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经络之——阳维脉阴维脉

合集下载

阴维脉的作用和功能主治

阴维脉的作用和功能主治

阴维脉的作用和功能主治1. 什么是阴维脉?阴维脉是中医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是人体经络系统中的一个分支。

它主要负责将心脏和肝脏之间的能量传导,起着沟通两者功能的作用。

阴维脉位于人体的胸部,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和疾病调节作用。

2. 阴维脉的作用•调节心脏功能:阴维脉与心脏紧密相连,它能够调节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平衡心脏的能量运行。

阴维脉的顺利运行可以维持心脏的正常功能,防止心脏病的发生。

•保护肝脏健康:肝脏是人体内最重要的解毒器官之一,阴维脉与肝脏有密切的联系。

通过调节阴维脉的运行,可以提高肝脏的排毒能力,保护肝脏免受有害物质的侵害。

•平衡情绪:阴维脉与人体的情绪调节密切相关。

通过调节阴维脉的活动,可以平衡情绪,缓解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3. 阴维脉的功能主治阴维脉在中医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其作用和功能主治如下:3.1 调节心脏疾病•心悸胸闷:阴维脉调节心脏功能的能力,有助于缓解心悸、胸闷等心脏症状。

•高血压:阴维脉的调节作用可以降低血压,减轻高血压患者的症状和风险。

3.2 保护肝脏健康•肝炎:阴维脉通过调节肝脏的能量运行,可以促进肝脏的康复,缓解肝炎症状。

•肝硬化:阴维脉的活络作用可以改善肝硬化病情,减轻肝功能衰竭的症状。

3.3 提高免疫力阴维脉与人体的免疫系统密切相关,通过调节阴维脉的活跃度,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力,提高抵抗能力,预防各种感染病的发生。

3.4 平衡情绪•焦虑抑郁:阴维脉的调节作用可以平衡情绪,缓解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失眠多梦:阴维脉也可以通过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缓解失眠多梦等睡眠问题。

3.5 改善女性健康•妇科问题:阴维脉与女性生殖系统的功能紧密相关,通过调节阴维脉的运行,可以改善月经不调、经期痛经等妇科问题。

•经前综合征:阴维脉的平衡作用可以缓解经前综合征症状,减轻月经不适。

4. 总结阴维脉在中医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功能主治。

它主要调节心脏功能、保护肝脏健康、平衡情绪、提高免疫力以及改善女性健康。

中医基础知识学习:十二经络及奇经八脉循行歌诀

中医基础知识学习:十二经络及奇经八脉循行歌诀

中医基础知识学习:十二经络及奇经八脉循行歌诀1.手太阴肺中焦生,络肠循胃散流行,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臑肘中,循臂寸口上鱼际,大指内侧爪端通,支络还从腕后出,接次指属阳明经。

2.阳明之脉手大肠,次指内侧起商阳,循指上廉出合谷,岐骨两筋循臂肪,入肘外廉循臑外,肩端前廉拄骨旁,从肩下入缺盆内,络肺下膈属大肠。

支从缺盆直上颈,斜贯颊前入齿当,环出人中交左右,上挟鼻孔注迎香。

3.胃足阳明交鼻起,下循鼻外入上齿,还出挟口绕承浆,颐后大迎颊车里,耳前发际至额颅,支下人迎缺盆底,下膈入胃络脾宫,直者缺盆下乳内,一支幽门循腹中,下行直合气街逢,遂由髀关抵膝膑,胻跗足趾内间同;一支下膝注三里,前出中趾外间通,一支别走足跗趾,大趾之端经尽已。

4.太阴脾起足大趾,上循内侧白肉际,核骨之后内踝前,上腨循胻经膝里,股内前廉入腹中,属脾络胃与膈通,挟喉连舌散舌下,支络从胃注心中。

5.手少阴脉起心中,下膈直与小肠通。

支者还从肺系走,直上喉咙系目瞳。

直者上肺出腋下,臑后肘内少海从,臂内后廉抵掌中,锐骨之端注少冲。

6.手太阳经小肠脉,小指之端起少泽,循手外侧出踝中,循臂骨出肘内侧,上循臑外出后廉,直过肩解绕肩胛,交肩下入缺盆内,向腋络心循咽嗌,下膈抵胃属小肠。

一支缺盆贯颈颊,至目锐眦却入耳,复从耳前仍上颊,抵鼻升至目内眦,斜络于颧别络接。

7.足太阳经膀胱脉,目内眦上起额尖。

支者颠上至耳角,直者从颠脑后悬,络脑还出别下项,仍循肩膊侠脊边,抵腰膂肾膀胱内,一支下与后阴连。

贯臀斜入委中穴,一支膊内左右别,贯胛侠脊过髀枢,臂内后廉腘中合,下贯腨内外踝后,京骨骨下趾外侧。

8.手厥阴心主起胸,属包下膈三焦宫,支者循胸出胁下,胁下连腋三寸同,仍上抵腑循臑内,太阴少阴两经中,指透中冲支者别,小指次指络相通。

9.足肾经脉属少阴,小趾斜趋涌泉心,然骨之下内踝后,别入跟中腨内侵,出腘内廉上股内,贯脊属肾膀胱临。

直者属肾贯肝膈,入肺循喉舌本寻。

支者从肺络心内,仍至胸中部分深。

神奇的人体世界——阴维脉

神奇的人体世界——阴维脉

神奇的人体世界——阴维脉胸腺系统负责人体免疫功能,胸腺系统的经络也应该联通人体各个器官,胸腺经和三焦经是担不起这个重任的,还有一些器官没有得到胸腺系统经络的关照,比如脑髓系统、卵巢系统、腹腔的一些器官,这些器官和系统如何与胸腺系统发生联系呢?这就是阴维脉。

