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议论文阅读考点归纳与答题技巧
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常见题型和答题技巧
![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常见题型和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222e4601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16.png)
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常见题型和答题技巧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常见题型和答题技巧一、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要识别中心论点,可以从标题、开头、结尾、判断明晰和论据证明等方面入手。
二、分析论据的类型和作用论据可分为道理论据和事实论据两种类型。
在回答问题时,要明确论据类型,并具体分析其作用。
三、分析论证方法的作用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和引用论证。
在回答问题时,要准确描述所使用的论证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四、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一般议论文的结构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在分析议论文的论证思路时,可以使用一些表承转启合关系的词语,如“首先”、“然后”、“接着”、“最后”等。
同时,要注意开头结尾的表述。
以上是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常见题型和答题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5、议论文题目分析议论文题目的作用是点明文章的论点和议论由头。
一般来说,主谓短语和动宾短语是论点,而并列短语则论述事物之间的关系。
题目中出现“谈”、“论”、“说”、“议”等词汇则一般是论题。
同时,文章也可以通过比喻等手法生动形象地提出论点,让读者更好地理解。
6、议论文开头的作用议论文开头的作用可以有多种。
一种是直接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另一种是针对某种现象或观点进行分析,然后提出论点,具有针对性。
还有一种是通过引用名言或故事、事例等手法提出论点,同时也是证明论点的论据。
此外,也可以通过摆出错误的论点和论据,为下文的批驳树立靶子,或用生动的比喻或故事引出论点,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7、议论文结尾的作用议论文结尾的作用可以有多种。
一种是深化中心论点,提出结论;另一种是强调中心论点;还有一种是发出号召或希望人们去关注或思考某个问题。
此外,也可以通过补充论证来使论证更加严密,或通过总结全文得出中心论点。
8、议论文语言特点分析议论文语言特点可以从简明平实、形象生动、幽默风趣、含蓄委婉、富有文采等角度进行分析。
此外,还可以从语体特点的角度出发,抓住逻辑严密来做文章。
中考议论文阅读答题技巧
![中考议论文阅读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0f68eb73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f6.png)
•如词语顺序是否能够颠倒?
答题思绪: (1)回答“是”或者“否”, 然后解释词语旳含义; (2)阐明词语之间旳时间或事理 程序旳先后 顺序,强调其先后顺 序或层次性。
读书人是幸福人
我常想读书人是世间幸福人,因为他除 了拥有现实旳世界之外,还拥有另一种更为浩 瀚也更为丰富旳世界。现实旳世界是人人都有 旳,而后一种世界却为读书人所独有。由此我 又想,那些失去或不能阅读旳人是多么旳不幸, 他们旳丧失是不可补偿旳。世间有诸多旳不平 等,如财富旳不平等,权力旳不平等,而阅读 能力旳拥有或丧失却体现为精神旳不平等。
勤出智慧。传说古希腊有一种叫德摩斯梯尼旳演说 家,因小时口吃,登台演讲时,声音含混,发音不准, 经常被雄辩旳对手所压倒。可他不灰心,心不灰,为克 服这个弱点,战胜雄辩旳对手,便每天口含石子,面对 大海朗诵,不论春夏秋冬,坚持50年如一日,连爬山、 跑步也边走边做演说,终于成为全希腊一种最有名气旳 演说家。宋代学者朱熹讲过一种故事:福州有一种叫陈 正之旳人,反应相当迟钝,读书每次只读50字,一篇小 文章也要读一二百遍才干熟。他不懒不怠,勤学苦练, 别人读一遍,他就读三四遍,天长日久,知识与日俱增, 后来无书不读,成了博学之士。这表白,虽然天资比较 差,反应比较迟钝,只要勤,一样也是能够变拙为巧旳。
1、本文旳论点是: 勤出智慧
2、用简要语言写出文段中旳两个论据:
论据①:德摩斯梯尼克服天资差旳缺陷, 苦练50年底成演说家
论据②: 陈正之克服反应迟顿旳缺陷, 勤学苦练,终成博学之士
要素三:论证
论证措施
(1)举例论证:经过举详细旳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 论证更详细、更有说服力。
(2)道理论证:经过讲道理旳方式证明论点,使论证 更概括更进一步。 (3)比喻论证:经过比喻进行证明,使论证生动形象、 浅显易懂。 (4)对比论证:对比论证旳作用就是突出强调。
中考复习之议论文阅读常识及答题技巧
![中考复习之议论文阅读常识及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745d748201f69e314232944b.png)
4.段落能否互换: 公式:
1段.写了——,2段写了——与上文是一一对应关系,不能换。
1段写了——,2段写了——二者之间是由——到——的关系,( 承接关系、总分关系、递进关系)符合人们认知规律,不能调 换。
5.某段、某句、某词是否可以删除:不能,这个词表示——( 这段写了——内容),充分(生动形象)论证了——观点,去 掉后效果:表达不严谨、语言不严密、论证缺乏说服力。
中考语文复习之
议论文阅读常识及答题技巧
一、论点题
题型: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答题方法:
1.根据位置:题目、开头、中间、结尾 2.根据语句:肯定、陈述句(什么怎么样)。“所
以”“总之”“总而言之”“因此”“归根结底” 等。
3.通过概括:反复强调的意思,利用论据反推,归 纳分论点。
一、论点题
处。事实要真实典型的,突出强调论点的部分。
二、论据题
题型:(论据作用) 这段材料用作本文论据是否恰当?说说理由。 这段材料从原文中截取出来,应该放在什么位置? 方法: 论据的作用:这段运用——论据(引用——名言,举——
例子)具体充分证明了——观点。所以应该放在——(参 照论证方法的作用)
3、讲述故事,生活现象,引出论点。贴近生活实际,议 论更有针对性,充当论据。
4、运用比喻,引出论点。生动形象,通俗易懂。例如: “黄金通过烧炼产能成为纯金,同样,人通过困难才能炼 出美德,正所谓:人不炼不成器。”
一、论点题
题型: 3.论点提出方式
(一)开头部分提出方式及作用
(二)文章结尾部分归纳出
(三)有直接提出中心论点,但始终围绕……展开 论述。
二、论据题
题型:(概括论据) (一)3、4段运用了事实来论证,请概括这两个事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议论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及练习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议论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及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c02ea3c2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1d.png)
初中语文议论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及练习1、分清论点和论题。
①论点:观点、主张。
如反对自由主义。
②论题:论述的问题。
如论自由主义。
2、论点在文中的位置。
①标题,例《应有格物致知精神》②开头,例《谈骨气》、《怀疑与学问》(指示型) :③文中,例《想和做》、《发问的精神》④结尾,例《哨子》、《论求知》(蕴含型) :归纳段意、层意,概括。
3、分清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1) 中心论点与分论点是统帅与被统帅的关系。
(2) 分论点是用来补充或证明中心论点的。
例:奋斗,是实现理想的阶梯(中心论点)分论点一:理想的阶梯,属于刻苦勤奋的人(目的)分论点二:理想的阶梯,属于珍惜时间的人(态度)分论点三:理想的阶梯,属于迎难而上的人(意志)考试中常见题型:①论点是怎样提出来的②归纳和找出文章的论点或是中心论点4、注意论点的表述形式(表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句) 。
