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坐标计算器
色坐标计算方法
![色坐标计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01b03234b73f242336c5f74.png)
先计算色坐标。
方法是,必须先有光谱P(λ)。
然后光谱P(λ),与三刺激函数X(λ)、Y(λ)、Z(λ),分别对应波长相乘后累加,得出三刺激值,X、Y、Z。
那么色坐标x=X/(X+Y+Z)、Y/(X+Y+Z)一般,光谱是从380nm到780nm,间隔5nm,共81个数据。
X(λ)、Y(λ)、Z(λ),是CIE规定的函数,对应光谱,各81个数据,色度学书上可以查到。
再计算色温,例如色度坐标x=0.5655,y=0.4339。
用“黑体轨迹等温线的色品坐标”有麦勒德、色温、黑体轨迹上的(xyuv)、黑体轨迹外的(xyuv)。
我们用xy的数据来举例。
一、为了方便表达,把黑体轨迹上的x写成XS、y写成YS,黑体轨迹外的x写成XW、y写成YW。
先把每一行斜率K算出,K=(YS-YW)/(XS-XW),写在表边上。
例如:麦勒德530斜率K1=(.4109-.3874)/(.5391-.5207)=1.3352麦勒德540斜率K2=(.4099-.3866)/(.5431-.5245)=1.2527麦勒德550斜率K3=(.4089-.3856)/(.5470-.5282)=1.2394二、找出要计算的x=.5655、y=.4339这个点,在哪两条等温线之间,就是这点到两条等温线距离一正一负。
如果不知道它的大概色温,计算就繁了;因为你说是钠灯,那么它色温在1800到1900K之间。
用下公式算出这点到麦勒德530,1887K等温线的距离D1D1=((x-YS)-K(y-XS))/((1+K×K)开方)=((.4339-.4109)-1.3352(.5655-.5391))/((1+1.3352×1.3352)开方)=(.023-.03525)/(1.6682)=-.0073432再计算出这点到麦勒德540,1852K等温线的距离D2D2=((.4339-.4099)-1.2527(.5655-.5431))/((1+1.2527×1.2527)开方)=(.024-.02806)/(1.6029)=-.0025329因为D1、D2都是负数,没找到。
hsv换算色坐标-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hsv换算色坐标-概述说明以及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c53e0b46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379bf69.png)
hsv换算色坐标-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HSV色彩模型是一种常用的色彩表示方法,它由色相(Hue)、饱和度(Saturation)和明度(Value)三个参数组成,能够更直观地描述颜色的特征。
在图像处理和计算机视觉领域,HSV色彩模型被广泛应用于颜色识别、图像分割、图像处理等方面。
本文将重点介绍HSV换算色坐标的方法,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HSV色彩模型。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首先介绍HSV色彩模型,包括其基本概念和原理。
接着,我们将详细讨论HSV换算色坐标方法,包括如何将HSV色彩模型转换为其他色彩模型的方法。
最后,我们将探讨HSV色彩模型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包括其在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和设计领域中的重要性。
通过对HSV色彩模型的深入了解和实际应用的探讨,希望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色彩模型,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在于介绍HSV色彩模型及其在计算机图形学中的应用。
