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检测采样程序

合集下载

职业病危害因素采样方法

职业病危害因素采样方法
个体采样:在采样点,翻开活性碳管两端,佩戴在采样对象的前胸上部,进气端尽量接近呼吸带,以50ml/min流量采集2-8h空气样品。
采样后,封闭活性碳管两端,置清洁容器运输和保存。样品在室温下,甲酸甲酯可保存5d,其余至少可保存7d。
39.
乙酸戊酯
GBZ/T 160.60-2004 酸酐类化合物
-
100
9.
二氯乙烯
GBZ/T 160.46-2004 卤代不饱和烷烃类化合物的测定方法
-
800
-
1200
-
同三氯乙烯
同三氯乙烯
同三氯乙烯
10.
四氯乙烯
GBZ/T 160.46-2004 卤代不饱和烷烃类化合物的测定方法
-
200
-
300
G2A
同三氯乙烯
同三氯乙烯
同三氯乙烯
11.
丁醇
GBZ/T 160.48-2007 醇类化合物
硫酸
GBZ/T 160.33-2004 硫化物
-
1
2
G1
多空玻板吸收管
空气采样器,流量0-3L/min
在采样点,用1只装有5.0ml吸收液的多孔玻板吸收管,以1.0L/min流量采集15min空气样品。
采样后,封闭吸收管进出气口,置清洁的容器运输和保存。在室温下样品保存7d。
21.
正庚烷
GBZ/T 160.38-2007 烷烃类化合物
14.
镉及其化合物
GBZ/T 160.05-2004 镉及其化合物
-
0.01
0.02
G1
同上
同上
同上
15.
汞及其化合物
GBZ/T 160.14-2004 汞及其化合物

工作场所采样技术和采样规范

工作场所采样技术和采样规范

2.
呼尘
(三)、空气样品的采集方法
空气样品采集是进行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 检测的第一步,正确的操作方法是:根据待测物在 工作场所空气中存在的状态、各种采样方法的适用 性、采样点的工作状况和采样环境等因素选择。
(一)气态和蒸气态化学物质的采样方法
采集工作场所空气中气态和蒸气态有害物质分 为:直接采样法、有泵型采样法和无泵型采样法。
法,即推大注射器的芯子将样品气压人小注射器中,并必
须先用样品气洗涤小注射器3次。避免注射器内壁吸附待测 物,特别在气温低、待测物挥发性小的时候;必要时,可
将注射器放在一定温度的恒温箱内,减少器壁吸附。采样
穿透容量
固体吸附剂发生穿透时所吸附等测物的量(mg)
问题:何为穿透? 即后段吸附剂吸附的待测物量达到( ≥)前段吸附剂量的
5%时。
常用换算
%与pmm的换算
1. pmm=1 /1000000=0.0001% 2. 1%=10000ppm
ppm与mg/m³的换算 mg/m³=(M/24.04)*ppm
使用注射器采集空气样品,其优点是操作简易、快速, 不需空气采样器,可反复使用,成本和费用低,适用于短时 间的采样。其缺点是采样体积有限,注射器易破碎,携带不 方便;样品保存时间短,采样后应尽快分析;不适用于采集 易吸附、对玻璃有腐蚀作用的毒物样品,不能进行长时间采 样。
2024/10/27
31
使用注意事项
不是,还要看是否在最高浓度时段采样。
长时间采样
指采样时间一般在1h以上的采样。
问题 1. 长时间采样得到的样品浓度( C检测)是不是就是CTWA? 不是,要看采样时间是否包含所有工作内容,还要看工人的
接触时间。
标准采样体积

