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风景区旅游承载力的影响因子

合集下载

旅游景区环境承载力研究——以九寨—黄龙核心景区为例

旅游景区环境承载力研究——以九寨—黄龙核心景区为例

旅游景区环境承载力研究——以九寨—黄龙核心景区为例近年来,我国旅游业蓬勃发展,各地旅游景区也迅速崛起。

然而,过度开发和游客大量涌入造成的环境问题也随之出现。

为了保护和合理利用旅游景区的环境资源,研究景区的环境承载力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以九寨—黄龙核心景区为例,探讨其旅游景区环境承载力的现状和对策。

九寨—黄龙核心景区地处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

然而,由于其知名度不断提升和客流量持续增加,景区的环境承载力面临着严峻挑战。

首先,游客数量激增使得景区的交通负荷急剧增加,道路交通拥堵严重,不仅影响游客的旅游体验,也对环境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其次,大量游客进入景区后,对景区的垃圾处理、厕所设施、餐饮服务等各个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导致这些方面的资源相对不足,无法满足游客需求。

而且,游客为了获得更好的观光体验,经常踏入景区禁止进入的区域,无意中破坏了珍稀植物和动物的栖息地。

针对九寨—黄龙核心景区的环境承载力问题,有几个应采取的对策。

首先,应加大交通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增加道路容量,优化交通流量,以减轻景区交通负荷。

其次,应加强垃圾分类和处理工作,提高垃圾回收利用率,减少对景区环境的负面影响。

同时,也应加大对厕所设施、餐饮服务等基础设施的投资,提供更好的服务,以满足游客的需求。

此外,还应加强游客教育和管理,提高游客的环保意识和自觉遵守规定的意识,减少游客对禁区的非法进入。

此外,景区管理方还可以考虑限制游客的数量,控制每日入园人数,以减缓景区环境的压力。

一些旅游景区已经实行了限流措施,每日限定游客数量,这样不仅能够保护景区环境,也能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

此外,景区管理方还应积极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模式,通过发展环保旅游和精品旅游,提高景区的经济效益,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最后,政府部门也需要加强对旅游景区的管理和监督,加大对环境保护和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投入,制定更为严格的相关法规和政策,以确保旅游景区的环境承载力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

城市风景名胜区规划中的游客承载能力评估研究

城市风景名胜区规划中的游客承载能力评估研究

城市风景名胜区规划中的游客承载能力评估研究引言城市风景名胜区作为城市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然而,随着人口的增加和旅游业的发展,城市风景名胜区的游客量也不断增加,给城市的环境、交通和社会秩序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因此,对城市风景名胜区的游客承载能力进行评估研究,对于合理规划和管理城市旅游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一、城市风景名胜区游客承载能力的概念与意义城市风景名胜区的游客承载能力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一个景区所能容纳的游客数量。

它既是城市旅游发展的基础,也是保障游客体验和景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

评估城市风景名胜区的游客承载能力,有助于科学规划景区的开发建设,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和游览质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城市风景名胜区游客承载能力评估的方法1. 定量评估方法定量评估方法主要通过统计数据和模型分析,对城市风景名胜区的游客流量、游览时间、游览面积等进行测算和预测,从而得出一个合理的游客承载量。

常用的方法有游客流量模型、游览时间模型和游览面积模型等。

这些模型可以基于历史数据和现有资源进行建模,以预测未来的游客承载能力。

2. 定性评估方法定性评估方法主要通过问卷调查、专家咨询和访谈等方式,对游客的满意度、游览体验和环境质量进行评估,从而判断城市风景名胜区的游客承载能力。

这些方法可以获得游客的主观感受和意见,有助于发现问题和改进管理措施。

三、城市风景名胜区游客承载能力评估的影响因素1. 自然环境因素城市风景名胜区的自然环境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也是评估游客承载能力的重要依据。

自然环境的质量和破坏程度会直接影响游客的体验和游览质量,进而影响游客承载能力的评估结果。

2. 人文环境因素城市风景名胜区的人文环境包括历史文化、建筑风格、服务质量等方面。

人文环境的丰富和独特性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但过度开发和商业化可能会对人文环境造成破坏,从而影响游客承载能力。

3. 交通设施因素城市风景名胜区的交通设施是游客到达和离开的重要条件,也是评估游客承载能力的重要因素。

旅游环境容量关键影响因子及其作用

旅游环境容量关键影响因子及其作用

浅析旅游环境容量的关键性影响因子及作用原理摘要:介绍了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和构成,并就旅游环境容量的关键性影响因子及作用原理进行了具体分析,指出为了实现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应该从社会、经济、行政等角度对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加以协调。

1 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及类型旅游环境容量又称之为旅游环境承载力,来源于承载力、支持力等概念,是指一定时期内,某种状态或某种条件下,不会对旅游目的地的环境、社会、文化、经济以及旅游者感受质量等方面带来无法接受的不利影响的旅游业规模最高限度,一般量化为旅游地接待的旅游人数最大值。

旅游环境容量是建立在旅游环境系统基础之上的,旅游环境系统不是指一个单纯的自然环境,而是一个包含了社会、经济、自然环境在内的复杂系统,统称为旅游环境系统。

该系统是围绕作为环境主体的旅游者而建立起来的,它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与主体的多种组合产生相互联系的复杂系统。

旅游环境容量是一个概念体系,它包括的基本容量有:⑴旅游心理容量( Psychological Capacity)。

这是需求方面唯一的一个容量概念。

即旅游者于某一地域从事旅游活动时,在不降低活动质量的条件下,地域所能容纳的旅游活动最大量,也称旅游感知容量。

⑵旅游资源容量( Environmental Capacity)。

这是在保持旅游资源质量的前提下,一定时间内旅游资源所能容纳的旅游活动量。

⑶旅游生态容量( Eco- environment Capacity)。

一定时间内旅游地域的自然生态环境不致退化的前提下,旅游场所能容纳的旅游活动量。

⑷旅游经济发展容量( Economic Capacity)。

指一定时间一定区域范围内经济发展程度所决定的能够接纳的旅游活动量。

⑸旅游地域社会容量( Social Capacity)。

指接待地区的人口构成、宗教信仰、民俗风情、生活方式和社会开化程度所决定的当地居民可以承受的旅游者数量。

非基本容量是基本容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具体化与外延的结果,它包括:旅游合理容量和旅游极限容量、实际旅游容量和规划旅游容量、与旅游活动的空间尺度相联系的容量概念等。

