲、黄连、马钱子、苦参,龙胆、山豆根.麻舌感:麻舌商乌川长卿,半夏三细蛇床丁,牛蒡牵牛天南星.樟脑气:温郁金气似樟脑,味微辛豆蔻气芳香,味辛凉,略似樟脑。
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重点考点梳理
第一章中药与药品质量标准考点一历代本草代表作著作作者年代载药数学术贡献《神农本草经》汉代365种(1)上、中、下三品(2)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3)初步奠定了中药学的理论基础(四气五味、有毒无毒、配伍法度,剂型选择)《本草经集注》陶弘景南北朝730种(1)首创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2)初步确定了综合性本草著作的编写模式《新修本草》-《唐本草》隋唐时期850种(1)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药典性质,世界历史上第一部药典(2)开创图文并照先例《证类本草》唐慎微宋代1746种图文对照,方药并收《本草纲目》李时珍明代1892种集我国16世纪以前药学成就之大成《本草纲目拾遗》赵学敏清代921种(新增716种)创古本草增收新药之冠《中华本草》当代全面总结了传统药学成就本草代表作。
考点二中药的性能1.四气(四性):寒热温凉(平),它反映药物在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方面的作用性质,是说明药物作用性质的重要概念之一。
四气确定依据(人体反应)效用不良反应代表药物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重点考点梳理寒减轻或消除热证清热、泻火、凉血、解热毒伤阳助寒石膏、知母凉温减轻或消除寒证温里散寒、补火助阳、回阳救逆伤阴助火煨姜,附子,干姜热平性寒热偏性不明显2.五味五味作用特点治疗作用举例不良作用应用注意辛能散发散荆芥、薄荷耗气伤阴气虚阴亏者慎用能行行气,活血香附、川芎甘能补补虚黄芪、熟地、核桃仁,枸杞子腻膈碍胃,令人中满,(闭门留寇)湿阻、食积、中满气滞者慎用能缓缓急饴糖,甘草能和和中,调和药性解药,食毒甘草、蜂蜜淡能渗,能利渗湿利水猪苓、茯苓伤津液阴虚津亏者慎用酸能收、能涩收敛固涩五味子,五倍子(久泻久利),乌梅,山茱萸收敛邪气邪未尽之证均当慎用生津,安蛔木瓜,乌梅涩收敛固涩龙骨(脱证),赤石脂(久痢脱肛)苦泄通泄大黄苦寒,泻热通便伤津、伐胃津液大伤及脾胃虚弱者不宜大量用降泄苦杏仁:降泄肺气;代赭石:降逆,治呃逆呕喘清泄黄连、栀子燥燥湿苍术、厚朴:治寒湿黄柏、苦参:治湿热坚坚阴黄柏、知母:泻火存阴坚厚肠胃少量黄连止泻中药学专业知识一重点考点梳理咸能软软坚散结昆布、海藻:治疗瘰疬、痰核鳖甲:治癥瘕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高血压动脉硬化者慎用,脾虚便溏者慎用能下泻下通便芒硝:热结便秘3.升降浮沉白前↓,桔梗↑;二向性:胖大海、前胡举例功效白前↓降气祛痰止咳桔梗↑宣肺,利咽,祛痰,排脓前胡↓↑降气祛痰↓,宣散风热↑胖大海↑↓清肠通便↓,清宣肺气↑升降浮沉-所示效用功效升浮类药升阳发表、祛风散寒、涌吐、开窍沉降类药泻下、清热、利水渗湿、重镇安神、潜阳息风、消积导滞、降逆止呕、收敛固涩、止咳平喘等考点三功效的分类1.按照中医辨证学分类针对八纲辨证表里解表、温里寒热散表热、清里热虚实补虚、泻实阴阳补阴、滋阴、敛阴、补阳针对病因辨证六淫与疫疠散风、祛寒、清暑七情镇惊、定惊、解郁(七情)饮食劳伤消食、消积、强身外伤生肌、敛疮针对气血津液辨证气、血、津液病补气、行气;养血;生津、利水针对脏腑辨证心脏养心,清心,泻心火肺宣肺、温肺、清肺、润肺大肠通肠(便)、润肠、滑肠、涩肠脾脏补脾、健脾、温脾、运脾针对经络辨证与六经辨证经络辨证或六经辨证的各经病证相对应和解少阳、散太阳经风寒针对卫气营血辨证与卫气营血辨证的卫分、气分、营分、血分病辨证相对应疏散风热、清气分热、清营分热针对三焦辨证三焦辨证宣化上焦湿浊、芳化中焦湿浊,清利下焦湿热2.