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经济史名解及简答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专题复习五中国近现代社会经济史

人教版专题复习五中国近现代社会经济史

济转变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的经济。 (1)原因:党中央总结了建国以来工业建 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特别是吸取了 “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并借鉴了外国 经验教训,决定实行工业经济体制改革、 对外开放的政策。 (2)核心内容: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体制, 调整产业结构,改变企业管理方式,实 行政企分开等。
和发展为维新变法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提供了社会基础,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 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 条件。 (3)从思想上看,为西方资本主义思想 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基础。民族资本 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不断冲击封建正统 思想的统治并最终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 的统治地位。
三、建国后工业经济体制的三次重大转变 1、第一次:建国初到1956年后,从建立 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 分并存的经济,向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 计划经济体制的转变。 (1)原因:a、照搬苏联模式。b、中共 缺乏经济建设经验,照搬政治斗争方式。 c、主观上追求“一大二公”,急于完成 工业化。
自然经济加速解体,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 厂的限制,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初步发展。 3、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第一次世界 大战期间西方列强被迫放松了对华经济 扩张,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一度迅速发展。 4、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官僚资本主义逐 渐垄断社会经济,日本发动侵华战争, 抗战结束后美国加紧对华经济侵略,民
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地位: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 起来,经济发展,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 3、1956—1966年,全国建设社会主义时 期: (1)特点:形成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2)原因:中共缺乏经济建设经验,借鉴 苏联的经济模式。
(3)地位:在这种经济体制之下,国民经 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这种体制的 弊端也日益显露出来,影响着国民经济 的进一步发展。 4、1978年至今,社会主义现代建设的新 时期: (1)特点: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 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2)原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工 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伟大战

自考中国近现代经济史

自考中国近现代经济史
烟片贸易 西方殖民主义者为货物财富而进行的毒品贸易。鸦片作为药品进口,清朝雍正时禁止进口,遂变成走私贸易,对中国毒害严重。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根据不平等条约,鸦片以洋药纳税进口,变成合法的进口品
门户开放政策 1899年美国政府向西方各国发出照会,要求实行门户开放,贸易机会平等,既要列强对美国开放在华租借地和势力范围,是美国享有均等的贸易机会。门户开放政策是美国要求在华的经济侵略不受各国所划定的势力范围的限制。1900年,被列强接受。
门户开放 是美国要求在华的经济侵略不受各国所划定的势力范围的限制。美国承认各国在华利益及势力范围,各国在华划定的势力范围不排斥美国的经济侵略。
善后大借款 袁世凯为巩固其独裁统治,以办理善后为名,1913年向英法德俄日筹措2500万的借款,以中国盐税关税及直隶,山东,河南,江苏四省的中央税款作担保,聘请外国人掌管盐税,盐水大权完全被列强控制。
买办
资政新篇 是洪仁轩总理太平天国朝政后作为施政纲领而提出的,集中反映了他的政治,经济思想,并得到洪秀全的赞同。包括经济,文化各方面的社会改革方案,是中国近代第一个谋求发展经济的纲领。
洋务运动 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清政府率先投资兴办近代军事工业,继而又与70年代开始兴办近代工业,在中国掀起了一场投资兴办近代工业的高潮。
工厂内迁
土地改革 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内容之一。目标是要彻底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封建剥削关系,满足广大农民对土地的要求,,实现耕者有其田。新中国建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农村广大贫困农民积极投身与土地改革运动之中,获得了土地,当家做了主人。
五四指示
四行二局
五口通商
买办 买办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产生的,初期指那些被外国洋行雇佣的中国代理人,他们依附与外国势力,为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略服务。买办较早的接触到近代工业,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密切,部分买办后来自行办厂。

中国近现代经济史

中国近现代经济史

中国近现代经济史(一)近代中国经济一、知识归类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的最大特点是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表现为多种经济形式并存。

1、封建自然经济自然经济,也称小农经济,表现为农耕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己自足,主要满足自我消费和基本的生存条件。

带有保守性和滞缓性,少有活力,排斥社会分工,抵制商品经济。

自然经济的对立物是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

封建自然经济是在外国经济侵略和本国资本主义等新的经济成分的冲击下逐步瓦解的。

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在沿海地区逐步接替。

其发展趋势是逐渐走向衰落接替,但整体而言这是个长期过程,一直到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公有制完全建立起来,才有了彻底改变。

封建自然经济是近代中国封建统治的经济基础,反过来封建上层建筑对它又有巩固和保护作用。

封建自然经济的特性决定了它对国内外资本主义经济有顽强的抵制作用,但反过来又被它们逐渐瓦解。

随着中外反动势力在政治上的勾结,也出现了封建自然经济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官僚资本主义经济相互依赖的一面。

