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杨爱情在这两部作品中所表现的题材内容
论《梧桐雨》中的李杨爱情悲剧
论《梧桐雨》中的李杨爱情悲剧《梧桐雨》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吴承恩的一部小说,通过描写女主人公李杨与梧桐雨的爱情悲剧,展现出了一段纯真而悲壮的爱情故事。
李杨是小说中的女主人公,她出生在一个小镇上,家境贫寒,但她聪慧美丽,心地善良,深受镇上人民的喜爱。
梧桐雨则是一个出生在富裕家庭的青年,他英俊潇洒,才华横溢,深受人们的追捧。
两人的相遇是一个机缘巧合,他们的爱情也是在曲折离合中绽放。
小说中描述了李杨和梧桐雨的初遇,他们在一次春天的午后相遇于镇上的小溪边。
梧桐雨正在画画,李杨在一旁凝望,梧桐雨的举手投足之间令她心动不已。
两人迅速陷入了相互喜欢的状态,梧桐雨对李杨的专注和真诚打动了她,而李杨的纯洁和善良也让梧桐雨为之倾心。
他们的爱情如同春日里的细雨,轻柔细腻,让人心驰神往。
就在两人陷入热恋时,一场意外打破了他们的美好。
李杨的父亲病倒在家里,家里本就拮据的情况变得更加困难。
面对家庭的状况,李杨的心沉入了谷底,她感到无助和迷茫。
梧桐雨得知了她的遭遇,他决心要帮助李杨度过难关。
他用自己的积蓄帮助了李杨的家庭度过了难关,救了她一家的困境。
李杨感到非常感激,她深爱着梧桐雨,决心要和他一起度过余生。
两人的感情也因此变得更加牢固和深厚。
美好的时光并没有持续太久。
梧桐雨的家庭强烈反对他和李杨在一起,认为李杨是一个贫穷的姑娘,不配和他在一起。
梧桐雨面对家人的反对和压力,他感到了彷徨和矛盾。
他爱李杨,却又无法违背家人的意愿。
经过艰难的挣扎和决定,梧桐雨最终选择了放弃和李杨的爱情。
他离开了小镇,去了遥远的城市,他们的爱情也因此宣告了结束。
李杨深爱着梧桐雨,对他的离去感到绝望和痛苦,她辗转反侧,每日只有对着窗外发呆,她怀念他,梧桐雨对她的关怀和爱护,她无法忘怀他。
她百般追寻,最终终日痴痴相思。
她的爱情成为了一场不幸的悲剧,她在梧桐雨的离去后,一直无法释怀,无法走出爱情的阴影。
《梧桐雨》中的李杨爱情悲剧触动了读者的心灵,引发人们对爱情和命运的反思。
浅谈李杨的爱情故事
浅谈李杨的爱情故事By Savvy李杨之间爱情的有否,一直都是人们争议与探寻的命题。
爱情,两个美好的字眼,如何存在于佳丽三千、粉黛后宫的君主帝王身上?又如何体现于利用妹妹进献争宠的妃子身上?然而,在我看来,李杨之间,是有着纯真爱情的。
他们对对方的欣赏、依恋与爱,亦是一段经典、震撼的浪漫。
白居易的《长恨歌》中,一个恨字,憾意自是明了。
李隆基恨,恨因美人误江山。
但更浓烈的,是心中那份因江山杀美人的恨,是生死不见两茫茫的恨。
“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足以传达两人之间的情谊。
白朴的《梧桐雨》中,“位纵在神仙列,梦不离唐宫阙。
千回万转情难灭。
”是杨玉环对唐玄宗的忆与念;而《长生殿》中,“妃子呵,常记得千秋节华清宫宴乐,七夕会长生殿乞巧。
誓愿学连理枝比翼鸟,谁想你乘彩凤返丹霄,命夭!寡人越看越添伤感,怎生是好!”则是唐玄宗对杨贵妃的怀与想。
爱,不贵亲密,而贵长久。
我想若是梦已成梦,若是回忆已成回忆,若是这份依恋在离别在失去后也随之消散,李杨之间的悲剧,也不至于如此般令人扼腕。
只是这种爱情,生不逢时。
封建传统时代的束缚,年龄伦理上的限制,帝王妃子身份上的禁锢。
横亘在他们之间的诸多阻碍,使他们的爱情蒙上了一层浓厚的政治色彩,畸形化而过早夭折了。
安史之乱的罪名竟落在了杨玉环的身上,所谓红颜祸水,也便是这般形成。
即便是挚爱,但唐玄宗肩负的是一国重担啊!他爱她,却爱的无能为力。
马嵬坡前的诀别,“一朝红颜为君尽”,使得玄宗的残年注定是要在对杨贵妃的无尽思念中度过。
他们相知相悦,他们亦海誓山盟。
他们之间的爱情,在歌舞盈溢中,在诗词吟咏中,在花月共赏中,潺湲熠熠。
唐玄宗与杨玉环,天之骄子与一代佳人,旷世奇才与至真性情。
不得不慨叹,人生若只如初见。
论《梧桐雨》中的李杨爱情悲剧
论《梧桐雨》中的李杨爱情悲剧《梧桐雨》是一部经典的爱情小说,讲述了年轻的女子李杨和男子梁世炎之间的爱情悲剧。
小说以1930年代的中国南方城市作为背景,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历史变迁和人民的苦难。
该小说通过李杨的命运,表现了一个自由思想的女子在保守的父权社会中无法掌握自己命运的无奈,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中国传统婚姻观念和道德观念的局限性。
本文将从李杨的爱情悲剧方面进行论述,探究其中的深刻意义。
一、爱情的美好小说描写了李杨和梁世炎之间的纯真美好的爱情。
李杨自幼聪明伶俐,有自己的见解和思考,但因为家庭和社会的限制,她没有得到自由发展的机会。
直到遇到了梁世炎,她才有了真正的爱情和自由。
梁世炎是一位年轻的志士,有着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追求自由的决心。
他用诗歌和言语向李杨表达了自己的情感,两人慢慢地坠入爱河。
他们的爱情纯洁美好,充满了浪漫和梦想,同时也给予了读者很多美好的回忆。
二、爱情的阻碍李杨和梁世炎的爱情,遭到了来自家庭和社会的阻碍。
社会制度的牢笼和人们的道德观念,使得他们无法在一起。
首先,李杨的父亲是一个传统的父亲,对于女儿的婚姻非常看重,认为女儿的婚姻应该是为了家族的荣誉和利益。
在父亲的眼里,女儿的自由和幸福不是最重要的,他更在意的是家庭的利益。
其次,社会对于女性的地位和婚姻观念也存在着很大的传统限制。
女性应该嫁作人妇,属于家庭和丈夫的财产,她们没有自己的选择权和人生规划的自主权。
这些压力和限制,使得李杨和梁世炎的爱情无法成为现实。
三、爱情的悲剧最终,李杨和梁世炎的爱情走向了悲剧。
虽然两人拥有极大的勇气和决心,但他们无法改变社会和家庭的想法,最终妥协了自己的命运。
梁世炎离开了李杨,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和事业,而李杨被迫嫁给了一个家财万贯的富商。
虽然李杨并不爱这个富商,但她也无力反抗父母的意愿,只能屈从于命运的安排。
最终,梁世炎和李杨都在各自的不幸中沉沦,二人的爱情只是留给了时光的记忆。
四、爱情的意义李杨和梁世炎的爱情悲剧,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习俗和思想观念,显露了女性在父权社会中的无力和命运局限,深刻揭示了家庭和传统的束缚对人的禁锢和限制。
论《梧桐雨》中的李杨爱情悲剧
论《梧桐雨》中的李杨爱情悲剧
《梧桐雨》是张爱玲笔下的一篇爱情悲歌,讲述的是一段充满悲剧的爱情故事。
主人公李杨是一名上海的市民,与京剧演员程蝶衣相爱,并在亲友的反对下,最终选择了离开蝶衣。
