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科技大学新校区规划
太原大学新校区规划
太原大学新校区规划P l a nni ng P r oposa l f or t heN ew C am pus of T ai yuan U ni ver s i t y孙一民1苏平2S u n Y i m i n Su P i n g璜目基本信息裹璃目名称:太原大学新校区规划璜目地址:山西省太原市焉目用地葺飘:155.9ha嘎目息t筑i职:52hm2■化i秘:90hm2t筑■t:4.8晨鼍计时闩:2007—2(X)8竣工时嗣:2009鼍计簟位:华南理工大学t筑设计研究院工作三童理目负量人:孙~民苏平设计团队:孙一民、苏平、何赢t.胡玲、张庆软、陈杰莹获得羹埔:国际竟羹一等羹并宴蠢作者膏介。
华南理上大学建筑学院,副院艮、学院.讲师&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教授&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
510640)84一、项目曩况太原大学是由太原市人民政府主办的一所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为实现“科教兴市”战略.太原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太原市汾东新区进行太原大学新校区建设.建成一所。
环境优美、文明和谐、设施先进、特色鲜明、省内一流、全国知名。
的现代化高水平综合类本科大学。
新校区按全日制在校生25000人规模进行规划.建设用地面积155.9ha.建筑总面积约为52h m2.预计投资约12亿元。
该项目经过国际规划方案投标.由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中标并实施.现已完成修建性详细规划,正在进行建筑单体的设计工作。
:、规翻特色太原大学新校区建设是太原大学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工程。
规划强调校园功能和交通的合理组织,注重反映山西地理气候特征和基地地形条件,充分挖掘三晋文化及太原城市的悠久历史和人文内涵,将校园融入到城市环境之中.创造具有鲜明地域气候特征和传统文化特色的校园人文空间和自然景观。
规划中采用了圈层式的布局结构和功能分区,中间以方形的“城廓”构筑中央教学区.环绕体育休闲区。
太原大学校园发展规划研究
太原大学校园发展规划研究摘要:校园建设的优劣,与校园规划设计的水平直接相关。
本论文分析了当前国内校园规划存在的问题。
并从现代教育理念、校园规划理论与实务等层面,探讨了太原大学校园整体规划的一些问题。
通过分析太原大学校园的规划设计,从校园的总平面布局、建筑单体设计、环境景观等方面,剖析现阶段太原大学校园的规划方式及其发展趋向,以期达到改善并提高太原大学校园环境品质的目的。
关键词:大学校园规划;太原大学;圈层式布局;城廓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problems in the domestic campus planning. From the concept of modern education, campus planning theory and practice levels to explore some problems of the overall planning in Taiyuan University campu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aiyuan University campus planning and design, from the overall layout of the campus, single building design, environmental and landscape approach to analyze this stage Taiyuan University campus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tend, in order to achieve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aiyuan University campus environment purpose.Key words: university campus planning; Taiyuan University; circle layout; castles一、引言:当代大学正在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研究性大学是在我们现在所处的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趋势,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知识和动力来自于高等教育,因此大学已然成为一个综合中心,联系着社会和科技的飞速发展。
山西高校新校区总体规划
山西高校新校区总体规划这份总体规划,内容包括山西省高校新校区的发展战略定位与建设目标、总体布局、土地利用、人口规划、整体景观、配套设施、规划体系等。
容量11.51万人的大城从《山西省高校新校区总体规划》看到,高校新校区紧密连接晋中北部新城,规划范围涉及10所高校,包括山西医科大学、太原师范学院、晋中学院、太原理工大学、山西传媒与艺术学院、山西煤炭学院、山西中医学院、山西职工医学院、山西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山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其中山西传媒与艺术学院、山西煤炭学院为山西省新组建的高校,其他8所高校将从原校址搬迁至高校新区。
山西高校新校区规划范围内用地面积近万亩。
其中,高校用地面积为470万平方米,占总规划用地的71.37%,占建设用地面积的76.23%。
这当中,太原理工大学占地面积最大,达136.33万平方米,约2045亩,相当于两个迎泽公园。
占地最小的山西职工医学院,约16.67万平方米,约250亩。
规划范围内师生总数约为11.51万人,其中学生人数规模11.39万人,教师人数约1.14万人 (10%的教师约0.11万人留宿校区)。
新校区内规划的就业人口约 1.33万人,主要包括校区教师、科研人员、职工及管理服务人员。
特征儒雅大学秀美河湾拙朴晋韵时代风景“山西高校新校区的规划尊重了原有地形特征,在保护原有生态安全的基础上,形成本区景观标志。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总规划师李锦生称,新校区景观形象特征可归纳为:儒雅大学,秀美河湾,拙朴晋韵,时代风景。
儒雅大学——有一定办学经验的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医科大学等大学的建设安排在城市与校际共享界面上,形成核心景观带的重要界面,打造新校区集聚的重要风景线。
秀美河湾——园区景观规划将尊重原有自然地形,沿涧河、黑河形成100米生态与景观廊道,构成串联10所高校的谷地景观核心。
同时,现有的林阴大道将作为分隔各校城市主干道,构成绿色网络。
拙朴晋韵——新校区内建筑布局将传承晋式建筑古朴、凝重的特色。
经济项目评估——太原科技大学新校区建设(DOC)
经济项目评估报告太原科技大学新校区建设项目评估专业名称:经济学2016年 10月 15 日目录1.项目总说明 (1)1.2报告编制的目的 (1)1.3报告编制说明 (1)2.项目位置及环境 (1)2.1项目位置及用地现状 (1)2.2项目周围环境及邻里关系 (2)3.项目规划方案及建设进度安排 (2)3.1项目规划设计条件 (2)3.2项目建造质量标准 (3)3.3项目建设方式 (3)3.4项目建设进度安排 (3)4.项目所处地区的社会经济环境分析 (3)5.市场分析 (4)5.1影响近期房地产市场的宏观因素 (4)5.1.1全国政策 (4)5.1.2太原政策 (4)5.1.3经济发展方式转型 (4)5.1.4人口结构的变化 (4)5.1.5城镇化 (5)6.项目经济可行性方案及参数确定 (5)6.1经济可行性评价步骤 (5)6.2评价方案的确立 (5)6.2.1市场分析和需求预测 (5)6.2.2规划方案 (5)6.2.3财务评价 (5)6.2.4风险分析。
(6)6.3基本财务参数的确立 (6)6.3.1间类参数 (6)6.3.2投资相关参数 (6)6.3.3土地费用。
(6)7.项目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6)7.1投资估算 (6)7.2投资计划 (6)7.3资金筹措计划 (7)8.项目现金流量分析, (7)8.1销售收入的测算 (7)8.2经营费用和税金 (7)8.2.1经营费用 (7)8.2.2税金 (8)8.3现金流量分析 (9)9.不确定性分析 (9)9.1盈亏平衡分析 (9)9.2敏感性分析 (10)10.可行性分析的结论和建议 (11)10.1结论 (11)10.2建议 (11)10.2.1有关施工期间环境污染建议 (11)附录 (14)太原科技大学新校区建设项目评估1.项目总说明1.1项目由来太原科技大学是新中国第一所重型机械本科院校,是一所具有鲜明办学特色和光荣办学传统的多科性大学,是我国重大技术装备领域重要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