阴维脉起于足少阴肾经筑宾穴,循小腿后侧上行至膝关节腘窝内侧之阴谷穴,再循大腿内侧上行至鼠蹊部位横(耻)骨五分旁之横骨穴,往少腹外上行至髂骨前上棘与横骨中点之上方,始维入足太阴脾经之腑舍穴。

后循腹中线三寸半外侧上行,经腹结穴至与脐平之大横穴,再往上行腹哀穴。

阴维脉在此上行,至乳下第二肋骨处,始又维入足厥阴肝经之期门穴。

至此阴维脉挟胃、属肝、络胆、贯膈与上行与任脉交于喉结下一寸之天突穴,再上行至颔下喉结上中央舌根下之廉泉穴。

从阴维脉循行路线可以知道很好的沟通了下肢和腹部器官之间的联系,而从阴维脉和阳维脉的协作关系我们也知道了阴维脉调理脑髓和卵巢系统的作用,这是知其然,所以然是什么呢?在十二经络循行路径看寅午戌对应胸腔的肺脏、心脏、胸腺三个脏器的经络,申子辰对应腹腔膀胱、胆囊、胃三个腑的经络。

巳酉丑对应腹腔胰腺、肾脏、肝脏三个脏器所在经络,亥卯未对应胸腔三脏的三焦、大肠、小肠三个腑。

这种对应关系的玄妙还不只是这些,脏腑别通则是十二经络关系的又一个体现,但是本文不是探讨脏腑别通,而是在脏腑别通之外还有一个特殊的秘密,就是脏腑别通形成的经络关系以后出现的,脏腑别通关系拓展为肺经—膀胱经—心经—胆经—胸腺经—胃经关系,其中相邻经络关系依次是五行相克关系,拓展成胰腺经—三焦经—肾经—肺经—肝经—小肠经关系以后就不完全是相克关系,肾经与三焦经之间五行是相生关系,这种关系在人体下肢结构中用髌骨来表达,在肠道用阑尾来表达,在经络中用什么来表达呢?就是阴维脉。

阴维脉不通则出现心痛忧郁等症。

此经阴谷穴可以利尿通膀胱,可以治疗不育,男子的阳痿早泄,阴囊湿疹;女士的阴道瘙痒,指压该穴,对于治疗多汗症非常有效。

内经十二经脉详解

内经十二经脉详解

内经十二经脉详解内经是中医学经典著作之一,它关于经脉的论述可以说是相当详尽。

而经脉是中医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指的是人体内的十二条主要经脉。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内经对于这十二条经脉的叙述。

1. 太阳经:太阳经是十二经脉中最为外侧的一条,从大拇指开始,贯穿整个手臂,再经过颈部、面颊,最后到达头发际。

太阳经主要与外感病有关,如感冒发热、头痛等。

2. 太阴经:太阴经从足大趾开始,贯穿整个腿部,再经过腹部、乳房,最后到达喉咙。

太阴经主要与内脏病有关,如胃病、喉炎等。

3. 少阳经:少阳经是太阳经和阳明经之间的一条经脉,在头部分为三支。

少阳经主要治疗头面部疾病,如头痛、眼痛等。

4. 少阴经:少阴经从足小趾开始,贯穿整个脚背,再经过肝、心、肾三脏,最后到达喉咙。

少阴经主要与心、肾、肝三脏相关疾病有关,如胸痛、失眠等。

5. 厥阴经:厥阴经从足小趾开始,贯穿整个脚背,再沿腿部向上,到达腹部、胸部,最后到达颈项。

厥阴经主要与消化系统疾病有关,如胃病、泻痢等。

6. 阳明经:阳明经从足大趾开始,贯穿整个腿部,再经过胃部、肠道,最后到达鼻子。

阳明经主要与消化系统疾病有关,如胃病、便秘等。

7. 阳维脉:阳维脉是从脚心开始,贯穿整个身体的一条经脉。

它主要起辅助作用,调节其他经脉的机能。

8. 阴维脉:阴维脉和阳维脉类似,从脚心开始贯穿到膝关节,最后分为两条支脉到达大腿内侧。

9. 任脉:任脉从下丹田开始,贯穿整个身体,到达上唇。

任脉主要调节体内气血循环,有助于调节身体机能。

10. 督脉:督脉是从会阴开始贯穿到任脉的尾端。

督脉主要调节体内阴阳平衡,有助于维持健康体质。

11. 冲脉:冲脉是从股窝开始贯穿到下腹部,与生殖系统有关。

12. 带脉:带脉是从肚脐开始,沿腰部和背部贯穿到会阴,与生殖系统相关。

总之,十二经脉是中医学中极为重要的概念,对人体的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需要在平时进行正确护理和调节,以保持身体的健康和平衡。

17阳维脉、阴维脉

17阳维脉、阴维脉

【阳维脉常用腧穴 】
穴名
1 金门
穴 位
申脉穴与京骨穴连 线中点,当骰骨外 侧凹陷中。 外踝高点上7寸, 腓骨后缘。 腋后皱襞直上,肩 胛骨下缘凹陷中。 肩胛骨上角,曲垣 穴上1寸。
主治
头痛,癫痫,小儿 惊风,腰痛,下肢 痿痹,外踝痛。 胸胁胀满,下肢痿 痹,癫狂。 肩臂疼痛,瘰疬。
特定穴
膀胱经的“郄 穴”。阳维脉的 之别属。 阳维脉的郄穴。 手、足太阳,阳 维脉与阳跷脉交 会穴
【功能】 《难经· 二十八难》:“阳维、阴维者,维络于身,溢蓄 不能环流灌诸经者也。”说明阳维有维系、联络全身阳经 的作用; 阳维脉维络诸阳经,交会于督脉的风府、哑门; 在正常的情况下,阴阳维脉互相维系,对气血盛衰起调节 溢蓄的作用,而不参与环流,如果功能失常则出现有关的 症证。 【病证】 阳维脉发病,出现发冷、发热、外感热病等表症, 所以《难经· 二十九难》说:“阳维为病苦寒热”,张洁 古解释说:“卫为阳,主表,阳维受邪为病在表,故苦 寒热;《脉经》王叔和说:“诊得阳维脉浮者,暂起目 眩,阳盛实者,苦肩息,洒洒如寒”:以上都说明,阳 维脉主表证;《素问· 刺腰痛篇》有“阳维之脉令人腰痛, 痛上怫然肿,刺阳维之脉”的记载。
2
阳交
3
臑俞
4
天髎
手少阳经与阳维 肩臂痛,颈项强急。 脉、阳蹻脉交会 穴
头项强痛,肩背疼 痛,上肢不遂,难 产,乳痈,乳汁不 下,瘰疬。
5
肩并
大椎穴(督脉)与 肩峰连线的中点。
手、足少阳经与 阳维脉交会穴。
穴名
6 头维