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基本规范

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基本规范
4
日常检测适合用于对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浓 度进行的日常的定期监测。
在评价职业接触限值为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时, 应选定具有代表性的采样点。在空气中有害物质 最高的工作日采样1个工作班。
在评价职业接触限值为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或最 高容许浓度时,应选定具有代表性的采样点,在 一个工作班内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时段 进行采样。
10
• 检测点设置 1、一般原则
※必须是有职业病危害因素存在的作业场所;
※作业场所必须有劳动者;
※生产处于正常状态。
2、尘毒点设置 а应选择代表性车间(场所)、工种。在劳动者
有代表的或经常活动的作业在点设点;
11
b 不同的尘毒危害因素应分别设检测点; c 检测点必须包括浓度最高、接触时间最长
的作业点,并应作为重点检测点;
• 检测所用的仪器应进行正常的维护,并要求定期 校准和进行期间核查,做好仪器的使用维护记录。 对于非正常设备及时维修,维修期间不得用于检 测。
7
• 检测工作流程示意图 现场卫生学调查
↓ 确定检测项目和内容
↓ 约定检测时间
↓ 采样人员和仪器准备
↓ 现场检测采样
↓ 样品流传
8
• 检测工作流程示意图续 报告结果及评价
2.5 劳动者工作是流动时,在流动的范围内,一般 每10米设备1个采样点。
2.6 仪表控制室和劳动午休息室,至少设置1个采
样点。
22
3、采样 时段的选择 3.1 采样必须在正常工作状态和环境下进行,避免人
为因素的影响。 3.2 空气中有害物质随季节发生变化的作业场所,
应将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季节选择为重点 采样季节。 3.3 在工作周内,应义士空气 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 的工作日选择为重点采样日。 3.4 在工作日内,应将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时 段选择为重点采样时段。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成。
第一章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概述
• 第一节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常用术语
– 空气收集器: 指用于采集空气中气态、蒸气态和气溶胶态有害物质 的器具,如大注射器、采气袋、各类气体吸收管及吸收液、固体 吸附剂管、无泵型采样器、滤料及采样夹和采样头等。
– 空气采样器: 指以一定的流量采集空气样品的仪器,通常由抽气动 力和流量调节装置等组成。
第一章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概述
• 第一节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常用术语
– 蒸气:液态物质气化或固态物质升华而形成的气态物质。 – 气溶胶:以液体或固体为分散相,分散在气体介质中的溶
胶物质,如粉尘、烟或雾。
– 粉尘:能够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 – 烟:分散在空气中的直径<0.1μm的固体微粒。 – 雾:分散在空气中液体微滴,多由蒸汽冷凝或液体喷散形
保障部发布了《职业病目录》,将职业病增加到10类115种。
– 2013年职业病分为10类,132种(含4项开放性条款)。《职业病 分类和目录》由原来的115种职业病调整为132种(含4项开放性条 款)。其中新增18种,对2项开放性条款进行了整合。另外,对16 种职业病的名称进行了调整。
• 第二第节职一业章病危职害因业素检病测危概念害因素检测概述
• 2.铬鼻病 • 3.牙酸蚀病 • 4.爆震聋
职业病分类和目录
• 五、职业性化学中毒
• 1.铅及其化合物中毒(不包括四 乙基铅)
• 2.汞及其化合物中毒 • 3.锰及其化合物中毒 • 4.镉及其化合物中毒 • 5.铍病 • 6.铊及其化合物中毒 • 7.钡及其化合物中毒 • 8.钒及其化合物中毒 • 9.磷及其化合物中毒 • 10.砷及其化合物中毒
• 第二节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概念

职业危害现场检查制度范本

职业危害现场检查制度范本

职业危害现场检查制度范本一、目的本制度旨在加强对职业危害现场的检查,确保工作场所安全、健康,预防和控制职业危害,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企事业单位的职业危害现场检查工作,包括生产车间、办公区域、工程施工现场等。

三、职责和权限1. 职业危害现场检查负责人负责组织、协调和监督职业危害现场检查工作。

2. 职业危害现场检查人员负责具体实施职业危害现场检查工作。

3. 各部门负责自身工作区域的职业危害现场检查工作,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和改进。

四、职业危害现场检查的内容1. 对工作场所的职业危害源进行全面检查,包括化学物质、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和人因因素等。

2. 对职业危害防控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包括个人防护用品的配备和使用情况、设备和设施的安全性等。

3. 对职业危害现场的环境条件进行检查,包括温湿度、噪音、照明等。

4. 对职业危害事故和职业病案例的调查和分析。

五、职业危害现场检查的程序1. 制定职业危害现场检查计划,并经批准后下达。

2. 按照计划进行职业危害现场检查,确保检查全面、准确。

3. 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制定整改措施并落实到位。

4. 检查结果和整改情况的报告和登记保管。

六、职业危害现场检查的频次1. 高风险职业危害现场每月检查1次,重大风险职业危害现场每季度检查1次,一般风险职业危害现场每半年检查1次。

2. 对于发现职业危害问题较多、整改不到位的工作场所,将加大检查频次。

七、职业危害现场检查的记录和报告1. 对每次职业危害现场检查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检查内容、发现问题、整改措施等。