然而,在离别后不久,蝶衣却因为强制上台演出而病倒,最终去世。
李杨对蝶衣的一片真情和内心的痛苦,深深地震撼了读者。
本文将从李杨的角度,分析他爱情悲剧的原因,以及这段故事对人们的影响和教益。
其次,李杨对于自己和蝶衣的未来过于幼稚和理想化。
他们的恋爱是在一个相对封闭和保守的环境下进行的,尽管他们一度相信爱情能够战胜一切,但他们没有考虑到现实的限制和阻碍。
李杨认为离开蝶衣可以避免家庭和社会的反对,但他没有意识到,这只是治标,而没有治本,问题根本没有得到解决。
最终,他们的离别只是加剧了蝶衣的病情,同时也加重了李杨内心的痛苦。
最后,李杨爱情悲剧对于现代社会的教育和启示也是深刻而有价值的。
这个故事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人们对于恋爱、婚姻的看法,同时也揭示了社会变革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这篇小说告诉我们,爱情是美好的,但它需要理性、现实的思考和选择,需要双方共同努力和把握机会。
另外,它也告诉我们,不同的文化和背景的人们可以相互了解和尊重,相互欣赏和借鉴,这样才能够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实现人类的共同愿望。
综上所述,李杨爱情悲剧是一件不可挽回的悲剧,这个故事揭示了人类内心深处的爱与痛,同时也提出了许多启迪和教益,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领会。
这个故事表达了张爱玲的理念和深邃的思考,也挖掘出了人类文化和心灵的深度和复杂性,它是一篇值得人们反复品味、回味无穷的经典作品。
从《长恨歌》《梧桐雨》《长生殿》看李杨的爱情演绎
从《长恨歌》《梧桐雨》《长生殿》看李杨的爱情演绎一段爱情上演了人间爱情的传奇,后人沿着这条红线永远的追踪下去……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冬,三十五岁的白居易被授周至县尉,当时,他与好友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听到当地民间流传唐玄宗李隆基与杨贵纪的故事,深有感触,于是创作了千古传诵的长篇叙事诗《长恨歌》。
陈鸿为此诗撰写了一篇《长恨歌传》。
《长恨歌》以其标格卓异的风姿赢得了古今无数的读者,甚至当时长安妓女以“我诵得白学士《长恨歌》”而自夸,并因此身价倍增。
“一篇《长恨》有风情,十首《秦吟》近正声”①,不仅是作者的自我肯定,也道出了众多读者的心声。
关于《长恨歌》的主题思想,历来是读者争论的焦点问题,观点颇为分歧,约可分为三派:其一,爱情主题说。
认为从作品宫中多宠的宪宗;其三,双重主题说。
认为将此诗看成纯粹的讽谕诗或爱情颂歌都不恰当,它是暴露与歌颂的统一,讽谕和同情的交织,既为李、杨的爱情悲剧一掬同情之泪,又为他们的误国失政一叹遗恨之声,二者交相融汇而不是机械叠加。
此外,还有人认为此诗是作者借李、杨悲剧来抒发自己爱情失意的情怀。
究竟如何,还需从作品本身去分析。
《长恨歌》的主题就是歌“长恨”,“长恨”是埋在诗里的一颗牵动人心的种子。
而“恨”什么,为什么要“长恨”,诗人不是直接铺叙、抒写出来,而是通过他笔下诗化的故事,一层一层地展示给读者,认人们自己去揣摸,去回味,去感受。
还有《长恨歌》以“情”为中心的主旋律始终回旋激荡于全诗之中,当白居易把“情”作为描写对象时,那种被他承认的人皆有之的情潮便会以其固有的人性之美奔涌于笔端而无从遏制,即使他心存讽谕,只要着意深入感情的领域,作品便不会以讽谕说教的面貌出现。
《长恨歌》写作之初,是倾注着作者感情的爱情描写。
依照正常的艺术感受,读者是很难从中感受到女人是祸水,李、杨之恋是唐帝国衰亡根由的。
由于唐明皇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特殊身份和特殊关系,使得他们的爱情故事从唐代开始一直就是从史传到文学极为关注的热门题材,除正史之外,许多野史笔记如《明皇杂录》、《开元天宝遗事》、《开天传信记》、《酉阳杂俎》、《国史补》等均有零星记载,而白居易的《长恨歌》和陈鸿的《长恨歌传》更是开启了李杨爱情故事的文学创作的先河。
论《梧桐雨》中的李杨爱情悲剧
论《梧桐雨》中的李杨爱情悲剧《梧桐雨》是一部由李安执导,张国荣和张曼玉主演的经典爱情电影,该电影讲述了一段跨越数年的轰轰烈烈的爱情故事。
在影片中,展现了李杨和聂晓彤之间挣扎的爱情,这段爱情悲剧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接下来,我们将从情节、人物性格和电影情感表达等方面来探讨《梧桐雨》中的李杨爱情悲剧。
谈谈电影中的情节。
影片一开始,我们就能感受到李杨与聂晓彤之间的深厚情感。
两人相爱相守,然而随着时光的蹉跎,他们的感情却受到了各种考验。
其中最大的挑战来自于聂晓彤的家庭,她被迫与一个富有的绅士结婚,李杨则被送到英国留学。
在分别后的数年里,李杨和聂晓彤一直心心念念,无法忘记对方。
最终,当两人再次相遇时,他们的感情已经不复存在,李杨选择了离开。
我们来谈谈影片中的人物性格。
李杨是一个浪漫而又坚韧的青年,他对聂晓彤的爱是那么执着和深沉。
即便面临重重困难,他也没有放弃对聂晓彤的爱。
与之相对比的是,聂晓彤是一个渴望安定和物质的女子,她在面对家庭的压力时选择了顺应,而非坚守。
这样的性格使得李杨和聂晓彤的爱情注定了是一场悲剧,两人都无法逃脱现实的桎梏和家庭的约束。
我们来谈谈电影中的情感表达。
《梧桐雨》中的爱情悲剧,通过李杨和聂晓彤之间的动人故事,向观众展现了爱情的伟大和悲壮。
李杨的执着和坚守,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爱情觉醒了无数人内心深处的柔情。
影片中的插曲《梧桐雨》更是让人难以忘怀,这首歌以其抒情和伤感的旋律,将电影的情感高潮推向了极致。
《梧桐雨》中的李杨爱情悲剧深深触动了观众的情感,它不仅仅是一部优秀的电影作品,更是一种对爱情的诗意追求和对人性的深刻探讨。
这样的爱情悲剧,永远留存在人们心中,也成为了电影史上的一段经典传奇。
论《梧桐雨》中的李杨爱情悲剧
论《梧桐雨》中的李杨爱情悲剧《梧桐雨》是唐国强执导的一部影片,讲述了李杨和小莲之间的爱情故事。
影片中卓越的表现形式,细腻的情感描绘以及极具观赏性的镜头,使观众深深地沉浸在故事中。
本文将探讨影片中的李杨爱情悲剧。
首先,影片描绘了两位主人公的命运之路。
李杨出身名门,天赋卓越,毕业于一所名校,被看好成为未来的领袖。
而小莲则生长在贫困之家,为了生活而拼搏。
两人场景亦有所不同,李杨高居云端,生活在奢华的大宅中,而小莲却在窄小的出租屋里努力工作。
影片通过这样的对比,凸显了两人个性上的巨大反差,也展现出社会阶层的不公。
两人命运的交汇,组成了这个爱情悲剧的主线。
