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品物理危险性类别
《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
《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依据GB-2009《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按物理、健康或环境危险的性质共分3大类:1、物理性质1.1爆炸物:爆炸物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见GB。
爆炸物质(或混合物)是这样一种固态或液态物质(或物质的混合物),其本身能够通过化学反应产生气体,而产生气体的温度、压力和速度能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
其中也包括发火物质,即便它们不放出气体。
发火物质(或发火混合物)是这样一种物质或物质的混合物,它旨在通过非爆炸自主放热化学反应产生的热、光、声、气体、烟或所有这些的组合来产生效应。
爆炸性物品是含有一种或多种爆炸性物质或混合物的物品。
烟火物品是包含一种或多种发火物质或混合物的物品。
爆炸物种类包括:a)爆炸性物质和混合物;b)爆炸性物品,但不包括下述装置:其中所含爆炸性物质或混合物由于其数量或特性,在意外或偶然点燃或引爆后,不会由于迸射、发火、冒烟或巨响而在装置之处产生任何效应。
c)在a)和b)中未提及的为产生实际爆炸或烟火效应而制造的物质、混合物和物品。
1.2易燃气体易燃气体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见GB。
易燃气体是在20℃和101.3kPa标准压力下,与空气有易燃范围的气体。
1.3易燃气溶胶易燃气溶胶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见GB。
气溶胶是指气溶胶喷雾罐,系任何不可重新灌装的,该由金属、玻璃或塑料制成,内装强迫压缩、液化或溶解的气体,包含或不包含液体、膏剂或粉末,配有释放装置,可使所装物质喷射出来,构成在气体中悬浮的固态或液态微粒或构成泡沫、膏剂或粉末或处于液态或气态。
1.4氧化性气体氧化性气体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见GB。
氧化性气体是普通经由过程提供氧气,比空气更能导致或促使其他物质燃烧的任何气体。
1.5压力下气体压力下气体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见GB。
压力下气体是指高压气体在压力等于或大于200kPa(表压)下装入贮器的气体,或是液化气体或冷冻液化气体。
第60号令《化学品物理危险性鉴定与分类管理办法》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60号《化学品物理危险性鉴定与分类管理办法》已经2013年6月24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3年9月1日起施行。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局长杨栋梁2013年7月10日化学品物理危险性鉴定与分类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化学品物理危险性鉴定与分类工作,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对危险特性尚未确定的化学品进行物理危险性鉴定与分类,以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鉴定与分类工作实施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化学品,是指各类单质、化合物及其混合物。
化学品物理危险性鉴定,是指依据有关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进行测试、判定,确定化学品的燃烧、爆炸、腐蚀、助燃、自反应和遇水反应等危险特性。
化学品物理危险性分类,是指依据有关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对化学品物理危险性鉴定结果或者相关数据资料进行评估,确定化学品的物理危险性类别。
第四条下列化学品应当进行物理危险性鉴定与分类:(一)含有一种及以上列入《危险化学品目录》的组分,但整体物理危险性尚未确定的化学品;(二)未列入《危险化学品目录》,且物理危险性尚未确定的化学品;(三)以科学研究或者产品开发为目的,年产量或者使用量超过1吨,且物理危险性尚未确定的化学品。
第五条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负责指导和监督管理全国化学品物理危险性鉴定与分类工作,公告化学品物理危险性鉴定机构(以下简称鉴定机构)名单以及免予物理危险性鉴定与分类的化学品目录,设立化学品物理危险性鉴定与分类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技术委员会)。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监督和检查本行政区域内化学品物理危险性鉴定与分类工作。
第六条技术委员会负责对有异议的鉴定或者分类结果进行仲裁,公布化学品物理危险性的鉴定情况。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化学品登记中心(以下简称登记中心)负责化学品物理危险性分类结果的评估与审核,建立国家化学品物理危险性鉴定与分类信息管理系统,为化学品物理危险性鉴定与分类工作提供技术支持,承担技术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危险化学品的分类与定义
