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模电学习心得集
2024年模电学习心得(3篇)
2024年模电学习心得模拟电子技术学习心得一、引言模拟电子技术是现代电子技术的重要分支之一,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在我个人的学习过程中,我对模拟电子技术有着浓厚的兴趣,并努力深入学习和研究。
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实践,我深刻认识到模拟电子技术的重要性,并积累了一些学习心得,现在将与大家分享。
二、理论学习1. 基本原理的掌握模拟电子技术的学习首先要掌握其基本原理和基本电路。
对于模拟电路中的放大电路、滤波电路、振荡电路等,我们要理解其基本原理和特点,并学会运用基本电路进行分析和设计。
2. 整体把握在学习模拟电子技术时,要将各个知识点联系起来,形成整体框架。
只有将各个知识点的联系与共性找到,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模拟电子技术。
3. 多思考多实践模拟电子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光靠理论是远远不够的。
要通过多思考和多实践,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在实践中,我们会遇到各种问题和挑战,通过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才能真正地理解和掌握模拟电子技术。
三、实践应用1. 真实项目的参与在学习过程中,我经常参与一些实际项目,并运用模拟电子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参与项目,我不仅加深了对模拟电子技术的理解,还学会了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实验与仿真通过实验和仿真,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模拟电子技术。
实验是检验理论的真理性和实用性的重要手段,通过实验我们可以验证理论的正确性,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
仿真则是在计算机上进行模拟实验,可以帮助我们更方便地进行实验设计和参数调整。
3. 不断更新知识模拟电子技术的发展非常快,新的理论和技术层出不穷。
作为学习者,我们要时刻保持学习的状态,不断更新知识,紧跟技术的发展步伐。
可以通过阅读专业书籍、参加学术会议和研究项目等方式,保持对模拟电子技术的关注和研究。
四、心得体会通过学习模拟电子技术,我不仅对电子技术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还培养了问题解决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模拟电子技术的学习需要大量的实践和动手能力,通过实践和思考,我锻炼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也增加了对电子技术的兴趣和热爱。
模拟电路实训心得体会_模拟电路实习总结与收获
模拟电路实训心得体会_模拟电路实习总结与收获是现代电子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心得体会,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篇一:模拟电路实训心得体会历经了一周的实训,而在今天做了一个完结。
在这一周里虽然有一些学习实训上的小困难,但是,许多的知识还是让我高兴异常。
以前我是学文科的,说实话队以一些理科上的东西还是很不明白的,学习起来也有一些困难,但这并不能成为我学习电子的阻碍。
对于电子我还是怀有很大的热情。
这周我们做了对晶体二极管电路,单极放大电路,求和电路,积分、微分电路,振荡电路,电源电路的实训。
第一天,我们做的是单级电路的实训,首先,我们要找到电路图,然后在计算他们的静态工作点,在用数字万用表测量静态工作点时,先要观察电路图上的数据,以谨慎的及电路图的分布,在数值上也是非常重要的,数据的错误会导致测量工作的出现误差,所以是非常谨慎的.第二天,说实话对于晶体二极管,我的了解不是很多。
但是,我了解到晶体二极管有许多的特性。
像正向特性反向特性击穿特性频率特性等等,我们要做晶体二极管的实验,首先就要了解晶体二极管的这些特性,才能准确的作出判断正向电流IF在额定功率下,允许通过二极管的电流值。
正向电压降VF二极管通过额定正向电流时,在两极间所产生的电压降。
最大整流电流(平均值)IOM在半波整流连续工作的情况下,允许的最大半波电流的平均值。
反向击穿电压VB 二极管反向电流急剧增大到出现击穿现象时的反向电压值。
正向反向峰值电压VRM二极管正常工作时所允许的反向电压峰值,通常VRM 为VP的三分之二或略小一些。
反向电流IR。
在规定的反向电压条件下流过二极管的反向电流值结电容C结电容包括电容和扩散电容,在高频场合下使用时,要求结电容小于某一规定数值。
最高工作频率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的最高交流信号的频率。
第三天,我们测试了求和电路。
求和电路的实质是利用“虚地”和“虚断”的特点,通过各路输入电流相加的方法来实现输入电压的相加。
这种反相输入电路的优点是,当改变某一输入回路的电阻时,仅仅改变输出电压与该路输入电压之间的比例关系,对其他各路没有影响,因此调节比较灵活方便。
2023年模电学习心得集
2023年模电学习心得集____年模电学习心得集第一章引言模拟电子技术(模电)是电子信息类专业中的一门基础课程,也是我作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
模电的学习涉及到电路理论、信号与系统、放大电路设计、滤波器设计等内容,不仅要求我们掌握理论知识,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
在____年的模电学习中,我深刻体会到了模电的重要性和实用性,下面是我对____年模电学习的心得体会。
第二章学习方法在模电学习中,我采用了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方法。
首先,我认真学习了教材和课堂笔记,掌握了基本的理论知识。
然后,我通过做习题和实验练习,巩固了理论知识,并将其运用到实际应用中。
这种学习方法让我在学习模电的过程中更加深入理解了相关知识,并且能够灵活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章实验设计与实施在模电学习中,实验环节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培养我们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在模电学习中设计了多个实验,例如放大电路的设计和调试、滤波器的设计和测试等。