通过深入了解HSV色彩模型的特点和换算方法,读者将能够更好地理解颜色的表示和处理方式。
此外,我们将探讨HSV色彩模型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帮助读者更好地应用这一色彩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将能够获得对HSV色彩模型的深入理解,从而更好地应用于相关领域。
2.正文2.1 HSV色彩模型HSV色彩模型是一种描述颜色的方式,由色相(H)、饱和度(S)和明度(V)三个参数组成。
这三个参数分别表示了色彩的基本属性,色彩的纯度和亮度。
- 色相(H):表示颜色在色谱中的位置,通常用0~360表示,对应着不同的颜色。
例如,红色对应的色相为0,绿色对应的色相为120,蓝色对应的色相为240。
- 饱和度(S):表示颜色的纯度,即颜色的浓淡程度。
饱和度为0时,颜色变成灰色;饱和度为100时,颜色最纯净,没有混合其他颜色。
- 明度(V):表示颜色的亮度,即颜色的明暗程度。
明度为0时,颜色是黑色;明度为100时,颜色是最亮的。
色温色坐标计算器
![色温色坐标计算器](https://img.taocdn.com/s3/m/05b13461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85.png)
色温色坐标计算器要计算色温色坐标,首先需要了解色温和色坐标的基本概念。
色温是指绝对热力学温度在等效黑体辐射源上的表示,它用来描述光源的颜色。
常用的光源色温范围包括暖光(低色温,约2700-3300K)、白光(中色温,约3500-4500K)和冷光(高色温,约5000-6500K)。
色坐标则是用来确定光源颜色在彩色坐标系中的位置。
彩色坐标系是一种标准化的计算方法,将可见光的颜色表示为三个坐标值(x,y,z)。
这些坐标值的范围在1931年国际照明委员会(CIE)制定的标准中定义为0到1之间。
下面介绍一个简单的色温色坐标计算器的实现方法:1.确定输入数据:用户需要输入的数据包括光源的光谱数据、测量到的光源亮度和光源的显色指数(CRI)。
2. 光谱转换:将输入的光谱数据转换为三种标准色空间的数值,包括CIE XYZ颜色空间、CIE xyY色度图、CIE L*a*b*色度图。
3. 计算色温:使用计算公式将光谱数据转换为对应的色温值,常用的计算方法包括Plankian发光体近似、Planck公式、黑体辐射法等。
4. 计算色坐标:根据转换后的数据计算出对应的CIE xy色度坐标值。
5.输出结果:将计算结果显示给用户,包括色温值和色坐标值。
6.可选功能:可以增加额外的功能,例如可视化显示色温和色坐标在彩色坐标系图中的位置,提供参考光源的比较分析等。
需要注意的是,色温和色坐标计算器的精确性与输入数据的准确性密切相关。
因此,在使用计算器时,需要提供准确的光谱数据和其他相关参数,以获得尽可能精确的结果。
色温色坐标计算器广泛应用于照明工程、摄影、舞台灯光设计等领域。
它可以帮助人们选择合适的光源和调整光源的颜色,以满足特定的照明需求。
同时,计算器还可以用于颜色品质的评估和光源性能的比较,从而提供更好的照明效果和视觉体验。
总结起来,色温色坐标计算器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工具,可以帮助人们确定光源的颜色和在彩色坐标系中的位置。
它基于光谱数据和相关参数,通过计算公式和算法将这些信息转换为可理解和可应用的结果。
颜色计算xyz
![颜色计算xyz](https://img.taocdn.com/s3/m/91bb0ccd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fd.png)
颜色计算xyzXYZ颜色空间是一种描述人眼可以感知到的色彩的数学模型,其属于加法颜色模型,通过对光强度进行数学运算来得到不同的颜色。
XYZ颜色空间是基于CIE(国际照明委员会)建立的CIE1931标准观察者模型。
XYZ颜色空间的三个分量分别代表了颜色的亮度(Y)和色度(X和Z)。
X表示红色和绿色之间的差异,Y表示亮度,Z表示蓝色和黄色之间的差异。
通过这三个分量的组合,可以表示出人眼所能感知到的几乎所有的颜色。
