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定位原理及应用》授课教案
GPS测量的原理与应用教案
GPS测量的原理与应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GPS的概念和发展历程2. 掌握GPS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 了解GPS在各个领域的应用4.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二、教学内容1. GPS概述a. GPS的定义b. GPS的发展历程c. GPS的组成和工作原理2. GPS测量原理a. 卫星信号传播b. 接收机接收信号c. 坐标转换和定位3. GPS测量方法a.静态定位b.动态定位c.实时动态定位4. GPS在各个领域的应用a. 交通导航b. 地理信息系统c. 农业监测d. 地震监测5. GPS的实际操作a. 接收机选择和配置b. 坐标系统转换c. 数据处理和分析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GPS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2. 演示法:展示GPS的实际操作过程和案例3. 实践法:学生动手操作,进行GPS定位实验4. 讨论法:分组讨论GPS的应用场景和优缺点四、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参:关于GPS的书籍和资料2. GPS接收机:用于实际操作演示3. 投影仪:展示PPT和视频资料4. 报告厅或实验室:进行实际操作和讨论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GPS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激发学生兴趣2. 讲解:讲解GPS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展示PPT和视频资料3. 演示:展示GPS的实际操作过程,让学生初步了解接收机的使用4. 实践:学生在报告厅或实验室进行GPS定位实验,熟悉接收机操作和数据处理5. 讨论:分组讨论GPS的应用场景和优缺点,分享实验心得7. 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GPS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思考问题的深度。
4.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拓展1. 对比其他卫星定位系统,如GLONASS、Galileo等。
GPS测量的原理与应用教案
GPS测量的原理与应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GPS的概念和发展历程2. 掌握GPS的基本原理和工作原理3. 熟悉GPS在测量和定位中的应用4. 了解GPS测量的主要误差来源及影响5. 掌握GPS测量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二、教学内容1. GPS的概念和发展历程GPS的定义GPS的发展历程GPS的组成和功能2. GPS的基本原理和工作原理GPS卫星信号的传播原理GPS接收机的接收原理GPS定位的基本原理3. GPS在测量和定位中的应用GPS测量原理及方法GPS定位的应用领域GPS测量技术的优势和局限性4. GPS测量的主要误差来源及影响卫星误差接收机误差信号传播误差系统误差5. GPS测量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数据预处理数据平差与分析误差改正与消除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GPS的概念、原理和应用等内容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GPS测量技术的应用3.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进行GPS测量实验,掌握测量方法和数据处理技能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GPS测量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四、教学准备1. 教材:GPS测量原理与应用相关教材2. 课件:制作PPT课件,展示GPS的相关图片和示意图3. 实验设备:GPS测量仪、计算机等4. 辅助材料:GPS测量案例、误差分析资料等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技能和数据处理能力3. 期末考试:设置相关试题,检验学生对GPS测量原理和应用的掌握程度六、GPS定位技术的基本操作1. GPS定位原理的深入讲解信号捕捉与解算单点定位与差分定位动态定位与静态定位2. GPS定位设备的操作使用GPS接收机的设置与使用卫星信号的搜索与锁定定位数据的获取与存储3. GPS定位数据的处理与分析数据格式与转换坐标系统与转换参数定位精度评估与误差分析七、GPS测量在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1. 地理信息系统(GIS)简介GIS的概念与组成GIS的功能与应用领域GIS与其他地图信息系统的比较2. GPS数据在GIS中的应用空间定位与地理数据采集地形测绘与空间分析导航与路径规划3. GIS与GPS的集成技术GPS与GIS数据的融合实时GIS与移动GISWeb GIS与GPS的结合应用八、GPS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1. 