生态旅游承载力研究

生态旅游承载力研究

生态旅游承载力研究一、过饱和接待游客对生态景区的影响1.对生态景区环境的影响旅游活动是一种消费活动,必然会产生各种废弃物。

这些废弃物留在环境中,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使旅游环境不断恶化。

过多的旅游车辆造成了大气污染和噪音污染,旅游景点的宾饭店的大量污水排放,造成了水污染;旅游者乱抛垃圾,会造成固体废弃物的污染。

环境污染使自然环境城市化,旅游景区美感退化。

以“九寨沟”为例,它是世界上旅游环境最佳的景区之一,也是当今最热门的生态旅游区。

在20多年的时间里,政府以及景区的经营者增加了必要的服务设施,但是这些服务设施严重影响了景区内的生态系统,景区不堪重负。

2.对生态景区当地居民的影响生态旅游景区过多的接待游客最大受益者是开发商和游客,而旅游活动对旅游资源和当地环境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如当地水资源和食物的消耗、旅游基础设施和交通设施的建设往往在一定程度上破坏景观和生态环境、旅游活动产生的各种各样污染等)则主要由当地居民承担,旅游者作为景区的外来侵入因素,可能会影响原居民的正常生活甚至为其带来侵扰而产生消极影响,特别是旅游旺季,大量游客涌入会激发他们与当地居民之间的某些矛盾,特别是在生态旅游景区的综合接待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外来游客的大量增加和游客密度的提高,将使当地居民的在正常生活受到干扰和妨碍。

3.对生态景区服务设施的影响由于我国旅游业特别是生态旅游也是最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因此,在许多设施方面不是很完善,有些设备还是非常陈旧的,不能适应生态旅游的发展,特别是在游客高峰期,景区内的各项设施都人满为患,而这些设备的高频率和超饱和的使用,必然会对设施产生负面的影响。

比如说在“五一”黄金周期间许多景区往往是连上厕所都要排队。

二、景区过饱和接待游客的因素1.经费不足目前,我国几个著名的也是在生态旅游景区接待游客占很大一部分比例的景区都是我国自然保护区。

在我国,大多自然保护区缺乏应有的投入,存在有名无实,全国自然保护区每年得到各级政府的总投入不足2亿元。

旅游业中的旅游景区承载力问题与解决方法

旅游业中的旅游景区承载力问题与解决方法

旅游业中的旅游景区承载力问题与解决方法一、引言旅游业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活动,对于国家和地区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旅游景区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大量的游客需求和期望,然而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旅游景区的承载力问题逐渐凸显。

本文将探讨旅游景区承载力问题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二、旅游景区承载力问题的原因1.游客规模扩大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游客数量的持续增加是旅游景区承载力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国内外游客纷纷涌入景区,导致景区容纳游客的能力逐渐达到饱和。

大量的游客涌入景区不仅会导致景区环境的破坏,还会影响游客的体验和安全。

2.设施配套不完善部分旅游景区由于历史原因或者资金受限,设施配套相对不完善。

游客在景区内可能会面临交通不便、餐饮住宿条件差等问题,这不仅会影响游客的体验,也会对景区承载力造成一定压力。

3.管理水平不高部分旅游景区在管理上存在一定不足,未能合理规划景区的游览路线和游客流动,导致游客集中在部分热门景点,增加了景区的承载压力。

另外,景区管理人员的培训和素质也需要加强,以提升对游客的服务水平和管理能力。

三、旅游景区承载力问题的解决方法1.加强景区规划与管理为了解决旅游景区承载力问题,必须加强对景区的规划和管理。

首先,需要通过合理的规划和布局,引导游客的流动,避免游客集中在部分热门景点。

其次,加强景区的管理力度,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和专业水平,确保景区秩序井然。

同时,通过科学的预测和人流控制,合理安排游客的参观时间,减轻景区的承载压力。

2.优化景区设施与服务为了提高旅游景区的承载力,需要优化景区的设施与服务。

加大对设施的投入,提高设施的质量和数量,增加游客的便利性和满意度。

此外,提升景区的服务水平,加强对游客的接待和引导,提供更加个性化、专业化的游玩建议,增加游客的体验感。

3.引导游客分流为了避免游客在景区的集中度过高造成承载力问题,需要引导游客分流。

可以通过制定不同的旅游线路,鼓励游客选择非热门景点进行游览,减轻热门景点的压力。

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旅游承载力分析

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旅游承载力分析

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旅游承载力分析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是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其旅游资源丰富,包括滇池、西山、黑龙潭等自然景观,以及云南民族村、海埂公园等人文景观。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的旅游承载力也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

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该景区的旅游承载力。

一、景区旅游承载力的概念旅游承载力是指一个旅游目的地在一定的时间内,能够承受的最大旅游负荷。

旅游承载力要考虑景区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设施条件等因素,以及游客的数量、游客流量、游客行为等因素。

旅游承载力的分析对于景区的开发和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的旅游承载力1.自然环境: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作为一个自然景观旅游区,需要保护自然环境,以吸引更多的游客。

滇池是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的重要景点,滇池的水质是影响游客数量和游客体验的重要因素。

近年来,滇池水质的改善,推动了该景区的旅游发展。

此外,滇池旁的山路和植被也吸引了很多游客前来探访。

2.人文环境:除了自然景观,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还有丰富的人文景观。

例如,云南民族村集中了中国56个民俗、风俗、民族特色建筑等民族文化精华,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