其次,影片中李杨与小莲之间的感情发展也很引人注目。
一开始,两人因为误会而相遇,李杨误认为小莲是妓女,也是因为这件事情两人产生的恶感。
但随着故事的发展,李杨逐渐地了解了小莲。
小莲对他的淳朴,正直,以及对生活的热爱让李杨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他为小莲的生活条件提升她提供了帮助,并逐渐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
然而,阶级之间的鸿沟,以及家族的期望,再次威胁着两人的感情。
李杨的父亲对小莲的身份深感不满,更不希望将家族中未来的主人公嫁给一位贫穷卑微的女孩。
而小莲的家庭也爆出了婚姻矛盾,使两人面临着家族反对和家庭困难的双重压力。
当李杨选择了顾全大局,向家族妥协,并让小莲离开他的生活时,两人的感情也因此而破灭。
最后,影片中李杨的一瞬间失态,也暴露了承受巨大压力的他的内心真实感受。
在影片结尾,李杨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已经失去了小莲,他决定有所作为,走出家族的阴影,摆脱他们的束缚,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幸福。
他放弃了其他人对其的期望,挑战社会的不公,要勇敢地面对自己的内心。
而影片的结尾,也是一种对观众的提醒,人生的道路不容易,但要在困难中前进,勇敢地去追寻自己的幸福。
总之,在《梧桐雨》中,李杨的爱情悲剧折射出了许多社会阶层和家庭背景之间不公的问题,以及个人对自己的内心探索。
观众从李杨的人生经历,可以汲取到许多切实有效的经验教训,更能在自己的一生中勇敢地前行。
论《梧桐雨》中的李杨爱情悲剧
论《梧桐雨》中的李杨爱情悲剧《梧桐雨》是中国当代女作家李杨所著的一部小说,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内心描写而广受读者喜爱。
小说讲述了一段浪漫而悲壮的爱情故事,展现了现代社会中爱情与婚姻的挣扎和矛盾。
其中的李杨爱情悲剧更是让人动容。
本文将就《梧桐雨》中的李杨爱情悲剧展开分析。
李杨是小说中的女主角,她是一个典型的现代都市女性,职场上有着出色的表现,同时在家庭和爱情上也有着自己的坚持和追求。
而她的爱情悲剧就始于她与靳宇的爱情。
靳宇是一个英俊风流、具有才华的青年,其与李杨相遇在了一个偶然的机会,两人产生了喜欢。
两人之间的爱情故事,又或者说悲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爱情的起始。
在小说中,李杨和靳宇的相遇是一个巧合,而这种巧合却成就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
他们相爱的过程不仅是相互吸引,也是相互理解的过程。
靳宇的情话蜜语深深打动了李杨,而李杨的大智慧和洞察力也让靳宇为之倾倒。
两人在相互吸引的也在情感上有了深刻的认知和理解。
爱情的伤害。
随着故事的发展,爱情也开始变得千疮百孔。
靳宇表面上对李杨的爱意不减,但内心却总是想着另一个女人。
他的变心并没有表现得很明显,但细心的李杨毕竟还是发现了。
这种伤害并不是物质上的,而是精神上的。
李杨将自己的全部都奉献给了靳宇,但靳宇却并没有把她视作唯一。
李杨的内心开始遭受折磨,她不知道靳宇还会不会回心转意,她的信任和依赖也因此受到了极大的挑战。
爱情的选择。
李杨最终选择了离开靳宇,这也是她的爱情悲剧的终结。
她发现自己一直以来都是单相思,靳宇并没有像她一样全心全意地爱她。
李杨对靳宇的失望和伤害逐渐积累,她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最终做出了离开的选择。
这种选择是无比的痛苦,但也是无比勇敢的。
李杨在离开之后才发现,原来爱情并不是全部,她还有自己的价值和生活。
通过对《梧桐雨》中的李杨爱情悲剧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现代社会中的爱情也许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圣洁和神圣。
爱情所带来的伤害和挣扎也是现实存在的。
李杨爱情在这两部作品中所表现的题材内容
(一)李杨爱情在这两部作品中所表现的题材内容。
两部作品都写的是李杨爱情,但两部作品的侧重点却有着明显的不同。
《梧桐雨》主要从历史和政治的角度批判李杨之恋,感慨历史兴亡。
《长生殿》主要从爱情的角度歌颂李杨之恋,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
为了表达各自作品的思想内容作者在细节上做了多处改动。
《梧桐雨》中赦免安禄山和重用安禄山的是唐明皇自己,而且让他做杨贵妃的义子,杨国忠和张九龄劝谏,他不听,封了安禄山为渔阳节度使。
《长生殿》中则写成,安禄山向杨国忠行贿,杨国忠从中活动才赦免了他,并没有贵妃收为义子的情节。
关于杨贵妃的来历,《梧桐雨》写她是寿王的妃子,先命为女道士,后册为贵妃。
《长生殿》把他写成一个宫女,明皇一见就册封为贵妃。
关于杨贵妃与安禄山的关系,《梧桐雨》写他们私通,而《长生殿》中安禄山与杨贵妃并无瓜葛。
关于安禄山造反的原因,《梧桐雨》点名他“光要抢贵妃一个,非专为锦绣江山”。
《长生殿》中则写成与杨国忠矛盾尖锐,杨国忠激他反叛。
(《长生殿》/(清)洪升著;翁敏华陈劲松/评点.上海:华东大学出版社,2006.6)关于杨贵妃被杀死之前的表现,《梧桐雨》写她哀求唐明皇救她,在被迫佛堂自尽时还说:“陛下好下的也”。
有埋怨之词。
《长生殿》中杨贵妃知道事情不偕时就请他赐死,死前还嘱咐高力士好好照顾皇帝,毫无怨言。
《梧桐雨》写杨贵妃死后明皇的思念只是对真容痛苦、梦会;而《长生殿》则有《闻铃》、《哭像》、《见月》、《改葬》、《雨梦》、《觅魂》、《继情》、《重圆》。
《梧桐雨》的主题是兼具爱情和时政,但重点在批判李杨爱情,感慨历史兴亡上。
《梧桐雨》的重点在政治上,寄托作者的故国之思、亡国之叹,而《长生殿》的爱情,寄寓作者对理想爱情的追求。
(二)《长生殿》与《梧桐雨》比较,剖析《长生殿》中作者所表达的李杨爱情观。
谈李杨爱情
谈《长生殿》中的李扬爱情《长生殿》是一部爱情悲剧的巨大著作。
第三幕是作者通过民间传说中唐明皇和杨贵妃有着真挚爱情的故事而写出的。
此后便摭拾白居易的长恨歌;唐人小说玉妃归蓬莱;元人杂剧等故事,写出唐明皇对于杨贵妃的怀念,以及二人原系天仙,谪居人世,终于回到天宫,永为夫妇作结。
我最有感触的莫过于唐明皇上蓬莱仙山寻找杨玉环的部分。
身为一个帝王,抛却了皇位与权力,这个所有男人都梦寐以求的至高理想,只为寻找那心爱的女子。
有人认为《长生殿》表达的是"兴亡感叹"思想,借安史之乱的历史题材,寓故国之思于明皇贵妃的浓情蜜意之中,总结明王朝灭亡的教训,抒发对清初社会大动荡的强烈感叹。