主 治
头痛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目眩,口痛,
特定穴
足阳明、足少阳经 与阳维脉交会穴。 足少阳经与阳维脉 交会穴。

阳维脉

阳维脉

【2018.08】轩岐纵横经络图解□孙立艳阳维脉阳维脉属于“奇经八脉”之一,经脉命名时“维”字有“维系、联络”之意。

因此,阳维脉的含义是“维系人体阳经”,也就是说,阳维脉能够联络人体各阳经,与阴维脉共同起到溢蓄气血的作用。

“维”也指代系物或提网的绳索,如果把十二正经、经筋、别络、孙络、浮络,整体看成一阴、一阳两张网,那么阴维脉、阳维脉就是提起这两张网的两条大绳。

一般正常的情况下,阳维脉和阴维脉互相维系,对人体内气血盛衰起到调节作用,二者并不参与十二正经脉的气血环流,但是,如果阴维脉或阳维脉功能失常则会出现相关的症证。

《难经·二十九难》指出:“阳维维于阳,阴维维于阴,阴阳不能自相维,则怅然失志,溶溶不能自收持。

阳维为病苦寒热……”说的就是,阳维脉负责联络人体阳经,阴维脉负责联络人体各阴经,如果阴维脉和阳维脉功能正常,则人体气血调和,若二脉功能失常不能相互维系。

患者就会出现莫名其妙的心情不愉快,或者不如意而感到不痛快,或者思维不够畅快等感觉。

同时,还会出现全身疲倦而导致动作不协调的情况。

尤其是阳维脉发生病变,人多半会感到发热或是发冷,现代社会生活节奏比较快,上班族经常会莫名其妙的感觉全身无力,疲乏没精神,很多人都认为这不是啥大病,多休息休息就好了。

但实际上,如果上述表现还伴随有身上怕冷的情况,就可能是人体的阴阳不能自相维系,尤其是阳维脉发生了病变,气血不能灌注全身了。

下面就让我们了解一下阳维脉。

一、阳维脉循行阳维脉起于足太阳膀胱经之足外踝下一寸的金门穴,过外脚踝,向上与足少阳胆经并行,沿下肢外侧后缘上行,经躯干部后外侧,从腋后上肩,经颈部、耳后,前行到额部,分布于头侧及项后,与督脉会合。

54轩岐纵横经络图解二、阳维脉病变阳维脉能够维系全身阳脉,具有调节溢蓄全身气血的作用。

由于阳维脉分布头肩各部,主寒热等表证。

故临床主要治疗头、耳、目、咽喉、胸胁部病证和热病。

例如偏头痛、胁肋痛、耳鸣、耳聋、目痛、咽喉痛、肩背痛及经脉循行部位的病症等。

5.4 阳维与阴维

5.4 阳维与阴维

第四节阳维与阴维阳维联络各阳经,阴维联络各阴经,起“溢蓄”气血的作用。

其循行分布和病候分述如下。

一、阳维阴维的循行分布《素问·刺腰痛篇》;阳维之脉,脉与太阳合腨下间,去地一尺所。

《素问·刺腰痛篇》:刺飞阳之脉,在内踝上五寸,少阴之前,与阴维之会。

《难经.二十八难》:阳维阴维者,维络于身,溢畜不能环流灌溉诸经者也。

故阳维起于诸阳会也,阴维起于诸阴交也(图5--7、图5--8)。

[交会穴]阳维:金门(阳维所别属,足太阳),阳交(郄,足少阳),臑俞(手太阳)、天髎(手少阳)、肩井、本神、阳白、头临泣、目窗、正营、承灵、脑空、风池(均足少阳),风府、哑门(督脉)。