XYZ颜色空间与RGB和CMYK颜色空间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
RGB颜色空间是基于发光体的颜色模型,而CMYK颜色空间是基于吸收体的颜色模型。
XYZ颜色空间则是一个理论上完备的颜色空间,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对RGB或CMYK颜色值进行线性变换来转换为XYZ颜色空间。
XYZ颜色空间的数学计算较为复杂,其中的转换公式如下:X = (0.4124564 * R + 0.3575761 * G + 0.1804375 * B)Y = (0.2126729 * R + 0.7151522 * G + 0.0721750 * B)Z = (0.0193339 * R + 0.1191920 * G + 0.9503041 * B)其中,R、G、B分别代表RGB颜色空间中的红、绿、蓝分量。
通过将RGB颜色空间中的颜色转换为XYZ颜色空间的颜色,可以更准确地描述颜色的亮度和色度。
XYZ颜色空间常用于计算机图形学、颜色管理系统、色彩测量仪器等领域。
在计算机图形学中,我们常常需要对颜色进行精确的计算和处理,XYZ颜色空间能够提供更加准确的计算结果。
在颜色管理系统中,XYZ颜色空间可以作为不同颜色空间之间的转换标准。
在色彩测量仪器中,可以通过测量光源经过样品之后的XYZ分量来确定样品的颜色。
总结起来,XYZ颜色空间是一种描述人眼可以感知到的颜色的数学模型。
它通过亮度(Y)和色度(X和Z)来定义颜色,与RGB和CMYK颜色空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色坐标软件使用说明
![色坐标软件使用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9f34dc609b6648d7c1c746ed.png)
色坐标软件使用说明1、 CIE介绍国际照明协会法国语的缩写,相关网站为:http://www.cie.co.at/2、色坐标介绍色坐标也叫色品坐标或色度坐标。
CIE色度系统中,三刺激值各值与他们之和的比。
在XYZ色品系统中,由三刺激值X、Y、Z可算出色品坐标x、y、z。
x=X/(X+Y+Z),y=Y/(X+Y+Z),z=Z/(X+Y+Z)。
XYZ表示任何一种特定颜色所具有的三种理论原色刺激的量。
X表示红原色刺激的量、Y表示绿原色刺激的量,而Z表示蓝原色刺激的量。
简单的就是某个光源发光的颜色在色坐标图中的位置,代表颜色的成分。
纯白光色坐标为(0.33±0.05, 0.33±0.05)3、软件介绍ColorCoordinate.exe:计算色坐标的软件,目前为1.0版本,台湾人编写,228K大小。
CIE1931.exe:色坐标图,976K大小。
4、使用说明1、准备含波长和发光强度两栏的文本文件(.txt)。
波长范围为300–800之间。
实际测量往往不是在此范围,那么把测量范围外的强度设为0。
前提当然是要求发射谱包含所有发出的光。
文本制作参见例子Em349.txt。
2、打开ColorCoordinate.exe,依次点击“打开文件–“线性内插”–“计算”,就可得到色坐标值。
如例子Em349.txt的色坐标为(0.3260834, 0.3439385)。
该软件同时计算出该色坐标对应的色温Tc。
如例子Em349.txt的色温为5784.230607747963、打开CIE1931.exe,输入x和y值,点击ENTER,就会在色坐标图中标出位置。
该软件可同时标出无数个位置,只要反复输入x和y值即可。
最后点击SA VE就可保存结果。
例子:。
5800计算器全线坐标计算放样程序
![5800计算器全线坐标计算放样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0872f5de71fe910ef12df872.png)