文章的论点一般是非常精练的语言,明确地表达作者的看法和主张,一般不用比喻句,很少用反问句式,不会用设问、疑问等句式。
5、通过论据反推论点。
论据是为证明论点服务的,分析论据可以看出它证明什么,肯定什么,支持什么。
6、辨析议论文的论证方法。
基本方法:摆事实,讲道理。
(1) 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
(2) 道理论证--用名言/谚语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来证明论点。
常用方法:(3) 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
(4) 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
考试题型:①判断某段、某句采用什么论证方法。
②采用某种论证方法在文章中的作用。
③围绕某个论点,作者是怎样论证的。
7、论证方法的作用。
举例论证:使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举……(概括事例) 证明了……,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引用论证:(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引用名人逸事、奇闻趣事):增强论证的趣味性。
使用了引用论证的方法,通过引用……证明……的观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更有趣味性,吸引读者)对比论证:使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将……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的观点。
2024中考备考重点难点07 议论文阅读(六大考点六种技巧)-2024年中考语文
![2024中考备考重点难点07 议论文阅读(六大考点六种技巧)-2024年中考语文](https://img.taocdn.com/s3/m/2ba248a4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ab.png)
重难点07 议论阅读(六考点六技巧)议论文在中考中出现的频率及所占比例比说明文略高。
从选材看,中考议论文命题所选材料基本都是课外材料,给人启发与教益、引人深思与警醒的文章日益成为议论文考查的热点,关注社会热点话题是中考议论命题的中心内容,如科技创新、教育改革、环境保护等。
从考查内容看,总体趋势呈现出关注社会热点话题、强调思辨能力和分析能力、多样化的命题方式和注重人文素养和价值观等几个特点。
注重对文章整体感知能力的考查,将是议论文阅读考查的主要内容,考査学生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以及对文章中心论点的概括提炼能力;对论证方法的考査将比以前更灵活,重点考査论证的特点及作用;开放性试题将逐步增加,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积累,给选文补充论据,或根据对文章的整体感知理解补写相关内容,链接材料题、框图题等新题型相续闪亮登场,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发挥空间。
从题型看,主导题占主导地位,客观题的空间在不断缩小。
从试题数量和赋分看,一般在2-4题,8-10分之间。
考点一、辨析、提炼、归纳论点【设题形式】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通观全文,本文作者所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3.概括文章第×段论述的观点。
【答题要点】1.看标题、开头(文首两段)、结尾、中间;2.看论据(看论据用来证明什么观点);3.看分论点(将几个分论点合并、提炼、分析并归纳)(并列式);4.注意提示语(“总之”“因此”“总而言之”“由此可见”“综上所述”“由此观之”“总的来说”等)。
【答题格式】1.本文的论点是……2.本段(部分)的分论点是……注意:表述时语言应平实,不得用疑问句和修辞句。
考点二、分析、概括、补充论据【设题形式】1.分析事实论据或道理论据的作用?2.概括事实论据,或论据能否调换?3.某个事例(链接材料)或道理是否适合做论据。
4.请为××段补充一个事实论据或道理论据。
5.选文某部分的事例能否删除?请说明理由。
中考议论文常见题型及答题方法
![中考议论文常见题型及答题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1e42b741eb91a37f1115cbb.png)
中考议论文常见题型及答题方法一、考点归纳:1.提取、概括文章的中心论点。
2.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关键词语的深层含义和表达作用。
3.考查论据的类型及作用。
4.辨别论证方法.论证方式.或论证角度。
5.对文章的语言进行探究品析。
6.根据文意从自己阅读和生活积累中列举事实论据.或谈自己个性化的阅读启迪和感悟。
二、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题型1:找文章的中心论点(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1、标准:在形式上应该是完整的句子,能体现作者的看法和主张。
2、位置:题目—开头—中间—结尾A、看标题:有些文章的标题就是中心论点。
看标题是论点还是论题。
B、看文章开头:多数文章在文章开头(第一段)便提出中心论点。
看开头,是否能统摄全文。
C、看文章中间:文章中间某个承上启下的句子就是中心论点。
D、看文章结尾:有些文章在结尾归纳出中心论点。
看结尾,找总结性的句子。
所以,总之,因此,总而言之,归根结底等总结性的词语。
E、自己归纳:文章没有直接提出中心论点,但始终围绕展开论述。
F、分清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分论一般位于段首或有标志性词语:首先、其次、第三等3、提出论点的方法:①、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
②、针对现实中某种现象(或事例或观点)进行分析,然后提出论点(或提出论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③、引用名言提出论点或论题,同时,名言又是证明论点的论据。
④、由某个故事或事例引出论点或论题,同时,故事和事例又是证明论点的论据。
⑤、摆出错误的论点和论据,为下文的批驳树立靶子。
⑥、用生动的比喻或故事(如寓言)引出论点,既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又能把抽象的道理形象化,便于读者接受。
4、题型:原句或概括例一:标题《小议读书》肯定不是文章的中心论点,其理由是什么?其理由是:首先,从形式上看它不是一个完整的句子,仅仅是一个短语;其次,它仅仅是一论题,规定了作者的写作范围,没有表达作者对读书的见解和主张。
例二: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作者的观点。
接受并战胜苦难,就会走向成功。
初三语文议论文答题技巧知识
![初三语文议论文答题技巧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b600fc25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63.png)
初三语⽂议论⽂答题技巧知识 议论⽂是指作者根据某种社会现象或者问题,发表⾃⼰的看法,表明⾃⼰的态度观点,然后摆事实、讲道理来证明⾃⼰的观点,同时征服读者认可⾃⼰观点的⽂体。
下⾯给⼤家分享⼀些关于初三语⽂议论⽂答题技巧知识,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议论⽂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论证⽅法: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论证、引⽤论证、⽐喻论证。
三、论证⽅式:⽴论、驳论。
(议论⽂可由此标准分为⽴论⽂与驳论⽂⼆⼤类。
)四、论点(证明什么):论点应该是作者看法的完整表述,在形式上是个完整的简洁明确的句⼦。
从全⽂看,它必能统摄全⽂。
表述形式往往是个表⽰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句,是明确的表态性的句⼦。
A.把握⽂章的论点。
中⼼论点只有⼀个(统帅分论点)⑴明确:分论点可有N个(补充和证明中⼼论点)⑵⽅法①从位置上找:如标题、开篇、中间、结尾。
②分析⽂章的论据。