而在此基础上,近代中国的两大主要矛盾,使农民具有强烈的革命性,成为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又决定了它不能充当革命的领导阶级。

2、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实质是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自由、开放、充满活力。

为了抢占市场和掠夺廉价原料,其扩张过程与军事侵略和殖民统治息息相关。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的机器大生产,使其产品物美价廉,市场竞争能力强。

①鸦片战争前后主要是鸦片贸易。

②鸦片战争后到甲午战争前主要以商品输出和掠夺原料为主,也有部分早期资本输出,但数量不大,为商品输出服务,同时又为后来的大规模资本输出奠定了基础。

③甲午战争后到一战前,向帝国主义过渡的列强的经济侵略变为资本输出为主,商品输出为辅。

④一战期间,由于列强忙于战争对经济侵略放松,使日本乘机扩大投资和侵略,一度形成独霸局面。

⑤战后,列强卷土重来,门户开放政策下的共同支配局面再度形成。

⑥国民政府前期,列强一方面继续扩大经济侵略,另一方面在20世纪30年代向中国转嫁经济危机,进一步控制中国的金融和财政。

2011自考近现代经济史名词解释

2011自考近现代经济史名词解释
7、<中美望厦条约>:是在美国著名政客顾盛来华对清政府软硬兼施之下,于1844年7月3日签订的。条约共34条,美国依据得益均沾的原则,除了取得英国已取得的一切特权外,还获得了在中英条约中没有或尚不明确的权利,是中美之间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8、虎门销烟:18世纪前期,英国为了打开中国的市场,用鸦片充当商品,对中国封建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林则徐于1839年将之前缴获的2万多箱鸦片在虎门统统销毁。它向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痛恨鸦片贸易、反对外国侵略者的勇气和决心。
11、汇丰银行:是1865年成立的,是第一家以中国为总部的外国资本银行,是英国洋行和资本家集资创办的。创办资本为500万港元,每股250元。总部设在香港,上海设管理行。它在中国近代金融业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它的作用远远超过了中国的国家银行。
?12、 纺织分离:西方列强机器纺纱大量涌入中国代替手工纺纱,使农业家庭手工业中纺与织发生分离。织纺业是中国传统小农家庭手工业的重要内容,以织助耕是小农经济的优势所在,但是在西方机器纺纱大量进入中国市场后,纺纱与织布过程就分离了。
34、 裁厘改统:国民党政府在1931年裁撤厘金后,即推广统税,如对卷烟、麦粉、火柴、水泥等工业产品征收的一种货物出厂税。根据一物一税的原则,一次性收税后,即可通行全国,这就叫裁厘改统。这项税收政府的实行,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国内商品流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但由于裁厘不彻底严重地影响了私营工商业的发展。
1、 自然经பைடு நூலகம்:是中国封建社会传统的典型的经济结构,它的自给自足性和封闭性,与市场的联系降到了最低限度。
2、个体小农经济:是最典型的自然经济,它把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男耕女织,以织促耕,不仅能够满足个体家庭维持生存的最低级最基本需要,而且也使之与市场的联系降到最低限度。

中国近现代经济史(1842—1949)复习提纲

中国近现代经济史(1842—1949)复习提纲

中國近現代經濟史(1842—1949)复习提纲考试题型:名词解释(5分×5)、简答题(10分×2)、材料题(15分×1)、论述题(20分×2)名词解释:钱庄钱庄是明清时期的一种金融组织。