按中医治疗学分类对因功效针对病因起治疗作用祛邪、扶正、调理脏腑功效、消除病理产物等对症功效缓解或消除疾病过程中出现的某些或某种症状止痛、止血、止呕、止咳、平喘、止汗、涩肠止泻、涩精止遗等病证功效营血辨证截疟、蚀疣、祛风湿、通鼻窍、利胆退黄、消痈排脓、驱杀绦虫对现代病症功效夏枯草降血压,决明子降血脂,天花粉降血糖,半枝莲抗肿瘤考点四中药主治病证—简称主治分类特点实例病名类以疾病的名称表述疟疾、肺痈、肠痈、水火烫伤、毒蛇咬伤等证名类以疾病的证名表述——使用最多热淋、血淋、热咳、冷哮、湿热黄疸、风热表证、风寒表证、风寒挟湿表证症状名类以病或证的某一症状名称,使用最少惊悸、耳鸣、耳聋、口臭等借用西医学的病症胃下垂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等中药学专业知识一重点考点梳理考点五液体辅料及作用辅料作用代表药材酒引药上行,活血通络,祛风散寒、矫臭矫味黄连、大黄、当归、白芍、续断、丹参、川芎、蕲蛇、黄芩醋引药入肝,理气、止痛、解毒,散瘀止痛,矫味矫臭,促进有效成分煎出延胡索、甘遂、商陆、大蓟、芫花、三棱、乳香、没药、香附、柴胡蜂蜜补中润燥止咳,解毒,矫味矫臭,调和药性甘草、麻黄、紫菀、百部、马兜铃、白前、黄芪、枇杷叶盐水引药入肾,引药下行、强筋骨,软坚散结,解毒,防腐,并能矫味知母、黄柏、杜仲、巴戟天、小茴香、橘核、泽泻、车前子、乳香、沙苑子姜汁发表散寒,温中止呕,解毒;开痰,减毒厚朴、竹茹、草果、半夏、黄连麻油润肠通便、解毒生肌、使药物质地酥脆、利于粉碎蛤蚧、三七、淫羊藿、马钱子米泔水、吴茱萸汁、白萝卜汁、羊脂油、鳖血、山羊血、白矾溶液、胆汁、石灰水、甘草汁、黑豆汁考点六固体辅料作用和代表药材辅料作用代表药材米补中益气,健脾和胃;除烦止渴,止泻痢党参、斑蝥、红娘子麦麸和中益脾、缓和药物的燥性、除去不良气味枳壳、苍术、僵蚕、白术、山药、泽泻、六神曲灶心土入脾,温中和胃、止血、涩肠止泻白术、山药、当归、白芍蛤粉清热、利湿、化痰、软坚阿胶河砂作为中间传热体,使坚韧的药物便于粉碎马钱子、骨碎补、鳖甲、鸡内金、狗脊滑石粉利尿,清热,解暑解毒水蛭、刺猬皮、鱼鳔胶考点七七情配伍七情定义举例应用原则单行单味药发挥预期治疗效果独参汤据情酌选相须性能相类似的药物合用石膏+知母;麻黄+桂枝增效,充分利用相使性能功效有某种共性的两药同用,一药为主,一药为辅黄芪+茯苓、枸杞子+菊花;黄连+木香相畏一种药物的毒烈之性,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半夏畏生姜减毒、应用毒烈药时需考虑选用相杀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烈之性生姜杀半夏相恶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原有功效降低,甚至丧失人参恶莱菔子减效,用药时应加以注意相反两种药物合用,能产生或增强毒害反应乌头反半夏、甘草反甘遂增毒,原则上应绝对禁止考点八方剂与治法-组方原则君药对主证或主病起主要治疗,不可缺少臣药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和主证治疗兼病或兼证佐药佐助药协助君、臣药加强治疗直接治疗次要兼证佐制药消除或减缓君、臣药的毒性或烈性反佐药与君药药性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使药引经药使诸药直达病所调和药调和诸药的作用,使其合力祛邪中药学专业知识一重点考点梳理考点九中药化学成分常用的