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__华东理工大学(19)--《物理化学》(下)考试试卷及答案(A)
物理化学下试卷详解
![物理化学下试卷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502da5f89b89680203d825d1.png)
一、选择题(20分,每题2分)1、CaCl 2的摩尔电导率与其离子的摩尔电导率之间的关系是( )。
(A))()()(-m 2m 2m l a l a C C C C ∞+∞∞Λ+Λ=Λ;(C))()()(-m 2m 2m l 2a l a C C C C ∞+∞∞Λ+Λ=Λ; (D))()()(-m 2m 2m l a 2l a C C C C ∞+∞∞Λ+Λ=Λ。
2、下列电池中,电池的电动势与Cl -的活度无关的是( )。
(A) Pt g Cl aq ZnCl Zn )()(22;(B)Ag s Cl Ag aq KCl aq ZnCl Zn )()()(2;(C) Pt g Cl aq KCl s AgCl Ag )()()(2;(D) g A aq AgNO aq Cl K s Cl Hg Hg )()()(322。
3、用对消法(补偿法)测定可逆电池的电动势,主要是为了( )。
(A) 消除电极上的副反应; (B)减少标准电池的损耗;(C) 在可逆情况下测定电池电动势; (D)简便易行。
4、某化学反应,已知反应物的转化分数为y=5/9时所需要的时间是y=1/3所需时间的2倍,则该反应是( )。
(A) 三级; (B) 二级; (C) 一级; (D) 零级。
5、某总反应的表观速率系数21412)2(2k k k k =,则表观活化能E a 与基元反应活化能之间的关系为( )。
(A) E a = 2E a ,2 + (E a ,1 - E a ,4)/ 2; (B) E a = E a ,2 + (E a ,1 - E a ,4)/ 2; (C) E a = E a ,2 + E a ,1 - E a ,4; (D)214,1,2,)2(a a a a E E E E =。
6、对于光化学反应,下列说话错误的是( )。
(A) 在等温、等压下,可以进行0〉∆m r G 的反应;(B) 反应的速率基本不受温度的影响,甚至有负温度系数现象; (C) 反应初级过程的量子效率等于1;(D) 光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等于热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
物理化学__华东理工大学(14)--《物理化学》(下)中期学习测试卷及答案
![物理化学__华东理工大学(14)--《物理化学》(下)中期学习测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0a75476763231126edb11e2.png)
N
q
3.757
N
q
∑ E
=
L
3 i=0
εi
Nj N
=
6.022 ×1023mol−1
×(ε0×0.266来自+ε1
×
0.273 +
ε2
×
0.332
+
ε3
×
0.129)
(3) = 6.022×1023mol−1 × 261.04kK
= 6.022 ×1023 × 261.04 ×13.81
降低一半,则该反应的活化能等于
kJ ⋅ mol-1 。(假定活化能与温度无关)
6. 将纯 BHF2引入到 292 K 的恒体积的容器中,发生 6BHF2(g) → B2H6(g) + 4BF3(g)反应。
不论起始压力如何,反应 1 h 后,发现反应物均分解 8 %,则该反应为
级反应。
7. 一平动子处于能量 εt = 7h2 / (4mV 2/3) 的能级上,则此能级的简并度 gt=
有一平衡的独立子系统,服从玻耳兹曼分布,粒子的最低四个能级为 ε0 /k = 0 , ε1 / k = 200K , ε2 / k = 350K , ε3 / k = 700K ,它们的简并度分别为 1,2,4,5,这里 k 为玻 耳兹曼常数且 k = 13.80658×10−24J⋅K−1,当系统的温度为 300 K 时,试计算: (1) 子的配分函数 q ;(4 分) (2) 粒子分别在能级 ε 0 和 ε3 上出现的概率;(5 分) (3) 系统的摩尔能量。(5 分)
。
10. 振动频率为ν,则振动能级的零点能等于
。
三、(16 分)
313K 时,N2O5在 CCl4溶剂中发生分解反应,速率方程为: vN2O5 = kcN2O5 。已知初始速率
华东理工大学《物理化学》(下)单元测试卷(二)
![华东理工大学《物理化学》(下)单元测试卷(二)](https://img.taocdn.com/s3/m/a42c2508cc7931b765ce156b.png)
华东理工大学《物理化学》(下)单元测试卷(二)独立子系统的统计热力学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 液态理想混合物属于 。
A :独立的离域子系统;B :离域的相倚子系统;C :独立的定域子系统2.晶体中的原子、分子或离子属于 。
A :独立的离域子系统;B :离域的相倚子系统;C :定域子系统 3.以下属于独立的离域子系统是 。
A :绝对零度的晶体;B :理想液体混合物;C :理想气体的混合物 4. 平动能的最低能级等于 。
A :2t 2/33h mV ε=;B :0;C :2t 2/338h mVε= 5. 一平动子处于能量3/2247mVh t =ε的能级上,则该能级的简并度i g t,= 。
A :6;B :5;C :46.NO 分子在转动的第一激发态上的简并度与其基态的简并度之比= 。
A :1; B :2; C :3 7.CO 分子在振动的第k 能级比k -1能级的能量高 。
A :0.2h ν; B :0.5h ν; C :h ν 8.在不同能级中,与系统体积有关的是 。
A :振动能级; B :转动能级; C :平动能级 9. 在不同能级中,能级间隔相等的是 。
A :振动能级;B :转动能级;C :平动能级10. 对于常温下的氮气,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振动能级间隔最大;B :转动能级间隔最大;C :平动能级间隔最大11. 在相同体积下,子的质量越大,平动能级间隔 。
A :不变;B :越大;C :越小12. 体积越大,平动能级间隔 。
A :不变;B :越大;C :越小13. 子的转动惯量越大,转动能级间隔 。
A :不变;B :越大;C :越小14. 振动频率越大,振动能级间隔 。
A :不变;B :越大;C :越小15. 有七个独立的可区别的粒子,分布在简并度为1、3和2的ε0, ε1, ε2三个能级中,数目分别为3个、3个和1个子,问这一分布拥有多少微观状态等于 。
16. 在含大量粒子的系统中,ωmax /Ω 的值很小,ln ωmax /ln Ω 的值接近 。
物理化学__华东理工大学(12)--《物理化学》下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物理化学__华东理工大学(12)--《物理化学》下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077f61058fafab069dc02e2.png)
A. 不变; B. 减少; C. 增加; D. 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
16. 在常温下,分子的平动、转动和振动的能级间隔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A. 平动、转动、振动; B. 转动、平动、振动;
C. 振动、转动、平动; D. 平动、振动、转动
17. 在子配分函数 q t 、 qr 、 q v 中,与系统体积无关的是( )。
C. 中间产物 B 的浓度在反应过程中出现极大值; D. 在反应过程中 B 的消耗速率不变
8. 合成氨反应为 0 N2 3H2 2NH3 ,若氮气的消耗速率用 N 2 表示,则氢气的消耗速率 H2 应为
(
)。
A. H2= N2 ;
B.