此外,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还有很多历史古迹和文化遗址,如汉源战役遗址、昆明唐风楼和碑亭、祥和昆明园等景点,这些景点也成为了吸引游客的亮点。

3.设施条件: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的设施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目前已经建成了一批高档酒店,供游客休息和住宿。

此外,该景区的交通设施不断完善,如公交车、出租车、缆车等,方便游客的出行。

同时,景区内的旅游配套设施也得到了很好的建设,如游船、漂流、滑道等,为游客提供了更多的游玩方式。

4.游客数量和流量: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的游客数量和流量正在快速增长。

随着近年来旅游业的持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前来游玩和度假。

大量游客的到来给该景区旅游承载力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也促使景区管理部门积极采取措施加强管理、引导游客合理消费等,以降低对景区的破坏和负面影响。

【最新精选】旅游承载力

【最新精选】旅游承载力

一.概念旅游承载力也称景区旅游容量,它是在一定时间条件下,一定旅游资源的空间范围内的旅游活动能力,即满足游人最低游览要求,包括心理感应气氛以及达到保护资源的环境标准,是旅游资源的物质和空间规模所能容纳的游客活动量。

景区承载力强调了土地利用强度、旅游经济收益、游客密度等因素对旅游地承载力的影响。

二.分类旅游承载力由社会心理的承受能力,经济承载能力和技术承载能力构成。

社会心理承受能力,即当地居民和旅游者对旅游区的认识和兴趣等,包括目的地居民心理承受能力和旅游者的心理承受能力两个方面。

经济承载能力,即旅游区的接受能力超负荷时是否愿意和能够增加基础设施的认识水平和实施能力;具体反映在旅游目的地愿意而且能够为发展旅游业的投资大小,这些投资可涉及到旅游者吃、住、行、游、购、娱等方面的一切直接和间接设施。

技术承载能力,指因为旅游业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都需要有先进的技术来实现,它包括物质承载力和环境承载力两个方面。

三.旅游承载力衡量指标(常见)游客接待:例如特定旅游地域的高峰期接待量、小时接待量、日接待量周接待量、月接待量、年接待量:等等。

接待量的单位有的是人数,有的是人天数或康夜次,等等。

游客密度:旅游目的地或各类旅游活动场所的单位面积容纳人数,例如,游客量/单位面积海滩、游客量/单位面积的景点接待空间,等等。

主客比例:例如,游客量/当地人口.当地公共设施的游客使用量/居民使用量,等等。

三.旅游承载力与旅游效益1 物质承载力与经济效益如表1所示以公式表示其中M 为游人可涉足面积(单位:平方米);为最佳游人密度,为极限游人密度(单位:人/lOOm2);T为旅游点开放时间(单位:小时/天);t为旅游者在旅游点的平均停留时间(单位:小时);x 为旅游点最佳日游人量(单位:人/天);y 为旅游点极限日游人量(单位:人/天)。

旅游目的地的经济效益随着接待旅游者人数的增加而提高,其数学表达式如下:旅游经济效益=旅游者人数(N)×人均旅游花费(E)且:旅游人数(N)正比于旅游目的地物质承载力,因此有:旅游经济效益与旅游目的地承载力成正比。

扬州市文化旅游发展的影响因子分析

扬州市文化旅游发展的影响因子分析

扬州市文化旅游发展的影响因子分析
1.历史文化遗产:扬州市拥有大量的历史文化遗产,如个园、瘦西湖、何园等。

这些历史建筑和景点吸引了大量历史爱好者和文化旅游者前来参观,促进了文化旅游的发展。

2.文化体验:扬州市具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和民俗活动,如扬剧、花灯、扬州文化艺术节等。

游客可以通过参与这些活动,深度体验扬州的文化魅力,增加了游客的满意度,促进了文化旅游的发展。

3.交通便利:扬州市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

扬州市有火车站和机场,与其他城市相连。

市内的公共交通也十分发达,游客可以方便地到达各个景点和购物中心。

交通便利是游客选择扬州作为旅游目的地的重要因素之一。

4.政策扶持:扬州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来扶持和促进文化旅游的发展。

政府鼓励投资文化旅游项目,提供财政支持和优惠政策,激发了民间投资的热情,加快了文化旅游的发展。

5.文化旅游宣传:扬州市积极开展文化旅游的宣传推广活动,通过各种媒体境内外进行广泛宣传,提升了扬州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宣传活动的开展使更多的游客了解到扬州的文化旅游资源,增加了游客的到访量。

扬州市在文化旅游发展中有很多的影响因子,包括历史文化遗产、文化体验、交通便利、政策扶持、文化旅游宣传和饮食文化等。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推动了扬州市文化旅游的发展。

旅游景区的环境承载力评估与管理策略研究

旅游景区的环境承载力评估与管理策略研究

旅游景区的环境承载力评估与管理策略研究论文题目:旅游景区的环境承载力评估与管理策略研究摘要: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景区的环境承载力问题日益突显。

本研究旨在对旅游景区的环境承载力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管理策略。

通过对某一具体旅游景区进行实地调研和数据分析,结合相关理论和方法,得出了一系列可行的管理策略。

研究结果表明,旅游景区的环境承载力评估与管理策略研究对于保护景区环境、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研究问题及背景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景区成为人们休闲娱乐和文化体验的重要场所。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旅游景区的环境承载力问题。

旅游活动的频繁、越来越多的游客流量以及不良的旅游行为给景区环境带来严重压力,加剧了环境负担,威胁到了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如何评估旅游景区的环境承载力,并提出有效的管理策略,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研究问题。

2. 研究方案与方法为了解决以上研究问题,本研究选取某一具体旅游景区作为案例进行研究。

首先,通过文献综述的方式,梳理相关理论和方法,包括环境承载力理论、空间分析方法、敏感性分析等。

然后,采用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旅游景区的相关数据,涉及游客量、景区开发程度、环境质量等指标。