工程测量中的GPS技术工程测量的基本概念GPS在工程测量中的优势GPS工程测量的应用实例2. GPS控制网的建立控制网设计原则控制点选择与布设GPS控制测量与数据处理3. GPS在工程放样与施工监测中的应用工程放样的基本方法施工监测的意义与方法GPS在施工监测中的应用案例九、GPS在环境监测与灾害预警中的应用1. GPS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环境监测的基本需求GPS在环境监测中的作用应用实例:洪水监测与气象预报2. GPS在灾害预警与救援中的应用灾害预警系统简介GPS在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监测中的应用GPS在救援行动中的定位与导航作用3. GPS技术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中的贡献GPS在自然资源管理中的应用GPS在生态系统监测与保护中的应用GPS技术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十、GPS测量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1. 新一代GPS技术的发展GPS现代化计划北斗导航系统的崛起其他地区导航系统的进展2. GPS技术的创新应用室内定位技术的发展无人驾驶与自动驾驶技术中的应用IoT(物联网)与GPS的结合3. GPS测量技术的挑战与机遇信号干扰与抗干扰技术高精度与实时性需求的提升国际合作与标准化进程十一、GPS测量数据的质量控制1. 数据质量的重要性数据质量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数据质量控制的目标和原则数据质量评价标准和方法2. 数据质量控制措施数据采集阶段的质量控制数据传输与存储的质量保证数据处理与分析的质量控制技术3. 数据质量改进策略误差源识别与分析误差改正与补偿方法数据融合与信息增强技术十二、GPS测量在特定领域中的应用1. 地质调查与地震监测地质调查中的GPS应用地震监测与预警系统GPS在地震学研究中的应用2. 农业与土地管理精准农业中的GPS技术土地测绘与管理中的应用GPS在农业资源调查中的应用3. 林业与野生动物保护林业管理中的GPS应用野生动物栖息地监测与保护GPS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应用十三、GPS技术的商业应用与案例分析1. 商业导航与交通管理车辆导航系统交通监控与管理智能交通系统与GPS的结合2.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货物跟踪与定位优化运输路线与调度GPS在物流成本控制中的应用3. 商业地理信息系统案例分析零售业与消费者行为分析房地产市场的GPS应用商业地理信息服务的创新模式十四、GPS测量安全与法律伦理问题1. GPS信号的安全性GPS信号干扰与防护卫星导航系统的安全性评估用户隐私与数据保护2. 法律伦理问题探讨GPS测量在法律上的限制与许可个人隐私与公共监控的平衡国际间的GPS技术合作与竞争3. 遵守法律法规和伦理准则测量工程师的职业责任用户协议与服务条款持续更新的法律法规教育十五、综合练习与课程总结1. 综合练习题设计相关的练习题,涵盖本课程的主要知识点安排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个人写作,以巩固学习成果2. 课程总结报告让学生总结在本课程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反思GPS测量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局限性探讨未来GPS技术发展的方向和可能面临的挑战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GPS的概念、发展历程、基本原理和工作原理、应用领域、主要误差来源及影响、数据处理方法、基本操作、在特定领域和商业应用中的案例分析、法律伦理问题等。
GPS测量的原理与应用教案
GPS测量的原理与应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GPS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2. 掌握GPS测量原理和方法3. 熟悉GPS在各个领域的应用4.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二、教学内容1. GPS概述1.1 GPS的定义1.2 GPS的发展历程1.3 GPS系统组成2. GPS测量原理2.1 卫星信号传播2.2 接收机接收信号2.3 坐标转换2.4 精度分析3. GPS测量方法3.1 静态测量3.2 动态测量3.3 实时动态测量4. GPS在各个领域的应用4.1 土地测绘4.2 交通运输4.3 地质勘探4.4 农业4.5 森林防火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GPS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GPS测量原理和方法GPS在各个领域的应用2. 教学难点:GPS测量原理的数学推导GPS实际操作四、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参:《GPS测量原理与应用》2. 教学多媒体课件3. 手持GPS接收机4. 坐标转换软件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介绍GPS的发展历程和基本概念,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GPS的基本组成和原理:讲解卫星信号传播、接收机接收信号、坐标转换等过程。
3. 演示GPS测量方法:通过实际操作,演示静态测量、动态测量和实时动态测量。
4. 案例分析:分析GPS在土地测绘、交通运输等领域的应用。
5. 课堂讨论:让学生谈谈对GPS应用的看法,以及在未来发展中可能遇到的挑战。
