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氏针灸常见病教案--李国政教授【董氏针灸门户网】

合集下载

董氏针灸课堂案例分享!!!

董氏针灸课堂案例分享!!!

董氏针灸课堂案例分享大家好,又到了我們【董氏针灸微課堂】時間,今天要讲的穴位是【木顶穴、土顶穴、水顶穴】、临床上简称为【三顶穴】。

【穴位的位置】:木顶穴:在尺泽穴直下五分。

土顶穴:在曲泽穴直下五分。

水顶穴:在少海穴直下五分橫三针倒馬即可提示:何謂[頂]呢?即頭頂区域的前后左右上下、頭部鼻子以上的部位、头面五官上3/1的區域全是本穴的主治,猜猜看可以治療什麼病症呢?本穴可以治疗头部区域大部份的病症【三顶穴主治】1、頭及腦部病变、如前额头痛、前头顶附近头痛。

头顶痛、脑痛、脑鸣、前额头痛。

2、脑痛、脑鸣、前额头痛3、眼睛周圍病病视神经萎缩、近视眼、麦粒肿、白内障、眼酸、老花眼。

【三顶穴臨床配穴与处方】1、前额头痛、前头顶附近头痛。

配六白穴、二角明。

2、脑痛、脑鸣、前额头痛、加配火連、火菊、火散、三重3、视神经萎缩、近视眼、麦粒肿、白内障、眼酸、老花眼。

加配木穴、中白、下白、三叉一、二即可以上內容來自【董氏针灸林正泰】成都培训课程讲稿,再次感谢学員们的支持,欢迎大家收藏及转发!(转发请注明出处)以上為今日董氏针灸微课堂【三顶穴】的課程內容,感謝大家支持,我們明日再会!2017/3/8。

【三顶穴】病案处方【董氏针灸十大处方】之--头部病症处方头部症状经常见到的有头晕、头痛、头胀、头昏目眩【处方】手六白、三顶、足三火1.分享一下:昨天【眼睛疼】的朋友,今天来的时候右眼白偏红,比昨晚好多了,已经完全不咳了(扎完第一天就不咳嗽了),左侧太阳穴及左侧头部有点闷疼,遂取穴:木穴,三顶,刚扎这两个穴位,她说眼睛没有灰蒙蒙的感觉了,明亮了,然后扎了,上三皇,下三皇,驷马四花门金足三火,取针后自述眼睛明亮头脑清醒,感谢老师,感谢同学 我更有信心了!(山东曲敏)2.林老师早上好,各位师兄师姐早上好,大家都太强大了!我也来分享一下,早晨五点就被朋友敲门,她老公【喝醉了,折腾了一夜】,凌晨五点的时候就开始吐黄绿色的苦的液体,痛苦不堪,头晕,心慌。

常见病针刺疗法

常见病针刺疗法

李国政讲授著台湾董氏常见疾病针刺疗法2012.2第一期酸痛科1序师公董景昌先生渡台传针,共传七十三位入门弟子。

董氏针灸经过多位师叔伯们的努力,使董氏针灸学派日益茁壮,身为董氏针灸门派后人,除深感荣幸外,更有一份发扬董氏针灸愿力热忱与责任,为本土针灸法尽一绵薄之力。

我本着为发扬董氏针灸绝学,而任劳任怨,不辞辛苦,接受长庚、文大、清大。

成大、逢甲等校中医社团的邀请,牺牲奉献,免费讲授董氏针灸,这些年来的努力,已见可观成果,学习董氏针灸尉为一股风潮,笔者深感诚可告慰董公在天之灵,董氏针灸安全效佳,中医社同学们常以董氏针灸相互扎针治病,以为保健养生之用,有见于此,特编写此书,以供其参考。

使同学更加了解掌握董氏奇穴,在临床上深入学习,毕业后,都能以董公服务精神为模范,积极地为人类健康而服务奉献。

本书的编写,是清大硕士班毕业瑞雄、苏珊玉两位同学及各校中医已毕业同学们萧伃玲、许育铭、邝育珍、陈世雄等入门弟子,另外还有多位学生依笔者上课讲授录音、笔记及相关资料,由这十二位同学负责整理,画图编辑、打字、校对,在大家分工合作之下二个月完成,这批年轻同学都是董氏针灸的推广者、发扬者,他们和我都有一样的信心与信念,要将董氏针灸好的针法,公开的介绍给世人,希望针灸的爱好者,能为更多的病人解除病痛,使他们早日离苦得乐,以造福更多的人。

在台湾董氏针灸的书太少了。

因此如何将董氏针灸理论化、系统化、深入化,这是我一生奋斗努力建立的目标,因此我愿将我一生所知、所学、所能、所会的董氏针法,一一公开写出,这是我的愿力与心愿,基于此,先写一些小书,藉以抛砖引玉,希望有更多同门前辈,皆能贡献所知的董氏针灸,共同为发扬董氏针灸而努力,本书写的不好,若有错误或不周延之处,还望请诸师叔、伯前辈们,以及同门诸兄弟能惠予指导并请原谅,谢谢大家。

台北大龙峒李国政 85.4.142作者简介李国政(博达),台北市人,①董氏针灸真传传人②贵阳中医学院针灸学客座教授③辽宁省特种针法研究会聘任名誉理事及国际培训部教学教授④沈阳沈河区第六医院特约顾问⑤辽宁省中医研究院客座教授⑥辽宁省中国传统疗法国际培训中心客座教授⑦中华民国内功学会聘任顾问⑧中华民国整体美容协会顾问⑨台湾省气功研究会第一届理事长⑩台湾特种针法研究所主持人。

董氏针灸治疗学二

董氏针灸治疗学二

董氏针灸治疗学二转载]董氏针灸治疗学(二)四肢躯干2018-12-12 22:19阅读:61原文地址:董氏针灸治疗学(二)四肢躯干原文作者:郑小春医师X一、上肢疾病(一)手指麻1.针肾关穴、复溜穴特效。

2.针火菊穴有效。

3.九里穴。

4.木斗、木留穴。

5.对侧五虎一穴。

6.双凤穴点刺有效。

⑦针上三黄、手足四缝穴。

(二)食指痛1.健侧的五虎一穴针刺特效。

2.四花中穴针刺效果也不错。

(三)手酸1.针刺健侧的侧三里、侧下三里。

②针曲池、手三里、灵骨、手千金。

③手五金、地宗、合谷。

(四)腱鞘炎1.五虎一穴甚效。

2.侧三里穴有效。

(五)中指麻1.胆穴、通关、通山有效。

2.内关甚效。

(六)指关节痛1.针五虎一特效。

2.针人士穴有效。

③针五虎穴配三黄穴特效。

(七)腕关节痛1.针侧三里、侧下三里特效。

2.腕顺一、二甚效。

(八)肩臂不能举1.针肾关特效(对侧)。

2.针四花上(同侧、对侧皆效)。

3.针四花中(同侧)甚效。

4.针足千金、足五金特效。

5.花骨二穴有效。

6.泻曲陵穴甚效。

⑦环跳灵骨、反后立即见效。

⑧肺区点刺放血。

(九)手痛不能握物1.针对侧侧三里、侧下三里。

2.重子、重仙穴。

3.肾关穴。

④针公孙透涌泉,立即可握。

⑤针三黄、通肾、通胃。

⑥后溪透劳宫(对侧)。

(十)肩关节扭伤1.针法同肩臂不能举。

2.肩中穴。

(十一)肩凝<五十肩>1.针法同肩臂不能举。

2.针肩中也有效。

(十二)肩痛1.针法与肩凝相同。

2.肾关、九里穴。

(十三)肩峰痛1.通肾、通胃、通背穴。

2.九里、侧下三里穴。

3.针肾关穴甚效。

4.针重子、重仙亦效。

(十四)上臂痛1.针对侧侧三里、六完穴有效。

2.针肾关穴甚效。

3.针膝眼甚效。

4.四花中点刺出血甚效。

5.七里、九里甚效。

⑥患部点刺放血。

⑦针灵骨、曲池亦可。

⑧针三黄、环跳。

(十五)肘关节痛1.针刺灵骨穴特效。

2.对侧火腑海甚效。

3.中九里甚效。

4.四花中亦特效。

(十六)手抽筋1.针对侧火山穴或中白穴亦可。

常见疾病董氏奇穴治疗处方

常见疾病董氏奇穴治疗处方

常见疾病董氏奇穴治疗处方常见疾病董氏奇穴治疗处方目录(根据《董氏奇穴针灸学》一书和视频资料整理)一、头部疾病(一)头痛:1、针侧三里、侧下三里配肾关,留针45分钟,轻症二三次,重症四五次即可不发。