我认为讽刺寓意必有,但这部作品更能想让我们看见的事李杨志坚亘古绵长的爱情。
作者的目的不在于劝惩淫乱,垂诫来世,而在于宣扬"至情"主义,歌颂"精诚不散,终成连理"坚贞爱情.表现了进步的,民主的,自由的爱情理想,鼓吹"真心到底"的"儿女情缘",以"至情"对抗封建礼教.情之一字最为人津津乐道。
好的作品是加含着人世间的复杂情感和思想内涵的。
入了情,便可见到作品的内在精髓。
作者在剧作中暗隐了自己难以出口的事情,或者是爱情婚姻方面,或者是家庭社会方面,总之,有不得已的事情,假借李杨的故事,顾左右而言它,表达自己心中的隐痛另外,我喜爱的是这幕剧中所虚构的琼瑶仙境。
《长生殿》前半部分采用的是现实主义手法,而到了后半部分,也就是第三幕剧中,采用的则是高超的浪漫主义手法.在虚拟世界中,第三幕运用了一套子虚乌有的神话系统,构成独特的神话世界.这三部作品中的神话世界,迥异于传统的"天界","道教","佛教"神话体系,而是作者独创的玄妙而又美丽的独特体系. 在《长恨歌》中,"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飘渺间.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海上仙山变成了"蓬莱仙境"和"月宫仙境",仙子变成了织女大士和牛郎真人,以及蓬莱山和月宫中的一帮仙女.似梦似幻,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充满无限的遐想的仙境世界。
从《长恨歌》《梧桐雨》《长生殿》看李杨的爱情回结
从《长恨歌》《梧桐雨》《长生殿》看李杨的爱情演绎一段爱情上演了人间爱情的传奇,后人沿着这条红线永远的追踪下去……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冬,三十五岁的白居易被授周至县尉,当时,他与好友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听到当地民间流传唐玄宗李隆基与杨贵纪的故事,深有感触,于是创作了千古传诵的长篇叙事诗《长恨歌》。
陈鸿为此诗撰写了一篇《长恨歌传》。
《长恨歌》以其标格卓异的风姿赢得了古今无数的读者,甚至当时长安妓女以“我诵得白学士《长恨歌》”而自夸,并因此身价倍增。
“一篇《长恨》有风情,十首《秦吟》近正声”①,不仅是作者的自我肯定,也道出了众多读者的心声。
关于《长恨歌》的主题思想,历来是读者争论的焦点问题,观点颇为分歧,约可分为三派:其一,爱情主题说。
认为从作品宫中多宠的宪宗;其三,双重主题说。
认为将此诗看成纯粹的讽谕诗或爱情颂歌都不恰当,它是暴露与歌颂的统一,讽谕和同情的交织,既为李、杨的爱情悲剧一掬同情之泪,又为他们的误国失政一叹遗恨之声,二者交相融汇而不是机械叠加。
此外,还有人认为此诗是作者借李、杨悲剧来抒发自己爱情失意的情怀。
究竟如何,还需从作品本身去分析。
《长恨歌》的主题就是歌“长恨”,“长恨”是埋在诗里的一颗牵动人心的种子。
而“恨”什么,为什么要“长恨”,诗人不是直接铺叙、抒写出来,而是通过他笔下诗化的故事,一层一层地展示给读者,认人们自己去揣摸,去回味,去感受。
还有《长恨歌》以“情”为中心的主旋律始终回旋激荡于全诗之中,当白居易把“情”作为描写对象时,那种被他承认的人皆有之的情潮便会以其固有的人性之美奔涌于笔端而无从遏制,即使他心存讽谕,只要着意深入感情的领域,作品便不会以讽谕说教的面貌出现。
《长恨歌》写作之初,是倾注着作者感情的爱情描写。
依照正常的艺术感受,读者是很难从中感受到女人是祸水,李、杨之恋是唐帝国衰亡根由的。
由于唐明皇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特殊身份和特殊关系,使得他们的爱情故事从唐代开始一直就是从史传到文学极为关注的热门题材,除正史之外,许多野史笔记如《明皇杂录》、《开元天宝遗事》、《开天传信记》、《酉阳杂俎》、《国史补》等均有零星记载,而白居易的《长恨歌》和陈鸿的《长恨歌传》更是开启了李杨爱情故事的文学创作的先河。
论_长恨歌_中的李_杨爱情
文学评论一直喜欢《长恨歌》。
还记得第一次读到白居易的这首诗的时候,瞬间有种心被拉疼的感觉。
那恨是乐极生悲的恨,是有情人难成眷属的恨,是至死不休的恨;恨正深,恨太浓,恨永久。
李杨有爱,乐舞基础,寻常与非凡之间。
下面笔者就以上三方面具阐述唐玄宗与杨贵妃之间的爱情悲剧。
帝妃是否有爱不知有多少人怀疑过李杨之间的爱情。
他们一遍遍追问,一个“以离散天下之母女以贡我一人之淫乐”的帝王会对他那三宫六院七十二妃中的某一位产生真正的爱情吗?他们之间的感情值得我们后人前仆后继的津津乐道吗?笔者的答案是肯定的。
真爱,在着。
一切,值得。
只是我们惯于思维定势,给它罩上政治的外套,把“安史之乱”的沉重罪名加在了杨贵妃这样一个女子的肩上。
事实上,关于李杨爱情与安史之乱的关系,正如史书所总结的,“李林甫‘佐相位十九年,养成天下之乱’,‘杨国忠终成其乱’”,“杨贵妃没有权欲,没有做过一件直接与酿成安史之乱有关系的事。
这就是安史之乱的史实,和李杨爱情没有任何直接联系,当然更谈不上李杨爱情是造成安史之乱的罪魁祸首”。
他爱她,爱的无能为力,以致“君王掩面救不得”;她爱他,爱的心甘情愿,所以“蓬莱宫中日月长”。
因了这彼此的深爱,才有了长生殿中“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海誓山盟。
李杨爱情基础据史料记载,李杨二人都对乐舞有深入的理解和由衷的喜爱,杨玉环不仅“姿色丰艳”,而且“善歌舞、通音律”。
唐玄宗也“素通音律”,虽然杨玉环是以色选,但色并非李杨关系的唯一基础。
唐玄宗不仅能治国,还多才多艺;他不仅能创造开元盛世,还能写诗、能作曲,能弹琵琶、能打羯鼓,骑马打猎,挥杆打球也不在话下。
他设立梨园,亲自“教太常乐工子弟三百人为丝竹之戏”,最终成为戏曲界遵奉的梨园鼻祖。
自古才子爱佳人,佳人又能如何拒绝才子的魅力呢,何况他们又有共同的音乐爱好作为基础。
由此他们有可能在这一共同的艺术情趣的基础上发展成为真挚的恋情。
特别是唐明皇有以一种风流才子自命的心态,更易与杨玉环操练出一种郎才女貌、彼此吸引的恋情。
论《梧桐雨》中的李杨爱情悲剧
论《梧桐雨》中的李杨爱情悲剧1. 引言1.1 李杨的爱情悲剧梧桐雨》是清代著名作家李杨的代表作之一,该小说以其扣人心弦的爱情故事而闻名。
在小说中,李杨塑造了众多具有丰富情感的人物形象,展现了各种不同形式的爱情悲剧。
这些爱情悲剧既渗透着生活的真实与残酷,又充满着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
通过这些爱情悲剧,李杨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世间情感的无常性,引发了读者对爱情、生命和命运的深刻反思。