2. 检查记录应当签字确认,并有检查人员和被检查单位的相关负责人签字。

3. 检查结果报告应当清晰、准确地反映职业危害现场的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整改要求和建议。

八、职业危害现场检查结果的处理1. 对于发现的职业危害问题,责令被检查单位限期整改。

整改不到位或存在重大隐患的,责令停产停工,直至问题解决。

作业场所职业卫生检查程序

作业场所职业卫生检查程序

4.2 听取陈述和申辩
在公布检查结论前,应听取用人单位对当 前检查结论的陈述和申辩。检查组应当充 分听取用人单位的意见,对用人单位提出 的事实、理由和证据,应当进行记录、复 核。用人单位提出的事实、理由或者证据 成立的,检查组应当采纳。
4.3公布检查结果 在离开检查地点之前,检查人员应与用人单位召开
确定专家协助下进行检查是必要的,可以请其他部门的技术专 家协助进行检查。并要使内部和外部专家协调他们的活动,协 助检查人员进行检查。 检查人员的着装应满足用人单位的安全要求。如:生产场所禁 止穿高跟鞋,易燃易爆场所要求穿着防静电服等。
1.5装备准备 装备准备是集齐本次检查需要的技术和工作手段的活动。
确定重点检查内容:根据用人单位的职业 卫生常见问题、以往的检查记录和本次检 查的目的来确定检查的重点内容。
文书准备是根据本次检查需要,集齐将可 能需要填写的空白文书和已经填写完成的 文书的活动。主要包括:
——企业须知; ——现场检查记录; ——询问笔录; ——勘验笔录; ——抽样取证凭证; ——整改指令书; ——强制措施决定书; ——先行登记保存证据通知书; ——检查清单; ——用人单位以往的检查记录等。
3.3实施检查 3.3.1现场检查活动 人员构成 检查组构成人员包括: ——检查人员; ——用人单位代表; ——用人单位职工代表或工会代表。 当用人单位代表不在作业场所时,应该由
其指定的现场代表临时代替,并负责答复 检查人员关于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的询问。
3.3.2 检查活动实施 检查活动的实施包括如下过程: ——听取汇报,通过听取该现场负责人的口头解说来获得检查基本信
无异议情形应遵守以下签字确认要求: ——双方均需签字确认; ——应逐页签字确认; ——有涂改处应进行签字确认。 有异议情形应该遵守以下签字确认要求: ——当被检查人或被询问人对笔录内容有异议时,可在笔录上说明理由并由双方签字确认; ——如果被检查人或被询问人拒绝签名的,由2名以上检查人员在笔录上签名,注明被检查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制度1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制度1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制度1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预防和控制作业场所职业危害,保护作业人员的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能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所有工作场所的检测与评价。

第三条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应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职业病危害。

第四条公司应建立健全职业健康管理机构,明确各部门的职责,确保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制度的贯彻执行。

第二章组织机构和职责第五条公司设立职业健康管理委员会,负责组织、协调和监督公司职业健康工作。

第六条职业健康管理委员会下设职业健康管理部门,负责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识别、评价、检测和控制工作。

第七条各部门职责:(一)安全主任负责组织岗位危害因素的调查、分析与登记;(二)行政部负责联系对危害因素的检测评价;(三)实施检测方根据检测情况形成检测和评价报告;(四)相关部门负责实施有效的预防措施。

第三章危害因素识别与评价第八条危害因素的识别应根据公司相关岗位接触或产生危害人体身体健康的物质的浓度、类别等,公司应组织人员对危害因素进行识别。

第九条危害因素的识别主要内容有:(一)识别确定适用的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应遵守的要求;(二)评价危害因素与上述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的符合性;(三)判定危害因素及其岗位;(四)对现行活动进行审查;(五)对以往不符合要求的情况进行调查,取得反馈信息,包括职业病危害事故、卫生监察等的调查;(六)该岗位及所处的相关背景资料,包括有毒有害物质排放等。

第十条危害因素的识别时机:(一)以岗位为对象,每年年初;(二)发生职业病或疑似职业病情况时;(三)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更新,产品涉及的原料、工艺发生变化时。

第四章检测与评价第十一条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检测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

