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千斤顶的零件图拼画装配图

合集下载

工程制图课件第九章

工程制图课件第九章

6 顶垫 4螺旋杆
3 绞杆
5 螺钉M8×12 GB/T63-1985
螺钉M10×12 GB/T71-1985
2 螺套 1 底座
2.根据零件图拼画轴承架装配图
说明
轴2配以轴衬3后与轴 架Ⅰ装配。带轮5用键6连 接于轴上,带轮的两侧衬 以垫圈4和垫圈8,并用螺 母7紧固。
技术要求
1.装配后,要求转动灵活。 2.使用时,在件1与件2、 件5的接触面上滴机油。
第九章 装配图
一、拼画装配图 二、读懂装配图 三、拆画零件图
一、拼画装配图
作业7 拼画装配图
一、内容
根据千斤顶,轴承架的零件图和装配示意图或立体 装配图,在A3或A2图纸上按比例1:1拼画装配图。
二、目的
熟悉和掌握装配图的内容及装配图表达的一般规定, 掌握画装配图的方法、步骤,以及装配图的尺寸标注。
三、要求
1.视图表达方案简洁合理,投影关系正确。 2.装配连接关系画法正确,工作原理表达清楚。 3.尺寸标注符合要求。 4.零件编号和明细表的填写恰当。
四、方法指导
1.画图前必须看懂全部零件图,并了解该装配体的 工作原理和各零件间的连接关系及相互位置关系。
2.根据装配体的特点综合选用装配图的各种表达方 法,力求表达清晰、制图简便。
法。
2.局部放大图主要
表达矩形螺纹的 ___牙__型__。
3.当螺杆2转动时,
滑块6作__升__降__运动。 滑块的工作行程是 ___5_0___mm。
三、拆画零件图
作业8 根据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一 、内容 在看懂夹线体和空气过滤装配图的基础上,分别拆画 指定零件的零件工作图。 二、目的 1.熟悉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工作图的方法和步骤。 2.进一步提高读图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三、要求 1.拆画的零件图,要求表达完整、清楚、简明合理。 2.零件结构完整、合理,能满足设计性能和工作要求。

现代工程图学(第四版)习题答案第10章

现代工程图学(第四版)习题答案第10章

第10章 装配图
阀门
现代工程图学习题集(第4版)
10-2(续) 由零件图画装配图(二)
第10章 装配图
技术要求
未注铸造圆角
罩子
现代工程图学习题集(第4版)
10-2(续) 由零件图画装配图(二)
第10章 装配图
技术要求
未注圆角
阀盖
现代工程图学习题集(第4版)
10-2(续) 由零件图画装配图(二)
参考答案
弹簧 垫片 阀盖 弹簧垫 螺杆 螺母 M16 罩子 螺钉 M6X12 垫圈 12 螺母 M12 螺柱 M12X35
阀门 阀体
序号 名

纸板 数量 材 料
备注
现代工程图学习题集(第4版)
第10章 装配图
技术要求
未注圆角R3 4
通孔
现代工程图学习题集(第4版)
10-2(续) 由零件图画装配图(二)
10-1 由零件图画装配图(一)
第10章 装配图
= 底座
现代工程图学习题集(第4版)
10-1 由零件图画装配图(一)
第10章 装配图
顶垫
现代工程图学习题集(第4版)
10-2 由零件图画装配图(二)
姓名
班级
回油阀装配示意图
第10章 装配图
学号
60
回油阀说明: 回油阀是供油管路上的装置。在正常工作时,阀门2靠 弹簧13的压力处在关闭位置,此时油从阀体右孔流入,经 阀体下部的孔进入导管。当导管中油压增高超过弹簧压力 时,阀门被顶开,油就顺阀体左端孔经另一导管流回油箱, 以保证管路的安全。弹簧压力的大小靠螺杆9来调节。为防 止螺杆松动,在螺杆上部用螺母8并紧。罩子7用来保护螺 杆,阀门两侧有小圆孔,其作用是使进入阀门内腔的油流出 来,阀门的内腔底部都有螺孔,是供拆卸时用的,阀体1与 阀盖11用4个螺柱联接,中间有垫片12以防漏油。

机械制图习题集(机械专业)(第七版)-答案第二部分 (6)[2页]

机械制图习题集(机械专业)(第七版)-答案第二部分 (6)[2页]