李杨的爱情悲剧不仅触动人心,更引发了对于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
在这些悲剧中,人物们面对着种种磨难和抉择,他们的爱情往往充满艰难和挣扎。
正是这些爱情悲剧的存在,让李杨的作品更加饱含人情味和生命力,使其成为中国古典文学中不可或缺的珍贵遗产。
2. 正文2.1 情感丰富的李杨李杨是一个情感丰富、细腻的人,他对生活、对爱情都怀着一颗真挚的心。
在《梧桐雨》中,李杨的情感丰富得到了充分展现。
他对梧桐雨中的景色有着独特的感悟,他用诗意的语言描绘着这片雨中的美景,展现出他对自然的热爱和敏感。
李杨的情感也深深扎根在他的爱情生活中。
他对青梅竹马的情感纠结让他饱受煎熬,他为爱情的抉择忧心忡忡,他在爱情的漩涡中挣扎。
李杨的情感如同梧桐雨般细腻柔情,让人感受到他内心深处的痛苦和挣扎。
他的情感丰富不仅体现在他的爱情经历中,也体现在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的追求中。
李杨的情感丰富,让《梧桐雨》这部作品充满了温情和动人之处,也让人深刻感受到他的爱情悲剧中蕴含的深刻触动。
2.2 梧桐雨中的爱情纠葛:《梧桐雨》中的爱情纠葛主要围绕着李杨与两位女主角之间的复杂情感展开。
在小说中,李杨与初恋女友芳儿和后来的妻子琴儿之间的感情纠葛让人动容。
李杨与芳儿之间的初恋情感是纯真而深刻的。
他们在梧桐树下相遇,彼此倾心。
由于家庭原因和外部压力,两人最终无法在一起,李杨不得不与芳儿分离,这种情感的坎坷令人唏嘘。
李杨与琴儿之间的爱情故事更加曲折。
琴儿是李杨的同窗好友,两人相知相惜。
古代文学作品中历代李杨爱情故事演绎
古代文学作品中历代李杨爱情故事演绎引言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历代李杨爱情故事是中国文学中的一大经典题材。
李白和杨贵妃是唐代文学的代表人物,他们的爱情故事被传颂至今。
然而,除了李白和杨贵妃之外,还有许多其他历代李杨之间的感人故事,这些故事描绘了不同时期的爱情曲折和悲欢离合。
本文将重点探讨唐代以后历代李杨爱情故事的演绎。
李贺与杨炯:唐代的爱情传奇唐代文学中的李杨爱情故事并不以李白和杨贵妃为独有。
李贺与杨炯的爱情故事同样令人动容。
李贺是文士出身,而杨炯是一位武将。
他们两人一见钟情,然而由于两人阶级差异和时代背景的限制,他们的爱情注定是悲剧。
他们的故事在《李贺传》中被细致地描绘,堪称唐代悲情爱情的杰作。
李贺的背景故事李贺的才华出众,他是一位文采飞扬的诗人。
他的诗歌充满了豪放和不羁的风格,深受士人们的喜爱。
然而,他出身贫寒,家庭并不显赫,因此他在社会地位上与杨炯这样的武将存在明显的差距。
杨炯的背景故事杨炯是一位勇武善战的将军,他在战场上展现出出色的军事才能。
他曾多次征战边疆,取得了骄人的战绩。
然而,他也深受文人们的爱戴,因为他痴情而有诗意的爱情观念。
李贺与杨炯的相遇与爱情李贺和杨炯相遇于一次宴会上,他们对彼此的才华和气质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们开始了一段暗地里的交往,互赠诗章和情书,他们之间的情感越来越深。
爱情的阻碍和悲剧结局然而,李贺和杨炯的爱情遭到了阶级和家族的阻碍。
他们的亲人和朋友都不看好他们的关系,认为他们之间的差距太大,无法成为一对合适的夫妻。
最终,经过一系列波折和磨难,他们的爱情以悲剧收场,他们被迫分离,无法在一起。
李清照与杨亿:宋代的才女与书生之恋在宋代,李清照和杨亿的爱情故事同样令人动容。
李清照是一位才女,她的词作传世,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
杨亿是一位文士,他聪明才智,深得李清照的喜爱。
他们的爱情故事成为了宋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李清照的才华与美貌李清照的才华横溢,她的词作在宋代文坛上独树一帜。
是非功过后人说——唐代李杨爱情同题材诗歌浅析
玉 楼 长 飘 云 外 曲 . 衣 间 舞 月 中歌 。 今 帷 有 温 泉水 , 咽声 霓 只 呜
中感 慨 多 !(J P 7 4 5 (2 21
用 旁人 的妒 忌 和 君 妃 “ 相 欢 ” 情 景 作 衬 托 , 力夸 写 贵 妃 的 美 两 的 极 丽 。 关 于 此 诗 的创 作 原 因 ,全 唐 诗 》 注 : 开 元 中 , 中重 木 芍 《 有 “ 禁
文 艺探 究
是非功过后人说
唐 代李杨爱 情同题 材诗歌浅析
欧 阳 大霖 ( 南 民族 师 范 学 院 中 文 系 责 州 都 匀 58 0 ) 黔 50 0
摘 要 : 代 对 于 唐 代 李 隆基 、 玉 环 二 人 的 关 系和 结局 评 说 历 杨 不 一 . 多诗 家将 之 作 为 创 作 的题 材 。这 些作 家 以 不 同 的 态度 在 诸
安 , 官 心 切 , 待 消息 期 间 游 曲 江 时 所 作 。 他 在 同 时 期 的 《 时 求 等 醉 歌》 中说 : 杜 陵野 客 人 更 嗤 , 褐 短 窄 鬓 如 丝 。” 见 其 当 时 的生 “ 被 可 活是十分窘迫的。杨氏一门的豪侈和气势 , 与诗 人 窘 迫 的人 生 境 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由此 , 更 看 到 了广 大 人 民 苦难 的遭 遇 。 他 安
一
时期 为寻 找 政 治 出 路 而 为 的应 制 、 命 之 作 。 看李 白 的《 平 奉 试 清 云 想 衣 裳 花 想容 , 风 拂 槛 露 华浓 。 非 群 玉 山头 见 , 向 瑶 春 若 会
调 三首 》 台 月下 逢 。
一
史之乱前夕 , 人赴奉先县探望亲人 , 经骊山的一路见闻 , 出 诗 途 写 了著 名 的 《 自京 赴 奉 先 县 咏 怀 五 百 字 》 诗 中 “ 门酒 肉臭 , 。 朱 路有 冻 死骨” 的强 烈 对 比 , 直切 地揭 露 了封 建 统 治 阶 级 的 奢靡 腐 朽 。 同样 经 历 了 安 史 之 乱 的 张继 在 《 清 官 》 华 中说 : 天 宝 承 平 奈 乐何 , 清 宫 殿郁 嵯峨 。 元 阁 峻 临秦 岭 , 华 朝 羯鼓 楼
论《梧桐雨》中的李杨爱情悲剧
论《梧桐雨》中的李杨爱情悲剧【摘要】《梧桐雨》是一部以爱情为主题的电视剧,讲述了李杨与梁雨之间的爱情悲剧。
李杨是一个成功的商界精英,而梁雨是一个天真善良的女孩。
他们相遇在一场偶然的机会中,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的感情逐渐加深。
由于各种原因和误会,最终导致了他们的爱情悲剧。
李杨经历了许多挫折和磨难,他的爱情命运充满了悲剧色彩。
《梧桐雨》从不同角度展示了爱情的复杂和矛盾,同时也给观众带来了对爱情的深刻思考。
这部剧不仅揭示了爱情中的苦与乐,还启示人们珍惜眼前的幸福,珍惜爱情的珍贵。
