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病例分析原发性脾脏良性肿瘤的临床特点

合集下载

腹腔镜治疗原发性脾脏良性肿瘤9例分析

腹腔镜治疗原发性脾脏良性肿瘤9例分析
ro f m b r o k e n me t h o d i s s a f e a n d r e l i a b l e , e c o n o mi c a n d p r a c t i c a 1 .
r e q u i r e me n t s f o r a d j u s t i n g t h e 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 p o s i t i o n i n s u r g e r y , a l l p a t i e n t s u s e d s p l e n i c a r t e r y p r e l i mi n a r s o f l a pa r o s c o p i c t r e a t me nt o n 9 c a s e s o f pa t i e nt s wi t h p r i ma r y s p l e ni c be ni g n t u mo r

I I 缶 床研 究 ・
2 0 1 3 年 1 月 第 3 卷 第 1 期
腹腔镜治疗原发性脾脏 良性肿瘤9 例分析
聂高 华 张 克明 杨其 刚 杨 兴 云南省弥勒县人民医院, 云南弥勒 6 5 2 3 0 0
【 摘要 】目的 探讨 腹腔镜脾切 除术 的体位 、 脾 蒂 的离 断方法。 方法 回顾分 析 9例原发性脾脏 良性肿瘤手 术资料 , 术 中据手术 暴露要求 调整相应体 位 , 均采用脾 动脉预 阻断 , 二 级脾蒂离 断法 。 结果 本组 9例 手术顺利 , 无 中转开
Me t hods A r e t r o s p e c t i v e a n a l y s i s o f 9 e a s e s o f p r i ma r y s p l e n i c b e n i g n t u mo r s L S , a c c o r d i n g t o s u r g i c a l e x p o s u r e

脾良性肿瘤

脾良性肿瘤

【疾病名脾良性肿瘤称】【英文名benign tumor of spleen称】【别良性脾肿瘤名】肝胆外科/脾脏外科疾病/脾囊肿和肿瘤/脾肿瘤【类别】【 ICD 号】D36.7【概述】脾良性肿瘤主要包括脾错构瘤、淋巴管瘤、血管瘤、纤维瘤、脂肪瘤等。

脾良性肿瘤多为单发。

瘤体体积较小时可无临床症状和体征,偶然在切除脾脏时或在尸检时发现。

【流行病学】脾脏良性肿瘤临床罕见,脾血管瘤在脾脏良性肿瘤中较为常见。

自1861年Rok I Tansky首先描述脾脏错构瘤后到1990年,仅有106例,其中到1986年的125年间国外文献报道的病例有100例左右,国内文献自1944—1990年报道的病例仅有6例,国内最近10年报道的病例明显增多。

曾有人做过统计,在20万例切除的脾脏中只有3例为脾脏错构瘤。

【病因】脾良性肿瘤病因尚不清楚。

【发病机制】根据起源组织的不同,主要分为3大类型。

1.脾错构瘤脾脏错构瘤的病理特征为脾的正常成分的数量比例失衡或结构异常,结缔组织小梁减少或缺如,有时可见淋巴细胞集结,而白髓不常见。

偶见髓外造血灶。

1937年Mordosini曾描述该病病理所见,该瘤结节呈球形,质硬,界限明显,但无包膜。

颜色暗红、粉红或灰白、灰黄色。

多数单发,偶尔多个结节,结节直径O.1~23cm。

显微镜观察可见含一种至数种正常脾脏成分,但组织成分多少及相互关系不一。

脾脏错构瘤根据瘤内所含主要成分的相对多少分为以下4种病理学类型。

①纤维为主型:瘤内成分以纤维为主。

②血管为主型:瘤内血窦丰富,有时血窦扩张,似海绵状血管瘤。

③淋巴组织为主型:淋巴组织明显增生,可见淋巴滤泡形成。

④混合型:以上各种成分混合存在。

大多数脾脏错构瘤属于混合型。

2.脾血管瘤脾血管瘤大多为海绵状血管瘤,也有毛细血管瘤、静脉性血管瘤的报道。

血管瘤可呈结节型或弥漫性,巨大弥漫性血管瘤可侵及全部脾脏,临床上多为偶然发现,极少引起脾肿大,但可合并发生梗死、感染、钙化等继发性病变,文献中有关于海绵状血管瘤发生恶变的记载,但鲜有血液学异常的改变。

原发性脾脏良性肿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

原发性脾脏良性肿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

n o s i s b e f o r e o p e r a t i o n d e p e n d s o n c l i n i c a l ma n i f e s t a t i o n s a n d i ma g i n g s t u d i e s . Th e o p e r a t i o n i s a n e f f e : c t i v e me t h o d
( Co l l e g e o f Li f e Sc i e n c e a n d Me d i c i n e , J i n a n Un i v e r s i t y & S h a n d o n g Ac a d e my o f Me d i c a l S c i e n c e s , J i n a n 2 5 0 0 6 2。 Ch i n a )
( ’济南 大 学 山 东 省 医 学 科 学 院 医 学 与 生 命 科 学 学 院 , 山东 济 南 2 5 0 0 6 2 ; 济 宁医 学 院附 属 医院 , 山东 济 宁 2 7 2 0 2 9 )
摘 要 目的 探 讨 原 发 性 脾 脏 良性 肿 瘤 的 I 临床 、 影像 、 病 理 特 点 及 外 科 治 疗 方 法 。 方 法 回 顾 性 分 析
济 宁 医学 院 学 报 2 0 1 3 年 2月第 3 6卷 第 1 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 9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0 - 9 7 6 0 . 2 0 1 3 . 0 1 . 0 1 1
原发 性脾脏 良性肿 瘤的诊断 及外科治疗
靳 松 孙 自强 。 崔 凯 李 胜