此外,手少阳三焦经的络穴外关通于阳维(交会经中无手足阳明)。

阴维:筑宾(郄,足少阴);冲门、府舍、大横、腹哀(足太阴)、期门(足厥阴),天突、廉泉(任脉)。

此外,手厥阴心包经的络穴内关通于阴维(原交会经中无手三阴)。

[语译]1.阳维脉,与足太阳膀胱经相合,取穴在腿肚下方,距离地面一尺许的部位(阳交)。

2.刺飞扬之脉,部位是在内踝上五寸,足少阴之前,与阴维脉相会处(筑宾)。

3.阳维脉和阴维脉,联系网络全身阴阳经,起溢出或蓄入气血的作用,不直接参予循环流注的运行。

所以,阳维起始于各阳经的交会处(头、肩部各交会穴),阴维起始于各阴经的交会处(旗、胁部各交会穴)。

[注释][1] 一尺所----距离地面一尺许,指阳交穴所在,是阳维郄穴。

杨上善《太素》注:“阳维诸阳之会,从头下至金门,阳交即是也”。

《甲乙经》说金门穴是“阳维所别属”,意指与足太阳郄穴金门另有分支联系。

图5--7阳维脉循行图图5--8 阴维脉循行图[2] 上五寸----内踝上约五寸,指筑宾穴所在,是阴维郄穴。

高士宗注:“飞阳,阴维之脉也。

阴维之脉,起于足少阴之筑宾。

……是飞阳乃别出于太阳,而仍走少阴也”。

[3] 诸阳会、诸阴交----张飞畴注:“诸阳皆会于头,诸阴皆交于胸”。

阴维脉

阴维脉

【2018援07】 47源自轩岐纵横 经络图解经和肝经的“推拉”养生法之外,脚部的运动 对于循行于小腿内侧的经脉来讲,具有重要 养生意义,尤其是阴维脉的养生保健。脚在 人的一生中意义非凡,我们站立或行走都依 赖脚,古人讲“人之有脚,犹似树之有根,树 枯根先竭,人老脚先衰”。中医认为人全身有 十二条正经,脚上就有六条,而奇经八脉的 八条均始于足下。另外,脚上汇集了人体的 60 多个穴位,因此脚被医学家们又称为人 体的“第二心脏”。
《难经·二十九难》 指出: “阳维维于阳, 阴维维于阴,阴阳不能自相维,则怅然失志, 溶溶不能自收持。阳维为病苦寒热,阴维为 病苦心痛。”说的就是,阳维脉负责联络人体 阳经,阴维脉负责联络人体各阴经,如果阴 维脉和阳维脉功能正常,则人体气血调和, 若二脉功能失常,便不能相互维系。患者就 会出现莫名其妙的心情不愉快,或者不如意 而感到不痛快,或者思维不够畅快等感觉。 同时,还会出现全身疲倦而导致动作不协调 的情况。另外,血液化生依赖于手少阴心经, 阴维脉不通,则血液化生受阻,患者就会出 现心痛的症状, “心痛”在中医证候中不仅是 心之为病,还包括胃胆等痛症,范围较广。因 此,阴维脉病多表现为心痛、胃痛、胸腹痛等 里证。临床上当疼痛难熬时,按摩阴维脉会 起到缓解疼痛的作用。下面就让我们了解一 下阴维脉。
一、阴维脉循经 阴维脉起于诸阴之交(三阴交穴)后上方
的筑宾穴,沿下肢内侧后缘上行,至腹部,与 足太阴脾经同行到胁部,与足厥阴肝经相 合,再上行交于任脉咽喉部的天突穴。
二、阴维脉病变 阴维脉能够维系全身阴脉,具有调节溢 蓄全身气血的作用。阴维脉发生病变主要表 现为心痛,胃痛,胸腹痛等里症。 三、对应经络 阴维脉循行与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 经脉气相通,与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相 联系。 四、阴维脉养生 1.养阴维脉— — —脚趾运动少不了 阴维脉循行时起于小腿内侧,沿下肢内 侧上行,过胸部至咽喉。它和足太阴脾经、足 厥阴肝经循行的位置相近,都在我们的大腿 内侧。对于阴维脉的养生来讲,除了之前脾

阳维脉的作用和功能主治

阳维脉的作用和功能主治

阳维脉的作用和功能主治一、阳维脉的定义阳维脉是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人体经络系统的一条主要经络。

它起源于足跟,沿着腿部向上延伸,贯通整个大腿外侧,最终连接胸腹部和头部。

二、阳维脉的主要作用阳维脉在人体经络系统中起到了以下重要的作用:1.温煦身体:阳维脉有温煦和激活身体的作用,它可以驱散体表寒邪,促进血液循环和气血运行,从而保持身体的正常温度。

2.提升阳气:阳维脉也被认为是人体阳气的主要通道之一。

通过调节阳维脉的活动,可以增加阳气的产生和运行,从而提升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3.舒缓疼痛:阳维脉在治疗疼痛症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刺激阳维脉,可以改善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肌肉紧张。

4.调节气血:阳维脉可以促进气血的运行和循环,调节气血平衡。

它对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阳维脉的功能主治阳维脉的作用和功能主治非常广泛,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痹痛症状:阳维脉对于治疗关节痛和风湿病具有显著的效果。

它可以通过刺激阳维脉,改善血液循环,缓解关节疼痛和肌肉痉挛。

2.神经系统疾病:阳维脉的调节作用对于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如中风后遗症、面瘫等有一定的帮助。

3.消化系统问题:阳维脉的刺激可以促进消化系统的运行,对于治疗消化不良、胃痛、腹胀等症状有一定的功效。

4.泌尿系统问题:阳维脉的刺激对于治疗泌尿系统疾病如尿频、尿急、尿痛等有一定的疗效。

5.妇科疾病:阳维脉在治疗妇科疾病中也有一定的应用,如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等问题。

6.心脑血管疾病:阳维脉的刺激对于改善心脑血管系统的功能有一定的益处,可以辅助治疗高血压、心绞痛等疾病。

7.皮肤疾病:阳维脉的刺激对于改善皮肤疾病如湿疹、瘙痒等有一定的作用。

通过以上列举的功能主治可以看出,阳维脉在中医学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对于许多疾病的治疗都有相应的功效。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虽然阳维脉在治疗疾病中具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具体的治疗方法和效果还需通过专业医生的指导和临床实践来确定。

