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第14课《红军不怕远征难》学案(鲁教版七年级上)
红军不怕远征难导学案教案修订版
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 不怕牺牲,艰苦奋斗的精神 ,坚韧 不拔、战胜任何困难的精神。 (3)见证“新长征”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是中国发展中上的 “新长征”。请写出洗雪百年国耻和特区经济腾飞的史实各一 例。 四、当堂测试 1、“……它是一曲人类求生存的凯歌,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 进行的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险象环生、危在 旦夕的战斗。”这段话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张卫卫 08.10.08
重点、
难点 红军的长征和遵义会议
学
案
内
容
上课时间
课时数
1
学习随笔
(教法、学法)
一.自主学_年___月,党中央和中央红军离开
中央革命根据地,向______进军,红军冲破敌人四道封锁线,渡
七年级历史上册 《红军不怕远征难》同步练习1 鲁教版
第14课红军不怕远征难(一)选择题1. 中央红军开始长征是在()A.1933年10月B. 1934年10月C. 1935年1月D. 1935年10月2.长征中红军打乱敌人追剿计划的行动是()A.四渡赤水B.渡过金沙江C. 遵义会议D.强渡大渡河3.红一方面军渡过下列江河的先后顺序是()①湘江②乌江③金沙江④大渡河A.②③①④B.①②③④C.③④①②D.①③②④4. 标志着红军长征结束的事件是()A.吴起镇会师B.红一和红四方面军会师C. 红二和红四方面军会师D. 三大主力红军会师5、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根本原因是()A.蒋介石调集50万军队重点围攻 B蒋介石有帝国主义全力支持C. 蒋介石的50万军队装备先进D.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和军事顾问李德等人指挥错误6.遵义会议实际上确立毛泽东在全党领导地位的理由是()A. 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 B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并把军事指挥权交给他C. 选举毛泽东为最高负责人D.毛泽东独立负责军事7.“更喜岷江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诗中的“三军”是指()A.左路军、右路军、中路军B.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三方面军C. 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D. 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红六方面军8.对遵义会议的意义表达不正确的是()A.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B. 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革命C. 这次会议是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D. 这次会议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9.1934年10月,中央红军进行长征的主要原因是()A.第五次“反围剿”失败B. 开辟新的根据地C. 北上抗日D. 把革命形式推向高潮(二)材料题阅读下列材料: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滕细浪,五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请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1)这首诗是谁为什么事件而作的?(2)写出该事件的起止时间。
鲁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4课《红军不怕远征难》说课稿
鲁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4课《红军不怕远征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鲁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4课《红军不怕远征难》主要讲述了红军长征的历程和意义。
本课内容围绕红军长征的原因、长征的历程、长征中的重要战役和长征胜利的意义展开。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红军长征的历史背景、过程和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红军长征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认识可能较为片面,只知道长征是一个艰苦的过程,而对于长征的原因、历程和意义等方面的了解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认识和理解红军长征,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红军长征的原因、历程、重要战役和胜利意义,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红军长征的原因、历程、重要战役和胜利意义。
2.教学难点:红军长征过程中经历的艰苦斗争和巨大牺牲。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图片、视频资料等,生动形象地展示红军长征的场景,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长征》主题曲,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历史知识,激发学生对红军长征的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红军长征的原因、历程、重要战役和胜利意义,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
3.合作探究: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红军长征过程中经历的艰苦斗争和巨大牺牲,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4.课堂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红军长征的历史意义。
5.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红军长征过程中的重要战役,如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等,让学生了解红军的英勇斗争精神。
第14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说课稿
《第14课红军不怕远征难》说课稿开场白:各位评委大家上午好,我今天的说课的内容是是《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4课《红军不怕远征难》,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六个方面阐述对本课的理解和把握。
(一)教材分析首先,从教材内容上看,本课主要讲述由于党内“左倾”错误思想的影响,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进行了两万五千里长征。
经历了一系列的艰难险阻最终取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本课是第三单元《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的最后一课,与下一课《难忘九一八》在时空上承并列关系,与上一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存在时序上的先后关系和逻辑上的内在联系,因而学好本课,对学生形成清晰的时空概念、建构完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知识体系具有重要作用。
(二)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课标的理解和新课程理念的领会,我将教学目标确立为以下三个方面:1、知识与能力:了解红军长征的过程及遵义会议的主要内容,认识长征胜利和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长征路线的自主学习,培养自学能力、识图能力和阅读历史材料的能力;通过对遵义会议和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的探讨,培养分析历史问题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本课的学习,体会红军战士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认识到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艰巨性。
认同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的坚强领导者。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红军长征的胜利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次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因而长征的过程和遵义会议应为本课的重点。
教学难点:对遵义会议历史意义的理解需要学生结合红军长征的过程及新民主主义的整个历程来进行,对初二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认识水平而言具有相当的难度,应为本课的难点。
(四)说教法本课采用的重要教学方法有:自学辅导法、材料研习法、启发式教学、图示法等。
(五)说学法与此相对应的学生的主要学习方法有:自主学习、阅读法、填表法、讨论法等。
鲁教版七年级上册《红军不怕远征难》教案
(封面)
鲁教版七年级上册《红军不怕远征难》教
案
授课学科:
授课年级: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XX学校
一、复习回顾:
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为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挽救中国革命,开展了哪些重大活动?