(书)2、针灵骨,立可缓和头痛。

3、太阳两穴配灵骨立止(太阳两穴分别在小指掌面第一、二节正中,灵骨穴在拇指与食指的掌骨间)[巳经验证](二)偏头痛:1、针侧三里、侧下三里效甚佳。

2、针中九里(风市)、效果亦佳。

3、点刺三重、四花立可止痛。

4、太阳部位疼痛针金门效果甚佳。

5、指三重(手背,无名指第二节外侧四分法取穴三穴)6、侧三里(足三里后1寸)、侧下三里(侧三里2寸)(三)前头痛:1、针火菊立止头痛。

(己验证)2、眉棱骨痛:针火菊立效。

(己验证)3、点刺四花中效果亦佳。

(四)后头痛:1、冲霄放血立止头痛。

2、针正筋、正宗效果亦佳。

(五)头痛、头胀、久年头痛:脚背六溪穴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解溪穴下1寸为上溪穴,其下1寸为下溪穴,上下溪左右旁开各1寸分别为内溪、外溪、前溪、水溪穴,共6穴)(六)眉棱骨痛:火连(第一跖骨内侧,距趾跖关节2寸处)火菊(第一跖骨内侧,距趾跖关节3寸处)(视频)(七)感冒头痛:1、三叉三穴(握拳取穴,在无名指与小指叉口之中央点取穴)2、二角明(手背,中指第一节中央线上三分法取两穴、向下斜刺)3、头晕:感冒头痛:三叉三穴(握拳取穴,在无名指与小指叉口之中央点进针)配灵骨大白1、高血压头晕,先在背部五岭点刺放血,再针火硬可立降血压,并止眩晕。

(书)2、脑贫血头晕,针通关、通山、通天。

(八)正脑三穴:主治:脑鸣、脑神经痛,咳嗽不止(立即见效)取穴:(77-1)足后跟筋正中央,正脑一穴距足后跟4.5寸,也就是距正筋穴上1寸,正脑二穴、三穴相距各2寸。

二、眼部疾病(一)视力模糊:1、高血压引起的眼花,先点刺五岭,再针下三皇。

2、针明黄,留针,捻转即愈。

配复溜效更佳。

(二)麦粒肿:1、针灵骨,左右交刺一次即愈。

董氏针灸治疗?呼吸系统疾病之——咳嗽、感冒、发烧、肺炎、肺癌、支气管炎、哮喘、打呼噜、喉癌类病症

董氏针灸治疗?呼吸系统疾病之——咳嗽、感冒、发烧、肺炎、肺癌、支气管炎、哮喘、打呼噜、喉癌类病症

董氏针灸治疗呼吸系统疾病之——咳嗽、感冒、发烧、肺炎、肺癌、支气管炎、哮喘、打呼噜、喉癌类病症呼吸系统疾病之——咳嗽、感冒、发烧、肺炎、肺癌、支气管炎、哮喘、打呼噜、喉癌类病症(1)女3岁半,咳嗽伴发热一周,右侧支气管肺炎,右侧肺部哮鸣音较重,痰稠无法咳出。

针对侧重仙重子、小间一次后,咳嗽和哮呜音明显减轻,继续治疗中。

(2)80岁男,因肺炎痰多在输液,针:三间、重子重仙4针,留针40分钟,没有咳嗽也没有吐痰。

(3)孩子26个月,咳嗽有半月了不见好。

1)田越:喉灵、灵大、三间。

(4)1岁男孩痉挛性咳嗽从昨晚一直到现在,我跟家长说给孩子扎两针可快速缓解咳嗽,咳的太厉害了必须镇咳,孩子不让扎,按着扎左手喉灵两针,进针后马上咳止,孩子胳膊也不也算动了,一会不哭了,行针20分钟一声都没再咳。

(5)重庆小鱼:今天我妈背心痛,咳喘,浓痰,胸部牵拉痛,针喉灵、心灵、灵大、重子重仙、左四花,留针50分钟,除了咳嗽好转,其他症状都好了,连小便原来不是很顺畅都好了。

(6)姜秀红:我老妈有睡着了咳嗽的老毛病,她老人家睡得早,我在隔壁屋每晚听老妈夜咳,夜晚太安静,每咳一声我这心里就抖一下,前几天偶然得知后椎与首英是治疗老人夜咳的特效穴,新手上路,给老妈扎上,就一次,第一晚上老妈四点咳了一声,昨晚一声没咳,此刻老妈早就入了梦乡,安静的感觉真好!感恩林老师!(7)感冒流涕咳嗽:用喉灵、灵大、三叉三即愈。

(8)男,32,咳嗽有胸闷,弯腰疼,颈椎增生引起颈部绷紧。

治疗,大椎位,腰眼,八髎放血;灸放血部位。

下针灵大,六白,腕顺,叉三,重子,重仙,三肩,腰灵,留针50分钟,起针后客人大叫一声,“爽”!病人有时视物模糊,留针期间强捻了叉三,对眼有好处(9)我老伴乳腺癌转移到胸骨了,局部放疗25次后,咳嗽痰多,口服各种中西药,都没有作用,我用董氏针灸喉灵穴、灵骨穴,连扎两天,都好了。

(10)三天前,女患者咳嗽不止,肺脉浮数、肝脉弦浮,遂上门针灵骨、中白、火硬、火主、尺泽,昨天早上来电称好了百分之八十五,再诊肺脉略浮脾脉略数肝脉平遂,针灵骨、土水、门金、尺泽,今晨称大好。