在实验设计的过程中,我充分考虑了实验的目的和要求,并合理安排了实验的步骤和方法。
在实验实施过程中,我认真记录了实验数据,并分析了实验结果。
通过实验,我掌握了模电相关知识的实际运用方法,并提高了实践能力。
第四章学习心得模电学习是一项需要综合运用理论与实践的课程。
在____年的模电学习中,我深刻领会到了模电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通过学习模电,我不仅加深了对电路理论的理解,还培养了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电路设计的能力。
在模电学习中,我还学会了合理调配时间和资源,提高了学习效率。
总的来说,____年的模电学习让我受益匪浅。
第五章总结在____年的模电学习中,我掌握了模电相关的理论知识,并通过实验实践运用这些知识。
模电学习让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电路理论,并提高了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模电学习,我还学会了合理调配时间和资源,提高了学习效率。
模电实验心得体会
模电实验心得体会模电实验心得体会模电实验心得体会1在这个学期中,我们一共完成了从常用电子仪器的适用到串联稳压电源等九个实验课题。
具体的实验情况在实验报告中已经很清楚的反映了。
在此,我想谈谈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我们在试验中面临着很多问题。
实验仪器就是其中之一。
实验室中的很多仪器(示波器、交流毫伏表等)确实是由于年代久远而不能正常工作。
但我发现,很多同学在实验现象没出来的情况下就借口说是实验仪器的问题。
其实不然。
很多情况下,仪器没有调试好导致现象不明显或者与理论相差甚远。
在做共射共集放到电路实验中,有与我粗心,没有加旁路电容,从而导致放大倍数很小。
后经过几次检查,方恍然大悟。
那次试验后,我做实验变得更加的耐心。
在连接电路前,都会认真分析一下实验原理。
然后根据实验指导书上的步骤一步一步的来做。
果然,出现错误的几率小了很多。
其次,做实验要养成好的习惯。
很多同学在做实验的时候态度很随便。
没有注意诸如:连线之前检查导线是否导通、用三用表测电阻时不质疑短接调零、链接电路是带电操作等等。
也许,在很多人看来这些都是小问题。
但真正每一次都做到一丝不苟,养成良好的习惯的同学并不多。
最后,我想说的是实验的目的。
刚开始,我认为实验是一项任务。
只要完成了就行。
无非就是照着课本连连线、得出个已经计算好的结果就行了。
但自从自己做功放后我改变了这种看法。
在做功放的时候,虽然原理图都是被人提前设计好的。
但是在做得时候总是会需要自己去调试、布线。
有时候看似链接的很完美的电路。
可能会因为某个地方的虚焊而不能工作。
这种情况非常锻炼你能力。
在找错误的地方的时候你自然而然的明白了电路的原理。
功放主要包括电源和放大两个部分。
基本上我们所学的一些基础内容都包含在内。
而且当完成一个自己独立完成的功放后,会有一种成就感。
实验跟课本的理论相结合,在课本中学习,在实验中检验。
在试验中发现,用课本知识去分析。
兴趣就在这一个个的试验中激发了。
当然,我明白:大学的最终目的不是让我们去做一些诸如功放、摇摇棒之类的东西,而是锻炼我们去探索、去发现、去学习的能力。
模电实验心得体会三篇
模电实验心得体会三篇1.1 课题目的与意义模拟电子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加强工程训练,特别是技能的培养,对于培养工程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程设计要实现以下两个目标:一、初步掌握模拟电子线路的设计、组装及调试方法。
即学根据设计要求,查阅文献资料,收集、分析类似电路的性能,并通过组装调试等实践活动,使电路达到性能要求;二、课程设计为后续的毕业设计打好基础。
毕业设计是系统的工程设计实践,而课程设计的着眼点是让学生开始从理论学习的轨道上逐渐引向实际方面,运用已学过的分析和设计电路的理论知识,逐步掌握工程设计的步骤和方法,同时,课程设计报告的书写,为今后从事技术工作撰写科技报告和技术资料打下基础。
在设计一个模拟电子电路系统时,首先必须明确系统的设计任务,根据任务进行方案选择,然后对方案中的各部分进行单元电路的设计、参数计算和器件选择,最后将各部分连接在一起,画出一个符合设计要求的系统电路图。
1.2 本设计的主要工作2. 原理图设计(介绍原理图设计的一些要点,过程)⑴方案比较:①利用运放芯片TDA7294和各元器件组成音频功率放大电路,待机和静音功能有保护电路,电源分别接+39v和-39v,输出功率可以达到70w。
优点:有短路保护和过热保护电路,低噪声和低失真,高输出功率。
缺点:由于输出功率较大,对各器件的要求都比较高,还要考虑到散热的问题,成本高。
②利用运放芯片TDA2030和各元器件组成音频功率放大电路,有保护电路,电源只需接+19v,另一端接地,负载是阻抗为8的扬声器,输出功率大于8w。
通过比较,方案①的输出功率有70w,能用在HiFi家用音响、有源音响、高性能电视机,但其输入要求比较苛刻,添加了实验难度。
而方案②的要求不高,并能满足设计要求,所以选取方案②来进行设计。
⑵整体电路框图:⑶单元电路设计及元器件选择:①单元电路设计:功率放大器按输出级静态工作点的位置可分为甲类、乙类和甲乙类三种;若按照输出级与负载的耦合方式,甲乙类又可分为电容耦合(OTL 耦合)、直接耦合(OCL 电路)和变压器耦合三种。
第一篇:模电,数电学习心得
第一篇:模电,数电学习心得
模电学习心得:
本学期我学习了模电课程,这是一门很有价值的实际应用课程,在学习过程中,我认识到了模电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将其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模电包括信号处理、图像处理、信息传输、频率控制等多项技术,能够解决目前在电子行业中面临的众多问题,可以为大多数应用领域提供帮助。
从实际项目中,我学会了从理论到实践,如何实现模电设计,以及在设计过程中如何优化参数,改善设计方案,使之更加贴近实际应用。
模电的知识结构让我学习的过程变的有序,学习时有了一个层次,能够轻松融会贯通,也大大提高了我的学习效率。
最后,我对模电课程的学习有了一定的了解,希望能够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将这些知识运用至实践中,更好地应用模电技术,为生活带来更多方便和便利。
模拟电路实训心得体会(通用13篇)