提取方法方法名称优点缺点浸渍法(冷)(1)不加热,适用于提取对热不稳定成分;(2)适用于提取含大量淀粉、树胶、果胶、黏液质的中药(1)提取率低(2)提取时间长(3)以水为提取溶剂时,提取液容易发霉渗漉法(1)不加热,适用于提取对热不稳定成分;(2)提取效率高于浸渍法(1)溶剂消耗量大(2)费时长煎煮法适合对热稳定物质提取溶剂只能用水回流提取法易挥发的有机溶剂+加热回流;后者用到索氏提取器连续回流提取法超声提取法不改变成分的化学结构超临界流体萃取CO2多用于脂溶性成分,挥发性成分,尤其适用于提取不稳定、易氧化、受热易分解的挥发性成分水蒸气蒸馏法具有挥发性的、能随水蒸气蒸馏而不被破坏,且难溶或不溶于水的成分挥发油升华法用于提取具有升华性的成分樟脑,咖啡因考点十结构研究中采用的主要方法结构研究方法作用1.质谱(MS)确定分子量及求算分子式2.红外光谱(IR)确定官能团的种类3.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确定共轭体系4.核磁共振谱(NMR)核磁共振氢谱(1H-NMR)化学位移+耦合常数氢核磁共振碳谱(13C-NMR,DEPT)化学位移碳考点十一影响吸收的因素生理因素①胃肠液的成分和性质②胃排空速率③其他药物因素①药物的脂溶性和解离度:通常脂溶性大的药物和未解离的分子型药物易于透过细胞膜②药物的溶出速度剂型因素①固体制剂的崩解与溶出②剂型:静脉>吸入>肌内>皮下>舌下或直肠>口服>皮肤;口服制剂:溶液剂>混悬剂>胶囊剂>片剂>包衣片。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第一章解表药第一节辛温解表药8 藁本发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11 香薷发汗解表,和中化湿,利水消肿。
12 苍耳子散风寒,通鼻窍,除湿止痛,止痒。
13 辛夷散风寒,通鼻窍。
14 西河柳发表透疹,祛风除湿。
第二节辛凉解表药3 蝉蜕疏散风热,透疹止痒,明目退翳,息风止痉。
9 蔓荆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祛风止痛。
11 浮萍发汗解表,透疹止痒,利水消肿。
12 木贼疏散风热,明目退翳,止血。
小结:1.解表药中有疏肝作用的:薄荷、柴胡。
第二章清热药第一节清热泻火药6 芦根清热生津,除烦,止呕,排脓,利尿。
7 竹叶清热除烦,生津止渴,利尿通淋。
8 淡竹叶清热除烦,利尿。
9 决明子清肝明目,润肠通便。
10 谷精草明目退翳,疏散风热11 青葙子明目退翳,除虚热12 密蒙花明目退翳,平肝阳第二节清热燥湿药5 苦参清热燥湿,杀虫止痒,利尿。
第三节清热凉血药5 紫草凉血活血,解毒透诊。
6 水牛角清热凉血,泻火解毒,清心定惊。
第四节清热解毒药4 紫花地丁清热解毒,凉血消肿。
5 大青叶清热解毒,凉血消斑,利咽消肿。
7 青黛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清肝定惊。
8 牛黄清热解毒,息风止痉,化痰开窍。
12 败酱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
13 穿心莲清热解毒,燥湿。
14 白鲜皮清热解毒,祛风燥湿,止痒。
15 半边莲清热解毒,利水消肿。
16 土茯苓解毒,利湿,利关节。
17 山豆根清热解毒,消肿利咽。
18 马齿苋清热解毒,凉血止血,通淋。
19 大血藤清热解毒,活血止痛,祛风活络。
20 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消痈,利湿,抗癌。
22 熊胆清热解毒,明目,止痉。
23 金乔麦清热解毒,祛痰排脓,散瘀止痛。
24 鸦胆子清热解毒,燥湿杀虫,止痢截疟,腐蚀赘疣。
