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考上海语文卷详解及解题指导(附古诗文详译)

合集下载

2022上海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2022上海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2022上海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推荐文章2022年上海高考语文试题热度:2022年上海高考语文试卷热度:上海2022高考作文题目_上海历年高考作文题目热度: 2022上海高考作文出炉热度:上海高考作文2022最新热度:2022年全国高考已结束,受疫情影响上海高考延期至7月7日至9日举行。

7月7日,2022年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文化考试正式开考,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2022上海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的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2022上海高考语文真题(更新中)2022年上海高考语文真题答案(更新中)由于2022上海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尚未公布,如有公布,小编将第一时间为大家更新,敬请关注!高考语文作文评分标准(一)基础等级1、基础等级分内容和表达两项,基础等级的评分,以题意、内容、语言、文体为重点,全面衡量。

2、内容项(20分)的重点是题意、内容。

3、对于内容要综合考虑,对于材料的把握虽然符合题意,但文章不好、中心基本明确、内容单薄、感情基本真实的,可以在三等上打分。

4、考生的考卷中所述论据的真实性要特别注意,如果是编造,或者有明显错误,或者不能佐证文章观点的,要适当扣分。

5、表达项(20分)的重点是作文的结构、语言、文体、卷面等,但也要综合考量。

(二)发展等级(20分)基础等级分要与发展等级分相匹配,发展等级分不能跨越基础等级的得分等级。

1、发展等级分原则上随内容或表达的等次给分,如内容二等,表达三等,发展等级一般可在二等给分。

2、发展等级一般不在内容或表达的下一等给分,如内容一等,表达二等,发展等级一般在一等或二等给分。

3、发展等级在内容给分的基础上,一般不跨等给分,如内容三等,发展等级不能在一等给分。

4、内容在四等的,“发展等级”可以给1到2分;确为抄袭的,“发展等级”不给分。

发展等级评分。

不求全面,可根据“特征”4项16点中若干突出点按等评分。

1、深刻:(1)透过现象看本质。

(2)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

高考上海卷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高考上海卷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2年高考上海卷语文真题及答案解析一阅读8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

〔17分〕地图与理论模型①工程师在设计汽车时会按比例制作汽车模型,这种实物模型可以直观地呈现出汽车的构造,而且可以让一些实验更加便利。

举办一场宴会前,我们会思考应该邀请谁参加、需要打算哪些食物等,这时我们其实也构建了一个模型。

这种模型与汽车模型不同,它不是一种实物,而是一种“理论〞。

科学家的工作与此相似,也是构建某种理论模型,只是这类模型的特点理解起来比较困难。

②地图也是一种模型。

地图与理论模型的类比有助于我们了解理论模型的特点。

我们先来做一个练习。

请看一张某大学校园的局部地图:③这张地图的右边画有一个箭头。

请问:箭头指示的东西足什么?④人们通常会答复:箭头指示的是一幢建筑。

如果我说这答案不仅是错的,而且根本不着边,你会怎样想?你肯定会疑心这是个把戏。

没错,你的疑心是正确的,但这个把戏的背后却是最为核心的问题。

⑤正确的答案是,箭头指示的是一个矩形图框。

这就是真正为箭头所指的东西。

人们会答复箭头指向了一幢建筑物,是因为依据地图和与之对应的实际环境,矩形图框显然表示一幢建筑物。

但建筑物只是矩形图框所表示的物体,而不是矩形图框本身。

⑥这个练习的目的是指出地图与其所表示的对象不是一码事。

当然,这只是一个把戏,生活中没有人会混淆地图上的一个矩形图框和现实中的一幢建筑。

毕竟,你可以将一张街道地图折起来放进你的口袋,却不可能把一个街道折起来放进口袋。

而理论模型与客观对象间的差异却简单被人忽略,这需要我们格外注意。

⑦我们都了解地图和它所表示的对象是不同的,但二者之间又存在着重要的联系。

那么,地图是如何与一个特定空间发生联系的呢?⑧第—,地图与它所表示的对象在结构上具有特定相似性。

就地图而言,结构的特定相似性是空间上的。

例如,地图中的线条的空间关系,与地图所表示的街道的空间关系相对应。

⑨第二,我们拥有一套社会约定来绘制和阅读地图。

没有这些约定,地图只是绘有不同线条的纸。

2022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上海)

2022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上海)

2022 年一般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上海卷及答案考生留意: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局部,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全部答题必需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2.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准考证号和姓名,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