同时,借助GIS技术和统计分析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3. 数据分析与结果呈现通过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旅游景区的环境承载力主要受到景区开发程度和游客量的影响。

景区开发程度越高,对环境的压力也就越大;游客量的增加会加剧景区环境的负荷。

在景区环境的评估中,基于GIS技术的空间分析方法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可以有效地评估景区的环境负荷和承载能力。

4. 结论与讨论通过以上研究分析,总结出以下结论:①旅游景区的环境承载力评估与管理策略研究对于保护景区环境、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②景区开发程度和游客量是影响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③基于GIS技术的空间分析方法可用于评估景区环境负荷和承载能力。

旅游景区环境承载力

旅游景区环境承载力

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
• 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也称旅游环境容量, 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旅游地域的自然生态环 境不致退化的前提下,旅游场所所能容纳 的旅游活动量。合理确定景区生态旅游环 境承载力,将游客数量严格控制在其环境承 载力范围之内,是解决旅游景区环境污染和 生态破坏的重要手段,有助于促进生态旅 游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旅游景区环境承载力
——以2012年国庆节为例
据全国假日旅游部际协调会议办公室初步统计,9月30 日—10月7日中秋、国庆节长假期间,全国纳入监测的1 19个直报景区点共接待游客3424.56万人次,同比 增长20.96%;
• 10月1日,游客在南京中山陵参观游览。前来参 观游览的游客达到21万人次,比2011年国庆黄金 周第二天的游客量增长了80%。 • 10月2日,四川九寨沟景区迎来最大客流高峰, 接待游客数量达到47353人,同比增长21.1%,已 超过景区最大承载力。 • 10月3日,截至16时,参观人数达18.2万人次, 创单日历史新高。
现在提到的一些措施逻辑是这样的,首先应 该知道景点最大承载量是多少,然后根据这 个数字设定售票数量。如果这个数量满足不 了公众的需求,为了公平分配,采取预约的 方式旅游。所以一切的前提是热门景点承载 量的科学评定和对社会公布。需要综合文保、 生态、舒适度等各个方面确定最大承载量。 呼吁有关部门向社会公布热门景点的最大承 载量。同时也应该公开测算的依据和标准。 比如敦煌莫高窟的壁画跟故宫的城墙的保护 是不同的,他们核定承载人数时需要遵循的 标准是什么都应该公布。
京市市政市容委透露,受双节重叠假期长、小型客车免收通行费等因素影响,进 京游客量比往年增加较多,9月30日13时至10月1日13时,北京天安门地区共收 运垃圾7.9吨,比去年同期的6.3吨垃圾量增多约25%。

旅游业环境承载力分析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旅游业环境承载力分析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旅游业环境承载力分析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旅游业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产业之一。

旅游业的发展对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都有着巨大的影响。

但是,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增长,环境问题也开始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

环境承载力是影响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本文将分析旅游业环境承载力的概念、特点和影响因素,并提出一些缓解环境承载力压力的建议。

概念: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不破坏环境质量的前提下,能够容纳某一地区或区域内的人口和旅游业的数量和活动强度的最大值。

环境承载力受到自然环境、人口密度和基础设施等因素的制约,是一个相对而言的概念。

“相对于可持续发展而言,环境承载力是一个科学的、漫长的、动态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王元吉 1998)特点:1. 相对性。

环境承载力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对于同一地区、同一时间段内的不同旅游活动,环境承载力的大小也会不同。

2. 动态性。

环境承载力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与环境、人口、基础设施等因素的变化密切相关。

3. 局部性。

环境承载力是一个局部性的概念,不同地区的环境承载力有着明显的差异。

影响因素:1. 自然因素。

自然因素是影响旅游业环境承载力的重要因素。

例如,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土壤和水资源等对旅游业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在一些自然环境较差的地区,如沙漠地区或山区,旅游业所能承载的人数和活动数量相对较少。

2. 社会因素。

人口密度、经济水平和基础设施等社会因素对旅游业环境承载力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当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基础设施水平较差时,旅游业的发展受到制约。

3. 旅游活动因素。

旅游活动也是影响旅游业环境承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些高度开发的旅游景区,由于人流量大,旅游压力大,往往会对环境造成巨大的影响。

例如,一些国家公园因游客涌入过多而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缓解压力的建议:1. 加强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是缓解旅游业环境承载力压力的重要举措。

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保护景区内的植被、水源和野生动物等资源,可以减少旅游业对环境的影响。

对景区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分析

对景区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分析

对景区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分析摘要:当今旅游事业发展迅猛,对景区规划进行合理地设计成为了重中之重,然而作为旅游业是否实行了可持续发展的唯一判定标准,环境承载力还不被大众所熟悉。

本文首先对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含义以及特征等做了比较简要的说明,进而提出环境容量的概念,并以此对环境承载力做定量的分析。

接着分析了环境容量超载的情况,最后对环境承载力的调控提出了几点看法。

关键词:旅游;环境;承载力旅游,作为很多人释放压力或者玩乐的方式,已经深入人心,然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必然引来新的问题,那就是环境容量问题,也叫做环境承载力,有关它的理论和意义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人们终于认识到旅游的开发不是无止境的,从可持续发展观的角度来看,旅游环境承载力需要得到有效地控制。

一、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内涵自然环境,顾名思义是大自然原生态环境,不加改造、不加修饰地工人们欣赏,但是与此不同,旅游环境不仅由自然环境改造而来,还涉及到社会经济以及社会状态,它在这些条件下构成了一个系统叫做旅游环境系统。

这个系统中的主体是旅游环境和旅游者,结合大自然的生存规律,这个系统也能顺利完成物质循环以及能量流动,使得环境主体之间互相牵制着,旅游环境系统才有一个和谐的保障。

旅途中,旅客活动的极限就是所谓的旅游环境承载力,也就是说人类的活动作用不能超载以致于影响到环境系统正常功能地发挥。

那么用什么来反映旅游承载力这个抽象概念的大小呢?于是出现了一个量可以有效的科学的表示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大小,这个量就是旅游环境容量。