它最初是经营不同货币的兑换,称钱店。

大的钱庄在明末时开始经营存放款业务。

在北京、上海、汉口、杭州等地均有。

鸦片战争后,钱庄主要在上海发展。

钱庄实际上是一种早期的银行。

但它不向社会公开办理存放款,他的存款主要来自关系户、熟人,放款亦然。

后来由于资本主义的入侵,旧式封建钱庄慢慢开始具有近代资本主义的性质。

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以前,中国的钱庄在金融活动中一直处于主导地位。

其作用和影响超过银行。

票号票号,一种旧式金融组织,又称票庄、汇划庄。

多为山西人所经营,因此又称为山西票号或“西号”。

明末清初首设。

票号一般为合股组织,资金比钱庄雄厚,他的主要经营业务是进行地区之间的汇兑,信用工具叫“汇票”或“会票”。

票号也从事存放款业务。

但不对个人,只对钱庄办理。

鸦片战争以后,票号不仅办理私人汇款,而且代理清政府汇解京饷和军协各饷,并收存官款。

辛亥革命以后,由于它无法收回对官府的放款,受重大打击,相继停业,或改为钱庄和银行。

值百抽五所谓“值百抽五”,就是征收百分之五的税率。

它是协定关税时期中国关税中最基本的税率。

“值百抽五”最初来自于《中英通商章程》,但由于其所列货物十分有限,以后新增的贸易品名称就一律按值百抽五来定税率。

而后来签定的《中英天津条约》,第一次确定进出口海关关税“值百抽五”的原则。

但是,在实际征收过程中,由于帝国主义列强以多报少,以大报小,以高报低,实际关税税率远远没有达到5%,只有3—4%,这种税率一直延续到1928年关税自主。

二五减租所谓“二五减租”,是指粮食收获后,优先提取百分之二十五的粮食给佃农,剩下的百分之七十五由地主和佃农对半分。

“二五减租”是国民党在大陆时期曾提出的土地政策。

中国近代经济史名词解释论述题

中国近代经济史名词解释论述题

中国近代经济史名词解释论述题第一篇:中国近代经济史名词解释论述题商品经济(P11)片面最惠国待遇:是指一国在通商、航海、税收或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给予另一国享受现时或将来所给予任何第三国同样的一切优惠、特权或豁免等待遇。

此种待遇称为“最惠国待遇”。

最惠国待遇的取得必须有条约和根据。

最惠国待遇一般是相互的,缔约双方在平等互利原则的基础上相互享受最惠国待遇。

但清朝与外国签订的条约,往往只片面规定该缔约外国得享受最惠国待遇,而中国则无对等权利,是片面的。

“设将来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用示平允。

”(中英《虎门条约》)这就是说只要中国给其他国家好处,英国就可以同享。

背景:1843年八月十五日订立《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即《虎门条约》,其中首先规定了片面最惠国待遇。

1844年五月十八日,《中美五口通商章程》。

美国从清政府那里得到片面最惠国待遇。

1844年九月十三日,《中法黄埔条约》。

法国从清政府那里得到片面最惠国待遇。

影响:片面最惠国待遇是对中国关税主权的严重侵犯,是一项影响极深远的经济侵略措施。

使中国开始丧失了海关自主权,为外国侵略者对中国进行经济掠夺提供了有利条件。

使中国的进口税成为世界上最低的。

自此中国自己不能调整税率,海关不能起保护本国工商业的作用,反而成为外国侵略者用之以倾销洋货和掠夺中国原料出口的工具。

协定关税,不仅破坏了中国关税自主权,有利于西方国家倾销商品,而且使得中华民族工业的发展失去了关税的保障。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官督商办:清末洋务派官僚委托商人招募民间资金,采用机器进行民用工业生产的一种经济组织形式。

官督商办出现于19世纪70年代,兴盛于80年代。

主要企业有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局、上海机器织布局等。

最初是适应“求富”的目的,或为解决军用企业的资金和对原料、燃料、交通运输等的需要创办的。

资金来自民间招募的商股,有时政府也预先垫款以做资本,但开办以后要陆续归还。

中国经济史近现代部分(全)

中国经济史近现代部分(全)

中国经济史近现代部分(全)第一章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第一节集权官僚制小农经济一、集权官僚制掌控土地所有制的大一统专制1、集权官僚的土地权利关系皇帝名义的土地国家所有权官僚地主(大量)自耕农(少量)土地占有权佃农土地使用权2、土地兼并的实质:官僚地主依据政治、经济的权势扩充土地所有权主要矛盾:官僚地主土地占有权扩张,对国家土地所有权的威胁。

王安石变法:强化行政集权的改革,保证税收,富国强兵唐以后,特别是宋元明清土地上的主要问题则是均税收以增加财政收入,而非均土田以安定民生。

3、土地使用权的表现二、小农经济的进步性和局限性1、小农经济农民因对小块土地的占有权和使用权以及对生产工具的所有权,而有了自己的相对独立的生产和经营,并有了以父权为核心的家庭,形成了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生活方式,即小农经济。

2、特点:“小”:以家为生产单位经济(父亲、诸子析产、与个体体力劳动相匹配的小块土地)自耕农:土地占有权佃农:土地使用权富农:多出其体力的土地占有权,自身参加劳动或雇工“农”:从生产方式和技术经营管理而论,它是手工农业生产3、进步性:“民”的身份相对人身自由,经济权利的增加,从而农民有了更高的生产积极性和主动性。

4、局限性:家经济的封闭性和保守性(保守性是农民保小块土地的占有权)维持小农经济的简单再生产,没有扩大化三、小农意识(“民”文化)在小农经济基础上形成的与之相适应的经济意识、政治观念和社会观念。

1.勤俭持家2.安分守己(对社会地位的认可)3.自私自利(明确意识到个体生产者的利益,既得利益的保守,缺乏责任意识)4.只反贪官,不反皇帝(农民的反抗意识,但有限度,不要求制度变革)5.平均主义和等级制(对总体社会环境的要求,均田土地所形成的个体小生产)小农经济中的农民维护自己的利益,但不包括对权利的捍卫和争取。