3.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留意,不能错位。

4.考试时间150 分钟。

试卷总分值150 分。

一80 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 题。

(18 分)①民间剪纸是劳动人民为了满足自身精神生活的需要而制造,并广为流传的一种艺术样式。

它生存于劳动者深厚的生活土壤中,表达了人类艺术最根本的审美观念和精神品质,具有鲜亮的艺术特色和生活情趣。

②从技法上讲,剪纸就是在纸上镂空剪刻,使其呈现出所要表现的形象。

劳动群众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在长期的艺术实践和生活实践中,将这一艺术形式锤炼得日趋完善,形成了以剪刻、镂空为主的多种技法,如撕纸、烧烫、拼色、衬色、染色、勾描等,使剪纸的表现力具备无限的深度和广度。

其线条细如春蚕吐丝,粗如大笔挥抹。

不同的花式可粘贴摆衬,亦可悬空吊挂。

由于剪纸的工具简便,材料普及,技法易于把握,有着其他艺术门类不行替代的特性,因而这一艺术形式从古到今,几乎普及我国的城镇乡村,深得人民群众的宠爱。

③中国的剪纸起源于汉,至南北朝时期已相当精熟。

然而真正繁盛起来,却是在清代中期以后,这是由于近代中国城市的崛起。

古老的剪纸多在乡间,以剪子铰出为主,趣味质朴,都是出自农家妇女之手。

剪纸进入城市后,不仅市民情趣和生活抱负要渗入其中,而且千家万户聚居在一起,相效成习,所需颇巨。

剪纸艺人为了省工,弃剪用刀,一刀多张,雕镂更加细致,风格转向精巧,艺人也就不止于妇女了。

这些民间艺术家创作的目的在于建立自己的抱负世界,在于为生活制造奇特的形象。

他们各自有着不同的经受和人生的艰辛,但对于世界都寄予了满腔的热忱。

民间剪纸中,很少消灭伤痕和眼泪,表达着民间艺术家对生活充满了信念和对抱负的追求。

2022春考上海语文卷解析(有古诗文翻译)

2022春考上海语文卷解析(有古诗文翻译)

2022春考上海语文卷解析(有古诗文译文)(本文对2022上海春考语文卷作了详尽解析。

包括《相似性与网络社区融入》和《归宿终安在》的阅读答案及解题指导;《别双温树》《傅良弼传》《十君子堂记》三篇古诗文的详尽译文、阅读答案及解题指导。

为了更好呈现解析卷样貌,第(四)题《傅良弼传》调整到前面。

)一积累运用10分1. 按要求填空。

(5分)(1)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 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2)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贾谊《过秦论》)(3)苏轼在《赤壁赋》中提到曹操《短歌行》的诗句“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考掌握课本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及与之相关的文学常识、文化常识和默写并能运用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

其中文学常识《过秦论》和“苏轼在《赤壁赋》中提到曹操《短歌行》的诗句”。

三句默写,都来自教材中要求背诵篇目。

第一题是选要必修(上),第二题是选要必修(中),第三句是必修(上)。

默写要做到不能漏字、不要添字,不写错字,不写别字。

复习时要关注难写的字如“赢”,易写成错别字的通解字如“景”,同音字如“仁”“忧”“鹊”,还有相似字等。

当然理解性默写要看清提示语,把握要点,如“苏轼在《赤壁赋》中”“曹操《短歌行》的诗句”等。

)2按要求选择。

(5分)(1)将下列编号的词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C)这个近半个世纪以来最具戏剧性的赛车季,。

, 车手维斯塔潘最后一圈后来居上,逆袭夺冠。

①阿布扎比亚斯码头赛道之战充满了让人无法预料的波折②最终一次事故引发的安全车出场改写了整个结局③等来了一场足以载入史册的决战④再大胆的编剧都想不出的剧情竟然成了现实A.④①③②B.③④②① c.③①④② D.④②①③(考根据语境,凭借对语言运用规律的掌握,进行识别、判断、归类等。

这是其中的语意连贯题,做题五步骤:一.初读知大意。

初读语段,明确语段大意,把握排列时的总方向(主语一致)。

二.再读看选项。

再读各选项,先排除或确定简单的。

2022上海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2上海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一、积累应用(10分)1.默写。

(5分)(1)推此志也,_____________。

(司马迁《屈原列传》)(2)_____________,凌万顷之茫然。

(苏轼《__________》)(3)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联由眼前之景联想到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