H
=
2
1 2
N2
;
C.
H
=3
2
N2
14. 关于最概然分布,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最概然分布是拥有微观状态数最多的分布;
B. 最概然分布是热力学概率最大的分布;
C. 在含有大量粒子的系统中,最概然分布代表了一切可能的分布;
D. 最概然分布的出现概率 max / Ω 随系统粒子数 N 的增大而增大
15. 在一定温度下,将 1mol 理想气体压缩,则该系统拥有的微观状态数( )。
(选填:
8. 连串反应 A k1 B k2 C 的最显著特点是
。
9. 复合反应的速率系数 k 与各基元反应速率常数间的关系为 k 2k1k2 / k3 ,则复合反应的活化
能 Ea 与各基元反应活化能 E1、E2、E3 之间的关系为
。
1
10. 由反应机理建立复合反应的速率方程常用两种近似方法,它们是
;
物理化学下 单元测试卷wh_xia_2
![物理化学下 单元测试卷wh_xia_2](https://img.taocdn.com/s3/m/42edb9199b6648d7c1c746be.png)
华东理工大学《物理化学》(下)单元测试卷(二)独立子系统的统计热力学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 液态理想混合物属于 。
A :独立的离域子系统;B :离域的相倚子系统;C :独立的定域子系统2.晶体中的原子、分子或离子属于 。
A :独立的离域子系统;B :离域的相倚子系统;C :定域子系统 3.以下属于独立的离域子系统是 。
A :绝对零度的晶体;B :理想液体混合物;C :理想气体的混合物 4. 平动能的最低能级等于 。
A :2t 2/33h mV ε=;B :0;C :2t 2/338h mVε= 5. 一平动子处于能量3/2247mVh t =ε的能级上,则该能级的简并度i g t,= 。
A :6;B :5;C :46.NO 分子在转动的第一激发态上的简并度与其基态的简并度之比= 。
A :1; B :2; C :3 7.CO 分子在振动的第k 能级比k -1能级的能量高 。
A :0.2h ν; B :0.5h ν; C :h ν 8.在不同能级中,与系统体积有关的是 。
A :振动能级; B :转动能级; C :平动能级 9. 在不同能级中,能级间隔相等的是 。
A :振动能级;B :转动能级;C :平动能级10. 对于常温下的氮气,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振动能级间隔最大;B :转动能级间隔最大;C :平动能级间隔最大11. 在相同体积下,子的质量越大,平动能级间隔 。
A :不变;B :越大;C :越小12. 体积越大,平动能级间隔 。
A :不变;B :越大;C :越小13. 子的转动惯量越大,转动能级间隔 。
A :不变;B :越大;C :越小14. 振动频率越大,振动能级间隔 。
A :不变;B :越大;C :越小15. 有七个独立的可区别的粒子,分布在简并度为1、3和2的ε0, ε1, ε2三个能级中,数目分别为3个、3个和1个子,问这一分布拥有多少微观状态等于 。
16. 在含大量粒子的系统中,ωmax /Ω 的值很小,ln ωmax /ln Ω 的值接近 。
华东理工大学《物理化学》 练习题答案
![华东理工大学《物理化学》 练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ba4a6f7b14e852458fb579c.png)
第1章 物质的pVT 关系和热性质基本概念1.(1) (3)。
2. (1)分子无体积;(2)分子间无相互作用。
3.气。
4.气液共存区的边界线;不稳定区的边界线。
375.0ccc c ==RT V p Z ,得到普遍化的范德华方程以及对应状态原理。
5.a 气体;b 饱和气体;c 气液共存;d 饱和液体;e 液体。
6.不能,MPa 8.59=p7.状态一定,状态函数的量值一定;状态函数量值的变化仅与系统的初终状态有关。
对于一个均相系统,如果不考虑除压力以外的其他广义力,为了确定平衡态,除了系统中每一种物质的数量外,还需确定两个独立的状态函数。
8. (1) 外p p =,(2) =常数外p p =。
9. (1)封闭系统;(2)封闭系统,恒容过程,非体积功为零;(3)封闭系统,恒压过程,非体积功为零。
10. 压力为0.1MPa 下处于理想气体状态的气态纯物质。
压力为0.1MPa 下的液态和固态纯物质。
压力为0.1MPa 下浓度为3dm mol 1-⋅或1kg mol 1-⋅的理想稀溶液中的溶质。
11. 降低;=。
12.BB B )0(νζn n -=。
从数量上统一表达反应进行的程度。
13.<, =。
14.=, <。
15.=, >。
16. (1)×;(2)×;(3)√。
17. 实验测定;经验半经验方法;理论方法。
18. 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之差。