(学生记忆回顾后,教师提问检查复习效果)
导入新课:同学们齐读导言中毛泽东的《长征》一诗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诗中概括了长征的艰难险阻,赞扬了红军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那么在这过程中到底有哪些艰难险阻哪?体现了哪些革命主义精神?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了解长征的过程。
二、教学目标:(一学生阅读学习目标)
1.让学生掌握长征的原因、经过及历史意义;遵义会议及历史意义。
2.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探究“长征的原因、遵义会议的地位、长征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结合阅读长征示意图,培养学生读图填图的能力;通过学生讲长征经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展示自我的能力。
3.师生通过讨论长征精神,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红军百折不挠、自强不息、
勇往直前的精神,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军队、热爱
祖国的情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鲁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红军不怕远征难》教学设计
鲁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红军不怕远征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红军不怕远征难》是鲁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红军长征的历程和红军战士的英勇事迹。
本课内容是学生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篇章,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可以了解红军长征的背景、过程和意义,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值青春期,思维活跃,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他们对历史事件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对红军长征的细节和背景知识掌握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红军长征的背景、过程和意义,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敬英雄的情感,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红军长征的背景、过程和意义。
2.教学难点:红军长征过程中的重要战役和英雄事迹的理解和分析。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媒体资源,创设红军长征的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教学方案和问题。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红军长征的背景知识,准备参与课堂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红军长征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历史知识,激发学生对红军长征的兴趣和好奇心。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问题。
问题如下:–红军长征的背景是什么?–红军长征的过程是怎样的?–红军长征的意义有哪些?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红军不怕远征难》学案
《红军不怕远征难》学案1、长征的开始:(1)背景:由于和等人的指挥错误,红军第次反“围剿”失利,被迫进行战略转移,长征开始。
(2)开始:年月,党中央和中央红军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向进军,红军冲破敌人四道封锁线,渡过,但人员伤亡严重,只剩下三万多人。
红军采取毛泽东的建议,向贵州前进,渡过,夺取贵州北部重镇。
2、遵义会议:时间:;地点:;内容:。
意义:。
3、遵义会议后红军长征的路线:四渡,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渡过,跳出敌人的包围圈——强渡——飞夺——翻过——通过——进入。
4、两次会师:年月,党中央和红一方面军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与陕北红军会师;年月,红军三大主力在会师,宣告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
5、意义:小组合作探究、分组讨论1. 学生活动:看长征路线图,试着到黑板前来画出红军长征的路线并说出在遵义会议后,红军经过哪些地方?发生什么大事?学生展示:四渡赤水河,打乱敌人的追剿计划;渡过金沙江,跳出敌人的包围;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过大雪山;通过草地;终于在吴起镇和会宁胜利会师。
(学生画图并讲解)2.(1)回顾长征请写出红军长征途中经历的大事。
遵义会议;四渡赤水河,打乱敌人的追剿计划;渡过金沙江,跳出敌人的包围;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过大雪山;通过草地;两次会师;长征胜利。
(2)感悟长征你认为长征精神是什么?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如何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一点即可)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不怕牺牲,艰苦奋斗的精神,坚韧不拔、战胜任何困难的精神。
(3)见证“新长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是中国发展中上的“新长征”。
请写出洗雪百年国耻和特区经济腾飞的史实各一例。
香港的回归、深圳的发展。
初中历史观摩课《红军不怕远征难》教案设计优秀教案
初中历史观摩课《红军不怕远征难》教案设计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红军长征的背景、原因及过程,掌握长征中重要的历史事件。
2.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理解长征精神的内涵。
3.通过学习红军长征的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的艰苦奋斗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红军长征的背景、原因及过程,长征中的重要历史事件。