2.选择题。

(5分)(1)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2分)创新是数字劳动的重要推动力,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供更高价值的产品和服务,持续创新创造成为必然要求。

①信息的流动速度实在太快②及时深入地洞悉顾客需求和期望③它包括对产品、系统、流程、营销和人的持续改善④有价值的技术和创意转瞬即逝A.③④①②B.③④②①C.④③②①D.③①④②(2)学校组织“《红楼梦》演出季”活动,某学生小组改编“宝玉挨打”的情节参加演出,他们力求台词符合原著中人物的身份与性格。

以下台词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黛玉对宝玉说:早就对你说过,你真是执迷不悟啊!B.宝钗对宝玉说:这次活该你挨打,就是自食其果!C.贾母对贾政说:你想想,你父亲是怎么管教你的?D.王夫人对贾政说:我现在就死给你看,一了百了!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

(16分)材料一:①对于经济学是不是科学,学界争论颇多。

达尔文曾这样解释科学:“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从中发现规律,作出结论。

”科学的本质取决于研究方法。

判断经济学是科学的主要依据在于它在对经济现象和规律的探索过程中运用了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

②首先,经济学和其他自然科学一样采用实证方法,超脱了价值判断,以客观态度研究经济现象。

在十九世纪之前,经济学是以道德学说的面目出现的。

十九世纪中期之后,英国经济学家西尼尔和法国经济学家萨伊等努力使经济学摆脱价值判断,成为一门实证科学,走上了科学化之路。

现在,实证经济学已成为经济学的主流。

2022年高考上海卷语文真题及答案

2022年高考上海卷语文真题及答案

2022年高考上海卷语文真题及答案2022年高考上海卷语文真题及答案高考语文病句常见考法从试题特点看,辨析病句一般在第Ⅰ卷的单选题中考查,修改病句一般在第Ⅱ卷中考查;从病句设计看,试题中所选的病句,一般是人们在语言交际中经常出现的有代表性语病的;从试题结构看,每一道试题均从不同角度考查病句的辨识与修改能力,同一种语病在同一个试题中一般不出现两次;从语言材料看,本考点中的语料多与国内外新闻时政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试题难度看,本考点中的试题难度适中,不会太难。

高考语文试卷中,每年都有病句检测题。

《考试说明》中明确规定考生必须学会辨析与修改的六种病句: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这些语病如果细化,可以有以下种类:1.歧义A、她炒了两个丈夫爱吃的菜B、开刀的是他的父亲C、大步走向文明的秦皇岛2.杂糅A、当上级领导把这项任务交给我们时,我们有一种既光荣又自豪的感觉是颇能形容的。

B、参加这次口语大赛的人员,大多是以外语学院的学生为主。

3.赘余A、专家指出,鱼和其他动物一样,死后肌肉组织仍然继续进行着僵硬、自溶腐化的生物化学反应的过程。

B、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相差悬殊。

C、这次我们完成的任务,大约是全年的40%左右。

4.偷换主语A、中国人民在中国的领导下,中国革命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B、九江人民经过一个月的奋战,一道拦河大坝终于建成了。

5.多重否定造成混乱A、谁也不能否认这次成绩的取得不是学雷锋的结果。

B、发展没有终点,实践不会终结,因此思想解放也不会一劳永逸,难道我们能否认这不是真理吗?C、我想应该是不必叙述,没有谁不会想象不出的。

高考考前注重高考的策略和技巧其实不是每一个人都是可以把所有知识点掌握,然后去考试的。

但是为什么有的人平时并不是很厉害,但往往考试会得到比较高的分数呢?那是因为他们有自己的一些,复习备考的技巧,还有应试的一些技巧。

他们知道怎样复习可以提高效率。

最新2022高考上海卷语文试题及答案

最新2022高考上海卷语文试题及答案

最新2022高考上海卷语文试题及答案2022年全国普通高考上海语文试卷一、阅读8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6题。

〔18分〕家园城市如何建设人类美好家园是城市建设中一个迫在眉睫的重要问题。

城市建设不仅指建造物质环境,还指营造人们的精神家园,后者是城市文化建设的核心。

尽管相对于西方兴旺国家,我们的城市化起步较晚,但从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开始,城市化进程加快,开展迅速。