6. 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坐标转换软件,进行简单的GPS数据处理。
7.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GPS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六、教学策略与方法6.1 授课方式:采用讲授、演示、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6.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际操作演示、案例分析等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6.3 实践操作:安排课内外实践环节,让学生亲手操作GPS接收机,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6.4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见解,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gps测量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
gps测量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GPS测量原理及其应用。
通过学习,学生应能理解GPS 系统的工作原理、信号传输过程,掌握GPS定位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并能运用GPS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了解GPS的发展历史、系统构成和工作原理。
•掌握GPS信号的传输过程、接收算法和定位方法。
•知道GPS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及其优缺点。
2.技能目标:•能使用GPS设备进行定位和导航。
•能分析GPS信号,计算位置和速度信息。
•能运用GPS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如测量、地图绘制等。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新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对科技发展的认识。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动手实践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使学生认识到GPS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培养学生积极应用先进科技为人类服务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GPS概述:介绍GPS的发展历史、系统构成和工作原理。
2.GPS信号传输与接收:讲解GPS信号的传输过程、接收算法和定位方法。
3.GPS定位方法与应用:介绍GPS定位的基本方法,以及GPS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实例。
4.GPS操作与实践:讲解GPS设备的操作方法,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1.讲授法:讲解GPS的基本原理、信号传输、定位方法等理论知识。
2.讨论法:学生针对GPS技术的应用展开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GPS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GPS技术的价值和作用。
4.实验法:安排学生进行GPS设备的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择权威、实用的GPS教材作为主要教学资源。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直观地展示GPS技术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实例。
GPS测量原理及应用第三版教学设计
GPS测量原理及应用第三版教学设计
GPS,全称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是利用地球上
已有的多颗人造卫星,通过接收和处理卫星发出的信号来测量地球上任意点的位置、速度和时间等信息的一种导航系统。
GPS技术已经在交通、军事、测绘和航行等领
域得到广泛应用。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教学计划旨在通过对GPS测量原理及应用的介绍和实践操作,使学生:
1.理解GPS测量原理和基本概念;
2.掌握GPS测量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3.能够使用GPS设备进行实地测量;
4.能够分析并解决GPS测量中遇到的问题;
5.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技能。
教学内容
1.GPS测量原理:卫星导航原理、GPS接收机原理、测量原理及误差分
析等;
2.GPS测量方法:静态测量、动态测量、RTK测量等;
3.GPS测量实践:设备使用和操作、实地测量、数据处理等;
4.GPS测量应用:测绘、工程测量、导航与控制等。
教学流程
第一步:课堂讲授
1.介绍GPS测量相关基本概念和原理;
2.介绍不同的GPS测量方法及其适用范围;
1。
GPS定位原理及应用分析
《GPS定位原理及应用》授课教案第一章绪论1。