大学新校区建设实施全过程管理方案
太原科技大学新校区规划
首页项目概况规划展示新闻动态信息公开法律法规大事记规划展示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规划展示>>正文校园规划设计情况介绍(点击: 3127)太原科技大学于2012年9月25日通过招标委托同济大学设计院进行新老校区规划设计,新老校区位于西中环(窊流段)东西两侧。
一、规划设计依据1.建设部、国家计委、国家教委《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建标(1992)245号]2.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教发[2004]2号3.山西省教育厅《关于太原科技大学办学规模的批复》晋教发[2015]7号。
4.太原市政府《关于〈窊流东社片区局部(太原科技大学新校区)用地控制性规划方案〉的批复》并政函【2011】130号5.国家及地方其它有关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法规和规章。
二、规划原则1.新老校区按历史科大、特色科大、现代科大三大板块进行布局。
2.校园整体规划体现学校的办学定位,体现学校发展的文化积淀。
注重科技、自然、人文、历史、文化、特色相结合,节能型校园、环保型校园、数字化校园相统一。
3.以人为本,建设适合学生心理特点和行为特征的校园环境,能引导和影响学生产生积极向上的行为,营造舒适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能给人们带来情感支持与心理满足。
4.整体体现简洁大气、主次分明、脉络清晰、疏密有致的布局特色。
5.建筑追求现代、简洁,明快,协调。
简洁中有风格,形态上和谐,富有层次感,饰以统一的标志,在统一中有变化,体现教育、文化品位。
6.建筑的造型体现厚重、大气的特征,注重北方建筑的特点,将办学特色与区域经济社会、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三、规划目标:1. 新老共生校园新老校园有机衔接,合理进行学科布局,突出历史科大、特色科大、现代科大三大主题模块,既达成功能互补,又体现整体效应,展现学校多远融合、兼容并蓄的气质。
2. 交流共享校园学术共享,促进学科集群发展;院落空间,构建多层次社交场所。
3. 特色人本校园注重校园文化精神的传承和延续,强化装备制造学科的个性特色,创造厚重大气的整体建筑风貌与独具魅力的形象气质。
新校区建设详细规划方案
新校区建设详细规划方案随着学校规模扩大和教育产业发展,我校计划新建一个更大、更现代化的校区。
本文将介绍新校区详细的建设规划方案,包括建筑布局、教学设施、功能分区等方面。
建筑布局新校区总建筑面积预计达到100万平方米,建筑风格简约现代。
教学区教学区占据新校区的主要位置,包括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会议中心等。
教学楼和实验楼将根据教学科目的不同分别建设,以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
图书馆和会议中心则可以作为全校通用的资源。
生活区生活区坐落在新校区的北部,包括学生宿舍区、餐厅、商店和娱乐场所等。
学生宿舍将安排在生活区的西南角,餐厅和商店将位于生活区中部,娱乐场所则设立在生活区的东部。
大型体育设施区大型体育设施区位于新校区的中央,包括运动场、游泳池等。
考虑到体育锻炼对学生身体发展的重要性,我们将在新校区建设最先进的体育设施,以提供最好的户外运动体验。
教学设施新校区将拥有全面现代化的教学设施。
交互式智能教室新校区的教学楼将配置高科技交互式智能教室,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该设施可以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更加生动地与教授互动,提供最优质的学习环境。
实验室针对各类学科,新校区将拥有高水平的实验室设施。
在实验室方面,我们将引进最新的科技设备和工具,以支持学院的各项研究和教学工作。
信息技术设备新校区将使用最先进的信息技术设备来支持教学活动。
学生可以在校内的任何地方通过WIFI连接到学校的办公网络,这将有助于使教与学更加便捷高效。
功能分区为了最大程度地发挥新校区的效能,我们将对新校区进行进一步细分,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区分区域。
教学区教学区包括教学楼、实验室、图书馆和会议中心。
学生生活区学生生活区分为学生公寓区和生活区(包括餐厅、商店和娱乐场所)。
大型体育设施区大型体育设施区包括运动场、游泳池等。
其他新校区还包括一些需要人力管理的区域,例如校园保洁、校园安保等。
结论总的来说,新校区规划方案致力于提供最先进的教育设施和高品质的综合服务。
太原科技大学晋城校区规划及单体设计方案
1 项 目背 景
晋城 , 晋东南地 区一颗璀璨的明珠 ,9 5年建市 以来 , 18 经济迅
晋城市委党校 10 8 亩规 划用地 。规划用 地地 势西南 高 , 东北 低 , 猛发展 , 政治经济地位显著提升。太原科技 大学晋城校 区项 目的 地貌上属 于丘陵地带 , 用地范 围内北侧 5 0亩 , 形较为平 坦 , 0 地 南 建设正是实施晋城 “ 科教兴市” 战略的一项重大举 措 , 是建设 创新 西南侧 地势最 高。场地最大 高差达 3 0m。 型晋城 的必 须之举 , 于完善城市功能 , 对 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 提 侧用地地势起伏较大 , 用 地内有一 现状 排洪渠由西向东贯穿整个场地。 高城市 品质 , 促进晋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 展有着极其重 要的战略
・
6 ・ 4
第3 4卷 第 3 5期 2008年 12月
山 西 建 筑
S HANXI ARCHI TECTURE
V0. 4 No 3 13 . 5
De . 2 0 c 08
文章编号 :096 2 (0 8 3 —0 40 10 —8 5 2 0 )50 6 2
2 0 5 — 2. 0 0: 0 5
[ ] 汪乒章 . 筑美学[ . 5 建 M] 北京 : 民出版社 ,9 52 .2 人 18 :02 .
[] 蓝 6 滢. 对建 筑文化 的再 思考 [] 山西建 筑 ,0 6 3 ( ) J. 2 0 ,2 2 :
5 —6 55 .
Cu t r lr p e e t to fa intChi e e a c tc u e lu a e r s n a in o nce n s r hie t r
太 原 科 技 大 学 晋城 校 区规 划 及 单体 设 计 方案
山西大学新校规划
太原市规划局于10月18日对外公布了山西大学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方案,具体规划如下:规划范围规划范围北起学府街东延(道路红线40米),南至南中环街东延(道路红线50米);西起规划次干路(道路红线30米),东至规划次干路(道路红线40米),总用地面积为191.23公顷, 净用地面积为180.29公顷。
规划规模(一)用地规模总用地191.23公顷,净用地180.29公顷(其中教育科研用地面积为133.34公顷,一期为100公顷)。
(二)学生规模结合规划地块用地规模以及相关主管部门关于山西大学办学规模的批复,山西大学办学总规模为35000人,东山新校区学生规模约为25000人。
用地规划(一)教育科研用地规划规划教育科研用地面积为133.34公顷。
其中,一期为100公顷,二期为33.34公顷。
(二)水域用地规划根据《太原市防洪设施专项规划》,在山西大学选址北部规划南坪头水库,用地面积21.09公顷。
(三)公园绿地规划结合南坪头水库,在其东侧和南侧的建设用地内规划南坪头公园,用地面积10.96公顷。
(四)防护绿地规划根据天然气管线和成品油管线的改线方案,沿规划范围西侧的次干路规划40米绿化防护隔离带,用地面积为4.88公顷。
(五)农林用地规划在规划范围北部的建设用地之外,规划四处农林用地,结合南坪头公园形成独特的自然景色。
农林用地面积为10.02公顷。
道路交通规划道路系统由城市主干路、城市次干路构成,规划道路用地共为10.94公顷。
1.城市主干路南中环街东延:东西向规划主干路(规划红线50米)。
2.城市次干路学府街东延:东西向规划次干路(规划红线40米)。
西侧次干路一:南北向规划次干路(规划红线30米)。
东侧次干路二:南北向规划次干路(规划红线40米)。
公用设施规划规划将现状110KV薛马线改线,改线线型由规划部门和供电主管部门进一步确定。
在未改线之前,须在高压线两侧各控制16米保护区范围。
将现状天然气和成品油管线改线,规划范围内改至西侧城市次干路旁的绿化防护隔离带中。
榆次大学城(山西高校新校区)周边区域详细规划公示,大学城将会越来越好!