(可⽤于检验预想的论点是否恰当)③摘录法(只有分论点,⽽⽆中⼼论点)B.分析论点是怎样提出的:①摆事实讲道理后归结论点;②开门见⼭,提出中⼼论点;③针对⽣活中存在的现象,提出论题,通过分析论述,归结出中⼼论点;④叙述作者的⼀段经历湖,归结出中⼼论点;⑤作者从故事中提出问题,然后⼀步步分析推论,最后得出结论,提出中⼼论点。
五、论据(⽤什么证明)⑴论据的类型:①事实论据(举例后要总结,概述论据要紧扣论点);②道理论据(引⽤名⾔要分析)。
⑵论据要真实、可靠,典型(学科、国别、古今等)。
⑶次序安排(照应论点);⑷判断论据能否证明论点;⑸补充论据(要能证明论点)。
六、论证(怎样证明)⑴论证⽅法(须为四个字)①举例论证(例证法)事实论据记叙②道理论证(引证法和说理)道理论据议论③对⽐论证(其本⾝也可以是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④⽐喻论证(在说明⽂中为打⽐⽅,散⽂中为⽐喻)⑵分析论证过程:①论点是怎样提出的;②论点是怎样被证明的(⽤了哪些道理和事实,是否有正反两⾯的分析说理);③联系全⽂的结构,是否有总结。
中考议论文阅读知识点和答题技巧
![中考议论文阅读知识点和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b4f99342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d7.png)
中考议论文阅读知识点和答题技巧一、常见考点1.主旨观点:议论文的主旨观点是文章的核心,也是答题的重点。
通过细读全文,观察文章的标题、首段、尾段等部分可以帮助确定文章的主旨观点。
4.逻辑关系:议论文中的论证过程往往有着一定的逻辑关系,如因果关系、转折关系、并列关系等。
理解逻辑关系可以帮助把握文章的整体结构和思路。
5.文章结构:通过观察文章的段落设置、标题设置等,可以理解文章的结构安排,从而更好地把握文章的意图和论证过程。
二、答题技巧1.整体把握:阅读议论文时,首先要整体把握全文,了解文章的主旨观点,把握文章的论述思路和结构。
可以通过细读标题、首段和尾段来帮助理解文章的主旨观点。
2.标记重点:在阅读过程中,可以用笔或者记号来标记出重要的细节和关键信息,帮助理解文章的论证过程和思路。
4.理解逻辑关系:议论文中的逻辑关系对于理解文章的论证过程非常重要。
在阅读时要注意识别出文章中的逻辑关系,如因果关系、转折关系等,帮助理解和把握文章的论证思路。
6.注意排除干扰:在选项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与文章观点相似但不完全正确的选项,要注意排除这些干扰项,选择最符合文章意图的答案。
7.根据上下文判断词义:在阅读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生词或者不熟悉的词汇,可以根据上下文的语境来判断词义,帮助理解文章。
练习题:阅读下面短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假如你是李华,根据提示写一篇短文,简述两者的不同,然后谈谈你喜欢的理由。
提示:1.充实的夏令营:学习和体验集于一身,既有集中课程又有丰富的活动安排2.完美的暑假: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自由安排时间,放松心情不同之处:一个是为了学习而设的夏令营,一个是为了度过完美的暑假而设的。
夏令营的特点是可以学到很多的东西,在集中学习的同时还可以结识伙伴。
暑假的特点是可以使人们放松身心,学生们都很期望这个暑假,因为现在是他们自己的时间。
暑假是自由的,那么夏令营就有规定,需要遵循一些规定和规则,参加夏令营需要完成一些任务。
初中议论文阅读考点及答题技巧
![初中议论文阅读考点及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fd9b0c16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2a.png)
初中议论文阅读考点及答题技巧议论文是初中语文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文体,也是各大中考考试中常出现的题目类型。
阅读理解中的议论文一般是指一篇文章为某个问题或主题作出了明确的观点,并进行了逻辑推理、实例论证等。
本文将从考点和答题技巧两个方面入手,为同学们整理出初中议论文的阅读考点和答题技巧。
一、考点1.观点和论证方式议论文的核心是明确的观点和针对观点的论证方式。
在阅读理解中,需要注意理解作者的观点,看清文章的逻辑结构,包括为什么会有这个观点、作者想要说服读者的是什么等。
2.段落结构和连接词议论文一般都有明确的段落结构,不同段落之间通过连接词或其他手段进行衔接,使文章的思路更加连贯。
阅读时需要关注每个段落的主题和出现的连接词等手段,来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思路。
3.论据和实例一篇好的议论文需要有具体的论证,而论据和实例是用来具体证明论点的手段。
阅读时需要关注文章给出的论据和实例,并且理解这些论据和实例是如何与作者的观点相结合的。
4.文字表达和修辞手法文字的表达和修辞手法是文章生动、形象和精彩的关键,也是考试中常被评分的部分。
在阅读中需要关注文章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比喻、排比等写作技巧,以及借助词汇、语言变化等方式来突出文章中的重点。
二、答题技巧1.仔细阅读题目和选项首先需要仔细阅读题目和选项,明确题目中所询问的内容和关键词汇,同时看清选项中的细节和差异。
例如,有些问题会涉及到文章在某段落的措辞、主旨思想、表达方式等,同时需要注意选项中的差异是否能够反映出这些细节。
2.理解作者观点和思路阅读议论文需要理解作者对于问题的明确观点,结合文章中呈现的论证方式和论据,推断出作者的思路和逻辑结构。
因此,在阅读中需要将作者的观点和论证方式紧密结合起来,逐步理解作者的思路和思考。
5.理解修辞手法和词汇阅读议论文时需要仔细观察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和词汇,理解这些技巧如何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和力量,并最终推断出作者的意图和目的。
此外,在阅读中需要关注文章中正确使用的词汇,这对于答题和表达思路都有很大帮助。
中考议论文阅读常见考点与答题技巧
![中考议论文阅读常见考点与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3b6ef4db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f1.png)
中考议论文阅读常见考点与答题技巧议论文文体知识①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②论据分类:事实论据和理论(道理)论据。
③论证方法:道理论证、举例论证、比照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
④论证方式:立论、驳论。
(议论文可由此标准分为立论文与驳论文二大类。
)⑤议论文的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一、议论文的论点考点:第一,分清所议论的问题及针对这个问题作者所持的看法(即分清论题和论点)。
第二,注意论点在文中的位置及其作用:(1)在文章的开头,这就是所谓开宗明义、开门见山的写法。
(2)在文章结尾,就是所谓归纳全文,篇末点题,揭示中心的写法。
这种写法在明确表达论点时大多有。
所以,总之,所以,总来说之,归根结底等总结性的词语。
第三、分清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分论点一般位于段首或有标志性词语:首先、其次、第三等。
第四、要注意论点的表述形式:有时题目就是中心论点。
一般地,中心论点只有一个(统帅分论点),分论点可有N个(补充和证明中心论点)第五、通过论据来反推论点:论据是为证明论点服务的,分析论据能够看出它证明什么,肯定什么,支持什么,这就是论点。
第六,分析论点是怎样提出的:①摆事实讲道理后归结论点;②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③针对生活中存有的现象,提出论题,通过度析论述,归结出中心论点;④表达作者的一段经历后,归结出中心论点;⑤作者从故事中提出问题,然后一步步分析推论,最后得出结论,提出中心论点。
●●题型1、找文章的中心论点(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方法:A、看标题:有些文章的标题就是中心论点。
B、看文章开头:多数文章在文章开头(第一段)便提出中心论点。
C、看文章结尾:有些文章在结尾归纳出中心论点。
D、看文章中间:文章中间某个承上启下的句子就是中心论点。
E、自己归纳:文章没有直接提出中心论点,但始终围绕展开论述。
二、议论文的论据考点1、学会辨析论据类型并理解其作用。
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答题技巧
![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f28a612eb9f3f90f77c61b80.png)