最终,观众在观看这部剧时,不仅可以感受到爱情的美好,还可以从中获得关于爱情的启示。
【关键词】引言:梧桐雨的背景介绍、李杨和他的爱情故事正文:李杨与梁雨的相遇、李杨与梁雨的爱情发展、李杨与梁雨的爱情悲剧、李杨的爱情遭遇结论:梧桐雨中的爱情悲剧、李杨爱情命运的悲剧性、梧桐雨对爱情的启示1. 引言1.1 梧桐雨的背景介绍《梧桐雨》是一部由著名作家郁达夫创作的小说,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该小说以20世纪初的上海为背景,描绘了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
梧桐雨是小说中一个象征性的元素,代表着爱情的波折和苦难。
上海梧桐是当时上海的标志性植物,也是一种寓意深远的树木。
梧桐叶如手掌一样大,因此有“擎云掌叶”的美称。
梧桐雨则是指梧桐叶在风中飘舞落下时的样子,形成了一场轻轻的雨。
小说中的梧桐雨,暗示着爱情的美好和悲剧。
在这场梧桐雨中,发生了许多动人的爱情故事,也发生了许多令人心碎的遭遇。
梧桐雨是爱情的见证者,记录着李杨和梁雨之间的纠葛和离愁。
在这片梧桐雨的映衬下,爱情被赋予了更加深刻的意义,成为了人们心中永恒的话题。
1.2 李杨和他的爱情故事李杨是《梧桐雨》中的主人公,他是一个文艺青年,爱情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
李杨富有诗意的情感和对爱情的执着使他在小说中成为一个令人难忘的角色。
李杨的爱情故事始于他与梁雨的相遇,梁雨是一个温婉高贵的女孩,她的美丽和善良深深吸引着李杨。
论《梧桐雨》中的李杨爱情悲剧
论《梧桐雨》中的李杨爱情悲剧《梧桐雨》是李盛中的小说,讲述了一个充满悲剧色彩的爱情故事。
故事中的主人公李杨是一个普通的大学生,他与林瑶是同校同年的同学,两人在校园中相识并立即产生了感情。
他们一起度过了美好的大学时光,开心地参加各种活动,相互扶持和帮助。
故事的悲剧从他们大学毕业的那天开始,林瑶被一辆失控的汽车撞倒,她受了重伤。
这一意外事件打乱了两个人的未来计划,李杨伤心地照顾着她,希望她能够恢复健康。
经过多次手术和康复训练,最终医生告诉李杨,林瑶将永远无法走路,她将终身坐在轮椅上。
这个噩耗让李杨的世界彻底崩溃,但他并没有离开林瑶。
相反,他决定娶她,并用自己的爱来弥补她失去的能力。
尽管周围的人反对他们的婚姻,认为他们是毫无前途可言的,但李杨并没有放弃。
他勇敢地面对着这个残酷的事实,继续与林瑶相依为命。
命运似乎并不放过这对恋人。
林瑶的家人反对他们的婚姻,经济困难使得他们无法继续生活。
为了给林瑶更好的生活,李杨经历了一系列困难和挫折,努力工作并付出一切努力。
这一切的努力以失败告终,他失去了工作,陷入了绝望的境地。
无法忍受这一切的李杨最终选择了离开林瑶,他觉得自己不再是她所需要的人,他无法给予她一个幸福的未来。
这个决定对于两个人都是痛苦的,他们的爱情故事以分离而结束。
《梧桐雨》中的李杨爱情悲剧体现了爱情中的牺牲与承诺。
李杨为了林瑶,放弃了自己的前途和幸福,选择了一个困难和艰苦的人生。
他用自己的爱来支持和保护林瑶,但最终他们都无法承受这样的压力和挫折。
尽管他们之间的爱情纯粹,但现实的残酷和社会的偏见使得他们无法实现自己的幸福。
通过李杨和林瑶的爱情悲剧,《梧桐雨》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的思考和反思。
他希望人们能够珍惜眼前的幸福,同时也需要面对现实,理性地思考和选择。
爱情并不绝对,它需要付出和取舍,有时候我们必须做出艰难的决定,追求自己的幸福。
这个故事让读者看到了爱情的苦涩和残酷,也提醒人们在面对爱情时要有所取舍和决断。
从《长恨歌》到《梧桐雨》《长生殿》的李杨爱情
从《长恨歌》到《梧桐雨》《长生殿》的李杨爱情纵观历史人物,李隆基是一位有能力的君主,走过历史的高潮,迎来的必定是历史的低谷,然而,在剧变的历史时代背景下,有一段爱情故事备受世人瞩目,从唐开始不断地在演变,人们对待李隆基与杨玉环的爱情故事题材褒贬不一。
不仅有正史,许多野史也曾有过记载。
但对于这场悲剧究竟应该由谁负责任,后世一直争论不休。
很多文人也以此为题写下了很多诗歌和文章,阐述了自己对待这段爱情悲剧的看法。
其中人们最熟悉的莫过于《长恨歌》、《梧桐雨》、《长生殿》这三部颇具代表性的作品,也从独特的视角看待了这段爱情悲剧。
标签:时代背景爱情悲剧政治人生在古代帝妃之间的感情一直是极为敏感的话题,因为这极有可能关乎江山社稷,然而说道带有这样政治色彩的爱情故事,我们不得不提到唐明皇与杨玉环,就是他们的特殊关系及不一样的身份,注定他们不会享有那种平淡的生活,从唐代一开始,他们的故事就成为热点题材之一,由白居易的《长恨歌》开启了历史的先河,此后一发不可收拾,成就最高的当属《梧桐雨》和《长生殿》。
而三种作品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种直接的继承关系。
唐代诗人白居易这首长篇叙事诗《长恨歌》不仅仅对李杨的爱情悲剧给出了自己的观点,而且从文学的角度赋予了这个爱情悲剧新的定义,此诗也是白居易的代表作之一,是以诗人平民化的角度出发,避开了史书中所记载的两人不论淫乱之事,完全采用民间传说,比较主观的记叙了一段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努力追求故事本身的优美动人,有意掩盖唐明皇夺取儿媳的行为。
诗中主要突出在马嵬事变后李隆基对杨玉环的深挚的思念,情词悱恻,哀感动人。
由于《长恨歌》的创作时代是距安史之乱不久的中唐元和时期,这时的内忧外患、民不聊生等现世的艰辛和苦难,让人不得不产生了对不久前玄宗当权时期那种稳定社会生活的向往与追忆。
因此白居易并没有把唐明皇与杨贵妃作为一个真实的帝妃恋的形象来描写,而只是对作者对这一个题材加以利用,来怀念以前那个太平安宁的年代,与当前社会对比让人对李隆基产生了怀念与敬仰。
论《梧桐雨》中的李杨爱情悲剧
论《梧桐雨》中的李杨爱情悲剧
《梧桐雨》是一部由中国作家李杨创作的小说,故事讲述了一段爱情悲剧。
下面就来分析一下《梧桐雨》中的李杨爱情悲剧。
故事的背景是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这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社会上充斥着各种压迫和不公。
主人公青年小说家王一刀在这个时代中挣扎求存,他一直梦想着可以用自己的文字改变这个社会。
他的理想在现实面前显得如此渺小,他不仅要面对物质上的困境,还要忍受精神上的压力。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王一刀与千金小姐赵雨花的爱情因为阶层和社会制约而备受困扰。
王一刀是一个充满理想和热情的青年作家,他渴望能够创作出有意义的作品,影响和改变这个社会。