伴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飞速开展,相应的问题也产生了。

这些问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城市的雷同,二是文化的缺失。

两者有着直接的关系,也就是说,城市的雷同是因为文化的缺失,而文化的缺失又表现为城市的雷同。

近年来,人们对高品质城市的追求越来越迫切,出现了建设山水城市、生态城市、绿色城市、健康城市、家园城市等多种呼声。

其中家园城市最具代表性,它涵容了其他几种城市类型的物质性特点,同时突出了对以文化为根底的、把城市打造成人们精神家园的理想追求。

家园城市必须具有充足的公共活动空间。

城市的各种文化、教育、休闲、娱乐设施应满足各方面的需要。

因此,设计者在注重大型公共设施建设的同时,还应注意提高方便舒适、有亲切感的小尺度公共空间,如社区和街道的小公园、小广场、咖啡馆、茶馆等,以便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现代城市兴旺的通讯网络方便了人们远距离即时交流,但这种单一的联络方式,无法慰藉人们孤独的心灵,也不能满足人们面对面“全信息交往”的渴求。

因此,必须创造人与人能够近距离直接交流的公共空间和娱乐休闲场所,以增加人们当面交流的时机,减少城市人的心灵疾病。

一个家园城市应该做到布局合理,恰当处理建筑的虚与实之间的关系。

然而,我国今天的城市被高楼大厦的钢筋水泥和玻璃幕墙“填满”了,建筑与建筑之间缺乏有想象力的、开阔的空间,人们走在路上会感到非常压抑和无助。

一个家园城市应当使生活于其中的居民得到精神上的放松和愉悦,心灵安逸,而不是压抑与紧张。

⑥家园城市需要传承城市传统,包括民间艺术、市井生活、传统建筑、民风民俗等方面。

上海高考语文试卷真题2022

上海高考语文试卷真题2022

上海高考语文试卷真题2022推荐文章2022年全国乙卷高考语文试卷最新热度: 2022年高考全国乙卷语文试卷真题最新版本热度:广东高考语文试卷真题(带答案)2022 热度:山东高考语文试卷真题2022 热度:福建高考语文试卷真题2022_新高考1卷语文试题热度: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高考语文试卷真题,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2016年高考真题语文 (上海卷)1(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

考据、批评与欣赏朱光潜①把快感、联想当作美感,是一般人的误解。

有一种误解是学者们所特有的,就是把考据和批评当作欣赏。

②拿我在国外大学读的莎士比亚这门功课来说,英国的教授整年地讲“版本的批评”;莎士比亚的某部剧本在那一年印第一次“四折本”,哪一年印第一次“对折本”,各有几次梵音,某一个字在第一次“四折本”怎样写,后来在“对折本”,里又改成什么样……自然他们不仅讲这一样,对来源和作者生平也很重视:莎士比亚大概读过些什么书?《哈姆雷特》是根据哪些书写的?他和戏院和同行的关系如何?“哈姆雷特是不是作者现身说法?……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学者们个个埋头于灰封虫咬的故纸堆中,寻找片纸只字以为至宝。

③这些功夫都属于中国人说的“考据学”。

这门课的教授只做这种功夫,对我们也只讲他研究的那一套。

至于学生能否欣赏剧本本身,他并不过问。

从美学观点来说,我们该如何看待这种考据工作呢?④考据所得的是历史知识,可以帮助欣赏,却不是欣赏本身。

欣赏之前要有了解。

只就欣赏说,版本、来源以及作者生平都是题外事,因为美感经验全在欣赏形象本身。

但就了解说,这些历史的知识却非常重要,要了解《洛神赋》,就不能不知道曹植和甄后的关系;要了解《饮酒》诗,就不能不先考定原本中到底是“悠然望南山”还是“悠然见南山”。

⑤但若只了解而不能欣赏,则没有走进文艺的领域。

通常富于考据癖的学者难免犯两种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高考上海语文卷详解及解题指导(附古诗文详译)
一、积累应用10分
1.默写。

(5分)
(1)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_。

(司马迁《屈原列传》)
(2)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苏轼《赤壁赋》或《前赤壁赋》)(3)杜甫《登高》中“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_”一联由眼前之景联想到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

(考古诗文默写:首先,彻理解诗文的内容,背熟要求我们背诵的古诗文及文学常识;其次,认真审读题干及出处,特别理解性默写;最后,默写时做到不多字、不少字、不颠倒,不写错别字。

如本题中“虽、纵、苇、如、赋、常”等字要正确书写,“可也”不能少等。

评分说明:每空1分,多字、少字、错别字,都不得分。


2.选择题。

(5分)
(1)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D )(2分)
创新是数字劳动的重要推动力,______。