原发性脾脏肿瘤34例临床分析

原发性脾脏肿瘤34例临床分析

脏 切 除术疗 效好 。结 论 影像学 检 查是 诊断 发 性脾 脏瘤 的 j要依 据 。 术前 不 易区别 良恶性 肿瘤 ,治疗 应首 选脾 脏 切除 术 。 |
【 键 词J 原发 性脾 脏 肿瘤 关 中 图分 类 号 :R 3 732 脾脏 切除 术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编 号 :1 7 — 14 (0 8 5 O 一 2 6 1 8 9 20 )0 —1 8 O
早 期缺乏 特异 的临床表 现 , 容易被 忽视 , 甚 误诊 。 我科 对 19 年 1 98
管瘤 最 多见 。本组 2 俐脾 脏 良性 肿瘤 中 ,脾血 管瘤 1 例 (78 , 3 1 4 .%)
脾表 皮样 囊肿 7 (0 4 、脾 假性 囊肿 1 ( .%) 例 3 .%) 例 4 3 、错 构瘤 2 例
断 有重 要 指 导意义 。B 检 查 不仅 可显 示脾 脏 的 大小 , 趔 区分 囊实 性
占位病 变 ,而且对 脾 脏肿 瘤 的诊 断有 很 高 的价 值 , 用较 低 , 费 可作
为诊 断 的首 选 方法 。主要 表 现为 脾肿 大 , 态 失 常 , 形 肿瘤 图像 一 般
3 例 均经 手术证 实为脾 肿瘤 ,良性 2 例 ( 4 4 血管 瘤 1 例 、 2 脾表皮 样囊 肿 7 、 例 脾错 构瘤 3 、脾假 性囊肿 1 、 例 例 脾淋 巴管瘤 1钊) 恶 。 t 性 l例 ( 0 恶性淋 巴瘤 6 、纤维 肉瘤 2 、 管 肉瘤 1 、 移性恶 例 例 血 例 转
块 、 功能 亢进 、 脾 发热 、 化道不适 及进行 性 消瘦 。良性肿 瘤患者 L 消
腹 肿块 、 消化道 不 适 , 上腹疼 痛多 见 , 左 部分可 无症状 , 仅在体检 中

脾脏原发性肿瘤32例诊治分析

脾脏原发性肿瘤32例诊治分析
疾病并 存 , 以 , 易得 到及时诊 治 。虽 然脾 脏原 发 所 不
裂发 生 . 表现 为急腹 症 。
33 诊 断 _
脾 脏原 发性 肿瘤 症状 无特 异性 。早期 4 J
或 小 范 围 良性病 变 患 者可 无 明显 症状 和 阳性 体 征
【 作者简介】 刘博(9 1 8 , , 17 — ~)男 辽宁鞍 山人, , 硕士 副主任 医师, 研究方 向: 肝胆外科 。
l 4例患 者 无症 状 。 为 良性 肿 瘤 , 因其他 疾 病 检 均 系
查或 正常 体检发现 。 5例 患者查 体可扪 及脾 大 , 2 8例 患者 血常规 检查有 血细胞 减少 。全部 患者均 行 B超 检查 , 发现脾 大 2 7例 , 提示 占位 2 9例 , 2 该 9例 又行
管 瘤 、 巴管 瘤 、 管 内皮 细 胞 瘤 和 血 管 外 皮 细胞 淋 血
瘤。 恶性 包 括血 管 肉瘤 、 巴 肉瘤 和血管 内皮 肉瘤 : 淋 3 淋 巴源 性 肿瘤 : 括 霍 奇金 病 、 霍奇 金 淋 巴瘤 、 ) 包 非
浆细胞 瘤滤 泡假 性淋 巴瘤 、局 部反 应性 淋 巴组织增 生和炎 性 假瘤 ; ) 淋 巴肿瘤 : 括脂 肪瘤 、 管脂 4非 包 血 肪 瘤 、 性纤维 组织 细胞 瘤 、 恶 恶性 畸 胎瘤等 。脾 脏原 发性肿 瘤发病 率低 。 据尸检 统计 , 脾脏 良性肿瘤 的发 生 率约 为 01% , 脏 恶 性肿 瘤不 超 过全 身 恶性 肿 . 4 脾 瘤的 0 4 . %E。脾 脏原 发性肿 瘤 中以 良性 居多 .状 . 腹胀 、 心 等 。伴 随着 肿 瘤增 大 . 分患 如 恶 部
者 出现 不 同程 度 的脾 功 能亢 进 , 少数 有 自发性 脾破

良性肿瘤的特点是什么

良性肿瘤的特点是什么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良性肿瘤的特点是什么
导语:我们知道,肿瘤有良性和恶性之分,良性肿瘤的危害性比较小一些,但是患者也同样不可忽视,应该及时进行治疗,否则,良性肿瘤也有可能发展成
我们知道,肿瘤有良性和恶性之分,良性肿瘤的危害性比较小一些,但是患者也同样不可忽视,应该及时进行治疗,否则,良性肿瘤也有可能发展成为恶性肿瘤,到时候就会后悔莫及了,了解良性肿瘤的特点,有利于发现疾病,及早治疗,下面,我们具体来看一下,男性肿瘤的特点是什么?
良性肿瘤绝大多数不会恶变,很少复发,生长缓慢,对机体影响较小。

但这并不是说,良性肿瘤没有危险。

相反,有些良性肿瘤对人体危害很大,必须密切关注。

首先,观察肿瘤生长的部位。

当良性肿瘤生长在身体要害部位,这些部位空间又相当有限时,同样可造成致命的后果。

如生长在头颅内长在甲状腺上及纵膈的巨大良性肿瘤等。

发生在胃肠壁或肠腔内的良性肿瘤,也因为瘤体增大会引起梗阻、出血、穿孔、黄疸等急症,延误治疗可导致死亡。

其次,关注良性肿瘤的恶变倾向。

有些良性肿瘤会发生恶变,一旦变成恶性,其后果与恶性肿瘤相同。

有些非肿瘤病的良性病变同样与恶性肿瘤有关。

如乳腺的囊性小叶增生症、黑痣、肺组织或其它部位的疤痕性病变,长期不愈的慢性溃疡、肝硬化等均有可能与恶性肿瘤的发生相关。

现在,大家对良性肿瘤的特点了解了吧,良性肿瘤也是需要及时进行治疗的,因为它有发生恶变的可能,所以,在现实生活中,如果检查出良性肿瘤的话,务必要及早治疗,千万不能听之任之,否则,一旦良性肿瘤发展成为恶性肿瘤,后果难以想象。