榆次大学城(山西高校新校区)周边区域详细规划公示,大学城将会越来越好!山西省高校新校区周边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批前公示为促进山西省高校新校区周边区域的合理开发和建设,适应城市发展和人民现代生活需要,特制定本规划。
本规划范围北起太旧高速公路,南至文华街,西靠石太铁路,东接环城东路。
规划面积27.48平方公里。
规划本片区人口规模为19万人。
规划定位1、发展定位以理工医科院校和综合性科研院校为主,以构建区域创新系统为目标,以教育和服务功能为核心,以有机联系网络为基础,通过高校新校区建设促进文化交流与创意迸发,形成新的科技创新中心。
2、地区定位高校新校区是太原都市圈发展的重要功能组成,是太榆同城化的重要抓手,是太原都市区产业提升、经济增长的科技智库、创意基地。
3、形象定位高校新校区位于太原都市区的中心位置,代表了都市圈未来的文化、生态、科技发展方向,规划从形象上就树立了其“文化之心、绿色之心、未来之心”三结合的形象定位。
功能结构为:“一核带八片,四廊皆通绿”。
“一核”:是指规划区域内的主要发展核心,即高校新校区。
“八片”:是指围绕高校新校区形成的一片高校配套服务片区;结合城中村提质改造、搬迁安置形成的三片生活功能组团;高校新校区西侧的湿地公园组团以及两个外围功能组团。
“四廊”:是指依托现状沟壑、水渠及其绿化打造的四条贯穿全区的生态廊道。
行政办公及商业金融用地规划行政办公用地及商业金融用地规划主要布置于魏榆路、定阳路、中都北路、环城北路等主干道两侧。
片区内以中小型的行政办公和商业金融建筑为主,建筑现代大气,以文化或博学等为主题,强化氛围,提高品质。
同时片区内另外安排了超市及市场用地,建议重点配建部分开敞性活动空间。
教育设施用地规划(一)高等教育本片区高等教育用地主要是高校新校区。
由于片区内大学园区的建设,使得大多高校入驻本区域,成为本区域的主要发展极核。
(二)中学本片区共规划中学四所:1.保留现状一所,位于环城北路以北、王杜路以西,占地面积为3.88平米。
太原科技大学新校区
太原科技大学新校区太原科技大学是位于中国山西省太原市的一所综合性工科大学,于1958年建立,是山西省人民政府牵头创办的本科高校。
学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02年,最初成立为“平阳铺煤矿学堂”,是山西省最早的高等职业教育机构之一。
经过数十年的快速发展和壮大,太原科技大学于2015年开始筹建新校区,并于2019年正式投入使用。
新校区位于太原市晋源区,占地面积约1500亩,是太原科技大学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新校区的规划和设计从学校发展的长远目标出发,力求打造一个现代化、绿色、宜居的校园环境。
校园内设有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行政办公楼、体育馆等各类教学和生活设施,为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
新校区的教学楼和实验楼是学校的核心区域,采用现代化的建筑设计和先进的教学设备。
教学楼配备了多媒体教室、实验室、计算机实验室等先进设施,为师生提供了优质的教学环境。
实验楼则配备了各类先进仪器和设备,支持学校的科学研究和实验教学。
新校区的图书馆是学生学习和阅读的重要场所,它集合了海量的图书、期刊和电子资源,并提供了先进的图书馆管理系统。
学生可以通过图书馆网站进行资源查询和借阅,同时图书馆还提供了开放式学习和研究空间,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行政办公楼是学校行政管理和教职员工工作的地方,配备了现代化的办公设施和会议室。
通过科学的规划和组织,行政办公楼能够高效地管理学校的日常行政事务,提供良好的服务和支持。
新校区的体育馆是学校体育活动和体育课程的场所,提供了先进的体育设施和设备。
学生可以在体育馆进行各类体育锻炼和比赛,提升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
除了教学和生活设施,太原科技大学新校区还注重绿化环境和生态建设。
校园内种植了大量的树木和花草,形成了独特的景观效果。
同时,学校还注重垃圾分类和资源利用,积极推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作为一所综合性工科大学,太原科技大学在新校区的建设中注重学科交叉和创新能力培养。
学校鼓励学生参与各类学科竞赛和科研项目,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师院东门拆迁具体规划方案
师院东门拆迁具体规划方案引言师院东门拆迁工程是为了解决当前师院东门区域交通压力过大、道路拥挤严重的问题,进一步改善交通环境,提高人民群众出行的便利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师院东门拆迁的具体规划方案。
1. 工程背景师院东门位于市中心区域,是市内一处重要的交通枢纽。
随着城市发展和师院规模扩大,师生和市民对东门交通的需求日益增长,师院东门交通压力越来越大。
现有道路拥堵,交通效率低下,已经成为制约师院发展和市民出行的瓶颈。
2. 目标与原则目标- 缓解师院东门区域交通拥堵状况,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构建便利的交通网络,提升市民、师生出行的便捷性;- 平衡交通与环境的关系,营造舒适、安全的交通环境。
原则- 按照可行性和可行性研究的指导方针,提出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 引入现代化交通管理技术,提高交通调度效率;- 尽量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注重生态保护。
3. 具体规划方案3.1 道路改建与拓宽将师院东门交叉口至东门广场路段进行改建和拓宽,增设行车道和人行道,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新建自行车道和公交专用道,便捷非机动车和公共交通工具的通行。
3.2 交通信号灯优化对师院东门交叉口及周边道路进行交通信号灯优化设置,通过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根据实时交通状况进行信号调控,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3.3 建设地下停车场在师院东门周边适当区域,建设地下停车场,提供充足的停车位,解决停车难问题。
同时,结合停车场建设,增设停车场引导标识,提高停车引导效果,减少交通紊乱。
3.4 构建步行街区在师院东门周边适当范围内,规划步行街区,打造宜步行、宜停留的环境。
绿化美化步行街区,设置休闲座椅和公共设施,提供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
3.5 文化街区建设在步行街区的基础上,结合师院文化特色,打造文化街区。
引入文化艺术元素,丰富周边的文化氛围。