计算题1. 解:mol 1071.6mol )15.27330(3145.8101001021.169363--⨯=⎥⎥⎦⎤⎢⎢⎣⎡+⨯⨯⨯⨯==RT pV n []211122112211 )-(1 M y M y n M n y M y n M n M n m +=+=+= []2211) -( M M M y n +=836.001.4601.30101.461071.6219.0132121=-⋅⎪⎭⎫ ⎝⎛-⨯=-⋅⎪⎭⎫⎝⎛-=∴-M M M n m y 2. 解:以“1”代表空气,以“2”代表H 2O ,()mol 613.0mol 15.273253145.8100.1510325.1013311=⎥⎦⎤⎢⎣⎡+⨯⨯⨯⨯==-RT pV n3.174kPa kPa 01982.0613.001982.0325.10121222=⎪⎭⎫⎝⎛+⨯=+⋅==n n n p y p p331121dm 5.15dm 0.15613.001982.0613.0=⨯+=⋅+=V n n n V3. 解:以“1”代表NO ,以“2”代表“Br 2”,以“3”代表NOBr 开始时,p 1(0) = 23.102kPa9.76kPa Pa 10055.13003145.8)81.159/660.0()/()0(32222=⨯⨯⨯===-V RT M m V RT n p 平衡时,[]3213323132121)0()0(21)0()0(p p p p p p p p p p p p -+=+⎥⎦⎤⎢⎣⎡-+-=++=[]14.25kPa kPa )737.2576.9102.23(2)0()0(2213=-+=-+=∴p p p p 8.85kPa kPa )25.14102.23()0(311=-=-=p p p 2.64kPa kPa )25.142176.9(21)0(322=⨯-=-=p p p 4. 解:()RT b V p =-m , b pRTV +=m ,1,m 2,m kV V = 即kb p RT k b p RT k b p RT +=⎪⎪⎭⎫ ⎝⎛+=+112, ⎪⎪⎭⎫ ⎝⎛-=-=-21121)1(p p k p RT p RT p RT k k b ⎪⎪⎭⎫ ⎝⎛-⋅-=∴21111p p k p RT k b 133mol m 10132.5101.3250.01107510101.325273.15)(08.31450.01107511-⋅⎪⎭⎫ ⎝⎛-⋅⨯+⨯⋅-=135mol m 102.437--⋅⨯=A 3*m 3444N r V b ⋅⋅==π0.134nm m 100.134m 10022.61610437.2316393/12353/1A =⨯=⎪⎪⎭⎫⎝⎛⨯⨯⨯⨯=⎪⎪⎭⎫ ⎝⎛=∴--ππN b r5. 解:(1) I ,液-固;II ,气-液;III ,气-固。
东华理工大学物理化学下册复习试卷
![东华理工大学物理化学下册复习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9fe9164b26fff705cd170a60.png)
物理化学试卷1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 共11题20分)1. 2 分(4260)4260如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原电池反应的∆H < Q p(B) 原电池反应的∆H = Q r(C) 原电池反应体系的吉布斯自由能减少值等于它对外做的电功(D) 原电池工作时越接近可逆过程,对外做电功的能力愈大2. 2 分(4165)4165电池短路时:()(A) 电池的电动势趋于零(B) 电池所做电功要小于可逆放电时的功(C) 这时反应的热效应Q p = ∆r H m(D) 瞬间可作极大电功3. 2 分(4392)4392下列电池的电动势,哪个与Br -的活度无关:()(A) Ag(s)|AgBr(s)|KBr(aq)|Br2(l),Pt(B) Zn(s)|ZnBr2(aq)|Br2(l),Pt(C) Pt,H2(g)|HBr(aq)|Br2(l),Pt(D) Hg(l)|Hg2Br2(s)|KBr(aq)||AgNO3(aq)|Ag(s)4. 2 分(4425)4425已知φ∃ (Fe2+/Fe) = -0.4402 V , φ∃ (Cd2+/Cd) = -0.4029 V,将金属铁粉和镉粉丢入含Fe2+(0.1 mol·kg-1) 和Cd2+(0.001 mol·kg-1) 的溶液中,铁粉和镉粉是否会溶解:( )(A) 铁粉和镉粉皆会溶解(B) 铁粉和镉粉皆不会溶解(C) 铁粉溶解、镉粉不溶(D) 镉粉溶解、铁粉不溶5. 2 分(4424)4424$= 1.250 V,电极Tl+/Tl 的电势电极Tl3+,Tl+/Pt 的电势φ1φ2$= -0.336 V ,则电极Tl 3+/Tl 的电势 φ3$为: ( ) (A) 0.305 V (B) 0.721 V (C) 0.914 V (D) 1.586 V6. 2 分 (4151) 4151298 K 时,应用盐桥将反应H + + OH - = H 2O(l)设计成的电池是: ( ) (A) Pt,H 2|OH -||H +|H 2,Pt (B) Pt,H 2|H +||OH -|H 2,Pt (C) Pt,O 2|H +||OH -|O 2,Pt (D) Pt,H 2|H +||OH -|O 2,Pt7. 2 分 (4247) 4247应用能斯特方程计算出电池 E < 0,这表示电池的反应: ( ) (A) 不可能进行 (B) 反应已达平衡 (C) 反应能进行,但和电池的书面表示式刚好相反 (D) 反应方向不能确定8. 2 分 (4686) 4686已知 298 K 时, φ ∃ (Ag +,Ag)=0.799 V, 下列电池的 E ∃为 0.627 V . Pt, H 2│H 2SO 4(aq)│Ag 2SO 4(s)│Ag(s) 则 Ag 2SO 4的活度积为: ( ) (A) 3.8×10-17 (B) 1.2×10-3 (C) 2.98×10-3 (D) 1.52×10-69. 2 分 (4520) 4520298 K 时, 电池反应为 Zn(s)+Ni 2+(a 1=1)=Zn 2+(a 2)+Ni(s) 的电池的电动势为0.54 V , 已知 φ∃ (Zn 2+,Zn)=-0.763 V , φ∃ (Ni 2+,Ni)=-0.250 V, 则 Zn 2+的活度 a 2为 :( ) (A) 0.08 (B) 0.06 (C) 0.12 (D) 0.04*. 1 分 (4683) 4683测定溶液的 pH 值的最常用的指示电极为玻璃电极, 它是: ( ) (A) 第一类电极 (B) 第二类电极 (C) 氧化还原电极 (D) 氢离子选择性电极11. 1 分 (3803) 3803在其它条件不变时,电解质溶液的摩尔电导率随溶液浓度的增加而 ( ) (A) 增大 (B) 减小 (C) 先增后减 (D) 不变二、填空题 ( 共10题 20分 ) 12. 2 分 (4110) 4110常用的铅蓄电池,工作时发生的电池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华东理工物理化学(下)期末复习