第二篇 技能模块
项目七 减速器从动轴系的测绘及其装配图的绘制
1.参考教材图2-4-1填空,根据图2-1-2、图2-2-3、图2-2-15及下面闷盖、挡油环的图形,绘制从动轴系装配图(键16×10×50,滚动轴承6210)。

(1)装配图的作用是 能够表达机器(或部件)的工作原理、结构性能和各零部件之间的装配、连接关系等内容 。

(2)装配图的内容有 一组图形 、 必要的尺寸 、 技术要求 、 标题栏 、 明细表 。

2.解释减速器从动轴系中齿轮与轴配合代号的含义,查找得到偏差值后标注在零件图中。

齿轮与轴的配合6
755r H : 公称尺寸是 Φ55 ,基 孔 制;
公差等级:轴IT 6 级,孔IT 7 级, 过盈 配合;
齿轮:上极限偏差 +0.030 ,下极限偏差 0 ;
轴:上极限偏差 +0.060 ,下极限偏差 +0.041 。

3.根据千斤顶的装配示意图和零件图拼画装配图。

千斤顶1-千斤顶装配图

千斤顶1-千斤顶装配图

04 千斤顶的应用场景
汽车维修领域的应用
更换轮胎
千斤顶是汽车维修中更换轮胎必不可 少的工具,可以轻松地将汽车抬起, 方便拆卸和安装轮胎。
检查底盘部件
在汽车维修中,有时需要检查底盘部 件,如悬挂系统、刹车系统等,千斤 顶能够将汽车稳定地支撑起来,方便 技师进行底盘部件的检查和更换。
建筑工程领域的应用
千斤顶装配图的绘制
选择合适的视图
选择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等合适 的视图来表达千斤顶的组成和装配关 系。
绘制装配示意图
根据确定的表达方案,绘制出千斤顶 的装配示意图,标明各零件的名称、 代号、数量、材料等。
绘制零件图
根据装配示意图,绘制出各零件的零 件图,包括零件的形状、尺寸、公差、 材料等。
检查和修改
舞台表演
在舞台表演中,有时需要使用千斤顶来调整舞台高度,以适应不同表演的需要。
05 千斤顶的保养与维护
千斤的保养方法
定期检查油量
保持清洁
在使用过程中,要定期检查千斤顶的油量 ,确保油量充足,以减少内部摩擦和磨损 。
在使用过程中,要保持千斤顶的清洁,避 免灰尘和杂物进入内部,影响其正常工作 。
定期更换油
千斤顶1-千斤顶装配 图
目录
CONTENTS
• 千斤顶概述 • 千斤顶装配图详解 • 千斤顶工作原理 • 千斤顶的应用场景 • 千斤顶的保养与维护
01 千斤顶概述
千斤顶的定义
总结词
千斤顶是一种用于顶起重物的设备,通常由一个油缸和一个工作活塞组成。
详细描述
千斤顶是一种常用的重型设备,用于在无法使用其他工具或方法的情况下顶起 重物。它通常由一个油缸和一个工作活塞组成,通过油缸中的液压油传递压力, 使活塞上升或下降,从而将重物顶起。

第9章 装配图

第9章 装配图
∅22 ∅18
3 6
序号 制图 校核
91
11 GB/T119.1 4X22 18100-10 10 18100-09 垫 9 8 GB/T68 M6X16 螺 18100-07 7 垫 18100-06 钳 6 18100-05 螺 5 4 18100-04 螺 3 18100-03 活 18100-02 2 螺 18100-01 固 1
6.3
0.8 ∅100k6
R22
B-B
40
R5
铸造圆角R3
2X∅12 12.5
∅86H7
∅18
3
24
1
∅10
7
其余
0.8 16
6.3 6.3 ∅15 120° 15
泵体
HT150
1:2
1件
12.5
C2
25
C2
4 12
其余
∅25f9
12.5
M8-7H ∅60 ∅52 ∅60 ∅62 6.3 8 6.3 18 17 34
64 140 92 12.5 18 14
其余
班级学号
6 ∅11 3.2
姓名
3X∅7 EQS
成绩
其余
12.5
1.6
25 C2 ∅50 1.6
∅14H9
2xM5通孔
6.3 12.5 3
1.6
∅120
∅132
Hale Waihona Puke ∅32∅36 ∅30C4 1.6
∅11
3XM6 EQS 85 6.3 12.5
Rp3/8
6.3
∅14F8
第十三章 装配图
13-1 拼画千斤顶装配图
工作原理及作业要求
班级学号