我们都清楚,在旅途中,旅游者难免会给旅游环境带来一定量的废物,一旦环境容量超载,例如废物的排放超过一定的限度,就会使得环境的恶化速度大于净化速度,环境也就会持续恶化下去,自然效益和价值也就会以越来越快的速度流失。

因此,可以说旅游环境容量资源具有相应的价值。

二、旅游环境容量超载的恶果导致旅游环境容量超载的主要原因是那些旅游开发商为了眼前的利益无制止的开发环境容量资源,导致在后期生态环境一度恶化。

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旅游承载力分析

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旅游承载力分析

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旅游承载力分析【摘要】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是云南省著名的旅游胜地,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度假。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承载力成为一个日益关注的问题。

本文通过对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的概述和旅游承载力概念的介绍,分析了目前旅游承载力的现状以及影响因素。

提出了提升旅游承载力的策略和建议,包括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合理规划旅游活动等。

展望了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旅游承载力的发展趋势,并提出了进一步提升旅游承载力的建议,以促进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旅游承载力、概念、现状分析、因素分析、提升策略、发展趋势、建议1. 引言1.1 研究背景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是中国西南地区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人们对旅游度假的需求不断增加,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的游客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随着游客数量的增加,旅游承载力问题逐渐凸显出来。

如何科学合理地提高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的旅游承载力,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研究背景: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成为了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之一。

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作为云南省的旅游重镇,旅游业发展迅速,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度假。

由于资源环境、基础设施等方面的限制,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的旅游承载力面临着一定的压力和挑战。

深入研究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的旅游承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寻找提升策略和发展趋势,对于促进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旅游承载力的分析,全面了解该旅游目的地当前的接待能力和限制因素,为进一步制定提升旅游承载力的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探讨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的发展现状,包括旅游资源、游客接待量、现有设施等情况,为后续分析提供基础数据。

景区村庄旅游环境承载力关键因子体系构建研究

景区村庄旅游环境承载力关键因子体系构建研究

景区村庄旅游环境承载力关键因子体系构建研究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到景区村庄旅游度假,享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随之而来的是对景区村庄环境的承载能力的考验。

如何科学地构建景区村庄旅游环境承载力关键因子体系,成为了当前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景区村庄旅游环境承载力关键因子的构建研究。

一、景区村庄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和意义景区村庄旅游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景区村庄在保持其生态环境、文化传统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上,能够承受和容纳游客及其相关活动的数量和质量的能力。

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包括自然环境承载力、社会环境承载力和经济环境承载力等多个方面。

景区村庄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研究对于促进旅游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合理地构建景区村庄旅游环境承载力关键因子体系,可以为政府制定旅游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指导景区开展合理的旅游开发,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和传统文化,提升旅游服务水平,从而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2.1 自然环境承载力自然环境承载力是景区村庄旅游发展的基础,包括水资源、空气质量、土壤质量、植被覆盖等多个方面。

构建自然环境承载力关键因子体系,需要对景区村庄的自然资源进行综合评估,包括水资源供给是否充足、空气质量是否达标、土壤质量是否适宜农业生产等,以及对植被覆盖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

社会环境承载力是指景区村庄所能容纳的游客数量和质量。

构建社会环境承载力关键因子体系,需要考虑游客的数量、游客行为对当地社会秩序的影响、游客满意度等因素。

还需要考虑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社会治安等因素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经济环境承载力是指景区村庄所能承受的旅游经济压力。

构建经济环境承载力关键因子体系,需要考虑景区村庄的基础设施建设、旅游服务设施、旅游产品价格等因素。

还需要考虑当地居民的经济状况和生计保障,以及对当地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为了科学地评价景区村庄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关键因子体系,需要建立相应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

风景名胜区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

风景名胜区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

风景名胜区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摘要:运用有关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理论与方法,对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山风景名胜区旅游容量的各项指标值进行分析和计算,从中找出景区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风景区;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麦积山风景名胜区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也称旅游环境容量,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旅游地域的自然生态环境不致退化的前提下,旅游场所所能容纳的旅游活动量。

合理确定景区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将游客数量严格控制在其环境承载力范围之内,是解决旅游景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重要手段,有助于促进生态旅游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①。

一、麦积山景区概况麦积山风景名胜区位于甘肃省天水市东南部,地处秦岭西段小陇山林区,跨越黄河和长江两大流域。

是以石窟艺术为特色,兼有丹崖、秀峰、曲水、地热温泉和古树名木等自然景观,供游览、度假、保健和开展历史文化教育的首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AAAAA旅游景区。

风景区规划面积约215k㎡,由麦积山景区、仙人崖景区、石门景区、曲溪景区、街亭温泉景区五大部分180多个风景点构成。

景区内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麦积山石窟,有国家级森林公园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地质公园1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

依据景点的自然分布,保持历史文化、自然景观的完整,有利于组织游览线路和科学的经营管理,维护生态平衡,确定将其价值最高、相对集中的景点划为一级保护区(面积75平方公里),次要的较为分散的景点划入而级保护区(面积72平方公里),其余68平方公里为三级保护区及外围保护地带②。

二、麦积山景区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各项指标分析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包括空间容量、设施容量、生态容量和社会心理容量四项指标③,其计算方法如下:(一)空间容量分析根据各景点的日空间容量公式:Ci =Xi×Zi/Yi(人)得到日空间容量公式: /YiC为旅游区日空间总容量;数值上等于各分区(景点)日空间容量之和;Ci为第i景点的日空间容量;Xi为第i景点的可游览面积;Yi为第i景点的基本空间标准;即平均每位游客占用的合理游览空间;Zi为第i景点的日周转率(周转率=每日可游时间/游人平均逗留时间)。

景区开发与环境承载力关系的研究

景区开发与环境承载力关系的研究

景区开发与环境承载力关系的研究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景区的开发建设成为了各地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然而,伴随着景区开发的日益火爆,环境承载力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