2.教学难点:长征精神的内涵及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引导。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提问:同学们,你们听说过红军长征吗?谁知道红军长征的原因和过程?(2)简要介绍红军长征的背景,引导学生思考长征的原因。
2.讲解新课(1)讲解红军长征的原因,如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等。
(2)讲述红军长征的过程,包括突破四道封锁线、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等重要历史事件。
(3)分析红军长征的意义,如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围剿,为革命事业保留了火种等。
3.情感教育(1)引导学生感受红军长征中的艰苦奋斗精神,如翻越高山、穿越草地等。
(2)讲解长征精神的内涵,如坚定信念、团结互助、英勇奋斗等。
(3)结合现实生活,引导学生学习长征精神,培养自己的艰苦奋斗精神。
4.课堂讨论(1)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红军长征成功的原因是什么?(2)分组讨论,每组派代表发言。
5.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复述红军长征的原因、过程及意义。
(2)强调长征精神对现实生活的指导意义,鼓励学生学习长征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四、课后作业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红军长征的历史,让学生了解了长征的原因、过程及意义,培养了学生的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在情感教育方面,引导学生学习长征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但课堂上仍存在一些不足,如部分同学对长征历史事件的理解不够深入,讨论环节时间安排不够充足等。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果。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听说过红军长征吗?有没有人能告诉我红军长征发生在哪个时期?生:1927年到1936年期间。
鲁教版七上红军不怕远征难
《红军不怕远征难》学案 学习目标:1.掌握长征的原因、经过及历史意义;遵义会议及历史意义。
2.通过引导学生探究“长征的原因?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长征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结合阅读长征示意图,培养学生读图填图的能力;通过学生讲长征经过,讲红军故事,搜集、演示长征图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展示自我的能力。
3.通过讨论长征精神,引导学生学习红军百折不挠、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精神,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军队、热爱祖国的感情,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学习重点:长征的开始,遵义会议,长征的经过,长征的意义,长征精神。
学习难点:遵义会议的意义,长征的历史意义。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阅读教材找出长征的原因和时间。
2.阅读教材说出遵义会议召开的时间、内容及意义。
3.绘制遵义会议后红军长征的路线图.仔细看书,没什么难的!4.阅读教材找出长征结束的标志事件、长征的意义。
老师让我来说!(二)合作探究:1.我的问题:。
2.我们的问题:。
3.老师的问题:①红军进行长征的直接原因是什么?②想一想,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③两生起来报道长征中的艰难险阻。
(三)拓展延伸 你认为长征精神是一种什么精神?在和平年代我们应该怎样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你说,我说,大家说。
(四)系统总结:当堂训练 1.蒋介石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反革命“围剿”开始于( )A.1928年B.1929年C.1930年D.1931年2.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 ( )A.“八七”会议B.长征的胜利结束C.第五次反“围剿”失利D.遵义会议3.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事件是( )A.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B.遵义会议的召开别急,别急,慢慢思考!看谁做得又快又好C.红军长征的胜利D.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4、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①四渡赤水②遵义会议召开③渡过乌江④强渡大渡河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C.③②④① D.③②①④5.在长征中,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的地点是()A.遵义 B.会宁C.吴起镇 D.陕甘宁革命根据地6.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A.红军三大主力会师B.红一方面军与陕北红军会师C.红军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扼杀革命的企图D.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牵制了敌军的力量7.长征红军跳出敌人的包围圈是在()A.四渡赤水河后 B.渡过金沙江后C.强渡大渡河后 D.翻过大雪山后8、对长征的错误评价是()A.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B.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C.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D.挫败了国民党第五次“围剿”9、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若要实地考察工农红军的历史足迹,他们去的地方应包括()①井冈山②瑞金③遵义④南京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0、在思维链接中运用历史:请按右图上标号顺序,回答中央红军长征路线上的下列地点发生的历史事件:A、红军长征开始时间__ 年__ 月;红军长征的原因是因为__ __ ___ _B、长征途中,党中央在1935年1月,ABBCDB召开的遵义会议,会议最主要内容是确立了__ __ 的正确领导。