1 GPS卫星定位技术的发展1。
1.1 早期的卫星定位技术1、无线电导航系统1)罗兰——C:工作在100KHZ,由三个地面导航台组成,导航工作区域2000KM,一般精度200-300M.2)Omega(奥米茄):工作在十几千赫。
由八个地面导航台组成,可覆盖全球。
精度几英里。
3)多卜勒系统:利用多卜勒频移原理,通过测量其频移得到运动物参数(地速和偏流角),推算出飞行器位置,属自备式航位推算系统。
误差随航程增加而累加。
缺点:覆盖的工作区域小;电波传播受大气影响;定位精度不高2、早期的卫星定位技术卫星三角网:以人造地球卫星作为空间观测目标,由地面观测站对其进行摄影测量,测定测站至卫星的方向,来确定地面点的位置的三角网。
卫星测距网:用激光技术测定测站至卫星的距离作为观测值的网则称为卫星测距网。
20世纪60~70年代,美国国家大地测量局在英国和德国测绘部门协助下,建立了一个共45个点的全球卫星三角网,点位精度5米。
卫星三角网的缺点:易受卫星可见条件和天气条件影响,费时费力,定位精度低。
1。
1。
2 子午卫星导航(多普勒定位)系统及其缺陷多普勒频移:多普勒效应是为纪念Christian Doppler而命名的,他于1842年首先提出了这一理论。
他认为电磁波频率在电磁源移向观察者时变高,而在波源远离观察者时变低.因此可利用频率的变化多少来确定距离的变化量。
多普勒效应的一个常被使用的例子是火车,当火车接近观察者时,其汽鸣声会比平常更刺耳.你可以在火车经过时听出刺耳声的变化。
同样的情况还有:警车的警报声和赛车的发动机声。
子午卫星导航系统(NNSS):将卫星作为空间动态已知点,通过在测站上接受子午卫星发射的无线电信号,利用多普勒定位技术,进行测速、定位的卫星导航系统。
子午卫星导航系统的优点:经济快速、精度均匀、不受天气和时间的限制,且可获得测站的三维地心坐标。
子午卫星导航系统的缺点:由于卫星数量少,故不能实时定位、定位时间长、定位精度也低。
gps原理授课教案
《GPS定位原理及应用》授课教案第二章坐标系统和时间系统2.1 天球坐标系和地球坐标系教学内容:本节主要介绍天球坐标系、地球坐标系和卫星测量中常用的坐标系的建立方法。
教学重点:各种坐标系的定义和相互关系。
教学难点:各种坐标系定义和本质的理解。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为主。
教学要求:理解各种坐标系统的定义和相互关系。
全球定位系统(GPS)的最基本任务是确定用户在空间的位置。
而所谓用户的位置,实际上是指该用户在特定坐标系的位置坐标,位置是相对于参考坐标系而言的,为此,首先要设立适当的坐标系。
坐标系统是由原点位置、3个坐标轴的指向和尺度所定义,根据坐标轴指向的不同,可划分为两大类坐标系:天球坐标系和地球坐标系。
由于坐标系相对于时间的依赖性,每一类坐标系又可划分为若干种不同定义的坐标系。
不管采用什么形式,坐标系之间通过坐标平移、旋转和尺度转换,可以将一个坐标系变换到另一个坐标系去。
2.1.1天球坐标系天球坐标系是利用基本星历表的数据把基本坐标系固定在天球上,星历表中列出一定数量的恒星在某历元的天体赤道坐标值,以及由于岁差和自转共同影响而产生的坐标变化。
常用的天球坐标系:天球赤道坐标系、天球地平坐标系和天文坐标系。
在天球坐标系中,天体的空间位置可用天球空间直角坐标系或天球球面坐标系两种方式来描述。
1. 天球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定义地球质心O为坐标原点,Z轴指向天球北极,X轴指向春分点,Y轴垂直于XOZ平面,与X轴和Z轴构成右手坐标系。
则在此坐标系下,空间点的位置由坐标(X,Y,Z)来描述。
2.天球球面坐标系的定义地球质心O为坐标原点,春分点轴与天轴所在平面为天球经度(赤经)测量基准——基准子午面,赤道为天球纬度测量基准而建立球面坐标。
空间点的位置在天球坐标系下的表述为(r,α,δ)。
天球空间直角坐标系与天球球面坐标系的关系可用图2-1表示:图2-1 天球直角坐标系与球面坐标系对同一空间点,天球空间直角坐标系与其等效的天球球面坐标系参数间有如下转换关系:cos cos sin cos (21)sin X r Y r Z r αδαδδ=⎫⎪=-⎬⎪=⎭arctan(/)(22)arctan(/r Y X Z αδ⎫=⎪⎪=-⎬=2.1.2地球坐标系地球坐标系有两种几何表达方式,即地球直角坐标系和地球大地坐标系。
辅助电子教案GPS测量的原理与应用教案
辅助电子教案GPS测量的原理与应用教案第一章:GPS概述1.1 GPS的定义与发展历程1.2 GPS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1.3 GPS的优点与局限性第二章:GPS测量原理2.1 卫星信号传播与接收2.2 坐标系统与坐标转换2.3 定位算法与误差分析第三章:GPS测量工具与设备3.1 GPS接收机的选择与使用3.2 GPS测量工具的操作与维护3.3 数据传输与处理软件介绍第四章:GPS测量方法与应用4.1 静态定位测量4.2 动态定位测量4.3 GPS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案例第五章:GPS测量数据的处理与分析5.1 数据格式与文件管理5.2 数据预处理与编辑5.3 误差分析与数据修正第六章:GPS在地理信息系统(GIS)中的应用6.1 GIS与GPS的关系6.2 GPS数据在GIS中的采集与处理6.3 GPS在土地管理、城市规划与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案例第七章:GPS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7.1 GPS在车辆导航与跟踪中的应用7.2 GPS在船舶航行与港口管理中的应用7.3 GPS在航空导航与飞行管理中的应用第八章:GPS在户外运动与探险中的应用8.1 GPS在户外运动导航中的应用8.2 GPS在野外探险与救援中的应用8.3 GPS安全与道德使用注意事项第九章:GPS在农业与资源监测中的应用9.1 GPS在农业精准生产中的应用9.2 GPS在森林资源监测与管理中的应用9.3 GPS在地质调查与灾害预警中的应用第十章:GPS技术的发展与未来趋势10.1 北斗导航系统的介绍与对比10.2 GPS技术的创新与挑战10.3 未来GPS技术在智能城市与物联网中的应用前景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一:GPS的定义与发展历程解析:理解GPS的概念及其发展历程对于掌握整个教案内容至关重要。