脾脏割除标本的病理特征与疾病诊断

脾脏割除标本的病理特征与疾病诊断

脾脏割除标本的病理特征与疾病诊断引言脾脏是人体内很重要的器官之一,它在免疫、造血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功能。

脾脏病变在临床上常常需要进行割除,以进行病理分析和进一步的诊断。

本文将介绍脾脏割除标本的常见病理特征和相关疾病的诊断方法。

脾脏病理特征脾脏病变的病理特征各不相同,下面将罗列其中常见的病理特征。

1.脾脏肿大:脾脏肿大是一种常见的脾脏病变。

肿大的脾脏常常可以通过体检或影像学检查来发现。

脾脏肿大可能是由于脾脏炎症、肿瘤、纤维化等原因引起的。

2.脾脏出血:脾脏出血是指脾脏内部的血管破裂导致出血的情况。

脾脏出血常常与外伤、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严重的情况下可能导致脾脏破裂。

3.脾脏肿瘤:脾脏肿瘤包括良性和恶性肿瘤,其中最常见的是脾脏恶性淋巴瘤和脾梗死。

脾脏肿瘤的病理特征包括肿块的形态、大小、颜色、质地等方面的变化。

4.脾脏干酪样坏死:脾脏干酪样坏死是一种特殊的病理变化,常常出现在结核性病变中。

脾脏干酪样坏死的特征是形成坏死灶,质地干酪样,呈黄白色。

5.脾脏炎症:脾脏炎症常常伴随着其他疾病的发生,如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炎症的特征包括脾脏肿大、充血、纤维化等。

脾脏疾病的诊断方法脾脏割除标本的病理特征对于脾脏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常见的脾脏疾病的诊断方法。

1.临床症状与体征:脾脏疾病常常伴随着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如脾脏肿大、脾脏疼痛、发热等。

医生可以通过询问病史和进行体格检查来确定脾脏疾病的可能性。

2.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是诊断脾脏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

常用的影像学技术包括超声、CT、MRI等。

这些技术可以帮助医生观察脾脏的形态、大小、结构等,并检测可能的病变。

3.脾脏穿刺活检:脾脏穿刺活检是一种直接获取脾脏组织样本的方法。

医生可以通过穿刺脾脏并取得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学检查。

这种方法可以确定脾脏的病变性质,如肿瘤、炎症等。

4.血液检查:血液检查可以提供脾脏疾病的一些指标,如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等。

原发性脾肿瘤的诊断及治疗

原发性脾肿瘤的诊断及治疗
乏力 2例 , 自发性 脾破 裂 1 , 不适 5例 。本 组 术 例 无
性畸胎瘤 、 卡波西 肉瘤 ) 。夏穗生等 将脾肿瘤分 为 良性 、 原发恶性 和转 移性 肿瘤 三类 , 良性 脾肿瘤 在
中血 管瘤 最常 见 , 巴管 瘤 和 错构 瘤 次 之 。孙 重波 淋
等_将脾肿瘤分为血管来 源、 巴组织来源 、 4 淋 胚胎 组织来源 、 神经组织来源 、 其他问叶组织来源和类肿 瘤病变六类 。脾脏原发恶性淋巴瘤是其原发肿瘤中 最常见者 , 断标准 : J诊 ①首发症状为左上腹 隐痛 及脾肿大造成 的压迫症状 。② 未发现其他部位肿 瘤。③术 中探查肿瘤仅限于脾脏。④确诊后 6个月 其 他部位 不 出现淋 巴瘤 _ 。本 组 有 1 恶 性 淋 巴 4 J 2例 管瘤 , 均符合上述标准。 原发脾肿瘤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 , 早期可以无
疗以手术为主 , 恶性肿瘤需辅 以化疗 。
原发脾肿瘤的诊 断主要依靠影像 学检查 , 治
关键词 : 脾肿瘤 ; 脾肿瘤分类 ; 影像学检查 ; 外科手术
中图分类号 : 67 6 R 5 . 文献标志码 : B 文章编号 :0 22 6 2 1 )20 8 -2 10 -6 X(0 1 4 -040
胞瘤 、 滤泡假性淋 巴瘤 、 局部反应性淋 巴组织增生 、 炎性假瘤) 。④非淋巴肿瘤 ( 包括脂肪瘤 、 血管脂肪
瘤 、 性纤 维组织 细胞瘤 、 维 肉瘤 、 恶 纤 平滑 肌 肉瘤 、 恶
腹不适 5例 , 发热 1 , 例 脾功能亢进 1 无任何临 例, 床症状 3例。2 O例恶性脾肿瘤 中, 上腹包块 l 左 O 例, 上腹疼痛 7 , 例 发热 9 , 例 脾功能亢进 2 , 例 消瘦
通讯作者 84