![华东理工物理化学(下)期末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4c8539fc4693daef5ef73d3a.png)
解:
0.70 kA tcA0 1 15 8.00 10 3 1 0.70 .4 dm mol min
3 1 1
3163 lg19.4 = 11.90 T /K lgk 11.90 3163/(T / K )
T 298.1 K
k 10
11.90 3163 /(T / K )
lnk 11.90 3163/(T / K )ln10 Ea ln{k } ln A RT Ea ln 10 3163 Ea 60.55kJ mol1 R
(2)
cA0 cA kA t cA0 cA cA0 1
(2)
RT2T1 kA T2 Ea ln T2 T1 kA T1 8.3145 1030.15 967.15 0.842 1 l n J m ol 1030 . 15 967 . 15 0.135 240.7 k J m ol1
例、在一恒容容器中,反应物A发生如下平 行反应 k1,Ea1 P+R k2,Ea2 A S+E
(1)实验测得50℃时cP / cS恒为2。当反应10分 钟后,A的转化率为50% ;反应时间延长一 倍,转化率为75% 。试确定反应级数和速度 常数k1和k2 。 (2)当温度提高10℃时,测得cP / cS恒为3。试 求活化能Ea1与Ea2之差。
4. 一级反应:
cA0 ln k A t, cA
dc A k A cA dt
特征和判据:
1 cA0 kA t ln k A t, l n 1 cA0 x
(1) ln{cA }对t 作图是一条直线
(2) k A 的量纲为时间1 ( 3) t1 / 2 ln 2 k A
华理本科物化试题
![华理本科物化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e071c8cb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069eb49.png)
华理本科物化试题华东理工大学2001年物理化学(下)期终考试题(A)学号姓名.一.一.选择题(30×2=60分,单项)1. 1.已知20℃时水的表面张力为7.28X10-2N·m-1,在此温度和p0压力下将水的表面积可逆地增大10cm2时,体系的ΔG等于A.7.28 X10-5J B.-7.28 X10-5J C.7.28 X10-1J D.-7.28 X10-1J2. 2.用同一滴管在同一条件下分别滴下同体积的三种液体:水、硫酸水溶液、丁醇水溶液,则它们的滴数为A.一样多B.水的最多,丁醇水溶液最少C.硫酸水溶液最多,丁醇水溶液最少D.丁醇水溶液最多,硫酸水溶液最少3. 3.将装有润湿性液体的毛细管水平放置,在其右端加热,则管内液体将A.向右移动B.向左移动C.不动D.左右来回移动4. 4.298K、p0下,将直径lμm的毛细管插入水中,需多大压力才能防止水面上升?已知此时水的表面张力为72×10-3N·m-1。
A.288 kPa B.144 kPa C.576 kPa D.316 kPa5. 5.设反应CaCO3(s) = CaO(s)+CO2(g)已达平衡,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CaCO3进一步粉碎,则平衡A.向左移动B.向右移动C.不移动D.不能确定6. 6.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nkpmx适用于A.低压B.中压C.高压D.任何压力7.7.对临界胶束浓度(CMC)说法不正确的是A.CMC是形成胶束的最低浓度B.在CMC前后溶液的表面张力都有显著变化C.在CMC前后溶液的电导值变化显著D. 达到CMC以后溶液的表面张力不再有明显变化8.8.已知293K时水一辛醇的界面张力为0.009N·m-1,水一汞的界面张力为0.375N·m-1,汞一辛醇的界面张力为0.348 N·m-1。
由以上数据可以断定A.水可以在汞一辛醇的界面上铺展B.辛醇可以在汞一水界面上铺展C.水不能在汞的表面铺展D.辛醇不能在汞的表面铺展9.9.明矾净水的主要原理是 ( )(a) 电解质对溶胶的稳定作用 (b) 溶胶的相互聚沉作用(c) 对电解质的敏化作用(d) 电解质的对抗作用10.10.对电动电势(ζ )描述错误的是A.它是指胶粒的相对运动边界与液体内部的电位差B.其值随外加电解质而变化C.其值一般高于热力学电势D.有可能因外加电解质而改变符号11.11.在pH<7的Al(OH)3溶胶中,使用下列电解质使其聚沉:①MgCl2②NaCl③Na2S04④K3Fe(CN)6。
物理化学__华东理工大学(20)--《物理化学》(下)考试试卷及答案(B)
![物理化学__华东理工大学(20)--《物理化学》(下)考试试卷及答案(B)](https://img.taocdn.com/s3/m/867bf36814791711cc7917e2.png)