______,______,_____,提供更高价值的产品和服务,持续创新创造成为必然要求。

①信息的流动速度实在太快
②及时深入地洞悉顾客需求和期望
③它包括对产品、系统、流程、营销和人的持续改善
④有价值的技术和创意转瞬即逝
A.③④①②
B.③④②①
C.④③②①
D.③①④②
(考语意连贯。

我们首先据提供的首尾语句及其余4句,可知这是一段有关“创新”的文字。

第一种方法,从选项看,第一空在③④中选,明显应选③,因为③跟语段开首句构成了创新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而语段的最后一空是从①②中选,我们应选②,因为②中“及时深入地洞悉”是为了“提供……服务”。

确定了首尾句,那中间是①④还是④①呢?我们从“转瞬即逝”这词语可判断①应在④前,①④两句构成因果关系。

故选D。

第二种方法,就从而①④两句构成因果关系看,①④两句后面应跟②,因为④句的“转瞬即逝”,所以我们要“及时…洞悉…”。

确定了①④②顺序,再看③就是阐述“创新”的外延,所以应放在“创新是数字劳动的重要推动力”后面,构成一个完整的创新概念。

所以我们应该选 D。

)(2)学校组织“《红楼梦》演出季”活动,某学生小组改编“宝玉挨打”的情节参加演出,他们力求台词符合原著中人物的身份与性格。

以下台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C)(3分)
A.黛玉对宝玉说:早就对你说过,你真是执迷不悟啊!
B.宝钗对宝玉说:这次活该你挨打,就是自食其果!
C.贾母对贾政说:你想想,你父亲是怎么管教你的?
D.王夫人对贾政说:我现在就死给你看,一了百了!
(考语言的运用,其实也是考我们对《红楼梦》主要人物性格的了解。

A项有直接责备之意。

不符合黛玉委婉的性格。

黛玉与宝玉都是封建社会的叛逆者,两人心意相通,黛玉是绝对不会这么说的。

原文中黛玉是“宝玉从梦中惊醒,睁眼一看,
不是别人,却是林黛玉…只见两个眼睛肿的桃儿一般,满面泪光…此时林黛玉虽不是嚎啕大哭,然越是这等无声之泣,气噎喉堵,更觉得利害,听了宝玉这番话,心中虽然有万句言词,只是不能说得,半日,方抽抽噎噎的说道:‘你从此可都改了罢!’” B项有点幸灾乐祸。

宝钗是那个社会中的乖乖女,有教养且真心疼爱宝玉,不会这么无情地说。

在原文中“宝钗见他睁开眼说话,不像先时,心中也宽慰了好些,便点头叹道:‘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今日。

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刚说了半句又忙咽住,自悔说的话急了,不觉的就红了脸,低下头来。

”D是威逼要挟的话。

王夫人是封建家庭中的贤妻良母,他怎么会威逼、要挟其丈夫呢?所以不会说这句。

原文中“再看看王夫人,‘儿’一声,‘肉’一声,‘你替珠儿早死了,留着珠儿,免你父亲生气,我也不白操这半世的心了。

这会子你倘或有个好歹,丢下我,叫我靠那一个!’数落一场,又哭‘不争气的儿’”。

C贾母在原文中有“我说一句话,你就禁不起,你那样下死手的板子,难道宝玉就禁得起了?你说教训儿子是光宗耀祖,当初你父亲怎么教训你来!”说着,不觉就滚下泪来”所以我们要选C。


(二篇现代文阅读调整在后面)
(三)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12-14题。

(8分)
城中闲游(唐)刘禹锡
借问池台主,多居要路津。

千金买绝境,永日属闲人。

竹径萦纡入,花林委曲巡。

斜阳众客散,空锁一园春。

译文:我打听到洛城中池台的主人们,他们大多位居显要的职位。

池台的主人虽花费重金买到风景绝佳之所,却整日把它们托付给闲散之人,自己没时间来欣赏。

人们可沿着池台长满竹子的曲折小径、开满鲜花的盘曲树林间往来欣赏。

夕阳西下,一众宾客散去,园中只剩下满园落寞的春色,热闹不在。

【注】本诗作于使人被贬归来,闲居洛阳时。

①城中:指洛阳城。

②借问:询问,打听。

③池台:池苑楼台。

④要路津:重要的道路和渡口,喻显要的职位。

⑤千金:一千斤金(古时以黄铜为金)。

⑥绝境:风景绝佳处。

⑦永日:整天,终日。

⑧属:交付,托付。

⑨萦纡:盘旋弯曲,回旋曲折。

⑩巡:查看
12.下列诗歌选集中,可能收录本诗的一项是( C )(1分)
A.《古诗源》
B.《乐府诗集》
C.《唐宋近体诗集》
D.《万首唐人绝句》(考诗歌的常识---体裁。