第14课红军不怕远征难说课教案
第14课红军不怕远征教学设计山东省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上册周村区北郊中学吕惠敏【教学目标】本课的主题是红军长征,因此制定的教学目标中的知识目标主要就是围绕长征这一历史事件展开,帮助学生掌握关于长征的主要知识。
1.知识目标:学生分析红军长征的原因,掌握红军长征的路线、遵义会议的召开及其伟大的历史意义、红军胜利的意义。
2.能力目标:学生找出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和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结合阅读长征示意图,培养学生读图、填图的能力,引导学生运用地图了解红军长征经过的主要省份、江河,并能说出发生在那里的重大事件。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生学习红军战胜艰难困苦、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军队、热爱祖国的感情,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重点】中央红军的长征和遵义会议【难点】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课堂教学设计】1.课前导学:结合课文,读红军长征路线图,标明走过的省份,经过的江河,到达的重镇及发生的大事。
2.教学资源:课本、相关图片、文字等3.教学方法与手段:讲述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等。
课堂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给学生播放《七律长征》,同时展示几张反映长征的图片,问:同学们说这几张图片的共同主题是什么?答:长征。
指出诗中提到五岭、乌蒙、金沙、大渡河、岷山等地,只是红军长征经过的万水千山的一部分,设问“红军长征经过了哪些地方?经历了怎样的艰难险阻?为什么能取得长征的胜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一课。
学习新课:一、出示学习目标:1 、学生分析红军长征的原因,掌握红军长征的路线、遵义会议的召开及其伟大的历史意义、红军胜利的意义。
2、学生找出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和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结合阅读长征示意图,培养学生读图、填图的能力,引导学生运用地图了解红军长征经过的主要省份、江河,并能说出发生在那里的重大事件。
二、出示自学指导A、自学指导一:1、思考红军为什么要进行战略转移?2、说一说红军长征开始与结束的时间,结合课文内容与地图说出长征路线。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 第14课《红军不怕远征难》课件 鲁教版五四制
A、甘肃 B、南昌 C、吴起镇 D、井冈山
3、红军长征取得胜利的关键性事件是: _D_
A、强渡大渡河 B、四渡赤水河
C、渡过金沙江 D、遵义会议的召开
选一选
1、在第几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军被迫开始进行长征C _A_、_ 三 B、四 C、五 D、六
2、毛泽东在党中央的核心地位确立是在___B__
A、第五次反围剿后 B、遵义会议后
3、我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__遵__义__会__议__。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1936年10月三大主力红军会师的地点是:__B___
A、遵义 B、甘肃 C、吴起镇 D、井冈山
7、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的时间是:__C__
A、1933年10月
B、1935年10月
C、1936年10月
D、1934年10月
8、红军长征取得胜利的关键性事件是: ___D__
第 14 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 1934.10——1936.10
红军五次反“围剿”敌我力量对比表
次序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时间 1930年 1931年 1931年 1932年
1933— 1934年
敌我力量对比 2.5 :1 7 :1 10 :1 4 :1 6 :1
结果 胜利 失败
坚信革命必胜的乐观主义精神。
中国工胜农利红闯军关长一征简图
甘肃⑾
⑩陕西
西⑨康 大渡E 河 四⑧川
C 金沙D 江
乌
江B 湖④南
贵⑥州
云⑦南
广⑤西
A ②江西
①福建 广③东
胜利闯关二
1、毛泽东在党中央的核心地位确立是在_B_
A、第五次反围剿后 B、遵义会议后
第14课红军不怕远征难教案
第14课红军不怕远征难教案(鲁教版)一、教学目标:1、掌握红军长征的路线、遵义会议及其伟大意义。
2、探究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和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阅读长征示意图,培养读图、填图的能力。
4、学习红军战胜艰难困苦、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
5、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军队、热爱祖国的感情,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二、重点难点:重点:中央红军的长征遵义会议三、教学过程:【诵读求知】七律·长征毛泽东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上述诗词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想一想】○1、蒋介石为什么要“围剿”革命根据地,其目的是什么?○2、你来归纳一下共产党中央和中央红军“长征”的原因,及其目的。
【审图求知】1.按图上标号顺序,填出红军长征路线上的下列地名:1__________、2_________、3_________、4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
2.填出:一、二、四三个方面军会师地区____________。
合作交流: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次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提示:从遵义会议的背景、内容等方面进行讨论。
)【读诗学史】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阅读回答:1、这首诗词反映了中国历史的哪一事件?2、后四句涉及到的主要历史实是什么?3、“三军过后尽开颜”喻意指什么?4、你是怎样理解长征精神的?(不怕牺牲、前赴后继的精神;勇往直前、坚韧不拔的精神;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的精神;百折不挠、克服困难的精神)【知识检测】1、红军被迫实行长征的原因是的失败。
2、年10月,中央红军被迫离开开始长征。