四、重农抑商的基本国策以各种方式压制大商人资本,但容许小商人和手工业者的存在。

汉昭帝始元六年盐铁会议抑商表现:官商为主(官府、官员个人出资)民商为辅以官商控制工商业,以政策限制民商(借商、苛捐杂税、限制市场、压抑社会地位)第二节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中国近代经济矛盾的构成势力传统官僚地主阶级中的开明派(识时务者)转化的官僚资产阶级[官僚资本]外国垄断资本的渗透和控制[外国资本]私人资本家[民族资本]在传统经济中生存的农民和个体工商业者[小农经济及其他个体经济的小手工业、小商业]正在形成中的工人阶级[产业工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武装根据地中的少量公有制经济[新民主主义经济]主要矛盾:官僚资本与工人、农民、个体工商业者的矛盾主要矛盾的主导方面:官僚资本一、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1、鸦片战争前的中外贸易情况十八世纪以来至十九世纪初,英国一直逆差,中国出超二三百万两。

2021年中国近现代经济史串讲名词解释

2021年中国近现代经济史串讲名词解释

I don't like robbing others in my life, but I won't let what I get.悉心整理祝您一臂之力(WORD文档/A4打印/可编辑/页眉可删)中国近现代经济史串讲名词解释【经济史】经济史即经济发展的历史,是研究历史上各个时期的经济是怎样运行的,以及他们的运行机制和绩效;经济学在整个经济学科中占有重要地位。

【交引】宋代,国家招募商人输送粮草,根据道路远近,以高于市价的价格付给称作“交引”的取款凭证,商人凭此到京师取钱,或到江淮领取茶盐等物。

交引本质上是一种信用凭证,可以转让,形成了有价证券市场;它的出现促进了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

【飞钱】唐朝,商人把钱款交给本道驻京办事处——节度使或者富商家中,由其开给分为两半的票券,一半给交钱者,一半由收钱者寄回本道。

商人返回本道后到当地富商家中核对票券无误,领回钱款。

是一种典型的此地存彼地取的汇兑业务;飞钱的出现把信用制度推进了一大步。

【洋务运动】指十九世纪六十到九十年代,清政府内部洋务派在全国各地掀起的一种向西方学习的改良运动;洋务派主张利用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等方式发展新型工业,增强国力,以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洋务运动最终失败,但对中国近代化发展起到了一定推动作用。

【钱庄】产生于明代中后期,由传统钱铺、金店发展而来。

最基本业务是钱币兑换、后来发展出存放款、发行兑换券、票据结算等业务。

钱庄的出现推动了我国金融事业的发展。

【票号】也叫票庄,最早出现在十九世纪二十年代的山西,也叫山西票号。

是中国的旧式银行,专门经营汇兑业务,是中国近代化发展中重要的金融力量。

同样推动了我国金融事业的发展。

【废两改元】1933年3月10日,国民政府财政部发布《废两改元令》规定,所有公私款项收付、契约票据、一切交易一律改用银币,不再用银两,中国币制开始废用银两改用银元;该制度的实施有利于货币制度的统一、社会经济的发展。

中国近代经济史复习资料整理

中国近代经济史复习资料整理

中国近代经济史复习资料整理中国近代经济史复习资料整理考试说明:1.共三个题型:名词解释(5分×4个)、简答题(10分×5个)、问答题(15分×2个)2.古代和现代部分不考,如果下面资料中有相关问题,大家自动忽略。

如果遇到答案明确的,大家可以自己归纳答案。

3.特别鸣谢:罗时晨、邓跃升、郭昱佐、刘春龙、杨川、李琴、张宇瑶同学的辛勤劳动。

4.要去打印的,根据自己情况排版。

按章节整理:第一章1.简要谈谈经济史的分期及其依据。

(注意时期的划分涉及古代和现代)一)1883年之前为政治周期:第一,划分的理由:(1)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决定的。

(2)以土地为基础、道德压制欲望的财富观,约束了个人理想的发展(即个性被禁锢),由此强化了国家-农民二重结构的稳定性。

(3)法制上,中国缺乏一个正式的制度。

(4)文化上,中国以农耕文化为核心,偏好于稳定、封闭等特征,影响了竞争的社会属性的形成。

第二,时期的划分:一是西汉以前,整个社会的组织因素得到全面发展;二是西汉到宋以前,社会的发展仍带有军事偏好,尚未形成文官管理的体制;三是宋到1842年之间,社会的发展完全集中到文官管理的体制中;四是1842-1883年之间为过渡时期,中国社会在西方列强的干扰下,以前独立、自由发展的封闭状态被中断,自然经济的化解开始从沿海开放口岸向内地伸展。