第十二条检测项目包括:(一)化学有害因素:如粉尘、气体、蒸汽、毒物等;(二)物理有害因素:如噪声、振动、辐射等;(三)生物有害因素: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四)其他有害因素:如人际关系、工作压力等。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4篇)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4篇)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1.引言职业病是指在特定工作环境和特定工种中,因接触和吸入有毒、有害物质或由于特殊工作条件而导致的疾病。

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的建立,对于预防职业病的发生和保护劳动者的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的内容与做法。

2.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2.1监测目标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的目标是确定工作场所危害因素的种类、浓度及对劳动者的危害程度,为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提供依据。

2.2监测方法(1)定期抽检法:通过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样本进行化学分析,以获取有害物质的浓度数据。

(2)连续监测法:通过在工作场所设置连续监测仪器,实时监测有害物质的浓度变化。

(3)生物监测法:通过采集劳动者的生物标本(如尿液、血液等),检测有害物质的代谢产物,评估劳动者受到的危害程度。

2.3监测内容(1)化学因素:包括有毒气体、粉尘、溶剂等。

(2)物理因素:包括噪声、振动、辐射等。

(3)生物因素:包括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及其分泌物等。

(4)工作环境因素:包括温度、湿度、照明等。

3.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3.1评价目标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的目标是评估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程度,为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3.2评价指标(1)接触限值: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确定不同有害物质的接触限值,如容许浓度、容许日通量等。

(2)危害性评估:综合考虑有害物质的毒性、作用途径、吸入速率等因素,评估有害物质对劳动者的危害程度。

(3)个体易感性评估:评估劳动者的个体易感性因素,如年龄、性别、健康状况等。

3.3评价方法(1)定性评价:依据专家经验和文献资料,对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判断其危害程度。

(2)定量评价:通过数据采集和分析,将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量化,得出准确的危害评价结果。

(3)风险评价:综合考虑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暴露程度、危害等级和劳动者人数等因素,评估工作场所的职业病风险。

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规范

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规范

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规范篇一:国家安监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管理规范的通知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管理规范的通知安监总厅安健〔2015〕1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有关中央企业: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监管总局令第47号),监管总局研究制定了《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管理规范》(以下简称《规范》),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充分认识做好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工作的重要意义。

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是用人单位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

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有利于用人单位及时掌握其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及危害程度,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保护劳动者职业健康。

各级安全监管部门和相关用人单位要高度重视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工作,采取行之有效的举措,切实抓好《规范》的贯彻落实。

二、认真组织用人单位学习和落实《规范》。

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把宣传好《规范》作为当前一项重点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辖区所有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认真学习《规范》内容,把握其核心要求。

同时要组织辖区内职业病危害严重行业领域的用人单位对照《规范》要求,全面自查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工作,查找出的问题要认真整改。

三、加强对《规范》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

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在用人单位自查基础上,结合目前正在开展的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基础建设活动组织一次专项检查,督促用人单位落实《规范》各项要求,确保实现《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2009-2015年)》提出的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率达到70%以上的规划目标。

监管总局将适时组织对《规范》落实情况进行检查。

四、严厉查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违法违规行为。

各地区在对用人单位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未按照本《规范》和有关采样检测要求进行采样检测,或出具虚假检测报告的,要依法予以查处;情节严重的,由资质认可机关依法取消其资质。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控制管理程序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控制管理程序

EHS标准程序STANDARDPROCEDUREOFEHS一、目的为了加强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的监督管理,强化职业危害防治的主体责任,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保障从业人员生命安全和健康,根据《职业病防治法》、《安全生产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有关职业健康监督检查职责调整的规定,特制定本程序。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内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管理。

三、术语与定义3.1工作场所:(劳动者)进行职业活动的全部地点。

3.2工作地点:(劳动者)从事职业活动或进行生产管理活动中经常或定时停留的地点。

4.3采样点:根据监测需要和工作场所状况,选定具有代表性的用于空气样品采集的工作地点。

5.4职业病: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6.5职业禁忌证:劳动者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职业性有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于遭受职业危害和罹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者在从事作业过程中诱发可能导致对劳动者生命健康构成危险的疾病的个人特殊生理或者病理状态。

7.6职业病危害: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工作有关疾病、职业病和伤害。

8.7职业性有害因素:又称职业病危害因素,在职业活动中产生和(或)存在的,可能对职业人群健康、安全和作业能力造成不良影响的因素或条件,包括化学、物理、生物等因素。