中医基础理论-经络-十二经脉

中医基础理论-经络-十二经脉

(一)表里关系的涵义:
十二经脉中的阳经和阴经之间, 通过经别、别络的沟通,相互联系, 相互配合,形成六对 “表里相合” 的关系。即:太阴—阳明,厥阴—少阳、
少阴—太阳。手足共六对。阴经属里, 阳经属表。
(二)属络脏腑:
1、经络系统深入体内,直接与脏腑联系。 2、阳经属腑,络脏;阴经属脏,络腑。 “属”:十二经脉与其本经的脏或腑 直接相连接的关系。 “络”:十二经脉与其本经相互表里 经的脏或腑的关系。 如手阳明经 ,为大肠经,属大肠,相 表里的手太阴经,为肺经 ,络肺。
足厥阴肝经
起于足大趾,沿 下肢内侧中线 (内踝8寸处以下, 行于前缘),至 少腹、胁助,直 至头顶。 其分支从肝分出, 贯膈,注肺中, 与手太阴肺经相 接。
第 三 节 奇经八脉
一、概述
(一)奇经八脉的含义: 指异于十二正经的八条经脉的总 称,包括督、任、冲、带、阴跷、 阳跷、阴维、阳维共八条经脉。
(四)带脉:
带,束带、腰带
1.约束纵行诸脉,调节纵行诸脉 的脉气 2.维络腰腹,固护胞胎,主司妇 女带下。
(五)阴阳跷脉:
跷,跷捷、轻踺,
1.濡养眼目和司眼睑之开合。 2.主司下肢运动,使下肢运动灵 活跷踺。 古人还有“分主一身左右之阴阳”之说。
(六)阴阳维脉:维,维系、维络。 阴维脉“维络诸阴”;阳维脉“维
手阳明大肠经
足阳明胃经
起于鼻翼旁,沿 鼻根、前额、胸 部乳中线、腹部 正中线旁开2寸处 沿下肢前外侧下 行。其主要分支 从足背分出,至 大趾与足太阴脾 经相接。
起于足大趾内侧端,沿 内侧赤白肉际,上行过 内踝的前缘,沿小腿内 侧正中线上行。至内踝 尖上八寸处,交出足厥 阴肝经之前,上行沿大 腿内侧前缘,进入腹中, 属脾,络胃。向上穿过 膈肌,沿食道两旁,连 舌本,散舌下。 分支:从胃别出, 上行通过膈肌,注入心 中,交于手少阴心经。

奇经八脉详解—阴维脉

奇经八脉详解—阴维脉

奇经八脉详解—阴维脉概述阴维脉为奇经八脉之一。

本经起于小腿内侧足三阴经交会之处,沿下肢内侧上行,至腹部,与足太阴脾经同行,到胁部,与足厥阴经相合,然后上行至咽喉,合于任脉。

出《黄帝内经素问·刺腰痛论》。

手厥阴心包经的内关穴与本脉脉气相通。

阴维脉是足少阴肾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诸阴之维。

阴维脉循行路径阴维脉起于诸阴之交(三阴交穴)后上方,即足少阴肾经内踝上五寸之后端筑宾穴,循小腿后侧上行至屈膝腘窝内侧之阴谷穴,再循大腿内侧上行至鼠蹊部位横(耻)骨五分旁之横骨穴,往少腹外上行至髂骨前上棘与横骨中点之上方,始维入足太阴脾经之府舍穴。

后循腹中线三寸半外侧上行,经腹结穴至与脐平之大横穴,再往上行腹哀穴。

阴维在此上行,至乳下第二肋骨处,始又维入足厥阴肝经之期门穴。

至此阴维脉挟胃、属肝、络胆、贯膈与上行与任脉交于结喉下一寸之天突穴,再上行至颔下结喉上中央舌根下之廉泉穴。

阴维脉循行路径《中医大辞典》:其循行路线,据《奇经八脉考》载:“阴维起于诸阴之交,其脉发于足少阴筑宾穴……上循股内廉,上行入少腹……循胁肋……上胸膈夹咽,与任脉会于天突、廉泉,上至顶前而终”。

《中国针灸学词典》:本经自足少阴肾经的筑宾穴开始,沿下肢内侧上行,进入小腹部,通过胁肋、胸腔到达咽部,与任脉会合。

手厥阴心包经的内关穴与本脉脉气相通。

《黄帝内经素问·刺腰痛论》:“刺飞阳之脉,在内踝上五寸,少阴之前,与阴维之会。

”和《难经·二十八难》:“阴维,起于诸阴交也。

”后《奇经八脉考》具体为:“阴维起于诸阴之交,其脉发于足少阴筑骨穴,为阴维之郄,在内踝上五寸腨肉分中;上循股内廉,上行入少腹,会足太阴、厥阴、阳明于府舍;上会足太阴于大横、腹哀;循胁肋会足厥阴于期门;上胸膈挟咽,与任脉会于天突、廉泉;上至顶前而终。

凡十四穴。

”阴维脉交会穴阴维脉交会腧穴有筑宾(足少阴肾经)、府舍、大横、腹哀(足太阴脾经)、期门(足厥阴肝经)、天突、廉泉(任脉)。

十四经络的专业知识

十四经络的专业知识

十四经络的专业知识一、引言经络是中医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人体体内输送气血的通道。

中医认为,经络与网络贯穿人体的各个部分,形成一个系统,起到调节气血运行,维护人体健康的作用。

其中,十四经络是指人体主要经络系统中的十四条经脉。

二、十四经络的概述经络的分类可以有多种方式,按功能可分为主经与络脉,按经络的循行路径可分为经络与腧穴。

而十四经络则是按照经脉的循行路径划分而来,包括任脉、督脉、冲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跷脉、阳维跷脉、血海脉、冲门脉、十二皮部经络等十四条经脉。