危险化学品的分类与定义危险化学品是指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或处理过程中,可能对人体健康、财产和环境造成危害的化学物质。
为了规范危险化学品的管理和使用,国际上普遍采用了一套分类和定义系统。
一、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危险化学品的分类是根据其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毒性和危险特性等方面进行的。
目前,常见的危险化学品分类体系主要有以下几种:1. 根据物理性质的分类根据危险化学品的物理性质,可以将其分为气体、液体和固体三类。
气体分为可燃气体和非可燃气体,液体分为易燃液体和不易燃液体,固体分为易燃固体、氧化剂、毒性固体等。
2. 根据化学性质的分类根据危险化学品的化学性质,可以将其分为酸、碱、氧化剂、还原剂、腐蚀品、毒性品等。
这些分类主要是为了标识化学品在特定条件下可能产生的化学反应和危害。
3. 根据毒性的分类按照危险化学品的毒性程度,可以将其分为高毒、中毒和低毒三类。
高毒指的是对人体健康具有严重威胁的化学品,中毒指的是有一定毒性但对人体健康的威胁相对较低的化学品,低毒则相对安全。
4. 根据危险特性的分类根据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可以将其分为易燃、爆炸、自燃、氧化、毒性、腐蚀等。
这些分类主要是为了提醒和警示使用者在处理危险化学品时应注意的安全事项。
二、危险化学品的定义危险化学品的定义是对其性质和用途进行描述和解释,以便正确识别和管理。
一般来说,危险化学品的定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化学品的名称化学品的名称是用来唯一标识化学品的方式,一般采用国际通用的化学名或化学式进行命名。
2. 化学品的成分和含量化学品的成分是指其包含的各种元素、化合物或化学物质,含量是指各组分在化学品中所占的百分比或浓度。
3. 化学品的危险性及危险特性化学品的危险性指的是其可能对人体健康、环境或财产造成的危害,包括毒性、燃爆性、腐蚀性等。
危险特性指的是化学品在特定条件下可能表现出的危险性质,如易燃、自燃、氧化等。
4. 化学品的用途和处理方法化学品的用途是指该化学品通常应用的领域和场景,处理方法是指使用、储存、运输和废弃化学品时应遵循的安全规范和操作要求。
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和标志
3
化 学 品 危 险 性 分 类
第1类 爆炸物 第2类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第1项 易燃气体 第2项 不燃气体 第3项 有毒气体 第3类 易燃液体 第4类 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第1项 易燃固体 第2项 自燃物品 第3项 遇湿易燃物品 第5类 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第1项 氧化剂 第2项 有机过氧化物 第6类 有毒品 有毒品 第7类 放射性物品 第8类 腐蚀品 第1项 酸性腐蚀品 第2项 碱性腐蚀品 第3项 其它腐蚀
危险化学品的分 类和标志
前言
危险化学品主要内容:
1.分类和标签信息,包括危险化学品的危险性类别、 象形图、警示词、危险性说明、防范说明等。 2.物理、化学性质,包括危险化学品的外观与形状、 溶解性、熔点、沸点等物理性质,闪点、爆炸极限、自燃 温度、分解温度等化学性质。 3. 主要用途,包括企业推荐的产品合法用途、禁止或 者限制用途等。 4. 危险特性,包括危险化学品的物理危险性、环境危 害性、和 毒理性质。
什么是自燃物品?
据自燃物品的不同特性采取相应的措施!
安 全 遇湿易燃物品系指遇水或受潮时,发生剧 烈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的易燃气体和热量的物 生 品。有的不需要明火,即能燃烧或爆炸。 产 如:金属钠、电石、石灰等都属于此类。 预 防 遇湿易燃物质除遇水反应外,遇到酸或氧化剂也能发生反应, 而且比遇到水发生的反应更为强烈,危险性也更大。因此, 为 储存、运输和使用时,注意防水、防潮,严禁火种接近,与 主 其它性质相抵触的物质隔离存放。
1、高度的易燃性——闪点低、点火能量小、热值大,温度 高、挥发性大 2、强烈的爆炸性 3、 沸点低,容易挥发 具流动性和扩散性 4、受热膨胀性 5、 容易产生静电 和积聚静电 6、 一定的毒害性
化学品物理危险性鉴定与分类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化学品物理危险性鉴定与分类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范化学品物理危险性鉴定与分类工作,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化学品生产、进口单位(以下统称化学品单位)对危险特性尚未确定的化学品进行物理危险性鉴定与分类工作,以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化学品物理危险性鉴定与分类的监督管理、对化学品物理危险性鉴定机构的资质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化学品物理危险性鉴定是指依据有关鉴定标准进行测试,确定化学品的燃烧、爆炸、腐蚀、助燃、自反应和遇水反应等危险特性。
化学品物理危险性分类是指依据有关分类标准,对化学品物理危险性鉴定结果及相关数据资料进行综合性评估,确定化学品的物理危险性类别。
第四条物理危险性尚未确定,需要进行鉴定与分类的化学品包括:(一)列入《危险化学品目录》,但发现有新的物理危险性的化学品;(二)含有1种以上列入《危险化学品目录》的具有物理危险性组分的混合物;(三)未列入《危险化学品目录》,且物理危险性不明的化学品;(四)新研制且缺乏相关物理危险性数据的化学品。