脾脏血管瘤和脾脏淋巴管瘤的临床诊断和治疗

脾脏血管瘤和脾脏淋巴管瘤的临床诊断和治疗

脾脏血管瘤和脾脏淋巴管瘤的临床诊断和治疗脾脏良性肿瘤常常单发,大小不一,形态各异,因其症状隐匿及病理变化多样,故临床诊断较困难,常常在尸检或剖腹探查时偶然发现。

少数病例因巨脾引起左上腹肿块、疼痛、食后饱胀、气短及心悸等症状,或因脾功能亢进引起贫血及出血倾向,也有部分病例因肿块囊性变及钙化而被临床检查发现。

脾脏良性肿瘤主要有脾脏血管瘤、脾脏淋巴管瘤、脾脏错构瘤及脾脏平滑肌瘤等。

脾动脉瘤实质上并非肿瘤,但临床上仍主张将其归类于脾脏良性肿瘤。

脾脏囊肿是脾组织的囊性病变,许多学者将其列为囊性脾肿瘤的范畴。

一、脾脏血管瘤(一)病理脾脏血管瘤是脾脏原发性肿瘤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由于脾血管组织的胚胎发育异常所致。

尸检的检出率为0.3%~14%,其中以脾实质内海绵状血管瘤最多见,其次尚有毛细血管性血管瘤、结节型血管瘤、弥漫型血管瘤等类型。

毛细血管性血管瘤,常呈局限性或多发性毛细血管团。

结节型血管瘤可为单个结节或多个结节,呈暗红色,无包膜,位于脾脏被膜下或深部组织内。

脾脏弥漫型血管瘤也称脾血管瘤症,整个脾脏为海绵状,甚至呈囊性外观。

显微结构是由被覆以扁平内皮细胞的扩张血管构成,通常呈无内皮细胞的蕾样增生。

如果蕾样增生和内皮细胞增生特别明显,则要警惕其发生恶变。

脾脏血管瘤的特点是瘤体生长缓慢,逐渐增大,严重者累及整个脾脏。

脾脏血管瘤可发生梗死、感染、纤维化、钙化等继发病变。

如与肝脏血管瘤同时存在,则属于血管瘤病的范畴。

(二)临床表现及诊断脾脏血管瘤早期无自觉症状,部分病例因血小板减少或全血细胞减少而就诊。

追查病因而作相关的影像学检查时发现脾脏血管瘤。

瘤体巨大时,压迫周围脏器可出现相应症状。

瘤体中央坏死者则常合并贫血、低热、消瘦、左上腹疼痛。

因脾脏血管瘤破裂可发生自发性破裂或病理性破裂,往往因腹腔内大出血而发生出血性休克,是最严重的并发症。

文献报道脾脏血管瘤有高达25%的患者发生自发性破裂,甚至有的病例以此为首发症状。

脾脏肿瘤诊疗指南

脾脏肿瘤诊疗指南

脾脏肿瘤诊疗指南
一、定义
原发性脾脏肿瘤(primary splenic tumor)是指原发于脾脏的各种良、恶性肿瘤,非常罕见。

二、诊断
1.临床表现
1)症状:临床表现差异较大,多数脾脏肿瘤由于体积较小而无症状,往往在健康体检或手术时发现,肿瘤增大后可出现左上腹包块。

主要表现为上腹部胀痛、不适,食欲减退。

有时可有发热、消瘦、贫血。

并发脾功能亢进者可出现贫血、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

2)体征:主要为左上腹包块、脾大。

2.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可有血小板、白细胞减少。

(2)恶性肿瘤可见血清碱性磷酸酶和γ谷氨酰转肽酶升高。

2)影像学检查:B超和CT检查对脾脏占位病变诊断率在90%以上。

3)特殊检查:腹腔镜检查对脾脏疾病或脾脏肿大的病因诊断以及门静脉高压的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3.鉴别诊断良恶性肿瘤的鉴别主要靠增强CT扫描。

血管瘤和淋巴瘤表现为延迟增强。

恶性肿瘤多呈中密度,边界不清,动脉期增强。

【分类】
1. 血管瘤是脾脏肿瘤最为常见的类型。

脾血管肉瘤通常累及肝脏,治疗效果不佳。

2. 错构瘤一种较为少见的脾脏良性肿瘤,主要有血管组成。

其治疗同其他脾脏良性肿瘤。

3. 脾淋巴瘤位于脾脏及其周围腹膜后淋巴结。

三、治疗
脾脏肿瘤的治疗以手术治疗为首选。

脾淋巴瘤的辅助化疗和放疗有一定疗效。

腹腔镜治疗原发性脾脏良性肿瘤9例分析

腹腔镜治疗原发性脾脏良性肿瘤9例分析

腹腔镜治疗原发性脾脏良性肿瘤9例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脾切除术的体位、脾蒂的离断方法。

方法回顾分析9例原发性脾脏良性肿瘤手术资料,术中据手术暴露要求调整相应体位,均采用脾动脉预阻断,二级脾蒂离断法。

结果本组9例手术顺利,无中转开腹病例,术中出血少、无并发症发生,患者均痊愈出院。

结论良好的体位对脾脏的显露及脾脏周围韧带的离断至关重要,脾动脉的预阻断在ls中安全可行,二级脾蒂离断法安全可靠、经济实用。

[关键词] 原发性脾脏良性肿瘤;腹腔镜;手术[中图分类号] r657.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01-182-021992年carrol首次报道腹腔镜脾切除术(laparoscopic plenectomy,ls)[1],ls技术在国内迅速发展,云南省弥勒县人民医院肝胆外科2000年1月~2012年9月,共收治经腹腔镜脾切除术及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脾脏良性肿瘤患者9例,现将治疗经验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9例患者发现脾大或左上腹包块7例,伴上腹胀痛或不适6例,伴食欲减退、乏力2例,无症状2例,男5例,女4例,年龄18~62岁,平均(44.2±5.1)岁,b超、ct检查发现脾脏占位性病变,术前诊断:脾脏单纯性囊肿3例,脾脏海绵状血管瘤4例,脾错构瘤1例,海绵状淋巴管瘤1例,术前常规检查,无凝血功能障碍,无心、肺、肝等重要器官功能不全表现,手术耐受良好。