模拟电路实训心得体会(通用13篇)我们有一些启发后,就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可以记录我们的思想活动。
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模拟电路实训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分享。
模拟电路实训心得体会篇1在为期两周的实训当中感触最深的便是实践联系理论的重要性,当遇到实际问题时,只要认真思考,对就是思考,用所学的知识,再一步步探索,是完全可以解决遇到的一般问题的。
这次的内容包括电路的设计,印制电路板,电路的焊接。
本次实训的目的主要是使我们对电子元件及电路板制作工艺有一定的感性和理性认识;对电子信息技术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做进一步的理解;培养和锻炼我们的实际动手能力,使我们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充分地结合,作到不仅具有专业知识,而且还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高素质人才,为以后的顺利就业作好准备。
在大一和大二我们学的都是一些理论知识,就是有几个实训我们也大都注重观察的方面,比较注重理论性,而较少注重我们的动手锻炼,比如上学期的精工实训。
而这一次的实训正如老师所讲,没有多少东西要我们去想,更多的是要我们去做,好多东西看起来十分简单,一看电路图都懂,但没有亲自去做它,你就不会懂理论与实践是有很大区别的,看一个东西简单,但它在实际操作中就是有许多要注意的地方,有些东西也与你的想象不一样,我们这次的实验就是要我们跨过这道实际和理论之间的鸿沟。
不过,通过这个实验我们也发现有些事看似实易,在以前我是不敢想象自己可以独立一些计时器,不过,这次实验给了我这样的机会,现在我可以独立的做出。
总的来说,我对这门课是热情高涨的。
第一,我从小就对这种小制作很感兴趣,那时不懂焊接,却喜欢把东西给拆来装去,但这样一来,这东西就给废了。
现在电工电子实训课正是学习如何把东西“装回去”。
每次完成一个步骤,我都像孩子那样高兴,并且很有“成就感”。
第二,电工电子实训,是以学生自己动手,掌握一定操作技能并亲手设计、制作、组装与调试为特色的。
【心得体会】学习模拟电路的心得体会
【关键字】心得体会学习模拟电路的心得体会篇一:电路及模拟电路总结及心得体会电路和模拟电路的心得体会经过这一学期的模电学习,我对这门课有了个基本的认识和了解。
刚开学的时候,老师就告诉我们这门课很重要,要我们好好认真的学。
同时他还告诉我们,这门课其实挺难的,如果真正要讲的话,这本书的内容根本就不够。
课外还有好多内容没有介绍到。
这么少的课时没办法把所有的东西都介绍到,所以只好精选的讲一些。
其他的要靠我们自己在课外学。
这门课是难,所以我们千万不要轻心,就算听不懂也要坚持听下去,跟上老师的节奏。
刚开始我没太把老师的话放在心上,我想只要我认真学,就会有收获的。
学习这东西,首先要端正学习态度,不能玩弄;课后要让自己累下来,不要太贪图享受。
这门课包括电路和模拟电路两部分。
电路这部分不太难,因为在高中的时候就有熟悉它了。
首先掌握基本的概念;这一部分包括电路的基本物理量、有源二端元件、无源二端元件和一个非常重要的定律—基尔霍夫定律(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电压定律)。
KCL的实质是电流连续性或电荷守恒的体现;KVL是电压与路径无关这一性质的体现。
这一部分的东西掌握起来比较容易,学的也不太累,不过是后面学习的一个根底,一定全部弄明白,课后要多做练习。
接下来就是电阻的电路分析;简单的电路分析就不用说了,以前学过。
哦,还有一个Y、△电路之间的转换,主要记住一个规则:星、三角、电导(Y、△、G)。
复杂电路的分析,就有点难度了,首先当未知数是电流时,我们可以用支路电流法。
支路电流法的解题步骤是:(1).选定各支路电流的参考方向。
(2).对n-1个独立节点列写KCL方程。
(3).选取b-n+1个独立回路,列KVL方程。
(4).联立求解这b个独立方程,得出各支路电流。
此法的优点是可以直接求出各支路电流,缺点是工作繁琐。
此外我们还可以用节点电压法,它的未知数是电压。
步骤是:(1)选定参考节点,标定n-1个独立节点。
(2)对n-1个独立节点,以结点电压为未知量,列写其KCL方程;(3)求解上述方程,得到n-1个结点电压;(4)通过结点电压求各支路电流;(5)其它分析。
模电学习心得(精选5篇)
模电学习心得(精选5篇)第一篇:模电学习心得模电学习心得模拟电路这门课程的学习已经走近尾声,回顾一学期以来所做的努力,从开始的满心好奇,到后来的畏难情绪,再到后来的不懈努力,感觉自己在模电这门课程的学习中收获很大。
还记得刚开学拿到这本厚厚的模电书开始,我心里就开始发悚,感觉这本书似乎有着无法述说的重量。
大一的时候就老师学长们就和我们交流过关于模电这门课的学习难度,而且他们几乎都认为模电的学习较有难度,所以刚开始时就没敢怠慢这门课程。
每次我总会满怀激情的在课外去复习和预习这门课的内容,但是好景不长,慢慢到后来,其它繁杂的事情越来越多,课程的学习难度也慢慢加大,所以有些章节学习起来感觉很吃力并且确实有好多问题放在那没有得到及时的解决,积累起来就比较多了!虽然老师在课堂上讲的十分仔细,但注意力稍不集中也很容易漏点重要的知识点。
再者由于课时的限制,老师讲课的速度也很快。
所以课后如果不花有效的时间和手段进行巩固学习,是很难掌握扎实的。
说说我对这本书的学习吧,在学习第二章运算放大器和第三章二极管及其基本电路时感觉还比较简单,也比较好掌握。
在第四章我们学习了三极管及其的放大电路的知识,刚学完这一章时我总不能正确的判断共极输入的类型,尽管看了很多例题,也没能总结出一个完全正确的方法。
再次课问老师时才想起老师总结过的一句话:“Ui连接一个电极,Uo引出一个电极,那么剩下的电极则为公共极,即为共某极电路”,这样一来,头脑中立刻清晰了很多,相信很多同学也有与我相同的感受吧。
对此,我觉得主要还是要靠老师的帮助,上课一定要认真听讲,认真做笔记。
一方面听讲可以知道内容的重点,这样下课自己看书的时候就比较有针对性,效率很高,知识点齐全,考试自然轻松;另一方面老师在课上会讲到课本上没有但又十分重要的知识和思路,而这些事自己看书根本不能得到的。
还有课外有效地预习与复习是必不可少的,它能很高效的帮助我们理解和巩固知识点。
我认为模电是一门逻辑性极强的课程,而且有些电路图相当复杂,离开老师的讲解,学习难度不言而喻。
2021模电实验心得体会三篇
2021模电实验心得体会三篇心得体会一:本学期学习了《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这门课程,通过实验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模拟电子技术的知识。
在实验课中,我认真听取了老师对于实验步骤及重点的讲解。