5800计算器全线坐标计算放样程序(修改版)“XLZBJSCX” ◢ (第一个程序)Lb1 0 ↙Cls : Fix 4 : 30→Dimz ↙“XHS="?G ( 后视点 X) :"YHS="?L ( 后视点 Y) :"XZJ="?M ( 置镜点 X) :"YZJ="?N ( 置镜点 Y) :Pol(G-M,L-N):"DH=":I ( 后视距) ◢ J<0=>J+360→J:"FH=":J►DMS ◢ ( 后视方位角 ) Lbl 1 ↙ ( If (如果的意思) And (和字的意思) Then (然后的意思) )“K=”?K ◢ (计算里程) ( 下面有色的是数据库 )If (如果) K< 51760.052 本曲线缓直点桩号 And (和)K≥ 51048.785 上一个曲线缓直点桩号: Then (然后)本曲线缓直点桩号51760.052 →Z[1] : 上一个曲线缓直点桩号51048.785 →Z[2] : 1 -1 →O(注:左偏曲线输入 - 1→O, 右偏曲线输入1→O) : 偏角12 ’ 23 ’ 19.5 ’ →A :半径3289.486 →R : 第一缓和曲线长度0 →Z[6] : 第二缓和曲线长度0 →Z[7] : 交点 X 坐标→B : 交点 Y 坐标→C : 小里程向交点方位角→E : 交点向大里程方位角→F : Goto 2 : IfEnd ↙ ( 重兰字是输入的数字 ) ………… (曲线段分段输入)补充直线段输入如下If (如果) K< 本段直线终点里程 And (和)K≥ 本段直线起点里程 :Then (然后)1→O: 本段直线终点里程→Z[3]: 终点坐标X→Z[16]: 终点坐标Y→Z[17]: 方位角→E:Goto 4:IfEnd ↙Lb1 2 ↙ (曲线要素计算)Z[6] ÷ 2- Z[6]^ 3 ÷ (240R^2)+ Z[6]^ 5 ÷ (34560*R^4) →Z[8] ↙ ( M1 不输)Z[7 ] ÷ 2- Z[7]^ 3 ÷ (240R^2)+ Z[7]^ 5 ÷ (34560 R^4) →Z[9] ↙ ( M2 不输)Z[6]^ 2 ÷ (24R)- Z[6]^ 4 ÷ (2688R^3) →Z[10] ↙ ( P1 不输)Z[7]^ 2 ÷ (24R)- Z[7]^ 4 ÷ (2688R^3) →Z[11] ↙ ( P2 不输)(πAR ) ÷ 180+0. 5 × ( Z[6]+ Z[7])→S ↙ (曲线总长)90 × Z[6 ] ÷ ( R × π) →Z[14] ↙ (第一缓和曲线总偏角)( ×÷以后自己改 )9 0 × Z[7 ] ÷ ( R × π) →Z[15] ↙ (第二缓和曲线总偏角 , 可以省略)Z[8] +( R+Z[10])TAN(A/2)-(Z[10]-Z[11] )/SIN A→Z[12] ↙ ( 切线 T1)Z[9] +( R+Z[11])TAN(A/2)+(Z[10]-Z[11] )/SIN A→Z[13] ↙ ( 切线 T2)B+ Z[12]*COS (E+180)→ Z[16] ↙ ( ZH 点 X )C+ Z[12]*SIN(E+180)→ Z[17] ↙ ( ZH 点 Y )Z[1]-S→Z[3] ↙ (ZH 点里程 )Z[3]+ Z[6]→Z[4] ↙ (HY 点里程 )Z[1]- Z[7]→Z[5] ↙ (YH 点里程 )GOTO 3 ↙LB1 3 ↙ ( 判断里程点与曲线关系 )If K≤Z[3] And K> Z[2] : Then Goto 4 : IfEnd ↙If K≤Z[4] A nd K> Z[3] : T hen Goto 5 : IfEnd ↙If K≤Z[5] A nd K> Z[4] : T hen Goto 6 : IfEnd ↙If K≤Z[1] A nd K> Z[5] : T hen Goto 7 : IfEnd ↙LB1 4 ↙ (里程小于直缓点直线独立坐标)K- Z[3] →X : 0→Y : E→T : Prog“TYZBCX” :Goto 1 ↙Lb1 5 ↙ (第一缓和曲线独立坐标)K- Z[3] →H ↙H-H^5/(40*R^2* Z[6]^2)+H^9/(3456*R^4* Z[6]^4) →X ↙H^3/(6*R* Z[6])-H^7/(336*R^3* Z[6]^3) →Y ↙90*H^2/( R*π* Z[6]) →T ↙IF O >0 :Then T +E→T : Else E-T →T : T<0=>360+T→T : IfEnd ↙PRrog“TYZBCX” :Goto 1 ↙Lb1 6 ↙ (圆曲线独立坐标)K- Z[4] →H ↙H*180/( R*π)+ Z[14]→T ↙R*SIN( T)+ Z[8]→X ↙R*(1-COS (T))+ Z[10]→Y ↙IF O >0 :Then T +E→T : Else E-T →T : T<0=>360+T→T : IfEnd ↙Prog“TYZBCX” :Goto 1 ↙Lb1 7 ↙ (第二缓和曲线独立坐标)Z[1] -K →H↙H-H^5/(40*R^2* Z[7]^2)+H^9/(3456*R^4* Z[7 ]^4) →U ↙H^3/(6*R* Z[7])-H^7/(336*R^3* Z[7]^3) →V ↙90*H^2/( R*π* Z[7]) →T ↙Z[13]COS (A)+ Z[12]-U*COS( A)-V*SIN (A)→X ↙Z[13]*SIN( A)-U*SIN( A)+V*COS (A)→Y ↙IF O >0 : Then F-T→T : T<0=>360+T→T : Else F+T →T : IfEnd ↙Prog“TYZBCX” :Goto 1 ↙子程序:“TYZBCX” ↙ (统一坐标计算)(第 2 个程序)IF O<0 : Then -Y→Y : IfEnd ↙“QXJ=” :T ◢ (计算里程点切线方位角,可以不显示)Z[16]+X*COS (E)-Y*SIN( E)→Z[18] ↙Z[17]+X*SIN (E ) +Y*COS (E )→Z[19] ↙“XI=” : Z[18] ◢ ( XI 中线 X )“ YI =” : Z[19] ◢ ( YI 中线 Y )Pol(Z[18]-M,Z[19]-N):"DI=":I ◢ (中桩放样距)J<0=>J+360→J:"FI=": J ►DMS ◢ (中桩放样方位角)“ PJ =”?P ◢ ( 输入边桩与线路夹角 PJ ,左偏– 90 右 +90 )“ PD =”?D ◢ (输入边桩距 PD )Z[18]+D*COS(T+P) →Z[20] ↙Z[19]+D*SIN(T+P) →Z[21] ↙“XP=”: Z[20] ◢ ( XP 边桩 X )“YP=”: Z[21] ◢ ( YP 边桩 Y )Pol(Z[20]-M,Z[21]-N):"DP=":I ◢ (边桩放样距)J<0=>J+360→J:"FP=":J ►DMS ◢ (边桩放样方位角)Return ↙ (以上都要输进计算器)注解不输K 里程 XI 中线 X YI 中线 Y PD 输入边桩距 XP 边桩 X 坐标YP 边桩 Y 坐标 I 边桩放样距 PJ 输入边桩与线路夹角,左偏– 90 右 +90 ) I 中桩放样距 T 计算里程点切线方位角,可以不显示卡西欧FX5800全线贯通万能正、反算程序FX5800计算器的积分程序(正反算、全线贯通、新线路)终极版ZHUCHENGXU 主程序"1.ZS,2.FS" ?→Q输入1正算,输入2反算“NEW=0,OLD≠0”?ZIf Z=0:Then “X0=”?A:“Y0=”?B:“C0=”?C:“1/R0=”?D:“1/RI=”?E:“SP=”?F:“EP=”?G:Ifend:Q=2=>Goto 2Lbl 1 :“KM=,<0Stop”?H:H<0=>Stop:“PJ=”?O:“PY=”?LLbl Z:Z=1=> Prog“01”:Z=2=> Prog“02”选择数据库文件,可增加H- F→X:0.5(E-D)÷(G-F)→NC+(XD+NX2)*180÷π→P:P<0=>P+360→P:P>360=>P-360→PA+∫(cos(C+(XD+NX2)*180÷π),0,X)+Lcos(P+O)→UB+∫(sin(C+(XD+NX2)*180÷π),0,X)+Lsin(P+O)→VQ=2=>Goto 4:Cls:Fix 3"Xn=":Locate 4,1,U:"Yn=": Locate 5,2,V:“FWJ=”:P▶DMS◢Norm 2:Cls:Goto 1Lbl 2:“XD=,<0,STOP”?R:R<0=>Stop:“YD=”?S“KMDG=”?H :90→O:0→L:Goto Z (H线路范围内的任意桩号)Lbl 4:Pol(R-U,S-V):J<0 => J+360→JWhile abs(Icos(J-P))≤0.001:P-J>180=> J+360→J: P-J<-180=> P+360→P:IF P-J>0:then -I→L:else I→L ifendGoto 3: Whileend:H+Icos(J-P)→H:Goto ZLbl 3:Cls:Fix 3“KM=”: Locate4,1,H:“PY=”: Locate4,2,L◢Norm 2:Cls:Goto 201(数据库子程序)If H<=第一曲线终点桩号:then 第一曲线起点X→A:第一曲线起点Y→B:第一曲线起点方位角→C:起点曲率→D:终点曲率→E:起点桩号→F:终点桩号→G:return:ifend……………程序说明:1、该程序可以计算任意线形(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不完整曲线)任意桩号的坐标(正算,输入1),也可根据坐标计算该点到线路的距离及垂足桩号(反算,输入2);2、(NEW=0,OLD≠0)?