2. 一定温度时,在催化剂存在下,一级对峙反应 A k1
k-1
B 的速率系数 k1增大 1.5 倍,则在此条
件下 k-1的值__________________。(不变,增大 1.5 倍,减小 1.5 倍)
3. 一定温度时,级数相同的平行反应A
k1 k2 _______。
《物理化学》(下)课程期末考试试卷(B 卷)
题序
一
得分
评卷人
考试形式:闭卷 所需时间: 120 分钟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分
一、概念题(20 分,每空格 1 分)
1. 对于反应 A → P ,如以浓度 cA对时间 t 作图得直线,则该反应是________级反应, A 的半衰期
与其初始浓度___________。(无关,成正比,成反比)
= 1 × ln 1 h 0.1216 1− 0.90
= 18.94 h
三、解: qt
=
V
2πmkT h2
3/ 2
=
V
2πMkT NAh2
3 / 2
= V
2πkT NAh2
3/ 2
×M
3/ 2
( ) V
2πkT NAh2
(1)试写出该电池的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5 分) (2)试求 25 ℃时电池反应的电势;(3 分) (3)当1molZn 发生反应时,试求电池反应的 ∆rGm 。(3 分)
第2页
七、(15 分)
气相反应 H2 (g) + Br2 (g) → 2HBr(g) 的反应机理如下:
(1) Br2 k1→ 2Br ⋅
S
2019年成人高考物理化学试题及答案下
![2019年成人高考物理化学试题及答案下](https://img.taocdn.com/s3/m/e94b6fa2770bf78a652954cd.png)
2,增进个人社会功能,特别是人际关系方面;协助案 主应对所面临的困境或问题;除了目前问题的解决之外, 更要增加实现案主目的和期望的机会与能力,以促进个 人健全的成长,获得心理暨社会适应。
伦理实施原则 >
基本助人模式与理论 < 技术性实施原则
介入项目 助人的方法、过程、角色
专业社会工作的实施模式
影响理论形成的关键因素:
社会工作自身的专业发展需求与专 业使命;
社会主流哲学思潮; 社会政治经济环境。
社会工作理论运用之脉络
理论/与社会工作 结合之年代
精神分析观点 美国-1920年代 英国-1930年代
小组工作者必须拥有的价值观:
(Max Siporin,1975)
个人和社会的相互依赖; 相互依赖; 参与帮助过程; 个人的自主; 自主和自我导向; 服务的平等机会和在帮助过程中的
参与.
小组工作者必须拥有的价值观:
(Glassman和Kates,1990)
人有内在的价值和能力; 人是互相有责任的; 人有归属和被接纳的权利; 人有权利参与和被倾听; 人有言论自由和表达的权利; 成员中的差别可以不断丰富其他人; 人有自由选择的权利; 人有权利去质询和挑战专业人员.
2,协助个人提升压力管理的能力;影响社会及改善环境条件 以满足个人发展所需;增进个人运用环境资源的能力,协助 重建或建立个人与环境的良好交流。
社会工作理论运用之脉络
理论/与社会工作 主要观点
结合之年代
1,问题形成原因
华东理工大学2024年物理化学考研试题
![华东理工大学2024年物理化学考研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c64878c1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ac.png)
已知25℃时电池 的电池反应的电势为1.1566 V, , 。
(1)写出该电池的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
(2)求 ZnCl2溶液的离子平均活度 ,离子平均活度因子 以及ZnCl2作为整体的活度 。
(3)若有1 mol Zn进行电池反应,电池最多可输出多少电功?
(4)已知AgCl的溶度积 ,试求
9.某化合物能与水作用,若它的初浓度为1 ,1小时以后降为0.8 ,
2小时以后降为0.6 ,则此反应为级反应。
10.有少数气体,例如 、 等,它们的光谱熵要比量热熵(大,小),这是因为。
11.对于独立的离域子系统,当温度不太低,密度不太高,子的质量不太小时,每个能级的简并度 与该能级上的离子数 之间的关系为 。(>, =, < )
设冰的温度为-1℃;与冰接触的冰刀宽3mm,长20cm。冰的摩尔体积比水的摩尔体积大9%(设不随压力和温度改变)。冰的熔化热 = (设不随压力和温度改变)。
四、(26分)
1.某温度时,质量分数 的乙醇水溶液可视为志向稀溶液,其蒸气总压为101.325kPa,纯水的饱和蒸气压为91.3kPa。试求 时的蒸气总压和气相组成。
一、(24分)
1.一化学反应在烧杯中进行,放热为 ,焓变为 。若在电池中可逆进行,放热为 ,焓变为 。 与 是否相等?(是,否), 与 是否相等?(是,否)
2.肯定量的志向气体经绝热可逆过程从初态的 改变到终态的 ,则初终态压力、体积之间的一容器中热分解并且达到平衡,该平衡系统的自由度f=。
(1)试求298 K下,由单质生成1 mol 的 。
(2)上升温度对提高产率是否有利?为什么?
(3)若生成 的反应在298 K和101325 Pa下进行,平衡气相混合物中 的摩尔分数能否达到0.1?
物理化学__华东理工大学(17)--《物理化学》下册期终考试试卷及答案
![物理化学__华东理工大学(17)--《物理化学》下册期终考试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9af3049ee06eff9aef807e2.png)
1.