2.1 任脉任脉循行于前正中线,是十四经络中最为重要的经脉之一。

任脉起于下腹部的气冲穴,沿胸腹部循行至喉咙部,再向上行至面部。

任脉主要调节胃脾、冲任等脏腑的功能。

2.2 督脉督脉与任脉相对,循行于背部正中线。

督脉起于尾骨,向上行至头顶。

督脉主要调节脊髓、脑部及相关脏器的功能。

2.3 冲脉冲脉是一条腹部的经脉,起于下腹部的曲骨穴,向下行至气冲穴与任脉相交。

冲脉主要调节卵巢、子宫等生殖系统的功能。

2.4 阴维脉与阳维脉阴维脉与阳维脉是互相对应的经脉,分别行于身体的表面和内部。

阴维脉主要分布在肢体的内侧,阳维脉主要分布在肢体的外侧。

它们起着调节体表与内脏之间气血循环的作用。

2.5 阴跷脉与阳跷脉阴跷脉与阳跷脉是与阴维脉与阳维脉相对应的经脉,分别行于身体的前侧和后侧。

阴跷脉与阳跷脉起到调节胸腹部气血循环的作用。

2.6 阴维跷脉与阳维跷脉阴维跷脉与阳维跷脉是与阴维脉与阳维脉相对应的经脉,分别行于身体的内侧和外侧。

阴维跷脉与阳维跷脉起到调节肢体气血循环的作用。

2.7 血海脉血海脉起于心脏,向下行经胃、肠等脏器,是体内气血循环的重要通道。

2.8 冲门脉冲门脉是分布在头部的经脉,起于喉咙部的中府穴,循行经过颧骨、头顶,至于口部及颈部。

冲门脉主要调节头面部的气血循环。

2.9 十二皮部经络十二皮部经络是分布在身体表面的经络系统,主要起到感受外界刺激、传递信息的作用。

奇经八脉图

奇经八脉图

奇经八脉图人体奇经八脉图奇经八脉,包括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

奇者,异也。

因其异于十二正经,故称“奇经"。

它们既不直属脏腑,又无表里配合。

其生理功能,主要是对十二经脉的气血运行起着溢蓄、调节作用。

一、督脉循行图督脉穴歌督脉行脉之中行,二十八穴始长强,腰俞阳关入命门,悬枢脊中中枢长,筋缩至阳归灵台,神道身柱陶道开,大椎哑门连风府,脑户强间后顶排,百会前顶通囟会,上星神庭素髎对,水沟兑端在唇上,龈交上齿缝之内。

督脉的循行及其生理功能:1.循行部位:督脉起于小腹内,下出会阴,向后至尾骶部的长强穴,沿脊柱上行,经项部至风府穴,进入脑内,属脑,沿头部正中线,上至巅顶的百会穴,经前额下行鼻柱至鼻尖的素寥穴,过人中,至上齿正中的龈交穴。

2.分支:第一支,与冲、任二脉同起于胞中,出于会阴部,在尾骨端与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的脉气会合,贯脊,属肾。

第二支,从小腹直上贯脐,向上贯心,至咽喉与冲、任二脉相会合,到下颌部,环绕口唇,至两目下中央。

第三支,与足太阳膀胱经同起子眼内角,上行至前额,于巅顶交会,人络于脑,再别出下项,沿肩胛骨内,脊柱两旁,到达腰中,进入脊柱两侧的肌肉,与肾脏相联络。

3.生理功能:(1)调节阳经气血,为“阳脉之海”:督脉循身之背,背为阳,说明督脉对全身阳经脉气具有统率、督促的作用。

另外,六条阳经都与督脉交会于大椎穴,督脉对阳经有调节作用,故有“总督一身阳经”之说.(2)反映脑、肾及脊髓的功能:督脉属脑,络肾.肾生髓,脑为髓海。

督脉与脑、肾、脊髓的关系十分密切。

(3)主生殖功能:督脉络肾,与肾气相通,肾主生殖,故督脉与生殖功能有关.任脉穴歌任脉中行二十四,会阴潜伏二阴间,曲骨之前中极在,关元石门气海边,阴交神阙水分处,下脘建里中脘前,上脘巨阙连鸠尾,中庭膻中玉堂联,紫宫华盖循璇玑,天突廉泉承浆端。

任脉的循行及其生理功能:1.循行部位:任脉起于胞中,下出于会阴,经阴阜,沿腹部正中线上行,经咽喉部(天突穴),到达下唇内,左右分行,环绕口唇,交会于督脉之龈交穴,再分别通过鼻翼两旁,上至眼眶下(承泣穴),交于足阳明经。

阴阳维脉的功能主治

阴阳维脉的功能主治

阴阳维脉的功能主治一、什么是阴阳维脉阴阳维脉是中医学术中的重要理论之一,是指人体内的气血运行系统。

根据中医理论,人体内有经络系统,这些经络通过阴阳之气,贯通全身,维系人体生命活动。

阴阳维脉的功能主治与人体的阴阳平衡密不可分。

二、阴阳维脉的主要功能1.调节生理机能:阴阳维脉通过气血运行,调节人体的生理机能。

通过经络的通畅,可以使气血运行顺畅,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

2.平衡阴阳:阴阳维脉能够调节人体内的阴阳平衡。

在中医理论中,阴阳是事物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两个对立面。

通过调节阴阳平衡,阴阳维脉可以帮助人体维持健康的状态。

3.养护脏腑:阴阳维脉与人体的脏腑密切相关。

脏腑在中医理论中指的是心、肺、肝、脾、肾等主要脏器。

阴阳维脉运行畅通,可以充分滋养脏腑,保持其正常功能。

4.抵抗外邪入侵:阴阳维脉对于外邪的抵抗具有重要作用。

外邪是指外界的病因,如寒、热、湿等。

通过调节阴阳平衡,阴阳维脉能够帮助人体提高抵抗力,防止外邪入侵,从而维持健康。

三、阴阳维脉的主治疾病阴阳维脉在中医临床中,被广泛应用于许多疾病的治疗和预防工作。

下面列举了一些常见疾病,阐述了阴阳维脉的主治功能:1.感冒:感冒常常是因为外邪入侵,导致人体的阴阳失调。

阴阳维脉的调节作用可以帮助人体抵御外邪,并加速康复过程。

2.消化不良:消化不良常常是因为脾胃功能失调所致。

通过调节阴阳平衡,阴阳维脉可以帮助人体改善消化功能,缓解消化不良症状。

3.失眠:失眠与阴阳失衡密切相关。

阴阳维脉的调节作用可以帮助人体调整睡眠状态,改善失眠问题。

4.高血压:高血压是因为气血运行不畅所致。

通过调节阴阳维脉,帮助气血运行通畅,阴阳维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血压。

5.疲劳和乏力:疲劳和乏力常常是体内阴阳失调引起的。

通过调节阴阳维脉,提高人体的抗疲劳能力,缓解疲劳和乏力症状。

6.月经不调:月经不调常常是因为藏血、气血运行不畅所致。

阴阳维脉可以调节气血运行,帮助改善月经不调问题。

奇经八脉(一)