如果要计算的点为数据库线路中的点,则输入数据库编号(以整数1、2、3…代替输入);如果在数据库中没有要计算线路的数据,则输入曲线要素X0:曲线起点X坐标;Y0:曲线起点Y坐标;C0:曲线起点方位角;R0-1、 RI-1:曲线起点、终点曲率,直线为0,曲线左偏输入负值,右偏输入正值;SP、 EP:曲线起点桩号,终点桩号;KM:待求点桩号;PJ:正斜交的设定;PY:偏中距离,线路上的点输入0,右偏输入+值,左偏输入-值;3、正算显示坐标及切线方位角;反算输入线路的任意桩号(此桩号越接近真实值计算速度越快)、待求点坐标,显示待求点桩号及偏中距离;4、正算子程序为积分公式编写而成;反算子程序为角度趋近的方法编写,计算速度有点慢。
计算器坐标反算公式
![计算器坐标反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cb48f69a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26.png)
计算器坐标反算公式引言在计算器的应用场景中,我们常常需要通过坐标来反算具体的位置。
一个常见的例子是在地图上找到某个地点的坐标。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计算器坐标反算的公式。
背景计算器坐标反算是一种常见的数学计算问题。
它主要用于确定某个位置在坐标系中的具体位置。
在地理学、建筑学、物理学等领域,计算器坐标反算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具体步骤计算器坐标反算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确定坐标系:首先,需要确定使用的坐标系。
在地理学中,常用的坐标系有经纬度坐标系和UTM坐标系。
2.获取已知坐标数据:获得已知位置的坐标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通过GPS等设备获得,或者通过其他手段得到。
3.反算公式:根据坐标系的不同,使用相应的公式进行计算。
下面是几个常见的计算器坐标反算公式:–经纬度坐标系反算公式:•根据已知经度和纬度,可以反算出某个位置在地球上的具体位置。
–UTM坐标系反算公式:•UTM坐标系是一种常用的二维坐标系,可以将地球表面切分成正方形的区块。
•根据已知的UTM坐标,可以反算出某个位置在地球上的具体位置。
4.计算结果:根据所使用的公式,计算出具体的位置坐标。
注意事项在进行计算器坐标反算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坐标系的选择:不同的应用场景可能需要选择不同的坐标系。
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坐标系。
•数据的精确性:坐标计算的精确性与输入数据的精确性相关。
因此,在选择已知坐标数据时,要尽可能使用准确的数据。
•公式的正确性:不同的坐标系有不同的计算公式,需要根据选择的坐标系来选择正确的公式进行计算。
结论计算器坐标反算是一种常见的数学计算问题,在地理学、建筑学、物理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确定坐标系、获取已知坐标数据、使用适用的公式进行计算,我们可以得到具体的位置坐标。
在进行计算时,需要注意坐标系的选择、数据的精确性以及公式的正确性,以获得准确的计算结果。
希望本文对您理解计算器坐标反算公式有所帮助!。
色度坐标 (2)
![色度坐标 (2)](https://img.taocdn.com/s3/m/5258ac04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e6.png)
色度坐标1. 什么是色度坐标色度坐标是用来描述图像或颜色的特定属性的一种数学表示方法。