反应 2NO+Cl2 → 2NOCl 的速率方程的为υ
=
kc
2 NO
cCl2
,则此反应的速率系数
k
与
kNO
的关
系为( )。
A. k = kNO ; B. k = 2kNO ; C. 2k = kNO ; D. 2k = 3kNO
2. 对于反应 A → P,如果反应物 A 的浓度减少一半, A 的半衰期也缩短一半,则该反应 为( )。
A. dcB = 0 ;
dt
B. dcB < 0 ;
dt
4. 阿仑尼乌斯方程适用于( )。
C. dcB > 0
dt
A. 爆炸反应; B. 酶催化反应; C. 反应速率与温度呈指数关系的反应 5.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相空间中的任意一点代表系统的宏观状态;
B. 相空间中的任意一点代表一个分子的微观运动状态;
10. 将一定量的纯水分散成半径为1×10−4 m 的小水滴,下列物理量中不变的是( )。 A. 表面吉布斯函数; B. 表面张力; C. 饱和蒸气压
11. 对于气体在固体表面的吸附,下列几组式子何者是正确的?( )。 A. ∆G < 0 ∆H < 0 ∆S < 0 ; B. ∆G < 0 ∆H > 0 ∆S > 0 ; C. ∆G > 0 ∆H < 0 ∆S > 0
SO
2− 4
PbSO 4 (s), Pb
。
第 5 页 共5页
华东理工大学 2007–2008 学年第一学期 《物理化学》(下册)期末考试试卷 (B 卷)
2008.1.7
开课学院: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专业:05 级大面积 考试形式:闭卷 所需时间:120 分钟
物理化学下册试题及答案
![物理化学下册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dc830b5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1d23d1d.png)
物理化学下册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中,P代表的是:A. 压力B. 体积C. 温度D. 摩尔数2.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系统吸收的热量与对外做功的关系是:A. 相等B. 相加C. 相减D. 无关3. 物质的比热容是指:A. 物质的热容与质量的比值B. 物质的热容与体积的比值C. 物质的热容与摩尔数的比值D. 物质的热容与温度的比值4. 化学反应的熵变是指:A. 反应物的熵与生成物的熵之差B. 反应物的熵与生成物的熵之和C. 反应物的熵与生成物的熵之比D. 反应物的熵与生成物的熵之积5. 根据吉布斯自由能变化,下列哪个过程是自发的?A. ΔG > 0B. ΔG < 0C. ΔG = 0D. ΔG ≠ 06. 电化学中,原电池放电时,阳极发生的反应是:A. 氧化反应B. 还原反应C. 既不氧化也不还原D. 既是氧化也是还原7. 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加的是:A. 强酸B. 强碱C. 盐类D. 气体8. 根据阿伏伽德罗定律,相同温度和压力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含有相同数量的:A. 分子B. 原子C. 离子D. 电子9. 物质的表面张力是指:A. 物质表面分子间的吸引力B. 物质表面分子间的排斥力C. 物质内部分子间的吸引力D. 物质内部分子间的排斥力10.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热使之完全转化为功而无其他变化,这表明:A. 能量守恒B. 能量不守恒C. 能量转换效率D. 能量转换不完全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约为 ________ mol^-1。
2. 理想气体的内能只与 ________ 有关。
3. 一个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等于反应物的总焓与生成物的总焓之________。
4. 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与溶液的 ________ 成正比。
5. 根据范特霍夫方程,温度升高时,化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这是由于 ________ 效应。
华东理工大学物理答案
![华东理工大学物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88c9366be1e650e52ea99b0.png)
华东理工大学物理答案【篇一:华东理工期末考试试题】华东理工大学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物理化学》(下册)期末考试试卷(b卷)2007.1.9开课学院: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专业:04级大面积考试形式:闭卷所需时间 120 分钟考生姓名:学号:班级:任课教师一、概念题(共20分,每小题1分)1.对于的分解反应,可分别用、、表示反应速率,它们之间的关系为。
2.反应,在条件下a的消耗速率可以表示为。
3.反应的速率常数,反应物a的初始浓度为,则a的半衰期为4.阿仑尼乌斯方程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化学反应。
(对,错)5.在边长为a的立方箱中运动的理想气体分子其质量为m,平动能为,则它所处平动能级的简并度为。
6.写出麦克斯韦-玻尔兹曼(mb)分布公式。
7.粒子因受激发而离开基态能级的数目越多,值愈大,可见的物理意义是。
8.相空间中的每一个点,代表 9.当系统的温度时,能量标度的零点设在基态能级上的配分函数。
10.铺展系数的物理意义可用式表示,其中为粘附功、为。
11.某固体颗粒与液体的接触角,则这种液体能)12.根据表面相的热力学基本方程,写出一个表面张力的热力学表示式。
13.将a、b、c三根玻璃毛细管的一端分别浸入水中,已知它们的半径,设它14.将少量肥皂加入水中,则水的表面张力。
(增大,减小,不变)15.过饱和蒸气的存在可用公式解释。
(拉普拉斯,开尔文,兰缪尔) 16.使用盐桥的目的是。
17.电解质溶液是第二类导体,它的导电是依靠。
18.无论是强电解质还是弱电解质,其摩尔电导率均随溶液浓度增大出现极值。
(对,错)19.摩尔电导率与间的关系为。
20.电化学反应的热力学特征是。
二、(14分)纯物质a在高温下的气相分解是一级反应,反应式为。
在一定温度下,将一定量的纯a(g) 迅速放入一恒容反应器中,然后用实验测量t 时刻容器内的总压p及a完全反应后的总压。
做了两个温度下的实验,数据列于下表中,假设气体是理想气体,反应的活化能ea不随温度而变化,试求此活化能。
物理化学(下)试题库含答案
![物理化学(下)试题库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0bb7e2ca26925c52cc5bf53.png)
I 练习题一、填空题电解质溶液1. Pt|Cu 2+,Cu + 电极上的反应为Cu 2+ + e -→Cu +,当有1F 的电量通过电池时,发生反应的Cu 2+ 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2. 同一电导池测得浓度为0.01mol·dm -3的A 溶液和浓度为0.1 mol·dm -3的B 溶液的电阻分别为1000Ω和500Ω,则它们的摩尔电导率之比Λm (A )/Λm (B )等于________。