设置文化广场、艺术展览馆等公共设施,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吸引市民和游客前来参观和体验。
3.6 新建公交站点和出租车停靠点根据交通需求和市民出行特点,增设师院东门附近的公交站点和出租车停靠点。
太原科技大学新校区规划
规划展示您的当前位置: >>>>正文校园规划设计情况介绍点击: 3127太原科技大学于2012年9月25日通过招标委托同济大学设计院进行新老校区规划设计;新老校区位于西中环窊流段东西两侧..一、规划设计依据1.建设部、国家计委、国家教委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建标1992245号2.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教发20042号3.山西省教育厅关于太原科技大学办学规模的批复晋教发20157号..4.太原市政府关于〈窊流东社片区局部太原科技大学新校区用地控制性规划方案〉的批复并政函2011130号5.国家及地方其它有关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法规和规章..二、规划原则1.新老校区按历史科大、特色科大、现代科大三大板块进行布局..2.校园整体规划体现学校的办学定位;体现学校发展的文化积淀..注重科技、自然、人文、历史、文化、特色相结合;节能型校园、环保型校园、数字化校园相统一..3.以人为本;建设适合学生心理特点和行为特征的校园环境;能引导和影响学生产生积极向上的行为;营造舒适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能给人们带来情感支持与心理满足..4.整体体现简洁大气、主次分明、脉络清晰、疏密有致的布局特色..5.建筑追求现代、简洁;明快;协调..简洁中有风格;形态上和谐;富有层次感;饰以统一的标志;在统一中有变化;体现教育、文化品位..6.建筑的造型体现厚重、大气的特征;注重北方建筑的特点;将办学特色与区域经济社会、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三、规划目标:1. 新老共生校园新老校园有机衔接;合理进行学科布局;突出历史科大、特色科大、现代科大三大主题模块;既达成功能互补;又体现整体效应;展现学校多远融合、兼容并蓄的气质..2. 交流共享校园学术共享;促进学科集群发展;院落空间;构建多层次社交场所..3. 特色人本校园注重校园文化精神的传承和延续;强化装备制造学科的个性特色;创造厚重大气的整体建筑风貌与独具魅力的形象气质..以人为本;塑造人性化空间尺度..4. 绿色生态校园基于多元和谐理念;有机组合校园内绿地、水系、广场、庭院、步道等充满情趣的开放空间;形成不同级别、不同规模、不同形式、不同围合度、层次丰富的外部空间体系..5. 可持续发展校园节能环保;建设低碳的生态型校园;精明增长;保证学校可持续的自然发展..四、规划结构与布局1. 规划结构1两大片——两校区总体“簇群”式布局:“两大片”即以西中环高速公路原窊流路为界划分的老校区与新校区..规划在总体布局上采用“簇群”式布局方式;利用西中环高速路分隔成新老两块校区;各自校区都具有教学;生活;体育等功能;校方在学科集群建设方面也做了很好的分区规划..老校区位于西中环高速公路原窊流路以东;总用地面积 25.20 万平方米..老校区重点建设传统特色学科;提升服务重型装备制造产业转型升级能力;新校区位于西中环高速公路原窊流路以西;总用地面积 43.21 万平方米..新校区倾力打造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和“智库”平台;助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在此基础上;形成以工科为主体、文理科为两翼、多学科综合与协调发展的格局..2一整体——新校区“功能集中”式布局:太原科技大学新校区用地由四块自然用地组成;同时又被漪汾街、倒渣东路十字交叉穿越分为四块..道路红线与用地红线没有关联;规划用地面积十分紧张..考虑到科大学科建设长期弹性发展的可能..现阶段;科大的教学科研既涵盖特色核心学科;又有新兴学科;其教学科研规模一直在持续发展变化;这也导致了每个学院、学科的学生数也在不断变化..为使学校在未来发展中具有灵活性和变通性;为利于学校弹性发展;在新校区的规划布局上采用了经典的传统模式——“功能集中”式布局;即将教学区、行政办公区、生活区、体育运动区这四大区集中布局..为解决“新校区各地块间车辆穿越漪汾街;干扰城市交通”的问题;在新校区四个地块的主入口附近;设置下穿隧道出入口;设 8 米双车道隧道;下穿漪汾街;使得漪汾街南北两侧相对地块可直接利用下穿隧道连通;同时;将倒渣东路两侧地块车行次入口相对设置;将新校区四个地块的车行系统相连接环通;形成地块间的环路..至此;新校区间车辆通行可在不干扰城市交通的情况下自成一体;便捷通达..为解决“学生穿越规划市政道路”的问题;在规划设计中;于漪汾街南北地块校园人流较为密集的场所附近设置地下通道口部;在地下规划设置穿越漪汾街的地下通道..地下通道内设置文化廊等艺术设施;在地下通道口部附近设置小型商品售卖点;小型咖啡吧等休闲区域;以吸引学生人流通行.. 同时在在学生食堂 I 与公共教学楼之间架设过街人行天桥;以分散地下通道的人流..该天桥在漪汾街道路两侧有楼梯可直接从室外进入;也可以直达公共教学楼和学生食堂内部;有效的解决了学生横穿漪汾街的问题..考虑到倒渣东路在南端西山支线铁路处截止;是一条尽端路;因此;在新校区中部车流较少;考虑在未来建设中与交通部门协商;于东西四个两两相对的车行次入口附近设置红绿灯及人行横道线..作为东西两个组团的主要人行交通联系方式..3四纵轴:四条南北向景观轴;平行布置..最东侧为老校区景观轴;从南向北串联图书馆、行政综合楼、教学实验综合楼、科大历史纪念园等标志性建筑及空间..由东向西第二条景观轴为新校区线材厂地块景观轴;由南向北将科研中心、图书馆及周边学院楼串联为一个整体..从交通上设有地下通道联结南北..统领南北两个地块..由东向西第三条景观轴为倒渣东路沿线休憩广场;成为新校区中间的重要休闲绿带..从交通上设有地下通道联结南北..最西侧的轴线为南社地块景观轴;以一条南北向景观轴贯穿整个用地;一条联系南北的校内车行主干道设置其中;两侧分别设有步行道;由北至南依次设置各主要建筑及场地:共教学楼群、后勤公共服务平台、体育场、学生食堂 I、风雨操场等主入口广场;用这一条轴把整个用地的功能串联起来..同时在各主入口广场之间;间隔布置绿化景观;又使其成为一条生态绿轴;辐射整个地块..交通上设有人行天桥联结南北..4双核:即位于新老校区核心位置的两个公共资源共享区:老校区的公共资源共享区南北向布局;由图书馆、行政综合楼、教学实验综合楼以及系列广场和绿地组成;形成层次丰富的空间序列..新校区的公共资源共享区主要包括师生使用频率最高的图书馆、行政楼、协同中心等公共性建筑;位于两条东西向联系轴之间;与周边功能区联系便捷..未来漪汾街建成后;公共资源区将成为道路沿线展现新校区形象的标志性建筑群..2. 功能布局:1教学区——老校区图书馆及新校区图书馆:老校区图书馆位于南北空间轴线南端;予以保留..新校区图书馆设置图书馆、网络信息中心、学术交流中心等综合功能;安排在东西向步行轴线与南北向空间轴线交汇点;位居整个新校区的核心部位..