因此,研究景区开发与环境承载力之间的关系,对于合理规划景区的发展、保护环境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一、景区开发对环境的影响1.景区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景区开发通常需要大规模开垦土地、建设基础设施以及开展旅游活动。

这些行为往往会破坏原有的自然生态环境,导致生态系统的破坏和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同时,大量游客的涌入也会给生态环境带来很大的压力,导致水源污染、垃圾增加、土地沙化等问题。

2.景区开发对社会环境的影响景区开发旨在吸引游客、刺激经济发展,因此往往会引起大量人口流动和城市扩张。

这会给景区周边社会环境带来许多问题,如交通拥堵、资源短缺、社会秩序混乱等。

同时,过度开发还可能导致景区周边原有的社区和文化体系被破坏,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带来不便甚至挑战。

二、景区开发与环境承载力之间的关系1.景区开发与环境承载力的矛盾景区开发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就业增长方面起到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对环境资源带来了压力。

当景区的开发水平超过了地方环境的承载能力时,就会出现景区开发与环境承载力之间的矛盾。

这种矛盾表现为环境恶化、社会问题增加和生态系统崩溃风险提高等。

2.合理规划与可持续发展为了解决景区开发与环境承载力的矛盾,必须采取合理规划和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首先,应该在规划阶段根据地方环境的自然条件和承载能力,确定合理的开发规模和项目类型,避免对环境造成过大的压力。

其次,要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划定景区保护区域和限制开发区域,确保生态系统的稳定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游客的教育和引导,提倡文明旅游,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三、提高环境承载力的措施1.科学评估和监管在景区开发之前,应该进行科学的环境评估,确定合理的开发指标和环境容量。

同时,要加强对景区开发的监管,确保开发过程中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避免超出环境承载力范围。

旅游景区环境承载力评估

旅游景区环境承载力评估

旅游景区环境承载力评估在当今社会,旅游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人们渴望走出家门,领略大自然的壮丽美景,感受不同地域的文化魅力。

然而,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景区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其中环境承载力成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所谓旅游景区环境承载力,简单来说,就是在一定时期内,在维持景区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保证游客体验质量以及景区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景区所能容纳的最大游客数量和旅游活动强度。

旅游景区环境承载力的评估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作,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

首先是自然环境因素,这包括景区的土地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大气环境等。

比如,一些山区景区,如果过度开发和游客涌入,可能会导致水土流失、植被破坏;而在一些海滨景区,大量游客的活动可能会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威胁,影响水质和海洋生物的生存。

其次是社会环境因素。

景区周边的基础设施建设,如交通、住宿、餐饮等,能否满足游客的需求,这直接关系到游客的体验和景区的接待能力。

如果基础设施不足,不仅会影响游客的满意度,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如交通拥堵、物价上涨等。

再者,文化环境也是评估的重要方面。

一些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景区,游客过多可能会对文物古迹造成损害,影响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为了科学准确地评估旅游景区的环境承载力,需要采用一系列的方法和技术。

实地调查是必不可少的一步,通过对景区的自然资源、生态状况、基础设施等进行详细的观察和记录,获取第一手资料。

同时,还可以利用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现代科技手段,对景区的地理空间数据进行分析,了解景区的地形地貌、植被覆盖等情况。

此外,建立数学模型也是一种常见的评估方法。

通过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构建相关的数学模型,预测不同游客数量和活动强度下景区环境的变化情况。

例如,可以根据景区的水资源量、污水处理能力以及游客的人均用水量,计算出景区在水资源方面的承载力。

在评估旅游景区环境承载力时,还需要充分考虑游客的行为和心理因素。

风景区旅游环境承载力及可持续发展研究——以陕西淳化县甘泉湖风景区为例

风景区旅游环境承载力及可持续发展研究——以陕西淳化县甘泉湖风景区为例

风景区旅游环境承载力及可持续发展研究——以陕西淳化县甘泉湖风景区为例摘要:基于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和分析评价方法,引入层次分析法对研究区的资源空间承载力、生态环境承载力,以及综合承载能力作分析测算。

提出规划区最佳日游客容量为2600人,合理的年游客容量为40万人次/a。

最大日游人量控制在4000人次,超过4000人次即需采取限制和分流措施。

规划区的总人口规模为3.0万人。

并对研究区的可持续发展提出理性思考和措施。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稳定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物质文化需求提升所致的出游人数剧增,使得国内绝大多数旅游风景区在旅游旺季人满为患,拥挤导致游客伤亡、设施损坏,乃至环境严重退化等事件常被媒体曝光。

客观而言,旅游风景区所能容纳的游客人数是有限度的,游人的过度密集引发环境、经济和社会矛盾,势必影响区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1]。

因此,对于旅游风景区(旅游地)的旅游环境承载力(环境容量)的分析研究,评判旅游规划所确定的游客容量及发展规模的环境合理性, 提出旅游开发与游客流量控制措施。

既为旅游规划管理提供重要依据,也是保障旅游风景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1 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和分析评价方法1.1 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感念"环境承载力"(又称环境容量)是比利时数学生物学家佛若斯特(Forest)于1838年提出,主要应用于人口研究、环境保护、土地利用和移民等领域[2]。

1964年美国学者韦格(Wagar)将"环境容量"引用到旅游研究中,定义游憩地区的环境容量是指能够长期维持旅游品质的游憩使用量[3]。

1971年里蒙(Lim)和史科迪(Stan-key)进一步完善为:游憩环境容量是指某一地区在一定时间内,维持一定水准给旅游者使用,但又不破坏环境和影响游客体验的利用强度,并认为旅游环境容量由生物物理容量、社会文化容量、心理容量和管理容量四部分组成[4]。

国内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起始于赵红红(1983年)首次提出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此后对此问题研究比较有影响的有保继刚(1987)、楚义芳(1992)、崔凤军(1995)、孙道玮(2002)等所界定的旅游容量[5]。