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答题技巧一.中考考点归纳:1.提取.概括文章的中心论点。
2.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关键词语的深层含义和表达作用。
3.考查论据的类型及作用。
4.辨别论证方法.论证方式.或论证角度。
5.对文章的语言进行探究品析。
6.根据文意从自己阅读和生活积累中列举事实论据.或谈自己个性化的阅读启迪和感悟。
二.考试题型分析: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1)经常出现的位置是:标题.开头.结尾(2)文章第二段:如果第一段列举生活的种种现象,就可能在第二段出现论点。
(3)文章中间有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句可能就是论点。
(4)文章有分论点出现,没有中心论点,要把分论点进行整合,自己概括中心论点。
但这种情况在中考中很少出现。
※论点和论题的区分2.下列加点的词语在文中指代什么内容?我们可以用四步“解题技巧”来进行解题:首先在原文中找到这个词语,然后联系上下文寻找所指代的内容。
这类题基本都在这个词语的前面不远处出现,回答一般可以直接摘抄原文,有时也需针对题干进行概括、删改等加工。
例子:“霍金是一个神话.残疾人和科学巨人两种身份特征在他身上合为一体。
他的科普巨著《时间简史》被誉为人类科学史上里程碑式的惊世之作。
他对“黑洞”的研究使人类对宇宙又有了深层的了解。
这样的功绩和一个高度残疾的人联系在一起.确实能给人极大的震撼。
”这段话中加点的“这样的功绩”指代什么?答:“这样的功绩”指代他的科普巨著《时间简史》被誉为人类科学史上里程碑式的惊世之作。
他对“黑洞”的研究使人类对宇宙又有了深层的了解。
※3. 论证方法的识别及其作用(1)、论证方法的识别:事例(含概括事例) -------举例论证引名言,讲道理 -------道理论证运用比喻证明观点 -------比喻论证把正反事实或道理进行对比-------对比论证(2)指出下列语段运用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①道理论证: 通过引用X的话,充分有力地论证了Y观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进而论证文章中心论点。
初中语文中考议论文阅读核心考点汇总(共9个)
![初中语文中考议论文阅读核心考点汇总(共9个)](https://img.taocdn.com/s3/m/f67e7840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99.png)
中考议论文阅读核心考点一、概括中心论点(一)论点特征形式上:是一个完整的陈述句。
内容上:具有判断性,能够明确地表示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观点、态度,包括肯定和否定。
(二)概括论点的方法【方法指导】中心论点“四看一析”法:①看标题。
有些议论文的标题就是中心论点。
②看开头。
开篇点题,开门见山,这是常见的议论文写法,因此,许多文段的中心论点都放在开头部分。
③看结尾。
在前面摆事实、讲道理的基础上最后收篇时得出结论,这个结论就是文章中心论点。
④分析论据。
有时论点不在开头,也不在结尾,那就要分析论据,看这些论据用来证明什么观点,从而寻找观点。
⑤归纳综合。
有时中心论点分解成几个分论点,那就要逐个分析,再综合归纳。
【答题模板】题型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模板1:用一个陈述句(肯定句)概括回答论点(观点)是什么。
题型2:第×段通过(事实论据或道理论据),论证了什么观点?模板2:总结事实论据或分析道理论据,从中提炼出论点。
二、分析、概括和补写论据(一)分析论据还是给文章选择合适的论据,都需紧紧围绕文章的论点。
答题时要特别注意区分论据证明的是中心论点还是分论点。
(二)概括事实论据议论文的事实论据大都具备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等要素,只要抓住这些要素,再加以组合和完善,用简洁的语句概括即可。
(三)补写论据首先,要看清楚要求补充的论据类型;其次,要紧扣中心论点,注意文章现有论据的语言格式;最后,要注意论据的真实性、典型性和不重复性。
(1)补写事实论据:人物(谁)+故事梗概(怎么做+结果怎么样)。
(2)补写道理论据:一般直接引用即可,最好选择众所周知的名人名言、格言、俗语等。
【答题模板】题型1:第×段运用了什么论据?作用是什么?模板1:运用了事实(道理)论据。
用……事例(名言、格言、原理)充分/有力地论证了……观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题型2:简要概括文中(第×段)的事实论据。
模板2:人+事+结果。
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答题满分技巧是什么?
![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答题满分技巧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0596b938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12ddc58.png)
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答题满分技巧是什么?中考阅读题包括4部分:记叙文、文言文、议论文和说明文。
总分是45分。
记叙文的阅读(包括小小说)是比较难的。
相对于记叙文阅读,议论文阅读不是很难的,只要学生掌握了阅读方法和技巧,是完全可以得满分的。
中考议论文阅读一般是10分,但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因为不会阅读,不会答题,往往丢分。
一道10分的阅读题,也就得6分,这实在是不应该的。
议论文阅读技巧如下:一、怎么读?一是粗读。
所说的粗读,就是学生在阅读议论文时,先从头到尾浏览一遍。
初步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和段落结构,有一个总体印象。
千万不要拿过来就答。
这是最错误的答法,是造成丢分的主要原因。
二是细读。
学生在浏览了一遍原文后,就要认真阅读问题,然后带着问题,有的放矢地阅读文章,而且要仔细阅读,知道答案在哪个段落,是哪句话。
三是反复读。
学生在细读的基础上,要对重点段落、重点句子反复读,领会其内容。
多次阅读重点段落、重点句子,甚至是重点词语。
有很多答案就是文章里的原话。
— 1 —比如中心论点是一句话,还是几句话,每一句话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围绕中心论点,是如何论证的,论证方法是什么等,都要读懂。
二、怎么答?答题要按照先易后难的顺序进行。
正确的答题顺序可以节省时间,提高答题效率。
第一,先回答自己会的题,保证会的题不丢分。
第二,回答半会不会的题,争取多得分。
第三,回答自己不会的题。
按自己的理解回答问题,也会的分。
学生要想答题不丢分,必须要注意两个环节。
一是会审题学生要在审题时,明白考的知识点是什么。
例如,问议论文的第三段叙述了古今很多事实,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这就是说,学生要先回答是举例论证,然后,回答举例论证的作用;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例,有力地论证了这些论点,使读者更加信服。
只要学生的知识点掌握的清楚,经过分析之后再答题,就不会丢分了。
二是会答题学生在答题时,要学会找采分点,不要盲目地回答,否则,就会丢分。
中考议论文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
![中考议论文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ff6669ad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ce.png)