25 垂盆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
26 秦皮清热解毒,燥湿止带,清肝明目。
27 马勃清肺,解毒,利咽,止血。
28 木蝴蝶清热利咽,疏肝和胃。
29 半枝莲清热解毒,散瘀止痛,利水消肿。
药学专业知识(一)记忆技巧口诀
第一章药品与药品质量标准1.药物剂型的重要性①改变药物作用性质;②改变药物作用速度;③降低或消除不良反应;④产生靶向作用;⑤提高药物的稳定性;⑥影响疗效。
【巧记:变性人开变速车;为了稳定降了档;爸爸看见笑哈哈】注解:变性-改变药物作用性质,变速-改变药物作用速度,稳定-提高药物的稳定性,降-降低或消除不良反应,爸爸-产生靶向作用,笑-影响疗效2.药物的化学稳定性变化X水解①酯类(内酯):盐酸普鲁卡因(变黄)、硫酸阿托品②酰胺类(内酰胺):青霉素(粉针)、头抱、氯霉素、巴比妥③其他:阿糖胞苜(粉针)、VB【巧记:酯类酰胺易水解,卡托头青干爸美】注解:酯类酰胺类药物易发生水解反应,卡-盐酸普鲁卡因、托-硫酸阿托品、头一头狗、青-青霉素、干-阿糖胞苜、爸-巴比妥、美-氯霉素▲氧化①酚类(酚羟基):肾上腺素、左旋多巴、吗啡、水杨酸钠②烯醇类:V c③其他芳胺类(磺胺喀混钠),Itt嚏酮类(氨基比林、安乃近),嚷嗪类(如盐酸氯丙嗪、盐酸异丙嗪)、含碳碳双键(匕、V0)【巧记:酚类烯醇易氧化,省吧费水ACD】注解:酚类和烯醇易发生氧化反应,省-肾上腺素、吧-左旋多巴、费-吗啡、水-水杨酸钠、ACD分别是维生素A、C、D3.影响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因素处方因素:pH(口、OH催化水解)、广义酸碱催化(缓冲剂)、溶剂(苯巴比妥钠-丙二醇)、离子强度(无机盐)、表面活性剂(胶束屏障,吐温80-VD).基质或赋形剂(乙酰水杨酸+滑石粉/硬脂酸)外界因素:温度、光线、空气(氧)、金属离子、湿度和水分、包装材料注解:酸碱-pH、广义酸碱催化,梨-离子强度,三剂-溶剂、表面活性剂、基质或赋形剂;温-温度,室-湿度和水分,光就是光线,氧-空气(氧),金-金属离子(注意和离子强度区分),宝财-包装材料4.常见的对光敏感的药物硝普钠、氯丙嗪、异丙嗪、维生素6、氢化可的松、泼尼松、叶酸、维生素A、维生素B∣、辅酶Q10、硝苯地平等。
2024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提分攻略-
——提分攻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略一、考情分析章节20202021202220232024预测第一章中药与药品质量标准15911910第二章中药材生产和中药饮片炮制1616191818第三章中药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2425232524第四章常用中药的鉴定3741383839第五章中药制剂与剂型2829293029二、命题趋势1.随着考试门槛提高和考试周期变化,往后的考试难度会相应增加。
难题,偏题比例有上升趋势。
2.往年的重要考点依旧是重点,比如中药化学部分,主要分值依然在每一节的含化合物的常用中药上,化学结构一般考3分左右的配伍题。
3.中药鉴定从考查较明显的中药鉴别要点,到开始考查不太明显的中药鉴别,难度有所提升。
4.中药药剂方面,考试难度预计与2023年相似,本门科目若按难度高低顺序排列,中药药剂排在前头。
主要是由于其内容琐碎,规律性不强,导致记忆难度高。
预计主要的分值依旧集中在质量要求部分。
三、备考计划学习目标:掌握90%以上的知识点,明确考试重难点及自我短板。
学习任务:1.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避免出现知识盲区。
2.梳理各个章节知识框架,通过框架回忆知识点。