景区村庄旅游环境承载力关键因子体系构建研究

景区村庄旅游环境承载力关键因子体系构建研究

景区村庄旅游环境承载力关键因子体系构建研究
景区村庄的旅游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景区村庄能够对游客的数量、活动及
其消费提供满足的能力。

环境承载力的大小与景区村庄自身的条件有关,同时还受到一系
列关键因素的影响。

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景区村庄旅游环境承载力关键因子体系对于景区
村庄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1. 自然环境因素:自然环境是景区村庄旅游的基础,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水
资源、气候条件等。

自然环境对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
源能够提高景区村庄的旅游环境承载力。

2. 人文环境因素:人文环境是景区村庄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历史文化遗产、
民俗风情、文化活动等。

丰富的人文环境是加强游客体验、提高旅游吸引力的关键要素。

3. 基础设施因素:基础设施是景区村庄旅游的基础条件,包括交通设施、住宿、餐饮、旅游服务等。

完善的基础设施能够提供良好的旅游服务,提升游客对景区村庄的满意度。

4. 管理和规划因素:景区村庄旅游管理和规划的科学性和完善性对于提高旅游环境
承载力具有重要作用。

合理的管理和规划能够保护景区村庄的资源和环境,提高旅游服务
质量。

5. 社会经济因素:景区村庄的社会经济条件对于旅游环境承载力有直接影响,包括
人口、经济收入、就业等。

良好的社会经济条件能够提供足够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增
加景区村庄的发展潜力。

6. 游客行为因素:游客的行为和态度也是影响景区村庄旅游环境承载力的重要因素。

游客的素质和行为规范可以减少对景区村庄的负面影响,提高旅游体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风景区旅游承载力的影响因子摘要: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由旅游导致的环境问题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旅游承载力问题开始受到许多人的重视。

影响旅游承载力的因素很多,主要从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等三个方面,来探讨旅游承载力的影响因子。

关键词:旅游承载力;影响因子;旅游心理承载力1 自然环境因素1.1 地域类型、产品类型和地理区位不同的旅游目的地,地域类型和产品类型不同,则其旅游承载力也不会相同。

如以自然保护为目的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要比同样面积的一般娱乐公园、主题公园等的旅游承载力要低。

地理区位对旅游承载力也有很大的影响。

这三个因素对旅游承载力的影响比较大,而且地区差异也较大。

一般情况下,可通过基本空间标准的选取,予以平衡。

1.2 风景区规模,即绝对空间从理论上来说,旅游地景区规模与旅游承载力成正比。

也就是说,风景区规模越大,能够容纳的游客人数就越多;风景区规模越小,容纳的游客人数也会越少。

因此,旅游地景区绝对空间的大小,决定了旅游承载力的大小。

若仅从空间来说,旅游承载力的量测方法,就表现为:旅游承载力=景区空间总面积/人均空间占地面积。

所以,在旅游资源开发中,扩大旅游承载力值的一个常用办法就是扩大景区空间总面积。

1.3 风景区的相对空间规模对于一个景区来,并非所有的地方都可供人游玩,如悬崖、峭壁、深谷、湿地等。

因此,以风景区的总面积来计算旅游承载力,就会出现一个问题:它与风景区的实际承载力不符。

一般情况下,游客只分布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那就是景区的主要景点及沿途。

风景区的承载力主要取决于景区的相对空间,而非绝对空间。

所以,要增大风景区的承载力就必须想办法增大相对空间的面积。

增大相对空间的方法很多,其中主要的是:对主要景点进行合理布局,加大主要景点规模和增加层次。

1.4 风景区的自然生态系统风景区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组成成分决定了其功能的大小、方向和稳定性,从而影响到旅游承载力的大小。

在风景区的自然生态系统内,影响旅游生态环境承载力的因素主要有:水质、大气质量、土壤、地质、植被、野生动物、湿地、噪声、地震、飓风、泥石流等。

其中,水质、大气质量、土壤、地质、植被、野生动物、湿地、噪声等因素经常用来衡量风景区生态环境是否遭受污染;地震、飓风、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则会对旅游及其相关活动造成毁灭性的破坏。

一般来说,生态系统内的生物构成了不同层次的生产者,其生产者越多,物质和能量也就越充沛,能支持的分解者就越多,对污染物吸收与净化的能力也就越强,因而其旅游承载力也就越大。

1.5 风景区的时代性和季节性风景区的时代性对旅游承载力的影响,通常表现在以历史名胜、古生物化石、古地质地貌等为主要吸引物的风景区。

这些风景区的景观时代越久远,越能吸引旅游者,去风景区的游客越多,其承载力也就越容易受到影响。

风景区的季节性对承载力的影响,表现为每个风景区都具有它自身的旅游季节性变化规律,也就是说,每个风景区都有它自己的平、淡、旺季,而且,不同类型的风景区,平、淡、旺季的时间也不一致。

随着季节的变化,旅游者的流向和流量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旅游承载力就会受到影响。

2 经济环境因素2.1 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规模旅游地的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的规模大小(即设施承载力),直接影响到风景区的旅游承载力。

如旅游地的水、电、能源承载力以及排水、供气、通讯设施情况;道路、停车场及机场、码头等的规模,景区的公路、索道、小径、游览线路容量及车辆、船舶输送的人流量等这些交通承载力;以及景区内可供食宿的规模、床位数,文化、体育、娱乐设施及其它服务业设施承载力情况,都直接影响到旅游承载力值。

2.2 旅游地的投资能力旅游涉及面极广,旅游地既要向旅游者展现丰富的旅游资源,又要为旅游者提供餐饮、住宿、出行、游玩、购物、娱乐等设施。

因此,一个地区发展旅游业,除了要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当地的经济发展强度、具有足够的项目来吸引和消化外来资金,并将其用于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显得尤为关键。