第五条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以下简称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指导和监督管理全国化学品物理危险性鉴定与分类工作,组织制定相关管理办法、技术标准和导则,组建化学品物理危险性鉴定与分类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技术委员会),负责鉴定机构的资质评定和监督检查。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监督和检查本行政区域内化学品单位的化学品物理危险性鉴定与分类工作开展情况。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监督检查本行政区域内化学品物理危险性鉴定机构的工作开展情况。
第六条技术委员会负责对有争议的化学品物理危险性鉴定或分类结果进行仲裁,为化学品物理危险性鉴定机构(以下简称鉴定机构)提供业务指导,提出《危险化学品目录》中物理危险性化学品调整的建议,以及免予化学品物理危险性鉴定与分类的化学品名单,并根据工作需要提出化学品物理危险性鉴定与分类工作的重点与指导意见。
危险化学品分类1物理危害
序号 危险种类 9 自燃液体 10 自燃固体 11 自热物质和混合物 12 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
或混合物 13 氧化性液体 14 氧化性固体 15 有机过氧化物 16 金属腐蚀剂
危险化学品分类
HCN、CO2、NO2等有毒或窒息性气体,可从呼 吸道、食道、甚至皮肤等进入体内,引起中毒。
1.爆炸品
爆炸品贮存和使用
① 专库、限量存储,不得混存; ② 必须严格管理,库房实行“五双”制度; ③ 保持通风,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防
止摩擦、撞击和震动。
1.爆炸品
1.5爆炸品火灾扑救策略
(二)不能用沙土盖压,以免增强爆炸物品爆炸时的威力。
(三)如果有疏散可能,应迅即组织力量及时疏散着火区域周围的爆炸物品,使着火区 周围形成一个隔离带。
(四)扑救爆炸物品堆垛时,水流应采用吊射,避免强力水流直接冲击堆垛,以免堆垛 倒塌引起再次爆炸。
(五)灭火人员应积极采取自我保护措施,尽量利用现场的地形、地物作为掩蔽体或尽 量采用卧姿等低姿射水;消防车辆不要停靠离爆炸物品太近的水源。
危险化学品分类
依据GB13690-2009《化学品分类和危 险性公示通则》,按物理、健康或环境 危险的性质共分3大类:
1) 物理危害 (如,易燃液体、氧化性固体等)
2) 健康危害(如,急性毒性,皮肤腐蚀/刺激);
3) 环境危害(如,水生毒性)。
危险化学品分类
物理危害 GHS制度化学品分类
序号 危险种类 1 爆炸物 2 易燃气体(包括化学性质
常见爆炸化合物 乙炔类化合物 叠氮化合物 雷酸盐类化合物 氯酸或过氯酸化合物 硝基化合物
危险化学品安全类别划分标准
危险化学品安全类别划分标准常用危险化学品按其主要危险特性分为8类:第一类:爆炸品,爆炸品指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摩擦、撞击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间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周围的压力急剧上升,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设备、人员造成破坏和伤害的物品。
第二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指压缩的、液化的或加压溶解的气体。
这类物品当受热、撞击或强烈震动时,容器内压力急剧增大,致使容器破裂,物质泄漏、爆炸等第三类:易燃液体,本类物质在常温下易挥发,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第四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这类物品易于引起火灾。
第五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这类物品具有强氧化性,易引起燃烧、爆炸。
第六类:毒害品,指进入人(动物)肌体后,累积达到一定的量能与体液和组织发生生物化学作用或生物物理作用,扰乱或破坏肌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或持久性的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的物品。
如各种氰化物、砷化物、化学农药等等。
第七类:放射性物品,它属于危险化学品,但不属于《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管理范围,国家还另外有专门的"条例"来管理。
第八类:腐蚀品,指能灼伤人体组织并对金属等物品造成损伤的固体或液体。
危化品的分类危化品指的是具有燃烧、爆炸、腐蚀、毒性、放射性等危险性的物质。
根据物质的危险特性,一般将危化品分为以下几类:1.易燃危险品易燃危险品是指那些在正常温度下能够燃烧或能够加速燃烧的物质。
例如,液体、气体或固体燃料、油类、沥青等。
对易燃危险品要格外小心,必须防止火源和氧气的接触,避免火灾等事故的发生。
2.易爆危险品易爆危险品是指那些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够自行燃烧或爆炸的物质。
例如,火药、炸药、喷雾器等。
使用易爆危险品时要特别小心,防止其接触火源或静电电荷等,以免发生爆炸及其它意外事故。
3.有毒危险品有毒危险品是指那些对人类、动物、植物产生毒害作用的物质。
例如,烟雾、有毒气体、强酸、强碱等。
化学品物理危险性鉴定与分类管理办法
化学品物理危险性鉴定与分类管理办法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物理危险性鉴定与分类第三章法律责任第四章附则《化学品物理危险性鉴定与分类管理办法》已经2013年6月24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3年9月1日起施行。