学生需要了解GPS从军用到民用的发展过程,以及其在全球定位系统中的重要地位。
重点二:GPS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解析:GPS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是理解GPS技术的基础。
GPS测量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
GPS测量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一、课程背景全球定位系统(GPS)是一个由美国国防部开发的卫星导航系统,可全天候、全球覆盖地提供定位、导航和时间服务。
在民用领域,GPS的应用已经逐渐普及,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使用GPS定位导航系统,例如在手机上使用地图导航功能,或者在车辆上使用GPS导航仪。
因此,GPS技术已经成为许多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例如航空航天、军事防务、交通运输、测量制图等领域。
本课程旨在介绍GPS测量原理及其应用,并设计相关实验和案例,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GPS技术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1. GPS原理简介介绍GPS系统的组成部分、发射卫星的轨道、卫星导航信号的发射和接收等基本原理,通过讲解GPS在定位领域中的应用,为学生提供基础知识的支持。
2. GPS信号接收与处理实验本实验将引导学生使用GPS接收机接收卫星导航信号,并使用软件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处理,计算出接收机在地球表面上的位置。
实验中需要通过桌面GPS模拟器软件来模拟接收到卫星信号,以保证实验过程的可操作性和安全性。
3. 基于GPS的位置测量数据分析案例该案例是一个典型案例,通过使用GPS的位置测量技术,对车辆行驶时的行驶路线和车速进行测量和分析。
学生可以通过该案例进一步理解GPS测量技术的运用,同时还可以提高数据分析和处理的能力。
4. 基于GPS的航空导航实验此项实验基于GPS技术,针对机场的航空导航信标进行模拟,通过GPS接收机接收信号,并通过软件处理,计算飞机的航向、位置和海拔高度等信息。
通过本实验,学生可以深入了解GPS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中的应用情况,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总结GPS技术在现代社会中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许多领域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GPS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切身体会到GPS技术的方便和实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实践,学生可以深入了解GPS技术在测量制图、航空航天、交通运输等领域中的应用,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GPS测量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 (2)
GPS测量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一、引言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简称GPS)是一种以空间为起点、时间为基础的导航和定位系统。
GPS系统利用一组卫星运行在地球轨道上,向地面发送信号,使得地面接收机能够测量卫星信号的传播时间和方向,从而确定地面接收机的位置。
随着GPS技术的发展,它已经广泛应用于地球物理、地震监测、地质调查、精密农业等领域。
因此,本文将介绍GPS的测量原理及其在测量领域的应用,并以此为基础,设计一门GPS测量原理及应用的课程。
二、GPS的测量原理GPS主要由卫星、地面控制站和用户设备三部分组成。
卫星向地面控制站和用户设备发射无线电信号,用户收到这些信号后,利用测量技术确定自己的位置。
GPS测量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测量卫星信号在空间中传播的时间和距离来确定具体位置。
GPS系统的原理如下:1.GPS卫星向地面发送射频信号。
这些信号被地球上的GPS接收器接收。
2.GPS接收器同时接收多个卫星的信号,并记录它们的时间。
由于信号传播速度与光速相同且恒定,GPS接收器可以测定接收卫星信号的时间。
3.接收器计算每个信号的传播时间,并确定信号来源的位置(即GPS卫星的位置)。
4.根据卫星位置和测定的传播时间,接收器可以确定自身位置。
三、GPS在测量的应用1.大地测量GPS在大地测量中广泛应用,以提高大地坐标系统的精度和可靠性。
通过GPS技术,可以捕捉到测站的准确位置,并通过同步观测多个卫星,系统可以消除多次反射,提高精度。
2.地震监测GPS技术在地震监测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监测GPS数据,可以跟踪地壳的变化,发现小地震以及预测未来的大地震。
3.农业GPS在精密农业中也有重要的应用。