常见疾病董氏奇穴治疗处方(内部资料)建议收藏

常见疾病董氏奇穴治疗处方(内部资料)建议收藏

常见疾病董氏奇穴治疗处方(内部资料)建议收藏第一章头面颈项一.头部(一)头痛:1.木火加肺心;妇科;富顶;后枝;火主(心脏病引起);天皇;火散;针灵骨立可缓解2.背部五岭点刺(二)偏头痛:指三重;妇科;六完;三重(特效);四花外点刺;[侧三里+侧下三里+肾关 4~5次,头痛即不复发];九里;耳背刺加足解穴(三)前额痛:二角明加中白;火菊加火连;水相加中白;五虎四(四)后项痛:指三重加人皇(五)头顶痛:妇科(六)巅顶痛:门金(七)巅头痛:火主(八)眉棱骨痛:二角明;花骨一;肾关(九)鼻骨痛:二角明;花骨一(十)后头痛:指三重;火菊加火连;水相加正筋加正宗;冲霄点刺出血(十一)太阳穴部位:门金二.眼疾病(一)眼角痛:大、小间;海豹;火散;花骨一(二)眼角发红:上白;花骨一;驷马(三)眼花:火腑海;火散(四)眼晕:火菊(五)眼散光:肾关;中白(六)眼球歪斜:肾关加三皇(七)眼暴癢:上白加上三黄;花骨一(八)眼癢:上白;火硬刺(九)眼发干:木穴;明黄;复溜(光明)(十)流泪:木穴(十一)火眼病:腕顺一、二(十二)青光眼:肾关加复溜加行间(十三)白内障:水相加肾关加人皇;四花中;光明(十四)针眼:灵骨左右交刺,一、二次即愈(十五)角膜炎:耳尖、肝俞、五岭点刺出血;加针上白穴,效果更佳;驷马穴(十六)眼跳:侧三里,侧下三里,肾关;风市,复溜三.鼻疾病(一)鼻炎:指驷马;火腑海穴;分金;四花上加驷马;马金水(过敏性鼻炎:印堂)(二)鼻衄:腕顺二穴;肩中;博球(三)鼻塞:火硬(四)感冒鼻塞:肩中特效,门金;侧三里一针通四.耳疾病(一)耳鸣:;指驷马;灵骨(肺经虚者);火硬;六完;花骨一(二)耳聋:灵骨;花骨一;驷马;三泉;先三重放血,再驷马穴;总枢穴放血(三)耳中神经痛:木留(特效)(四)耳炎:指驷马(五)中耳炎:外三关;外踝四周散刺出血(六)美尼而:六完;上三黄加百会(留针二小时,特效)(七)耳痛:三重,四花外同时点刺出血五.口舌齿疾病(一)下颌痛、张口不灵:火硬(二)口内生瘤:四花上,四花中点刺(三)牙痛:浮、外间;四花外刺;侧三里加侧下三里加灵骨(四)唇喎:火主加灵骨;一、二、三重(五)唇生疮:犊鼻点刺(六)牙龈出血:上三黄(七)舌根较大而言语不清者:失音(八)舌强言语困难:三重加木留;肩中,商丘(九)唇痛、白口症:上、下唇六.咽喉疾病(一)喉咙生疮、咽炎:足千金、五金;外三关(二)慢性咽喉炎觉喉中痒而欲咳者:灵骨加大白加手心喘咳点(三)咽喉肿痛:火主加曲池;通肾胃背;三重、足千金点刺出血(四)鱼刺鲠喉:手五金、千金;三重(特效);足千金、五金(特效)(五)口干:指肾(或三重放血,再针侧三里、侧下三里)(六)发音无力:背面穴(七)咽感异常:劳宫穴下一寸(八)咽喉炎:曲陵点刺(九)喉咽:分金加镇金(十)喉瘤:通肾胃背(十一)瘰疬:三重、六完(均取患侧)(十二)发音无力:背面穴(十三)食道癌:三重七.颜面疾病(一)三叉神经痛:木留加足三重(特效)(二)脸面神经麻痹:指三重;灵骨;富顶加后枝;四花外刺;侧三里加侧下三里加风市;三重点刺出血;(三)面神经紧张:驷马;上中下泉八.颈项疾病(一)甲状腺肿大:一、二、三重加通天、关、山(往外、内长者);三反(往内);驷马(眼突出)(二)颈部胸索乳突肌痛:心门(三)扁桃腺炎、甲状腺肿:足千金、五金;外三关(四)脖颈痛:肺心穴;上白;富顶加後枝;火菊;三皇;四肢穴;九里第二章四肢躯干九.上肢疾病(一)手腕手臂痛:水愈刺;三重;九里中(二)手臂及手指痛:天地人士;花骨二(三)手抽筋:火陵;火山(四)手下臂痛:火串(五)手足麻木:大间;五虎一、二;火菊;肾关;九里(六)手指拘挛不伸:重子加重仙加泻尺泽;姐妹一、二、三(七)手腕挠侧扭伤:上白(患侧);驷马(八)手大指痛:中白加下白;海豹;胆穴(九)手痛:人宗;火主(十)中指无名指不能弯曲:木留(十一)手腕无力:水曲(特效)(十二)手指无力:花骨一(十三)上臂痛:四花副刺;外三关;上曲(十四)手三里附近麻痛:四肢加天皇(十五)肘以下至腕之手臂臂外侧痛:上三黄(特效)(十六)肘关节炎:曲陵刺(十七)手腕痛:临泣、地五会、侠溪(倒马)(十八)两手拘挛:泻尺泽,针肾关(十九)肘关节痛:灵骨特效;风市;四花中(二十)手指麻:对侧门金、束骨、再针大间;肾关、复溜特效(二十一)中指(趾)麻:通关、通山(二十二)指关节痛:五虎一;人士(二十三)腕关节痛:侧山里、侧下三里(二十四)腱鞘炎:五虎一特效(二十五)手麻:手三里(二十六)肩背痛(膀胱经第二行外侧痛):足千金、五金;马金水加快水(二十七)肩痛:肾关(但下针不贴胫骨,离胫骨五分);七虎(二十八)肩冷:四花外强刺激(二十九)肩胛骨下端痛:腕顺一、二(三十)肩胛骨痛:心膝(三十一)肩关节痛:灵骨加大白加上白;三重(三十二)肩臂痛:天地人士;外三关(三十三)肩胛骨痛:重子加重仙(未有不效者);心膝(三十四)肩后侧痛:六完加驷马(三十五)肩背痛:重子、重仙;通肾、通胃、通背特效(三十六)肩峰痛(发肿):三通;九里;侧下三里(三十七)锁骨及肩髃部瘤肿:木留(特效);外三关(三十八)肩臂不举属心者:火膝(三十九)肩痛:肩中(四十)缺盆上下痛:木留(四十一)锁骨炎:七虎十.下肢疾病(一)四肢痛:四肢穴(二)腿肌痉挛:搏球(三)脚痛、麻:手五金、千金;人宗;大主;火菊;九里(四)腿碰伤或委中外侧筋紧难伸:灵骨加尺泽(五)腿酸:火腑海穴;水愈;背面穴点刺出血;水金、水通;七里、九里(六)脚掌不能弯曲:腕顺一、二(七)脚无力:上白;肾关(八)膝盖痛:大小中间;心膝;火膝;胆穴;五虎四五加(肩中特效);重仙;土水;火硬刺;三金点刺出血(九)膝无力:心膝(十)膝内侧痛:心门(十一)曲泉穴痛:心膝(十二)小腿肚胀痛及曲泉穴一带筋紧:木火(十三)小腿胀痛:肺心穴;手五金、手千金;云白加肩中;李白;上曲;次白;精枝点刺出血最佳(十四)下肢无力:肩中加上曲、云白或加下曲、李白(十五)一切下肢痛:灵骨加大白加中白(十六)足三里至足外踝痛或麻:中白加下白(十七)下踝关节扭伤(胆经部分):上白(双侧);驷马(特效)(十八)外踝痛:胆穴;五虎四、五加小节;上白加二间;中白(肾性);云白加上白(十九)内、外踝痛:五虎四、五;中、下白(二十)足跟痛:肺心穴;五虎四、五;火全;灵骨(二十一)足跟腱痛:胆穴(二十二)足趾麻痛:五虎二、三(二十三)足背麻痛:五虎三、四(二十四)足冷:四花外(轻刺激)(二十五)大腿痛:叉三特效;金林点刺出血特效(二十六)脚抽筋:正筋;次白(二十七)腿软无力(兼心跳):肩中;通天特效(二十八)腿麻:驷马、肩中(二十九)趾麻:下三皇(三十)腿冷痛:双凤点刺出血;再针通天、通肾(三十一)膝盖冷痛:针单侧通天;肩中十一.胸腹病(一)胸痛:妇科(二)胸下心侧痛:上白(三)胸部打伤:灵骨加大白;驷马(四)胸部发闷:小中间;火陵;火山(禁用双手);手五金、千金;曲陵刺(五)胸骨痛及肿胀:七虎(六)打伤中气呼吸困难:灵骨加大白(七)开疏胸次:四花外刺(八)胸腹侧痛(压痛):驷马(九)胸腹膜炎:四花中点刺出血,再针驷马(十)胸腹部任脉线上痛:水相(十一)胸连背痛:驷马,然后承山;肾关;上白(十二)小腹侧痛:驷马、通天、通胃(十三)肋膜炎(肋间神经痛):指驷马;四花中、副、外刺;七虎穴;驷马(十四)腹痛:指五金;千金;手五金;花骨四(十五)腹胀:灵骨加大白加土水;背面穴;水晶;四花下;腑快(十六)腹膜炎:肠门(特效)(十七)腹部肿瘤:外三关(特效)(十八)上腹部胀大易罹中风:三重(可使上腹变小,并预防中风)(十九)小腹胀:腕顺一、二(二十)肋胁痛:火串(二十一)胁下痛:三重(二十二)胸胁痛:下都十二.腰背痛(一)坐骨神经痛:上白;火腑海穴;手五金;手千金;花骨三、四;灵骨、大白特效;鼻翼特效(二)肺机能引起之坐骨神经痛:上白、灵骨;火陵;上、下曲;温溜、下廉;肩贞、臑俞(三)肾脏性之坐骨神经痛:中白;腕顺一、二;肾关(四)少阳经坐骨神经痛:上白;中白;火陵(五)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之坐骨神经痛:四花副、下加腹肠穴;上三黄(特效)(六)心经之坐骨神经痛:天府、侠白;通里、大陵、内关、间使(七)背痛:指肾;重子、重仙;腕顺一、二(由肾亏引起);天地人士;九里(八)阔背肌痛:(膏肓痛):指肾;重子加重仙;腕顺一、二;搏球(50%有效);肾关(肾亏所致)(九)腰痛:灵骨;後椎加首英(若他法全无效时,此法可意想不到之功);水愈;水曲;花骨三、四(十)背椎痛:肺心穴;水相;花骨三、四;正筋、正宗;火全;四花外加肾关;马快水(十一)背脊畸形:上三黄下针即见效(十二)正中线痛:委中点刺出血,再针昆仑(十三)背连下腿痛:马快水(特效)(十四)腰酸:火腑海穴;支通、落通;火散;搏球;肾关(十五)脊椎骨弯曲痛、手脚痛:消泺(十六)脊椎骨脱臼:後椎加首英(十七)腰脊痛:腕顺一、二;三皇(十八)第一、二胸椎两侧筋紧:天皇(十九)腰椎强不能弯曲:;灵骨加叉一(二十)髂骨後上脊两侧痛:肺心穴;腕顺一、二(二十一)背痛:火散(二十二)闪腰岔气:二角明;马金水(二十三)膀胱经外髂骨痛:中白(二十四)脊柱痛:心膝;中白(二十五)腰眼痛:二角明(二十六)尾骶尖端痛:心门;後会第三章脏腑疾病十三.