奇经八脉(一)

奇经八脉(一)奇经八脉即别道奇行的经脉,包括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蹻脉、阳蹻脉共8条。

奇经八脉的分布规律:奇经八脉的分布部位与十二经脉纵横交互,八脉中的督脉、任脉、冲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于会阴,其中督脉行于背正中线;任脉行于前正中线;冲脉行于腹部会于足少阴经。

奇经中的带脉横行于腰部,阳蹻脉行于下肢外侧及肩、头部;阴蹻脉行于下肢内侧及眼;阳维脉行于下肢外侧、肩和头项;阴维脉行于下肢内侧、腹和颈部。

奇经八脉的作用:一是沟通了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将部位相近、功能相似的经脉联系起来,起到统摄有关经脉气血,协调阴阳的作用;二是对十二经脉气血有着蓄积和渗灌的调节作用,奇经八脉犹如湖泊水库,而十二经脉之气则犹如江河之水。

奇经八脉中的任脉和督脉,因积肥其所属的腧穴,故与十二经全称为“十四经”。

十四经均具有一定的循行路线、病候和所属腧穴。

奇经八脉之阳跷脉阳跷脉1.循行部位:阳跷脉起于足跟外侧足太阳经的申脉穴,沿外踝后上行,经下肢外侧后缘上行至腹部。

沿胸部后外侧,经肩部、颈外侧,上挟口角,到达眼内角。

与足太阳经和阴骄脉会合,再沿足太阳经上行与足少阳经会合于项后的风池穴。

2.生理功能:阳跷主一身左右之阳,阴跷主一身左右之阴。

同时还有濡养眼目,司眼睑的开合和下肢运动的作用。

3.主要临床表现:腿腹肌削,痿痹无力,下肢阴经弛缓或阳经拘急的足外翻,癫狂、嗜睡或失眠,目内眦赤痛,眼睑下垂或两目开合失司,舌淡,苔白,脉虚。

4.病机分析:阴跷脉、阳跷脉行于下肢,维持下肢正常的生理活动。

气血虚衰,跷脉失养则腿腹肌削,屡痹无力,行走欹斜或两足瘛疭;跷脉上行至目内毗,阴跷脉、阳跷脉阴阳失调,则嗜睡或失眠;跷脉虚衰,经脉失养,则司眼睑开合功能失司或眼睑下垂;舌淡,苔白,脉虚为虚弱之象。

5.交会腧穴:申脉、仆参、跗阳(足太阳经)、居髎(足少阳经)、臑俞(手太阳经)、肩髃、巨骨(手阳明经)、天髎(手少阳经)、地仓、巨髎、承泣(足阳明经)、睛明(足太阳经)。

阳维脉、阴维脉、外关穴、内关穴

阳维脉、阴维脉、外关穴、内关穴

阳维脉、阴维脉、外关穴、内关穴
阳维脉是外关穴在管阳维。

所以,所有的腑跟阳维是互通声息的。

阴维脉是跟内脏随时在沟通的。

所以,阴维脉是内关在管,阳维是外关在管。

所以,我们在外关和内关下针时,你从外关引到气,再透到内关去的时侯,阴阳脉生死桥就搭起来了,阴阳就交合在一起。

所以,我们用在很多地方,阴阳分离的时候可以用外关透内关。

所以,有时病人胸痛,我们会问你是痛在肋骨外面,还是肋骨里面。

里面是阴维,外面是阳维。

如果病人讲不清楚,就外关透内关。

这是我们治症的来源。

(中医图文)关于阴维脉和阳维脉的知识

(中医图文)关于阴维脉和阳维脉的知识

(中医图文)关于阴维脉和阳维脉的知识
1.循行部位
阴维脉起于小腿内侧足三阴经交会之处,沿下肢内侧上行,至腹部与足太阴脾经同行,到胁部与足厥阴肝经相合,然后上行至咽喉,与任脉相会。

阳维脉起于外踝下,与足少阳胆经并行,沿下肢外侧向上,经躯干部后外侧,从腋后上肩,经颈部、耳后,前行到额部,分布于头侧
及项后,与督脉会合。

2.生理功能
“维”,有维系、维络之意。

阴阳维脉的主要功能是维系全身经脉。

“阳维脉,维络诸阳;阴维脉,维络诸阴。

”(《难经集注·二
十八难》)由于阴维脉在循行过程中与足三阴经相交会,并最后合于任脉;阳维脉在循行过程中与手足三阳经相交,并最后合于督脉,因此,阳维有维系联络全身阳经的作用,阴维有维系联络全身阴经的作用。

什么是阴经和阳经?为什么经脉会有阴经、阳经之分

什么是阴经和阳经?为什么经脉会有阴经、阳经之分

什么是阴经和阳经?为什么经脉会有阴经、阳经之分什么是阴经和阳经?阴经又称阴脉。

经脉中之属阴者,包括手足三阴经、任脉、冲脉、阴维脉、阴蹻脉等。

阳经又称阳脉。

经脉中之属阳者,包括手足三阳经、督脉、阳维脉、阳蹻脉等。

《素问·调经论》:“形有余则泻其阳经”。

为什么经脉会有阴经、阳经之分经脉是指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

由于经脉是按着阴阳划分的,它的循行也同于阳从左升和阴从右降的关系,因此经脉会有阴经、阳经之分。

经脉在体表的分布规律:它们左右对称地分布于头面、躯干和四肢,纵贯全身。

六条阴经分布于四肢的内侧和胸腹,其中上肢的内侧是手三阴经,下肢的内侧是足三阴经;六阳经分布于四肢的外侧和头面、躯干,其中上肢的外侧是手三阳经,下肢的外侧是足三阳经。