3. 已知m Λ∞(Na +)=50.11×10-4S·m 2·mol -1,m Λ∞(OH -)=198.0×10-4S·m 2·mol -1,在无限稀释的NaOH 溶液中t ∞(Na +)等于________,t ∞(OH -)等于________。
4. 25℃时,在0.002mol·kg -1CaCl 水溶液中离子平均活度系数为γ±1,在0.002mol·kg -1CuSO 4水溶液中离子平均活度系数为γ±2,则γ±1_______γ±2。
5. 已知NaAc 、NaCl 、HCl 水溶液无限稀释时的摩尔电导率分别为Λ1,Λ2,Λ3,则HAc的摩尔电导率为________________。
6. 25℃时,1mol·kg -1的BaCl 2水溶液的γ±=0.399,则a ±= 。
7. 相同温度、相同浓度的NaCl ,MgCl 2,MgSO 4的稀水溶液,其离子平均活度因子的大小是:γ±(NaCl ) γ±(MgCl 2) γ±(MgSO 4)(选填<,=,>)。
8. 电解质的离子强度定义为I = ,1 mol·kg -1的CaCl 2水溶液的I =mol·kg -1。
9. 等量的0.05 mol·kg -1的LaCl 3水溶液及0.05 mol·kg -1的NaCl 水溶液混合后,溶液的离子强度I = 。
物理化学(下)(华东理工大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
![物理化学(下)(华东理工大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https://img.taocdn.com/s3/m/a6abf120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99.png)
第一章测试1.反应,其速率方程为或,则的关系是( )。
A:B:C:答案:C2.A:B:C:答案:A3.A:恒容B:恒压C:恒温答案:A4.A:零级B:二级C:一级答案:B5.A:它是一个二级反应B:反应物与产物分子间的计量关系C:它是一个双分子反应答案:B6.零级反应( )基元反应。
A:不一定是B:肯定不是C:肯定是答案:B7.对于反应 2NO2= 2NO + O2,当选用不同的反应物和产物来表示反应速率时,其相互关系为( )。
A:- d[NO2]/2dt = d[NO]/2dt = d[O2]/dt = V-1 dx/dtB:- d[NO2]/2dt = d[NO]/2dt = d[O2]/dt = dx/dtC:-2d[NO2]/dt = 2d[NO]/dt = d[O2]/dt答案:A8.实验测得反应:2A+B ─→2C + D 的速率方程为= k[A][B]。
如以[A]0= 2[B]0开始实验,可将方程式改写成= ka[A]2,则ka与k的关系为( )。
A:ka=kB:ka=0.5kC:0.5 ka=k答案:B9.A:B:C:答案:C10.A:B:C:答案:B11.A:B:C:答案:B12.反应2N2O5─→ 4NO2+ O2 在328 K时,O2(g)的生成速率为0.75×10-4mol·dm-3·s-1。
则该反应的反应速率以及N2O5的消耗速率分别为( )mol·dm-3·s-1。
A:B:C:答案:A13.A:该反应不一定是基元反应B:该反应一定是基元反应;C:该反应一定不是基元反应;答案:A14.基元反应2A→B为双分子反应,此反应为( )反应。
A:零级B:二级;C:一级;答案:B15.A:B:C:答案:B16.为零级反应,A的半衰期为40 min,则A消耗1/4时所需时间为( )。
A:40 min;B:60 minC:20 min;答案:C17.A:0.50;B:0.25C:0.75;答案:C18.A:T-1B:L3N-1T-1C:NL-3T-1答案:C19.无法定义其反应级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14 分)
(1) 在 平 衡 的 独 立 子 系 统 中 , 粒 子 的 两 个 能 级 的 能 量 分 别 为 ε1 = 6.1×10−21J 和 ε 2 = 8.4 ×10−21J ,能级的简并度分别为 g1 = 3和 g2 = 5 。试求 300 K 时此两能级上分布的粒子数
第2页
之比 N2 : N1 。已知玻尔兹曼常数 k = 13.81×10−24 J ⋅ K−1 。(7 分) (2) CO 气体分子的转动惯量 I = 1.45 ×10−46 kg ⋅ m2 ,试求 100℃时 CO 分子的转动配分函数
{ } { } 1.2307V, Eo Zn2+ Zn = −0.7630 V , Eo Cl− Hg2Cl2 (s), Hg (l) = 0.2676 V , (∂E ∂T )p =
− 4.29 ×10−4 V ⋅ K−1 。 (1) 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5 分) (2) 求溶液中 ZnCl2的活度 aZnCl2 ;(5 分) (3) 当1mol Zn 发生反应时,求电池反应的 ∆rGm 、 ∆r Sm 、 ∆r H m 。(6 分)
h2 8π 2 Ik
=
(0.6626 ×10−33)2
8π
2
×
1.45
×
10−
46
×
13.81
×
10− 24
K
=
2.777 K
qr
=
T σ Θr
= 373.15 1× 2.777
= 134.4
五、解:(1) σ = σ ∗ − bc , (∂σ / ∂ c)T = −b
Γ (1) 2
⋅ dm3
⋅ s −1
=
4.5mol−1
⋅ dm3
⋅ s −1
k3′00 K t 40 s
=
1 cA′
−
1 cA0
c A′
=
1
k ′300K t40s
+
1 cA0
=
1
mol ⋅ dm−3
4.5 × 40 + 1
0.10
= 5.26 ×10−3 mol ⋅ dm−3
第4页
(2) k ′300K = 21.5 kA,300K kA,300K = k3′00K 21.5 = (4.5 21.5 )mol−1 ⋅ dm3 ⋅ s−1 = 1.59mol−1 ⋅ dm3 ⋅ s−1 kB,300K = 2kA,300K = 3.18 mol−1 ⋅ dm3 ⋅ s−1
qr 。 h = 0.6626 ×10−33 J ⋅ s ,
k
= 13.81×10−24 J ⋅ K−1 , Θr
=
h2 8π 2 k
(7
分)
五、(12 分)
(1) 25 ℃时,在纯水中加入少许某表面活性剂,形成极稀水溶液,发现表面张力比纯水下降 了10.7 ×10−3 N ⋅ m−1 。试计算该表面活性剂的吉布斯单位面积吸附量。(6 分)
《物理化学》(下)课程期末考试试卷(A 卷)
题序
一
得分
评卷人
考试形式:闭卷 所需时间: 120 分钟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分
一、概念题(共 20 分,每小题 1 分)
1. 反应 A + B → C + D 的速率方程为υ = kcAcB ,则该反应是二级反应,但不一定是双分子反
应。 (对,错)
2. A → B + C 为一级反应,则 A 消耗掉 3/4 所用时间是它消耗掉一半所用时间的
。
(1/2,2 倍,2.5 倍)
3. 一级对峙反应 A k1
k-1
B
的速率方程积分式为 lncA0
−
ln cA0
−
k1
+ k−1 k1
x
=
(k1
+
k −1 )t
,若反应由
纯 A 开 始 , 并 且 已 知 k1 和 k−1 , 则 当 反 应 到 A 和 B 的 浓 度 相 同 时 , 所 用 时 间
16.