心脏疾病(一)心脏病:大间;心常(慢性擴大特效);四花上;四花里;天地人士(心跳过速)(二)心脏炎:心门;四花中上(三)心脏衰弱:指肾;天地人士加灵骨(四)心脏性之风湿病:火膝;心常;三通(五)心脏二尖瓣血管阻塞之胸痛:灵骨加大白(六)心痛:火膝;四花中副刺;火包;肾关(七)心跳:小间;中间;心常;火串;心门;肩中;火菊;四花上里;伏兔(八)心惊:胆穴(九)强心(昏迷时使用):火硬(十)心下胀:心门;通关、通山(十一)心跳过快:心门特效;通关、通天;四花中外点刺出血(十二)心肌炎:心门(十三)血管硬化:四花中、副点刺出血十四.肺脏疾病(一)肺炎:重子(特效);大白刺(二)肺积水:四花中(特效)(三)肺结核:四花中、外点刺出血,再针驷马(四)肺瘤:四花中(五)肺气肿:四花中、外点刺出血(六)支气管炎:小间(七)肺癌、肺气肿:心常加灵骨、大白(特效)(八)咳嗽、气喘:重子(小孩最有效);大白刺;火腑海穴;天地人士配灵骨(特效);人宗;曲陵;四花外强刺激;土水穴(特效)(九)哮喘:四花上中;驷马(十)痰咳不出:重子重仙十五.肝胆疾病(一)肝火旺:木穴;木炎(二)肝炎:木炎;肝门;上曲刺;火包;火主(三)肝肿大硬化:木炎;上曲刺;再针肝门,明黄;肝俞点刺,再针上三黄(四)肝炎之肠炎:肠门;木斗;木留;三重(五)肝弱:富顶(六)口苦睡不着:木炎(七)慢性黄疸:眼黄加三黄;火枝加火全加其黄(八)急性黄疸:眼黄加肝门;火枝加火全加其黄(九)面黄四肢浮肿:人宗(十)胆病:木斗;木留(十一)胆结石:木枝(十二)胆囊炎:火枝;火全十六.脾胃疾病(一)脾肿大:脾肿;上三黄;三重;木斗;木留;人宗(二)反胃(倒食):天皇;肾关(三)胃酸过多:天皇;肾关(四)胃痛:浮、外间、肠门;火主;门金;花骨四;四花中、上、下、里(五)胃下垂:脾肿加足三里加内关加中脘,并灸神阙、气海、关元(六)胃炎,久年胃病:土水;门金十七.肾、膀胱病(一)肾脏病之腰痛、腰酸:中白;腕顺一、二;水相(二)肾脏病之背痛:中白(三)肾亏:指肾;地士;搏球加四花中(四)肾痛:二角明(五)肾募穴京门处痛:二角明(六)肾脏炎:後椎加首英;水愈刺(特效);水相;天地人皇;通肾胃背;马金水加快水;腕顺一、二(七)肾结石:水愈;马金水(八)膀胱结石、膀胱炎:马快水(九)蛋白尿:天地人皇;通肾胃背十八.大小肠病(一)肠炎:指五金;千金;肠门;门金;四花下;腑肠加门金;四花外刺;足千金;五金;通肾加通胃(二)肠痛:灵骨;四花里(三)肠胃慢性出血:姐妹一、二、三(四)肠风下血:中白(五)痔疮出血:委中刺加中白(六)大便脱肛:其门(七)顽固性便秘:其门(八)便秘:火串(九)肚脐周围及腰痛:腕顺一、二(十)大肠部胀痛:肠门;门金(十一)肠出血:四花中、外点刺,再针姐妹穴第四章其他疾病十九.妇科疾病(一)子宫瘤:凤凰巢加妇科;重子加重仙;火硬;火主;水晶;姐妹一、二、三(二)子宫炎:凤凰巢;妇科;木妇;火硬;火主;水晶(三)子宫不正:凤凰巢加妇科(四)卵巢炎:重子加重仙(五)输卵管不通:木妇;凤凰巢加妇科(六)妇科产后风:水相(七)妊娠呕吐:三通(双足取穴,特效)(八)月经不调:凤凰巢;妇科;灵骨;其门;木妇;上三黄;姐妹一、二、三(九)经痛:灵骨;木妇;三泉(十)赤白带下:凤凰巢;妇科;灵骨;其门;天宗(特效);云门;木妇(特效);姐妹一、二、三;通肾、通背、通胃(十一)安胎:凤凰巢加妇科(十二)不孕:凤凰巢加妇科(十三)难产:灵骨;火包;火主(十四)胎衣不下:火包;火硬(十五)回乳:指驷马(十二年乳水不收)(十六)乳癌:外三关(十七)乳肿大:指三重(十八)乳房硬块:三重(20次左右可消)(十九)阴道痒:天宗;云白(二十)阴道炎:云白;海豹(二十一)阴门发肿:凤凰巢(二十二)女人性冷淡:其门(二十三)难达高潮:其门(二十四)原发性痛经:合阳,承山(二十五)宫寒痛经:至阴,承山(二十六)回乳:光明,足临泣(二十七)急性乳腺炎:内关;肩井;太冲、梁丘二十.前后阴病(一)尿道痛(非细菌性):火主;灵骨(二)尿道炎:浮、外间;六快(三)尿道结石:马快水加六快加七快(四)小便不通:火硬刺;下三皇;肩中、云白、下曲(五)小便出血:三皇(六)小便过多:凤凰巢(七)阴茎痛:六快(八)龟头长红点:六快(九)尿意频数:海豹、木妇特效;马快水;肾关(十)淋浊:通肾、通胃、通背;马快水(十一)睾丸坠痛:大间(十二)疝气:大小中外浮间;海豹;腹快(十三)性病:上、下唇(十四)阳痿、性能力不够:三皇(十五)遗精、滑精:三皇(十六)尿石所致绞痛:太溪;精灵(十七)急性睾丸炎:灸阳池二十一.疑难病(一)糖尿病:天宗;天地人三皇;四肢穴(二)血糖过低:上三黄加肾关(三)感冒后四肢酸痛:三通任取二穴加四肢穴(四)感冒:木穴(又名感冒穴);火腑海穴加分金;人宗(五)感冒流清涕:木穴(六)头晕眼花:中间;指驷马;火腑海穴;四花上;三通(针对脑贫血)(七)头晕脑胀:灵骨;富顶;後枝;支通;落通;火菊;火散(八)血压高:富顶;後枝;上曲;下曲;支通;落通;五岭刺加火硬(九)血压高引起之头晕眼晕,心跳,心衰:火连(十)血压高(肝阳亢进),中风後神志不清:火连(十一)血管硬化:後枝;肩中;地宗;支通;落通;火菊;四花中、副(十二)脑神经不清:正会、镇静、三重(十三)伤之流血不止:火包刺;六完(十四)止血:花骨四(十五)全身关节痛、神经痛:水曲(十六)妇人美容要穴:三皇(十七)妇人黑斑:上三黄(十八)骨头胀大:复原穴(十九)骨骼肿大:中白;火硬;消骨穴(二十)四肢骨肿:腕顺一、二;水曲;水相(二十一)扎针数日后麻觉未除者:木留(二十二)白血病:木留(二十三)白血球过多:上三黄;火枝加火全(二十四)丹毒:心门(特效)(二十五)抽筋:曲陵(二十六)狐臭:天宗;李白(二十七)减肥:水曲(二十八)小儿睡中咬牙:三重、四花下(二十九)特大号青春痘:腑肠加外三关(三十)癫痫:三通(天、关、山)任取二穴加上三黄(久扎必好);火枝加火全加土水(一个月断根);肺俞,厥阴俞点刺(三十一)雄胸:金前上、下穴(三十二)灰指甲:水愈附近刺(手指甲週期性溃烂、脫甲、似可参考)(三十三)皮肤病:指四马;木穴;後枝;四馬(用中心四馬不便時,可用指四馬)(三十四)牛皮癬:四馬(三十五)頸項皮肤病:肩中(此穴治頸項皮肤病,頗奇特)(三十六)手掌心脫皮:木穴(三十七)手掌皮肤硬化(鵝掌風):木穴(三十八)外感風邪不宣之皮肤騷癢:木穴(神效)(三十九)臉面黑斑:指四馬(四十)小兒夜哭:瞻穴小兒夜哭、小兒發驚風:血海(四十一)驱风:指三重(四十二)睡中咬牙:四花下特效(四十三)脂肪瘤:明黄特效;外三关(四十四)失眠:下三皇;镇静(四十五)高血压:五岑、委中、四花中外点刺出血(四十六)暴瘖:失音(四十七)半身不遂:木火;灵骨加火白;肩中;上曲;下曲;六完加三重;驷马;九里(四十八)半身麻痹:肩中;夹宗;云白;上曲;下曲(上曲云白肩中;下曲李白肩中)木斗;木留(四十九)肌肉萎缩:指三重;水曲(五十)生气而痰迷心窍:火膝(五十一)难产:火包(五十二)子宫炎(经痛):木妇;妇科;门金穴(特效)(五十三)发汗、止汗:木穴(五十四)痞块:三重(五十五)发寒熟:木穴(五十六)阳症起死回生:地宗(五十七)脑部各种病变:上瘤(五十八)脑瘤、脑膜炎:四散加火菊加火连(单脚);上瘤;三重;州磮(五十九)脑骨胀大、脑积水:正筋、正宗、正士;配上瘤(六十)脑震荡后遗症之头痛:三重(六十一)外感风邪不宣之皮肤骚痒:木穴(神效)(六十二)各种瘤:外三关(与三重交替使用)(六十三)帕金森:上三黄加百会加镇静加肾关;复溜、明黄(六十四)舞蹈病:上三黄(六十五)游走性痛:上三黄;中九里(六十六)精神紧张引起之失眠:上三黄(六十七)神经性呕吐:三通(六十八)呕吐:心门(六十九)全身麻木属气血不通者:木留(特效)(七十)全身之骨痛、酸麻:列缺透太渊;鱼际透劳宫(七十一)消化不良:脾肿穴加通山、关、天(特效);木斗;木留(七十二)干霍乱:心门(七十三)霍乱转筋:搏球加四花上、里(七十四)疲劳:富顶;支通;落通;木留;木斗(七十五)全身疲劳:背面刺、落通(七十六)西药中毒面呈黑色:解穴(七十七)痿症:正会加三通:正会加下三皇加肾关加足三里加阳陵泉加肩中(七十八)一切气逆(肺气、胸胀、腹胀、肾不纳气):水金、水通(七十九)呃逆:水金、水通(八十)腰围大由於胀气者:水金加水通加灵骨加大白(八十一)胆绞痛:太冲(八十二)注射后臀部疼痛:阳陵泉(八十三)过敏性鼻炎:印堂(八十四)胃肠型感冒:胸背部反应点灯心草点治(八十五)急性黄疸型肝炎:足三里,合谷,三阴交(或中封)(八十六)急性细菌性痢疾:阴陵泉,外陵,高热者配内关。