二)1883年之后的经济周期第一,划分的理由:1、中西方的时空距离已经完全改变,加快了中国卷入到世界市场之中。

2、中国传统价格决定权的丧失,开始围绕西方旋转。

3、中国传统经济的基础——自然经济已经开始松解,依赖市场的倾向越来越明显。

第二,阶段的划分1、1883-1914年为第一增长阶段;1914-1937年上半年为第二增长阶段;2、1937-1949年新中国建立为战时经济阶段;3、1949-1952年为过渡时期,以前公私共同生存阶段的结束,经济发展完全集中到公有制时期,进入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代。

近现代经济史部分名词解释分享

近现代经济史部分名词解释分享

1《五四指示》:是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布的《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简称《五四指示》.该指示决定将减租减息的政策改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五四指示》揭开了解放区土地立法的序幕,为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土地革命指明了方向。

2解放战争后期南京国民政府为支撑其崩溃局面而发行的一种本位货币。

1948年8月19日开始发行。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发动了内战,消耗了巨量财富,引起财政赤字和物价疯狂上涨,国民党统治区社会经济一片混乱,1948年通货膨胀达恶性时期,法币急剧贬值。

3抗日战争时期,由“中国工业合作协会”发起工业合作运动。

工业合作社的经营方式分为三种,一种是集体式,即在后方安全地区,集中多数人在同一处从事小型基本工业机械生产,二是分散式,即乡村农民分散进行农产品加工制造,,三是混合式,兼有以上两种性质。

4为使战时大后方建立长期抗战的工业基地,避免沿海民营工业收到灭顶之灾,为防止其留下加强日军侵华实力,国民政府决定将沿海工业内迁。

自抗战开始进行的工厂内迁工作,到1940年底基本结束。

工厂内迁将大批企业及技术人员迁往内地。

工厂内迁奠定了发展西南工业的基础,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中国的工业布局,工厂内迁为后方带来了一直强有力的技术力量,这对大后方的工业开发起了很大的作用,内迁工厂的产品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后方的军民需用。

5 1937年8月,国民党政府在武汉(汉口)成立了“四行联合办事处”(即中国、中央、交通、中国农民四行联合办事处的简称)。

同年11月,改为“四行联合办事总处”简称“四联总处”后迁往重庆。

“负责办理政府财政金融政策有关的各种业务”,即负责财政金融事业进行垄断和控制。

6为了改变农民生活、承认你地主债权,有利于抗战统一战线的实施,抗日根据地进行减租减息。

具体办法是“二五”减租和减息。

所起效果来看,对于生产恢复、团结抗日及农民生产生活有利。

7 抗日战争时期为了发展根据地经济,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总方针,开展大生产运动。

中国近现代史名词解释大全

中国近现代史名词解释大全

中国近现代史名词解释大全摘要:一、领事裁判权二、片面最惠国待遇三、太平天国运动的纲领四、马克思主义的选择五、好政府主义六、八七会议七、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八、大生产运动九、整风运动十、乡村建设派十一、东南互保十二、虎门销烟十三、租界十四、片面最惠国待遇十五、海国图志十六、湘军十七、厘金制度十八、圣库制度十九、淮军二十、捻军二十一、亚罗号事件二十二、清流派二十三、赫德二十四、总理衙门二十五、马嘉理事件二十六、中俄伊犁条约二十七、黑旗军二十八、公车上书二十九、强学会三十、保国会三十一、戊戌六君子三十二、东南互保三十三、保路运动三十四、皇族内阁三十五、苏报案三十六、黄花岗起义三十七、国粹派三十八、《天义报》三十九、南京惨案四十、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四十一、南京国民政府四十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四十三、南昌起义四十四、秋收起义四十五、广州起义四十六、八七会议四十七、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正文:本文为中国近现代史名词解释大全,主要包括了从鸦片战争至今的一系列重要历史事件和概念。

以下是这些名词的解释:1.领事裁判权:近代西方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获取的该国侨民不受中国法律管辖的特权。

1843年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开始规定此特权。

领事裁判权严重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

2.片面最惠国待遇:近代西方列强通过缔约强迫中国单方面给予他们在贸易、关税、居留等方面的优惠待遇。

3.太平天国运动的纲领:包括《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运动的土地改革纲领,而《资政新篇》是一个带有些许资本主义性质的纲领。

4.马克思主义的选择:在中国近代史上,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力量的指导思想。

5.好政府主义:20世纪20年代出现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主张。

主张组织一个好政府”作为改革中国政治的最低限度的要求。

6.八七会议:给处于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新的出路,为挽救党和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