通过安装GPS在农业设备上,可以实现实时定位和控制农业机械,帮助农民在种植和收割期节约时间和人力。
四、GPS测量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GPS测量的原理和在测量领域的应用,并使其能够运用GPS技术解决问题。
GPS原理及应用教学设计
GPS原理及应用教学设计一、GPS原理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缩写GPS),是一种基于高度精确的卫星定位系统。
GPS主要由卫星、控制站和用户设备三部分组成。
卫星是网络的核心,由24颗不同高度的卫星组成。
控制站负责对卫星网络进行维护和更新卫星轨道。
用户设备可以利用卫星的信号定位自身的位置、速度和时间。
GPS的原理可以简化为:计算卫星信号传播时间,再结合卫星位置以及接收设备位置得出设备的位置信息。
GPS的精度取决于时间精度和距离精度。
时间精度越高,距离精度越高。
二、GPS应用GPS的应用非常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导航GPS的全称是全球定位系统,最主要的应用是导航。
GPS可以指导驾驶员到达目的地并提供路线指引。
在航空和航海中,GPS是最重要的导航工具之一。
在导航中也有许多相关的衍生应用,如出租车的GPS 定位服务。
2. 记录位置信息GPS可以记录位置信息,因此可以用于提供地图服务。
这样的地图可以用于户外探险、远足、沙漠探险等活动。
在这些活动中,GPS可以记录下行进轨迹,并根据需要绘制行进路线。
3. 搜救GPS设备可以用来搜救失踪人员。
当人员失踪时,搜救人员可以使用GPS设备跟踪、搜索失踪者的位置。
GPS设备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为搜救人员提供非常重要的信息。
4. 灾难管理GPS设备可以用来监控和管理一些大规模的灾难事件。
例如,当自然灾害发生时,救援队可以使用GPS系统,通过设备上的信息为灾难地区的行动提供指引。
三、GPS的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学生了解GPS的原理和应用;•学生能够正确地使用GPS设备;•学生能够利用GPS设备进行定位、导航等操作。
2. 教学内容•GPS基本原理:解释GPS的基本原理,如何定位、计算位置和速度文件;•GPS设备的使用方法:学习如何使用GPS设备,如何进行初始化、选择天线、设置目标等;•GPS的应用:了解GPS的主要应用,并进行相关案例的分析和讨论。
GPS测量的原理与应用教案
GPS测量的原理与应用教案第一章:GPS简介1.1 GPS的定义和发展历程1.2 GPS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1.3 GPS信号的传播和接收1.4 GPS的应用领域第二章:GPS测量原理2.1 坐标系统和坐标转换2.2 GPS定位的基本原理2.3 误差分析和削弱方法2.4 动态定位和静态定位第三章:GPS测量设备3.1 GPS接收机的分类和工作原理3.2 GPS测量设备的选用和维护3.3 数据采集和处理软件3.4 GPS测量设备的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第四章:GPS测量操作4.1 测前准备和测区踏勘4.2 GPS测量方法和步骤4.3 外业数据采集和内业数据处理4.4 测量成果的检查和评价第五章:GPS测量应用案例5.1 控制测量案例5.2 地形测量案例5.3 工程测量案例5.4 农业测量案例本教案旨在让学生了解GPS测量原理、设备及操作方法,掌握GPS 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践技能。
通过学习,学生将能熟练使用GPS测量设备,进行各种类型的测量工作,为工程、农业、地理信息系统等领域提供精确的测量数据。
第六章:高级GPS测量技术6.1 实时动态定位(RTK)6.2 网络RTK技术6.3 载波相位测量与解算6.4 集成卫星导航系统(如GLONASS、Galileo)第七章:GPS测量数据处理7.1 数据预处理7.2 坐标转换与基准面处理7.3 误差分析和模型建立7.4 数据平差与精度评估第八章:GPS测量在工程中的应用8.1 土地测绘8.2 建筑工程定位8.3 道路工程测量8.4 隧道和桥梁工程测量第九章:GPS测量在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9.1 GPS在GIS数据采集中的应用9.2 空间数据的位置参考系统9.3 GPS数据与GIS数据的集成9.4 GIS中的GPS数据处理和分析第十章:GPS测量在其他领域的应用10.1 农业监测与管理10.2 环境监测与灾害评估10.3 森林资源调查与监测10.4 海洋渔业管理与导航教案将继续围绕GPS测量的原理、技术和应用展开,深入探讨高级测量技术、数据处理方法以及在工程、GIS和其他领域的具体应用案例。
gps原理授课教案
《定位原理及应用》授课教案第二章坐标系统和时间系统2.1 天球坐标系和地球坐标系教学内容:本节主要介绍天球坐标系、地球坐标系和卫星测量中常用的坐标系的建立方法。
教学重点:各种坐标系的定义和相互关系。
教学难点:各种坐标系定义和本质的理解。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为主。
教学要求:理解各种坐标系统的定义和相互关系。
全球定位系统()的最基本任务是确定用户在空间的位置。
而所谓用户的位置,实际上是指该用户在特定坐标系的位置坐标,位置是相对于参考坐标系而言的,为此,首先要设立适当的坐标系。
坐标系统是由原点位置、3个坐标轴的指向和尺度所定义,根据坐标轴指向的不同,可划分为两大类坐标系:天球坐标系和地球坐标系。
由于坐标系相对于时间的依赖性,每一类坐标系又可划分为若干种不同定义的坐标系。
不管采用什么形式,坐标系之间通过坐标平移、旋转和尺度转换,可以将一个坐标系变换到另一个坐标系去。
2.1.1天球坐标系天球坐标系是利用基本星历表的数据把基本坐标系固定在天球上,星历表中列出一定数量的恒星在某历元的天体赤道坐标值,以及由于岁差和自转共同影响而产生的坐标变化。