3.8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工作场所劳动者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采样、测定、测量和分析计算。

四、职责4.1研究所研发或引进新产品时需要使用有毒物品的,应当优先选择使用低毒物品,使用有利于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限制使用或者淘汰有关职业中毒危害严重的技术、新工艺、新材料。

4.2供应部负责购买符合国家规定有资质的单位(证照齐全)劳动防护用品,并保证其安全性、可靠性。

4.3EHS管理部负责作业人员安全防护及环境控制的有效监督管理。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管理制度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管理制度

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制度文件编号:AQK—Z—12—28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工作,提高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工作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公司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德阳市南塔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范围内存在职业危害因素场所的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工作。

第三条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以下简称检测)包括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因素(有毒物质、粉尘和生物因素)的空气样品采集、运输、保存、检验;物理因素测量,以及检测档案管理。

第四条检测工作类别包括日常检测、评价检测、监督检测、事故性检测。

第五条检测部门应该按照有关规定,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日常的检测;委托由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定期检测工作。

第六条检测部门对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场所,应该立即采取相应治理措施,仍然达不到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必须停止存在职业危害因素的作业;职业危害因素经治理后,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方可重新作业。

第二章前期工作第七条为保障检测工作规范进行,公司与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应该签订委托协议书。

协议书内容包括检测项目、检测时间、检测地点或岗位、检测报告书出具方式、费用结算等。

第八条公司应向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如实提供生产工艺流程、主要原辅材料、产品、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个人防护措施、岗位设置及接触时间等相关资料。

开始现场检测时,安全消防环保科协助做好此项工作,并对工作场所生产运行状况及职工职业接触情况负责;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检测过程和结果负责。

第三章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第九条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工作场所检测,使用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记录单 (以下简称记录单)。

记录单由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检测人员现场填写,填写内容完整,真实,不可缺项,并由公司陪同人员签字。

工作场所中有害物质检测的采样规范

工作场所中有害物质检测的采样规范

七、定点采样
3)一个有代表性的工作场所内,有2台以上不 )一个有代表性的工作场所内,有2 同类型的设备,逸散同一种有害物质时,采 样点应设置在逸散有害物质浓度大的设备附 近的工作地点;逸散不同物质时,将采样点 设置在逸散待测有害物质设备的工作点,采 样点数目参照2 样点数目参照2)确定。 4)劳动者在多个工作点工作时,在每个工作地 点设置一个采样点。 5)劳动者工作是流动的,在流动范围内,一般 每10米设置一个采样点。 10米设置一个采样点。 6)仪表控制室和劳动者休息室,至少设置一个 采样点。
2、采样对象数量的确定 劳动者数 1)在采样对象范围内,能 够确定接触有害物质浓度 3~5 最高和接触时间最长的劳 动者时,每种工作岗位按 6~10 右表选定采样对象和数量, 其中应包括接触有害物质 ﹥10 浓度最高和接触时间最长 的劳动者。每种工作岗位 劳动者数不足3 劳动者数不足3名时,全 部为采样对象。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 质监测的采样规范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 质监测的采样规范
一、范围 1、本标准规定了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有 毒物质和粉尘)监测的采样方法和技术要求。 2、本标准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有 毒物质和粉尘)的空气采集。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 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注日期的引用 文件,其随后所有修订版均不适用本标准, 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 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最新版本。凡未注 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 标准。 GBA2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 限值 GB/T 17061 作业场所空气采样仪器 的技术规范
三、基本术语及定义
铝箔采 气袋
三、基本术语及定义 气体吸收管
三、基本术语及定义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管理制度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管理制度

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制度文件编号: AQK—Z—12—28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工作, 提高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工作质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等有关规定, 结合我公司实际, 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德阳市南塔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范围内存在职业危害因素场所的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工作。

第三条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以下简称检测)包括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因素(有毒物质、粉尘和生物因素)的空气样品采集、运输、保存、检验;物理因素测量, 以及检测档案管理。

第四条检测工作类别包括日常检测、评价检测、监督检测、事故性检测。

第五条检测部门应该按照有关规定, 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日常的检测;委托由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定期检测工作。