手、足三阳经在四肢的排列是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

手三阴经在上肢的排列是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

足三阴经在小腿下半部及足背,其排列是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至内踝上八寸外足厥阴经同足太阴经交叉后,循行在太阴与少阴之间,便成为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

奇经八脉循行规律:督脉行于腰背正中,上至头面;任脉行于胸腹正中,上抵颜部;冲脉与足少阴肾经相并上行,环绕口唇。

带脉起于胁下,环行腰间一周。

阴维脉起于小腿内侧,沿腿股内侧上行,至咽喉与任脉会合。

阳维脉起于足跗外侧,沿腿膝外侧上行,至项后与督脉会合。

阴蹻脉起于足跟内侧,随足少阴经等经上行,至目内眦与阳跷脉会合。

阳跷脉起于足跟外侧,伴足太阳等经上行,至目内眦与阴跷脉会合,沿足太阳经上额,于项后会合足少阳经。

表里(阳经与阴经)联系手足三阴、三阳,其经别和络脉互相沟通,组合成为六对“表里相合”关系,其名称如下表:(表5-4)经络的表里联系可以从下列两方面作进一步的说明:1.在体表,十二经脉相为表里的两经都在四肢末端相接,此外还各有络脉互相联络;2.在体内,十二经脉都分别属络相为表里的脏腑(如手太阴属肺络大肠,手阳明属大肠络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阳 维 脉
“奇经八脉”之一,“维”有维系联络之
意,阳维脉有“维系”人身阳经的功能。
阳维脉联络各阳经,与阴维脉共同起溢
蓄气血的作用。
ppt课件
5
一、经脉循行
起于足跟外侧,向上经过外踝,沿足少阳经上
行到髋关节部,经胁肋后侧,从腋后上肩,至前额,
再到项合于督脉。
ppt课件
20
乳上结喉,维络诸阴脉会于任脉
ppt课件
14
ppt课件
15
阴维脉
ppt课件
16
【附】《奇经八脉考》
具体为:“阴维起于诸阴之交,其脉发于足少阳 筑骨穴,为阴维之郄,在内踝上五寸腨肉分中;上循 股内廉,上行入少腹,会足太阴、厥阴、阳明于府舍; 上会足太阴于大横、腹哀;循胁肋会足厥阴于期门; 上胸膈挟咽,与任脉会于天突、廉泉;上至顶前而终。 凡十四穴。”
窗、正营、承灵、脑空、风池(足少阳经)、风府、
哑门(督脉)。
ppt课件
12
阴 维 脉
“奇经八脉”之一,“维”有维系联络之
意,阴维脉有“维系”人身阴经的功能。
阴维脉联络各阴经,与阳维脉共同起溢
蓄气血的作用。
ppt课件
13
一、经脉循行
阴维脉起于足少阴肾经内踝上五寸后端
之筑宾穴,循腿内侧至小腹外缘,循腹上行至
ppt课件
17
二.生理功能:
“维络于身”,起溢蓄气血的作用,阴维 维系诸阴经,主一身之里。
ppt课件
18
三.主要临床表现《难经·二十九难》:
阳维维于阳,阴维维于阴,阴阳不能自相维,则怅
然失志,溶溶不能自收持。(阳维为病苦寒热;阴维为
病苦心痛。)阴维病证出现阴证、里证, 见心腹部、胸
胁痛等。
经络腧穴各论
ppt课件
1
奇经八脉
---之阳维脉、阴维脉
ppt课件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ppt课件
9
二.生理功能:
“维络于身”,起溢蓄气血的作用,阳维维 系诸阳经,主一身之表。
ppt课件
10
三.主要临床表现《难经·二十九难》:
阳维维于阳,阴维维于阴,阴阳不能自相维,则怅 然失志,溶溶不能自收持。(阳维为病苦寒热;阴维为 病苦心痛。)阳维病证出现阳证、表证,见寒热、头痛 、目眩等;
词解:[1]怅然失志——形容失意而不痛快的样子。
[2]溶溶不能自收持——指全身疲倦以致动,作不能自主
[3]寒热——为恶寒发热之证,泛指表证。
[4]心痛——为心腹部之证,泛指里证。
ppt课件
19
四、阳维脉哀
(足太阴经)、期门(足厥阴经)、天突、廉
泉(任脉)。
词解:[1]怅然失志——形容失意而不痛快的样子。
[2]溶溶不能自收持——指全身疲倦以致动,作不能自主
[3]寒热——为恶寒发热之证,泛指表证。
[4]心痛——为心腹部之证,泛指里证。
ppt课件
11
四、阳维脉交会腧穴
金门(足太阳经)、阳交(足少阳经)、臑俞
(手太阳经)、天髎(手少阳经)、肩井(足少阳
经)、头维(足阳明经)、本神、阳白、头临泣、目
ppt课件
6
ppt课件
7
ppt课件
8
【附】《奇经八脉考》
具体指出:“阳维脉起於诸阳之会,即起於足太 阳膀胱经之足外踝下一寸金门穴。再从金门穴行於足 少阳胆经之外踝上七寸阳交穴。又与手太阳小肠经、 足太阳膀胱经及阳蹻脉,会於肩後大骨下胛上廉臑俞 穴,又与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会於缺盆中上 毖际天穴,又会於肩上陷中肩井穴。从肩井穴上头, 与足少阳胆经会於眉上一寸阳白穴。从阳白穴上行於 眼上方,直入发际本神、临泣穴。从临泣穴上行经正 营穴,循行枕骨下而至脑空穴。从脑空穴下行至耳後 大筋外端风池穴,又与督脉会於项後风府、哑门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