3.复习后期,可以大量刷题,培养题感,整理积累错题本,掌握自我短板,以便查漏补缺。
学习建议:1.先打基础,再刷题,分清主次。
基础学习为主,刷题为辅。
2.每日学习1.5-3小时(3-6个考点),先学分值高的章节。
3.先预习再听课,带着问题学习。
学完以后勤刷题,巩固每章所学知识。
四、应试技巧第一步,仔细审题,找出题眼(关键词);题干出现“是”“不是”“属于”“不属于”“包括”“不包括”等字眼时应提高警惕。
第二步,如果基础扎实,先根据题眼(关键词)分析题目所考察的考点。
第三步,回忆相关知识点,锁定答案;分析其他干扰选项是否有相关考点,在什么情况下会选择其他答案。
如果基础一般,第二步就是先根据所学知识排除1~3个干扰项;再根据其他方式如联想、口诀、理解等方法来确定答案。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高频考点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高频考点第一章中药与方剂考点历代本草著作:《神农本草正经》《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本草纲目》《本草纲目拾遗》《中华本草》。
考点中药性能理论。
所谓中药的性能,即中药效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又称药性。
研究中药性能的理论叫药性理论,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毒无毒等。
考点四气:确定依据:药性的寒热温凉,是从药物作用于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而来,与所疗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反。
药性的确定是以用药反应为依据,以病证寒热为基准。
所示效用:凡寒凉性药物,即表示其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热毒等作用;凡温热性药物,即表示其具有温里散寒、补火助阳、温经通络、回阳救逆等作用。
据病证寒热程度的差别选择相应药物。
如治亡阳欲脱,选大热之附子,而治一般中寒腹痛,投温性之燥姜;反之,则于治疗不利,甚则损伤人体。
考点五味(1)确定依据。
故今之药味确定,主以药效,参以口尝。
药味可以与滋味相同,也可以与滋味相异。
药味既是药物的滋味,又超出药物的滋味,是药物作用规律的高度概括。
(2)所示效用及临床应用。
①辛:能散、能行,有发散、行气、活血作用,药物有荆芥、薄荷和川芎。
气虚阴亏者慎用。
②甘:能补、能缓、能和,有补虚、和中、缓急、调和药性等作用。
药物有黄芪、熟地、核桃仁、甘草等。
凡温阻、食积、中满气滞者慎用。
③酸:能收、能涩,有收敛固涩作用。
药物有木瓜、乌梅等。
凡邪未尽之证均慎用。
④苦:能泄、能燥、能坚。
药物有黄连、黄柏、知母等。
苦味药大多能伤津、伐胃,津液大伤及脾胃虚弱者不宜大量用。
⑤咸:能软、能下,有软坚散结、泻下通便作用。
药物有昆布、海藻等。
脾虚便溏者慎用。
⑥涩:能渗、能利,有渗湿利水作用。
药物有猪苓、茯苓等。
淡味药过用,亦能伤津液,故阴虚津亏者慎用。
(3)气味配合的原则:一为任何气与任何味均可组配有二;二为一药中气只能有一,而味可以有一个,也可以有两个或更多。
味越多,说明其作用越广泛。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 第一章 中药与方剂