第六条检测部门对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场所, 应该立即采取相应治理措施, 仍然达不到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 必须停止存在职业危害因素的作业;职业危害因素经治理后, 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 方可重新作业。

第二章前期工作第七条为保障检测工作规范进行, 公司与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应该签订委托协议书。

协议书内容包括检测项目、检测时间、检测地点或岗位、检测报告书出具方式、费用结算等。

第八条公司应向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如实提供生产工艺流程、主要原辅材料、产品、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 个人防护措施、岗位设置及接触时间等相关资料。

开始现场检测时, 安全消防环保科协助做好此项工作, 并对工作场所生产运行状况及职工职业接触情况负责;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检测过程和结果负责。

第三章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第九条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工作场所检测, 使用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记录单 (以下简称记录单)。

记录单由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检测人员现场填写, 填写内容完整, 真实, 不可缺项, 并由公司陪同人员签字。

职业卫生现场检测工作制度

职业卫生现场检测工作制度

职业卫生现场检测工作制度1. 引言为了确保员工工作环境的卫生与安全,维护和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公司制定了《职业卫生现场检测工作制度》。

该制度旨在规范和指导职业卫生现场检测工作的实施,促进职业卫生管理的落实和提升。

本文档详细描述了职业卫生现场检测工作的相关内容和要求。

2. 职业卫生现场检测工作范围职业卫生现场检测工作涵盖以下几个方面:2.1. 环境因素检测•氛围空气检测:对办公室、工厂车间等空气质量进行监测,包括有害气体、颗粒物、温湿度等参数的检测和评估。

•噪音检测:对工作场所的噪音水平进行监测和评估,确保符合安全和卫生标准。

•光照度检测:对工作场所的光照水平进行检测,确保满足员工工作的视觉需求。

2.2. 生产设备检测•机械振动检测:对生产设备的振动水平进行检测和评估,以减少对员工健康的不利影响。

•辐射检测:对生产设备产生的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进行监测和评估,保障员工的安全。

2.3.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化学物质检测:对工作环境中可能存在的有害化学物质进行检测和评估,帮助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生物因素检测:对可能存在的生物性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监测,包括细菌、病毒等。

3. 职业卫生现场检测工作流程3.1. 准备工作•确定检测项目和范围:根据工作场所的不同特点和需求,确定需要进行的具体检测项目和范围。

•确定检测频率:根据法律法规的要求和实际情况,确定各项检测的频率和周期。

•制定检测计划:编制详细的检测计划,包括检测时间、地点以及相关人员的安排等。

3.2. 检测工作•仪器设备校准:确保使用的检测仪器设备在工作前进行校准,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采样收集:按照相应的标准和方法,采集并收集相关样品和数据,包括有害物质的空气样品、噪音数据等。

•数据分析与评估:对采集到的样品和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判断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

3.3. 报告和措施•生成检测报告:根据数据分析和评估结果,生成详细的检测报告,包括所检测项目、结果和建议措施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检测(采样)程序
为了进一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做好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工作,根据《全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规范》的要求及国家实验室认可工作的规定,我中心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工作情况,制定了《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检测(采样)程序》,对现场检测工作进行质量控制,提高现场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现场检测(采样)程序:
1、接待客户,根据客户要求检测的目的,填写“客户申请检测电话记录”表(代申请表)(见表1)及“外出工作任务安排”表(见表2)交科室负责人批准。

2、到受检测单位的工作场所进行生产的职业卫生学现场调查,了解单位的主要产品、副产品、生产原料、生产设备及工艺的全过程。

掌握生产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等)、名称、存在状态、产生环节、劳动者接触方式、接触时间、所采取的防护措施及落实情况等。

3、确定本次检测的内容:
①检测类别:系统检测、抽样检测、定期定点检测、个体接触水平监测等。

②检测项目、检测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样品名称、采样地点、采样时机、采样频次、采样方法、检测仪器、采样日期等。

③检测性质:委托检测、监督检测、仲裁检测等。

4、根据检测内容选择检验方法,填写“现场检测(采样)清单”(见表3)、“样品检验受理通知书”(见表4)、“样品检验报告发放登记本(见表5)和“样品检验申请表”(见表6)中相关内容。