图书馆作为学校标志性建筑之一;总高10层;整体呈方形形态;周边围合绿化广场;其形象与装备制造业稳重、大气的气质吻合..——公共教学楼群:老校区以 16 层的教学实验综合楼为主要的公共教学场所;保留 11 号教学楼和 18 号教学楼;同时在中心广场东侧新建 L 型教学实验楼;满足老校区公共教学要求..新校区的公共教学楼位于漪汾街以北地块东侧;“日”字型布局;形成围合式组团;围合出有利于交流共享的庭院空间..——实验实训中心老校区基础实验安排在 16 层的教学实验综合楼;并在其东侧新建实验楼以满足基础实验的要求;与保留的金工车间、工程培训中心一同成为老校区的实验实训中心..各专业实验空间及实训基地与学院教学楼组合设置..新校区的实验实训中心是图书馆东北侧的实践教学楼..同时;各专业实验实训基地与各专业学院教学楼组合设置..——专业学院与专业实验室:本设计在新校区安排了应用科学学院、电子信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外语学院、环境与安全学院、人文社科学院、法学院、外语学院、艺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部、经济与管理学院等 11 个学院..规划首先根据学科的相似性;将相关或相近的专业学院组合为 4 个群落..每个学科组团均采用围合式建筑布局;并混合设置、教学、实验、研究、办公等综合功能;同时布置了科研中心;形成“教实结合、产学研一体化”的学术共享功能区..2行政办公区:老校区的校级别办公设置于行政综合楼;其西侧的礼堂也予以保留..老校区校门北侧新建学校档案研究中心;形成这个老校区行政办公区..新校区文法教学楼设置于图书馆的东南侧;靠近西中环和老校区;便于对外联络..3生活区:——学生公寓及生活服务设施老校区保留校内 8 号、10 号学生公寓;并在老校区东南角、主环路外侧加建 L 型 13层学生公寓楼..在老校区东面的外环路西侧;南北各建一个食堂..另在新建 L 型 13 层学生公寓楼东侧;增设学生活动中心;内含浴室..新校区学生公寓集中在西南角南社南地块及南侧窊流地块;与其北侧的、东侧两个食堂形成新校区学生生活区..新老校区的新建食堂均考虑节能环保要求;设置太阳能系统;并在各地块设置中水处理系统..4体育运动区:——体育馆与风雨操场老校区体育场地块的现状体育馆予以保留..为避免重复建设;新校区不再另设体育馆;而是将风雨操场与浴室锅炉房相结合;作为学生休闲生活的一部分;设置于新校区西南侧学生生活区内..——室外运动场老校区体育场地块的 400 米田径场及篮排球、网球场均予以保留..新校区于窊流地快科研中心南侧设置篮球场;同时在南社地块西北侧沿街;配备 400米标准田径场;与其南侧风雨操场结合;便于生活区的学生就近使用..——后勤服务用房后勤服务主要包括:收发室、门卫、配电房、仓库、锅炉房、维修、车库、水泵、消防水池、调压站、热力站等附属用房.. 我们在新校区南社地块北侧;公共教学楼北面;设置后勤公共服务平台;主要用于事务办理及后勤办公..其余附属用房则在校区内分散布置..五、绿化景观设计1. 景观体系设计强调“景观生态网络”的建构..整体绿化结构以生态“绿色轴线”为核心..通过贯穿南北的绿化走廊向四周渗透与延伸;形成网络状绿化体系..充分考虑到太原的气候特点;通过点、线、面结合的绿化体系;选用常绿、针叶乔木和灌木、花草;以营造自然、清新宜人的校园环境..1核心景观带:新校区核心景观带位于新校区中部;沿图书馆到科研中心;南北向展开..老校区核心景观带位于老校区中部;由北向南沿一系列广场及主要建筑;最后穿过历史科大纪念园;止于体育广场..2沿街绿带:沿街绿带位于位于市政道路侧校园沿街;并与核心景观带共同组成完整的绿地系统..沿街绿带不但是城市与校园之间的绿色缓冲区;同时容纳步行交通、休闲观景、交流共享等多重活动;场景丰富;充满活力..3院落绿地校园内各个功能组团通过建筑围合或半围合;形成组团级的办公共办私密院落绿地..院落绿地作为师生最佳的共享交流空间;重点强调场所感与归属感;注重室内外空间的穿插与灰空间的构建;并力求创造恬静精致的氛围..2. 景观轴线——“四纵”:四条南北向景观轴;平行布置..最东侧为老校区景观轴;从南向北串联图书馆、行政综合楼、教学实验综合楼、科大历史纪念园等标志性建筑及空间..由东向西第二条景观轴为新校区线材厂地块景观轴;由南向北将科研中心、图书馆及周边学院楼串联为一个整体..统领南北两个地块..由东向西第三条景观轴为倒渣东路沿线休憩广场;成为新校区中间的重要休闲绿带..最西侧的轴线为南社地块景观轴;以一条南北向景观轴贯穿整个用地;一条联系南北的校内车行主干道设置其中;两侧分别设有步行道;由北至南依次设置各主要建筑及场地:公共教学楼群、后勤公共服务平台、体育场、学生食堂 I、风雨操场等主入口广场;用这一条轴把整个用地的功能串联起来..同时在各主入口广场之间;间隔布置绿化景观;又使其成为一条生态绿轴;辐射整个地块..3. 绿化设计规划建设中遵循地带性原理及适地适树原则;充分利用优良乡土树种;并引用取得成功的外来优良树种;特别是彩色树种的规模化引种与选用;选择稳定性好;抗病虫害能力强的树种;以丰富与稳定多样化的森林群落和形成特色化丛林风景..1尊重现状根据绿地范围内的土壤和区域功能特征;合理确定结构和分区;将人工生态景观与原生生态景观有机结合;并按照林木种植、生长、养护管理所需要的条件;对现状进行适当的地形整理..2适地适树树种规划上;选择能够适应当地生态条件地树木;以乡土树种为主;兼顾多样性的需要;种植能够适应本地生长条件的外来植物;以彩色植被为主..这样既能有利保证树木良好的生长态势;也能最大程度的减少树木养护的成本..3功能优化综合考虑绿地的生态功能、文化功能、游憩功能;科学合理的进行景观功能分区和植物群落规划设计;既能充分展示现代人的生态理念和自然生态观;也有利于后期的经营管理维护..4景观多样在功能分区、结构布局、生境类型、群落组合等方面塑造多样化的景观空间;规划设计以人为本;方便舒适;做到“林园相映;林水相依、林路相联”体现自然特色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意境..六、建筑布局与形态1、总体建筑形态与风格采用了新老对比共生的设计手法;在老校区规划中注重历史文化的挖掘与传承;将老校区的各个时期的历史建筑作为重要地标建筑节点加以烘托;又设置了历史科大纪念园等具有纪念意义的空间节点..在新校区规划中;主要以现代建筑为主;在建筑形态和立面意向上;注重厚实、稳重、有力、工业化的风格;以突出科大以“重大技术装备”领域学科为特色的特点;并且与科大“负重奋进;笃行求实”的校训所表达的意蕴相吻合..2、建筑空间组合在空间组织上强调学科的交叉和发展;采用院落式布局..建筑间的庭院、平台、连廊为师生提供了多层次交往空间..教学楼组群相对集中;能在同一建筑群内实现多种教学活动以及师生的日常交流..建筑主体平面呈南北向布置;南向布置教室;北向布置各类附属用房;形成具有半开放式的交流空间..校园主要建筑群具有类似的空间单元特征;形成自身的显着特征..大部分的建筑控制在五、六层高;使之充分满足教学活动的特点并有利于增强人们户外活动的频率..建筑群体呼应场地;学生宿舍南北向布置;整齐统一;在立面处理上;力求简洁大方;营造一个温馨的生活氛围.. 