2013年7月10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化学品物理危险性鉴定与分类工作,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对危险特性尚未确定的化学品进行物理危险性鉴定与分类,以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鉴定与分类工作实施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化学品,是指各类单质、化合物及其混合物。
化学品物理危险性鉴定,是指依据有关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进行测试、判定,确定化学品的燃烧、爆炸、腐蚀、助燃、自反应和遇水反应等危险特性。
化学品物理危险性分类,是指依据有关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对化学品物理危险性鉴定结果或者相关数据资料进行评估,确定化学品的物理危险性类别。
第四条下列化学品应当进行物理危险性鉴定与分类:(一)含有一种及以上列入《危险化学品目录》的组分,但整体物理危险性尚未确定的化学品;(二)未列入《危险化学品目录》,且物理危险性尚未确定的化学品;(三)以科学研究或者产品开发为目的,年产量或者使用量超过1吨,且物理危险性尚未确定的化学品。
第五条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负责指导和监督管理全国化学品物理危险性鉴定与分类工作,公告化学品物理危险性鉴定机构(以下简称鉴定机构)名单以及免予物理危险性鉴定与分类的化学品目录,设立化学品物理危险性鉴定与分类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技术委员会)。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监督和检查本行政区域内化学品物理危险性鉴定与分类工作。
第六条技术委员会负责对有异议的鉴定或者分类结果进行仲裁,公布化学品物理危险性的鉴定情况。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化学品登记中心(以下简称登记中心)负责化学品物理危险性分类结果的评估与审核,建立国家化学品物理危险性鉴定与分类信息管理系统,为化学品物理危险性鉴定与分类工作提供技术支持,承担技术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危险化学品有哪些危险性类别
根据《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规定的危险化学品确定原则,危险化学品的危险性包括28大类81个类别:1.物理危险爆炸物:不稳定爆炸物、1.1、1.2、1.3、1.4。
易燃气体:类别1、类别2、化学不稳定性气体类别A、化学不稳定性气体类别B。
气溶胶(又称气雾剂):类别1。
氧化性气体:类别1。
加压气体:压缩气体、液化气体、冷冻液化气体、溶解气体。
易燃液体:类别1、类别2、类别3。
易燃固体:类别1、类别2。
自反应物质和混合物:A型、B型、C型、D型、E型。
自燃液体:类别1。
自燃固体:类别1。
自热物质和混合物:类别1、类别2。
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和混合物:类别1、类别2、类别3。
氧化性液体:类别1、类别2、类别3。
氧化性固体:类别1、类别2、类别3。
有机过氧化物:A型、B型、C型、D型、E型、F型。
金属腐蚀物:类别1。
2.健康危害急性毒性:类别1、类别2、类别3。
皮肤腐蚀/刺激:类别1A、类别1B、类别1C、类别2。
严重眼损伤/眼刺激:类别1、类别2A、类别2B。
呼吸道或皮肤致敏:呼吸道致敏物1A、呼吸道致敏物1B、皮肤致敏物1A、皮肤致敏物1B。
生殖细胞致突变性:类别1A、类别1B、类别2。
致癌性:类别1A、类别1B、类别2。
生殖毒性:类别1A、类别1B、类别2、附加类别。
特异性靶器官毒性-一次接触:类别1、类别2、类别3。
特异性靶器官毒性-反复接触:类别1、类别2。
吸入危害:类别1。
3.环境危害危害水生环境-急性危害:类别1、类别2;危害水生环境-长期危害:类别1、类别2、类别3。
危害臭氧层:类别1。
化学品物理危险性鉴定与分类管理办法
化学品物理危险性鉴定与分类管理办法是根据我国现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国际上化学品危险性鉴定与分类的经验和技术要求,制定的一项管理办法。
本文将对该办法进行详细解读,涵盖了办法的重要内容和管理要求。
一、化学品物理危险性鉴定与分类的基本要求化学品物理危险性鉴定与分类是指对化学品进行实验室测试和评估,以确定其在运输、储存和生产过程中是否存在物理危险,并将其分为不同的物理危险类别。
化学品的物理危险性鉴定与分类具有以下基本要求:1.综合考虑各种物理性质:化学品的物理危险性鉴定与分类需要综合考虑其燃烧、爆炸、自燃、氧化性、腐蚀性、压缩性等各种物理性质,以全面评估其物理危险性。
2.严格按照标准进行鉴定与分类:化学品物理危险性鉴定与分类需要参照国际上通用的物理危险性分类标准,对化学品进行准确、科学的分类,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3.注重风险评估:化学品物理危险性鉴定与分类需要对鉴定结果进行风险评估,评估其在实际使用和运输中可能带来的危险程度和风险等级,为采取相应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二、化学品物理危险性鉴定与分类的主要内容化学品物理危险性鉴定与分类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物理性质测试:对化学品的燃烧性、爆炸性、自燃性、氧化性、腐蚀性和压缩性等物理性质进行测试,以确定其是否具有物理危险性。