董氏針灸門戶網

董氏針灸門戶網

董氏針灸門戶網头痛1.血虛頭痛:針心靈一穴、心靈二穴、心靈三穴,配通關穴、通天穴效果甚佳。

2.氣血兩虛、身體贏弱之頭痛:針神耳上穴、外耳穴,特效。

3.神經衰弱之頭痛:針正會穴、前會穴、鎮靜穴,效果佳。

4.腦部疾病所引起之頭痛:(1)針火菊穴、火散穴,有效。

(2)針土頂穴、水頂穴,有卓效。

(3)針正筋穴,正宗穴,有奇效。

(4)針正腦一穴、正腦二穴,,效果卓著。

5.高血壓之頭痛:針三聖穴特效。

6.發高燒頭痛:在五嶺穴點刺出血,再針重魁穴,有卓效。

7.腎虧頭痛:針通腎穴配水通穴、水金穴,有卓效。

8.頭頂痛:針正筋穴、正腦一穴、正腦二穴,有奇效。

9.舒張壓過高頭痛:在十八星穴點刺出血,效果甚佳。

10.心臟病頭痛:先點刺鎮靜穴、再針心靈一穴、心靈二穴,特效11.久年頭痛、習慣性頭痛、腦神經衰弱頭痛:在三重穴、四花穴、火羚穴、火通穴、金羚穴、金通穴、木通穴、木羚穴、上谿穴、下谿穴、內谿穴、水谿穴、外谿穴、水谿穴、解谿穴點刺出血,特效。

12.久年頭痛、高血壓頭痛:在上俞、下俞穴、雙奇穴、委中穴、三靈穴、三權穴、三弼穴、正陽一、正陽二、正陽三穴、火山穴、木稜穴、木陵穴、水生穴、火靈穴、火陵穴點刺出血,有奇效。

13.重感冒頭痛:在金口穴、金北穴、金曲穴、金斗穴、火球穴、金吉穴點刺出血,效果甚佳。

14.臟腑引起之頭痛:可針火主穴、火硬穴配靈骨穴、大白穴。

或針水曲穴、門金穴、火主穴。

15.外感引起之頭痛:在總樞穴、耳上穴、耳中穴、耳下穴放血、針神耳穴配靈骨穴。

16.感冒頭痛:先於十八星穴放血,再針靈骨穴、大白穴。

17.頭痛:針側三里、側下三里,並針腎關,留針四十五分鐘,輕症二~三次,重症四~五次,即可不發。

18.頭痛:(!)針靈骨穴,立可緩和疼痛。

(2)背部五嶺穴點刺,可立止頭痛。

19.頭痛常用通用穴:靈骨穴配大白穴、神庭穴透上星穴、靈骨穴配火主穴、外耳穴、神耳上穴、神耳中穴、1.感冒頭痛:三商穴點刺放血、十八星穴點刺放血.2.臨時性頭痛:針四腑一穴、四腑二穴,配合上星穴放血或五嶺穴放血。