第一章中药与方剂1、安神药主归A:肾经B:脾经C:心经D:肺经E:胃经【答案】C2、初步奠定了中药学理论基础的本草著作是A:《本草纲目》B:《新修本草》C:《本草经集注》D:《神农本草经》E:《证类本草》【答案】D3、酒炒可使药性转化为A:藏B:沉C:降D:收E:升【答案】E4、不属于寒凉性药所示效用的是A:清热燥湿B:凉血清心C:泻下通便D:补助肾阳E:泻火解毒【答案】D5、羌活散风寒,主治风寒湿邪客于足太阳经,其归经是A:三焦经B:大肠经C:心包经E:脾胃经【答案】D6、能收、能涩的药味是A:苦味B:酸味C:辛味D:成味E:甘味【答案】B7、不属于沉降性药所示的功效是A:收敛固涩B:利水渗湿C:平肝潜阳D:涌吐开窍E:清热泻火【答案】D8、湿阻、食积、中满气滞者应慎用的药味是A:甘味B:淡味C:苦味D:涩味E:辛味【答案】A9、治疗咳嗽痰黄,宜选择A:归脾经的热性药B:归肺经的寒性药C:归大肠经的温性药D:归心经的寒性药E:归胃经的寒性药【答案】B10、既指药物的不良反应,又指药物偏性的性能是A:七情B:毒性C:四气E:归经【答案】B11、集宋以前药学之大成的本草著作是A:《证类本草》B:《本草经集注》C:《新修本草》D:《本草纲目》E:《本草纲目拾遗》【答案】A12、不属于温热性药所示效用的是A:温里散寒B:回阳救逆C:补火助阳D:温经通脉E:凉血解热毒【答案】E【解析】本题考查中药性能四气所示的效用。
关注“不属于”的“不”所强调的内涵。
温里散寒、补火助阳、温经通络、回阳救逆属于温热药物所示效用;而清热、泻火、凉血、解热毒则属于寒凉性药物所示效用,用排除法即可选出。
本题除以最佳选择题出现外,还可以多项选择题和配伍选择题出现。
13、首次全面系统整理、补充《神农本草经》的本草著作是A:《本草纲目》B:《新修本草》C:《本草经集注》D:《本草纲目拾遗》E:《证类本草》【答案】C14、具有沉降趋向的药物,性味多是A:辛、甘、凉B:成、苦、温C:辛、甘、温D:酸、苦、寒E:辛、苦、温【答案】D15、根据脏腑经络病变部位而选药的药性理论是A:升降浮沉B:有毒无毒C:四气D:五味E:归经【答案】E16、开创图文对照编写的药典性本草著作是A:《神农本草经》B:《证类本草》C:《本草经集注》D:《本草纲目》E:《新修本草》【答案】E17、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进行分类的本草著作是A:《神农本草经》B:《本草经集注》C:《本草纲目》D:《新修本草》E:《本草拾遗》【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历代本草代表作简介《本草经集注》的学术价值(分类)。
中药专业知识一(中药学部分)第一节课第一章和第二章
练习题
7、明代本草代表作是 A.《图经本草》 B.《新修本草》 C.《本经》 D.《本草纲目》 E.《本草纲目拾遗》
8、《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是哪个时期的本草代表作 A.唐朝 B.汉朝 C.隋朝 D.宋金元朝 E.魏晋南北朝
2021/2/28
练习题
7、明代本草代表作是D A.《图经本草》 B.《新修本草》 C.《本经》 D.《本草纲目》 E.《本草纲目拾遗》
最早的药学专著;该书系统总结了汉代以前我国药学发展 的成就。分上、中、下三品。该书总结了四气五味、有毒 无毒、配伍法度、剂型选择等——初步奠定了中药学的理 论基础
730
《本草经集注》
作者陶弘景,著于魏晋南北朝 梁代(公元500年左右)
首创按自然属性分类; 1、全面系统整理补充《神农本草经》的内容; 2、补充了采收、鉴别、炮制、制剂、合药取量、诸病通 用药及服药食忌; 3、初步确定了综合性本草著作编写模式
2、市场中供给远远小于需求 20多万人——我国取得执业药师资格证的药学技术人员(药品生产、流 通、使用领域几乎各占三分之一) 约7万名——供职于医疗机构 2万名左右——零售药店, 我国有多少家零售药店呢?——40多万家
短缺十分严重!----执业药师前景被广泛看好!