接着,我遵从着实验手册中的操作步骤,用心地完成了每一项实验。
在实验中,我遇到了许多问题,例如:实验步骤不够清晰,器具使用不当等等。
但是,在实验老师的指导和同学的互帮互助下,我成功地完成了这些实验,并且从中学习到了很多模拟电子技术的知识。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使我更加熟悉模拟电子技术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
这不仅能够让我更加有效地进行实验工作,还能够为我今后从事电子行业的发展提供帮助。
同时,我认识到实验课的重要性,只有通过自己亲身的实践,才能更加深入地理解理论知识。
我非常享受这门课程实验的过程。
这不仅是因为我对电子技术有着浓厚的兴趣,同时也因为这些实验内容和步骤都非常有趣。
我通过实验了解了很多电路和器件的原理和特点,这对于我今后从事电子行业的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实验过程中,我认识到实验室安全的重要性。
使用实验器具时,我要先查看使用手册或向实验老师咨询,便于避免操作不当造成人身伤害。
在实验过程中我也认识到了与同学合作的重要性。
同学们互相帮助,共同解决问题不仅提高了实验效率,也练就了我们团结协作的精神。
总的来说,这门课程让我获得了宝贵的实践经验,这将成为我未来电子工程学习和工作的坚实基础。
我期待着今后能够在这个领域中有所建树。
通过这门《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的课程实验,我更加深入地认识到了电子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在实验过程中,我学习了复杂电路的操作方法和原理,更加详细地了解了电路的电学性质与特点,这极大地提高了我的实践操作技能和理论分析能力。
在实验中,我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例如:实验前预备工作不充分,实验引导书阅读不仔细、器材使用不熟练等等。
面对这些问题,我及时向实验老师和同学请教,并在后续实验中改正自己的错误,逐渐提高了实验操作的能力和水平。
模电总结(大全5篇)
模电总结(大全5篇)第一篇:模电总结半导体器件半导体中有两种载流子:电子,空穴。
当电子挣脱共价键的束缚成为自由电子后,共价键就留下一个空位,这个空位就称为空穴。
影响半导体导电性的因素:外界热(温度)和光的作用或往纯净的半导体中掺入某些杂质。
本征半导体:完全纯净的、结构完整的半导体晶体。
在绝对0度(T=0K)和没有外界激发时,价电子完全被共价键束缚着,本征半导体中没有可以运动的带电粒子(即载流子),它的导电能力为0,相当于绝缘体。
在常温下,由于热激发,使一些价电子获得足够的能量而脱离共价键的束缚,成为自由电子,同时共价键上留下一个空位,称为空穴。
本征激发的特点:① 两种载流子参与导电,自由电子数(n)=空穴数(p)② 外电场作用下产生电流,电流大小与载流子数目有关③ 导电能力随温度增加显著增加杂质半导体(通过掺杂,提高导电能力)N 型半导体:电子是多数载流子,空穴是少数载流子,但半导体呈中性,也称为(电子半导体)。
(在硅或锗晶体中掺入少量的五价元素,如磷形成)P 型半导体:空穴是多数载流子,电子是少数载流子,但半导体呈中性,也称为(空穴半导体)。
(在硅或锗晶体中掺入少量的三价元素,如硼形成)多子浓度主要取决于杂质浓度,少子浓度与温度有关。
二极管:导通管的压降看做常值(硅0.7V,锗0.2V)或0V(理想二极管)。
特殊二极管——稳压管(工作在反向击穿区)稳压原理:无论输入变化或负载变化,引起的电流变化都加于稳压管上,使输出电压稳定。
双极性晶体管(BJT)集电区:面积较大,基区:较薄,掺杂浓度低,发射区:掺杂浓度较高。
要使三极管能放大电流,必须使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
双极性晶体管输出特性三个区域的特点: ① 放大区: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
② 饱和区:发射结正偏,集电结正偏。
③ 截止区: 发射结、集电结均反偏。
双极型三极管是电流控制器件,场效应管是电压控制器件。
场效应管有两种: 结型场效应管JFET;绝缘栅型场效应管MOS ① N沟道增强型② N 沟道耗尽型③ P 沟道增强型④ P 沟道耗尽型耗尽型与增强型的区别在与UGS=0时是否有导电沟道。
模电实验心得体会6篇
模电实验心得体会6篇模电实验心得体会1这个学期我们学习了模电这门课程,它是一门综合应用相关课程的知识和内容来解决书本上定理的课程以及锻炼学生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模电实验涉及到各种仪器的使用,比如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及信号获取,信号调理、变换、信号分析和特征识别等。
课程知识的实用性很强,因此实验就显得非常重要,我们做了功率放大电路,文氏电桥等实验。
刚开始做实验的时候,由于自己的理论知识基础不好,在实验过程遇到了许多的难题,也使我感到理论知识的重要性。
但是我并没有气垒,在实验中发现问题,自己看书,独立思考,最终解决问题,从而也就加深我对课本理论知识的理解,达到了“双赢”的效果。
于是我每次上课,除了带实验课本之外还带了模电书。
在实验过程中,我不但学会了如何调试仪器,按实验要求连接电路,如何写出规范实验报告以及做一个实验所需要的严谨精神。
实验过程中培养了我在实践中研究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了良好的工程素质和科学道德,例如团队精神、交流能力、独立思考、测试前沿信息的捕获能力等;提高了自己动手能力,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增强创新意识。
在做模电的实验前,我以为不会难做,就像以前做物理实验一样,做完实验,然后两下子就将实验报告做完。
直到做完测试实验时,我才知道其实并不容易做,但学到的知识与难度成正比,使我受益匪浅。
在做实验前,一定要将课本上的知识吃透,因为这是做实验的基础,否则,在老师讲解时就会听不懂,这将使你在做实验时的难度加大,浪费做实验的宝贵时间.比如做文氏电桥的实验,你要清楚电桥的各种接法,如果你不清楚,在做实验时才去摸索,这将使你极大地浪费时间,使你事倍功。
.做实验时,一定要亲力亲为,务必要将每个步骤,每个细节弄清楚,弄明白,实验后,还要复习,思考,这样,你的印象才深刻,记得才牢固,否则,过后不久你就会忘得一干二净,这还不如不做。
做实验时,老师还会根据自己的亲身体会,将一些课本上没有的知识教给我们,拓宽我们的眼界,使我们认识到这门课程在生活中的应用是那么的广。
模电学习心得