中考议论文阅读答题技巧1、论点证明什么论点应该是作者看法的完整表述,在形式上是个完整的简洁明确的句子;从全文看,它必能统摄全文;表述形式往往是个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句,是明确的表态性的句子;A.把握文章的论点; 中心论点只有一个统帅分论点⑴明确:分论点可有N个补充和证明中心论点⑵方法①从位置上找:如标题、开篇、中间、结尾;②分析文章的论据;可用于检验预想的论点是否恰当③摘录法只有分论点,而无中心论点B.分析论点是怎样提出的:①摆事实讲道理后归结论点;②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③针对生活中存在的现象,提出论题,通过分析论述,归结出中心论点;④叙述作者的一段经历湖,归结出中心论点;⑤作者从故事中提出问题,然后一步步分析推论,最后得出结论,提出中心论点;2、论据用什么证明⑴论据的类型:①事实论据举例后要总结,概述论据要紧扣论点;②道理论据引用名言要分析;⑵论据要真实、可靠,典型学科、国别、古今等;⑶次序安排照应论点;⑷判断论据能否证明论点;⑸补充论据要能证明论点;3、论证怎样证明⑴论证方法须为四个字①举例论证例证法事实论据记叙②道理论证引证法和说理道理论据议论③对比论证其本身也可以是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④比喻论证比喻在说明文中为打比方,散文中为比喻;⑵分析论证过程:①论点是怎样提出的;②论点是怎样被证明的用了哪些道理和事实,是否有正反两面的分析说理;③联系全文的结构,是否有总结;⑶论证的完整性答:使论证更加全面完整,避免产生误解⑷分析论证的作用:证明该段的论点;4、议论文的结构⑴一般形式:①引论提出问题―――②本论分析问题―――③结论解决问题;⑵类型:①并列式②总分总式③总分式④分总式⑤递进式;5、议论文的语言⑴严密修饰性、限制性的语言的运用;⑵生动成语、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⑶词序从生活逻辑和上下文的照应上判断;⑷句序关联词语的使用,特别要注意递进关系;6、驳论文的阅读⑴作者要批驳的错误观点是什么⑵作者是怎样进行批驳的,用了那些道理和论据;⑶由此,作者树立的正确的观点是什么7、常见考点①、议论文的论点考点:第一,分清所议论的问题及针对这个问题作者所持的看法即分清论题和论点;第二,注意论点在文中的位置:1在文章的开头,这就是所谓开宗明义、开门见山的写法;2在文章结尾,就是所谓归纳全文,篇末点题,揭示中心的写法;这种写法在明确表达论点时大多有;所以,总之,因此,总而言之,归根结底等总结性的词语;第三、分清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分论一般位于段首或有标志性词语:首先、其次、第三等第四、要注意论点的表述形式:有时题目就是中心论点;一篇议论文只有一个中心论点;第五、通过论据来反推论点:论据是为证明论点服务的,分析论据可以看出它证明什么,肯定什么,支持什么,这就是论点;②、议论文的论据考点:论据是论点立足的根据,一般全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1、用事实作论据;事例必须真实可靠,有典型意义,能揭示事物本质并与论点有一定的逻辑联系;议论文中,对所举事例的叙述要简明扼要,突出与论点有直接关系的部分;明确论据时,不仅要知道文中哪些地方用了事实论据,还要会概括事实论据;概括时,要做到准确,必须依据论点将论据本质特点把握住,然后用确切的语言进行表述;2、用作论据的言论,应有一定的权威性,直接引用时要原文照录,以真核对,不能断章取义;间接引用时不能曲解愿意;③、议论文的结构、层次考点:结构有:并列式结构、对照式结构、层进式结构、总分式结构;此考点的基本形式:作者如何证明论点的答题思路是:作者为了证明……观点,首先使用了……论据,然后对……论据进行了怎样的分析,从而证明了……观点;关键要说清楚证明过程的层次性;④、议论文的论证方法考点论证方法是指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和论据之间逻辑关系的纽带,中考要求掌握的有以下四种:1、举例论证:是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的方法;因为“事实胜于雄辩”,所以举出确凿典型的事实来证明论点,能增强文章的说服力;2、道理论证:是引用具有权威性的言论证明论点的方法;所以这种方法使用得当,有很强的论证力量;分析引证法的作用,应先弄清引用了谁的言论,是为了证明什么,再把握引证法的特殊作用——具有权威性,论证有力;3、比喻论证:就是通过形象的比喻来证明论点的方法;这种方法可深入浅出地把道理讲得通俗形象,容易被人接受;4、对比论证:是用正反两方面的事实和道理进行鲜明对比,从而证明论点的方法;分析对比论证方法作用,两个方面XX比较,使其对与错更加分明,正确的观点更容易被读者接受;答题思路:1道理论据,增加论据的权威性;2事实论据,从哪个角度来证明论点;3比喻论证,或生动形象证明了……,或深入浅出证明了……要根据本体和喻体之间的关系来确定;4对比论证,两个方面比较,使其对与错更加分明,正确的观点更容易被读者接受;⑤、议论文的语言特色考点:分析议论文的语言特色:①、要从逻辑的角度,分析其用词的准确,严密:②、要从说理的角度分析其叙述的概括性和简洁性:③、要从修辞的角度分析其用词的鲜明、生动和感情色彩;下面从不同角度解释一下:A、语言准确表现为:①概念使用准确,②定语、状语等修饰成分恰当;B、语言严密表现为:判断和推理严密,语言表达周密,逻辑性强;C、语言鲜明表现为:表述明确,不模棱两可,态度明确,爱憎分明,恰当使用修辞方法和特殊句式,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说服力;D、语言概括简洁表现为:议论文中事实叙述不细致,较笼统;用议论文的目的是以理服人;不宜详细叙事;否则会喧宾夺主;这一点一般的议论文都有体现,就不再举例说明了;答题思路:如加点词语有什么作用思路:1确定、回答词语在语境中的表层含义;2词语对表达中心或阐明观点的深层、比喻或引申作用;这类题主要考语言的准确周密性和形象生动性;又如词语顺序是否可以颠倒答题思路:1解释词语的含义;2阐明词语之间的时间或事理程序的先后顺序,强调其先后顺序或层次性;⑥、议论文中代词的指代对象考点:这种考题在各种文体的阅读中都较为常见;基本上分为两种情况:一是需要联系上下文加以概括的;二是原文中找出指代的内容,这种情况,指代的内容一般出现在代词之前,找到后可用其替换代词,通读句子视句意变化与否来检验其正误;⑦、开放性、拓展题考点这种题一般都是,考查学生阅读文章后所产生的情感体验或理性思考;解题时需结合文章发挥个人从阅读中获得的感悟;答题方式:相当于写一篇小的议论文,要有论点、论据;注意必须引用名言或名人轶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或认识;⑧、议论文中非议论成分考点答题思路:议论文中非议论成分,都是为论点服务的不同表达方式,作用不相同,要看使用非议论成分的目的来确定议论文备考指南一、考查范围1、能准确把握文章的论点包括中心论点和分论点,能用自己的话概括论点;2、能理解并分析论据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对论证论点的作用;3、把握文章的论证方法主要有事实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理解并分析论证方法对论证论点的作用;4、理清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即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了解议论文的写作特点;5、能结合语境,理解关键词语、语句、段落的含义及作用,体会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6、能结合文章内容,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能补充用以证明作者观点的论据;对作者的观点能做出一定的评价;二、答题技巧1、论点的位置议论文的论点有多种方式:有的用名人名言引出,有的是根据材料引出,有的由故事引出等;怎样寻找和总结议论文的中心论点呢,要主要看议论文的如下几个位置;①看议论文的标题,寻找或总结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的标题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②看议论文的开头,寻找或总结中心论点;开宗明义、开门见山往往是议论文常用的写法,因许多议论文的中心论点都出现在开头部分;③看议论文的结尾,寻找或总结中心论点;一些议论文,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后,至文末得出结论,该结论即文章的中心论点;④分析议论文的论据,总结中心论点;一些议论文的中心论点不是非常明显,需要分析文章所用的论据才能总结出来,这样的议论文要分析文章的论据是为了证明什么的,这“证明什么”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⑤归纳综合分论点,总结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的中心论点分解为好几个分论点,这就需要逐个对分论点进行分析,再综合归纳,总结出中心论点;2、句子在文章中的作用句子在文章中的作用;要分析句子或段落在文章中的作用:结合上下文,一看在结构上有何作用,如承上启下,承上,启下,过渡;结构上作用:主要看句子或段落在文中的位置,如果用在文章的开头,主要是:引起下文,总领全文;如果用在文章的中间,主要是:承上启下,总结上文,引出下文等;如果用在文章的结尾,主要是:总结全文,照应开头题目,深化文章的主旨,画龙点睛等;这个段落在文章的中间,总结是不太可能的,又因为文章的题目是中心论点,所以也不可能是点题,这样,最有可能的就是过渡;3、补充论据针对文章的观点补充用以证明作者观点的论据;对这样的题目一定要看清楚举什么样的例子,针对着这样的题目,先明确本段观点,运用正面事例支撑观点,可从提示中选择也可从课外选择举名人事例,有说服力,并能展示出自己的知识面,但一定要写准确人物、事件,切忌张冠李戴;运用的格式:人物+事例+简短评价,语言要简明流畅,内容要与上文衔接恰当,前后贯通;这个题目,只要联系现实生活,说出几个有理想的人物对我们来说是不困难的;3、议论文语言严密性考察议论文语言严密性的把握;议论文的语言的特点:准确,严密,简洁,鲜明;这样的题型同样需要分四步走:1.