他坚定的爱着赵雨花,但他又深知两人之间的种种阻碍。
他不愿意让赵雨花为了自己放弃家庭和社会的一切,他也并不愿意成为赵雨花逃避现实的借口。
他选择了离开,放弃了自己的爱情。
他的离去并没有让他忘记赵雨花,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他对赵雨花的深深爱意。
《梧桐雨》中的李杨爱情悲剧主要体现在两位主人公的爱情遭遇。
赵雨花无法与心爱的人在一起,最终嫁给了一个她并不爱的人;而王一刀则选择了默默离去,不愿让赵雨花为了自己牺牲太多。
他们的爱情虽然没有圆满,但他们的执着和坚持都值得敬佩。
通过《梧桐雨》这个故事,可以看到作者对那个时代的社会现实有着深刻的认识和思考。
他通过爱情这个主题,讲述了一个因为社会阶层和家庭背景而受阻的爱情故事,传递了对自由、独立和尊严的追求。
也反映了在那个时代里许多人的生存处境和内心挣扎。
《梧桐雨》中的李杨爱情悲剧,不仅是一段个人的遭遇,更是对整个时代社会风气和伦理道德的深刻剖析。
古代文学作品中历代李杨爱情故事演绎
红颜无常,爱情永恒——古代文学中历代李
杨爱情故事演绎
李杨之间的爱情故事是中国古代文学中最为传奇的爱情故事之一,不管是李白与杨贵妃的相爱相杀还是李清照与杨凌的爱恋悲欢离合,
都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在唐朝,李白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被人们传颂至今。
在史书和文
学作品中,杨贵妃尤为美丽,而李白则是才华出众。
两人经过短暂相
识后,陷入了甜蜜的爱情中。
可是,这种美好的感情并没有得到皇帝
的认同,最终以杨贵妃被害而告终。
李清照和杨凌的爱情则发生在宋朝。
李清照和杨凌都是文学家,
两人之间自然有着很多共同之处。
可是,由于各种原因,这段爱情彻
底无疾而终。
李清照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如梦令》,表达了她对杨凌
的爱意,而杨凌也用《钗头凤·世情薄》来回应她的感情。
可以看出,历代李杨之间的爱情在不断地重现,从唐朝到宋朝,
从诗词歌赋到小说传说,青史留名成为了千古佳话。
我们从中可以看
到古代爱情片段的繁荣,也可以看到中国文化的演变。
古代李杨之间的爱情故事不仅仅是一段短暂的爱情,更代表了一
个时代的文化和思想。
我们应该珍视这些爱情故事,并从中汲取智慧,为我们的生活和事业注入新的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李杨爱情在这两部作品中所表现的题材内容。
两部作品都写的是李杨爱情,但两部作品的侧重点却有着明显的不同。
《梧桐雨》主要从历史和政治的角度批判李杨之恋,感慨历史兴亡。
《长生殿》主要从爱情的角度歌颂李杨之恋,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
为了表达各自作品的思想内容作者在细节上做了多处改动。
《梧桐雨》中赦免安禄山和重用安禄山的是唐明皇自己,而且让他做杨贵妃的义子,杨国忠和张九龄劝谏,他不听,封了安禄山为渔阳节度使。
《长生殿》中则写成,安禄山向杨国忠行贿,杨国忠从中活动才赦免了他,并没有贵妃收为义子的情节。
关于杨贵妃的来历,《梧桐雨》写她是寿王的妃子,先命为女道士,后册为贵妃。
《长生殿》把他写成一个宫女,明皇一见就册封为贵妃。
关于杨贵妃与安禄山的关系,《梧桐雨》写他们私通,而《长生殿》中安禄山与杨贵妃并无瓜葛。
关于安禄山造反的原因,《梧桐雨》点名他“光要抢贵妃一个,非专为锦绣江山”。
《长生殿》中则写成与杨国忠矛盾尖锐,杨国忠激他反叛。
(《长生殿》/(清)洪升著;翁敏华陈劲松/评点.上海:华东大学出版社,2006.6)关于杨贵妃被杀死之前的表现,《梧桐雨》写她哀求唐明皇救她,在被迫佛堂自尽时还说:“陛下好下的也”。
有埋怨之词。
《长生殿》中杨贵妃知道事情不偕时就请他赐死,死前还嘱咐高力士好好照顾皇帝,毫无怨言。
《梧桐雨》写杨贵妃死后明皇的思念只是对真容痛苦、梦会;而《长生殿》则有《闻铃》、《哭像》、《见月》、《改葬》、《雨梦》、《觅魂》、《继情》、《重圆》。
《梧桐雨》的主题是兼具爱情和时政,但重点在批判李杨爱情,感慨历史兴亡上。
《梧桐雨》的重点在政治上,寄托作者的故国之思、亡国之叹,而《长生殿》的爱情,寄寓作者对理想爱情的追求。
(二)《长生殿》与《梧桐雨》比较,剖析《长生殿》中作者所表达的李杨爱情观。
(1)人物形象比较唐明皇李隆基在唐王朝扮演着一个特殊的角色,他在位四十余年既经历了唐王朝最后的盛世,又发生了由盛而衰的变化,一个极具历史转折的人物。
而在古代作为男人附属品的女性,在历史的长河中本来只是漂浮着的一叶泛舟,而作为这样一个极具时代特色的男性——既是帝王又是男人,他不仅烙刻着时代的记忆而且他的爱情沉浮与他的命运变化息息相关,正因为这样我们不得不提到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女人——杨贵妃。
《长生殿》与《梧桐雨》通过不同的故事情节的描写把唐明皇与杨贵妃塑造成了两种不同人格魅力的人物。
作为“元曲之冠冕”(王国维《人间词话》)《梧桐雨》基本上接收了《长恨歌》的基调,既写出李杨的真挚爱情,又批判了唐重色误国,最后对唐的悲剧又表现了同情,楔子通过对李隆基处理边疆安禄山的问题时,表现了李隆基的昏庸无能、愚昧无知。
一、二折写长生殿乞巧和舞霓裳的重大场面,渲染了李隆基对物质生活的极度奢华以及沉迷声色。
第三折写安禄山反叛,唐明皇偕同杨贵妃一起出逃,美好过往如过眼烟云,一去不复返,感慨人生的无奈与无常。
第四折就是在前三折和楔子的铺垫后,借明皇之口抒发作者的感叹。
本作品共二十三只曲子用“梧桐、雨”等景物的象征意义,表明唐明皇内心的孤苦、凄凉、无助,对过往包括杨贵妃在内的已经失去而不可复得的一切美好东西的怀念。
与作品取名“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落叶时”相吻合(1)《长生殿》中歌颂“情钟”“精诚不散”批判“逞侈心穷人欲”,全剧共50出,细致描写了李杨爱情的发展,又本着“凡史家秽语盖削不书”的准则,,与《梧桐雨》类似,上半部中李隆基浮浅不专,不过是爱杨贵妃美色,曾与其姐妹来往,又偷幸梅妃,寄情声色,几乎忘了自己的政治责任,“占了情场,弛了朝纲”,为迷恋杨贵妃,又“逞侈心”,造成了杨国忠专权,杨氏一门穷奢极欲。
(2)但他的爱情是由浅而深逐渐专一成熟的,至七夕盟誓爱情发展到高峰。
下半部杨妃的死是一个开始,以安史之乱为背景,转入对李隆基悲剧性格的描绘,忏悔了罪恶,交出帝位,李杨的爱情也克服了帝王爱情的缺陷。
反复描写了唐明皇的刻骨相思和无限深情,突出唐明皇的爱情专一和坚守前盟,(3)使李杨爱情成为“真心到底”“精诚不散”的理想化爱情,于是,月下团圆,终成连理。
《长生殿》中的唐明皇形象更加更加丰满充实,一个身份、思想有了变化的人物,昏庸而能知悔,轻浮而能情深,自尊而能屈下。