3、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标志是红军三大主力在会师。
4、长征途中确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是在会议后。
红军不怕远征难教案
红军不怕远征难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能够说出党和中央红军被迫进行长征的原因;2、能够归纳出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的伟大历史意义;3、能够在地图上简单描绘出红军长征的路线和经过的重要地点。
并说出发生在那里的重要事件。
过程与方法:学习用地图来描述历史事件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影视作品的宏大场面感染下,真切地体验长征精神的伟大,革命历程的艰辛,从而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继承和发扬革命优良传统。
教学重点和难点:中央红军的长征和遵义会议是本课的重点。
长征这一历史事件的人物多(领导人多,参与长征的军队多),时间长,经历艰辛复杂,在一节课内学生很难理清其线索,这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课时:1节课教学方法:启发式;讨论式导入新课:播放歌曲《长征》。
师:这首歌描写的是中国革命史上的哪一重要历史事件?生:红军长征师:接下来请说说关于红军长征的歌曲、课文、著作生:《十送红军》(歌曲)、《倔强的小红军》(课文)、《西行漫记》(著作)。
师:同学们是否想了解红军长征的详细经过?讲授新课:师:红军为什么要历尽艰难去长征?生:由于博古、李德的错误指挥,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师:红军在长征途中经历了哪些“艰”“难”“险”“阻”?是什么力量使红军克服重重困难取得了长征的胜利?生:1、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恶劣的自然环境;缺少粮食给养。
2、毛泽东、周恩来的正确领导;长征精神(革命信念、英雄主义、集体主义、乐观主义、创新精神)师:红军长征走过的万水千山:1934年10月党中央和中央红军离冲破敌人四道封锁线,四渡过金沙江,从此红军跳出敌1935年10月党中央和中央红军到吴起镇和陕北红军会师,中央红军长征结束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和红一方面军在会宁会师,宣告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
师:为什么说遵义会议“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生:解决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组织上的错误;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的核心领导地位,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一转折使长征取得了胜利,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初中历史观摩课《红军不怕远征难》教案设计
初中历史观摩课《红军不怕远征难》教案设计•相关推荐初中历史观摩课《红军不怕远征难》教案设计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初中历史观摩课《红军不怕远征难》教案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1、掌握红军长征的路线、遵义会议的时间、内容及其伟大意义。
2、探究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和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原因,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结合阅读长征示意图,培养学生读图、填图的能力。
3、学习红军战胜艰难困苦、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军队、热爱祖国的感情,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重点1、中央红军的长征2、遵义会议教学难点1、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2、长征精神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情景创设法、讨论法、合作交流学习方法分组导学法、自主探究与合作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图片歌曲导入,激起学生兴趣。
以江西革命根据地人民挥泪送别红军的图片,并配以《十送红军》这首歌,以“江西人民为什么依依不舍送自己的亲人红军踏上征途?”引入新课。
二、合作探究1、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主动参与到课堂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将全班同学分成四个小组,阅读课文内容,合作完成以下任务:第一组历史学家:红军长征的原因、遵义会议的内容及意义、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
第二组地理学家:考察长征路线图,说出长征的经过。
(中央红军长征走过多少省、渡过哪些大江、大河?)第三组红军战士:讲述长征途中遇到的艰难险阻,分析长征胜利的原因。
第四组随军记者:总结长征精神。
2、为什么江西根据地的人民群众流泪送别红军战士踏上漫漫征途呢?请一位历史学家给我们分析一下长征的原因。
(从背景分析原因)背景:1、1933年10月,蒋介石调集50万军队对中央发动第五次“围剿”。
2、中共中央负责人博古和军事顾问李德的错误指挥,未能粉碎敌人的人的围剿。
原因: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最新精选鲁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4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巩固辅导第十篇
最新精选鲁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4课红军不怕远征难巩固辅导第十篇第1题【单选题】有诗云:“生死攸关转折点,‘左’倾错误受批判。
重新确立领导人,党和红军脱危险。