机高多习题集(答案) 第9章 装配图

机高多习题集(答案) 第9章 装配图

第九章装配图9-1 尺规图作业(八)作业指导书一、目的熟悉和掌握装配图的内容及表达方法。

二、内容与要求(1)仔细阅读千斤顶的零件图(9-2、9-3),并参照千斤顶装配示意图,拼画千斤顶装配图。

(2)绘图比例及图纸幅面,根据千斤顶零件图的尺寸自己确定。

(装配图绘图比例1∶1,用A2幅面)三、注意事项(1)参考《机械制图解题指导(多学时)》中的动画演示,搞清千斤顶的工作原理及各个零件的装配、联接关系。

(2)根据千斤顶的装配示意图及零件图,选定表达方案。

要先在草稿纸上试画,经检查无误后,再正式绘制。

(3)标准件要查阅有关标准确定。

(4)应注意,相邻零件剖面线的方向和间隔要有明显的区别。

四、图例千斤顶装配示意图见右图,千斤顶零件图见9-2、9-3。

(机工高职)机械制图习题集(多学时) 《习题答案》第九章 胡建生 编9-2 千斤顶装配图(机工高职)机械制图习题集(多学时) 《习题答案》第九章 胡建生 编9-4 读装配图,回答问题读钻模装配图(8-5)1.该钻模由 9 种零件组成,有 3 个标准件。

2.装配图由 3 个基本视图组成,分别是主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

各视图上分别采用了局部剖视和简化画法。

被加工件采用 假想 画法表达。

3.件4在剖视中按不剖切处理,仅画出外形,原因是 该件为实心杆件 。

4.图中细虚线表示件 5 中的结构。

5.根据视图想零件形状,分析零件类型。

属于轴套类的有:钻套、轴、衬套。

属于盘盖类的有:钻模板、开口垫圈、。

属于箱体类的有:底座。

6.φ22H7/k6是件 4 与件 7 的配合尺寸。

件4的公差带代号为 k6 ,件7的公差带代号为H7 。

7.φ26H7/n6表示件 7 与件 2 是孔制过盈配合。

8.件4和件1是过渡配合,件3和件2是间隙配合。

9.φ66h6是性能尺寸,φ86、74是外形尺寸。

10.件8的作用是定位。

11.怎样取下被加工零件?旋松件6,取下件5,拿下件2后,即可取下被加工零件。

现代工程图学习题集答案第10章

现代工程图学习题集答案第10章

架体1上的大孔φ70内装有内衬圈2,下部的小孔φ22内 装有锁紧套6和调节齿轮5,调节齿轮支承在锁紧套上,并靠固 定防止内衬圈2在放映过程中发生位移,可旋紧锁紧螺母4将镜 头锁住。螺钉M3×12轴向定位。为了防止内衬圈2在放映过程
调整焦距使银幕图像清晰的? 2.镜头架的性能规格尺寸是哪个? 3.指出图中配合尺寸符号的含义。 4.画出锁紧套6和架体1的零件工作图。
千斤顶装配图
标记 处数 分区 设计 朱家奇
更改文件号 签名 年、月、日 标准化
阶段标记
重量 比例
审核 工艺
批准
共01张 第01张
返回
返回
拆除4号零件
返回
技术要求: 1.M10的螺钉孔在装配时加工。 2.保证绞杠转动平稳。 3.未注倒角D=2;未注圆角R=1.5
序 号
代号
螺钉GB/T73 M10*12
标注有公差带代号的尺寸和螺纹代号,其余尺寸与表面粗 糙度代号可省略。
1答:Φ10H8/f7、Φ14H8/F7、24H8/f7、16H8/f7、18H8/F7
全部为间隙配合。
2答:总体尺寸为166、37.5、漏标了总宽。
3答: 参考答案
返回
返回
10-6 读装配图,并回答问题(四)
一、工作原理
手压阀是用手动控制管道开、闭的装置。按下压 杆3使阀杆5下移,打开阀门。放开压杆3阀杆在弹簧9 的作用下,将阀门关闭。
阶段标记
重量 比例
回油阀
备注
审核 工艺
批准
: JTJ-00
共 张第 张
返回
1答:镜头架部件的作用是调整镜头焦距。锁紧螺母4迫使内 衬圈收缩而固定镜头。旋转调节齿轮5,通过与内衬圈上齿 条的啮合传动,带动内衬圈前后移动,从而达到调节焦距使 银幕图象清晰。