2.物理危险性分类:根据测试结果和相应的物理危险性分类标准,对化学品进行分类,划分为不同的物理危险类别,并给出相应的物理危险性符号和警示词。
3.风险评估和等级划分:对鉴定分类结果进行风险评估,评估其在实际使用和运输中可能带来的危险程度和风险等级,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等级划分。
4.报告和档案管理:对化学品物理危险性鉴定与分类的结果进行报告和档案管理,并建立相应的化学品物理危险性数据库,用于查询和应急处置。
化学品物理危险性鉴定与分类管理办法(二)化学品物理危险性鉴定与分类的管理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责任主体:明确化学品物理危险性鉴定与分类的责任主体,包括化学品生产企业、经营企业和使用单位,各方需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完成相应的鉴定和分类工作。
危险化学品的类别及分类
危险化学品的类别及分类依据《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92),我国将危险化学品按照其危险性划分为8类21项。
第1类,爆炸品;第2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第3类,易燃液体;第4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第5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第6类,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第7类,放射性物品;第8类,腐蚀品。
1、爆炸品本类化学品指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受磨擦、撞击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时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周围压力急骤上升,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物品,不包括无整体爆炸危险,但具有燃烧、抛射及较小爆炸危险的物品。
把爆炸品分为五项:1.整体爆炸物品:具有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2.抛射爆炸物品:具有抛射危险,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3.燃烧爆炸物品:具有燃烧危险和较小爆炸或较小抛射危险,或两者兼有,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4.一般爆炸物品:无重大危险的爆炸物质和物品,万一被点燃或引爆,其危险作用大部分局限在包装件内部,而对包装件外部无重大危险;5.不敏感爆炸物品:非常不敏感的爆炸物质,比较稳定,在着火试验中不会爆炸。
2、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指压缩、液化或加压溶解的气体,并符合下述两种情况之一者:(1)临界温度低于50℃,或在50℃时,其蒸气压力大于294kpa的压缩或液化气体;(2)温度在21.2℃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257kpa,或在54.4℃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715kpa的压缩气体;或在37.8℃时,雷德蒸气压力大于275kpa 的液化气体或加压溶解气体。
本类物品当受热、撞击或强烈震动时,容器内压力会急剧增大,致使容器破裂爆炸,或导致气瓶阀门松动漏气,酿成火灾或中毒事故。
按其性质分为以下三项:①易燃气体;②不燃气体(包括助燃气体);③有毒气体。
3、易燃液体指闭杯闪点等于或低于61℃的液体、液体混合物或含有固体物质的液体,但不包括由于其危险性已列入其它类别的液体。
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特性
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特性危险化学品(Hazardous Chemicals)是指那些具有一定的物理、化学、生物等性质,并且在生产、使用、储存、运输等过程中可能对人体健康、环境安全以及财产造成危害的化学物质。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控制这些化学品,国际上对危险化学品进行了分类和标识。
本文将介绍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其特性。
一、危险化学品的分类根据国际上广泛采用的GHS(全球协调系统)标准,危险化学品可以分为以下几大类别:1. 爆炸品(Explosives):具有爆炸性能的化学品,包括物理爆炸和化学爆炸两种类型。
常见的爆炸品包括火药、炸药等。
2. 氧化剂(Oxidizing agents):能引起其他物质在与之接触时放出氧气或引发氧化反应的化学品。
例如,过氧化氢、高锰酸钾等。
3. 易燃液体(Flammable liquids):在常温下易燃烧的液体,具有较低的闪点。
常见的易燃液体包括汽油、酒精等。
4. 可燃气体(Flammable gases):在标准温度和压力下能燃烧的气体,常见的可燃气体有天然气、甲烷等。
5. 腐蚀品(Corrosive substances):能使其他物质产生腐蚀性破坏的化学品。
例如,浓硫酸、氢氧化钠等。
6. 毒害品(Toxic substances):对人体健康有毒性作用的化学品。
毒害品又可分为急性毒性品和慢性毒性品,常见的毒害品包括氰化物、砷化物等。
7. 致癌物(Carcinogens):可导致癌症的物质。