”此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五四运动B、中共诞生C、遵义会议D、挺进中原【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斯大林格勒战役②百团大战③西安事变④希特勒上台⑤诺曼底登陆⑥长征结束A、④③⑥①⑤②B、②⑤①③④C、④⑥③②①⑤D、⑥④③⑤②①【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八年级某班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编写《红军长征》剧本,他们设计了以下几个历史场景的台词,其中有误的是( )A、长征始于1928年的井冈山会师B、巧渡金沙江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C、遵义会议,我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D、红一方面军同陕北红军会师吴起镇【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下列史实证明这一结论的是( )A、八一南昌起义爆发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C、敌后抗日根据地建立D、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在红军征战藏区的过程中,各族人民支援红军的粮食约1000万斤,牛、羊、马、猪等各类牲畜总数约20万头。
这主要说明红军长征( )A、粉碎了敌人的重重围剿B、得到了各族人民的物质支持C、保留了革命的精干队伍D、传播了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下列诗词中,描写红军长征的是( )A、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B、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C、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D、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红军在长征途中,下列哪一事件初步扭转长征以来的被动局面?( )A、湘江之战B、通道转兵C、遵义会议D、巧渡金沙江【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遵义会议②井冈山会师③吴起镇会师④会宁会师⑤四渡赤水河A、①②③⑤④B、②①⑤③④C、①⑤②③④D、⑤②①③④【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红军长征取得完全胜利的标志是( )A、遵义会议召开B、吴起镇会师C、四渡赤水D、会宁会师【答案】:【解析】:第10题【材料分析题】读图说史历史图片是历史过程的真实记录,每一幅图片都生动叙述了一段历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4课红军不怕远征难
课型:新授执笔:审核:班级:时间
学习目标:
1.掌握长征的原因、经过及历史意义;遵义会议及历史意义。
2.讨论长征精神,学习红军百折不挠、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精神,培养我们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军队、热爱祖国的感情,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学习重点:长征的开始,遵义会议,长征的经过,长征的意义,长征精神。
学习难点:遵义会议的意义,长征的历史意义
二、前置自学:(自主学习,充分准备,牢固记忆)
1.原因:红军失败,被迫进行。
2.开始:年月,党中央和中央红军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从出发开始长征。
红①红军向湘西前进,冲破了敌人的,渡过湘江,损失过半。
②红军改向贵州前进,渡过夺取。
军时间:年月,
2.经③遵义内容:解决了,取消了。
不会议肯定了 , 增选。
过意义:遵义会议确立了,
怕这次会议挽救了。
④遵义会议以后,红军四渡,打乱了。
远⑤红军巧渡,跳出了。
⑥红军强渡,飞夺。
征⑦红军又翻过大,通过,进入甘肃。
①年月,党中央和方面军到达革命根据地的。
难 3.胜利②年月, 方面军和方面军,到达 ,同前来的
方面军会师.红三大主力回师,标志着。
4.长征的意义: ,。
三、展示交流(对桌相互检查)
四、合作探究
1.今年是纪念长征胜利74周年,请回答有关长征的问题:
(1)红军长征的原因是什么?
(2)党中央和中央红军开始长征的时间和地点。
(3)长征途中,党中央在1935年1月召开了什么会议?
(4)红军长征两次会师的时间、地点、和主要部队。
(5)简述红军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
2.为了充分挖掘和利用革命历史文化资源,积极发展红色旅游,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
纲要指出在今后5年内,我国将在全国范围内重点建设12个大红色旅游区,30条精品路线和100多个经典景区。
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1)井冈山、遵义被国务院定为红色旅游景区的历史依据是什么?
(2)发展红色旅游,从发展经济角度看有何意义?
(3)发展红色旅游,有利于培育伟大民族精神。
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
今年是长征胜利多少周年,请你谈谈对长征精神的认识。
五、当堂测试
(一)选择题:
1.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利用假期要实地考察红军长征的出发地,他们应该去( )
A.江西瑞金
B.贵州遵义
C.陕北吴起镇
D.甘肃会宁
2.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的事件是( )
A.八七会议
B.中共二大
C.遵义会议
D.三湾改编
3.长征红军跳出敌人包围圈是在( )
A.四渡赤水河
B.渡过金沙江
C.强度大渡河
D.翻越大雪山
4.红军长征中发生的下列事件,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四渡赤水河②夺取遵义③翻越大雪山④飞夺泸定桥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④③①②
D.①③④②
5.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 )
A.遵义会议
B.中央红军到达陕甘
C.飞夺沪定桥
D.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6.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主要理由是( )
A.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
B.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
C.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并将军事指挥权交给他
D.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最高负责人
(二)材料: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请回答:(1)诗中提到的“红军远征”开始于那一年?这次远征在历史上被称为什么事件?
(2)后四句诗反映了这一历史事件发展过程中哪些重大的军事行动?
(3)诗词中“漏”了一个重大事件,根据你的知识,应该是哪个大事?
(4)红军在这次“远征”事件中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六、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