《长生殿》中所塑造的杨贵妃的人物形象与《梧桐雨》中的杨贵妃也有很大的不同。
《梧桐雨》中同情李隆基的成分多些,长生殿盟誓与沉香亭畔舞霓裳凸显了明皇对杨妃的独钟,而作品写到杨妃原为寿王妃及其与安禄山的私情,便把亡国之责归于杨、安身上。
作品中的杨贵妃是一个对明皇薄情寡义、私通番将的人物。
而在《长生殿》中塑造的杨贵妃形象是一个感情专一、识大体、才貌双全的性情女子。
他的识大体在《长生殿》马嵬坡事变可看出,才貌双全在文中的描述更不必提。
另外人物形象的塑造不仅体现在作品细节的改动上,在《絮阁》这出戏中更体现了他的性情女子的性格。
在这出戏里,他不仅表现出后宫女子特有的性格:骄纵、悍妒、聪慧。
(《剧影月报》2008年第04期)同时表现出他对唐明皇的感情是真挚的。
当闻得明皇复召梅妃的消息时,他心中对明皇的疑和怨、对梅妃的妒和愤都爆发出来了。
在非“是我容你不得,只怕我容了你,你就容不得我了”的心理驱动下,不顾宫女的劝阻,依然径闯皇帝寝宫的举动,此时的杨贵妃不仅是一个宫廷女子,更是体现了普通女子对丈夫不忠的切肤之痛,使他顾不得宫廷礼仪,君臣夫妇之纲常,性情中人的性格“暴露”无疑。
两部作品中塑造的不同的人物类型也倾注了作者大量的主观情感。
(2)作者的主观倾向作者所寓之情当然李杨爱情在《梧桐雨》《长生殿》中有不同的体现和重组,究其根源还是由于作者对作品的所寓之情,及社会时代的影响。
《梧桐雨》寄托了白朴一种国破家亡的感情,“幼经丧乱,仓皇失母,便有山川满目之叹。
逮亡国,亨郁郁不乐”,幼失其母,后得到元好问抚养,以遗民自居,不仕元朝,对当朝身怀不满(10)。
也许正是身遭巨变,繁华如梦的身世遭遇和改朝换代的历史沧桑,使白朴与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幻灭取得共鸣,才在写作梧桐雨时倾注了满腔心血与热情,使之特出于元代。
(11)这是一部以唐明皇为主唱角的末本戏。
剧中也暴露了明皇的“因歌舞坏江山”,对此不无谴责,但作者抨击的矛头是指向在外族入侵面前显得束手无策的统治者愤恨与无奈。
作者充分肯定了明皇对爱情的执着,歌颂对杨妃至死不渝的爱情,为了减轻明皇对安史之乱应负的严重责任,以加强人们对她的同情,白朴已经运用了对明皇进行自我忏悔的艺术手段如第四折中明皇在梧桐雨中凄凉哀婉的哭诉。
其性格显得更为具体鲜明(12)。
作品极力渲染唐明皇国破家亡的痛苦和对往日繁华快乐生活的怀念,整部作品弥漫着一种浓厚的悲剧气息,明皇成了一个异族入侵的受害者,他的悲歌代表了一个亡国灵魂的痛苦的歌唱。
无疑,这在元代能够打动无数人的心灵,具有相当普遍的意义。
从这个意义上,《梧桐雨》也反映了尖锐的民族矛盾。
在阶级矛盾面前对国君的荒淫加以批判;在民族矛盾面前对国君的不幸给予同情。
13)《长生殿》中,洪升创作意图在于有意歌颂唐明皇、杨贵妃的爱情,表达自己对爱情的理想追求,同时也有用开元、天宝由盛转衰的历史“垂戒来世的意思。
作品更突出的是作者“钗盒情缘”中的所寓之情。
洪升笔下的唐明皇是一个钟情帝王的形象,其中显然寄托了作者对于一个好丈夫的理解,有时甚至就有作者自己的影子。
这也与作者与其妻特殊的爱情生活和经历相关。
(14)吴舒邞在《定情》出的【风流第一枝】上眉批云:“明皇,英主也,妃汉成昏庸之比。
只因行乐一念,便自愿终老温柔,酿成天宝之祸,末路犹如汉成。
升数十语,足为宴安之戒。
可以说就是洪升在剧中处理明皇的基本态度。
对于这一位自以为“山河一统”“升平早奏”“行乐何妨”的君主,洪升是有所不满和贬抑的,认为他的“乐极哀来”是可“垂戒来世”就是最好的证明。
但洪升又欣赏明皇“帝王家所罕有的”钟情,揭发、批判了“弛了朝纲”,肯定了“占了情场”,宣扬了平等专一的爱情理想,15歌颂至死不渝的爱情情缘。
作者不同的人生经历,以及各具特色的时代特色,给他们的创作情感赋予了不同的灵感,也使两部作品成为他们人生情感道路上的宣泄品。
(3)作者的人性关照两部作品不同的创作倾向以及所表达的不同情感,也凸显出《长生殿》在创作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人性关照。
在《长生殿》中作者一改历史上对唐明皇和杨玉环绝对传统的定位,把他们塑造成具有常人之情,常人之性的帝王夫妇,突出渲染了他们之间的情爱绵绵,尤其塑造了具有平等意识的杨玉环形象。
反映出作者对真挚爱情和女性形象的深层思考,具有强烈的人文精神和人性关照。
洪升借“长生”之情对李杨爱情给予了激烈的赞美和肯定,以李杨在月宫的结合完成对“情根历劫无生死,看到底终相共”,这一人生真情的颂扬。
自历史以来杨玉环的都是以“红颜祸水”的形象示人。
而在《长生殿》中,杨贵妃的形象不再是一个祸国殃民的罪魁,而是一个被情所困、为爱所伤而色艺双绝的女子。
无论在文人笔下,还是在民间传说,杨玉环都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女子,刘禹锡有诗云:“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1,而李隆基也是一个在词曲上颇有造诣的人,二者在情感上达到艺术上的共鸣。
古代的婚姻制度是“一夫多妻”,普通男人都可以娶多个妻子,贵为天子的帝王更拥有后宫三千佳丽,个个艳若天仙,杨玉环进入到李隆基视野中实属偶然,因此即使拥有了杨玉环,也无法阻止李隆基宠幸虢国夫人、梅妃。
杨玉环以绝俗的才情超越了一般的嫔妃,获得了李隆基的赞赏和留恋,他们的情感才一步步的由性爱到情爱得到了深化升华,李杨之间的爱情有了新的因子。
更重要的是杨玉环在《长生殿》中是一个中“情”的化身。
他追求永恒的爱情,《定情》一出,“唯愿取恩,中情美满,地久天长”的唱词四次反复吟唱,突出了杨玉环对天长地久的梦想。
杨玉环一出场就把自己定位为“与子偕老”的夫妻感情。
她也像坠入情网的女人一样因情人不忠、不专、不信而撒娇使性,也为争宠不折手段,在《长生殿》中她特具小女人情怀,她爱着恨着都为一个“情”字。
第二十三出《密誓》一出,深情的海誓山盟更把杨玉环为情所困的复杂心理细腻的描摹出来。
“君心可托,百岁为欢”是杨玉环作为女人对爱情婚姻生活的要求,他绝不与人分享爱人。
对梅妃、对妹妹的态度也就不难理解了。
这是爱情心理中排他心理的一种自然流露。
另外在“马嵬坡事变”主动请死,表现出起对李隆基感情的中信与专一,甚至宁肯牺牲自己的生命。
这些情节把杨玉环还原成一个真实的女人,而不单单只是“贵妃”的身份。
杨玉环的自我意识非常的强烈,反应在唐明皇宠幸虢国夫人这一件事上,在高力士看来杨玉环娇痴性忒厉害,前时逼得个“梅娘娘,直迁至楼东无奈。
如今这虢国夫人,是自家的妹子,须知道连枝同气情非外,怎这点也难分爱”4在高力士眼中,排他的动机是结党营私,这在当时是普遍的舆论俗情,杨玉环偏偏不认同这样的标准,在她心中只有专一不二的感情才是真正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