模电学习心得【1】BJT的Q点问题当温度升高时,BJT将会产生三点变化:1.BJT的H fe将会变大2.因为BJT是两种载流子导电,其少数载流子在温度升高后,少数载流子浓度加大,其主要i、表现为:I CBO加大,I CEO加大,I CEO变大将会导致在BJT输出曲线中,其Q点向饱和区(沿直流负载线斜向上)变化,若RC设置不合理,将很容易导致BJT饱和。
3.VBE以2MV/℃的速率下降我们出现的问题;对于T升高,产生的效应是:其I C增大,BJT向饱和方向变化。
我们主要解决的问题:因为BJT的特性,其输出IC(因温度变化的,我们不希望的)受到I B,I E的控制(默认BJT处于放大区),要使I C稳定,那么我们要做的,就是当温度T升高的时候,让I B相应随着温度增大而减小,减小的这部分直流量用于抵消升高的那部分I C,这样就可以达到稳定BJT的目的。
处理方法:对于此类稳定Q点的方法有二:1引入反馈,直接抑制温度变化而带来的Q点的漂移。
2.不抑制温度变化带来的漂移,而是增加温度补偿,要么在输入端加相反温度系数的器件,可将温度带来的温度的漂移相互抵消,相当于没有温度变化。
要么在输出端加相同温度系数的器件,在输出端做差后,将因温度升高的那部分Q 点漂移消除。
实际方法:1.利用处理方法1,我们的做法是:在E极串上一个电阻R E,通过负反馈的方法抑制温漂a)其原因解释如下:首先要明白一点,此时,我们把我们的BJT看做一个电压放大器,而不是一个电流放大器,其输入电流在B极,其输出电流在C极,我们可以从C极直接引出,因为BJT的特性,在放大区内,其I C≈I E,则对于引入反馈这一举动来说,从I E端引入反馈,反馈的效果应该是一样的,即:我们将I C随温度的增大,等效为IE也随温度的增大,所以,既然我们要引入反馈,在IE上做文章即可,我们需要减少电流IB,由于我们是将其考虑成一个电压放大器(由Ebers--Moll方程可知),I B是受U BE的控制的,所以我们将I E得升高转换成电压V E的升高,以用这个电压与作为控制电压的V BE产生关系,以做更好的运用(反馈),简单地,电阻就是一个流压转换器件,所以我们在这里串上一个电阻,让I E转化为V E,当温度升高时,V E升高,此时,要使V BE减少,因为V BE=V B-V E,那么我们要做的就是使V B保持不变即可,即在T升高时候,保持V BQ保持不变,那么,我们的反馈即达到了目的。
模电课程实践心得体会(2篇)
第1篇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模拟电子技术(简称模电)是一门基础且重要的课程。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对电子电路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以及实际应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以下是我对模电课程实践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在模电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
虽然理论知识是学习的基础,但只有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才能真正掌握电子电路的设计与调试方法。
1. 理论知识的学习在学习模电课程的过程中,我系统地学习了电子电路的基本理论,包括电路元件、基本电路、放大电路、滤波电路、功率放大电路等。
通过这些理论的学习,我对电子电路有了初步的认识,为后续的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实际应用的学习在实践环节,我们通过组装、调试各种电子电路,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例如,在组装放大电路时,我学会了如何选择合适的元件、如何连接电路、如何调试电路参数等。
这些实际操作使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理论知识,提高了我的动手能力。
二、团队协作与沟通的重要性在模电课程实践过程中,团队协作与沟通至关重要。
以下是我对团队协作与沟通的一些体会:1. 分工合作在实践过程中,我们通常需要分组进行实验。
每个组员都有自己的专长,通过分工合作,我们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完成任务。
例如,有的同学擅长电路设计,有的同学擅长调试,有的同学擅长记录实验数据。
通过分工合作,我们能够高效地完成实验任务。
2. 沟通交流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
这时,我们需要及时与团队成员沟通,共同商讨解决方案。
通过沟通交流,我们可以集思广益,找到最佳的处理方法。
此外,沟通还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其他成员的进度,以便调整自己的工作计划。
三、严谨的科学态度在模电课程实践过程中,严谨的科学态度是我们必须具备的。
以下是我对严谨科学态度的一些体会:1. 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需要记录各种数据,如电压、电流、电阻等。
模拟电子技术心得800字(9篇)
模拟电子技术心得800字(9篇) 关于模拟电子技术心得,精选6篇范文,字数为800字。
通过一个月的学习,使我们对电子技术有了初步的理解。
模拟电子技术心得(范文):1一、通过一个月的学习,使我们对电子技术有了初步的理解。
二、通过实训使我们对电路的各种构造,元器件的应用有了一定的认识。
三、通过实训让我们对电路板的各个功能及其组成及电子元件的作用有了一定的了解,对我们的电子技术及电子设计方面的知识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
四、通过实训让我们对电子技术及其自动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实训,使我们对电子技术和电子设计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
总结一个月的实训,使我对这个职业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我的职业生涯将从电子技术的学习中迈步,从课程设计、课程设计、课程设计及其他各种工种的技术工作实践来到工作中,从电子技术与电子技术相结合的角度对我的学习和工作产生很大影响,我的工作态度、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也得到了提高。
总结二:在校学习的时间里,我们不仅在专业知识上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对技术知识的认识也更进一步的深化,更加理解了实践的内涵。