它通常用一个二维空间来表示颜色的饱和度(Saturation)和色调(Hue),也有一些色度坐标系统还会考虑亮度(Brightness)或亮度值(Value)等其他属性。
色度坐标的发展源于对颜色知觉的研究,早期的色度坐标系统只涉及到颜色的感知属性而不考虑光源的性质,后来逐渐发展为基于光的色度坐标系统,即将颜色作为光的属性来描述。
2. 常见的色度坐标系统2.1 RGB色度坐标系统RGB色度坐标系统是最常见的一种色度表示方法,它基于红、绿、蓝三个主要光源的亮度来描述颜色。
RGB色度坐标系统采用三维空间,其中每个坐标轴表示一个光源的亮度。
通常,这个三维空间的原点表示黑色,而最大亮度的点表示白色。
在RGB色度坐标系统中,每个颜色由一个三元组表示,分别是红、绿、蓝三个光源的亮度值。
例如,(255, 0, 0)表示红色,(0, 255, 0)表示绿色,(0, 0, 255)表示蓝色。
2.2 CMY色度坐标系统CMY色度坐标系统是一种与RGB相对应的色度坐标系统,它使用青色(Cyan)、洋红色(Magenta)和黄色(Yellow)三个色料的浓度来描述颜色。
CMY色度坐标系统也是三维的,并且与RGB属性相反,即在RGB色彩空间中一个颜色的亮度越高,CMY色度坐标中对应的三个色料的浓度越低。
CMY色度坐标系统的颜色表示方式与RGB相对应,例如(0, 255, 255)表示青色,(255, 0, 255)表示洋红色,(255, 255, 0)表示黄色。
2.3 HSV色度坐标系统HSV色度坐标系统由色调(Hue)、饱和度(Saturation)和亮度(Value)三个属性构成,被广泛用于图像处理和计算机视觉等领域。
HSV色度坐标系统将颜色的属性分开表示,其中色调表示颜色在色谱中的位置,饱和度表示颜色的鲜艳程度,亮度表示颜色的明暗程度。
色坐标转换公式范文
![色坐标转换公式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2ef345b9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39.png)
色坐标转换公式范文色彩坐标转换是将一种色彩空间中的颜色值转换为另一种色彩空间中的颜色值的过程。
常见的色彩空间包括RGB色彩空间、CMYK色彩空间、HSV色彩空间等。
不同的色彩空间有不同的坐标表示方式,因此在不同色彩空间之间进行转换时需要使用相应的公式。
1.RGB色彩空间转换为CMYK色彩空间:在RGB色彩空间中,颜色值由红色(R)、绿色(G)和蓝色(B)三个分量表示。
而在CMYK色彩空间中,颜色值由青色(C)、洋红色(M)、黄色(Y)和黑色(K)四个分量表示。
转换公式如下:K = 1 - max(R, G, B)C=(1-R-K)/(1-K)M=(1-G-K)/(1-K)Y=(1-B-K)/(1-K)2.RGB色彩空间转换为HSV色彩空间:在HSV色彩空间中,颜色值由色调(H)、饱和度(S)和明度(V)三个分量表示。
转换公式如下:V = max(R, G, B)S = (V - min(R, G, B)) / VH = (G - B) / (6 * (V - min(R, G, B))) + (G < B ? 1 : 0)其中,“?”表示条件判断,“:”表示条件满足和不满足的两种情况的结果。
3.CMYK色彩空间转换为RGB色彩空间:转换公式如下:R=(1-C)*(1-K)G=(1-M)*(1-K)B=(1-Y)*(1-K)4.CMYK色彩空间转换为HSV色彩空间:先将CMYK色彩空间转换为RGB色彩空间,再将RGB色彩空间转换为HSV色彩空间。
5.HSV色彩空间转换为RGB色彩空间:转换公式如下:C=V*SX=C*(1-,(H/60)%2-1,)m=V-C若0<=H<60:(R,G,B)=(C,X,0)若60<=H<120:(R,G,B)=(X,C,0)若120<=H<180:(R,G,B)=(0,C,X)若180<=H<240:(R,G,B)=(0,X,C)若240<=H<300:(R,G,B)=(X,0,C)若300<=H<360:(R,G,B)=(C,0,X)最后,将(R,G,B)中的每个分量乘以255,得到RGB色彩空间中的颜色值。
色坐标图[经典]
![色坐标图[经典]](https://img.taocdn.com/s3/m/81ea6d38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8f.png)
色坐标图