例如,苯、二甲基亚硝胺等。
8. 致突变物(Mutagens):可导致细胞基因突变的化学品。
常见的致突变物包括甲醛、苯并芘等。
9. 致畸变物(Teratogens):对胚胎发育有畸形作用的物质。
例如,苯胺、硝基苯等。
10. 刺激性物质(Irritants):能引起细胞组织刺激或者炎症的物质。
常见的刺激性物质有氯化氢、硫酸等。
11. 致敏物质(Sensitizers):能导致人体过敏反应的化学品。
危险化学品的分类
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危险化学品是指那些在使用、储存、运输过程中可能引发事故,造成人员伤亡、环境破坏或财物损失的化学物质。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控制危险化学品的安全风险,国际上通常将其分为不同的分类,便于监管机构、企业和公众了解其性质和危险程度。
下面将分别介绍危险化学品的常见分类。
1. 按照物理性质的分类(1) 爆炸品:指能够在短时间内发生爆炸作用的物质,如炸药、火药、雷管等。
(2) 可燃气体:指在标准大气压下,20℃时,以气态存在,与空气的混合物在一定范围内能够燃烧或爆炸的物质,如液化气、甲烷等。
(3) 易燃液体:指在标准大气压下,20℃时,能够产生可燃性蒸气,并且能够产生一定范围内与空气形成可燃混合物,并且在火焰面接触到时能够燃烧的液态物质,如汽油、柴油等。
(4) 易燃固体:指与空气接触能够自燃的固体,或者在含有易燃气体或易燃液体的空气中自燃的固体,如磷、镁、火柴等。
(5) 氧化剂:指与其他物质接触可以引发或助燃反应的物质,如过氧化氢、高锰酸钾等。
(6) 发烟剂:指在燃烧时能够产生大量的烟雾的物质,通常用于防火和疏散演练,如干冰、硝酸等。
(7) 毒性物质:指直接或间接通过接触、吸入或摄食等方式能够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的物质,如有机溶剂、重金属等。
(8) 腐蚀品:指能够造成严重损害其他物质或人体的组织的物质,如浓硫酸、NaOH等。
(9) 吸入性毒害物质:指能够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并对其产生毒害作用的物质,如氰化物、硫化氢等。
(10) 放射性物质:指具有放射性的物质,如铀、钴-60等。
2. 按照危险性类别的分类根据化学品的毒理学特性和危害潜力,将其分为不同的危险性类别,以指导安全管理和应对措施的制定。
这些危险性类别通常包括爆炸性、易燃性、氧化性、毒性、腐蚀性、放射性、感染性等。
同时,根据爆炸品的爆炸威力大小,还可以分为A、B、C、D四类。
3. 按照危害程度的分类(1) 轻度危害品:指在正常条件下不易爆炸、燃烧,且对人体的危害较小的物质。
危险化学品的种类及分类
危险化学品的种类及分类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爆炸、燃烧、有毒、腐蚀、自燃、放射性等性质,对人体、动植物、环境等具有危害的化学物质。
根据其危险性质的不同,危险化学品可以被分为不同的种类和分类。
根据其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危险性质的综合特征,危险化学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主要种类:爆炸品爆炸品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能够产生爆炸的化学品,如火药、炸药等。
爆炸品是危险性最高的化学品之一,其储存和使用需要特殊的防护措施。
易燃液体易燃液体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迅速燃烧的液体,如汽油、酒精等。
易燃液体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需要注意防火防爆措施。
氧化剂氧化剂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能够与其他物质剧烈反应,并放出氧气的化学品,如高锰酸钾、过氧化氢等。
氧化剂的储存和使用需要避免与易燃物和可燃物接触。
腐蚀品腐蚀品是指能够对金属和其他物质产生腐蚀性作用的化学品,如硫酸、氢氟酸等。
腐蚀品在储存和处理过程中需要特殊的防护设施,避免其与皮肤接触。
毒害品毒害品是指对人体、动植物和环境具有毒害作用的化学品,如农药、杀虫剂等。
毒害品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护自身和环境,避免接触和污染。
放射性物质放射性物质是指具有放射性的化学元素或化合物,如铀、镭等。
放射性物质具有辐射危害,需要通过特殊的储存和使用措施,确保人身安全和环境保护。
除了以上主要种类外,还有一些其他危险化学品,如蓄电池、废电池等。
这些化学品在处理和处置过程中需要注意特殊的环境和安全要求。
为了安全管理危险化学品,各国通常对危险化学品进行分类,并制定相应的法规和标准。
这些分类和标准旨在保护人身安全、环境保护和公共安全。
请注意,本文档仅提供一般信息,具体的危险化学品管理措施和法规要求,请参考当地相关法律法规或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ghs危险性类别
GHS危险性类别
一、简介
全球化学品分类与标识系统(GHS)是一个用来标识化学危险性的国际标准。
在GHS中,化学品按照其危险性被分为不同的分类,其中最为重要的是GHS危险性类别。
二、GHS危险性类别的背景
GHS危险性类别是根据物质的性质和危险性确定的分类。
它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评估化学品对人类和环境的危害程度,从而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
三、GHS危险性类别的分类方式
GHS危险性类别主要分为物理危害、健康危害和环境危害三大类。
每种危害又细分为不同级别,用以区分不同危害程度。
1. 物理危害
•爆炸品
•气溶胶