图文信息中心作为新校区的标志性建筑;现代、简约;建筑极具雕塑感和整体感..3、建筑色彩和细节建筑设计追求现代简约、开放灵活;色调以橘红色为主;结合白色色的穿插体量所形成富于雕塑感的建筑;通过面砖和玻璃组成富有质感变化的墙体;创造出独具特色、富于现代感和人文气息的建筑群体;犹如乐谱上跳动的音符;活泼而富有旋律;灵活而充满畅想..建筑细节应是含蓄内敛、古朴淡雅、愈久弥新..因此;在选材上采用橘红色毛面面砖、素钢与玻璃;使其成为校园历史永恒的见证..4、有文化特点的建筑空间——围合式院落校园是满载难忘岁月的载体;用现代的手法演绎传统的校园空间;体现了校园的文化氛围..新校区建筑空间延续中国传统建筑的空间布局精髓;各建筑组群均以围合或半围合手法形成开放的建筑院落;使各个建筑空间具有强烈的归属感与领域感----即“场所”精神..七、规划设计指标总建筑密度19%;总容积率0.89;绿化率34.3%;机动车停车位1271个;非机动车停车位18000个..八、建设规模南社部分:南社部分主要由食堂及后勤用房、教学楼、风雨操场以及体育场三大块组成..南社项目建设指标一览表线材厂部分:线材厂部分由图书馆和专业教学楼组成..线材厂项目建设指标一览表窊流部分:窊流部分建设内容为科研楼、食堂、宿舍..窊流项目建设指标一览表中国·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窊流路66号邮编:030024。
太原科技大学晋城校区规划及单体设计方案
太原科技大学晋城校区规划及单体设计方案
王威
【期刊名称】《山西建筑》
【年(卷),期】2008(034)035
【摘要】针对太原科技大学晋城校区的主要规划设计构思进行阐述,提出了优化结构、弹性发展、生态规划的设计手法,在创造校区整体环境特色、完善校区功能设施等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总页数】2页(P64-65)
【作者】王威
【作者单位】山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山西太原 030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244
【相关文献】
1.对高等院校建筑规划设计的认识和探讨——以太原科技大学晋城校区规划设计为例 [J], 张鑫灏;牛东伟
2.普通高校大学生篮球爱好者运动损伤状况及预防策略分析r——以太原科技大学晋城校区为例 [J], 陈忠锋
3.中学校区规划建筑设计方案--以城南中学校区规划建筑设计方案为例 [J], 程晓玲;范君亮
4.普通高校大学生篮球爱好者运动损伤状况及预防策略分析——以太原科技大学晋城校区为例 [J], 陈忠锋;
5.《太原科技大学学报》太原科技大学新能源开发与应用课题组介绍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太原东山分校规划方案
太原东山分校规划方案前言太原市政府为了打造城市教育新亮点,决定兴建太原东山分校。
本文将详细介绍该校规划方案。
建筑设计与布局整体规划布局太原东山分校的总建筑面积约为10万平方米,占地面积约为30亩。
校园建筑分为教学楼、实验楼、宿舍楼、食堂、图书馆、篮球场等。
整个校园布局在建筑安全和环保节能的基础上,注重校园空间尺度的平衡、通透、协调和绿化系统的构建,让校园生态和谐、舒适。
教学楼设计教学楼是太原东山分校最主要的建筑,其建筑风格深受当地文化影响。
教学楼设计紧密结合学科特性,优化结构、美化立面,并且精心配置了齐全的教学设施和先进的教学技术设备,以满足全天候的教学需求。
实验楼设计实验楼依照国家实验室的标准建造,整个楼房机房设置、平面布局、功能区域划分等均按照实验室的要求进行设计,以满足学生的实验需要。
同时,实验楼还配备有一个国家级的微生物定点实验室,能够为学生和教师提供良好的科学研究条件。
宿舍楼设计宿舍楼紧邻教学楼和实验楼,以便于学生及时赶到教学区域或是实验区域。
宿舍楼设计中,科学利用了校园绿化带、停车场和校园广场等,充分利用空间,坚持行人优先、绿化和环保的理念,为学生打造温馨的家。
图书馆设计太原东山分校图书馆采用现代化的设计理念,将传统的阅览文化与现代的数字资源相结合。
整个建筑结构在业务功能布局上体现了“全球阅览,互联网资源”的原则。
图书馆建筑保持中西结合的特性,以便于学生及老师的使用。
食堂设计太原东山分校的食堂是一个多功能的建筑,分为就餐区、休闲区、健身区、美食区等。
食堂装饰以本地风味美食为主题,为学生提供健康饮食和优美的用餐环境。
篮球场设计校园篮球场拥有标准的比赛场地,同时也配有多功能休息区,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了充足的休闲娱乐场所。
环保建设太原市政府秉承保护环境的理念,在校园建设中注重环境保护,遵循环保、松土、植树的原则,采用轻钢结构、颗粒板材等新型建材,减少施工工期和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在建筑物的设计中,注重节能减排,减少对全球变暖的影响,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推荐-太原科技大学新校区线材厂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精品
太原科技大学新校区(线材厂)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公示版)山西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国环评证甲字第1301号二〇一四年十月目录1 总论 (1)1.1项目背景及任务由来 (1)1.2编制依据 (2)1.3评价目的 (5)1.4评价重点及评价时段 (5)1.5评价等级 (6)1.6环境功能区划与评价标准 (7)1.7环境保护目标 (9)2 自然与社会环境概况 (10)2.1项目地理位置 (10)2.2自然环境 (10)2.3社会环境状况 (10)3 工程分析 (11)3.1太原科技大学介绍 (11)3.2建设项目概况 (15)3.3总体布局与功能分区 (16)3.4主要建设内容 (18)3.5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28)3.6项目的节能节水分析 (34)4 环境影响识别与评价因子筛选 (36)4.1环境影响因素识别 (36)4.2评价因子筛选 (37)5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38)5.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38)5.