实训期间通过学习和培养自己专业能力,使自己在专业知识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工作的过程中不断地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总结三: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们对电子技术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与认识,对我们今后的学习、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在实习过程中,通过实训,我们可以更好的掌握电路、电路的制作、安装、调试与维护等基本技能;在设计过程中,可以更好的把所学到的知识和实践相结合,在实践过程当中发现自己知识上的不足,再有针对性的进行修补充。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让我们对我们的专业有了更好的认识,也更能帮助我们更好的完成学习、完成任务。
总结四:在实习过程中,我们不仅对专业知识有了更进一步的掌握,也对专业技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实习过程当中,让我们对以前所学专业知识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也对我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有了更加明确的动力。
这次的课程设计是通过设计一个小型的电路、一条电路,一条电路,一条电路,一条电路。
模电学习心得集
模电学习心得集模拟电子技术(简称模电)是电子工程相关专业中的一门重要课程,也是我大学阶段学习中的一门核心课程。
通过对模电的学习和实践,我收获了许多知识和经验,也积累了宝贵的学习心得。
下面我将分享我在模电学习中的心得体会,希望对其他学习者有所帮助。
一、重视理论学习在模电学习中,掌握基本理论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要深入理解电子器件的工作原理和特性,这是进行电路分析和设计的基础。
其次,要熟悉模电分析方法和技巧,掌握各种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
最后,要学会使用模拟电路仿真软件进行模拟实验和设计验证。
只有理论扎实,才能在实践中更好地应用模电知识。
二、注重动手实践模电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是相辅相成的。
通过动手实践,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模电知识。
平时可以通过搭建实验电路,进行实际测量和调试,加深对电路性能的理解。
还可以尝试进行一些小实际项目,如音频放大器、运放电路等,通过实际操作将模电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
三、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模电学习中,遇到问题是常有的事。
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是非常重要的能力。
首先,要学会观察和检查电路连接,找到可能存在问题的地方。
其次,要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和推理,找出问题的根源。
最后,要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并有耐心和毅力持续解决问题。
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总结,培养出较强的问题处理能力。
四、多思考,善于总结模电学习中,课程内容较为繁杂,一些概念和理论容易混淆和遗忘。
因此,要通过多思考和反复总结,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可以通过做思维导图、总结提纲等方式,将知识点有机地组织起来,形成系统化的知识结构。
还可以通过复习和分享经验,将所学知识巩固下来,并与他人共享,互相促进。
五、参与课外实践活动模电学习不仅限于课堂,还可以通过参与课外实践活动来拓宽视野和提升能力。
可以参加模拟电子设计竞赛、电子工程创新项目等,锻炼自己的设计和实践能力。
也可以参加相关学术讲座和研讨会,了解最新的研究进展和应用领域。
模电学习心得模板(3篇)
模电学习心得模板学习模电这门课程,期间我经历了很多的困惑和挣扎,但也收获了许多的知识和技能。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对电路的原理和工作方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增强了自己的实验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我将从课程的难点、自己的学习方法、实验的收获以及对未来的展望等方面进行总结。
首先,模电这门课程对很多人来说都是比较难的,因为它是一个抽象而又复杂的学科。
在学习过程中,我最困扰的是理论和实际的结合问题。
我们在课堂上学习了很多电路的理论知识,但当真正进行实验时,往往会遇到很多没有预料到的问题。
比如,电路无法正常工作、测量值与理论值相差较大等等。
这给我带来了很大的挑战,需要我不断地进行实践和反思,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针对这个问题,我采取了以下几种学习方法。
首先,我会在课后仔细复习所学的理论知识,并进行总结和归纳。
通过反复阅读和思考,我逐渐理清了电路的原理和各个元器件的作用。
其次,我参加了老师组织的实验室培训班,学习了一些实验技能和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
这些都为我的实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帮助。
此外,我还积极参与课程讨论和小组讨论,与同学们一起交流和解决问题。
通过与他人的交流,我不仅学到了更多的知识,还能够拓宽自己的思路。
最后,我会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主学习,查阅相关的书籍和资料,以补充自己的知识盲区。
在实验方面,我也积极参与了各种实验项目,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在进行实验之前,我会认真地阅读实验手册,了解实验的目的和方法。