CIE色度学系统表示颜色的方法
1、用三刺激值表示颜色,最常用的是1931CIE-XYZ标准色度学系统所规定的三
刺激值X、Y和Z。
2、用色品坐标x、y及Y刺激值表示颜色,色品坐标是三刺激值鸽子对三刺激
值总量的比值,在测量中不需对三刺激值准确标定便可准确地确定色品坐标,故常用色品坐标x和y表示颜色,但是由于色品坐标是三刺激值各自对三刺激值总量的比值,从而失去了表示光亮度的因子,只表示了颜色的色调和饱表示颜色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解释:X、Y、Z三点对应的RBG值分别为
r g b
X 1.2750 —0.2778 0.0028
Y —1.7392 2.7671 —0.0279
Z —0.7431 0.1409 1.6022
如果知道Y值,那么X、Z值也能知道,这样就能得出r、g、b的值
1.2750r - 0.2778g + 0.0028b =X
- 1.7392 r + 2.7671g – 0.0279b =Y
- 0.7431r + 0.1409g + 1.6022b = Z
亮度L= r + 4.5907g + 0.0601b
颜色匹配
从图上可以看出:
1、波长700~770nm的光谱色,色品点重合,表明他们有相同的色品坐标,在亮
度相同时,表观颜色相同
2、两点连线上的颜色都可以用两点的颜色以一定的比例配出来,波长
540~700nm光谱色轨迹是一段直线,所以这段直线上的任何光谱色都可以用540nm和700nm两种光谱色配出来。
主波长和补色波长。
cielab转lch计算公式
![cielab转lch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28807e33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9c.png)
cielab转lch计算公式CIELAB(也称为Lab色彩空间)和LCH(也称为Lch色彩空间)是两种常用的颜色表示方式。
CIELAB是一种基于人眼感知的色彩空间,而LCH是从CIELAB中推导出来的一种极坐标表示法。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如何通过CIELAB转换到LCH的计算公式。
在颜色科学中,CIELAB是一种用于描述人眼感知的颜色的色彩空间。
它由三个分量组成:L表示亮度,a表示从绿色到红色的变化,b表示从蓝色到黄色的变化。
CIELAB能够更好地模拟人眼对颜色的感知,因此在许多领域广泛应用,例如计算机图形学、印刷和纺织等。
然而,CIELAB的坐标表示方式并不直观,导致了使用上的不便。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引入了LCH色彩空间。
LCH是从CIELAB中导出的一种极坐标表示法,它将颜色的亮度、色调和饱和度表示为极坐标中的距离、角度和半径。
要将一个颜色从CIELAB转换到LCH,我们需要使用以下计算公式:LCH的亮度(L)等于CIELAB的亮度(L)。
LCH的色调(C)等于CIELAB的饱和度(C)和色调(h)的平方和的平方根。
LCH的饱和度(H)等于CIELAB的饱和度(C)和色调(h)的反正切值。
通过这些公式,我们可以将CIELAB中的颜色转换为LCH中的颜色。
这使得颜色的表示更加直观和易于理解。
例如,如果我们有一个CIELAB颜色值为(50,20,30),我们可以使用上述公式将其转换为LCH颜色值(50,37.38,33.69)。
需要注意的是,CIELAB和LCH之间的转换是一种近似方法,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
这是因为颜色的感知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人眼的生理特性和心理感知。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使用CIELAB还是LCH表示颜色。
总结起来,CIELAB和LCH是常用的颜色表示方式,用于描述人眼感知的颜色。
通过CIELAB转换到LCH的计算公式,我们可以将一个颜色从CIELAB转换为L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