5、将“现场检测清单”和“样品检验申请表”送至中心理化检验室,由其准备采样用的吸收管、滤纸等收集器,于采样出发前交现场检测人员。

6、准备现场采样、分析记录表、检测(采样)仪器(包括气象条件测定仪器)、检查仪器是否在正常检测状态,采样动力和系统连接等质量控制,大气采样器用皂膜流量计校正流量,填写“仪器设备使用、检定、维修记录本”中相关内容。

7、与驾驶班联系外出车辆、填写用车申请单,由驾驶班派车采样。

8、携带准备好的现场检测仪器、收集器、采样记录表、“样品检验受理通知书”等到达现场。

9、检查检测仪器是否在正常检测状态;按“现场检测清单”内容,根据《全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规范》及我中心受控文件“职业卫生现场检测质量保证作业指导书”等要求进行现场采样,同时测定现场温度、湿度、气压、风速等气象条件,作好现场采样记录,对采集的样品作唯一性编号。

10、现场采样结束,填写“仪器设备使用、检定、维修记录本”中相关内容;将“样品检验受理通知书”交受检单位。

11、需送中心理化检验室的检测样品和已填写的“检测样品送检单”(见表7),一并送中心理化检验室检验分析。

12、返回科室后,检查所携带检测仪器是否在正常检测状态,填写“仪器设备使用、检定、维修记录本”中相关内容,仪器归位(亦可次日进行),仪器如有异常送维修科室进行维修、检定。

13、样品检验结果由中心理化检验室填入“现场检测(采样)、分析记录表”后返回本科室。

14、按“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及“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2-2002S 要求,对检测的原始资料进行整理、分类,按不同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计算工作场所每道工序有害因素职业接触的时间加权平均(TW A)、短时间接触浓度(STEL)或最高容许浓度(MAC)的值,进行分类统计分析。

15、直接读数型检测必须按《全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规范》进行检测,检测时读数取在检测点检测时仪器连续显示的三个值的中间值(必要时同时测定检测点的温度、气压、风速),填写现场检测记录表(直读型测定)。

16、编写《质量检测报告书》由现场检测人员分别负责编制、审校,由领导签发后加盖检测机构公章。

报告书一式两份,一份给受检单位,另一份(含原始记录表)由检测机构存档。

附表格:
表1 客户申请检测电话记录表(代申请表)
联系单位
联系人
地址
电话
检测要求
要求于年月日对
按国家有关标准进行卫生检测。

电话记录人
联系日期
表2 外出工作任务安排
根据用户要求,于年月日起对
按国家有关标准进行卫生检测。

检测组长科室负责人
检测组成员批准日期
表3 现场检测清单
单位名称检测日期年月日样品名称
采样(检测)
地点
样品数(份)
名称及数量
采样点数
采样频次
采样流量(升/分)
收集器
采样时间
填表人年月日
科室负责人年月日
表4 兴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样品检验受理通知书
经审核,你单位年月日送检的生产的
符合样品受理要求,已于年月日正式受理,样品受理编号为。

根据有关规定,检验机构至迟应于年月日日前出具样品检验报告。

届时,请持此通知书领取检验报告。

兴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章)
注:1、受理通知书一式两份,检验机构和申请单位各执一份。

2、申请单位凭本通知书查询样品检验情况和领取样品检验报告。

查询时提供样品受理编号。

3、申请单位领取样品检验报告时,应在检验机构检验报告发放登记表上签字。

4、检验机构样品检验情况查询电话:。

表5 样品检验报告发放登记本
编号:
表7 检测样品送检单
样品受理号编号:
样品名称样品编号
生产单位采样时间
受检单位采样地点
检测类别收费情况
样品包装及性状态检测要求完成时间检验科室样品批号
样品数量
送样人送样时间
收样人收样时间
检验项目
提供的有关资料:
专业组签字日期
科长日期
表6 兴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样品检验申请表
样品名称编号:
型号/规格送检数量
类别性状
批号或生产日期保存期
保存条件
提供的其他有关资料
申请检验目的
检验要求
生产企业
申请单位
地址
邮编电话传真
联系人
送检者(签字):送检日期:年月日
以下由检验机构填写:
经审核,申请检验单位提交的样品和有关资料与上述申报一致,予以接受。

接收者(签字):
接收日期:年月日
注:1、本申请表一式两份,卫生部认定的检验机构和申请单位各执一份。

2、本表填写应完整、清晰、不需申明的项目请填写“无”。

3、上述填写内容须与申报卫生许可一致,如不符,责任自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