董氏针灸 鸿儒李旸

董氏针灸 鸿儒李旸
===========================================================================
鸿儒李旸
运用董氏奇穴治疗半身不遂、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秘验
一.初诊病人首用木火穴,左病取右,右病取左(健侧取穴)。针尖向小指方向斜刺一 ~ 二分,针感为微酸疼痛。术前仔细观察寻找发青、发乌的点,找到后在此下针。
此穴一定要配合董氏奇穴的动气针法(后面有详解),注意本穴限用6分钟(董氏原为第一次限用五分钟,五日后限用三分钟,又五日后限用一分钟。后经我们计算每次限用六分钟。)特别要强调的是即使病人行动困难,也要由家属搀扶活动。
木火二穴在手背中指第二節、三節閒橫紋正中央處。
木火三穴在手背无名指第二節、三節閒橫紋正中央處。
木火四穴在手背小指第二節、三節閒橫紋正中央處。
动气针法具体操作:(1)先决定针刺穴道。(2)进针后又酸麻胀痛等感觉,即为得气。,然后一面捻针一面令患者患部稍微活动,病痛便可立即减轻,表示针穴与患处之气相引,达到疏导及平衡作用,可停止捻针,视情况留针或出针。(3)如病程较久,可留针稍久中间必须捻针数次以行气,可令患者再活动患部引气,或不动亦可。(4)如病在胸腹部,不能活动,可用按摩或深呼吸,使针与患处之气相引,疏导病邪。
结语:治疗治疗半身不遂、中风后遗症的方法是我老师多年临床总结出来的,我以倾囊相授,希望能够为我赢得一些积分权限,分享大家更多东西,我还会贴更多的东西,请大家关注,大家有什么问题请发信息给我,我会一一解答。最后引用恩师常教诲吾的一句话做结束语: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法无定法,万法归宗,手中有穴,心中无穴,针法成英。
二.木火穴起针后,针灵骨穴、大白穴双侧(此二穴有调气补气温阳的作用),;一、二、三重穴(此穴有活脑部血液循环及祛风化痰之功效)。特别要注意的是以上几穴都有活脑部血气之功,所以针头针后在针本穴,可使头针之效果加强甚多。上几穴与补阳还五汤的功效大致相同。

董氏针灸常见病教案李国政教授【董氏针灸门户网】ppt课件

董氏针灸常见病教案李国政教授【董氏针灸门户网】ppt课件
圆穴、火串穴、木穴、灵骨等穴。 (3)长期胸痛所引发的背痛,必须配合背
部病位放血。
胸痛
驷马穴:膝髌骨外上缘直上二寸为中穴。再直上 二寸为上穴,共三穴。
珠圆穴:手背部拇指第一节与第二节间横纹两侧, 共二穴。
火串穴:手背横纹上二寸五分,两筋骨间陷中。 木穴:掌面食指第一节正中央内侧三分处为木二
董氏针灸常見病讲义 李国政教授
常見疼痛專病
落枕 偏头痛 胸痛 背痛 胁肋痛 闪腰
落枕
说明:落枕又称颈部伤筋,常发生于早晨 起床后,一侧颈部肌肉酸痛。活动受限无 法转动。严重者疼痛牵引背部。此症状发 生的原因多由露卧当风或睡眠姿势不当所 引起,例如睡时电风扇直吹颈部,或垫的 枕头过高等都会造成落枕。传统医学认为 此皆经肌气血运行受阻所致。
穴。其上下各二分半为木一穴、木三穴。 灵骨穴:手背虎口,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接合处
是穴。
背痛
背痛是恨很常见的一种症状,其发生的原 因很多,例如:坐、立的姿势不良,运动 伤害、撞伤、打伤或是挫伤,均是学生背 痛的主要原因,其他如胸部疼痛久不治是 脏腑久病,均会进一步引发背痛,故其治 疗方式也各不相同。
分处。 二角明穴胆穴:手背中指第一节中央线上,共二穴,其内
外侧各五分为胆穴。 三河穴、分水穴:掌面无名指与小指叉口上二分半为三河
一穴,每上二分半再一穴共三穴,分水于掌面小指第一节 外侧三分线上。 水金、水通穴:嘴角下五分为水通穴,水通穴向内斜开五 分为水金穴。 天皇穴、人皇穴、地皇穴;十四经阴陵泉直下一寸为天皇 穴,内踝骨上缘三寸五分处,即三阴交上五分处为人皇穴, 人皇穴直上四寸在胫骨内侧为地皇穴。
背痛
治疗: 背部疼痛,须于痛点点刺出血,再加重子

【2019年整理】常见疾病董氏奇穴治疗处方

【2019年整理】常见疾病董氏奇穴治疗处方

常见疾病董氏奇穴治疗处方(根据《董氏奇穴针灸学》一书和视频资料整理)一、头部疾病(一)头痈:1、针侧三里、侧下三里配肾关,留针45分钟,轻症二三次,重症四五次即可不发。

(书)2、针灵骨,立可缓和头痈。

3、太阳两穴配灵骨立止(太阳两穴分别在小指掌面第一、二节正中,灵骨穴在拇指与食指的掌骨问)[巳经验证](二)偏头痈:1、针侧三里、侧下三里效甚佳。

2、针中九里(风市)、效果亦佳。

3、点刺三重、四花立可止痈。

4、太阳部位疼痈针金门效果甚佳。

5、指三重(手背,无名指第二节外侧四分法取穴三穴)6、侧三里(足三里后1寸)、侧下三里(侧三里2寸)(三)前头痈:1、针火菊立止头痈。

(己验证)2、眉棱骨痈:针火菊立效。

(己验证)3、点刺四花中效果亦佳。

(四)后头痈:1、冲霄放血立止头痈。

2、针正筋、正宗效果亦佳。

(五)头痈、头胀、久年头痈:脚背六溪穴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解溪穴下1寸为上溪穴,其下1寸为下溪穴,上下溪左右旁开各1寸分别为内溪、外溪、前溪、水溪穴,共6穴)(六)眉棱骨痈:火连(第一跖骨内侧,距趾跖关节2寸处)火菊(第一跖骨内侧,距趾跖关节 3 寸处)(视频)(七)感冒头痈:1、三义三穴(握拳取穴,在无名指与小指义口之中央点取穴)2、二角明(手背,中指第一节中央线上三分法取两穴、向下斜刺)3、头晕:感冒头痈:三义三穴(握拳取穴,在无名指与小指义口之中央点进针)配灵骨大白1、高血压头晕,先在背部五岭点刺放血,再针火硬可立降血压,并止眩晕。

(书)2、脑贫血头晕,针通关、通山、通天。

(八)正脑三穴:主治:脑鸣、脑神经痈,咳嗽不止(立即见效)取穴:(77-1 )足后跟筋正中央,正脑一穴距足后跟 4.5寸,也就是距正筋穴上1寸,正脑二穴、三穴相距各2寸。

二、眼部疾病(一)视力模糊:1、高血压引起的眼花,先点刺五岭,再针下三皇。

2、针明黄,留针,捻转即愈。

配复溜效更佳。

(二)麦粒肿:1、针灵骨,左右交刺一次即愈。

2、脾俞、胃俞点刺出血亦佳。

董针特传掌诊

董针特传掌诊

董针特传掌诊董氏针灸第二代真传传人李国政掌诊有何用?董针特传掌诊,正确的掌诊诊断,是应用董针穴位治疗有效的重要关键,只要掌诊看出来了,配上正确的穴位,穴位就会自动双向调节,疗效就会出来。

在临床上我们看什么?看手指、手掌上的浮起青筋或红筋,其出现处之所属脏腑为其相应脏腑之病或失调。

各脏腑皆有通络到手掌,内脏有病其掌上气色血络就反应出来了,手掌不但是反应点亦是治疗点,诊治是可配合的。

董针四个配穴方法,归脏取穴配穴法,用中医理论,肝主目,肺主鼻,肾主耳,脾主口,目疾归脏属肝,就用肝之病位上三黄,上三黄解剖上有肝之神经,董针解剖不是西医解剖学,而且指其穴位与脏腑关系,是有其主治功能与作用的含义,不是搞混了。

那归脏为什么要配合掌诊?我打个例,腰痛,我们可病位取穴,在其上放血,第二膀胱经经过,大小腿上穴位皆可治,如火府,火梁,火昌,正筋,正宗等,此为循经取穴配穴法,再来全息对应取穴,全息对应太多了,二角明、腕顺、灵骨、正脊穴、腰灵穴皆可取用。

最需要酙酌研究的就是归脏取穴,比如腰痛如果是在骨,肾主骨,用下三皇(肾),如果是在筋,肝主筋,则用上三黄(肝),如果是在肌肉,则脾胃主肌肉则用四花穴(脾胃相关),但知果配合掌诊,掌面肺区有异色,则认为肺虚引起,是时找肺神经经过之灵骨、大白,则可调肺气而治愈腰痛,如果青筋、红筋异色出现于心,则要选用心相关穴位,才得改善,这就是掌诊与治疗合参并用的奥秘,所以不管任何病其引起之源头原由,透过掌诊可以辨知。