国家执业药师考试科目介绍
考试分为药学和中药学两个专 业,均设四个科目:
练习题
3、《新修本草》是哪个时期的代表作C A.魏朝 B.汉朝 C.隋唐朝 D.宋朝 E.元朝
4、《本草经集注》是哪个朝代的代表作D A.隋朝 B.唐朝 C.宋元时期 D.魏晋南北朝 E.汉朝
2021/2/28
练习题
5、系统总结了汉代以前我国药学发展的成就,为本草学发展奠定 基础的是 A.《伤寒论》 B.《内经》 C.《证类本草》 D.《嘉佑本草》 E.《神农本草经》 6、《神农本草经》各论载药 A.565种 B.265种 C.365种 D.335种 E.635种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_中药药剂学(第一章)_2010年版
中大网校引领成功职业人生
中大网校 “十佳网络教育机构”、 “十佳职业培训机构” 网址: 1、凡用于治疗,预防及诊断疾病的物质总称为
A:药物
B:剂型
C:制剂
D:调剂
E:成药
答案:A
2、根据药物的性质,用药目的和给药途径,将原料药加工制成适合于医疗和预防应用的形式,称为
A:制剂
B:剂型
C:新药
D:成药
E:非处方药
答案:B
3、新药的概念是
A:新药是指我国未生产过的药品
B:新药是指在我国首次生产的药品
C:新药是指未曾在中国销售的药品
D:新药是指未曾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
E:新药是指新生产的药品
答案: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中药与方剂
历代本草代表作简介
中药的性能
性能含义确定依据理论基础
四气寒热温凉药物作用于人体的反应;与治病证
寒热性质相对
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
五味辛甘酸苦咸/ 散敛补
泻
药物作用规律高度概括滋味与药效
归经指药物对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
作用;药物作用的归属
药物所治的具体病症(药物的疗
效),药物的特性
中医脏象学说、经络学说
升降浮沉反映药物作用趋向性与病势相
反
质地/气味/性味/效用顺病位,逆病势,气机运行
有毒无毒指药物对人体的伤害、药物治
疗作用的强弱
是否含有毒成分,整体是否呈毒性,
用量是否恰当
伤害性,偏性
性能所示作用不良作用备注
四气寒凉清热、泻火、利咽、凉血、解毒伤阳助寒温热
温里散寒、补火助阳、温中散寒、温经通脉、助
阳化气等
助火伤阴
五味辛发散、行气、活血、芳香化湿、芳香开窍耗气,伤阴
气虚阴亏者慎用
(芳香味:气虚津亏者)甘补虚、和中、缓急
腻膈,助湿,满
中
湿阻、食积、中满气滞者酸/涩
收敛固涩(止汗、止泻、固精、缩尿、止带、止
血、止咳等),酸:生津
收敛邪气邪未尽者慎用
苦
降泄肺气、胃气,清泄热邪,通泄大肠;燥湿;
坚阴
伤津,伐胃津液大伤及脾胃虚弱者慎用咸软坚泻下,软坚散结脉凝,致瘀滞脾虚便溏者慎用
淡利水渗湿——水肿渗利过度伤阴阴虚津亏者慎用
升降浮沉升浮
发散解表,升阳发表、祛风散寒、涌吐,升阳举
陷,透疹,开窍(上行向外)
妄用气机紊乱
温升、凉降、热浮、寒沉;
辛甘淡主升浮,酸苦咸主沉
降
沉降
泻下,清热,渗水利湿,降逆止呕,息风止痉,
平肝潜阳,止咳平喘,收敛固涩,重镇安神,消
积导滞等(下行向内)
方剂与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