7.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标志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成立。

近现代经济史

近现代经济史

二、各种经济的发展状况: 1、自然经济:
它是封建社会的经济特征。它既是 中国实行闭关政策的根本原因同时也 是中英正当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的根 本原因。这种经济从1840年开始解体, 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彻底解体。
2、外国资本主义经济
甲午战争前以商品输出为主,战 后以资本输出为主;前期以英国为主, 后期以美日为主;抗日战争时期以日 本为主,解放战争时期以美国为主。 新中国成立后,将之没收为国营、中国近现代经济结构的变化
1、鸦片战争前:封建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2、鸦片战争后:封建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3、19世纪60年代后:近代资本主义出现 4、1927年后:官僚资本主义控制了经济命脉 5、中共革命根据地及新中国成立初:新民主主 义经济 6、1956年后:社会主义经济
7、社会主义经济:
中共八大形成正确的理论和经 济建设方针,但左倾错误导致经 济空前损失,十一届三中全会将 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对内 改革、对外开放。
三、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第一次工业革命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商 品输出、民族资本义产 生
资本输出 民族资本主义短暂 发展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世界大战
四、中国政府对民族经济的影响:
清政府
南京国民政府
允许民间办厂,民族资 本主义初步发展 官僚资本主义经济压 制了民族资本主义经 济的发展日趋萎缩
合理调整工商业,资本 主义出现黄金时代;对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中国共产党
五、感悟:
1、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的进步是社会前进 的根本动力。
2、在两半社会的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提是 是政治上的的民族独立。 3、经济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 遵循经济规律。
3、洋务企业:

中国近现代经济史名词解释汇总

中国近现代经济史名词解释汇总

1是中国封建社会传统的典型的经济结构,2是最典型的自然经济,它把农业和家男耕女织,以织促耕,不仅能够满足个体家庭维持生存的最低级最基本需要,而且也3地主购 4的租佃农民,通过双方订立租佃契约,确立出租者和承租者二者之间的租佃关系以及双方所承担的责任与义务。

承租者据此经营所承租的土地,掌握一定时期内土地的经营权,出租者基于对土地的占有权或所有权,按契约规定的 5中国政府不直接6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被迫与英它严重地破坏了中国的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主要内容有:割让香港、五口通商、勒索巨款、协定关税、取消洋行制度、开设租界、71844年7月3日签订的。

条约共34条,美国依据得益均沾的原则,除了取得英国已取得的一切特权外,还获得了在中英条约中没有或尚不明确的世纪前期,英国为了打开中国的市场,对中国封建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林则徐于1839年将之前缴获的2万多箱鸦片在虎门统统销毁。

它向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痛恨鸦片贸易、反对外国侵9讼”的权力。

即英国人在中国犯法,不按中国法律处置, 10他们依附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势力,为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略服务。

买办较早地接触到近代工业,并在外国在华企业中“附股搭办” 111865年成立的,是第一家以中国为创办资本为500万港元,每股250元。

总部设在香港,上海设管理行。

它在中国近代金融业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12织纺业是中国传统小农家庭手工业的重要内容,以织助耕是小农经济的优势所在,但是在西方机器纺纱大量进入中国市场13在家庭纺纱业被排斥,家庭织布业也因洋布物美价廉而受到打击。

洋布需求日益扩大,土布市场不断缩小,最后几乎 14、它反映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农业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联系程度,即它的自给率或商品率等状况。

中国传统农业是以单一粮食作物种植为 15、 通过小农经济生产条件不断恶化,加剧了中国近代农业的危机和小农经济的贫困破产来维持的,它是一种依附并服务于外国资本16、 是1853年在洪秀全直接指导面的政纲,集中体现了他对社会改革的思想。

中国经济史复习资料

中国经济史复习资料

中国经济史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经济史:是指以人类社会各个历史时期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具体发展演变过程及其特殊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它按照历史发展的顺序去研究各个历史时期的经济现象,因而它具有历史学和经济学的双重性质和特点。

经济史属于动态经济学的范畴,其研究任务就是按时序解释经济结构及其实绩。

2.中国经济近现代化:从传统经济走向现代经济的转变过程,经济现代化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

在中国也就是工业化和伴随着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

表现为:生产力从手工生产转向采用机器生产;生产方式由封建主义到资本主义;政治上由封建专制的政治制度转向民主共和。

近代化的本质是资本主义化。

3.工商食官:西周由官府经营的工商业制度,商周时期,手工业和商业基本上由官府控制,工商业者的生产和经营活动在官府作坊和指定的范围内进行,其产品和经营主要是为贵族统治者服务,这就是所谓的工商食官制度,西周设“司工”一职,总理官府手工业,其下属官员分管具体的生产部门。