1.2 手术过程1.2.1 戳孔的建立患者在电动手术床上首先取仰卧位,全身麻醉成功后,留置胃管及导尿管,术区常规消毒铺巾,采用4 孔法:脐上左上方2 cm 穿刺为观察孔(a孔),建立气腹,气腹压力控制在12~15 mm hg,左锁骨中线脐水平线上置入10 mm套管(b),在腹正中线脐上4 cm置入10 mm套管(c),在左腋前线,脾脏下方置入5 mm套管(d),主刀和扶镜医师位于患者右侧,一助位于患者左侧。

脾脏肿瘤的病理研究进展

脾脏肿瘤的病理研究进展

现代医学Modern Medical Journal2020,Dec;48(12):1651-1654[收稿日期]2019-08-11[修回日期]2020-10-22[作者简介]周凯(1994),男,四川井研人,在读硕士研究生。

E-mail:1041196731@qq.com [通信作者]张培先E-mail:px29@163.com[引文格式]周凯,张培先.脾脏肿瘤的病理研究进展[J].现代医学,2020,48(12):1651-1654.·综述·脾脏肿瘤的病理研究进展周凯1,2,张培先2,3(1.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云南昆明650051;2.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肿瘤科,云南昆明650051;3.云南省肿瘤免疫防治研究重点实验室,云南昆明650051)[摘要]脾脏肿瘤临床较少见,可能与其免疫功能和特殊解剖结构有关。

随着病理诊断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分子病理诊断技术的应用,学者对脾脏肿瘤的病理类型及特征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脾脏肿瘤的检出率也随之提高。

作者就脾脏肿瘤的病理诊断技术及病理特征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脾脏;肿瘤;病理;综述[中图分类号]R7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62(2020)12-1651-04doi:10.3969/j.issn.1671-7562.2020.12.034脾脏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不仅具有造血、滤血、毁血等功能,还具有非常强大的免疫功能[1]。

脾脏可分泌多种非特异性抗肿瘤物质促进抗肿瘤免疫,且搏动明显的脾脏动脉导致肿瘤细胞难以停留,故脾脏原发性肿瘤临床少见[2]。

Bostick[3]在约8万例手术标本及尸检中仅发现5例脾脏原发性肿瘤。

2009年1月至2015年3月间,孙程明等[2]接诊约19.64万例肿瘤患者,其中有61例诊断为脾脏肿瘤,占总病例的0.31ɢ,与国外研究[4]一致。

尽早明确脾脏肿瘤的病理诊断、实施合适的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原发性脾脏良性肿瘤的诊治体会

原发性脾脏良性肿瘤的诊治体会
病 变特别 是无 症状 的脾 脏 良性肿 瘤病 例 的检 出逐渐 增多, 以血管 瘤最 为 多 见 , 组 1 原 发性 脾 脏 良 本 1例
11 一般 资料 .

本 组 男性 5例 , 性 6例 ; 女 年龄 1 9
性肿 瘤 中 , 管瘤 占 4例 (64 ) 血 3. % 。 2 2 临床 表 现 . 原 发性 脾 脏 肿 瘤 主 要 临 床 表现 有 左 上腹不 适或 疼痛 , 上腹 肿块 以及 腹胀 、 左 恶心 和 呕
瘤, 其余 8 例考虑为 良性病变。2例行磁共振显像 ( R ) 查 , 考 虑 为血 管 瘤 , 术 后病 理 结 果 M I检 均 与
相符 。 14 治 疗与 结果 . 愈 出院 。 2 讨 论 无手 术死 亡及 术后 并发 症 , 均痊
构瘤 : 多表现 为中等或偏强 回声 团块 , 内部 回声均 匀, 边界 较 清 。 ( ) 脏 血 管 瘤 : 肝 血 管 瘤 相 似 , 2脾 与
7 岁, 3 平均 5 . 13岁。1 1例均行脾切 除术并经病 理组 织学 确诊 , 中脾 血管 瘤 4例 ( 发 3例 , 发 其 单 多 1 例)脾淋巴管瘤 3例( , 多发 1 , 例 单发 2例) 真性 , 囊肿 2 ( 例 均为 多发 ) 假性囊肿 1 , , 例 表皮样囊 肿
1例 。
原 发性 脾脏 肿 瘤 临 床 上较 为 罕见 , 献 也 多 以 文
见, 其确切的发病率尚难于估计 , 既往多是腹部手术
或 尸 检 时 发 现 , 尸 检 统 计 其 发 生 率 约 为 据 0 1% … 。天津 医科 大 学 附属 肿 瘤 医 院 4 .4 3年 间诊
病例报告出现。近年随着医学影像技术 的进步及广 泛应用 , 检 出率 明显 增 加 。为 提 高原 发性 脾 脏 良 其