中国古典诗歌中诗有古体诗和近体诗之分。

古体诗较少格律限制,又叫“古风”。

古体诗形式不定,篇无定句,句无定字,用韵灵活,一般不讲对仗和平仄。

有四言古诗,如《诗经》,五言古诗,如《古诗十九首》,七言古诗、杂言古诗等。

还有歌行体,即诗歌标题中往往有“歌”“行”“吟”“引”“曲”等,如《梦游天姥吟留别》。

近体诗是唐代出现的新体诗,是绝句、律诗和排律的统称。

近体诗篇有定句,句有定字。

除排律外,每首句数固定,律诗八句,绝句四句。

每句或五字或七字。

韵有定位。

偶数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全诗一韵到底,不能换韵。

讲究对仗和平仄。

每两句为一联,律诗四联,依次为首联、颌联、颈联、尾联。

颌联和颈联必须对仗。

近体诗有五绝、七绝、五律、七律。

据此判断这首诗歌是近体诗中五律。

A《古诗源》是清人沈德潜选编的先秦到隋代的古诗选集;B《乐府诗集》是北宋文学家郭茂倩编撰的上古至唐、五代的乐府诗歌总集,成书于北宋时期。

全书共一百卷,以辑录汉魏至唐的乐府诗为
主;C《唐宋近体诗集》是收录唐宋近体诗的诗集。

D《万首唐人绝句》是宋人洪迈编撰的,第一次对唐人绝句诗歌大规模的收集、整理。

所以这首诗只能收录于《唐宋近体诗集》,即选C项。


13.以下对本诗风格评价贴切的一项是( B )(2分)
A.深沉哀怨
B.清雅委婉
C.瑰奇明丽
D.高古淡远
(考诗歌风格。

古典诗词风格有很多:雄浑壮丽有曹操的《观沧海》,犷豪放有李白的《将进酒》,激越高亢有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壮慷慨有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郁顿挫有杜甫的《登高》,丽飘逸有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奇明丽有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淡远有陶渊明的《饮酒》,深沉哀怨有李清照的《声声慢》,清雅委婉有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蓄委婉有朱庆馀的《闺意献张水部》,新明丽有周邦彦的《苏幕遮》,平实质朴有贾岛的《访隐者不遇》,刺有章碣的《焚书坑》……我们可据“竹径萦纡入,花林委曲巡”“空锁一园春”判断,诗歌语言较为优美,意境幽雅,另外诗歌抒情较为委婉曲折,因此用“清雅委婉”评价诗歌风格较为合适。

故选B)
14.结合全诗,具体分析诗题中“闲游”所寄寓的情感。

(5分)
诗人被贬归来,春日闲游城中。

首颔二联写池台主人身居要津,却无暇欣赏美景,对比自己投闲置散的处境,暗含自嘲;颈联写诗人流连园景,透露出他得闲情和一丝寂寞;尾联借斜阳客散,春色空锁,暗寓诗人怀才不遇,遭受冷落的不平和无奈。

(考诗歌情感。

题干要求“结合全诗”谈“‘闲游’所寄寓的情感”,是5分题。

所以,我们首先要写出诗歌的主要内容,接着分析每一联所寄寓的情感。

由“借问池台主,多居要路津。

千金买绝境,永日属闲人”可知,这里写诗人被贬后有许多时间闲游,而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池台主人身居要职,但是没有时间赏玩美景;诗人说“永日属闲人”,属于像自己一样无所事事的闲人,看似豁达,实则满含辛酸无奈;由“竹径萦纡入,花林委曲巡”可知,这里写的是园中的清幽之景,有闲适之情,也暗含诗人落寞之怀;再看“斜阳众客散,空锁一园春”可知,尾联写夕阳西下,众多客人散去,满院的美景又无人欣赏了,此时更加感觉到落寞孤独;结合注解“本诗作于使人被贬归来,闲居洛阳时”的写作背景,可知,诗题中“闲游”寄寓了诗人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因被贬的感伤及怀才不遇,遭遇冷落的无奈之情。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