官府经营商业,其商品的主要来源是官府的手工业产品,其次是农林牧副业产品和市场上的买进卖出。

4.井田制:西周时期盛行的土地制度,井田的疆理,一般是以每一方块为一百亩,作为一个耕种单位,称为一田,是当时一个劳动力所能耕种的标准。

纵横相连的九田合为一井,十井称为一成,百井称为一同。

在井田制下,卿大夫以下的贵族所分得的土地,不经王室或公室的特许,是不得随意转让买卖的,这里就是“田里不鬻”,因而称为“公田”。

西周晚期以后随着私田的出现,井田制逐步衰落。

5.授田制:西周末年到春秋时代,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遭到破坏,表现为奴隶主贵族的藉田经营的没落。

各国统制者相继进行了大规模的田制和税制改革。

授田制实际上是一次大规模的对国有土地的分配运动,授田的对象是个体农民和有功于国家的人,土地一经受与,可以子孙传袭,以为世业。

时间即久,即成为个人私财。

6.均田制:是北魏时期颁布的土地政策,一直延续到唐朝中叶。

中国近代史名词解释复习题目总结

中国近代史名词解释复习题目总结

中国近代史名词解释复习题目第一章1、三角贸易三角贸易,可以理解为第三方物流(Third Party Logistic, 3PL),是指提供物流服务的经营者是由货物的提供方和需求方之外的第三方。

第三方是针对物流服务经营者,是发货人(第一方)和收货人(第二方)之外的第三者而言。

所谓三角贸易,系指三个国家在任何时期保持对外贸易远离衡的状况,在这种贸易状况下,甲国对乙国输出,乙国又对丙国输出,然后丙国又对甲国输出,或是依相反顺序输出,或以其他顺序输出,而完成三角贸易的贸易关系,结果三国之间的贸易获得抵销或平衡,这是广义的模式说法。

而近代所指的三角贸易,则泛指一般的贸易案件中,若牵涉到三国以上的厂商,而且具有转口贸易的事实者,均可以是三解贸易。

2、公行制度清政府基于公行的对外贸易制度。

是清政府闭关锁国的主要内容。

公行,亦称官行。

是鸦片战争前官方特许的经管对外贸易商人的同行组织,也是专办外洋商船来广州贸易的组织,具体经办清政府对外商的一切联系事宜。

成立于1720年,它既是中外商人联系的中介,也是清政府与外商联系的中介,既有商业职能又有外交政治职能。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订立后分局相关条约而撤销。

3、领事裁判权一国通过驻外领事等对处于另一国领土内的本国国民根据其本国法律行使司法管辖权的制度。

这是一种治外法权。

它的存在,形成对国家属地优越权的例外或侵犯。

实际上在第一、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领事裁判权就是帝国主义在殖民地国家所享有的一种非法特权。

4、片面最惠国待遇是指一国在通商、航海、税收或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给予另一国享受现时或将来所给予任何第三国同样的一切优惠、特权或豁免等待遇。

此种待遇称为“最惠国待遇”。

最惠国待遇的取得必须有条约和根据。

最惠国待遇一般是相互的,缔约双方在平等互利原则的基础上相互享受最惠国待遇。

但中国与外国签订的条约,往往只片面规定该缔约外国得享受最惠国待遇,而中国则无对等权利,是片面的。

5、协定关税协定关税是一个国家与另一个国家之间通过协商相互给予对方以优惠待遇的关税制度。

《中国经济史》名词解释

《中国经济史》名词解释

经济史即经济发展的历史,是研究历史上各个时期的经济是怎样运行的,以及他们的运行机制和绩效;经济学在整个经济学科中占有重要地位。

【交引】宋代,国家招募商人输送粮草,根据道路远近,以高于市价的价格付给称作“交引”的取款凭证,商人凭此到京师取钱,或到江淮领取茶盐等物。

交引本质上是一种信用凭证,可以转让,形成了有价证券市场;它的出现促进了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

【飞钱】唐朝,商人把钱款交给本道驻京办事处——节度使或者富商家中,由其开给分为两半的票券,一半给交钱者,一半由收钱者寄回本道。

商人返回本道后到当地富商家中核对票券无误,领回钱款。

是一种典型的此地存彼地取的汇兑业务;飞钱的出现把信用制度推进了一大步。

【洋务运动】指十九世纪六十到九十年代,清政府内部洋务派在全国各地掀起的一种向西方学习的改良运动;洋务派主张利用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等方式发展新型工业,增强国力,以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洋务运动最终失败,但对中国近代化发展起到了一定推动作用。