常用的天球坐标系:天球赤道坐标系、天球地平坐标系和天文坐标系。
在天球坐标系中,天体的空间位置可用天球空间直角坐标系或天球球面坐标系两种方式来描述。
1. 天球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定义地球质心O为坐标原点,Z轴指向天球北极,X轴指向春分点,Y轴垂直于平面,与X 轴和Z轴构成右手坐标系。
则在此坐标系下,空间点的位置由坐标(X,Y,Z)来描述。
2.天球球面坐标系的定义地球质心O为坐标原点,春分点轴与天轴所在平面为天球经度(赤经)测量基准——基准子午面,赤道为天球纬度测量基准而建立球面坐标。
空间点的位置在天球坐标系下的表述为(r,α,δ)。
天球空间直角坐标系与天球球面坐标系的关系可用图2-1表示:图2-1 天球直角坐标系与球面坐标系对同一空间点,天球空间直角坐标系与其等效的天球球面坐标系参数间有如下转换关系:cos cos sin cos (21)sin X r Y r Z r αδαδδ=⎫⎪=-⎬⎪=⎭22222arctan(/)(22)arctan(/r X Y Z Y X Z X Y αδ⎫=++⎪⎪=-⎬⎪=+⎪⎭2.1.2地球坐标系地球坐标系有两种几何表达方式,即地球直角坐标系和地球大地坐标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PS定位原理及应用》授课教案第八章GPS测量的设计与实施8.1 GPS测量的技术设计教学内容:本节主要介绍GPS测量技术设计的一般要求和设计指标。
教学重点:1.介绍GPS测量技术设计的依据;2.介绍GPS测量的标准;3.介绍GPS测量的图形设计。
教学难点:GPS的图形设计。
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为主,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方法。
教学要求:学会局部性的GPS控制网的图形设计,掌握GPS测量技术设计书的编写。
8.1.1 GPS网技术设计的依据1.GPS测量规范(规程)(1)《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2)《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3)各行业部门的其他GPS测量规程或细则2.测量任务书8.1.2 GPS网的精度, 密度设计1.GPS测量精度标准及分类(1)GPS测量精度分类对于各类GPS网的精度设计主要取决于网的用途。
用于地壳形变及国家基本大地测量的GPS控制网可按表8-1分级。
表8-1 GPS测量精度分级(一)用于城市或工程的GPS控制网可按表8-2分级。
表8-2 GPS测量精度分级(二)(2)GPS测量的精度标准GPS测量的精度标准通常用网中相邻点之间的距离中误差表示,其形式为:σ(8-1)22)=(bda+式中:σ——距离中误差(毫米);ɑ——固定误差(mm);b——比例误差系数(ppm);d——相邻点之间的距离(km)。
实际生产中,应根据测区大小、GPS网的用途,来设计网的等级和精度标准。
2.GPS点的密度标准制定GPS网的密度标准,主要考虑任务要求和服务对象。
密度可参照表8-3的规定执行。
表8-3 GPS网中相邻点间距离 (单位:km)8.1.3 GPS网的基准设计1.基准设计的定义:在GPS网的技术设计中,必须明确GPS网的成果所采用的坐标系统和起算数据的工作,称为GPS网的基准设计。
GPS网的基准包括位置基准、方位基准和尺度基准。
2.基准设计应考虑的几个问题:(1)应在地面坐标系中选定起算数据和联测原有地方控制点若干个,用以转换坐标。
(2)对GPS网内重合的高等级国家点或原城市等级控制点,除未知点连结图形观测外,对它们也要适当地构成长边图形。
(3)联测的高程点需均匀分布于网中,对丘陵或山区联测高程点应按高程拟合曲面的要求进行布设。
(4)新建GPS网的坐标应尽可能与测区过去采用的坐标一致。
8.1.4 GPS网构成的几个基本概念及网特征条件1.GPS网图形构成的几个基本概念观测时断:测站上开始接收卫星信号到观测停止,连续工作的时间段,简称时段。
同步观测:两台或两台以上接收机同时对同一组卫星进行的观测。
同步观测环:三台或三台以上接收机同步观测获得的基线向量所构成的闭合环,简称同步环。
独立观测环:由独立观测所获得的基线向量构成的闭合环,简称独立环。
异步观测环:在构成多边形环路的所有基线向量中,只要有非同步观测基线向量,则该多边形环路叫异步观测环,简称异步环。
独立基线:对于N台GPS接收机的同步观测环,有J条同步观测基线,其中独立基线数为N-1。
非独立基线:除独立基线外的其它基线叫非独立基线,总基线数与独立基线之差即为非独立基线数。
2.GPS网特征条件的计算观测时断数:N=(8-2)C/⋅mn式中:n为网点数,m为每点设站数,N为接收机数。
总基线数:1)/2⋅=C⋅J(8-3)NN(-总(8-4)必要基线数:1n=J-必(8-5)独立基线数:)1⋅J-=(NC独多余基线数:)1--=J(8-6)⋅C-)1n(N(多3.GPS网同步图形构成及独立边的选择根据(8-3)式,对于由N台GPS接收机构成的同步图形中一个时断包含的GPS基线数为:=N⋅J(8-7)1)/2-N(但其中仅有N-1条是独立的GPS边,其余为非独立边。
当接收机数N=2~5时所构成的同步图形见图8-1。
对应于图8-1的独立GPS边可以有如图8-2所示的不同选择。
当同步观测的GPS接收机数N≥3时,同步闭合环的最少数应为:--NNT(8-8)J==N)(2/)21((-)1-N与J、T的关系见下表:表8-4 N与J、T的关系表8.1.5 GPS网的图形设计1.GPS网的图形设计根据对所布设的GPS网的精度要求和其它方面的要求,设计出独立的GPS边构成的多边形网,称为GPS网的图形设计。
2.GPS网的图形(1)点连式:如图8-3,相邻同步图形之间仅有一个公共点的连接。
(2)边连式:如图8-4,同步图形之间由一条公共基线连接。
(3)网连式:指相邻同步图形之间有两个以上公共点相连接。
(4)边点混合连接式:如图8-5,把点连式与边连式有机地结合起来,组成GPS网的方式。