判断,一般是不能删2.解释这个词语在这句话中的含义,3.比较:即比较删掉这个词语与没有删掉以前的区别,一定要结合具体的句子进行分析,意思变为“……“,与实际不符,不符合客观现实,使文章的论述不够严谨等;4.结尾一定要有这样的句子:这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准确性与严密性;加上“可能”表示不确定,去掉就变成了“一定”,太绝对化,一定要结合语句去作具体分析;4、议论文结构文章的整体感知能力和议论文的结构;议论文的一般结构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即引论――本论――结论;作者的思路就是思考的线索,把握了作者写作的思路就把握了文章的脉络和主要内容,因此在阅读时理清思路是十分重要的;先看看开头提出了什么问题,是从几个方面分析论证的,其中着重论述的是哪个方面,再进一步研究这么安排的道理;这样文章的结构就很清楚了;这样的题目可以借用这样的表述模板:先通过……引出论点活分论点,再用……的例子或名言加以论证,最后得出……的结论;仔细阅读文章,文章是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由国外到国内,由现象到本质对事件进行分析,可见,写作思路是清晰的;5、开放性题目评价议论文中作者的观点;这是开放性的题目;近几年鼓励学生有创意地表达阅读感悟的探究题一直在增加,试题中经常出现“你是否同意本文作者的观点,请谈谈你的看法”的题型,回答此类问题时,不管同意还是不同意,只要“有创见或见解精辟,表述清晰流畅”,能自圆其说,就能得满分;这样的题目答案不惟一,我们可以同意作者的观点,也可以不同意,总之要言之有理,自圆其说,要写出自己的真实看法和情感,但有一点是需要考生注意的,那就是世界观要正确,情感态度要积极;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说明文主要考查考生从文中准确获取信息的能力,设题主要围绕准确认读、准确理解、准确筛选来考虑;解题的程序,有句顺口溜:“先读原文通大意,再读题做标记,找出范围对应句,比较选项看差异;”先读原文,完成3个任务:1了解文章大意,即说明的对象,各段之间的联系,作者的见解及相关材料;2给段落标上序号;3给重要句子和关键词语做上记号;其次,读题很重要,要给重要词语做上标记;第三,找出答题的范围和对应句是答题的实质性阶段;一般来说,答案的检索区间应在命题点的附近;一、说明文基本知识1、概念: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用来介绍或解释事物的状态、性质、构造、功用、制作方法、发展过程以及内在事理的一种实用文体;2、与其它文体的区别:议论文以理服人,哲理性是它的主要特点;记叙文以情感人,形象性是它的主要特点;说明文以知授人,知识性是它的主要特点;3、说明文的类型:事物、事理说明文从内容角度,根据说明的对象和目的;二、说明对象:指文章说明的主要人或事物一般不必答人或事物的特点;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因为说明对象是一篇文章所要介绍的事物或事理,一般是一个名词或名词短语,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看文题二看首尾段;事物说明文指出被说明事物即可;事理说明文指出说明内容,形成一个短语:介绍了……的……对象加内容;三、说明方法:1、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引资料、打比方、分类别、下定义、画图表;2、常见说明方法的作用:①举例子:通过列举……事例,具体明确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②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③打比方:把……比作……,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④作比较:将……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⑤引资料:通过引用……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更有说服力;a、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b、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c、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d、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e、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⑥、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⑦.画图表:使读者一目了然,直观形象地说明的事物的××特点;⑧.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四、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1、时间顺序:说明事物发展、演变,一般都有明确的时间标志;例如介绍工作程序的文章,2、空间顺序:从上到下,从里到外,总到分,外到内,前到后,左到右,整体到局部,一般都有常用方位词;例如介绍建筑物或实体;3、逻辑顺序:主——次、原因——结果、现象——本质、特征——用途、一般——个别、概括——具体、整体——局部;等,常用表因果、表事理顺序的词,如“因为、所以”“首先、其次”;说明建筑物、景点等通常按照空间顺序说明;介绍事物各阶段的特点或制作过程时,往往采用时间顺序;介绍抽象事理时,则往往需要采用逻辑顺序;近几年说明文选段多为科技类说明文,此类说明文一般是事理说明文居多,故多用逻辑顺序;典型考题:本文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标准化答题格式:本文使用了__________的说明顺序对__________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第一空应该填具体的说明顺序,第二空应该填写具体的事物名称或说明的事理;如果是事理性说明文,但又不能准确表述,可用“事理”、“科学事理”等模糊性的语言表述;五、说明文的结构常见的形式有:“总—分”式或由总到分,或由分到总,或总分总、并列式、递进式等;分析文章结构,抓中心句及连接词,如“首先”“其次”“还”“也”“此外”等词语六、中心句出现的位置开头或结尾,有时在句中;判断多为概括性较强的句子;叙述句、描写句、阐释句、疑问句一般不宜作中心句;其他文体文章也如此概括文段的中心句对策:1思考该段说明的内容,不仅要注意主要的,还要注意次要的;2紧扣表秩序的词语,如“首先”“其次”“还有”等词语,参照上下段落的中心句的句式进行概括;七、说明文的语言品析1、对整篇文章语文的品析,一般从二个角度谈:a、准确;b、形象生动或简明平实;a是一般说明文的共同特点;b是针对不同语文风格的角度谈;做这种评析整篇文章语言特点的题目,一定要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谈,比如可以选择一句话为例子;规范性的答题格式如下:这篇文章充分体现了语文准确/生动形象/简明平实的特点,如“……”一句,就准确/生动形象/简明平实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像这样的例子文章中还有很多;2、对具体篇/句/词的评析篇/句的作用基本同上;字词作用有以下考查形式:类型1:加点字词有何作用抓住说明文语文准确这一特点答题;对策:答:准确/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类型2: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对策:答:1不可以;2原词的意思或内容;3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4换了后意思有何改变,与不符合实际;类型3: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对策:答:1表态删还是不删;2定性;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修辞;“大约”“可能”“左右”等表估计,“多”“有余”等表数量;3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什么样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4xx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科学性;类型4、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