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 (38)5.3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 (38)5.4声环境质量现状 (38)5.5生态环境现状 (38)6 环境空气影响分析与评价 (39)6.1施工期环境空气影响分析与评价 (39)6.2运营期环境空气影响分析与评价 (42)7 水环境与固体废物影响分析 (47)7.1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 (47)7.2地下水影响分析 (48)7.3固体废物影响分析 (51)8 声环境影响分析 (53)8.1施工期声环境影响分析 (53)8.2运营期声环境影响分析 (55)9 生态适宜性评价 (62)9.1生态适宜性指标体系 (62)9.2生态适宜性分析 (64)10 公众参与 (66)10.1公众参与的时间、方式和范围 (66)10.2公众参与统计结果 (68)10.3参加公众参与人员提出的建议和要求 (70)10.4公众意见的落实 (70)10.5公众参与结论 (70)11 选址可行性分析 (71)11.1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 (71)11.2规划符合性分析 (71)11.3选址的环境敏感性分析 (71)11.4环境影响的可接受性分析 (71)11.5公众参与的认同性分析 (73)11.6小结 (73)12 环境保护措施及技术经济论证 (74)12.1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技术经济论证 (74)12.2运营期污染防治措施技术经济论证 (77)12.3污染防治措施汇总及环保投资估算 (80)13 总量控制 (82)14 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83)14.1环境管理计划 (83)14.2环境监理 (85)14.3环境监测 (86)14.4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内容 (87)15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88)15.1环保总投资估算 (88)15.2环境效益分析 (88)15.3社会效益分析 (88)16 评价结论 (89)16.1结论 (89)16.2项目建设的环境可行性总结论 (92)附件1、委托书。
太原科技大学山西财经大学校史馆观后感
太原科技大学山西财经大学校史馆观后感今天是个不同寻常的日子,参观了xx科技大学xx财经大学校史馆。
刚进入馆内,映入眼帘的是学校新校区的规划设计图,虽然后来建设的有些出入,但看起来还是那么熟悉,这是x园,对面是x园,还有那是图书馆,再往前走,就是垂地的大幅介
绍,想一张气势恢宏的国宝级的长画,上面书写着我们学校的历史,最经典的要数那首长诗,她概括了我们学校长达半个世纪的历史,婉转而又雄伟,接着就是学校各个时期的发展状态,包括三次变革,尤其是第一次,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我们学校发展举步维艰,条件艰苦,可想我们今天这么好的条件和环境来之不易,宜当忆苦思甜,发奋图强!第二阶段学校仍然面对很多棘手的问题和一系列苦难,但在学校领导以及师生的努力下,我们都一一克服了,我们坚强地走过了那殷艰难而又辉煌的岁月。
到了第三阶段,学校喜讯连连,更名为xx财经大学,被定为xxx工程,本科教学质量逐步提升,声誉响彻神州,为祖国培养了一批有一批的经管
人才,为祖国的大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参观完校史馆,我内心汹涌澎湃,我为自己能在这样的一个学校学习而感到自豪!同时,我暗暗发誓:我要为校争光,要成为校史馆名人录上的人物,今天我以财大为荣,明天财大以我为荣!加油,财大学子,加油,财大--我的母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原科技大学新校区规划规划展示您的当前位置: >>>>正文校园规划设计情况介绍? ??(点击: 3127)太原科技大学于2012年9月25日通过招标委托同济大学设计院进行新老校区规划设计,新老校区位于西中环(窊流段)东西两侧。
一、规划设计依据1.建设部、国家计委、国家教委《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建标(1992)245号]2.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教发[2004]2号3.山西省教育厅《关于太原科技大学办学规模的批复》晋教发[2015]7号。
4.太原市政府《关于〈窊流东社片区局部(太原科技大学新校区)用地控制性规划方案〉的批复》并政函【2011】130号5.国家及地方其它有关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法规和规章。
二、规划原则1.新老校区按历史科大、特色科大、现代科大三大板块进行布局。
2.校园整体规划体现学校的办学定位,体现学校发展的文化积淀。
注重科技、自然、人文、历史、文化、特色相结合,节能型校园、环保型校园、数字化校园相统一。
3.以人为本,建设适合学生心理特点和行为特征的校园环境,能引导和影响学生产生积极向上的行为,营造舒适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能给人们带来情感支持与心理满足。
4.整体体现简洁大气、主次分明、脉络清晰、疏密有致的布局特色。
5.建筑追求现代、简洁,明快,协调。
简洁中有风格,形态上和谐,富有层次感,饰以统一的标志,在统一中有变化,体现教育、文化品位。
6.建筑的造型体现厚重、大气的特征,注重北方建筑的特点,将办学特色与区域经济社会、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三、规划目标:1. 新老共生校园新老校园有机衔接,合理进行学科布局,突出历史科大、特色科大、现代科大三大主题模块,既达成功能互补,又体现整体效应,展现学校多远融合、兼容并蓄的气质。
2. 交流共享校园学术共享,促进学科集群发展;院落空间,构建多层次社交场所。
3. 特色人本校园注重校园文化精神的传承和延续,强化装备制造学科的个性特色,创造厚重大气的整体建筑风貌与独具魅力的形象气质。
以人为本,塑造人性化空间尺度。
4. 绿色生态校园基于多元和谐理念,有机组合校园内绿地、水系、广场、庭院、步道等充满情趣的开放空间,形成不同级别、不同规模、不同形式、不同围合度、层次丰富的外部空间体系。
5. 可持续发展校园节能环保,建设低碳的生态型校园;精明增长,保证学校可持续的自然发展。
四、规划结构与布局1. 规划结构(1)两大片——两校区总体“簇群”式布局:“两大片”即以西中环高速公路(原窊流路)为界划分的老校区与新校区。
规划在总体布局上采用“簇群”式布局方式,利用西中环高速路分隔成新老两块校区,各自校区都具有教学,生活,体育等功能,校方在学科集群建设方面也做了很好的分区规划。
老校区位于西中环高速公路(原窊流路)以东,总用地面积 25.20 万平方米。
老校区重点建设传统特色学科,提升服务重型装备制造产业转型升级能力;新校区位于西中环高速公路(原窊流路)以西,总用地面积43.21 万平方米。
新校区倾力打造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和“智库”平台,助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在此基础上,形成以工科为主体、文理科为两翼、多学科综合与协调发展的格局。
(2)一整体——新校区“功能集中”式布局:太原科技大学新校区用地由四块自然用地组成,同时又被漪汾街、倒渣东路十字交叉穿越分为四块。