在实验过程中,我会仔细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并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
有时候,一个小小的调整或者一个细微的改动就能解决实验中的困难。
通过实验,我对电路的原理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同时也锻炼了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模电这门课程的学习,我收获了很多。
首先,我对电路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以前,我对电路只是停留在表面的认识,但通过课程的学习,我逐渐了解到了电路设计的复杂性和实际应用中的问题。
模电学习后的感想
模电学习后的感想第一篇:模电学习后的感想模电学习后的感想我要感谢杨老师在16周的教学里让我真实的感受到了什么是真正的学习,学习就是要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练习自己的动手动脑能力,多想多实践,学会探究发现新知识,即学习和实验相联合,不舍其一;也让我体验了不同的大学生活,体验了开放的,培养创新的学习方法,更让我学习到了很多电路的设计思路和方法,而不再局限于课本。
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总是习惯只学习书上已有的东西,认为把书上的知识学好就可以了,应试教育已经让我们年轻一代慢慢失去了动脑动手能力,让我们对自己创造力的开发止步不前,导致吸收了很多现成的东西而少了很多自己的;所以杨老师您的新式教育让我学习到了很多,真心的谢谢您。
在这段学习的过程中,我从不适应慢慢的爱上了这种学习模式,这种轻松的学习氛围让我们能够很好的思考,很好的提出自己的创意和想法,能够及时的与老师交流和沟通,更加触进了学习的效果,触进了大脑的创造力开发;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实践,我知道了模拟电路的很多知识,半导体,二极管,三极管,各种滤波器的应用,放大器(共射极,共基极),负反馈(电压和电流的串联和并联的),电压增益和反馈深度,以及稳压电路的设计等等;而且我觉得我学到最多的是电路的设计方法和构思,我也学会了试着思考和验证试探性的问题,总之,这段时间的学习我受益匪浅,感谢杨老师和谢老师的耐心教导,让一窍不通的我在这学习的过程中领悟到了这门课程的深度,更让我爱上了这门课。
老师,我是一个没有自信的人,感谢您,让我重新自信起来;因为我以前问老师问题,如果那个问题很简单,老师总是会很不耐烦,所以在老师的眼光下,我慢慢的不自信了,即使我爱学习,努力学习,学得再好也不敢问老师问题了;不过很高兴,遇见了老师您,让我再次自信起来,让我体验了不同的大学生活。
老师,您是一个很可爱的人呢,亲切,善良,在我们这群孩子面前总是那么的宽容,面对我们的疑问总是那么的有耐心,学生有幸遇见你,期待下学期您在继续教我们,教我做人做事,传授我学习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人建议:认真分析几个典型电路,主要掌握晶体管的等效模型,以及在电路中怎么等效。
其他的都很容易解决了。
只要会等效了,模电就是完全是电路的内容。
其实一点都不可怕,开始不要太关注乱七八糟的内容,抓住主要的,次要的回过头来很容易解决。
我现在大三,自动化的。
个人建议就是,不要要求每字每句都会,大概的了解那些理论,就可以。
在以后的学习中,你会慢慢地发现,理解原来的知识的!二极管的特性、晶体管的基本放大电路、集成运放的虚断虚短,稳压电路,电路中电阻电容等器件的作用....笔试通常都考这些~~首先该明白这门课的研究对象,其实这门课可以说是电路理论的延伸。
其中要运用到电路理论的分析方法,所不同的是,新增加了不少复杂的电气元器件。
说到元器件,首先接触到的便是二、三极管。
不论哪种版本的教材,一开始都会介绍pn结的特性,个人觉得可以不要太在乎里面的结构,但其特性方程是一定要记得的。
然后,二极管比较简单,就是一个单一的pn结,在电路中的表现在不同情况下可以用不同的模型解决(理想模型、恒压降模型、小信号模型,前两者是用于直流分析的,而最后一个是用于交流分析的)。
而对于三极管,就相对来说复杂些,在此本人不想说书上有的东西,只想强调一下学习中该注意的问题:1、对于三极管,它总共有三种工作状态,当它被放在电路中时,我们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判断它在所给参数下的工作状态。
(在模电的习题中,除非那道题是专门地考你三极管的状态,否则都是工作在放大区,因为只有这样,管子才能发挥我们想它有的效用。
但在数电中,我们却是靠管子的不同状态的切换来做控制开关用的)2、既然管子基本在放大区,那么它的直流特性就有:be结的电压为0.7V(硅管,锗管是0.2V),发射极电流约等于集电集电流并等于基极电流的β倍。
通过这几个已知的关系,我们可以把管子的静态工作点算出来——所谓静态工作点就是:ce间电压,三个极分别的电流。
3、为什么我们得先算出静态工作点呢?这就要弄清直流和交流之间的关系了:在模电里,我们研究的对象都是放大电路,而其中的放大量都是交流信号,并且是比较微弱的交流信号。
大家知道,三极管要工作是要一定的偏置条件的,而交流信号又小又有负值,所以我们不能直接放大交流信号,在此我们用的方法就是:给管子一个直流偏置,让它在放大区工作,然后在直流上叠加一个交流信号(也就是让电压波动,不过不是像单一的正弦波一样围绕0波动,而是围绕你加的那个直流电压波动),然后由于三极管的性质,就能产生放大的交流信号了。
4、关于分析电路:从以上的叙述,我们可以看出分析电路应该分为两部分:直流分析和交流分析。
不同的分析下,电路图是不一样的,这是因为元件在不同的量下,它的特性不同。
(例如电容在直流下就相当于开路,而在交流下可以近似为短路)。
而三极管,在交流下就有一个等效模型,也就是把be间等效为一个电阻,ce间等效为一个受控电流源,其电流值为be间电流的贝塔倍。
这样分析就可以很好的进行下去了5、备注:在模电中,我们分析的都是工程电路,而在工程中,对于精确度的要求不是很高,所以在分析时能够忽略的因子就该忽略,例如在加减法中,如果有项与项之间相差十倍以上,那么那个很小的项是可以忽略的。
(二)接着就是场效应管了对于场效应管,其种类多,性质较三极管也复杂,但其原理还是一样的,所以我想如果你的三极管会分析的话,应该不会成问题。
比起三极管,场效应管要求你记住它的直流特性(是把电流Id写成关于Vgs的二次方程),然后交流时,要注意互导的概念,具体的,书上都有写。
接着是说三极管的高频、低频模型了我们以开始说的交流分析都是在中频下的,在中频下,耦合电容可以看为短路,极间电容可以看为开路——而在低频下,耦合电容不能当作短路;高频下,极间电容不能当成开路。
这就造成了交流信号的频率对于电路放大特性的影响(整个电路的等效模型都变了嘛^_^)在此,我们把放大倍数写成频率的函数,这样我们可以得到一个曲线,在用20log|A|的关系画出来,就得到了波特图。