Λ∞m
=ν +λ∞+
+
ν
λ∞
−−
13. aB = aν±
14. B
17. 消除或减小液接电势
19. A
20. E1 = E2
K
2
=
(K1 )2
二、 (1)
d[O
dt
2
]
=
k
2
[NO
2
][NO
3
]
d d
[NO ]
dt
[NO 3
dt
= k2 [NO ] = k1[N2
2 ][NO3 ]− k3[NO][NO3 O5 ]− k−1[NO2 ][NO3 ]−
(2) 试求 300K 时速率系数 kA 、 kB 。(4 分)
(3) A 和 B 的初始浓度如上,实验测得 400K 时,反应进行 20s 后 cA = 3.90 ×10−3 mol ⋅ dm−3 。 设在 300 ~ 400K 温度范围内,该反应的活化能不随温度而变化,试估算此活化能。(4 分)
400 − 300
4.5
= 10.0kJ ⋅ mol−1
四. 解
(1) Ni N = gie−εi / kT q
−ε 2 / kT
N g e 5 2
2
= = e = 0.957 −ε1 / kT
N g e 3 1
1
−(8.4−6.1)×10−21 13.81×10−24 ×300
(2)
Θr
=
=− c RT
(−b) = σ ∗ − σ RT
= 10.7 ×10−3 mol ⋅ m−2 8.3145 × 298.15
= 4.32 ×10−6 mol ⋅ m−2
或
Γ (1) 2
=− c RT
∆σ ( ∆c )T
=− c RT
⋅σ∗ −σ 0−c
= σ∗ −σ RT
= 4.32 ×10−6 mol ⋅ m−2
六、(14 分)
291 K 时测得 CaF2的饱和水溶液的电导率为 38.6 ×10−4S ⋅ m−1 ,配制该溶液所用水的电导率
为 1.5 ×10−4S ⋅ m−1 。 假 定 CaF2 完 全 解 离 , 求 CaF2 的 溶 度 积 。 已 知 , Λ∞m (NaCl) =
0.01089 S ⋅ m2
⋅ mol−1 , Λ∞m (NaF)
=
0.00902
S⋅ m2
⋅
mol−1
,
Λ∞m
(
1 2
CaCl
2
)
=
0.01167 S ⋅ m2
⋅ mol−1 。
七、(16 分) 25℃ 时 , 电 池 Zn ZnCl2 (0.0050 mol ⋅ kg−1) Hg2Cl2 (s), Hg (l) 的 电 池 反 应 的 电 势 为
化学反应 A + 2B → P 的速率方程为:
− dcA dt
=
kA
cA
c 0.5 1.5 B
(1) 当 A 和 B 的初始浓度分别为 0.10mol ⋅ dm−3 和 0.20mol ⋅ dm−3 时,实验测得 300K 下,反
应进行 20s 后, A 的浓度 cA = 0.010 mol ⋅ dm−3 。试求再继续反应 20s 后它的浓度 cA′ 。(4 分)(提 示:注意 A 和 B 的浓度关系)
−
(−0.7630)]
−
8.3145 × 298.15 2 × 96485
ln
a ZnCl2
aZnCl2 = 1.717 ×10−7 (3) ∆rGm = −zFE = −237.5 kJ ⋅ mol−1
16. 离子独立运动定律是通过实验发现的,可用式子将其表达为
。
17. 盐桥的作用是
。
18. 标准氢电极在任何温度下其电极反应的电势均为零。
(对、错)
19. 浓差电池中所发生的总变化是
。(A. 物理变化; B. 化学变化)
20.
若
将
氢
氧
(燃
料
)
电
池
的
电
池
反
应
写
为
H2
(g)
+
1 2
O2
(g)
→
H 2 O(l)
。(0,1, ∞ )
7. 试写出玻耳兹曼关系式
。
8. 一般分子中的电子在常温下不能激发,故通常情况下电子的配分函数 q0e = ge,0 。
(对、错)
9. 纯液体的表面张力随温度而变化,在临界温度时其值
0 。(大于,等于 ,小于)
10. 适于毛细管中凹面液体饱和蒸气压的计算公式为
。
11. 将 a,b,c 三根玻璃毛细管的一端分别浸入水中,它们的半径大小关系为 ra > rb > rc ,
①
NO2 + NO3 k2 → NO + NO2 + O2
②
NO + NO3 k3→ 2NO2
③
(1) 若 NO 和 NO3 均为活泼的中间物,试用恒稳态处理法导出 O2 的生成速率方程。(6 分)
(2) 若步骤②为慢速反应,试用平衡态处理法导出 O2的生成速率方程。(6 分)
三、(12 分)
c CaF2
=
(38.6 −1.5) ×10−4 19.60 ×10−3
mol ⋅ m−3
= 0.189mol ⋅ m−3
[ ( ) ] K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