•气体
•可燃液体
•不燃型气体
2. 健康危害
•引起过敏反应
•对皮肤腐蚀
•致畸和生殖毒性
•癌症危害
•急性毒性
3. 环境危害
•水体危害
•气体危害
•土壤危害
•水生生物危害
•长期生态危害
四、GHS危险性类别的意义
GHS危险性类别不仅是对化学品危险性的准确描述,也是国际贸易和运输中的
重要依据。
通过在化学品的包装上标示GHS危险性类别,可以帮助使用者更快速
准确地识别化学品的危险性,避免事故的发生。
五、结语
GHS危险性类别作为全球统一的标准,为化学品使用者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信息。
在面对各种危险性化学品时,了解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至关重要,GHS危险性
类别的适用更是化学品安全管理中的重要一环。
化学品危险品分类标准
化学品危险品分类标准引言:化学品是在现代工业生产和生活中广泛应用的物质,但由于其一定的危害性,需要进行科学的分类和标识,以确保人们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
本文将介绍化学品危险品的分类标准,并对各类危险品的特点和管理措施进行探讨。
一、危险品的定义和分类原则危险品是指在生产、储存、运输或使用过程中,有可能对人体健康、财产或环境产生危害的化学品。
根据危险性质以及对人体健康、物质、环境等的危害程度不同,危险品可分为物理性、化学性和毒性三类。
1. 物理性危险品的分类标准物理性危险品是指在储存、运输或使用过程中可能引发火灾、爆炸、自燃、氧化等物理危险的化学品。
根据其物理性质和危险特征,物理性危险品可分为爆炸品、易燃物、氧化剂、压缩气体、腐蚀品和放射性物质等六大类。
爆炸品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爆炸反应的物质,根据其爆炸性能的强弱,可分为炸药、雷管、烟火等不同级别。
易燃物是指能在一定条件下燃烧或能与空气形成可燃烧的混合物的物质,根据其燃烧性能和引燃温度,可分为易燃液体、易燃固体和易燃气体等不同类型。
氧化剂是指能与可燃物质发生强烈氧化反应,并支持燃烧的物质,根据其氧化能力,可分为强氧化剂和氧化剂两类。
压缩气体是指在常温下处于气态,由于受压而被压缩存储的气体,根据其压缩状态,可分为液化气体、可可压缩气体和不可压缩气体。
腐蚀品是指能破坏其他物质的化学性质或其组织结构的物质,根据其腐蚀能力,可分为强腐蚀品、中腐蚀品和弱腐蚀品等不同级别。
放射性物质是指具有放射性的物质,根据其放射性能量的强弱,可分为放射线源等不同类型。
2. 化学性危险品的分类标准化学性危险品是指在储存、运输或使用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化学特性,并对人体健康、物质、环境等产生危害的化学品。
根据其化学性质和危害特征,化学性危险品可分为易燃液体、易燃固体、易燃气体、遇水产生易燃气体、可燃性固体等六大类。
易燃液体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能迅速燃烧或能与空气形成可燃混合物的液体。
易燃固体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能自发燃烧或能与空气形成可燃混合物的固体。
危险化学品分类标准
危险化学品分类标准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毒性、腐蚀性、爆炸性、燃烧性、放射性等特性,可能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的化学物质。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使用这些化学品,国际上普遍采用了一套统一的危险化学品分类标准,以便对不同危险化学品进行统一的标识、包装、运输和储存。
在中国,危险化学品分类标准主要参照联合国《GHS全球化学品分类和标签制度》进行分类和标识。
根据GHS标准,危险化学品主要分为物理危害、健康危害和环境危害三大类。
物理危害包括爆炸性、氧化性、易燃性、自燃性、不稳定性等特性;健康危害包括急性毒性、致癌性、生殖毒性、致敏性等特性;环境危害包括水体危害、土壤危害、大气危害等特性。
根据不同的危害特性,危险化学品被分为不同的类别和标识。
在物理危害方面,GHS标准将危险化学品分为爆炸品、氧化剂、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质、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等类别。
这些类别主要根据化学品的物理性质和危险特性进行分类,以便对其进行合理的包装和储存。
在健康危害方面,GHS标准将危险化学品分为急性毒性、致癌性、生殖毒性、致敏性等类别。
这些类别主要根据化学品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进行分类,以便对其进行合理的使用和接触控制。
在环境危害方面,GHS标准将危险化学品分为水体危害、土壤危害、大气危害等类别。
这些类别主要根据化学品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分类,以便对其进行合理的排放和处理。
除了以上三大类别外,GHS标准还对危险化学品进行了细分,以便更精确地对其进行分类和标识。
这些细分主要包括了物理危害的爆炸性、氧化性、易燃性等级别,健康危害的急性毒性、致癌性、生殖毒性等级别,以及环境危害的水体危害、土壤危害、大气危害等级别。
总的来说,危险化学品分类标准是一套科学、系统的分类和标识体系,它为危险化学品的管理和使用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通过对危险化学品的合理分类和标识,可以有效地减少事故的发生,保护人体健康和环境安全。
因此,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应当严格遵守GHS标准,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的管理和监管,以确保人类和环境的安全。