刚刚说明掌诊可诊治配合,因此如果出现青筋、红筋,放血是董公所推崇的独门绝活,亦可在其上放出少许的血,即可改善其病况;又如果青红筋上面刚好有穴位,是时除可放血外,亦可在其处下针,效果更加显著,当然掌诊是董针特殊简便的诊断方法,亦不反对传统八纲四诊方法,尽管诊法不同,但对于身体整体观、宏观、内外一体观,并无不同,所以不反对配合其它方法合参。

(摘自恩师李国政亲传班的教学内容而整理)。

董氏针灸医案让慢性肾炎患者恢复健康

董氏针灸医案让慢性肾炎患者恢复健康

董氏针灸医案让慢性肾炎患者恢复健康慢性肾炎是一种迁延发展的疾病,病情是逐渐进展的,还有恶化的倾向,最终将致慢性肾衰竭。

到目前为止,现代医学没有较好的治疗手段,一般是通过治疗,病情可以得到较好的控制,延缓患者肾功能衰竭的进展速度。

但是,如果患者相信中医,那自然有另一种人生希望。

我们来看下面这个针药合用治疗慢性肾炎的医案。

患者男,41 岁。

初诊2015 年 11 月。

主诉腰酸困,乏力,尿常规检查蛋白 + + 、潜血 +望诊患者面色晦暗,少光泽,发质软且稀疏,面部略显浮肿,口唇欠红润,双下肢略显浮肿。

舌诊舌淡胖,苔薄白,有齿痕。

掌诊手掌部皲裂,掌上小鱼际肾区浮起之筋脉色青,指甲面有竖形条纹。

闻诊语声低,气息调畅,其余未闻及特殊气味。

问诊患者自述腰酸困,右侧显著,并有同侧臀部、下肢膀胱经走行疼痛,乏力,畏寒,或偶伴头晕头痛,食欲不振,口干不欲饮水,眠不实,大便质稀软,小便清长,亦可见大量泡沫,且不易消散。

脉诊脉沉缓细弱,右尺长无力。

查体血压150/92mmHg,眼睑无浮肿,双肾区略有叩痛,右侧著,双下肢略有凹陷性水肿。

辩证水肿,肾阳气虚,湿瘀阻滞经络。

西医诊断慢性肾小球肾炎。

治疗1. 取董氏针灸腕顺穴(健侧),直刺2寸(约4.5 cm左右),针后有麻胀感即可,两穴齐下成倒马针法。

2. 同时再根据患侧的经络,加足太阳膀胱经俞穴束骨,做牵引针,每隔10分钟行针一次,行针时嘱患者活动腰部。

3. 共留针30分钟,出针后即感腰部轻松,活动较前自如。

4. 配以肾气丸合真武汤加减口服治疗。

二诊患者因家中事务争执后,腰部酸困加重,伴心前区紧皱不适感,左关脉略紧。

1. 腕顺、束骨穴施针后加上三黄穴(天黄、明黄、其黄),三穴倒马齐下针,直刺2寸半(6cm),进针后有麻胀沉重感。

2. 每隔 5分钟行针一次,行针时嘱患者做深呼吸动作。

3. 共留针 20分钟,出针后自觉腰困立减大半,呼吸顺畅。

4. 药物在原方基础上合逍遥散加减治疗。

董氏奇穴史继霞董针上三黄,小三通,通肾通胃通背

董氏奇穴史继霞董针上三黄,小三通,通肾通胃通背

董氏奇穴史继霞董针上三黄,小三通,通肾通胃通背
【上三黄·临床配穴与运用】
(一)天黄、明黄、其黄三针齐下,专治一切肝疾。

(二)治疗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可先在病位点刺放血,再扎上三黄。

长期治疗可愈。

(三)治帕金森氏病可于正会放血,扎上三黄,镇静穴,木斗木留,疗效显著。

(四)梅尼尔氏综合症伴耳鸣,本穴配正会,腕顺,三重穴,半数可愈。

(五)糖尿病的治疗,分枝放血,本穴加下三皇,配合灸疗中脘、关元、神阙,长期坚持,疗效显著。

(六)白血球症,可本穴中二穴,并取旁土昌穴成三角形,对白血球症有帮助。

(七)由肝肾机能失调所引起高血压,可取本穴加三圣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膝关节受伤


治疗: (1)肩中穴、建中穴、上曲穴、云白穴、 李白穴、土水五穴。 (2)另可在背后手足区按压疼痛点放血。
膝关节受伤

取穴:肩中穴:位于肩骨缝之正中下二寸五分肱 骨上。 上曲穴:位于上臂后侧,肩中穴向外横开二寸。 下曲穴:位于上臂后侧,建中穴向外横开二寸。
土水五穴:位手掌拇指第一掌骨外侧骨下之上缘。 直刺五分。本穴对于一切膝关节疾病均有效。
胸痛

驷马穴:膝髌骨外上缘直上二寸为中穴。再直上 二寸为上穴,共三穴。
珠圆穴:手背部拇指第一节与第二节间横纹两侧, 共二穴。 火串穴:手背横纹上二寸五分,两筋骨间陷中。 木穴:掌面食指第一节正中央内侧三分处为木二 穴。其上下各二分半为木一穴、木三穴。 灵骨穴:手背虎口,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接合处 是穴。
失眠

治疗:心灵一、二穴和镇静穴。
首先,应循循善诱找出失眠的原因,例如 是否在心理上有过度的压力或刺激,或是 环境的变化以及摄取过量咖啡因、兴奋剂 的食品、饮料等因素,只要将其原因予以 去除,将不药而愈。另外针灸可以辅助治 疗。
失眠



取穴:心灵穴:手掌朝上,手腕横纹上一 寸五分两筋之间是为心灵一穴,一穴直上 一寸是为心灵二穴。 镇静穴:在两眉头之间正中上五分。
②肩凝穴的治疗范围包括颈部和肩部,而 治疗部位的不同随下针的角度、深度,及 入针方向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偏头痛
偏头痛是一种突发性疼痛;且常反复的发作, 发作次数因人而异,短则几天一次,长则 数年一次,每次发作,可持续几小时或几 天。发作时常伴有呕吐、恶心、畏光、四 肢发冷等现象、西方医学认为其原因可能 与脑部循环之机能性障碍有关,其机转至 今不明。偏头痛多发作于体虚者,而女性 经痛有时也会伴随偏头痛,感冒也会引起 偏头痛。
常見雜病症

胃痛 便秘 失眠 月事不调


带下
感冒
胃痛
由于现代人生活步调紧凑:生活作息不正常, 用餐暴饮暴食毫无节制,并且市场食用刺 激性强的食品例如:辣椒、酒、咖啡…… 等以及一些不易消化吸收的食物,长期下 来造成尾部重大负担而导致胃痛。另外长 期滥用药物如市面上某些消炎药,会破坏 胃壁的黏膜,造成溃疡性胃痛。

脚踝扭伤


治疗: (1)踝灵穴、五虎穴。 (2)急性扭伤所造成之局部红肿,可在病 位散刺放血消肿。 (3)如果扭伤久而不愈,在患外表面之皮 肤会有异色点出现,此时可先在这些异色 点刺放血,再做后续治疗。 (4)较严重者可加肩中穴、头皮针顶旁足 一带,配合导引行气法立即见效。
脚踝扭伤
董氏针灸常見病讲义 李国政教授
常見疼痛專病




落枕 偏头痛 胸痛 背痛 胁肋痛 闪腰
落枕

说明:落枕又称颈部伤筋,常发生于早晨 起床后,一侧颈部肌肉酸痛。活动受限无 法转动。严重者疼痛牵引背部。此症状发 生的原因多由露卧当风或睡眠姿势不当所 引起,例如睡时电风扇直吹颈部,或垫的 枕头过高等都会造成落枕。传统医学认为 此皆经肌气血运行受阻所致。
背痛