(5)三角锁连接:如图8-6,用点连式或边连式组成连续发展的三角锁同步图形。
(6)导线网形连接:如图8-7。
(7)星形布设:如图8-8第八章GPS测量的设计与实施8.2 GPS测量的外业准备及技术设计书编写教学内容:本节主要介绍GPS测量技术设计书的编写要求和内容。
教学重点:1.介绍GPS测量的外业准备工作;2.介绍GPS接收机检验的内容;3.介绍GPS测量技术设计书的编写方法。
教学难点:GPS接收机的检验和设计书的编写。
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为主,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方法。
教学要求:了解GPS接收机检验的内容和方法,掌握GPS测量技术设计书的编写。
8.2.1 测区踏勘测区踏勘主要了解下列情况:1、交通情况;2、水系分布情况;3、植被情况;4、控制点分布情况;5、居民点分布情况;6、当地风俗民情。
8.2.2 资料收集1、各类图件;2、各类控制点成果;3、测区有关的地质、气象、交通、通讯等方面的资料;4、城市及乡、村行政区划表。
8.2.3 设备、器材筹备及人员组织设备、器材筹备及人员组织包括以下内容:1、筹备仪器、计算机及配套设备;2、筹备机动设备及通讯设备;3、筹备施工器材,计划油料,材料的消耗;4、组建施工队伍,拟定施工人员名单及岗位;5、进行详细的投资预算。
8.2.4 拟定外业观测计划1.拟定观测计划的主要依据:(1)GPS网的规模大小;(3)GPS卫星星座几何图形强度;(4)参加作业的接收机数量;(5)交通、通讯及后勤保障。
2.观测计划的主要内容:(1)编制GPS卫星的可见性预报图;(2)选择卫星的几何图形强度;(3)选择最佳观测时断;(4)观测区域的设计与划分;(5)编排作业调度表;作业调整度表见表8-6。
(6)采用规定格式GPS测量外业观测通知(见表8-7)单进行调度。
8.2.5 设计GPS网与地面网的联测方案GPS网与地面网的联测,可根据测区地形变化和地面控制点的分布而定,一般在GPS 网中至少要重合观测三个以上的地面控制点作为约束点。
8.2.6 GPS接收机选型及检验1.接收机的选用接收机的选用可参考下表:2.接收机的检验接收机全面检验的内容,包括一般性检视、通电检验和实测检验。
(1)一般检验:主要检查接收机设备各部件及其附件是否齐全、完好,紧固部分是否松动与脱落,使用手册及资料是否齐全等。
(2)通电检验:接收机通电后有关信号灯、按键、显示系统和仪表的工作情况,以及自测试系统的工作情况,当自测正常后,按键作步骤检验仪器的工作情况。
(3)实测检验:测试检验是GPS接收机检验的主要内容。
其检验方法有:用标准基线检验;已知坐标、边长检验;零基线检验;相位中心偏移量检验等。
①用零基线检验接收机内部噪声水平。
基线测试方法如下:●选择周围高度角10○以上无障碍物的地方安放天线,按图8-9连天线、功分器和接收机。
●连接电源,二台GPS接收机同步接收四颗以上卫星1~1.5h。
●交换功分器与接收机接口,再观察一个时段。
●用随机软件计算基线坐标增量和基线长度。
基线误差应少于1mm。
否则应送厂检修或降低级别使用。
②天线相位中心稳定性检验●该项检验可在标准基线、比较基线或GPS检测场上进行。
●检测时可以将GPS接收机带天线两两配对,置于基线的两端点。
●按上述方法在与该基线垂直的基线中(不具备此条件,可将一个接收机天线固定指北,其它接收机天线绕轴顺时针转动90°,180°,270°)进行同样观察。
●观测结束,用随机软件解算各时段三维坐标。
③GPS接收机不同测程精度指标的测试。
该项测试应在标准检定场进行。
检定场应含有短边和中长边。
基线精度应达到1*10-5。
检验时天线应严格整平对中,对中误差小于±1mm。
天线指向正北,天线高量至1mm。
测试结果与基线长度比较,应优于仪器标称精度。
④仪器的高度低温试验:对于有特殊要求时需对GPS接收机进行高、低温测试。
⑤对于双频GPS接收机应通过野外测试,检查在美国执行SA技术时其定位精度。
⑥用于天线基座的光学对点器在作业中应经常检验,确保对中的准确性,其检校参照控制测量中光学对点器核校方法。
8.2.7 技术设计书编写资料收集全后,编写技术设计,主要编写内容如下:1.任务来源及工作量包括GPS项目的来源、下达任务的项目、用途及意义;GPS测量点的数量(包括新定点数、约束点数、水准点数、检查点数);GPS点的精度指标及坐标、高程系统。
2.测区概况测区隶属的行政管辖;测区范围的地理坐标,控制面积;测区的交通状况和人文地理;测区的地形及气候状况;测区控制点的分布及对控制点分析、利用和评价。
3.布网方案GPS网点的图形及基本连接方法;GPS网结构特征的测算;点位布设图的绘制。
4.选点与埋标GPS点位的基本要求;点位标志的选用及埋设方法;点位的编号等。
5.观测对观测工作的基本要求;观测纲要的制定;对数据采集提出注意的问题6.数据处理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及使用的软件;起算点坐标的决定方法,闭合差检验及点位精度的评定指标。
7.完成任务的措施要求措施具体,方法可靠,能在实际工作中贯彻执行。
第八章GPS测量的设计与实施8.3 GPS测量的外业实施GPS测量外业实施包括:GPS点的选埋、观测、数据传输及数据预处理等工作。
8.3.1选点选点工作应遵守以下原则:1.点位应设在易于安装接收设备。
视野开阔的较高点上。
2.点位目标要显著,视场周围15°以上不应有障碍物,以减少GPS信号被遮挡或障碍物吸收。
3.点位应远离在功率无线电发射源(如电视机、微波炉等)其距离不少于200m;远离高压输电线,其距离不得少于50m。
以避免电磁场对GPS信号的干扰。
4.点位附近不应有在面积水域或不应有强烈干扰卫星信号接收的物体,以减弱多路径效应的影响。
5.点位应选在交通方便,有利于其它观测手段扩展与联测的地方。
6.地面基础稳定,易于点的保存。
7.选点人员应按技术设计进行踏勘,在实地按要求选定点位。
8.网形应有利于同步观测边、点联结。
9.当所选点位需要进行水准联测时,选点人员应实地踏勘水准路线,提出有关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