脾脏原发性肿瘤9例临床分析

脾脏原发性肿瘤9例临床分析
例, 消瘦 1 , 例 为恶 性 肿 瘤之 表 现 。本 组 2 无 任 何 例
不 适 , 中 1例 在 轻 度 外 伤 后 发 生 脾 破 裂 行 脾 切 除 其 术 , 后 经病 理检 验 发现 脾 脏原 发性 血管 瘤 , 1例 术 另 体 检 时 B超发 现 。 患者 均 无发 热 、 急性 腹 痛等 临 床表
导致 肿 瘤破 裂 出血 临床 上慎 用 。
例 。因脾 脏 不规 则 增 大 , 于左 上 腹 可 扪 及 包块 5例 , 脾肿 大 范 围 自肋 下 刚及 至肋 下 8 m 不 等 。因 脾肿 大 c 压 迫 周 围 器 官 而 出现 恶 心 、 差 、 胀 4例 , 血 2 纳 饱 贫
9 左右 的病 人有 此 表 现 。而 本 组仅 5例 术 前 检 查 0 发 现脾 肿大 , 但从 术 中情 况 看 脾肿 大 占 7 % , 明本 5 说
组病 人就诊 较 早 。脾 脏 良性 肿 瘤 除 肿 瘤 大 压 迫周 围 器 官产 生 相应 症 状外 , 对全 身 影 响 相对 较 小 , 少 见 故 发 热 、 瘦 、 力 等症 状 , 消 乏 恶性 肿 瘤 1例 表 现 为 轻 度 消瘦 。 脾 脏肿 瘤 早 期症 状 少 , 特 异性 , 就 诊 时 易 被 无 且 忽视 。 临床 上 对排 除 了 消化 系统 疾 病 , 而有 左 上 腹 不 适 或 隐痛 、 上腹 包 块 或脾 肿 大 持 续 存 在者 , 肝 脏 左 如 和血 液 系 统 检 查 未 见 异 常 , 应 警 惕 脾 脏 原 发 性 肿 则 瘤 存在 的 可能 。现 代影 像 学检 查 技 术 的 发 展 是本 病 在 无症 状 时就 得 到 早期 诊 断 成 为可 能 。本 组 2例 无 任 何 不 适 , 日常体 检 中经 B超 检 查 和 外 伤 后 脾 破 在 裂 术后 发现 的 。 B超或 C 引导 下细 针 穿 刺行 细 胞学 T 检 查 对 脾 脏 肿 瘤 的 诊 断 具 有 决 定 性 意 义 , 因 其 可 但

原发性脾脏肿瘤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

原发性脾脏肿瘤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

s p l e e n p a r t i a l s p l e n e c t o my , 6 c a s e s o f l a p a r o s c o p i c s p l e n e c t o my , 5 c a s e s o f l a p a r o s c o p i c s p l e n i c c y s t d r a i n a g e , a n d 1 c a s e o f p a n c r e a t i c b o d y
3 1 p a t i e n t s wi t h p r i ma r y s p l e n i c t u n l o r s f r o m J a n u a r y 2 0 0 2 t o J u n e 2 01 2 we r e a n a l y z e d r e t r o s p e c t i v e l y . Re s u l t s Al l 3 1 c a s e s i n c l u d e d 1 4 c a s e s o f h e ma n g i o ma ,5 c a s e s o f h a ma r t o ma ,4 c a s e s o f n o n - h o d g k i n ’ S l y mp h o ma ,5 c a s e s o f e p i d e r mo i d c y s t , 2 c a s e s o f i n l f a mm a t o r y p s e u d o u mo t r , a n d 1 c a s e o f h a e ma n g i o s a r c o ma . Al l c a s e s r e c e i v e d t h e s u r g i c a l t r e a t me n t , i n c l u d i n g 1 5 c a s e s o f o p e n s p l e n e c t o my , 4 c a s e s o f

脾脏是免疫器官,血运丰富,肿瘤的发生率低。(良性肿瘤发病率约为0.14%, 恶性肿瘤不超过全部恶性肿瘤的0.64%

脾脏是免疫器官,血运丰富,肿瘤的发生率低。(良性肿瘤发病率约为0.14%, 恶性肿瘤不超过全部恶性肿瘤的0.64%

脾脏是免疫器官,血运丰富,肿瘤的发生率低。

(良性肿瘤发病率约为0.14%, 恶性肿瘤不超过全部恶性肿瘤的0.64%)。

由于发病率极低,常导致临床医师对脾脏肿瘤的认识不足。

(一) 病理类型脾脏肿瘤的分类尚无统一标准。

根据肿瘤的发生部位,可将脾脏肿瘤分为原发性和转移性两大类。

按组织成分来源不同,原发性脾脏肿瘤又分为四种类型:①类肿瘤病变:其中脾囊肿和错构瘤常见。

脾囊肿又可分为寄生虫性和非寄生虫性囊肿,后者又分为真性和假性囊肿,真性囊肿的囊壁内有上皮或上皮细胞衬里,常为孤立、单房性的囊肿。

假性囊肿由纤维组织构成囊壁,其发生与脾破裂出血、炎症、动脉或淋巴管梗塞后形成的局限性囊腔和液化有关;错构瘤是由于发育异常而使脾脏正常构成成分的组合比例发生了变化。

②血管源性肿瘤:包括良性和恶性病变,其中良性居多,有海绵状或毛细血管性血管瘤、衬细胞血管瘤(littoral cell angioma)、血管肉瘤等。

③淋巴肿瘤:由局部淋巴管发育异常导致囊性扩张的淋巴管构成,如淋巴管瘤、淋巴瘤。

④非淋巴肿瘤,如炎性假瘤等。

常见的原发性脾脏恶性肿瘤有:①血管肉瘤:由血管内皮细胞恶性增生所形成的肉瘤。

其临床特点是脾肿大伴肝肿大,部分病例发生自发性脾破裂,易发生肝、骨和肺等远处转移。

②原发性淋巴瘤:为最常见的脾脏恶性肿瘤,指原发于脾脏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包括原发性何杰金病和非何杰金淋巴瘤。