取穴: 重子穴:掌心向上,当大拇指掌骨之间, 虎口下一寸处。 重仙穴:掌心向上,当大拇指掌骨与食指 掌骨之间,骨缝下是穴。 驷马穴:驷马下穴在膝髌骨外上缘直上七 寸五分处,即通山穴上五分向外横开一寸, 下穴直上二寸为中穴,中穴直上而寸为上 穴。
背痛

灵骨穴:握拳取穴,在拇指与食指叉骨间, 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接合处。
闪腰

备注:一般腰痛在平时配合按摩或定热敷 加强於处的血液循环,并且应停止一切腰 部剧烈活动或使腰部受力过重的工作。
手腳疾病
跟痛
小腿肚胀痛

小腿肚胀痛常发生于平时很少运动,而一 次的过量活动之后,造成乳酸堆积在肌肉 中而引起的。此时最好能予以推、揉、按、 压让肌肉舒展,气血通畅来减轻疼痛。古 书中会经说到不与不灸足三里之人同行, 可知、足三里对于小腿的疼痛舒缓有其一 定疗效。而本篇所列之穴位乃董氏针灸的 独特针法和配穴法,与传统治疗方式有所 差异,当慎别之。

背后手足区:位于胸椎第二到第九椎旁开一寸及 膏肓、肩胛上一带。
脚踝扭伤

脚踝扭伤是指过度的外力压迫之下,踝部 韧带的损伤而言,若是外踝部韧带扭伤, 则脚踝外翻动作疼痛明显;若有内外翻脚 踝畸形,则为韧带断裂。
扭伤后如果有红肿的情形,表示微血管破 裂严重,造成内出血,此时应先冷敷止血 后,再以针刺来治疗。
落枕


治疗: (1)以肩凝穴为主穴,配合肾关穴、 (2)此症须配合董氏导引行气针法,效果 才显著。
肩凝穴:手背第二指指掌关节交界处。 肾关穴:当膝盖胫骨内侧下缘直下二寸五分 处是穴。
落枕

备注:①发生落枕应避免再度受到风寒的 侵袭,应保持颈部及身体保暖并及早就医 治疗。若是疼痛难耐,可以先自行在患处 行刮痧或加以按摩,有缓解疼痛的效果。
闪腰


治疗: (1)偶发性的闪腰可于人中穴、腕顺一穴 下针,并配合导引行气针法,再配合二角 明穴,胆穴、三河穴、分水穴下针。 (2)严重的腰痛可于病位放血治疗。 (3)肾脏机能失调所引起的腰痛应以治疗 肾脏为主,可取水金穴,水通穴及下三皇 穴来治疗。
闪腰





人中穴:在鼻下,人中沟上三分之一处。 腕顺一穴:在手背小指掌骨外侧下缘,手腕横纹下一寸五 分处。 二角明穴胆穴:手背中指第一节中央线上,共二穴,其内 外侧各五分为胆穴。 三河穴、分水穴:掌面无名指与小指叉口上二分半为三河 一穴,每上二分半再一穴共三穴,分水于掌面小指第一节 外侧三分线上。 水金、水通穴:嘴角下五分为水通穴,水通穴向内斜开五 分为水金穴。 天皇穴、人皇穴、地皇穴;十四经阴陵泉直下一寸为天皇 穴,内踝骨上缘三寸五分处,即三阴交上五分处为人皇穴, 人皇穴直上四寸在胫骨内侧为地皇穴。



背痛

背痛是恨很常见的一种症状,其发生的原 因很多,例如:坐、立的姿势不良,运动 伤害、撞伤、打伤或是挫伤,均是学生背 痛的主要原因,其他如胸部疼痛久不治是 脏腑久病,均会进一步引发背痛,故其治 疗方式也各不相同。
背痛

治疗:
背部疼痛,须于痛点点刺出血,再加重子 穴、重仙穴、驷马上穴、驷马中穴、驷马 下穴或灵骨穴来治疗,并配合导引行气法。
足跟痛




取穴: 骨关穴:手掌朝上,腕横纹正中央下五分偏外侧 五分。 木关穴:手腕横纹正中央下五分偏内侧五分处。 中关穴:手腕横纹正中央下五分处。 正筋、正宗、正士穴:正筋在足后跟筋正中央上 方距足底三寸五分,正筋上二寸为正宗穴,正宗 上二寸为正士穴。 备注:此病状亦可采用经外奇穴之女膝穴(即于 跟骨下)采用中、左、右三方刺。而在擎引行气 时亦可采用太溪穴、昆仑穴。

足跟痛

说明:足跟痛的症状是在行走或立时足跟 底部感到疼痛,其原因有足跟处脂肪纤维 垫不分部分发炎、急性滑囊炎、跟骨刺及 平跖足等。在校园中以足跟撞伤致脂肪纤 维垫或滑囊发炎为多,治疗也较为容易。
足跟痛


治疗:(1)取对侧骨关穴、木关穴、中关 穴下针,针刺方向为骨关穴朝三毛穴,木 关穴朝三星穴,中关穴朝三火穴下针,进 针深度一寸至一寸半。再配合董氏导引行 气针法,疼痛可立刻缓解。 (2)较严重者可再加正士穴、正宗穴、正 筋穴来做擎引行气的作用,可舒缓足跟的 气结。

胁肋痛

取穴:
木一穴:掌面食指第一节正中央内侧三分 下二分半处。

木二穴:手掌面食指第一节正中央内侧三 分处。
木三穴:手掌面食指第一节正中央内侧三 分上二分半处。

闪腰
闪腰可分为偶发性及时常性两种,偶发性 即一般所称的急性腰扭伤,其造成原因是 强力负重所导致腰部肌肉强烈收缩而至筋 膜、肌肉、韧带等处发生损伤的结果,或 是因劳动时姿势不当使腰部的韧带和肌肉 组织之间平衡失调,使部分肌肉韧带因超 负荷而造成损伤。
胁肋痛

治疗: (1)轻微肋骨痛可针刺对侧木一穴、木二穴、木 三穴,并配合董氏按摩导气针法,以达奏效。 (2)较严重及长年累月的肋骨痛须先以三棱针在 患处刺出黑血,在针刺上述穴位。
备注:①于胁肋处放血时,须掌握下针深度,不 可太深,否则可能刺穿胸腔造成气胸。 ②胁肋疼痛须及早治疗,否则疼痛范围易打散至 背部或胸腔肌肉,造成背痛及呼吸疼痛等严重症 状。
胸痛
胸痛大都是由于胸部受撞击后延误治疗不 当的后遗症,可能伴随的其他症状有呼吸 不顺畅,呼吸会痛或胸闷等现象。非由外 伤所引起,则胸痛的原因可能属于神经性 的胸痛。
胸痛



治疗 (1)撞伤等引起的胸痛,可在病位处放血 并针刺驷马穴,以董氏倒马针法下针。 (2)神经性的胸痛可在病位放血,针刺珠 圆穴、火串穴、木穴、灵骨等穴。 (3)长期胸痛所引发的背痛,必须配合背 部病位放血。
小腿肚胀痛


治疗:(1)以心灵穴三穴任取一穴,加腰 灵穴及上火圣穴,形成倒马针法,并配合 董氏之导引气针法。 (2)下针后若患者痊愈既可立刻拔针,疗 效之神速,常可在数秒或数十分钟内显现, 不愧为董氏奥妙之精华所在。
小腿肚胀痛

取穴:心灵穴:手掌朝上,手腕横纹上一寸五分 为心灵一穴再上一寸为心灵二穴,再上一穴为心 灵三穴。 腰灵穴:腕横纹处中央直上四寸五分之正中央点。 上火灵穴:曲泽穴下一寸半处。 备注:预防小腿胀痛,最好的方法还是在于做运 动应循序渐进,勿过度运动造成伤害,并且于运 动前后充分做好暖身运动及伸展运动让身体达到 最适的状况,亦可于运动完毕多加以按摩小腿以 减轻不适之症。此三穴能治小腿肚的胀痛,欲深 入其理者,可参阅拙著手足对应针法。
胃痛


治疗: (1)土水穴、四花穴、灵骨穴为主,再配 合十四经的中脘穴、梁门穴治疗。 (2)配合董氏的按摩导气针法,可达治疗 的最高品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