特点的词句,并体会;类型5:指代——“这些条件”、“这种现象”“同样道理”等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对策: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八、说明文写法分析1、结合说明方法谈规范性的答题模式如下: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的说明方法,说明了……内容:事物特征或事理,使说明……作用:参考前面说明方法,明确其作用2、结合修辞手法谈规范性的答题模式如下:这是一篇生动地说明文,大量地使用了各种修辞手法,说明了……内容,使文章的说明形象生动;3、结合表达方式谈记叙、描写使说明更具体形象;抒怀议论使说明更有感情;那么,从这个角度分析说明文的写法;答题的规范性格式如下:这篇文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除了说明外,还有……从“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根据内容选择,如……具体举例,就是……表达方式的运用,使说明更具体形象/充满感情;九、说明语段的作用这种题目答题的角度有三:1、结构、内容作用:引出下文、承上启下、总结全文/前文;有时在文章在开头,还起着引出说明对象/说明事理的作用;2、结合说明方法谈;通过……的说明方法,说明了……事物特征或事理,使说明……作用;十、说明文阅读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如下:题型一:分析说明文的句子作用这种题型的特点是:在文中抽出一个句子或一个文段,要求分析这个句子或文段在全文结构上的作用;这种题型解法很简单:首先判断句子或文段是在文首、文中、还是文末;然后再按如下规律答题即可;一般情况下,句子或文段在文中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作用:在文首,作用多是统领全文、总起全文或引出下文;在文中,作用多是承上启下;在文末,作用多是总结全文;题型二:提出说明文说明的问题的解决办法这种题型的特点是:开放性强,要求针对文中所说明的某种现象或某个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办法或应对措施;命题的形式通常有:①应如何正确看待或防范“……”﹖请你略作分析;②从上文对“……”的说明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③针对文中所提到的“……”问题,请你提出几条合理的建议;解答这种题型的方法有:1在原文中寻找答案;作者有时会在文中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的;我们可以直接摘录这些句子答题;2根据问题产生的原因去提建议;在说明文中,一般情况下都会对所说明的某种现象或某个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针对这些原因去提建议会更加准确、快捷;3依照常识回答;我们依据所掌握的常识回答就可以了;题型三:引用古籍或名言的目的;先要理解所引古籍或名言的含义,现联系说明的内容,看看这两者间有何内在联系,就能领悟其引用的目的了;在说明的开头文段或中间叙述有关的故事,究竟起何作用:在文章开头叙述故事,其目的往往是为了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或者是为了引出说明对象;在文章或段落中间叙述故事,往往是为了增强说明文的可读性,同时也为了说明事物的来源或作用;题型四、考查说明对象:答题技法:其一,要看懂题目,不少说明文题目本身就表示说明对象,如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等;其二,抓住首括句和中心句;说明文往往需要运用首括句和中心句来提示说明重点,包括说明事物的特征;反之,如果需要为说明文的语段加一个标题,也可以用说明对象作为标题;因为说明对象是一篇文章所要介绍的事物或事理,一般是一个名词或名词短语,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看文题二看首尾段;事物说明文指出被说明事物即可;事理说明文指出说明内容,形成一个短语:介绍了……的……对象加内容;例:看云识天气介绍云和天气的关系及怎样看云识天气;题型五、被说明事物的特征:答题技法:尽量从原文中找原词原句,若没有,则注意段意、中心句;例:中国石拱桥三大特点: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题型六常见说明方法的作用:题型七、段意概括:句式:说明了……介绍了……方法:找中心句;结合本段说明特征概括,摘要联合,结合标点,尤其注意分号,认真提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议论文阅读考点归纳与答题技巧一、考点:(一)1.提取、概括文章的中心论点。
2.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关键词语的深层含义和表达作用。
3.考查论据的类型及作用。
4.辨别论证方法、论证方式(立论与驳论)、或论证角度。
5.议论文语言进行探究品析。
6.根据文意从自己阅读和生活积累中列举事实论据或谈自己个性化的阅读启迪和感悟。
(二)课时安排:4课时二、议论文知识点归纳(一)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方法。
1、论据分为道理论据与事实论据。
2、论证方法: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引用论证、道理论证。
3、论证方式:立论:直接阐明自己的观点或主张。
驳论:通过反驳错误的观点,树立自己的正确观点。
4、议论文结构的一般形式: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二)论点分为:中心论点与分论点论点——是全文的灵魂,是体现作者主要观点的判断句。
1、找出论点的方法有:(1)看标题,判断是不是论点;(2)看开头,是否能统摄全文;(3)看结尾,找总结性的句子;(4)看中间,找提示性的语句;(5)根据文意自己进行概括。
2、概括中心论点的识别:一看题目,二看首尾,三看是否是明晰的判断,四看是否统帅全文,四看论据证明的观点(三)议论文的论据(一般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1、事实论据:一般包括代表性的事例、可靠的史实、确凿的数据等。
2、道理论据:一般包括人们公认是正确的道理、格言、名人名言、俗语、原理、定理等。
(四)议论文的论证方法与答题技巧1、论证方法(1)举例论证:通过举具体的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2)道理论证: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证明论点,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
(3)比喻论证:通过比喻进行证明,使论证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4)对比论证:对比论证的作用就是突出强调。
(5)引用论证:引用论证比较复杂,这与具体的引用材料有关,有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名人佚事、笑话趣闻等各种情况,其作用要具体分析。
如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可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引用名人佚事、奇闻趣事,可以增强论证的趣味性,吸引读者下读。
2、论证方法的识别:事例(含概括事例)-------举例论证引名言,讲道理-------道理论证运用比喻证明观点-------比喻论证把正反事实或道理进行对比-------对比论证3、分析论证方法的作用:总体句式:使用××论证的方法+论证了××观点+效果(1)举例论证作用:答题思路:使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列举……(概括事例)证明了……(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2)道理论证作用:答题思路:使用了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论证了……了观点,从而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
(3)比喻论证作用:答题格式:使用了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将……比作……,证明了……的观点,从而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4)对比论证作用:答题思路:使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将……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的观点。