化学品物理危险性鉴定与分类管理办法
化学品物理危险性鉴定与分类管理办法旨在对化学品的物理危险性进行鉴定和分类,并通过管理措施来保护人体和环境的安全。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化学品物理危险性的定义、鉴定和分类原则、鉴定和分类方法、管理措施等。
一、化学品物理危险性的定义化学品的物理危险性是指化学品在一定条件下对人体、财产和环境造成伤害的潜在能力。
主要包括易燃性、爆炸性、氧化性、压缩性、放射性等多个方面。
二、鉴定和分类原则1.科学性原则:鉴定和分类应基于科学理论和技术方法,遵循科学原理和规律。
2.系统性原则:鉴定和分类要全面、系统地对化学品的物理危险性进行评估,不可片面或局部处理。
3.客观性原则:鉴定和分类应客观、中立、公正,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
4.标准化原则:鉴定和分类应遵循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评估结果可比较和可靠。
5.风险导向原则:鉴定和分类应从风险管理的角度出发,减少和控制危险源。
三、鉴定和分类方法化学品的物理危险性鉴定和分类的方法主要包括实验方法和计算方法。
1.实验方法:通过对化学品在实验条件下的各种物理性质进行测试和观察,来确定其物理危险性。
如测试易燃性、爆炸性、压缩性等。
2.计算方法:根据化学品的组成、结构和物理性质,采用物质变化模型和计算模拟,来推算其物理危险性。
如热值计算、压力计算等。
四、鉴定和分类管理措施根据化学品的物理危险性鉴定和分类结果,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保护人体和环境的安全。
1.标识和标签:对物理危险性较高的化学品,应在容器上标识明确的警示标识和标签,提醒工作人员注意安全。
2.储存和运输:根据化学品的物理危险性,制定相应的储存和运输方案,防止事故发生。
3.职业暴露控制:对从事与危险化学品打交道的工作人员,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减少暴露风险。
4.事故应急响应:对可能发生事故的化学品,应建立事故应急预案和应急响应机制,及时应对和处理事故。
5.信息共享和宣传教育:加强化学品物理危险性信息的共享和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和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播爆燃性测试设备(时间/压力试验设备和爆燃试验设备)
时间/压力试验仪
包件中传播爆燃性测试设备(包件中的爆燃试验设备)
爆燃试验仪
封闭条件下加热效应测试设备(如克南试验设备)
克南试验仪
爆炸力测试设备(如改进特劳泽试验设备)
包件中的热爆炸效应试验设备(如包件中的热爆炸试验设备)
极端不敏感爆炸性物品试验设备(如EIDS雷管试验设备、EIDS/ANE隔板试验设备、脆性试验设备、子弹撞击试验设备、外部火烧试验设备、缓慢升温试验设备)
ANE敏感度试验设备(如ANE热稳定性试验设备、EIDS/ANE隔板试验设备、克南试验设备)
2
易燃气体
爆炸极限测量设备
爆炸极限试验仪
3
气溶胶(气雾剂)
自加速分解温度测试设备(如绝热储存试验设备)
自加速分解温度试验仪(绝热式)
16
金属腐蚀物
金属腐蚀性试验设备
金属腐蚀性试验仪
自发火固体试验仪
11
自热物质和混合物
物质自热性试验设备
自热物质试验仪
12
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和混合物
遇水放出气体量测量设备
遇水放气试验仪
13
氧化性液体
液体氧化性试验设备
氧化性液体试验仪
14
氧化性固体
固体氧化性试验设备
氧化性固体试验仪
15
有机过氧化物
系列试验
传播爆炸性测试设备(如联合国引爆试验设备)
化学品物理危险性类别及鉴定基本设备明细表
序号
物理危险性类别
物理危险性鉴定基本设备
对应设备型号名称
1
爆炸物
甄别试验
差式扫描量热仪
差式扫描量热仪
系列试验1和2
爆炸效应测试设备(如联合国隔板试验设备、克南试验设备、时间/压力试验设备)
时间/压力试验仪
系列试验3~8
物质稳定性测试设备(如撞击感度试验设备、摩擦感度测量设备、75℃热稳定性试验设备)
撞击感度试验仪
BAM摩擦感度试验仪
物品、包装物品和包装物质的稳定性试验设备(如物品热稳定性试验设备、钢管跌落试验设备、12米跌落试验设备)
75℃热稳定性试验仪
具有整体爆炸危险的非常不敏感爆炸性物质的试验设备(如雷管敏感度试验设备、外部火烧试验设备)
克南试验仪
产品受火烧或内源爆炸时效应测试设备(如单个包件试验设备、堆垛试验设备、外部火烧试验设备、无约束包件试验设备)
爆燃试验仪
封闭条件下加热效应测试设备(如克南试验设备)
克南试验仪
爆炸力测试设备(如改进特劳泽试验设备)
包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热爆炸效应试验设备(如包件中的热爆炸试验设备)
自加速分解温度测试设备(如绝热储存试验设备)
自加速分解温度试验仪(绝热式)
9
自燃液体
液体自燃性试验设备
自发火液体试验仪
10
自燃固体
固体自燃性试验设备
燃烧热测量设备
氧弹量热仪(燃烧热)
喷雾气雾剂的点火距离试验设备
喷雾气雾剂点火距离试验仪
封闭空间点火试验设备
喷雾气雾剂封闭空间试验仪
气雾剂泡沫的易燃性试验设备
泡沫气雾剂易燃性试验仪
4
氧化性气体
气体氧化性试验设备
气体氧化性试验仪
5
加压气体
压力与温度测量设备
6
易燃液体
闭杯闪点测量设备
全自动闭口闪点仪
初沸点测量设备
初沸点试验仪
7
易燃固体
固体燃烧速率试验设备
固体燃烧速率试验仪
8
自反应物质和混合物
甄别试验
差式扫描量热仪
差式扫描量热仪
系列试验
传播爆炸性测试设备(如联合国引爆试验设备)
包件中传播爆炸性测试设备(包件中的引爆试验设备)
传播爆燃性测试设备(时间/压力试验设备和爆燃试验设备)
时间/压力试验仪
包件中传播爆燃性测试设备(包件中的爆燃试验设备)