【钱庄】产生于明代中后期,由传统钱铺、金店发展而来。

最基本业务是钱币兑换、后来发展出存放款、发行兑换券、票据结算等业务。

钱庄的出现推动了我国金融事业的发展。

【票号】也叫票庄,最早出现在十九世纪二十年代的山西,也叫山西票号。

是中国的旧式银行,专门经营汇兑业务,是中国近代化发展中重要的金融力量。

同样推动了我国金融事业的发展。

1933年3月10日,国民政府财政部发布《废两改元令》规定,所有公私款项收付、契约票据、一切交易一律改用银币,不再用银两,中国币制开始废用银两改用银元;该制度的实施有利于货币制度的统一、社会经济的发展。

【法币政策】1935年11月3日,国民政府颁布《法币实施办法》开始实施法币政策、进行货币制度改革。

该政策规定,以中国银行、中央银行、交通银行发行的货币为法币,禁止银币流通;该政策的实施改变了中国货币制度的混乱状态,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减租减息】1937年8月,中共中央提出《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将减租减息政策作为解决农村问题的基本政策。

中国近现代经济史复习资料

中国近现代经济史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及简答名词解释:1.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传统的典型的经济结构,它的自给自足性和封闭性,与市场的联系降到了最低限度。

个体小农经济:是最典型的自然经济,它把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男耕女织,以织促耕,不仅能够满足个体家庭维持生存的最低级最基本需要,而且也使之与市场的联系降到最低限度。

地主制经济:是一种以满足自身需要为主要目的的自然经济,它实际上是若干租佃小农经济的集合体,地主购买和占有土地,其经济目标是为了自身的消费需要。

附:自然经济:简单地讲就是自给自足的经济,没有商品交换。

它指生产是为了直接满足生产者个人或经济单位的需要,而不是为了交换的经济形式。

自然经济,商品经济的对立面,私有制经济的一种表现。

2.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资本主义国家侵入封建国家,促使封建社会解体和资本主义因素发展,把封建社会变为半封建社会,同时控制这些国家,使它们在政治上、经济上从属于自己,把独立国家变为半封建国家。

3.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中国自1840年鸦片战争后,由于西方资本主义入侵而逐步形成的一种特殊社会经济形态。

在这种社会经济中,新旧、内外各种政治、经济因素交织在一起,充满了复杂的矛盾。

4.买办:是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产生的。

初期是指那些被外国洋行雇佣的中国代理人,他们依附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势力,为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略服务。

买办较早地接触到近代工业,并在外国在华企业中“附股搭办”,依靠外资生存、发展,后期自行投资办厂。

买办:是指在那些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或地区中,替外国公司在本国市场上经营对外贸易、商业、银行业、工矿业、运输业等经济活动的中间人或经纪人。

5.四行二局:是国民党政府国家金融垄断体系的核心,包括: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与邮政储金汇业局、中央信托局。

7.满铁:是“南满铁道株式会社”的简称,它主要经营在华铁路为主、还经营船舶、码头、矿业、钢铁、金融等,并拥有铁路守备军队和宠大的调查机构,广泛招集我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情报,是日本在华最大的垄断组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
庚子赔款
民族资本
买办制度
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善后大借款
封建土地所有制
商业性农业
中国资本原始积累
义和团运动
蓝辛石井协定
补充: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加紧侵略中国,美国也加强侵略中国,因而两国之间矛盾很大。

由于日美两国任何一方都不可能独吞在中国的权益,1917年11月,美国国务卿兰辛和日本特命全权大使石井菊次郞订立协定,双方达成妥协,日本再一次承认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美国则承认日本在中国的特殊利益。

这就是美日双方互相利用,暗中瓜分中国进行勾结的所谓的《兰辛石井协定》。

农村资本主义经营方式
关税自主
法币政策
金园券
银园券
资源委员会
工厂内迁
中国土地法大纲
五四指示
土地改革
简答题
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经济形式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中国贸易由出起国变为入超国
白银外流与银贵钱贱
列强对中国的控制
私人资本创办近代工业的性质和作用
甲午战争后,资本输出成为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的主要形式
西方列强在华势力的消长
民国北京国民政府对争取关税自主权的努力
民国初年出现了哪些资本主义经营方式
民国初年城乡不平衡发展的表现
民国初年金融业在城市的发展
国民党政府对私人商业银行的政策
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物资和贸易的控制
满州国经济建设纲要
国民党政府战时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
空中运输协定
国统区的经济危机
土地法大纲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主要内容
解放区的农村政策和土地政策
简述中国土地法大纲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简述20世纪10-20年代促进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
简述中国封建社会经济的自然经济性质的特征
鸦片战争后,中国农业经济危机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简述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经济的主要变化
简述清政府创办近代工业的原因
汇丰银行在中国的作用是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