千斤顶装配图

千斤顶装配图

装配图
一、学习要点
本章重点应掌握:装配图的各种表达方法及读装配图的方法和步骤
解题实例
例9—1:根据千斤顶的轴测图和零件图(图9—1(a),(b))绘制其装配图。

图9-1(a)千斤顶的轴测图
图9-1(b)千斤顶的零件图
解:
(1)分析
首先要了解千斤顶的工作原理:千斤顶是利用螺旋传动来顶举重物的一种起重或顶压工具,常用于汽车修理及机械安装中。

工作时,重物压于顶垫之上,将绞杠穿入螺旋杆上部的孔中,旋动绞杠,螺旋杆在螺套中靠螺纹做上、下移动,从而顶起或放下重物。

螺套镶在底座里,用螺钉定位,磨损后便于更换。

顶垫套在螺旋杆顶部,其球面形成传递承重之配合面,由螺钉锁定,使顶垫相对螺旋杆旋转而不脱落。

由工作原理可知,千斤顶的装配主干线是螺旋杆,为了清楚的表达千斤顶的内外部装配结构,应选如图9—1(c)所示全剖视的工作位置为主视图。

在主视图上,千斤顶的7个零件所处的位置及装配关系、各零件的主要形状均已表达清楚,只有螺旋杆上与绞杠配合的孔没有表达充分,故采用拆去绞杠零件,沿螺旋杆上部孔的轴线剖开的A—A断面图表达清楚。

在千斤顶装配图上,应标注螺套与底座的配合尺寸Ø60H8/j7和外形尺寸Ø150、300、230.5~278.5。

(2)画图
选定绘图比例和图幅后布置视图,先确定各视图的位置,画出主要轴线、中心线及基准线。

然后开始画底图,按照“先主后次”的原则,沿装配轴线按装配关系依次画出底座→螺套→螺旋杆→绞杠→顶垫等零件。

底图完成后,检查加深图线,还要进行尺寸标注,编注零件序号,填写明细栏、标题栏等,完成全图,如图9—1(c)所示。

图9-1(c)千斤顶的装配图。

任务12根据零件图画千斤顶装配图精

任务12根据零件图画千斤顶装配图精
(3)分析视图,弄清楚各视图、剖视图、端面 图等表达方法的投影关系及其表达意图。
2)分析工作原理和装配关系
分析部件的工作原理,一般应从运动关系入 手,并进一步弄清楚零件之间的连接关系和配合 性质。
6
3) 分析零件
分析零件是读装配图进一步深入的阶段, 需要把每个零件的结构形状和各零件之间的装 配关系、连接方法等,进一步分析清楚。分析 零件时,首先要分离零件,根据零件的序号, 先找到零件在某个视图上的位置和范围,再遵 循投影关系,并借助统一零件在不同的剖视图 上剖面线方向、宽窄应一致的原则,来区分零 件的投影。将零件的投影分离后,采用形体分 析法和结构分析法,逐步看懂每个零件的结构 形状和作用。
10
钻模板轴测图
11
钻模装配轴测图
12
4) 归纳总结
在搞清楚装配体的工作原理和装配关系以 及各零件的结构形状之后,还需对装配图所注 尺寸以及技术要求(符号、文字)进行分析研 究,进一步了解装配体的设计意图和装配工艺。 这样,对装配体就有了全貌的了解,为进一步 拆画零件图打好了基础。
13
7.装配图的画法
15
虎钳轴测装配图
16
2) 绘图方法与步骤
(1) 在拟定好装配体视图表达方案后,便可根据装配体的大小 及复杂程度,选用合适的绘图比例,确定图幅,并画出图框及 标题栏。 (2) 合理布置图面。从各装配干线入手,以点划线或细线布置 各视图位置,如图所示。 (3) 打底稿。一般先画大的主要零件,定出框架,如图所示。 (4) 进一步进行细节描述,如图此时要细心,防止遗漏。
(5) 仔细检查,确认无误后,便可加深图线,标注 尺寸,注写序号,填写技术要求、标题栏和明细表, 完成作图。如图(d)所示。
1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