对于波特图,我不想赘述,只想强调大家要注意一下低频截止频率、高频截止频率的概念,然后注意一下几级放大电路的相频和幅频曲线随频率变化的斜率。
接着就是说三极管的一大应用了——集成放大电路集成放大电路对体积要求尽可能小,所以我们就无法再用大电容了,所以一切的电路都采用直接耦合的方式。
但这样,各级工作会互相影响。
而且,由于三极管的特性对温度很敏感,所以我们必须采取措施来抑制由于温度变化而产生的噪声。
几乎所有的方法都是镜像:利用产生对称电路来抑制温度或其它噪声的影响。
具体的,我也不多说了。
但这部分内容的基础还是三极管的分析,只是管子变多了,电路结构变巧妙了!接着学完集成放大电路的结构后,内容就相对简单了,因为此时我们不再是用一根根的三极管来组成电路,而是用已经做好了的集成放大器来组成电路。
对于集成放大器,想必大家在电路理论这门课上也学过,但要注意的是:在电路理论中,我们只强调它的“虚短”“虚断”的性质,而从来没有考虑到它的同相端和反相端的接法问题。
而实际上,由于开环的输出相位直接和端口接法相关,因此在这里我们不得不考虑。
然后就是反馈,信号处理电路和信号产生电路了。
(三)接下来是负反馈,这部分的内容本人觉得是最难也最重要的。
主要内容有:反馈类型的判断、反馈引入的方法、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反馈的放大倍数计算和自激震荡(不做要求)。
首先,对于反馈类型的判断,用到的方法是瞬时极性法。
这里就不赘述了,不过我想讲句就是:当考虑输出经过反馈回路对输入造成影响的时候,要把输入当成是零,然后再用叠加原理看反馈回路的作用进而判断反馈类型。
然后,对于反馈网络和放大网络,都可以当成二端口网络来看,因此分析时就可以将其抽象化,不必考虑其结构,而对不同的反馈类型又有不同的网络连接结构。
在计算深度反馈放大电路的放大时,放大倍数为反馈网络放大倍数的倒数,因此我们只要把反馈网络抽象出来再对其加以运算就够了!至于反馈网络对放大电路的影响,书上有详细的说明,我也不赘述了。
其实也就是反馈输出影响了输入,自然就影响了放大电路的一些特性咯^_^为什么我说反馈重要呢?因为后两章的内容都要用到集成运放,而对于运放,其开环性能很不好,我们通常引入反馈使其工作在闭环状态下。
对于信号处理电路,我们通常引入负反馈,而对于信号产生电路,我们引入正反馈。
先说信号处理电路,我觉得也没什么好说的,其实本质都是负反馈的特例,只不过为了实现不同的功能,我们必须引入不同的负反馈罢了。
而且引入的都是深度负反馈,因此分析整个电路性能的时候,主要还是抓住反馈电路的性质入手!再说信号产生电路,与信号处理电路不同,它的电路中除了提供集成运放的工作电压外,并无输入,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得到我们想要的信号,就必须引入正反馈。
此时,正反馈可以将偶然的噪声源放大然后输出。
当然,我们并不想要噪声,我们只是利用噪声得到我们所需的信号,因此这里就要求我们的电路里有个选择信号的网络以滤去我们不想要的信号.总的说来,信号产生电路就分为三部分:放大电路,反馈网络,选频网络。
当然,反馈网络和放大网络还得满足一定的参数条件,具体见书上!(四)剩下还是补充一下直流电源的内容吧:直流电源的构成分成三个部分:整流、滤波、稳压。
这部分比较简单,书上有的东西我就不多说了,说些对大家有启发的东西(主要是用信号的观点来看待全过程)。
首先,我们拥有的是一个频率单一的正弦交流信号,这个时候,我们先将其进行整流,书上说整流的作用是将交流信号转化为方向单一的直流信号,在此,我觉得更好的理解是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将频率单一的信号变成了频率丰富的信号(原信号的频谱完全集中在它的角频率上,而整流后的信号,在频率为0(即直流)、原角频率的两倍、及原角频率的偶数倍都有频谱分布,而且,在频率为零处的功率最大),而我们想要的,只是直流信号(即频率为零的信号)。
此时,我们用一个理想低通滤波器便可将直流信号提取出来、把其他频率的交流信号滤去,但实际上理想低通是不存在的,我们只有用性能并不是很好的RC滤波器先将低频部分提取出来,此时,我们得到的信号已经与直流信号差不多,只是还有些少量的交流信号。
接着,我们便利用稳压管的稳压特性进而将小的交流信号也滤去!1>>电容降压的工作原理并不复杂。
他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容在一定的交流信号频率下产生的容抗来限制最大工作电流。
例如,在50Hz的工频条件下,一个1uF的电容所产生的容抗约为3180欧姆。
当220V的交流电压加在电容器的两端,则流过电容的最大电流约为70mA。
虽然流过电容的电流有70mA,但在电容器上并不产生功耗,因为如果电容是一个理想电容,则流过电容的电流为虚部电流,它所作的功为无功功率。
根据这个特点,我们如果在一个1uF的电容器上再串联一个阻性元件,则阻性元件两端所得到的电压和它所产生的功耗完全取决于这个阻性元件的特性。
例如,我们将一个110V/8W的灯泡与一个1uF的电容串联,在接到220V/50Hz的交流电压上,灯泡被点亮,发出正常的亮度而不会被烧毁。
因为110V/8W 的灯泡所需的电流为8W/110V=72mA,它与1uF电容所产生的限流特性相吻合。
同理,我们也可以将5W/65V的灯泡与1uF电容串联接到220V/50Hz的交流电上,灯泡同样会被点亮,而不会被烧毁。
因为5W/65V的灯泡的工作电流也约为70mA。
因此,电容降压实际上是利用容抗限流。
而电容器实际上起到一个限制电流和动态分配电容器和负载两端电压的角色。
采用电容降压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 根据负载的电流大小和交流电的工作频率选取适当的电容,而不是依据负载的电压和功率。
2 限流电容必须采用无极性电容,绝对不能采用电解电容。
而且电容的耐压须在400V以上。
最理想的电容为铁壳油浸电容。
3 电容降压不能用于大功率条件,因为不安全。
4 电容降压不适合动态负载条件。
5 同样,电容降压不适合容性和感性负载。
6 当需要直流工作时,尽量采用半波整流。
不建议采用桥式整流。
而且要满足恒定负载的条件。
2>>1、当TTL电路驱动COMS电路时,如果TTL电路输出的高电平低于COMS电路的最低高电平(一般为3.5V), 这时就需要在TTL的输出端接上拉电阻,以提高输出高电平的值。
2、OC门电路必须加上拉电阻,以提高输出的搞电平值。
3、为加大输出引脚的驱动能力,有的单片机管脚上也常使用上拉电阻。
4、在COMS芯片上,为了防止静电造成损坏,不用的管脚不能悬空,一般接上拉电阻产生降低输入阻抗,提供泄荷通路。
5、芯片的管脚加上拉电阻来提高输出电平,从而提高芯片输入信号的噪声容限增强抗干扰能力。
6、提高总线的抗电磁干扰能力。
管脚悬空就比较容易接受外界的电磁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