③其他脾脏原发性恶性肿瘤较为罕见,如平滑肌肉瘤、脂肪肉瘤和恶性神经鞘瘤等。

良性肿瘤中则以脾血管瘤多见,系脾血管组织的胚胎发育异常所致。

以脾实质海绵状血管瘤居多,也可为毛细血管性血管瘤,后者常呈局限性或多发性毛细血管团。

脾脏血管瘤的特点是瘤体生长缓慢、逐渐增大、严重者可累及整个脾脏。

脾脏血管瘤可发生梗塞、感染、纤维化、钙化等继发病变。

脾脏淋巴管瘤在脾脏良性肿瘤中的发病率居第二位。

脾脏淋巴管瘤分3个类型:①单纯性淋巴管瘤;②海绵状淋巴管瘤;③囊状淋巴管瘤。

脾脏肿瘤19例诊治分析

脾脏肿瘤19例诊治分析

与其 他实质 性脏器 不 同 , 脾
脏 的原发 陛或转移性肿瘤 的发 生率 甚低 。文献 报告 : 原发性脾 脏肿瘤发病率低 于 O1 ”但 也有学者认为其 发病率远远低 于 . , %t
2 结 果
1 6例 良性 占位性 病变 的患者 术后 痊愈 , 目前 存 活 良好 。 2例 原发 性淋 巴瘤患者 术后 分别存 活 1, 82 月 , 例左 肾盂 4个 1 移行细胞癌脾转移患者术后存活 9个月。
3 讨 论
边界多不清 ;④脾恶性淋 巴瘤表现 为脾 脏内多发低密度病变 ,
癌等 。
回顾性分析 19 年 1 95 2月一2 0 年 7月我 院手术治疗 1 例脾 o9 9 脏肿瘤的临床 资料。结果 瘤 3 。1 良性肿瘤 中 1 例 6例 2例行 脾脏切 除术 , 例行脾脏部 分 4 切 除术 ; 3例恶性肿瘤 中 2例行脾脏切 除术 , 例行脾联合胰体 1
尾 切除术。结论
11 一般 资料 .
本 组患者 共 比例 1 1年龄 2 . , 7: 2岁 一 1 , 均年龄 4 7岁 平 7岁。 l 9例患 者 中 因体 检 发现 而无 任何 不适 症状 者 9例 , 左上 腹 不适 、 痛 疼 5例 , 伴发热 4例 , 因检查其他疾病时发现 1 。 例 1 影像学检查 . 2 本组 l 例患者行超声检查 , 中 1 5 其 4例 诊 断为脾 占位性病变 , 例诊断为左上腹肿物。 T检查 7例 , 1 C 均 诊断为左侧 肾脏 占位性病变 、 脾脏 占位性病变。
影像 学检查是诊 断脾脏肿瘤的主要方法。脾
脏肿瘤病 变以 良性为主 , 术切 除治疗 效果 良好 , 手 恶性 肿瘤采
用 以 手 术 为 主 的 综合 治疗 。

脾良性肿瘤有哪些症状?

脾良性肿瘤有哪些症状?

脾良性肿瘤有哪些症状?
*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脾良性肿瘤症状,尤其是脾良性肿瘤的早期症状,脾良性肿瘤有什么表现?得了脾良性肿瘤会怎样?以及脾良性肿瘤有哪些并发病症,脾良性肿瘤还会引起哪些疾病等方面内容。

……
*脾良性肿瘤常见症状:
疼痛
*一、症状
脾良性肿瘤常常单发,大小不一,形态各异,因其症状隐匿,临床诊断较困难,常常在尸检或剖腹探查时偶然发现,少数病例因巨脾引起左上腹肿块、疼痛、食后饱胀、气急及心悸等症状,或因脾功能亢进引起贫血及出血倾向而就诊时发现,也有部分病例因肿块囊性变及钙化而被临床检查发现。

*二、诊断
根据病史、临床症状及影像学检查,一般可以与原发性恶性脾肿瘤或转移性脾肿瘤相鉴别,值得一提的是,临床上大部分脾脏良恶性肿瘤的确诊有赖于手术探查与病理组织学检查。

因此在选择影像学检查时,不必面面俱到,在B超与CT等获得初步诊断后,即可考虑手术探查。

*以上是对于脾良性肿瘤的症状方面内容的相关叙述,下面再看下脾良性肿瘤并发症,脾良性肿瘤还会引起哪些疾病呢?
*脾良性肿瘤常见并发症:
休克
*一、并发病症
个别病例,尤其是脾血管瘤,因其与动静脉交通的关系,可发生自发性脾破裂,引起腹腔大出血致休克而死亡。

*温馨提示:以上就是对于脾良性肿瘤症状,脾良性肿瘤并发症方面内容的介绍,更多疾病相关资料请关注疾病库,或者在站内搜索“脾良性肿瘤”可以了解更多,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原发性脾脏良性肿瘤的诊治

原发性脾脏良性肿瘤的诊治

原发性脾脏良性肿瘤的诊治
邓侠兴;杨卫平;陈皓;尹路;彭承宏;蔡伟耀;李宏为
【期刊名称】《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年(卷),期】2004(13)9
【摘要】为探讨原发性脾脏良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对策 ,笔者回顾性分析 1 4例原发性脾脏良性肿瘤的临床资料。

原发性脾脏良性肿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 ,影像学检查多表现为脾实质内单发或多发的实性或囊性结节。

脾脏切除术疗效好。

提示原发性脾脏良性肿瘤的诊断关键在于提高警惕 ;影像学检查是原发性脾脏良性肿瘤的主要诊断手段 ;治疗首选脾切除。

【总页数】2页(P718-719)
【关键词】脾肿瘤/诊断;脾肿瘤/外科学;脾切除术
【作者】邓侠兴;杨卫平;陈皓;尹路;彭承宏;蔡伟耀;李宏为
【作者单位】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普外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67
【相关文献】
1.原发性脾脏良性肿瘤的诊治体会 [J], 杨淑萍
2.原发性脾脏良性肿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 [J], 靳松;孙自强;崔凯;李胜
3.临床病例分析原发性脾脏良性肿瘤的临床特点 [J], 李崇阳
4.腹腔镜治疗原发性脾脏良性肿瘤9例分析 [J], 聂高华;张克明;杨其刚;杨兴
5.原发性脾脏良性肿瘤8例临床分析 [J], 李慧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病例分析原发性脾脏良性肿瘤的临床特点
目的分析原发性脾脏良性肿瘤的临床病例以发现该肿瘤的临床特点。

方法从2012年1月~2013年1月这一时间段内因患有原发性脾脏良性肿瘤而被收入我院肿瘤科接受治疗的患者中抽取4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对所选对象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影像学结果特征,同时采用统计学分析处理,得到的结果差异以P<0.05为有意义。