(5)引用论证作用:答题思路:使用了引用论证的论证方法,通过引用……证明……的观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或更有趣味性,激发读者阅读兴趣)(五)议论文的结构1、一般形式:①引论(提出问题)―②本论(分析问题)―③结论(解决问题)2、类型:(1)并列式(2)总分总式(3)递进式。
(六)议论文的语言特色考点1、分析议论文的语言特色:(1)要从逻辑的角度,分析其用词的准确,严密。
(2)要从说理的角度分析其叙述的概括性和简洁性。
(3)要从修辞的角度分析其用词的鲜明、生动和感情色彩。
2、下面从不同角度解释一下:(1)语言准确表现为:①概念使用准确,②定语、状语等修饰成分恰当。
(2)语言严密表现为:判断和推理严密,语言表达周密,逻辑性强。
(3)语言鲜明表现为:表述明确,不模棱两可,态度明确,爱憎分明,恰当使用修辞方法和特殊句式,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说服力。
(4)语言概括简洁表现为:议论文中事实叙述不细致,较笼统。
用议论文的目的是以理服人。
不宜详细叙事。
否则会喧宾夺主。
这一点一般的议论文都有体现,就不再举例说明了。
3、问题:如加点词语有什么作用?答题思路:(1)确定、回答词语在语境中的(表层)含义;(2)词语对表达中心或阐明观点的(深层、比喻或引申)作用;这类题主要考语言的准确周密性和形象生动性。
4、问题:又如词语顺序是否可以颠倒?答题思路:(1)回答“是”或者“否”,然后解释词语的含义;(2)阐明词语之间的时间或事理程序的先后顺序,强调其先后顺序或层次性。
(七)议论文文段结构作用1、议论文开头段的作用:(1)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
(2)针对现实中某种现象(或事例或观点)进行分析,然后提出论点(或提出论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3)引用名言提出论点或论题,同时,名言又是证明论点的论据。
2、由某个故事或事例引出论点或论题,同时,故事和事例又是证明论点的论据。
3、摆出错误的论点和论据,为下文的批驳树立靶子。
4、用生动的比喻或故事(如寓言)引出论点,既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又能把抽象的道理形象化,便于读者接受。
2、议论文结尾的作用:(1)、深化中心论点,提出……的结论;(2)、强调……的中心论点;(3)、发出……的号召或希望人们……;(4)、补充论证了……。
(其作用是使论证更严密。
)(5)、总结全文,得出中心论点(6)、提出问题,发人深思,其发人去关注或思考某个问题3、议论文文段结构作用:1、(1)引出下文;(2)总结全文;(3)承上启下。
2、作为议论文段的作用,必须结合文体特征具体加答。
如开头段作用往往起着引出中心论点(论题),那么,我们可以参考下面的二个具体答题规范格式的例子使用或变通使用:①、开头通过写……的事例,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的论题)。
②、开头通过引用名言,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的论题)。
③开头通过引用名人趣事(或……的奇闻趣事),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的论题),也起到吸引读者下读的作用,增强了论述的趣味性。
结尾段的作用,请参照8:“结尾的作用”回答。
三、典型题答题技巧1、问题:下列加横线的词语在文中指代什么内容?例子:“霍金是一个神话.残疾人和科学巨人两种身份特征在他身上合为一体.他的科普巨著《时间简史》被誉为人类科学史上里程碑式的惊世之作.他对“黑洞”的研究使人类对宇宙又有了深层的了解。
这样的功绩和一个高度残疾的人联系在一起.确实能给人极大的震撼。
”这段话中加点的“这样的功绩”指代什么?答:“这样的功绩”指代他的科普巨著《时间简史》被誉为人类科学史上里程碑式的惊世之作.他对“黑洞”的研究使人类对宇宙又有了深层的了解。
答题技巧:我们可以用四步“解题技巧”来进行解题:首先在原文中找到这个词语.然后联系上下文寻找所指代的内容.这类题基本都在这个词语的前面而不远处出现.回答一般可以直接摘抄原文.有时也需针对题干进行概括、删改等加工。
2、问题:.指出下列语段运用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例子:如“人生是个大舞台.我们都是表演者.但是.一位真正优秀的演员,不是仅仅依靠外表的华丽取悦观众,而是凭借内心世界的真诚、丰富来赢得更多的掌声。
正如我国著名翻译家傅雷先生所说:“一个人只要真诚,总能打动人。
”这段话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作用是什么?答:(1)比喻论证。
作者把人生比做舞台.论证了诚实是可贵这个论点.从而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的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2)道理论证。
引用傅雷先生的话.有力地论证了诚实的可贵这个论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答题技巧(1)道理论证:通过引用X的话,充分有力证明Y观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2)举例论证:通过举X的例子,具体有力的证明Y观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或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3)比喻论证:把X比作Y.证明Z观点.从而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的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4)对比论证:通过X与Y对比,鲜明、有力的证明Z观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增强文章的趣味性。
3、说说某段或几段的论证过程怎样?(1)先(正反两方面)举出**事例或者道理论据.然后得出什么结论(或证明什么观点)分——总(2)首先提出什么观点.接着用**事例(从正反两方面)或者道理论据进行论证.最后得出**结论(或说明了**的道理)总————分——总这一题型的答题技巧.(1)要点出文段的论点是什么.(2)要答出论据是什么(3)用好连接词。
(4).答案要准确.简练.通顺。
4、前后两段的位置能否互换?为什么?先看这两断与前面的段落之间有没有照应的关系.如果没有。
再看这两段之间有没有先后关系.比如时间上.逻辑上等.分析后即可作答。
两种答法技巧:(1)不能。
因为这几段和第*段的**几句是一一对应关系。
(2)不能。
因为这几段存在着逻辑顺序或时间上的先后关系。
(或不符合人们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知习惯.)5、.根据文章.给文段补写一个恰当的论据。
首先要认真读文段.明确文段的论点是什么.然后在看题干要求你补充事实论据还是理论论据.在搜索你平时积累的论据是否符合要求。
根据题目要求.并且注意与上下文之间的衔接.同时注意关联词语的运用.从而补写出恰当的事实论据或则道理论据。
6、[范例探究] 多为别人喝彩①当你原同事在工作上取得了成绩,或职务上得到了晋升,你不要忘了为他喝彩;____________喝彩不同于赞美,后者注重的是表扬和鼓励,而前者注重的是更具积极意义的叫好和钦佩。
我们时常为人家取得成绩喝彩,不就是在逐渐养成向人家学习的习惯吗?如果我们经常为别人喝彩,离别人向我们喝彩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2001年8月22日在北京举行的“大学生运动会”开幕式上,当法国体育代表团走到主席台前时,人们意外地发现,法国运动员高高举起了一条横幅,上面用中文写着一行字:法国代表团祝贺北京2008年奥运会申办成功。
巴黎申办奥运会败给北京,但法国人仍能大度地为竞争对手喝彩,他们赢得了全场观众最热烈的掌声。
为别人喝彩,未必说明你就是弱者。
②生活中,很多人只知为自己的进步与成功窃喜和欢呼,对别人则常常冷漠而面无表情、无动于衷,很少真心实意地为别人喝彩。
其实,为别人喝彩是一种智慧,因为你在欣赏别人的时候,也在不断提升和完善自我;为别人喝彩是一种美德,你付出了赞美,这非但不会损伤你的自尊,相反还将收获友谊与合作;为别人喝彩是一种人格修养,赞赏别人的过程,其实也是矫正狭隘自私和妒忌心理,从而培养大家风范的过程。
为自己喝彩容易,为别人喝彩难,我们应该学会为别人喝彩。
喝彩是一种美誉,把这种“美誉”送给别人胜过送任何一种礼物。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大多数人都希望自己能获得这种礼物,却很少能够慷慨地施与别人,特别是竞争对手或自己平时看不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