道路红线与用地红线没有关联,规划用地面积十分紧张。
考虑到科大学科建设长期弹性发展的可能。
现阶段,科大的教学科研既涵盖特色核心学科,又有新兴学科,其教学科研规模一直在持续发展变化,这也导致了每个学院、学科的学生数也在不断变化。
为使学校在未来发展中具有灵活性和变通性,为利于学校弹性发展,在新校区的规划布局上采用了经典的传统模式——“功能集中”式布局,即将教学区、行政办公区、生活区、体育运动区这四大区集中布局。
为解决“新校区各地块间车辆穿越漪汾街,干扰城市交通”的问题,在新校区四个地块的主入口附近,设置下穿隧道出入口,设 8 米双车道隧道,下穿漪汾街,使得漪汾街南北两侧相对地块可直接利用下穿隧道连通,同时,将倒渣东路两侧地块车行次入口相对设置,将新校区四个地块的车行系统相连接环通,形成地块间的环路。
至此,新校区间车辆通行可在不干扰城市交通的情况下自成一体,便捷通达。
为解决“学生穿越规划市政道路”的问题,在规划设计中,于漪汾街南北地块校园人流较为密集的场所附近设置地下通道口部,在地下规划设置穿越漪汾街的地下通道。
地下通道内设置文化廊等艺术设施,在地下通道口部附近设置小型商品售卖点,小型咖啡吧等休闲区域,以吸引学生人流通行。
同时在在学生食堂 I 与公共教学楼之间架设过街人行天桥,以分散地下通道的人流。
该天桥在漪汾街道路两侧有楼梯可直接从室外进入,也可以直达公共教学楼和学生食堂内部,有效的解决了学生横穿漪汾街的问题。
考虑到倒渣东路在南端西山支线铁路处截止,是一条尽端路,因此,在新校区中部车流较少,考虑在未来建设中与交通部门协商,于东西四个两两相对的车行次入口附近设置红绿灯及人行横道线。
作为东西两个组团的主要人行交通联系方式。
(3)四纵轴:四条南北向景观轴,平行布置。
最东侧为老校区景观轴,从南向北串联图书馆、行政综合楼、教学实验综合楼、科大历史纪念园等标志性建筑及空间。
由东向西第二条景观轴为新校区线材厂地块景观轴,由南向北将科研中心、图书馆及周边学院楼串联为一个整体。
从交通上设有地下通道联结南北。
统领南北两个地块。
由东向西第三条景观轴为倒渣东路沿线休憩广场,成为新校区中间的重要休闲绿带。
从交通上设有地下通道联结南北。
最西侧的轴线为南社地块景观轴,以一条南北向景观轴贯穿整个用地,一条联系南北的校内车行主干道设置其中,两侧分别设有步行道,由北至南依次设置各主要建筑及场地:共教学楼群、后勤公共服务平台、体育场、学生食堂 I、风雨操场等主入口广场,用这一条轴把整个用地的功能串联起来。
同时在各主入口广场之间,间隔布置绿化景观,又使其成为一条生态绿轴,辐射整个地块。
交通上设有人行天桥联结南北。
(4)双核:即位于新老校区核心位置的两个公共资源共享区:老校区的公共资源共享区南北向布局,由图书馆、行政综合楼、教学实验综合楼以及系列广场和绿地组成,形成层次丰富的空间序列。
新校区的公共资源共享区主要包括师生使用频率最高的图书馆、行政楼、协同中心等公共性建筑,位于两条东西向联系轴之间,与周边功能区联系便捷。
未来漪汾街建成后,公共资源区将成为道路沿线展现新校区形象的标志性建筑群。
2. 功能布局:(1)教学区——老校区图书馆及新校区图书馆:老校区图书馆位于南北空间轴线南端,予以保留。
新校区图书馆设置图书馆、网络信息中心、学术交流中心等综合功能,安排在东西向步行轴线与南北向空间轴线交汇点,位居整个新校区的核心部位。
图书馆作为学校标志性建筑之一,总高10层,整体呈方形形态,周边围合绿化广场,其形象与装备制造业稳重、大气的气质吻合。
——公共教学楼群:老校区以 16 层的教学实验综合楼为主要的公共教学场所,保留 11 号教学楼和 18 号教学楼,同时在中心广场东侧新建 L 型教学实验楼,满足老校区公共教学要求。
新校区的公共教学楼位于漪汾街以北地块东侧,“日”字型布局,形成围合式组团,围合出有利于交流共享的庭院空间。
——实验实训中心老校区基础实验安排在 16 层的教学实验综合楼,并在其东侧新建实验楼以满足基础实验的要求,与保留的金工车间、工程培训中心一同成为老校区的实验实训中心。
各专业实验空间及实训基地与学院教学楼组合设置。
新校区的实验实训中心是图书馆东北侧的实践教学楼。
同时,各专业实验实训基地与各专业学院教学楼组合设置。
——专业学院与专业实验室:本设计在新校区安排了应用科学学院、电子信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外语学院、环境与安全学院、人文社科学院、法学院、外语学院、艺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部、经济与管理学院等 11 个学院。
规划首先根据学科的相似性,将相关或相近的专业学院组合为 4 个群落。
每个学科组团均采用围合式建筑布局,并混合设置、教学、实验、研究、办公等综合功能,同时布置了科研中心,形成“教实结合、产学研一体化”的学术共享功能区。
(2)行政办公区:老校区的校级别办公设置于行政综合楼,其西侧的礼堂也予以保留。
老校区校门北侧新建学校档案研究中心,形成这个老校区行政办公区。
新校区文法教学楼设置于图书馆的东南侧,靠近西中环和老校区,便于对外联络。
(3)生活区:——学生公寓及生活服务设施老校区保留校内 8 号、10 号学生公寓,并在老校区东南角、主环路外侧加建 L 型 13层学生公寓楼。
在老校区东面的外环路西侧,南北各建一个食堂。
另在新建 L 型 13 层学生公寓楼东侧,增设学生活动中心,内含浴室。
新校区学生公寓集中在西南角南社南地块及南侧窊流地块,与其北侧的、东侧两个食堂形成新校区学生生活区。
新老校区的新建食堂均考虑节能环保要求,设置太阳能系统,并在各地块设置中水处理系统。
(4)体育运动区:——体育馆与风雨操场老校区体育场地块的现状体育馆予以保留。
为避免重复建设,新校区不再另设体育馆,而是将风雨操场与浴室锅炉房相结合,作为学生休闲生活的一部分,设置于新校区西南侧学生生活区内。
——室外运动场老校区体育场地块的 400 米田径场及篮排球、网球场均予以保留。
新校区于窊流地快科研中心南侧设置篮球场,同时在南社地块西北侧沿街,配备 400米标准田径场,与其南侧风雨操场结合,便于生活区的学生就近使用。
——后勤服务用房后勤服务主要包括:收发室、门卫、配电房、仓库、锅炉房、维修、车库、水泵、消防水池、调压站、热力站等附属用房。
我们在新校区南社地块北侧,公共教学楼北面,设置后勤公共服务平台,主要用于事务办理及后勤办公。
其余附属用房则在校区内分散布置。
五、绿化景观设计1. 景观体系设计强调“景观生态网络”的建构。
整体绿化结构以生态“绿色轴线”为核心。
通过贯穿南北的绿化走廊向四周渗透与延伸,形成网络状绿化体系。
充分考虑到太原的气候特点,通过点、线、面结合的绿化体系,选用常绿、针叶乔木和灌木、花草,以营造自然、清新宜人的校园环境。
(1)核心景观带:新校区核心景观带位于新校区中部,沿图书馆到科研中心,南北向展开。
老校区核心景观带位于老校区中部,由北向南沿一系列广场及主要建筑,最后穿过历史科大纪念园,止于体育广场。
(2)沿街绿带:沿街绿带位于位于市政道路侧校园沿街,并与核心景观带共同组成完整的绿地系统。
沿街绿带不但是城市与校园之间的绿色缓冲区,同时容纳步行交通、休闲观景、交流共享等多重活动,场景丰富,充满活力。
(3)院落绿地校园内各个功能组团通过建筑围合或半围合,形成组团级的办公共办私密院落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