结果①40例患者的临床症状:程度不一的左上腹部不舒适14例,左上腹部包块12例,无明显症状14例;②影像学检查结果:超声检查结果提示脾脏实质性占位性病变32例,CT 检查结果提示脾脏实质性占位性病变40例,核磁共振(MRI)检查提示34例T2WI信号明显增高,提示T1与T2不均匀性混杂信号6例。

患者的临床症状无特异性差别(P>0.05),在影像学检查方法中,CT和MRI与超声检查相比更具诊断价值(P<0.05)。

结论原发性脾脏良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表现无明显差异性,对该疾病的诊断采用的主要辅助方法为影像学检查,相比于B超,CT与MRI 更具优势,但最终确诊还应取决于病理切片诊断。

标签:原发性脾脏肿瘤;良性肿瘤;临床特点
据可靠临床资料统计,现代生活的高强度压力、辐射等使得患有原发性肿瘤的群体数量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1]。

在众多原发性脏器肿瘤中,脾脏肿瘤的发病率也逐渐增加,而该疾病的定义、分类等在临床上尚未得到统一的定论。

就目前状态而言,脾脏原发性良性肿瘤与脾脏原发性恶性肿瘤、脾脏转移瘤相比,发病率更低,由于该病较为少见,临床上对该疾病的研究文献也较少。

为了进一步探讨原发性脾脏良性肿瘤的临床特点,文章选取了我院收治的40例患者并对其展开研究和分析,详细情况如下文所述。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从2012年1月~2013年1月这一时间段内因患有原发性脾脏良性肿瘤而被收入我院肿瘤科接受治疗的患者中抽取4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所选对象的年龄均在21~73岁的范围之内,平均年龄(4
2.4±
3.8)岁,其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8例。

患者肿瘤类型:单发性脾脏错构瘤6例,多发性脾脏错构瘤2例,单发性脾脏血管瘤8例,多发性脾脏血管瘤16例,单发性脾脏淋巴管道瘤5例,多发性脾脏血管瘤3例。

选取标准:①所选取的患者均符合临床上对原发性脾脏良性肿瘤的诊断标准;②所选对象的一般性资料无特异性差别,有可比性;③患者均未患有影响本次研究结果的其他原发性疾病,且患者的精神意识状态均为正常。

1.2 方法对所选对象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患者的临床病例、病程记录、治疗及护理记录、手术记录、常规检查结果等[2],分析并统计患者的临床特点,包括临床症状以及影像学检查特点等。

2结果
2.1 患者的临床症状40例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为程度不一的左上腹部不舒适14例,左上腹部包块12例,无明显症状14例。

见表1。

通过对表1的分析可知,原发性脾脏良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左上腹部不舒适、左上腹部包块以及无明显症状为主,不同临床表现的患者例数无明显差异,经统计学处理后无意义(P>0.05)。

2.2 患者的影像学检查结果40例患者的影像学检查结果如下:超声检查结果提示脾脏实质性占位性病变32例,CT检查结果提示脾脏实质性占位性病变40例,核磁共振(MRI)检查提示34例T2WI信号明显增高,提示T1与T2不均匀性混杂信号6例。

在上述三种影像学检查方法中,CT和MRI与超声检查相比正确诊断率更高,经统计学处理后差异明显(P<0.05),有意义。

3 讨论
脾脏在人体中的作用主要以免疫、造血等功能为主,是人体中最主要的外周免疫实质性脏器,脾脏的血流量非常丰富[3]。

据可靠临床资料统计,脾脏发生原发性肿瘤的概率微乎其微,其中,原发性良性肿瘤更为少见,其发病率低于1%[4]。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及医疗水平的发展,脾脏原发性良性肿瘤的诊断率和检出率越来越高,其中以超声检查、CT以及MRI等检查手段为临床常用诊查手段。

通过对本次研究中所选取的40例观察对象的研究与分析可知,脾脏原发性良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以左上腹部的不适症状(包括左上腹部疼痛、肿胀)、左上腹部肿块以及无特殊临床表现为主,且上述几种临床体征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与本次研究中的结果相符合。

临床上常用的辅助诊查手段有超声检查、CT和MRI三种。

超声检查可以直接表现出脾脏的大小、占位性病变情况等,对于诊断脾脏原发性良性肿瘤有着一定的诊断价值[5]。

超声检查下,肿瘤一般出现脾脏实质内异常回声,且不同的肿瘤回声形式和性质不同,脾构错够肿瘤的内部回声较为均匀、边界清晰,脾脏血管瘤的超声检查显示高频回声且后方轻度增强,脾脏淋巴管肿瘤的外部为无回声区域但后方回声增强。

目前,CT与MRI检查是临床上常用的辅助检查手段,这两种诊查手段的临床诊断价值比超声检查更高,这主要是由于这两种辅助检查方式能更为直观的将肿瘤组织与周边组织的解剖位置、空间关系等表現出来。

综上所述,原发性脾脏良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特点不具有特异性,在临床上常用超声检查、CT和MRI作为辅助诊查手段,后两者更具诊断意义,但对疾病的确诊还应取决于病理切片检查结果。

参考文献:
[1] 陈永亮,黄志强,周宁新,张文智,黄晓强,刘荣. 原发性脾脏良性肿
瘤13例临床分析[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12,02(20):137-139.
[2] 邓侠兴,杨卫平,陈皓,尹路,彭承宏,蔡伟耀,李宏为. 原发性脾脏良性肿瘤的诊断与治疗[J]. 临床外科杂志. 2011,03(30):177-179.
[3] 高纪东,蔡建强,邵永孚. 原发性脾肿瘤11例临床治疗分析[J].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10,03(30):164-166.
[4] 白晓枫,梁建伟,赵东兵,邵永孚,赵平. 原发性脾脏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外科治疗[J]. 中华医学杂志. 2011,06(11)324-326.
[5] 靳松,孙自强,崔凯,李胜. 原发性脾脏良性肿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J].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13,02(20):149-15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