一般来说,旅游地的投资开发能力问题不大,只要合理吸引外资,就可快速适应旅游发展的需要。

2.3 相关支持行业情况与旅游业密切相关的行业很多,如交通运输业、酒店业、旅行社、商业等等。

这些行业的发展状况,周边地区能否提供人才、资金、物流、信息等支持,直接影响旅游业的发展。

如交通运输业,若一个地区交通运输落后,可进入性差,那么,即使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当地能够接待的游客也不会很多;相反,若交通便利,支持性行业发达,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完备,当地就能够快速适应旅游发展的需求。

相关支持性行业对发展旅游业至关重要,但在必要时,可以考虑区域外调入,因此,这一方面的问题不大,可以根据旅游发展状况进行解决。

2.4 旅游业的比较利益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将可能导致某些产业萎缩甚至完全中止,旅游业与这些产业之间的比较利益情况,将直接影响到当地政府与居民对待旅游业的态度。

2.5 当地旅游业的人力资源供给情况发展旅游业,需要大量的旅游从业人员,如导游、餐饮服务人员、景区管理人员、交通运输人员等等。

这些从业人员,既可以向游客提供优质的服务,又可以起到展示旅游地风貌的作用。

因此,旅游地的人力资源供给情况、服务水平、人员配置到位程度、敬业程度、综合服务素质等等,直接影响到当地的旅游服务质量;任何一方面人员的短缺,也都会给游客留下消极影响,甚至有可能导致旅游资源受损。

在一般情况下,旅游地人力资源的供给问题不大,如果短缺,可以通过培训和引进的方法予以解决。

2.6 风景区的管理技术水平目前,大量的旅游承载力研究,往往会给人们留下一种错觉:每一个旅游地的承载力都是固定不变的,管理人员必须按此限额,严格控制和管理旅游者。

其实,有效地、科学的规划管理,并加强生态保护方面的宣传教育,往往能加大旅游承载力。

以加拿大怀伊沼泽地野生动物避难所为例,该避难所面对大量的外来游客,采取的措施不是减少旅游者数量,而是通过科学规划管理,将旅游者活动中心和停车场建在对野生生物没有任何影响的地带;通过各种展览和有关视听材料、旅游指南,使游客对沼泽地和野生生物全貌有所了解;允许少数自助旅游者或团队旅游者在保护区边缘地带参观;在与旅游中心的近距离途中开通一列火车,专供旅游者参观野生生物。

这样,通过科学的管理,既使野生生物生态环境得到了保护,又满足了广大旅游者的愿望。

3 社会环境因素3.1 社会文化环境风景区的社会文化环境涉及到当地的人口构成、宗教信仰、民情风俗、生活方式、社会道德、社会结构、社会组织、政府组织和社会开化程度等等。

这几个方面决定了当地居民对外来旅游者的接受程度以及对自己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改变的适应能力。

通常情况下,旅游者对当地社会文化的冲击是随着旅游者数量的增加而增加的。

根据“伊里戴克斯”模式,可知旅游发展与社会紧张的关系(如表:31)。

但是随着当地旅游开发的进行,居民会因慢慢习惯了旅游者的到来而使承载力逐渐增大;同时,旅游产业化程度高、文化差异(包括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生活观念等)小的地区,其承载力也大。

3.2 旅游者旅游者是旅游活动的主体,是风景区旅游产品和环境状况的评价者。

旅游者对旅游承载力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旅游者的个体特征。

荒野爱好者不希望商业性设施;寻求自然随意的环境,看到的人要少;期望宁静、清新、与世隔绝的气氛。

运动爱好者希望有起码的设施;追求自然气氛,与他人的冲突较大;期望有好的运动条件和较宁静的环境。

野营者一般以家庭或亲朋为活动团体;寻求自然的气氛,要求较大的活动空间,愿意看到周围有一些同类型旅游者;希望有起码的设施。

海浴者一般是小集群活动;希望看到较多的同类型旅游者;追求略微热闹的气氛;要求设施完备。

自然景观观赏者希望充分体验自然美景,不愿意赏景人很多破坏宁静气氛。

此类旅游需求量大。

第二是旅游者的流动性。

旅游者的流动性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旅游者在景区内各景点之间是不断流动的。

其二,旅游者来自世界各地,本身就具有较大的流动性。

4 影响因子之间相互关系分析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这三方面的因素直接影响到旅游承载力值的大小;与此同时,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与经济环境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关系,相互影响。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是自然环境承载力、社会环境承载力和经济环境承载力三者之间关系的反应,因此,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自然环境承载力、社会环境承载力和经济环境承载力三者之间的关系。

社会环境承载力与经济环境承载力:二者之间的关系较为明显。

旅游地的经济环境承载力对社会环境承载力的影响较大。

一般说来,经济环境承载力大,说明这一地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或者旅游开发时间长,当地居民对游客的行为方式比较熟悉,因此,社会环境承载力就大。

反过来,也同样成立。

经济环境承载力与自然环境承载力:二者的关系主要体现在管理水平承载力与旅游生态环境承载力上面。

管理水平直接影响旅游生态环境承载力的大小。

风景区若实行严格科学的规划管理,印制宣传手册,对游客进行生态教育,就能使旅游地生态环境承载力增大;但是,反过来,风景区生态环境承载力大,管理水平承载力不一定就大。

旅游心理承载力:该承载力可从旅游者与当地居民两方面加以说明。

旅游心理承载力除了与经济环境承载力有密切的关系外,还与旅游者及当地居民的价值观念、社会经济特征、旅游活动类型、接待地区的自然和社会条件等因素有关,但关系不大。

旅游者心理承载力与供给方的自然环境承载力、当地居民心理承载力等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但反过来却不成立;当地居民心理承载力与游客行为和密度、居民从旅游业中的获益情况等因素有关。

自然环境承载力:一般情况下,对于自然观赏类型的风景区,旅游空间环境承载力大,旅游生态环境承载力也就大;但反过来则不一定成立。

在旅游生态环境承载力、旅游空间环境承载力、设施承载力、旅游心理承载力和社会文化承载力之间,根据最小因子原理,取最小值,作为当地能够接待的旅游承载力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